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库:哲理性素材(精选13篇)
1.高考作文素材库:哲理性素材 篇一
最不喜欢的人
同学之间彼此不和,惊动了老师。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学在30秒钟之内,仅能想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一些同学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
于是,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于别人的批评,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评。
当你不喜欢他人时,相应的,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因为你所发出的不友善的信息,别人一样可以感受到。
你散发怎样的信息,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2.高考作文素材库:哲理性素材 篇二
【运用点睛】这是一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材料,材料充分体现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参考立意有:从“这位母亲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的角度,可以谈父母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注重公共文明、注重日常小节、父母等教育者应尽的责任、适时地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等等;从“众人点赞”的角度,可以谈遇善则扬、拒绝漠然等等;从“众人过分热情的点赞”的角度,可以谈别让“谬赏主义”拉低社会的道德底线、理性点赞、凡事不能盲目跟风等等。
“国学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生可以流利地背诵《弟子规》《笠翁对韵》甚至《论语》。一些地区还规定,中小学生如果掌握非遗项目,比如京剧、泥塑、剪纸等,就可以在升学时获得加分。但是,最近有人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的事迹没有宣传,这样,这些学校的高中生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如某校一个班50多名学生,仅有6名学生知道屠呦呦。
【运用点睛】运用材料时,首先要明确材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但重点在后一部分;其次要明白两个内容不是对立的,因此立意时,不宜非此即彼。应该对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持赞成的态度,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智慧,能给人以无穷的启示,是滋养人生的宝藏。但是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要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攻进国际前列,舍此无他。而增强综合国力本质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中国有今天的发展和地位,是因为我们有导弹、有卫星、有核电站、有高铁、有大飞机……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根脉,更要具备科学素养。如此才能不忘根本又能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前进。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二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的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大学。
【运用点睛】作为事实材料,材料本身不使用带有情感倾向的词语,不表现情感倾向和道德评价,其目的在于保证材料表述的客观、中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判断和分析,为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评判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作为作文材料,学生可在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确定稳定的写作对象,深入思考和辨析核心问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分析和阐述,最好能做到“抓住一点,深入下去”,避免陷入面面俱到、浅层粗糙的写作窠臼。
中华狗肉文化历史悠久,狗肉作为传统美食,最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狗肉具有滋补阳气,对肾脏和胃有很大的功效。另一方面,在游牧渔猎民族文化中,狗不仅是生活的助手,也是家庭的一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宠物狗也进入了人们的家庭,扮演着人们生活伴侣的角色。2014年6月20日,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高调开幕,志愿者拦车救狗,志愿者呼吁当地民众不要再这样大规模地食用狗肉,希望大家禁食伴侣动物。狗肉吃不吃?拦车救狗要不要?这件事引起了媒体的争议。
【运用点睛】这是一则新材料。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有: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生命的尊重;一方面是强身健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保护动物的文明需求……两方面的矛盾既可以看作为文化差异,也可以理解为对文化习俗的扬弃。因此可以立意: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君子和而不同;尊重他人的正常需求、合理选择,等等。
今年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由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他对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并在课堂上当众念读检讨书,还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并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掉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问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教学。
【运用点睛】这个材料中心事件明确,主要就王教授的言行进行思考,他的言行给了怎样的启示。从正面或是社会主流上去立意即可。参考角度:做人应坚守底线;做人做事应有责任感;勇于认错,敢于担当;勇于反思自我,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运用点睛】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是材料的重点,从这个重点去立意,其立意方向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心怀大爱,小我与大爱;仁爱,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责任,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如果学生脱离材料的含义单纯谈慈善、责任,应是背离材料的主旨。
日本有一个民间故事:在海边有一村子,村民都信奉海神,对村民来说,海神比村民的生命和财产还重要。海边神庙就在村的一座后山上。一日清晨,村里有一樵夫上山打柴,当他在山顶的崖边向海边眺望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场巨大的海啸将来临,跑回村里报警已来不及。为了避免一场浩劫,他放火烧神庙,熊熊大火惊动村民,所有男女老少为救火,冲上山顶,当他们到达山顶时,刹那间,海啸吞没了整个村子,但全村的人得救了。但当他们看到神庙废墟残烟时,都认为他对神不敬,一致要求处死樵夫。樵夫欣慰又负罪地看看村民,然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运用点睛】这是一个涉及道德与法理的两难故事,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立意。村民角度:要有信仰、要心怀感恩、要分清是与非;樵夫角度:做事要强调方法、抉择、大难当头,要有牺牲精神。综合材料写作方向有:两难选择;情与理;罪与罚,等等。
今年春节期间,微信圈“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等文章流传广泛,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然而,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三篇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称,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线上线下核实印证后,事实真相逐渐明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网民能够理性发声,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运用点睛】材料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微信圈传播的信息引热议,但有关部门证实信息虚假;第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希望,有更多的网民能够理性发声,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第三,有关部门对网络谣言要处置,也希望广大网民监督举报。可以抓住任何一个问题来行文立意。三个问题的焦点都是关于网络信息的虚假性问题。无疑,谣言的危害是巨大的,传谣的人绝对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此要坚决打击;同时,有关传播平台和相关网民、监督机构,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要做到不刊登、严打击、及时举报等,还网络真实、清新的空间。
同样是春季开学典礼,浙江的两所中学呈现出来的风光完全不同。从礼堂阶梯一直延伸到舞台的红地毯,炫目的舞台灯光和高级的音响,金灿灿犹如奥斯卡“小金人”的奖杯和身着西装校服的走秀,组成了杭州建兰中学“建兰美少年”年度风尚大典的“时尚”元素。浙江温岭石桥头镇中学的开学典礼没有能装下全校师生的大礼堂,就在凹凸不平的长着野草的操场上搭了一个舞台,给优秀学生的奖品已经摆好了,胖胖的食堂大妈正一筐筐地将它们搬到操场,再悉心摆好。原来要发的奖品是一包包用红色塑料袋装好的猪肉,一等奖学金5斤猪肉,二等奖学金3斤猪肉。
【运用点睛】对于比较类材料,找出材料的异同点,围绕材料通过分析提炼自己的观点,参考立意有:褒扬需要接地气;奖励也要重包装;激励诚可贵,分享价更高;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合才是最好;激励重在效果。等等。
许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是有用处的,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当我们清理自己的居室时,我们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们要搬到一个小屋子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东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么,即使我们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一间小屋的标准来限定必需的物品,从而为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呢?
【运用点睛】分析材料可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握在手中,不舍得放弃,而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才会舍弃它们。这是人的劣根性。那么,我们就要思索了:生活中的“不必需”给人带来了哪些困扰?怎样才能改掉这种劣根性呢?由此可以立意:生活中我们应当懂得取舍,适时放弃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学会取舍。文体上,如果写议论文,要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讲述一个与“取舍”有关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注意语言要生动、流畅。
近年来,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写稿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挤奶机器人……不知疲倦的“超人类”,让人们的居家生活在变得轻松惬意,人类惯常的认知和生活方式被华丽刷新。但是,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也将会导致人类“技术性失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使人逐渐感受到机器人“全面入侵”的威胁。韩国人李世石与人工智能阿尔法之间的围棋“人机大战”最终总比分1比4,人类几乎颜面尽失。“人工智能将导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这样的言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机器人带来的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运用点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材料包含矛盾,明确了写作情境,设定了写作对象、写作者身份。材料围绕智能机器人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和挑战展开,审题立意要体现辩证思维。由此,可以立意为:于人工智能挑战洪流中寻找契机,开辟一片新天地;机器人潮流是人类进步的必经路,伦理道德的磨刀石,社会变革的双刃剑;珍惜其便利,正视其变革;深入了解机器人利与弊,理性对待未来发展趋势;用之有度,勤于自勉;机器人潮流表面上是“全面入侵”,实际上是时代更新发展的阵痛。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运用点睛】这是一则寓言,讲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运用材料时要注意辩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对立却又紧密统一,相互转化,为此,可以从人生的苦乐、得失、荣辱等方面去思考。局部也可立意为“任何时候都不要被眼前的一时的绚丽所迷惑”“拒绝诱惑”,前者从大处可以想到唐玄宗满足于“开元盛世”而迷恋杨玉环,还可想到清朝沉醉于大国等都招致亡国的例子。人生在世,“痛苦”与“快乐”这对矛盾的情感会伴随终生。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矛盾体,值得青年学生思考。在写作中,“关系型”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方式。
