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水浒传读后感

2024-08-19

高三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4篇)

1.高三水浒传读后感 篇一

这个学期,我看了许多书,这些书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水浒传》了。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并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主要讲了北宋末年,一支有一百零八位将士的农民起义军,占据梁山,到处行侠仗义。最后被宋朝政府安抚,成为“梁山英雄”的故事。

在这些英雄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宋江了。他可是一百零八位将士中的头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讲义气。当初“黑旋风”李逵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就就给了李逵十两银子。除此之外,他还在东西村里义救晁盖,在柴进庄义留武松。这也是为什么他能结交一大堆英雄好汉,并得到了他们的敬重的原因之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宋江就很孝顺。当他第一次上梁山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属们接过来,以免他们发生危险,当他收到父亲死亡的家书时,他不顾及众兄弟投奔梁山的大事和危险,不远万里回家奔丧。

用“孝义黑三郎”来称呼宋江,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除了宋江,《水浒传》里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如“九纹龙”史进,“紫髯伯”皇甫端等等,也都让人心声敬佩。

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侠肝义胆,为民除恶,是我们值得学习、崇敬的榜样。

2.斗说《水浒传》 篇二

星期天,强强登门拜访,为表诚意,还特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鲁滨逊漂流记》带上,想跟平平换着看。没想到平平说:“《鲁滨逊漂流记》我有,这本《水浒传》借你也行,不过,你得过我三关。”既然这么说,强强只能回答:“出题吧!”

平平说:“第一关,看英雄人物。梁山好汉有一百单八将,其中天罡星多少人,地煞星多少人?”电视剧正好放到这段,强强脱口而出:“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平平看了强强一眼,说:“我还没说完就被你打断了。”强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平平接着问:“前四位的是——”强强问:“要回答吗?”平平点头。强强答:“第一宋江,第二卢俊义,第三吴用,第四——”强强摸摸脑袋说不上来了。(你知道吗?)平平脸仰了起来,强强连忙求饶:“排名忘记了,但他们的外号我都知道。”平平说:“好,我这里有些好汉名字,你把外号填上去。”说着,递上一张纸,上而写着:____林冲,____柴进,____时迁,______杨志,____燕青,____戴宗。”强强都填出来了。(你能填出来吗?)平平说:“梁山的每位好汉都有得心应手的兵器,现在,请你再来连一连。”强强拿过来一看:

钢叉李逵

禅杖呼延灼

板斧关胜

大刀解宝

双鞭鲁智深

强强很快连好了。(你行吗?)平平说:“第一关通过。第二关,说英雄事迹。《水浒传》中人物精彩故事不少,比如鲁智深——”强强答:“倒拔垂杨柳。”平平又说:“比如花容——”“大闹清风寨。”平平点头,说:“比如武松——,要说三个。”“啊?”强强瞪大了眼睛,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还有一个——”(呀,强强绞尽脑汁,实在说不上来了,你帮帮他吧,是__________)

看着强强愁眉苦脸的样子,平平笑了,说:“算你过关吧。第三关,水浒歇后语。《水浒传》一书出了许多歇后语。比如,孙二娘开店——”强强答道:“谋材害命。”平平点头:“对,又如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强强答得很快,歇后语是他的强项。平平说:“难一点啦,武大郎上港头——”“这,这……”强强“这”了半天没“这”出来。(你说得上来吗?后一半是_________。)平平打了强强一拳,说:“你真是‘梁山兄弟——不打不亲’。好,这本《水浒传》借给你。可得好好看哟!”

3.水浒传读后感 篇三

《水浒传》以农民斗争宋江起义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的悲壮画卷,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民情风物等社会景观,并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一大批鲜明的梁山好汉形象,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传奇,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读了《水浒传》,我深深地感到: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做到是非分明,积极伸张正义,在自己努力做好事的同时,尽力劝阻别人的不良行为,从点滴做起,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2

《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3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来的一部文化瑰宝,家喻户晓。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场等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江起义失败后,一百单八将被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杀富济贫、打家劫舍的故事。李逵、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齐聚梁山,演绎了一段段扣人心弦的传奇。

