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2024-10-14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共10篇)

1.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篇一

《半导体基础知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课时的《半导体基础知识》。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半导体是模拟电路的的主要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半导体技术应用广泛,衍生出很多半导体材料,其中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重点,所以本章节为本书籍的最底层,最基础的部分。同时,本章节也让同学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的最原始的理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的材料物理特性,电特性等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让同学们认识到空穴,电子等概念,半导体的工作原理。

(3)情感目标:通过图解法与等效电路法的对比,使学生体验到两种方法能化难为简美妙之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PN结的伏安特性; 难点:

1、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掺杂半导体中的多子和少子

3、PN结的形成;

四、教学组织过程

本讲宜教师讲授。用多媒体演示半导体的结构、导电机理、PN结的形成过程及其伏安特性等,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主要内容

1、半导体及其导电性能

根据物体的导电能力的不同,电工材料可分为三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可以定义为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工材料,半导体的电阻率为10-3~10-9 cm。典型的半导体有硅Si和锗Ge以及砷化镓GaAs等。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别: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特定的杂质元素时,会使它的导电能力具有可控性;这些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半导体可以制成各种器件。

2、本征半导体的结构及其导电性能

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要达到99.9999999%,常称为“九个9”,它在物理结构上为共价键、呈单晶体形态。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和没有外界激发时,本征半导体不导电。

3、半导体的本征激发与复合现象

当导体处于热力学温度0 K时,导体中没有自由电子。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的照射时,价电子能量增高,有的价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参与导电,成为自由电子。这一现象称为本征激发(也称热激发)。因热激发而出现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是同时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

游离的部分自由电子也可能回到空穴中去,称为复合。

在一定温度下本征激发和复合会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载流子浓度一定,且自由电子数和空穴数相等。

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了电子电流,空穴的定向运动也可形成空穴电流,因此,在半导体中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承载电流的粒子(即载流子),这是半导体的特殊性质。空穴导电的实质是:相邻原子中的价电子(共价键中的束缚电子)依次填补空穴而形成电流。由于电子带负电,而电子的运动与空穴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认为空穴带正电。

5、杂质半导体

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是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就形成N型(电子型)半导体;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镓、铟等)就形成P型(空穴型)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与其掺杂浓度和温度有关,掺杂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其导电能力越强。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多子(自由电子)的数量=正离子数+少子(空穴)的数量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多子(空穴)的数量=负离子数+少子(自由电子)的数量

6、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两种有序运动:载流子在浓度差作用下的扩散运动和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同一块半导体单晶上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区域,在这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当多子扩散与少子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时,空间电荷区(亦称为耗尽层或势垒区)的宽度基本上稳定下来,PN结就形成了。

当P区的电位高于N区的电位时,称为加正向电压(或称为正向偏置),此时,PN结导通,呈现低电阻,流过mA级电流,相当于开关闭合;

当N区的电位高于P区的电位时,称为加反向电压(或称为反向偏置),此时,PN结截止,呈现高电阻,流过μA级电流,相当于开关断开。

PN结是半导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基本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即当外加电压极性不同时,PN结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导电性能。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这正是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具体表现。

7、PN结伏安特性

uUTiISe1结伏安特性方程:PN

UT式中:Is为反向饱和电流;UT为温度电压当量,当T=300K时,≈26mV

u当u>0且u >>UT时,iISeUT,伏安特性呈非线性指数规律 ;,电流基本与u无关;由此亦可说明当u<0且︱u︱>>UT时,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能。

iIS0PN结的反向击穿特性:当PN结的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随电压数值的增加而急剧增大。PN结的反向击穿有两类: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无论发生哪种击穿,若对其电流不加以限制,都可能造成PN结的永久性损坏。

8、PN结温度特性

当温度升高时,PN结的反向电流增大,正向导通电压减小。这也是半导体器件热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9、PN结电容效应

PN结具有一定的电容效应,它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势垒电容CB,二是扩散电容CD,它们均为非线性电容。

势垒电容是耗尽层变化所等效的电容。势垒电容与PN结的面积、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和外加电压等因素有关。

扩散电容是扩散区内电荷的积累和释放所等效的电容。扩散电容与PN结正向电流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PN结电容由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组成。PN结正向偏置时,以扩散电容为主;反向偏置时以势垒电容为主。只有在信号频率较高时,才考虑结电容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认识半导体的工作原理;(2)掌握半导体的PN节特性;

七、课外作业

2.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篇二

1 选题

选择开发课件的课题是整个课件开发的第一步, 确定一个好的课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必要时还得进行“查新”, 避免与其他单位的作品雷同。选题的原则:1.1价值性:课题应选择学科较为重要的内容或急需的内容, 以及较为抽象的重点和难点。1.2主题单一性:课题内容尽量集中, 涉及面不要太宽。1.3课题表现性:在选题上应选择用常规方法难以表现而又适合于计算机多媒体表现的课题。例如:一些微观、图片多、动画多、具有形象性的教材, 适合于计算机模拟, 直观性强, 教学效果好, 有利于开发和树立形象。

2 编制原则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 必须具备:2.1教育性:课题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 其表现形式必须符合教育心理学。2.2科学性:课题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定义、概念一定要准确无误, 阐述的观点、论据和涉及到的素材一定要真实、准确、标准化并符合科学的逻辑。2.3技术性:熟练掌握制作设备的各项功能, 尽量使用较新的设备以表现出新的创意, 各项技术指标不能低于标准。2.4艺术性:编制的课件应具有艺术感染力, 从构图、色彩、美工设计、布光、组合等等都应具有主题鲜明, 从视觉和听觉上具有一定冲击力, 逻辑思维应能引人入胜。

3 可行性分析

确定课题内容时, 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情况、设备情况、资金情况、编制人员素质情况来决定, 没有把握完成的课题就尽量不要实施。选题确定后, 必须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有关领导的审定。开发这个课件的预算应在单位能够承受的财力之内, 并且从这个课件上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大于对它的投入。另外, 还应考虑:你打算用什么软件平台来开发这个课件?你准备花多少钱来开发这个课件。投入的资金应该根据开发这个课件的工作量和这个课件的预期收益来决定。

4 开发计划

首先要确定整个课件有多少任务, 将整个制作过程的进度排出计划, 不要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4.1脚本需要专业老师编写。4.2声音、文档等的输入, 需要由一般人员完成。4.3美工人员做界面美化工作, 制作所有的动画、视频、图片、并负责总体创意。4.4程序总体编制, 需要程序员完成。开发的具体内容和调度结果, 最后要体现在开发表上面。要制定一个开发计划表, 严格按计划表实施。

5 编写脚本

课题选定后, 由专业老师写出文字脚本。所谓文字脚本简单的理解就是将画面与解说词对应地写出来。即把程序要完成的事情, 用文字表达出来, 以表达出美工人员和系统分析员的意图, 并帮助程序员来了解这些意图。脚本细致地描述了每一个模块的实现过程。这是程序员开发程序的依据。脚本要清晰易懂, 且要指明程序中的重点和要点。

