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2024-09-07

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精选10篇)

1.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校本研修三年规划

(2014——2016年)

圣水镇中心小学

王丽娜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全面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问题培训为切入点,以集中培训与自主研究为主线,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以“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通过全员参加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新课程、新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全面发展。

二、研修目标

做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业务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进行课题研修为载体,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全员素质提高培训,采用集中研修、分散自学,集中讨论、教后反思等形式在“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师德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具体目标如下:

1、认真学习新课标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体育教学中渗透的

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因材施教的能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

3.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加强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4.注重实践活动,从纯课堂学习向课外探究延伸。注重家校结合,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研修策略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短期和长远计划表。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3.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4.认真遵守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5.通过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及小组合作建设,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6.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7.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8.完善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9.教育感染力。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

10.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

12.勤写教学札记,读书笔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阶段目标(1)总目标

做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2)预期目标:

通过三年对规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

3、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4、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5、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的教师。

(3)目标

2014-2015目标: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成为合格的青年教师

1、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上好体育课,把新课程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先在本教研组出示,然后争取在全校出示。

3、在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成为学校十佳青年教师。

2015-2016目标: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在体育训练特别是田径方面有所突破,争取培养出拔尖的田径选手,做一名体育骨干教师。

1、抓好体育训练工作,并坚持开展田径训练,拓宽思路,提高训练效率,协调。

2、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课堂教

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每周听课2节,并认真反思,取长补短。

3、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上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校级优秀的水平。

4、认真学习,创造机会,争取能够参加镇、县级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5、苦练个人基本功,学习与巩固体育专业技能。2016-2017目标:在各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1、在体育各项比赛上获得好成绩。

2、能够获得参加市体育优质课评选资格。

3、能够顺利晋升小学高级职称。

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仔细的反思本规划,对于不足的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对于不合当时情况的及时进行修订,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完善,做到有计划,同时有变化。

2、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3、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在目标上与原来的一致。从而不偏失方向。

2.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篇二

在这样一个要求下, 教师研修必然要将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课堂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即在课题的引领下, 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与实验, 然后总结反思成果, 提高自我。我们基于这一思路, 从三个层面上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在学校层面, 开展以论坛为形式的专题研究

根据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合作与竞争;群体动力来自于群体的一致性。

因此, 我们以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体, 搭建学习型小组, 形成研究型工作状态, 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 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构建“对话—实践—反思”科研策略, 以教育论坛、沙龙为主要研修平台, 根据学校主课题研究的目标要求,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确定论坛主题, 开设论坛与沙龙活动, 交流案例, 研讨方法, 形成科研的初步成果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性运用, 实现教师互动式提升。

二、在学科组层面, 开展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决定了教学研究是教师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渠道, 是师生成长的主阵地;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 是课程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因此,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能动性, 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对学科课程进行选择、加工、改造, “激活”课程资源,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从而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等得到提升, 增强教师的学习、实践、探索的能力。

(1) 我们以“集体备课———个性教学”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模式, 即以一个教学内容为单元, 展开集体备课活动, 基本流程:个人钻研教学内容—集体研讨交流—骨干引领拟定共享资源—网上交流评价—个性化选用形成教案—因材施教, 听课评课—教学反思性交流—形成精品教案 (或教学案例) 。

(2) 以“一课四稿”为载体, 开展课堂教学实验:选定一堂探索课, 进行集体研讨, 形成教学设计稿;上课者通过教材钻研, 分析学生实际, 形成说课稿, 在教研组进行说课;在教研组进行公开教学, 听课者写出评课稿, 上课展写出反思稿, 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总结成功之处, 修改教学设计稿, 在组内共享。

(3) 注重个案研究, 各学科组按“案例介绍—小组讨论—形成案例—交流推广”的基本流程展开研讨交流。即主持人先介绍案例的背景、事件发生的要素、主要情节、事件结果等概况, 提出研究目标;接着, 进行小组研讨, 一起来提炼主题、筛选情节、完善结果、评析案例;最后, 主持人综合信息, 形成案例, 进行交流推广。

三、在个人层面, 开展小课题研究

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 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思维和存在对立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体现主体性,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现主体性, 教学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必须是师生双方, 缺一不可。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 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不同, 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同时, 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活动, 离不开自己的主观努力;教师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由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发展。把教师、学生放在同一教育平台上来激励, 找到了个体的发展定位, 较好地激发了师生发展的内驱力, 有效实现了师生发展的提速。

因此, 我们突出“问题即课题”, 落实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以“六个一”引领教师个人课题实验研究:从教学实际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习一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选择教学内容, 设计并开设一堂课题探究课—参与一次课堂教学实验的“听、评、议”活动—记录一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积极引导教师以“做实自己的科研, 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决自己的问题, 改进自己的教学”, 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开展校本研修发展教育机智 篇三

目前,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把培养、发展教师个体的教育机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和推进。我们一线教师不但要为之叫好,更应该深刻理解教育机智的内涵和特点,发展自身的教育机智。我们应认识到教育机智不是预设的,因为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的。由于教育教学情境受多种变量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不稳定性、不连续性、不确定性因素,这都是计划不出来的情况。当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挑战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卓越的智慧,随机而动。案例一:一位教师刚走进教室,值日学生便喊“起立”。就在大家说“老师好”的时候,冒出了一句不协调的话“老师再见”。在学生的笑声中,这位教师已夹起书本走出了教室。“肇事者”原来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老师进教室时,他正在演算一道数学题,听到“起立”,本能地站了起来,不料“祸”从口出。面对同学的指责,他后悔不迭,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便趴在桌上哭了起来。这一下,教室里沸腾了起来。无疑,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是缺乏教育机智的。

