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一
《绿色建筑技术》学习心得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绿色环保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学习《绿色建筑技术》,我们认识到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涵盖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将是全新的挑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技术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简要谈谈我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的看法和认识。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2014年住建部对绿色建筑作出全新的解释,即“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减小污染,给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可以是本地建筑材料、可利用材料和可循环材料,秉承更加经济、环保、健康和安全的原则,在绿色建筑中尽可能的使用这些材料。在绿色建筑中我们要把握“因地制宜、整体设计、实效品质、成本合理”,体现了信息化、集成化、生态化、适宜化。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是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而建筑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是资源消耗的大户,又是温室气体的最大制造者,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的迫切要求,符合我国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政策要求。
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了解和认识智能化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中大力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建筑物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及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使建筑物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一门新的、交叉行的、多学科的应用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当今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智能化技术用于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及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改善生态换进、提高舒适性,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率等。总结起来,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智能化技术众多,作为最为基本的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如今,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实现水、电、煤气费的缴纳,利用磁卡充值,在刷卡机上一刷就可获得水电,实现了物业信息的电子化,是通信 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现如今,各个家庭机会都安装宽带、WiFi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工具,满足了人身体与精神上的需求,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体现。
以“绿色”为目的、以“智能”为手段,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建筑的现代化建设,延续了绿色生态的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社会战略贯彻到底,既有利于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达到双赢的效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波折,当然在推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不畅通,进而导致人们对于这一技术认识不全。所以我们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这一方面。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前景广泛,内容丰富,包含了室内外环境控制技术、绿色建筑节约材料技术、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绿色建筑设备技能技术、绿色建筑能源应用技术、绿色建筑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等,这使我们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了绿色建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于实践当中,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契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绿色建筑技术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建筑设计师要顺势更新自我,充实专业知识,学习绿色建筑理念,为社会提供更多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建筑,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上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造就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 形成了专业特色,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探讨, 以期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探索与发展提供借鉴。
1“零距离”就业的“41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 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结合专业实际情况, 在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针对专业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缩短毕业生就业之后培训阶段, 采用“411”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学校有一学期综合实训,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建立了一个以“零距离上岗”为教育目标、教育与岗位“零距离”为接口、校企合作教育、工学结合的“411”人才培养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 4指前两学年4学期传授知识, 培养基本能力, 第一个1是第五学期通过典型工程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使其在顶岗实习前具备履行顶岗实习岗位职责的能力, 第二个1指第六学期顶岗实习, 形成职业能力。与传统“2+1”的培养模式相比, “41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 以能力为本位, 循序渐进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 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 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以能力为主线, 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设计能力培养顺序, 以学生的单 (专) 项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学生顶岗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 循序渐进”是“411”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的核心理念, 它体现了“41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2) 模拟实训, 超越情境
通过对工程实际项目的有效设计, 在将要建立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室, 采用实务模拟实训教学, 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学习, 可以达到超越情境、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学习的效率。“模拟实训, 超越情境”是“411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理念, 它体现了建筑行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
3) 能力本位, 既是出发点, 又是终结点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培养目标, 它既是培养方案的出发点, 又是培养方案的终结点。整个培养过程贯穿“项目教学法”理念, 以培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职业岗位 (群) 人才为目标。
2 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互融
专业坚持“以行业为依托、职业为特色、能力为本位、质量为准则”的先进教育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求, 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 参照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 实践教学项目化, 素质教育经常化”的思路, 重构课程体系, 建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体系互交互融的特色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容要求层次清晰、相互配合、主干突出、个性拓展。内容可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如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技术知识模块及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适当开设的一些人文、社科等方面的选修课模块等。
实践教学板块体系构建要求内容完整, 形式多样, 结构合理, 可操作性强。专业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 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实训、综合技能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 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 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实践。在实际教学中, 要求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毕业生明确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 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 形成了专业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 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强化实践, 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为原则, 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 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 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注重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近年来我院实训项目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有如下表现:
1) 在传统的实训项目基础上, 突出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如计算机绘图, 广联达造价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等, 适应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2) 施工技术实训中尝试以校内模拟实训和现场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3) 毕业设计课题与顶岗实习工程项目相结合, 真题实做, 确保了学生设计质量, 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
4) 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 增加《建筑力学与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实训, 进一步增强识图能力;
5) 《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加大现场教学的比重, 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感性认识;
6) 将毕业设计修改为综合实训, 使学生“零距离”定岗实习。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 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置教学单元 (即学习情境) , 每一个教学单元就是一项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 如以项目施工过程为主线, 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按技能项目进行构建课程体系, 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 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 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
4 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面向经济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证。
摘要:新时期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新的教育模式下, 顺应了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职高专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实践, 专业实际, 对专业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为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文生.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中等职业教育.2007 (23) :44-46.
[2]黄波.“六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学平台.2011 (8) :57-58.
[3]杨卫国, 王京.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9 (14) :15-16.
[4]卓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 (9) :58-61.