6 脚本格式表

图中编号栏中填入每个页面的编号, 以表示页面的代号;在页面内容栏中填入每个页面所包含的内容, 例如:影像、图片、文本等;在声音中填入每个页面的解说词、背景音乐、效果音等;在编辑技巧栏中填入每个页面与其它页面的交互关系、交互技巧等。

7 编程方框图

为了编程能顺利的进行, 还需编写编程方框图。根据文字脚本将每个页面所包含的影像、图片、动画、文本、解说、音乐、热区、事件、文字按钮、图片按钮、动画按钮、子页面的设定, 以及编程思路、页面链接一页一页的用几何图形表达出来。

8 链接试运行

在模板编程完成后, 即可进行链接试运行。虽然还未制作完各种素材, 但可先使用一些现成的素材进行试运行。一切正常后, 再去制作各种素材, 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因为, 在编程时不会因为你的素材影响你的整体创意思维, 反而还会根据整体创意思维指导以后素材的制作和各个构图的创意。在添加页面时, 要经常进行打包测试, 及时发现错误, 避免发生返工的现象。

9 收集、制作、处理素材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硬件。硬件:一台或多台多媒体计算机, 配置有:较好的声卡 (配音用) 显卡、视频采集卡或Mpeg压缩卡 (采集影像) 、刻录光驱。外设有:摄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话筒、Midi键盘、网络等。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图形图像的处理可使用Photo Shop等。音、视频处理可使用Premiere Video、豪杰超级解霸。动画处理使用3D Studio Max、Flash及Gif Animator。合成平台可使用Power Point、Front Page、Dreamweaver、Authorware、方正奥思、课件大师、其它多媒体创作工具等。

1 0 系统合成

素材制作处理完毕后, 将做好的素材一一安装到已经调好的程序中。对整个程序的创意思维和具体的构图创意进行最后的完善。对整个程序从头至尾地、每一个界面、每一个功能进行全面“扫描”, 以完成系统合成。

1 1 软件测试

最后阶段是对已经完成的程序进行检测, 找出其中的错误和各种不稳定因素, 并通知程序员对其进行修改, 对程序的检测完成, 确定没有错误后, 软件就可以生产了。测试可以从以几方面进行:a.错误测试;b.功能测试;c.效果测试。

1 2 制作图标

任何一个软件都有自己的执行文件, 以便打开程序。可根据自己制作的软件特点设计出有个性的图标。制作图标的程序较多。如AX lcons, Icon Cool等。

1 3 优化、打包、刻盘或网上发布

打包, 既是指将制作出的课件输出成32位的应用程序, 可脱离制作平台而独立运行。程序在正式打包之前要进行优化。程序打包之前, 要作好源程序的备份, 并且作好其他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发行到光盘上时, 要注意将所需要的外部文件都拷贝到光盘。刻制成原始光盘之后, 还要再进行一次测试, 防止因为发行到光盘后, 发生了某些变化而使得程序不能够运行。或者是因为文件配置不合, 而导致程序运行速度过慢。最后, 要对光盘上的文件组织结构进行优化。

研制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多媒体课件通过程序将图像、动画、声音、音乐、文字动态地整合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复合型教学的手段,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而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 使学习过程具有了交互性、及时反馈性、过程的可控性、重复性、较大范围内的可分享性和可交流性。

摘要:结合实际, 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课件开发助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3.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篇三

一、多媒体课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归纳性、概括性强,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文。一般而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力求精简,并不要求把文章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课件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课件制作者通过概括、归纳,把文章的主旨、精华通过课件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掌握课文结构和知识点。

(2)延伸课堂,增大课堂容量。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课文内容往往很多,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适量引进课外教学资源,把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在课前完成。同时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增大课堂的容量和密度。

(3)突破时空限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知识,有的新知识学生不甚理解,需要教师广泛搜集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能够迅速的了解这些新知识。语文课本中收集了大量的经典文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工具,贯通古今中外,跨越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创设一个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4)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任何实践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尤其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常常需要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课件虽然不可能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但可以为教学提供真实情境中的相关要素(如图片、视频等),拉近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距离,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文本。

2.多媒体课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预设性太强,降低了课堂的灵活性。语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思维个性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于是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可多媒体课件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教师教学的灵活创造精神难以形成。

(2)过于直观,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的发挥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教学过于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往往是一些形象性和概括性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直接传递给学生的,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使有的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有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喧宾夺主,忽视教学重难点。语文课较其它课而言,本身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多数课文在网络上都能够搜集到大量的视频、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资料。有的课件制作者几乎把所有资料都应用到课件中,使得教学重难点不突出,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动画上,脱离文本。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4)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门功课,可有的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后,就忽视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变“听说读写”为“看”让路了。一节课学生主要在看屏幕,课本笔记反而给丢在一边,更不用提读文章了。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赏析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脱离文本,淡化教材的做法是不利于语文教学的,也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感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5)幻灯片切换频繁,课堂弹性空间小,影响学生记忆。有的老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没有把课件与板书配合使用,由于课件是事先准备好的,于是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节省了下来,只需单击鼠标,便可迅速切换,这样就缩小了课堂的弹性空间,学生原本可以利用老师写板书的时间随着老师做笔记的过程省略了,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理解、做笔记,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二、多媒体课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课件制作要有的放矢,突出教学重难点。

设计制作课件要为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让教师了解课件制作的方法和原则,提高信息筛选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这一中心,以文本为主,以课件为辅,突出重难点。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二是要培养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操作水平,把课件的操作进度和学生的接受心理相统一。

2.正视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因“材”施教,灵活运用。

把多媒体课件与文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科特征,体现文体、课型特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要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体现出各种文体、课型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灵活、容量大的特点,上好作文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整个教学过程,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这篇教材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则用,不适合则不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3.使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把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接受心理相统一。

多媒体课件在突出形象、为学生创设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介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能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所以,一方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整理成书面稿打印并分发给学生,上课时,让学生把稿件和课件配合学习。这样,稿件就起到了理清思路,辅助听课的作用,使教学环节自然过渡。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以课本为主体,紧扣文本,把课件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过程。

4.灵活机动,因势利导,强化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往往产生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展开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力求灵活机智。教师在设计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特性,灵活机动,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最佳的教学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篇四

一、考试说明

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为以下三种: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三)论述题目(每题20分,共4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道与术:关注层面的差异 2)个体与组织:立足视角的差异 3)软与硬:管理方式的差异 4)模糊与精确:控制手段的差异 5)整体与局部:优化范围的差异

第二章 反求诸己

一、君子求诸己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则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厚德载物

企业领导人如何做到“厚德载物”: 1.有容乃大 2.容人之短 3.容人之长 4.上德若谷

保持权力的距离感是高层管理者树立威信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却有着更多的玩弄权术的味道,到不了“道”的层面。5.逆商

