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散文

2024-09-21

两汉散文(精选8篇)

1.两汉散文 篇一

“先秦两汉散文”自测题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经历了__________阶段,以_________文化和__________文化为代表,又经历了____________阶段,以_______ 文化和_________文化为代表.2、以大禹_________为标志,我国进入____________,奴隶社会经历了___________朝,__________朝和_________时期.3、先秦时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期,其主要文化代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先秦散文萌芽阶段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时期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5、先秦散文发展阶段的散文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部史著.6、甲骨卜辞又称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内容.7、铜器铭文又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铸造或镂刻在商周___________上的文字,其基本内容含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涵.8、《周易》最初是一部____________的书,历经改造,实际上成为一部____________的书,其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9、《尚书》是一部______体的__________汇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周书四个部分.10、《尚书》的历史跨度较长,其思想倾向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上古思想演化的轨迹.11、《春秋》是__________的纪年史,其记事从____________元年到鲁哀公共____ _____年的历史.12、《春秋》以___________来表现___________的思想倾向性,在语言上以______ _____著称.13、《国语》是分国记史的史著,分为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部分,在记言方面采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手法.14、《邵公谏弭谤》邵公劝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15、《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又名____________,从性质看,它是一部参考了《春秋》纪年和纲要体例的______________.16、《左传》在记事方面有较高成就,主要表现在记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17、《左传》在记言方面尤善记行人辞令,体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的特点.18、《晋公子重耳之亡》主要记载了晋文公重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的经历,从他对待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不计前嫌,从谏如流的政治家气度.19、《晋楚城濮之战》通过楚军主帅____________的粗暴简单与晋军主帅_______ ____的小心谨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20、《战国策》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西汉学者__________整理定名,主要表现了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的言行.21、《战国策》的反传统思想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22、《战国策》在语言上的特色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认为:“_________________义强于内,____________ _____民服于下.”

24、《冯谖客孟尝君》在表现冯谖这个人物时,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______的手法.25、《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帝秦”的是____________国使者_______________.26、孔子是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论语》是__________体的著作,主要记载______________的言行,共______篇.28、《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言志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 ,公西华言志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冉有言志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 ,曾晢与三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所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微子》三则主要记载孔子与___________的关系,表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 ______的人生态度.30、孟子名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___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被后世尊之为_____________.31、孟子思想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引申出政治上的_______________ 思想和______________思想.32、孟子散文以_____________著称,善于运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进行论辩.33、《齐桓晋文之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推导出”性善”的结论,最终说服_____________行仁政.34、庄子名________,是__________学派的主要代表,生活于____________中后期.35、庄子思想以追求_________________为宗旨,基于他对客观现实____________ ____的态度.36、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艺术形象系列表现出来的.37、《庄子》一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杂篇,共_________篇, 一般认为_____________是庄子自著.38、汉初著名的政论散文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9、汉赋的远源是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近源是____ 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汉赋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1、枚乘的___________被认为是汉大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汉大赋在结构方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43、司马相如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44、东汉咏物抒情小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共_____篇,分为五类,即本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与学鸠的对话,表明了庄子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47、《李将军列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的不幸命运了,表现了汉代社会对人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项羽本纪》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件大事来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二、名词解释

1、实践理性精神

2、周文化精神

3、甲骨卜辞

4、铜器铭文

5、《周易》

6、《易传》(十翼)

7、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

8、伪古文《尚书》

9、春秋笔法

10、微言大义

11、春秋三传

12、纵横家

13、仁礼思想

14、性善论

15、汉大赋

16、骚体赋

17、“劝百讽一”

18、本纪

19、世家 20、列传

三、选择题(单项)

1、在先秦文化背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__.A、商文化

B、周文化

C、楚文化

D、秦文化

2、先秦散文的萌芽阶段主要是指_______.A、春秋时期

B、商与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原始时期

3、萌芽阶段散文在写作上应用备忘性最强的是________.A、甲骨卜辞

B、铜器铭文

C、《易》卦、爻辞

D、《尚书》

4、铜器铭文在产生时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A、备忘

B、记事

C、记言见理

D、炫耀告诫

5、《尚书》中产生年代最晚的一篇作品是________.A、《盘庚》

B、《尧典》

C、《秦誓》

D、《无逸》

6、《春秋》是_______国的纪年史.A、鲁

B、周C、晋

D、齐

7、所谓“春秋笔法”是指________.A、选用的词中寓褒贬

B、言简意赅的写法 C、春秋时期的一种字体

D、一种文体

8、《国语》中所占篇幅最长的是_________.A、《楚语》

B、《越语》

C、《晋语》

D、《周语》

9、《邵公谏弭谤》中邵公劝谏的对象是________.A、周穆王

B、周成王

C、周厉王

D、周敬王

10、《左传》所记史实是_____.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夏商时期

11、《晋公子重耳之亡》中重耳借助______的力量得以复国.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卫国

12、《秦晋殽之战》中秦国内部反对出兵的是________.A、蹇叔

B、孟明

C、西乞术

D、白乙丙

一、填空题答案

1、原始群、元谋、周口店;氏族公社;龙山

2、夏;商;西周

3、周文化、秦文化、楚文化

4、商代;西周;甲骨卜辞;铜器铭文;《易》卦、爻辞

5、《尚书》;《春秋》

6、龟甲文字;契文;贞辞;占辞;验辞

7、金文;钟鼎文;青铜器;炫耀;告诫

8、占筮;哲学;卦象;卦、爻辞;易传(或“十翼”)

9、记言;文书档案;虞书;夏书;商书

10、敬天;敬先王;重民保民

11、鲁国;鲁隐公;242

12、春秋笔法;尊王;凝炼

13、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以事引理;以事证理

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5、《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独立史著

16、条理性、故事性、倾向性

17、绵里藏针,柔中带刚;晓之以理,分析利害

18、流亡;复国;寺人披.;竖头须

19、子玉;重耳 20、《国事》;《短长》;刘向;纵横家(策士)

21、宣传个人进取;否定传统道德;重士重才;重视武力征服

22、纵横驰骋;铺排烘托

23、兵胜于外;威立于上

24、明抑暗扬;欲扬先抑

25、魏;辛垣衍

26、春秋;鲁;儒家;仁礼

27、语录;孔子与门人;19

28、尚武;重礼;理财;人生理想

29、隐士;积极进取 30、轲;战国;邹;“亚圣”

31、性善;仁政;民本

32、雄辩;引人入彀;迂回法

33、以羊易牛;齐宣王

34、周;道家;战国

35、主观精神绝对自由;悲观

36、浩大与恒久;神妙化工

37、内篇;外篇;33;内篇

38、贾谊;晁错;《过秦论》;《论贵粟疏》

39、《诗经》;赋的手法;楚辞;铺陈的手法与华丽的词藻 40、骚体赋;汉大赋;咏物抒情小赋

41、《七发》;“发轫之作”

42、设为主客问答;铺彩摛文

43、《子虚赋》;《上林赋》

44、篇幅短小;抒情色彩浓;张衡;《归田赋》

45、纪传体通史;130;表;书;世家;列传

46、鲲鹏;与世俗常志不相容

47、李广;不公正

48、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2.两汉散文 篇二

关键词:两汉,诏令,儒学

诏令, 是中国古代公文中最高级的一种, 一般以皇帝名义发布, 因此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力, 在古代公文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的重要资料。关于诏令这一名词的解释, 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 解释说:“诏, 告也。”“ 发号也。”可见诏令具有昭告天下的职能。

诏令在我国起源较早, 据说在三皇五帝时就已经出现, 《史记·夏本纪》 记载过, 当年大禹治水:“舜曰:‘嗟, 然!’命禹:‘汝平水土, 维是勉哉’。”这里的“命”就是一种口头的诏令, 虽然没有以文字形式体现, 但其出自最高统治者的命令, 因此也可以看做诏令的一种, 只不过此时的诏令只是诏令的雏形, 并不像后世诏令的具有严格的格式与用词规则。后来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进步, 国家机制的完备, 诏令也开始逐渐完善, 在夏商时期出现了诏、命、策、檄等形式的诏令, 在春秋战国时期诏令进一步发展, 最终在秦代,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的建立, 诏令开始规范化, 秦始皇“命为‘制’, 令为‘诏’”诏令的名称正式确立了下来。到了汉代, 诏令的形制进一步发展成熟, 并与两汉儒学发展的背景相融合, 形成了两汉独有的特色。

在汉代建立之初, 由于最高统治者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 所受教育有限, 因此他所发布的诏令用词大多较为质朴, 很少引用典故, 更不讲究对仗之美, 直奔主题带有一种原始之美。例如 《汉书》 中记载的, 刘邦发布的求贤诏令, 先是开宗明义指出以前贤明的君主都是由于有人才的辅佐才得以建功立业, 指出现在自己凭借上天的庇佑, 贤才的辅佐, 平定拥有了天下, 成为了最高统治者, 现在想要子孙万代江山稳固。然后就直奔主题, 邀请人才出山“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 而不与吾共安利之, 可乎?” 随后许之以富贵“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简明扼要, 既不讲究对仗, 也不引经据典, 是汉高祖时期诏令的特色。

