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2024-09-09

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共15篇)

1.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一

导读:本文谈了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别从转变观念、家园同步、教育资源利用、教师自我成长、提高幼儿园声誉等角度进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教师对家长参与的理解。同时我觉得我们除了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也可以拓展一下,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自己参与教育肯定是有利有弊的。首先从时间上是占用的,自身可能会觉得不专业从而有些顾虑等等,但有利的方面是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时代在发展,幼教在不断地改革。家长工作已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且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多次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中,还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更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谁也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一,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往往也各不相同。正如我们在调查”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提出买昂贵玩具的要求”时,发现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买,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这种要求是无理的,应该制止,实在不行就打;还有的家长则认为,买不买应有家长说了算,不能由孩子来决定……等等。观念各不相同,行为,方法也就自然不相同,有的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的家长则主张以哄骗为主。此时,转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开展家长工作刻不容缓。当然,家长的这种观念,不是一时形成的,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一次,二次家长指导活动就收到实效,而应该把家长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为此,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家长园地的”观念与思潮”栏目等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同时还组织家长听专家的讲座,看有关的录像,举办”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家长辨析会”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多渠道地开展家长工作,让家长通过对照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方式来自觉地更新自己不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活动,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则有害而无益,一些原本主张打骂的家长,现在已能采取说理的方法与孩子交谈,有的家长则变得越来越民主了,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再是一口拒绝了。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对于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家长观念转变了,落实到行为上,也会相应的有所改变,观念,行为转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也就自然慢慢提高了。

其二,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园同步,形成家园合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提出”家园共育”这种观念。”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观念一旦转变了,家长就会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共育”,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改变家长观念的同时,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举办”家园联谊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观摩教师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定期更换的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近期开展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和孩子,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例如: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时,仅靠幼儿在园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明确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标及手段,然后注意在家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达到家园目标一致,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试想,如果仅凭教师的说教,家长不管不问,甚至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也不及时加以纠正,或者家园意见不统一,那么,孩子怎能养成好的习惯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长的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

其三,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

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今每个幼儿园都在努力地探索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即所谓的园本课程,而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家庭资源的利用。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材料的支持与准备,比如一些图片,知识资料,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事物材料等。光靠教师一人收集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只有我们平时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准备,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跃。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已不同于以往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在幼儿园学到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连教师也回答不上来。那么,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就可以发动家长,让他们协助上网查阅资料,或者教会孩子如何从广播,报刊等媒体中主动获取信息资料,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同时,我们还体会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往往本身就是现成的教育资源。比如:有的家长是邮递员,有的家长在医院工作,有的家长是电脑专家,那么,如果我们能主动争取这些家长,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为孩子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活化,而且,组织形式也更加活跃和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就能争取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并且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家庭资源的优势,以便更加有利于我们的课程建设。

其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

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开展家长工作已成为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能否成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也是体现一个教师开展家长工作能力高低一个方面。如果我们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学会与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那么,久而久之,作为一个教

师,开展家长工作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与家长之间的交往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是其一。其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因此,家长和教师相比,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与兴趣爱好,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虽然这些经验不一定都是成功的经验,但肯定也有我们教师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如果我们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平时能多开展一些诸如”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家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对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使自己的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起来。

其五,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声誉。

幼儿园服务的对象是孩子与家长,如果我们能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做到尊重家长,在争取和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同时,鼓励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并加以重视和及时的反馈,那么,家长就会感受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增加对幼儿园,对教师工作的信任。如此一来,家长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家园共育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幼儿园献计献策。从这些家长的意见中,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了解家长们最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幼儿园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还存在哪些误区。以使幼儿园及教师及时调整自己工作,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好。幼儿园工作做好了,知名度也就自然会相应地提高。同时,由于现在的年轻家长平日都忙于工作,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做好家长工作,一心为孩子着想,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长解决一切后顾之忧,那么,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时就会更加放心,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度就会增加,久而久之,家长对幼儿园的服务就会越来越感到满意。如此一来,幼儿园的声誉也就会大大地提高了。

由此可见,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家长工作的确有其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视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工作,于幼儿园,于教师,于孩子皆有利。为了幼儿园的发展,为了教师自身的成长,更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老师们,让我们都来重视家长工作,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吧!

2.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二

很多外人都会说保育员就是一个保姆, 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可有可无, 其实只有亲身体验保育员的各项工作, 才能领悟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保证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是保育员肩负的神圣职责。保育员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扫地、擦桌子的清洁员和服务员, 事实上, 保育员是管理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之一, 是班级的重要助手, 与教师一样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从幼儿园的性质、特点、任务来看, 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共同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 保育员每天主要负责园舍、设备、环境班级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物品、用具、设备等的保洁、消毒工作及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包括地面无尘埃, 桌面、窗台等无积灰;厕所清洁、干燥, 无污垢、无臭味, 玻璃窗清洁明亮;设备安全完好;用具、物品保持清洁、定点定位, 安放整齐。因此说, 保育员工作在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注幼儿心理特征与环境的创设