我们还应研究教育机智的实践指向性。它总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机事件,针对活生生的教学实践领域,针对紧密关联的师生关系。它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又以教育实践为最终的归宿。案例二:一位小学教师进课堂后,学生们望着老师笑个不停。这位教师发现,自己上衣的纽扣扣错位了,身上的衣服半边长半边短。于是这位教师改变了教学内容,在笑声中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人物,想象老师为什么会扣错纽扣、怎样扣错了纽扣,学生的反應如何。最后让学生写一篇记人写事的作文。结果,这次作文一篇比一篇写得好。可见,这位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进行校本研修活动需要学习的。

我们要探索教育机智的快速反应性。教育机智有很强的现场适应性和快速反应性,需要时它能快速应对。案例三:一位教师上课推门进教室时,掉下一个扫帚砸到头上,该怎么办?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不慌不忙地弯腰拾起扫帚,幽默地说:“看来我工作中问题不少,就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和我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想必有很多话要说,希望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我改进工作吧!”言毕,有的学生低下了头,下课后主动找老师承认了错误。这种镇定、快速、随机应变地采取相应对策化解矛盾从而摆脱窘境的做法,是教育机智成功应用的典范,更是我们进行研修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教育机智绝不是教师先天的教育天赋使然,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经过磨炼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利用现在校本研修的机会,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积累教育教学案例。教师在自身不断积累教育实践的同时,更应该用好学校和教研组组织开展的各种教科研活动,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网络研修等方式和途径,来获得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直接和间接的教育机智经验,积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可能的恰当行为模式,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老师们,当我们在校本研修中付出勤劳、汗水和智慧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一定会更有效、更高效,我们就一定会逐渐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富有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人民教师。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吧!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沙河镇初级中学

4.校本教研工作三年规划 篇四

(2008年——2011年)

我校的教师教育校本研训工作,将在南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宗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序、高效地开展,从而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管理科学、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以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校本研训的工作思路

根据上级部门每月下达的教师教育计划,结合学校实际精心选取研训内容;在研训形式上除采取一些传统的方式外,还将开展读书交流会、讨论会、课题研讨会、外出学习汇报会等活动。同时以我校远程教育资源为平台,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于校本研修,通过建立校园论坛、教师博客、学科资源库等版块,重视发挥网络支撑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多方位地进行校本研训活动;逐步完善培训机制,为教师的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提供机会、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经费的落实及后勤保障等,凸线服务功能;以 “五星级教研组”建设为载体,设计制订有效的评价考核办法,积极探索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方法。在骨干教师领域加强科研课题能力培训,在班主任管理领域加强管理技巧培训,在教育技术领域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校本研训的目标

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关注青年、人人成功”为原则,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注重实效,抓好校本研训,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推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推进发展型学校建设的进程,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1、总体目标:

从2008年开始至20011年,以3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对全校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每位教师在一个培训周期内必须完成240学时的培训;骨干

教师在完成全员培训的同时,还要完成300学时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在完成全员培训的同时,还要完成30学时的班主任培训,要求教师全部通过培训考核。

2、具体目标:

根据不同的研训对象,提出具体的研训目标:

(1)新秀教师:(教龄5年内)完成基本教育思想、基本教育理论、基本教学技巧的研训,研读教育教学专著3本,上好过关课2节,撰写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故事、总结或论文等1篇,每周访问一次南部教育网,在教育在线建立博客,并有文章发表,做学习型、反思性教师;

(2)中坚教师:(教龄15年内)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基本教育理论的高度去再认识、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研读教育教学专著3本,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上好研讨课2节,撰写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叙事、案例分析、总结或论文等1篇,每周访问一次南部教育网,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建有自己的博客,并有文章发表,自觉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科研型教师转型;

(3)骨干教师:(县市骨干)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研读教育教学专著3本,完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自我建构,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上好公开课、示范课2节,撰写较高水平的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总结或论文等1篇,带徒1至2位,每周访问一次大连教师网,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建有自己的博客,并有一定数量的点击率,发挥辐射作用和传帮带作用。

三、校本研训的实施步骤

学校参考《南部县五年中小学教师教育实施意见》和《南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计划》制定三年研训计划,同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开展研训活动。

1、准备阶段(2008年3月前):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拟定培训计划。

(2)召开全校动员大会,统一认识,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3)拟定校本研训方案,成立校本研训领导组和工作,进行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11年8月):(具体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详见各研训计划)

(1)理论培训。包括通识培训。通过自主学习、专题讲座、观看光盘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2)实践培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理解消化理论,并切实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开展互动研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叙事研究、撰写心得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体验与反思,重点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3)过程管理。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完善过程资料的积累和档案的整理。

3、考评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1)学校评估。每一门课程培训结束之后,学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自评工作,并组织进行有关优秀成果评比。

(2)培训考核。分理论考核、过程考核与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参与全区的统一考试,过程考核注重出勤率、学习态度和网络使用,实践考核由学校根据教师参训的成果记相应学分。教师完成考核后,由区进修学校颁发《学分证书》;考核不合格者,其晋级、职务聘任及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六、校本研训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针对此次培训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和研训教研组,从而保证校本研训的有效实施。(名单详见校本研训方案)

2、建立与完善培训档案。包括:

