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2024-09-17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共13篇)

1.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一

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接受文化洗礼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

古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让学生对这些财富进行有效利用,吸收其精华,从而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以供参考。

一、语言描述,从情景到感情

教师在讲述古诗词鉴赏时,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那么就应先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将语言凝练的诗歌化作富有文采、能够吸引学生的白话文字,让学生沉浸于意境之中。如杜甫的《登高》中对于景色的描述,那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白话文表述可以是:天高风急,猿啸声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悲戚。孤洲沙白,只有沙鸥在不停地回旋。无边的落叶啊,纷纷飘零坠落,奔腾不息的长江,从天际滚滚而来。这样学生更好地领略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以此激发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更加重视诗歌背后的含义,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了解每一首诗词。

二、将学习与实际相连系

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较为遥远,与现在的生活不搭边而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古诗词的学习与实际相连接的方式改进教学。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将这首诗所描写的天姥山和现实中的天姥山相联系。在教学时,我们可先让学生阅读诗词,感受诗人笔下的天姥山,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介绍天姥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景色。这样通过比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还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写作风格,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内容与意义,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

每一首诗歌都有背后的故事,每个诗人都有独特的经历,所以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诗歌风格。所以对于诗歌鉴赏来说,对于诗人以及历史背景的探求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了解诗人的人生有助于了解他们蕴含于诗歌精练的语言中的千言万语,了解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诗歌背后的故事,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背景知识。阅读是获取背景知识的很好方式。同时,小组的讨论、团队共同的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诗词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看的。我们要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通过意境与想象将学生带入古人们的生活领域,通过学习与实际相连接,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激发对古文学的热情与兴趣,接受古文化的精神洗礼。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开阔视野,润化心灵。因此,我们要向古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宝贵的财富。

 

2.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二

一、古诗词鉴赏历程

我国的古诗词鉴赏, 在建国之前就有很高的水平, 很多作品都阐述了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且有周密的鉴赏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 我国的诗词鉴赏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可以说是古诗词鉴赏发展的繁荣时期, 而1983年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和1981年出版的《唐诗鉴赏集》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对于后来的诗词鉴赏很有帮助。一些人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 将自己对诗词鉴赏的意见编写成文, 虽然水平不一, 但也促进了古诗词鉴赏的发展。古诗词鉴赏至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文学成就, 鉴赏作品和鉴赏大师层出不穷, 为教师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 选材与吟诵

对古诗词教材的选择和对吟诵古诗文本教材的选择要与教师的阅读和鉴赏水平保持一致, 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进行教学。

(二) 明训诂与通典故

对诗词的鉴赏, 既可以根据其现代含义进行理解, 又需要根据其古意来理解。如在思乡诗词中, “绿窗”就不能理解为绿色的纱窗, 而要理解为温暖的家庭氛围;又如玉门关、长城、羌笛等多用来代指边塞。

(三) 知人论世

古诗词中的知人论世不仅要正确掌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经历, 还要顾全大局,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含义, 见文如见其人。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桃花源记》和《归去来今辞》等, 表达的就是作者厌恶官场, 崇尚隐居生活的思想, 而《闲情赋》则表达的是对唯美爱情的赞美。

(四) 句法与章法

古诗歌的句法和章法一般都不遵循传统的语言规律,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这几句, 就是只罗列了名词, 而没有动词。又如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这几句, 如果按正常逻辑顺序, 就应该为:“潇潇雨歇, 凭栏处, 怒发冲冠”。

(五) 比兴寄托

《诗经》《楚辞》强调比兴寄托, 而汉魏至唐的古诗中, 一般是以咏史、感遇、无题为题的诗词, 多是对个人遭遇或者历史的感悟和理想的寄托。

(六) 比较

对古诗词鉴赏, 还需要用到比较的鉴赏手法, 如同样是写边塞的诗歌, 就可以进行如下对比: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体现的是豪迈之情, 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则是体现愤怒之情。

三、古诗词鉴赏的实际应用

(一) 注意古今语序的不同

在古诗词中, 无论是语序还是词序, 都是可以突破原有的逻辑限制的, 例如《迢迢牵牛星》中“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这句, 可以理解为“迢迢牵牛星皎皎, 皎皎织女星迢迢”。

(二) 注意古今句式的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都会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进行语句的变换, 帮助学生理解, 也就是通过对诗词的改变使学生领会原诗词的精美之处。如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一句进行改写, 之后学生经过对比, 就可以充分理解诗人的壮志未酬。

(三) 注意词语的替换

诗词中对很多字词的运用是很精妙的, 用其他词语替换是达不到相同的表达意境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词语的替换来进行比较, 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深刻体会这些字词用法的精妙。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这一句, 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皎皎如月, 何时可辍”, 不同的词体现出的是不同的意境。“掇”字显示的是曹操的求贤若渴之心, 暗喻自己的理想还未实现, 而“辍”字则体现的是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 注意增减词语

教师在教学时, 可先对原有诗词进行增字减句, 再与原有作品进行对比, 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有作品的表达效果和精妙之处。

(五) 注意诗歌的整体意境

在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进行比较教学, 比较不同作家同类题材的作品, 或者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作品的诵读与推敲, 逐渐掌握诗词整体的意境和语言风格。如同样是对岳阳楼的描写, 杜甫用的是“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而孟浩然用的则是“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楼”。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更有利于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3.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篇三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4-01

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的默写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堂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阅读量太少,找不到赏析的切入点,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初步探讨出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把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把握诗歌类别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而其中最实用的一点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来对诗歌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诗歌内容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等等。下面就以几种诗歌类型为例,简述笔者观点。