我在保育员工作岗位上已经多年, 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 还要关注周围环境的创设, 例如:我班孩子午睡时, 总会有一些淘气调皮的孩子不爱睡觉, 对此, 我会利用业余时间把寝室的墙面布置成深蓝的图案, 墙上挂满星星月亮熟睡的卡通贴纸, 讲着孩子们爱听的故事, 利用深颜色的窗帘制造夜晚的气氛, 慢慢带孩子们进入梦乡……刚开始的时候还管用, 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这种方法就不起作用了, 我就在晚放的时候与家长沟通, 希望和家长配合, 让孩子在家的时候一定要早睡早起, 就算是放假的时候也要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并且和家长保持电话联系, 经常了解孩子在家时的情况。在学校, 我会经常和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 以此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后来我又发现那些淘气不爱午睡的小朋友喜欢帮老师干活来表现自己, 我就告诉他们谁第一个睡着, 每天我就让他把小朋友的小鞋子摆成圈圈形状, 放在寝室的地中间, 这回他们都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 一会就都睡着了, 起床的时候还不忘记明天上床时要给小朋友们摆鞋呢。我把这种情况及时地和家长作了沟通, 让孩子在家的时候也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在园里也会给他们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孩子们不再害怕上学, 不怕午睡, 渐渐地从心里喜欢到幼儿园来上学, 家长也为此表示非常感谢。由此得知, 采取一些适当可行的小方法, 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 和幼儿融为一体, 这在保教结合中是必不可少的。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育员的工作是在平时的点滴中来体现的, 琐碎而平凡, 需要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对幼儿的爱心, 经常参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如在平时生活中要教育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保持衣服整洁, 如果不经常督促这些小细节, 就很难让孩子们保持这些好的行为习惯。

正确对待每位幼儿的发展情况, 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教幼儿自己穿脱衣服, 系扣子, 系鞋带, 穿袜子, 叠放衣物, 轻拿轻放小椅子, 安安静静看书不吵闹, 玩玩具时要谦让, 不和小朋友抢玩具, 和老师说话有礼貌, 吃饭时不挑食、不掉饭粒, 给幼儿讲解粮食是怎样播种出来的, 一定要爱惜粮食, 不要浪费等, 让幼儿在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 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同时还细心照顾幼儿的生活, 让他们觉得幼儿园就像是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无时无刻都充满爱的氛围。

四卫生, 保洁工作环节为幼儿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保育员, 首先要把消毒工作放在保护幼儿健康的重要位置。如每天上班都要清扫教室卫生, 下午用消毒粉清洗毛巾杯子, 用消毒过的毛巾擦拭幼儿能接触到的每处地方, 用84消毒液随时擦干寝室和卫生间的地面, 避免幼儿滑倒出现意外。幼儿不在寝室时开窗通风, 开紫光灯进行室内消毒,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和卫生, 天气好时把幼儿的被褥拿到户外晾晒, 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督促幼儿多喝水, 增加抵抗力。流行病期间, 记好带药幼儿名单及时给幼儿吃药, 并观察幼儿体温, 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家长去医院就医。

五幼儿园要把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纲要》中说“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为保育人员在工作中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孩子, 所以保育人员除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以外, 还必须具备其他保教素养。比如, 天气已经转冷, 户外的活动也相对地减少, 一定要做到细心观察孩子们的冷暖, 室内活动时也应该帮助孩子增减衣服, 杜绝感冒的发生。

3.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三

幼儿时期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指出“幼儿园应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从这些表述都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我觉得幼儿园更多的是服务家长和社会。幼儿园没有升学和考试任务。但是做好保教工作,做好家长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共同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为孩子一生奠定基础至关重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很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家长的工作,以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树立服务意识取得家长信任

幼儿园的老师,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只有耐心细致的做好服务幼儿和家长的工作,家长才愿意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

1、每天必须提前到园,做好晨检工作。每天第一时间老师接待幼儿和家长。做好一天工作的开始。同时利用这一段时间,充分和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2、及时反馈幼儿在园表现。(注意说话时一定要先表扬再委婉的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议,因为有的家长很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不愿意听不好的话。)让家长觉得老师很关注他的孩子,也就信任老师。我们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每天用心关注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3、做好班主任《值班记录》。为管理提供一手资料,便于反思和研究。

4、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按时要求幼儿喝水,每月及时汇报幼儿身高体重。及时体检,邀请保健医生,召开幼儿卫生保健家长讲座,传递合理科学的育儿方法。

二、加强责任意识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幼儿是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人,教师要时刻呵护着他们,我们从幼儿一到园。大门口有保安,不会让孩子走出去,教室里有老师,课间活动时也由上节课的老师照看。放学了,如果家长接孩子太晚,我们也有专人照看。这样家长就很放心。还有,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也会及时通知家长。很少有置之不理的事发生。尽最大能力保护孩子的安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也就愿意把孩子送来。

三、树立品牌意识引领家长转变观念

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举办者都要立足于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立足点要高,不能一味的迎合家长小学化要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一日活动公开透明,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园生活学习情况

主要方式有:

1、《家园栏》最少一月一期。,内容主要有:宣传家庭教育、家园合作、家教中存在的误区、健康饮食、预防疾病、幼儿园的活动照片(比如培训、学习、幼儿活动、上级部门检查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方方面面。

2、《家园联系册》每学期至少一次,反馈幼儿一学期的情况,了解家长的心声,有力的促进了班主任的工作。

3、《幼儿发展评价表》和《快乐成长手册》,从各方便对幼儿进行评价,方便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4、《周活动安排表》和《通知栏》,让家长知道一周活动安排,参与到活动中来。

5、《调查问卷》,对于家长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让家长觉得他也是幼儿园的一位,就会更多的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

6、开学发放《家长须知》,提出要配合幼儿园做的工作。期末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给家长汇报一学期的工作一级今后工作的打算。

7、主题活动的开放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家长的配合。每个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都会根据课程需求,做好《课程生长树》,家长知道近期的活动安排,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工作。在主题墙的展示区,幼儿的作品、照片及时上墙,给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收获,鼓励家长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二)召开家长会,通过汇报课、讲座、育儿经验交流等,宣传幼教理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认识幼儿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改变家长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不正确教育理念。

