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内容

2025-01-10

重要通知内容(共13篇)(共13篇)

1.重要通知内容 篇一

怎样写通知内容

一个好的通知是要素齐全的`通知

标题、主送、正文、单位署名和时间、联系人是通知的基本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要写齐全。

「标题」

完整的通知标题应该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其中发文机关可以省略,比如“关于开展院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如果是向下级单位或通知内容不是很重要,发文机关和事由都可以省略,直接用“通知”、“会议通知”、“紧急通知”等作为标题。

「主送」

也叫受文单位或抬头,如院属各部门、各相关部门。但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会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正文」

会议类的通知,要写清会议的主题、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会议要求,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会议议程、报到时间和其他事先需要说明的事项。

布置工作类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工作部署和要求。

转发类的通知,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全面贯彻精神,对上级文件重点进一步强调,二是紧密联系实际,把上级的要求具体化本土化,提出要求和措施。

发布类的通知,一般是为了什么目的,经过领导审议通过,发布xxx,提出执行要求。

任免类的通知,主要是写清具体人员的姓名和任免职务,有的会写上任职时间自什么时候算起,如不写一般指通知发布之日起。

「单位署名、时间」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日期用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

可写在正文最后,作为正文的一部分。

也可写在署名日期之后,作为附注。

一个好的通知是格式规范的通知

标题居中,字体用2号小标宋体字体。除标题之外的主体部分用3号仿宋字体。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居左顶格,后用全角冒号。

正文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文中结构层次序数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标题用黑体字、第二层标题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标题用仿宋体字标注。

发文机关和落款日期居于正文右下。

例子:

院属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20我院元旦节放假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全院放假时间

年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相关要求

(一)xxx

1.xxx

2.xxx

(二)xxx

1.xxx

2.xxx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月4日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2.重要通知内容 篇二

怎样回答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伦理道德问题, 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共同体状态、生活状态和教育质量, 伦理问题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伦理道德水平的高低, 与社会的和谐状态,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由国际知名学者肯尼斯·斯特赖克等人编撰的《伦理学与大学生生活的案例研究》 (第三版) , 意在探讨伦理道德教育问题, 学习过美好生活。该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生教育、批判思维、领导力、哲学导论、应用伦理学等课程。该书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成长和生活的伦理道德之维, 提升教育者、学生以及社会人们的伦理意识与能力, 对追寻美好生活颇有助益。

为美好教育和生活辨明航向

相对于人们普遍重视的效率问题、技术问题, 如何正当地对待人,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等伦理问题可能更具有根本性, 因为这些问题关涉生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本书探讨了学生中常见的作弊和剽窃、隐私、友谊、自控、人生意义等问题, 涉及诚信、自由、宽容、尊重、忠诚、自主、归属、责任等观念, 这些问题和观念都指向“如何过美好生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例如, 本书详细分析了作弊和剽窃对于同学、自己、学术共同体、雇主、社会等方面的伤害, 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即使能够逃脱责罚, 作弊和剽窃也不应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该书展示了同学之间如何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和矛盾, 分析了放纵为什么会妨碍美好生活。作者提出了选择生活之路的10个关键点, 如“认识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起自己生活的全部责任”“服务别人幸福自己”等。“我们知道, 为有益结果奋斗, 并不断服务他人, 使得他们 (指马丁·路德·金、特蕾莎修女等) 成为更好、更强大、更容易满足的人。那些过度自私的人却因为不能处理好得失、沮丧和苦难, 只能一个人苦闷、愤怒或者失望, 却无处寻求帮助。”该书的实例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相结合, 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给我们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美好和力量。反之则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伤害——现实已经给了我们清楚的回答。

让伦理理论回归教育和生活

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将伦理学的原理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 让原理不再抽象, 让案例解析具有了理论高度。如此, 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会生活中的伦理情境和困境, 预见行为的后果, 做出适当的日常选择和行动, 防患于未然。

该书使用了五大伦理原则:最大善原则、平等尊重原则、关系原则、共同体原则、品格发展原则,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用而未必知晓的。该书的清晰阐释常常使读者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也让读者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伦理问题, 从而有可能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例如, 影响广泛的功利主义的“最大善”原则, 要求行为者关注行为的结果, 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善, 这就给我们的行为设置了界限, 要求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然而, 最大善原则允许牺牲少数人的合法权利, 去获取最大善, 因此备受诟病。平等尊重原则假定每个人都是有内在价值的个体, 我们每个人仅仅因为我们是人, 就都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因此, 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被有尊严地、公正地对待, 而不能只被当作他人达成目的的工具。平等尊重原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 对于个人的品格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价值。

邀请读者参与平等对话

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灌输。与高高在上宣读真理的独白式、灌输式写作方式不同, 本书不仅重视“教以道德”, 还重视“道德地教”。它用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而非说教的方式, 让教育者和学生对身边的事情展开多角度的讨论和思考, 从而更清晰、深刻地理解人类的伦理原则和价值, 学习思考和面对伦理困境的基本思路, 并据此思考自己的生活, 追寻更道德、更美好的生活。

清晰的概念分析、阐释和辩护是哲学的特征, 也是对话的基础。受过教育的人其重要特征不是记住某些定论, 不是屈服于权威的压制, 而是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提出问题, 有逻辑、有证据地思考, 学会与他人平等对话, 在对话中矫正自己。“坦然接受苦难, 从中发现意义, 获得成长的能力, 甚至能透过苦难看到生命的美好, 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毅力。”本书这样一种关于“毅力”的界定, 是不是让您为之一振?您当然可以尝试着给出您认为更适当的界定, 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对毅力这一品质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在对话的过程中您应当开放头脑, 参与争论;愿意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同时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人的论证——即使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要求您摸着自己的良心, 从对自身道德直觉的厘清开始推理;最后, 保证在对话中人人平等。没有权威人物可以主宰对话, 因为对话更像朋友之间的谈话, 而不是演讲或者布道, 所以每人都有权利被倾听, 被认真对待。这种对话在道德共同体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道德共同体中人们并不总是相互赞同, 但他们相信伦理讨论的重要性, 而且努力达成对正误的共享性理解。作者鼓励读者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其他机构看作道德共同体, 也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变成一个道德共同体。

