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11篇)
1.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一
实践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尊桥小学 方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中的具体道路。它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之路,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我国工会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会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会的革命发展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会又开始对自身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探索,尽管走过弯路,但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新的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工会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强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工会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工人解放的主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关于工人阶级组织与政党的关系,关于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等原理,揭示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规律,为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不仅开辟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而且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社会主义工会思想,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的理论;关于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和支柱,是共产主义的学校的思想;关于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承担着维护无产阶级国家整体利益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具体利益职能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与中国工会运动相结合,领导我国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几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新时期的工会建设和发展,有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探索,在工会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2005年7月全总十四届六次主席团会议通过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
议》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政治保证、根本任务、职能作用、组织体制、对外交往、内在动力等作出全面概括,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和怎样建设工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始终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保持工会正确的政治方向。北京市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年定期听取市总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涉及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近年来,首都工会动员职工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创新促发展,建设新北京”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各级工会围绕奥运工程建设、奥运服务、奥运保障、文明观赛等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切实抓好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力争到2012年,全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建立起独立的基层工会;对无法建立独立基层工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或街道乡镇工会服务站等形式。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以理论创新推进工作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会工作最突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其最鲜明的标志,就是适应党的理论创新要求,以新的实践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指明了中国工会工作的发展道路,开辟了中国工运事业的新境界。
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把加强工会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实践运用作为政治责任,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升做好工会工作的能力。那我们又应该怎样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呢?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必须坚持在推进工会干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引导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学习、更加勤奋学习、更加善于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倾力于对中国工会理论学习研究,倾力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精神实质的科学把握,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确保学习全员化、常态化、自觉化,使工会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主动性,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确保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能力不退化,努力使自己成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必须坚持在推进理论应用上下功夫。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实践性。要善于把加强工会理论学习作为工会工作的创新支撑,善于与深入基层调研解析难点问题相结合,善于把规律性的认识作用于实践,并推动实践向前发展。今年我们着眼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与团省委、省妇联共同开展了专题大调研,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深度分析、正确研判了我省劳动关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相继推动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和推进会议,以及工青妇工作会议,得到了省委和全总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辽宁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必须坚持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上下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来源于工会的创新实践,又为工会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会实践的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新格局,就是要以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点,探索出了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在总结我省工会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集全会智慧,形成了“把握一条主线、健全三个体系、完善三个机制、维护六项权益”构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网”总体工作思路,赋予了工会维权工作新内涵,全会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辽宁工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遵循。正是因为我们重视理论学习研究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在省委和全总正确领导下,新一届省总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工会、广大干部和职工,凝心聚力,乘势而为,开拓创新,实现了工会工作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我们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虽然走了一段弯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的全面概括。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指向。这一概括表明党和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胜利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是我们30年改革开放一切成功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所归,还是我们团结奋斗、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总道路和具体道路之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路”,“这些具体道路,都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我国发展的总道路”。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话,为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大方向和基本路径,具有决定全局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是具体目标、具体方向和具体路径。一方面,我们一定要科学认识,全面把握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道路,在坚持总道路问题上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决不能离开总道路去探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来丰富具体道路的内涵和形式,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我国发展的总道路,自觉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2.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二