四、以游戏活动促发展让自己与众不同

除了大家都重视的“六一”活动外,我们现在开展更多的游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教育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三八”“新年”“教师节”幼儿会做贺卡或送鲜花给妈妈老师。学会感恩。开展安全演练,大班幼儿坐“公交车”学做文明小乘客。“逛超市”学做文明顾客。开展“创建绿色横山、爱我美好家园活动”。活动那天,我们组织幼儿到环城公园,了解横山的民俗风情,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捡垃圾。懂得爱护环境。这些活动是无声的宣传,当我们的孩子唱着歌,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街上,当我们穿着整齐的园服出现在超市,周围的人会新奇的看着我们,会很欣赏地说:“县幼儿园就是好。”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也会很为幼儿园自豪。

还有,我们搜集废旧物品,自制玩教具,极大的丰富了幼儿活动。真正落实了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幼儿教育。

五、评选优秀幼儿和家长

开展的活动多,需要有评比,我们就围绕主题教育(每个月一个主题主要有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在家长和幼儿中评选“每月一星”、“每周一星”。各班评选出来后,幼儿园在电子屏上展示。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就会看到,无形中是一种激励,其他孩子和家长会努力去做。

4.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四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怎样培养提高教师心理健康(面对工作压力也是心理健康范围):

主要靠自我的调节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自身修养,素质,养成良好的性格。克服自身不良心理,情绪,学会反思自身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自身系统的培训完善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这点每个教师都会有培训就不掰了)

3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恶教育工作的人天天面对教育工作是一种折磨,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争我所得,弃我应弃,该放下就放,下不要为一时的不平,一些名利得失而困扰自身。

5学会放松:有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该休息时尽情把握自己的假日时间,尽情的玩吧。释放出平时繁重的工作压力才会有为接下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

其次靠外部的支持

5.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五

金秋十月已过,我们一起来对上个月的教育做总结和反思,我们上个月的教育主要以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为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入园期间,包括教室桌椅、玩具的检查,有没有损坏、破废的以及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会允许在路上携带玩具零食和饰品,但到了教室门外,我们会及时耐心劝说,将其带回或有老师保管有安全隐患的物品。进入室内,提醒宝宝自己摆放衣物后,仔细将手洗干净静静等待片刻,开始早饭。

其次,户外活动时,我们坚持培养幼儿出门保暖意识,让幼儿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让自己着凉。在游戏或者跳操过程中注意每位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生理需要,例如小便、玩具不合适等等。

再次,幼儿午睡时,培养幼儿良好睡姿、安静入睡的好习惯,强调幼儿的自我情绪管理,不能贪玩而耽误了盖被子和穿衣服。我们值班老师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良睡姿和体温不正常的幼儿,以便及时纠正和就医。

最后,在晚离园时,我们坚持做好小便整理衣服擦脸油的细节,让孩子舒舒服服的离园。在看到有陌生面孔时,及时发现。

6.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六

“美丽、活泼、有着一颗童心”是外界对幼儿教师的一直以来的认识,“带着孩子们玩耍,没有教学成绩的压力,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教师素质不用太高”仍是不少人对幼教职业的评价,但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程度,幼儿教师述求、幼儿教师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却鲜为人知。

频频出现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人们批判、指责这些幼儿教师过激行为的同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一、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育主体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入园的幼儿为2~6岁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是缺乏。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把幼儿交给了老师,老师就担负起了教育和保育的双重责任,负责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玩、学。再加上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幼儿转,给幼儿惯出了不少的坏毛病,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工作量大。幼儿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弱,在幼儿园难免发生一些小意外,部分家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师,不依不饶,安全工作成了幼儿园教师长期紧绷的神经,久而久之,工作的繁重、繁琐,精神的高度紧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迫使教师要积极的自我调节。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幼教学科为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综合性人才,弹、唱、跳、画是每个教师必备基本素质,组织教学、掌握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科研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之课,除了每天的正常的保教工作,还有很多案头工作需要完成,如:制定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写幼儿观察记录和幼儿成长档案,写教育笔记和教学心得,制作教玩具,写听课笔记和活动分析,写论文、计划、总结,写家园联系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每年、每学期,甚至每个月,幼儿园都有对外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幼儿一日生活观摩、活动设计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赛课、说课等各项技术技能比赛等,还有根据一些节日活动开展的文艺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在无形当中延长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让教师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工作激情大大减弱,也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社会现实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之所以被人所尊称,因为他们有显著的教学成绩,有分数去衡量他们的能力,而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只要愿意去当,都可以,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用“教师”这个称号称呼幼儿教师,而是用“阿姨”。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成天跟幼儿打交道使得人际交往能力差,生活环境单纯导致思想意识与社会现实脱节,长期细致的工作致使过度敏感、、、、、、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要求对幼儿教师健康心理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把爱融入工作。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就会萌发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才会对幼儿发自内心的爱,有了爱的注入,一切工作压力、一切困扰都会引刃而解,一切都会理所当然,枯燥的工作就会变得生动,烦躁的情绪也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工作游刃有余,享受工作乐趣。

社会和家长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幼儿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成了评价幼儿发展的新地标准,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争做创造型的教师。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首先要深深地热爱、甚至迷恋教学工作,只有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感才会闪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型教师应多参与充满不确定性、高挑战性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达到目标。第三,顽强的意志也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将创新过程进行下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不行的。同时,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素质之一。教师要运用科研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教学实际;同时要不断调查研究教学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并将其中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工作、应对工作方式为主动工作,感受工作轻松工作的乐趣。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增添工作生活乐趣。

在教学中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儿童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儿童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同时广泛的兴趣的培养,对教师生活方式单一化有很好的调节,具有广泛的兴趣,幼儿教师就会走出那个封闭的教学环境,关注的事物不断增加,不断接受新的观念,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沉浸在幼儿教学环境中的思维得以转移,有效缓解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豁达的胸怀

