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燃烧的爱心(共4篇)
1.一颗燃烧的爱心 篇一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真有意思,现在我讲给你们听,我和你们一起分享吧!
放学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同学们有的带了伞,有的没带伞。带伞的同学冒着大雨冲了出去,没带伞的同学在教室里焦急万分。天气越来越恶劣,又是闪电又是打雷,雨越下越大,地上的雨水像小河一样到处流。可是小欣的妈妈还没有来接她,她急得都要哭了。这时班主任王老师来了。
老师看到小欣和几个小同学站在教室外面淋雨,就赶紧走到她面前,一边给她打着伞,一边深情地问她:“小欣呀,是不是家长没来呀?”小欣低声说:“是的。”“哦——”老师摸了摸小欣的头,二话不说跑到校门前的小河边看了看。她看到洪水从上游冲了下来,河水猛涨,河上的小木桥都快被淹了。险情出现在老师的眼前。这时小欣她们也来了。看到凶猛的河水,小欣吓得“哇哇”大哭。王老师毫不犹豫的蹲下身体,背起小欣,让小欣打着伞。就很快地走上了小桥。这时河水已经漫上了小桥,淹过了老师的膝盖。天气更加恶劣了,风也更大了。王老师吃力地把小欣背过了河。她的衣服都淋得透湿。小欣感激地对老师说:“王老师,谢谢您。”王老师笑了笑说:“不用谢,回去吧,小心点啊!”
王老师又来到河边,来来回回地,把那几个不敢过河的小同学都背了过去。
王老师回到家,就发高烧了,他感冒了。但是学生们的感谢的话语使她感到很欣慰。
2.捧着一颗爱心去厚爱 篇二
内容摘要:
厚爱学困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和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如他们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因此,我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信任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厚爱 学困生 以情动人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一直注意素质教育,把德意教育寓乐于情感教育之中,因为只有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理解,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厚爱。特别是学困生更要以情动人,以情施教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老师要理解他们。学困生经常得不到表扬奖励,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将爱更多地向学困生倾斜,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前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表扬、一个温柔的抚摸……都能体现老师对他们的爱心。学困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在师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疾高明的多”。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态度鲜明的向所有学生表示:“只看你们的以后,不看你们的过去。只要努力,进步了就都是好学生。”平时我经常深入到学困生中间,不提及他们的短处,和他们融洽地在一起。同时在座位安排上,尽量让学困生坐前面,避开优等生,自成一组,一方面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听清老师讲课,也便于老师督促、管理;另一方面让他轮流当组长,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我根据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项目设计了一张“学习情况统计表”,开展了“我能行”活动,表现好的得到一颗“星”,每天由小组长和我共同对他们进行评价,做到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根据得星多少表扬奖励。没想到他们个个争着当组长,争着表现自己。
二、用关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困生由于多次失败,在课堂上大都抬不起头来,有时还遭受到骂、挖苦、讽刺,因而他们就对学习产生为难情绪和自卑感,更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如能厚爱学困生,在他们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形象,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班上有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平时最喜欢在伙伴中挤鼻子弄眼,尤其是小女孩,课间和放学后,常常乘人不备,不是抓把土放在别人的衣领里,就是在别人脸上抹把灰,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东张西望。为了此事,不知被家长骂了多少次,长期以来,家长对他也渐渐失去信心,学习成绩也一天不如一天,慢慢地自己变得有些自暴自弃。为此我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效果甚微。可是,有一次学校大扫除小刘表现得非常积极,累得满头大汗,后来他干脆脱下外衣,只穿一件汗衫。初秋的天气凉习习,我见此情景,疼爱地摸摸他,“快擦擦汗,你今天干得真不错,这才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没想到这么一个爱抚的动作,这么一句关切的话语,使他激动得一回家就向妈妈报喜:“今天老师表扬我啦!还摸我的头呢!”一向不爱写作业的他居然没用妈妈催促就写完作业。打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纪律好了,学习积极了,学习成绩也赶上来了。
三、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心。