《水浒传》中,宋江有勇有谋,足智多端。他本是朝廷官员,如果当时皇帝把领土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么宋江定会成为一名悍将,天下就会太平,免遭外来之敌的入侵,为天下的百姓效力,不亦乐乎。而事与愿违,宋江不但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反而反了朝廷。这一切。不都是当时皇帝的昏庸?宋江起义,并不是因为对朝廷不忠,更不是因为知恩不报。相反,他是为了报恩于百姓。在那个年代,富人撑死穷人饿死巨大的生活反差,形成了《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也是在这种巨大的矛盾下创作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无不体现了梁山英雄们的豪情万丈,大忠大义。而李逵杀富济贫更是把他宽广的胸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水浒传》不但讲述了英雄们的故事,对小人物的刻画也是令人赞叹的。高俅是朝廷中的一员奸臣,因为爱好献媚拍马而倍受皇帝的宠爱,因此成了社会的一大蛀虫。

《水浒传》中浓缩了乱世豪杰与昏庸奸臣,不见小恩小惠小奸小恶,只有大忠大义大奸大污。这也许就是《水浒传》中人物的魅力所在吧。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4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的故事性很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受到说书话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说随处可见引人入胜的情节。如智取生辰纲,风雪上神庙,景阳岗打虎,等。《水浒传》还写了不少战争的场面,再现了起义军的战略战术,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如三打祝家庄等。

《水浒传》的影响巨大广泛,几百年来,其具有反抗意识,乐观精神和理想化的英雄一直为人民所乐道,鼓舞着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5

暑假里,我读完了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本书既悲壮豪迈,又发人省醒。

这本书描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将从被逼上水泊梁山再到起义军发展全盛,然后被招安,接着又为官府南征北战,最终却被奸臣童贯、蔡京等人所害的故事。

这部小说令我荡气回肠,这些梁山好汉个个勇猛无比,可最终却被奸臣所害。我想,这些奸臣着实可恨,他们只知道讨好宋徽宗,还要陷害梁山好汉。但这些奸臣却没有得到报应,我只能说,那个时代的皇帝太昏庸了!

这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就拿明朝中叶的大忠臣于谦来说。于谦任官时,明朝皇帝明英宗给蒙古的一支——瓦勒族擒了去。于谦十分英勇,率领军队和瓦勒浴血奋战了很久。总算把瓦勒赶走,将明英宗救出。谁知明英宗回来后,因为于谦在其间又立了个明代宗,再加上宦官的挑拨,明英宗竟杀了于谦。

通过这些事,我觉得在古代尤其是奸臣当道、君主昏庸的年代,那些大忠臣往往都会被陷害而亡。从战国的商鞅到宋代的岳飞,再到明代的于谦,无一不是被奸臣害死的!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6

读完《水浒传》,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4.水浒传读后感 篇四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来的一部文化瑰宝,家喻户晓。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场等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江起义失败后,一百单八将被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杀富济贫、打家劫舍的故事。李逵、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齐聚梁山,演绎了一段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水浒传》中,宋江有勇有谋,足智多端。他本是朝廷官员,如果当时皇帝把领土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么宋江定会成为一名悍将,天下就会太平,免遭外来之敌的入侵,为天下的百姓效力,不亦乐乎。而事与愿违,宋江不但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反而反了朝廷。这一切。不都是当时皇帝的昏庸?宋江起义,并不是因为对朝廷不忠,更不是因为知恩不报。相反,他是为了报恩于百姓。在那个年代,官逼民反,富人撑死穷人饿死巨大的生活反差,形成了《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也是在这种巨大的矛盾下创作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无不体现了梁山英雄们的豪情万丈,大忠大义。而李逵杀富济贫更是把他宽广的胸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水浒传》不但讲述了英雄们的故事,对小人物的刻画也是令人赞叹的。高俅是朝廷中的一员奸臣,因为爱好献媚拍马而倍受皇帝的宠爱,因此成了社会的一大蛀虫。当然,这也是许多贪官的一个典型缩影。