这种情况到了文景时期, 诏令用词过于直白的现象有所改变, 虽然此时诏令的用词仍然较为质朴, 但已经开始通过使用对偶、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来增添感情表达的力度, 使得诏令更具美感和可读性。但由于此时, 统治者奉行黄老之术, 儒家思想并不受统治者欢迎, 因此此时的诏令的儒学元素微乎其微。

至汉武帝时期, 这位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反对黄老之术的清净无为思想, 喜好儒学。认为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必须在思想上进行统一。因此接受了董仲舒的理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并启用儒生入朝为官, 设立五经博士等职位, 大力宣传儒家思想, 使儒学迎来了大发展。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推崇, 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 这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也使得儒家思想与封建王权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这一点就充分地反映在汉武帝一朝的诏令上, 儒家经典开始更多被引入诏令的用词之中, 这些诏令包括政治改革与休养民生等方面, 体现了汉武帝利用儒家思想实现其自身统治需求的实用主义思想。汉武帝在位期间的诏令共引用了 《易经》《尚书》《诗经》 等儒家经典共5 次, 开两汉诏令引用儒家经典之先河。

汉昭帝时期儒学有一定发展, 但由于其幼年即位且在位时间较短, 政策又主要在于与民休养, 因此这一时期儒学的诏令的影响有限。但到了汉宣帝时期, 宣帝由于其早年的特殊经历, 内行刑法、外饰儒术对儒家思想极为推崇, 不仅主持了著名的石渠阁会议, 还广招诸儒生宣讲五经异同, 大大推动了汉代以经治国的进程。因此他所发布的诏令中七次引用儒家经典, 这样使得诏令更具有权威性, 意图达到德化万民之功效, 体现了宣帝与武帝相同的对待儒家思想的实用主义, 同时充分体现了儒学发展对诏令的影响。此后元、成、平、哀帝四朝, 此时的儒学经过百年的推崇, 在社会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体现在诏令上就是诏令中越来越强调对儒家经典的引用, 且更加注重语言的优美别致。

及至王莽专权, 特别是新莽政权建立后, 由于当时儒学不断发展和王莽本人对儒学的极度推崇, 不仅在各项政策上极度推行儒家思想和复古政策, 在诏令上也对儒家经典大肆引用, 几乎凡下诏必引经据典, 充分体现了儒学为政治服务, 与政治结合的现象。同时王莽时期还大量的制造和利用符瑞, 也为之后东汉时期经学的谶纬化和迷信化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 西汉时期伴随着儒学逐渐与王权紧密结合的过程, 诏令也从汉初的朴实无华, 用词简洁, 逐渐发展出引经据典、重视对仗、用词典雅的特点, 并且伴随着儒学的发展, 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也逐渐增多, 这充分体现了儒学发展对诏令的影响。

到了东汉时期, 建立者光武帝刘秀乃是士人出身, 早年就对儒学十分热爱, 还有着身为太学生的经历, 对儒学有着一定的了解, 《后汉书》 称其“爱好经术”。因此, 在光武帝称帝之后, 除了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宽刑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 对儒学也是十分的推崇, 使得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发扬, 体现在诏令上就是对儒家经典的大量引用, 同时由于光武帝推行与民休养的政策, 与儒家思想的仁政不谋而合, 因此光武帝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多与推行宽刑养民政策相关, 例如,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中记载的:“三月乙未, 大赦天下, 诏曰:‘顷狱多冤人, 用刑深刻, 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其与中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省刑法。”便引用了孔子在 《论语》 中的语句, 用以加强宽刑养民政策的说服力, 表现了光武帝对儒学的推崇以及其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实用主义。

随后的明帝、章帝都继承了光武帝对儒学的推崇, 儒学思想也进一步发展, 明帝与其父光武帝一样, 都从幼年起就爱好儒术, 史书记载他十岁的时候就已经通晓了 《春秋》, 有着极深的儒学功底, 明帝在即位后奉行父亲光武帝时期的政策, 政治上与民休养任用循吏, 思想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思想, 使儒学在其在位期间地位进一步上升, 广泛传播。因此, 明帝时期的诏令也大量引用儒家经典, 在其所发布的27 条诏令中有9 条引用了儒家经典, 并且所引内容广泛包括了《尚书》《诗经》《论语》 等多部儒家经典。

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 到了章帝时期达到极致, 章帝在位期间主持召开了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大大巩固了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标志着汉代经学治国原则的最终确立。同时也推动了儒学的谶纬化, 是使得儒家思想进一步走向神学化, 为日后儒学衰落埋下隐患。章帝在位不足十三年, 而他在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却高达到31 次, 所引用儒家经典包括 《尚书》《诗经》《论语》《易经》 等多部儒家经典, 为两汉诏令引用儒家经典之最。可见章帝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在诏令中几乎达到了言必称经典的程度, 有时候甚至在同一条诏令中引用数种不同的儒家经典, 这与当时儒学地位达到顶峰的情况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诏令中儒家经典的引用与儒学发展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而到了章帝之后, 继任的皇帝大多年幼即位且享国时间不长, 因此, 所发布诏令数量本就有限, 更由于此时的经学走向谶纬化、迷信化, 儒学在汉代经历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端到章帝白虎观会议最终确立经学治国极盛, 最终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而这种衰落也充分体现在当时的诏令上, 从章帝之后即位皇帝们的诏令中引用儒家经典的情况虽然有所反复, 但总体来看其对经典引用的次数是呈大幅减少趋势的。到了桓帝灵帝时期, 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更是趋近于零, 与此时天下将乱, 玄学思想兴起, 儒学统治地位渐将不保的局面正相呼应。

就东汉一朝来讲, 诏令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经历了从逐渐增多到引用达到极致, 再到逐渐减少乃至趋近于零的弧线过程, 与当时儒家思想从光武帝的推崇到章帝时期的经学治国最终确立, 再到章帝之后儒学谶纬化, 逐渐衰落走下神坛的过程恰恰相合。印证了两汉诏令经典引用与两汉儒学发展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3.两汉三国文化 篇三

三国旅游线------汉中,汉中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汉中地处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北立,巴山南卧,中部是汉江滋润的美丽而富饶的汉中盆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历史非常悠久,自秦惠王首置汉中郡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这块史称“天汉”的大地上,胜迹历历,史册煌煌。汉高祖刘邦屯兵汉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取三秦而定天下。特别是三国时期,这块“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的战略要地,曾演绎了多少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约有半部在讲述与汉中有关的事件。公元一世纪末至公元二世纪前半叶,作为战略要地的汉中,再一次成为中国历史的亮点。

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又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同时,张鲁也在汉中称过王,创建五斗米教,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政权。魏蜀两大政治势力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碰撞,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老将黄忠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的激烈场景,有了曹操褒谷口杀杨修、马岱虎头桥斩魏延的历史悲剧。尤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一代名将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墓汉柏汉桂相映成趣,后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位于汉中西部的定军山,似乎至今还震荡着隆隆的战鼓声;而在古战场耕种的农民,不经意地会翻捡到一枚枚生锈的扎马钉,翻捡到一段段依然鲜活的三国故事。

三国旅游到汉中,你可以游览古汉台、拜将坛、古虎头桥、石门水库、褒斜栈道、武侯墓、武侯祠(古旱莲)、定军山古战场、天荡山古战场、张良庙、马超墓祠、刘备立汉中王设坛处、诸葛亮读书台、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等久负盛名的观光景点,尽情领略三国时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汉台

