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024-10-07

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共15篇)(共15篇)

1.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一

浅谈初中数学的小班化教学

蔡甸区横龙中学 何于浩

摘要:随着教学的改革,小班教学开始风行起来。作为乡村学校,小班教学是怎样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初中数学,小班教学又是如何开展呢?一方面,我们学习先进的理论与经验;一方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关键词:小班教学

团体自主学习 成功感

心灵的鸡汤

今年,我们学校七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30人,于是学校决定在七年级率先摸索一下小班教学,实行自主学习,以提高我们这个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首先,班级小组的组建。

(一)成员的组合和组长的选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各种需求的不同,进行同质或异质的混合编组。我们知道:同质,有利于教师的重点辅导,促进他们获得成功:异质,有利于他们相互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实际分组,我们是分成5组,每组6个人,成绩好的2人,中等的2人,学困生2人,并且考虑学生的性格,让活泼外向的和文静内向的搭配,还要考虑学生的身高、眼睛、男女搭配等,说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于小组组长,就让成员们自己选举产生,这比直接的任命,更有威信,更有效果。

(二)座位的摆放。我们是前面3组,竖式结构,两两相对,共三排,像开会一样。后面两组,横式结构,每排3个,共2排。总之,尽量看起来是一个团队,也利于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

接着,就是数学课堂的展开。

(一)自主学习。上课前,我就下发数学该课节的导学案,让学生结合数学课本和长江作业,进行自主学习。这一个过程,开始以独立学习为主,当他们确实碰到问题,小组成员间可小声讨论,即交流合作。这一流程,实际上也是先“个体自主学习”,后“团体自主学习”。

(二)学生展示。我们结合导学案进行,对上面的问题,按着ABCDE五组的顺序,循环展示,分组积分。大部分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踊跃发言,当然,有的同学基础太差,只能跟着看热闹。

(三)学生点评。对于学生展示,或者回答,再找人评价一下,看别人做的是对是错,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教师可及时表扬,多多鼓励。

(四)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的问题,易错易混的,重点难点,归纳总结,是一个升华提高的过程。

(五)巩固提高。针对重难点和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先做巩固性训练,再做提高性训练。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知道,“小班教学”,保留了传统大班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可以尽量避免大班教学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接受教导的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地发展。而作为教师呢,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有更多的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辅导,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科研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总之,可以更多地像孔子说的那样“因材施教”,促进“在数学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另一方面,小班教学也有一些问题出现。有时因为活动多而影响文化知识的落实,有时因讨论多而影响学习的进度等。而且我们知道,小班教学,其精髓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这样确实能培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有几个学困生,基础确实太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作业总是想抄,要他们自主学习,真的好难!

因此,实行小班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不是一句话,“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吗?

(一)教育的观念。由于人少,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为他们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培养他们远大的抱负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他们的学业负担,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我发展时空,更加主动地健康成长。

(二)教学的观念。推行素质教育,让我们深深知道: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地方,我们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程序化,不是辛辛苦苦地让学生学了大量“考试之后很快遗忘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不仅是为了好的分数和被人看重,我们要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内在的能力和才干。而他们中的学困者,可以采用“兵教兵”的形式,作为教者的我们更要更多的了解他们,帮组他们,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我们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知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位教师,那么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也会喜欢,他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这就是俗话说的“爱屋及乌”吧,而孔子先生的《学记》中也早就指出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而作为小班,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和学生交朋友,谈心,交流,促进彼此的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再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

[1]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深刻知道,将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气氛中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我们取得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爱因斯坦也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只有当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好奇,产生兴趣,才会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由于小班教学,人数较少,师生可以有更多的接触,建立好的关系,发现学生更多的兴趣和爱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进而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一)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巧设情景。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他们感到亲切的情境,并且努力做到情景设计要新颖,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第斯多惠说的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3]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等因素,不断创设有创意并且新颖的问题情景,让他们去经历,去感悟,感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魅力。要让从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或者事情入手,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或者搞辩论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又新颖别致的情景,让他们产生疑问,他们的思维才会被激活,才会激发探索的欲望并对新知的主动探索,才会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事实上,我们初中数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就有正负数的意义,相反的意义通过数量来表达,就令学生惊讶和好奇。

(二)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根据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可以适时创设有效竞争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培养他们探索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他们好的学习表现,我们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和鼓励,努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中竞争,在形式上,可以是小组内,也可以是小组间;在内容上,可以是对问题解决的竞答,也可以是对问题的质疑,也可以是评价。事实上小班人少,好分组,组织更容易,效果更明显。

(三)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我们都知道,成功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赛过“心灵的鸡汤”,著名心理学家盖兹就说过:“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我们教师应更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次,两次,三次„„多次成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反复成功可以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正如心理学所言:“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他们会主动内化成新的数学知识,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他们回答问题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多加鼓励,让他们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既然表扬和鼓励,就胜过“糖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呢?想想幼儿园的老师发给小朋友的“小星星”。

还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又道出了学

[4]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寻求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理论提倡以“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体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而我们是“编剧和导演”,要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最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像“主人翁”一样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课本、课件、导学案等,提出问题,力求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作为组织者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并且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以思考为乐,乐在其中。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5]而且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进行,我们还要分层指导,就是在他们获取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再加工”,力争将认识由原来的“具体简单”上升为新的“抽象复杂”。这里就需要“因材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中等的学生和学习优等的学生,让他们各自分层练习,使他们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最后,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小班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并且特别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上得到应有的心理满足。我们要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积极评价他们的学习行为,鼓励他们在学习的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困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他们一般比较自卑,我们要积极看待他们的现状,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己可以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常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生的“成功感”,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是他们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他们的主动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从而促进他们在良性的轨道上健康地成长。这在前面的“通过成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强调了,我再重复一下,因为这对他们的成长太重要,简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阳光和甘露”。