《水浒传》中浓缩了乱世豪杰与昏庸奸臣,不见小恩小惠小奸小恶,只有大忠大义大奸大污。这也许就是《水浒传》中人物的魅力所在吧。

5.水浒传民间载体 篇五

摘要:中泰两国是近邻,商贸和人员往来络绎不惧。潮汕地方的英歌舞大量融入《水浒》情节,编排出《攻打大名府》这样的剧目。英歌舞伴随着一代代中国移民到了泰国并扩散到各府中,成为民间祭祀、春节、春耕祈福以及泰国人落发出家、行善活动上的重要仪式。英歌舞是《水浒传》在泰国传播和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 水浒传;英歌舞;潮州;泰国

《水浒传》“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水浒传》最后的结局是英雄死走逃亡,混江龙李俊带领一群人逃亡海外,最后成了暹罗国皇帝。小说是杜撰,但也确实有一位华裔在泰国曾经做过君主,就是达信大帝。

中泰两国是近邻,明清期间一批批潮汕人乘坐着红头船来到暹罗。他们把潮汕衣食住行乃至民间艺术也带到泰国,例如木雕、剪纸、石雕、潮州剧以及英歌。这些艺术是部分人安家立命的手艺,更是大部分背井离乡旅居泰国华人的乡音乡情的承载者。

英歌起源于明代中期,流行于广东潮汕,是一种糅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为一体的群体性广场舞蹈。2006年5月英歌入选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歌舞大量融入《水浒》情节,编排出《攻打大名府》这样的剧目。

根据泰文资料记载,潮汕地区流行的英歌舞伴随着一代代中国移民到了泰国并扩散到各府中,主要有那空沙旺府 、那空帕农府 、春武里府 、叻丕府以及乌隆府。目前活跃的地区主要为春武里府和那空沙旺府。各地英歌舞表演都有所差异。

据春武里府Boonchai Tipyangur先生考证,100多年前英歌舞随华人移居到春武里府Phanat Nikhom县,传播到现在已经成为Phanat Nikhom县民间祭祀、春节、春耕祈福以及泰国人落发出家上等活动上重要的表演项目。据春武里府英歌队教练 Phisit Thongdang先生介绍,春武里英歌最早由Sutham Manoratsami先生传入。英歌舞在春武里府曾有过一段时间被遗忘,到了佛历2541年(公元1998年),在Boonchai先生和Phisit先生的大力组织下,英歌舞又再次在春武里府焕发生机。

据Boonchai先生介绍春武里府英歌舞排練和表演前必须举行仪式。仪式过程为,首先到稻田请独立成株,长势茁壮的水稻,Sutham先生的后代手持一米半长的高香跪请水稻,然后供奉到香案之上。这个仪式意义主要是希望英歌舞像水稻一样,扩散到各个地方。

据Boonchai先生介绍当地英歌舞成员身穿黑色长袖镶白边服装,头戴宋朝时期的明黄宽边行军帽。面部涂脂抹粉,100多年前每个人的面部化妆都不同,打扮成108个好汉模样。但现在这种脸谱已失传,大部分都是白色粉底,黑色眼圈,眼圈和脸颊涂抹成红色,每个人脸部再做一些个别化装扮。

具体表演上,这些人按照行军队列站立,每人手持三十厘米宽短棍子作为道具。边走边舞动木棍,左手上右手下,双棍击打,声音响亮,脚下跳跃状。英歌表演队伍有领舞人。红面红须的“头槌”是秦明或关胜,黑脸黑须的李逵是二槌,身材魁梧高大的三槌鲁智深,“四槌”是武松。一个拿着蛇形工具的人在秧歌舞行进过程中不断扭动或者挥舞蛇形道具,从而指挥整个秧歌队伍变换各种舞姿、行进的速度、整个队形,也提高了整个舞蹈的观赏性。表演的剧目正是潮汕所表演的剧目《攻打大名府》。现在春武里府Phanat Nikhom县已经发展到三个英歌队伍,呈竞赛局面,竞争有可能损伤人际和谐,但还是让Boonchai先生感到非常欣慰,认为这种局面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在那空沙旺府,英歌和另外一种叫帕卜(Prabhu)的表演相并称之为“英歌—帕卜舞蹈 。根英歌教练洪俊义先生介绍,英歌流传到泰国的时间为佛历2490年(公元1947年)。带入者为广东普宁市人张丘山。每年春节在中式寺庙进行表演,祭祀神灵。最初表演群体有32人,16人表演,16人敲鼓伴奏。最初服装比较简陋,舞者都是一身白色衣服,头上扎着布条。他们打扮成《水浒传》的人物,有李逵、武松、卢俊义等人。