3.诚信: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篇三

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诚”和“信”具有相同的意义。诚信的基本含义是,真心实意,诚实不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同时又认为,诚信是立民之本,这一点他在《论语》中作了精辟的阐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眼里,诚信比生命更为重要。我国人民一向崇敬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唾弃与诚信相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从法学上讲,诚信是道德的底线;从伦理学上说,诚信是道德的最高准则。我国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说:“国之宝在民,民之宝在信”,以宝相称,可见诚信的分量之重。

诚信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对内对外都讲信用,就会赢得创业和发展的机遇。企业内部真诚相待,能够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众志成城,战无不胜;企业对外诚实守信,就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人们就会愿意与之打交道、谈生意。反之,企业如果不守信用,不讲信誉,践踏道德,就会造成内部人心涣散,外部恶名远扬,终究会轰然倒地。

其二,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企业竞争,既要比拼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又要比拼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这些,除了外在的表现以外,更重要的是内部蕴含的信誉。同样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不相上下,但名牌企业生产的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时即使价格高一些,也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这就是信誉、口碑在起作用。换句话说,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或处于领先地位,就要在商品质量、价格、管理、服务方面坚持信用至上。企业信用还可以使企业较易获得所需要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摆脱诉讼,提高竞争力。

其三,诚信是企业交易安全的保证。现代社会的经济关系较之以往更为复杂:生产技术快速提高,协作范围日益扩展,交换数量迅猛增长,交换手段不断改进,交换风险急剧加大。因此,要求交易主体以更为真实守信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参与到实践中去。企业诚信地履行交换义务,有利于降低交易风险。

其四,诚信是中国市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通行证”。我们已跨入世贸组织的大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按世贸规则办事,在生产经营中诚实守信,否则,很难参与国际贸易往来。

诚信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早已被人们称之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诚信作为一种待人处世和商品交换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的持续发展既表现为企业文化的拓展,更表现为企业诚信的扩张。两者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首先,两者都属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获得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而诚信则是企业对社会上一种或多种契约的忠实履行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的理念。美国学者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提出了“企业即人”的理念,“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并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我们也就找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诚信理念的根本关联点。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在这种条件下,诚信必将成为企业行为的准则,成为企业管理的灵魂和根基。或者说,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也就是企业诚信的再生产过程。因为,企业再生产不仅提供了产品,也产生了与此相关的企业诚信和企业文化。

其次,两者都是文化现象。通过对诚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诚信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全社会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它是对自身、对公众、对社会的一种负责精神。企业的重契约、守诚信,更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建设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诚信理念,说到底就是要把各个企业微观方面的精神文化体现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把企业的文化现象、诚信道德渗透到商品的质量、设计、造型、装潢、商标、包装、广告和营销方式等的各个环节之中。

最后,两者都制约着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诚信理念的培育,都是要引导企业从业人员按照为社会所接受、为员工所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来规范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企业文化引导和制约着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诚信理念同样左右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诚实守信是企业立足于社会的第一要旨,取向于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进而使之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应该明确一点,我们把诚信与企业文化并列起来论述,只是为了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强调诚信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并不是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诚信是并列的两个内容。当我们从管理文化的层面上审视两者及其关系时,便不难发现,企业诚信及其诚信机制的确立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即它是被企业文化这个大概念所包含的。企业诚信理念及机制的提升变化,都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一个遵守市场“游戏”规则,讲求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必须把“诚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诚信建设来提升企业文化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企业文化中的诚信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中的诚信建设,重在培养员工的诚信精神,培育企业和顾客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培育企业交易的诚信道德信念,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企业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通过制定诚实守信的经营准则和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使企业全体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符合诚信经营准则,怎样做违背诚信经营准则等等。通过施行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员工诚信行动和企业诚信目标同步协调,促进企业持久发展。要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要求出发,把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企业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是企业家群体应该率先垂范。一个企业是不是讲求诚信,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纵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企业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几乎都有企业最高决策者支持,甚至由他们亲自策划。企业家群体不诚实守信,何谈企业诚信?只有企业家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诚信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三是加强诚信经营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各种诱惑。是见利忘义,还是坚持义利统一、讲求诚信,和企业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把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教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企业要与信息咨询中介公司或大学保持联系与合作,聘请著名专家来企业授课,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经营知识培训。真正使员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企业诚信的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企业诚信与否的利害等等。诚信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更好地丰富职工的诚信经营知识,从内心树立起诚信经营的理念。诚信经营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经常性、定期性的进行。

4.党的十八大重要内容 篇四

通过这次形式与政策的学习,看到少数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看到一些省市级的官员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权大坏人”。

在2013年我们国家政府着重进行了反腐倡廉的建设,最典型的反腐实例就是***事件。9月22日,济南市中级法院审理认定,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受贿人民币2044万余元,贪污人民币500万元,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对***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正因为位高权重,所以诱惑更大更多,而我们的一些中央官员就这样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加强监督检查,是能够保证中央政策部署贯彻执行的重要举措。这些年,中央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难得的“好经”。但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歪瓜裂枣”把这些“好经”念歪的情况。比如,为了使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中央出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关政策,但在一些地方,这却成了一些人借此套取各种补贴的手段。加强监督检查,是维护纪律,防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的有效手段。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未能很好地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甚至为了局部的利益,对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20世纪80年代,海南行政区当时的主要负责人违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海南岛建设方针,发生了进口和倒卖汽车的严重错误。加强监督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此类问题,维护党的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5.重要通知内容 篇五

重点检查各单位、各部门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的安全保护情况,查找问题、隐患并督促整改。主要包括:

(一)重要信息系统行业主管部门。重要信息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对全行业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制落实情况;制定全行业网络安全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情况;全行业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情况;全行业信息系统的底数掌握情况和网络安全保护状况;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监测、网络安全信息通报、重要数据保护、灾难备份、应急演练等重点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情况;全行业网络安全机构、队伍建设、网络安全宣传培训等情况。

(二)重要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重要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网络安全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情况,以及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情况;单位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情况,以及网络安全监测、通报预警、技术检测、风险评估、数据保护、容灾备份、应急演练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单位网络安全经费保障和人员安全管理、岗位培训等情况;新系统规划、建设情况,新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备案情况,新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安全建设方案制定与实施情况。

(三)重要信息系统。重要信息系统设备和资产情况;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和安全经费投入情况;安全保护计划和落实情况;信息系统开展等级测评和建设整改工作完成情况;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信息系统重要数据的存储、应用、流转和安全保护情况;网络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报告和应急处置情况;信息系统使用国外信息技术产品、服务情况和安全可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信息系统核心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软硬件产品国产化替代工程计划和进展情况;信息系统和重要数据的运行维护单位、服务外包情况等。