关键词:三个自信,四个全面,中国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很多时候, 只有运用历史的眼光, 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 才能更清晰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更全面地把握前进的方向。目前,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 它是一条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之路。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 它凝聚了数百年中国人的夙愿,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因此, 回顾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一步展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方向, 增强道路自信、自觉;筑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王道的理念, 无疑是时代的要求。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托尔斯泰说过,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遗憾的是不幸的生活往往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因此,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成为永恒的追求。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大地也不例外, 一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 开启了科学与理性, 强调个性的张扬, 资产阶级迅速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另一方面从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始, 欧洲大地就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惨剧, 率先开始吃人的是一向温顺的绵羊, 其次是生硬冰冷的机器, 人被异化为了赚钱的工具, 虚伪、阴险、欺诈充斥着整个社会, 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 一无所有。广大人民和产业工人生活条件极其低下, 整日衣食无着, 甚至四处流浪,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有产者的极度奢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满怀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可谓不殚精竭虑, 也不可谓不穷尽所思, 但是历史的局限性证明它们只能是时代的产物,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和现实的基础, 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才是历史给予它们的真正使命。是历史的洪流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吸取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精华,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最终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向往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模式
历史的脚步总是充满着崎岖、坎坷,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社会革命也是如火如荼, 但是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也在加剧,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首先出现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 它只是力量的积蓄, 是历史把社会主义革命的舞台交给了东方。在东方的沙俄帝国, 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帝国主义经济政治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的分析, 根据无产阶级必将是帝国主义的掘墓人的理论, 果断作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先在几个或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帝国主义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不发达的俄国也能取得革命胜利的科学论断。1917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拉开,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亚、拉美等许多国家也紧跟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 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是总体来说, 都或多或少地照搬了苏联模式。列宁时期, 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关心人民疾苦, 及时推行新经济政策。列宁之后, 苏联领导人搞个人崇拜, 不注意理论创新, 片面强调工业化, 不注重广大人民的生活疾苦;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 官僚腐败, 形成了官僚特权, 引起广大人民群众极度痛恨;加上党的队伍建设体制问题突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苏共失败、苏联解体, 随之东欧剧变, 对此, 西方国家弹冠相庆, 认为“共产主义倒台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道路终结了”。痛定思痛, 要认真总结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以期更好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 中国进入了遭受外族凌辱、践踏的积贫积弱时期。面对外国列强、封建势力、官僚资本,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民族, 为了国家独立、人民富强, 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人民摆脱水火奔走呼号, 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维新变法、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没有能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但是革命的成果却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族依旧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 沉睡的巨狮何时才能醒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唤醒了沉睡的巨狮, 灾难深重中的中国人民从此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 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一个政党, 从此, 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历经艰难曲折, 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经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终于迎来了天安城楼上毛泽东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把国民经济恢复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随后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到1956年底,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建立, 至此占世界人口1/4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旧貌换新颜, 进入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也就此拉开序幕, 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他们的经典著作和论述中, 只是勾画了一个蓝图, 并没有现成的模式、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供借鉴。为此, 中国共产党也走了一些弯路, 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尤其是“文大化革命”的发动, 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大破坏和损失。尽管如此, 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的政党、先进的政党, 在这期间, 通过对苏联模式的借鉴、扬弃, 成功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建设道路, 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为后来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培养了领导、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976年, 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 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标志我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正式提上议程, 这就是党要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 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 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 中国特色道路愈走愈宽,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的完整表述。这一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了思想, 重新确立党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标志我国改革开放的步子、力度更加加大, 全方位的格局形成, 1984年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为争论14年之久的市场与计划之争, 姓“资”或是姓“社”之争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由此全面展开。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启动第二轮改革的宣言书,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面对姓“公”姓“私”的思想疑惑,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破坏等难题, 以胡锦涛为代表中央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速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 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阶段。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新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提出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四大全面战略思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最大目标和愿望;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再出发, 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这些充分显示了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决心和睿智。目前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 出现“中国震撼”现象和效应, 而且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民族自信前所未有, 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说明, 中国道路正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巨大优势, 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作出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充满光明、希望, 具有强大活力, 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合敏.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2]杨刚勇, 杨友国.论党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之发展[J].求是, 2011, 10
[3]徐国利.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4]何荣强.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J].广东党史, 1998, 10
[5]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道路[J].求是, 2009, 5
[6]李合敏.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特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7]政工复习资料-百度文库[EB/OL].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3.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三
关键词: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08-0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这段话,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正如科学理论既从实践中来也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来一样,正确的道路也是既从实践中来也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来。
一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宝贵资源呢?