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8米。公元前206年,农民战争一场风暴推翻了秦王朝后,项羽自恃功高,撕毁各路义军与楚怀王所定“先攻下咸阳者王之”的协定,将先拿下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刘邦忍辱屈就,率大军由子午道进驻汉中,夯土建成秦模式的高台宫廷——即今天的古汉台,并用张良计火烧由关中进入汉中的所有栈道,以示他已很满足当汉王了,不会再北上与项羽争天下,来麻痹项羽,打消项羽对他的戒备心理。刘邦以汉台为宫廷,以汉中为根基,在汉中习兵练武,广纳贤才,破格提拔“胯下之徒”韩信为汉大将军,并用诸葛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打项羽个无备,出奇制胜拿下三秦。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自汉而降,汉台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代有修葺。现耸立于台北端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物换景移,几经兴衰,如今的望江楼,更给人一中庄严隆重之感,它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巍的风姿,早已成为汉中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登楼远眺,四面云山,如展画卷;俯视城区,楼台林立;环顾庭院,古树修篁,花木掩映。登此楼,使人心旷神怡,1 追往抚今,感慨万千。望江楼正南,昔建有桂荫堂,现有古汉桂数株,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成为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再南有明代修建的镜吾池、洗心亭。楼东侧的石马,风格古朴,是人们评论三国蜀将魏延千秋的幸存之物。亭阁内造型精美的铜钟,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凝视铜钟,耳边似乎回荡着护国禅林里悠扬的晨钟暮鼓,素有汉中八景之一的“月台苍玉”,是楚汉时期的古物,也是汉台现存的最早的石雕作品,或谓“刘邦上马石”、“试剑石”,或谓“石鼓”、“宫廷柱础”。古汉台如今是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台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杂以碧池内繁盛的荷叶,竟有江南水乡之感。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这批摩崖刻石的文字内容对研究我国交通、水利、科技、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汉隶演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东汉镌刻的《襵君开通褒斜道》与《石门颂》摩崖为一级中的甲品,更体现了《石门十三品》的价值。位于汉中博物馆内的国宝“十门十三品”陈列室。

拜将坛

位于汉中市城区南环路中段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占地面积7840平方米,正中两座方台各高3米余,北台上建无墙殿3间。相传是刘邦为汉中王时,拜韩信为大将军处。拜将坛亦称拜将台,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安放于拜将台的汉中世纪大钟,重达11吨,属中国西北最大的铜钟,其声宏亮,气势壮观,与拜将台相应交辉。

古虎头桥

是三国时期的重要遗址,始建于公元236年,距今约1770年,为三国时马岱斩魏延处。位于汉中市区中心广场附近。魏延为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奇才,史称“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刘备218年夺取汉中自立为汉王,后迁都成都,选择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魏延死后,历朝历代均有民众在此祭祀。

石门水库

汉中石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就在这里。石门水库建于70年代末,坝高88米,区内景色优美。游船快艇可供游人自由选择。自春秋战国以来,褒谷就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的石门隧道,用“火烧水激”而成,是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石门附近有100多方摩崖石刻,最著名的“十三品”“国之瑰宝”,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褒谷石门文化沉淀丰厚。历史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北伐曹魏,吴玠,吴璘阻击金兵均取道于此。相传这里还是“一笑千金”褒姒美女的故里。新建古栈道蜿蜒曲折,飞架在坝下徒壁悬岩上,再现了秦汉古栈道的辉煌。

褒斜栈道

提起蜀道,人们自然会想起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不屈不挠,在千山万 2 壑中寻找通道,经过历代前仆后继的开拓,建成了一条自关中逶迤而到汉中的通道,这就是 古代著名的跨越秦岭的栈道,也是诸条蜀道中最著名的“褒斜栈道”,它贯穿秦岭山脉,道的南口是“褒谷”,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口称“斜谷”,在陕西省眉县,故名为“褒斜道”。全谷长250公里。位于汉中勉县的褒谷口为褒河最窄处也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这里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为了打通道路,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褒谷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洞。历时六年,一条长达15米的穿山隧洞开成,古称“石门”。文物工作者曾仔细考察过石门隧道的内壁,光滑平顺,几乎没有斧、凿、钻等工具留下的痕迹。在当时火药尚未发明的时代,石门是采用什么方法开凿的呢? 古人的方法是用油脂含量极高的松柏作燃料煅烧山崖四到五个小时,再向灼热的崖面泼水或醋,使其骤然冷却,自然酥裂,然后再用铁制工具剥离,一段段渐进。就这样,古代先民在1900多年前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据考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褒斜道自东汉以来,因为政治和军事的原因时开时闭。而每一次的开通,或记事或咏颂大多会采取摩崖石刻的方式。久而久之,历代政要,文人,墨客路经此处或借物咏志或思古抒怀,于是褒谷口的摩崖石刻越来越多到清代已达百余块。公元219年3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在蜀将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后,曹操退驻褒谷口,心中烦闷,便借附近山水解愁。他看到褒谷中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便欣然写下“衮雪”两个大字,刻于褒河水中的大石上。曹操手迹,存于世间者,只此二字,犹如广陵绝响,弥足珍贵。正如清代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而“衮雪”二字的“衮”字为何少写了三点水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汉中人都会告诉你,曹操是这样说的:“江中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因为这些摩崖石刻大都记录重大事件而且撰文者多为当时政要或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所以一般都邀请当时的大书法家和最负盛名的刻匠来共同完成。比如《石门颂》就是请当时的大书法家王戒书写的。而《石门铭》是由王远书写,武阿仁刻字而成。在石门石刻中与《石门颂》齐名的就是北魏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509年刻于石门东壁的《石门铭》,它记载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石门故道的事迹。《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近代书法家康有为称《石门铭》是“神品”,他说:“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同样喜爱魏碑的近代大书法家。于佑任也对《石门铭》推崇备至。

张良庙

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为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士张良(字子房)的祠庙。因张良曾被封为留城侯,故称“汉张留侯祠”。传说为汉高祖刘邦所建,以后历代都有重建和扩建,而以隋、唐、宋各代规模最盛。张良庙内现存古建筑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经历数百年,才形成规模,是全国所有祭祀张良的祠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胜迹。有楼、殿、亭、阁、廊、榭共156间,现存碑刻39通,摩崖题字51块,匾额50多面,楹联40余幅,古树10棵,占地面积14200平方米,是研究秦汉社会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胜地之一,也是绝佳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寺院建筑技艺精巧,布局独特,与自然佳景浑然和谐,交相辉映。院中,泉水竹影,声色成趣;古柏劲松,千姿百态;奇花异草,浓郁馨香; 碑石字画,各具其妙;石径岩梯,千回百转;文物典故,妙趣横生。游观大小九院,院院风貌各异,身临其境,如坠仙界。

武侯墓

位于汉中市勉县城西定军山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的陵墓。墓地380亩,岗峦起伏,四季如春。陵墓中有古庙、拜殿等共古建筑54间,墓前古庙始建于公元263年。54株古柏也是于263年所植。汉桂两株,树围1米多,至今年年开花。墓地汉柏汉桂相映成趣,古建文物交相辉映。每逢清明前后武侯墓 文化旅游节期间,游人如云,平常去拜竭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武侯祠

位于汉中勉县城西108国道边。国家AAA景区,始建于公元263年,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祠内布局严整、建筑古朴、古柏参天、花木茂盛,旱莲丹桂、两相辉映。现存古建筑28座100多间,规模雄伟,为陕南最大的古建筑群。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有各朝代珍贵石碑90余通,历代名人字画400余幅,以清嘉庆八年顒炎皇帝亲笔御书“忠贯云霄”金匾最为珍贵。杜甫《蜀相》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即今成都市,丞相祠堂就是今天的成都武侯祠。全国武侯祠多达数十座,成都武侯祠虽驰名中外,不过,全国最早的武侯祠不在成都,而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从创建历史来说,比成都武侯祠约早四十余年。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据粗略统计,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武侯祠内古旱莲

位于三国古战场勉县定军山下武侯祠院内的古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测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墓志相吻合。虽经数百年历史的风雨洗礼,但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它都是落英满枝,芳香袭人。特别是3月中旬,旱莲树便繁花似锦,次第开放,招徕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慕名观赏。旱莲初开时花呈红色,盛开时呈粉红或白色,花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色,酷似莲花,故称其为“旱莲”,被定为汉中市花。

马超墓祠

位于汉中勉县城西2公里,是三国蜀汉五虎将之一马超墓冢和纪念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为汉制覆斗型,冢高8米,周长90米。有古建10多间,是重点三国旅游景点。

定军山古战场

位于勉县城南2公里处,三国时期魏蜀两军交战的古战场,古今闻名。有十二连山自西向东逶迤十多公里,宛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美誉。山上有武侯坪、仰天池、斩将桥、八角琉璃井、遮箭牌等古迹。定军山因三国史迹而誉冠古今,老将黄忠刀劈夏修渊、赵顒于定军山下,威名震华夏。

天荡山古战场

位于勉县城北5公里,南与定军山隔汉江遥遥相望,山中有米仓山,圆若覆盖,是曹操屯粮之地。建安24年,刘备派赵云、黄忠等击败米仓山守将,迫使曹操退兵,从而决定了定军山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

公元219年,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打败曹操,遂踞有汉中。同年7月,经群下上书,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于勉阳旧州铺设坛祭祀称王。

诸葛武侯读书台

4.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篇四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考例题警示

例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4分)(1995年)

警示:此题为比较题。答题关键在于找准对比项。在比较过程中,比相同点宜大处着眼,比不同点须从小处着眼。据此,本题在比较三方面共同点时,舍弃背景、具体内容和结果,而在比较不同点时,应具体从背景、内容、后果去分析,从而得出秦亡汉兴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的远见卓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CD两项明显体现了人的主观意识的特征,B项间接体现了刘邦的主观意识因此这三项均与客观原因不符,而A是完全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实。答案:A。

