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颜》影评(11篇)
1.电影《红颜》影评 篇一
新年季马上就要到了,各小编剧贺岁片们也紧锣密鼓地筹备宣传,徐峥老师的《囧妈》那自然也是少不了滴!小编整理了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大全_2020电影《囧妈》专业影评精彩点评集锦,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一
1月17日,电影《囧妈》举办“相拥心囧途”全国首映礼,导演兼领衔主演徐峥,制片人刘瑞芳,领衔主演黄梅莹,特约主演袁泉,主演贾冰、郭京飞,以及欧丽娅等主创悉数亮相,与观众近距离互动,温暖共度小年夜。更有众多明星嘉宾现身观影,冯小刚、顾长卫、管虎、唐季礼、杨澜、文牧野、郭帆、路阳、任鹏远、柯汶利、胡军、于和伟、秦昊、李光洁、陈伟霆、吴磊、钟楚曦、韩杰、谭芷珊、束焕等纷纷表达对影片的喜爱。作为徐峥“药神”之后,回归经典喜剧的最新力作,《囧妈》迎来全方位升级,不仅展现更为震撼的异国风光,其轻松诙谐的叙事风格也愈发成熟,更突破性地聚焦中国式家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笑泪与共的心灵之旅。当天,由青年演员、歌手王一博演唱的宣传主题曲《给妈咪》MV也同步温情发布,影片网络预售正式开启,等待观众共赴一次有欢笑、有感动的家庭团建。电影《囧妈》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看《囧妈》,抱妈妈!
《囧妈》千人首映礼笑泪与共家庭团建大片分享成长体悟
饰演“囧妈”卢小花的黄梅莹分享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囧妈》以喜剧方式讲述了一个亲情故事,能让大家开心快乐,感悟感动,让孩子带着爸爸妈妈来看这部电影!”对于影片中国式亲情的主题,袁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你跟妈妈的关系就奠定了和世界的关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这部电影会像一种邀约方式,让家人的关系有一段变化。”影片不仅在情感上引发了广泛共鸣,列车群像的人物细节都令观众印象深刻。由贾冰饰演的列车员贾建国,全程见证了徐伊万母子的冲突升级,却总是能适时出现,以更有人情味的诙谐方式推动着两人的情感沟通:“这是每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因为我跟我妈就是这样,看了电影会改变跟妈妈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厚喜剧表演功力的郭京飞则分享了与徐峥导演的合作感受:“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在让大家娱乐开心的同时,也提醒观众们留意身边的亲情。我觉得片子非常真挚,我被打动了。”饰演娜塔莎一角的欧丽娅也表达了参与拍摄的欣喜之情:“我觉得不仅在中国,在俄罗斯、乌克兰,都能产生共鸣,我觉得导演和电影都特别棒。”
俄罗斯亲情冒险感动众星徐峥戏里戏外拥抱妈妈
首映当天,众多明星、导演共同观影,胡军、秦昊、李光洁、路阳、任鹏远、韩杰等悉数出席,从各自角度探讨对电影的喜爱。导演冯小刚表示:“徐峥了不起,质量信得过。看了片子我就知道徐峥费了多大的心思。”曾与黄梅莹合作过《孔雀》,并促其成为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顾长卫导演感言:“看到黄梅莹老师,我觉得特别感慨,《孔雀》里您就演了一家三个孩子的妈妈,那么出色的表演。今天又看到您,特别亲切,还是那么美,那么动人,那么温暖。”管虎导演亦精彩评价:“黄梅莹老师值得尊敬,一个人挑起半个电影,最重要的是给中国银幕留下了中国女人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异常的魅力,不是年轻漂亮的美,这个力量很大。公路喜剧是特别难拍的类型,徐峥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深,剧作往深度走。徐峥导演定位准确,演员一同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旅行之路。中国式的母子关系是特别奇特的关系,这个电影在这个问题上破题。”笑泪与共的剧情,也给文牧野导演留下深刻印象:“前面一直在笑,后面一直想哭,我过年的时候问问妈妈,能不能一起看看这个电影。”郭帆导演现身助阵:“去年春节档,徐峥导演给了我们很大鼓励褒奖,那是很大的动力,我也希望今天能把这个动力重新传递给你。”柯汶利导演感动提及:“好看,运用了一个喜剧的类型去包装,讲这么一个深的亲情主题,是高级的喜剧。”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二
新年季马上就要到了,各小编剧贺岁片们也紧锣密鼓地筹备宣传,徐峥老师的《囧妈》那自然也是少不了滴!