小时候跟随父亲上山挖一种叫做桔梗的药材,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于是父亲带着我挖。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还剩下五六棵没挖,就告诉我不要再挖了。我不解,问父亲为什么不把那几棵挖掉。父亲说:“要留下一点,让它们结出种子。如果全挖光了,明年再来就一棵也挖不到了。”
【运用点睛】根据材料,我们至少有以下几种写作角度———把握尺度:生活中,我们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要把握好尺度。把握好了尺度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果断地放弃是必要的选择。“留一点”的道理告诉人们,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长远利益,这样才能避免涸泽而渔;未雨绸缪:人生路上,处处有预料不到的情况。为应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应学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材料中的父亲为了明年有桔梗挖,今年就做好了准备;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有时候放弃是为了获得更多。
2016年某一天,某县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带着妻子,酒后驾车,导致一对母子当场死亡。此案的处理,历时较长。原来肇事者肇事之后,立即打电话给一位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朋友,朋友让他说当时开车的是妻子。后来又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肇事者以疗伤为名被取保候审。其间,肇事者一直未给受害者家属任何抚慰和说法。而交警则经常抚慰受害者家属,并深入调查,最终拿出确凿证据,使肇事者不得不给受害者家属民事赔偿,并承担酒驾、逃逸、做伪证等法律责任。
3.充实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篇三
一、关注社会热点
近几年来学生作文中一个不太好的倾向是把笔墨较多地投向古代,投向较固定的几个古人,出现了厚古薄今的情形,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关怀,同时,这种做法也容易造成作文套作。而立足现实,关注生活,是抒写真情的重要基础,高考作文命题必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这样的倾向性。引导考生关注热点、关注时事,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思想和笔墨讲真话、写真知、抒真情应成为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比如上海世博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要求,透过它,可以看到国人从百年梦想到百年梦圆的欣喜,可以看到人类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当我们将它与“低碳、绿色、科技”、“合作和发展”、“文化与碰撞”、“共同的梦想”、“文明与进步”、“起点与创造”、“历史与未来”等结合起来时,一定可以生发出许多独特的思考。又如我们看着一年一度的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那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事例,诠释着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解读着人间的朴素情感,带给人们的是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当这些与“责任与使命”、“位置与价值”、“贡献与影响”、“奉献”、“追求”、“坚守”、“境界”等相结合,一定可以大大拓展思维的空间。同样,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航天事业的阔步前进、北京奥运会、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岸三通”等热点,只要平时有意识地倾注更多的目光,认真积累和思考,必定可以写出很多富有时代意义的佳作。请看2009年山东卷《见证》有一考生这样写道:
见证的将成为永恒,一阵刻骨铭心的永恒。北京奥运会见证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盛会;“神七飞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吹响了向航天进军的号角;护航编队远赴索马里,我们见证了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南极科考载誉归来,我们见证了挑战生命极限的不屈的民族脊梁……
见证将成为笑脸,它们在孩子的嘴角,普通百姓的心窝。
取消农业税,见证了我们党的惠农政策;减免学杂费,见证了我们党的支教政策;最低生活保障,见证了我们党的温暖;汶川特大地震,见证了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手相连。
我们见证了祖国现代化建设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那样的铿锵有力;我们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可喜的成就,那样的赏心悦目……
文章列举了科技、经济、体育、教育、版图、生活等方面日新月异的例子,力求见证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坚实的脚步走得铿锵有力,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立足于现实,时代感强,内容丰富,振奋精神。
二、拓宽文化视野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特点,她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深深地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她独特的魅力令人惊叹。你可以巡礼黄河,从母亲河中进行一番文化的寻根。从秦汉到北宋王朝,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四大发明是黄河儿女对世界的贡献;你可以巡礼长江,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奔流着华夏民族的历史,奔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奔流着我们民族的希望。当她们与“寻根”、“文化传承”、“遗产”、“开放与封闭”、“怀乡的天空”等联系起来,当你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你的文化视野就会一下子开阔起来。
同样,读一篇文章,就是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个心灵的世界。读庄子,要领悟他“大道无形”、“遗世独立”的无穷智慧;读屈原,要领悟他坚持理想,以死明志的高洁情怀;读司马迁,要领悟他忍辱负重,以生践志的坚毅执著读李白,要领悟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孤傲不羁;读杜甫,要领悟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磊落;读苏轼,要领悟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乐观;读曹雪芹,要领悟他“满纸荒唐言”中透露出的深深的无奈与苦楚;读鲁迅,要领悟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我们还要走进荷马,走进梭罗、欧·亨利、惠特曼,走进屠格涅夫、契诃夫、普希金,走进莎士比亚、高尔斯华绥,走进巴尔扎克、雨果……与这些世界大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如此,文化包含的面很广,就中国而言,就有那独特的山川、灿烂的茶文化、神圣的酒文化、建筑艺术、京剧秦腔、琴棋书画无不璀璨生辉,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你在拓展中逐渐形成精邃的思想时,你的写作就会有新的突破。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一考生这样写道:
华夏文明,浩浩荡荡,历经千年,滋养了一种独有的文化境界。老舍先生曾说:“中华文化即如一枚熟透的桃子。”我以为真正熟透的文化则必有一大气度,这充盈着智慧的中华文化恰兼备了“仰望星空”的想象,又饱含了“脚踏实地”的坚实。
多少次,在灯下展读《论语》,其中最为我珍爱的句子便是“君子和而不同”。思虑中,仿佛看到催生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畔,泥沙俱下。……故此,有了这脚踏实地的坚实做法。手捧《庄子》,又为另一种气派折服。“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鹏之志中,我们分明可见一种仰望天空的大气。……人与自然就在这样的大胆想象中融洽着,从而有了仰望天空的勇气。
一种文化,美到极致,便总可入现实与虚幻之间。这仿佛中国艺术,无论绘画抑或戏剧,都讲究虚实结合,文化的大美,便在这“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双重关怀里散发着芬芳。
作者以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对充盈着智慧的中华文化作了深刻的文化解读,在充实的文化素材与浑厚的文化底蕴中,凸显中华文化的大美——在“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双重关怀里散发着芬芳,具有独到之美。
三、感悟生活哲理
自然与社会是一部部活的百科全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当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你不仅能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洗涤心灵,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同时,在生活中,疾病、伤残、困苦、厄运、灾难都检验着你对事对生活的态度,考验着你生命的强度和高度。把握生命的航舵,扬起生命的风帆,这样的人生会因此显得更加完美,生命会因此而更加蓬勃热烈。面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就能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就能“见人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就会不断有新的收获和进步。换一个角度看人生,就会有更明智的选择,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人生,以乐观的心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当这些与“发现”、“探索”、“创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等结合,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诸如此类,只要平时多留心,多思考,一定会使你的文章闪耀出思辨的光辉。请看2010年高考山东卷有一篇《“阴影”,也是一种美》这样写道:
罗素曾说:“参差多姿乃是幸福的本源。”的确,人生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共同构成的。然而,我们毕竟寻觅的只是光明之下的欢乐、幸福,却不知,阴影之下的苦难与泪水也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苦难于人生有多宝贵?那位充满智慧与良知的老者给了我们答案: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这句话不正是索尔仁尼琴一生的真实写照吗?
若是没有那段阴影下黑暗的生活,索翁又如何能在万众瞩目的光明之下接受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国家荣誉奖”?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阴影后,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
人们常说,中国文人的命运多是不幸的。但若不是经历生活的磨难,又怎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句子?我仿佛依稀看到那位在大明湖畔的美丽女子:李清照……前半生上天赐予她的光明让她拥有过人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而后半生生活施加给她的阴影才真正使她拥有了超越古今的大气大度,大节大义。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魄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只有真正领悟阴影之中苦难的力量,才会在光明之下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
文章选取索尔仁尼琴和李清照起落的人生为例,通过他们的经历以及成就,提示出“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魄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只有真正领悟阴影之中苦难的力量,才会在光明之下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的道理,纠正了常人对阴影的误解,得出了“阴影也是一种美”这一看似违背常理却蕴含生活哲理的观点。启发人们,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会进入一个别有洞天的天地。
4.高考作文素材库之珍惜 篇四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2,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主要角度有二:
一是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等等。写作时,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的“道”的含义需明确,不能符号化。