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行业中,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仅接受幼儿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凡事存一颗宽容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是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

(五)、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坦途的挑战,更要适应挫折的打击。良好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关键问题是怎样面对挫折。首先,幼儿教师应正视现实、淡泊名利,要看到这一职业的崇高和无可替代性,保持心理平衡。其次,如果遇到挫折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或是向他人倾诉,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如打球、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建构一套客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不因他人褒贬而或喜或悲,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

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心理健康书籍、心理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治疗,坦然面对。

7.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篇七

一、早期阅读的理论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包括图画阅读和文字阅读。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 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 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 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 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 是幼儿教育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 早期阅读的目标与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 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态度, 培养幼儿喜爱儿童文学作品, 发展幼儿倾听、表达、早期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养成幼儿语言交往的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 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早期文字阅读的能力, 具体包括阅读的态度、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技能等几个方面。

1. 培养幼儿对阅读有积极的态度, 包括喜欢听成人讲图画书、喜欢看书, 对认读汉字有兴趣。

2. 在阅读活动中, 引导幼儿初步掌握阅读技能。具体包

括: (1) 了解书的结构, 知道书有封皮, 封皮上有书名, 每页书上有页码。 (2) 学习拿书、翻书和看书的基本方法, 知道看书时用手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 每页要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看。 (3) 能辨识图书中的人或物, 能看懂每幅画的大意, 讲出图书中的主要内容,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 (4) 能认读图画书中的一些常见汉字, 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提高观察、分析, 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阅读的良好习惯, 建立阅读常规。

具体包括: (1) 爱护图书、轻拿轻放、不撕书、不折书。 (2) 姿势正确地阅读图书, 双脚放平、身体坐正, 眼距书一尺。 (3) 能划指阅读。

4. 培养幼儿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能力。

从欣赏和朗读文学作品中学习标准、规范、优美的文学语言, 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气, 学习朗读。

(二) 早期阅读的实践原则

1. 树立整合语言的教育观念。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只是在语言教育活动中, 而且应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课堂。我们要创造适合幼儿早期阅读的文字环境, 不对幼儿施加任何外界压力, 使他们像处于学说话那样的口语环境一样, 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 从而引导他们完全依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去认识、去接受相应的信息, 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的技能。

2. 坚持正面引导, 严格执行七不要。

孩子自然认识了一些常见汉字后, 就像插上了翅膀, 可以自己阅读, 自己去认识事物, 由衷地感到兴奋, 产生成就感:“我也认字了。”“我也会看书了。”我们坚持鼓励、鼓励、再鼓励, 培养孩子自信心, 严格执行七不要:不要规定识字量;不要考核、考试、比赛, 不给幼儿造成压力;不要留作业;不要用讲解字形、字音、字义的方法教孩子认字, 而是教他们整体认读, 按照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不要规定统一进度, 而要根据本园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不要枯燥无限度的反复认读, 机械训练, 而应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 让幼儿与汉字多次自然见面。

二、早期阅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 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可能性

1.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是协调的, 但又存在着差异。

左半球用语言进行思维, 其以语言为基础的逻辑思维优于右半球, 而右半球则用表象进行思维, 再认和处理复杂知觉模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3岁前是大脑右半球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这就为婴幼儿早期阅读提供了生理基础。

2. 婴幼儿认知与识记事物的特点与成人截然相反, 他们认知事物是先整体后局部, 成人是先局部后整体。

婴幼儿认读文字犹如“照相”, 成人认读文字犹如“画像”。婴幼儿认知特点的表现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婴幼儿的识记特点是先记忆后理解, 成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这种超强的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 (也称机械记忆) 能力决定了他们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作用自然习得母语的口语与文字。

3. 从汉字的特点看, 每个汉字就像一幅图画, 其表意性

和方块形的特点最适合婴幼儿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强的特点。

(二) 婴幼儿阅读的必要性

1. 早期阅读能够有效刺激大脑, 促进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

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与外界环境的刺激有直接关系。外界刺激物的繁与简、刺激渠道的多与少、刺激频率的高与低都影响着婴幼儿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早期阅读注意文字环境的创设, 注意引导婴幼儿进行有意认知和识记, 客观上给婴幼儿提供了除口语和物质条件外的另一个新的刺激物, 能够帮助婴幼儿在倾听学习口头语言的同时, 通过听觉和视觉学习书面语言, 这就增加了刺激渠道和刺激物, 对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2. 早期阅读能促进婴幼儿思维水平的提高。

婴幼儿对汉字认知的过程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其变化一方面表现为认识汉字的数量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表现为认知特点的改变。随着婴幼儿认读汉字数量的增多, 他们渐渐地会发现一些字形很相似, 而这些字有相同处, 又有不同处。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他们对汉字的更大兴趣, 同时, 也促使他们对字形进行归类、概括, 自然而然地注意到汉字的偏旁部首。

3. 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口语的发展。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婴幼儿在认读汉字时复习了汉字代表的词, 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词的印象。在认读汉字后用其组词或说一句话, 会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这样日积月累, 婴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很快进步。

4. 早期阅读为主动学习打开通道。

识字不是学知识, 文字阅读可以改变婴幼儿由被动的, 完全依靠倾听口头语言、凭借成人的口语传授获取知识信息的状况, 而逐渐地成为通过看书, 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 帮助婴幼儿开阔眼界、打开学习知识的又一通道, 而这无疑地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