3.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的变革 篇三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建筑能耗
中图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生活的追求,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走入百姓家,年人均用电量由1990年的123.3KW/h增到2000年的660KW/h,集中供热面积由2.13亿平方米增长到5.06亿平方米,建筑用能的急剧增长,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建筑节能在我国尤其重要。
2 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事实上,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0,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3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不仅严重短缺,实际利用效率也偏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节地:节地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合理的选址和有效的规划为造就绿色建筑奠定了基础。绿色建筑在基地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避免破坏基地内的湿地、沼泽地。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黏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与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并注意施工的品质及气密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节水: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另外可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我国多数的水景、人工湖采用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人工湖使用自来水是对城市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节材:节材是重点走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具体包括发展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化学建材,节能、节木、节钢。在建筑中采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减少木材、水泥和黏土砖用量,保护环境,选择循环再利用材料、加强施工废料的管理,推行就地取材原则。
4 建筑技术的变革是建筑绿色革命的保证
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物本身,也包括了整个建造过程。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需要进行以下的变革。
4.1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技术变革
将生态工程学原理用于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多样性,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这一可持续的设计理论指引着设计走向新的形式和新的领域。从技术上说,绿色建筑绝不仅仅是指绿色建筑物,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建筑细节。 建筑师根据不同的地理与自然条件,用适宜的技术,自觉地创造出生态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再是建筑设计本身,整个建造过程都必须纳入到可持续设计元素中。设计方案中要尽可能利用再循环原料和材料,建筑构件和材料的使用要考虑来源的可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景观设计要考虑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
4.2结构设计与理论方面的技术变革
在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方面,与生态建筑形态相适应的可持续结构设计理论是新的研究方向,以保温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构件模块化、循环再生材料利用、生态性新型建筑部件使用、利于快速清洁施工、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等為目的的新型结构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3相关其他专业设计的技术变革
其他与建筑相关专业工程设计与研究也发生研究格局的变化。 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和设施设计、大小便分离管网和卫生设备技术与设计、可升级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以及经济性太阳能供热、制冷及动力系统等将来是未来重点的研究领域。
4.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四
通过自己认真的学习,使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现就本次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概要回顾:
1、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标准 :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标准是指任何类型、任何规模的项目的管理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标准主要有4个:(1)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目的是总结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制定通用的项目管理标准指南。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提高和完善,PMI先后4次对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04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简称PMBOK2004。(2)1997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PMBOK为框架提出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成为ISO9000族中重要的支持性技术指南。作为ISO9004-1的补充,该指南规定了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执行起重要作用,并对于达到质量标准具有影响的质量体系要素、概念和惯例。该指南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多种类型的项目。但其内容仅涉及项目质量管理部分。(3)由英国政府商务部(OGC)开发的受控环境中的项目管理。(4)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编制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淮ICB3.0。它是欧洲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其目的是拓展和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个人素质,开展继续教育,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最终能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
2、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1993年提出并组织研发的,目的在于推进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建设和项目管理专业化发展,推进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项目管理水平尽早与国际接轨。C-PMBOK于2001年5月正式推出。C-PMBOK的核心要素,C-PMBOK将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分为88个模块。
3、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简称(PM)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
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包括总则、术语、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管理规划、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项目环境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信息安全、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收尾管理18个部分的内容。
5、建设项目现行的管理模式:从管理角度看,工程承包的组织与运作方式属于项目管理范畴。对业主要建设一个工程项目,也就是要向建筑商“采购”这一工程。在工程承包市场,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项目采购方式,如平行承发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DB模式;CM模式;BOT模式等。
项目采购方式既是组织项目建设的基本模式,从管理角度而言,也可称为项目管理模式,对承包商就是工程承包方式。不同的项目采购方式对应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
(1)设计—招标—建造方式
设计—招标—建造方式(简称DBB模式)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其形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也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
(2)设计—建造方式(DB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设计—建造方式。该方式是对设计一招标一建造方式的一种改革,目的在于解决设计—招标—建造方式周期较长、费用较大的问题。
(3)设计—采购—施工方式(EPC模式)
1999年FIDIC《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中的EPC/交钥匙合同(美国称之为交钥匙合同—Turnkey Contract;欧洲称之为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可看做设计—建造方式的一种特定类型。EPC是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全面服务(一揽子服务)的需要而产生,通常由一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或承包商联合体承担对大型和复杂工程的设计、设备采
购、工程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等全部工作(即“交钥匙”承包模式)。其适用范围: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交叉、协调关系密切的项目;采购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项目;承包商拥有专利、专有技术或丰富经验的项目;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能力不足的项目。2003年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可以说是对该模式在国家层面的一个肯定。
(4)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
CM模式也有称做专业建设管理方式(PCM)。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方式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分阶段按顺序进行,使设计与施工相分离,延长了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同时也使施工承包商不能迅速进入。
(5)BOT模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意思为“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私营部门(多为国际财团资本)承包商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的承包方式(即带资承包)。其基本涵义是,政府部门就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项目公司(由私人资本组成)签订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公司负责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可在该基础设施建成后,通过经营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抵偿该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成本,并获取合理的利润。政府部门则拥有该基础设施的规划权、监督权和调控权。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再无偿将该设施转让给政府部门。
