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16篇)
1.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对外招聘员工的情况报告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根据公司目前人才队伍现状和经营发展需要,加快人才内培外引作为公司今年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初我们通过上海人才网发布招聘信息,先后有50余人报名,经过初步筛选,有10人经入面试,经过评审目前有4人拟安排体检录用。其中,场长助理岗位2人;分别为1968年8月出生和1983年2月出生,核算管理员岗位2人。6月25日拟安排报到,进行岗前培训(另订培训计划)。7月份起正式录用,签订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止,其中试用期2个月,场长助理岗位试用期六个月。试用期满不称职者,将调整工作岗位,表现优秀的将作为场长人选培养和储备,合同期满不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根据集团公司领导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外招聘一些40岁以下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符合岗位任职要求的人员,作为人才培养和储备。
特此报告
上海阳普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6月10日
2.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二
正海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他们在20余年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海文化——以“三个满意” (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 为企业宗旨, 秉承“互利双赢, 与社会共同进步”为经营哲学, 努力实现“创建百年正海”的企业终极目标。
一、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个满意”, 是立企之本
在正海集团的创业发展过程中, 曾经面临无数次的冲击与考验, 但由于全体正海人的同心协力, 以及广大顾客和社会各界的爱护与支持, 使正海集团能够度过每一次困难与危机, 并且持续健康成长。积累的经验逐渐凝聚成了正海的企业文化。
正海人认为:实践“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是企业经营的宗旨。个人的生命有限, 企业的生命却可追求长久。唯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才能达成上述目标。
正海人做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无限的希望和成功的基础。他们在人事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下, 得其人、用其才, 让企业因员工的智慧和汗水而壮大, 员工也因企业提供的平台而不断成长。
正海人深知:“顾客是企业的命脉”。以真诚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优良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 处处为顾客的需求着想, 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顾客满意, 企业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海人明白: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 对社会的进步须担负一份责任。他们努力追求卓越、创新事业, 缔造佳绩并以实际成果回馈社会, 包括依法经营、上缴国家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等,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正海人对正海的诠释:正海中的“正”字意释为:方方正正做人, 公公正正做事。意思是要行得端, 做得正, 堂堂正正, 公正无私, 有浩然正气。正海的“海”字意释为:胸怀宽广, 事业辽阔, 谋略深远。意思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有长期打算, 以圆百年之梦, 充分体现建设百年正海的经营理念。
海, 容量大, 数量多, 宽阔无边, 水深浪高, 汹涌澎湃。既有宽广平静的一面, 也有“风浪滔天”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 全体员工只有团结一心, 齐心努力, 密切配合, 相互协作,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去争取胜利, 赢得更大的利益, 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员工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三个满意”的理念体系中, “让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全部理念的基石。只有让员工满意了,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才能让顾客满意, 进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社会满意。
(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选好、用好、培养好员工, 发挥“人”的最大作用。
一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正海集团不断探索和完善招聘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 卓有成效地开发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H”型 (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 职业发展双通道等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比如在集团内部建立公开考选制度, 选拔优秀员工充实到集团管理岗位上。自2003年以来, 先后组织公开考选50余次, 参加考选300余人次, 在集团内形成了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 既敦促员工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又提升了员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为有才华的员工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形成用人渠道的多样性。
二是强化对员工思想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化、经常化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高校联合开办在职企业管理硕士班, 为公司储备和培养后备经营管理人才;以讲座、参观、讨论等形式加强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建立先进标兵评选制度和内部待岗培训制度, 通过奖优罚劣, 树立榜样等手段,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交流会制度化, 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制度;设立员工意见箱;实施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等。通过以上措施, 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三是加强对文化的管控, 保证企业文化“落地”。为了促进正海文化的“落地”, 他们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集团各级管理人员率先垂范, 带头实践正海文化的要求, 并以各自的实践形成《正海文化》案例手册, 形成文化引导的长效机制;各子公司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程序、办法, 全面落实正海文化理念;运用培训、宣传、案例教育、《正海人》内部刊物、讲座等形式,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建立、完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落实情况监控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企业文化落实评价等手段, 使正海文化理念在集团范围内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避免理念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 打造“凝聚力工程”, 开展“员工关怀”,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一是着力打造“凝聚力工程”。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和员工图书室, 员工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室等活动健身场所, 全天候对集团全体员工开放, 是集团员工业余时间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图书室获首届“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建立集体婚礼制度, 自2001年起先后为143对新人举办了12届集体婚礼, 不仅为员工节省了费用, 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更给员工一种温馨家庭的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平均每年举办超过20余场次4000多人次的文体娱乐活动, 为员工创造和谐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建立帮扶救急救助机制。集团公司采用“正海集团工会职工互助基金”以及“正海集团救助基金”两种救助方式进行救助。同时, 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和公司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其中, 互助储蓄基金是以会员每人交纳入会费300元的形式自愿加入互助基金会, 满足借款条件的会员可以无偿借用基金款, 一次最高额度为2万元, 借款年限为1年。为因大病或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的会员解决了燃眉之急。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互助金利息和投资收益、职工日常募捐款项、工会专拨经费等。截止到2011年底, 正海集团互助基金存有57.4万元。对会员累计提供借款87万元, 帮助困难会员80人次。2004年5月, 职工杜广清被诊断为胃癌;2007年6月, 杜广清的妻子被诊断为乳腺癌, 杜广清及家人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位正海人。6年多来, 为了使杜广清一家人能够度过难关, 在他和妻子住院治疗期间, 集团工会先后发动全体职工3次捐款, 并从集团工会救助基金中拿出10多万元为其解决住院治疗费用, 共计为其提供各项救助款29万余元。广清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多次表示“一定要努力地撑下去”。但在2010年, 他和他的妻子都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机会, 留下了读高中和上小学的两个未成年女儿。鉴于这种实际情况, 集团决定在法定义务上长期救助, 一方面承诺要定期进行经济上的救助, 另一方面成立了父母爱心关爱组织, 不定期地送去情感上的关怀, 让两个孩子能够安心生活和顺利完成学业。正海集团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让员工满意”的承诺, 得到广大员工的衷心拥护。
三、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顾客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正海人始终坚持做到“先做人, 后做生意, 谋求互利双赢”、“顾客第一, 质量至上”。坚持真诚守信、按国际惯例做事的原则, 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度、满意度和美誉度。
正海产品创造了多个第一:正海磁材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一流的增值服务, 成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行业第一品牌;正海网板荫罩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是国内外彩管客户的首选品牌,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 2011年7月进军触摸屏行业, 标志着正海集团在显像领域开始迈向新的起点;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口腔颌面外科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 产品是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修复材料之一。正海车饰的汽车顶棚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品质一流, 为国内多个中高端车型配套。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 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乘坐的敞篷轿车里的汽车内饰部件就产自正海汽车内饰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海磁材公司的发展, 就是实践“让顾客满意”文化的一个缩影。磁材公司制造和经营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其开发的风力发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在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开发的超薄静音节能环保电梯专用钕铁硼磁性材料, 在高端节能永磁直驱电梯曳引机领域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让社会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正海人认为,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同时, 企业是社会母体的一个细胞, 在社会运行中, 企业必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 正海集团主动承担起各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守法经营, 保护环境, 增加就业, 依法纳税,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集团多年连续被评为烟台市纳税百强企业。2006年获得“烟台市首批AAA级劳动和谐关系企业”称号。正海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 多次与烟台市特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的帮扶, 多次承担共建村的帮扶任务。同时企业员工也积极向社会献爱心, 自2003年集团自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来, 累计向社会捐款400余万元。2007年, 正海集团因在慈善工作中的积极表现, 在烟台市开发区慈善总会成立仪式上被授予创始会员单位称号。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获得烟台开发区“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一等奖”等荣誉。
正海人经过多年的努力, 形成了“员工铭”, 这就是:工作观:承担责任, 创造价值;利益观:理性诉求, 注重成长;协作观:认知角色, 互相支持;人才观:认同文化, 业绩优秀;形象观: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
3.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外资企业 社会保险费 偿债能力 清欠
芝罘区社会劳动保险处近期接到多起举报案件,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按《社保法》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这些被举报单位大多是外商投资企业,经我处稽核人员对上述企业实地稽核发现,这些企业有以下几个相同情况:
1、企业多为亏损或微利企业业;
2、企业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只有少量余额;
3、库存商品、原材料和产成品很少;