5. 早期阅读是发展幼儿个性的条件。

婴幼儿通过阅读发现新奇的现象和事物, 萌发好奇心, 扩宽兴趣范围, 提高求知欲望, 同时因“我能认字”、“我会看书”、“我会看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建立和增强自信心。

三、早期阅读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实践探讨

(一)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 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 (1) 小图书阅读活动幼儿对文字、书画符号特别感兴趣。因此, 我们在讲述故事、诗歌时多以图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联想, 同时, 还让幼儿知道老师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学来的, 书里有许多知识, 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 (2) 在与幼儿交流中, 幼儿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 极能打动人。实践证明, 成人与幼儿共同阅读, 交流各自感受, 谈论情节, 回答幼儿的提问, 可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能启迪思维, 积累语言, 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 鼓励阅读中的操作, 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排图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 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 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 将图片按序排列。

(二) 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态

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 并常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 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 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分为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 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

(三) 丰富阅读环境

在班上开辟图书角, 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趣味性强的图书, 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 定期进行读物更换。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自然角的植物、动物, 都有悬挂或张贴的文字卡片, 使幼儿一一对应, 墙面上及阅读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文字, 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关注孩子感兴趣的新闻, 剪辑下来, 粘贴在孩子方便看到的地方, 提醒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去看看。发展幼儿阅读能力, 并以此促进幼儿社会发展, 扩大知识面。

(四) 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 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的基础和前提;带幼儿参观图书馆, 感受安静氛围, 了解一些图书馆借阅方式, 教育幼儿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 不随便打扰别人, 不折书、不抢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 看了书要放回原处。关注阅读中家长的配合, 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形成合力。幼儿的良好发展, 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登载有关早期阅读的文章, 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正确方法, 并教给家长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 如设置小书柜、小抽屉, 每天抽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 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观看幼儿在园开展阅读活动的情况, 交流探讨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

我认为, 作为幼小衔接重要内容的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 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教师增强训练意识, 实事求是, 讲究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训练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

8.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八

一、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育主体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幼儿转,给幼儿惯出了不少的坏毛病,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工作量大。幼儿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弱,在幼儿园难免发生一些小意外,部分家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师,不依不饶,安全工作成了幼儿园教师长期紧绷的神经,久而久之,工作的繁重、繁琐,精神的高度紧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迫使教师要积极的自我调节。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幼教学科为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综合性人才,弹、唱、跳、画是每个教师必备基本素质,组织教学、掌握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科研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之课,除了每天的正常的保教工作,还有很多案头工作需要完成,如:制定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写幼儿观察记录和幼儿成长档案,写教育笔记和教学心得,制作教玩具,写听课笔记和活动分析,写论文、计划、总结,写家园联系册等等。

(三)社会现实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之所以被人所尊称,因为他们有显著的教学成绩,有分数去衡量他们的能力,而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只要愿意去当,都可以,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用“教师”这个称号称呼幼儿教师,而是用“阿姨”。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要求对幼儿教师健康心理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把爱融入工作。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就会萌发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才会对幼儿发自内心的爱,有了爱的注入,一切工作压力、一切困扰都会引刃而解,一切都会理所当然,枯燥的工作就会变得生动,烦躁的情绪也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工作游刃有余,享受工作乐趣。精神成了评价幼儿发展的新地标准,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争做创造型的教师。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首先要深深地热爱、甚至迷恋教学工作,只有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感才会闪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型教师应多参与充满不确定性、高挑战性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达到目标。第三,顽强的意志也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将创新过程进行下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不行的。同时,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素质之一。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增添工作生活乐趣。在教学中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儿童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儿童學习,这也要求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同时广泛的兴趣的培养,对教师生活方式单一化有很好的调节,具有广泛的兴趣,幼儿教师就会走出那个封闭的教学环境,关注的事物不断增加,不断接受新的观念,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沉浸在幼儿教学环境中的思维得以转移,有效缓解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豁达的胸怀。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仅接受幼儿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凡事存一颗宽容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是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

(五)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坦途的挑战,更要适应挫折的打击。首先,幼儿教师应正视现实、淡泊名利,要看到这一职业的崇高和无可替代性,保持心理平衡。其次,如果遇到挫折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或是向他人倾诉,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如打球、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建构一套客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不因他人褒贬而或喜或悲,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心理健康书籍、心理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治疗,坦然面对。

9.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九

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这几天狗狗成了我班的人们话题,尤其是昨天听了故事:“冰河里最后一只义犬”孩子们对狗的感情更深了,他们不但喜欢狗而且还很敬佩狗,知道狗是我们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经过交流,我知道大多数幼儿家里都养了各种各样的狗,他们对狗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他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狗的图片,对狗的外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尝试用蜡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一种狗 ,能给画面添加丰富的背景,并体现主题与背景的主次关系。

活动的第一环节幼儿兴趣很高,都很乐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说出自己家里狗的名字、颜色、大小、及狗狗的一些小故事;第二环节幼儿对教师出示的.图画很是喜欢,都争先恐后的说说狗狗的样子,眼睛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爪子像什么等等。我以为幼儿已经明白了画狗的要领,于是没有当场示范,就鼓励幼儿自己尝试了,结果很多幼儿都唉声叹气,“老师,我不会画。”显然他们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怎么画,潘老师这时候也急了,过来提醒我,你和孩子讨论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从来也没有画过狗,你应该把画狗的过程分解出来,教给他们画狗的方法,这样直接画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时候意识到了,对教师而言还可以调整,但是对孩子来说呢?他们已经在图画纸上留下了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图画。再换一张纸?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面对孩子们渴望常识、渴望成功的眼神,我羞愧难当,我深深的明白,今天的结局完全是由于我的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示范的重要性,再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会避免有类似的错误,因为我知道,我的错误会浪费38位孩子的时间,我的疏忽会影响他们进步的速度。