二是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从牛对待草料的态度可以看出,得之容易则不珍惜,得之艰难则懂得珍惜,于人而言,很容易得出“得之艰而惜之深”的观点。
至于从牛的角度谈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一类的题目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这是一则很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能从不同角度说开去。材料既引导考生关注当下,思考自身,又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扫描社会,思考亲情、教育、人生、国家、社会和未来,可以说,思考和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必须注意的是,考生审题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所谓表面化,就是只是讲要有育人之道,育人之道是多么的重要,要懂得珍惜等等,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下,想要的及时雨最终只是梦幻一场。所谓片面化,就是不能全面审题,只是侧重写一个方面,如要讲究方法、树立目标、努力拼搏,或要珍惜等等,没看到材料的重心是“食物来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喂牛有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主要角度有二:
一是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等等。写作时,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的“道”的含义需明确,不能符号化。
二是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从牛对待草料的态度可以看出,得之容易则不珍惜,得之艰难则懂得珍惜,于人而言,很容易得出“得之艰而惜之深”的观点。
至于从牛的角度谈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一类的题目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这是一则很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能从不同角度说开去。材料既引导考生关注当下,思考自身,又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扫描社会,思考亲情、教育、人生、国家、社会和未来,可以说,思考和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必须注意的是,考生审题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所谓表面化,就是只是讲要有育人之道,育人之道是多么的重要,要懂得珍惜等等,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下,想要的及时雨最终只是梦幻一场。所谓片面化,就是不能全面审题,只是侧重写一个方面,如要讲究方法、树立目标、努力拼搏,或要珍惜等等,没看到材料的重心是“食物来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喂牛有道”。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歌德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语 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蒙古谚语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古语
经典素材
我只看我所有的(珍惜自己拥有的)
画家黄美廉,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肢体的平衡感和发声讲话的能力都被夺去了。从小她就活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会上,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八、„„
忽然,教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看看美廉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
珍藏30年的小提琴(珍惜别人给予的东西)
1952年梅纽因到日本演出,演出前他就听说有一位擦皮鞋的日本小孩为了听他演奏,凑钱买了一张便宜的票。演出结束之后,梅纽因穿过贵宾席上的社会名流,走到后边问那位小男孩,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小孩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当即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30年后,梅纽因再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当他得知当年的这位知音30年来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多次拒绝别人高价收购那把琴的时候,他又和他会面了。他再次问他,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人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默默地接过了那把阔别30年的旧琴,又演奏起了那支曲子。
徐悲鸿慧眼荐白石(珍惜人才)
20世纪30年代末,徐悲鸿认识齐白石后,对齐白石的独特艺术风格极为推崇,称赞他的画“妙造自然”、“浑然天成”。他在担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后,就派人给齐白石送聘书,邀请齐白石到学院任教。但数日没有回音。经查询,才知道有人贬低排挤齐白石,在正在开放的一个画廊上把齐白石的画冷落在一个角落。徐悲鸿来到展厅,看到挂在角落的齐白石的水墨画《虾趣》,画上的虾子体若透明,形态逼真,实属神品,标价却只有8元。他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把《虾趣》移到展厅正中,挂在自己的《奔马图》旁边,将标价改为80元,并在说明栏里注上:“徐悲鸿标价”。而他自己的《奔马图》标价为70元。一时在京都书画界传为美谈。齐白石深为感动,马上写信给徐悲鸿同意到学院任教,徐悲鸿又为齐白石编了画集,亲写序言,使齐白石名声大振。
惜时如金的巴尔扎克(珍惜时间)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时间是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特定的窗口放进去。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他感觉到此次自己的心脏病是大发作了,于是便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半年?六星期?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急了:“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医生告诉他:“你还是赶紧写遗嘱吧。”可巴尔扎克却把医生的劝告扔在一边,依旧紧张地工作与死神争分夺秒。安全帽上的遗言(珍惜信用)
2003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安全帽上的遗言》,讲述了一个煤矿工人的感人故事:聂文清是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在4月16日下午5时许,他所在的煤矿发生事故,他和16名同伴在井下被困。6天后,救护队员终于打通救援通道找到了他们中的16个人,但人都已经死了。在聂文清的遗体附近,救护队员发现了他的安全帽,上面用粉笔写着他的遗言:“骨肉亲情难分离,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这种临死也未忘欠人钱债的责任心何等让人感慨和称颂,一个整天与煤屑打交道的普通矿工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他珍惜生命,但更珍惜自己的人格信用。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珍惜动物的生命)
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巨富不忘节俭(珍惜水资源)我国某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本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本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而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澳大利亚课本公用制度(教会孩子如何珍惜)
在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都是公用的。当地法规规定,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即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我国一位出使澳大利亚的外交官,为了给刚转学到那儿的孩子暑假预习准备资料,给一位澳大利亚友人打电话,借一套他儿子上学期的课本。但是却没借到,原来友人的儿子上学期用的就是不知传了多少届的课本,且早就按规定在放暑假前交还学校了。等到自己的儿子上学后,他翻看了儿子带回家的书,除了蓝色封面上有些沧桑旧迹外,整个课本的内页几乎都是簇新的。许许多多身心活跃、好动好玩的小学生,竟在保护旧课本上表现出如此的自觉!他感到惊奇了,而从儿子那儿得到的答案竟是那样的简单——老师教导简洁明了:“让你下届学生对你的信任,从给他们一本虽旧如新的课本做起。”
澳大利亚是一个林木资源极为丰富的富裕国家,却如此珍惜资源。同时,课本的“公用”是在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并因此满怀欣慰与动力。且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进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还能在身心活跃和好玩好动的天性里,同时训练人的理性。
耕种自己的地(自己的才会珍惜)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帝创业之初,没事便到各油田巡视,每次总看到浪费和闲人,他都会把工头找来,要求消除浪费和闲人。但是,下次再去,浪费、闲人依然如故。保罗·盖帝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呢?尽管再三告知,却不见改善。后来,一位管理专家教给保罗·盖帝一句话:“耕种自己的地。” 保罗·盖帝醒悟了,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此油井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全权分配。以后,保罗·盖帝再到各地油田去巡视,发现不仅浪费、闲人绝迹,产量也大幅度提高。如此高效率经营,使保罗·盖帝在后来的一次次兼并大战中获胜,发展壮大为石油王国。
节俭的刘少奇(学会节俭,珍惜钱财)
1961年,刘少奇同志要出国去参加一次国际共运的会议。工作人员考虑到那里天气寒冷,要给少奇同志添置一件新大衣,他坚决不要。无奈,工作人员只得从一件旧大衣上拆下皮领子,缝到另一件比较厚实的旧大衣上。少奇同志对这种“改”法很满意。此后,这件大衣一直伴随着他。还是这一年,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病愈出院,工作人员要用少奇同志的专车去接,由少奇同志按路程付了车费。刘少奇同志吃饭十分简朴,他一般是在夜间工作,“早餐”常常是稀饭、咸菜,偶尔才加一两个鸡蛋。“晚饭”一般在零点以后,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休息,通常是由王光美同志来做这顿饭。其实,这顿饭通常又是把家里人中午吃剩的饭菜烩一烩。大家开玩笑地说,王光美同志成了“烩饭厨师”了。不添新衣,不坐公车,不讲吃喝,这几则小事,固然小矣,却闪耀着夺目的道德光辉。
恩格斯处理遗产纠纷(珍惜亲情)
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殷实的工厂主,生前与欧门家族的几个弟兄合伙经营“欧门一恩格斯”公司。1860年2月,他与世长辞。过了一个多月,恩格斯的母亲也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于是,恩格斯匆匆忙忙地从英国赶回自己的家乡德国巴门探望母亲。
不料,在大家忧心忡忡之际,兄弟之间却为遗产的处理发生了意见分歧。恩格斯的两个弟弟坚持要恩格斯放弃他对父亲在德国恩格尔斯基的企业的继承权,而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但倘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兄弟之间看样子就会发生纠纷,重病中的母亲也会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为了使母亲免受精神上的刺激,使兄弟之间不因遗产的继承问题而起纠纷,恩格斯慎重考虑后,决定向弟弟们让步,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利。他母亲的病,经过精心治疗,终于痊愈,生命又延续了12个春秋。
后来,恩格斯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一方面坦率地向母亲说明,如果不是为了想让她摆脱与遗产有关的一切忧虑,他是很难决定走这一步,放弃自己的遗产继承权的。另一方面,他又告诉母亲,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他不会因此而生弟弟们的气。恩格斯在1861年2月27日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得更为感人肺腑。他说:“我还会有成百个别的企业,但是我永远不会另有一个母亲。”
珍惜并把握每一个机会
他大学毕业就南下了深圳。走进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招聘现场,在一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摆设的摊位前,是一支几乎清一色博士、硕士们排成的长龙。仅是一位学士的他,却坦然地加入其中。在排对等候的近三个小时里,他看到了太多的应聘者一个个怏怏离去,却依然没有选择退却。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当考官将个人资料退还给他,同时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说了声“抱歉”时,他并没有像其他求职者那样起身离开,而是指着墙上张贴的一纸告示“面谈不超过五分钟”,不卑不亢地回答:对不起,我还有一分钟。考官会心地一笑之后,他突然拿过考官身旁放着的一份产品说明书,熟练地用中文口译起来。等最后一分钟结束时,对方欣然站起身,热情地伸手相握,同时诚恳地说:小伙子,明天能上班吗?