4、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很少;
5、厂房及机械设备多为租入;
6、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发生额和余额很大;
7、部分企業应收账款余额很大。
综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可偿债能力几乎为无零,当企业出现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时,执法部门根本无法对企业进行强制执行。
人都说无利不起早,为何这些外资企业常年亏损,账面上常年有大量借款,从账上看几乎是举债度日,入不付出,却又能常年经营下去呢?让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案例一:某电子厂3名员工到我处稽核科举报,投诉企业拖欠工资,不缴保险,目前企业员工正在闹罢工,要求厂子立即发工资缴保险。我处稽核人员立即联系到企业实地稽核,并调取了该厂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下:
1、从资产负债表分析,2011年年底资产总额为8.61万元,负债总额为44.18万元,2012年6月底的资产总额为9.66万元,负债总额为79.63万元。
2、从利润表分析,2011年该电子厂的全年销售收入为31.88万元,销售成本、费用及税金为21.39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49.51万元,2011年亏损39.02万元。201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仅为4.7万元,而销售成本、管理费用支出(其中职工工资占较大比例)等高达39.08万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34.37万元,致使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0多万。
3、该电子厂厂房是租赁,没有固定资产,加工原料价值极低,造成存货只有少许。
4、应付职工薪酬方面:职工工资欠发2012年6-7月,劳动保险欠缴2012年1-7月。
该电子厂经营期间的业务量少,而成本及费用又要正常支出,审核期内的现金流出为88.59万元,现金流入为36.58万元,净流出52.01万元,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呢?营业期间的费用一直是由账簿中挂在其他应付款----**个人借款维持至今,截止2012年末其他应付款余额已达到190多万元。另外,该厂的销售收入一直很低,而工人人数和工资支付额相对收入明显偏高很多。2012年上半年工资额是销售收入的8倍多。这一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
案例二:接到某服装公司职工集体上访,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经核实该公司自2012年1月开始欠缴社会保险费,至7月已累计欠费20多万,我处已对其下达了“社会保险催缴通知书”,企业也签了“清欠承诺书”,为确保社会保险能按约定及时收缴上来,我处稽核人员实地稽核了该公司,并对其账务账目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1、从该公司损益类账簿分析,在2011年其公司总收入为2935.39万元,总成本为2607.24万元,产生的税金、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等为314.30万元,当年实现利润为13.85万元。
2、对该公司2012年4月的科目余额表分析,到12年4月底为止,应收债权为587.11万元,应付债务为475.17万元,12年一季度损益类发生额显示, 1-3月产生的利润不高,属于微利企业。
3、从应收账款科目分析,截止2011年12月应收款余额达到300多万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欠费方为同一家外国公司,且该公司基本只为这一家外国公司生产。
该公司在08年成立,由于刚成立时经验不足,导致成本过高造成亏损,但是从公司近几年会计资料综合来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较好,有一定盈利,但是企业的各项支出都是以现金支付,包括工资、费用、货款等大额支付也全部以现金结算,货币资金始终只有少量余额,至2012年6月末企业货币资金只有不足4000元的余额。我们对企业的进行了实地稽核,盘查了固定资产和存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价30多万,扣除企业计提的折旧后,净值约为20万元。企业库存原材料及产成品数量极少。即使按《社保法》第六十三条执行,也基本无法清缴所欠的社会保险费。
4.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进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公司工会
2018年8月24日
中铁北京局工会:
根据局工会《关于开展员工健康关爱计划工作进展情况调研的通知》(工会[2018]22号)的要求,现将**公司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推动实施中铁北京工程局员工健康关爱计划的实施方案》(中铁京工会[2018]22号)贯彻落实情况,是否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作为附件一并报送)
1.转发了局工会《关于推动实施中铁北京工程局员工健康关爱计划的实施方案》(中铁京工会[2018]22号)到项目工会,各单位工会干部进行了学习,向员工进行了宣讲。
2.公司工会深入到项目部对开展员工健康关爱计划进行宣讲,并就项目部建设心灵驿站进行调研和安排。
3.尚未制定实施方案,但深入学习局工会《关于推动实施中铁北京工程局员工健康关爱计划的实施方案》(中铁京工会[2018]22号)文件,为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二、目前本单位员工健康关爱计划工作的总体情况、已建立试点数量及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对公司所属项目进行了调研,以安排了具备条件的6个项目部先行建设心灵驿站,青岛西海岸项目心灵驿站已经挂牌,已经对青岛西海岸项目和福建分公司进行了员工健康关爱进行了宣贯。目前青岛西海岸项目心灵驿站已经开放,深受员工喜爱,员工在工作之余听音乐、看书读报下棋、和运动放松,收到了一定效果。
三、开展试点工作中有哪些亮点和创新
目前正处于探索建设之中,没有亮点和创新。
四、开展试点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健康委员和内训师稀缺。目前**公司只有一人接受了健康委员的培训。
妥善解决兼职工会干部开展工会工作与从事专业工作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目前**公司项目部工会均为兼职的工会干部,项目部人员较少,兼职工会干部在参加培训学习和开展工方面存在矛盾。
五、有关建议和意见
5.关于企业改制和员工安置的报告 篇五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吉林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区企业,是在原破产企业——新中国制糖厂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多次重组改制而成的集投资管理、物流服务、酒精生产、物业管理等一体的集团性企业,是吉林市重点招商引资单位。公司自1999年入驻吉林市以来,至今已累计上缴各种税金8064万元,同时,企业在经营期间,始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吉林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员工劳动关系及相关保险账户等都已在贵局报备、登记,并按相关规定参与了养老保险。感谢贵局多年来对我司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由于联想的入驻,企业将进行改制和员工劳动关系转变,现将相关情况向贵局汇报报备。
2011年经吉林省领导引荐,吉林市政府主导推进,与联想控股达成共识:同意设立物流项目合资公司,联想控股为大股东,我公司为小股东,项目总投资10亿元,在吉林经开区,以龙谷物流为基础投资建设铁路、公路、空运、水路四位一体的国际化物流园区,园区建成后,预计每年交易额约为160亿元,收益1.6亿元,创造直接和间接税收5亿元,计划物流项目与联想控股公司于2014-2016年实现整体上市,并力求将联想系物流的总部建在吉林市,将为吉林省的经
济发展带来不可小窥的影响。
鉴此,为配合联想项目顺利推进和员工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吉林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本着“认真、负责、和谐、稳定”的原则,积极进行企业改制和员工分流、安置工作,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同意和公司工会、职代会讨论一致通过,对员工进行全员买断,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拟定了员工非常满意的经济补偿方案,人员分流方案,再就业方案,人员尽可能不推向社会,企业内部进行消化,妥善安置。同时公司多方积极筹措改制和经济补偿资金,拟定了企业陈欠保险支付方案,确保员工利益、企业顺利改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诚请贵局对我司改制和员工分流、安置工作予以指导,提供宝贵意见,同时,在我司员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特此报告备案。
吉林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吉林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6.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六
XX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XX民营经济调查组一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了为期4天的调查和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01年,个体私营企业达36171户,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工业产值112亿元,增长21.70%;出口交货值42.62亿元,增长9.60%;入库税收6.64亿元,增长61.40%;新增投资11.5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越来越快。2001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长24。8%。
2、地位越来越高。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规模越来越大。5001—1000万元以上的有19户、亿元以上的有9户。
4、层次越来越高。私营企业家不但投资兴办工业,而且投资家业和其它产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
5、外向型企业越来越多。一是企业出口交货值增加。2001年,全市私营企业出口交货值42.62亿元,占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长64.87%。二是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2001年,有24户私营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值亿元以上的9户私营企业中,有6户是进出口生产企业。
6、品牌越来越响。
7、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全市在私营企业中从业的人员,2001年达到20.97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他们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了 “五个互动”机制。
一是政策拉动。市委、市政府于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六个放宽”、“六个优惠”的“蜜糖”政策:放宽从业对象,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出国(境)从事商务的限制,放宽内资、外资经营审批手续和给予用地价格、税收(地方留成部份)、规费减免、信贷、用人、入户优惠。
二是服务推动。通过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积极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
三是外向带动。市委、市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确保民营经济资金来源的重点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举办各种洽谈会、交流会、招商会和组团上门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四是科技驱动。市委、市政府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开展创新活动,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科研机构,增大科技投入,用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鼓励企业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五是市场牵动。适应“入世”需要,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加入WTO对阳江来说是利大于弊,必须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所以,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加快市场营销营网络建设。目前,全市重点私营工业企业普遍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比如喜之郎集团,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从生产制造到网络销售,构筑了一条龙的工程体系,形成了“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便做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消费者就喜欢什么”的良性互动关系,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益,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中居于世界第一位,产品远销英国、北美等海外市场。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创造了一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成功经验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思想和观念还要进一步解决。“补充论”、“社资论”的观念在少数部门和少数干部中还有定的存在。一是前置审批过多。二是个别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
(二)行业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四是资本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以家族式资本为主,实行家长式的管理,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难以建立完整的社会信誉,从而影响有效的融资和资本扩张,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效果和经营规模,限制了企业的优化升级。
(三)个体私营经济融资困难。银企之间良性互动的正常关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私营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缺乏有效的融资管道。
(四)管理模式滞后,影响自身发展。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和家长式决策。这种模式适应不了企业再扩大、再发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和致命的弱点,导致企业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差。
(五)人才严重缺乏。私营企业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加上未能建立一支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造成企业素质不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薄弱。