(6)项目管理承包(PMC)
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选择工程EPC承包,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其费用一般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
我通本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建设工程专业学习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是
关系到国家、社会、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使自己的知识更新成为自觉行动,使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创新。
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一切要从自身做起,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岗位,牢固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和创新。
姓名:周玉鹏
现有职称: 中级工程师
5.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五
摘要:经过近十年的建筑工程业的发展,人们对节能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要求建筑单位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建筑能源的消耗情况,然后提出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从施工材料到施工技术等方面实现对建筑的节能,让节能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工程;环保材料
1建筑能源消耗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和建筑部门管理人员为了节省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省去了节能减排的设计,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这是众多企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设计人员自身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虽添加了部分技能技术的应用,但是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建筑能耗仍然在各项工业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建筑能源消耗在冬季和夏季能耗明显增加,北方到了冬季,供暖的能耗随之增加;南方到了夏季,空调的能耗更加多,电量也随之显著攀升,住宅用电的比重也在各项消耗中占据16%。如今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其使用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分布推广的范围也相对狭窄,能够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建筑也屈指可数。我国正处于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初步阶段,设计人员也缺乏对此项设计理论的研究,在设计费用上也比较高,材料使用的成本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商也因为成本、选址的问题,投资额居高不下,多种复杂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比例相对比较低,能耗也相对较高,节能效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这就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所面对的一些现状,诸多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2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仍有所欠缺,进展比较缓慢。其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阻力也相当大,因此能源的使用恶化程度有所加深。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为了应对这一环境能源问题,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降低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国家要对下达的绿色建筑节能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进行贯彻实施,强制建筑工程企业对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建筑设计人员要积极进行节能技术的设计,提升建筑设计质量,提高对节能技术研究的效率,将其广泛应用,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3建筑节能技术分析和运用
建筑节能技术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努力,从建筑围护结构到室内装修、节水设计、灯光照明灯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应用,来扩大绿色节能建筑的推广和应用范围,实现其价值。
3.1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在冬夏两季体现明显。通过外墙和屋顶两个方面达到隔热和隔冷的能力,如果保温隔热能力差,采暖空调系统要保持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别值,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如何保持这一稳定的温差节省能量,就需要通过增大外墙和屋顶的热阻,需要研究开发既能承重又能保温的墙体材料。此技术路线是结构性材料和高效保温材料的有机结合,但是还要明确将两者的功能区分开,实现复合墙体的节能技术。在一些高档的CBD大楼设计上,窗户的设计很重要。因为窗户特别多,可以增加室内的光线强度,白天可以不用打开室内灯光,节省了电力费用。太阳的辐射热量不容小视,如果能够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提高遮阳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空调的负荷,窗框和墙框要使用新型的PVC型材达到隔热的目的,这样可以减轻电费的支出。合理的围护结构可以使墙体抵御风、太阳、雨水的侵蚀,不至于出现房顶漏水的现象,造成墙体开裂,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延长有重要的作用,后期的维修频率也能得到降低。
3.2提升采暖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冬季民用建筑和商用CBD、工业建筑都要采用集中供暖,淘汰以往传统的供暖系统。民用建筑可以通过市政热水管道集中供暖,要做好对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减少热量在室内的损耗,管线保温要做好,可以减轻市政供暖的热量损失。商用CBD在对办公室进行供暖时,夜间如果无人上班,可以实现定点自动关闭大楼内的采暖空调系统,节约能耗。
3.3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建筑节能的整体性起到决定作用。因此要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其循环利用率是设计人员开始关注的问题。将生活污水和屋顶雨水管道分离开来,通过收集屋顶雨水管道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的水汇集至一块,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此部分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车店,公共厕所的冲洗水。另外卫生间的马桶设计要更加节水,减少水的使用量,控制污水的产生量。
3.4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选择也相当重要,对于控制材料的成本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人员要注重对这两种材料的研究,开发出具有再生功能的材料,达到废物重新回收利用的目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方面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环境无污染,污染的程度相对低点,这对于环境治理也贡献了力量,能够进一步靠近节能减排的目标。
3.5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目前,太阳能技术应用在建筑节能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方便人们洗浴用,减少了电加热的使用量。利用太阳能发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应用,主要体现在供暖。风能的利用体现在室内的空气流通性,通过对房屋布局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室内人员保持愉悦,生存环境更加体现了宜居化。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强对风能发电利用,通过合理布局,增加风能的利用率。另外一种可再生能源是地热源,冬季供暖采用地热水进行整个小区的供暖,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供暖的压力,减少天然气、煤炭的使用量,达到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的。
4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节能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和装修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它是一门很有前景的技术。这种理念值得应用在各建筑领域中,对于大自然是一种益处,保护了我们生产的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使生存环境更加生态宜居。
参考文献:
[1]龙惟定.试论建筑节能的新观念[J].中国住宅设施.(02).
[2]杨环.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
[3]许欢.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4):64.
6.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心得 篇六
1、有人说建筑师是受共产主义教育,却在资本家手里干活。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现实中的设计的情况,谈谈你对建筑的理解。
3、任选一题,不少于3000字。
一、就像孩子在海边玩沙子一样,我的青年时代是在玩弄材料。一个人不能忘记你来自何处,你的出生地和那些属于你自己别人没有的东西。--伦佐 皮阿诺
初涉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课堂时总是怀着一种既崇敬又觉得神奇的心态。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梦想到的土地,无论其多远,每个人都能成为他自己的建筑师。建筑学生应该多外出旅行以增加阅历,应该多接触建筑实际建造和材料使用以克服当今信息时代与物质时空的疏离。现在的信息社会,我们知道的越多,理解的越少。这个过程使我们逐渐地远离生命的真相,却活在一个图像的世界里。我们怎么与我们的梦想互动,赋予梦想丰富的背景,引导梦想的前进并将其阐述清楚?--旅游、阅读、理论分析、绘图、思考、交流、设计、感受自然还有生活。
在一天中要有一段时间应该一个人静静地度过,在这个躁动的社会下让自己拥有一个比较沉静的心态,和一种超越烦躁的修养。匠人之心,质直而专注。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都是,而且必须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现在的我们很少能够听到雅致、迷人、舒适、和谐这些词语。相反,可以听到社会目的、干涉、功能、适用性、风格、可持续发展和许多深奥的概念以及简单的专门术语。由功能、结构和理论决定的建筑只是留下一张白纸而不是一个故事。这张白纸可以引起许多抽象的想法,失去的是与用户有关他或她在建筑物内居住时的精神或神话方面的对话,留给我们的只是设计者的风格和个人的表达。而建筑需要的更多……
关于艺术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我们喜欢什么。建筑师的个性,建立在他的专业知识与对人世的深切关怀上。艺术不应是外在的癫狂,而是思想的张扬。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在于艺术家用支离破碎的思想来表达那些持续连贯的事情而科学家是用持续并且连贯的假设去研究那些支离破碎的事物。当摄影师将现实变为梦想的同时,建筑师正在将梦想变成现实。从这个角度看建筑在本质上其实是个乐观的职业。我们塑造了建筑物,然后建筑物塑造了我们。
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雕塑是凝固的舞蹈),是石头的史诗。