(一)天人合一,互相协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重要内容。荀子在《天论》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主张天地万物和谐统一。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西方又有所不同。就是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周易·系辞》明确指出:“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季羡林先生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是:“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2]14。“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2]15。张岱年指出:“《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造自然,也耍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民为贵”的思想。《尚书》中阐述过“重我民”、“唯民之承”、“施实德于民”等记载。《左传》中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孟子·尽心下》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得乎丘民而为天下”。《荀子·王霸》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老子》中说:“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建设、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以和为贵,追求大同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坚持和谐,看重中道。《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记·礼运》这样描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说明,“大同社会”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二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体现了这样的社会理想。
(四)致思路线,实事求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事求是有明确的阐述。实事求是出自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如果说,这里所说的实事求是还侧重于做学问的风气的话,那么儒家的内圣外王则有了治理社会的方式方法。顾炎武首倡“经世致用”之风,龚自珍抨击“万马齐喑”的局面,魏源高呼“师夷长技以制夷”,等等,都是在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桎梏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改造社会的方法。我们抛却这些方法的科学性和彻底性,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前人实事求的思维方法,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含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体现了这样的致思路线。
(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人们应对困难的基本原则,也是积极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意志,此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礼记·儒行》亦提倡“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的不屈精神。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讲:“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发展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重要条件。
二
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历史经验呢?
(一)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的最高层次
中共十八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4]。
“中国梦”是一个总体概念,有多个层次。我认为,中国梦有如下层次:一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是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梦想;五是家庭梦、个人梦。在这五个层次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最高层次,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就是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顽强奋斗。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说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5]。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最高层次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从“中国梦”的角度看,“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索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但是,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却不能仅仅靠逻辑的推演、学理的论证,而必须是实践的探索、理论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到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将马克思主义从其他改造中国的方案中区别开来,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期间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说的:“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6]1469,1470。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仅仅是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的一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更关键的一步。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但是如果不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是不能发挥指导作用;能不能自觉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如邓小平在1956年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7]258-259
(三)革命、建设、改革都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道路
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最重要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所说的:“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1]。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能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是革命、建设、改革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找到了一条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条道路保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拓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中国成功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也力图找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8]10。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正确道路。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借鉴呢?
(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几乎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出现过失误,中国也是如此。1958年后的20年,中国社会“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9]264。“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9]223。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归根结底,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认识不完全清醒有关。正如邓小平说的:“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9]63。所以,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探索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二)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最关键手段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个论断的产生和被人们接受,是经过了多么艰难的历程,这个论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过多么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将执政前行之有效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革命方法运用到建设中来不能成功;执政后确立的纲领、方针、政策不能适应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能成功。这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即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就是由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正由于此我们才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0]7。
(三)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改进党的作风
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1]。这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今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关键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的行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四)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把握国内大局,这已经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也是我们比较一致的认识。同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局势的发展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将其和国内大局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6(1).
[2]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
[3]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4]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5]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5.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五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经验
5、坚持共产党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6、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关系
6、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7、坚持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8、法律既是人民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9、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路径和基本经验
1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关系