三、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省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确立,但在国民经济三大构成中,民营企业这一块发展不太理想,针对上述原因,结合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强指导,打好“品牌”,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大力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做好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优化发展环境。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对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行业垄断。二是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以改革和加入“世贸”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政府的审批事项,可由企业自主决定、市场自行调节和社会中介组织办理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三是改善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应按照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要求,解决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问题。四是加大维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逃税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它合法行为。五是加强和改进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在内容上,拓宽服务领域,从技术支持、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市场拓展、对外合作、资本运作、安全生产、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二,扶强扶优,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宏观指导,促进个体私营经济早日完成五个战略转变,实现行业的优化升级。第一,在组织结构上,由小而全、小而散向专业化协作和公司化、集团化转变。第二,在产权制度上,由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转变。第三,在企业管理上,由传统的家庭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转变。第四,在技术进步上,由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第五,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切实加强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两个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协会和它所领导的众多行业协会,已经具备全面服务的功能:其一,省各行政部门已经赋予了它办理边防证、会计证、港澳多次往返证、出国(境)通行证等功能。其二,省劳动厅、省人事厅已将人才交流、职称评定、档案挂靠等权利赋予两会。其三,两会辖下的行业协会具有的协调行业生产经营、规范行业自我管理、促进行业平等竞争、引导行业互助互利、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的作用。针对阳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个体私营企业主反映的情况,如,普遍的不良竞争和人才缺乏现象,教育培训、融资困难和法律咨询的空白及行业协调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正是两个协会能够解决的,也能够解决好的。多年来,两个协会为广东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做出了重大贡献,广
7.关于企业员工竞争上岗机制的探讨 篇七
1 竞争上岗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1 精简了人员,提高了效率
竞争上岗机制坚持以效率定编,把定编、定岗、定员与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合理配置、高效运作结合起来,使各部门工作任务饱满,职责清楚,无重叠交叉,精简了人员,消除了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因为竞争上岗制度实行的岗位工资制也避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适才适岗,发挥了员工的专长
竞争上岗实行动态的劳动人事管理过程,员工今天在这个岗位工作不等于明天还在这个岗位,直到员工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拥有与其他员工的相对优势才可能稳定下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另外,企业岗位的设置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参与竞争,员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岗位招聘是面向全企业员工的,每个岗位都可以根据其对员工条件的要求,让企业选拔到最适合本岗位需求的人才。通过竞争上岗提高了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促进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竞争上岗还通过让员工“适才适岗”调动员工更大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因为员工是在做自己在行的工作,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这样可激起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掘员工的优势和才能。
1.3 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竞争上岗机制中每个岗位对员工都有具体要求,员工必须凭借自身的真才实学参与岗位竞争。同时竞争上岗后,在岗职工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增加了员工的竞争压力和危机感。职工因为面临着下一次竞岗被下岗人员替换的危险,必定会积极向上、努力工作,这样就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进一步发挥潜能。其次,竞争上岗机制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能力,满足人的需要。变过去由领导指定上岗为根据自己的能力上岗。员工要想在岗位竞争中获胜、不被淘汰,只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企业在竞争上岗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
2.1 减员压力大,竞争上岗阻力大
由于员工已经习惯了长期以来固定不变的工作环境,对于新建立的竞争上岗机制不适应,在观念上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实施竞争上岗机制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大批富余人员,他们在竞争上岗过程中被淘汰后,失去了工作,直接影响了员工的收入和家庭生活,短期内难以被员工接受,可能会遭到下岗职工的反对或是不配合,不利于竞争上岗的推行。另外,因为许多企业在竞争上岗过程中都要淘汰很多员工,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推向社会,这无疑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的因素。
2.2 缺乏有效工具,缺少科学依据
实施竞争上岗的企业必须摈弃传统的以身份为前提的人事管理,应改用以岗位为前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而有些企业在开展竞争上岗以后继续沿用以身份为标志的人事管理,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往往流于形式,只要具备干部身份和规定的学历、工龄,就可以评定相应职称。而拥有某种职称头衔的员工不用竞争可以直接获得某些岗位。这种以评代聘的做法造成的结果是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因为身份、学历、工龄等条件不足而失去了适合的岗位,而那些有干部身份、有学历的人因为现成的高待遇工作也放弃喜好的岗位。由于缺少对员工有效的评估,竞争上岗缺少科学的依据,工作岗位不可能选到适合的人才,员工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不可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样就地法最终实现“适才适岗”。
2.3 没有相应的配套工作,影响竞争上岗的效果
企业的竞争上岗不是目的,是手段。要使员工在自选的岗位上能持续地发挥出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平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考核,有些企业只注重竞争上岗的“争”,而忽略了其中的“竞”。员工为了在岗位争夺过程中取胜不择手段,利用私人关系,或是贿赂的不正手段,而主持竞争上岗的人员也因为没有公众的监督,和竞争上岗缺少公开的形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另启门路,这就助长了不正之风,为腐败提供温床。企业在聘用人员时只根据对员工的简单感觉,感觉好就上,感觉差就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缺乏科学的依据。下岗职工也并不知道自己被淘汰的原因,更不知道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加强,接受相应的培训为下次竞聘做准备。而上岗的职工由于没有相应的考核,觉得干的好与坏一个样,竞争上岗并没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作用。只“争”不“竞”还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团结。员工为了取得待遇丰厚的工作岗位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而是通过走关系等不良手段,这样竞争上岗机制非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影响企业内部人员的团结。
3 改善竞争上岗机制的对策
3.1 建立企业内部的劳动市场,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
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市场,可避免将富余人员直接推向社会,而是将在竞岗中落聘的人员留在企业内部,由企业向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下岗人员留在企业也并非游手好闲,成为企业的负担,而是由企业设置专门的机构来接纳,安排培训。为企业开发新项目、开展新业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人才库,随时向生产一线输送合格的员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市场,把落聘者留在了企业,一是给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机会,减轻了下岗职工的心理负担,给他们重新上岗的希望,也减轻了企业精简的过程所遇到的麻烦和人为阻力。二是由于这些下岗者随时都可以在竞争中代替当前在岗的职工,这就给在岗的职工造成一定压力,促使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严格要求质量符合指标。
另外,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市场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体现。职工在竞岗落聘失去工作后,不是被企业抛弃不顾,而是给予足够的关怀。企业除了给予下岗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还提供免费的培训。这样职工暂时的下岗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失业,而是企业内部用工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变动。
3.2 做好岗位分析工作,完善对竞争上岗人员的测评系统,实现人与岗的最优匹配
要实现人岗匹配,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岗位分析工作,要弄清岗位用人的理由,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应该用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的人。这就要求企业做岗位设置时要根据公司的大目标和目标任务的分解,依据目标任务的实现对岗位的要求确定职务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形成于书面形式,即编写好《岗位说明书》。为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竞争上岗,岗位说明的职务、职权、职责描述一定要十分清晰、量化。而且边界要很明确、清晰,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竞争上岗的竞争条件。
二是要完善人才测评系统。人才测评就是通过综合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人的能力、特点和行为进行系统地客观地测量和评估,为科学用人提供依据。因为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主要是对岗位的工作职责的分析和界定,对于包括个性、动机和能力等胜任素质的描述比较简单或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诊断岗位素质要求和任职要求。人才测评技术通过关键事件法判断出岗位所需的“关键”素质,并对素质做质和量的解释,同时对各种素质内容分配相应的权重,建立竞聘岗位的基本素质测评维度体系,从而保证考官在竞聘过程中对竞聘者有明确、科学的考察依据。
3.3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系统
竞争上岗机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并不是一次性或阶段性的工作,这要求竞争上岗的同时要做好相关的考核工作。绩效管理是指企业相关人员对在岗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并以此衡量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和未来工作的潜能,是对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有效过程控制的关键一环。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应制定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每个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等情况,定出每个岗位应考核的关键指标的标准,制定的指标标准既要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又要切合本厂大多数职工的实际。这样既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在职工中造成竞争性。另外,《考核指标体系》既要适时修正,又要相对稳定。其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之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构。考核机构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考核。为此,考核机构应聘请其他企业或相关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参加,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优选劣汰。再次,确定合理的考核期限。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分别确定考核期限。对便于计量的岗位,每季作为一个考核期,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及时性、客观性。因为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在短时间内较难计量,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作为观察期。为使考核公开、公平,达到既不埋没人才,又不用错人的目的,应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期定为一年。最后,考核结论得出后应及时公布,并按照考核的有关制度执行,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杜绝营私舞弊,保证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徐时红.绩效考核的方法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J].经济师,2002,(5):152-153.