人类最原始的需求是建造能够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房屋是人生存斗争的产物。最初的最初,建筑只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偏安一隅,还是心灵栖息的美好家园?延续是人类的最高意愿,它孕育了生命超越的动力,具有自在的传承性,表现为时代精神的交替,负载着某些记忆和美好的梦想。然后建筑开始慢慢发展演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表达自身的文化形态的同时又较完整地映射出人类文化史。建筑作为文化,它对人的心理作用表现在:1人和社会的崇高性(善);2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真);3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美)。
建筑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但它更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是社会活动的舞台,是社会文化外显的形态。欣赏一种建筑,要自欣赏一个社会及其文化开始才成。建筑的外延是什么?有人说建筑是从雕塑到构筑物(水塔、烟囱、聚气塔等)之间的一切,就是把建筑作了一个有关应用性和艺术性之间的截取。然而我们似乎应该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建筑。建筑作为:
·场所--与生活契合·事件--反映时代、精神(理念)
·语言--形式、材料
·艺术--空间感
建筑是尊重现实的实践,是充满诗意的叙事。一些建筑物是沉默的,没有什么可说,没有声音--仅仅是一个物体,另一些就太吵了,还有一些可能会讲述一个包含骄傲和炫耀的愚蠢的故事。建筑物应该能代言它所处的时代和地域,却又渴望永恒。建筑中的人性美就是当人们沉溺在建筑技术、形态美学、陷入哲学思辨的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真正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以建筑的美为目的。所谓美,就是使人引起审美心理上的愉悦,它并不为了其他的目的或者功利。可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建筑来说,总有它的具体的用途,因此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建筑必然有非艺术的目的。建筑不仅仅是表达,它不是艺术,艺术能抒发或者激荡人的理想,而建筑则可实现很多人的理想。
真实是建筑的上帝。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建筑被视为人类搭建的情感容器,它在承载生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生命。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并不会局限于建筑的自身形态和美学功能,它还会建立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为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实现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结构形式的灵活尝试,也突出了对最新的建筑研究成果的关注和验证。建筑中的社会价值没有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那么容易体会,它所能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没有现行制度来得直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它潜在的、深远的影响。在宽泛的空间概念中,相对独立的存在应该融合建筑的技术性,服务于建筑、景观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细节表达,并关注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或者社会性文脉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最好标准。在现实的建筑中,已经很难闻到精神的味道了。有价值的艺术品在传达出那种感性或可知觉的因素之后也会同样被外界识别。建筑的存在行为能否实现人类预想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建筑和城市存在的最终状态,而设计或者竣工本身不代表建筑的真正存在,当建筑处于存在的界限之中,符合伦理秩序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幸福愿望,才是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现实有两种,一种是主观的现实,一种是客观的现实。
许多人乐于设计方案并构想建造方式。我们喜欢做梦,幻想设计和制造物品。我们喜欢学习知识,做艺术家,把复杂的组织积聚在一起。人们对建筑艺术有一种好奇心理,渴望亲自体验建筑艺术,期望建筑是异乎寻常的,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来理解,将其视为一个故事牢记在心,感受建筑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那种激动。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方法,一种以令人满意的方式使事物规范有序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回报你和社会的艺术。然而,真正幽微动人的互动,必须用沉静的心才能感知,因为建筑的宏观之美,人人皆能轻易感受,而微观之美,却只有柔软的心才有福气观察到。它应该能够启发我们的思想,开拓我们的情感领域,鼓舞我们的创造力……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一定会有一种大家可以领会的语言,以便达到它激发我们情绪与思想的目的。然而所有的建筑都必须由建筑师来建造吗?事实上全部建筑中只有5%来自建筑师的设计,我们因曾经认为的美轮美奂的5%的建筑而致力于建筑师这个职业,但是我们没有接触到事实上正在设计那95%的建筑物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人们简单地建造他们所需要的设施。
建筑的市场很大,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方法,做的事情不一样。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白,现实的建筑行业里,一个建筑师做事的方式是私人的,可是他做出来的作品可以属于每个人。一个设计师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作品,还在于他用自己的与客户、受众进行的沟通。设计师要有情感,但是这种情感更应该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功能、形式、空间的东西,还要考虑法律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我们不应该在遭受创伤的土地上抹抹药膏,而是使土地的肌肤更加光滑。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从来都只是我们自己而已。
房子越盖越好,城市也是越变越漂亮,但只是漂亮,却越来越不真实。市民文化,老百姓的价值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渺小,而真正的社会价值往往是在利益方面的价值取向,大量的城市更新带来了一个英雄式的时代,塑造这一时代形象的,不是老百姓的生活迫切需要的,而是大量的地标建筑,是大剧院,体育中心。也许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缺少好的建筑,而不是缺少伟大的建筑。人类发展至今,在建筑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在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上没有清醒的认识,永远用这种强势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潜在很大的危险。建筑从来不是由一个单独的事件触发的,也不是由一个人的计划和设想的直接实现。建筑是对社会流动中各种相互矛盾力量不断进行调整适应的结果。为人类环境建立秩序和关系,这就是我们建筑师的任务。
7.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七
1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规模的扩大, 近年来各种新型建筑不断的涌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取得的飞速发展。但是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同样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在逐渐的增多, 但我国建筑行业对能耗问题却不够重视, 这样就使得建筑业成为了我国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相关的施工企业一般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对能源消耗问题并不重视, 其主要的精力一般都是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上,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就使得在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能源消耗问题, 同时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建筑耗能也给我国的能源供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影响。而通过加强施工环节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通过改善施工技术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能够让我国的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和谐的发展。
2 利用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的相关措施
因为建筑的能耗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提高建筑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一般建筑能耗的主要就是表现在照明、室内问题以及卫生问题这几个方面, 因此要想采用建筑施工技术来降低建筑能耗, 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开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这几个措施来来用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1 降低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
在利用施工技术来降低建筑能耗的过程中, 施工环节是整个建筑能源消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降低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步骤入手, 首先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对于那些能源消耗大且施工效率低的施工设备进行更换, 尽量选用一些工作效率高且对能源消耗较低的施工设备来施工[2]。其次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检查工作, 对相应的设备要做好保养与维护工作, 从而提高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将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提升上来了, 就能够降低施工设备的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
2.2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建筑行业在消耗大量能源过程中, 之所以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建筑行业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后, 会使得自然资源逐渐的枯竭,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在降低建筑能耗的过程中, 通过开发新型的施工技术,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就能够降低对非再生能源的消耗, 通过相应的施工技术来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比如说利用太阳能来进行生活中用水加热、取暖以及照明等[3], 同时也可以利用地热来解决一些地区的取暖以及发电的问题。因此通过开发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在建筑建筑行业中, 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的能耗问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并且也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中最关键的问题。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 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 并降低资金的投入, 就必须要重视建筑能耗问题, 并提高建筑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而通过开发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 能够加强对环保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力度, 并可以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问题的分析, 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郑拥军.优化施工建筑技术降低建筑能耗[J].建筑知识, 2010 (02) .