当时他早就注意到考官身边摆放着的一本中日双语词典和一份日文版产品说明书。如今,他已是这家企业的一位部门经理了。
放飞一只蝴蝶
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我说我班教室里有两块窗玻璃昨晚被风刮破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我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生生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她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是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去玩,想不到会被大风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几乎落泪地嗫嚅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我一直无语,然后摸了摸她的头发说:“不用了,你去玩吧。” 后来我去了财务室,告诉学校从我的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这是一笔我乐意付的钱。学会珍惜,需要换一种思维 弟子对大师诉说:“我要疯了,我的妻子、孩子、岳父、岳母全住在一个惟一的房间中,房间像地狱。”大师说:“你会照我说的去做吗?”弟子说:“是的。”大师说:“把你家里所有的动物都带到你的房间中。”一个星期后,弟子又找到大师:“我的神经快要崩溃了。”大师说:“把动物统统赶出去。”之后,弟子想:“生命多么甜美,动物出去了,家是一处乐园,那样的安静、整洁、宽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太多的人忘了珍惜自己拥有的。快乐是对拥有的珍惜和感激,而不是相反。
【范文】
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我们无视亲人的关爱;官二代富二代的名号让我们漠视生命;大学的普及让我们肆意抛弃奋斗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些来之太易,让我们忘了珍惜。
风华正茂的90后零零后又何尝不是?正是因为有金钱开路,所以多少学子不务正业,流连于游戏厅,练就“飞檐走壁”的神功,他们无视父母的日夜劳作,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他们只知父母有权有势,自己不付出就能潇洒快活的生活,这来之太易的繁华富贵让他们不懂珍惜。
老农喂牛,却将草放在牛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牛努力去吃,知道吃草不易,方知珍惜,不敢糟践。
“最美洗脚妹”刘丽,出身贫寒,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家中兄妹的学费、家庭的负担压在了她瘦削的肩头。她虽幼小,却早早懂得了财富来之不易。于是,她不怨天不尤人,只是努力地工作,哪怕只是做一个洗脚妹。她勤俭节约,虽每月仅两三千元的工资却还能省下一大部分资助那些贫困学子。
生活的艰辛,金钱的来之不易能让人学会奋斗学会珍惜,并且学会感恩。刘丽用自己的奋斗、勤俭、爱心,向国人证明她珍惜这一切,感恩这世界。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位80小时救出29名生还者的“最近牛志愿者”陈岩吗?不久前的报道竟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小男孩成名后,出席各种社会活动、到处领奖,还“经常出入高档会所,打牌、吃饭,花钱大手大脚”。2013年,陈岩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你可曾想,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换来了鼓励、荣誉和财运,但他不懂珍惜,这来之太易的富足却让他变得贪图享乐,精神匮乏,日渐堕落。
青年学子,还未踏入社会,从未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从未体味人生的苦、辣、咸、酸,却动不动抱怨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鄙弃食堂的阿姨们收集剩菜剩饭的行为。我们没有劳动,所以不知“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更无法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个中滋味。
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方懂得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体会独自奋斗的无助与艰辛,才知道家的温馨和父爱母爱的珍贵;只有重走长征路,才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还犹豫什么,为了你我,为了国家的繁荣复兴,趁着年轻,奋斗无悔。
得之艰而惜之深
牛对它眼前的草不屑一顾,反倒不肯放过那伸着脖子才勉强够得到的草。这分明写的是我们人啊:同样的东西,凡是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的,我们才会倍加珍惜。
也许贪婪是人的本性,大多数人总觉得别人的、远处的总会好些,正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于是,不怕千难万险,挖空心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尽管有时候,得到之后突然发现有点“瞎子点灯能白费蜡”,但对自己的成果总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怎么也舍不得扔掉。
成果难得所以珍惜,《诗三百》“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优美诗句是不是也可以佐证呢?由于“溯洄”途上的前行不易,才切身体会到了追寻美好的途中的“阻”与“长”,付出几乎没有止境。这种付出不仅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更饱含一个人的心血与精力。自古以来,大凡经过百般付出之后,珍惜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小英子笔下动情地描绘城南的旧事曾引得多少人落了泪。便看他写廊柱上的垂吊,那一个菜篮子,因为融入了谋求生计中的点滴回忆,而超越了物品本身的价值,被作者珍藏于心,久久不忘。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是生活,是他曾经奔波过辛苦过而最终享受过的见证。——曾经的生活因饱尝艰辛、铭刻于心而倍加珍惜。
也许是文人天生敏感的知觉和多情的笔触,放大了珍惜之情的美感。而一个建筑师以生命来维护这种珍惜则更让人动容。高迪离开了几个即将竣工的工程而投入到他明知未必能竣工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中。为什么?因为这巨大的工程几经周折,耗费了他大量精力才得以开工。他倾注了太多,因此之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维护教堂的建设,他更甚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工程进行中的阻力越大,他越是执着坚定,终于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传奇。这是绝对是一首传世的珍惜之歌。
5.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哲理素材 篇五
1.没有“以后”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做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李明博)
2.一朵午荷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此话怎讲?”“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洛夫)
3.语丝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他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索尔仁尼琴)
4.多此一举
有些人故作谦虚,间接表示其优越感。有位大科学家对他一位过于谦虚的同事就有过这样的评语:“他还没有伟大到应该那样谦虚。
5.自己的路
挤的地方或许是康庄道,但是为了怕挤,我宁取两旁不设道路的旷野。它可以允许我横冲直撞,也更可以允许我逍遥徜徉。反正天广地阔,”路”可以由我“走出来”。这样的路,无论通往何方,至少是自己走出来的路。它的好处即使不多,但至少避开了亲历人与人之间无情的挤抢的悲哀。(罗兰)
7.嫉妒经济学
在嫉妒的经济学中,衡量幸福的标准不是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是享受的名次排列。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增进社会的幸福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说,全国最富有的一个人是全体人民嫉妒的目标,也是他们痛苦的根源。如果把他拉下到富有的第二位,就可以增进一个人(原来排列第二的那个人)的幸福感。此时社会总的幸福量没有改变,一个人降低了,另一个人提高了。
但如果将这最富有的人剥夺成为最穷的人,甚至将他杀死,就可大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怨恨之气,可以极大地增进社会的幸福总量。然而,到此问题并未解决,因为最富的人被拉下了马,原来次富的人成了最富的。为了增进社会幸福总量,还得将第二富的人也拉下马。
这个过程重复下去,最后惟一能使全体人民满意的是一个清一色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一状态下,每个人一切改进物质享受的企图都成为泡影。原来是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结果是断绝了一切改善自己处境的可能性,除非社会中每个人都能齐步致富。当然,这种极端的逻辑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发生。我们常说的“内耗”,多半也与嫉妒心理有关。我曾研究中国穷的根源,发现“损人不利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原因,而它也与嫉妒有关。
8.树木越多犯罪越少
“树木和绿地对人的影响”研究小组组长、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库奥说:“大自然能让人平静,使人的心态变得年轻,更有能力迎接挑战。”库奥教授说:“在我们的研究中,那些接触大自然较少的人,注意力和认识能力相对较差,在处理人生问题方面能力较弱,抑制冲动的能力较差。”库奥还说:“犯罪率和绿地覆盖率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树木越多,犯罪越少。据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树木覆盖率高能使犯罪率下降7%。”
9.重复博弈
你到菜市场去买菜,当你但心上当受骗而犹豫不决时,卖菜的摊主就会对你说别但心我不会骗你,我是天天在这卖菜的`!他强调这个天天在这里买菜,你便会放下心来,与之交易,这就是经济学经常提到的语言重复博弈!博弈本是赌博与下棋,其结果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涉及双方互相损益的行为,现在人们又引申为一切人际关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影响的决策及其均衡。在单独的一次搏弈中存在较大的机会主义,也就是只要有可能,每个人都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自己追求最大化利益,这就可能给对方带来损失,而对方也同样会这么做,于是双方都要采取措施来防范对方,白白增加了很多成本。而进行重复博弈可以减少欺骗,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因为上当受骗的人会进行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其结果是双方都没得到好处,互为损害利益!理信的人们认识到这样大家都没好处,于是相互欺骗的行为减少了,诚信就产生了。
10.奥卡姆剃刀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关进监狱,目的是不让他的思想得到传播。这个异端分子叫威廉。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说:“你用剑来保卫我,我用笔来保卫你。”威廉写下的大量著作都影响不大,但一句不见他著作中的格言却享有盛名。这句格言只有8个字:“如非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的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依据这一格言一律取消。这一似乎偏激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六百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见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无不成果辉煌。
11.勇敢的消防队
6.在高考作文中植入乡土素材 篇六
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写话。事实上,很多学生在作文上最大的难题就是无话可说,在高考作文中用所给材料凑字数的现象很普遍,如何做到有话可说?笔者认为以乡土素材入题,在高考作文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一、现存问题
1. 乡土素材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化。
从全国范围看,校本教材及乡土教材的开发成为当下教育教学扩充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很多地方及学校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国家统一教材的有力补充,但就如何将之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相结合,还有待研究、探讨与深化。
2. 素材繁多,难以取舍。
现在市场上关于作文素材的书籍和资料多如牛毛,让人应接不暇。有的教师对这些素材是不加取舍全部让学生看;有的教师比较好,对素材书籍进行了详细分类,但仍然种类繁多,给学生造成了较重的学习负担。从写作的本质来说,这些手段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反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为作文是要用“心”写的,所谓用“心”的材料,即是自己最熟悉、有切身经验与体会的材料,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心手联动。
二、乡土素材与历年高考作文的比较与对应
