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重点难点(精选15篇)
1.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一
①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其中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z c s是平舌音。
②24个韵母可以分为:
6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
9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其中er为特殊复韵母,不和其他声母组成音节,只能自成音节。
9个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5个前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4个后鼻韵母)
③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i
yi wu yu ye yue yu yin yun ying
其中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容易写成“yie”。需重点记忆。
2.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二
关键词:教学,重点,难点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 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与探讨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是教师备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在同行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而受到教师的广泛重视, 登上了教学研究的大雅之堂。
“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如何确定教学重点, 怎样判断教学难点,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所谓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知识及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公式法则组成的稳定的知识应看成核心知识;基本技能是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学习任务, 并且是主要通过练习获得能够在实践中去应用的知识的一种能力。
所谓教学难点, 是指教师难教、难讲、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一小部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 有着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以其知识的深度、思维的难度表现出教学的难点, 但它并不是决定因素, 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以及不同班级学生难点的分布、难点的程度显然各不相同。可见难点与重点相比, 它有不稳定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相关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教学内容的主体, 它们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两个不同概念, 教学重点不一定是难点。一般情况下, 教学重点中的局部内容很可能是难点。教学难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然而,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具有“同一性”。这一点在说课时可作为确定重、难点的参考条件。
三、教学重点的解决
正确确定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 教师应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大纲是指导性教学文件。专业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要求以及教学计划实施意见等方面体现教学目标。不少学科在教学大纲中还写出课程性质和任务、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也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些内容都是教师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
2、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主脉, 是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一节课的内容不仅看本课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 还应该将其与前后章节、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函数概念”始终贯穿在数学代数学习中, 教材的安排是:由前面接触到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具体的函数, 找出其共同处, 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定义。函数定义中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函数值域, 通过研究三者的关系, 可以将三要素变为两要素。以后对每一个新的、具体的函数都需要研究其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从而可以对其值域进行研究。那么本次课的重点就是函数定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的理解, 对定义域的理解重点是求法, 对应法则的理解是单值对应。
3、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状况
教学重点在多大程度上会成为难点, 教学重点是否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 都要以学生的基础来确定,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情。如果是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或容易掌握的教学重点, 就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感悟与体验上。
4、精选最佳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体系, 对此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述教学法, 并配以其它教学方法综合使用。讲述法有很多优点, 尤其对一些较为抽象、艰深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学生很难通过自学或讨论来掌握。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或列举例子对基本概念、理论进行阐释, 使学生掌握其脉络。常用的辅助教学法如:演示法、实验法以及情境引入、注重启发、重点讲解、口头强调、板书提示、实践应用等。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是放慢速度减小坡度。即放慢讲解速度和教学进度, 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边听边思考。另外, 学生学习的难点往往与旧知识掌握不牢固或未建立必然的知识链有关, 那么教师就要先温故后知新。例如:在“指数函数”一节时, 可以先复习函数的定义, 前面学过的数的幂运算, 然后用通俗的翻番例子引入, 对应找出两个变量:幂指数与幂值, 对应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这种函数是前面没见过的, 因为是指数和幂在变, 所以称为指数函数。在引入举例时, 学生已体会到函数的增减性, 为后面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是直观形象化解难点。抽象性或实践操作的复杂性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将结论式语言分解为若干描述性语言, 让学生听明白;用实物、教具、图片、影像呈示以及模拟现场等, 能够形象生动地补充感性知识, 然后进入归纳小结上升为理性知识。
三是将难点分散分段讲解。分解难点各个击破, 当分解为大小不同的难点时, 有的小型难点就可能不是难点了。当各个难点解决后再用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讲清该难点的概念或规律。一般情况下, 带有一定综合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难点, 采用这种办法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对于函数间断点的理解, 可从怎样否定连续讲起。连续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所以否定时只需否定其中一个, 即间断点可能为三种点:1、没定义的点。2、极限不存在的点。3、定义值与极限值不相等的点。这样分解后学生再找间断点就有目标可寻, 先看定义域、分段函数的连接点, 再找定义值与极限值不相等的点, 这样间断点的找求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不可将其孤立、分割开来。
3.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的形式写比。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谁能用算式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2÷3、3÷2)
提问:“2÷3”“3÷2”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既可以用减法算,也可以用除法算,教学时,教师没有绕圈子,只借用了书本情境,让学生直接用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为学生自己发现比的意义提供了支撑。
(2)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
谈话: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认识比)
提问: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这一课的部分内容,现在谁来说说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几比几?(可以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并根据学生回答同时板书: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提问: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板书: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谈话:第一个问题是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果汁2杯,牛奶3杯,所以是2比3;而第二个问题是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所以是3比2,我们在写两个数量之间的比时,一定要看清楚是谁与谁比。
提问:这里的2比3,可以记作2∶3,谁来说说这个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的各部分名称,同时说明比号的写法)
提问:比还有一种书写形式,通过预习谁知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数比,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比的前、后项)
提问:这里的3比2可以记作什么?还可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并说出这个比的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教学固然追求一种探究和体验,一种激励和唤醒,同时教学也可以是“告诉”,可以是“自学”。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等,是指向于“结果”的知识,这样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学懂。所以教师在教学新课前,让学生预习,在课上通过提问的形式,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将比的另一种书写形式提前到与比的简写一起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提问:刚才说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理解这个比呢?
谈话:这里的2∶3可以理解成果汁是2份,牛奶是这样的3份,还可以理解成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提问:怎么来理解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呢?
(4)小练习。
①出示:盐与水的质量比是3∶100。
提问:从中你能想到什么?
出示:盐的质量是水的。
提问:你能马上想到什么?