是情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被译为挫折商,用以衡量人们面对逆境、承受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第三章

三达德与为将五德

一、智者不惑

智是“三达德”中首要的修养,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智者,能有效地辨别是非,坚持恒定的价值取舍标准。

管理者如果缺乏清醒的理智、丰富的阅历,就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二、仁者不忧(儒家思想的“仁”和管理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

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

《论语》中“仁”字出现的频率达到100多次。“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儒家“三达德”的重要修养之一 1.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二”—— 《说文解字》

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同心感,亲情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如果管理层能够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对家人、对亲友扩展到对企业员工,就能打造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环境 2.力行近乎仁

儒家不仅指明了仁的努力方向,而且指明了仁的实现路径。正所谓“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推行人本管理,大会小会反复讲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力行”,一打口号顶不上一次实际行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时,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3.克己复礼为仁

在企业管理中,“克己”要求管理者克服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复礼”可以理解为“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所谓“礼”,是各种规范、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在企业中,作为礼的制定者与裁判员,管理者的所作所为显得至关重要。他们的行为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向员工无声地传递着是应该循礼而行、还是背礼而走的信号

“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条件反射。只有在“克己复礼”成为企业家自觉的习惯时,企业才能形成井井有条而又浑然天成的秩序感

三、勇者不惧

孔子对勇的理解是见义勇为,敢于决断,知错必改“勇者不惧”是儒家所追求的重要精神境界,也是君子应具备的重要美德之一

四、为将五德

智、信、仁、勇、严被后人称为“为将五德“

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通“智”,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

第四章

三忘精神

“三忘精神”,即“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乐观精神、“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一、发愤忘食

孔子所倡导的“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是基于时间这一稀缺资源而作出的系统思考和合理反应,珍惜时间是企业家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乐以忘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乐以忘忧”是企业家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昂扬的斗志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

三、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并没有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不知

老之将至”背后的那份乐观与豁达依然是极其重要的。

第五章

三贵之道

“三贵之道”对企业家的重要意义:

“三贵之道”指曾子提出的“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

一、动容貌

“动容貌”关注的是在与别人交往时的形象,是企业管理者减少交往的阻力、提高沟通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正颜色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来的是思想的本质。相对于有声的语言而言,“正颜色”这一无声的语言是一座更加重要的沟通桥梁。

三、出辞气

“出辞气”是一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说话的时候,只有注重措辞和语气,讲究方式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和激励效果。

第六章

四毋追求

“四毋追求”对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一、毋意

“毋意”强调的是,应坚决摒弃想当然的做法,努力防止心智模式钝化,避免形成定式思维,提防个人的情绪因素对决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毋必

坚持儒家的“毋必”追求是企业管理者面对日益变化的客观环境所做的明智选择。在积极进取的奋斗历程中,管理者应秉承不绝对肯定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豁达、宽容、开放的心态。

三、毋固

“毋固”有两层含义:

其一,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固有的观点静止地看待事物,而要善于打破常规

其二,要打破自我封闭,给别人以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要善于多渠道地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四、毋我

“毋我”追求反映了儒家不唯我独是的行为准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应摒弃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站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积极开展换位思考。可以说,换位思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是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合作的基础。

第七章

修己之道

一、力行与学文

只有将“学文”与“力行”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显著地提高修身的效果

二、博学慎思

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主张学与思不可偏废,这不仅是儒家弟子的修身之道,也是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成长的有效路径

三、与朋友交

与朋友交,既是人们感情和归属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人脉基础。真正的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四、三省吾身

通过不断地省自身、纠己错,曾子构筑起一套自我管理的闭环系统,为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展示了一条非常实用的修己之道。

第八章

上下同欲

一、上下同欲者胜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利用共同愿景来实施领导和管理,那些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有着清晰的愿景,并能让这一愿景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

二、通志与众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到“通志与众”,才能让企业的共同愿景真正演变成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成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

三、始于足下

美好的愿景只是好的开始,企业愿景需要有一个顺利实施的过程

第九章

无为与有为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偷懒的管理方法,而是“无为故无败” 的积极进取的管理方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抽身谋大计

管理大师孔茨等人认为,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或基层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四种管理技能,分别为: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理性技能、设计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以及理性技能,即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对于任何管理层次都非常重要;但管理层次越低,越注重专业技能;管理层次越高,越强调设计技能,即规划决策技能如此说来,高层管理者在时间安排上的取舍标准非常明确:抓大放小,就重避轻,树立起强烈的战略意识。

三、君逸臣劳

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就必须让别人为自己所用,形成“君逸臣劳”的管理机制

第十章

在位谋政

一、不出其位

1、职位与职责的关系

对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作一定的引申,从在不在位与谋不谋政两个维度进行系统的思考,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关“在位”与“谋政”的矩阵:1.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意味着管理“到位”;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味着权力“归位”。只有做到权力各归其位,才能确保每个人履行好各自的职责;3.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会出现“虚位”的现象;4.不在其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不在其位,谋其政”,就表明他“越位”了。之所以出现“越位”的现象,可能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个人方面的原因。

二、赏罚孰明

“赏罚孰明”是决定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决定企业的执行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赏罚有信

管理者权威的确定过程,就是“小信”不断积累的过程。可见,无论是奖励权,还是惩罚权,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员工对管理者的承诺具有信任感,也就是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声誉

四、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

第十一章

莫贵于人

一、为政在人

人本管理,就是将人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强调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中心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人力资本包含以下含义:第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第二,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第三,人力资本是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第四,人力资本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第五,人力资本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有贤且知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

1、国有三不祥

即“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明确提出国家的三种不祥征兆:其一,有贤人却不知道;其二,知道谁是贤人却不用;其三,用了贤人却对其不信任。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

三、选贤课能

韩非子的 “因任而授官”的思想中渗透着让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人本”的一面,对于构筑人本管理的用才机制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四、富贵敬誉

第十二章

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共处,但每个人各有所长,不会同流合污;而小人看重的是表面上完全一致,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你争我夺,导致冲突不断。“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是企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实施团队工作法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和与同异

“和”体现的是基于多种事物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同”则是由相同因素叠加构成的简单同一体.事物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必然变得单调、乏味;员工如果缺乏多样性,企业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和造大事

“先和而造大事”不仅是军事斗争的原则,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的不二法则

1、团队工作法

是指与以往每位员工分别负责承担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不同,由若干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三、心和见异

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团队,要真正实现“和而不同”,需要深刻地理解“和”与“不

同”的关系

一家竞争力很强的企业或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应该是一个集“和”与“不同”于一身的完美的对立统一体

第十三章

法德相济

一、法者王本

在“人性本恶”的情况下,“法”也是企业维持正常、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基础,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X理论”人性假设: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办法逃避工作;人生来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人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漠视组织的需要;只有少数人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多数人则习惯于守旧,本性是反对变革的

