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2024-09-25

青春期教育课反思(共15篇)(共15篇)

1.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一

“青春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中的第三节,是前一节“人体生殖系统”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愿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确保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

2.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形态及生理结构、功能变化和青春期心理变化)。

②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课前小组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在课堂中的讲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抗拒恐惧心理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正确对待人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共同健康渡过青春期。

3.教学重点。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及其卫生。

(2)识图能力的提高与如何主动学习。4.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5.教学突破

(1)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突破口,结合资料分析、讨论等突破重点和难点。

(2)课前与同学交流、谈心,让学生提前对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再正面疏导,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做好青春期的卫生,抓紧时间主动学习。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通过调查,与学生共同确立本节课的主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方式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不同形式)。同时,教师还要查阅有关书籍、登录有关网站,收集青春期的相关资料,并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必要指导。

2.学生准备。

①课前一周,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次身高和体重,统计分析全班结果,绘成曲线图;完成有关青春斯问卷调查。

②回忆自己在进入初中以来,身高、体重、声音等方面有些什么变化。③分男女两组,分别统计本班男生出现遗精的人数,女孩来月经的人数。男孩出现了遗精,女孩来月经的最初反映是什么。

三、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

1.提问:请告诉老师全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是多少?

2.汇报:从校卫生室统计的七年级以前的学生体检结果,让学生描述从小学到初中来的一些变化。

3、陈述:你们从母亲体内生下来后已经有11-13年了,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板书:青春期)

(二)探究交流

这个环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对调查结果的汇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在课下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课堂上生生互动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探究成果,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生理卫生。

(1)青春期男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在小组中选取一名课堂主讲人。学生通过在课下的精心组织形成了完备的讲授方案与材料,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青春期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的突增现象,心肺功能的增强以及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发展。特别着重说明了青春期男性生殖系统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青春期男性遗精现象的科学道理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遗精。在此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制的青春期男性身高体重及睾丸发育特征的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可以直观和理性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组长作为课堂主讲人。该组学生以对比的形式对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课下与第一组学生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教学材料。如男、女青春期到来时间上的差异,生理变化上的差异,强调生理变化的原因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产生的,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月经的形成以及行经期卫生等关系女性青春期身心健康的问题。该组学生通过女性与男性在青春期中发育的共同点,强调指出,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环节中,这个小组的学生利用女性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曲线,与上一组学生出示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使大家清晰认识到女性青春期发育的特征。

2.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

这个小组以青春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选举了一部分学生参与这部分内容的课堂讲解过程。首先,该组组长以主持人的形象出现,将课前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明确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普遍性,从而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综合调查所有结果,组织同组同学以课堂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小品式的表演,首先使学生体会到青春期独立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师长的关心与爱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力争使学生形成尊重父母师长的良好品质。同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良好地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方面以孩子的语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陈述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分析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某一矛盾。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青春期性意识萌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体会自己在对待异性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这一话题的展开。教师可以在课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述经历,将人的心理发育的几个阶段简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关注青春期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并获得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易出现极端做法的特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常的交往。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提高

在探究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展开对青春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谈一谈对青春期的基本感悟。特别是青春期中男女学生生理变化的区别、心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青春期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等问题的讨论与个人看法的发表。

(王)作业设计

以“青春期宣言”为题写一篇题材不限,字数不限的短文。文章的中心以青春为题材,以沤歌青春、感悟青春为主。

四、教学探讨与反思

1.(1)教学中涉及到学生自身或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点,如初中学生谈恋爱等,教师要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正面的教育和侧面引导。

(2)青春期的卫生,不是通过一节课内容的学习就能达到目的的,可以组织男女教师分别深入男女同学的寝室,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实话实说,现场教育。

2.通过这节课,更让我坚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合适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学生服务,使他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创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方法,将生物学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做生活的主宰者,积极健康地成长,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2.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二

一、年轻一代:迷、乱、俗、哀

阅读网络青春小说其实是年轻一代的一种释放本能的途径, “一种本能的满足可以取代另一种本能的满足, 艺术作品正是这种替代性的满足。如此在这样一个宣泄释放的过程中阅读, 又获得了另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共鸣”, 纵观年轻一代所追捧的网络青春小说的题材,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正处于迷、乱、俗、哀之中。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加上三年的高中, 网络小说几乎是学校领导与老师最讨厌学生选择的读物。原因是网络小说容易使学生沉迷其中, 荒废了学业, 甚至把他们导向不正确的价值观。而特别是随着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其影响更为广泛, 即使是网络不畅通的地区, 也能在电视上观看到。在2012年3月就因为穿越剧发生了这么一出悲剧:福建漳浦县的两名小学女生相约自杀, 其中一名女生在遗书中写到, 想要穿越到清朝拍电影。小学与中学阶段, 特别是未成年阶段, 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因素综合的影响。如今, 网络作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化环境及影响因素, 已经成为了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网络小说的时代, 网络小说对年轻一代的价值导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小说特别是网络青春小说, 因为虚拟而用谎言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梦, 让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正确价值观的年轻一代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 一不小心还会误入歧途。

网络青春小说题材的错综复杂也反映出年轻一代思想的乱。在多元化的世纪, 没有对年轻一代有硬性规定的统一思想统一路线, 思想天马行空, 无所约束, 从而在网络青春小说中书写着各种标新立异甚至是变态极端的心理。而读者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即使在一些明知道“很黄很暴力”的网络青春小说, 也依然可以从中得到阅读的快感。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自我的主心骨, 正如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90后”陈维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现在的我们——‘90后’, 真正要的, 也许只是一个路标, 一座灯塔, 因为, 我们已经迷路太久了”。

网络青春小说有低俗化的趋向, 在百度搜索上还有人曾这样百度“低俗的我想找一些低俗的小说来看看”, 而事实上低俗小说随便到一个网络小说阅读网都能找到。例如一部名叫《宅魔王》, 2012年2月5日登上了起点首页的强力推荐榜, 于2012年8月26日累积获得五百张月票 (起点的新书月票奖及老书月票奖奖励具体金额为:第一名:人民币1万元;第二、三名:各人民币6000元;第四-六名:各人民币3000元;第七-十名:各人民币1000元) , 内容表达口语化, 一些粗口脏话也不避讳, 例如“雷哲彻底无语了, 他真想把威尔斯的翅膀拽下来, 然后问他是不是那个仇人故意找来整自己的, 这你妹的CCAV都出来了”“是你妹啊! 你们这保密工作怎么做的”, 一句粗口“你妹的”在同一章中出现了两次, 读者倒是司空见惯了, 所以丝毫不影响其登上强力推荐榜、获得月票。网络青春小说的低俗除了一些文字上的粗俗, 还表现在大多数小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色情的描写, 在此不赘举例了。