对于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等。山水田园诗以写景为主,侧重于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诗的内容上,多给予人美的享受。此类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加入自己的感情,制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在美好的情景中释放自己的情怀。

咏物诗是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诗人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此类诗歌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最主要的是抓住诗人所寄托的感情。最具代表性的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抓住石灰“清白”的特点自比,表达自己要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它反应的是国家的兴衰。鉴赏边塞诗,应该抓住时代特征,然后根据时代背景推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例,这些诗歌的特点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将历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一般而言,咏史诗是作者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评价,寄托个人抱负的诗歌。

二、抓住意象,情景再现

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事物为素材提炼加工创造出的渗透诗人思想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它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抓住意象,情景再现是诗歌赏析的重点。只有对诗歌意象领会于心,才能真正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创造诗歌的过程也是创造意象的过程,赏析诗歌时要反复诵读,通过“语象”去感受诗人的“意象”,探索诗人真正想表达的心理内涵。

常见的意象有:冰雪、月亮、柳树、禅、草木、杜鹃、梧桐、梅花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在古诗里有些意象的含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学生们可以适当加以总结,如:杜鹃往往和哀思、思归有关,梧桐大多表示凄苦之情,落日大多表示游子的羁旅情思或者人生迟暮之情……平时练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一些诗人的意象选择。如离别时通常会选用长亭、明月、夕阳、杨柳、流水、芳草、渡口等等,边塞诗通常选用号角、烽火、长城、孤城、玉门关等。此外,在阐述意象的时候,要仔细区分同一个意象的不同含义,如“浮云”,“浮云”既可以指天上的白云,又可以指黑暗的邪恶势力、朝廷小人等。

三、加强诵读,增加语感

诵读是鉴赏的前提,平时多读诗词,会有助于在鉴赏诗词时进入到诗人营造的情境之中,积累丰富的语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高中课本中的诗词数量有限,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诗词。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教师应该在学生熟悉课本诗词的基础上,扩大诗词的阅读量。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朗读,背诵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名言名句,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只有多接触,多阅读,在知道了某诗歌的出处,才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鉴赏和感悟的热情。

四、结语

古诗词鉴赏的综合性,能力层次较高,每一个学生应该养成多读名著和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加强积累,掌握鉴赏的方法,培养语感,提高素质。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肩负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责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考的基础上,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鉴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丽丽.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 刘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3] 苏艳.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4] 陈玉玲.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初探[J].南方论刊,2004,(08).

4.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篇四

在高中语文试题中的诗词、诗歌主要以古体为主,即使有些现代诗也距离我们至少几十年的光景,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自然体现不到当时的背景内涵,这个仅仅靠着课本上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则需要来寻找代入感,换个词就是设身处地的去想象,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灵魂思想中。

二、怎样才能寻找到代入感

5.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方法 篇五

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揭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贯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见的思想感情

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语言的特色

6.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 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诗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首先,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亮点,鉴赏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让学生深刻的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深厚自身的文化内涵,陶冶情操。其次,诗歌特有的跳跃性和含蓄性,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把握它的思想感情。最后,高考中时常有古典诗词鉴赏题的出现,这是学生们不可舍弃的一部分。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很有必要对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索中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鉴赏诗词,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40 分钟,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创造,学有个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古典诗词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答题的技巧。

(二)研究内容:

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明确鉴赏什么和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十分重要的。本课题打算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1、意象和意境。鉴赏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意境,首先找出意象,分析其特点。然后串联意象,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并概括其特点。

2、思想感情。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切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从诗人的思想生平、诗人的性别、诗歌的创作背景、意象和意境、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语言。诗歌语言高度凝练、精确,极具表现力,那么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从它的用词、炼字、修辞等方面着手。诗的韵律讲究和谐,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赏析它的韵律又可从平仄、对偶和押韵三方面入手。

最后,总结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解答技巧。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四)研究步骤

1.理论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和有关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理论文章,查阅相关情报和资料,设计课题方案。

2.第一轮实施。(1)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个别访谈法了解学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的原因。(2)文献回顾: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可借鉴之处,结合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困惑提出研究假设。

(3)进行试验,采用教育实验法将研究假设应用于文言文教学。(4)教育测量:采用教育测量法,对比学生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

(5)整理出历年中高考古诗词赏析真题,研究古诗词赏析答题方法及技巧。3.中期总结。中期总结第一轮方案分析、总结。分析本课题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在联系。并制定第二轮实施方案。

4.第二轮实施。逐步形成理论,查漏补缺。5.总结阶段。分析总结措施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撰写研究报告。

三、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保守。在古诗词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学生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定位在识记和浅层的理解,忽略了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因而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性。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往往把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作者介绍、解题、释词、译句、分层、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无一遗漏,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忽视了诗歌本身个性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同时剥夺了学生对诗歌作为审美对象的感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难能可贵的想象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特提出:“中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方法”研究课题。

四、研究报告:

中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方法的研究

刘洁 白宁鑫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文约,其意丰,含蓄而空灵,要把握它的精髓实质,要含英咀华,仔细研读,方能领略其无穷的魅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关键字: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意境;思想感情;语言;答题技巧

一、了解诗语特点 把握诗歌意境

诗有自己的一套言说方式。由于受字数限制,诗歌每个语词都承载着最大的意义负荷,语词本身乃为具象性存在,词语间多有省略,句子间多有跳跃;又由于押韵和修辞的需要,某次词语的词性或顺序常常改变。因而诗歌语言呈现出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等特点。