前些日子,我们摄影师看到了徐峥老师去为自己的影片做宣传,宣传前一晚,他从机场VIP到达口出来上车去酒店,下车后自己背上包包和同事们一起上楼,晚上8点左右他单独来到酒店大堂,和同事一起上车去海边一家餐厅与朋友吃饭,徐峥老师在饭桌上侃侃而谈,自带一种hold住全场的气势。
饭吃到一半,徐峥出门接电话,没一会儿徐峥的助理与另外一位一起吃饭的女士接进来两位女性朋友一起就餐,其中一位还坐在徐峥身边,但徐峥老师听着该女士的发言面无表情,饭后几个人一起从餐厅出来上车回酒店。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本号爆料称,“囧途”三部曲的前两部《泰囧》、《港囧》都是光线影业出品制作发行的,所以徐峥如今的发展离不开曾经光线影业的支持,而第三部《囧妈》光线影业也希望能继续投资制作这部影片,但是徐峥向光线影业开出天价,报价该影片制作成本是6亿,而6亿中徐峥自己要拿走3亿,3亿包括他的监制费与片酬。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该片制作成本是6亿,再加上宣发成本,总成本大概8亿左右,想保本的话,票房就要达到24亿!且徐峥本人的监制和片酬及团队费用太高,可徐峥不愿降价,而且还要在未开拍前拿走三亿,且《囧妈》一部喜剧电影却投资如此巨大,所以以“谨慎、稳健”著称的光线影视也只能望而却步,忍痛割爱,最后决定退出这部影片,导致徐峥与光线影业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后欢喜传媒成为该片的发行方,并对徐峥的《囧妈》发出了票房保底24亿的公告,公告中写到“双方约定保底票房为人民币二十四亿元,保底方需要最少支付保底发行代价为人民币六亿元,倘若电影的实际票房超出保底总票房,除以上提及之保底代价外,双方可就超出保底总票房的票房部分,按影片的净收入比例分配:欢喜为35%及保底方为65%”。
新年马上就要来到,徐峥的囧系电影第三部也即将上映,该部影片到底成绩如何,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24亿票房,我们拭目以待!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三
《囧妈》这部电影从爆出开始就一直受网友们的关注,除了演员阵容和前几部“囧系列”作品良好的反响以外,《囧妈》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你妈觉得你”的概念,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1月17日,徐峥自导自演的“囧系列”新作《囧妈》在北京进行了首映仪式。
火车包厢里,黄梅莹饰演的“囧妈”卢小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徐峥,衣食住行全面把控,哪怕是人到中年,也依旧难逃母亲的“强势关怀”。
总有一种关怀叫做:你妈觉得你冷,你妈觉得你美,你妈觉得你饿,你妈觉得你虚……这正是无数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导演徐峥说:“很多妈妈把过多的爱和过多的控制给到了下一代,导致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的关系。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以后,这种力量就变成一种束缚约制。”
囧妈的扮演者黄梅莹则表示:“这些控制之中其实也饱含着妈妈对于儿子的一种依赖。”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和自己妈妈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更好的关系,更好的样貌。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受人关注的点就是高以翔。
高以翔的离世可以说是娱乐圈中的一件大事了,事件从发生到最后舆论对于蓝台的追责,以及该事件引发的一些列连锁反应,从2019年末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囧妈》这部电影意外成了高以翔的遗作!
徐峥将高以翔作为友情出演并特别在海报中圈出,可是,高以翔再也无法欣赏自己的作品了,这场定在大年初一上演的喜剧也带上了一丝伤感。
虽然高以翔不能来欣赏自己的电影,但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高以翔的父母来了。这两位老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后的位置,全程没有发言,也没有特别的举动,只是默默注视聆听着现场的采访。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四
徐峥,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吧?作为内地知名的一个男演员,以及大导演,徐峥绝对算是演艺圈中一个让人骄傲的存在了,走起导演路线的徐峥,这两年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再到去年的《我不是药神》,徐峥的作品,也是那真的是越来越接底气,从观众情感角度出发的徐峥,也是一位公认的好导演!