乡土素材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在新课改倡导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今天,开发乡土素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对日常教学还是对备考复习,不仅为阅读教学还是对作文教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迪庆州乡土素材与历年高考作文的比较与对应来说明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有效植入乡土素材。
1.2008年高考作文:关于小鸟放生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纳帕海湿地的候鸟;随处可见的自由自在的鸟类;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景象等。
2.2009年高考作文:关于诚信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牧场上藏獒对主人的忠诚,即使面对强大对手也要保护主人的财产,对主人不离不弃;草场上的牦牛无人看守,但从不丢失等。
3.2010年高考作文:关于成长与环境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很多学生来自边远山区,有的甚至几乎与世隔绝,到城里读书后的变化等。
4.2011年高考作文:关于中国崛起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几年前有的乡村还未通公路,现在铁路、高速路、飞机场、大型电站已出现在高原等。
5.2012年高考作文:一位修船人顺手修补好船上的一个漏洞而救了一家人的故事。
对应乡土素材:高原牧场上的木屋从不上锁,行路人可以到里面喝水或寻找食物充饥;村里看到谁家的牛羊走失主动帮忙赶回家等。
6.2013年高考作文:关于同学关系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很多从牧区来城里读书的学生与城里同学融洽相处的现象;立志走出大山,相互激励,在艰难中共同奋进的同学关系等。
7.2014年高考作文:给保护区里的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的话题。
对应乡土素材:白马雪山保护区里的滇金丝猴,野性十足,充满生机活力等。
8.2015年高考作文:“三个人物(大李是科学家;老王练就一身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小刘擅长摄影,留住美丽乡愁)中,谁更有风采”的材料。
对应乡土素材:尼西土陶原来只是本地人煮茶做饭烧制的陶器,现已成为艺术品,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商品;杜鹃花海留影;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美景等。
作为有悠久藏民族文化传统及美丽神奇的诸如梅里雪山等世界级自然景观的香格里拉,相对应的素材还有很多。教师如能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搜集、挖掘、整理,它将是一座十多丰富的宝藏。
除以正面乡土素材的运用外,乡土素材中还可以运用反面事例,如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中途辍学的例子,就可以用在2013年同学关系的作文中;还有偷猎现象的事例可以用在2008年的高考作文中。选用什么素材要根据作文的需要而定。因为人类有多种生存生活方式,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大致一样,都体现着人类追求的真善美,各地区的乡土素材都可以成为写作中的好帮手,成为自己身边随手拈来的资料库,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三、乡土素材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并非有了乡土素材就一定能写就一篇好文章,还要将素材为积极健康的主题服务。好的文章不仅要赋之于形,还要赋之于神,才能体现出素材的价值。如果是记叙文体,可以将乡土素材化为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是议论性文体还需运用其他素材作为充分的论据。作家乔叶说过:“文学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河床其实就是我们的故乡和家园,乡音乡愁永远是我们最熟悉、最感动的情愫,以乡土素材入高考作文最终是要写出最真实、最感人的文章。心由像生,才能避免言不由衷和千人一面的套作及模板效应。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即使是边远地区和农村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增强,但与此同时,对传统文化和身边的风物却很少关注,总喜欢与时髦和流行看齐,体现在写作中,总难找到本色作文。殊不知,扬长方能避短,乡土素材恰恰是自己的珍宝,自己的特长,正是人无我有的鲜活材料。以功利之心去取得高分,很多时候文章或面目可憎,或不忍卒读;相反,有时候无心插柳,却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丽天地。莫言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虽然我身居闹市,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灵魂寄托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失去的时间突然又以充满声色的画面形式,出现在我的眼前。”归根结底,写作的主要方面还是心灵与思想。精神家园丰足了,任何话题的文章都能如汩汩流水,自然流淌。
四、乡土素材进作文案例
“百闻不如一见”,道理听得再多也还需落到实处。笔者曾要求学生到教室外用10分钟时间,观察远处的石卡雪山,用一小时时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不限文体。
实践结果:字数不足800字,内容都为写山的外形、山顶积雪、山上的森林等,无明显与人的联系及无明确的主题。
点评:同学们作文中对百卡雪山的景色做了很好的描摹,也有一定的想象力,如将山的外形比喻为一头雄狮或欲腾飞的巨龙等,但是没有同学把山与人联系起来。教师提问:难道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山没有相似之处吗?经过思考,部分同学有了答案。
同学甲:大山像男人,挺拔、俊美。
同学乙:大山的巍峨象征我们山里人的坚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教师:为什么大家的作文字数没达到800字的要求呢?找一找原因。
学生:因为没有把大山和人联系起来。
教师:对,如果联系起来,大家作文的字数不会达不到要求,文章内涵也会比较深刻。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再次对文章进行丰盈,但由于先前作文中并未涉及这些内容,教师的本意也在于考查学生由材料生发主题的能力,学生由于经验、知识积累的不足,不能按教师的设想完成任务。这也给教师提了个醒: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从素材中提炼主题,有了材料的“米”,更主要的还要把“米”做成可口的“饭”。
7.自制高考作文“素材小全” 篇七
开展这一活动是有一个由头的。从高考作文改卷场上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作文材料旧,空洞无物。深入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缺少鲜活的新例。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高三学生时间很紧张,没有空看书看报,更没有闲暇去思考生活与人生。观察力和触觉都变迟钝了。这对写作是非常不利的。学生经常抱怨,每周写作文,人都被掏空了。只进不出,感觉被掏空是很正常的。同学们在高三这一年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光有应试技巧,无异于无米之炊。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创设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思考人生,快速有效地积累素材。肚里有货,才能处变不惊,也不会出现因为迁就材料而造成偏题离题的情况。这个活动的全称是“自制高考作文‘素材小全’”。
所谓高考作文“素材小全”,是相对市面上纷繁复杂的厚重的“素材大全”而言。这种自制的“素材小全”由同学们自己提供素材,师生加以总结分类、装订成册。由于同学们提供的素材不仅贴切而且新鲜好用,比市面上卖的“大全”更易用好用。
我的做法是让同学们从听说读写多方面构造一个素材积累网络。这个网络由这几部分构成:读书笔记,每周练笔,课前演讲,堂上作文提纲训练,针对某一次作文话题做专项素材积累,从优秀作文中找素材,把语文课本中的材料进行归纳分类等。
有一个同学在课前讲话中,讲到史铁生的《命如琴弦》,另一个同学在周练中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命若琴弦——为活着找理由》。又有一个同学在课前演讲中讲到《狼图腾》的一个情节:狼捕羊时,非常善于等待。白天牧羊人在,狼不动声色,静静等待;晚上羊睡觉时,狼仍然没有动静,因为羊在这个时候警惕性仍然很高;一直等到羊憋尿时,狼才出动,羊最终惊恐奔跑,膀胱破而死。在之后写作中,不少人用到这个材料,有的为了论证最佳时机的把握,有的强调要等待。这些元素互相促进,拓宽同学们的接触面,加深对素材的印象。
制作“素材小全”具体的操作并不复杂,可以概括成十六个字:简易操作、分头收集、资源共享、专题归类。
(一)读书笔记
每周五篇读书笔记,形式多样,摘抄、点评、读后感、时评均可,字数不少于50字,每一则都可能是“素材小全”的内容。坚持写到“一模”,目的是让同学们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有一点时间去思考和感悟。读书笔记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它化“无形”的阅读于“有形”的读书笔记,既保证了读,又促进了写,一石二鸟。而且50个字,对同学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负担,容易做得到。实际上,不少同学把写读书笔记当成一种习惯甚至乐趣,一篇读书笔记写出一两千字也不少见。读书笔记写好了,在高考场上自然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二)每周练笔
每周一篇练笔,不少于800字。高三上学期不限话题,自由写作。高三下学期可隔周限话题。周练给等级,部分给评语。周练是对同学们写作的直接训练,由于内容不限,可以广泛地反映生活和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也是一种素材的积累。
(三)课前演讲
每周固定一、三、五的语文课前5分钟给演讲,内容不限,同学们按学号顺序轮流上台。这不仅考验能搜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而且训练能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力,经过一次演讲,印象深刻。演讲过的材料也就成了“素材小全”的内容部分。
(四)作文提纲
高三下学期,每一到两周可以进行一次堂上作文提纲训练,模式如下:
材料: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一堂课可以设计四个材料。下课收上来进行整理,好的立意与例子进行归纳。讲评完后,让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材料,写一个200字左右的例子,收上来继续整理,适当修改后印出来再发给同学们,作为素材积累。
(五)专项素材
上学期每两周一次堂上作文,下学期每周一次堂上作文,除了及时评改讲评外,还可拓展延伸,如就其中一次作文做专项素材积累。例如其中一个话题作文:有这么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只有放飞心灵才会得到最大的舞台,成就自己的梦想。请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在同学们的习作中挑出最贴切的例子,如: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墙。”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钱养家。”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以此类材料加以引导,让同学们领悟哪些例子最切题,然后布置下去,要求每位同学再找一个200字左右的例子,可以上网查,可以翻书报。同学们交上来后,老师修改做整理后印发返回。两个教学班就有八十个小故事,这八十个故事不仅是“志向”方面的有力例证,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多角度发掘材料的立意,用简洁的文字把它概括出来,写在上面,在其他话题的作文中可以引用。
(六)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包括每次堂上作文教师挑出来的范文,每次大考年级甚至广州市挑出来的范文,还有每年《语文月刊》(7-8期合刊),以及手头的一些优秀作文集。这些优秀作文值得借鉴的有立意、结构、语言表达,当然少不了对其材料运用的借鉴。同样写苏轼、屈原的例子,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拿50分以上,有的只能在及格分上下?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种积累素材的方法,积累的不仅仅是素材本身,还包括素材的运用技巧。
(七)语文课本
读了12年的书,即使任何课外书没有读过,能用好这十几年来课本的东西,高考也能写出好文章。2000年高考,一位山东考生的作文《冷香飞上语文》就将课文内容信手拈来,一样写得文采飞扬。可将课本的材料进行归纳分类:
1. 一个材料几个角度:《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几个材料一个角度:
亲情友情:《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陈情表》
团结合作:《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师说》
3. 把课文按照一些专题分类:
民心向背:《谏太宗十思疏》《孟子见梁襄王》《过秦论》
环境保护:《寡人之于国也》)(《阿房宫赋》
逆境成材:《报任安书》《滕王阁序》《勾践灭吴》
自信自爱:《将进酒》《师说》《鸿门宴》《游褒禅山记》
坚持不懈:《劝学》《离骚》《游褒禅山记》
这几种训练非常容易操作,同学们全员参与,收获面大。
分头收集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我充分地让同学们自主合作,按照人物篇、自然篇、社会篇分组来收集资料。人物篇中按内容分为商界、体育界、科学界、娱乐界、政界等;按国别分为中国、外国;按时间分为古代、现当代。自然篇中分为植物、动物、景观和其他。社会篇分为历史和时事。对于有所耳闻的人物事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要求同学们知道多一点。比如: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有钱,但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巴菲特作为股神,他最令人震撼的是捐了一大笔钱给慈善机构,那么究竟捐了多少?捐给了谁?他跟比尔·盖茨之间有什么故事?