综上所述,我们正沿着“小班教学”的道路上走来,要积极吸纳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以“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成功,让他们快乐,让他们进步。让小班教学,“一个也不能少”。

参考文献: [1]:豆丁网《激发兴趣》

[2]:百花文艺出版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新东方经典语录大全》枫叶教育网 [4]:《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语录体《论语》

2.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二

一、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加强小班化教学, 受到生源问题的影响.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方针的落实, 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在明显减少, 个别地区的生源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 许多地区的学生会跟随父母到其他城市进行就读, 这就造成传统的班级规模不能得到满足. 另外,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 因为课堂中的人数过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造成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下降. 而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施, 会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使每一位初中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追求. 小班化的数学课堂可以使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大班化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而小班化教学能同时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以及初中生学习的需求. 另外, 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更加便于教师进行因材实施. 每一位初中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数学学习水平不均, 统一的授课方式无法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班化教学中, 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 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因此, 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1. 融入学生中,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到教学工作中. 只有教师真情地付出, 才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当教师与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时, 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更为强大的信任感, 跟着教师进行初中数学学习. 教师与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 会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小班化的数学教学中, 鉴于学生的人数较少, 教师可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发生在课堂上, 也可以发生在课间. 在课堂上, 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 在课间, 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关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他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 与学生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抛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运动, 如“同学们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吗”“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你们的头脑中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在小班化的数学课堂中, 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发言, 利用师生互动, 表达自己对于每一位学生的重视,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课下, 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漏洞与难题, 为学生打好学习的补丁.

2. 加强个别指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小班化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理论, 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差异, 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面对不同的问题. 在小班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使学生得到进步. 小班化的课堂中, 学生的人数较少, 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进行了解与观察, 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课堂的动向. 在小班化的数学课堂中, 教师不必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放大, 面对全班进行讲解. 哪一位学生有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

比如,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一些学生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方面存在困难, 一些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面存在困难. 这时, 教师要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便利, 为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组织而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许多小班化教学中的教师认为学生人数少了, 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小班化教学中, 学生的人数少了,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就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合作学习能力是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数学学习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合作与协作中了解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

3.浅谈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 篇三

一.分层备课,制定层次目标

分层备课的依据是学生能力和态度差异准备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程度差的学生以实现基本目标为主,程度好的学生以实现拓展目标为主。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与程度科学划分目标,基本目标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中层目标要适当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的运用,最终目标要以知识的复杂、灵活运用为主,这些不同目标和备课内容决定了课堂下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需求,并且能够实现不同学生之间能力的充分开发。

比如“有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可以分为三个目标层次:基础目标,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了解和认识有理数的理念,了解此章节知识与前章节的联系,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中层目标,能解决实际计算问题,并且根据教师引导能够总结出运算法则;最终目标,学生经过练习后能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且错误率较低。这样制定分层备课目标,就能够有针对性的把握和调节课堂节奏,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层层递进,实现总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分层施教,提问具指向性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的分层备课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以课堂教学内节奏的调整和把握为主,教学方法的采用也要随机应变。这个环节既需要教师兼顾小班全体学生水准,还要实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的目标,因此各环节的设计必须相互配合,协调性强。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除了要兼顾趣味性和指向性外,还要注意问题的构成与次序。

比如激发学生参與兴趣的,以程度弱的学生为主,回答正确会激发学生自信心,回答错误则能引起大家的思想,是一种很好的切入点。以“有理数的加法”问题设计为例,“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这种程度学生很好理解,且能够引入下一步课堂教学。示范性问题可以选择程度好的学生,达到示范作用,为其他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并且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和竞争性的学习心态,融洽课堂气氛。示范性问题可选择稍微难一点的,“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再向左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答案。”这个问题涉及到数轴的应用和正负数的相加,让程度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计算,能够帮助差的学生梳理思路,示范性的作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榜样效果。模仿性回答要安排在示范性之后,以中等和低等程度学生为主,让他们模仿示范性学生的思路进行实践练习,以强化记忆和理解为目标,分层施教,这样每个学生既能在个人水平上有所提升和发展,全体学生的知识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小班化教学下的分层教学应用价值得到体现。

三.分层练习,设计层次作业

在分层备课和分层教学后,学生作业的练习设计也要秉持着分层的精神。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也有分类,基本练习全班都做,综合练习拓展到程度为中上的学生,拓展练习则以优秀学生为主,这些作业练习之间要注意能力的层层提升和锻炼,并且根据学生完成和拓展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鼓励措施,并且能够形成有效的分层评价,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被认可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的参与课堂,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封层练习还可以在课堂内打时间差,让程度好的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发挥自己能力,并且形成小规模的示范性效应,激发学生们的竞争心态。

比如基础练习以1、2、3、4为主,综合练习以探索1和2为主,拓展练习以“议论”为主:

1.上午6时的气温是23度,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4度,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12㎞,第二天又向北走5㎞,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探索1】仿照(-3)+(-5)=-(3+5)=-8的格式解答:

(1)-10+(-30)=(2)(-100)+(-200)=

(2)(-188)+(-309)=

【探索2】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议论】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4.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四

甘肃武威天祝县松山镇教育辅导站 白延秀

摘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我们要看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大胆实践,才能提高小班化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小班化 数学教学 利与弊

新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并在教学中得以适时应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自然而然地替代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尤其在小班化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对传递的数学信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下面我肤浅地谈谈多媒体教学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文字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利处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传统教学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难免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先在屏幕

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旋转,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使复杂的图形变难为易,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是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利处之二。

在传统的认识图形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创设出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几何形体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认识几何形体并应用几何形体,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它的难点是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它是由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融入一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自主探究出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再通过课件演示用动画割补的方法,把一个组合图形割补成几个(三角形、正、长方形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算一算,水到渠成得出了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既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又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适时利用多媒体,使枯燥的课堂以趣替闷,寓教于乐,教学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是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利处之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编制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单凋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学习,既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以趣替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减负增效之目的。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的知识面由窄变宽,有效扩展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是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利处之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少,习题少,画面多,活动量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然而多媒体的使用,既能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一幅幅画面成为小班化学生的演讲场所;又能展示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计算题等,并用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因此,它的最大成功之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缩短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确保课堂效率的提高,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然而,在课件的制作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弊端一:

一、评优、公开课“闪亮登场”,随堂课“消声匿迹”。

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深入课堂的今天,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多媒体教学变成了一名“最佳演员”,只有在评优、公开课时“闪亮登场”。如:执教教师为了一场公开课,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多媒体成了上公开课进行表演的专用模具。

二、它的“外在美”追求到底,“内在美”却视而不见。

我发现部分教师设计的一些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只讲究华丽的外表。

三、视多媒体奉若神明,其他教学教具不屑一顾。

有人误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另外,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几乎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教师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教具不屑一顾。众所周知,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教具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具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多媒体和其它的教学模具,把

课堂教学做得更完美。

5.小班化数学教学心得 篇五

小班化教育是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内容、方式、技术、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偏高,这也促使了我们进行小班化教学的进程。作为一名数学课改教师,如何将新课改理念与小班化教学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小班化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班化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如“元、角、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会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迫不急待地想进入“超市”。在那里,学生们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像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尽情游戏,主动参与其中,遇到问题不会去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的小班教学与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相比: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会更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在小组围坐讨论时,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插上几句。学生有不同意见,加以赞许;学生指出错误,积极采纳,并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等等。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做作,而且能够自发地尝试自我实现。同时,小班的数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要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注重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6.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六

一、课题目的、意义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小班化教育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外关于“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而传统的大班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我校具有地广人稀,学校学生人数不多,班级人数较少等特点,结合石柱县教育专家谭小林主任的“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适时的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许多小学陆续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而国外的研究还要早。“小班化”要求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随着生源的自然萎缩,结合我校师生比的现状,我校具备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条件。

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好几年时间,从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我校与很多先进学校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将新课程

和“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在我校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推进,必须抓住机遇,乘着课改之东风,力争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短期内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以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法。

1、调查法: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历史的材料,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对各个小班教学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周边环境;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变化情况。

2.实验法: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发现与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理论,有目的,有预见地操作实验。

我们将把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作好记录,以便日后分析总结。

3.对比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

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我们将与原来大班进行质量的对比,总的目的是研究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研究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题组成员将充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学习有关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的专著和理论,切实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优化小班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对象

三至六年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小班化课堂教学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区别于一般在40甚至50人以上的传统教学班。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所以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从以下三方面对课题进行探讨。

(一)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创建和谐的课堂教

学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是“爱”的工作,小班化条件下,教师要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除了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以外,更要通过教师无私的“爱”和实际行动,消除横亘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而要真正达到理想的和谐,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认真落实,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致力于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

(1)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而采取针对措施,给予每个学生最大的帮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对教学目标的审视,应做到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师角色的服务功能,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寻求有效的途径。

(4)提高课堂教学中评价机制,通过教师充满人性的关怀、丰富多彩的课堂现场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种既会合作,又能竞争的人才。小班化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做好合作小组成员组合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成员构成进行认真思考,而不是随意的组合,要从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个性差异等入手,把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寻求最佳的分组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实行优生与差生混编,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在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

之间开展竞争,既达到竞争的目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研究小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内可以达到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助人,学会寻求帮助。最终达到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我们平常所说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他自己学得的。“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终身学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学法指导,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着重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搜集资料、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以保证课堂交流中听课的质量,培养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的能力,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思路

1、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1)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2)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生力军

3、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及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运用;

2.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集体方面: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是学科带头人和县级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课题组成员承担过市、县级课题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成员的多篇论文刊登在市、县级教育教学杂志上。如:刍议小学思想课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新一代》2010第12期,聂广奎,;给学生个性的舞台,《今日教育》2009第3期;家庭文化及对小学生的影响,《师资建设》2011第12期;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农民的教育《师资建设》2010第8期等。

完成本课题,学校有较强的研究基础,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年富力强,而且精力充沛,组织能力强,积极主动性高,团队科研意识很强,承担过县级的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过多篇论文。学校统一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保障他们的研究时间。

研究本课题,其主要采取调查分析、实践探究和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等。在研究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搜集资料和信息方便快捷。学校成立科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划拨专项资金保障课题研究开支。这些,为该课题的研究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费保障。

八、进度安排

实施研究时间。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 研究的主要计划

准备阶段(2012年6月-7月)。这一阶段大约用四周时间,作好实施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动员工作。介绍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内容及特点,加强贯彻该方针的意识,树立信心,作好资料准备。

指导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这一阶段大约用十五周的时间,具体从各环节指导学生学习,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熟悉各环节的学习步骤,加强知识反馈,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督促自学。在教师和学生对“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升华发展阶段2014年1月至7月

九、后期工作总结汇报

(一)主要成果。

1、《读是写的源泉》。2001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年会论文集》上。

2、《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1996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动态》上。

3、《把握教材是搞好读写结合的基础》。1998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年会论文集》上。

4、《办好学校的关键是校长》。2001年发表于《石柱报》上。

5、《提高校长素质办出特色学校》。2001年月日发表于《石柱报》上。

6、《作业批改要有激励性》。发表于《学校教研动态》上。

7、《“预、试、揭、练、改”课堂教学新框架》。1996年发表于四川省《教改探索》上。

(二)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的55个细节》作者:(美)罗恩〃克拉克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

3、《走进心灵》作者:李镇西

5、《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主编:张万祥 万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中国社会出版社

7、《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8、《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式》作者:(美)内尔〃诺丁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