而今年,我们的大导演也是再续“囧”字系列,一部以“亲情”为主的《囧妈》也是即将来袭,作为大导演的片子,大家也是必须支持一番了,而这部影片,那自然也是大咖云集,不仅由我们的大导演亲自主演,还请来了袁泉以及老搭档黄渤前来客串,光看这阵容,就知道影片该是多么的精彩了,而在最新放出的电影海报中,也是出现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名字,那就是“高以翔”了!
说起“高以翔”,那真的是今年让人最大的一个“意难平”了,作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次的《囧妈》并没有特意拿他出来做宣传,这样的举动,无疑也是给了死者最大的尊重,而在海报出现的介绍中,对高以翔的一个备注也是让粉丝彻底泪目了,在友情客串的后面,特意标注的“特别纪念”也是让大家彻底被感动了,这样的徐峥,真的是太有心了,没有过度的消费,只有满满的怀念!
2.电影《红颜》影评 篇二
一、不离不弃的夫妻之爱
爱情使两个原本陌生的人走到一起, 相知相爱, 而婚姻又使得这种爱更加坚固, 使得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变成了血肉相连的亲人, 不离不弃的爱人。
电影中最突出的夫妻之爱就是小林大悟和妻子美香之间的夫妻之情。妻子美香一直追随在大志身边, 即使当初美好的誓言并没有实现, 美香依然深爱着大悟, 所以毅然跟随大悟回到偏僻的家乡。当美香发现大悟竟然是做入殓师这个工作时, 她根本无法接受, 一向温柔顺从的她选择了离开。她原本以为入殓师的工作是肮脏的, 是见不得人的, 所以她无法忍受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 也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个爸爸, 一切的改变是因为亲眼看了丈夫给澡堂老板娘的入殓, 那种对死者的尊重, 不仅仅可以让死的人有一个最美的终结, 也给活着的人留下了美丽的回忆与安慰, 入殓师原来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工作, 于是美香最终理解了丈夫, 也接受了丈夫的职业。电影中还有一对夫妻就是大悟的父母。虽然在大悟很早的时候, 父亲就有了情人, 并且抛弃母亲离家出走, 但是直到死去, 母亲也还是没有忘记父亲, 一直想念着, 也许也一直等待着, 所以一直保存着父亲曾经喜欢的唱片。虽然大悟的父母已经分开, 但是思念还在, 爱还在, 正是因着这份爱, 这对夫妻才各自孤单地走完自己的一生。电影中还有一对不是夫妻胜似夫妻的夫妻, 就是澡堂老板娘和她的常客殡葬官, 他们相依相伴几十年, 彼此理解, 彼此照顾, 不离不弃。当澡堂老板娘围上自己喜爱的黄围巾问好不好看时, 那脸上少女般的娇羞, 当殡葬官对着棺材里曾熟悉的面孔说谢谢时, 那份不舍与深情, 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虽然死亡已经把他们隔开, 但是爱还在, 回忆还在, 他们已经约定好了, 不久会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句承诺, 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真实, 是一份不离不弃的爱。
二、剪不断的父子之情
血浓于水, 更何况是骨肉相连的父子之情, 无论何时何地, 亲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这份情已经流入我们的血液里, 是怎么也割舍不断的。
电影一开始就是为一个年轻的儿子入殓的, 年轻的儿子静静躺在棺材中, 生前与父亲的种种矛盾, 此刻都因为死亡而无足轻重, 也是因为死亡, 因为永远的分离, 父子之情在这一刻才如此深刻。父亲痛哭:“即使打扮成女孩子, 也是我的孩子啊!”所有的矛盾, 所有的埋怨, 都抵不上深深地父子之情, 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 是怎么也不会被割断的。也是因为死亡, 大悟才敢正视自己心中对父亲的爱, 并大悟最终原谅了父亲。在大悟心里, 父亲一直是一个缺席的角色, 从父亲离开家的那天, 大悟就尘封了对父亲的爱。他以为时间会让他忘记父亲, 但是时间模糊地仅仅是父亲的那张脸, 父亲一直是大悟心中的那道伤疤, 他以为他是恨父亲的, 而这种恨是理所当然的, 他耿耿于怀的也只是父亲不爱自己, 内心深处他还是爱父亲的, 并且渴望得到父亲的爱, 所以他会一直保留着父亲给的鹅卵石, 一直弹奏父亲爱听的音乐, 恨只是他爱的伪装, 所以当他看到父亲被那么潦草的抬入棺材时, 他那么激烈地阻止了, 他不能允许父亲就这么离开, 他要亲自给父亲入殓, 要父亲整洁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当他看到父亲手中紧紧握住的小鹅卵石的时候, 终于知道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所有被尘封的关于父亲的记忆一下子就复活了, 父亲陪自己练大提琴的样子, 父亲在河边给自己鹅卵石的样子, 而此时父亲在记忆中的面孔, 是那么清晰, 也是那么慈祥。泪水忍不住落下, 那一刻, 大悟不仅仅有对父亲的不舍与爱, 也应该因为父亲原来一直爱着自己而感到欣慰吧。父子之情, 无论怎样掩盖, 总是割舍不断的。
三、对生命的悲悯之爱
世间万物, 所有的生命应该是平等的, 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 所有的生命都带给我们欣喜, 以悲悯的心来对待生命, 我们才能够热爱生命, 尊重生命。
电影《入殓师》虽然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 却一点也不阴沉, 相反却很温情, 这与导演赋予这部影片的悲悯之情是分不开的。作为大悟的上司也是大悟的人生导师的社长, 在屋里种满了各种绿色的植物, 在一个放满棺材的地方, 却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可见社长是一个多么热爱的生命的人。作为入殓师的大悟, 是热爱生命的。这种热爱, 不仅仅是给予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对陌生的已经死去的生命, 大悟也是怀着一种尊重与悲悯之情的。正是因为如此, 大悟才能够慢慢接受并且热爱上入殓师这个职业。对死者的敬重与悲悯, 使得大悟每一次给死者入殓时, 都是像在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 他一丝不苟并且细致入微, 让死亡成为死者最后的一次美丽旅行, 给活着的人留下死者最美好的最后一面。