诗歌反逻辑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学古诗要从语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通过语法分析解读诗语,建构感知诗意的图式;通过弄清诗歌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读懂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从而理解文本。

(一)、变“性”——改变词性

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诗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这情景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红”“绿”“肥”均为改变词性的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古诗句中常常出现一些成分错位的情况,阅读时需要还原正常的语序,我们才能理解诗歌意境。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意即“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像宾语,实际上却被陈述的对象。杜甫《秋兴八首》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语序当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将原属宾语位置上的“香稻粒”与“碧梧枝”拆开分成分属主、宾位置的词语,形成了词和词、词组和词组的交错衔接,显得奇崛有致,突出了风物之美。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鬓”“玉臂”本是它们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3、主宾换位。如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叶梦得《贺新郎》中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4、定语的位置。诗词曲中的定语的位置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词挪前挪后。定语挪前,如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就是“玉门关”,是“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在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就很容易让人在诗意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诗人为了押韵,把定语“月”放于句末,但作者“飞渡”的显然是“镜湖”而非“月”。这就是定语挪后。

(三)、省略 ——虚字的节省 闻一多曾说:“本来‘诗的语言’之异于散文,在其弹性,而弹性的获得,端在虚字的节省。”关联省略而又“语不接意接”,是诗语的又一特点。

古诗常常省略的某种成分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补全,意思才能一目了然,如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句,省略了主语,补全后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省略了谓语。还有一种特殊的省略,即借助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名次与名次直接拼合成句,表面互无关涉,实则浑然契合,贯通一气。这种具有浓缩性的艺术省略,往往见于写景诗句中。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是名词,它们合起来组成上下句,可理解为:鸡声叫,出茅店,见一轮弯月;上板桥,踏严霜,留下足迹。其他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皆宜的深幽意境。

所以我们在阅读类诗歌时,可以依照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理解,发挥想象,补充出诗人无尽的隐藏于诗语背后的内涵,感悟其中蕴含的意境。

(四)、手法——表达的多变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可以指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的效果。如杜甫《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据记载,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诗人追寻历史之影,对朝廷的抨击之情就悄无声息第蕴含于当下文本,生动清晰地暗示了一个相似的情境。

诗歌中的用典确实对鉴赏者尤其是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诗歌的理解把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

而对于其它诗歌常用的手法,我们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辨别的、分析,长期训练,学生也必然会从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的表象下揣悟出诗歌的内涵。

综上所述,借助语法,读懂诗歌对语言的变形,我们就能大体读懂诗意。借助诵读涵泳,“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我们就能大体读出诗歌的韵外之味,那么古诗词对学生来说或许就不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二、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词的思想情感要懂得知人论世,善于借助诗词的写作背景即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诗人创作时的身份、地位、处境、思想倾向和状态等综合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诗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作品上打上印记。唐朝在强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李白的《兰陵别儿童入京》、王昌龄的《从军行》等。而中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国势衰微,人民生活痛苦,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如杜甫的《春望》、杜牧的《过华清宫》、刘禹锡的《石头城》。

学生对一线大诗人的个人情况相对比较熟悉,但对二、三线诗人的情况大多不甚了解,此时,一定要注意鉴赏诗词的标题、序言、注释等。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信息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

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1的诗词鉴赏题——鉴赏刘孝绰《咏素蝶诗》。题目给这样的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刘孝绰这个作家的个人情况还是不太熟悉的,这是命题者给出注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注释恰好让广大考生对陌生的刘孝绰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为鉴赏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指明了方向。

三、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诗歌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1、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如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造成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二)值得注意的字词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有的“一字显旨”,有的“一字现境”。

2、明确炼字的大致范围。

①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③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④拟声词: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⑤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就能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⑥数量词: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⑦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品味语言品评技巧

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所以同学们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体会其语言艺术的美,并能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抓住诗中的动词,尤其是非动词而活用为动词的词,它往往能使整首诗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活用作动词的“绿”字,将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其次要抓住诗中的名词,尤其是名词的叠用连缀成的画面,往往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之景宛然在目。第三要抓住诗中形容词,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意象的特点,并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第四要理解诗中数量词和副词的使用。

此外,同学们还必须掌握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领悟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融情与景,借事抒怀,直抒胸臆,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等。

(四)总结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解答技巧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最感困难的考点之一。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呢?考生只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读懂——审清——找,准——答全”的具体方法,解答还是不难的。

(一)、读懂

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它语言凝炼,意蕴深远。语言结构独特,考生阅读的难度大,如果连诗词的基本内容都不明白,要想解答鉴赏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赏析先得读懂。

1、读标题,明确诗歌的类型,确定赏析的方向。

诗歌的题材不同,其表现方法就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赏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赏析前要先明确诗歌的类型,以确定赏析的方向。诗歌从题材的角度看,主要有写景、咏物、怀古三类,这三类诗词的表现特点各异:写景诗借景抒情,咏物诗托物言志,怀古诗借古讽今。诗词的标题往往就能显示出诗歌的题材类型。《秋夜》(2004年福建卷),《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冰芙蓉》《窗前木芙蓉》(2008年广东卷),《题李世南画扇》(2008年宁夏卷),这些题目显示的诗歌类型很清楚,它们分别是写景、怀古、咏物、题画(题画诗多为写景诗)诗。