[2]温慧明.关于竞争上岗若干问题的思考[J].组织人事研究,2000,(6).
[3]吴三清.企业竞争上岗的程序分解[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2):37-40.
[4]宋艳.浅谈竞争上岗制度的意义及其完善[J].行政与法,2001,(5):62-64.
8.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八
高房价、高房租、高物价……CPI指数保持增长的态势,通胀压力增大,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也在逐步攀升。然而,2013年大环境不好,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对酒店企业特别是高星级酒店来说,各项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市场竞争的加剧进一步瓜分了酒店的利润空间,而给员工加薪,则意味着人力成本的进一步加大,但不加薪,不能满足员工的薪资期望,或将面临人员流动的风险。为此,迈点网展开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酒店企业调薪谨慎
2013年,被调查的酒店人有近53%的人没有加薪;加过一次的占比39%;2次占比6%;3次的占比2%。可以看出,2013年度酒店行业调薪较为谨慎,调薪覆盖率不足50%。众所周知,调薪比较刚性,一旦调上去,往往很难再往下调,就是人力成本的硬增加。而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则会带来了更多压力,从而导致企业对人力成本控制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
多数认可每年1到2次调薪频率
一般来说企业每年调薪次数在一到三次居多。但在实际操作上,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酒店的调薪频率都是不定期。那在酒店人看来,多久调薪一次比较合理?结果显示认为一年一到两次的调薪较合理的占多数,48%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一年调薪两次;42%是认为一年一次。
三大依据主导企业调薪
谁在左右调薪的指挥棒,调薪的依据是什么?调查显示,酒店实施调薪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企业效益(50%)、市场薪酬水平(49%)和员工工作表现(42%)。其它的还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整(35%),员工工龄(31%)等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直接影响薪酬的调整。企业薪酬水平是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倘若自身的薪酬水平和市场的薪酬水平相差太大,难免造成内部人员人心浮动,离职率上升,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威胁。而通过依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而加薪则是为了鼓励表现好的员工。
满意度低 需关注后续影响
目前对于所在酒店的调薪制度,满意的仅占4%;63%的酒店人表示不满意;认为一般的占33%。对此,酒店管理者和HR需要关注那些不满意的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调查显示,2013年中多数不满意调薪的酒店人都会有强烈的跳槽意愿。当然除了跳槽,还有些不满意的员工则会选择留下来,这部分人当中,有人会选择与上司沟通,提出需求,有人则自我反省,积极改进工作,当然也会有人心存怨气,消极怠工。
员工跳槽和消极怠工,无疑是企业的损失,那酒店应该如何应对呢?沟通是关键。不管是在调薪前还是调薪后,针对个体,坦诚交流,发现问题点,积极改进,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抵触,更能为企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除需关注员工的情绪外,关注酒店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有必要。在目前酒店的调薪制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多数人反映目前酒店的调薪幅度小,占55%;其次是调薪频率低和调薪依据不合理,各占41%,还有调薪的流程不规范占40%。
服务行业,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就业门槛低,岗位可替代性较高,酒店在员工保留方面的关注度较低。加上企业给出的薪资与员工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促使不少员工跳槽意愿上升。对此在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酒店企业需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出更好的人才管理模式,合理控制员工离职率,加强企业关键人才的激励和保留。
9.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九
调 查 报 告
宣化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10.06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安排,为做好主任会议听取县政府《关于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情况汇报》的工作,6月初,我们在常委会副主任徐智清的带领下,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先后深入到相关主管部门、部分企业,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县属国有企业 家(不包括贾管、金圆、市化工厂三家后划归县里的前市属企业),职工 人;集体企业 家,职工 00 人。具体情况为:
中工业和信息化局共有11家国有企业(不包括贾管、金圆、市化工厂三家后划归县里的前市属企业),13家集体企业,企业在职职工 人,退休职工 人。国有企业中有6家依法破产、3家改为股份制企业、1家整体租赁、1家关闭。集体企业有2家企业依法破产,其他11家没有实行改制,处于停产状态。
粮食系统共有企业24家,企业在职职工 人,离退休职工 人。其中购销企业9家、附营企业14家、军供企业1家。9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1家军供企业完成了改制,14家附营企业有2家完成了改制,3家正在进行改制,剩余9家正在积极组织改制。供销系统共有企业27家,企业在职职工 人,离退休职工 人。其中国营企业 家,集体企业 家。国有企业中有 家依法破产、家改为股份制企业、家处于停产状态。集体企业有 家企业依法破产,其他11 家没有实行改制,处于停产状态。
建设局共有企业2家,企业在职职工 人,离退休职工 人。2家企业中宣化县建筑公司为集体企业,宣化县第二建筑公司为国有企业。2001年为了提高建筑资质,宣化县建筑公司、宣化县第二建筑公司、宣化县第三建筑公司、宣化县水利建筑工程公司、自然人胡宝英五家资产进行了组合,成立了“宣化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原单位资产、债权、债务部变,各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宣化县第二建筑公司由于破产资金缺口太大,无法实现破产,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有企业2家,企业在职职工 人,离退休职工 人。2家企业中张全庄金矿改制工作已经完成。大白阳金矿改制已进行到资产拍卖程序。
运输公司共有企业在职职工174人,离退休职工121人。由于改制破产资金缺口太大,未进行企业破产改制。
外贸公司共有企业在职职工145人,离退休职工86人。由于改制破产资金缺口太大,未进行企业破产改制。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改制工作存在程序不合法现象。
1、未经过职工大会表决先拍卖企业固定资产的。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产权交易市场缺乏公开透明度。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的产权交易往往不进行公开招标和拍卖,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多是采用行政手段,与意欲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采取协商转让、零转让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改制;国有股未经批准擅自出售,对于国有资产的出售法律有明文规定,必须经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能出卖。但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出售是未经批准进行的,出售程序严重违法,最终导致了暗箱操作,没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国有资产。而且在实践中,所改制的企业多是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远远大于资产,这又给了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一些可乘之机,使他们可以不出一分钱,即可用债务抵顶所购企业资产的价值,从而大大获益。另外原企业的陈年老帐在企业改制中未进行清理,对于到底是否有债权人、债权人的能力如何,无债权人或无财产继承人的死帐、呆帐不认真核实的情况,现实中还大量存在。一味地将企业的债务抵顶,势必导致大量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向个人所有,最终极大地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
(二)、改制、破产、停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问题严重。
10.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
召开了部分企业职工代表座谈会和企业领导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文章-http:///找文章到]
一、基本情况
总的看来,各级各部门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领导比较重视。近三年来,市总工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协商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当前企业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见》、《关于**市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通知》等5个文件。市总工会总结沙隆达、**城南开发区等单位和地方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把企业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和劳动合同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考核。
(二)工作基本推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为重点,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各类企业4700家,已签订集体合同3685家,签订率为78。其中国有企业945家已全部签订,签订率为100%。二是以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为基础,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格局基本形成。截至到2006年2月,全市城镇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为358万人,签订率为867。
(三)制度初步建立。2002年以来,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积极探索协调劳动关系的新机制,市直和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明确了三方在调处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责任和作用。(四)重点内容突出。合同内容比较全面、具体,劳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比较明确,主要突出了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需要,对劳动者工资、养老保险、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保护体现得比较充分。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建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认识上有差距。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认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有必要,而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多大必要;一些职工对集体合同制度认识不深,认为个人已经和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和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签不签无所谓;还有一些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术的职工,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择业自由,不愿和企业签订合同。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使得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二)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规范。一是平等协商难实现。目前一部分企业对平等协商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同,集体合同制度执行中重签约、轻协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是“一次协商管几年”。工会代表广大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从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从实际运行看,往往考虑单位困难多一些,考虑职工利益少一些。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审查备案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必须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才能生效。而我市虽然有4634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但按规定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审查只有3685家,有近1/3的企业没有按规定备案审查。
(三)合同的签订率和履行率不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总工会统计,全市有20%以上的企业没有签订集体合同,有近15%的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合同的履行也不理想。2005年市总工会对80名职工代表进行问卷调查,有22人表示集体合同缺乏监督执行,兑现不够,占职工代表的27%。有的企业集体合同中规定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为职工交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不仅未交纳养老保险费,而且连基本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
(四)合同的内容不完善。有的企业是迫于压力而签订的合同,对合同的内容不重视,合同条文能模糊就尽量模糊,能抽象就尽量抽象;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文本针对性不强,格式化的居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少。在抽查的几家企业中,仅有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其他企业都是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格式合同。有些合同内容存在不公平。如有的合同规定安全事故责任由劳动者自己负责,社会养老保险由职工自己缴纳等。
(五)合同的管理存在漏洞。一是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据调查推算,约有60左右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未建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相关管理制度。这种情况在非国有企业中比例更高。有些企业虽有管理台帐和制度,但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管
理主体缺位或虚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相当数量企业没有落实人员负责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少企业虽然安排了人员管理,但实际没有认真管理和检查。合同签订后存放在档案室,不修改、不完善;到期了不续签、不终止。
(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当前的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还没有完全将农民工纳入到
管理范畴。一些企业不愿意和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对农民工一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以口头协议为主,以便规避法律或者逃避责任。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超时劳动、克扣和拖欠工资等。