1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1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的关系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研究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5、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研究:
(1)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研究(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研究(4)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研究
(5)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研究(6)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研究(7)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8)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研究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研究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健全依法行政的决策程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4、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5、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制度建设
6、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8、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9、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0、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11、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2、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4、推进严格司法与改革
5、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6、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7、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8、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责任追究制度
9、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10、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1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研究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3、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4、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5、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6、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7、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8、健全和完善依法维权制度和化解纠纷法治机制
9、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
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1、建设立法、执法、司法等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5、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6、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
1、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5、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6.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篇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七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中间党派,历史演变
抗战胜利后, 中国应往何处去成为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和一部分民主人士主张, 既不走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资本主义道路, 又不走以“共产党主张暴力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试图寻找第三条可能的道路, 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他们提出中国应该仿效英美, 建立民主政治, 但不允许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杜绝官僚买办资本垄断, 走和平改良的道路。
一、中国“第三条道路”的缘起
自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人民就一直在为寻求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而不断尝试。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条件下,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法来救亡图存, 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武装革命拯救民族危亡, 都在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却终以失败告终。然而, “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和形成也存在着一定缘由。
一方面, 共产国际内部第三条道路思潮泛滥, 对尚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影响较大。世界上两种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使得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并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第二国际卡尔·考茨基主张共产国际可以借鉴运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形式, 走出一条既不是十月革命模式, 又非纯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 国际内部一些其他修正主义思想家亦纷纷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现实的资本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主张阶级合作, 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宣扬社会改良。随着共产国际“第三条道路”的传播和影响, 一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右翼打起第三条道路的招牌, 鼓吹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以此来对抗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另一方面, 以谭平山、邓演达为代表的部分国民党党员组织建立第三党, 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大革命失败后, 一些国民党党员和从中共游离出来的人士于1927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重新审视了中国现状, 既反对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 又不同意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张, 提出要建立一条独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中国革命道路, 即“第三条道路”。1930年, 邓演达将“中华革命党”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主张当前中国应建立以“平民”为中心的政权。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正式建立, 标志着我国最早的中间党派的成立, 也意味着“第三条道路”在中国有了立足之本。
二、中国“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演变
抗战胜利结束后, “第三条道路”一度活跃起来, 并逐步形成一条策略、纲领、理论比较完整的政治路线。然而, 随着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野心不断暴露, 中间党派遭受镇压, “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也因此衰落, 并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发展而最终破产。
1. 解放战争前期:萌芽并发展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专政独裁面目并未彻底暴露;中国共产党也希望争取和平民主、合法斗争的机会。这就使得中国国内暂时出现了国共两党某种力量相对均衡的和平局面, 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间党派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另外, 这个时期, 政治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武装斗争, 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斗争形式。中间党派成为国共两党积极争取的力量, 这在客观上提高了中间党派的地位, 为中间党派的活动扩展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于是, 围绕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中间党派与国共两党展开争论, 提出“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倡导走“中间改良道路”[1]。中国民主同盟还明确提出“要把中国造成一个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2]。
2. 解放战争中期:怀疑并论战
随着国内局势的不断变化, 1946年春到1947年初, 中间党派开始对“第三条道路”产生怀疑并展开论战。抗战胜利后, “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认为,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相对于国民党来说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将“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寄希望于国民党能做出让步, 从而建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 国民党蒋介石专政独裁的野心不断暴露, 中间党派内部逐渐对“第三条道路”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 并对此展开论战。一方以施复亮、张东荪为代表, 强调中间政治路线是唯一“正确而且可能的道路”[3]。另一方则以马叙伦、李平心等为代表, 指出:“中间路线在中国行不通”[4]。他们认为, 国民党已经抛弃政协路线, 走上了反民主的道路, “第三条道路”已然无法实行。这次论战使“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内部产生分歧, 削弱了中间势力, “第三条道路”的呼声逐渐衰弱。
3. 解放战争中后期:衰亡至破产
1947年初到1947年底, 民主党派内部分裂, “第三条道路”不断衰亡, 最终破产。一方面, 1947年5月3日, 国民党发表《中共地下路线斗争纲领》, 公然污蔑民盟为中共操纵的工具, 否认其合法平等地位, 公开与民盟为敌。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意图通过国民党的让步, 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幻想终成泡影而破灭。另一方面, 始于1946年底的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辩论依然进行, 多数民主党派人士开始倾向于加深与共产党的合作, 积极推动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由此, 少数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右翼力量越来越薄弱, 而且国民党对民盟的一次次破坏使更多的民主党派人士清楚地认识到, “民主与反民主之间, 真民主与假民主之间, 绝对没有中立的余地”[5]。最终, “第三条道路”逐渐走向失败, 直至破产。
4. 解放战争后期:重新讨论