什么是“蝴蝶效应”?……
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熟悉的事不熟悉的细节,每个小组在自己的领域里尽情收集,素材的内容首先吸引自己,打动自己,然后试图去吸引和打动别人。艰巨的工作分开做,省时省力。再加上每个人的视野不同,展现大家的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资源共享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把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实现资源共享。
前面提到每周练笔,同学们写完了,教师批完了,工作并没有结束,教师每周将优秀的周练(每班大概四五篇)复印出来,张贴在班上。不少同学会因为自己的习作偶尔甚至仅有的一次被张贴出来而充满自豪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兴趣以及关注生活和自我的积极性提高。其中精彩的内容收录到“小全”系列中去。
课前演也是如此,演讲完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发言浓缩成200字左右的小短文,用word形式放在班级电脑的文件夹里,作为“小全”的一部分。一学期后,我将其整理起来,印成名为“2007届高三课前演讲材料”的资料,发给每位同学,例如:
未上过学的火箭之父
前苏联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染上了猩红热,由于严重的并发症,他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学校不收他,母亲只好教他读书写字,可是两年后,母亲却患病去世了。在做守林员的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走上了自学之路。从小学课本、中学课本一直读到大学课本,自学了物理、化学、微积分、解析几何等课程。这样一个失聪的人,一个没有跨进学堂一天的人,由于始终如一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了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为火箭技术和星际航行奠定了理论基础。(樊倩雯提供)
千里马易求,伯乐难逢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个机会将他们炒掉。”“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第二个老板听了之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析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质量;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让第三个人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边跑来跑去。三个人一听职责的分配,和自己的个性相符,不禁大为兴奋,兴冲冲地走马上任。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三个人的卖力工作,居然使工厂的营运业绩直线上升,蒸蒸日上。千里马易求,伯乐难逢,正是这个道理。
(李智荣提供)
如是格式,整理下来,大概20页,这些材料,由于同学们听过一遍,再看的时候,印象很深。再加上是自己身边的同学提供的,所以兴趣更大,容易记牢。
专题归类
例如: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卷柏。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它就会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卷缩成一个圆球状,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动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就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那么卷柏不走就生存不了吗?为此,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这样的一个试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并隔绝一切可能让它移走的条件。不久,试验者看到了一个可笑的现象,卷柏在几次将根拔出准备游走,却动不了的情况下,便再也不动了。试验还发现,此时卷柏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入泥土,而且长势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好,可能是它发现了扎根越深水分就越充足。
由此可见,不是环境的水分不够,而是卷柏没有直面问题。相反,只要它不逃避,伸展着根,积极地去寻找深埋在土地里的水分,最终将会枝繁叶茂。
(罗维提供)
不少同学提供的例子不仅贴切而且新鲜好用,这种自制的“素材小全”,比市面上卖的“大全”一类更好用更实用。
自制高考作文“素材小全”可能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微型的“系统工程”。收集整理运用的过程中,人人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体现其“知识性”;素材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可以体现其“社会性”,全过程都是同学们自己亲自发现、加工,并参与组织工作,可以体现其“实践性”。
搞“素材小全”是个细活,需要慢工,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要遵循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多元而简约地去强化,就能做到快速有效地积累素材。古语“观千剑而后识器,操百曲而后知音。”通过积累,同学们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一旦有机会表达,就灵活运用,厚积薄发。
8.高考哲理作文素材 篇八
在《圣经·出埃及记》里,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来到旷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却发现那儿的水是苦的,百姓不由得大发怨言,诉苦不已。他们不知道,只要再走一段路程,紧接着就到了以琳,那里有泉水和棕树,可以让他们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扎营休息。”行百里,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艰苦难行的。
因为,开始的时候,人凭着一股冲劲,雄心万丈,希望无穷。然而,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信心开始动摇,意志渐渐松懈,不免对自己怀疑,对前途绝望,许多人因此不能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哥伦布在他每天的航海日志上最后一句总是写着:”我们继续前进!”这句话看似平凡,实则包含无比的信心和毅力。就凭着这一股大无畏的精神,他们向这茫茫不可知的前途挺进,横跨惊涛骇浪,历经蛮荒野地,克服了无限的艰难险阻,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完成了历史上惊人的壮举。让我们也继续前进吧!不论路途多么崎岖难行,不论身体多么困乏疲惫,我们也要勇敢地走下去。过了”玛拉”,”以琳”也就不远了。
9.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篇 篇九
小海燕飞了一会儿,掉头向岸上飞去。
“孩子,你怎么不飞了?”妈妈迷惑不解地问。
“妈妈,你没看到雨停了吗?现在已经证明我能在多变的大海上自由飞翔了,何必还要再飞?”
“是呀,你有能力战胜波涛汹涌的大海了。不过孩子,我还是替你担心。”老海燕说道。“妈妈,难道还有比巨浪更可怕的东西?”小海燕瞪大眼睛说道。
“是的。”母亲点了点头肯定地答道。
“那是什么东西呢?”小海燕紧张起来。
“就是缺乏毅力啊,孩子。”母亲接着说道,“你虽有战胜大海的能力,但要是没有了毅力,也只能像麻雀一样,在屋檐下飞来飞去,让人宰割了。”
10.高考作文考前素材积累应对策略 篇十
一、整合梳理生活素材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取材十分广泛,选取材料形式丰富多样,表面上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作文命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的思想,贴近考生生活,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高考作文特别强调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事,关注人生,强调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高度重视生活积累,及时、广泛、深刻地了解和思考有关时事及其他生活见闻,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激发写作欲望。大考前夕,时间有限,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资源,着力整合生活中的各类素材,以及由此形成的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里理出头绪,发现生活规律,提炼生活本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整合梳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与情感。在大考前复习之余,多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灵,想想那些使你幸福、使你痛苦、使你欢乐、使你忧愤、使你遗憾、使你反思的一幕幕情景。如果在考场上,面对作文话题,你能够迅速打开自己的心灵,让心中的话化做文字汩汨流出,这样的文字往往是最有生命力、最为精彩的,因为它是你的真情实感。
(2)整合梳理自己身边琐事中的材料。考生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里肯定会有很多有价值、有趣味或有意义的事情:街谈巷议、书摘漫议、影视热评、同学辩论等等,将这些现有的素材进行归类整合,考场上随时都有可用的地方。
(3)整合梳理社会时代生活中的典范事例与事件。如“富二代”的炫富、90后的张狂、气候变暖与变冷的争论、重庆“打黑”、春晚现象、南极上空黑洞日益加大、喜马拉雅山雪线上移、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世界范围濒危动物种类增多等等,并有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与感悟,高考作文时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
(4)整合梳理平时老师评讲过的作文、印发的范文等。这些作文和范文,你已经娴熟于心,让高考作文与自己积累的材料挂钩是十分容易的事。如果在考场上有对路的话题,语言、文思、结构甚至思想内容等都有借鉴的地方。
二、全面关注热点素材
社会与时代热点,既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专家命题的依据。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代言”、天津卷的“我说90后”、江苏卷的“品味时尚”、江西卷的“兽首拍卖”等,都是当年的热点素材。考生如果熟悉、了解这些素材,就能在考场上紧跟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借助作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血心肠,实现与阅卷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即使作文话题与社会、时代热点的结合不是十分明显,但在文章中选择新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下材料,比用那些被人嚼烂了的名人轶事、古今佳话要亲切得多,也更能使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赏心悦目,从而拿到高的分数。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新鲜时尚的热点素材就是“鲜桃果蔬”,它为你的高考作文增加特别的美味。
如何积累热点素材,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关注新闻,追踪热点。高三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常规的课外阅读。但是,即使最忙也要挤出时间,或在早晚睡前饭后,或在课余午休问,浏览一些报刊、收听收看新闻,因为各种媒体——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都是触手可及的作文素材来源,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都应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
(2)寻求评价,记录感触。特别是遇到典型人物或热点、焦点事件,尽可能地弄清事件始末,了解要全面,切忌片面。除了了解各方对这一热点的评论外,更要有自己的看法,及时记下自己最为感动的细节和最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如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例及颁奖词都应熟记在心。2010年以来的重大事件及典型人物更应多记多思。这是时事的积累阶段,也关系到素材的鲜活与否,不可大意。
(3)利用资料,分类整理。高考前夕,自己积累的和老师印发的各种素材资料肯定很多,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效果往往会很差。有效的办法是,对于手头现有的有关重要热点素材的资料,要善于进行分类整理,可按主题分类,如创新、环保、教育、道德、感恩、奉献等,每个主题都准备三至五个素材,字数限定在300至500字,并且最好在每则素材下面都标上运用方向或适用话题等,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三、回顾整合课本素材
身为学生,每天都要和课本打交道,可以说,课本是我们最熟悉的素材来源。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课本中的素材,这样的素材既显示出学生对课本学习的用心和深入,而且对阅卷人来说,也会觉得格外亲切,从而更容易赢得“印象分”。课本素材的魅力为何经久不衰?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源于教材本身的经典性和文化味。只要平时注重积累,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就会给我们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底子,另一方面,教材是考生最熟悉的,易于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在考场上材料卡壳的情况下,外无援兵,向课本要素材便是唯一的出路。
回顾整合课本素材,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主题归类,巩固记忆。利用课本素材,就是要在平时多留心积累,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对课文进行分类,哪一篇文章可以用于哪一个主题。这样让每一篇文章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以苏教版为例,教材是按专题编排的,因此,积累素材也可以集中进行,如必修四的“我有一個梦想”专题,可以将孔子、孟子、马克思、马丁·路德·金、孙文等人的理想结合起来积累:有些课文中可积累的素材很多,如王勃《滕王阁序》中大量的典故,再如《<史记>选读》中大量的历史事件,都值得认真积累;有些素材可以联系积累,比如《<史记>选读》中李广、韩信、鲍叔等人物的性格、气量等,可以放在一起比照。
(2)纵深挖掘,多向联系。在平时的复习中,对于一些重点课文,要重点做一些“钻探”,这样既有助于掌握理解课文,更有助于积累课本素材。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挖掘:一是敢于直谏,是一种执着,一种操守,居其位,必谋其政。二是从善如流,勇于纳涑,是人们对统治者、领导者的期待。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如果不能为民谋福利,一个政党如果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么,它就会走到人民的反面。四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如果碰到类似的作文话题就可以运用自如了。再如《拿来主义》,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联系“创新”、“与世界接轨”等话题;也可从精华与糟粕角度联系“选择”、“美与丑”等话题;还可从交往交流的角度联系“开放”、“封闭”等话题。
四、掌握素材积累决窍