6.重要通知内容 篇六

传统意义上的成人继续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成人的知识文化和技能水平, 如何让人们更好地就业、提高劳动能力、创造出更多的劳动产品, 是一种“扫盲型、学历补偿型以及职业培训型的教育”。由于成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 因而成人继续教育比普通教育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和阶级性。以此来看, 传统意义下的成人继续教育淡化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淡化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完善的成人继续教育目标应该包括两个:一个是文化知识传播功能, 即帮助成人提高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的水平,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生活生产的必备知识、态度和技能”, 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个是社会功能, 即培养成人的“权责意识, 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 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1]。从我国目前成人继续教育的现状来看, 成人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 至于公民权、责、利方面的教育内容几乎没有涉及, 忽略了公民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 忽略公民总体素质的培养。成人继续教育的这种市场化、功利化的短期行为, 不利于成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 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教育是与文化技能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 主要指法律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对自己的主体身份有正确认识, 正确处理自己与国家、集体、他人之间的关系, 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公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可以使社会成员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 可以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责任道德意识、团结协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核心价值、精神凝聚力。要实现这个目的, 除了要加强法治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教育, 还要根据时代和现实的需要, 创新公民意识教育内容,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更好地发挥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的作用。

1.政治参与意识教育。

所谓政治参与, 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 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2]。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 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 是加快民主化进程的本质要求, 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 也是公民自我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 影响了政府对群众真实情况的了解, 从而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长期的政治冷漠, 还可能发展为“政治不服从, 甚至政治反抗”, 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既是要加快民主化进程, 鼓励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 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2.形势任务教育。

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明晰国家、部门和个人所处的环境, 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和共同任务与部门的工作任务、个人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也有利于全体公民保持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 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前的路线方针和形势任务教育的一个关键内容是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以促进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义利观教育。

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舍生取义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许多仁人志士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当做人生最大的追求。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 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出现, 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逐渐呈多样性。教育公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并不是要求公民放弃和无谓地牺牲个人利益, 并不是不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而是教育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他人利益的关系, 要以义取利, 甚至舍利取义, 用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 倡导和树立一种积极向上、互敬互爱、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道德风气。

4.科学思维教育。

科学思维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3]。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使人们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多种因素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 既不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 也不陷入形式主义、本位主义、极端主义的极端, 做到遇事沉着冷静, 面对困难不急不躁, 处理问题依法行事, 工作有章有法有序有主见。加大公民的科学思维教育, 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的创新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多项思维能力, 开阔人们的视野与胸襟, 而且还可以使人对外界信息, 深入思考, 理性对待, 既不盲从追随、附和扩散, 也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5.生活情趣教育。

生活情趣一般是指人的兴趣、喜好。生活情趣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高雅的情趣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修养和品位, 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也有助于社会稳定。反之, 低俗的生活情趣则如嗜痂成癖, 销蚀人们的意志, 颓废人们的思想, 使人变得精神空虚, 不思进取, 百无聊赖。改革开放以来, 部分人的腰包鼓起来了, 但精神世界却塌下去了, 沉迷于打牌赌博、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等低级趣味之中, 把所谓的放松、消遣、刺激当成业余生活追求的目标。因而, 在人们富裕之后, 如何教育公民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选择健康而又理性的业余爱好和娱乐方式, “从追求物质的占有转向追求精神的充实, 从追求享受转向追求人格完善、家庭幸福等方面的健康生活目标”, 也是当前成人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三、创新公民意识教育方法和途径

1.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战略要求, 各级政府对此应有高度的认识和相应的措施。一是要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制定公民意识教育目标,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从政策层面上推动公民意识教育进程;二是要提供相应的人、财、物方面的保证, 加大检查力度,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产生教育的合力;三是要在社会上掀起公民意识教育的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发挥媒介的宣传作用。

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是现代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这些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 覆盖面广, 具有强烈的教育和渗透功能, 因而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好载体。利用好这些载体, 可以进一步拓展公民教育的范围, 把公民意识教育延伸到公民的家庭、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之中, 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发挥基层组织机构的教育作用。

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同乡会、协会等各类基层组织, 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 是开展公民活动的基本场所, 也是公民意识教育最理想的场所。利用这些组织机构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和实践活动, 不仅容易组织, 覆盖面广, 而且公民的参与积极性高, 教育效果好。

4.在成人培训机构开设公民意识教育课。

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树立服务中心, 围绕大局的培训理念,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注重发挥社会效益, 主动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并做好相应的教学体系设计、教材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配备,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做好各方面的考评考核工作。

参考文献

[1]蓝维, 刘智宏.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纪律精神: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篇七

关键词:纪律精神;道德教育;涂尔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6-0014-04

一、涂尔干纪律精神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巨大转型使得整合社会秩序的法制和道德出现了断裂,整个社会道德文明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这正如涂尔干所描述的:“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危机的时期,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近百年的欧洲社会。传统的集体纪律已丧失其权威,这从公众良心的涣散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普遍的忧虑中即可见之。”[1]欧洲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的道德教育依附于宗教,通过宗教戒律来规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但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历史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宗教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权威地位日渐式微,而适应工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还没有产生,致使整个法国社会处于道德失范状态: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个人主义盛行,蔑视公共道德,无视社会集体生活。涂尔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思考自己的历史责任。

对于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适应当时工业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的问题,涂尔干明确指出,“我们决定让我们的儿童在国立学校里接受一种纯粹世俗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种不是从启示宗教派生出来的教育,而是一种仅仅取决于只对理性适用的那些观念、情感和实践的教育,一句话,是一种纯粹理性主义教育。”[2]要建立这样一种道德教育,就必须使道德教育从对宗教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然而,涂尔干通过分析却发现,道德和宗教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以致于“某些道德观念会因为不存在相应的宗教观念而消失,或因有相应的宗教观念而显得完善”[3]。故而,他认为要建立理性主义道德教育,就必须找到宗教观念的合理替代物。通过对宗教本质的分析,涂尔干找到的这个替代物就是社会。于是,用社会代替宗教成为涂尔干建构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涂尔干纪律精神思想的主要内容