2、读作者,读诗人的经历、思想倾向及其诗歌风格,读诗作的时代背景。“诗言志”,言诗人之“志”;“歌诗合为时而作”,作时代之“诗”。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兮”、“扈”、“汩”、“侘傺”等楚方言,他的每首诗几乎都是以楚声谱写出的“地方戏”;李白性格豪迈率真,感情奔放,思维活跃,他的诗歌显示出了豪放飘逸清新明朗的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杜甫一生布衣,又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时代,开元盛世、玄宗征边、安史之乱等重要历史阶段和事件无不在他的诗歌中显现,透过他的诗可以探究到唐的兴衰史,其诗不愧为“诗史”;陆游一生积极投身于抗金复国的洪流之中,至老“尚思为国戍轮台”,临终还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诗的“志”、诗的“格”、诗的“言”,诗的“风”都不是一律的。诗意会因人、因时、因境而异。读诗就得要先读诗人,读诗时,读诗境。而后才能悟诗意。

3、读诗句,把握基本内容,感悟思想情感,弄清主要写法。

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在前两“读”的基础上要逐句读诗词,整体理解其意。古诗词讲究格律,每一种体式一般都有句数、句式、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加之它语言凝练含蓄。读诗句特别要注意其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绿”性一变,静态的绿色转换成了在春风吹拂下。万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视觉形象,诗的感染力大增;语序颠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序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词意就贯通明白了;词语省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补上省略的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铠)甲,(如果)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语句连贯完整后,诗意也好理解了。

掌握古诗词的这些表达规律,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则将诗词拟成散文,把握诗词的整体内容,就能吃透诗意,弄清主要写法。

(二)、审清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制的角度多: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练字;单角度鉴赏,多角度鉴赏;单项赏析,对比赏折;一项一问,多项多问。解答前应审清题意,理解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方向和条项。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7年江苏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规定的两旬进行赏析。两个问题。前一个问思想感情,后一个问表现手法,“哪种”是要求考生回答出一种手法。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吴西逸《[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诗歌具体内容的角度命制的,特别强调的“归隐”是解答的中心。题目考查的是情节内容的赏析。

鉴赏的类别要求不同,解答的角度和方法就不同,考生要把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看清楚。题目千差万异,要求各有侧重,审不清,解答就会出差错。

(三)、找准

古诗词鉴赏的角度很多,要能准确完整地解答其题日,必须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找准鉴赏点和答题的对应点并以此作为解答的依据。有的题目说得很清楚是就某一个字、某一句话、某一联、某一片,还是整首诗词的哪个方面的赏析;有的却没有言明,要考生根据题干的提示到具体的诗词中去找出赏析点。

黄氏延绿轩商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瞄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007年天津高考卷)这两个题目要求赏析的点说得非常清楚,前一个是两个叠词,后一个是一个诗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在诗中直接找出赏析点,然后结合诗中的对应点以及全诗进行分析,这两个题目的解答要点就清楚了。

[正官]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自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2008年辽宁高考卷)这个题目是要求对“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结合的方面作分析,题干中并没有言明什么景(赏析点),要解答这个题目,先得找出曲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然后再理清顺序和分辨动景和静景进行赏析。曲中描写的景是“长江”、“淮山”、“江帆”、“山泉”、“晚云”、“夜露”、“新月”、“塞鸿”。分析可见“江山”是远景,“帆泉”是近景;“江山”是静态,“帆泉”是动态;前四句写白天,后四句写夜晚。这样找出赏析的对应点进行分析,一解答起来就清楚了。

(四)、答全

诗歌鉴赏题解答要坚持用必要的术语、结合诗句分条具体作答的原则。答规范,答全面。

诗歌赏析题的命题角度不外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炼字等,每种题目的命题都有其规律,解答也有一定的规范。考生要把

握规律,按照规范逐点解答。

情节内容主要指意象、意境、情景、情境、事件、细节等具体内容,这类题目解答的要领:找出诗歌中具体的情节内容,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其作用。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年江苏高考卷)这两个题目都是就情节内容命制的,根据题目的指向,在诗中可以找出“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表示边塞地名的词;“三春白雪”是边塞的气候特点,“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描写的是征人们频繁被调动、时时忙练兵的艰苦的戍边生活,每个情节中都蕴含了“征人”之“怨”。通过分析可以这样答:

(1)诗中涉到的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地名都是边塞地名,诗中写的内容都是征人们的戍边生活。

(2)征人们怨年年岁岁的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的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景色单调,通篇都充满了“怨情”。

“诗言志”。“志”者思想感情也。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这类题目的解答要领:熟悉作者的生平境遇、思想倾向和诗作的背景,找出作者情感的具体载体(情节内容),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昊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免。②张罗地,指门前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008年全国高考卷二)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注解说得很清楚,作者是南宋的官吏,因主战,触怒秦桧等投降派被削职。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落职失势闲居在家时所写。题为“春日即事”,说明这是因春所见所闻有感而作的写景抒怀诗。前两句描写的是春残日暮的景象——天近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清冷凄苦的景色;后两旬描写的是冷寂的闲居生活——门可罗雀,归鸟声声,自己掩门——空寂落寞的处境。仔细探究这两幅哀景,可以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悲哀之情:前者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空寂寂寞愁绪,后者表达的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叹。通过这样逐步的分析,答案就不言自明了:这首诗通过对春残日暮的景象和冷寂闲居生活境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7.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七

关键词:新课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无论在必修还是选修教材的编排上, 都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古诗词语言极其优美、凝练, 但由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的不同, 学生在接受与理解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同时, 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 古诗词鉴赏教学因考而教、因考而学, 形成了一套相对模式化、应试化的教学方式, 或强调从表达技巧入手揣摩诗词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或注重从语言的品味来了解诗词的深远意境。这种支离破碎的分析往往导致诗意的丧失, 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何使古诗词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有效接轨?结合实际教学,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意境把握, 事半功倍