不仅仅对于人, 对于大自然中的生命, 也一样怀有一种悲悯之情, 这种悲悯更多地体现在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当大悟在空旷的田野里拉大提琴的时候, 在悠扬的音乐中, 春天的小草慢慢的破土而出, 美丽的天鹅在湖水里嬉戏, 一切生命都充满生机, 面对着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 大悟的心中肯定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吧, 世间的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所以应该珍惜生命, 爱护生命, 尊重生命。也正是因为对生命的理解, 所以大悟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有尽头的, 活着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任何人任何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但是死亡并不会让我们消失, 因为有着爱, 有着回忆。这些都会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
摘要:《入殓师》是一部关于爱与宽容的电影, 虽然死亡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但是因为爱, 死亡并不再是阴冷的, 也不再是悲伤的, 在这里, 死亡只是另一个开始, 而爱是永恒的, 超越了生死, 也超越了时间。在整部电影中, 爱是不变的主题, 不论是父子之爱还是夫妻之爱, 包括对一切生命的真爱, 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与感动。
3.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 篇三
【关键词】 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新影评;网络影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社会进入后改革时期。后改革时期是解决改革时期产生的问题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解决了僵化、贫困等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贫富分化、腐败、道德失范等新问题。比如文化上,在解放思想、消除文化沙漠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意淡、百家争鸣大音希的现象,产生了粗放式发展、浮肿性繁荣、文化软实力不足等问题。影评界也出现了众声喧哗花言飞、万马齐发污泥溅的乱象。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改革去解决。在后改革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承担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影评必须扫除颓势,革故鼎新,建设具有文化强国风范的新影评。
诚然,近年来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以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影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影评的主力。网络影评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影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进步。网络影评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易于互动,影响面广,这些特点使网络轻而易举取代传统影评成为影评主阵地,为影评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二是影评人真正成为职业,为影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了职业影评队伍,影评就有了通向未来最宝贵的希望。在新浪、豆瓣、时光等网站,都开有影评人专栏。一些专栏作者以影评为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影评成为一种职业,为影评发展指出了新愿景。三是影评市场初现端倪,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地位基本稳定。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宣传的预算更加科学全面,对影评费用的投入趋向常态化,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职能更加凸现,作为联系影片与观众桥梁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四是影评风格出现多样化势头,为铸造新影评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影评零星出现了一些美文。这些文章或者植根泥土,贴近草根,摒弃高高在上的姿势,给人以心连心手握手的体温感觉;或者视野开阔,角度独特,突破了政治或艺术的樊篱,向往昔未曾涉足的领域掘进,显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深度;或者联想奇谲,文字生动,摒弃文本分析的老八股,探索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作路数,体现出亲民性、开放性、灵动性、活泼性的可喜品质。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电影商人、媒体和影评人在逐利性上的共谋,以及文化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滞后,问题乃是处于放羊状态的中国影评的主要方面。沿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下坡路滑行,中国影评越来越沦为自生自灭的存在:刊物影评自说自话,默默无闻;报纸影评随波逐流,影响平平;网络影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遭到读者、观众诟病甚至唾弃。影评人称号失去曾经的光环,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帽”。影评组织大量消亡,读者人群大幅缩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评已然跌入有史以来的低谷。