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潜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现、去捕捉“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有一个姓林的男同学学习较差,进入三年(3)班是最后一名。因为成绩差,较自卑,只跟几个同学来往。沉迷于电子游戏中,无心学习,一到上课就说话。几次谈话都没有效果,后来跟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配合下,并及时肯定他的成绩,逐渐有了好转;上课不再说话,积极参加学校、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用细心保护他们的专业才能
根据辩证法所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教学实践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有时也有缺点:而表现较差的学生有时也会有优点。
作为教师的职能,只有充分利用他们的优点,因势利导,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取得预期的进步。在进行个别教育的同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事实取得实际锻炼的机会,取长补短。
如我班有个姓郑的男同学近阶段学习成绩更是急剧下降,布臵的作业无按时完成。老师的提示,当作耳边风,还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连课堂作业干脆不做了。正当我束手无策之时,科任林老师怒气冲冲地把两幅钢笔行书书法摔在我办公室,告诉我:“小郑上课时无心听讲,还偷偷在课堂上写书法行书。怪不是近期成绩老是不及格。”我一看,一首七律,长征行书横幅书法。流利的,秀气的活龙活现映在眼前,我不信这是小郑写的。当把小郑叫到办公室询问,并当场写了一幅同样的字体,我才相信,这孩子还真有书法兴趣呢!
我灵机一动,立即与科任林老师交换了意见:采用一为二的教育方式,配合家访工作的进行,对小郑进行批评教育。取得了一致的意向。
处理这个学困生,重点是因势利导,促使其认识课堂学习不能马虚及分心。应自觉处理好写书法与学知识的相互关系。主、次切切不能颠倒。为了鼓励积极因素,我把这些书法作品分给同学们欣赏,大家都说小郑像书法家,只是不该在课堂上偷偷地写。并批评把学习这个主要任务丢开,真不应该,得不偿失。我在旁边注意到,小郑在同学们的评论声中悄悄地低下了头,显得局促不安。考虑小郑已有所触动,我抓住时机,把书法作品收回讲台,制止了七嘴八舌的学生,下达了任务:
1、在最短时间内,由班长给小郑补课,把未完成的课内、外作业补上。
2、为了美化教室环境,我让小郑把最满意的作品,书写五幅,挂在教室明显的位臵。
然后引导小郑:“你有这么优秀的书法作品,说明你并不笨,只要认真 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肯定能取得好成绩的。”
我耐心的启发教育。挽回了小郑诚实的认错态度:家访后的第二天,小郑主动找科任老师承认错误。并把补习后的作业交给老师。表示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通过阶段来的观察,小郑学习成绩回升了,课堂上听课很专心,不时还回答问题。其家长来校时,高兴地说:“感谢老师的教育。现在孩子在家里是先完成学习任务,再抽时间练书法了,真是学习与书法两不误。
从这个学生的转变分析,保护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其专业才能,引导其认识错误行为是很必要的。往往比直接的批评教育更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五、用耐心和激励性语言促进他们的转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困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教师语言行为稍不讲究,就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学困生更要巧妙运用鼓励语言,上课时放低姿态,随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用亲切商量的语气,先鼓励学习态度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我常用“真聪明”、“你进步了”、“试试看,你也能学会”、“老师相信你能行”……使学困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一句表扬话语,一片真诚的掌声,象甘露一样滋润着他们干枯的心田。因此,我常常毫不吝啬给予赞扬的词语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课余时间,我安排上层生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补课,从而使他们 感到老师的可亲和集体的温暖,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班里有个姓李的男同学。因为数学基础太差,所以无心向学,学习成绩在及格线上下,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他考过的试卷进行分析,发现他对填空题、应用题这两部分的试题基本是不会的,于是我便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改变学习方法,经过师生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期末考试还取得了80多分的好成绩。
3.坚守三尺讲台,奉献一颗爱心 篇三
——太和六中xxx先进事迹介绍
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偏远的农村小镇,坚守三尺讲台,奉献一颗爱心。这是xxx同志的人生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社会赋予了他很多耀眼的光环,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xxx老师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八年来,他乐此不疲,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高尚。
一、持之以恒——课改路上的“领头羊”