二、为政以德

只要为政者自己身正了,依靠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就能够像北极星被众星拱卫那样,得到民众的拥护

“Y理论”强调人并非天生好逸恶劳,若在适当的激励下,人们不仅愿意而且能够主动地承担责任,甚至会视工作如娱乐、休息一样自然;如果人们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便完成任务;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刚柔相济

过度依赖法治手段,虽然可以让整个企业的管理井然有序,强化员工的执行力,但容易导致企业的凝聚力下降,一旦企业遭遇困境或竞争对手大肆“挖墙角”,企业很可能在瞬间垮塌

过度依赖德治手段,虽然可以使企业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强化员工的向心力,但容易导致员工组织纪律性涣散,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战斗力

只有法德相济,双管齐下,才能最终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

第十四章

事因于世与悬权而动

一、事因于世

对于企业而言,在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创新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不谋于众

对于企业而言,在创新的过程中,转换成本障碍始终存在。然而,可惜的是,许多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原因是:它们难以承受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平均成本迅速攀升的压力。

三、悬权而动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管理情境,管理者要善于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管理行为。

第十五章

求之于势

一、善战者任势

1、“势”以及管理者如何“任势”

关于什么是“势’’,孙子形象地解释道:“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够把巨石冲走,是因为它流速非常快,这就是所谓的“势”。正因为“势“如此之重要,所以,善战者必须会“任势”。在这里,“任势“有三层含义:其一,识势,即洞悉事物发展的态势;其二,顺势,即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其三,造势,即在条件成熟的情 6

况下,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态势。

二、因敌制胜

•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紧盯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并对竞争对手未来可能采取的策略提前做出合理的预测,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三、攻而必取

四、守而必固

• 在市场竞争中,“守而必固”不仅是企业有效防御的前提,而且是企业“攻而必取”的基础 • 只有保住了自己现有的市场份额与市场地位,才能有机会在市场上扩大地盘,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第十六章

正合奇胜与中庸之道

一、正合奇胜

• 企业的领导人如果能自如地运用奇正之道,也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避实击虚

• 唐太宗李世民对《孙子兵法·虚实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三、以迂为直

• “以迂为直”也是“正合奇胜”的具体运用方式,用直线进攻的“正”兵来牵制敌人,而用迂回进攻的“奇”兵去夺取胜利

四、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管理者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事准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中’’即天下孝正道;“庸’’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庸“即天下不变的法则。

第十七章

务在知时

一、兵不贵久

兵家“速胜”、“先动”的思想对于企业有效开展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后于人以待其衰

当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实力暂时处于下风的时候,或者当目前市场风险过大,发展方向尚不明朗的时候,企业在竞争中选择扮演后动者的角色,无疑是聪明的做法

三、君子时中

具备速战速决、先发制人的条件,而不立刻采取行动,那是保守主义,必然会错失拓展市场及获利的良机;而实力尚不具备、条件尚欠火候,却贸然发起进攻,那是冒险主义,必然遭到竞争对手的迎头痛击,导致损兵折将、丢失城池

第十八章

阴阳调和

一、阴阳谓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产生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相互交合的形态,这一形态的变化便产生万物。万物背靠阴而面向阳,阴阳二气相互冲撞,达到调和的状态。

二、反者道之动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具有很大的适用空间,既可以用于加强自我修养,也可以用于完善顾客服务,还可以用于提升竞争地位

三、弱者道之用

在竞争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仔细揣摩老子“守柔”的思想,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有效地降低竞争对手进攻的危险

第十九章

不争之德

一、不争善胜

老子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见,“不争”即是“争”,兵不血刃就能够取得胜利,其境界要比白刃战所取得的胜利高出许多。“不争”是手段,其目的是“争”,而且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争”

二、合纵连横

三、上兵伐谋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认为,市场分为“红海”和“蓝海”两种。“红海”代表已知的市场空间,企业局限在现有的市场范围内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顾客,这样的战略被称为红海战略。“蓝海”则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企业通过发现蕴涵庞大需求的新的市场空间,走持续增长之路,采用的就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思想

第二十章

知难而退

一、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不亡”对于经营管理企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二、走为上计

当企业的某项竞争之举败局已定、无力回天之时,实施“走为上计”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当企业的某项业务经营不力、无可挽回之时,及时收缩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有舍才有得

对于企业领导人而言,采用“走为上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那些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做减法”,确实让人钦佩,但这毕竟是一种事后补救式的做法

更理想的做法是,在事前就做出明确的战略取舍,即所谓的“有舍才有得”

第二十一章

祸福相倚

一、安危相易

• 危机管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这种非程序化决策过程与危机管理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

二、安不忘危

三、临事而静

•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领导人需要迅速组织人员查清危机的真正缘由,准确地弄清楚危机的性质、趋势及发展后果,妥善地控制并解决危机,处理好危机的各种善后事宜,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并努力将危机化为转机

第二十二章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一、忠恕之道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

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在贫困之时,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洁身自好;在显达之时,则要让天下都受益,并走上善道。

第二十三章

义与利

一、义利统一

“利”指的是利益、功利。具体而言,就是在特定的行为活动中,人们将自觉自愿地趋利避害,追求相应的利益

二、见利思义

当利与义之间出现矛盾时,儒家提出“见利思义”,或者说“见得思义”。这可以看作其义利观的基本要求。在承认人们逐利正当性的基础上,这一基本要求为企业合法、合理地逐利提供了相应的标准

三、义以生利

孔子从利人与利己的关系出发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可以看作儒家义利观的中间要求。这种建立在利人与利己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义利观,已经从“有所不为”发展到“有所为”

四、义以为上

孔子从君子修身的角度,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进而旗帜鲜明地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的论断。在孔子看来,小人明白的是利益,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对义与利的取舍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这种“义以为上”的思想可以看作儒家义利观的最高要求

第二十四章

无信不立

一、天不容伪

• 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对于企业的各种监督机制也越来越严格,企业如果不加强信誉管理,所遭受的损失往往会大大超出它们的想象,甚至会威胁它们生存的基础

二、诚者天道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利用自己在社会关系结构中的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资源,具体包括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及信任关系等要素,其中,核心要素是信任关系。

三、诚以诚应

• 诚信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样,尔虞我诈也是一个相互诱导、相互强化的过程。在其社会资本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三、重点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三贵之道”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为将五德”

4、“三忘精神”