涂尔干致力于建立纯粹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认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可以说有两种存在,……一种是由仅仅适用于我们本身以及我们个人生活事件的所有心态构成的:我们称之为个体存在。另一种是一套观念、情感和实践体系,……它们是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实践、民族或职业传统以及各种类型的集体意见。它们的总体构成了社会存在。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形成这种社会存在”[4]。而且,“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领域的起点,就是集体生活的起点,换言之,只有在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我们才是道德存在”[5]。涂尔干据此提出了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其中,纪律精神是首要要素。

(一)纪律精神是什么

涂尔干认为,必须把道德看作一个事实,否则就不能明白道德应该是什么。作为事实的道德属于义务领域,“是由预先决定行为表现的行动规范体系所组成的。这些规范规定着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应该怎样行动;举止得当,就是从良知上服从。”[6]道德规范规定着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就像具有限定性边界的模具框定着人们的行为。而且,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够限定人们的行为,是因为规范之中包含着权威观念,而正是这种权威观念使道德规范具有了真正的力量,当人们的欲求和需要变得过度时,这些力量能够产生对抗的作用。而这种权威观念是什么呢?涂尔干认为它是社会,“不仅社会是一种道德权威,我们还完全有理由认为社会是所有道德权威的典型与根源。”[7]

涂尔干指出,“在道德生活的根基中,不仅有对常规性的偏好,也存在着道德权威的观念。进一步说,道德的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兩者的统一性来源于一个更为复杂的、能够将两者都涵括在内的观念。这就是纪律的概念。”[8]纪律能够使行为在确定的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而权威又是纪律出现的前提和基础,“常规意义与权威意义构成的只是一种复杂状态的两个方面而已,我们可以把这种状态称为纪律精神。这样,我们便有所有道德气质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即纪律精神。”[9]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就是一种道德气质,是类似于道德性情的存在物,培养儿童的纪律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纪律精神有何功能

涂尔干认为,对于纪律的功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他特别批判了边沁和功利主义者只看到纪律中“恶”的方面和把纪律作为苦行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纪律精神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对集体和社会而言的使其维持有序状态的功能,二是对个体而言的使人性完善的功能。

他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存在,它是为了社会而被制定出来的。道德的所有设计都是为社会而存在的,在此意义上,道德就是一种纪律,是一个广泛的禁忌体系,道德的目标就是限制个人行为的范围,使这些行为正常地发生,以维持社会的有序发展。这正如涂尔干自己所讲的那样,“只有当我们限制某些倾向,压制某些欲望,减弱某种趋势的时候,行为才能成为合乎道德的行为。与此同时,就像关于某种相对确定或一成不变的事物的所有规范,都凌驾于所有个人变化无常的特性之上一样,就像道德规范比其他所有规范都显得更稳定一样,学会合乎道德地行动,也就是学会有秩序的行为。”[10]所以,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这样的力量,它可以对人们过度的激情、冲动和欲望产生一种反作用力,使人们正常的行为反复出现,进而使集体和社会处于有序状态。

涂尔干认为,“纪律是有用的,不仅对社会利益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没有这种工具,常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而且对个人自身的福利来说也是有用的。”[11]在他看来,纪律是人性本身所需要的,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个人的存在不可能不顾及他人的存在而无限扩张自己的欲望,纪律能够教会人们怎样按捺个人的欲望,并为他的各种各样的渴望确定限度,而这种限制是幸福和道德健康的条件。而且,通过纪律,个人才能学会自我控制,没有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个人就不可能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正因为纪律或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涂尔干认为,规范与自由并不是两个彼此排斥和对立的概念,而且,唯有前者,后者才有可能,所有的自由都是规范的结果,通过道德规范实践,人们养成一种能够支配和规定自身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纪律精神促进个体人性完善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展现出来。

nlc202309030346

(三)怎样培养纪律精神

对于怎样培养儿童的纪律精神这个问题,涂尔干是从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着手的。他认为,儿童心理的最大特点是不稳定性。儿童心理的这个特点跟纪律精神所要求的常规性是不吻合的,他说,“在儿童的出发点与必须把他引领到的目的地之间,有多大距离啊:一方面,是心灵无休无止的运动,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变化多端、瞬息万变,是一往无前、竭而后止的情绪性的行为;另一方面,却是对常规行为和节制行为的偏好。”[12]但他又发现儿童身上有两个与生俱来的本性,即受习惯支配的特征和易受暗示的特征。正是有了这两个特征的存在,才使得儿童纪律精神的培养成为了可能。而且,学校已经预先为儿童设定了一套行为规范体系,如按时上课,必须完成功课等等,这些构成了学校纪律。正是通过对学校纪律的实践,儿童才养成习惯性行为,学会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这样,我们才能够给儿童灌输纪律精神。涂尔干又指出,儿童的道德构成依然脆弱易变,不能够充分地面对义务纯粹严格的那一面。因此,把规定儿童行为的规范与道德制裁联系起来就成为必要。而作为道德制裁的手段一般有两种,即惩罚与奖赏。

涂尔干认为,“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13]为了维护纪律的权威,就必须合理地运用惩罚。首先,涂尔干反对对儿童实施体罚。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会使人陷入道德混乱之中。他还通过回顾体罚在制度化学校中的发展历程,发现惩罚会随着文明水平的上升而得到增强,目的是为了追求文明传播的效率,而要消除它,学校就必须增加开放度,接受公共良知的监督。另外,涂尔干提倡指责式的惩罚,认为惩罚中包含的指责才是它存在的真正理由。其次,涂尔干认为,教师运用惩罚手段时要果断、明确,决定一旦作出就不能更改,教师的优柔寡断会使儿童对纪律权威产生怀疑;教师在运用惩罚手段时要谨慎,既不能感情用事,鲁莽冲动,也不能对儿童的过失行为无动于衷,因为这既无助于维护纪律的权威,又不能触及儿童的心灵;同时,教师要少用惩罚手段,他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倘若没有少见的例外情况,就不应该进行大剂量的惩罚;惩罚的影响只能通过人们明智地稀释惩罚而得到强化。”[14]

与惩罚不同,涂尔干认为奖赏主要是作为激励智力的手段来使用的,而不是作为激励心灵和性格方面的手段,它是智力文化的工具,而不是道德文化的工具。用酬报天才方法来酬报道德功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道德来讲,奖赏更体现为一种情感表达,“在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中,在德性带给我们的那种尊敬感与同情心中,以及由此产生的惬意中,人们才能发现对德性的真正奖赏。”[15]教师对那些天资不高但却努力学习的学生表现出爱心和友善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三、涂尔干的纪律精神思想的道德教育启示