②共同完成书本中的“试一试”。
设计意图:两个同类数量的比较,用比的形式表示后,如何真正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虽然教材在后面会小结得出表示两个数相除,但是,学生在理解方面还是低层次的,所以教学时,教师重点从份数和分数两个层面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会通过联想而灵活解决,可以说这是一个亮点。
2.教学例2
谈话:例1中是果汁杯数与牛奶杯数的比,练习中是盐的质量与水的比,这是日常生活中同类数量比较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类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教师课件展示:
走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15分,小伟用20分。
根据要求将式子填入下表。
提问:小军的速度怎样用算式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填入表格中)
追问:怎么知道用900÷15?(引导学生用“路程÷时间=速度”来解释)
小结:这里的“速度”表示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这种关系。
提问:小军和小伟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几比几?(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填入表格中)
谈话:这里的“900∶15”实际表示的也是小军的速度。
接着引导学生写出小伟的速度和路程与时间的比)
小结:“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同样,”900∶20”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所以,速度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设计意图:书本中的例2,教材仅呈现前四列表格,没有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一项,同时教材只要求学生直接填写结果。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根据学习需要增加了一列,同时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解读和教材的钻研十分到位。
3.归纳意义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刚才学习的两个例题,例1中,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出示相对应的除法算式和比),例2中,两个不同类数量之间,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谁能说说比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可能回答比与除法有关)
谈话:你们认为比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17世纪的一位数学家与我们的看法一样,大家一起来看下面的一段资料。(呈现:在17世纪,有一位数学家叫莱布尼兹,他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短线去掉,用“∶”表示)
谈话:看来数学家与我们的想法一样,比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比呢?(板书: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谈话: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
接着请学生将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几个比,怎样来求它们的比值?
(呈现:12∶3;3∶2;2∶3;。教师请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
提问:谁来说说例2中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教师请学生说说这两个比值表示的意义。
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比的意义,也会求比的比值,你们觉得比和比值有区别吗?
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和后项组成。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它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由于教师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用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例2教学时又用算式表示速度,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比与除法有关就水到渠成,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介绍数学家莱布尼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4.教学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这道题目。
3∶5=( )÷( )=提问:通过这道填空题的练习,你能说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呈现前五列表格的内容。
提问:虽然比与分数、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谁会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最后一列表格的填写)
提问: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谈话:非常好!刚才我们说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不过老师在这里有个疑问,在球赛中,我看到过几比0的情况。
呈现: 2000年10月16日,中国男子足球队在黎巴嫩的亚洲杯赛上,4∶0胜印尼队。
引导思考:谁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谈话:球赛中的比,实际表示的是两队的得分或进球多少的情况,它不表示两数相除,所以不是我们数学中的比。只有当两数可以用相除关系表示时,才可以用数学中比的形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许多教师运用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上面的表格填空,但是效果往往不好,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遗忘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填空题,由此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再通过“式”与“表”的对应回顾,学生不但自己发现了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而且比较好地用语言进行描述。
(二)巩固新知
(1)完成书本上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2)观察上边的图形,用“比”说一句话。
(3)五(1)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从中你能想到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请大家一起回忆今天学习了什么?可以看板书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
提问:看来今天大家学得非常好,这里有3个长方形(课件呈现3个长方形),老师想考查一下你们的眼力,上面的3个长方形中,有一个大家公认是最美的,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第一个长10厘米,宽0.8厘米;第二个长8厘米,宽7厘米;第三个长10厘米,宽6.18厘米)
学生分别写出每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小结:刚才的3个长方形中,第三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值大约是0.618,这个长方形是大家公认的特别漂亮的一个,刚才好多同学的眼力真好,也找到了。在数学上这个比叫做黄金比。你们听说过“黄金比”吗?
呈现: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作业
这里的练习,层次性强,也独具特色。“你知道吗”对学生作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篇四
1、教学重点
A、能够正确转述他人话语,会报告自己和他人的成绩单。
B、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意义、功能和用法。
C、进一步熟练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2、教学难点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动词短语,核心词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正确转述他人话语。
3、语言技能目标
1)能捕捉特定的信息,抓住关键词。
2)具备较熟练的运用英语转述他人话语的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获取更多语言信息的能力并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
4、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用英语思维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英语。
5、情感态度目标
A、客观、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B、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为话题,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Section A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听力(1b)、口语(1c)训练;
2.第二模块围绕a surprise party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就 “Young Lives” 这一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形式为阅读填空(3a)和新闻稿写作(3b);
4.第四模块仍就上一话题以Role play的形式进行讨论,展开口语训练(4)。
二、Section B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就hard-working展开思维训练;
2.第二模块就两个孩子的对话对report card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继续围绕上一话题展开阅读(3a)和写作(3b-3c)训练;
4.第四模块仍就report card这一话题以口语训练形式为主展开小组活动(4)。
三、Self Check
该部分有2个模块:
第一模块对所学词汇进行填空训练(1);
第二模块就一篇短文展开阅读和写作训练(2)。
四、Reading
该部分共设置了5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Section 1);
第二项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填空完成全文(Section 2);
第三项任务要求学生将词汇和释义进行匹配(Section 3);
第四项任务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回答问题(Section 4)
5.“乘方”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篇五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乘方是一种与加、减、乘、除一样的运算,根据乘方的意义得知,乘方是乘法的特例,因此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能迅速、准确地将乘方形式转化为乘法形式,进而得到乘方的结果.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加减乘除一样,也包含符号的确定和绝对值的计算两部分,幂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幂的绝对值就等于其底数绝对值的幂.