[2]何咏梅.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 2010 (04) .
8.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篇八
关键词:节能建筑;新型建材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93-02
1引言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然而,在国内外,建筑能耗已成为主要的耗能项目,为了实行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建筑物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规划、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
2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2.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相同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如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 %。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2.2合理确定建筑外墙的窗墙面积比
外窗、实墙是建筑立面构图的主要元素,也是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窗是保证房间良好的采光、通风的重要卫生条件。窗墙比是窗洞口与墙的面积比值,增大这两个比值不利于空调建筑节能,应尽量减少空调房间两侧温差大的外墙面积及窗的面积。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很大一部分,故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是很重要的,一般北向不大于25%;南向不大于35%;东西向不大于30%,主要朝向的窗墙面积比选择为0.4左右较为适宜,这样只需对外窗的传热系数提出要求即可,而不必再考虑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
2.3重视建筑外窗的细部设计
外窗的设计不但应考虑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要求,还应重视其开启位置、开启方式及玻璃分格的确定,少用玻璃幕墙。
2.4合理控制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外表面积S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的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因此,出于节能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当需满足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采用较大的体形系数时,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2.5绿化对节能建筑的影响
绿化对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3增强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据有关资料介绍,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每增大1 W/m2·K,在其他工作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负荷增加近30 %。
3.1外墙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
3.1.1保温材料在墙体及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保温材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最基本的条件。实心砖已普遍被空心砌块和多孔砖所代替,在空心砌块的墙体中,为了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隔断在砌块之间形成的空心通道的气流,还可以在各空隙中填加膨胀珍珠岩、散状玻璃矿物棉或散状矿物棉等绝热保温材料。
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采用轻质高效的玻璃棉、岩棉、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墙体的保温基本有3种形式,即保温、外保温和夹心保温。建筑的墙体结构可以是最外面一层为木质或塑料质的墙板,然后是一层硬质的泡沫塑料,里面就是墙的标准主体。另外一种典型墙的结构是在空心砌块或空心砌筑好的墙体空腔中,填充密实,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3.1.2保温材料在屋顶上的应用
建筑采用尖顶的屋顶,在尖顶的阁楼空间紧接屋顶的下面装上供空气流通的通道,既能解决空气的流通,又可起到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同时在天花板的上面要铺设玻璃棉或矿物棉毡、垫,或在此空间直接吹入松散的保温棉,或者直接吊装由玻璃棉或岩棉等保温材料和装饰贴面复合而成的天花板。
3.1.3保温材料在地面中的应用
对有地下室和地下空间的建筑,空间的地板并不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这就为保温创造了有利条件。即使地下室和地下空间不是采暖空间,在冬季仍会有相当多的热量通过一楼的地板传出。因此,在建筑物的一楼地板下面,仍需要填充高密度的保温材料。
3.1.4建筑的外墙装饰材料
外墙装饰材料应兼顾保护墙体和美化墙体的两重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选材原则以对环境和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与无放射性为主,另外在采光、通风换气、保暖隔热、防噪声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外墙色调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由于日照时间和强度都比较大,所以外墙最好采用浅色调为主,能有效降低建筑的热量吸收,间接减少空调使用频率;相反,高纬度地区就应以深色调为主。
3.2隔离太阳辐射热
对垂直墙面可采用外廓、阳台、挑檐阳等遮阳设施和浅色墙面、反射幕墙、植物覆盖绿化等。
3.3门窗的节能技术措施
3.3.1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30%,其能耗却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其中传热损失为1/3,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可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3.3.2设置遮阳设施
设置遮阳设施,考虑空调设备的位置。减少阳光直接辐射屋顶、墙、窗及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可采用外廊、阳台、挑檐、遮阳板、热反射窗帘等遮阳措施。门窗的遮阳设施可选用特种玻璃、双层玻璃、窗帘或遮阳板等。
3.3.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如加装密封条),可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3.3.4尽量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
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如塑钢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最大负荷的20%~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10%~20%,因而控制窗墙比在30%~50%范围内时,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
4屋顶的节能技术措施
4.1隔离太阳辐射热
隔离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对屋顶可采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对屋面进行绿色覆盖,既可遮阳,又能隔热,而且通过光合作用,可消耗或转化部分能量,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植物覆盖法是空调节能的较好方法。另外还有设计通风屋面、蓄水屋面等节能措施。
4.2“冷屋顶”节能
所谓“冷屋顶”(cool roofs)是指日射反射率高的屋顶,它通过对普通屋顶涂上高反射率的涂料,提高屋顶的日射反射率,减少太阳热量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空调冷负荷和空调节能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约 10%~50%。
参考文献:
[1]付祥钊.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柳孝图.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编辑:尤俊丽)
9.建筑测量心得体会 篇九
两个多月前,我们刚经历了大地震。地震后的场面现在还犹如眼前。到现在我还记得灾区失去亲人的同胞们撕心裂肺痛哭时的场面。到现在还记得那些压在废墟中的孩子们。还记得那些等在废墟外的焦急的家长的表情。作为一个将来可能投入到建筑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我为自己无法保护他们而感到惭愧。同时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做一个有良知的土木人。建最安全的建筑,建最安全的房子。在这里我不想评论那些所谓的专家在电视屏幕上说什么学校本身就比较危险的话是否正确。天灾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天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地震后,材料力学老师给我们普及了一点地震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在网上了解到一些地震方面的知识。我了解到我们在建筑质量方面做的很差,我为一些建筑从业人员感到惭愧。
当我了解到建筑结构专家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建筑的质量是生命攸关的大事,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同样对土木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很好的技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还要做事细心。当然有良知是首要的。
测量是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举些例子,我们要建造铁路、公路,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一条经济合理的路线,我们必须进行路线勘测,进行路线设计。当我们建造桥梁时,在建造桥梁之前,必须要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测量河床断面、水位、流速、流量和桥梁轴线的长度,以便设计桥台和桥墩的位置,最后将设计位置测设到实地。总之,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对我们土木建设技术人员来说,我们必须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经济,更安全的施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测量技能对我们今后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掌握,绝不能敷衍了事。