在21世纪的今天, 年轻一代不再需要上场打仗, 不需要忍饥挨饿, 也能享用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他们却要承担可能以前那些年代所不需要承担的哀痛。曾少武、杜军在《90后青少年的网络小说阅读心理——以文化消费观念为视角》中, 有这样一段切实的分析:“我国90后青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 来自家庭6个长辈的过度关心及其寄予的高度期望必然对90后青年学生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加上许多学校以高考考分为指挥棒, 青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挤压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青年学生的一举一动, 在校受到学校管理, 回家受到家长监督, 其自由空间越来越小, 自由时间越来越少。”年轻一代肆无忌惮把网络青春小说增添上五颜六色, 有夸张的红色喜悦, 深沉的蓝色忧郁, 极度的黑色绝望, 朦胧的灰色欲望, 乖张的橙色性情。这百变的题材其实正是他们所挣脱不掉的悲哀的一种体现。

网络青春小说都市言情、校园言情、玄幻、武侠、科幻这些盛行的题材让年轻一代痴迷, 同时也折射出他们的迷茫、狂乱、低俗、哀痛的精神特质。在一个开放性、匿名性的网络环境下, 他们毫无保留地暴露出自己最真实、最深层的一面, 让人唏嘘不已——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要改变这种状况, 当务之急是培育一个强大而正确的向导, 指引着年轻一代走向正确的方向。

二、青春追求:空、大、假、虚

涂绪谋曾探究网络青春小说中的穿越古代题材所体现出青少年的一些陋习、弊病, “折射出了当今青少年世界的一些现象, 如偏执的世界观和视角、对现实的迷失及幻灭感、‘拒绝长大’的逃避倾向、严重的功利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 同时他指出这一种影响的严重性, “穿越小说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关注并加以适当引导”。而其他网络青春小说的题材也同样折射出青少年青春期的精神特质, 总而言之, 反映出他们青春追求的空、大、假、虚。

江汉大学学报曾刊登了一篇学术论文《论小说题材的审美个性》, 文中提到“小说题材是创作主体审美精神的新发现。它是一种由于情感需要导致的精神活动, 题材意识的最初苏醒, 或者说唤醒题材意识的本原动力, 就是小说因素。”再一步印证网络青春小说题材的选择与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年轻一代青春的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甄别了格律恩在理解和叙述圣西门及其学说的误解, 批判了格律恩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的学术态度。他们认为文本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 根据文本而引申和推导思想有可能导致错位和失误;如果只借助“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推测、揣摩和判断, 研究基础就更不牢实, 于是只能通过关注细节、描述客观和判断审慎来弥补。诚然, 通过对网络青春小说文本的解读来分析青少年青春追求情况不够充分, 但亦能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所说“通过关注细节、描述客观和判断审慎”来弥补。首先, 关注细节:在一些讨论网络青春小说的贴吧里, 他们畅所欲言, 有以下的一些言语“本人曾经看过一本H书, 叫《乳来伸掌》。这意思就表达的很明确, 也很到位, 让人初一见就产生了极为深刻且生动的印象”“当一个人有了盛名之后, 那拉炮屎都是香的”“别听X点的, 什么刷数据必究, 刷数据必封杀?那都是放屁”, 从中可以看出来一部分人青春追求的空洞, 没有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夸夸其谈中把一些东西夸大——这是青春追求的空与大。

接着是描述客观和判断审慎, 这可以从较客观地描述网络青春小说来判断审慎青春追求。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文本与思想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是一一对应的”观点时, 网络小说尚未出现, 网络小说作为网络时代的特殊产物, 与传统的“文本”不同, “网络青春小说”未必要对号入座。正如蓝爱国所说“对文学作品而言, 题材既不是无差别的也不是决定性的, 题材的选取和生成一方面取决于文学本体和本体之外的很多方面, 另一方面取决于主体对于客观生活的认识和选择。”例如在起点上连载的一部都市小说《极品抽奖》, 林羽拥有一枚可以抽奖的戒指, 每个月总会来那么几次, “可以抽本易容术、抽本武术、抽本厨房美味大全、抽本2053的科技技术大全, 当然, 抽奖系统还可以抽点其他东西, 未来科技, 超级宠物, 富可敌国, 权倾天下, 纵横花丛不再是梦”。这部网络小说赤裸裸地表达了不劳而获的思想与渴望, 文本与思想上可谓是对应的。再从青春一代创作网络小说的心理来看, 要么是为了求财, 即获得点击率与报酬, 要么是为了求表达, 即精神上的释放与发泄, 不满于现实的条条框框, 反映的是青春追求中的造作与虚伪, 即“假”与“虚”。

三、网络青春小说:简单化与游戏化

杨燕在其论文《浅谈网络小说的负面效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络小说的三大负面效应, 其中之一是“网络小说娱乐至上导致文学创作媚俗风潮”, 她认为文学应该把人两种主要的原始欲望性欲与攻击欲加以道德化的处理再表现出来, 而不是网络小说以感官化的形式宣泄出来、直接表现出来, 还认为“网络小说被越来越多年轻人作为休闲娱乐工具”。确实, 大部分网络小说写手把网络文学简单化与游戏化了, 也正是这一种创作方式对文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文心雕龙》中说“龙凤以藻绘呈瑞, 虎豹以炳蔚凝姿; 云霞雕色, 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 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 盖自然耳。”就是说文章要自然。而大部分网络小说没有达到刘勰这一种“自然”的标准, 相反以“自然”为幌子, 连最基本的小说理论都没有掌握。例如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但在众多网络小说中, 读者一读而过, 心中很少会留下一个诸如诸葛亮、林黛玉、孙悟空、宋江等这样深刻生动的人物形象, 网络青春小说通常会以故事为中心, 把讲故事当作重点, 而忽略了对人物的塑造。这一些文学基本功的缺乏, 使得网络文学趋向简单化。面对众多粗糙的网络文学作品, 莫言指出, 网络文学推崇的肆无忌惮地言所欲言的创作方式, 固然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但由此造成的大量文字垃圾的堆积, 足以完全毁掉读者的胃口。

关于网络文学, 早有“经典化”与“去经典化”之论。但盛行的网络青春小说, 除了一小部分是写手苦心孤诣力求打造精品外, 多数写手是漫不经心地码字, 没有认真对待, 正如欧阳友权说的“网络写手在自由的空间里逍遥恣肆, 以短平快的文字游弋于虚拟的快乐世界, 不追求经典性与精致性, 他们要做的只是如何更充分地展示自己和被他人欣赏, 他所诉求的是自况而非自律, 他追求的是‘当下’和直观, 而不是经典的深度与意义。”陈定家在其著作《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中, 也这样表述“文学经典在走向大众化和娱乐化过程中, 其商品化、快餐化、游戏化、庸俗快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网络小说的游戏化日趋明显, 也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

综上所述, 网络青春小说所盛行的题材虽然为网络文学的发展锦上添花, 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迫切地要求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迷失的年轻一代、扭曲的青春追求以及简单化、游戏化倾向等都需要我们正视并去解决, 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发展中的事物必然要面临的窘境, 而网络文学发展的自我调节以及多数作者的努力, 网络文学将给予我们精神世界更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袁月华.对我国网络小说发展与创新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2]宋辉, 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J].文艺评论, 2000.