6.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篇六
一、教学重、难点的含义
1.教学重点的含义、类型与特点
教学重点(简称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文化教育功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的。因此,它包含重点知识和具有深刻教育性的学科内容。重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相对于形成重点的三个方面,重点可分为知识重点、育人重点和问题重点。而按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又可把重点分为全书重点、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还有课时重点。全书重点一般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起核心作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它是重点的最高层次,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就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这是由于“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学习之中,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支撑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是贯穿于全章节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技能与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全书重点大,属于中等层次;课时重点是指课堂教学时的重点。课时重点可以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也可以不是。如,对于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教学时就会专门拿一节补救课(或称为纠错课)来解决。这时如何消除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即课时重点,但问题解决后,若它在后面的学习中又不起支撑和奠基作用,则它就不再是重点了。对这类只限于该节课的重点(一旦该节课学习结束后它就不再是重点了),我们称其为“暂时重点”。
数学教学重点(简称为“数学重点”)是由其在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育人系统(又可称为数学德育系统或数学文化教育系统)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疑难问题决定的。它是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精神和方法以及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数学重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内容和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后继学习的基础性和育人性。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全书重点层次最高,它主导着整个数学教学;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次之,它只主导本章节与单元教学,课时重点中的暂时重点是最低层次的重点。由此可知,不同层次的重点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与特性。全书重点和章节重点在本书、全章节或单元的学习中始终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并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贯穿于全书或该章节或单元教学的始终,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而课时重点中的暂时重点则具有暂时性,它的地位和作用只限于该节课本身。
“数学重点”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对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还要求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即重点在教学中应具有突出的地位。教学设计时不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包括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交流讨论与巩固练习等),学生练习题的设计都应围绕重点进行。例如,对重点内容练习的设计,必须提供给学生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要有单项练习还要有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对重点内容的巩固、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的意义与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难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因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
在教学中,难点如果属于第一种,教学中则应通过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得以突破;若属于第二种教学中则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用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如“数学归纳法原理”就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教学时教师可列举多米诺骨牌试验、放鞭炮等实例,将抽象的归纳法原理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看得见,从而可帮助学生突破、化解归纳法原理理解的难点;如果难点属于第三种,则应分散知识点,各个击破;如果难点属于第四种,则应查漏补缺,加强旧知识的复习。因此,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对造成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找准了,对症下药就不难了。
3.教学重、难点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不同的性质。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和解决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难点的暂时性。同一知识与方法对一些学生(一般学校)可能是难点,而对另一些学生(重点学校)就可能不是难点,这就是难点的相对性。而重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少数的课时重点具有暂时性,如暂时重点)。它并不因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就退避三舍,而是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它会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是由于重点内容大多都是在知识系统中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致。如,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整合的思想、划归转化的思想等就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它是一直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始终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又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内容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而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三角函数中的二倍角余弦公式及其变形的运用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方面它是三角函数式变换中起着支撑作用的重要公式,在高考中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因此它是三角函数部分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变形较多,运用的灵活性较大,而且还要众多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掌握都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它又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怎样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种方法:地位作用分析法、课题分析法、例习题推断法、理论分析法(学习心理学原理分析)、学情分析法(经验分析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
根据重点的含义,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可以从分析学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是否为教学重点。例如,“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在各种函数的研究中都会涉及到,而且它也是比较函数值大小、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以及证明不等式等的重要工具,所以,尽管大纲和考纲都只把它列为了解层次,但由其在函数的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地位作用可知,它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又如,基本函数的图像,它既是初等数学中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又如,向量,由于其具有数与形的双重特征,利用它处理数学中许多问题,如长度、角度、平行和垂直等问题比传统方法更快捷、方便和有效,从而它是数学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这些教学重点都是根据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数学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确定的。
2、课题分析法
很多情况下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就明确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如,反函数的概念,“大纲”和“考纲”都只要求了解,因此,它不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但在学习“反函数的概念”一节课时,由于本节的标题就是“反函数的概念”,所以,“反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就是本节课的课时重点。教学时为了突出理解反函数概念这一重点,可根据反函数概念的内涵特征把它分解为四个学习目标(反函数概念一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能举例说明反函数存在的条件;知道反函数与原来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能说出求反函数的步骤;能正确地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这四个学习目标达到了,对反函数的概念也就真正理解了,从而本节课的重点也就突出了。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却把“求反函数的步骤”确定为教学重点,从而使学生对反函数概念的学习只局限于工具性理解,不能上升到关系性理解,进而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导致求解反函数问题时经常出错,双基教学不扎实。
3、例习题分析法
重点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要达到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教材中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数量的例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并形成技能与能力。所以,分析教材中的例习题的安排和配制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如,初中《数学》教材第一册(下)§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教材在推导了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后,安排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倒用公式(例3),一个是顺用公式和综合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关系解题(例6).随后的课堂练习和习题分别配有大小共18个顺用、逆用和变用公式的习题.在复习参考题四中又有四个顺用和逆用公式解题的习题.教材这样配备例习题的目的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但要能推导公式,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要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形成熟练运用公式解题的技能,提高运用公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能力,达到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目的。从例习题的配备的数量、层次分析可以看出“两角和差正切公式”的重要性,这就说明了“两角和差正切公式”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4、理论分析法