5、人本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对创新构成障碍的转换成本的类型。

2、简述“势”以及管理者如何“任势”。

(三)论述题目

1、论述:“三贵之道”对企业家的重要意义。

2、论述:孔子的“四毋追求”对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5.科学技术课件 篇五

教学目标

1、识记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古埃及太阳历,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创造发明等知识。把科学文化这部分知识通过分门别类的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使学生懂得科学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他们勤学善思、虚心求教、勇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古代科技成果的学习和对阿基米德等成就的了解,知道我们今天先进的科技都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而激发对先人们的崇敬和赞赏之情并学习他们勤学善思、虚心求教、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古埃及太阳历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当今通用的公历与其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习阿基米德的发明创造,知道他的人品和业绩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2、难点:多方面的科技知识和专门名词对学生可能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摆脱原始蒙昧之后,人类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硕果累累,异彩纷呈,谱写了极其辉煌灿烂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北非和古希腊人们所创造的科技成就。板书课题《科学技术》。

二、新课:

1、古埃及太阳历

(1)齐读第一自然段。(古埃及人在数学、医学、工程技术、历法等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中历法上影响最大。)

(2)画P59上第一段最后一句,并读一读。(地位)

(3)学习P59-60上,回答:

埃及人是怎样取得历法上的成就的?古埃及太阳历和儒略历、公历之间有什么关系?公历有何长处?(第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科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是从生活实践

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

板书:太阳历——儒略历——公历

古希腊时代科学技术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人才济济、硕果累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课本上为我们选的两名科学家。

2、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

(1)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几何学鼻祖,对天文学、光学和音乐等亦有研究。《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数学专著,被誉为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指导学生在P60上画,并记。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相传古希腊一位著名科学家曾这样宣称,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阿基米德是欧几里得的再传弟子,但他一生侧重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相关的定量研究。

齐读并识记P61上目中的第一段话。后世数学家尊其为“数学之神”。

(1)先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小字部分内容,然后补充:阿基米德和叙拉古王国为滑轮作用打赌的事;阿基米德爱国的事(布匿战争、马塞拉斯、“球内切于圆柱的几何图形为墓碑”)

(2)你认为阿基米德取得这么多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3)有人说::“我们知道用滑轮、历法这些成果不就行了,何必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就此谈谈你的看法。(或学习这课后,谈谈你对阿基米德这个人的印象。)

[(2)(3)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尊重古人的成果,学习古人在科学探索上的这种精神,从而思想受到启示。]

三、小结:完成列表。板书:

6.教育学课件7 篇六

1,了解关于课程的各种学说;

2,理解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课程理念;

3,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及其课程实施的途径。

教学重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本质的分析

(一)课程定义的基本类型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结果或目标 3.课程即”经验” 4.课程即“计划”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二)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三)课程的特点:(1)客体性

(2)目的性(3)经验性

(4)教育性(5)系统性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五)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六)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就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结构。)

二、课程设计的取向

三、课程设计___目标的确定

四、课程设计___内容的选择

五、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 2,评估需要,确立基点 3,确定价值取向

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目标体系 制定课程目标时应注意:

1,范围2,有效性3,可行性4,相容性5,明确性6,通俗性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

课程内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与目标的相容性之外,还要考虑以下问题:

1,内容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2,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内容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基本准则 1.连续性

2.顺序性

3.整合性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组织

(一)课程组织的概念:

就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各种课程要素(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合理地进行排列组合,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之在动态运行中产生合力,增进学习效果的累积学习功能,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组织的功能:

1,通过课程要素的有效安排,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2,使学习产生最大的累积效应,达到课程目标。

(二)课程组织的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是指课程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配合、组织。课程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纵向的课程结构涉及课程如何展开,即怎样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最终转化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最常见、最一般的纵向课程结构为: 1,课程计划(教学计划)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3,教材(教科书)

课程的横向组织结构探讨的是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即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即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1,序言,即制定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培养目标; 3,科目设置及要求;

4,学科的开设顺序及学时分配; 5,学年编制; 6,考核要求。

制定课程计划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指导思想明确。2,目标层次清楚。3,整体结构合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各个学科的总体设计。它规定各个学科的性质、任务、内容范围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课程设计中,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是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

1,前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3,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4,附录。

制定课程标准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了解本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本学科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体系,通过必要的增删和组合工作,确定基本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

2,使学科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3,研究本学科内部各部分内容之间纵向上的衔接,以及与其他学科横向上的相互联系与配合。

4,处理好理论与事实、观点与材料、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使学生既牢固掌握知识,又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5,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材:

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响教材两类。教科书的编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实现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统一。

3,使学科逻辑、心理逻辑和教学逻辑相互结合。4,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请思考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课程类型受课程分类标准的制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不同的课程类型。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标准及相应的课程类型。

(一)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划分的课程类型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二)以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为标准划分的课程类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三)按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按课程行政管理体制划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按课程的性质划分,课程分为工具类、知识类和技艺类。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显露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预先编制好的课程表实施。

隐性课程亦称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

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 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传统(如校史、校歌、校训等);

校内课外生活(如讲座、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展览); 民主管理体制; 教风、学风、考风等。隐性课程的特点: 1,实施过程的潜在性。2,涉及范围的广泛性。3,影响效果的两面性。4,影响效果的独特性。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皆有固有的逻辑和系统。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目前学科课程仍然是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课程类型。

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活动课程论主张打破学科界限,课程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来组织活动,以活动来代替分科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做”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活动课程的优点:

1,活动课程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学习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兼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2,活动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学校与社会建立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3,活动课程利用活动作用,促进问题解决,努力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应付校外生活的技能。不足:

1,活动课程若设计不当,容易导致形式化和片面化。

2,经验的组织难有共同一致的标准,无法比较、评判其优劣。3,从实施方面看,学校是否能提供宽广的活动空间、教师是否具备指导活动的能力等存在问题。

4,由于活动课程自身往往依学生兴趣、需要而定,缺乏严格的计划和逻辑体系,不易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杜威曾写到:“学生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们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注意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

请问体现何种课程类型?该类型课程有何特点? 思考:

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质的区别?

(1)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为理论基础。(2)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3)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4)既有结构性,又有一定弹性。(5)既有灵活性,又有一定计划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以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统整为特点的课程类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科学化内容统整在一起,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认识和全新的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程。综合课程设置的意义:

1,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2,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3,弥补了分科课程的不足。

必修课:是指有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各阶段所有学生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共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必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训练,获得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课:

是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自愿选择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强化素质训练,发展个性特长。

请思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国家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比如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政策、课程方案,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制度等。从狭义上来说,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

无论广义的国家课程还是狭义的国家课程,都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

地方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方课程是指在某一地方实施和管理的课程,既包括地方对本地国家课程的管理和实施,也包括地方自主开发的只在本地实施的课程;

而狭义的地方课程专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谈的地方课程都是狭义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

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工具类学科:

主要指语文、数学、外语。

这三门学科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而自身也有发展心智的价值,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而言,工具类学科在学习教育中的比例约占50%左右。知识类学科:

主要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两大类。

这是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中精选出来的知识体系,无论对社会的延续还是对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该类学科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公民、物理、化学、生物等。技艺类学科:

主要是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来两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在中学阶段,着重体育保健、艺术修养,以及生活、劳动方面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