10.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十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画家为目的,它对幼儿进行心理、人格和情操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活动,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借助美术活动,如画画、做手工等,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人格,陶冶情操。文章从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方面探讨其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人们可以从一幅幼儿的画中看出他想表达的东西,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会表现在他的画面中。有一件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次一位学生画了一幅关于他一家三口的画,他拿给笔者看并说“老师,你看这是我,我今天很开心,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一开始看到这幅画,笔者觉得很普通,可是仔细一看,画面中有两个很小的房子在两边,笔者就问他为什么旁边还有两个房子,他告诉笔者,今天爸爸和妈妈带他出去玩了,所以他才很开心。后来笔者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没有住在一起,只有偶尔在周末时爸爸妈妈才会一起带他出去玩。其实,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的时候,绘画就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健康地成长,就要掌握幼儿美术教育这把钥匙。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记忆力、想象力与观察能力的提高

对于幼儿毫无“艺术感”的绘画,我们往往会觉得是一种涂鸦,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其实,如果幼儿绘画的画面符合大人的审美观,那就不是幼儿绘画了。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可能几根线条就是一棵树,一个圆圈就是一朵云,我们不能理解幼儿的画面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古时的甲骨文就和幼儿时期的涂鸦很像。幼儿在涂鸦时,也是将自己脑海中对于一些事物的记忆用自己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有时候大人之所以看不懂幼儿的画,是因为两者的想象力和认识能力有差别。大人世界里的.事物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而幼儿不一样,他们的世界里太阳会唱歌、小猫会跳舞、电视机会长出脚,这正是幼儿想象力的表现。当你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画说“看我的超级奥特曼。”这时请不要说画得不像或者画得不好,因为这是幼儿自己通过观察画出来的事物,有时生活中大人不屑一顾的事物在幼儿眼中会以特别的形象出现,这也是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幼儿情绪的及时宣泄

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心理学家在治疗时让病人先画一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中也有这么一项内容,即通过幼儿的绘画看出幼儿心理疾病的根源。幼儿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纸上,当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时,会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来画画,可以说,每一幅画都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写照。如果幼儿涂鸦的线条生硬、重叠,颜色暗淡,说明他当时情绪不好;相反,如果幼儿涂鸦的线条丰富、柔和,色彩明亮,则表明他当时的心情还不错。

三、使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在平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大脑,而在画画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画什么东西、应该怎样画,并对双手进行控制,这些会促进左右脑的智力开发。在绘画时,对颜色、形状和构图等的思考,无意间培养了幼儿的判断、认知能力,这对幼儿右脑的开发也是很有好处的。绘画可以让幼儿同时活动左右脑,在绘画过程中,幼儿会不断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和方式,让左右脑同时工作。

2至3岁的幼儿绘画基本上属于涂鸦,3至4岁的幼儿对事物的描绘逐步有了一定的形,5至8岁的幼儿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自己掌控画面了。从筒单的涂鸦开始,幼儿就在不断创新,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及其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如,让幼儿创作出一张游泳的绘画,幼儿如果游过泳,肯定对游泳有一定的了解,他会回想游泳需要注意什么,自己在游泳时穿的是什么衣服,游泳池旁边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潜水时眼晴不敢睁开,或者水进眼晴时自己是什么感觉,等等,幼儿只有亲身经历过游泳才知道这些,同时这也是对幼儿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培养。游过泳之后,幼儿自己心里肯定有了对游泳的看法,是喜欢还是讨厌,要是喜欢,他画这幅画时可能就会用比较明亮的颜色,要是不喜欢,可能会用暗淡一点的颜色,这正是幼儿情绪的一种宣泄。

11.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现 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 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例如:学前班数学课本上只有简单的5以内的组成分解、加减法、 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 会。再就是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 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 学前班也还得如此。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①练习1—10的数数;②巩固10 以内的数的认识。大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的活动目标是: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书写数字 “5”。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 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 当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 。再是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时, 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 ,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 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三是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 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小脑子里灌死知识,死灌知识, 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而且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鉴于以上问题,建议:

一、改革数学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扩大各年龄班的知识面,加深数学知识的难度。各个年龄班要按统一部署,由浅入深 地完成教学任务,避免重复无效教育。(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外,应延伸到20以内的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增加数群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2)相邻数 :在相邻数的认知中应重视规律、方法的渗透教育,引伸到对相邻数本质的认知, 延伸到100以内的相邻数。(3)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 倒数认知扩大到10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认知,数的单双数,并应增设数列的认知(单序数列、双序数列)。(4)组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思维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注重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 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 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增强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 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幼儿智能学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花片、沙盘教具、游戏卡、圆点卡等操作材料颜色鲜艳,很受幼儿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要多下功夫,巧选材料,为幼儿制作出适合其特点的操作材料。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的积极性,亲子共同制作。由于幼儿亲自参与,他们对操作材料会倍感亲切、倍加喜欢、倍加爱护,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改进教学方法

12.手工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篇十二

本文着重从手工教学能够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利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四个方面来阐释手工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一、手工制作能够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

幼儿很喜欢动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究各类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喜欢用手去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碎布、蛋壳、刨花、易拉罐等,也有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树叶、树枝、花瓣等等,满足幼儿制作的兴趣。幼儿通过接触这些丰富多样的手工材料,在看一看,摸一摸的过程中,对物质的特性进行感知和记忆,从而在使幼儿获取到更多的直接经验的同时也使其动作思维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其次,满足了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需要。各种各样的手工材料和工具可以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为其创造想象的发展提供可能。再次,手工教学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手工制作中蕴含的自然风光和原始的率真、淳朴的特质与幼儿的心理状态是想通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二者有着内在的契合点。

