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越春秋》,读《吴越春秋》贯休,读《吴越春秋》的意思,读《吴越春秋》

2024-07-03

读《吴越春秋》,读《吴越春秋》贯休,读《吴越春秋》的意思,读《吴越春秋》(共2篇)

1.读《吴越春秋》,读《吴越春秋》贯休,读《吴越春秋》的意思,读《吴越春秋》 篇一

一、西施前世的流浪、泊岸及西施文化的形成

西施形象的从无到有, 从模糊到确立, 从单一到丰满, 历经近两千年。西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 首先出现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 如《孟子·离娄下》云:“西子蒙不洁, 则人皆掩鼻而过之。”我们可以知道, 西施是个美女, 与吴越争霸之事并无关联。直到东汉她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出现于史书中, 《越绝书》卷五“内经九术第十四”中记载说:“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 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曰:昔者, 越王勾践有天人之遗西施、郑旦。……吴王大悦”。《吴越春秋》卷八:“……乃使相者国中, 得苎罗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 饰以罗毂, 教以容步, 习于土城, 临于都巷, 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这两本书并未提及西施的命运及其在吴宫中的生活细节, 她只是勾践的政治阴谋手段中的一个工具而已。西施形象虽单一、模糊, 但已经正式参与吴越争霸题材。

历史语境中的西施及其命运为后世文人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一个美女题材。随着历史的演进, 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使得文人笔下的西施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变化。在诗歌话语中, 歌咏西施之作颇多。如王维《咏西施》:“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还有李白, 《咏苎萝山》:“秀色掩古今, 荷花羞玉颜。”他们都是赞颂了西施的美貌;又如李绅《游灵岩》:“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姿妖惑。”站在美人祸水的立场, 告诫世人要注意美人亡国的历史教训。但罗隐《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能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表达了对西施的同情。文人对西施的态度不一, 或褒或贬, 或侧重赞颂其美貌, 或慨叹其迷离命运。但是他们都站在俯视西施的角度, 对西施形象及命运给予个人主观的评价, 西施便处于文人笔墨的任意流动中, 大体是文人借西施来抒怀, 其形象依然飘忽不定。到明朝梁辰鱼的《浣纱记》, 西施结束流浪与游荡, 其形象才得以定形。在这部作品中, 西施形象不仅美丽夺目, 光彩照人, 而且生动形象, 血肉丰满。西施为血国耻, 甘愿入吴宫牺牲自己的情爱, 在吴宫念念不忘复国大计, 功成后与范蠡泛舟湖上。作者摒弃了美人祸水的陈俗, 他汲取历代文人对西施的肯定成分并加以融合综汇, 赋予西施爱国美人的美名。西施的形象得以正式确立:美而不俗, 柔而不媚, 深明大义, 为国付出。

两千多年来的西施故事的言说逐渐积淀了一种西施文化:西施成为越女的代表, 美女的象征, 爱国女子的典型, 家乡人民的骄傲。在这种文化中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 国家观念。“爱国美人”的形象成为我们体认西施的先见。

二、今生:轮回中的背叛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西施为主角的新历史小说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 李劼的《吴越春秋》和高光的《西施泪》在同类作品中对于西施的言说不同以往, 他们仍然让其参与吴越争霸与勾践复国, 这是西施轮回千年无法摆脱的宿命。西施脱离既定轨道被赋予新的质素:消解神圣话语, 颠覆爱国叙事, 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西施文化。

与古人描述一个美女符号或借西施以抒怀不同, 当代作家把西施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女人来写。西施有正常的欲望与私心, 更有了自己主宰命运的意识。李劼笔下的西施感受着夫差春风化雨般的爱, 感情的天平逐渐倾斜。夫差与范蠡的私下对决中, 一曲清风明月弹出了她的选择;越军压境时城中从君王到臣民同食一碗粥的真心, 夫差的小爱渐融入大爱中, 这些都让她生出与夫差共生死的决心;被夫差送离死城样的吴地, 虽痛楚, 却不愿忤逆他的用心良苦, 因为, 好好活着, 便是对他最好的追忆。《西施泪》中范蠡以胜利者的姿态向西施炫耀他的诡计时, 一幕幕的兽性大比拼再度映现。本想与陶朱公平淡度余生的西施才明了, 世间本没有真心与善良。范蠡携她归隐不过是为了达成迎娶天下第一美女的愿望, 与爱毫无关联。她的纵身一跃不单是对范蠡兽行私心决绝的反抗, 更是摆脱范蠡安排对自身命运的自主选择。