反思我国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人们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理想人生等等都讲得少了”[16],而更注重个人的利益得失以及物质享受;另一方面,我国在经历了过分强调集体主义的历史阶段后,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尤其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在国内得到了热捧。在这种社会现实背景下,传统的道德秩序受到严重冲击,道德失范现象增多,致使整体社会道德状况滑坡。为此,学校道德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纪律精神,重树社会良好的道德秩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校教育要重视儿童纪律精神的培养

涂尔干认为,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各种关系都存在。在他看来,教育就是促使年轻一代社会化的过程,学校就是儿童社会化的理想场所,通过学校生活来增强儿童身上的社会存在性。在学校里,班级就是儿童生活的“小社会”,每个班级都有班级规章制度,儿童纪律精神的培养首先来自对班级纪律的遵守。儿童遵守纪律不仅维持了班级的正常运转,而且对于他们自身人格的完善有利,可以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使其成长为自主自立的人。当前,我国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实践使得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教师往往把纪律仅仅理解为是一种从外在约束儿童的手段,而忽视了纪律本身所具有的促进儿童人格完善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了解纪律精神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功能,從促进儿童社会化和促使其人格完善的双重目标出发来培养儿童的纪律精神。这“给当今学校道德教育效率低下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出路——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基本道德力,即道德的基本要素纪律的培养上”[17]。

(二)恰当处理纪律精神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纪律往往以维持课堂秩序的面目出现,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抹杀了儿童的个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纪律精神培养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呢?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纪律精神和个性发展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纪律精神有助于个性的完善,个性发展有助于纪律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纪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尊重儿童的个性,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个性健全的人的培养,纪律只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已。

(三)合理使用惩罚和奖赏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一种倾向,就是轻惩罚而重奖赏,这从目前中小学盛行的“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等中可见一斑。而当前由于个别教师对儿童实施惩罚教育过度,致使儿童身心受到伤害的极端事件频频出现,使得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惩戒权作出了种种限定,以致于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功能不能得到发挥。当然,仔细考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扬奖赏抑惩罚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其缘由和依据,但惩罚和奖赏作为教育方式,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度,使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教师在教育中要慎用惩罚和奖赏,并不是惩罚越多,儿童的纪律精神就越强,也不是奖赏越多,儿童的积极性就越高,要做到当罚则罚当奖则奖,这个时机如何把握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教育体悟和教育智慧,以及对儿童个体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掌握惩罚和奖赏的“度”,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对不同儿童作出适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Emile Durkheim.Moral Educa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Free Press,1961:101.

[2][4][5][6][7][8][9][10][11][12][13][14][15][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208,50,21,68,27,29,37,39,100,123,145,150.

[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78.

[16]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序言.

[17]张媛媛.论作为道德教育的纪律[J].中小学德育,2011(2).

责任编辑:徐向阳

8.关于开工报告内容要求的通知1 篇八

交安二标项目部:

为规范开工报告的内容,减少开工报告编制、审核中不必要的反复,对开工报告内容要求如下:

一、总体开工报告

1、施工管理机构组成;

2、管理人员、劳务、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情况;

3、工地试验室的建立(资质申请文件可另报);

4、临时设施的建立;

5、路线控制点复测、加密情况(资料可另报);

6、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情况(资料可另报);

7、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机械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4)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工期的措施;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6)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如计划冬季施工);

(7)质量、安全、环保保证体系;

(8)便道管理保证措施;

(9)廉政措施;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二、分部工程开工报告

1、开工准备

(1)征地、拆迁工作(临时用地、料场开采权)完成情况;

(2)路线复测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3)已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与施工要求的相适应;

(4)施工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设备到位情况;

(5)临时设施、供水、供电、临时道路是否保证;

(6)主要试验项目获监理工程师批准;

(7)设计图纸、资料审核完毕;

(8)交通管制、安全、环保措施是否落实。

2、工作计划

(1)施工方案;

(2)施工进度计划。

3、质量控制方法

(1)自检体系;

(2)质量保证措施。

三、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1、上道项目检验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

2、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可行);

3、施工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设备到位;

4、质量自检体系及质保措施,质量控制指标及检验方法和频率;

5、进场材料;

6、分项工程使用的材料和配合比获批准;

7、施工放样合格;

8、施工图纸复核情况。

路线复测资料只需附批复结果,不必附测量记录;试验资料只需附批复结果,不必附试验记录。

进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及进度计划等主要以图表形式表现,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所有计划内容的表述应以简洁、直观、明确为原则。计划的内容应切实、合理、科学、可操作。

9.个人简历内容书写至关重要 篇九

工作需求是针对每一个社会人士而言的,在很多时候人们因为不能及时找寻到满意的工作,让自己的身心都备受煎熬,在很多人眼里工作的需求必须要满足生活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的工作干起来就没意思,那么针对现代工作质量而言,要想找寻一个能满足生活的工作。首先你必须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与对应的工作经验。

在现代工作的完善中,人们在找寻工作的时候很多都会书写一些个人简历,个人简历内容书写至关重要,在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还要做更多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阐述,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也都希望能找寻到一些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人才,才能满足内部需求。在招聘者发出招聘信息的时候就会去收纳求职者的个人简历,再去从中找寻那些符合心意的人才,通过简历去了解这类求职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给予面试的机会。本文信息来源于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转载请注明。

那么书写简历就成为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工作,要想求职能成功首先就要书写一份有质量的简历,保证自己在众多求职简历中能脱颖而出,能吸引到招聘者的眼光,对于你的简历产生浓厚的兴趣,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简历的书写也简单。现代网络中有很多相关的简历模板,找寻一个适合自己的简历模板,然后书写真实的事情就行,当然里面的内容也需要精简。

各个人士在找寻工作的时候都会书写一些个人简历去完善求职之路,现在各个领域的人士也都会为了生活去需求更好的工作,那么在为一个企业推荐自己的时候就很重要,简历就是犹如是一张名片,在你像别人推荐自己的时候也需要引起绝对的重视。对于里面的内容的不能太过浮夸,这样会给人一种不好的影响,如果简历内容不真实会严重影响别人对于你认识。