(1)培训计划和具体进程

(2)实践培训中辅导教师的辅导材料、校本研训总结和各项研训活动资料等相关材料。

(3)教师个性发展档案。包括教师自然情况,获奖情况及参加研训中完成的各种作业和相关记录等。

(4)《教师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5)建立双重档案:文本和电子档案。

4、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做好复查、验收的准备工作和培训的总结工作。

5、学校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包括加强校本研训制度建设,保证校本研训的时间,加大校本研训的经费投入等,为我校的校本研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新一轮的教师教育工作,对学校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完成计划,提高校本研训质量,使我校校本研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5.校本研修五年规划 篇五

校本研修五年总体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实践务实、整体提高”的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切入点,以集中培训与自修研究为主线,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静安区教育局和区师训部的文件精神以及我校《“十二五”陈鹤琴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的精神,以创学校特色为依据,制定陈小校本研修五年规划。

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长:俞玉敏 全面规划校本研修工作。

副组长:何倩 莫薇 总体督促实施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组

员:

童金怡 分管教研组或年级组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季 琳 负责校本研训工作的学分申报工作。

胡轶旻 负责组织德育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

陈卫红 负责组织品社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

浦梅娣 负责组织数学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肖榃霖 负责组织语文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

谈旭雯 负责组织体育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陈 婷

负责组织艺术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张敏霞 负责组织英语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

裘 是 负责组织自然和信息技术小组活动和整个教学研修活动 钟遂年

负责培训的后勤服务工作 课程主题:

围绕“学做智慧型教师”主线,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三类课程的培训:师德修养,教师素养和实践体验课程。

在此主线之下,我校在这五年中,将以“科学发展”为专题,开设师德修养类课程;以“教师度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专题,开设教师素养类课程;以“减负增效”和“活教育理念”为专题,开设实践体验课程。我们将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师德与素养课程以及知识与技能课程的辅导。而在本校,我们将根据本校特点并围绕研究热点,基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设实践体验课程。

要求以教育教学实践需求为导向,教研组运用观察诊断,专题讨论或者课题研究的形式,促进教师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辅导,教学理念和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申报或者研究,期末进行专题汇报,由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组织考评组老师进行评比和汇总,并且有一定的奖励。每个课程开发要求材料翔实匹配,过程具体有效。

研修目标

(一)近期目标:通过校本研训,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适应课程改革的具有一定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校本研训氛围。

(二)远期目标:通过校本研训,造就一批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本研训成果和课程文化。

(三)具体目标: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与更新,陈鹤琴“活教育”的理念得到落实。

2、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进一步提高。

3、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体制。

4、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整体提高。

5、教师能熟练掌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6、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研修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研修形式

(一)创建校本研修的多层次格局。教师个人层次——自我修炼

教师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需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更新教学观念,针对教育对象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将自己的新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

学校集体层次——同伴互助

学校根据备课组或学科组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对“身在其中”的教育行为不断总结,提出矫正意见,使之更符合校本研训理念。

(二)校本研训的三型模式

结合我校的科研成果:QRD学习模式,我们可以在校本研修中加以运用:

1、整体型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升华。

2、实践型模式:创设情境——选择策略——体验尝试——能力构建

3、案例型模式:案例——会诊——反思——发展。校本研修制度:

为了深入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特制定如下校本研修制度:

校本研修学习制度

一、学校把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着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二、校本研修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并配备学有专长的教师为组员,并确定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

三、教师认真自学,按时参加集体研修活动,每次研修活动要签到。

四、集体研修时间一般不允许请假,有特殊情况要请示校长。

五、集体研修时不讲话,不做批改作业等与研修活动无关的事。

六、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记录,研讨时积极思考和发言。

七、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要把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评价制度

校本研修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不但要关注研修内容、研修方式、研修管理等要素,更要关注对校本研修的全面评价,否则会使校本研修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鉴于以上认识,学校对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校本研修进行积极、客观、合理、有效的评价。

一、学校评教师

研修初,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制订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同时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研修末,学校依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理论学习情况。学校规定的理论学习内容和自选内容,主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的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并要求做理论摘记,写心得笔记。

2.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及教育创新。主要包括反思自省、教学论文和反思性教学总结、学科教学创新案例等。每每位教师提交两篇最满意的教育案例,学校装订成册,作为校本研修的素材。

3.研修成果。包括教师荣誉称号、论文、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等的获奖情况。

4、学校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每学期末对教师的工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认定,从“校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先进教研组”等多角度地评价教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二、教师评学校

虽然学校在制订校本研修计划时,对教师的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诊断性调查,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真正符合教师的要求,还必须通过教师的反馈来实现。每学期采取问卷调查或座谈方式,对学校校本研修的课程设置和开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主要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信息量、课程的针对性、课程与自身教学实践能否切合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

三、教师自评

校本研修之所以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其原因在于它立足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和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是校本研修评价的主体。教师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比较中找准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从而顺利实现教师的自我提高。