其实,做测量实习之前,我们就已经上过了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已经作了一些小实验。这次测量实习只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实践一下。没做实习以前,我以为不就那点知识吗,上课都学过了,一定会很简单的,几天下来,感觉理论和实践真的不是一回事,学理论知识时是有老师带领着,你不用去探索只是接受老师的知识,而实践则是要自己探索,没有人会告诉你怎么做,打控制点位置的选择、控制点的个数、闭合导线、碎步测量都要自己考虑。对锻炼我们的全局观、合理统筹安排都有更高的要求,同样测量需要一个小组团队合作完成,而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所以团队合作在测量中也非常重要。
下面简要谈一下这些天我的一些工作以及我的一些收获。这些天基本上整个测量工作中每个环节我都尝试着做了一下,从一开始的选择控制点到大闭合导线测高程,再到碎步测量读数,从控制导线的高程、角度计算及高程、角度的改正。同样还调平水准仪、对中调平经纬仪、扶尺子。几乎测量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了锻炼,所以这些天感觉收获很大,真正起到了实习的作用。
建筑测量心得体会(2):
一、理论是基础 实践是根本
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进行测量实习前,这学期张老师经过对理论知识精细的讲解,我们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致使我们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于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当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
无人不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是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是这样,其它的还是如此。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树立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明确目标 制定计划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这次测量实习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次为期十天的测量实习的内容主要有三项,地形图测绘、建筑物放样、道路圆曲线测设。明确了目标,就应当为之拼搏。我们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在进行测量实习初就对测量实习的进程做了相关计划。终于让我们少走了许多曲折之路。比如,我们每天实习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准备仪器时就只带需要的仪器,而并非劳神、费力全都带到实习场地。虽然这是在实习期间的亲身体验,我们却对此受益终生。
三、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我们《建筑工程测量》实习并非单枪匹马就能完成任务,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在进行碎部点的测量时,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立尺人员立足、观测人员读取数据、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绘图人员绘制草图等。为此,我们需要让组员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早日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由此,我真的领悟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了,正如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统一战线的形成,也许抗日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果我们这次测量实习没有组员齐心协力地奋进,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四、老师指导 同学探讨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更离不开张老师顶着烈日不畏艰辛仔细、耐心给我们的正确指导。让我们才茅塞顿开,思维也更加开阔,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吃苦耐劳 自强不息
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地方一般大多是室外露天工作,遇到风吹日晒是再所难免。正如我们这次测量实习一样,由于时间是夏季,所以天气炎热。于是我们许多时候都是利用早、晚的这一段时间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早出晚归。虽然不习惯,但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选择吃苦耐劳,选择自强不息。终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组员用十天辛勤的汉水换回了实习工作的圆满结束。
一个测量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还是要求我们这样做啊!因为如此,才有新的希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汶川地震的降临,没有压到我们。这归功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发展,更是我们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打下了坚定的信念——中国加油,中国雄起!
六、严格要求 求真务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仪器操作时,务必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测量实习。我们实习相关内容时,也务必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我们将走许多曲折之路。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时代性与规律性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求真务实地不断进取。
七、存在问题 不断完善
我们这些天的实习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是团队工作,所以在组织协调人员任务时还有少许不足。有些仪器操作生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熟练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断总结中前进,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的目的。最后要树立起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念,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10.建筑安全心得体会 篇十
在这里,我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是陶经理,对于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与陶经理的沟通与交流中,我有以下感想与体会:
首先,现场管理工作开展实施比较困难,做好工作还要继续努力。项目部领导针对这个问题给我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也非常体谅我们这些新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的难处,他建议我们做好平时的沟通工作,必要时采取处罚措施。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也非常感谢项目部的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刚刚扔下书本,进入工作岗位的我,很多对于工程的概念和思想都是停留在书本之中的,而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现实工程中最简洁最概括最理想的情况。而我们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也是最复杂的管理工作。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掌握最基本的理论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会将基础的理论运用到管理中去,这就要想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正如陶经理所说的,加强同施工人员的交流是必要的,在生活中关心他们,摆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态,让他们觉得我是真正在为他们着想,工作之余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工作之中就要各司其责,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办事,这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不是目的,为的是能够“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其次。我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有转业的想法。项目部领导对于我的这一想法表示了理解与支持,但是必须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多向工长学习。在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深知自己作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的重大,这关系到国家以及个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学到的,我发现自己有想转向技术工作的想法,这并不是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不热爱,而是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有把握本质安全,做好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就会更好操作。我也深知,自己的专业背景在技术上还有很多差距,想转行就一定要在对自己本职工作得心应手并且有所成绩的基础上,毕竟我才刚到这个工作岗位,我会更加珍惜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在努力做好领导交给的工作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其他知识,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巩固和为自己以后转向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要求我在平时应该多向技术人员学习,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11.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结构技术;建筑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的形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一座新建筑穿着华丽的外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驻足、流连于建筑形式美给我的心灵的印记,世人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当建筑师苦苦的求索寻找新的美学形式但仍然黔驴技穷时,我们的设计者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什么?我认为形式美的源泉是功能的需求、结构的技术。所以功能、技术与艺术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建筑象人体一样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是系统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局部的。当下业者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是由偏颇的,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也必然会阻碍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住屋形式是巢居、穴居、以及在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帐篷屋,是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原始人使用木材生土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窝棚。