例2 我国古代宦官专权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B.皇帝幼小和昏庸无能

C.宦官是最腐朽势力的代表 D.宦官亲近皇帝便于掌权

根据以上所述,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有皇权才有宦官权,用宦官是皇权专制的需要,因此A项是产生宦官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B、C、D三项都由A项中产生。

例3 东汉与西汉的相同之处是:

①定都洛阳 ②割据混战 ③反击匈奴 ④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 篇五

劝谏文化兴起于先秦时代,它不但对于中国的政治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同样影响巨大。

《诗经》里劝谏作品的出现,以及汉代《诗经》学“美刺讽喻说”的形成,乃至中国诗歌讽喻传统的最终形成,都与劝谏文化息息相关。要了解中国文学里的讽喻传统,就不能不了解劝谏文化。

一、先秦世卿制与《诗经》的劝谏诗

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一定的血缘组织和地缘组织为前提的。这两者一经一纬,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框架。但是,它们在早期人类社会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在各个民族里却是不一样的。如古希腊的每个城邦,作为一个地域组织,有着共同的利益,人们对这种地域组织的重视大于对家庭血缘组织的重视,由之产生了古老的民主制度。而我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在我国早期社会历史中血缘组织的家庭、宗族非常发达,而地缘组织社区相对较弱。因此,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血缘气氛浓厚,血缘组织对国家制度与政治思想影响之深是世所罕见的。”

夏、商两代,文献不足,情况不是特别明了,但是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还是可以发现,在这两个朝代里,血缘性的宗族集团一直是社会组织的主体,而且其主体地位不断加强。族权逐渐与王权结合,构成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而到了西周的时候,则形成了完全成熟的宗法制度。周人的宗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比商代更加紧密,周王和各国诸侯都是集君统与宗统于一身,家天下的特征更加明显了。一个君主,既是一国之君,又是一族之长;既承担着治理国家的任务,又承担着“纠合宗族”的义务。“君统”与“宗统,’二者之中,前者虽然是从后者发展而来的,但是地位却己经更加重要了。也就是说,宗统应该服从于君统。《礼记大传》“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谷梁传?隐公七年》“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属通。”国君与和他同姓的贵族之间,首先是君臣关系,然后才是亲戚关系。同姓贵族不得以亲情来影响或妨碍国君对政治权力的施展。这样,当氏族解体,国家的利益上升到第一位的时候,原本混于一体的“宗统”与“君统”,开始分化为两个既各司其职又联系紧密的系统,以君统为主干,以宗统为枝叶,使得血缘组织国家化,国家组织血缘化。

在君主制度下,权力的集中,使国家政令比较容易统一,但是“天下系之于一身”,国家的治乱兴衰却更多地寄托于君王的英明与否。一般说来,仅凭君主一人之精力、智力和人格修养,是很少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正确有效地对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进行治理的。所以君主制度也需要一种集思广益的调剂,使国家政治机器有效地运转。于是,臣下对君主的进言、献策、劝谏就成为政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这一点也有体现。

《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在这里,辅弼、师保的功能中,突出了“举过”一项。而我们知道,所谓师保,就是太师、太傅、太保,是负责教导君王的官员。如果君主尚未成年,他们就是幼君的监护人;如果君主巳经成年,他们仍然担任教育督导之责。在西周初年,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不但是周王的老师,而且更是掌握国家重权的大臣。《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可见太师在西周国家政治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比自己年轻的周王,太师太保是有教诲、督责的义务的。《尚书》里的《召诰》《无逸》,就记录了召公、周公对成王的教诲、告诫。如果周王做错了事情,太师太保是可以指出并敦促其改正的。有的时候,这种教诲、纠正,甚至是可以用比较严厉的口吻说出来的。因为他们和周王之间,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有着血亲的关系,国与家的利益在他们的身上都是统一的。虽然“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但是当国君行为失当,做出了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亦即宗族利益的事情的时候,太师太保对他的劝谏,又很自然地带有同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老对不肖晚辈进行训诫的色彩,并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威严的力量。

周代礼制,对于君统和宗统都是非常重视的。《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礼记?大传》:“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对于君王最高政治地位的尊重,属于“尊尊”的范畴;而对于同一宗族中人的亲情的重视,属于“亲亲”的范畴;而对于年长的人的尊重,则叫做“长长”。太师太保的身份,与礼制的“亲亲”和“长长”相合,这对于君王的“尊尊”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制衡力量。在周代独特的政治结构中,亲族的辅弼和监督,对君王的至尊权利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实际上,以“亲亲”为口号的宗统,对于以“尊尊”为口号的君统,并不仅仅是一味地服从,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复杂局面。

因此,除了太师、太保这样的国家肱股重臣外,一般的卿大夫也有责任和义务匡谏君主的过失。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卿大夫,大多是与君主同姓的贵戚。可以说,周代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君臣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政治的运作方式,与后代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劝谏文化,会呈现出与后代大为不同的格局。《孟子?万章下》: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在孟子的时代,异姓之卿己经比较多,所以孟子会把他们与传统的贵戚之卿作一对比。在这明显的对比中,不难看出贵戚之卿的家、国一体的立场。当君主昏庸暴虐,屡谏不听,严重损害家国利益时,贵戚之卿甚至可以采取极端手段将之废黜,以维护本家族的统治。宗族的利益是高于任何个人的利益的,连君主也不能例外。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比较容易了解先秦时代贵族的进谏心态了。《诗经》的二《雅》中,有许多贵族作品,其中颇有不少是用来对君王进行劝谏的: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大雅?抑》:於乎小子,未知臧否丨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毛诗序》:“《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民劳》,召穆公刺厉王也。“《板》凡伯刺厉王也。”《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从诗的文本中我们也看到,这些诗篇的语气,完全是长辈对犯了过错的晚辈谆谆教诲的语气,《抑》尤其表现得疾言厉色。在这种情况下,“谏”和“教”就很难分得非常清楚了。这是进谏在周代宗法制社会里的独特现象。

除了上述这些直接教训周王的篇什外,二《雅》中还有一些评论时政的作品,表现了贵族们对衰乱时局的忧虑和痛心。如《大雅?召旻》忧心忡忡地写道:“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小雅》里的《雨无正》、《十月之交》等诗作,都直接指斥了败坏国家纲纪的庸官佞臣,对他们的罪行作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这些诗如果是用来进谏的,其方式笔者以为都并不委婉曲折,不是后来《毛诗大序》所谓的“主文而谲谏”,而是正谏。

另有一些贵族卿大夫的作品,如《小雅》中的《正月》、《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何草不黄》等诗,或感时伤乱,或痛恨劳逸不均,或述说行役之苦,或抒发对命运的忧惧,都在个人的感怀中表达出对社会政治的见解,又没有直斥君主的过失。如果用它们来作谏书,那么若称之为“谲谏”,是应该能够成立的。但是这种作品在怨刺诗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诗经》作为先秦时代的重要典籍,与当时的政治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其中的部分篇章,是可以用来劝谏君主的。这是当时的一种政治传统,也就是“献诗”。关于献诗说的记载,最有名的要数《国语?周语上》中“邵公谏厉王弭镑”一节里的那段话了: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晋语六》里也说“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另外,《楚语上》里楚左史倚相追述卫武公故事一节和《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对晋侯说的话里,也有与上引两段相似的记载。它们都说明了这样一个史实:周代的贵族卿大夫有义务以献诗的方式来对君主进行劝诫,使他能够更加英明地处理政事。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劝谏在《诗经》中并不是无处不在的。《诗经》中的精华部分一160首“国风”,大多是民间的歌唱,难与政治劝谏拉上多少关系。正如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宣公十五年》中指出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朱熹《诗集传序》也说《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在人民的生活中,当然也会受到阶级压迫和无道政治、战乱等带来的苦难,所以他们的歌咏当中也就自然有一部分怨刺上政的篇什了。《唐风?秋杜》、《王风?兔爰》、《小雅?苕之华》等诗是下层人民在荒乱年月中的痛苦呻吟,决非为劝谏而写作。而《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魏风?硕鼠》等诗,则是直接揭露统治者的丑恶嘴脸。《鄘风?相鼠》则更进一步,痛斥丧尽廉耻的卫国统治者:“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就与相传是夏桀时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在这些诗篇中倾泻而出的,是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怨恨和诅咒,截然不同于献诗的公卿大夫的忧虑和痛心。这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所决定的。

上述这些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绝不是为了劝谏。如果说它们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劝谏的作用的话,那也是被采集到朝廷以后,作为“观民风”的材料而引起统治者的戒鉴了。这就和周代的另外一个传统一“采诗”相关了②据说周代设有“行人”一官,专门负责去各地采诗。《汉书?食货志》也说“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宣公十五年》中写道“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统治者通过这些采集上来的诗观察民情,考正政治得失?。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信息反馈的方式。瞽、瞍、乐工们拿着这些诗篇,在君主身边经常诵读或歌唱,希望他们能够从中了解下情,从而在施政时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种关系。这就是所谓“讽诵”。