三、几点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我市下一步贯彻执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既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志,又是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工会以及劳动者自身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劳动法》、《工会法》和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把企业法人和职工作为重点对象,使他们对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目的、意义、性质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二)要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要把改制企业、新建企业作为重点,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作为难点,积极推进工会组织的建立,做到凡是有职工的地方都有工会组织。同时,要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增强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打下基础。二是要全面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工会组织,要指导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对平等协商的主体、原则、内容、程序等进行规范,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机制,使得平等协商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配套规章制度,落实专人或兼职人员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三)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转变歧视农民工的错误观念。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应从自身做起,消除歧视观念,把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二是要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推进集体协商制度。要将农民工纳入到集体合同制度管理之中,通过广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农民工获得平等的对话权利,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及时处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本着依法、公正的原则,及时立案,及时处理。
11.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专生;阅读热点;心理分析
在网络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同学们知识来源的渠道日益复杂和多元化,这些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审美观和世界观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思想脉络和学习态度有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以便于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和鼓励。
一、职专生阅读的倾向和热点
职专生大都处于16-19岁,正是漫长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能很快地接受,当然正处于青年初期的他们,生理上趋于基本成熟,心理上则是多变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此时也正是“自我意识”确立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正是由于他们心理上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倾向性和关心的热点经常处于波动、多变之中。
日本心理学家版本雪形容过读书倾向的年龄变化。他用追忆调查法对两千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将读书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为故事期(10-17岁之间);第五阶段为文学期(14~25岁之间);第六阶段为思想期(17-29岁之间)。
职专生的生长年龄就处于这三个时期中,职专生摆脱了初中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打破了初中生的自我闭合心理,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中的炎凉已隐隐约约的可以窥见,他们思考着这个世界上的“我”意味着什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社会关心的加强,迫切的需要了解社会的想法及动机,是形成职专生读书热点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出于消遣的动机,按照自己的爱好,充分地享受业余时间娱乐读书。那么,当前职专生课外阅读的热点是什么呢?从阅读小说类别来看,有38%的学生对爱情、武打、侦探等题材的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反映中学生生活,迎合中学生心理的课外读物占17%。读港台的流行通俗小说,如“琼瑶”、“梁凤仪”、“金庸”、“梁羽生”等小说,在学生中间传阅非常广泛,独占首位,但对国内外的一些名著却知之甚少。
调查的结论是,职专生阅读的热点是通俗小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等。由于这些读物的影响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较多地戴上主观的色彩,片面的臆想,并充满着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职专生阅读热点的心理分析
职校时期是学生阅读最为丰盛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他们往往喜欢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为人处事的社会信息,并以此作为认识人生和世界的介体,来体验人生的价值,期望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待人接物,解决矛盾的诸多种启迪与借鉴;同时,也很想从别人的体验中宣泄自我的情绪,平衡自我心态。然而,由于青少年个体成熟的程度,性别、年龄的差异,智能、兴趣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等方面的原因,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就非常明显地突出这一差别性和倾向性。
(一)年龄心理与隐秘心理
职专生的年龄正处于青年初期,思维的幼稚,思想的波动,使其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具有盲目性。课外阅读与学生年龄特征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中学生个体的发育,个性的成熟均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提前一些,快速一些。这些少男少女都极为关注并渴望了解有关择友,交际,求偶情爱,婚姻繁衍等方面的隐秘性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大量的涉猎、阅读和关注言情小说,试图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所求的信息并体验其中的乐趣。又因为家长和老师往往对他们采取封闭的方法,甚至禁止他们看描写爱情的有关书籍。殊不知,家长和老师的千方百计的禁止,反而更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神秘感,从而使他们想方设法地去探寻。
以阅读言情小说的情况为例,女生中看此类书最多者已看了几十本,平均每人近十本。男生中看此类书最多者七、八本,平均每人三本,尽管比女生少,但与初中时期相比,男生涉及言情小说的比例已显著增加。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男孩喜欢武侠小说,而女生几乎清一色的迷恋于港台某些作家的言情小说?男生主要是从中学一个“义”字,因为这个“义”字,那些成年奔走江湖的人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和侠肠义胆。虽然这个“义”与我们现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倡导的“义”还有一定的悬殊,但他们好想从中体味到男子汉血腥的张扬。而女生则被书中那些缠绵悱恻,哀怨悲愁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她们从那些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寄托着自己对甜蜜爱情的幻想,在这个神秘的领域里,港台作家却细腻、详尽的描绘出来了她们心中的向往。也有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喜欢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古典诗词的深厚修养。
(二)从众心理与合群心理
社会文化环境,对职专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从初中开始,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极为强烈,甚至发展到刻意追求流行。进入职校后,朋友间的交际和连带关系比以前更受到了重视,他们会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品行道德和善恶是非标准作为择友、交友的依据。在读书兴趣爱好方面,同样表现出相互的影响和迁移。合群心理产生了强烈的随大流,即要求自己和朋友集团的动向、话题保持一致,当然阅读的倾向与热点,甚至书目也保持一致,以适应交友的需要并显示自己的博学和多才,这种心理状态男生较女生更为显著。
(三)猎奇心态与求新心理
猎奇求新是职专生一大心理特征。追求新奇、崇尚时髦、节奏快速、热情奔放,他们的阅读往往带有趋势性和迁移性。经常转换“主题”,随着电影、电视及网络等视听文化的发展。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片大量投入市场,一时间,古今中外的名著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成了他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职专生的阅读就从通俗小说、言情小说逐步迁移到阅读名著中去。
一方面,由于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上处于急剧发展变化阶段,另一方面,自从进入职专后,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明显减弱,自满心理增强,在阅读倾向上,寻找刺激、猎奇、追求惊险情节和男女言情。
12.关于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反思 篇十二
关键词:石油企业,员工,培训,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企业发展竞争需要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员工, 员工是决定企业发展竞争的关键因素。“人才兴, 企业兴”, 只有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石油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能源, 石油企业的工作对象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同时也是一个多工种、多专业、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状况来看, 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形式化, 缺乏科学长远的培训规划
领导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缺乏足够的资金、制度保障。石油企业培训规划缺乏长远性和科学性;培训目标没有切实从企业需求、员工个人需求出发;培训内容选择不当, 与市场、社会情况存在脱节, 未能吸引学员;培训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 学员压力不大, 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培训后未及时跟进学员, 没将培训与学员后期的薪酬、提职等待遇相联系, 没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企业培训的形式化, 造成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2. 员工来源多样, 队伍稳定性不高
石油企业点多、面广、线长及多工种的特点, 导致企业员工来源多样,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思想差异较大, 员工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企业不易掌控员工的思想, 造成员工培训后流动性较大, 忠诚度不高。
3. 员工的培训时间没有保证
石油作为基础能源的特性, 决定了它在生产上的不间断性。即使在周末和节假日都要保证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员工休假大部分都是通过倒班制实现的。石油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不能没有人, 参加培训的石油员工只能利用轮休的时间进行学习。因为培训在学时上没有保证, 很多石油企业对培训的时间进行压缩, 从而导致培训质量不高。
二、深化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1.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实施精细化管理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而培训是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 石油企业要把培训工作置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制定员工培训战略纲要, 把培训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形成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的氛围。同时改进员工培训方式, 把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规划相结合, 为企业培训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 不仅要有充足的资金、人力保障, 更要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同时, 石油企业要对培训全程实施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以企业战略规划和需求为前提, 结合员工实际情况, 制定企业长期培训计划, 并将计划落到实处;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 学以致用;培训方式避免枯燥乏味, 提倡互动式交流, 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对象坚持优秀人员优先培养、骨干人员重点培养、紧缺人员抓紧培养的原则;培训过程要强化精细化管理, 避免学员应付差事, 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后要跟踪学员工作情况, 并实施挂钩机制, 实现培训与使用、待遇相对接, 实施“不培训不上岗, 不培训不提拔”的政策, 将培训作为员工的一种福利和奖励, 优先对培训学员进行涨薪、晋升等。
2. 规范人员招聘, 加强主人翁责任感培训
石油企业要规范人员招聘, 把好进人关, 通过外部招聘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职位要求进行招聘,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减少人情关系的干扰, 将优秀人才招聘进来, 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培训内容除了岗位技能操作外, 更应增加企业文化和职业修养的内容, 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归属感。责任心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归属感是融入集体的基础。让员工明白责任等于机会, 承担责任才会被欣赏重用, 对企业负责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此外, 要做好企业软环境, 提高员工满意度, 增加其工作成就感, 以主人翁的态度和企业共同发展,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3. 开拓培训方式, 增强自主学习
石油企业培训中的突出问题就是生产与培训在时间上的冲突, 企业在培训中应增强灵活性, 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实际情况, 培训时间长、中、短相结合, 采取脱产培训、在岗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 有的放矢的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培训中增加多媒体自学内容, 企业充分相信员工的自学能力以及求知欲望, 引导员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鼓励员工参加成人函授、自学考试。同时在公司内网开辟培训课堂, 将培训课件放到网上并及时更新, 让员工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为员工的学习创造丰富培训资料和教材, 激励员工不断学习, 补充新知识。
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发展。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思路决定出路, 想法决定做法”。石油企业要重视员工培训, 克服企业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加强员工工作技能和职业修养的培训。为企业打造出一支能力超强, 道德高尚, 忠诚可靠的队伍, 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楠.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素质的关键[J].辽宁经济, 2008, 9 (22) :157-158.