2.奴隶社会的建筑
奴隶社会随着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建筑的类型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的形式出现巨大的变化。在古代的埃及人们利用石材建造神庙和陵墓,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古希腊同样继承埃及的梁柱体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希腊人将梁柱发展成具有美的形式,出现古典的三柱式,以及女像柱,两者的形式不同但结构的核心是一致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是抗压能力强于抗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是如此的小,建筑空间也是狭小的。建筑作为单体强调的是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的内部狭小空间的神秘化。在希腊建筑往往是作为雕塑来处理的。在古罗马文化时期,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罗马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新的结构形式拱券结构。罗马人利用混凝土这种新建筑材料创造一种新筒形拱形工交叉拱、十字拱解决了大跨度屋盖的结构形式,继而获得了连续的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的建筑,正是在古罗马时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进而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
3.中世纪的建筑
欧洲的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社会,建筑的类型以教堂为主,高耸的教堂留给我们更多神性的表达,建筑风格更趋于美观,由其是以哥特时期的建筑最为典型高耸的向上建筑风格直指上苍表达着与神的交流与对白。形式的表达继而带来的神性化的想象赋予了哥特建筑的神性的神秘感。我们剖开哥特建筑的形式寻找带来这种形式美的根源在于中世纪结构技术的发展,在中世纪时期继承了罗马的十字拱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将罗马的十字拱发展成为四分类骨拱,同时将单圆心的拱变成双圆心的拱形成了框架式的双圆心的尖拱,同时拱顶所产生的侧推力由新力学构件飞扶壁传到外侧的横墙上,这样整个结构体系就变成了框架整个的受力过程屋顶的荷载传递给尖的肋骨拱——柱子(竖向的力)——基础——地基完成,而拱所产生的水平向的推力传到侧墙——传到基础——地基。这时配合肋骨拱柱子也形成了束柱的形式,摆脱了古典的柱式,达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4.资本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在这段历史时期主要包含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在这段历史时期建筑的结构形式并没有较大的改变,设计师在考古等领域的发展的带动下形成了对古典文化建筑的热衷与模仿,创造了具有特设的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从早期的对古典建筑的模仿,创新到晚期的巴洛克建筑的推器繁琐变形,反映出形式主义的已经走入到了末端,设计师不顾及形式美的产生的动力在于结构技术的变化,这个时期的人们试图创造出新的形式无奈由于结构的不改变所以形式的变化是表面的是化妆术,不会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伴随着18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建筑界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时由于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也就是伴随着机械化时代工业发展提供的大量的人工材料。由质地纯正的、经实验鉴定的、用一定原材料生产的人工材料代替质地混杂的、不可靠的材料,例如,型钢和更加新的钢筋混凝土都是计算的纯粹结果,它们精确地、充分地利用材料。由此带来了建筑形式的新变化,体现到了大框架的建筑上面。伴随着新材料,考虑到墙和窗子的构造,最终的结果是一米厚墙上的天然优质石头被轻质的煤渣空心薄墙壁等取代。钢和钢筋混凝土对机械化时代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钢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特性与木结构颇多相通之处,而混凝土却与此不同,其构件在连接(浇筑)之后,融为一体,是化学式的连接。钢构件通常也非常适于线性地使用和表现“线的构成”。除了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外,合成树脂、塑料、金属等作为基本材料与由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剂制成的复合建筑材料在机械化时代也日渐普遍,而且其性能也越来越好,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型材、线材等工业组合建筑制品,也能给人以超越技术美而升华为科学美的审美感受。
5.现代建筑形式的迅猛发展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建筑材料将变得日益复杂,集成技术用于建筑材料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纳米技术也为材料的集成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集成化的材料还没有发展成熟,准确的说现在这种材料是以“构件系统”的方式表现的。
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中,不少也是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产生的建筑形式美,采用玻璃墙的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从建筑平面和立面上来看都具有浓厚的古典庙堂的气氛,但是与帕提农神庙等古典庙堂截然不同的是它所使用的材料——钢材而非石料,于是建筑以相似的形式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采用光电幕墙技术的英国利物浦基础物理研究院、德国哈姆尔城市大厦满足了恶劣天气对幕墙的所有要求,也满足建筑的物理需求,比如阻燃、保暖、隔热等,而且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幕墙加装了光电模板后,可代替抛光的自然建材,并且在光电幕墙的生产、使用直至报废都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光电板成分中没有有毒物质,不会在建筑物起火时出现任何诸如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而采用气凝胶玻璃板的巴伐利亚的建筑事务所可以使日光均匀分布于更大进深的室内,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眩光。
6.结论
12.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光伏系统
1 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现代化的建筑发展模式下, 节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 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建筑企业而言, 节能技术的有效使用, 不但能够推进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且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当中, 很多企业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将节能技术运用到建设当中去, 但是有些企业也存在对节能技术不够重视的现象, 因此为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做好对节能技术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 建筑节能的定义及意义
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及最小的投入来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说, 建筑节能是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符合全球的发展趋势。
从现代日常生活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 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研究, 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还能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1 提高施工水平, 推动行业发展
在当今建筑施工过程中, 合理的利用节能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有效节约, 而且还可以起到推动施工水平的进步的作用。在新的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材料的影响下, 原先的一些比较复杂的施工环节开始变得比较简单易操作, 以往比较笨重的施工材料也逐渐的被许多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所代替,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难度, 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水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建筑行业的发展, 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才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2 加强资源保护, 缓解能源危机
对发展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 可以实现对建筑行业资源的有效保护, 能够使建筑行业从一个资源消耗以及浪费的形象转变为一个节约资源的角色, 从而使建筑行业像绿色行业方向发展。当今社会, 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建筑行业在传统观念上作为一个资源、能源消耗的大行业, 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在资源和能源方面的需求, 而且这也对缓解能源危机贡献一份力量。
2.3 实现资源节约, 促进经济发展