[3]曾少武.杜军.90后青年学生的网络小说阅读心理[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涂绪谋.论网络穿越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11.07.

[5]吕幼安.论小说题材中的审美个性[J].江汉大学学报, 2004.

[6]杨燕.浅谈网络小说的负面效应[J].文学教育, 2008.

[7]于洋, 汤爱丽, 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三

1. 用红、绿、白颜色的A4纸分别打印好“A”“B”“C”字样,每位同学1份(学生在上课时用于举牌选择)。

2. 找好上课帮助统计人数的学生助理3名。

3. 重新定排学生的座位:每8位同学中间摆放1张桌子,构成1个小组,每小组选1名组长主持分组讨论。

4. 音乐视频《女人是老虎》《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课件。

二、热身活动:面对面

师:同学们,在正式讨论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我要请同学们来来做2个活动――面对面的活动。(打开PPT)

活动规则:学生面对面,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一:与同性同学(同桌)面对面,和对方握手并另一只手拍拍对方的肩,同时问好,然后说句悄悄话。

指令二:与异性同学(后桌)面对面,和对方握手并另一只手拍拍对方的肩,同时问好,然后说句悄悄话。

师:活动时,面对同性同学和异性同学的感觉一样不一样?——我们正处于青春期,而且已经进入性思慕时期了,我们有了青春朦胧的性意识,我们与异性交往时的感觉自然不一样。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主题就是“青春结伴同行——青春期异性交往”。(打开PPT,亮出主题。)

三、快速问答: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喜欢私下里谈论异性同学。

2. 寻找各种机会接近异性同学。

3. 有异性在的场合做起事情来格外干劲十足。

4. 会对比较熟悉的异性同学进行嘲讽或两两配对。

5. 开始对某些异性同学有好感。

6. 更愿意与异性朋友说心里话。

7. 会做出一些行为希望引起有好感的异性的注意。

8. 想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单独交往。

师:同学们,这些正常么?为什么会这样?

(非常正常,因为,这是人类性心理发展到青春期自然的产物!)

四、人类性心理的发展:播放音乐视频《女人是老虎》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但是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但是,“坏了,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师:女人是不是老虎啊?小和尚为什么喜欢老虎啊?

因为异性相吸,是人类的自然现象!身居深山里的和尚,被告诫要四大皆空,从未见过异性,一旦见到,也是情不自禁。

人类性心理的发展(打开PPT):

1. 两小无猜期 (儿童时期美好的时光)。

2. 疏远异性期 (小学中后期)。

3.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中学)。

4. 浪漫恋爱期 。

五、如何与异性交往?

(一)播放故事《青春的选择》,请同学们帮助主人公做“选择”。

1. 青春的萌动(打开PPT)

丽丽和彬彬是初中同学,虽然进入高中后不同班,但还是常常有来往,慢慢地彬彬特别想和丽丽在一起,上课也常常会想到丽丽,终于,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丽丽了,感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同学们,彬彬的这种想法正常吗?——

活动1:你们认为彬彬会怎么对待这份感情?

A. 选择向她表白

B. 选择向好友倾诉

C. 选择把感情珍藏在心底里

(学生举牌选择,3位助理统计各自选项的人数)

师:选择A的有多少同学,选择B的有多少同学,选择C的有多少同学。当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谈、劳动、交往时,双方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我们的同学对某位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一种青春萌动,一种美好的情感。

2. 青春的烦恼

一个月后,丽丽收到一封奇怪的信,她读起来不禁红了脸。(打开PPT)

丽丽:

你好!在我心中,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文静,端庄,聪颖,特别会体贴人,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喜欢告诉你。还有,你心地非常善良,有一副菩萨心肠。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打球把脚扭伤了,在家躺了一个礼拜。上学第一天,你悄悄地把一周缺课笔记递给我。丽丽,我觉得我越来越喜欢你,越来越离不开你了。你知道吗?只要见到你,我的心就砰砰直跳,上课也老想着你的影子。不知什么时候起,你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丽丽,做我的女朋友,好吗?

爱你的彬

活动2:丽丽在收到信后会怎么处理呢?

A. 答应他,并与他交往

B. 婉转地拒绝他,仍然做好朋友

C. 向朋友请求帮助

(学生举牌选择,3位助理统计各自选项的人数)

师:选择A的有多少同学,选择B的有多少同学,选择C的有多少同学。

故事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丽丽拒绝了彬彬,二是丽丽和彬彬交往了。

3. 青春的选择

如果是“丽丽和彬彬交往了”,有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打开PPT)

丽丽接受彬彬的表白,相处1个月后,丽丽觉得影响学习,而且两个人在一起反而没有以前轻松自如,常常闹别扭。于是,丽丽提出要和彬彬分手。

活动3:彬彬会怎么做呢?

A. 继续寻找机会,直到对方同意

B. 反目成仇,不理不睬

C. 尊重对方的决定,仍然做朋友

(学生举牌选择,3位助理统计各自选项的人数,教师宣布各选项的人数)

(2)第二种情况(打开PPT)

丽丽和彬彬交往了,经常单独在一起。起初两个人都觉得很幸福,很快乐,两人的感情继续发展,一次周末,彬彬约丽丽去他家,两人单独在房间里看照片,听着美妙的音乐,彬彬有了一种身体的冲动,他慢慢向丽丽靠近,向丽丽提出发生两性关系的要求……

活动4:丽丽在这个时候可能会怎么做?

A. 拒绝他,转身离开

B. 跟他讲道理,打消他的念头

C. 为了表示自己真的喜欢他,答应他的要求

(学生举牌选择,3位助理统计各自选项的人数,教师宣布各选项的人数)

分组讨论:各选择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按每8人为1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讨论由组长主持;后各组派1名代表发言,教师主持全班交流。

师:(打开PPT)A. 看着丽丽愤然离去的背景,彬彬感觉很丢脸,想追出去又没有勇气,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对丽丽很愧疚。以后他们见到对方都觉得尴尬,于是越来越疏远对方,不久他们就不再交往了。

B. 彬彬觉得丽丽说的很有道理,打消了念头,也不会觉得丢脸,两个人继续交往。

C. 丽丽当时和彬彬发生了性关系,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了。彬彬得知丽丽怀孕后非常害怕,惊惶失措,但又不知该如何对待伤心欲绝的丽丽——

老师希望大家把朦胧的情感珍藏在心里,广泛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同时,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男生女生在处理交往的问题时,要尽量尊重、理解异性,不可强求。活动3中,当丽丽提出分手时,彬彬应当好聚好散,友好分开。

男生要发乎情,止乎礼,关爱女生,要控制自己不和女生发生性关系,因为性关系会对女生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活动4中,当男生提出性要求时,女生在这种时刻要保护自己,选择理智和合适的方式,千万不能答应男生的要求,因为,怀孕的是女生!!