[2]白刃.石油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10 (21) :44-46.
[3]朱小霞.石油高级技术工人培训模式探讨[J].石油教育, 2009, 8 (15) :201-202.
13.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三
2008-2-21 17:43:23 来源:青年人(Qnr.Cn)作者:Qnr.Cn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5月10日,在×××副主任带领下,社事委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就环保工作开展了调研。重点视察了工业园区的9个企业排污治理情况和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听取了县环保局关于近两年来贯彻环保法、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强治理情况的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环境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坚持环保优先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强化环境整治建设,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全面启动生态县创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县工业园区企业集中、排污量较大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在重点排污企业污染防治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环保法贯彻执行及重点污染源企业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考核,促进环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4月27日全国、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县政府又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治污工作。
二是采取措施,突出重点,环境建设和企业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首先,严格执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和“三同时”制度。近两年来,“三同时”执行率在80%以上,项目环评率达98.6%。其次,督促企业加大治污投入,提高治污能力。近两年来,全县企业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新上了20多台套废水、废气治理和处理装置。第三,加强监管。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手续不齐、工艺技术落后、超标排放的企业,该处罚的处罚,该限期治理的限期治理,该关闭的关闭;近两年来,共关停了3家环境违法企业,对17家超标排放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三是创新机制,健全网络,全面提升环境管理和执法水平。在坚持常规性环境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如:实行重点企业县领导挂钩制、环保执法人员包干驻厂制、聘请群众环保监督员等制度,进一步加大现场监管和执法力度。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我县的环保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绝大多数企业主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这些进步与县政府及环保部门近年来在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是环境保护和重点排污企业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环境形势还十分严峻。如局部区域空气中时常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园区排水沟污水排放也不鲜见,这说明还有企业存在违规排放行为,环保部门执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一)项目结构性污染较重。化工、造纸、铸造等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且治理费用较高,治理难度较大,给周边环境安全带来较大压力。
(二)部分企业环保法制意识淡薄,少数化工企业存在生产与治污不够协调的问题,重生产、轻治污现象较为普遍。原因之一是治污设施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受利益驱动,有些企业治污设施配备不全或运转不正常,治污设施成为应付环保检查的摆设;原因之二是环保执法工作存在疏漏之处,处罚力度还不够大,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导致有些企业想方设法偷排偷放废水废气,从而使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较重。
(三)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高度重视、全社会充分关注的大事。4月27日召开的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省长对环境保护和企业污染治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县目前环境治理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群众利益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在今后一段时期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对决定转产、搬迁的开发区化工企业,要做好督查工作,确保企业按进度转产或搬迁。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宣传对象上,不但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而且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宣传,教育他们做到守法经营、达标排放,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在宣传主体上,除了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利用有效方法广泛宣传外,还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优势,对环保执法、环保维权等方面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出环境?3护的Cu曳瘴А?/P>
14.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四
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是我市为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由市本级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可以实行项目管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对于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保障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规范我市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提高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课题组深入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认真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企业扶持资金项目共设12大项若干子项,分别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担保风险金补助资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排污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银杏开发专项资金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资金主管主要涉及市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服务业发展局、经信委、农委、银杏开发办、人社局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单位。
1、资金规模情况。2012年,市政府安排各项企业扶持资金预算合计14439.88万元(含上年结余2442.48万元)。其中,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3349.82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10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20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1057万元;科技创新基金97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230万元;排污费1175.5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节能200万元,减排和生态建设1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209.66万元;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2247.9万元(营改增后取消);银杏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200万元。
2、资金支出情况。2012年各项企业扶持资金支出合计10548.17万元,结余3891.71万元。具体分项支出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支出3349.82万元,其中补助企业35家计3154.48万元,补助其他195.34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支出1000万元,用于兴源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支出714.07万元,结余1285.9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513.5万元,补助优秀人才及其他200.57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830万元,结余227万元,其中补助企业、专业合作社、村居等331万元,补助其他499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支出20万元,结余95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零支出,结余230万元;排污费支出1175.5万元,补助90多家企业、镇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出195万元,结余1005万元,其中补助企业45家计175万元,补助其他2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出1015.88万元,结余193.78万元,其中补助、奖励企业23家计260.52万元,奖励补助乡镇、园区及其他755.36万元;运输物流业资金奖励支出2247.9万元;银杏开发专项资金支出84.2万元,结余15.8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46.2万元,用于农网销售、宣传推介38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支出174.7万元,结余25.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26家计101.5万元,补助其他73.2万元。
3、资金管理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补充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实施办法》、《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市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意见》、《**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配套出台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确保经过审批的扶持资金及时兑现到位。同时,建立相关扶持项目档案,及时掌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以便更好地做好政策服务。
二、初步成效
市政府通过专项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激发了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镇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合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综合实力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阶段性成效逐步显现。
1、企业规模逐步壮大。2012年,税收过亿元企业达4家,新增年开票销售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济川制药有限公司2010年-2012年获得市本级企业做大做强专项扶持资金分别为547万元、1898万元和1923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的有效投入,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2012年,该企业税收分别达到20903万元、27787万元、34685万元。
2、三次产业稳步推进。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7个,总投资96.1亿元。汽贸城、佳源新天地商业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3、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3个。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申请专利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868件。成功引进一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目前在泰创新创业博士达30多名。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2个,淘汰落后产能设备170台(套),关停小化工企业5家。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家、省级生态镇2家。黄桥祁巷村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4个村通过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