研究建筑节能技术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节约。随着社会发展, 人口增长, 生活需求的加大, 资源能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的大型行业, 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可以有效的转变建筑行业在现代社会资源使用环节中的地位, 将其从“能源消耗大户”转变为“能源节约大户”, 这不但提升了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 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将节约出来的资源投入到其它的行业中去, 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
2.4 推动环境保护, 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在现代社会工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而且已经严重的危及到了人类的生活。作为社会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节能发展帮助建筑行业从污染严重的行业中分化出来, 成为环境保护产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 环境保护也是刻不容缓, 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发展是人类社会节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3.1 外墙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的保温是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以往的建筑外墙的保温是通过增加墙体的厚度来实现的, 这种保温方法不仅浪费很多的建筑材料, 而且保温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根据建筑外墙的实际情况现在节能保温技术在在原先外墙保温方式中蜕变出来, 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夹心保温技术以及外墙外保温技术。
3.1.1 外墙夹心保温技术
外墙夹心保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墙体外层和内层之间放置保温材料,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目前市场上较流行的保温材料主要有矿渣棉和玻璃棉等。应用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必须要保证内外墙材料的一致性, 一般都是采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但是由于外墙夹心保温技术的建筑墙体分层因此抗震性能较差, 所以在推广和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3.1.2 外墙外保温技术
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外墙上涂抹保温层,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一方面外墙外保温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外界温度对室内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 是现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温技术。从现在外墙保温需求以及实际施工技术角度考虑, 玻璃纤维以及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是当下最理想的保温材料。
3.1.3 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技术是通过在外墙内侧安装保温材料, 因此来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由于外墙内保温技术在室内施工, 不受环境干扰的限制, 因此应用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现在, 比较流行的内保温材料主要有苯板、挤塑聚乙烯板保温砂浆。
3.2 门窗节能技术
据有关资料显示, 建筑能量有一半以上的消耗来自于门窗, 门窗在建筑中起着通风、保温的作用, 所以在门窗中做好节能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的意义。从门窗实际的功能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想要在门窗中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就必须提高门窗的密封性以及门窗材料的隔热性, 从而起到保护建筑能量的目的。门窗保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加玻璃间的空气层来达到保温效果的。选择门窗材料时, 我们应该首要选择像UPVC塑料材料、铝木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断热材料等的这类材料, 因为这类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选择污染小、以及密闭性良好的优点。对于玻璃材料的选择, 应主要选择那种透光效果好以及隔热性好的材料, 比如镀膜玻璃等。在选择密闭材料时要选择弹性不易发生变形以及高粘结性好的密闭材料, 保证门窗的密闭性, 达到节能的效果。材料例如聚硫橡胶和聚氨酯等。
3.3 屋面节能技术
屋面作为建筑结构的外部是直接承受阳关照射的部分, 因此屋面的温度比室内温度要高2~4℃, 在这种前提下, 对屋面的节能研究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当下常见的屋面节能技术主要有倒置式节能技术、绿化技术等。倒置式屋面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屋顶结构防水层和保温层的位置进行交换, 以此来实现对屋面能源的有效解决。在采取这种技术的时候, 对保温材料具有一定的要求, 吸水性要强、导热系数要高, 比如水泥蛭石等。倒置式屋面技能技术由于具有施工简单、隔热效果好以及对屋面结构造成负荷小的优势的优点, 目前在建筑屋面节能环节中被广泛应用。绿化技术主要是在建筑物的顶部种植一些植被, 这样在美化环境的同时, 又能够对建筑物顶部进行降温和散热。但这采用这种技术的时候, 要尤其注意屋面的防水工程, 要避免在给植被进行浇水的时候而影响了建筑物功能的发挥。
4 实例分析
我们以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为例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的分析。
4.1 节能技术应用情况
4.1.1 低能耗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对节能保温效果影响明显, 此次工程针对扩建工程以及新建工程的门窗、外墙以及屋面等结构采用增加隔热层、保温层、冷桥特殊处理以及屋面隔热绿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技术应用的介绍。
外窗:对原有的建筑中单层普通玻璃铝合金窗更换为隔热性能优良的单层 (部分中空) 涂膜玻璃铝合金窗;对新建的建筑物均采用后一种铝合金窗。
外墙:在原先的建筑外墙表面覆盖20mm厚的聚苯颗粒保温砂浆, 新建的建筑物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外墙厚20mm的聚苯颗粒保温砂浆。
屋面:采用了绿化技术, 首先在原先的建筑屋面上增加了30mm厚的, 然后再种植500mm厚的绿色植物;对于新建建筑屋面类似于原先的建筑屋面, 只是挤塑型聚苯乙烯板隔热层的厚度25mm就足够了。对于不能进行绿化的部位, 可以使用复合泡沫板, 其主要的保温隔热材料为厚度达35mm的聚苯乙烯泡沫。
图书馆大楼集展览、办公书库储藏以及借阅于一体, 建筑形式复杂多样。在进行能耗预测时, 为了让计算结果最大程度的符合实际的运行状况, 我们使用了清华大学的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对建筑的办公区、书库区以及办公区分别进行建模, 以满足设计要求。
4.2 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推广技术, 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的项目。在建筑物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图书馆扩建项目进行严格的论证以及分析, 此次在新建的建筑物上安装峰值功率达到181k W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太阳能光伏组件把太阳能转变成直流电能, 然后再经过并网逆变器把直流电逆变成23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或者是400V/50Hz的三相交流电。
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配电柜与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侧并联, 实现低压并网。表1为光伏系统电池组件选型和参数。
并网逆变器具有雷电保护、输入过载保护、输入接反保护、输出短路保护以及输入欠/过压保护等保护功能, 而且效率不低于92%。确保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配有RS485RS232通讯接口和计算机进行连接, 对数据进行长期采集并时刻进行记录当前的发电总量以及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情况以及二氧化钛减少量等指标。
5 小结
从目前我国的建筑水平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单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同时也是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建筑行业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所以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的扩建中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区域有着不同的节能技术。建筑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对节能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 为建设环保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连红.论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J].科技创业, 2013 (6) :53.
[2]王贵贤.略论现代建筑工程的节能技术应用[J].建筑科学, 2015 (14) :218.
[3]徐波.论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013 (5) :20.
【建筑技术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求职简历12-14
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施工的应用09-2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提升论文07-23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07-13
建筑设备安装技术08-09
建筑装饰材料技术09-20
建筑工程中高位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08-21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10-13
建筑技术工程个人简历06-16
建筑技术人员培训方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