中国影评文本存在四化现象。一是极端个人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宽松,一些影评从时事政治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一头扎进个人话语的表述狂欢里。作者身份上,以个人印记消解民族、国家的确认和存在。情感指向上,个体叙事压倒宏大叙事,民族国家叙事被放逐乃至嘲讽,政府被默认为与电影艺术对立的他者。写作方式上,抽取一己好恶,在个人感觉世界里独语。很明显,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二是唯功利化。一些影评受金钱雇佣,丧失超功利的独立品格。影评人成为电影投资人的吹鼓手或者打手,往往把对片方的好感移情为对一般影片甚至烂片的好感,把对人民币的赞美转为对影片的赞美,显示出附庸文人的媚相。写作时不是避重就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不好说成好,把一般吹嘘成经典,甘当王婆的精神弟子。也有的故弄玄虚,把影评整得云山雾罩,以此逃避对差片烂片的理性评判。一些影评虽然没有铜臭味,但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和所谓的名气。这些人虽然发誓不是水军,但信者寥寥。三是片面化。一些影评以刻薄为锐气,以晦涩为深刻,以偏激为个性,通往真相的历史、辩证、整体的美学观照遭到关闭。如用故事讲述的大棒一下将影片打死,殊不知电影不是文学,镜头调度、光线组合、色彩配置、音响运用、表演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四是粗俗化。一些影评以自我矮化为标新立异,以嘲讽崇高为时髦标签,以揭短明星为创新利器,雄赳赳委身于腥泥臭土之间,翩翩然运笔于污言秽语之内,形成了低俗、庸俗、恶俗的“脏癖”。此四化,污染了电影评论的净土,败坏了本已脆弱的社会风尚,误导了潜在观众,扰乱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影评处于四个层级落后的底端。一是文化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大国形象不适应、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适应、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不适应。有个小例子可以为证。在新农村示范点河南新乡刘庄村,全村百姓都住别墅,人均120多平,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行有私车。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景象让人颇感羡慕。每家在二层都布置了书房。但偌大的书架上只摆着两排书:一排发黄小学的课本,一排发霉的初中练习册。二是电影落后于文化。相比音乐、小品、时装、游戏、电视、网络等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如与芭蕾舞的比较。电影和芭蕾都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芭蕾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得到发展。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中国芭蕾舞有知名的剧团,形成了受人尊重的中国芭蕾舞流派。同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60年代初改编自电影。中央芭蕾舞团在芭蕾发源地巴黎等地多次演出该剧,皆赢得满场掌声。阿尔巴尼亚、日本的芭蕾舞团都搬演过《红色娘子军》全剧。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电影意识形态重,外国观众不喜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荡着阶级斗争的旋律,却做到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中国电影和中国芭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和文化的差距。三是电影理论研究落后于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式微。新世纪以来,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业界的共同作用下,数以亿计的观众被吸引进入影院,电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一片热闹景象。电影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依然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对许多电影现象的阐释缺乏说服力,对先锋性电影生产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电影评论落后于电影理论。1982年,钟惦棐发表过《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那个年代,评论有愧于创作,却比理论热闹得多。现在,电影评论不仅落后于创作,还落后于电影理论。做理论研究的,至少有体制的保障,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众多的理论专辑和著作出版,有专业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做评论的,则几乎一无所有。这种俄罗斯套娃一样四个层次落后中的落后,使影评被无尽头地埋没,成为当前电影工作中的最突出、最让观众不满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nlc202309051538
出现四化和四个落后的原因在于四对矛盾。其中两对主要矛盾,两对次要矛盾。前者一是影评艺术与电影资本的矛盾。影评雅俗同体,同时具备相互掣肘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电影资本往往只利用影评的商业属性,讲究话题经济。影评艺术则侧重影评的文化属性,追求美学品格和历史把握。这对矛盾,造成两种影评人的姿态,一种是代表资本的职业影评人的叫卖姿态。职业影评人依附于电影资本挣辛苦钱,不吆喝无法生存。他们也想写对得起观众和良心的影评,但是电影商人不答应。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职业影评人出于无奈挣昧心钱。一种是代表艺术的电影研究人员的被沉默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业影评的泡沫淹没了专业影评的声音,学者教授们从人格底线和道义担当出发,呕心沥血经营的评论无可奈何被埋默。二是影评传播媒介与影评文化思想的矛盾。传播媒介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关注,只要引起关注就代表成功。尤其是网络媒介,以点击率为第一追求,在法律追究缺位的情况下,媒介无暇或不愿花费人财物资源顾及所承载的内容带来的负能量。影评文化思想则在传播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更注重传播内容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介管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负能量在一定时期内将足以与正能量抗衡,为烂影评、坏影评营造生存空间。