9、魏书生教育的相关思想。网上下载

7.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刍议 篇七

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优化课堂教学, 抓好高效率的四十五分钟, 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长期以来探索的课题。小班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笔者经过探索和研究, 把小班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 找到了新的突破, 为小学数学教学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教学理论研究, 必须来源于实践而后再应用于实践, 小班化教学也不例外。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长期探索, 将教学中的单向和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国内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但是这种理念的价值在小班化教学中被充分展现出来, 所起的效果是显著的, 方法值得推崇和借鉴。如何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个性发展, 是本文探索的主体, 笔者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精心设计练习, 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学生的思维狭窄, 但是比较活跃, 学生们发言也比较积极。因此, 在数学小班化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一特点,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压式”教学, 让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天才式的“导演”, 课堂的“舞台”上激情演绎的应该是每一位学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三年级数学《时、分、秒》一章内容时, 笔者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上课之前分好组, 每组3-5人。我出题目, 各个小组竞答题目, 但是这种竞答是用自己组的每个人的钟表回答, 即我说现在是午饭的时间, 每一组的各个成员要快速的把自己的钟表调到12点钟。课堂的最后我们进行评比, 评出优胜组和一般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融乐于其中, 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帮助, 互相启发, 让他们带着一种为集体的荣誉而战的勇士感觉, 在小班教学者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沉睡的毫无生机的都是没有活力的, 我们在小班化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开拓,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也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天使爱说话”, 让孩子们在小班化教学中快乐学习, 也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直探索和研究的。在数学小班化教学中, 要注意设计教学内容, 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 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时刻记住, 学生是教学的主题, 让每一个学生抛下学习的压力, 感受到学习乐趣,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选择适当内容, 注意因材施教

在“小班化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和寓情于景的分类教学中,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 那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 选择的内容适当, 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 在学习应用题时, 我会选择一个和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应用题或者改变一道应用题。比如在打折的数学计算教学中, 模拟教学情境,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活动能力强的演主要角色——买家, 内向的演配角——卖家, 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扮演剧情编辑, 在体验中学习生活里的数学, 在快乐中掌握数学知识。

选择适当内容, 注意因材施教, 所谓适当, 就是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情商和智商的知识作为课本和课堂的延伸。如果过于难, 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探索意识。如果过于简单, 同样会使学生的探索意识阻滞不前。因此, 恰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 这一点不仅仅关系到教学效果, 还关系到因材施教问题。具体到这个问题, 笔者的解决方法是:首先是咨询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 特别是在小班化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学骨干;其次是在网上学习一些小班化教学方面的精品课程, 做到借鉴和自我探索相结合, 理论和和实践相互联系。把所学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定期做工作总结, 写体验心得, 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改正, 好的成熟的经验予以坚持和推广介绍。学术是无国界的, 我今天想说的是, 在教育孩子, 培养未来的道路上, 教育经验也无国界, 先进的教育理念, 只要是有利于孩子们发展的, 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

三、关注教学实践, 延伸教材内容

小班化数学教学离不开教学实践, 同时与教材也密不可分, 但是仅仅依靠教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班化数学教学也应当做一定的延伸。让课堂之外和课堂之内相联系, 让学生家长和教师相联系, 做到在学校里的知识融于生活, 在家中的学习与教学密切相关。

1、让学生成为家庭的管家

开门七件事, 材米油盐酱醋茶, 家家都离不开生活的琐事, 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 让学生管家, 尝试主持家里的开支账务。学生在实在的、熟悉的、情感丰富的日常问题中明算理、懂方法、会计算, 能解答, 这是教材中某些与学生生活脱节, 与经验相离的应用题的感悟效果完全不同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其锻炼理财能力和节约意识, 让其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另一方面用也会锻炼其数学计算的能力和学写日记的能力。这种技能不仅仅是小班化教学需要的, 同时也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以计算促进节约

小班化数学教学的理念是寓教于乐, 让数学成为一种乐趣。让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入账计算, 把做的好的同学的账本和节约意识比较强的学生予以表扬与鼓励。鼓励学生建立零用钱档案, 让其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节约理念。学生在持续鼓励中乐此不疲, 在体验中学用数学, 爱上数学, 感受数学的极大魔力, 让数学不再是一种抽象知识, 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总之, 小班化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师应该注意, 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与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 促进学生全面而且有个性的发展, 是小班化数学教学的主题, 同时这也是教育界探索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南维:《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策略浅探——谈小班化教学》, 《考试周刊》, 2010年第26期。

8.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八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班化;教学

一、网络资源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就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而网络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成为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的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丰富了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图文并茂的授课形式不仅将丰富知识和信息传递出去,还为学生提供多种训练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再次,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身为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很多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全部学生,更不用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但是,网络资源的应用,学生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获得相关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标,而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时间、地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这点和小班化教学特点不谋而合。最后,教师应实现网络资源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让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网络资源应用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1.转变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教育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理念非常陈旧,在开展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也主要是“填鸭式”教育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活泼好动,而数学知识又较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感兴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强化他们的网络信息掌握能力。教师还应转变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自身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敏锐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力,加速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教学成效。比如,在讲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而传统教学方法则需要教师自己画出来,这就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课堂效率。

2.强化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力度

网络资源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整合和应用,离不开多方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是决定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学校在网络资源方面的投入是对网络信息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与其相关的网络信息投入也应越来越多。学校应开展网络信息资源预算管理工作,对相关设施进行强化,以保证其网络信息资源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应强化自身的网络建设,建立独立的数学教育网络,这是网络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3.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在开展小班化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给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应努力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对个性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资源的全面统筹。具体表现在应对学校的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设置,让多媒体设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性质,结合数学教学规律,实现网络资源教学的平衡发展。

4.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新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先进技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对网络设备实现高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小班化数学教学能够更生动、形象。同时,教师还应以多媒体为载体来改革教学评价制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风向标,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加速推进数学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因此,教师应对传统教学、评价方法进行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通过对网络资源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应用路径的分析来提高其教学质量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从教育理念到资源利用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是,只有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才能实现网络资源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为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江立辉,张霞,袁淑芳.浅谈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4(5):45-46.