(一)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忠实观 2.相互适应观 3.创生观

(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方案的特征 2.教师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 4.校外环境的特征

(三)课程实施的策略 1.自上而下 2.自中而上 3.自下而上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

(一)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 诊断课程; 修正课程;

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 预测教育的需求;

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

(二)课程评价的对象

1.宏观层面,涉及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

2.中观层面,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和课程整体系统的评价。

3.微观层面,涉及课程目标、课程材料、课程实施及其结果等方面的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1.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又称定量评价方法。是一种以数字来描述、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2.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又称自然主义评价。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的方法。

(四)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1.确定评价对象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材料 5.报告结果

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自学)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第五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

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新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思想

科学知识的进步: 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 社会需求:

课程开设的顺序

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以及课程设置 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课程内容陈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1,培养目标

(1)国家意识

(2)社会责任感(3)健全的人格

(4)民主与法治精神(5)与自然界和谐相处(6)终身学习的愿望(7)信息素养

与能力 2,课程改革目标

(1)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改革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观念(3)改革内容繁、难、杂的现状(4)强调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改变评价重点、淡化考试(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思考:1.什么是课程?它有什么功能? 2.试比较不同的课程类型的异同。

3.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师应如何正确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

4.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主要有哪些弊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呈现出哪些趋势?

7.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篇七

关键词:远程教育,化学,兴趣,资源

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学生学习兴趣不易培养, 学生化学素质也难取得突破。如何使抽象的化学教学形象化,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化学素质, 成为初中化学老师经常研究的课题。我在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化学教学形象化, 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远教课件, 以好奇心培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到化学课堂上来?我在教学实践中,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远程教育资源, 为学生精心准备一些新颖、有趣, 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课件, 积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成为“乐知者”, 使学生从心里头想学、爱学,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如讲《碳的化学性质》时, 我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将课本中“古画”制作为动画大印课件, 上课时展示,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顺利地引入新课。

二、充分运用远教课件, 巧设教学悬念诱发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时的焦虑心理, 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 我首先通过远程教育网络, 向学生播放了《化学与人类文明》这一视频课件, 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 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 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 我让学生先看书, 然后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 让学生根据课文找出课件中错误的地方。通过反复播放、反复查找, 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容易发生的错误。这样, 我在正式教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学生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三、充分运用远教课件, 变抽象为形象, 吸引学生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 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变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如:在讲“离子的形成”时, 通过动画课件模拟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 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 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 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吸引学生的兴趣。

四、充分运用远教课件, 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兴趣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乐于实验, 做好实验, 从实验中学到知识?在常规的教学中, 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 去发现规律, 掌握知识。然而, 这种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观看课件, 激发学生好奇心, 再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亲自动手, 使学生产生了实验的浓厚兴趣。在讲“氧气的化学性质”时, 我将教学分成三步:1.播放课件, 让学生认真观看铁、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视觉冲击,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2.师生探索: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看书, 提出问题, 带着疑问听老师讲解, 使学生产生模糊认识, 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3.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观看由自己制作的有操作性错误的课件, 让学生找茬, 学生通过观看, 大都能找到实验中的错误现象。通过上述三个步骤, 学生基本从感性上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这时, 再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 变感性为理性, 变抽象为形象, 加深了印象, 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兴趣。

五、充分运用远教课件, 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15%, 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25%, 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就能够记忆65%。远程教育网络课件资源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模式, 实现了“交互式”的互动教学,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譬如在介绍环境污染时,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 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网站, 将“白色污染”、“赤潮”、“蓝藻”、“水华现象”的现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治理等都可以播放出来, 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的信念, 了解了相关知识, 拓宽了学生知识范围, 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可谓是一举多得。

8.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教学 powerpoint旅游课件 多媒体技术

1 概述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传送和贮存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多媒体课件则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中,使课件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更加便于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有机地集成并形象、生动地反映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可以把抽象转化为直观,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课件的策略

基本开发过程:通常多媒体教学课件基本开发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撰写脚本。首先需要为选定的教学内容撰写教学设计,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写出课件的脚本。如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制作课件所使用的工具,课件的整体结构,展示手段等素材,然后制备素材;如文字信息的收集,音乐与声音的录制,动画和视频的编辑等等。课件整合是根据脚本将准备的多媒体素材由课件开发工具整合成一个教学系统,然后完善课件再将这个课件经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并体现出来。

2.2 主要模块设计

2.2.1 课件制作说明。①输入各旅游地区名字。②在旅游名字旁设置圆形标志。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椭圆”按钮,然后按住“Shift”,在幻灯片中拖动鼠标左键,就绘制出一个正圆形,调整好大小之后,双击圆形图形,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将填充一栏中的颜色设为“黑色”,“线条”设为“无线条颜色”,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圆形标志的制作。③生成线路图。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曲线双箭头连接符”。在幻灯片中单击鼠标左键,选中需要用曲线连接的两个点中的一个点,然后再单击需要与其连接的另一个点,将两点用曲线连接。将鼠标移至黄色控制点处,当鼠标呈现白色三角箭头时拖动鼠标,调整连接符的曲线弧度。调整好后双击连接符,这时出现“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选择“颜色与线条”选项卡,颜色设置为“黑色”,虚线设置为“方点”,粗细设置为“5磅”。然后在箭头一栏中将“前端形状”设置为“无箭头”,“后端形状”也设置为“无箭头”,单击确定按钮,线路制作完成。

2.2.2 屏幕格式设计。

2.2.3 设计说明。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只是为了制作课件而制作课件,应该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取出重点和难点内容,然后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制作相关的软件。但是物极必反,一些学校开始在各种优秀课或达标课的评选中,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作为必要条件,这不符合最开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宗旨。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是一件正确的,但是还不是很完善的事情,只有坚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初衷,才能让其价值最大化,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广大教师也要积极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发掘和研究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它的教学效果更加的显著,进一步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3 系统实现步骤

①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形成课件设计总体思路的过程,决定了后续开发的方方面面,课件设计过程所要遵循的所有原则,都要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总体设计要具有规范性、组织结构要具有条理性。

②教学设计网络课件时,要遵循如下教学设计原则: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③多媒体素材准备:多媒体素材是指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和视觉材料,包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一个多媒体课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素材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采集图像,视频捕获设备采集视频,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用话筒输入语音,当然,也可直接从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

④脚本的编写及设计制作课件程序脚本的编写应该建立在对课程内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⑤文件的浏览。(略)

参考文献:

[1]宋翔.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应用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 2011(06).

[2]申艳青.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与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7).

[3]黄爱云.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J].甘肃科技,2010(02).