(二)他们该不该?

情境一:玲玲在路上遇到同班男同学小刚,小刚向她打招呼,她很紧张,假装视而不见。

情境二:全班同学外出郊游,两位男女同学却总是独自在一块!

情境三:班长小明与文娱委员婷婷紧紧坐在一起讨论班会活动。

情境四:王强约女同学小丽晚上看电影去。看完电影,王强又约小丽去他家玩会儿,小丽去了。

六、小结

最美的花儿开放在春天,十六七岁的我们就是那最美的花儿。健康的、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完善,使我们更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爱。同学们,用你们青春的画笔,把真诚、纯洁、美丽、幸福、幻想都画进你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在这里送一首小诗给同学们,请同学们用心去体会。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打开PPT)

纯洁的男女友谊是幸福与力量的源泉。

友谊的花,开在纯朴的心灵中;

感情的蜜,酿在纯净的心底。

井,掘得越深,水越清冽;

情,藏得越深,爱越甘醇。

愿美好的甜蜜友谊,

保留在幸福的记忆里,

充盈在未来岁月中。

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珍爱自己!祝愿大家青春无悔,与异性同学建立真诚的友情,留下美好的情感,友谊地久天长!

(活动在音乐视频《友谊地久天长》和同学们的歌声中结束)

4.《感悟青春》教学反思 篇四

大胆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变“用教材教”为“教教材”。我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内容、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发掘、拓展,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青春密码、青春论坛、青春悟语。清晰明了又丰富了教材内容,也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充当的是课堂教学的对话者、商谈者和促进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多样,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对事物的感知、体验上有更深入的、自觉的思考。如:导入新课时选取的《童年》flash歌曲中选取的歌曲和欣赏性很强的图片等等。创造性地使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寓教于乐、创新思维的训练。如:“青春论坛”中让学生任意选取图标,根据提示作即兴的小演讲。这个创新思维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和趣味性,因为这要求学生把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一个词、歌曲或图片巧妙、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它新的内涵。应该说学生的表现很精彩,他们的即兴演讲令我很感动。

5.《感悟青春》教学反思 篇五

青春,既可以是一个时期,又可以是一种状态,还可以是一种精神境界。这三种理解成为我构思本课教学的关键。在青春的丰富内涵中,我主要把握了青春的短暂与美好,旨在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

青春是一个时期。单纯考虑“青春”,二字,是比较抽象的。而青春的颜色、气息与春天给人的感觉有共同之处,所以运用动画表现春天,就能够把“青春”的气息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利用春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再问: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哪个时期可以称作“人生的春天”呢?学生的回答就水到渠成引出本课的话题。这样就比平铺直叙要生动形象的多。

我们的青春又是怎样的呢?春天的象征和内容显而易见,在此,几个讨论题目帮助我把话题展开,既联系“走进青春”内容,又为探究青春的内涵作了铺垫。在青春内涵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对青春的理解--包括错误的、正确的理解,此时要根据他们的回答,引领他们走出误区,恰当引导他们正确解读青春的涵义。

我们的青春要如何度过?学生们一时无从说起。在这里,我的初衷是让学生去感受不同年代的人对于青春的理解和认识,体会他们的青春意义和价值。因为课堂容量有限,所以很难让学生逐一领略到。这里借助多媒体展现他们熟悉的同龄人的生活情景,来引发他们对于自身的青春价值的思考。事实证明,虽然引例不多,但是鲜活的情境看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具现实意义。

至此,学生对自己的青春价值已有了思考。那是否就意味着本课的结束呢?在人生数十年中,青春还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青春这一话题的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和年迈的区别在于心境,从思考青春的价值,到感悟人生。

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内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本课教学构思方面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只要透析了本课的主题,无论是立足于内涵的哪一方面,都能从各自的角度揭示青春的意义所在。

6.音乐青春舞曲教学反思 篇六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教师通过猜谜语、听儿歌、说***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来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环节歌曲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合作学习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收获自学歌曲的成就感。在讲解歌曲歌词时让学生品味歌词,体会音乐在生活中无穷魅力,“懂得青春一去不复返,珍惜青春时光,并为理想而奋斗”,从而得到情感升华。

第三环节是拓展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特别是让学生充分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节奏型放手让学生结合肢体语言,如拍打桌面使学生的天性得到 “解放”,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和***歌曲的气氛也很相符。在愉快中的气氛中解决本节课难点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解决难点后体验“歌舞之乡”让学生载歌载舞来一次大联欢,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欠缺的是,个别学生的节奏表现不够准确大方,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音乐课上继续加强节奏训练。

7.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七

原来, 上周的星期天, 他和几个同学一起聚会吃饭, 其中有一个女生是对他有好感, 而且这几个孩子都特调皮好动, 被班主任发现了, 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他觉得特别委屈。当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 心里特别激动, 因为孩子们把我当作了可以倾诉的人。我语重心长地和他畅谈了几个小时。待他的情绪稍稍稳定的时候, 他才和盘托出: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他的同桌甲, 这个女生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英语特好;这种好感持续到八年级, 但这个女生好像全无察觉, 他特别伤心难过, 恰巧这时他的新同桌乙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也许有种空虚, 或许有种报复, 他开始和这个女生进行“地下”交往, 而这次星期天的聚会被老师定为“狼狈为奸”。

看着一脸迷茫的他, 我告诉他: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这种懵懂的情感是美好的, 但我们要正确地对待, 你把它作为学习生活的动力。同学甲非常优秀, 你有理由喜欢, 但你和她年龄都还小, 而且她有自己的学习和追求, 你应该多向她学习, 说不定十年之后你还要感谢这盏指明灯呢。这样你的每一天都是紧张而快乐的, 又怎会有闲情逸致去想其他的呢?你不能整天和大家拼吃拼喝, 荒废时光。他若有所悟地频频点头, 然后和我君子协定:“老师, 这件事不要告诉我的父母。”哈!看着他一脸的真诚, 我默许了。

但是, 事情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我还沉浸在教育成功的喜悦中的时候, 我发现:他课堂上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听课了, 经常趴在桌子上, 同桌乙也趴在桌子, 提问时总是闷不作声, 缄默成了他最好的武器。课后的情况也令人费解:背诵落下了, 作业拖欠了, 每次布置的作文不管是什么命题他永远都是一个主题———关于爱情。而且文章一味地写心情, 泛泛而写, 他根本没有作文本, 全凭一张纸!后来我特意送给他一个精装的笔记本, 要求他记在上边便于保存, 将来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但他始终还是那样的纸页, 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孩子怎么啦?再后来演变到和老师顶撞, 一桩又一桩的事情接踵而至, 这孩子怎么啦?怎么办?我该怎样走进他的心灵, 帮他走出懵懂?