9.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九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关注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课堂教学调控、关注课堂教学成效、关注持续发展;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三、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为了了解“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

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操练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

4、该领域研究发展地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班化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课题性质及学校实情,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在研究过程起始阶段,将结合进行文献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将较多地进行案例研究,从中不断总结,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本课题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本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五、该研究项目的特色

1、预期创新点

有效数学教学的设计策略; 有效数学教学的组织策略 有效数学教学的诊断方法。

2、基本的理论假设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材实施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数学教学质量,并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应用价值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科学地运用具体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注重对教材特点的分析、研究,强化预设,使学生学习方式得以改善,使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得到锻炼,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得以形成并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教师学好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水平和质量。六“研究项目计划”实施的步骤设计(含完成工作指标)

(一)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0年4月)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10月)

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段实施,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论文等。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10.浅谈 语文课堂 小班化教学 篇十

【摘要】 当今世界,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所谓小班化教学,我认为应该是指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在缩小班级规模压缩班级学生名额后,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密度,大大提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自我表演的机会,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使教学真正走到实践中去.目前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因为它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以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行熏陶学生,注重加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合作.(1)【关键词】语文 小班化教学

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和不断摸索的实践过程.我校已实行部分小班化教学的管理模式,这对于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而这对于语文这门讲究情感的特殊学科来说显得更有优势.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呢?对于我们这些在传统教材熏陶和教育成长的人来说尤为困难.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和大家来分享一下.一、激发参与意识,引导积极参与

小班教学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案例1:《地球爷爷的手》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通过熟透的桃子会自己落地这一现象,深入浅出的向学生介绍“地心引力”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教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生1:我想开心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因为小猴和小白兔玩得很高兴。(朗读)生2:我想把“又大又红”读得长一点,因为树上的桃子非常大非常红。(朗读)

生3:我想把“唱啊,跳啊,”读得重一点,开心一点,说明小猴和小白兔玩得很高兴。(朗读)

生4:我想把“一定很好吃”读得重一些,因为桃子非常香,非常好吃。(朗读)

生5:读小猴的话时要读得真心实意,因为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朗读)师:读得真棒,请全班小朋友 也像他们一样朗读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师:小猴看到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就请小白兔吃桃子,他对树上的猴子爸爸说些什么?谁来读一读小猴说的话?(生读)

师:小猴的这句话该怎么读,爸爸才会答应它?大家想想平时你是怎么央求你爸爸的,试着读一读。

生1:要读得有礼貌。(生试读。)

生2:可以在“您”后面停顿一会儿。(生试读。)生3:“好吗?”可以读得轻一点。(生试读。)

生4:我想轻声地读,因为小猴子在求猴爸爸给它办事。(生试读。)生5:可以读得可怜一些,这样一来猴爸爸才会答应给小猴摘桃子。(生试读。)()

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参与,而是让学生尽情地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但在整个对话过程中,由于教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充分地深入文本,使师生始终围绕文本进行合理的对话。学生这种参与意识与参与态度是普通班所不能做到的。

2二、以学生为主体,碰撞智慧火花

预习是学习课文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可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普遍不太重视预习。每次布置预习的作业,都是空写一番,到第二天检查,我都无语了。在学生的眼里,预习根本不是作业,有的或者只是敷衍一下。但我还是一直坚持了,几年下来,收获甚多。其实,任何工作都是有反馈才会更有积极性,教师应不断调整,摸索出适合学生且效果显著的方法来。案例2:预习《 乌鸦喝水》

第二天检查预习结果

利用多媒体动画形式表现《乌鸦喝水》第一段的内容,想想: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

师:乌鸦喝不到水,心里很着急,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多数讨论的结果是把小石子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了――)

生:我还有一种办法,只要用小石子敲掉瓶口,乌鸦就喝着水了。生:我对你的办法有疑问,瓶口被敲掉后,有锯齿状,乌鸦要喝水不就被玻璃片划伤了吗?

生:而且,乌鸦在敲破瓶子时,一不小心瓶子破了,水漏光了,怎么办? 生:虽然乌鸦用石子敲瓶口喝水有些危险,只要它小心点就没事了。师:你们能具体说一说吗?(学生具体说方法)

师:你们想得很周到,这办法看来行得通,但得小心点才行。你们还有其他好办法吗?

(思维的火花一经点着,孩子们立即争先恐后,各抒己见。)

生:乌鸦拍拍翅膀往远处飞走了,不久,它衔来一根麦杆,它把麦杆插入瓶子里,对着麦杆吸起来,终于吸着水了。

生:乌鸦绕着瓶子走了一圈,想出办法来了。它先衔走瓶子下的小石子,瓶子立即倾向一边,再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推瓶子,瓶子倒了,瓶底的水慢慢地流到瓶口,乌鸦低下头就喝着水了。

……

(课后,大家意犹未尽,有的孩子还写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新编。)(3)对于“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这一问题,其实教师也不一定能想出很好的办法,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说,师生是平等的。而且,该教师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气氛,善于引导对话。有了如此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想出了“敲瓶口、吸麦杆、倾瓶身”等办法.这样的预习检查实践下来觉得还比较有效,因为人数少,操作比较有效,哪怕是那些后进生也会表现的很积极。而且,学生的情感、思想,也能调动启发出来,那碰撞出的一定会是智慧之花,并且必定长开不谢。以学生调动学生,以学生考察学生,这是引导大家自主自觉学习的很好方式,比之教师不厌其烦地讲上几遍,效果似乎更突出更长久些。而这也只有在小班化的课堂里才能真正地落实到位。

三、小班化的课堂变舞台,情感体验活跃课堂

小班化的优势是不仅能让学生“讲”起来,还要让学生“动”起来。文学与表演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在表演中体验人物情感,把人物描写更直观地表达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体验中感受文学的魅力。(4)