10.重要通知内容 篇十

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对示范项目实现嵌入式、全流程的管理,从PPP项目的合同制定、融资方式、收益回报机制、绩效管理、信用管理、担保机制等等方面加强业务指导,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制度和机制的规划,给予技术的支持,加快示范项目的进度,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打造了项目的标杆和样板。

在政策方面,我们以健全政策扶持为支撑,创新性地发起设立了总规模1800亿元的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这个基金马上就要组建起来,来破解PPP融资难的问题,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的政策,重点引导和鼓励地方的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型为PPP的项目。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和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来加大PPP政策扶持的力度。

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了政府主导基本建设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大力培养契约意识,打破了财政资金有限和投入方式单一的束缚,实现了财政目标、手段和金融工具的融合发力。我们转变了举债搞建设的粗放模式,以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并且注重PPP项目本身的风险防控,实现防风险和增活力的双重目标。同时,我们要跳出被动买单的漩涡,不断地推进现代财政体制的建立,促进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到目前我们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公布推荐的PPP项目有6650个,计划投资额8.7万亿元,涵盖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城市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

但从长远看,要推动PPP持续健康的发展,关键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社会资本的安全感和可信度。PPP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合约的政府和社会合作的一种过程,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利益补偿等等,都需要而且也必须用合同的方式加以明确。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是平等的主体,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双方都要诚实守信,认真履约,这是顺利开展PPP项目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与传统的一次性项目审批不同,PPP的模式需要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合同管理,在合同有效期内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持续的监管,并且将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相挂钩。这样才能够确保PPP项目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合同期内,政府有能力及时、足额按照合同履约。为此,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明确要求统筹评估和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将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纳入公共预算的预算管理中,并且由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从而履行政府合同义务形成,而且形成了有效的约束。这是我们国家在推广PPP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

推广运用PPP,既涉及到理念、观念的转变,又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变革,这本身就是一个难活,也是一个细活,需要我们花费大的力气去推动它、创新它、实践它。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探索阶段,在观念的认识、工作机制、法律法规、配套政策等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亟待破题解决的难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PP的规范发展和项目实施进度,因此,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气下苦功夫来健全机制,注重长效,我们要努力健全各个部门分工协作的机制,补充法律法规的短板,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来助推项目的规范实施。我们目前正在打造覆盖全国统一高效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广PPP模式的潜力很大。“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推广PPP模式就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配合,涉及的范围广,受众的人群多,很多项目关系到重大的国计民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1.重要通知内容 篇十一

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性是决策审计关注的首要问题。一项决策一旦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相违背, 其它如民主性、效益性等问题就无从谈起。对决策合法性的审计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审查决策内容的合法性, 即审查决策的项目是否符合边防部队的有关法律规定;是否与公安部的战略部署和当前边防部队的主要建设任务相一致;是否与上级党委和机关的有关指示精神相统一;是否与单位总体建设规划相协调, 有无改头换面、私自决定开发上级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或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是否存在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 扩大建设规模, 超出上级批准的建设范围等问题。二是审查决策程序的合法性, 即要严格履行法定的决策程序, 及时纠正决策中的过失, 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三是重点审查决策是否按照“确定项目→制定可行性方案→选定方案→编制预算→立项审批→执行方案”的程序依次进行;有无以权代法、随意简化、省略程序的现象;有无未经批准, 擅自执行决策的不法行为;在执行决策过程中有无随意更改决策的问题。

二、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性是决策的基本要求, 而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则是决策的最高要求。决策的科学性要求决策者的活动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 要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体制, 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一项决策只有经过反复的论证, 广泛地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 对可行性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取舍, 才能确保决策的最终执行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在坚持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审计的科学性方面, 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审查决策的必要性, 看其是否是本单位、本部门建设和发展所必须的项目;有无违反规定搞福利工程、形象工程或重复建设等现象。二是审查可行性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 是否经过充分的论证,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任务、法律等各方面的可行性论证;经费需求是否超过现有的承受能力;是否有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并且要做到各个方案之间的优缺点可以相互进行科学对比、分析和评估。三是审查决策的做出是否经过有关专家的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 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充分的比较, 并综合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的优点等因素, 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案进行量化评估以得出最终的结论;有无主观臆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随意表态、主观武断决策的现象。

三、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民主性

边防部队对重大经济事项必须实行民主决策。这样, 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个人偏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防止个人权力的无限扩大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在民主决策过程中, 必须把好三道关口:一是审查决策的目标确立后, 有关部门和人员是否广泛听取了各级机关、各层次人员 (包括党委主要成员、各级决策执行部门人员、有关专家、单位的中层和基层领导及广大官兵) 的意见, 并对决策项目展开充分的讨论, 对各级意见进行深入的调查、汇总、分析、上报。有无随意剥夺民意和群众参与的权力, 是否存在单纯依靠领导拍板的现象。二是审查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的作出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是否做到首先由党委集体讨论, 然后采取举手表决或民主投票等方式, 以少数服从多数, 按党委大多数成员的意见做出决策;有无不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 是否存在主要领导个人决断, 任意打压其他人的意见, 强行作出决策的现象。在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审查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审查有无打着民主决策的旗号, 对不合法或不合理的经济项目以集体名义来决定, 蓄意采取集体责任集体负责的手段, 来逃避个人责任的不法行为。

四、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是使蓝图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没有有效的执行, 无论多么正确、多么完美的决策都只一纸空文。因此, 必须把决策的执行也看做是决策的一部分,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认真加以对待。对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执行的审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执行机制的有效性, 既是否建立了从上到下环环相扣的决策执行机制;决策者和决策机关是否可以通过层级指挥体系, 实现对决策执行情况的及时了解和有效监督, 以确保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无决策与执行相脱节、责任分工不明确、越权指挥、多头指挥或无人指挥等现象。二是决策执行部门工作的有效性, 即执行部门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 科学地调配人、财、物, 并与有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共同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是否及时与决策部门保持沟通和联系, 以更好地领会决策意图, 并可以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接受新的决策指令, 以确保决策目标的实现;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 对执行的效果和进度进行实时控制;有无因管理松散、各自为政、工作进度不一致而导致效率低下、标准不高、指标达不到决策要求等不良现象。三是决策执行的及时性。主要审查任务的传达是否及时, 信息渠道是否通畅;是否根据进度及时下达有关指示、指令;决策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等。