我理了理思绪, 为他制定了专项教育方案:第一, 寻找原因, 和家长交谈, 了解他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在交流中, 我发现他的父亲思想有些偏激, 社会的不良东西和现象浸蚀了他, 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我心里有了些许眉目。我建议他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尽量减少这种负面影响, 家长作风制尽量少一点, 和孩子多沟通, 和孩子交流时多用你今天快乐吗?有什么烦心的事吗?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进步了吗?对孩子作正面引领, 让孩子从心底里愿意和你做朋友。第二, 引领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他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他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并且要有肯定的心里暗示, 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多发现事物的积极的一面, 不要始终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更不要

引导交往给自己或。改变他以前他人贴“标签”单。第三单和一, ︱︱︱︱些行为散漫的学生在一起, 多选

一些和他性格相似且习惯较好的学生在一起交流, 用学生感染学生, 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有效的。第四, 理智交友。我选用了大

量的现实例子及网络资料给他川看, 和他分析得和失, 让他了解

广

这种情感珍贵, 但要正确对待, 元会对自己产生积极地影响, 成为

学习的动力。第五, 制定目标。目●杨标细化到周, 到事, 这样让他有一

些成功的喜悦。用放大镜发现他的长处, 及时鼓励。第六, 阶段总结。扬长避短至关重要, 通过不懈的努力, 这个较为偏激、学习习惯较差的“问题学生”被磁化了, 他的脸上有了微笑, 他的作业较认真了, 他的同学圈子也大了。看到这一切, 我很欣慰。

每一个认真努力的过程, 一定会有所收获。这个教育案例, 我有所心得:在初中教育过程中, 我们会面临许多新课题, 像这样处在青春迷茫期的学生还很多,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他们明白: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理解, 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扩大生活交往的范围, 增强与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上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人格的正常发展。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叛逆期, 这时的孩子一定不能打骂, 老师和家长都要耐心, 不要指望这时的孩子十分听话, 要适当地放一放他, 顺着他的心意, 然后再说:“孩子, 我们理解你, 现在你是青春期, 有那么点的叛逆, 我们知道你不是有意地气我们, 你心里也很烦是不?别怕, 孩子, 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时期, 我们一起走过去好不好?”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躁, 要压火, 不要让孩子很烦我们, 也就一年的时间, 老师及家长只要留意不让他学坏就行了, 其他的慢慢来就好。过了一年孩子会突然懂事了。

8.如何上好青春期教育 篇八

电视上曾经播放未成年少女怀孕的事情,还有的少女不知道性方面的知识,由于自己的盲目行为给自己的身体造成终身的伤害,更有甚者,由于过早的性行为,怀孕不敢跟家长,老师说,由于大出血而死亡的事例举不胜举。怎样才能保护自己,怎样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怎样跟你的“孩子们”谈性的问题成了每个教师和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让你的“孩子们”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殖系统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按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经常让自己的学生大部分自学这一部分。对于生殖系统的各个器官如果让学生念出来,大多数学生不念,即使念声音也和蚊子似的,更有甚者脸红脖子粗。至于精子,睾丸,阴道这几个名词,学生更念不出口。近几年来,我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路子,这一章内容重点讲。并且让每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生殖器官和功能,并对照图说出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不好意思说,我就鼓励他们说:“所谓健康人,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大脑,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只有好好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不仅不交头接耳,而且都起来说得很自然。所以关于性的问题,不管是家长也好,教师也罢,不要去躲避这个问题,而是要正面引导。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商店里到处都有裸体照片,孩子从小就接受性教育。所以孩子对性的问题不再好奇。当你对你的学生讲明白男女性器官的不同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感到好奇了,还觉得那是正常的身体结构。还有青春期的遗精和月经,那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让你的孩子学会怎样与异性交往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选择怎样的朋友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正经历一个“心理断乳期”,随着生理走向高峰,心里也开始产生独立意识。不愿和家长和老师交底,这时朋友的出现会使他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于是便把自己的情感转向朋友。所以这时会对异性产生一种蒙胧的感觉。如果这种现象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早恋现象。怎样把早恋的迹象扼杀在摇篮中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几点谈起。

首先要让孩子们有远大的理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有目的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使自己的生活世界健康、充实、积极、向上,不会让对异性的冲动主宰自己。其次和异性交往应该在公共场合,不应该单独相处 。也不应该过分亲密,男女同学应该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切不可勾肩搭背,接吻拥抱。和异性的交往应该建立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再其次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早恋的危害性。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王栋,本来是一个很聪明好学的学生,考一本不成问题,是老师们重点培养的对象。可是在初二的时候时候,迷恋于一个小女生,甚至不能自拔,晚上都去找那个小女生。老师家长的苦口婆心也没能让他回心转意。最后连高中都没考上。我觉得在关键的时候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我记得刘墉的一段话,他的儿子在中学的时候谈恋爱了,他跟儿子说“如果这段感情能够让你尊敬父母、热爱老师、积极向上、成绩提高,那么孩子你去爱吧!如果这段爱情让你颓废、沮丧、心情不好、成绩下降,那么你还没有恋爱的资格”。我觉得当父母的能够跟孩子探讨这样的问题,能够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提醒他,疏导他,孩子也不可能沉迷到如此程度。因为孩子有一段时间是叛逆期,你说东,他偏说西,你说南,他偏说北。如果当时父母和老师如果能跟刘墉这样开导孩子,也许这个孩子的前途是另外一个明亮的天空。最后如果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跟异性交往,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异性间也有纯朴的友谊。友谊是朋友或同学之间一种深厚的感情。亲密纯真的友谊是人类优美的感情之一,是人们在共同理想、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团结和帮助,并激励和鼓舞人前进的高尚的道德力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异性的朋友,同事,我们不是也没走向歧途吗?!其实青春期的情感是纯自然的感受,当他们长大了的时候,会再也找不到这种纯天然的情感了。所以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要珍惜这种情感,把它深深的埋在心里,当他们老的时候,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因为纯真的友谊是金钱不能买到的。

三、远离淫秽书刊和色情网络

近几年来,黄色书刊泛滥,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老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其侵蚀,多多接触那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学书籍和电视电影作品,塑造高尚健康的品格,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随着电脑的普及,孩子上网的机会日益增多。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然而,稍不留意,少不更事的孩子又很容易掉进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因此,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事,是家长和社会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总之,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一片蔚蓝的天空下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老师和家长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9.七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反思 篇九

本节课采用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演唱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风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歌曲的热情。并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唱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创作班级演唱组合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这节音乐课,进行以下反思:

1、歌曲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我采用出示邮票辨认各个少数民族,引出新疆维吾尔族及音乐特点,为后面课堂评价做铺垫。