李劼和高光的重述精神显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历史小说思潮有很大关联。新历史小说大都解构传统的历史观, 强调偶然性, 这种偶然性在李劼的《吴越春秋》中得到极大的体现, 西施进入吴宫与夫差的相见被作者处理成邂逅, 勾践的投降只是一场十年的假装, 等等, 历史上为人所道的忍辱负重史事在当代作家的笔下轰然倒塌。所以, 他才能让西施走进男人参与的历史, 更可贵的是, 进入历史却不参与谋略, 是以能颠覆爱国叙事;另外, 新历史小说大都采取个人的欲望化书写方式, 嘲弄传统的史诗情结, 历史失去深度, 仅余下一具空空的外壳, 对历史的探询让位于对欲望的趋从, 历史的庄严感、神圣感淹没于世俗欲望的潮水之中。高光的《西施泪》中的欲望叙事让人胆战心惊, 伯嚭为了得到范蠡的爱情葬送了吴国, 范蠡为了成为天下第一富人和得到最美的女人两个愿望, 在更高明的阴谋里玩弄勾践、西施、伯嚭甚至夫差, 历史的真实感荡然无存, 只是彼此之间的兽性挞伐。西施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走出民族、国家叙事, 光明正大地彰显自己的个人欲望。

三、当代语境中的裂变

前述言说了西施形象在历时性上的变化, 是西施的历史功能与自身命运的更改。而纵观李劼和高光笔下的西施, 很显然, 其形象在共时性上又经历了一次裂变, 即人到兽的转变, 这种裂变是对西施前世更大的背叛, 是西施人格裂变的开始。

《吴越春秋》中的西施简单, 纯洁, 像一张朴素、泛黄的黑白照片, 虽不华丽, 却真实可触。在山中, 她可以伴着琴声与范蠡相守终老;被送于吴宫中, 又为夫差的真心感动, 同样爱得专一;越军兵临城下, 又被夫差交予范蠡, 面对范蠡的忏悔与重重的一跪, 她又赦免了这个葬送吴国背弃爱情同样也走不出命运怪圈的人。同是宠妃, 她可以与郑旦相谐共处不生芥蒂;可以同时爱着范蠡和夫差, 不管在谁身边, 都是真心付出。作者笔下的西施仿佛依然是两千多年以前的浣纱女, 善良、纯粹、不造作, 维持着她最初的本真。《西施泪》中的西施却像一张绚丽的彩色照片。西施保留了浣纱溪边的美好, 但她在群兽横行的环境中被迫成长为一只美丽的小野兽, 学着嘶咬。她身后的背景是一系列的阴谋诡计, 每个人都披着兽皮, 文中处处都是连环套, 伴随着兽性挞伐接连上演。由人到兽的西施更大程度地偏离了前世的既定轨道。如果说新历史思潮的兴起使得李劼和高光不约而同地选择让西施在轮回的轨道中背叛, 那么二人对于历史的不同态度让他们笔下的西施产生了不同人格, 从而产生了西施在共时性上的裂变。

李劼在《吴越春秋》的扉页上写道:“关于新历史小说。关于生命。关于爱。”他是怀着一种对生命和爱的尊重态度来塑造西施和夫差, 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写作。这部小说写的历史不再是胜利者的历史, 而是人的历史, 人性的历史。小说寻求人性和人心的相通, 而不以运用心计上的变化多端和人情世故上的老谋深算为趣, 追求高山流水般的情意相投和清风明月式的空灵境界。高光则侧重玩味历史, 喜欢以惊心动魄的人物遭遇取胜。这样看来, 西施、伯嚭、范蠡、夫差的行径可以体谅, 作者复原了他们人性深处的原始欲望, 整篇小说的兽性挞伐可谓作者揉碎历史的结果。然而高光总体上对西施还是持一种同情和赞美的态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思想探微

白臣 (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063000)

摘要: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其重要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提出具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和谐;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发生学探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人类文化底蕴