四、学生评教师

6.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篇六

------红丰小学高效研培结合的行动策略

“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苏霍姆林斯基

红丰小学现有在校任教专任教师

10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人,大专学历6人;中教高级教师职称1人,小教高级职称7人,小学一级职称2人。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3岁,结构总体合理。但由于学校地处农村,教师大多来自于农村民办教师,交往圈较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接触不多,长期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自然散养状态。绝大部分教师的发展历程基本是从一个充满着理想与激情的青年教师发展成为经验老道的教书匠。具体表现为:一是省、地级骨干教师比例很小;二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境界及教科研水平需要整体跃升;三是我们的队伍中还有薄弱者。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体现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教师教育智慧、教师教育境界的问题,需要学校有一套系统、规范、科学和可行的校本研修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社会的转型与进步,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每一位教师几乎时时刻刻都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教师清楚认识到:我们只有不断学 1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与需要,也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学校,广大教师事业发展承载的地方,就应为每位教师的成长给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证。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一直以来,红丰小学把校本研修工作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把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纳入学校的办学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各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政策,如《红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红丰小学教学常规与管理规范》、《红丰小学校本培训教与学管理制度》、《红丰小学继续教育考核制度》、《红丰小学继续教育奖惩细则》等,使校本研修工作能按章有序地进行。

校本研修中学校坚持的原则:

●坚持依法规划与组织、规范管理的原则。要求自己的每一项、每一次培训都符合上级规定,都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坚持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引领原则。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需要。哪里薄弱,哪里就是学校组织重点研修的方向;针对教师们的需求,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教师 缺少什么,我们就研修什么。

●坚持坚持促进改革创新与引领教师发展的原则。学校把扎实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与教师的校本研修结合起来,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意识的更新、方法的更新、手段的更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校本研修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教育部师范司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基于校本研修的特点(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重点放在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上上。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校本研修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确定的校本研修工作目标是:优化两个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提升两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实现两个转变(由“单一专业型”向“专业特长型”转变;由实践经验型到实践研究型转变)。

为达成目标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来组织。

(一)、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培训。

1.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树立发展目标。

开始学校要求每位在职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参照《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树立发展目标。分析自己达成目 标的因素和达成的途径。

从阶段上:每位教师制定自己近期目标(1年)、中期目标(3年)、长期目标(5年)。

从层次上分为:

合格教师。对象:新教师:完成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0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1年后能评为小学一级教师。

成熟教师。对象:教龄2~6年的青年教师。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掌握初中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5年后能评为小学高级教师。

骨干教师。对象:教龄6~12年的中青年教师。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工作15年后能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区级名教师。对象:教龄6~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完成骨干教师到区级名师的转变。形成学科教育特色;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届时能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

品牌教师:在一定的周期内,从骨干教师和区、市名师中,依据教育实绩和相关考核产生学校品牌教师。

资深教师。对象:教龄20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青年教师身 上得到延续,留下一批宝贵的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回忆录等)。

2.依据教师个体差异,突出重点,分层培训。

一直以来,学校把新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培训的重点,把教研组的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

(1)做好新教师的培训、指导及考核工作。

新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由校长主持学校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要提出努力方向并充分听取新教师的意见,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每学期听老教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20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学校备查。第一学年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学校备查。每学期第一周开一节见面课,一个月后开一节诊断课,学期结束时开一节汇报课。“三课”,由学校给出评价意见后备查。学年结束时独立完成一份试卷的命题。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学年选读一本相关学科教学理论专著,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交教科室备查。

(2)力促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以“师徒带教、导师带教”等形式,力促其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以评选学科带头人契机,学校评选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校级优秀教师。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青年教 师学习、备课、上课、评课等,与结对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等。区、校级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区、校级学科带头人每学期上一次示范课;每学期上交学校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等,每学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根据需要为学校教师开设讲座。区、校级学科带头人每年必须参加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没有参加的要申报个人课题。

(二)、围绕教师专业态度、专业能力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组织培训。

专业态度培育即师德教育,一直以来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每学年我校教师要填写师德承诺书,每学期采用不记名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形式,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测评。自校长到普通老师人人参与,然后以一封信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对问卷中得满分的教师给予奖励,得分低的教师要个别谈心。常抓不懈师德建设,是我校培训的重点内容。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底线内容反复说(“三要八不准”内容,开学讲要求时说,月总结时说,学期总结时说)、重要内容重点做(教师礼仪培育,教师行为规范宣讲,国家及地区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国家和地方重要政策解读、时政讲座等要召开专门培训会议来培训)高标准内容倡导做(向教师推荐阅读内容、教师誓词的重温、教师每日十问等)。

教师能力和课程改革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主线。

这个培训要重在实效,基于问题引领最重要(从学生问卷看我们近期努力的方向真正引起老师注意),检查考核鼓励是途径(读书之 后的读后感交流发表等)。

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近几年的我们主要开展过的有:培训会议、讲座、校内沙龙、推荐阅读(书和编制的内部读物)、“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请进来”能让教师紧盯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的最前沿,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端正教师专业态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走出去”:近几年就派出15人次去外校观摩学习;派12人次位参加“高效课堂研究”活动。

“请进来”:邀请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每年都纳入校本计划之中。

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除“教学常规”里要求的“规定动作”外,还要求教师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周活动一次,备课时做到“三分析”(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分析课程标准的普适性要求、分析教材的基础与能力要求);“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统一复习考核)。学校为了加强考核,备课活动均做记录,有案可查。

重抓教研建设,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又一渠道。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开展教研活动是常规的一项工作,每次活动都要认真记录,每月不少于1次。学习新课标,教学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及时了解上级的各种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结合实际每学期要确立研究的课题,依据研究 的课题,组内每位教师定好研究课。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校级公开课。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让每位教师在专业素养上与时俱进,共同提高。

三、坚持抓好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科研工作,我校教科研坚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主要工作有:

1、狠抓课题的研究与课题管理。

课题是教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催化剂。学校制定有教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挑选思想觉悟高、组织协调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负责。目前我校的已有两个省级规划课题《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和《生本课堂的研究》顺利结题。

2.狠抓教科研论文和案例的撰写与评比。

近几年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撰写论文、案例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省、市、区三级论文评比无论是获奖率、还是论文档次,我校均位于区前列,特别是省级论文获奖面大幅提升。每年都有一批教师的论文在省市获奖。

由于教科研工作开展的好,我校目前是省教科研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基地。

有耕耘,就有收获。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工作,有效地推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目前学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2人。占专任教师的20%。省级 骨干教师2人。

近年在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有4人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其中孙金花老师获全国一等奖。

7.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篇七

关键词:校本内容,互动模式,研修评价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给广大教育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蕴藏着巨大的挑战。课程体系的变革、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学生可持续的发展,都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地吸纳、学习与反思,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高屋建瓴。我们英语学科组借助校本研修的平台,引领教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并付诸于教学实践。

一、加强校本内容研究,争做学习型教师

校本研修实施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研修什么话题,教师群体对怎样的培训内容感兴趣呢?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人为本,了解教师的真实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症结。学校根据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出其间存在的问题,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为校本研修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一手资料。

我们发现,有些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学科基本功比较扎实,在英语题型、题量上做足功夫,但教育理论钻研的热情不够,一些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接受新思想的能力欠缺。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能手层出不穷,但科研型的教师凤毛麟角,英语教学研究走得不够深入与持久。针对这种现象,校本研修有了新的举措。适时地开展“名家讲堂”“专家引路”等专题研究,让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英语集训营活动中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分享成功的案例。适时地开展牛津英语教材的解析活动,对一些重要的语音、语法的教法深入研究,广大英语教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在“English learning”“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Activities”沙龙活动中,掀起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交流,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底蕴。实施教师阅读推介活动,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English teachers' teaching reading field ofvision”“Th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Cambridge EnglishTeachers Series”……让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专著走进教师阅览室,使教师广泛汲取专业知识,积淀人文底蕴,厚积薄发。

二、丰富校本研修形式,构建多元互动模式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依赖于地方校本研修的层次。如何让校本培训发挥出应有的正能量,贴近英语教与学的活动,引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应丰富研修的形式,创新活动的组织方法,创设有利于教科研的氛围,构建出教师乐于参与的多元互动模式。

学期初,学校应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并常抓不懈,才能从各层次、多侧面促进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还应强化校际之间的联谊。教育领导者应考虑到各学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多带教师走出固有的圈子,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业务上的研讨与交流。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发挥教研组的力量,鼓励年级组的英语教师之间开展课堂研究,评一评、议一议,多进行组内切磋,对课堂观测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另外,借助于网络活动实现自我研修。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录像放在学校的FTP上,供组内成员学习研讨。可以在文件后留下自己的足迹,发表个体的意见与看法,或者提出值得商榷的地方,集思广益,共谋发展。还可以经常浏览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借鉴别人的经验与做法。网络研修活动的开展,减少了教师定时定点的集会,拓展了教师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科学共享了有限的教学素材与资源,实现了地域之间的有效联动与互动,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更为自由与民主。

三、开展校本研修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科学的研修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朱小蔓教授提出教师专业研修的几个要求,首先应有必要的学科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基本通识,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了强化对教师研修工作的管理,建立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学校和教研组应及时组织开展英语教师研修的评价活动。

评价活动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给予每位英语教师拔节成长的机会。评价内容要多样化,不但要考核教师自身的英语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应关照到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从量上测查教师研修的频率,也要从质上进行把关。另外,评价标准力求多元化。恰当适度的评价,能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修中,应关注教师的能力水平,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照顾到教师特长的发挥与展示。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英语教师,要制定不一样的素养目标,按时间段来开展相关评价,凸显出评价体系的阶段性与完整性,让每个英语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例如,组织同一年级组的英语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一起执教牛津英语7A Unit 6 Food andlifestyle Reading与Unit 7 Shopping Reading部分,教师自发地从课堂教学诸方面进行了研评活动,有的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评价学生参与的度;有的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现教与学之间的微妙变化;有的关注某一教师前后的成长,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总之,加强校本内容研究,创新丰富其形式,并适时进行多元评价,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振利.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与举措[J].教育评论,2006(05).

8.以特色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八

一、以规范教师管理为入手,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对教师的规范管理坚持“六入手”。一是从制度管理入手,严格管理,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二是从贯彻新机制入手,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为契机,采取政治学习、师德演讲、讨论、征文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培养教师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教师的大局观念和集体观念。四是从深化教育行风建设入手,积极推行“三评”工作,对教师在学生的安全、教育、收费和关爱等方面落实责任,把教师的教育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行为,要求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是从构建和谐校园入手,正确化解、协调和处理好教师间的各种矛盾关系,不断建设了一支和谐的教师团队。

二、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始终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等途径和形式来培训发展教师。

(一)完善三种制度,探索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一是建立学科研讨制度。学科教学是教师职业的最核心的任务,也是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的最基本的指标。因此,我们制定了“从教导处——到年级组——再到学科教研组”的一体化研讨制度。把年级组、学科教研组作为学科研讨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教师群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听课指导制度。校长和行政人员、学校教研组长每年都制定随堂听课计划,一学年把全校教师的课基本听一遍。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们的教学个性、能力等专业发展状况,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时予以剖析、研究、解决。三是建立教育科研制度。学校要求每个学科研究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教科研能力,确立相应课题,并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并将课题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位教师,逐步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浓郁氛围,在研究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鼓励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心得”,在教学中不放过点滴体会和教学的闪光点,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能力,探求自己的教学个性与特色。