五、边防部队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

12.英语课标特点和重要内容(上) 篇十二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级)》的研制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在前期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设想。经过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多次全国范围的征求意见和反复的研讨和不断的修改,形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一、英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设计为九个级别。级别的设定既与年级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各个年级。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三、四、五级为初中阶段的教学参考目标;六、七、八级为高中阶段的教学参考目标;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校和其他学校外语特长学生的教学参考目标。《标准》规定,二级、五级和八级分别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还指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教育的条件和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分级的设定,对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

13.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篇十三

一、当前全县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1、生活基本有保障。据初步调查,截止2008年底止,经政府及民政部门的努力,城乡低保制度、各种针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己初步建立,大部分困难群众己享有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3379人,占非农为人口的6.6%,高于全国6%的水平,年累计获得保障金1800多万元,年人均获1224元。农村低保对象12064人,占农业人口的2.8%,年累计获得保障金731.6万元,年人均606元。农村五保户1636人,年人均获救助1300—1800元,年获保障金245万元。农村散居孤儿152人获救助金22.8万元,年人均1500元。此外,387位因病因灾的困难群众获得了总计52万元的临时救肋。总计获得各种保障的困难群众27618人,保障金2850多万元,这些措施基本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

2、就业创业环境日益改观。08年为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县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免费技术培训,岗位补贴等激励措施,刺激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9人,13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占困难群体总人数的50%,这些新增的岗位为困难群众带来了新的收入,在一定程序上改善了其生活。

3、子女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据调查,教育部门对处于义务教育的特困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不仅免除其学杂费、书本费,特困住宿生还享有人平每天1元的生活补贴。全县共有8720名学生每年享受218万元政府补贴,还有80多名聋哑、残疾、弱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生,在县特校接受教育,其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均由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筹资,得到了完全的免费教育。处于大学阶段的特困生,政府还采取技贫助学措施,每年列支10万元,扶持50名大学特困生完成学业。

4、看病难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困难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就医状况有一定好转。一是相关部门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保险政策时,对困难群众参合参保实行了优惠政策。至09年3月,全县城区低保对象中有7697人参加城镇居民保险,这些参保人员均享受国家、省、县级财政的补贴,低保学生参保费个人负担部分全免,低保人员国家补50元,省级补100元,县级补40元,个人缴费30元,其IC卡、工本费等免费。此外,女性55—59岁,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都纳入低收入人群范围,人均补70元,而一般居民则缴费220元,低保对象参保负担明显减轻。这些参保人员就医享有惠民医院免收住院门槛费、平价药、较高报销比例等优惠措施。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免费参加合作医疗,且免收住院“门槛费”。二是大病救助措施解决了部分城乡困难群众的就医难题。部分困难群众虽然参加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一旦患大病,其医疗费用动辄好几万元,自付费用依然较多,难以承受。民政部门对此类群众开展大病救助,并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金额,2008年共救助城乡贫困大病群众1126人,救助资金达216.2万元,人均近2000元。

5、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住房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当前由于全国各地商品房价格相对于普通群众的收入而言普遍偏高,政府采取了各种救助措施来保证人民群众居有其所。从07年始,我县实施了城镇困难群众住房租金补贴措施,当年人均住房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困难家庭,即可得到县政府补贴,县财政共向274个困难户发放补贴 元,人平补196元。08年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补贴资金132.78万元,向1122户进行了补贴,人均年补600元,不仅扩大了补贴范围,而且提高了补贴金。09年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以租金补贴为主转为实物配租为主,己申报2个项目,建廉租房2.8万平米,第一期拟建100套,3月底即将动工。在农村则开展了土坯房改造补贴,08年共改造450妄图余户,补助资金100余万元,户平6000元,特因户补贴则达到了8000元。仅杨集镇08年改造32户,获补贴19.5万元。

6、养老后顾之忧逐渐减弱。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养老保险制度正逐步建立完善。针对困难群众,则实施了养老保险救助制度,08年全县女性45岁、男性55岁的城镇特困群众,部分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共有3121人领取社会保险补贴395.7万元。

7、其他生活条件明显好转。为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想办法,出台优惠措施,让利于民。县供电公司对城镇低保对象用电实行电价优惠,07、08年共补贴60余万元,广电部门则对其在电视收视费的缴交上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当前困难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由于各级努力,社会保障体系己基本建立并日臻完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生产有很大改观,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住的简陋房、吃的救济粮、穿的旧衣裳、出门靠步量”仍然是部分困难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1、低保覆盖面欠广,补贴标准偏低,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是困难群体的界定还不科学,以年人均收入来界定欠科学。一些群众虽然收入不少,但因病因灾却会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沦为困难群众。二是部分困难群众还未纳入低保范畴,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温暖。特别是部分很早就离开农村,在农村没有承包地,在城镇又没有正式工作,其户口农村己注销,而又未迁入城镇的困难群众,其生活十分窘迫。三是农村低保实行分指标,且一个季度一滚动,覆盖面太窄,时间太短,不能真正让困难群众脱贫,分指标的做法不符合农村实情,不能做到应保尽保。此外低保对象补贴标准偏低,只能买口粮,不能解决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的温饱问题。四是对城镇享受低保的人员把关不够严格,京山城区偏宽,各镇偏紧,有失公平。

2、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不完善。一是创业氛围不太浓,就业渠道较少。部分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强。个别困难户在享有低保等救济后,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成天沉迷于吃喝玩乐中,不积极努力改变生活。二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倒闭裁员,致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这对返乡农民工的挑战更大;一些想自主创业者,因竞争激烈,加之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创业面临异常艰难的环境。三是劳动部门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由于受资金、师资水平限制和时间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困难群众虽参加了免费就业培训,但所教技术很难完全掌握,还有些难以适从对口真正的实用技能。特别是由于免费就业培训受名额的限制,一些想学技术的困难群众没有机会参加学习。四是为鼓励创业的小额贷款工作进展缓慢,不能适应困难群众创业发展需求。据调查,为鼓励困难群众自主创业,县政府己投入150万元成立担保基金组织,由县农行具体承担业务。08年8月县政府还专门召开协调会,并下发县长办公会议纪要推进该项工作,但此项业务进展缓慢,本可提供450—750万元的贷款,农行全年只为9名困难群众或企业提供99万元贷款。今年由于贷款行还未确定,还未开展业务,困难群众的创业热情大受影响。