二、手工制作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个体的智力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范围,而环境和教育因素则决定了智力发展的程度。手工教学就是一种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的方法之一,这与手工制作的性质是有密切联系的。手工制作本身就是一项动手操作性质很强的活动,是一个通过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对手工材料进行加工、组合的造型过程。同时,我们从手工教学的概念可以看出手工制作活动是一项手脑并用的活动,既要动脑思维进行心理操作,又要动手实践进行实际操作。另一方面,在幼儿发育的阶段,手的动作与眼睛和大脑逐渐形成了协调,加强对幼儿手部动作的锻炼可以促进幼儿手、眼、脑三者的有机协调,从而有利于发展幼儿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具体思维的能力。

三、手工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并不是说人天生就懂得美、会理解美和欣赏美。一个几岁的小孩可能会本能的喜欢某种颜色或爱听某种音响,但他却不可能喜欢齐白石的画或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这些作品所蕴藏的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以及作者的经历、感情、风格等等,一个几岁的孩子是绝对不可能理解的。他只有在接受了一定的艺术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与艺术作品的长期接触,有了对艺术的敏锐性,才会有可能理解这些艺术的深层内涵、美的所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审美能力是要经过培育才会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手工教育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手工教学利于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以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幼儿时期是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对其一生的思想品德观念起着重要的奠基和导向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手工教学以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在幼儿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手工教学在幼儿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现代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建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环境是每个社会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幼儿时期是其良好行为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可以使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其将来成为一个具有环保观念的社会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废旧物品制成的手工艺品通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同样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废旧物品的精心加工,使其称为意见艺术品,能够激发幼儿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观念。

结论

幼儿身心发展处于从一开始的未定型到最后的大体定型的过渡期,是其智力、个性品质、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对其一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奠基作用。这决定了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手工教学是教师在结合幼儿成长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发挥手工教学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对幼儿智力、个性品质、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一批积极向上、富于创新、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栋梁之材,使我国的国家建设后继有人!

摘要:手工教学作为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培养儿童的动作技能为主导,同时渗透对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各个方面的培养。但是,从幼儿园教育实践来看,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手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所以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系统地阐释手工教学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使人们对手工教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意识到手工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使手工教学更好地发挥它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手工教学,幼儿成长,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3,54,100.

[2]沈建洲.手工应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5,17.

[3]陈娉婷,谌明霞.关于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11,(1):290.2011-01-04/2014-04-20.

[4]兰岗.谈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1998,(6):34.

13.教师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篇十三

第16期顶岗实习馆陶分队馆陶实验小学 科学 贾崇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干练的教育者就像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一样,他们日积月累的苦练技巧,一旦获得技巧之后,就能运用自如,不露痕迹。”

我们常常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们如果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持之以恒的为之奋斗为之努力,踏踏实实从头做起总有一天能够有所成就。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在初登讲台时不免紧张,教师的一些教学用语也不能够灵活掌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是的脑力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如果不能用儿童可以接受的、鲜明的语言表达清楚事物的现实和概念,因而不得不多次重复讲解,这是多么浪费时间啊。仍记得再给同学们讲解《人造地球卫星》中模拟人造地球运动时由于没有实验器材而这个情景又很抽象,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们表达他们比较容易理解,时间有很紧张我也没有给学生们画图写板书,最终学生也是似懂非懂的结束了这堂课,课下我认真做了反思,新的课程改革虽然让学生多说话老师少说话,但是教师在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如果老师的引到不到位且说话啰嗦不易理解学生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样即使说出来答案也可能是答非所问,如此看来教师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4.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 篇十四

最近在讲思想文化相关历史,在与同学们介绍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思想人物的时候,我发现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熟读各种书籍典故、有丰富的文化储备,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有一个毋庸置疑的观点,那便是读书非常重要,对任何人都是。今天我只从自己的职业和自身经验入手,去探讨一下读书对于教师到底有多重要。

记得刚刚上班的时候,曾经听过这样的一节政治课。教师读课本,学生跟着老师划知识点,课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当时的我就觉得这节课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后来评课的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老老师点出了关键所在,他说:“这位老师这堂课不能说不成功,但是由于语言匮乏,几乎全程都在读课本。那语言匮乏的原因是什么,是读书少。”

我豁然开朗,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后来我有听了很多教师的课,发现读书较多的老师讲课的时候语言丰富,讲课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而读书较少或者不怎么读书的老师,他们的课堂会非常的枯燥无聊,只是单纯的读课本。有些重要的词汇,他们不去给学生解释,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我又通过自己的经验去体会读书对于讲课的意义所在。我开始尝试着去读更多的书,不拘于内容和体裁。小说、散文、诗歌、专业书籍,甚至有的时候还去读一读食谱和医书,有的内容也读不懂。随着自己读的书越来越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所以会更加努力的去读更多的书。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我一段时间内阅读较多的时候,那这段时间我在课堂上讲课的语言就会非常丰富,且讲课的时候会比较投入。但当我一段时间内比较忙看书比较少时,我在课堂上的语言会比较匮乏。在课堂上把课本知识说完之后,很难再去拓展和延伸。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上课时的情况也是如此的,有的老师讲课有意思,能扩展能延伸,无论多么无聊的课程都能让他讲的非常吸引人。但是有的老师讲课仅仅是在读课本知识,无论是多么有意思的学科他们都能讲的枯燥乏味。比如,对于历史这一学科的评价,有人觉得历史课非常有意思,也有人觉得历史无非就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时间的介绍,枯燥乏味。其实,对于历史学科的不同感受主要原因在于老师讲课的方式。当然老师能够把课讲的吸引人,除了自身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老师的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怎么来,很显然在于读书。今天在办公室写东西的时候,突然一位同事这样说道:“哎呀,真羡慕你能写出来东西,你看我一个文科老师从高考之后连几百字都写不出来。需要写东西的时候都是在网上搜索。”我认为她是谦虚客气,她却认真的说:“真的,我啥也写不出来,从小就没有这个天赋”。我说:“那你多读一点书。”她说:“我可读不了那玩意,一看就困就看看电视剧还行”。