古希腊人很早就涉及和谐问题。毕达格拉斯称和谐是宇宙间最美的事物, “赫拉克里特认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 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 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中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 对和谐这一概念的探讨深入到了政治领域, 出现了许多涉及和谐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 在一个完善的国度里, 产业应当负责物质财富的生产但不参与统治, 军队负责保卫国家, 也不参与统治, 只有哲学家才能够承担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唯其如此, 人类才能免遭劫难。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一些和谐的构想,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洛克提出的“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 “人有完全自由规定自己的行动, 处理自己的财产和人身, 不依附任何旁人的意志……那也是平等的状态, 其中一切权利和支配都是相互的, 谁也不比谁多持有。不难看出, 上述思想是从剥削阶级的立场出发来阐述问题的。所以, 这些设想尽管美好, 却并不科学, 也不可能实现。但这些思想中所包含的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成为后来一代代思想家们探讨和谐问题的宝贵起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

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首先, 在如何对待自然界的态度问题上, 他反对人类出于自私自利的欲望向大自然肆意索取。正确的做法是在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它。其次, 黑格尔还在哲学层面对和谐范畴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和谐是从质上见出的差异面的一种关系, 而且是这些差异面的一种整体, 它是在事物本质中找到它的根据的。”也就是说, “和谐”是相互对立的因素之间的一种协调一致的存在状态和关系。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给以尖锐的批判, 宣称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可怕噩梦”。但是,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终归是一种空想, 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尽管产生至今已经一百多年, 但其中所阐述的倡导人性的扬弃, 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并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发展的价值取向, 将对当代社会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1、对人类社会制度以及人类进步事业的意义。

作为一种变革社会制度, 扬弃社会弊端的革命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制度面貌, 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一点, 正如吴忠民教授所说,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状况, 在其和谐思想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前景, 对于现实社会里不和

度, 所以让她成为一只兽后保持人心的善恶之分, 无法立于人世选择一种决绝的方式跳入湖中, 希望纯净的湖水能涤荡她在尘世的满身糟杂。

自《浣纱记》中西施形象基本定形后, 当代作家的重述让西施走出没有个人关怀的港湾, 继续向前行走, 再度流浪, 或人, 或兽。西施形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西施形象更有立体性、多样性。历史可以细说更可以戏说, 想象西施的文学将更加丰富多彩。谐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类进步的基本途径的阐述, 直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不可否认,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尚处于低谷, 但必须认识到,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应是其思想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中国在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不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仍具有伟大生命力的雄辩的事实。

2、提供了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略。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告诉我们, 在对待大自然的问题上, 人类不可能不向自然界进行索取。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永远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过于保守, 为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毕竟, 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而在大自然面前毫无作为显然是和人类的永恒发展相矛盾的, 因此, 我们一定要放弃那种把自然和人类等同起来的迂腐论调, 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向自然“索取”。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自然界本身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已经给大自然并最终给人类带来了我们意料之外的恶果。所以, 人类必须高度关注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以及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 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这一点告诫我们, 尽管我们离不开对大自然的索取, 但同时更重要的是, 我们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要注意两点:首先要重视和遵循自然界自身的规律, 二是认识到自然界对于我们而言的珍贵性, 用节约、可持续的方式去利用它。

3、启发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同时, 人与人的关系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 如何实现其和谐化, 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方面, 马克思恩格的和谐社会思想提供了多方面的启发。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 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人类社会在当代的发展表明, 私有制已经出现了向公有制逐渐演变的苗头。上世纪70年代末, 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已占据社会总资产的约30%, 再加上诸如税收、福利政策等的调剂, 目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结构以及社会产品的分配上, 已经和早期的资本主义大不相同, 人与人的关系, 特别是阶级关系, 也比早期资本主义时代要缓和的多。这充分说明, 扬弃私有制, 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根源。当然, 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其局限性, 它不可能在自身实现私有制的完全扬弃, 未来的社会革命将完成这一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57:19.

[2]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55.

[3]黑格尔.美学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80.[4]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74.