“讽”字的本意就是朗读、背诵。《说文》:“讽,诵也。从言,风声。”段玉裁注“《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也。”瞽、瞍们讽诵的诗篇,有采来的,也有献上的;有风诗,也有雅诗;有本来就是为劝谏而作的诗,也有并无政教目的的诗。诵读前人作的劝谏诗,巳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进谏了,而讽诵民间采来的风诗,就更只是提供给君主一个“斟酌”的材料罢了。即使这些风诗在讽诵的过程中对统治者产生了警戒的作用,这作用与诗人最初的本意也是脱钩的。所以,“讽”、“谏”最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谏”的本意是“直言规劝”,就诗来说,它是一部分献上的诗的创作目的,而“讽”只是一种用诗的方式。由于讽这种方式比较幽隐,比谏更为委婉,不伤君臣间和气,所以逐渐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汉代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政体下,帝王的尊严不容冒犯,讽就更得到了推崇。与此同时,“谏”的外延不断扩大,讽最终就被当成了谏的一种,其字义也发生了转移,接近于《诗大序》所谓的“谲谏”了。于是汉代就出现了“讽谏”这个词。

下面我们就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看看“讽谏”是怎样一步步得到提倡的。

二、进谏方式的改变

在比较早的时候,进谏是比较直截了当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也就是“谏”字的的本义。我们来看看古代典籍中对“谏”字的解释:

《说文?言部》“谏,证也。”

《广雅?释诂一》“谏,正也。”

《广韵?谏韵》“谏,直言以悟人也。”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郑玄注“谏者,以礼义正之。,’

从这些解释中可以得知,“谏”字最初的意思就是以直言教正别人,教正的对象也是比较普遍的,没有特别的规定。直言相谏,是原始初民劝谏活动的基本形态。后来,“谏”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向,主要指地位低的人劝谏地位高的人,尤其指臣谏君或子谏父。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正言直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进谏方式。一方面,它不一定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它甚至会使进谏者陷于危险之中。毕竟,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没有几个人是愿意听揭自己短处的话的,从小便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的君王,更是如此。如果这位君王德行、脾气好一点的话,即使不接受意见,也不会报复进谏的人;但如果碰上了暴虐无道之君,那么进谏的人就危险了。关龙逢直谏夏桀,比干极谏商纣王,春秋时期泄冶谏陈灵公,伍子胥谏吴王夫差,都惨遭杀害。所以忠臣并不是好做的。在道与势的直接对抗中,以执持道义一方的悲壮失败而告终的情况,是非常多的。

理想、道义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剧烈的落差,这促使人们深入思索处世之道。在对政治的热情、对国家的责任心与对自身生命的珍惜之间,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多人都在考虑的问题。《论语?子张》记子夏曰“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镑己也。”主张劝谏的深入程度要与君主对进谏人的信赖程度相适应。荀子则对这个问题有更细致的论述。他在《荀子?臣道》中,一边极力阐说谏、争、辅、拂之臣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同时又主张大臣在侍奉不同的君主的时候,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

这里,就不仅仅是对道义的执守,也有着权宜保身的策略了。

荀子论述的,是比较笼统的与国君相处的臣道,而探讨具体进言方式的,则以韩非子为最有心得了。他写了一篇著名的《说难》,以明谏说君王的困难。他列举了谏说中种种表面的和潜在的危险,认为必须先小心谨慎地获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畅所欲言。“有爱於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韩非子最后还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韩非的论说虽然极为精辟,但他自己最后却被谗死在秦国狱中。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叹息说“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洪迈《容斋随笔》也写道:“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韩非的个人悲剧,是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的。

鉴于人主的“逆鳞”不能触动,那么人臣在进谏的时候,必须寻求比直谏更好的方式。怎样揣摩君主的心意,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不触怒他,又达到劝谏的效果,是很多人曾经致力探讨的问题。在很早的时候,这样的尝试就巳经开始了。春秋时期,就有很多机智的大臣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对君主进行劝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语?晋语八》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平公射鴒,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鴒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叔向正话反说,表面上赞成晋平公的荒谬行为,

实际上却讽刺他自己无能而迁怒竖襄。晋平公也感到很惭愧,只好放了无辜的竖襄。在先秦时代,像这样精彩进谏的例子很多,从中体现出的进谏方法也很多样,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春秋晚期,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传统的宗法血缘制度开始松散,官僚政治的客卿制开始逐渐取代世卿制。秦并六国之后,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封建帝国。秦始皇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使中国的政治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君主专制制度完全建立起来,皇帝的威严远逾前代任何君王。秦始皇纯用法家思想,钳制舆论,焚书坑儒,断绝言路,奋其私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下情不能上达,使得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就灭亡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烽火之中。

6.两汉祭祀文化研究初探 篇六

两汉时期是宗教、谶纬、迷信猖獗, 巫术方士盛行, 祭祀活动频繁, 几乎是月月有祭祀。《风俗通义·祀典》记述“自高祖受命, 郊祀祈望, 世有所增, 武帝尤敬鬼神, 于时盛矣。至平帝时, 天地六宗已下, 及诸小神, 凡千七百所。”汉代人认为祭祀已经是生活中平常而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 正如《后汉书·祭祀》所记载:“祭祀之道, 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 而况人乎。”史籍所见两汉时期的祭祀活动不仅是时人精神生活的头等大事, 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衡·祀义》曰:“世信祭祀, 以为祭祀者必有福, 不祭祀者必有祸。是以病作卜祟, 祟得修祀, 祀必意解, 意解病已, 执意以为祭祀之助, 勉奉不绝。”

当前, 学者对两汉祭祀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汉祭祀文化及制度的研究

对两汉祭祀文化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专著稀缺, 主要有陈戍国的《秦汉礼制研究》和王柏中的《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等, 其著述主要从礼仪制度与国家政治关系的角度对两汉国家祭祀进行研究, 对地方的祭祀制度和民俗未谈及。

研究两汉祭祀文化的综合性研究论文甚少。一类是对祭祀礼仪制度及习俗的研究, 另一类是重要神灵研究。当代学者对两汉祭祀礼仪关注的焦点主要在郊祀礼、封禅礼、农业祭祀等。主要从文化制度角度进行研究祭祀礼仪, 对祭礼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 如徐迎花的《东汉光武帝时期郊祀制度研究》、杨英的《东汉郊祀考》等。这两篇论文只对郊祀礼仪进行简单梳理和介绍, 对东汉郊祀礼兴盛的原因和对文学的影响并未提及。

两汉时期信仰、崇拜的神灵很多。国家祭祀神系基本沿袭先秦时期的神系, 出于当时种种现实的需要, 其主要祭拜的神灵有伏羲、女娲、太一、西王母等。对这些神灵的研究当今学者主要集中在原型、神话流传、演变过程等方面。学者们一般关注的是伏羲、女娲传说的原型、神格和神话传说的文化意义等。从神话传说角度研究伏羲的学者有孙玮、孙海洲、何新、刘雁翔、李炳海、常金仓等。新时期以来, 女娲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女娲神话的流传、演变、伏羲女娲的关系、女娲的族属及其原型和社会文化史的意义等方面。如杨利慧的《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二书可以说是近年来女娲研究的总结。近年来学者对太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宗教两个方面。从哲学角度, 学者认为太一是宇宙的本原。从宗教方面则认为太一是宗教神灵, 学者们对太一的神格和流传进行了梳理和考察, 但对汉代太一祭祀兴盛的原因和太一的祭祀文化意蕴还未论及。西王母是当代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历史学、地理学的角度解读西王母原型的, 如王伟章的《西王母形象考》、王卫东、曾煜的《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等。从宗教角度研究西王母宗教神学思想及受崇拜的原因, 如李东峰、杨文艳的《汉代西王母与东王公神话的历史考察》、周静的《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等。还有的以画像石、铜镜铭文等作为第一手材料, 如汪小洋的《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中心的形成与宗教意义》、郑先兴的《汉画中的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崇拜》等。汉代诸神灵研究, 学者们或从宗教学或从神话传说角度去探究神灵原型, 还未有学者从汉代祭祀文化的源流角度去探讨这些神灵崇拜祭祀兴盛的原因, 以及这些神灵祭祀崇拜对祭祀文学的影响。