古诗词的鉴赏, 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能否把握诗词的意境, 意味着是否可以对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当下的教学, 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通过片面的意象来分析诗词, 比如“杨柳、梅花、登高”等。但笔者认为, 教师应全方位、立体化的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形象, 通过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构建诗歌意境, 进而把握诗歌传递出来的感情。

例如, 对于叙事写景类的诗歌, 可以首先教导学生用白话描绘诗词中所呈现的画面, 从而身临其境, 把握作者隐含在内的感情。如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王维诗歌的特色即“诗中有画”, 因此,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把《山居秋暝》一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色用白话文的方式描写出来。转换写作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诗歌理解的过程, 也是对诗歌意境把握的过程。其次, 让学生体会所描绘景色的特点, 给人的感受, 也就是对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的二度把握。通过这样的转换, 对于学生感受诗歌整体意境、理解诗人的创作将大有裨益。

二、知人论世, 以旧带新

诗人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经历等因素, 会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和风格, 其作品也不可避免的会留下自身风格的烙印。因此, 知人论世是古诗词鉴赏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知人论世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对于诗人的介绍, 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抓住要点, 切忌浮泛。如在进行陶渊明诗歌的教学时, 教师应将时代背景分析与作者经历介绍作为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其思想根源, 探寻陶渊明甘愿种豆南山下、远离世俗的真正原因。同时, 教师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 可将新识与旧学结合教学。先从之前学习过的该诗人的其他作品入手, 引导学生诵读旧学, 强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记忆和理解, 再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比较阅读, 加深理解

诗词的对比性阅读鉴赏在高考中经常有所涉及。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妨采用诗词对比阅读的教学方式,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对比性阅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 将同一种风格进行比较, 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这种写作风格的了解, 也便于教师进行总结。

例如, 同是婉约风格的词, 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醉花阴》, 其写作的内容都是典型的离愁别恨, 写作技巧都以典型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难舍难分, 学生可以通过二者的对比结合从而总结出婉约派的风格。

2. 将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可以概括出这一时期社会现象。

例如, 陆游的《示儿》和辛弃疾的《菩萨蛮》都反映了南宋时期爱国志士对百姓的同情,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3. 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便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了解一位作家。

例如, 杜甫的诗篇大多寄托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如在学习《兵车行》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用《客至》与其进行对比教学, 让学生看到杜甫除了忧国忧民的作品外, 还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

四、创新载体, 构建情境

古诗词的教学情境, 是与古诗词的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恰当的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挖掘诗词的“形”与“神”, 将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 弥补学生在生活阅历方面的缺陷, 使学生融入到诗人的意境之中, 课堂教学往往事倍功半。

古诗词具有整体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实际教学中, 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展现诗词美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通过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 创设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气氛。言简意赅的解说, 悦耳动听的音乐, 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 增加教学的魅力。如在柳永《雨霖铃》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 对于离愁别绪的感悟相对会较差。教师在讲课之前可播放歌曲《送别》, 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离别的悲凉, 进而达到理解这首词离别主题的目的, 用音乐语言来诠释诗歌语言, 使学生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与诗歌主题达到共鸣。

8.高中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探析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 古诗词 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23-02

鉴赏古诗词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高中生如何鉴赏古诗词呢?笔者认为,高中生鉴赏古诗词应遵循以下步骤方法: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注意诗题和注释,朗读古诗词,读懂古诗词意思,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古诗词意境,探究古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鉴赏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从而把握古诗词的主旨。

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是要了解与诗词有关的时代风貌、国家情况、社会风气等。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南北朝,社会不稳定,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凭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却遭到现实的阻挠。如果没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就难以理解这首诗是抒发作者在门阀制度影响下,感到现实艰难而激起的愤懑不平之情。

另外,作者写古诗词往往有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主要包括作者自己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与对方的特定处境和心态。这些也是鉴赏古诗词要了解的。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如果没有了解作者的特定处境即避乱江南,思念故乡,就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作者的思想特点和创作风格必然体现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是诗词鉴赏的要点。对重要诗人和其他一些诗人的思想特点和创作风格要有所了解,这样能帮助理解诗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联系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可以理解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然,作者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往往是多样的。如陆游的许多诗篇中,有抒发爱国之情的《示儿》;有对农家关切、同情的《村舍》:有怀念爱情和以前幸福的《沈园》。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其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如《蝶恋花》。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必须注意其多样性。

三、注意诗题和注释

古诗词的标题有的点明对象,有的点明时间、地点、事件,有的概括诗词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标题,有时能很快地把握古诗词所写的内容、主旨。如陆游的《书愤》从标题就可以分析出这首诗的内容和主旨是抒发胸中郁愤之情。所以要注意分析诗题。古诗词的注释有的说明写作背景,有的解释难字词的意思,有的解释典故。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注意注释。

四、朗读古诗词

古诗词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给品读诗词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诗词思想内容。古诗词的意境美,在反复朗读过程中能自行感知和体会。因此,朗读古诗词很重要。朗读要有多种形式,要根据诗词的特点来定,可小声朗读,读出韵味;可高声朗读,读出激情。同时,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这样才有助于对古诗词的理解。

五、读懂古诗词意思,品味关键词句

鉴赏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要读懂古诗词的意思,读不懂,也就谈不上鉴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句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就能品味出古诗词的韵味。有些词语本身就有情感色彩,如“黑、阴、雨、雪”等常与忧愁相关,读者可通过这些词来把握诗词的情感。有些诗句有较深的寓意,理解了它们,往往就理解了诗词的主旨。如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关键句,往往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自然是诗词鉴赏的关键。如陆游的《书愤》中“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一议论句,作者把自己比作诸葛亮,表明了自己决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六、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古诗词意境