所以啊写作能力和天赋有关系,但想写好文章想有自己的观点,主要还是靠读书。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读书不但能使我们积累知识,更能丰富语言、形成自己的观点。

15.浅谈高中教师礼仪的重要性 篇十五

1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不管是最原始的敬神之仪式,还是与社会进步发展紧密相连的道德规范,以及当代社会一直在强调的“敬”,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仪”在春秋战国时期初为仪式、仪文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其中包括外貌形象、各种礼节仪式以及贵贱、尊卑区分的准则等含义;发展到当今社会,“仪”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2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礼仪体现要做到对学生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中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一般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等。其中,教师平时和课堂上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抓教师素质建设,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如何把教师礼仪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之更好的发挥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动听的语言、得体的表达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优秀的美德、高尚的人格是语言美的基石和源泉。现代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它是拉近师生和同事之间距离的法宝。教师要期待取得正向效应,语言表达方面就应该从自尊需要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入手。那么,教师在语言方面如何表达才得体呢?

(1)课堂教学的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师优美语言产生的基石。文化修养的高低及视野的开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开阔度。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习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接受和吸收外界新的、有用的信息和思想,多参加对自身有所提高、感兴趣的活动,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事或学生分享,那么在沟通的过程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近,在增加自我的人格魅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和同事们的尊重。

(2)尊重学生,讲究批评和表达方式和策略。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保持学生或他人个人的尊严和自觉。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从而保护了双方的尊严。在充满对自己能力信任的氛围之中接受建议,启发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威信和学生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在针对中学生自尊敏感性以及学生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特点,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尤其是在学生犯一些小错误,则更要“不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点到为止。

(3)讲究语言艺术,确定批评目标,切忌纠缠旧帐,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老师最温和的批评,对学生来说也是否定性的评价,所以教师在批评的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得体的服装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1)教师的着装与教学效果是相互相承的关系。教师的衣着及言谈举止都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着装礼仪,就不能看做是简单的率性而为的行为,而是具有教育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衣着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衣着体现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而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又感染着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心理状态。因此,衣着不仅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差异,而且衣着本身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2)教师服装礼仪规范原则是整洁大方、文雅端庄,符合礼仪服饰的“TOP”原则,即着装要符合时间、地点及场合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着装要庄重、整洁、符合场合、季节、身体以及年龄特征等;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符合时间、场合、和身份等要求。身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特别在校园和教室的工作氛围中,着装要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避免在学生面前呈现不恰当的职业形象。在校园内尤其是讲台上,教师着装要端庄整洁,符合教师身份切忌随便休闲,例如:女教师的服装忌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则不能脏、乱、破。因此,教师服装礼仪是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服装是人外在形象和自身的审美观的体现。作为教师,男士应该不留长发、衣服整洁,上班时间不能穿拖鞋、短裤、上课不带通讯工具、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等等,女士则服装得体、不能染发、涂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可以化妆但不能浓妆艳抹,尽可能不要佩带首饰等等。再则,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也很有学问的,应该从儿童及青少年成长年龄出发。因此,活泼亮丽、温暖的颜色对青少年儿童特别有吸引力。因此,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等颜色作为教师服装首选颜色,可以大大增强老师的亲和力。

(3)高雅的举止、得体的仪态、端庄大方的形象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1)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时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就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自然。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是他内心世界及生活态度的体现。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习惯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等等,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如何拥有高雅的举止形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端庄大方、自然得体,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挺拔的站姿、亲切坦诚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及同事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的感染力。

(2)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学生们喜欢上课充满热情、笑口常开,始终把真诚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坦诚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来表情达意,正确地体现教师的态度和评价,让学生从教师热情注视的眼睛里看到启迪和肯定。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它既是一种礼仪,也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例如课堂教学,教师的表情就应该是亲切、富有感染力,目光柔和、有神,平易近人的神态可以大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平时生活中与学生的谈话,目光要坦然亲切地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不要游移不定。注意礼貌,更不要一直盯着学生的眼睛。

(3)身体语言表达得体、肢体语言要礼貌大方。端正挺拔的身体语言体现了积极向上、精力旺盛的精神状态。肢体语言则是身体语言中自由度最具有表现力度的部分,而手势是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它也是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因此,教师在讲课、谈话时的手势要自然、舒展、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一般认为,掌心向上表示诚恳、尊重他人;掌心向下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有教训人的意味。因此,无论是平时还是课堂上,教师忌讳无里头的指手划脚、敲击讲台桌子、黑板或用手指指点学生等不礼貌的手势动作。

(4)优美的站姿承托一个端庄稳重的教师形象。教师的站姿应该是:端庄稳重、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眼正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整个身体庄重挺拔。这种站姿看起来稳重、大方、俊美、挺拔,有助于稳定学生的听课情绪,振作学生的精神。从医学的角度上说它可以帮助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疲劳。教师在课堂上或平时忌讳弯腰驼背、抱手或者把手放在兜里;忌讳双手撑在桌面、半趴或支撑的重心在讲桌上,用脚蹭地面、脚尖不断点地等不良的站姿。

上一篇:在2010年度科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我的心灵之窗初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