二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

汉代是一个思想比较发达、活跃的时期, 研究汉代思想的专著比较多, 如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 龚鹏程《汉代思潮》,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等。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 一书从纬书与汉代经学、纬书与汉代哲学、纬书与汉代伦理、纬书与汉代科学、纬书与文学艺术、纬书与汉代神话等方面阐述了纬书与汉代文化的关系。纬书是沿着董仲舒的天人论的路数发展推衍而成, 故其文学理论亦属“比德说”范畴。但不同的是, 纬书更强调人与神的关系, 其体系的基调与核心乃宗教神学, 故其文学理论亦掺杂了神启或天启的内容。所以研究汉代文学纬书也不应忽视。

研究汉代思想的学术文章也很多, 冯维林在《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一文中认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是“谶纬不仅在汉代政治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且对汉赋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赋创作的实际情形基本上反映了谶纬在汉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吴贤哲的《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一文认为“汉代神学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帝王的造神活动是汉代神学思潮涌动的内在动力, 方士的积极参与是汉代神学思潮向前发展的外在推力, 汉儒的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学说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理论基础, 方士和儒生的结合衍变出了谶纬神学, 并导致了经学神学化和神秘化。汉乐府机构的发展和扩大,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汉代神学思潮的需要, 汉乐府中的郊庙、游仙诗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直接产物, 反映了汉代神学思潮的某些思想内容。”[3]方蕴华在《阴阳在宗教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一文中认为“祭祀文化中的‘阴阳’, 当其反映尊卑等级观念时, 其内部的对应形式得到迅速的扩展, 使错综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得到‘纲常’序列化表现, ‘阴阳’在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使中国古代文化彰显出‘伦理本位’特征。”[4]具圣姬在《汉代的鬼神观念与巫者的作用》一文中认为“汉代人信奉鬼神思想, 汉代巫者是民间信仰的掌握者, 事鬼神者, 占卜者。因此他们在官府或民间能主管祭祀, 进行下神、事神、占卜、依托鬼神的活动是神人之间的媒介者。”[5]

此外还有詹苏杭的硕士论文《谶纬与汉乐府》认为由于汉代帝王的好大喜功、寻求长生及方士的鼓吹等原因汉代谶纬思想兴盛, 谶纬对汉代乐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郊祀诗产生的影响最大, 郊祀诗中有很多内容是谶纬思想的反映。张文安的博士论文《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认为汉代的神仙信仰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兴盛后来由贵族化发展为平民化, 同时神仙思想的兴盛促进了道教的形成。

三祭祀礼仪与两汉祭祀文学研究

当今学者对两汉祭祀文学的研究多伴与祭祀礼仪一起研究, 其主要可分为:汉赋与祭祀文化的关系、祭祀诗与文化的关系、封禅文学三类。汉赋与祭祀文化的关系, 主要从宗教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政治的反映来进行研究, 如王振军的硕士论文《汉赋与汉代国家宗教研究》主要从郊祀礼、明堂制度、封禅祀典、太一崇拜等方面阐述了两汉国家宗教对汉赋和赋家的渗透和影响。祭祀诗研究主要针对祭祀礼乐制度进行研究, 而未对祭祀诗的文学性、祭祀诗与《诗经》《楚辞》的承继关系以及祭祀诗中的神系进行研究。如许倩的《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一文只考述了郊祀制度的宗教思想与用乐制度, 对《郊祀歌》的文学性并未论及。

封禅文学研究, 主要从礼仪文化的角度对封禅文学进行

112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0研究, 如杨晓芳的硕士论文《封禅文学研究》从封禅的源起与封禅历史、封禅的思想基础、封禅礼乐、封禅的现实功效等方面来阐述封禅文学的内容及思想。但迄今为止, 全面、系统的从文化角度研究两汉祭祀文学的论文还鲜见。

四国外学者对汉代祭祀文化的研究

对两汉祭祀文化和文学的研究, 国外汉学家还未形成一个严整的系统。由于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了解所限, 主要对泰山史迹与封禅祭祀的一般介绍, 并没有深入探讨。如切柏 (德) 的《泰山及其国家祀典》、沙畹 (法) 的《泰山:中国宗教研究》, 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桥本增吉的《关于史记?封禅书》、木树英一的《封禅思想的成立》、福永光司的《封禅说的形成》、串谷美智子的《封禅的二重性———宗教性与政治性》、竹内弘行的《司马迁的封禅论———史记?封禅书的历史记载》等。另有英国剑桥大学路易斯的《汉武帝的封禅祭典》认为封禅是秦朝和汉朝两代君主创造出来的, 而非远古已有。但从近年考古资料来看, 封禅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 封禅当起源于远古先民的原始山川崇拜, 路易斯的观点有待商榷。还有一些学者从神话入手研究祭祀神灵。研究伏羲神话传说的学者很多, 如Б·李福清 (俄) 的《从比较神话学角度看闻一多〈伏羲考〉》认为伏羲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英雄。关于女娲神话发源地国外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白川静 (日) 、谷野典之 (日) 、Б.李福清 (俄) 等持女娲的发源地南方说。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 西王母画像石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如简?詹姆斯 (美) 的《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等, 国外学者还未将两汉的祭祀神灵与文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 当今学者对汉代祭祀的研究多是从文化礼仪制度与政治思想结合或是从宗教礼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从汉代文学与祭祀文化的关系方面研究的也多是从郊祀诗、汉赋与祭祀及政治的关系进行研究, 而关于散文、小说与祭祀的关系很少有人关注, 所以汉代祭祀文化及汉代祭祀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另外对两汉祭祀文化和楚文学、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也很少, 关于汉代祭祀文化的源流问题几乎没有学者问津。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M].中华书局, 1947:341.

[2]冯维林.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J].兰州学刊, 2008 (6) :177.

[3]吴贤哲.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6) :114.

[4]方蕴华.阴阳在宗教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 [J].人文杂志, 2006 (4) :118.

7.初一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篇七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用谈话法,师 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

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

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重点和难点]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 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汉武帝相关多媒体

[授课过程]

1.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2.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三个方面讲解:

一、农业成就:

1、汉武帝和东汉 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8.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篇八

梁启超曾谓中国与西方学术演进的不同在于:“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随政治为转移”,[1]所论合乎实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先秦学术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随之结束。

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封建王朝政治和国家管理制度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术上,秦王朝把极端化的法家学说作为官学,这为秦国定鼎中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焚书坑儒等严刑峻法的政策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陈胜、吴广起事于田垄之间,项羽、刘邦争霸不休,战事连年,直到公元前202年才由刘邦建立统一的汉朝。

汉初的学者陆贾、贾谊、晁错等人总结秦二世而亡的沉重教训,探讨大一统政权长治久安的良方,以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与刑名之术相结合,形成汉初的学术主流。随着大汉朝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权巩固的思想武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儒吸取先秦各家学术思想的养料,补充、改造和完善儒家学说,形成“经学”。经学,是指训解、阐释儒家经典之学,汉代的国学呈现出经学一统江山的新局面,使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形成以儒学为主的大融合,为后世的国学形态奠定了基本的格局,对整个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汉初学术与经学制度的确立

汉初,是对秦及以前历史进行总结并对新的社会结构进行探讨的时期。陆贾《新语》主张“无为无不为”,贾谊《新书》提出民为“万世之本”,晁错《论贵粟疏》、《言兵事书》、《举贤良对策》等探讨汉代社会治理之方,他们的主张往往对儒、道、法诸家学说兼收并蓄。学术史方面,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诸家有系统性的精辟评论。这些都体现了汉初学术融合与继承发展的基本特点。

总体看来,汉初占主流的学说,是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融合法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综合而成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初成于战国末的稷下学宫、兴盛于西汉,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因其自在无为的基本思想适合汉初休养生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需求,得到统治者的推崇。王盛鸣《十七史商榷》卷六谓:“汉初,黄老之学极盛,君如文、景,宫阃如窦太后,宗室如刘德,将相如曹参、陈平,名臣如张良、汲黯、郑当时、直不疑、班嗣,处士如盖公、王生、黄子、杨王孙、安丘望之等皆宗之。”对黄老学说进行阐发的著作主要有《淮南子》和《黄帝四经》(又称《黄老帛书》)。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撰写的《淮南子》,其《要略训》云“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其言有小有巨,有微有粗”。《黄帝四书》是对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乙卷前面的《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四种黄帝书的统称,是研究黄老学派的重要出土文献。

与黄老学说盛行相比,儒家学说在汉初只是逐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陆贾“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的战略眼光给汉王朝指明了发展方向。孙叔通向刘邦进谏“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征鲁诸生制礼作乐,得到了刘邦的认可与重用。秦代焚书坑儒,给中国学术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学术并未因此而完全断裂,先秦的典籍在秦博士那里还有私藏。汉初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儒生对《诗》、《书》、《易》、《礼》和《春秋》等典籍的经文传授、经义阐发逐渐增多,这种训解、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被称为“经学”。