我经常选取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让学生排演,效果都还不错。《三个儿子》是一篇孝敬父母的文章,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因此想到了排课本剧,强调他们把握好人物神态动作,文中教室内的学生即“群众演员”要配合。上课时小组轮流上台表演,整个过程表演者的投入和观看者的兴奋与快乐自不必说。其中精彩的“加戏”令我耳目一新,当然我也在悄悄记录他们忽视的文中重要内容。表演全部结束后,教室里面响起了掌声,我压抑着心中想要评价的冲动,先请各主要演员说说感想,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评其他组的演员,尤其是同一个人物的表演者可以互相比较一下。这下,那些“主演”可来劲儿了,纷纷讲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少同学说的和我记录的很吻合,说明老师能看出来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也能看到。等他们畅所欲言之后,我补充了他们所遗漏的内容,比如人物语气语调上的不足,比如说前两位妈妈在赞扬自己儿子的时候,语气中都要充满得意。但它们的语气却不一样,第一位妈妈语速要快,语调要高。第二位妈妈语速更要快,语调更要高。而第三为妈妈,他不炫耀自己的儿子.表演时,语气要平淡,语调要平稳。而三个儿子的表演,都非常的“入戏”。通过表演,让同学们写感悟心语,就显得极为简单了,而且写得非常深刻。记得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的海洋中。父母的爱,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但我们是否想过像文中的那位“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孩子一样,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爱。只有学会回报爱,才能拥有宽广的胸怀,获得展翅高飞的力量和美好的希望。

小班化教学给语文带来了崭新的理念之泉,给教学吹来了喜人的清新之风,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动”起来。

在小班化的课堂里学习语文,从培养学生情感入手,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立体”的语文,而不仅仅是背诵默写。给他们一个空间,或许他们会还我们一个惊喜。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今后还将不断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升腾学习语文的热情,从阅读中得到享受,有感而发,汇聚成文,这样学好语文就可以是一桩简单的事情。

我爱小班化教学,因为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动情”,继而会“入情”。

【参考文献】1.《浅谈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班化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小班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97-01

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时间上,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业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结合本人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采用了“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这一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一、学生分层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为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的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 D组学生应达到①—③;B组学生则要达到①—④;而A组学生就要达到①—⑤。即,对A层的学生,侧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培养自学能力和求知欲,重视培养思维品质。B层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重视夯实基础,培养学习热情。其次,对A层同学,要求注重公式的推导、来源及深化。对B 层同学,要求掌握基本原理、概念及运算。对C 层同学,要求熟记公式,并进行简单运算。D层同学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三、教学方法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课堂上多让A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 针对数学思维最为丰富、最为深刻的教材难点,多提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给予点拨思路,让他们独立完成,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B中层生,提示方法、延迟判断,让他们经过思维探索,“跳一跳”后有更多的收获。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学生,具体引导,分段启发,逐步完成,回授小结,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式让下层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辅导分层

在小班化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能安排更多的时间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进行尝试训练时,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中、低层次学生的辅导。对高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高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五、作业分层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基础题一般是教材中练习,习题中较浅的题目和老师编的单或双知识点题。而提高题则是练习和习题中较深的题目,开放性数学题和新型数学应题)。

六、评价分层

12.小班化教学“问题导学”模式探析 篇十二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问题导学,问题导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的同时, 对上层建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教育领域, 对于高效化、个性化、现代化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符合时代的要求, 反映了教学发展的一般趋势, 体现出教育的本意。

一、问题导学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特色

问题导学式的小班化教学, 是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教师教案中主问题作为引导, 以合作教学为方法, 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点。

问题导学式小班化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 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起到引导和点拨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成果, 促成教学目标。问题导学式的学习过程, 我们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 以学习教材和老师教案为载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目的。在教材和问题的导引下, 通过搜集、分析并判断信息、并在与小组的合作与讨论的人际协作对话情境中, 逐渐形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进而获得知识, 使得学生“学会”。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既能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 了解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 同时也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途径, 从而达到“会学”。与此同时, 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交往的快乐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 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实现“乐学”。【1】小班化的自主学习更能调动处于主体性地位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层层递进中逐步实现在学习能力上的整体性发展。从“终身教育”的视角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成为其今后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 只有掌握了独立思考、计划、评价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 才能把这种意识和能力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2、教师主问题引导为线索。

教师设计的主问题是指, 在教师实施教学之前, 通过对所授课程的理解和深入研读, 针对本学科和班级的实际情况, 教师给出的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 (以提问的形式给出) , 揭示其重点、难点和质疑点。教师主问题以教案的形式给出, 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主问题的引导分为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 学生按照主问题提纲进行提问、回答、组织预习;二是小组解决问题环节, 小组成员在总结预习成果的基础上对成员进行帮扶, 对问题进行探索,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问题脉络, 实现问题的解决;三是问题展示环节, 各小组在解决自身小组问题之后, 在班级进行展示和点评, 从而使学生能基于主问题这一载体, 在学习过程中清晰的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达到共享教学成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能力。

3、合作教学为方法。

问题导学实施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班级合作和教师参与合作完成的。在小组合作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帮扶学习, 为同一学习目标——“解答问题”而奋斗,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班级合作阶段通过班级展示的形式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点评, 既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了反馈检验, 又多知识的强化、重难点的突出、知识整体脉络的归纳以及学生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参与合作, 有利于更加的亲密师生关系, 对学生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早规避, 有利于及时点拨问题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使得教学过程得以更好的把控, 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建构起和谐的教学氛围。

4、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小班化教学中, 我们力图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学生发展性教学体系中, 学生探究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问题导学模式的小班化教学从“是什么问题”, “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出发, 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自身知识认知、知识发现和知识辨析能力, 从而彰显其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人本的角度确保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得以实施。