表演之前,先把当地土地神请到神灵上,英歌舞队伍先行祭拜,之后108人仿效古代军队行列排队,服装为红色或黄色这些显眼充满战斗力的服装,面部上用红黄蓝黑等油彩装扮,类似京剧脸谱。表演主要桥段也是宋江率军攻打大名府,英歌帕卜的队伍还带着短刀、盾牌、矛、长枪、三叉戟、弓箭、棒。表演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攻打大名府的情节,比如有人背着背篓,有老人拉着小车,小车上坐着孩子,有算命先生,有乞丐。目前除了成年英歌帕卜队伍外,还新增了儿童队伍,表演者七到十四岁。领队不断扭动或挥舞蛇形道具,指挥整个秧歌队伍变换各种舞姿、行进的速度以及整个队形。

那空沙旺的英歌舞表演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顶峰,每次表演都吸引本府和外府上万人前来观看。佛历2535年(公元1992年)11月,诗琳通公主殿下就曾亲自驾临那空沙旺府观看英歌舞表演。

艺术需要一代代的传承和保护。虽然英歌舞在中国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却面临着种种困境。那空沙旺府每周都有英歌帕卜的排练,算是发展较好的。但洪先生坦言,现在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学习英歌,即使是在孩子空闲的假期。因为看不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春武里府Boonchai先生是学校的校长。泰国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要掌握一门当地文化民俗。在校长的推动下,英歌舞已经成为该校一门课程,学生到了小学四年级,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学生需要了解这108个好汉的事迹。这种寓教于乐同时纳入学分体系的形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加入。笔者相信春武里府的英歌舞表演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

达信大帝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君主,是暹罗、清帝国混血儿。

泰国人每个男子在成家之前都要出家,甚至连国王也不例外。出家是成年男子中最为重要的仪式,古时出家一年至三年。今日为一个月、三个月或者六个月。

潮汕地区的引导人手持的鼓在泰国变成了蛇形道具。

洪老先生介绍说是去救宋江,笔者考证,按照攻打大名府桥段应该是宋江率军救回卢俊义

背背篓人应该是公孙胜和凌振,小说记载:“公孙胜带同凌振,挑着荆篓,去城隍庙里廊下坐地” ——《水浒传》65回。

推车人应该是杜迁和宋万。小说记载:“杜迁和宋万各推一辆车子,径到梁中书衙前,闪在人闹处。”

洪老先生说十年前还有这些情节,但是现在的表演已经删减了很多。

这里的乞丐按照小说中应该是孔亮——“说不了,又见个丐者从墙边来;看时,却是孔亮”——《水浒传》65回。

参考文献:

[1]施耐庵著,金圣叹评,水浒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中华书局,2011.

[3]Suchada Phongkittiwiboon.(2011). The Folk Media Inheritance of Eng-Kor to Construct Identity of Thai-Chinese Community in Panusnikom Chonburi. Burapha University, Chonburi.

[4]Boonchai Tipyangur. School Director, Wat Klang Thummawat School.(2016,August 24). Interview.

6.水浒传读后感 篇六

《水浒传》这本小说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非常大。赛珍珠:《水浒传》是古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博尔赫斯:《水浒传》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勒·克莱齐奥:《水浒传》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水浒传》里的古人讲重侠义之气,能为兄弟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最吸引我的是书中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身怀绝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象宋江的仗义疏财、武松单拳打死老虎、吴用的足智多谋。印象最深的是天真烂漫的李逵,虽说他行事野气,容易冲动闯祸,但爱憎分明,敢做敢为,而且孝敬长辈,让我们鲜活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草根英雄气息。

放到当代社会,《水浒传》中的“义”告诉我们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力所能及下要积极帮助弱小,对别人的不幸要有同理之心,让爱时时围绕在我们的身边,让社会变得更加阳光和谐。《水浒传》中的“侠”告诉我们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但同时让我们身体素质远不如古人,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工作,报效祖国,我们要从小加强户外运动,强身健体。