(二)搭建三个平台,促进教师多元发展

在发展教师上学校始终给教师压担子、出点子、结对子、搭梯子、给票子、树牌子,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机会。

一是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近年来,学校加大师培力度,保证足额的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学习培训。每年学校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面达到60%以上,每年学校派出参加培训的经费达到公用经费的20%以上。不仅参加省、市、县的各种培训,还涉及到省外培训也派人参加,培训学习他人经验和展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凡派出学习回来的教师均要写学习心得,向大家交流并上汇报课。二是构建互助的实践平台。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师群体发展的关键,只有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解决了,学校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构建展示的课堂平台。课堂是实践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为了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课堂的实效和有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多层面的课堂展示研究活动,同时,学校基于教师年龄、心理状况、专业基础、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需求等各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我校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梯队发展计划,在校本教研中充分为他们搭建舞台,展示示范课、合格课,以此帮助教师确立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让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得以落实。

三、以加强教师业务工作的指导为切入,努力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力求规范重在落实。为完善教学常规,使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备、讲、改、辅、检”等常规环节作明确的细化规范。在加强教师业务工作指导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还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一是通过教学常规的完善落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提高。二是严格考核教师常规工作。三是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各种教学例会,认真总结学月工作,精心安排下学月工作,查找不足,提出补救措施。四是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五是加强教学巡查。细化巡查项目,每天检查作记录,确保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六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七是以研促教。八是深化课程改革。九是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制定、分解、落实教学质量目标,建立教学质量考核奖惩机制,激励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以重视教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为依据,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所建立的考评机制应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对教师的考评不能单指教师课堂教学,要上升到教师做人的品位和人格上,只有这样才会抓住管理的根。

9.罗甸县木引中学校本教研三年规划 篇九

为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重要作用,根据罗甸县“以校为本、三级联动、研训一体”教研体系构建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中共罗甸县委、罗甸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罗甸县“以校为本,三级联动,研训一体”教研体系构建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实施研训一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校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现象、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是在学校中开展的研究,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是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位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提供实践基础;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措施,有利于教师自我成长,主动发展。在课改的实验过程中,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校也存在着年级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偏差,有些备课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墨守成规,凭经验走老路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

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需要更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校本教研具有投入成本低,教师受益面大、培训效果及时等特点,让教师以学习者、研究者、教学者、创造者的身份实质性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终获得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我校在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三、校本教研的发展目标

1、深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每位教师找准自己的发展点,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质量提高,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学科知识之外的综合专业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首席教师:善研究,善指导,引领人。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研究的能力;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较高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教研组中起到学科引路人的作用。

(2)骨干教师:会研究、会指导、组织人。能带领组员共同探讨,有良好的学科知识,进行各种教学研究,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3)合格教师:参与研究,善于合作。能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每学期有经验总结,理解和实施课程标准;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新教师:学会研究,努力领会。积极参与教研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2、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优化教研组功能,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

3、科研促教研,教研过程向科研过程提升,从而促进教师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使广大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四、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

为使我校的校本研究与新课程相适应,使其成为推动我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学校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教研的氛围,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经过对原有的教研组运行机制的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基本目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1、建立以教研组长领头制度——至少每月组织一次教研、备课组长会议活动,共同学习教育先进理念,探讨教学先进方法,分享组内成员的成果。

2、建立跨学科教研活动制度——每月至少有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是跨学科的,如语文教研活动必须要有外语、科常与艺术教师等参加。

3、建立年级组管理制度——随着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规模,实行由年级组长具体负责该年级的的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包括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等,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年级组长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更凝聚了年级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4、建立激励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参评活动,如优秀教案(活动)设计、说课评比、试卷评比等,及时奖励成绩突出的实验教师,促进每位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五、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

组长:龚亮(校长)

副组长:徐勇(副校长)

余晓刚(校长助理、政教主任)

成员:苏友(教务主任)

黄元廷(教务副主任)

石青和(办公室主任)

冯正勇(总务主任)

黄元军(文科教研组长)

王荣群(数学教研组长)

韦仕龙(理化生教研组长)

吴光流(英语教研组长)

刘荣超(音体美教研组长)

六、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不仅应该成为所有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乐园,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乐土。

1、提高师德修养。师德是学校流动的血液,是教育主导的灵魂,是发展必要的基础。而学习是提高师德的通道,行动是提高师德的动力。

2、充实文化结构。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结构的不断充实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3、理论学习。以《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如何上好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等内容要求为理论指导。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分组,主备教师要提前把主备教案发到组内教师手中,参备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中时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的共识作为本组教学案,上完课后写出教后反思。

5、课堂教学。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相辅,快乐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采取领导推门听课、随堂听课、随堂检查、跟踪检查,同事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形式,不断提高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6、主题教研: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通过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7、反思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生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8、校内合作:开展以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主力队伍上示范课、组内交流课、课题研讨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交流,通过集体教研活动达到智慧凝聚,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教师队伍整体提高的目的。

七、具体工作规划

第一年规划:(2014年3月——2015年1月)

1、学习罗甸县“以校为本,三级联动,研训一体”教研体系构建工作方案,提高全体教师思想认识。

2、制定学校教研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

4、根据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开展课题研究。

5、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用,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6、开展校内教学技能比赛,鞭策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7、借鉴“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经验,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年规划:(2015年3月——2016年1月)