(1)记住素材关键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学生在运用素材的时候常出现张冠李戴或史实不清的情况,甚至逻辑不通。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对素材的关键内容记忆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点,在记忆素材的时候首先就要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并把它们牢牢地记住,进而通过这些点的连接,将整个素材完整地记住。这些关键点包括:国家(地点)、时代、人物名字、人物经历(这个最容易出错)、结果、涉及到的具体数据等内容。
(2)回避滥熟观点。有些素材容易让人形成既有的思维定势,比如海伦·凯勒的素材,大多数同学在把她写进作文时总是用来证明身残志坚、毅力顽强,可是,如果全面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就会发现这仅仅是海伦·凯勒优良品质的一部分。比如,“1936年,和海伦·凯勒朝夕相处五十年的沙利文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地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肓人福利和教育事业。”从这一小段文字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海伦·凯勒青出于蓝,将沙利文老师的爱发扬光大;沙利文老师和海伦·凯勒进行着爱的接力;沙利文老师居然陪伴了海伦·凯勒五十年,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等等不同于传统认识的观点。由于素材本身内容的丰富性,我们在挖掘观点的时候,应该努力回避滥熟观点,做到“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
11.浅谈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与应用 篇十一
一、建立园林植物多媒体素材库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 网络、信息、多媒体、通信等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个领域渗透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它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 我们从中体会到:一是新的教育理念,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 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平台;二是它可以改善因季节、时间、基地与经费的限制而引起课程与实践实训脱轨的情况, 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形象地掌握各种园林植物;三是为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创造了方便条件。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今天;四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五是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并利于检索, 同时有利于教师知识的自主更新、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六是利于师生互动使教师实现分层次教学, 还可提供交互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创新、信息、协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制作出切合教学实际, 符合教学内容的理想的多媒体课件, 不但需要良好的交流途径, 而且也需要丰富的高质量的素材支持。而能否拥有一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是决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可以说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建设是园林专业多媒体教学的核心, 是非常必要的, 对园林专业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园林植物素材库的设计思想
建立园林植物素材库在设计上主要考虑为教学服务, 同时有利于教学双方。主要的设计思想有:
1.人文化。
从界面的设计、内容的安排和操作方法等方面表现人文化的设计思想, 如在各个界面上采取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2.系统化。
主要体现在素材库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 注重系统化的设计要求。以园林专业课程安排和实际应用为主要依据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分类清晰, 学习效果明显。
3.直观化。
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对植物的直观化要求较高, 不仅要观看植物的整体形态, 而且还要从根、茎、叶、花、细胞等方面了解植物的形态, 以及植物在园林中的各种具体应用形式。直观化的设计思想就是为满足这一教学要求而做的。
4.开放化。
开放化的设计思想是从教师的教学备课角度考虑的。其目的是让教师可以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大纲自行选取素材库中的植物素材, 按照课程教学安排制作“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 学生可利用素材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查看、复习, 巩固学习。
5.网络化。
植物素材库的网络化设计思想是为了适应信息化和时代化的要求而考虑的。因为只有网络化后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进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三、构建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内涵和目标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教育资源建设可分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 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问题解答和目录索引;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素材库是制作积件、课件的必需元素, 也是开发网络课程的基础。而网络素材库是指在局域网或Internet网可实现有条件共享的素材库。
园林植物网络素材库包括文本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等, 从结构、形态、分类与应用等方面对植物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达到信息容量大、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运行快捷、检索方便、有利于选择性学习。可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条件和课程特点制成单机板或网络板, 分段开发, 边建设边应用, 随时增补与完善。同时通过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及现阶段的应用来看, 实现的主要目标有:
1.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及应用实现科学性目标。依据“遵循大纲, 但不拘泥大纲”的教学要求, 在学生掌握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 增强知识容量, 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园林植物素材库构建与设计实现新颖性目标。构建与设计中本着“从教学出发, 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既考虑到国内教学水平高的学校的教学需求, 又考虑到国内教学水平较低的学校的教学要求, 做到通用、易用和稳定, 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真实地感受和理解知识内容, 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疑点,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便于资源共享, 提高利用率。
3.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及应用实现先进性目标。素材库的创建过程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支持学生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有利于教学创新;使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 而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使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提高自学能力, 挖掘发展潜能。
4.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及应用实现通用性目标。根据不同院校具体的教学需求, 设计制作多种形式、多种功能、多种媒体的具有相对独立教学功能和内容, 又关联的教学素材, 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 利用素材库中的组件快速组合成个性化的多媒体课件, 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5.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及应用实现完整性目标。根据《植物学》、《植物生理》、《花卉栽培》、《草坪学》、《园林树木》、《插花》等课程设置的要求, 在教材和大纲的指导下, 植物素材库的内容要系统化和完整化, 体现到每门课程之间知识交叉与融合点问题和独立性的专题等, 有利于广大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四、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应用效果
1.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应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素材库中除了简明的平面图外, 还包含了许多实物图、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内容, 形象而全面地介绍和讲解有关知识点。特别是植物结构及植物生理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以动画的方式展现更易于接受,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由于植物生理运动比较抽象, 园林植物造景比较丰富多样, 不方便随时向学生展示, 而利用素材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 应用素材库进行课程讲授增加教学的直观效果, 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对其教学领域里国内外的新动态、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及时反馈给学生, 挖掘其发展的潜能。还可提供交互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创新、信息、协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知识的自主更新、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2.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应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园林植物素材库的构建模式一般采用基于Web访问模型, 由教师、学生端Web浏览器、校园网Web服务器、素材和课件服务器三层分布结构组成, 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校园网Web服务器。建构园林植物素材资料库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为中心”的重要途径。“以学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究、发现和解决, 其重要条件是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材料, 学生获得知识之前必须获取信息资源, 有形成问题的依据, 有需认识的对象, 才能进入学习探究的过程之中。眼望天棚, 冥思苦想,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我们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平台素材库可24小时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通过点击素材库搜索所需内容和图片, 以巩固课堂知识, 拓展技能要点, 开阔视野, 增长课外知识。使素材库成为良好的辅助教学工具, 取得良好的辅助教学效果。
3.园林植物素材库的网络应用便于资源共享。
本素材库的制作形式与我院校园网上的精品网络课程相结合, 素材受网络平台支持, 并且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随时可以调用。经一定操作, 还可以挂在外网上, 利用网络广泛应用, 并与具有相关专业的院校进行网络互动交流,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可收集大量的信息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使学生更加开扩眼界;利用网络技术可使微观的结构宏观化,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用网路技术可帮助学生从立体的动态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利用网络技术可进行局部放大或将多个图像同时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植物网络素材库的开发带动了其他课程的改革, 教学素材的开发由最初的外购, 到自主开发、合作开发, 到采取科研立项开发和建设, 建立了一种主动、开放的教学新模式, 由一对多变为多对一的开放式学习模式, 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 适应了现代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由此可见, 通过园林植物素材库的制作不但能减轻教师负担,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还从课程整合、明确教学主体等方面入手, 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要求,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之, 建立园林植物素材库, 是建成各学科门类齐全、系统、规范、适用的教育资源库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必将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推动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 促进农业院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园林专业课程的整合过程中, 解决资源共享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广”与“专”相结合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园林植物素材库, 利用网络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对提高园林专业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园林植物素材资料库的构建思想及在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作了浅要的探索。
关键词:园林植物,素材库,设计思想,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连明.多媒体素材库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 .
[2]刘春元.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J].实验室科学, 2006, (12) .
[3]谢育娟.课件制作系统中素材库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 2004, (4) .