对汉代经学发展贡献最大的是董仲舒(约前179-前104),被认为是中国经学史上的奥古斯丁。他在著名的“天人三策”(答汉武帝征问“天人关系”的三篇策论,也称《贤良对策》)中提出崇教化、抑豪门、选郡吏等主张,深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其学说得以广行。董仲舒是今文经大师,专治公羊之学,代表作是《春秋繁露》。他用阴阳之说来比附社会,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书·董仲舒传》记其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公孙弘等人指出黄老之学日见严重的弊端,改造和系统阐发儒学在安邦治国上的优势,投合汉武帝加强皇权一统、盛世至治的愿望,儒家学说被汉武帝采纳而成为官方学说,大大促进了以五经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的发展。汉代经学发展,是与博士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的。博士官制度起源于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制度,汉承秦制,博士官制度在汉代得以保留。汉文帝时,申公、韩婴为《诗》博士,汉景帝又以辕固生为《诗》博士,余经未立。武帝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乐》经失传,《书》、《礼》、《易》、《春秋》四经只有一家博士,而《诗》则有鲁、齐、韩三家。汉武帝以后,经学发展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众博士依据的本子、讲经的方法各有师承而不相同,这就在同一经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谱系,使汉代讲经讲究师法和家法。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指出:“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也。”也就是说,师法是源,家法是流,西汉时是否尊师法可以根据自我的意愿,到东汉如果不守家法则要受到同门的攻击,甚至是朝廷的责罚。两汉对家法和师法的注重客观上有利于经书的传承,但“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勿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这样的限制既导致了国学发展的凝滞,也导致解经的日趋繁琐冗余。汉代经学的师承情况可参见表: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

二、两汉经学

表例说明:1)凡传授不断者,以——为识;传授不明者,以„„为识。2)所表传授人,只据故书,其真伪费著者之责任。3)每经于汉初第一本师,旁以··为识;立宇学官者,旁施△△为识。

汉代经学空前发展,讲经的学者众多,所传经文彼此出入较大,阐发的微言大义也多有不同,为了统一与实用,出现了校订经文和审定经义的活动。甘露三年,汉宣帝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等儒生,在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收集奏议共一百五十五篇(已佚,杜佑的《通典》中存有少量片断)。汉章帝建初四年,仿照西汉石渠阁会议旧事,召集群儒于洛阳白虎观考论经义异同,连月始罢,会后编纂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汉灵帝熹平四年,召群儒正定经书文字,由蔡邕等人书写,历时九年刻石,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据王国维考证,熹平石经的内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和《公羊》、《论语》二传。

汉初的讲学授经是私淑关系,到武帝元朔五年设立了太学,有了官方的教育机构,《汉书·平帝纪》载:王莽奏“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道、县、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经学的教育机构逐渐得到完善。随着经学的发展,太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据《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参加反对宦官专权的太学生人数有三万之多。汉代的私学也十分发达,据《后汉书》所记:经学大师“开门授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的不在少数。

在经书的讲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经解的体裁,有“传、说、章句、笺注、解诂”等。经学的“经”,指的是在先秦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元典,是相对于其他解说体裁而言的,在汉代主要是《易》、《诗》、《书》、《礼》、《春秋》五经。“传”是儒家先师解经的权威之作,如《春秋》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说”侧重通论经书大义,“章句”侧重经书内部关系的解说,两者界限不甚明显,都是后师对经和先师所作的传的解释,“说”多见于西汉中后期,而“章句”多见于东汉时期。随着解经人数的增多,说和章句越来越趋向繁琐,班固记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的现象很普遍,《后汉书·桓荣传》记朱普的《尚书章句》有四十万言之多,桓谭《新论》谓秦延君说“曰若稽古”四字至两万言,《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序”中刘歆批评道当时“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这是经学丧失生命力的表征。东汉的古文学家不屑于章句之学,他们注重经书的训诂和大意,郑玄在注《诗》时,将自己对前人注释的发挥、补充、订正夹在经文之间,创造了“笺注”体裁。后代学者在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更多丰富多彩的解经体裁。

汉代是经学全盛的时代,解经讲习需要对字词的意义进行训诂,于是经学的发展带动了语言文字学的发展。文献记载,周宣王太史籀作《史籀篇》,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汉代扬雄作《训纂篇》、司马相如作《凡将篇》、賈魴作《滂喜篇》,这些字书带有童蒙识字发凡性质,多已亡佚,仅有辑本和部分残简传世,唯一流传下来的是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著的《急就篇》。《尔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经师代代相传、递相增益而成,其目的在于“正名命物”、“以通六经之语言”。《尔雅》分为19篇,《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将经书中的同义词归拢并用一个通用的词语进行解释,余诸篇分义类解释各类名物的词义,是解释经书及上古文献的重要工具书。刘歆在《七略》中将周秦以来的这些字书及“六书”之学称作“小学”。为了解决语言不同造成“五经之训所不解”(《与刘歆书》)的问题,扬雄仿照《尔雅》的体例,对众多方言词汇采取分类编次的方法进行解释,写成《猷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全书共分为13卷,是中国第一部方言专著。东汉许慎本着“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的要旨,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著成《说文解字》,根据“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原则编次,将所收录的9353字分540部,在文字的解释上先释字义,次用“六书”剖析形体构造的理据,再说明读音,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构造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文化的研究与应用都有重大参考价值,黄侃称其为小学“主中之主”。汉末,刘熙撰《释名》,因声求义,探究事物命名的本源,是第一部以声训为主的著作,给后世的韵书以启迪。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籍籑诂〉序》中评价:“训诂之学,发端于《尔雅》,旁通于《方言》,六经奥义、五方殊语,既略备于此矣。嗣则叔重《说文》,稚让《广雅》,探啧索隐,厥谊可传。”至此,小学不仅是经学的工具,也成为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v 两汉时期,经学师法不同,形成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大派别,两派各守门户,开展了激烈而持久的学术论争,大大促进了经学的全面发展。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分歧

先秦的文化典籍多书写于简牍或锦帛之上,辗转传抄,数量很少。秦朝焚书坑儒,将民间的典籍焚烧殆尽,项羽占领咸阳时焚烧宫殿,秦博士保存的《诗》、《书》及诸子典籍几近湮灭。因此,汉初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搜罗、发现、整理先秦时代的典籍,最简捷的方式就是重新回忆、记录这些典籍的经文。秦统一中国后,推行小篆,后来又演化为隶书,因而重新记录的典籍多是用篆体或隶书来书写的。《史记·儒林传》“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这些先师在讲经时,用的是篆体或隶书书写的本子,这些经书称为“今文经”。

与今文经的口耳相传且用时行字体书写不同,古文经则来源于流传或重新发现的古本经书。汉惠帝四年解除挟书禁令,文景之时广开献书之门,天下所藏匿的古书开始频频出现。《汉书·艺文志》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汉书·景十三王传》谓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广为搜罗民间所藏,“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王充《论衡·正说》记,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随着古文经书发现的日益增多,古文经学的私人传授与研究也随之兴盛,逐渐形成势力,但受到列于学官占主流地位的今文经学的抑制。

古文经学家对今文经学的压制与排挤日见不满,西汉哀帝时,刘歆上书请立《春秋左氏传》、《毛诗》、《古文尚书》于官学,遭到五经博士强烈的反对。气愤之下,刘歆与五官中郎将房风、光禄勋王龚联名撰写《移让太常博士书》(见《汉书·楚元王传附刘歆传》),指诉他们“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斥责他们“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由此开启了国学史上古今文第一次重要学术论争。这次论争以最终刘歆被迫离开朝廷而告终。汉平帝期间,王莽当权,施行托古改制之策而重用刘歆。王莽好古文经学,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于公元5年将《毛诗》、《左传》、《古文尚书》、《逸礼》立于学官,还将六经各立五家而成为六经三十博士。东汉建武二年(26),古文学家尚书令韩歆上疏请求为《费氏易》、《左传》立博士,建武四年(28),光武帝召集公卿博士在云台进行讨论,《易》博士范升与韩歆等人“相互辩难,日中则罢”,随后古文学者陈元与范升相互诘难十余次,光武帝最终决定设立《春秋左氏传》于学官,李封为博士。李封病死后,《春秋左氏传》又被今文家逐出学官。此后至汉末,古文经学再也未能立于学官。

东汉章帝时,古文学家贾逵、郑众等与今文经师李育等人展开长期论争,以建初四年(79)白虎观会议上双方辩论最为著名,班固将会议各家的见解编成《白虎通》。经过这次交锋,古文经学在朝野的影响力得到拓展,章帝令贾逵等选优秀儒生传授古文经,虽不立学官,却可封爵而给事廷署,等于承认古文经学的合法地位。东汉桓、灵之际,今文经学日趋衰落,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以求重振公羊学,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榖梁废疾》以难《左传》和《榖梁传》,郑玄与何休针锋相对,著《发墨守》、《针膏盲》、《起废疾》以反驳,成为汉代古今文的第四次交锋。