作者简介:

9.教育学基础课件 篇九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与特点

1.设计:

指在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策划。设计具有下列特点:①设计的超前性和预测性。②设计的差距性和不确定性。③设计的创造性和想象性。

2.教学设计:

国内外学者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界定(见 P186) 。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而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作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②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它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这与传统教学的、以学习者平均水平作为教学的起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③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在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传媒体系,从而保证教学设计能获取优化的教学效果。

④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设计不是以方法设问题,而是以问题设方法。这就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活动形成优化运行的机制。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程序包括:

1 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 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 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 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5 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 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上述基本程序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

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模式将教学过程看做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是学生,“产出”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见图7-7,P189)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1916-)和布里格斯提出了系统分析模式应遵循的十个基本步骤:

(1)分析和确定现实的需要;

(2)确定教学的一般目标及特定目标;

(3)设计诊断或评估的方法;

(4)形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

(5)开发、选择教学材料;

(6)设计教学环境;

(7)教师方面的准备;

(8)小型实验,形成性评价及修改;

(9)总结性评价;

(10)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10.廉政教育课件宣讲提纲 篇十

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践行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在维护公共安全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由于消防部队具有管理体制双重性、职能任务特殊性、经费保障多源性、接触社会广泛性、驻地环境复杂性等特点,受社会各种不健康思潮的影响,具有消防职业特点的廉政问题在执法领域易发频发,严重损害了部队形象。笔者结合近年来公安部通报的消防部队发生的执法违纪案件,就加强消防执法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公安消防机构执法领域廉政问题表现的“四种形式”

(一)渎职型。少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将执法权“空洞化”,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有的不依法办案,以罚代改,以罚代停、以赞助代罚款;有的办人情案、关系案,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大开绿灯,致使火灾隐患长期存在;有的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同一违法事实和情节,处罚力度不一;有的在办理行政许可中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推诿扯皮,压案不办等。

(二)交易型。少数消防监督人员将执法权“商品化”,通过权力寻租,实现权力与利益的互换。有的收受现金、购物卡和贵重物品,接受被监督单位安排的宴请、旅游及娱乐活动;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索贿受贿,搞权钱交易;有的利用职权直接或变相指定消防产品、干预消防工程招投标、插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为特定关系人谋利;有的与中介、检测机构结合利益同盟,打着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的旗号,将其作为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强制条件,帮助生意,事成得回扣。

(三)专权型。少数消防监督人员将执法权“个人化”,把组织原则和集体决策等制度抛诸脑后,独断专行,甚至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有的越权执法、越权审批,不履行集体会审、法律审核制度,搞个人说的算;有的执行法律规范不严格,执法随意性大;有的在执法过程中,重“法”轻“理”,过多强调法律刚性,滥用强制措施,忽视人文关怀;有的特权思想严重,对待群众冷硬横推,漠视公民权利,使一些正常的执法活动激起群众不满,引起执法对抗。

(四)温和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资金的增多,监督单位利用逢年过节或审批之机向掌握审批权的干部进行“打点”,被认为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每次三、五千元,够不着高压线,而几年累计金额可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此类渐变式的“温和腐败”,隐利性强,常常带着感情色彩和温和面纱,以温水煮青蛙式的渐变积累,使权力渐渐变异,一旦被腐蚀,则涉案很深。

二、公安消防机构廉政建设面临的“六大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消防部队体制特殊,给反腐倡廉建设带来挑战和压力。公安消防部队既不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又有别于公安民警,既有鲜明的公安性,又有很强的军事性,其具有军事性和公安性的双重特点,部队执勤目标和灭火对象的分散决定了消防部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同时,作为一支执法队伍,履行着法律赋予的消防监督职权。公安消防部队的性质、职能决定了部队拥有较大的人事权、财务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接触社会面广,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跟消防有一定联系。特别是行政执法权,决定了消防官兵极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和“糖衣炮弹”的攻击,受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这就容易导致消防部队部分思想不坚定的官兵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追求奢侈享乐,荣辱不分、情趣低级等问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廉政消防建设责任制还没有完全落实。由于缺乏与具体工作目标相结合的责任体系,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廉政消防建设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个别单位党委领导把廉政消防建设作为“软指标”,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把“部署”当“落实”、把“说到”当“做到”、把“抓过”当“解决”,满足于会议讲了、文件发了、责任书签了,坐而论道。还有一些单位的领导“护短”意识较强,对发生的问题尽量揽着、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谈不上从严追究责任。

(三)特权思想仍然存在。少数领导和监督执法干部利用职权向建设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消防工程、消防产品,有的以亲属的名义开办消防公司;有的与消防公司结成利益同盟,帮助生意,事成得回扣;有的领导,尤其是大队级单位主官把消防工程的建审、验收权牢牢控制在手上,违规干预正常的市场竞争活动,从中渔利。少数干部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样的问题给予不同幅度的处罚,以罚代改、以罚代赞、乱拉赞助

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一线监督执法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向娱乐场所推销酒水,与民争利,或在娱乐场所消费娱乐,要求“免单”。部门单位和干部存在重业务工作,轻队伍管理和执勤灭火救援的问题,少数带兵干部,思想上观念陈旧,管理上简单粗暴,侵占士兵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四)制度体制上还有漏洞。个别单位领导在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中,采取“化整为零、少报多建”等手段规避招标,或把应公开招标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或量身定做招标资格,以各种理由拒绝别的公司参与竞标,或将应由招投标公司组织的项目自行组织招标。目前,纪委参与招投标监督总有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和“当遮羞布”的感觉,未能参加前期调研考察,只参与招标会现场的监督,有时无形中充当的权力违规行使的“保护伞”。还有的在经费支出方面,用公款与社会单位拉拉扯扯,随意开支和报销经费;有的为了所谓“政绩”或在临近转业及职务变动前大肆花钱,给后任留下一屁股债;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造成招待费等行政消耗性开支过大,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五)市场经济负面作用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消防部队地方性较强,接触社会面广,消防执法和官兵成长进步外来影响因素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少数官兵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化,认为迎来送往、跑官要官是社会风气,有的甚至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作为人生信条;另一方面,一些官兵面对上级领导、协作单位、亲属朋友等关系往来,一旦守不住道德和纪律底线,势必会发生违法违纪问题。此外,消防部队干部大多面临第二次就业,很多现实问题迫使一些人很易产生以权谋私和利用公款搞个人感情投资等腐败问题。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入伍以来一直清正廉洁、勤奋公正,却在临近退出现役前晚节不保,违纪违规,导致一身清名毁于一旦;有的超财力建设,超预算开支,导致部队经费短缺欠债,影响部队发展;有的民主氛围缺失,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搞个人说了算,导致决策失误;有的工作不思进取,对部队建设和发展不进行长远打算,“守摊子、保位子”,导致部队问题堆积突出,严重制约部队发展。

(六)制度执行力软弱。少数领导干部对待制度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者有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者有之,对合口味的就贯彻,不合口味的放置一边者也有之。有的单位对制度的执行,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碰到具体问题时不敢来真碰硬,监督渠道不畅,没有具体的监督机制,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导致这些制度走样变形,甚至被忽视、架空。少数领导干部对有关制度了解浅尝辄止,导致制度执行遇到问题绕道走,缺少刚性。