2、节奏感知:在课本上例举了四条节奏型训练,第一条节奏让学生跟随拍手,初步感知音乐的整体情绪。第二条节奏学习一拍附点,让学生拍腿并且摇晃身体,体会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第三条节奏学习一拍切分,让学生运用“点颤”的方式,深入感受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型。第四条节奏直接运用让学生对比演奏的方式选择出维吾尔族典型节奏。运用了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节奏特点。在“听、奏、舞”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风格特点。

3、自主听唱:学生在前面跟随音乐进行节奏练习的同时已经对歌曲相当熟悉,当音乐播放时,学生能够自主的听唱。运用默唱、慢速、加快速度、弹性演唱等多种方式反复演唱,对歌曲逐步熟悉演唱。

4、合作探究:此环节运用对演唱形式进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反复演唱,此环节是对自主听唱环节演唱的补充,通过不同方式的演唱避免单调的学歌,以达到多次演唱的效果。

5、视野拓展:运用观看四种不同形式的《青春舞曲》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表演特点,从民族性、表演性、可听性、创编性四个方面进行观看,选择需要的素材,为后来的创编环节做铺垫。

6、创编表演:从视频中看到的素材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创编表演,发挥特长展示个性。此环节学生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改编歌词、舞蹈等表演方式进行了展示。学生在此环节虽然能够上台进行展示,但还不够大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本节课运用不同环节的逐步挖掘,体会歌曲的意境和维吾尔族风格的典型特点。但是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唱歌的环节多注意指导和细致的评价。在探究的环节,学生普遍选择的都是齐唱的方式,平时还应该在各种演唱形式上多加训练,鼓励学生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唱。创编环节要多鼓励学生大方的展示个性,在学会音乐技能的同时身临其境的感受表现音乐,从而体会音乐学习的快乐。

10.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十

通过迈好青春第一步的教学,我认为应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活动,特别是一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东西,同时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珍贵。

青春是美好的,应感受到它的.美;奋斗的青春更美丽,应有奋斗的热情与行动。若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增强教学的探究性。本次设计的探究性特点突出,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探究情境,象“解读青春”、“品味青春幸福”、“阅读感悟”、“歌曲欣赏”、“青春寄语”等,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积极的感悟与探究中进行。这样,学生会在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青春期教育现状问题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青春期 性教育

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中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学会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对其心理方面进行教育,让青少年学习到正确、科学的性教育知识。通过开展性教育促使其道德的形成和完善,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

1、青春期教育与性教育的关系

青春期最主要的特点是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形成和性生理的发育成熟,青春期教育是针对这一特征而展开的。所以,对青春期教育的实施,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尤为重要,尤其是性教育在青春期教育中的地位问题。性教育不能代替青春期教育,二者是一种隶属关系。更重要的是,性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范畴,它并不能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1]。所以,性教育虽然摆在青春期教育的主要位置,但是绝对不能以偏概全。在性教育的内容上,可以介绍性器官的生理解剖结构,让青少年从医学的角度认识身体发育的卫生常识。青春期教育的实施中,性教育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必将给青少年的各方面教育带来新进展。

2、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和面临的问题

青春期的性教育还要注意给青少年灌输适合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法规等内容。性教育的主旨,不仅在于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性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性。性教育主要包括性知识、性地位、性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现代的科学理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对性知识(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为青春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大青少年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两性问题的教育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性别特征和行为规范,了解性在人类发展中重要意义,以及现代社会中两性的地位、作用;性别角色的分工及其社会规范。“在人类社会里,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里面,性教育不可能是生理上的教育”[2]。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道德,加强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让自己的性行为高尚起来。

但是在性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问题。首先,很多人认为性教育应该封闭,难登大雅之堂,且不论在课堂等场所公开宣讲,甚至把正面的积极教育看成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混淆了必要的教育和“诱因”的界限。其次,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学校往往不重视青春期性教育,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材和师资力量也十分匮乏,远远达不到我国青春期教育的需要[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青春期教育的责任者认识也有偏差,教育意识不强,态度不当[4]。这些都是我国现阶段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社会,西方各种思潮包括性解放思想侵入的情况下,加强对性知识的了解,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观念,对规范青少年的性行为,降低青少年犯罪率有着重要的意义[5]。目前对中学生进行的青春期教育主要还是围绕性生理知识的教育,而较少涉及性心理、性道德等教育内容。所以应当加强性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科学的恋爱观,树立社会规范的性价值观。相关部门和媒体也要积极宣扬正能量,杜绝污秽的影像制品或书籍的销售,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总之,青少年远远不够成熟,只有对他们不断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教育,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它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理想的性教育,无疑是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性问题的神秘感和愚昧观念大为减少。但是如何正确的开展性教育仍然是个难题。我国开展性教育已有狼嚎的开端,今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进行下去,促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有慧.青春期教育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

[2]马卡连柯.父母必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70.

[3]陆晖.青春期性教育实施的同步化问题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3.2(1):58—59.

[4]魏彦红.谈青春期性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衡水师专学报,2002.4(4):81—82.

12.语文教学中青春期教育渗透初探 篇十二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的优越性

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文道合一”。这一特点告诉我们, 语文学科既能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 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时, 使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和写作知识的同时, 受到文学美的熏陶, 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中,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憎恶假、丑、恶的灵魂和行径,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例如, 朱自清的散文《绿》, 作者用明快、清新的色彩描绘出了梅雨潭的绿, 同时巧妙地运用动词“踞”“浮”使景物具有动感, 语言明快, 读来朗朗上口, 使绿具有音乐美。这样的情景交融的美文能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陶冶他们的情操,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仍然是朱自清先生的《绿》中, 他把绿比作十一二岁的少女、少妇、女神, 这许许多多女性的比喻本身就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和隐含信息, 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学习青春期知识。这样, 能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 提升语文素养, 也能让学生在有形的文字中受到无形的潜移默化的青春期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及中学生步入了青春期,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青春期教育, 下面谈一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 利用课文内容渗透青春期教育

语文课中我们要利用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作为青春期教育的内容。课文具有形象性、生动性, 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智慧, 从而达到寓青春期教育于其中的目的。例如, 张洁的《捡麦穗》讲述的是主人公大雁和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那种长辈对孩子纯洁感情的故事。作品中的“我”叫大雁, 是一个单纯、幼稚的农村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受那些待嫁的女子的影响, 也去拣麦穗, 只是她所期待的不是改变她命运的白马王子, 而是那个能做出灶糖的老汉。这从表面上看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心理变化, 许多学生只从文字表面感到好笑和羞涩, 而并未读懂文章的内涵。所以, 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一故事情节, 挖掘出文章的人性美, 通过对人性的分析, 让学生明白“爱”的内涵和外延。课文中卖灶糖的老汉真心疼爱着这个长得不起眼又比较丑的小女孩, 实际上是隐含在课文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呵护, 同时, 也反映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孩子对事物的渴望, 而以所谓的爱的形式表达出来了。作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是像卖灶糖的老汉那种“不求回报的的爱, 才是人世间最高尚、最无私的爱。”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对爱有更具体、更广泛的认识。