这是指根据数学学习理论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数学学习理论,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意义,才能真正感悟和体会到数学的精髓和实质,也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才能真正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作用,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本身和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所以,概念教学和公式定理法则教学的第一节课都应把对概念涵义的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结构特征以及相互联系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如果没有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真正理解,而只是机械的运用两个步骤证明数学题,是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归纳法的魅力和作用的。只有对数学归纳原理真正理解后,才会发出“数学归纳法只用有限的两步就解决了无穷步的验证问题,真是太奇妙了!”的感慨。因此,如果没有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真正理解,就不是真正掌握了数学归纳法。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数学归纳法第一节课“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就理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5、学情分析法(经验分析法)
学情分析法又叫经验分析法,是指教师根据往届学生学习理解本节内容的困难程度或者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教学难点。具体可根据难点形成的几个方面来分析确定。例如,集合就是高一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是由于集合为原始概念,它不是由已有的其它概念来定义的,因此学生头脑中没有可帮助其理解集合的已有概念,从而造成学生不易理解集合概念;二是集合涉及的知识面广,它涉及到所有初中数学知识,而许多初中数学知识学生已经生疏和遗忘;三是集合有关的新概念及相应新符号和术语较多,这些新概念、新符号还容易混淆,学生接受和理解都较困难。所以,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就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7.浅谈商业插画专业教学的难点重点 篇七
随着各种传媒的发展, 现代插画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插画与现代科技结合并且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插画应用到生活的许多方面, 包括互动媒体、建筑、时装、动画、电影、广告以及数码产品等。
在现代设计中, 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 (只限于书籍中的画和图) 变为广义的概念, 包括绘画作品、摄影图片、图表等。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随着各种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 插画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 涉及到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
随着商业插画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业插画专业的课程, 而商业插画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辟的专业学科, 实用性强、知识更新频率快,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根据本人的教学观察和经验, 其中教学的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难点之一:商业插画是一门新开的专业, 没有专门、系统、完善的教材
由于商业插画属于一个新兴行业, 商业插画专业课程在大学中开辟的时间也不长, 基本上没有什么非常系统完善的教材, 而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虽然是根据商业插画制定的但是教学内容很多还是来自于传统插画专业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从一些外国引进的商业插画教程中拼凑。由于没有完善的教材和理论著作再加上很多高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师本身缺乏从事商业插画实际经验, 教学之中就很难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东拼西凑, 课程结构松散, 缺乏连贯性, 很难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因为商业插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一些教师进入高校之后缺乏对该专业的亲身实践, 从而对于一些定义、有关概念的讲解很容易出现漏洞, 教学过程有失严谨;由于新开专业缺乏教学经验, 对于可能难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准确,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很难做到循序渐进。
难点之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由于商业插画是一个直接面向就业岗位而且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并且研究生教育尚未完善, 所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商业插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由于商业插画专业属于新兴专业, 教师队伍大部分由青年教师组成, 青年教师的社会经验不足, 也使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商业插画教学的一个难点。
难点之三:如何使商业插画教学与社会发展同步
由于各种传媒和软件发展飞速, 作为一个紧跟时尚的专业, 商业插画教学如何能够与时俱进也成为了商业插画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
难点之四:如何让商业插画的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与已经开设了很长时间的传统插画专业相比, 商业插画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办出优势这也是商业插画专业办学的一个难点。
对于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出现教学上的困难也是正常的, 而且这些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针对商业插画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难点,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的教学工作:
1. 淡化一些学术概念, 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运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针对商业插画属于新开辟的专业, 没有专门的教材的问题, 我觉得应该在一些专业名词尚未有权威的定义时, 淡化理论定义, 而从功能、应用领域, 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解、教学。
例如“概念插画”是一个出现比较晚的名词, 辞海、百科书之中尚未有非常准确的定义, 在这种请况下, 可以淡化对于概念的讲解, 而是从概念插画与传统插画的区别、概念插画的运用领域、概念插画的创作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讲解,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能做到严谨教学, 避免教学失误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应该积极组织教师编写系统的教材。在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应该多征求学生的意见, 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及时的修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
2. 用实际案例进行训练
商业插画专业是商业性很强的一个专业, 所以在教学当中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现代商业插画运用的领域主要有四个:商业宣传、商业形象设计 (含吉祥物设计) 、出版物、影视多媒体和游戏设计。所以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实际案例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地说, 针对商业宣传可以设置一些插画命题创作作业;针对商业形象设计可以布置一些吉祥物设计、logo设计的作业;针对出版物可以布置一些故事脚本构图练习、给文学作品画插图的联系,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影视媒体和游戏设计领域可以加强概念插画、人物设定、场景设定等的联系。在针对这几个领域进行过强化练习之后, 学生基本上可以胜任商业插画领域的各项工作。
在校园内建立与社会有纵向联系的插画工作室,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商业插画的工作项目, 增强插画学习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的插画技能得到锻炼、水平得到提高, 并从而掌握社会发展对商业插画的需求。
3.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收集最新资料补充教案
由于媒体传播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 商业插画随着发展潮流也在迅速的更新换代, 而大学教育长达四年时间, 期间社会发展对商业插画需求也会时时发生变化。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教学的内容、案例也要不断的与时代接轨, 所以也要求教师要及时收集最新电影、游戏等与商业插画相关行业的最新资讯, 并能够在课堂上能够引用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 便利商业插画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 使学生的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挂钩。
4. 注重强调商业化, 强调工作效率、沟通能力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商业插画师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客户沟通、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修改方案, 而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往往欠缺的就是沟通能力以及听取别人意见的态度, 所以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要开设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插画作品的创意设想, 培养学生与自己创作团队及客户沟通的能力, 并且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 以适应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商业插画的工作。
5. 完善教师队伍的最佳结构
基本功扎实的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使学生打好基础, 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学生将来的社会竞争力;青年教师思路新可以使教学更丰富活跃, 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于教学总体规划的把握更为稳妥。所以只有丰富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社会经验组成结构才能使商业插画的教学更健康全面的发展。
8.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八
【关键词】历史教学;处理;教材重点;难点