三、公安消防机构执法领域廉政问题产生的“三大成因”

(一)从主观上看:一是教育缺位。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广大消防官兵特别是消防监督执法干部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而部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方式方法选择上和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缺乏对教育效果的跟踪督办。二是执法责任缺失。执法例会、法律审核、集体议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一定程度存在执行不到位,落实打折扣的现象,而且对领导干部和热点岗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执行力弱化。当前,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和相关制度落实不力,执纪不严。

(二)从客观上看:一是监督力量不足。在基层执法岗位,由于人员少,往往一个人身兼数职,大队长即是执法人、又是审核人,支队防火处建审科集审核、验收、消防产品及中介服务机构监督职权于一身,而内部又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客观上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二是说情风气盛行。消防部门的体制决定,我们与地方职能部门、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消防执法陷入冲不破人情网、跳不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怪圈。另外,一些地方领导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对立起来,导致一些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改,消防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三是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群众对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办事程序不甚了解,普遍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抱着侥幸心理,一旦消防部门对其实施处罚,便千方百计找关系、托人情、走后门,干扰了消防执法工作正常开展,也给消防执法的公正和廉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从机制上看:一是监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监督方式上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对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等消防执法权力行使的全过程缺乏严密的监督和制约,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级很难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无权监督”的现象。二是廉政工作制度不完善。随着消防职能任务的拓展,执法服务社

会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监督、惩处等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另外,消极腐败和违纪问题在一些地方存在发现难、调查难、处理难的现象,致使有的违纪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助长了部分干部特别是防火监督干部的投机心理,这也是诱发廉政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加强公安消防机构执法廉政建设的“六大对策”

公安消防部队容易受到诸多腐蚀思想的严峻考验,如果官兵思想防线不牢,就可能走弯路、摔跟头。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廉政教育,防微杜渐,不断提高消防官兵防腐拒变的能力和忠于职守的政治觉悟,有效防止官兵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笔者现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部队廉政教育工作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发挥家庭助廉作用。从近几年曝光的反腐败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官兵腐化堕落,家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有的家庭成员把官兵当成保护伞,从事违法勾当;有的官兵为了家庭利益公然践踏法律,铤而走险,最终导致家庭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家庭对官兵的价值取向、个人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消防部队反腐倡廉教育触角要向官兵家庭延伸,防微杜渐。借助开展家庭助廉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廉政公开信、组织廉内助典型发言、观看廉政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官兵家属、子女的廉政教育,引导他们增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意识,激发亲情观念,倡导清廉勤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把加强廉政教育、监督与解决官兵家庭困难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协助解决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方面的困难,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解除官兵后顾之忧。

其次,要扩大网络廉教范围。信息网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时效性和互动性,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抒发感情、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适应消防部队开展集中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公安信息网络覆盖面广,各级公安纪检监督部门普遍开设廉政网页、设立了廉政教育专栏,为反腐倡廉网络教育提供了有力平台。同时,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官兵网络知识得到普及,使网络教育成为可能。所以纪检监督部门要充分认识公安网络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贴消防部队廉政建设特点和官兵思想实际,积极开发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适应公安基层特点的廉政网页和网站,精心研究和制订切实可行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规划和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形成完善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机制制度。要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和维护,合理调整充实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要建好基层廉政文化阵地。廉政文化建设对官兵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通过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培育,能够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遵纪守法理念,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要把廉政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广辟廉政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活动,彰显廉政文化育警作用。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廉政文化之中,增强廉政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要深化廉政教育成果。首先要坚持教育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既要善于发挥教育的疏导作用,又要能体现制度治本的重要功能,在教育中发现问题后,及时完善规章制度,监督关口前移,使教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是坚持教育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队伍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和规律,适时组织官兵开展讨论,明辨是非;再次是坚持教育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高度重视消防官兵在工作、生活中暴露出的各种不良思想苗头,加强思想形势分析,对共性问题及时开展集中教育,对个性问题通过谈心、互助活动予以化解,真正把不良倾向和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重视官兵在平时工作的拒腐行为,从先进事例入手,从而教育官兵,引导官兵,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官兵工作生活在一个廉政、勤政和集体之中。

2、要加强廉政教育。抓教育是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第一道防线。笔者认为,要按照区分类别、明晰时段、因人施教的原则,分岗位、分层次,分时段开展差异化、针对性的廉政教育。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消防队相继开展了廉洁自律教育和集中警示教育,部署开展了“廉政消防”建设工作,组织官兵开展讲授廉政党课、荐读廉政书籍、剖析典型案例、创作廉政文化作品、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教育效果。对新入警和新提拔人员进行廉政集体谈话,逐级推行廉政承诺,大力弘扬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座标。

3、要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廉政建设必须要在规范执法行为上下功夫。要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

法程序、明确岗位职责、严格责任倒查,加强警务公开,把消防执法的依据、程序、标准和结果向社会公开,使消防执法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始终处于组织、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支队探索建立了“五明确、六规范、两公开”的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模式,出台6个规范性文件,完善了内部执法监督有关规定,推行执法人员公开述职述廉,开通了法制平台,在网上接受群众答疑、举报和投诉,推出10项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执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4、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预防违法违纪和腐败的关键。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执法检查、集体研究、执法督察、执法责任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总队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组织各级梳理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实现了关口前移,源头预警。同时,不断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公安机关“三访三评”和爱民“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通过聘请廉政监督员、召开警民恳谈会、家属廉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民众参与监督消防执法活动,构筑上级督导下级、同级相互提醒、下级监督上级、群众评议官兵的“大监督”工作格局;四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坚持“零容忍”,以铁的手腕,执行铁的纪律。要紧紧盯住消防执法、选人用人、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严肃查处利用人事权、执法权、行政审批权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的案件,查办违规操作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于发现的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始终保持惩治的高压态势。

第四,要在筑牢官兵思想防线上下功夫。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加强思想建设就要注重发现、培育和表彰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廉洁从警的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官兵家属“廉内助”作用,采取设立“助廉家庭奖”、与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形式,督促全体官兵廉洁从警。同时,要扎实抓好各项政策教育。要加强领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体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的内涵,自觉改造世界观,注意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要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结合实际,选取反面典型案件,以案说法,吸取教训,养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习惯。三是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倡廉、演廉、讲廉、评廉、读廉、查廉、宣廉等活动,使广大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

第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在落实各项廉政规范上下功夫。要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部队工作总体规划,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各级主官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管好自己、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真正做好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左臂右膀”。定期将本单位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分别向上级党委、纪委进行报告,每季度分析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二是认真落实《黔西南州公安消防部队廉政准则》,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政准则”,以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广大官兵作出表率。建立健全大队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逐步实现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工作的即时化、常态化。三是加强检查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以放飞梦想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