1、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

2、抓好学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

教师的示范用,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集集体智慧,实现高效课堂。

4、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以评比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第三年规划:(2016年3月——2017年1月)

1、继续抓好学校教研活动,使更多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

2、“集体备课”形成常规教研活动,生成年级学科教学案。

3、把教研向科研提升、科研向教研落实的校本教研落到实处,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每一学科确定一个主题,申报一个县级课题。

10.校本研修三年发展规划 篇十

(2014——2019)

依据《府谷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府谷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加强教师自觉学习与集体研训、加强交流与资源共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校本研修工作,结合学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为立足点,以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为突破口,以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校本研修方法模式、内容领域,构建教师全员研修、全程研修的校本研修体系和机制,造就一支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师德修养优良深厚、业务能力胜任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研修内容

立足我学区和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确,我们的校本研修包括以下四类。

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类: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类: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类: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 划与方案等。

4、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类: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 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少队活动组织与管理;家校共育等。

三、研修方式

根据研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我学区和教师个人实际,坚持注重科学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原则,按照研修的不同外在形态划分为集体必修和教师选修两种形式,其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1、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2、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评点,咨询诊断,交流研讨等。

3、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等。

4、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5、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基本功)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6、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博客写作;QQ群交流(包括家校共育群交流)等。

7、以学校组织的、重点、集体必修方式:

⑴、每学期制定《新教师培训计划》、《新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汇报课及二次培训方案》、《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计划》、《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及逐周培训安排表,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主讲人,制定培训制度,全员参与,培训过程记录详实,提高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用技术水平。

⑵、学困生帮扶。

面对学困生多,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大的现状,学校制定《“提优补差促临界”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教师和学困生结对帮扶关系。由校长牵头负责,每位教师帮扶1—3名学困生,根据帮扶对象现状,从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多方面,确立有效的帮扶形式、帮扶内容、帮扶目标。通过帮扶,形成有效的、有推广运用价值的成果。

⑶、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大家访探究活动常态化。

每学期,学校定期召开三次全校家长座谈会,就安全、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共育等话题交流探讨,形成共识;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困生现状,适时召开学困生家长座谈会,共同分析、探究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根源,探究形成解决每一位学困生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家校共育措施;也可以根据学困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随时邀请家长来校座谈,或者入户走访,调整共同教育的策略,积淀、共享成功经验。

⑷、书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以“端端正正书画,堂堂正正做人”为主旨,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以课堂为主阵地,坚持每天练习(每天下午40分钟集中指导训练,星期一、三为硬笔书法,星期二、四为软笔书法),学期考级,逐年提高。力争师生人人写一手好字,训练书画基本功,建立一支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教师队伍,造就学生的书画特长,营造墨香校园,走一条书画教学的兴校之路,努力创建“府谷县书画特色学校”。

⑸、阅读与写作。

为了深入推进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工作,切实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制定《阅读与写作教学实施方案》,各年级语文教师分别制定每周的阅读、背诵、习作(说话、写话)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每周跟踪检测、评价、记录,校长周审签,助推扎扎实实开展此项工作,教学相长,高质量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教学研究》工作。

⑹、办好家长学校,家教及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学区举办家长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家长授课,授课教师结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自己的教育实践,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面对面解答家长的家教困惑,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教实效。同时,学校建立家校共育QQ群,为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讨论提供平台,营造和谐、高效、优质的家校共育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⑺、本着问题就是课题的原则,人人确立学年(或者学期)微型研究课题。

按计划实施研究,学校严格督查研究过程及其过程性资料的完成,严格审核结题。同时,学校有计划组织申报省、市、县级教科研课题,不断提高教科研档次、水平,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

⑻、广泛开展全员读书学习活动。

每学期制定《麻镇学区全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每年为每一位教师至少订购一份教学报刊杂志。

⑼、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课改探究。

每周组织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点评活动一次,观看后,组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评析,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吸收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⑽、校际结对、区域联盟,促进教育教学交流。

为了拓宽渠道,促进交流,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我校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精(精讲精练。精讲,一要内容精,讲重点、难点,讲疑点、关键点,讲知识的内在联系,讲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要语言精。以准确、生动、条理、简洁、形象的语言传授知识,做到言简意赅。精练,是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有一定梯度,难易适当且有代表性的问题,巩固消化“双基”,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学

一知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巧(设问巧妙。问题的设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活(方法灵活。一要教法活,以灵活,多样、新颖的教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创造性,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二要学法活,教给学生最优学法,使其学得主动、活泼、不呆板,在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中掌握新知识)、实(就是讲求实效。教风要朴实,不摆花架子,讲效益,求质量,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打造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夯实基础,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每学期精心组织学区(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联谊活动(或邀请几名外学区(校)市、县级教学能手来校上示范课,全体教师听说课、观摩教学活动;或组织学校教师到有示范特色学区(校)参观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

⑾、广泛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课、随机观课活动。

学校出台“推门观课”制度,提倡“人人观我课,我观人人课”,将观课议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说课、观课、议课的教研教改功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倡导全员自主跨年级、跨学科随机观课;同时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全体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课,每一位教师轮流上课。每次观课议课活动都由授课教师确立一个研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做到研讨计划严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实施过程记载认真、详实。观课当天即时组织说课、议课。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的评议按照“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会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再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切磋教艺,共同提高的目的,做到人人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肯定其优点、特色,又指出其不足和改进意见、建议,构建“1、2、3”评议课机