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首先要遵循整体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原则。其次在选定重点时,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深入钻研教材,灵活运用推敲课题、分析教材、揣摩词语等方法明特点、理要点,从而抓住重点。最后,提出一篇教材的难点所在,必须是涉及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心内容的知识要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注意到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单独、交叉或综合运用攒聚、图示、表解、重复、阶梯设疑、材料补充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加深学生对重点与难点的感知和理解,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重点难点及其关系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蓝本,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课后复习和作业的基本工具。为了把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讲得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备课时,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出发,对教材加以精心剪裁和组织。这是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更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从教学、学生、知识这三者所组成的教学系统看,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混杂在一起。这种交叉性关系呈现出两种状态:一是当难点也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它和重点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既重点本身也是难点。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外因是教学的重点。至于教学的难点,应是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的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特点和实质。因为这部宪法几经修改至今仍在使用,其三权分立的模式成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仿效的对象。二是当难点不处在知识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重点和难点是不一致的,及重点不等于难点。如讲到“列宁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这一课时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列为重点,而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为难点,因为学生难理解。
总之,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来支撑教学的构想和实施,是对教学任务某些关键性核心性部分的强调,是教学目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是有计划地组织这一教学过程本质特征的内在决定因素,因此它们都是教學中的主攻方向。正确认识重点难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确定教材重点与难点的基本则
(1)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必须具有整体意识,即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总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2)独特性原则。主要是指研究教材的个性化问题,是对一类或一节课具体的把握,主要解决个性化问题。
(3)创造性原则。对教材的创造性分析和把握,是处理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高级形式。他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充分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理论因素与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4)实用性原则。在教学中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处理,还应充分注意其实用性,即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基础进行钻研。
三、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如何突出重点
确定重点是为了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的。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1)攒聚突出法。每节课的内容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教师讲述各要素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
(2)识图突出法。历史教材中的图像,往往与重点内容息息相关。重视识图教学,常常是突出教学重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3)图解突出法。图解的好处是使学生一目了然,把复杂抽象的层次化为具体的直观;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基本史实甚至基本理论概念能深刻理解和永久记忆。
(4)重复突出法。简单的重复使人厌烦,然而课堂上必要而机智的重复,却不但不会使人厌烦,反而能够通过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造成一种递进的层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深化,给人一种又熟悉又新鲜的独特感受。
2.难点的突破
教师要端正对难点的认识,找出产生难点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1)阶梯设疑法。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问题,涉及革命派、清政府、立宪派、旧官僚、北洋军阀,以及外国帝国主义等多重关系,疑惑丛生。为把这一问题讲清楚,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立宪派和旧官僚为什么站到革命一边来?②他们怎样从革命政府内部进行破坏活动,支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③帝国主义为什么由利用清政府到严守中立,后又转到支持袁世凯篡权活动?④袁世凯用什么手腕逼清帝退位,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⑤孙中山又是怎样让袁世凯篡权得成的?⑥资产阶级革命派向袁世凯退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组有阶梯性的问题,于不疑处有疑,层层铺垫,极易讲清又能有效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表解法。即通过表解内容的形式,理清线索,化繁为简,调动视觉功能,增强教学效果。此项方法的教学,最能体现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补充法。由于教材受到教学时间、篇幅、选材的限制,不可能将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出现的一切人物,不分影响大小,统统罗列进去,并作详尽的叙述。为了充分化解难点,教学中可视具体情况,对教材做适当的补充
总之,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的如何,是决定一堂课的质量、效果、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构成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与难点把握得准不准,解决得怎样,不但极大影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质量、结构和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教学的密度、深度、效度,一句话,它关乎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学不可以已”,“在止于至善”。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9.高一物理重点和难点教学计划 篇九
大多数同学认为本课功课比较复杂,学起来比较吃力,还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就不会解题,高一物理力与运动教学计划拿来给大家锻炼一下: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一个沿光滑水平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度被弹回,与墙作用的时间为0.2s.求小球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本课以必修1教材为依据,通过定律的探求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常用方法,所以本节课不只是让学生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更应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超重与失重
本节课是学生学完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旨在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力学单位
(1)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知道经典力学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物理学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2)了解经典力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对当时自然科学、社会发展的影响.
10.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篇十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是指关于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有何重要性?怎样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即采用那些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本文作者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供大家教学参考。
二、众所周知,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
那些对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和技能起决定作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称为教学的关键。它是教学活动中解决主要问题的着手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教学的重点应是公理、定义和定理。定理是由公理和定义推导出来的。公理和定义就是教学的关键。可见,教学的关键也可以说成是教学重点中的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的三要素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三、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如果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不当,而且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那末不但谈不上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章节甚至整门学科或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为,这样一来,学生未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和技能会不断积累,越来越多。这就必然会导致整门学科或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降低。所以,必须从每一堂课着手,尽全力解决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中,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尤为重要。它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的关键。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比较容易的。事实表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在教案中写出重点和难点的项目和内容,然而在教案中没有写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的情况却屡见不鲜;甚至有个别教师还不知到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有那些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
总之,正确确定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不仅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而且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教学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强弱以及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功。