7.水浒传读后感 篇七

水浒传第三页第十段的第三句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这一句话主要讲老汉的儿子不务正业,爱使枪弄棒。这让我想到老汉的儿子一定非常不听老汉的话,让老汉生气。

水浒传第三页第十段的第四五句, 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老汉请高人给儿子刺绣一定花了很多钱又让王进教儿子练午。这让我想到虽然儿子使老汉生气,但是老汉还是非常非常的疼爱他的儿子。

8.《水浒传》人名妙解 篇八

前寨主“托塔天王”晁盖,任他托塔天王的本事再大,但已被“朝”廷“盖”住,动弹不得,难有大作为。

起义军领袖人物“及时雨”宋江,这“及时雨”不下到田里滋润禾苗,却白白“送”到“江”里,岂不口惠而实不至?

军师吴用,绰号“智多星”。智谋虽多,但最终也是白忙乎!“无用”两字,已盖棺论定,后更成汉语民间俏皮话:“梁山军师——无用”。

负责财政的头领“小旋风”柴进,一阵“小旋风”把“财”都吹“尽”了。没了财富,柴大官人难为无米之炊。

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相当于国防大学博导教授。但“豹子头”在“林”子里冲来冲去,还不得撞得头破血流?

“神行太保”戴宗,尽管健步如飞,却落入囊“袋”之“中”,跑得再快也白搭!

“黑旋风”李逵,莽撞暴躁,可不是省油的灯,犹如“黑”夜里刮起“旋风”,到处乱撞,杀人如麻。李逵李逵,谐音“理亏”。

9.《水浒传》读后感 篇九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个梁山好汉从梁山泊聚义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击败辽兵,最终却遭朝廷内部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我感慨万千,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义”这个字。“义”我理解为正义,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梁山108个好汉,为了家国奋不顾身,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百姓出生入死,除暴安良,这些都是“义”的表现。

这本书中的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生性鲁莽,性格暴躁,经常因为小事与他人发生激烈冲突。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很好的体现了“义”字。在他身上,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也有一种愿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侠义豪气,令人佩服,感动。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能碰到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中就不需要“义”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义“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我们,对亲人朋友关心讲义气,这是“义”,对素不相识的人进行帮助,关心,小到一个微笑,一句关怀,一份体贴,这也是“义”。

而我呢?平日我在班里总是喜欢打打闹闹,甚至出手伤人,有时心里常常只想着自己,从未为他人想过,有时不但没帮助别人,还给大家带来了麻烦,说起来真的很惭愧,所谓的“义”不用在正道上又有何意义呢?

10.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篇十

从小我就知道水浒的故事,对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感到由衷的钦佩。“英雄嘛,当然是一百零八单将喽!”对于英雄的定义,我下意识就认定应该是像林冲、鲁智深这样的人物。然而,自从暑假真正读了《水浒传》之后,我又觉得这样的答案过于简单了。

一百零八单将替天行道,战绩辉煌,打仗时更是勇猛无敌,他们当然是英雄。但是,在他们的后面,那些听命于他们的士兵,似乎更值得我敬佩。

那些士兵,是壮士,是勇敢者,更应该是英雄!从“打高俅大水战”中,这种想法就在我的脑海中油然而生。他们忠于职守,服从军令,他们不怕牺牲,勇敢向前!他们才是无冕的王者!是真正英雄主义的贯彻者!

同样的,不仅仅是《水浒传》,从《水浒传》我们更可以引申到如今现代许许多多无名的英雄们。英雄!英雄实在是太多了!

在建筑工地上,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建筑工人们顶着风雨、冒着日头搬运材料,夯打地基……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城市中拔地而起。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他们的汗水,他们是城市的英雄!

在马路边,无论是盛夏抑或是寒冬,清洁工人都穿着一身工作服,一把大扫帚不停地挥舞在水泥路上。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条马路上,他们的足迹遍布马路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为城市带来了清洁,他们同样是城市的英雄!