三、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专项扶持资金设置不够完善。目前,我市专项资金的设立主体是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部门除了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公用经费外很少有机动财力。因此,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成为部门对外支持企业发展、对内弥补经费不足的首选路径,在政策制定上不够严谨。一是专项设置论证不够充分。有的专项资金的设置,既未经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又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分析,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企业利用政策上的漏洞,采取注销老企业、变更企业名称、重新包装项目等手段套取扶持资金。二是项目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设置项目繁杂、支持面过宽、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比较普遍,存在“杨柳水大家洒”的现象,难以达到整合财政资源、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的扶持资金补助仅1万元左右,几乎产生不了任何促进作用;有的项目引导资金在项目落地并产生经济效益后,仍逐年给予补助,失去了原有的资金引导意义。少数专项之间在支持方向上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如科技三项费用与科技创新扶持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及排污费等专项。三是专项设置时限不够明确。有的起始时间较长,至今未作调整,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还是2002年制定的,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不相适应;多数专项设置有起点,没终点,与法治政府和法治财政建设要求不相符合。
2、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不够精细。我市专项资金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化倾向,制约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一是管理制度不够统一。没有完全按照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扎口管理。有的由业务部门管理,有的由领导小组管理,尚未全部归口分项制定管理办法。二是审批权限不够集中。根据财经制度和纪律,财政资金的使用须经分管财政的负责人审批,但在专项资金审批上,有的往往存在着程序不合规的现象,不符合财政资金“一支笔”集中审批的要求。三是跟踪监管不够到位。因专项设立过多,且项目申报大部分以主管部门审核为主,财政部门精力有限,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从而给项目实施单位留下了违规的空间。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交叉,监管职能不明确,加之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项目完成结果的追踪不到位,资金使用的效果不明显。
3、专项扶持资金使用不够规范。一是专项资金使用不够专一。目前,我市专项未能完全实行单独核算,挤占、移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某局2012年的专项经费,用于部门会议、人员工资、外出考察等工作费用达238.16万元,占专项总额的14.4%。二是项目申报把关不严。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业务主管部门主要依据项目报告来审批,不可能把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摸清吃透,一方面,企业在项目编报上“做文章”巧立项目,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关系项目、人情项目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企业本身资金用途不明。有的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扶持资金,没有将扶持资金真正用于扩大生产、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削弱了以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培植税源、涵养财源等方面的功能。
4、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据了解,我市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重项目申报、轻绩效评价的现象比较突出。专项扶持项目仍停留在粗放式考核阶段。对项目单位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和基本建设要求实行财务管理;对项目实施后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发展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没有实行追踪问效。
四、几点建议
在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固化、项目安排分散、扶持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要按照“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以增量调存量”的工作思路,逐一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严格控制专项数量,合理确定资金规模,切实避免专项之间相互交叉、重叠。整合后的企业扶持资金,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定设立期限,明确投资方向,把握扶持重点,集中用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今后,要遵循“立项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规范、绩效明显”的原则,完善专项资金设置机制,维护和增强专项设置的规范性、严肃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专项资金正常退出机制,对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专项须及时撤销;对一届政府任期内设置的专项,执行期限原则上应随届满终止,确需继续设立或延期的,由新一届政府按相关程序研究确定。
2、规范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行为。要严格执行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规定,按照扶持资金对象、内容和用途,规范扶持资金审核办法、审批权限和支出程序,保证专项资金的完整和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提高专项扶持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推行专项资金“三公示”制度。即对项目申报时间、内容、要求进行公示,对具体项目资金的安排落实进行公示,对项目执行完成后的结果进行公示,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透明度,防止专项资金成为部门用于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暗渠”。
3、强化企业扶持资金监管措施。一要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认真梳理各类专项管理办法,对尚未建立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不健全的,督促尽快制定和修订完善,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要设立项目申报“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上扶持资金绩效情况予以扶持,对达不到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财政扶持;要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含金量”,研究解决现已确定的3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后,对地方财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设置“绩效门槛”、设立前置条件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的实际功效。三是加强扶持资金使用监督。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企业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督促企业加强扶持资金管理,按规定用途使用扶持资金,一经发现违规现象立即限期整改。
15.关于我校食堂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篇十五
一、食堂基本情况
学校食堂设备比较完善, 以烧锅炉为主, 装备电脑售饭系统、办公电脑系统各1套, 大、小蒸饭柜3个, 电冰箱2台, 机组冷藏器2台, 还有切肉机、绞面机、消毒柜、空调、糕箱、学生用热水器等厨房先进设备, 食堂餐具如饭托、菜托、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具一应俱全;专供学生就餐的饭桌40个, 椅子400张, 基本上满足要求。
目前, 食堂工作人员共有37人, 其中男10人, 女27人;饭堂管理人员4人, 从业人员33人, 均有卫生许可证和体检合格证。食堂设有学生售饭窗口20个, 教师售饭窗口1个, 饮料窗口1个, 其中专司售饭的工友21人, 销售包子窗口3个, 专司销售包子的工友5人, 食堂每天有3 800人左右就餐。
二、食堂管理理念
我校食堂管理理念定位合理, 宗旨明确。食堂由学校直接管理,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秉承“为师生服务, 保本经营”的理念, 让师生吃得好, 吃得便宜, 不以赢利为目的。也就是说, 学校食堂是一个“以为师生服务为宗旨, 以保本无利为经营原则”的半企业化管理体制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三、食堂运作情况
食堂工友人数37人, 设有管理员、会议、出纳、采购、验收保管、大组工友 (经营主食) 、糕点、锅炉工、卫生管理共9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工友每年都能够到县卫生防疫部门体检, 体检合格后才允许继续上岗, 在工作期间能够坚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学校食堂采取“优化组合, 分组作业”的经营方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工友之间增强竞争意识, 提高饭菜质量, 增加菜肴品种, 改善服务态度。
学校食堂一天的运作情况大致按下列程序进行:
1. 采购
上午7:30由各作业组长把采购计划交给采购员统一采购, 原材料的采购能够做到货比三家, 定点、定人采购, 保证材料质量。固定采购的食品有肉类、面粉、豆腐、大米等, 采购员采购时能坚持做到查验出售单位是否有三证 (营业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 , 不采购无牌无证的食品。
2. 验收
采购员购进的食品经验收员过磅验收后方可加工。验收员能做到把当天的购进的食品留样, 24小时后销毁, 并作了原始记录, 原材料进场, 验收员能够坚持做到严把质量关、卫生关, 不收过期、变质、霉烂的食品。
3. 加工
食堂的食品加工程序科学, 符合卫生要求: (1) 蔬菜清洗经过浸泡、冲洗、漂洗三级程序, 防止农药中毒。 (2) 蒸煮食品做到煮熟煮透, 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3) 煮好的饭菜做到防尘、防蝇。
4. 清洁
食堂工作人员人人都有清洁卫生责任区, 能够做到一天三扫、三拖、三擦, 一周一大扫。
我校食堂工友工作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部分工友每天凌晨4点钟就上班, 大部分工友5点半上班, 有的直到晚上20点才能下班, 整个上班时间可以说是马不停蹄地劳动着, 但他们都能够做到尽心尽职、任劳任怨, 没有消极怠工的现象。
我校食堂利润适中, 符合要求, 利润使用合理, 符合规定。近三年来, 食堂总营业额1 480万元, 赢利70万元, 赢利率4.7%。利润分配主要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支付从业人员工资, 二是添置食堂设备以及设备维修、折旧等, 不存在挪作他用的现象。
四、人员管理情况
我校食堂重视对工友人员的管理, 人员的素质较高。食堂工友能够坚持每周一例会, 每月一次总结会,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学校工作思路, 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卫生安全意识, 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工组的工友能够想方设法增加饭菜的花样品种, 满足教师的就餐要求;学生组的工友能够增加菜肴品种, 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目前, 师生饭菜品种多达二十几种, 师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食堂人员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教育, 做到服务育人。如, 每学期出版一期板报、在食堂内外张贴节约用水用电标语等, 营造氛围, 加强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和勤俭节约意识。
食堂人员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如想办法改善食堂条件, 满足师生生活需要。工友陆有成、覃有仙、覃雪梅、黄黎华等同志长期为生病学生和生活困难学生煮药送饭, 使学生安心学习和生活, 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工友们还为困难学生捐款, 曾经集体捐款495元, 帮助民 (21) 班的黄巧梅等同学安心学习, 顺利参加高考。
五、存在主要问题
1. 售饭窗口不足