四、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必须重视和认真备课。这是解决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前提条件。为了正确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认真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进度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显然,为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列为教学重点。而且,有的学科的教学大纲,对于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有明确的规定,只需结合教学实际贯彻执行就行了。因此,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一项重要工作。
2、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重点主要决定于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例如,如果教材中某一内容是诸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或者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内容的关键,那么这一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二项重要工作。
3、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难点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除了教师本身要有自知之明以外,还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据以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难点。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或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不必列为教学难点。因此,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三项重要工作。
4、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
要善于总结自己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同时,虚心学习别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地用它们去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这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四项重要工作。
五、突出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中要讲清主要问题,讲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
1、保证时间
保证时间,就是在突出重点上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为此,在备课时要合理安排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上课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着重讲解
着重讲解就是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讲深讲透,使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突出重点的基本方法。为此,在备课时要备好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教学重点上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索;上课时要做到有详有略。
3、口头强调
口头强调就是要用准确的语言和加重的语气向学生明确指出教学的重点。可以在每堂课的复习旧课环节,再次口头强调旧课的重点;在每堂课的引入新课环节,在指出本次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的同时,口头强调新课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能够主动地去领会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板书提示
板书提示就是采用板书图文这种直观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可以对重点内容板书必要的插图;可以详细地板书重点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板书重点内容的讲授提纲和要点,或者在其下画下划线。总之,通过板书提示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若学生能笔记板书内容,就能将教学重点记录下来,反复复习和领会,从而不断加深对教学重点的印象。
5、实践应用
在这里,实践应用是指利用实践应用这类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例如,针对教学重点布置复习思考题、练习题和作业,上习题课、实验课和实习课等。这类方式方法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也有利于训练和掌握基本技能。
6、考查考试
在这里,考查考试是指通过考查考试环节去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它主要是指针对教学重点进行考查考试的命题和考题的分值分配。应用这种方式方法来突出重点,不但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高度重视;并且能够检验突出重点是否成功和有效,以利于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六、突破教学难点,就是对教学难点内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弄懂和会做。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一般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突破教学难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
1、保证时间化难
与突出教学重点一样,突破教学难点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2、慢速化难
慢速化难是指在讲解难点内容时,放慢讲解速度和教学进度。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边听、边思考、边记忆、边消化吸收。
3、直观教学化难
对于由于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实验操作复杂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加强直观教学、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这种方法去加以突破。直观性教学手段,除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以外,主要是具体的实物、教具、模型、图片、图表、音象教材以及模拟和现场的实验、实习等。当然,在给学生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思维。
4、分解难点化难
对于由于教学内容复杂使教师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分解难点、各个击破这种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它要求将一个大型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型难点(其中也可能分解出非难点),以大大减小突破大型难点的难度;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逐个突破这些小型难点,从而达到突破整个大型难点的目的。对于综合性强的大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课题,采用这种方式方法突破难点,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5、温故知新化难
对于由于旧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使学生难于接受新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温故知新这种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它要求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温故知新,既是针对本门学科,又是针对相关学科而言的。
6、实践应用化难
在这里,实践应用是指采用实践应用这种方式方法去突破难点。它主要包括上习题课、实验、实习等方式方法。通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再加上教师及时、具体的现场指导,是易于突破难点的。这种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突破难点。
七、为了解决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应对以下几点给予足够的重视: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的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教学的难点不一定是重点。然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具有“同一性”。例如,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另外,就每一堂课或每一课时而言,是否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或者是否同时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有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同一性”。在以上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中,有的既适用于突出重点,也适用于突破难点。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另外,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有灵活性。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而应立即增加教学内容或布置课堂作业。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又需要在课堂上讲请楚,因而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时,教师应精减一些教学内容,或把部分课堂作业改为课外作业。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11.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教学 重点 重要性 难点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199-01
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成绩与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对动作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体育教学中的动作重点是指动作中的重点环节,它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所教整体内容来精心设计和确立。动作难点指的是动作中链接过程,这要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予以明确。体育教学中,把握了教学的动作重点和难点,教学效果才有明显提高。
1 动作结构的掌握
1.1 动作结构层次
动作结构的教学与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明确动作及运动关键环节,了解动作的整个程序;二是将整体动作予以分类,便于了解和掌握各个动作的细节;三是把单项动作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四是记清各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方式。
1.2 动作结构定义
动作结构由基本动作和动作程序两个内容构成,动作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因素的组成对动作要领有重要影响。在构成因素及其程序相似的情况下,动作由各组成因素不同,这会给动作行使带来一定的差别,如投掷运动,它需由预备、助跑、用力、缓冲等步骤构成,没有这不同的四个部分就不可能完成投掷这项体育运动。即使完成了,也是不可能是符合规律和完美的。
1.3 动作结构约束看动作的进行,动作是在一定动作环境及有关姿势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当然,动作的结构相对来说不会有变化,各个动作的进行都有制约因素,但各个动作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运动功能的表现有其固有的特性,即由各个动作的链接而逐步演绎出其整体性。这是动作结构与动作环境、运动功能融为一体的因素使然。
2 突破重点的重要性
2.1 重点环节的内涵
一个动作无论有多么复杂的结构和程序,里面总有一个起着主导作用的成分,这就是动作技术关键部分。如背越式跳高这项体育运动动作,它的关键部分是起跳,亦即“过杆”。之前的助跑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起辅助作用。重点把握的关键部分是“起跳”。“起跳”失败,之前的助跑是徒劳的。
2.2 掌握重点环节的作用