“英雄”,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这个词,它给了我启示,更给了我力量……

初中《水浒传》读后感(二)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珍宝。《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时期宋江领导的一支起义军形成、壮大至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天真、直率的“黑旋风”李逵;疾恶如仇的“花和尚”鲁智深;有胆有识、干练果断的“行者”武松;正直、聪明的“浪子”燕青。也有让人切齿痛恨的人物像高俅,蔡京、童贯、梁中书、蔡九知、贺太守等等。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多星”吴用。别听他的名字叫“无用”,可他的能耐大得去了。在梁山中还是个军师呢!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特别聪明。他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吴用用计劫了法场;卢俊义、石秀被关大名府死牢时,吴用用计放火烧翠云楼夺取了大名府;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他计谋很多,深受梁山好汉们的尊重。

小说中不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智取生辰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百读不厌。

《水浒传》不愧为我国的文化瑰宝!

初中《水浒传》读后感(三)

在假期里我通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完之后感悟颇多。

整部水浒传,主要是讲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权,整个朝廷奸臣当道。是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被逼无奈反上梁山。后来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讨方腊时死伤过半,最后不幸起义失败。

我在读书时,常常会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写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似乎那情景就在我眼前发生一般。每当我读到宋江在梁山泊义聚108位好汉时,我似乎热血沸腾。每当我读到宋江率领大军杀得高俅落荒而逃、丢盔弃甲时,我不禁拍手称快。当我读到书末宋江和其他头领惨死时,却又忍不住涕泪纵横。

在水浒传里,宋江一直都是忠义两全,因为他的忠义所以在他的身边凝聚了一群英雄好汉。无论是来自敌营,还是与宋江素昧相识,这些好汉们都会死心塌地的为宋江赴汤蹈火。也正是因为他的忠义,在当他得知皇帝赐给自己一瓶毒酒时,仍无怨无悔。还怕李逵听到自己的死讯了后再去造反,毁了自己的一世忠义。于是又将李逵一起拉下了黄泉路。可以说成就宋江的是他的忠义,毁了宋江的也还是他的忠义。

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几分张飞的影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他们共同点有很多,第一:“他们两人都是爱酒如命,而且酒风不正。”张飞醉酒后喜欢鞭打士卒,而李逵呢则是“酒性不好,多人惧他”。第二:“他们都有着惊人的武艺。”李逵是一把板斧,几乎天下无敌。张飞的武艺按照关羽的说法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第三:“这两人都很鲁莽。”李逵的鲁莽常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张飞则在他那火辣辣的性格上。当然张飞在有些时候还是有点细心的。

11.儿子迷上《水浒传》 篇十一

相当地豪

小家伙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装出瓮声瓮气的调子,对他奶奶喊:“小二,上10斤好酒,再来10斤卤牛肉。”我妈不识字,不熟水浒故事,乍一听孙儿没头没脑的这句话,紧张地上去摸他额头:“哎呀,这孩子是不是烧了?”儿子说了两三次后,我妈的疑虑更重了,私下责怪我让儿子喝酒,搞得我反复解释了好半天。

那天上午,老婆送他上学,睡眼惺忪的他向我作揖:“哥哥,兄弟告辞了,后会有期!”妻子拍拍他后脑勺,笑骂:“没大没小的,那是爸爸!”他一嘟嘴,又正儿八经地向妻子抱拳:“是!三娘说得对,俺知道了。”

非常地勇

周末我们一家子到郊外踏青,我告诉儿子河边新种的是小柳树。儿子大声反驳:“老爸,你骗人!柳树上是有鸟窝的!”呵呵,小家伙联想到鲁智深了。我开玩笑:“因为你不是鲁智深啊!”儿子脸上写满忿忿的表情,眼睛咕噜一转,冲上去抱住一棵柳树,口中呀呀大叫,摆出勇猛无比的拔树姿势。急得我连忙制止,教育他说“花和尚”也是热爱自然的,在电视上他拔出来的树还是会被重新种上的!