意象是古诗词中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把握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老病有孤舟”这一句中的“孤舟”这一意象包含作者身世凄凉的孤寂,理解这一意象就好把握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要把握好常见古诗词意象和其寓意,如梧桐——凄凉悲伤、莲花——君子、羌笛——悲凉。另外,还要明白传统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意象是营造一首古诗词意境的具体构件,把握古诗词意象就可以更好地领悟古诗词意境,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夕阳等意象蕴含着作者凄凉悲苦的情感,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曲凄凉悲苦的意境。

七、探究古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

探究古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才能深刻领会古诗词的内容、意境。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写景,景中包含着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只有理解了写景的用意,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借指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不明白这一点,这首诗也很难读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典故反映现实,提醒当权者吸收前人的教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用得好,内涵丰富,作者把自己比作廉颇,一表明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暗写忧虑。如果不懂这些典故的用意,这首词便很难读懂。

八、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

古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就无法鉴赏诗词。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作者作为囚徒,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却盼望它们早点完结;东风捎来春天的音信,却引起作者故国往事难回首的感叹,因为这些事物都会引起作者的感伤,反衬出作者作为囚徒的忧愁。如果不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词中的情感就难以理解。

九、鉴赏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

从古诗词的词语,我们知道了古诗词写的是什么,而从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正确理解与把握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如李纲的《病牛》,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牛来表达作者忠心国家、报效众生的志向。如果不理解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就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要把握好古诗词结构技巧的功效、修辞手法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表现手法的妙处。把握了表达技巧的妙处,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形象,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把春雨拟写成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及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十、把握古诗词的主旨

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要求,把握好古诗词的主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诗词。古诗词的主旨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所以,要从古诗词的整体上去把握古诗词的主旨,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而架空分析。

高中生按照以上方法鉴赏古诗词,并坚持鉴赏实践,就可以培养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政豪.浅谈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2]孙海亮.鉴赏古典诗词三步法[J].考试:教研版,2011(2)

[3]赵海波.浅谈新课改下的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1)

[4]赵建伟.如何鉴赏古典诗歌中的形象[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李秀艳.古诗词审美能力培养方法谈[J].文学教育,2009(18)

[6]黄莹.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模式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

9.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讨 篇九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缺乏深层理解

由于高考浓烈的应试导向性,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对《新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深层次解读,没有深入挖掘在语文诗歌鉴赏方面考试重点关注的内容,自然不能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做出适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指导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2.片面重视提高应试技巧,忽视培训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的本质应该是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理解,重点理解作者要传递的思想情感,然而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时,往往将一首完整的诗歌拆分成若干个细小的部分,按照程式化、模式化的方法总结一系列解答诗歌鉴赏的套路和模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诗歌鉴赏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变的枯燥,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诗歌鉴赏的兴趣,而且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根据《新课标》对发展学生们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重点使学生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学生自身积累不够,对诗歌理解不深刻

诗歌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十分简洁、跳跃,但是这样简单、跳跃的语言却能够营造出十分丰富多彩的场景。我们和古代人或者诗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语境的阻隔,如果缺乏一定积累,很难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以李白的《子夜吴歌》为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由于积累不够,学生们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往往不能理解“玉关”表达的含义是思乡之情,而他们常常将“良人”按照字面含义理解为好的人,这样就会造成对诗歌极大的理解偏差。

二、改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问题的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个重要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认真地向学生讲授知识,但是教师们并没有真实地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他们的需求为教学的目的。

2.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

对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根据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在诗歌鉴赏这一板块的设计,诗歌鉴赏部分必修的诗词共有三十首诗词,其中仅有三首现代诗歌,其余二十七首均为古诗词,从诗词编写的体例来看,整体是按照诗词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列的,其中,唐诗宋词的数量最多,这都说明考察的重点应当是唐宋时代的诗词。因此,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要注重教材提出的要求。

3.注重诵读诗歌,领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

学语文非背诵不可。这条定律在诗歌鉴赏方面同样适用,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部分的时候应当注重诵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养成诵读诗歌的习惯,同时在平时要注意补充课外知识,因为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基础上的,具体的,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有范读过程,通过示范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优美的地方和作者要传递的情感基调,对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播放名家诵读诗歌的音频或者视频,也可以通过其他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们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他们自身的兴趣。

4.注意总结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

诗歌鉴赏能力最终仍然要在卷面上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应当注意总结高考在诗歌鉴赏方面的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在目前的考试命题中,诗歌鉴赏类一共有以下几种命题思路和角度:首先是鉴赏形象类,此类提醒主要考察任务的特点和形象,一是鉴赏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而是鉴赏第三人的形象;其次是鉴赏语言类,此类主要注重理解关键词句,需要学生们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的含义;再次是鉴赏技巧类,此类题型主要注重分析作者在写作诗词过程中使用的各类修辞手法;最后是鉴赏评价类,这类题型通常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对诗词进行评价,这就需要综合把握,包括提取诗词的关键信息以及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等。

10.高中古诗语文教学方法 篇十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里至少蕴含着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说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古诗文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意在提高文化底蕴,属于品味和鉴赏的高等级工作。它不像高考作文那样属于“安身立命”之本,是远离功利之外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的目标单一而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本身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的综合美。这样,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就大可“不求甚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人”……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