作为一名教师,xxx老师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为此,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信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他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
他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多次在县级优质课、多媒体大赛中获奖,他所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县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时逢课程改革,他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上网搜集最新教育信息,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他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持之以恒。课改迅速使他成长为我校的骨干教师,同学科的领头人。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我校的高中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无私奉献——学生心中的“老大哥”
从教八年来,xxx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他所带的班级
里,学生始终沐浴着一股爱的阳光。对待学生,他从没有过板着面孔的批评训斥,而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风细雨般地去感染着整个班级,影响着每个学生,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去融化孩子们心灵的坚冰。在他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八年来,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2008年,他所带的班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2010他们班光荣的被评为县“五四红旗团支部”,2011年,他们班被又被评为太和县“文明班级”。2013年,我校实行课改,他们班被定为“课改示范班”。八年来,他总是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在他们之中已经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师生之情,学生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
三、任劳任怨——组织队伍里的“排头兵”
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2008年他被推荐到校团委担任团委副书记。2011年担任团委书记。多年来,他带领校团委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以服务于学校各项改革,服务于校风、学风建设,服务于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拓展工作平台,延伸工作手臂,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和上级团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他的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他本人多次获得县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县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努力工作下,校团委也被评为县级“红旗团委”。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践行着做
4.一颗燃烧的爱心 篇四
“小晨,你给我到后面去!”老师怒吼着。
她又因为什么被骂啊?我冷冷地往后面看了一眼,哦,她又上课玩笔了。哎,她真的好不自觉啊!总是丢我们这小组的脸,想到这,我不禁又对她增加了几分厌恶。
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个身影很熟悉,呀,那不是小晨吗?
我不愿意跟她一起走,于是就在后面慢慢地踱着步子。忽然,我看见了一只流浪的虎皮猫,它的肚子鼓鼓的,却奄奄一息的趴着。我突然想到,它是不是怀孕了呢?它一定很饿了。天啊!它居然开始吃面前的草了!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却一分钱都没有摸到,糟了,今天的钱都被我花光了,现在怎么办呢?
正当我爱莫能助时,我看到了小晨楞楞的站在原地,看着那只流浪猫。她的手紧捏着几块钱,似乎在想着什么。她想给猫儿买东西吃吗?我听说她以前被猫抓过还打过针呢!她会有那么好心吗?
我正想着,小晨却突然飞奔着跑向小卖部,我很疑惑,她到底要干什么呢?我不自禁的跟了上去。还没走到小卖部,我就看见小晨出来了,手里还拿着牛奶和火腿肠。我愣住了,傻傻的看着她。
她小心翼翼的走到猫旁边,把火腿捏成一段段放在猫面前,只见虎皮猫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它边吃边抬头看着小晨,喵喵的叫着,好像在说谢谢。小晨摸着虎皮猫的脑袋,把牛奶倒在手里,虎皮猫咕嘟咕嘟的喝着,而小晨就静静的看着。
看到这里,我的心有一股暖流涌起,我想,原来小晨是一个好同学,因为她有一颗纯洁的爱心。我不应该因为一些小事情就看不起她。
我走了上去,陪同小晨一起喂猫,小晨看着我,笑了。
从此,我们经常一起去喂街上的流浪猫,因为我们知道,爱心,是相互传递的。
【一颗燃烧的爱心】推荐阅读:
燃烧我们的青春09-23
激情燃烧的秋天10-05
激情燃烧的岁月01-07
燃烧吧青春的诗歌09-27
勇敢燃烧的作文800字07-07
燃烧与灭火的导学案06-22
我是一段燃烧的文明作文08-09
关于防止锅炉燃烧灭火的技术措施02-24
激情燃烧课堂02-12
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的演讲稿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