(二) 在写作中保护学生的情感, 疏导学生心中的疑虑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相当于镜子的两面, 是吸收与吐纳的过程。同时, 写作也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一个过程。所以, 教师要充分发挥写作教学在学生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但从中小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 许多教师并没有发挥出写作教学的作用, 而是放任学生自己胡乱涂鸦, 学生也是以应付教师为目的, 未能把自我的心理感受、心理变化付诸笔端。

实际上, 在作文写作中, “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才是写作者最大的宝藏, 学生写作的过程, 就是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真情是文章脍炙人口的秘诀, 真情是文章妙笔生花的源泉。离开了真情, 无论文章的辞采如何华美, 无论文章的形式如何新颖, 无论文章的内容如何新奇, 都不能真正打动读者, 真正打动读者的常常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情感。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表达真情实感, 要呵护学生的这种情感, 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 教师不能去堵, 而要趁机去疏导。

综上所述, 为了使青春期教育不再缺失,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青春期教育。怎样在语文课中更有效地进行青春期教育, 仍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仍然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研究,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爱先, 王占荣.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青春期教育教学质量[J].山东教育科研, 1996 (5) .

[2]黄庆喜, 黄丽虹.语文课堂渗透青春期教育初探[J].快乐阅读, 2013 (28) .

[3]孙笛, 季威.试谈人口国情和青春期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 2004 (6) .

[4]蒋迎春.浅谈初中青春期教育[J].中学时代, 2013 (14) .

13.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十三

近年来,因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而造成的社会问题频频见诸于新闻媒体。这说明,中学生青春期问题教育已刻不容缓,如果延误时机,将会给他们、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类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重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故此我选修了这门课——青春期心理与人格教育。我想即便是以后不做老师,为人父母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门好课。

总体而言,选修了这门课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青春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知识层面,即性心理学、性生理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层面,即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青春期困惑、疑惑及问题的实际技能,如这样建立自信,如何发泄感情,如何和异性相处,如何处理失恋等等;

3)态度层面,即对性别的态度和对性的态度,如男孩对女孩的平等态度,对性问题的科学态度等等。

下面我将详细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孩子到了青春期,迎来了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不论少男还是少女,他们在身体内外部都将会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心理上,青春期也是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和动荡期,在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是一个自然 的过程。我们将来作为老师及父母应该注意尊重与信任青少年,多与他们交流感情,了解他们的心理,协助他们把生活安排得充实且有意义。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最明显的表现,一般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显得非常急躁,对孩子突然的叛逆表现认识不够,轻则训斥,重则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镇压”,从不去分析和理解孩子的行为,以为孩子长大了,不愿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不尊重家长和老师。这样做的结果是更激化了矛盾。要知道,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叛逆,女孩子比男孩子出现得更早一些,一般从初二到高二阶段会表现得更明显。孩子毕竟是孩子,其自制能力差,不能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也没有学会去体谅别人的心理感受。将来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面对孩子的过错和过激表现要宽容、克制、理解,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爱。遇事一定要用商量的口气,给孩子自主权利,千万不要命令和训斥。当意见不一致时,先让孩子讲讲理由,然后分析利弊,最后再做出决定。作为家长和老师,这个阶段要主动积极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矛盾,取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恋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生理成熟及性意识觉醒是青春期孩子早恋产生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原因。毋庸置疑,早恋不但会使学生精力分散,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也会转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班级和学校的学习气氛。但由于早恋行为的产生是复杂的,早恋双方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对早恋孩子的教育策略必须讲究艺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首先我们要端正青春期学生对早恋的认识,采用恰当的方法疏导青春期孩子的早恋情结,比如故事说理法、活动转移法、比喻说理法以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青春期“性”与“爱”的教育。我们不但要对青春期孩子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性教育,而且要以科学的、严肃的态度对待性教育。指导他们掌握性心理、心理卫生和保健卫生知识,以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性意识,以平常心迎接“青春信息”。

我们也不能忽略网络成瘾症,部分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客观原因包括:网络本身的诱惑力、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贫乏、学校网络教育的缺乏、网吧监管的不力;主观原因包括:青少年神经中枢的异常状态及病态心理。这都可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局。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了解网络给我们的便利及负面影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让书籍占领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业余时间,让书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学完这门课程,收获很多,体会感悟也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在这一一列举。其实谁都是从那个阶段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只要用多一份的耐心和热情去对待青春期时代的学生,给他们正当的人格教育,祖国未来的花朵都会茁壮成长的。

14.青春期教育问题 篇十四

关于青春期教育问题,我认为是一个既好做又不好做的事情,这样讲,好做是因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已经懂事了,可以接受我们的教导,对善恶有了自己明确的分析,一切事情能从自己出发,那么这件是就被你“内化”了,就称不上是难事;不好做是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太多的渴望自由,想把什么事情都尝试一下,而且青春期的少年血气方刚,处理一些事情可能比较冲动,喜好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从而远离正途,这就是青春期的叛逆问题,青春期的叛逆问题会导致他们不听劝导,拒绝大众认为的真善美,而一味的想着自己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周围的人交流的少了,和假恶丑接触的多了,慢慢的这个人也就被同化了。

据网上调查结果,70%左右的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束手无策,“(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听劝,也打不得,骂不得~~”这是他们的反映最多的,网上征集有关“青春期教育问题”解决方案,也是以多交流,要耐心等为主。下面我就征集到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叙述如下:

青春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不再认为自己是个“乖孩子”了,特别是青少年,他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我长大了”,所以当父母依然以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反感,就会感觉到你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他们要远离庇护,飞向成熟,所以他们和父母老师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反感。

青春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盲目而又快乐着,他们想要成熟,但是还不够理性,所以他们会模仿,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自己,每个人都想成为另一个自己,所以他们盲目的模仿,而且乐此不疲,有了自己目标就很少去理会圣人之训,先贤之言,所以这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关于青春期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两个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就解决问题,我认为是有很多可参照的案例:

第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就是《十八岁的天空》,在这个青春偶像剧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高三班主任和他的学生们的故事,这个班主任就做的很好,他深入了每一个同学的生活,去了解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引导者,他们可以一起哭一起笑,有共同话题,青少年们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这个“同龄人”就是说任何把他们当作是成熟有担当的人的一群人,他们会有意靠近这些人,因为在这些人中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在掩耳盗铃,是不够理智的。所以在与青少年相处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变一种方式去和他们相处,就是去和他们作“同龄人”,给他们同龄人般的自尊感、存在感。只有你们有共同了话题,有了交流的机会,才能够有机会劝其想着更加崇高的目标而奋斗。否则你和他一味的吵架、冷战,青春期的孩子不会认输,他们可以吃你的,喝你的,但是不会就此屈服。不能交流更不要谈什么劝导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另一个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作为人生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应该总是单独的拿出来处理,我们可以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为他们多树立一些崇高的人生理想,比如多陪他们看一些伟人传记,看一些名人访谈,这些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个小小的种子,长此以往,一点一滴的用这样大气磅礴的人物事迹去熏陶他们,去感染他们。这样才会在青春期来临是,你不会惊讶的喊出来:“青春期,真的来了!”当然这只是一顆小种子,要有良好的后期教育,才能使之发芽长大。