致力于体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必须懂得一个体育项目中重点环节的重要作用,抓住了重点环节来教学,就等于抓住了“纲”,纲举才能目张,一切次要的环节均在掌握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果,才会出成绩,若放弃了重点环节的教学,要想取得教学成果是不可能,故要重视重点环节的掌握在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突破重点的方略
只有慎重研究确定一堂体育课的重点,针对重点来备课,将多种教学方式写入教案,本着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准备一桶水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变通、游刃有余,突破动作技术重点,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重点突出。如挺身式跳远运动教学,就要研究出这项运动的重点,准确踏板不越位是一个重点。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如何在助跑后准确踏板的技术,不仅只是讲,教师还要作示范,先讲后示范,先示范后讲均可,但保证学生能听懂所讲的要领,看清示范动作过程这是前提。然后要学生去仿做,把学生的动作状况与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然后再让学生去做,反复练习,反复研究,这样的教学才会见成效。
3 攻克难点必要性
3.1 动作难点内涵,指各个动作的细节及实施的过程
运动技术课的有关内容从理论上看均能理解,难的是付诸行动,如演戏是一个道理,能给演员的唱腔、动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但身体力行就难了。体育运动技术难就难在亲自去做。但难,不能说不做,方法是对难点进行分解,尤如电影的慢镜头一样,一个一个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当学生看清弄懂了,再把一个个分动作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2 细节的把握
当然这些细节,除了老师讲解外,还必须要学生加以体验,有的细节动作起来并非有一定之规,但只要结果一样就并无大碍。
3.3 攻克难点
动作技术学习在最后阶段有一个难关,人们称之为“高原期”。即:练习成绩在达到中上水平时,升不上去了,有些学生通往成功的路上灰心了,退缩下来,有的在“高原期”里止步不前,此阶段是技术教学过程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必须通过多渠道来指导、督促学生,使学生坚持训练,所谓多渠道是指思想教育,考核记分、趣味施教等。
在动作的众多细节中,突出了难点,就可达到事半功信的教学效果。如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达到向上运动的最佳效果。那么,在起跳技術的细节中,起跳腿的积极前伸与制动和摆动腿与双臂同时向上摆动的协调配合,就成为了起跳技术中的难点,它决定着起跳效果的好与坏。
3.4 难点的可转化性
在教学中应考虑怎样才能突出重点,分散或转化难点,怎样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化难为易。如体操教学中的团身前滚翻,这是比较简单的动作。从蹲撑开始,由上身向前倾,双臂向前伸远撑,双脚蹬地,双腿伸直,提臀,屈臂低头,使头的后部、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当臀部着垫时,快速屈膝团身,前滚成蹲撑。难点是:双臂伸撑时与蹬地的配合。难点是向前滚动技术的正确掌握。对此,可要求学生在助力作用下,加大前滚速度和力度,突破团身技术获得前滚翻的动作体验,然后让学生自述并实践前滚翻成蹲撑动作轨迹的特征,引导学生揭示团身与向前滚动顺利完成动作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果。
12.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十二
体育教学的重点如何确定?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体育教材的重点上。简单地讲, 我们应该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意义里找体育教材的重点。
体育教材的重点存在于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上, 抓住重点, 就抓住了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解决了教学重点, 就完成了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那么,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根据我国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 健康第一的的思想可谓是当代教育、当代体育乃至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 是强国强种的千秋大计。所以, “健康第一”是我国目前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体育教学和体育教材的重点就在这核心目标之中。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重点和体育教材的重点是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意义里找教学和教材的重点。如“跪跳起”教材, 发展学生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 发展学生跪着蹦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灵敏能力等就是教材的重点。教材的重点找到了, 教法也应运而生, 引出几个教法:跪着蹦10次, 再跪着向前蹦着走2块长垫子的距离。练习方法的设计就是根据教材重点, 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而设计的。
体育教学的难点如何确定?体育教学的难点也主要体现在体育教材的难点上。简单地讲应从技术关键中找教材的难点。那么, 技术关键在什么地方?在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中, 技术关键存在于技术中以最短的时间发出最大的肌肉力量的点。如急性跳远的踏跳、投掷技术的最后用力、排球扣球的最后用力击球等技术点, 均是在完整技术中, 发力最大、用时极短的点。
体育教材的难点找到了, 教法应运而生。还如“跪跳起”教材, 难点是迅速抬起大腿, 由难点可引出几个教法:从箱盖上向下蹦;拉着学生手让学生跪着蹦起, 并能连着做。总结出“四力 (摆臂制动、腰的屈伸、小腿压垫子、大腿向上摆) 合一起, 跪立能跳起”的要领。
体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区别在哪儿?体育教材的重点主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相连, 主要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 应该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体育教材的难点主要与体育技术技能教学相联系, 主要解决技术教学问题。在体育教学中, 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是达到体育教学核心目标的手段之一, 而不是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或终极目标。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 育身心全面发展的人。难点是掌握技术技能所必须突破的, 掌握技术技能是为“育人”服务的, 所以, 难点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 但却是技术技能教学的核心。而体育教学的重点就是体育教学的核心。
13.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初中化学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事物,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1、课标中的内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 学情分析
本课题强调注意实验的探究过程,如美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又为什么减少等。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怎样的判断才算是科学的判断?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应该注意,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要明确落实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这一关键点上,这不仅有利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而且为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准备了基础知识。通过本课题的学生活动、探究,得出对质量守恒的认识,然后通过两个质疑性实验来完善学生的认识,最后是从微观角度给出了说明。本课题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获得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14.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十四
我是一名来自延边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工作已整十年,但从事班主任工作却只有一年的时间。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既繁琐又辛苦,特别是语文教学这一块。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能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则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率的关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曾经出过的一节公开课《一面五星红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来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在教学中我适时进行教师示范,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1、以生为本、朗读感悟,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采用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爱红旗”的句子自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这样不但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能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2、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重、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去”等词语和短语。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动作实际上更有力地表现了“我”的爱国热情。又如“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抓住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自读,特别注意读好“犹豫”“展开”“凝视”这些重点词,让学生评议,找出重点词句。这一环节教学实施时我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用动作和表情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重点,找出面包店老板表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的老板从‘平等交易’到‘费用我付’,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的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文章重点、难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15.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十五
一、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 是指一个完整技术中的某一个主要环节或是指组合技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学生对此环节或核心部分掌握与否, 直接影响到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 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另外, 对教学重点还有一种理解, 就是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如重点单元、重点技术等, 像篮球传球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传反弹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 但考虑到双手胸前传球是其他传球的基础, 掌握后有利于学习其他传球技术, 篮球教学中都会把双手胸前传球作为教学重点, 从这个角度讲, 教学重点是个相对的概念, 它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二、对教学难点的理解