1948年初到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美蒋扶植的“新的第三方势力”重新掀起了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讨论。1948年1月, 《大公报》连续发表了《自由主义者的信念》《国际第三方面势力的抬头》等文章, 鼓吹“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新的第三方势力”的兴起引起各民主党派的关注, 他们揭露和批判了所谓的“自由主义”和“新的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美国一方打着“和平”的旗号, 巩固自己统治的阴谋。正如沈钧儒所说, “新的第三方势力”只是美国的尾巴。与此同时,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各界民主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 所谓的“新的第三条道路”确是“蒋美和谈阴谋”。因此, 此次重新兴起的“新的第三条道路”是国民党为挽救其崩溃的危机而实行的一种手段。
三、中国“第三条道路”历史演变的现实启示
中国的“第三条道路”, 实质上是英美式的资产主义道路,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和发展, 它已经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宣告破产。但是, 重新剖析中国“第三条道路”的历史演变进程, 了解当年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对当前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1. 历史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战争后期, 中国“第三条道路”最终破产, 历史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条道路”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正是由于经历了这条民主主义中间道路的思想实验, 使得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 我国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第三条道路”的选择不同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当前的时代背景, 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最终确立的道路。而“第三条道路”则是实力孱弱的中间势力在“两头大, 中间小”的政治局面下幻想在国共两党中寻找的一条中间道路, 没有广大的群众和阶级基础, 错估了当前形势, 以至于最终破产。由此, 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2. 重要作用:抑制西方思潮的渗透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样性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冲击力度。“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6]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中间势力希望走不偏不倚的中间道路, 但客观事实决定了其政治思潮在现实斗争中只能依附于某一阶级, 处于附属地位。
当前, 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实质是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 同样是没有出路的。它与“第三条道路”在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是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的革命思想。因此, 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作用, 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当前唯一正确的出路。
3. 现实价值: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在西方社会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种新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悄然兴起。它主张要走一条既不同于以往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 也不同于撒切尔夫人等奉行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结合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自由市场经济以及传统国家社会主义所关注的平等所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政策框架。
对于中国“第三条道路”的研究, 有利于更深刻了解这条道路的实质, 避免走上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歪路和邪路, 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人民站在历史的角度, 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第三条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为中国共产党对部分误入歧途的党派人士有的放矢地进行批评和教育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中国的“第三条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缘起到破产的完整演变进程。中国的道路选择是一个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 也凸显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施复亮.两条道路, 一个动力[J].周报, 1946 (48) .
[2]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941一1949) [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
[3]施复亮.中间派的政治路线[J].时与文, 1947 (3) .
[4]李平心.论“第三方面”与民主运动[A].上海:时代文化出版社, 1949.
[5]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941一1949) [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
8.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篇八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从建国后宣布废除国民政府旧法体系,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0多年来,我国根据法治实践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分别为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并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4次以修正案的形式对其进行完善,使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法治原则写入了国家根本大法。改革开放后,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下,各级立法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法律的空白与不足,从而使法律覆盖领域更加全面,保障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有法可依。
其次,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2002 年,党的十六大构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012 年,党的十八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新起点,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第三,司法权威不断提升。公平正义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价值追求,而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围绕司法公正进行改革是法治内涵得以践行的终极保证。在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完善监督、司法公开,一系列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说理透彻”“说理公开”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司法环节的高频词。
最后,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律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法治实践产生的法权关系和法律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基于此,从1985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普法工作,包括开设法制栏目,开办普法网站,举办法律宣传日,等等。这使依法办事、依法理性维权等理念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养成“不找领导找法律”“不寻包公海瑞,只求国家法律”的习惯。可见,法治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并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篇九
一、教学内容
必修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二、教材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主体是国家。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部分: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究竟该“怎么办”。第八课我们带领学生领略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并学习了面对各种问题、现象时,如何做出选择。第九课开始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3.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给中华文化点个赞”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掌握并区分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2.通过 “2015春晚总导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设计创意和策划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点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七、教学思路
该教学设计立足文化强国的教学目标,采用了“点赞中华文化”的复习导入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讲解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结合学生熟知的素材,如“最强大脑”“感动中国”“爸爸去哪儿”“米歇尔写书法”“春晚”等节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接下来,结合教材98页,让学生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 为什么这么设计?小组讨论,请四位“学生导演”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知识部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回到本框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展示文化复古和全盘西化观点的持有者及其思想,引起学生重视和思考,总结出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升华课堂,同时布置课下作业:文化强国微写作。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文化知识,给中华文化点个赞──说说你认为最赞的中华文化是什么?
学生:青花瓷、孔子的儒家学说、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的是“礼义廉耻”、汉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风筝等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态。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旧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衔接过渡
教师:刚才我们找了几位同学给中华文化点了赞,根据同学们的点赞,我们能不能回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不可否认我国是个文化大国,自古至今五千年的文化确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大国是不是等同于文化强国?(PPT)
学生:沉思并持有不同意见,回答者各持己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体验对比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3.新知讲授一
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大国还是文化强国的看法。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生:打开课本95页预习新授课的内容。
教师:下面哪些可以成为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为什么呢?