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的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某日突然用上了一两句,他们自己也会惊喜万分。对有些句子,他们虽然没达到运用的程度,但他们对其中的一些意思有所领会时,他们也会“欣然”忘形。每每读到“浩气自当有,冰心岂能无”时,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他们虽然不能说清什么是浩气,什么是冰心,但通过他们的朗读,通过他们的体态语明明白白地告诉听众,做人当然要有正气,纯洁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以“猜”代“讲”法

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要感悟古诗的音乐美,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策略便是“读、猜、吟、背”。“读”:读通诗文,整体感悟;“猜”:猜猜意思,享受成功;“吟”:轻轻吟诵,走进诗境;“背”:背诵佳句,完成积累。

四者之间,笔者认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算“猜”了。每到“猜”时,同学们总是那么欣欣然。孩子们通过读,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猜”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的学生猜是“蓑笠翁家境贫寒才出来钓鱼”、有学生猜“蓑笠翁是无处可去、无奈之举”、有学生猜是“柳宗元为了排遣寂寞不愿同流合污”……多精彩啊。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可每位学生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错了,再来猜;在同伴的启发下,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再来猜。

3古诗教学技巧

一、反复吟诵,咀嚼语言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古诗语言则是语言的精粹。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因为诗歌语言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优美顺畅的音韵美,匀称和谐的节奏美。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精凝练。古诗的字数有限制,因而诗人十分讲究遣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一字一词,含义极深。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言简意丰,境界全出,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充分显示了古诗语言的精确凝练之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指导学生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开拓想象,再现画面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描绘六月的西湖风光,抓住莲叶“碧”、荷花“红”的特点,用极简练清新的语言,再现了一幅色彩明丽鲜艳而又富于生机的“西湖风光”图。

11.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考;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它语言凝炼,意蕴深远。语言结构独特,要想解答鉴赏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赏析先得读懂。诗歌的题材不同,其表现方法就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赏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赏析前要先明确诗歌的类型,以确定赏析的方向。诗歌从题材的角度看,主要有写景、咏物、怀古三类,这三类诗词的表现特点各异:写景诗借景抒情,咏物诗托物言志,怀古诗借古讽今。诗词的标题往往就能显示出诗歌的题材类型。《秋夜》(2004年福建卷),《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冰芙蓉》《窗前木芙蓉》(2008年广东卷),《题李世南画扇》(2008年宁夏卷),这些题目显示的诗歌类型很清楚,它们分别是写景、怀古、咏物、题画(题画诗多为写景诗)诗。“诗言志”,言诗人之“志”;“歌诗合为时而作”,作时代之“诗”。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兮”、“扈”、“汩”、“侘傺”等楚方言,他的每首诗几乎都是以楚声谱写出的“地方戏”;李白性格豪迈率真,感情奔放,思维活跃,他的诗歌显示出了豪放飘逸清新明朗的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杜甫一生布衣,又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时代,开元盛世、玄宗征边、安史之乱等重要历史阶段和事件无不在他的诗歌中显现,透过他的诗可以探究到唐的兴衰史,其诗不愧为“诗史”;陆游一生积极投身于抗金复国的洪流之中,至老“尚思为国戍轮台”,临终还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诗的“志”、诗的“格”、诗的“言”,诗的“风”都不是一律的。诗意会因人、因时、因境而异。

读诗就得要先读诗人,读诗时,读诗境。而后才能悟诗意。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在前两“读”的基础上要逐句读诗词,整体理解其意。古诗词讲究格律,每一种体式一般都有句数、句式、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之它语言凝练含蓄。读诗句特别要注意其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绿”性一变,静态的绿色转换成了在春风吹拂下。万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视觉形象,诗的感染力大增;语序颠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序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词意就贯通明白了;词语省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补上省略的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铠)甲,(如果)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语句连贯完整后,诗意也好理解了。掌握古诗词的这些表达规律,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则将诗词拟成散文,把握诗词的整体内容,就能吃透诗意,弄清主要写法。

古诗句中常常出现一些成分错位的情况,阅读时需要还原正常的语序,我们才能理解诗歌意境。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意即“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像宾语,实际上却被陈述的对象。杜甫《秋兴八首》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语序当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将原属宾语位置上的“香稻粒”与“碧梧枝”拆开分成分属主、宾位置的词语,形成了词和词、词组和词组的交错衔接,显得奇崛有致,突出了风物之美。杜甫《月夜》:“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鬓”“玉臂”本是它们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如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叶梦得《贺新郎》中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诗词曲中的定语的位置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词挪前挪后。定语挪前,如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就是“玉门关”,是“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在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就很容易让人在诗意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诗人为了押韵,把定语“月”放于句末,但作者“飞渡”的显然是“镜湖”而非“月”。这就是定语挪后。

结语:诗歌中的用典确实对鉴赏者尤其是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诗歌的理解把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禄凤,翟启明.“言”“意”转换: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

[2]李素华.“意象”与“意境”辨析[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7(Z2).

[3]郑江.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2(24).

[4]钱梦龙,陈钟梁,钱涛,黄玉峰,郑桂华.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J].语文学习,2002(03).

[5]熊国华.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J].广东教育,2002(03).

[6]吴长青.试论诗歌的意象及其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4).