12.2013高考作文素材精粹哲理八 篇十二
精粹哲理(八)[1]
优劣可辨
有三个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第一个成绩优异,第二个成绩良好,第三个勉强混了张文凭。毕业典礼刚过,三个人跑到巴黎肆意放纵,终于卷入了一场重大的犯罪活动,被判死刑,上断头台处死。刽子手把第一个毕业生带到刑场,问;“要不要蒙住眼睛?”“不!”“脸朝上还是脸朝下”“朝上。”刽子手把他捆绑起来,放上断头台,一捺按钮,铡刀没有掉下来。“奇迹啊,上帝的旨意!刽子手说,“连断头台都不灵了!你自由了,走吧。”第二个被带上刑场,情况和第一个一模一样,他也自由了。轮到第三个。刽子手问道“要不要蒙着眼睛?”“不蒙”“脸朝下还是脸朝上?”“朝上。”刚被捆绑起来,仰面放上断头台,他就嚷道;“你瞧,我发现铡刀的毛病在哪儿啦”
真正的勇气
三名海军上将谈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德国将军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勇气。”说完他召来一名水手。“你看见那根1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希望你爬到顶端,举手敬礼,然后跳下来!”德国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上顶端,漂亮地敬个礼,然后跳了下来。
“呵,真出色!”美国将军称赞说。接着他叫来一名美国水兵命令道:“看见那根2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要你爬到顶端,敬礼两次,然后跳下来!”美国水兵出色地执行了命令。
“啊,先生们,这真是一次难忘的表演。”英国将军说,“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我们皇家海军对勇气的理解。”他命令一名水手:“我要你攀上那根300米高的旗杆顶端,敬礼三次,然后跳下来!”“什么,要我去干这种事?先生你一定神经错乱了!”英国水兵瞪大眼睛叫了起来。“瞧,先生们,”英国将军得意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母狮子
在所有的野兽当中爆发了一场大争论,看谁能自豪地说自己的家庭。最后他们来到母狮子面前,问道:“你一胎生多少?”母狮子说:“一个,但是这一个是一只狮子。”质量胜过数量。
驼背的启示
一次,一位年轻人在路上拾到一张两元钱的钞票。从此,他走路时眼睛总是离不开地面。在40 年里,他总共二手挖掘机收集了29516 颗钮扣,52172 根针,7分钱,连背都驼了,十分可怜。他失去了友爱,失去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失去了为别人务的机会。
好战的狼
“想到父亲就感到荣耀,”小狼对狐狸讲,“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在整个地区曾引起何等的敬畏呀!他一个接一个地击败了两百多个敌人,把他们肮脏的灵魂送进了地狱。希奇的是,他终于被一个敌人打败了!”“致悼词的人可以这样表达,”狐狸说,“然而其实的历史学家会这样增补:他一个接一个地击败的两百多个敌人全是些绵羊和骡子;而那个征服他的人,是他胆敢触犯的第一头牡牛。”(;莱辛)
强盗与绞刑架
两个强盗,有一次偶然经过一个绞刑架,其中一个说:“假使世间没有绞刑架这一类的刑具,我们的职业真是很好的一种呀。”另一人强盗回答说: “呸,笨伯!绞刑架是我们的恩人。假使世界没有了绞刑架这一类刑具,那许多人都将要做抢劫的勾当,那时,你我两人的买卖,岂不反而做不成了吗?”各种的技艺、职业、事业,也是如此。有了困难,才能拦阻与淘汰掉一切不如我们的竞争者。阻碍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恩人。
等待三天
卖花的老太太微笑着,又老又皱的脸上荡着喜悦,冲动下我挑了一朵花。“今天早晨你看起来很高兴。”我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她穿的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很虚弱。因此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你很能承担烦恼。”“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以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麻烦时,就学会了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然后她笑着道了声再见。从此,我一碰到麻烦,那老太太的话便响在耳边:“等待三天。”(帕特?伯恩)
驴和马
一个人有一头驴和一匹马。一天,它们驮着货物赶路。驴累了,对马说:“我吃不消了,你多少帮我驮点吧!”马不愿帮驴的忙,不多一会儿,驴就倒地死了。
随后,主人把驴的货物移到了马的身上,并在上面放了一张刚剥下来的驴皮。马心里想:“我不愿帮驴一点忙,现在却必须驮运全部货物,还加上它的皮。”(列夫?托尔斯泰)
鸟笼
13.高考作文素材库:哲理性素材 篇十三
1 内科护理案例实训素材库建设
1.1 素材的收集
(1) 充分利用网络、期刊、教材等共享资源, 从各级精品课程网及临床教材上收集内科护理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案例资料, 将分散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 并按照分属系统 (呼吸、循环、泌尿、消化、血液、内分泌、代谢、神经、传染系统) 进行分类、命名, 以满足护理教师教学需要,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 护理专职教师从临床中收集病人真实资料, 包括疾病发展演变过程、护患纠纷、给药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处理呈报资料, 并与临床兼职教师商讨, 编制应用型护理情景案例。
(3) 案例实训素材强调应用性, 应体现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其内容紧密联系最新的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注重基础护理知识技能与临床护理学基本知识的融合, 强化人文社会知识的渗透;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包括病人接待、入院评估和宣教、医嘱处理、出院指导、病情变化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处置等情景, 同时结合日益更新的护理技术,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
1.2 素材的组织与设计
紧密联系最新的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设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案例情景, 以病人入院、住院、出院的整个疾病护理过程为主线, 从接待病人入院、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处理医嘱、病情观察和处理到出院健康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分别设置4~6个不同的临床案例情景, 营造临床氛围, 模拟临床真实过程, 以加强基础理论和临床的结合, 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以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的综合护理实训案例为例:张某, 女, 62岁, 吸烟30余年;14年前因受凉及劳累后出现慢性咳嗽、咳痰, 为白色粘液痰, 无痰中带血, 每年持续4个月, 连续3年;7年前开始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劳累时有气急, 伴心悸、胸闷。在当地医院查体发现:桶状胸, 胸部叩诊音呈过清音, 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诊断为COPD。每次发作时给予“抗炎、化痰、吸氧”等治疗后好转。1小时前因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入院治疗。
情境1:如果您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 请接待病人入院并进行入院评估及宣教。
情境2:入院后第二天病人的咳嗽、咳痰较以前明显加重, 多为黄色粘稠痰, 难以咳出, 且夜间咳嗽严重影响了睡眠。请针对病人情况提出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作为责任护士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帮助排痰?
情境3:第三天早上8点左右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经急救, 吸氧、化痰, 症状无缓解, 后胸片检查发现肺大泡破裂引发气胸, 呼吸衰竭。请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最主要的护理问题, 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帮助病人?
情境4:住院10天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病人病情稳定, 准备出院进行家庭康复, 如何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2 实训素材库的形式及在综合实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素材库包括纸质版的案例实训素材、同步录制的视频教材、电子版的案例素材3种形式。纸质版素材集结成书供教师上课以及学生自学使用;视频教材主要用于教师教学参考、课后教学评价及反思教学;电子版素材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虚拟平台, 供学生自主学习。
实训课前, 提前两周将实验课病例素材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 并撰写情景脚本初稿。实训课上,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过程分别从情景处置、团队合作、角色扮演、技能操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给出评价和建议, 并进行现场评分。展示结束后, 学生根据教师建议重新修改脚本, 并对情景进行视频录制。将修改后的脚本补充到案例素材库。
3 内科护理案例实训素材库建设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 实现与临床护理角色的顺利接轨
自1973年哈佛大学的David Mc Clelland教授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 关于胜任力的研究成为人力资源、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王玉花等[1]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 包括人际关系、职业情操、职业礼仪、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因素, 可作为医院选拔、培训新护士的指标。为使护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胜任岗位工作, 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护士, 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引入教学模拟情景剧[2], 加深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融合, 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 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 使其与临床护理角色顺利接轨。
3.2 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情景剧案例教学, 将“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翻转为“学生讲、教师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表演中来,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教学要求提供必要的护理设备及条件, 学生针对教师事先精心创设好的有效问题情景进行护理操作练习, 有利于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杨莘等[3]研究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年内的33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发现造成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对病人评估不足及护患之间沟通不良, 且与不良事件相关的护士多为护龄5年以内的年轻护士。赵海玲等[4]对172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造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责任人70%以上为护龄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冯成梅等[5]分析发现, 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中, 护理人员因素占63.9%, 主要包括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护患沟通不到位等。张继红等[6]对年轻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归因分析发现, 年轻护士人文知识、法律意识缺乏是原因之一, 尤其是工作年限一年内的护士是不良事件发生的最危险群体。
因此, 要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要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 应从学生时期就注重其人文素质培养。为此, 在护理教育中设置人文素质课程的同时, 应积极开展情景案例教学。通过情景案例教学, 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观摩、相互启发,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形成自主参与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作为病人的心情和痛苦, 更加理解病人的处境,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会让病人更加满意, 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 培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
3.4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徐金梅等[7]将高端智能模型应用于急救教学中, 90%以上的护士认可该教学设计, 认为逼真的临床模拟情景在培养急救综合技能基础上, 缩短了课堂和临床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临床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王君俏等[8]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引入高仿真情景教学, 发现情景教学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升病情判断和决策能力、建立处理临床问题的自信心、促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均有积极作用。马伟光等[9,10]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教学病例, 评价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运用、分析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学生认为该方式加深了对相关疾病的了解, 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总之,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内科护理案例实训素材库并应用于教学, 在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 保证学生系统、全面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为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了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玉花, 袁忠, 谌永毅, 等.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 2014 (9) :53-55.
[2]孙柳, 王艳玲, 肖倩.我国护理专业情景教学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2014, 28 (7) :2422-2424.
[3]杨莘, 王祥, 邵文利.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2) :130-132.
[4]赵海玲, 王春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6) :61-63.
[5]冯成梅, 林玉筠.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12) :1089-1091.
[6]张继红, 徐宇红.年轻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归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 2013, 27 (2) :461-463.
[7]徐金梅, 费素定, 王小丽.基于高端智能模型的急救综合情景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 2011, 18 (1B) :18-22.
[8]王君俏, 陆敏敏, 贾守梅, 等.内科护理学课程引入高仿真情景教学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7) :124-125.
[9]马伟光, 梁涛, 陈京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教学病例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3) :258-260.
【高考作文素材库:哲理性素材】推荐阅读:
高考英语作文素材库08-19
高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库10-16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06-18
高考作文素材:议论文素材09-28
高考作文素材:理想06-27
高考作文素材三08-17
高考作文美语素材08-26
高考作文素材美德10-22
高考诚信作文素材10-28
高考作文素材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