图一:米歇尔到师大二附中写书法 图二:最强大脑
图三:爸爸去哪儿 图四:功夫熊猫
图五:来自星星的你 图六:感动中国
图七:习连套餐 图八:2014春节联欢晚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回答,有的选图
一、图八,还有的选图六。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的区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在课本96页跟随老师标记重要的教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4.新知讲授二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图片,阅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和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分析总结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
教师: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学生:阅读课本97页教学内容,并结合上述图片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五个路径去分析思考。
五个路径:
(1)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
(2)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
(3)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4)人民群众根本意愿;
(5)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节目,层层递进,分析出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5.新知讲授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出这组图中你认为最能成为中国文化强国符号的那一个。
同学:春晚。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图八,春节晚会那些事儿。
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同学:朗读PPT
2012年4月,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2014年1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升格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等同。“春晚”是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节日文化盛宴,是所有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
教师:2013年除夕夜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全国有7.04亿观众收看了马年春晚。春晚不是“私人订制”、大众订制,它是“国家订制”。央视春晚肩负着对内、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的双重使命;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请同学们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请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阅读课本98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讨论方案。
学生甲“林导演”──结合生肖,凸显羊年文化宣传;总结前一年的大众流行文化;传统的相声小品还需要保留;服饰文化要体现中国风;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3D的舞台设计,如果能有穿越文化设计理念就更好了。
学生乙“张导演”──主持人可以穿旗袍和唐装。教师:发展中华文化,“春晚总导演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在总体的设计理念中要不忘记文化自觉──觉察、觉醒、觉悟,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认识文化视角)
学生丙“郑导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有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我们还要加入一些西方元素,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学生丁“康导演”──每年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都是《难忘今宵》,想请彭丽媛来演唱压轴节目。要有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
教师:“康导演”提到的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说明春晚的设计除了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还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信心、信念、信仰,指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待文化态度)
设计意图:情境体验,探究新知,分享合作,成就设计。
6.倒叙回顾
教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文化强国,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观点:
“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学生:全盘西化论
教师:大家能猜猜这是谁的观点吗?
学生:小声议论,没人举手回答。教师:展示PPT,胡适。不加评论,继续展示PPT请同学们继续猜猜看。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学生:阅读并等待答案的揭晓
教师:揭晓答案──康有为。请同学们回到课本95页,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这两段文字,得出结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具体做到:
一是要不忘本来。
二是要吸收外来。
三是要着眼将来。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巩固新知,引起重视。
7.升华巩固
师生:齐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教师:请同学们就今天的学习感受进行140字左右的微写作,下节课我们进行微分享。设计意图:升华课堂,布置作业,课后成长
九、教学反思
10.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历史将中国改革进程推进到“深水区”。社会主义中国这艘大船继续前行,须首先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条道路的选择,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强调,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想,这是最正确和有力的回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不走”是我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中共“一大”到“七大”,我们党走过“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岁月,历经“毛泽东思想”产生与形成,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一次次抵制住错误路线和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中共“八大”到“十八大”,我们党一步步突破“苏联模式”的影响,冲出“十年文革”的阴霾,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把中国送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适合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历史正确的选择。反之,“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是行不通的。
任重道远,稳中求进。“两不走”是继续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是一列只能前进不能停滞也不能后退的火车。正如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所指出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但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的一些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和平演变和颠覆我国政权的企图和幻想;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弊端和障碍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和障碍,都是对我党的巨大考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考验。要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目标发展,不偏不倚呢?这就要坚定“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思想指导,越是在困难问题面前,越是要沉着冷静,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坚守原则,不能惧怕改革封闭僵化,也不能急躁冒进走上邪路。
11.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篇十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解放思想;人民幸福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13-03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道路必延伸。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机遇和挑战,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排除各种干扰
回顾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始终没有停止过。邓小平指出:“搞改革、搞四化可不简单。我们从来没有自我陶醉,没有认为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只要“注意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继续发展,继续前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问题就会自然获得解决”[1]199。因此,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历史进程中,只有不断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前进。
(一)排除“左”的干扰,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改革开放,首先就要不断排除“左”的干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官员腐败,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左”的思潮又一次活跃起来,认为这些弊端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趋向本身,全球化就是要把中国引入后殖民时代;一些人认为我们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认为我们允许私人企业主入党是错误的,党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甚至认为我们党目前的理论、路线是错误的。因此,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警惕“左”的势力,排除“左”的干扰,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排除右的干扰,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也有一些人从右的方面评判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认为改革旗帜不能丢,市场经济的方向不能丢,产生今天弊端的根源不在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外界的资本主义,而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经济走上了权贵的坏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健康的好资本主义的方向;甚至有人认为党领导的改革是不彻底的,要彻底改革就必须取消党的领导,提出要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建立西方式的议会,效仿“瑞典模式”等;有人主张彻底实行私有化,提出目前以私有化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下一步要推动国有经济私有化,并实现土地私有化;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历史进程中,如果对这种右的势力不予警惕,它就会发展起来,蔓延开来,导致社会动乱或使改革开放迷失方向。在排除各种干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反“左”防右、反右防“左”的方针;同时,必须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反‘左必出右,反右必出‘左”,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从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倾向情况的发生。