整个汉代,今文经学虽然占据官学的地位,但古文经学逐渐取得优势并成为东汉经学主流。今古文经学在不断的冲突与争论中也趋向融合,出现了一批古今文兼收并蓄的学者,如:今文学家李育涉猎古学,张楷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古文学家贾逵教授《大夏侯尚书》,郑兴少学《公羊春秋》等。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家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都是出身古文家而兼通今文,其同学及后学也多如此。郑玄(127-200)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打破二者界限,融会贯通而为一,以毕生精力校释儒家经典,成就斐然,《后汉书·郑玄传》谓:“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凡百余万言。”郑玄融汇众家,天下学者翕然归之,因而汉代今文《易》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鲁、齐、韩三家,《礼》大小戴二家,流传渐少,散乱殆尽。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除在字体上不同外,在文字、篇章、名物、制度、解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字上,因所用底本不同而有出入,其后各经的注疏及《经典释文》中都有说明。篇目上也有不同,如孔安国《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多十六篇。说解方面,今文学家认为孔子是为后世立法的素王,为此目的而手定五经,故他们多阐发经文中的微言大义,并掺杂阴阳谶纬之说意述己意;古文经学则认为六经皆史,孔子只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过整理,故他们在解经时侧重章句训诂、名物典制的考释,力求还其本来面目。目的不同导致五经排序方面也有不同,今文家按照学习层次的难易排序为《诗》、《书》、《礼》、《易》、《春秋》,古文学家则按照时代排序为《易》、《书》、《诗》、《礼》(古文学家认为周公作《礼》)和《春秋》,《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儒林传》分别是这两种排序方式的代表。

今古文经派的争论在汉代,但对整个后世的国学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可谓中国学术领域内的第一大公案。经过两汉近四百年经学派别的论争与磨合,儒学最终得以经学的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性学说。汉以后,历代都提倡儒学,儒学经典的地位不断提高,说解、注释、补充儒经的著作也倍受尊崇,经学不断发展,由“六经、五经”相继增为“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等,至北宋宣和年间,朝廷以《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论语》、《孝经》、《孟子》合称“十三经”,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合刊《十三经注疏》,明代李元阳、清代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经学典籍之数得以固定,其重要注疏也得以广泛流传。

(二)阴阳谶纬学说及其批判

随着经学的发展,汉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极为盛行,顾颉刚认为:“汉代人的思想骨干,是阴阳五行。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上,没有不用这套方式的。”[2]战国时代的邹衍将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创造“五德终始说”和“符瑞说”,被秦汉道家和儒家所借用,开启汉代天人感应说的先河。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整个世界纳入该模式中,提出“三统”、“三正”的学说,确立三纲五德的理论,为中国社会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学理基础。汉代谶纬学说的兴盛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很大关系,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将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汉代儒家学者为巩固自身地位,也利用谶纬学说来宣扬儒学思想,使两者进一步结合起来。于是,“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等思想成为整个汉代的主流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形成于东汉末的道教更是充满了阴阳五行学说,如在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于吉的《太平经》中就有突出的表现。

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多言灾异祯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谓:“按儒者多称谶纬,其实谶自谶,纬自纬。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析言之,“谶”是指对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预言,《史记·秦始皇本纪》“亡秦胡也”是其例证,据《说文解字》所引,谶多为与《河图》、《洛书》相关的书籍。“纬”较少独称,仅在《汉书·李寻传》中有“五经六纬”之说,是与经相对举而言的,纬书多以经书证谶,以谶讲经,预言祸福吉凶、治乱兴衰。

西汉时期,谶纬之说未盛行。王莽篡汉、刘秀起兵等都矫符命、造谶语,由于他们的利用和提倡,谶纬之学方始大兴。《隋书·经籍志》记:“孔子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文本。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 《后汉书·樊英传》李贤注列明《七经纬》的篇目为:七纬者,《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书》纬《琁机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征》也。《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实计三十五篇。谶纬之学从内容上看极为芜杂,从性质上看多为荒诞迷信之说,在刘宋和隋代多有禁毁。今传纬书多为后人代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讹脱和舛误较多。今有日本安居香山等人编辑的《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谶纬学与古今经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东汉的一些谶纬学家往往兼通五经,《后汉书·方术列传》中的谢夷吾、杨由、李郃、廖扶、樊英等人,在明风角、星算的同时,往往通一经或五经。他们往往附会、曲解经义,实际上加速了今文经学的衰亡。古文经派多反对谶纬之学,《隋书·经籍志》评曰:“汉时,又诏东平苍王,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凭谶为说。唯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

古文经学家也有涉及谶纬之学者,如贾逵曾利用《左传》附会谶纬,郑玄遍注群经时也大量引用纬书。东汉时期,古文学、今文学和谶纬学三股学术思潮是彼此交融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白虎观会议就是试图精简章句并对三种学术倾向进行统一,班固编就的《白虎通义》是以今文经学为主,兼采古文经学,大量引用谶纬学说,打破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经学和谶纬学之间的界限。

谶纬学说导致经学的神秘化和庸俗化,曾招致众多学者的不满,前期有扬雄、桓谭、郑兴、尹敏等,后期有王充、和张衡等。扬雄(前53-公元18)曾效《论语》作《法言》、仿《周易》著《太玄》,以“玄”为核心构建一套宇宙论,对儒学的谶纬化有一定程度的反思与矫正。桓谭(约前23-公元56)的《新论》对形神关系多有论术,主张生死皆自然之法。王充(27-?)为学博通多闻而不守章句,独立思考而标新立异,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其《论衡·佚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王充着力批判鬼神观念,《论衡·订鬼》认为鬼神产生原因在于“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论衡·论死》认为人死后精神也与之同灭,“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对汉代的天人感应论提出质疑,认为天人不相知,《论衡·明雩》谓“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应人”。张衡(78-139)是汉代伟大的科学家,以制造地动仪和浑天仪闻名,著有《灵宪》、《算岳论》、《太玄注》等。《后汉书·张衡列传》载他上书对谶纬之说进行猛烈抨击:“至于图中讫于成帝,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他认为是虚伪之徒欺世造出谶纬之说,主张“宜收图谶,一禁绝之”。这些学者对谶纬学说的批评,显示了汉代学术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当然,汉代纬书并非一无是处,其中保存了不少历史传说和语言文字资料,对学术研究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汉代其它学术的发展简况

汉代经学十分繁荣,其它门类的学术也各有发展。如子学虽只是先秦诸子学的余绪,成果仍然相当丰厚。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扬雄的《法言》、桓谭的《新论》、王充的《论衡》、荀悦的《申鉴》、桓宽的《盐铁论》、王符《潜夫论》等,各呈风采,于经学多有补益,不遑细论。惟汉代史学成就斐然,可与经学为羽翼,故略展开论述。

中国是一个向来重视历史的国家,梁启超《中国学术概论》谓:“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礼记·玉藻》记载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有记载本国历史的文字,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而鲁谓之“春秋”。孔子对史书极为重视,有删定春秋之说。《楚汉春秋》为汉代较早的历史著作,作者为陆贾,《隋书·经籍志》评曰:“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汉书》、《史记》相似,盖率尔之作,非史策之正也。”大概为应制之作,已亡佚。

司马迁(前145—前87)著《史记》,谓“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其《报任安书》认为修史是一项千古不朽的盛业:“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感让焉。”从史料渊源看,《史记》涵盖了百家诸子典籍、宫廷史料档案、本人的亲身经历以及现场实际考察等。其写作目的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二列传,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在诸篇正文之后,司马迁往往有“太史公曰”之赞语,对历史的是非曲直进行评论并对正文内容作补充说明。《史记》的书名曾为《太史公书》,到东汉灵帝之后才定名为《史记》。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太史令的公职后,便着手开始《史记》的创作,因他为李陵直言而受到宫刑,出狱后深刻感受到“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更加发奋著书。司马迁学术思想兼采儒、道(黄老之学),重功利,尚义气,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有平等、民主的进步史学观。如孔子为布衣之身而列于世家,项羽为败寇而列于本纪,还为游侠、酷吏等立传等。《史记》生动描绘了远古到西汉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及各阶层人物的群像,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后世史书的编纂提供了模本。《史记》被誉为二十四正史之首,各朝各代各种校勘、注释、考证、评论不断涌现,形成了专门性的研究学问——“《史记》学”。

刘向(约前77—前6)、刘歆(约前50-后23)父子的《三统历谱》和《七略》对汉代历史及中国学术史有深刻影响,《三统历谱》发展了邹衍的学说,认为汉为火德,被王莽及东汉政权所采纳。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一书后写成一“录”,后汇编为《别录》。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删理而成《七略》。《七略》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原书已佚,于《汉书·艺文志》可见其梗概,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浅析美学在现代广告学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读胡适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