制,即每位观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课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出两个比较突出性的问题,提出三点有操作性的建议”,促使每个教师在观课前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最新理论成果,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观课,带着“收获和批判”的复杂心情去观课,在观课时做有心人,细心品味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有哪些优点,最值得借鉴的东西是什么?假设是自己去上这堂课,怎样才能体现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新课程理念,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营造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的良好研修氛围,有效助推课堂教学改革。

⑿、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开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大赛。

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教师参与的教学大赛。全体教师观课、议课,听参赛教师说课,每一位教师都为评委,给授课教师评分;每天授课完毕集中组织说课、议课,使教学大赛同时成为一次实实在在的、有声有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提质,既为教师提供锤炼、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又能扎扎实实促进常态教学。同时,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榜样激励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目标任务及考核

1、形成“研训一体”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研修水平。确立校本研修“研训一体”的工作理念,形成 “研训一体”的工作格局,始终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研训结合,研训互补。

2、申报研修计划。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确定个人研修目标,拟定一个或两个研修主题,划分研修阶段,制定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并以书面形式报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每位教师于每年7月初向学校申报下一学年校本研修计划。

3、学校专家评审。学校组织专人对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从研修主

题、研修内容、研修目标、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审核通过后批准实施。

4、个人有序实施。教师要按照自主研修与集体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借助教学竞赛、专题讲座、结对帮扶、研课磨课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各类校本研修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研修中领悟,在实践中创新,在反思中提高,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类问题。

5、研修学分认定。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内容必须是教师本学年在学校开展的主题研修活动,以学年为期限,一年认定一次。教师在日常研修过程中填写《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报告单》,同时附支撑性材料,每年5月30日前装订成册,向学校申请认定本学校本研修学分;学校组织专人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按照府教发【2014】103号文件执行),并于6月10日前将初审通过材料派专人集中报县教研室审核认定。

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不合格者,可在认定结束后10日之内提交重新认定学分申请;重新认定学分仍然不合格者,教师本人于县教研室规定的期限内,自己向县教研室提交重新认定学分申请进行审核认定;县教研室学分认定不合格者,按照府教发【2014】103号文件执行。

6、学分结果运用。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研修学分认定将从研修主题、研修计划、活动记录、研修总结、研修成果和研修学时等六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每位教师每学校本研修总分值为100分,86—100分为优秀等次,76—85分为良好等次,60—75分为合格等次,6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次。合格以上等次向教研室申报,每年按10学分记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证书,视为完成校本研修任务,将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和评优树模等相关活动挂钩,同等条件下,以优秀、良好、合格、补修合格、不合格为序。学分认定不合格者视为没有完成校本研修任务,不得参加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和评优

树模等相关活动。优秀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教师总数的20%,不合格须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定比例。凡主题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安排不合理,单纯的一次学习培训、听课评课,学时没有达到2.5学时的研修活动不能列入认定范畴。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启动阶段(2014年4月)

1、召开校本研修工作专题会,学习省市县相关文件,宣传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校本研修工作之中。

2、组织人力,研究制定校本研修规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

1、健全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加强过程检查、指导,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奖励。

2、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使校本研修步入规范化、常态化,不断研究总结经验,调整、优化研修方法,确保研修工作稳步推进。

3、定期召开校本研修经验交流会。

(三)评比总结阶段(2019年6月至7月)

1、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开展教师校本研修综合评估,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2、总结校本研修经验,对教师研修成果进行评价认定,并评选出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3、形成教师校本研修长效机制,转入新一轮校本研修。

六、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赵世鹏 副组长:付军伟

成 员:王 瑞、周美林、韩荣、段会杰、任文新、韩英。

2、全面推开、全员参与、全面提升。

校本研修要面向全体教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人人参与,树立“学校就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每一个教师都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的思想。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要全程跟进,坚持不懈,把抓校本研修的过程看作是抓教育教学的过程,促使每位教师的研修工作持续稳步推进,研修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聚焦课堂、彰显特色。

要围绕学校教育需求、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与工作进步,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注重实效,提高研修成果含金量,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推广、应用的价值;要聚焦课堂,以课堂为载体,把课堂实践作为研修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成果、应用成果。

4、同伴互助、校际合作、资源共享。

要高度重视教师个体在研修中的能动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研修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大力倡导“大校本”理念,搭建“大校本”平台,构建“大校本”体系,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教师间互帮互助、校际间合作交流,不断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均衡发展。

5、理论指导、经验引路、实践奠基、成果创新。

研修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确保微观研修的正确方向,要把宏观理论的统一性与微观研究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的总体要求与我校的自主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校本研修中要立足实践、勇于探索,在实践中积累正反经验,在不断总结反思中寻求和开辟正确道路。研修以出成果为基本追求,以出创新成果为理想追求,要努力为教师出成果、出创新成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6、注重研修过程,强化过程管理。

每位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训学时。教师每次参加研修活动,要有记录(时间、地点、主题、要点、内容等),要有评价与感受,若有个人发言,须有文字材料和发言后的反思。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之中,并作为职称晋升与聘任的必备条件。要健全考核评比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改进。做好教师个人研修学时登记,学期结束把研修各种过程记录表等资料装订成册归档。

7、要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力度。

学校根据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修订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规章制度,实现研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8、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教师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加强经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确保教育局下拨的教师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

上一篇:林业放权搞活转型发展下一篇:“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