责编林楠

12.水浒传读后感精读 篇十二

水浒传读后感精读1

这里面最讨厌得就是宋江。最不够资格当梁山好汉的就是宋江。么及时雨。我最喜欢的人是入云龙公孙胜,不仅名字好听。人也不错,很谦虚。而且还会法术,这里面最聪明的除了两个军师就是他了。我感

觉最有用的就是他。是全方面发展的。然后第二喜欢的就是小李广花荣。感觉他人长的应该蛮帅的。而且人缘应该很好。而且宋江死后。他也追随宋江去了。虽然这样做很傻。但它是勇敢的。我要向他们两个学习……嗯嗯。

水浒传读后感精读2

《水浒》抽象地、表面地肯定宋帝,说他是“有道明君”,而把国家政治的黑暗和腐朽、官府的.无能说成是一伙“奸臣”作乱。那么,既然宋帝是一个“有道明君”,那为什么不理朝政,而去钻李师师的暗道?国家政权为什么会被祸国殃民的“奸臣”把持,而忠于皇帝的“良臣勇将”反而被逼上梁山去造反?这些情况,他既是“有道明君”,为什么又没发现,又没制止?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描写,却又具体地、实质性地否认了宋帝。

水浒传读后感精读3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与世闻名。今天我阅读了这本书,饱览了中国古代各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了解了“一百零八将”是如何相遇,如何结拜的全过程。我敬佩他们的为人;敬佩他们的武功;敬佩他们的英雄气概。《水浒传》令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想很多,体会很深。

水浒传读后感精读4

这个暑假我读了西游记和水浒传二书,我觉着这两本书不愧为名著,写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浒传了。那一百单八将的情谊让我感动不已,无奈奸臣当道,好汉们无法为朝廷效力,最终获得征讨方腊的机会。怎奈好汉们十伤九损,又遭奸臣陷害。真可怜。

水浒传读后感精读5

《水浒传》之前电视剧看的多,原著完全没有接触。这次读完,感觉是四大名著中最不喜欢的一部。

13.水浒传读后感 篇十三

掩卷长思,《水浒传》这一本书,有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的气概,个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好汉。这里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也太多了:机智勇敢、知错能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然而,水浒里有一种更可贵的精神——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不变的就是这个义字啊。

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是“小义”,一百零八好汉个个性格鲜明,却无一不是心存“大义”的英雄。他们会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奋不顾身,乃至用生命和鲜血去捍卫,堪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心存社稷安危。

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生炸碉堡,黄继光用自己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光辉。

《水浒传》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感到:作为六(七)班的一员,作为描绘祖国未来蓝图的“工程师”,我们更应在老师的辛勤教诲下,牢记“义”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要把祖国的未来同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二

《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忠,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义,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要无愧于“义”字,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能做到“义”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义”字,为了真理就可以奋不顾身了。一个不信“义”字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除了敬佩故事中体现的忠、义二字之外,我对故事中的一些情景还略感不仁。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西门庆;还有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看马的也不放过……毕竟是一条人命,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即使他嫂嫂做了出轨的事情,也不必用性命以偿吧。还有那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有这样滥杀无辜的必要吗?

故事里体现的忠、义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像武松那样凡事用武力解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盲目地学习其中的处事方法。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三

北宋末年,吏治腐败,各种矛盾爆发,一些走投无路者落草为寇、占山为王。《水浒传》就写了梁山好汉与官府作对、打家劫舍的故事。水泊梁山先后出现了王伦、晁盖、宋江三位领导人,我想说一说宋江,说一说宋江的银子从何而来?

宋江,梁山泊的第三任领头人。绰号“及时雨”、“呼保义”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名号,他仗义疏财,大把大把撒银子,在别人危难时刻常常出手与人方便,深孚众望。

阎婆惜父亲去世,宋江花银子帮忙买棺材,再给十两银子,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阎婆惜。遇上李逵时,宋江给了他十两银子去赌,李逵输不起,抢走了别人的银两,宋江为他善后,又花了不少银子了结此事。在柴进那里碰到落魄的武松,一出手又是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不少,总有今天的几千元吧。

我是个喜欢较真的人,宋江家是不是有家财万贯?好像并不是。宋江也算农民出身,他弟弟宋清和老父亲在宋家庄务农,好像还不是什么大地主,一年所得穿衣吃饭当然没问题,远远够不上家财万贯。我打开《水浒传》,从头翻到尾,没有一个字提到宋江会经营,懂买卖,他不是一个生意人。宋江也不是高官,就郓城县一押司,相当于今天县政府的一个文书,工资高不到哪里去,也就一工薪阶层吧。