12.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十二

一、创建情境, 让学生能够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诗词, 从而了解诗词, 积累一些文学知识, 提高文学素养;另一个是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 能够体会到诗词中所表达的意象, 明白诗人的内心所想, 并准确地把握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而在诗词鉴赏的教学中, 让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身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授课的时候, 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要善于创造情境, 把诗词的内容和情境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诗词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 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多媒体投影仪, 来为学生创造诗词的氛围。比如, 在《蜀道难》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后人拍摄的蜀地的面貌,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感受到李白“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 体会到这位豪放派诗人的潇洒、放荡和不羁, 并深刻地了解到“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艰险情境。又如, 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来播放《春江花月夜》的画面场景, 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到江南春夜的清丽, 并体会到那些游子对闺中妇女的思念之情。多媒体的展示可以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的冲击, 比教师按部就班地读课文念注解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 教师也可以用音乐来创设情境。音乐是一种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以音乐为背景来欣赏诗词, 他们能够快速进入诗词的世界, 体会诗人的情感, 从而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

二、通过角色体验, 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

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教师在上语文课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扮演角色, 朗读课文, 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高中语文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和了解诗人生平简介之后, 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朗读诗句的时候,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词中的人物, 感受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 从而掌握诗词的中心思想。

比如, 在学习《一剪梅》时,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了诗歌的大致内容之后,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 通过扮演李清照, 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感活动。“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反复吟诵这句诗歌, 学生可以感悟到李清照当时哀伤痛苦的心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情。“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学生用李清照的口吻将这一句诗歌朗诵出来, 他们心中的无奈之感和相思之情也会油然而生。通过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拓展渠道, 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诗词鉴赏, 最重要的就是意象的认识。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意象知识, 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分析诗词, 掌握诗词的具体内容和中心思想。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 教师有多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第一,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 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进行分门别类,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 “梅”一般代表的是坚强, 百折不挠, 逆境等意象;“柳”则代表着分别和伤感。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意象的基本内容之后, 也就可以很快地了解诗词的意思了。当学生了解了诗人一般会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后, 他们就会明白“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思。当学生掌握了江水代表时光的流逝和绵长的愁苦时, 也就很容易理解“一江春水向东流”所抒发的情感了。

第二, 教师也可以采用谐音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更加便捷地了解意象所代表的内涵。比如说“柳”与“留”同音, 一般情况下, 如果诗句里面出现“柳”, 那么就是代表留下的意思。

第三, 教师还可以利用事物的某些特征, 引导学生记忆意象的含义。比如, 松树四季常青, 是不畏严寒, 不怕风霜的典范, 在诗词中一般象征着品格高尚的人。梅花在冬天开放, 是坚强之花, 一般象征着坚韧不拔的人格。

四、反复阅读, 可以活跃思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流传至今, 是有一定原因的。在诗词的学习中, 通过反复阅读诗词, 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敏, 可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比如, 在《一剪梅》这首词的学习中, 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和朗诵的方式, 能够将诗人笔下描写的景物印在脑海中, 并构成一个充满哀愁和思念的意境, 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淡淡的忧愁。

总而言之, 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运用意象教学的方式, 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品味诗词的良好习惯, 能够从外到里, 感悟诗词的意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摘要:一直以来,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和考试的重点难点都是意象教学。因此, 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想办法让诗词鉴赏不再像“狼才虎豹”那样凶猛, 能够让学生“亲近”。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探讨了意象教学在诗词鉴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希望这些方法能对提高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整体效率有所帮助。

13.高中诗词鉴赏常见诗词 篇十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呵,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写作背景

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1936年2月)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北国:指我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4.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6.天公:指天。“欲与天公试比高”、“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

7.须:等到。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fèn〕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1.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12.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13.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14.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15.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6.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在这里特指成吉思汗。

17.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18.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9.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20.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立)。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暗指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信心)。

梦 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1)梦天:梦游天上。

(2)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3)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4)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5)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7)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1]

(8)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老兔寒蟾泣天色”——古代传说,月里住着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云楼半开壁斜白”——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

“玉轮轧露湿团光”——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气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

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

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 “沧海桑田”;“三山”原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却是指东海上的三座山。它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 6 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样。

以上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驶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凉州词(王之涣)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诗词概述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

诗词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 9 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1]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昼已昏:天已黄昏。

②渔梁:州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污水边。《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 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

③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④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⑤岩扉:岩洞的门。

⑥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12 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桃 花 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 注释译文

【注解】

⑴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

⑵飞桥:高桥。

⑶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⑷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满眼的粉红,在幽幽的溪水里艳艳地流淌,诗人也便自然而然地由桃花联想起那“林尽水源”,仿佛透着光亮的“洞”,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这洞又在哪里,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然而,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像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前人蘅塘退士评论这首诗:“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过誉,却也颇有道理。读这首诗,如与王维的《桃源行》对照比较,可以领悟同一个题材,以不同的体裁和不同的艺术方法去表现,是能各臻其妙的。[1]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张旭

唐代书法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书法家,精通草书,狂草最为著称。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当时被称为“三绝”。相传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或以头濡墨而书,世呼为“张颠”。他的诗,今存六首,都是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构思新颖,意境幽深,独具一格。[3] 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作者】:冯延巳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四纸;可“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 / 四置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押。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

【注释】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作者】

冯延巳(904—960)字正中,南唐广陵(今扬州)人。事元宗李景,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平章事,是当时词坛的大家。有《阳春集》。多才艺,工诗词。仕南唐,李璟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 18 寞苦闷。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孔雀东南飞》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古代有以鸭相斗为戏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阑,颇施小巧。”古代小说《赵飞燕外传》中也说过:“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苦獭啮鸭。”晋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鸭赋》。这里的“斗鸭”有人认为就是看斗鸭,有人认为是看水中的鸭子嬉戏,实际上是栏杆上的一种雕饰。从句式和意境看,理解为雕饰合适。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诗经·卫风·伯兮》中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篇:写物的作文下一篇:水电厂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