参考文献

[1]. (后汉) 袁康:越绝书 (卷五)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2]. (后汉) 范晔:吴越春秋译注[M]薛耀天译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 343页。

[3].王维:西施咏[A]全唐诗 (卷一百二十五) [M], 中华书局, 1985年, 1251页。

[4].李白:咏苎罗山[A]全唐诗 (卷一百八一) [M], 中华书局, 1985年, 1845页。

[5].李劼:吴越春秋·序[A]吴越春秋[M], 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年。

[1]李劼:吴越春秋(上、下)[M], 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年。

[2]高光:西施泪[M], 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

[3] (明) 梁辰魚:浣纱记[M], 中华书局, 2007年。

[4]徐明安:论历史语境和文艺话语中的西施及其文化内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6 (2) 。

2.苏州菜中的“吴越春秋” 篇二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宫廷菜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彭城鱼丸”,另一道古老的宫廷菜是公元前五百二十年吴越春秋时代吴国勇士专诸烹制的“鱼藏剑”。吴越春秋时,吴王子姬光蓄意除掉吴王僚以继承王位,伍子胥推荐勇士专诸为刺客,唯苦无机会(不许佩带私器见王),后伍子胥献上一计,吴王僚喜食炙鱼,在鱼腹中藏剑行刺必成。吴王子姬光遵计而行,让专诸去太湖边上向一位有名的炙鱼高手学炙鱼,三月而技成。是日,吴王子姬光借口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指名要红尾鲜鲤鱼,专诸将一把利剑藏入做好的鱼腹中,乘进鱼之机将吴王僚刺死,吴公子姬光藉此篡得了王位,专诸当场被乱刀砍死。后人在烹制这道菜时,用黄瓜条代替“鱼肠短剑”,并取名“鱼肠剑”。据传“鱼肠剑”其菜后经苏州厨师的改进,运用炙鱼的技巧,创制了苏州名菜——“松鼠桂鱼”。

有趣的是,清代的御厨曾为慈禧太后做过一道“鱼藏剑”,疑心重重的慈禧连连发话:“专诸为刺吴王僚进此菜、你为我做这菜却是为何?”御厨闻之丧胆,但灵机一动说“老佛爷洪福齐天,想那吴王僚之辈哪有消受此菜的福分。只有老佛爷您,才有这份口福哩!”几句甜言蜜语说得西太后喜上眉梢,御厨反祸为福,还得到一份赏赐。

“西施玩月”是另一道具有吴越春秋历史文化鲜明特色的苏州菜。这道菜的由来是这样的:苏州市郊灵岩山灵岩寺后花园内(昔日的吴王行宫花园内)有一处名闻遐迩的古迹“玩月池”。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来消耗吴国的国力。西施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女间谍”,她以自己的美貌让吴王大兴土木,不理国事。吴王为了取悦西施,博西施一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还开掘了一条能采到香草的“采香泾”(一条长度达数里的河道)。为了让西施减少乡愁,吴王又使人开挖了一个“玩月池”,让西施嬉戏倒映在池中的明月,以逗她开心。结果吴国财力耗尽,民怨沸天,而被越国所亡。

苏州厨师根据“西施玩月”的故事,创作了这一款“西施玩月”的典故菜。其菜的制法是:用适量的鸡肉、鱼肉、肥肉膘细剁成泥,加蛋清、葱姜汁、盐,使劲搅打,将其制成扁圆饼形的“玩月坯”入高汤内煮透捞出放在大汤碗内。另将香菇片、笋片、小青菜心入汤中氽熟,放在碗中“玩月”上,淋上鸡油,将清汤调味,加入碗内即成。“西施玩月”汤色清澄,“玩月”轻盈,色彩鲜明,和谐悦目,此汤上席时沸汤翻滚,洁白的“玩月”真如在碧波中晃动哩!

在苏州的名菜中,“银鱼炒蛋”鲜嫩味美,柔若无骨,堪称一绝。殊不知,其菜与吴王也有着大大的关系呢!据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说:“吴王江行,食脍有余,弃于中流,化为鱼,名吴王脍鱼。”“吴王脍鱼”便是苏州太湖三宝之一的“太湖银鱼”。银鱼圆而细,身无鳞,长五六寸,白如银链,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它平时栖于近海,春末夏初间,成群上溯河川,产卵于芦荻和水草茎叶上,皮日休有诗云:“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脍残鱼。”苏轼也有“恣看收网出银刀”之句,为捕捞银鱼即景。银鱼为苏州太湖产量最多的鱼类之一,多数经曝晒成干,远销四方,出口海外。银鱼可干炸、做汤、可炒、可蒸,其中以“银鱼炒蛋”最为味美。每逢银鱼上市的季节,苏州各大小菜馆里,“银鱼炒蛋”是为时令名菜。清朝康熙年间,银鱼曾列为贡品,进贡清皇宫大内。

上一篇:现代西方哲学论文下一篇:好家训好家风活动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