二、多维反馈检验教学效果

要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大的收获, 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除抓住课堂的教学环节外, 教学反馈是老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小班化教学问题导学模式从多个维度保障了反馈的及时、有效。

反馈主体多元化, 小班化教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反馈主体包括学生个体反馈、小组反馈和班级反馈, 多主体反馈丰富了反馈来源, 使得教师对教学整体效果的把控更为有效;反馈方式多样化, 在反馈的方式选择上, 学生可以向小组中个别成员进行反馈, 获取帮扶, 也可以在小组中提出获取团队支持, 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从而获得引导, 还可以在班级展示阶段对问题进行拓展, 大家共同解决, 使得反馈的效果扩大化;反馈内容个性化,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使得学生个体反馈成为可能, 有利于教师对个性化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 进一步实践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反馈时间合理化, 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 反馈的时间也不一样, 包括课前对前面已学知识点进行简单检测, 课中对预习、展示的知识进行反馈, 课后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反馈, 每日对近几天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反馈检测, 每周对一周来所学知识的综合反馈检测, 每学月对各学科安排进行一次综合检测, 小班化教学问题引导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反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3.如何使小班化数学教学最优化 篇十三

【摘要】:小班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学好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和前提,综合考虑教学任务和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小学数学学习成效的好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索出符合目前小班化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现实可行的优化小班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 小学数学教学 优化 策略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体现了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其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及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提供最适当的教育。在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使小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力争人人参与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特定的游戏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展开学习活动。“打电话”是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游戏。让学生在打电话的对话中交流学习的感受,掌握知识技能。课中,教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喂!小红在吗?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小红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1个十,9个一。”然后全班学生模拟打电话情景进行实践体会练习。这样,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既学会了11~20各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又从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得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愉快。总之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人人参与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巾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又如:在教学行程难题中的“相遇难题”时,老师先和全体学生一起分析“击掌的学问”,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击掌的规律:即两只手掌并且相向运动,相遇时发出掌声。然后因此导入相遇应用题,学生在击掌的实践中不但了解了相遇应用题的特征,更为注重的是经过活动刺激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改以往死板板的课堂氛围。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讨论自己击掌时出现的很多问题,有的能互相解释清楚,解释不清的向老师请教,这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但心态轻松,而且真真实实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增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学习效果不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小班化教学缩减了班级规模,缩小了师生比例,因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动口、动脑、合作的机会,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所以老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但需要教会知识,更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让学生可以灵活迁移,举一反三,从而培养自觉地认真学习的本领。而小班化背景下,师生、生生相互交流更为频繁,为学生学法的指导更是提供了便利。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自学,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课堂内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活动,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数学尝试教学,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

三、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小班化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班班级小人数少,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面向有差异的个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达到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如教学中,将程度相近的同学归为一类,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A类学生重点指导其自学,提高其获取知识能力。B类学生重点点拨释疑,辅导其完成所学知识。C类学生重点在于拾遗补缺。这样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再如,作业批改方面,小班化教学可实行面对面批改,个别指导,更直接、更及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感情也更融洽,“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诸如即时评价、多次评价、分层评价、无级评价、激励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牢牢把握新课程所确定的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即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的四个方而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目标应紧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性、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向导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学习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高要求,信息技术逐步走进课堂,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并在课堂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14.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十四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的活动空间增加了,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这样在形式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前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还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步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开展有序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最后,要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关爱后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团队 意识的培养为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集体意识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关 键 词】小班化、团队、课堂教学

南京市实施小学“小班化”教学已经快有8个年头了。小班化的教学形式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时也让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小班化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小班化”教学环境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逐渐浓厚起来,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小班的学生在对课堂的满意程度、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的愿望和频率、与教师的关系以及自主意识的养成等方面都优于大班的学生。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的活动空间增加了,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这样在形式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互为教学的主体,而且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与学相互依赖、互为基础、互为方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同一的过程。在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地形式,其实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小集体。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小组讨论时学生们通过交流,提出问题,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老师们更多地重视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开展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的内容,这样的团队合作行为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让人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踊跃。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有时会看到的总是那么几个孩子在进行汇报、表演,而有的小组里的孩子却没有充分地参与在活动中,他们或多或少的只是小组活动中的一个摆设罢了。这一现象说明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对话与合作团体意识的培养。其实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团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分子,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务,都要积极的投入在团体合作中来,小组的成绩与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多关注各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巡视,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并及时发现小组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的学到知识上、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得到提高。

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位教学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都希望能在一节数学课中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最关键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对于钻研数学教材,有一个形象比喻:“好比挖井,不能想挖多深,就挖多深。”对教材的挖掘不是越深越好,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设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做学习的主人。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环节,采取有效地小组活动,抓住团队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利用小组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交流,听取他人的建议,帮助学生在课堂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增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人在一起,分成活动小组,开展交流与讨论,通过交流收集小集体成员的智慧,体会集体的力量,学会团结,争夺成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小组活动状况和了解每位同学活动效果,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差异教学。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中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等自主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相关的知识技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成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

二、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开展有序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序的开展小组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外,还要教会学生小组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才能更好进行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教给学生小组活动的要求:发言要有序,说话要小声,帮助困难生,团结共合作,比一比谁的团队意思强。还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提升课堂中的学生团队意识。在实践研究中,我有意识的安排各小组的每个成员从事具体的事情,有目的、有序的开展小组活动,渗透团队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让团队中的成员在不同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比如在上《长方形的认识》的数学课堂中用PPT展示小组活动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合作的过程,在进行活动。本节课设计学生两人为一桌,四人为一组动起来:我折长方形,你数长方形的边,他量长方形的角,还有他来总结。经过团队中成员之间一番对话合作,完成了对长方形的认识的知识,并在团队中推荐代表进行汇报,不仅提高了学习而且提高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的意识。在汇报中有的说长方形有四条边;有的说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这样团队中的每位同学都参加到学习中来,每个人还至少得到了三至五次的发言机会,团队活动的好就给他们一定的奖励,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都被激活了。小班教学中这一团队合作学习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新课改中“生生参与”的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得到了发展。