(三)增强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回顾百年来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历程中的艰辛探索,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走这条路,我们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既反对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也反对放弃社会主义原则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但是,我们要充分估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未来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二、道路艰难曲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
回顾过去,我们历经艰辛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高扬的旗帜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但未来难免遇到狂风骤雨。我们正迈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征程上,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造福人民,才能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一)继续解放思想,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形成,是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解放作为前提的。没有对“本本”和固有模式的思想突破,不可能形成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拓展,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继续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不断地清除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积淀而形成的某些僵化的观念、体制、制度和思维方式的羁绊。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改革和开放的困难和压力不仅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反而更难于当年。比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亟须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市场机制的认识,真正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对市场必要的调控为必要保障的机制上;不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就无从谈起。又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需要进一步突破“官本位”观念和机制的影响,在全社会真正确立“人本位”、“民本位”的观念与机制;不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便无从延续。同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的关系,坚定不移地以符合时代要求、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做到文化建设科学性、民主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否则,我们就可能把糟粕当精华,把腐朽当国粹;也可能视民族珍宝而不见,让市场经济大潮吞没一些珍贵文化遗产,从而让中国文化建设走向只见增量、不见存量的歧路。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每一个层面、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进一步解放思想这一前提和动力。
(二)继续改革开放,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之所以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功,最重要的就在于走出了正确的道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810经过30多年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到了“提升期”、“转型期”。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治国理政理论、制度、机制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同时,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三)勇于开拓创新,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有力支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创新一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最为突出的本质力量。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是创新的结果。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历史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本国实际出发,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善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得以不断取得成功。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吹响了迈向新征程的号角,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开拓创新,找到破解我们前进道路上各种难题的头绪,走一条科学的、高效的、绿色的、和谐的新型发展道路,并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创新;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开拓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失时机地勇于开拓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协调、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同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巩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动和促进社会建设,实现政党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道路前景广阔,必须凝聚智慧力量、造福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根本成就,又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员令。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国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凝聚人民智慧力量,造福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凝聚智慧力量,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回望我们党90多年的峥嵘岁月,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基,党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60多年执政实践中,党和人民成功应对新课题、回应新挑战、谱写新篇章,关键就是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开辟的,也只有在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只有坚定不移依靠人民,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战胜风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我们只有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二)造福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利益;要想人民之所想、办人民之所需,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社会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情况更为复杂。我们必须切实贯彻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如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等。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造福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党和政府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获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事业本身也就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忆往昔,有梦想就有动力。因为怀揣梦想,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闭关锁国的困境中向往“开放中国”,在风雨如晦的旧社会呼唤“少年中国”,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为“可爱的中国”流血牺牲,为温饱梦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为市场梦“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为富强梦大胆“引进来、走出去”。看今朝,有梦想就有希望。今日之中国,民族梦、国家梦和个人梦相互激荡,中国的发展迸发巨大活力。眺望东方的地平线,旭日正在升起,中国大有希望。成就梦想,唯有实干!只要我们把激荡百年的民族梦想与自信力量,用实干写在中国大地,融入每一个人心底,世界将会听到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的历史回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08-06
大学生党员如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08-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06-30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08-19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09-20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文0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07-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