宋江的银子就像从天上砸下来一样,见到疾苦百姓,有难兄弟,银子怎么都使不完。宋江视金钱如粪土,广交天下朋友,赢得了“及时雨”的好名声,可见金钱魔力非凡。

作为一个孝子,宋江一定还得拿钱时常孝敬父亲。平时只要别人来投奔,他都会大大方方地上酒馆招待,宋江不差钱呀。虽然也曾有人给宋江送过钱,毕竟也只有几次,而且大部分都被宋江退还了。上山之前,宋江的钱从何而来?就是一个疑问。上山之后,特别是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后,大把大把来钱那就不奇怪了。

都说宋江忠,我却不觉得。他忠于大宋皇朝吗?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本该逮捕法办,他私自放虎归山。都说宋江孝,我也不觉得。犯下天大的罪行,祸及老父亲,一大把年纪,不得安生。

14.值得注意的《古本水浒传》 篇十四

梅本《水浒》的前七十回与贯华堂本《水浒》一致。但它的后五十回,其内容和现在流行的百二十回本截然不同,但与前七十回的关系却又比贯华堂本更为协调、自然。

梅本第七十回回目是“及时雨论功让马,青眼虎奉命筑亭”。这是顺着卢俊义的恶梦写下来的,随后便提出两件大事。一是照夜玉狮子马该给谁坐?二是如何安放记有一百零八将名讳的石碣。前者是曾引起曾头市大战的千里马,后者是关系梁山命运的神碣,自然都不能忽略,应该有明确的交待。为了安放石碣,梁山上修建了石碣亭,随后又去找画匠王义来装饰石碣亭的四面墙壁。由此便引起了一系列的故事。人物情节都与前七十回遥相呼应,布局浑然一体。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情节中显出的思想与前七十回也保持了一致。前七十回中,众好汉对奸臣、贪官污吏的恨与仇,在后五十回中发挥的更为充分。在前七十回中,富安、陆谦、高廉、殷天锡等高俅的走狗、亲戚,都死于梁山好汉之手。在梅本后五十回中,高冲汉、王彬、李彦等高氏门下及高俅的儿子高衙内、兄弟高让也同样丧于梁山好汉手下。这种情节的发展远远高于容与堂本中宋江与高俅言好的情节。

梅本后五十回对梁山义军抑强扶弱,除暴救良,下扫贪官污吏,上抗官军奸臣的行动,也与前七十回一样抱完全肯定的态度。

还值得注意的是梅本后五十回对“卢俊义惊恶梦”的态度。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这恶梦是金圣叹添加的,是对农民起义的污蔑。而梅本作者一方面完全肯定梁山的义举,另一方面却把这恶梦有机地溶和在作品的情节之中,并且在后面又写出了宋江、李逵做的恶梦,前呼后应,隐隐约约显出一种神秘的象征,显示出与前七十回共有的一致性来。

梅本《水浒》在思想内容、布局方面固然有独到之处,但最能体现小说艺术水平高低的还是人物描写。容与堂本《水浒》后三十回令人失望之处,主要是人物形象不鲜明,个性不突出。而梅本后五十回的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性格与前七十回人物是相同的。如对李逵的描写就突出了李逵是争胜好强,但又极为天真的粗汉的特点。他对宋江象亲哥哥一般,可以为之出生入死,但决不盲从。对李逵的性格特點把握得很有分寸。相比之下,容与堂本后三十回中的李逵则被歪曲了。比如,菊花会后李逵酒醒时说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罢。”随后又去宋江处请罪,被宋江喝骂后又“诺诺连声而退”。这里的李逵竟显出了一副奴才相,完全失去了前七十回中的天真、刚直的性格特点。

由此,已可看出梅本《水浒》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它的后五十回的人物描写,情节处理方式,语言风格,可说比其他各种版本的《水浒》更接近前七十回。

梅本原本附有一段小记,说明它是施耐庵原著。这说法能否成立,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考证。梅本《水浒》的出版将会给这一研究提供基础。

上一篇:不再破坏承诺书下一篇:处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