通过调查和掌握的情况, 按照正常服务范围, 每个工友服务人数应为80人左右, 目前食堂工友服务人数达120~130人, 可见工友工作量之大!从售饭窗口情况看, 部分窗口排队人数达240人左右, 如果工友们在这种条件下加快售饭速度, 一分钟售饭4~5人, 那么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售饭工作。这就无形中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就餐时间和质量, 不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 管理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 (1) 账目管理不规范, 程序不合理。例如, 部分支出发票, 报支时没有领导签字, 有的没有经手人签字, 没有验收人签字, 也给报销了。 (2) 一些食品进货渠道不符合规定。例如, 需要到批发部进货的食品, 没有到县教育局指定的批发部订购, 有些食品没有安全QS标志。 (3) 对工友的管理还存在漏洞。个别工友贪小便宜。典型的有, 2007年11月27日, 有一位工友在食堂偷了2斤猪肉放在长筒鞋里想拿回家时被发现, 通过教育, 该工友认识了错误。
3. 设备有待于改善
当前, 食堂使用的锅炉功率比较小, 每天热气供应不足, 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消毒设备少, 需要补充。
六、加强管理建议
1. 扩建食堂, 调整布局
售饭窗口不足, 主要原因是学校近年来扩大招生, 食堂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就餐要求, 因此, 食堂需要扩建。就目前来看, 我校食堂的功能布局也不合理, 应该考虑调整。
2. 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
(1) 健全食堂财务管理, 推行支出审批制度。食堂单独建账, 专人负责, 专款专用, 严格报支审批制度, 防止随意使用资金的行为。 (2) 加强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进货食品首先要考虑到县教育局指定的新苗批发部或阿玲批发部订购, 保证进货食品有质检安全QS标志。 (3) 改善人员管理, 尤其是加强工友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杜绝贪小便宜的行为。工友人员劳动强度大, 可以考虑增加人员, 按照《劳动合同法》签订用工合同, 进一步完善工友的社会保障机制, 做好他们的医疗保险、职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工作。
3. 添置设备, 改善条件
目前食堂使用的锅炉功率小, 每天热气供应不足, 应该考虑更换1台工业锅炉, 加大热气量。食堂消毒设备少, 需要购置消毒柜。由于学生就餐人数增多, 还要考虑添置就餐桌椅。
4. 考虑成本, 合理定价
今年以来, 因猪肉、粮食价格上涨带动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 直接影响到食堂饭菜成本及价格的上升, 引起了社会关注和学生及家长的普遍焦虑。经调查认为, 食堂饭菜价格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米、面粉、菜、肉、油等主要副食品进价成本。 (2) 调料、佐料以及锅碗瓢等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用。 (3) 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 (4) 食堂每年每学期必要的维修费用。 (5) 食堂应支出的其他费用, 如卫生部门收取的监测费用、食堂从业人员的体检费用、每年的环保排污费用、定期的锅炉检验费用等。 (6) 食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7) 合理的利润率。食堂每年应将经营节余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厨房的生产条件, 添置厨房的机械设备和提高厨房的工作效率上来。
5. 加强培训, 提高效益
16.关于军校学员消费情况的调查 篇十六
关键词:军校学员;消费情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 F1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29-2
0 引言
军校生作为部队培养的一个即将融入部队,参与部队建设的群体。他们的消费情况也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把握军校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关注军校生的消费状况,在军校生的消费理念超前和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军校生的“财商”,帮助军校生作好理财规划,是一个有利于帮助军校生健康成长和改善部队大环境的重要课题。
1 军校学员特殊的消费模式
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我们的消费情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之所以说军校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是因为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随着军人待遇的提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在经济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不需要家里提供经济支持,每月还发放工资津贴。二是没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压力。在军队各种社会生活保障日趋完美的背景下,学员对金钱的支配比较自由。三是消费高峰主要集中在寒暑假。调查中发现军校学员。在校期间,学员消费支出较少,约占30%。假期期间,在相对自由的消费环境下,学员消费比较集中且呈现出现了诸多不良消费现象。
2 军校学员的消费现象
针对以上消费特点,经过全面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许多军校学员的消费现象如下。
2.1 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好的现象
大部分学员出身农村,家里条件一般,有些下面还有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家里的经济负担较重,有些学员就节省自身开支,将每月工资的一部分打给家里面,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学员姜海平说:“家里把我们抚养长大已经非常不容易,费尽周折把我们送进部队,就是希望看到我们成长进步、自立自强。每当我把自己的工资交给父母时,总会看到他们难以压抑的高兴。那一刻我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调查发现,90%的学员都有过给家里打钱的行为。这表明我们的学员在为自己生活打拼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和学校的教育和所处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另外,学员对待学习上的支出较为大度。金钱有价,知识无价。学员们能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上绝不吝啬一毫一厘。需要购买的学习资料,都积极购买。有的学员多掌握一项技能,还自己从书店买来计算机、摄影、英语、写作等方面的学习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新闻报道组和航模组的同志,为了更快地进步,干出好的成绩,都不吝自掏腰包。一些学员还在假期参加补习班,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许多学员袒露了自己的心声:虽然自己目前在部队里还算相对稳定,但决不能目光短浅,要多学习一些生存技能,多为将来和退伍之后自己的发展考虑。调查发现,有80%的学员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担忧,40%的学员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20%的学员正在按计划不断地付出努力。
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员利用假期时间做“小买卖”的现象。比如在集市上卖春联,情人节在步行街卖玫瑰花等。有的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有的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其实也赚不了几个钱,有的还亏本了。但他们说:自己本来就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主要是为了体验生活,锻炼自己。
2.2 学员中出现了诸多不良消费的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不合理消费观念的驱使下,大部分军校学员“财商”不高,对自身消费约束能力不强,在消费上呈现出随意性甚至奢侈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手机、MP3、手表等电子产品使用较为普遍,且价格偏高
尽管条令条例明文规定学员不准配带手机。在校期间只有节假日予以发放,以方便学员给家里联系。但这并没有影响学员追求高档电子产品的热情。学员中苹果、三星、HTC等高档手机的持有者占35%。有的学员还偷偷向家里面要钱,向战友借钱,购买手机。
2.2.2 通讯费用支出过度
手机“一拨通”,方便快捷,不仅快速超越时间和空间,使情感交流更加直接热烈,对军校学员来说是联络感情,排遣寂寞的最好工具。星期天给家人、战友煲电话粥,一打几个小时,每月话费少则过百。
2.2.3 下馆子,穿名牌
一些学员出于友情和面子等思想作怪,节假日请战友、老乡聚会,推杯碰盏喝几杯、撮一顿,还逛街购物穿名牌,并美其名曰:追求生活新时尚。
2.2.4 婚恋支出严重
长期相隔两地,不能像其他情侣那样天天陪在女朋友身边,许多学员在感情处理上缺乏方法技巧,认为只有肯在女朋友身上花钱,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3 军校学员不良消费问题的原因
3.1 享乐思想作怪,艰苦奋斗意识有所淡化
“手中有钱心不慌,追求生活赶时尚;寒窗苦读为哪般,超前消费也应当。”是一部分学员袒露的消费观。收入的增加滋生了学员盲目消费的心理。社会上和网络上一些及时享乐的错误思潮也对学员的思想造成了影响。有些立场不坚定的同志极容易随波逐流,放纵自己。将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置之脑后。
3.2 职责观念不强,一心报国的信念有所动摇
由于不合理消费观念的驱使,导致少数学员义务职责观念淡化。在校期间没有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履行一名学员的职责。忘了当初“矢志军营,一心报国”的铮铮誓言。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追名牌,跟时尚上。一些学员外出购买时尚杂志并在队里传阅,对队里的风气造成了极坏影响。
3.3 攀比心理趋使,“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优良传统没有真正入心入脑
社会上一些“潇洒阔绰”消费现象的影响,刺激了一些学员超前消费、盲目消费。外出便装讲名牌,日常用品要高档,一些学员从吃、穿、用到其他各方面都与他人比排场、讲阔气,认为在同学、老乡面前缺乏豪举有失体面。致使部分学员背上经济和思想负担,导致精力外移,荒废了学业。
4 几点建议
4.1 对学员自身的建议
4.1.1 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生活条件的提高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不矛盾。正确认识新时期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少花。在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感召下,对我们军校学员树立合理消费观有极大的帮助。
4.1.2 明确学员的任务和职责,将全部心思用在学好专业知识上
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培养过硬的军事文化素质,才是将来走上岗位,建功立业的关键。严防受不良思潮的腐蚀,偏离航向,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不利影响。
4.1.3 甘于平凡、乐于清贫,在无私奉献中实现军人价值
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平淡和坚守。我们一定要转变思想,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耐得住寂寞清贫,追求高尚人生。
4.1.4 适当储蓄和学会理财,将有限的钱财使在刀刃上
调查中发现,80%的学员没有储蓄意识,对理财知识也了解甚少,有的学员认为每月就这点工资,没有理财的必要。我们都已经二十四五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将要肩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大部分学员都有买房的打算。将来我们走向社会面临二次择业,如果没有一点资本,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
4.2 对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不合理消费的教育引导,要从新学员入校第一天和第一堂课做起,经常开展艰苦奋斗、勤劳节俭教育。引导大家积极开展“艰苦奋斗要不要”、“时尚追求好不好”。通过“讲传统故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享乐观,增强学员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消费。同时,帮助学员认清不合理消费的危害性。其次,要构筑具有现代人文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在财力和精力上倾斜,建好校园局域网、校园文化广场、图书馆等,着力在提高军校校园文化内涵上求突破,努力营造净化心灵、启迪思想,追求高尚校园文化生活的浓厚氛围,使不合理消费热潮远离美好的校园,使军校校园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神圣殿堂。
参 考 文 献
[1] 张青平.关于加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我市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01-08
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1-28
关于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心得体会09-01
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08-06
关于企业物业管理的调查报告06-26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情况汇报材料07-19
关于Google的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08-29
关于企业党员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10-30
关于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审计报告11-05
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实践报告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