15.青春期教育课反思 篇十五

一、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缘由

(一) 青少年的早熟要求青春期教育提前

一是生理的早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过多地食用高能营养的产品, 特别是孩子们在长身体的时候, 大量地补充营养。这些高能营养食品以及孩子们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中, 都含有促使儿童早熟的激素。据资料显示, 当前女性青春期始于10岁-12岁, 男性青春期要晚两年, 一般在12岁-14岁。青春期的提前与当前营养的丰富是分不开的。二是心理的早熟。信息时代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捷。电脑的使用让人们足不出门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获得之迅速、方便, 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 (其中包括一些青少年) 。网络上不乏对于性知识的传播, 孩子们通过网络会轻松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此外, 如今的影视作品都是以感情生活展开, 打开电视比比皆是, 歌曲更是如此, 每一首歌都是关于爱情的, 真正适合青少年的影视作品或歌曲少之又少。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成长, 自然而然的会使他们过早地接受本不是他们的年龄阶段所接受的东西, 可以说网络、电视、杂志等传播媒介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引发了青少年心理早熟。

(二) 青少年犯罪、吸毒、自杀等问题迫切要求及早进行青春期教育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2006年, 占全部刑事案件立案的70%, 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 且年龄越来越小 (14岁-18岁年龄段上升较快) , 青少年吸毒者占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的72%。此外2006年青少年自杀身亡者占死亡人数的26.04%。姑且不谈造成这些问题的社会、家庭等原因, 我们都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 青少年犯罪、吸毒、自杀是与其自身的问题分不开的, 严格的说是与自身的心理问题分不开的。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 他们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 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并且怀有一颗好奇的心理, 任何事情都想去尝试, 正是存有这种心理, 稍不慎就误入歧途, 等到“再回首已百年身”。埃里克森的“八阶段”指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 都要对周围环境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会出现“认同危机”, 给以后的社会过程留下隐患。为了避免青少年犯错, 就要在小学阶段给他们传授健康、正确的人际交往知识, 从而当他们步入人生十字路口时, 不会迷失方向。

(三) 小学阶段青春期教育的内容

以往一讲到青春期的内容, 很多人认为就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 其核心就是“性”。其实把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归在“性”上, 过于局限。青春期教育还应包括心理、社会交往、道德法纪等方面的知识。青春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把青少培养成“四有”新人。生理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的变化, 要在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心理知识的教育, 要教会孩子们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友谊, 建立健康的男女关系,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远离毒品、预防爱滋病、学会正确交友。此外, 要懂得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考虑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 如果内容过多, 就难以掌握, 如果过少, 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因此要适量, 并且还要适度, 其知识的内容不能超过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二、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 64.2%的小学生对其青春期的知识有所了解, 还有7.5%的学生不了解。

由表2可知, 22.4%的小学生认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是11岁, 13.4%的认为是12岁, 10.4%的认为是14岁, 9%的认为是13岁, 7.5%的认为是10岁。可以看出学生们认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主要在11、12岁。

由表3可知, 12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38.5%, 13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23.1%, 14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30.%。从这些数字可以反映出, 学生们在11岁-14岁进入青春期, 在这段时期生理结构开始有变化, 随着生理结构的变化引起心理结构的变化, 他们会对异性产生好感, 想增加与异性接触的机会, 在接触与了解的过程中会慢慢的喜欢上异性, 结果导致早恋。可以说11岁-14岁的青少年正处于早恋的高危人群中。

三、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 大部分学生在五、六年级即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进入了青春期 (主要集中在10岁-12岁) , 在这个转型的时期, 渴望与异性接触, 希望了解异性, 在这种青春懵懂时期, 他们分不清友情与爱情, 往往视友情为爱情, 进入早恋。青少年的早熟引发了他们对性知识的好奇,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 从不敢公开询问, 而是私下里通过看黄色书刊、影碟、浏览黄色网站……偷偷地探索。这种通过不正确的方式得到的信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它使青少年失去理智, 做出荒谬的事, 例如, 少女怀孕、性行为的早期化, 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也给他们的身体、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此外, 青少年吸毒、犯罪等问题也是非常严重, 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基于这些, 我们不能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存在问题有任何的大意, 青少年事关社会安危, 减少青少年犯错的可能性, 就必须在他们小学高年级时开始进入青春期时进行青春期教育, 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心理, 打破神秘感, 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与他们指导和帮助, 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青春期。

(二) 是学校改进教学模式的体现, 顺应现代素质教育的潮流

在我国, 从小学到中学, 一直都有主、副科之分, “语数外”被公认为是主科, 而像“生理、卫生课”、“劳动课”等被认为是副科。学生们将“主科”放在首位, 而往往轻视“副科”, 这种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学科, 结果导致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成畸形发展。学校也是如此, 对待副科, 无论是教学管理, 还是师资队伍上都是是有明显差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使学生们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当学生们逐渐进入青春期时, 像早恋、打架等问题屡屡发生, 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国家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把青春期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摆在同等的位置, 孩子们懂得自己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远远落后于他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教育模式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改革旧的教育模式, 开设关于青春期的课程, 是顺应现代素质教育潮流的, 不可逆转的, 对我国教育的完善、发展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 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 青春期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青春期教育不应只是一个知识性的教育, 而应是一个建立高尚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对青少年教育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青春期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 认清自己, 把握自己, 事事以德为先, 是“以德治国”的一个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青少念的精神面貌有很大关系, 通过青春期教育, 让他们了解科学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素质, 健全人格, 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是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 我们更加确定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所在。当前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 在10岁-12岁左右, 也就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处于青春期开始的阶段, 他们处在生理结构的变化阶段, 同时也处于心理变化的阶段, 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 早恋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这与青春期的这些变化存在直接联系。传统教育对青春期教育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们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 当面对有关青春期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与现代素质教育是相悖的。青春期教育随着青少年生理, 心理结构的变化而开设的, 它对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对于青少年早期社会化影响深远。

摘要:青春期教育是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结构的变化而开设的, 它对青少年健康地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青春期教育,青春期,小学高年级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朝霞.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一点思考[J].人口研究, 2002 (22) .

[3]、李力红, 廖凤林, 郑咏梅.关于小学青春期教育的思考[J].人口研究, 1999 (6) .

[4]、王献芝.论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J].河南教育学院报, 2003 (6) .

[5]、鲍杨.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1 (4) .

上一篇:上海市中级职称查询下一篇:保险工作实习总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