由于遗传、周围环境、运动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反应速度、体能状况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学习同一技术或技能时, 有的学生很容易掌握, 有的学生掌握困难而成为学习中的难点, 出现的问题不尽相同。另外, 教学难点亦可随学生对知识、技术、技能的逐渐掌握而发生改变, 既旧的难点突破了, 又可能有新的教学难点产生, 所以教师要随着课的进行, 不断地、及时地发现问题, 不断突破难点, 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三、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之间关系的理解
重点是教学内容本身包含的, 所有学生都要掌握, 否则就会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或难以完成动作;难点是教学中生成的, 因学生而异, 如学习前滚翻的动作时, 有的学生可能蹬地方向不对、力量不够, 有的学生可能团身不好, 有的学生则可能双手推垫子用力不够;教学的重点不一定是难点, 教学的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然而,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具有同一性, 如刚开始学习投篮时, 重点和难点都是球出手时手腕和手指要用力适度, 有手指拨球动作。另外, 就每一堂课而言, 是否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否同时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都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对单元教学重点的理解
体育新课程提倡单元教学或主题教学, 特别是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都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呈现。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 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 单元教学就是对某项运动技术或组合运动技术进行系统教学的过程。因此, 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单元目标作为重点, 一堂课实施的目标就应当是单元目标, 课与课的要求也许有区别, 但同一单元各节课的目标应当是相通的。
同样,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是其所在单元的重点, 是单元重点的具体化。教师在确定单元内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时, 一节课可能会着重解决单元教学重点的一部分, 下节课再着重解决另一部分, 或连续几节都是把单元教学重点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如,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攻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 重点是“挥拍发力和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估计学生在攻球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方面有困难, 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正手攻球包括身体站位姿势、攻球时的重心转移、挥臂路线、攻球时球拍的角度、击球时机和击球位置的选择、大小臂与身体的角度等若干个技术环节, 需要5节~6节课学生才能基本掌握, 因此可将第一次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持拍手向左前上方呈弧形摆动, 掌握正确的挥臂线路”, 难点确定为“引拍时重心转移到右脚, 攻球时移到左脚”;第二次课教学重点确定为“击球时固定好球拍的角度”, 难点确定为“攻球时腰、髋带动上体向左转动”。再如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包括传切、突分、掩护和策应四个具体的战术配合, 教学重点是“正确的移动路线和技术动作”, 难点是“配合时机和位置”。在传切配合单元第二次课中,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无球学生的摆脱与切入跑动”确定为教学重点, 预见学生可能在“创造传、切配合的条件, 把握配合时机”上比较困难, 因此将之设置为难点。
五、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笔者认为首先应确定学期和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做到既有通盘考虑的学期和单元计划, 又有落实到每一课的具体安排, 各课的重点和难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其次要吃透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只有熟悉和贯彻课程标准, 才能明确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结构、目标体系, 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第三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从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的联系性和发展性中挖掘出教学的重难点, 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教材, 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四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备课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特别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五要分析运动技术动作的结构。各个运动项目都有着固有的技术结构, 教师在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时, 应该认
确定教学难点三步曲
李志勇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锦纶中学, 315301)
目前, 教师在制定课的教学难点时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移植, 即移植网上或公开课上的难点, 另一种是凭经验和想当然确定难点。这两种途径都是不客观的。笔者通常分“三步”确定课的难点, 效果较好。下面结合自己确定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的难点的过程进行阐述。
一、了解教材的易犯错误
首先,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教教材的易犯错误。比如, 为了了解横箱分腿腾跃的易犯错误, 笔者翻阅了以前的教学大纲、教参、教材教法和杂志, 浏览了网络, 收集、归纳了横箱分腿腾跃的易犯错误有:1.手撑器械时收腹前摆腿或肩前冲;2.顶肩推手慢;3.两手向后下方推;4.无制动展髋动作;5.单腿起跳;6.助跑时重心在后;7.上板前最后几步“倒步”;8.上板时用全脚掌踏板;9.提臀不够高;10.分腿不够大;11.屈腿。当然, 除了查看资料,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计学生的错误。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充分了解教材的错误, 为接下来确定课的易犯错误奠定基础。
二、确定课的易犯错误
在体育教学中, 教材一般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的。在了解教材的易犯错误后,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单元课次所学习的技术环节确定每次课的易犯错误。还是以水平四横箱分腿
真分析技术动作结构, 寻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学生相对较难掌握的动作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第六要善于总结。要善于总结自己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虚心学习别人在这方面的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
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不仅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 也是教师必须具备腾跃教材为例。它动作比较复杂, 一般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单元第一次课是在保护与帮助下过横跳箱;第二次课是独立完成横箱分腿腾跃, 对动作姿态有要求;第三次课是考核) 。由于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是在复习山羊分腿腾跃的基础上, 尝试保护与帮助下过横跳箱, 并且对动作细节不过分关注。因此, 在上述11个易犯的错误中, 真正与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有关的错误只有6个:1.手撑器械时收腹前摆腿或肩前冲;2.顶肩推手慢;3.两手向后下方推;4.提臀不够高;5.分腿小;6.屈腿。也许有人要问, 为什么没有助跑与起跳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时已经掌握了助跑和起跳技术。
三、根据学情确定难点
在了解每次课的易犯错误后, 接下来是根据学情确定大多数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学难点) 。如从第二步分析得知, 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学生的易犯错误主要有6个, 哪个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即哪个是本次课的难点呢?对此, 要结合学情进行分析。分析学情一般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原有技术基础等方面着手。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 他们在初一阶段已经学过山羊分腿腾跃, 并且技术掌握得比较好, 但大部分学生的顶肩推手时机不对, 主要原因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 肌肉长度的增
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功。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
第一, 讲解示范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对所学技术需要掌握的重要环节、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个大致了解, 不至于学生在接触新动作时, 满脑子都是重点和难点;第二,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难易程度,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 尽量把难度较大的动作技术进行分解, 由大步子化成小步子, 做到先简后繁,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对素质差的同学可降低难度逐步掌握;第三, 要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创设条加快于体积的增加, 因而上肢和肩带力量比较差。而本次课的顶肩推手动作对学生的上肢和肩带力量要求更高 (助跑速度更快、提臀更高) 。经过上述分析, 不难看出在上述6个错误中, 顶肩推手慢是本次课大多数学生易犯的错误, 换句话说, 顶肩推手即是本次课的难点。于是, 笔者针对难点设计了几个措施, 由于难点确定合理, 因此,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这三步对确定任何一节课的难点都适应, 你只要准确地分析学情, 难点的确定一般都比较准确。
课堂受诸多因素影响, 再聪明的教师也不能事先完全预计——真实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因而授课中, 教师及时吸纳学生的反馈信息, 灵活处理难点, 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在一次公开课上, 笔者上课的内容是“脚弓传球”, 课前, 预设的难点是“传球腿外旋90度”, 可在教学中, 由于笔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预设的难点很快被突破, 于是马上调整教学目标、难点和教学步骤, 将难点变为“传准”, 采取的步骤为“不断缩小传球目标的传准”。结果, 本堂课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又如, 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 确定的难点是“手着垫时, 手臂有短暂的支撑”, 在初三 (1) 班教学中, 效果很好。轮到初三 (2) 班时, 发现大多数学生手着垫时手臂都有短暂的支撑过程, 可在滚动时出现不圆滑现象。于是笔者将课的难点调整为“滚动圆滑”, 同时, 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步骤进行突破。结果, 大部分同学 (学生) 在做鱼跃前滚翻时, 不仅手着垫时, 手臂有短暂的支撑, 而且有腾空, 滚动圆滑, 超额完成本堂课的目标。
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第四;找准时机引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 1990.
[2]吴键.体育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有效突破[J].体育教学.2009.8.
【拼音教学重点难点】推荐阅读:
拼音复习重难点整理12-05
拼音教学论文:拼音教学重激趣07-03
拼音复习教学08-16
讲故事学拼音──拼音教学方法初探08-26
拼音教学dtnl教学反思07-01
拼音教学法07-04
拼音教学教研交流08-03
拼音教学的疑惑12-08
拼音教学现状与策略06-30
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