再如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用课件展示小组活动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了解团队活动的任务,认真开展活动。本节课的设计中先安排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先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形中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进行相

互汇报,再由小组中的推选的学生来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再通过各团队的汇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团队合作讨论中,学生知道了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会用集合图表示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课堂中针对团队的表现给予评价与奖励,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与他人交流和对话,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这样的学习,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团队意识。

还有在教学《怎样滚得远》的教学设计中,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活动,以4人为一组开展进行:一人测量木版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一人滚动胶带,一人测量胶带滚动的距离,一人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在活动中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活动起来有序有果,学生也非常的乐于参与课堂的实验中来。当学生实验完毕后,先让他们进行实验的演示,然后让他们一起在小组中共同商讨研究成果,每个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最后推荐一名普通成员或后进生进行归纳概括的汇报,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在团队思想上也得到了锻炼。看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我真正感到课题研究的乐趣与成功。

三、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关爱后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一般来说,学习后进生智力并非都很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多的是老师的批评和训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利用小组合作的团队力量对后进生进行表扬,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使他们能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在复习以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活动形式针对后进生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向后进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期待的目光,一张可亲的笑脸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涟漪,让他们能轻松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许。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只有师生感情上的交流,才会引起双方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最强,教学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时一般都是优、中等学生的专利,在活动时学习困难的学生眼里,活动时他们是陪衬,是多余的,因为老师指导得太少,而且提问都给了较好的普通学生,这使他们很少(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慢慢地便失去了学习的勇气。为了克服后进学生的信心不足,使他们融入普通学生群体之中,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数学课堂小组合作中,利用团队组织安排指定后进生的交流内容,让他们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管正确、恰当与否,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听。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安排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与其同桌,既可时常彼此交流,可以及时得到优良生的帮助,在友好和睦的学习交往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比如:二年级教材中的《测定方向》、三年级教材中的《24小时记时法》、四年级教材中的《统计》教学等。在四年级《统计》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让后进生在小组中来扮演数统计记录的任务,带领小组同学来统计数量的活动,体会统计的过程与好处,感受收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过程,更好的掌握统计知识概念。三年级的《24小时记时法》让后进生在小组中谈谈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利用照片展示一天的活动,让小组成员把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整理,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逐步感受24时

记时法的好处以及相关的科学领域的知识,让后进生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树立学习知识的信心。

我们深深地知道转化一个学习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习后进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应从课堂教学着手,积极寻找一些教学活动素材,精心组织一些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利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的优势与良好的条件,多给予后进生学习与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后进生的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让他们融入到团队中去,成为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地增强。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利用小班化得优势,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利用团队的力量在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利用团队精神关注后进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作出积极的作用。

15.也谈初中数学的小班化教学 篇十五

一、注重以人为本, 寓教于乐

小班化数学教学, 因人数少, 没有人多时那种热闹的课堂, 但我们教师却可以更好地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反应, 甚至于他们的兴趣、个性、爱好。对他们关心呵护, 以人为本, 学生对老师必然会有亲切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乐于接受老师教诲, 乐于投入学习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 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多种辅助工具, 创设问题情境, 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 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渐入佳境, 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既要“乐学”, 更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从“乐学”到“爱学”。例如, 教《图形的认识》时, 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学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当“小老师”, 边展示边讲解或在自己小组的展示台上操作。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更能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 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有效课堂, 减负增效

小班化数学课堂可以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以往大班教学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对学生指导的单位时间也不足, 而现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将相关习题编成多元习题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并在自己尝试解决的基础上, 寻求本组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使每一个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提高, 从而达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提高每一个学生成绩的目标。真正做到着眼高效, 减负增效;关注细节, 精致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细小环节, 力求精致、有效。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倡导“细节”的过程观, 即追求教学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减负增效, 让有效教学做到实处。

三、注重小组合作, 探究互动

小班化数学教学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发挥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小组成员有共同努力、研究的目标。学生在互动中形成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 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堂上普遍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我们很多教师还不是很了解探究性学习的真正含义, 认为布置一道或者几道题目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就是探究性学习了。其实, 要想真正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必须要创设合作情境, 在教学组织、课题编排、过程指导、总结评价、成果展示等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提高每个学生的探究质量,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从而进行真正意义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

四、注重多元评价, 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的成功决不以成绩册上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评价, 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里所说的层次, 主要是每个学生学习内容的进度有快有慢, 接受水平有高有低, 教师要用多元评价来实现分层评价, 评价要看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 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们要经常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过程。评价的根本目的, 是要促进所有学生主动地发展。评价不是为鉴别好差, 而是激励成功,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的快乐, 这样, 因材施教才不是一句空话。

五、注重数学美感, 激发灵感

小班化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数学美感的教育, 以美引真, 通过数学中美妙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学会体验数学的美。用数学美的吸引力启发学生思维, 当他们对数学的美有最深刻、最灵敏的感受时,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进入最佳状态, 聪明和才智得到自由发挥, 于是, “灵感”就能出现。在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后, 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 教师及时点拨, 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寻求别的不同证法。数学美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经过观察、分析、联想, 学生会对数学的奇异之美有亲身感受, 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当学生用教材上学到的有关理论实践参与探索, 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 从中来感受数学来自生活, 数学学习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

总之, 和谐合作的小班化数学教学会让学生更乐学爱学, 它能更好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我们应对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充分认识, 发挥小班化数学教学的长处, 进而转化成教学优势, 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在数学上得得到更大的发展。

摘要:新课改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实行小班化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教学中, 要注重以人为本, 寓教与乐;注重有效课堂, 减负增效;注重小组合作, 探究互动;注重多元评价, 因材施教;注重数学美感, 激发灵感。

上一篇:家具家私导购销售培训下一篇:教育局大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