3、困难群众的子女教育负担仍然沉重。一是虽然实行了教育优惠等政策,但部分困难群众负担其子女教育费用,相对于收入水平仍显偏高。二是物价上涨等因素,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的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太低,与高物价、高费用相差较大,部分家庭难以承受生活费。三是高中阶段由于教育费用偏高,一些特因生只得辍学。四是聋哑、残疾等特校生只有三分之一享受低保,与全部参保的政策规定有一定差距。

4、医疗保障体系仍存在未尽人意之处。一是城镇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只有50%,偏低,半数低保对象没有医疗保障,其健康状况终会受影响。二是大病救助的范围偏小,补贴稍低。三是医疗费用偏高,自付费用超出困难群众承受力,部分困难群众患大病或慢性病靠贷款治病,影响生产的投入,导致生活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四是由于全县惠民医院只能设立1所,各镇参保的城镇低保居民在惠民医院就医相当不方便,惠民医院不能让居住在乡镇的居民真正受惠。

5、困难群众还不能真正实现居有其所。一是我县住房租金补贴标准偏低,补贴面偏小。二是实物配租形式虽可让困难群众真正实现居有其所,但还没有真正启动。三是全县没有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而国家、省均己成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工作,我县还未设立机构,很多工作只依赖房产管理局房改指导股来开展,由于工作繁多人手少,很多工作无法落实。

6、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未根本解决。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偏小,领取养老金偏低。己参保的群众领取金额难以支付生活开支。二是各镇集体企业合同工下岗后养老保险,虽经政府多方协调己纳入,但由于一次性交费金额较大,很多困难群众难以承受,如杨集镇30多名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中,有20多名没有能力一次性交纳3.6万多元的养老保险金。

三、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县困难群体的生活虽然能够得以基本维持,但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困难和问题的冲击下,其生活状况仍然令人堪忧。同时,从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贫困户家庭包袱重、思想比较压抑、情绪低落,他们不仅需要物质支持,也需要精神关怀。保障、改善民生,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我县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最关切、最期待、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从当前来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机制

1、积极落实“五保一就业”政策。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一是要加大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人们对低保工作的认识,让低保政策家喻户晓。同时,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企业负责人、社会团体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共同关心弱势群体。二是要应进一步科学确定城乡低保标准。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在以人均收入为划分依据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疾病、灾祸等各种客观因素;另一方面要明确城乡低保标准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理念,使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相适应,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等制度相衔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要完善低保制度建设,强化低保基础管理。一方面要提高低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范围,规范低保的运行体制,打破低保“城镇一季度一滚动,农村一年一滚动”的局面,切实发挥低保在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排除各种干扰,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万金油”、“胡椒面”等不正常现象;加强低保资金管理,确保低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2)完善医疗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大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保的意义,知晓参保的具体细则。要特别加大对低保群体在参保中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切实发挥医保在保障困难群体看病就医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体在参保中享有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荆政办函【2009】1号文件精神,确保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低保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切实发挥惠民医院的“惠民”作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家对惠民医院的投入政策,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加大力度向上争取,确保各种政策性补贴到位,保障医院的良好运转;另一方面要探索医院运行新机制。在目前财政紧张无法实现在乡镇一级建立惠民医院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乡镇卫生院里设臵惠民窗口,以方便广大乡镇城镇低保群体就医。四是对身患大病的特困群体进行专项补助。通过基本医疗救助后仍然很困难的家庭,例如血透、癌症、器官移植、白血病、严重慢性病等,制定审核办法、补助标准,进行专项补助。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很强,与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是比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现行的社保缴费方式和未来的领取原则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作适当调整。二是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特别是在失地农民、城镇小集体职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上,不能因复杂困难而一推了事,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三是要进一步落实城镇困难群体在缴纳养老保险金方面的减、免、缓等政策。四是参照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在农村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完善教育援助体系。一是确保国家对低保家庭子女教育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如困难群体子女的“两免一补”,特校学生应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对象;二是尽快启动政府对低保家庭的教育援助。如建立政府和社会共筹的专项助学基金和奖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5)构建住房保障平台。一是要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住房供应能力。加大政府出资建设廉租住房的力度,在二至三年期间通过集中建设、配建、改建、收购以及鼓励社会捐助等方式筹建一批廉租住房,扩大廉租住房的供应量,缩短廉租住房的供应周期,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租房难问题。二是完善廉租住房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相关部门对租房者的条件要定期审核,张榜公布,不再具备条件的要终止其资格,对廉租房实行有进有出的政策,真正用于“双困”家庭。三是完善工作机构。借鉴外地经验,成立京山县住房保障中心,担负起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在区、街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或明确相关人员的住房保障职责,由财政给予其一定补贴。完善住房保障横向联动、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居民住房消费观念。在做好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加大社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使保障群体了解相关政策,使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住房保障。正确引导住房消费观念,让居民的住房消费更加理性、合理。

(6)拓宽就业渠道。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来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二要在企业准入前和落地后以政策优惠为代价鼓励企业吸纳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三要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要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如家庭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公益性工作作为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增长点。采取政府购买岗位、事业单位腾出岗位、企业拓展岗位,推广岗位补贴的做法,开发照顾性的就业岗位;四要利用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资源优势,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设臵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五要继续外引内联,搭建优质就业平台,促进劳务输出;六要积极援助就业困难家庭,通过就业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补贴等实现就业再就业。

2、实施“一对一”定人定向帮扶。

各级政府要把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摆在议事日程,把困难群体解困工作纳入考核的工作内容。做到:(1)“扶困”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班子分工明确,且有专门工作人员专抓;(2)制定好“一帮一”帮困难群体解困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扶困工作的目标任务,每个单位每年要联系不少于一个低收入特困家庭,力争用3-5年时间,帮助这些困难家庭筹划生活出路,克服生活困难,扶持致富项目,增加家庭收入,走出困难群体;(3)解困办法和措施力求实效,尤其要帮助低收入特困家庭客观分析致贫原因,提倡通过解决就业、再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

3、扩大专项补贴面,加大专项补贴力度。一是出台相关政策要兼顾弱势群体。在制定教育、医疗、住房,以及水、电、煤气价格等对困难群体生活影响较大的政策时,要注意兼顾那些低收入者的实际承受能力。要认真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及时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并兼顾弱势群体。二是要对困难家庭实行专门补贴。在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时,对困难群众的补助实行按项目单项补贴,如水价调整补贴、电价调整补贴等,把政策性补贴落在明处。

(二)动员社会力量,完善救助体系。

上一篇:十八岁生日经典说说下一篇:志愿活动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