后者一是商业影评与学术影评的矛盾。商业影评一般是定调作文,关注卖点,诸如制作花絮、风流韵事之类,皆可入文,又要求时效性与广告性,商业影评因此成为大众性、速朽性的快餐文化。学术影评立足于作者专业特长,注重学理性、耐读性,打磨时间较长,往往满足不了影片宣传的及时性需要。这对矛盾一方面造成了电影学术人员对在映影片共时性发言的失语,降低了他们在电影产值生成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商业影评留出了话语空间,形成商业影评一支独大的局面。二是学术影评创作与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在通常的研究所和高校,现行学科管理所包含的评价体系里电影评论没有地位。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电影研究者自然会听从评价体系中考量指标的指挥,从事满足成果发表、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指标要求的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在学科管理上切断了学术评价与影评创作的应有联系,形成了学科管理对影评的遮蔽,使影评成为研究人员自娱自乐的学术点缀。
这些问题与矛盾造成了五个方面不适应的后果。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许多影评不但不能培育核心价值观,还对核心价值观起到消解、腐蚀的副作用。二是与影评应有的学科地位不适应。作为电影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之一,电影评论本来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享三分天下的地位与荣誉,现在这种地位荡然无存。三是与观众的需求不适应。普通观众读影评无非出于选片、评片的需要,一般有及时性、指导性的要求。但现在的影评及时的不一定能指导,指导的不一定及时,影评市场供需脱节。四是与电影创作不适应。影评人的急功近利甚于电影人的急功近利,影评人的电影认知低于电影人的认知。影评屡屡遭到电影人的讥讽。五是与电影产业发展不适应。差评热卖,好评惨败,评论常常与票房背道而驰,观众对影评的信任度跌破历史记录。
面对当下影评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要治,营造影评市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立,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面对未来,有关各方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一是确定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影评市场的职责。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前提。没有政府的实质性管理,让问题在有识之士的呼声中转圈,影评将如过去的十多年一样,继续在无序与衰落的泥潭中挣扎。《礼记》有言,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政道备矣。影评与思想政治建设息息相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影评的重要作用,把影评纳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框架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学术机构积极性,建立三管齐下的影评管理机制,结束影评无主管、无监督的状态。二是培育发挥影评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关键。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可以赋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社会组织管理影评的职能,一方面吸纳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影评人才,建设影评人才的国家队,对职业影评人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创作体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评,引领新影评的新方向。一方面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影评行业规则,制定电影企业诚信公示制度,规范、监管电影宣传营销部门的影评动作;与国内各大电影节挂钩,建立影评定期评奖机制,出版获奖影评文集。三是加强电影评论学科建设。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基础。影评具有独特的对象、功能、内容、特征、方法、目标,是电影学的下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电影评论的学科建设,给予影评与电影理论同等待遇,对影评的学科建设进行科学指导。教学科研机构需培养影评方向专业人才,提高影评的工作绩效权重,给影评创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影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建设新影评的根本。电影制作宣传机构要充分认识影评的社会属性,明确影评的精神文明建设义务,遵守、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影评的自我规范,制定、遵守网络影评人实名制等行规行约,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影评市场健康发展。
4.电影《红颜》影评 篇四
该如何去看待艾费多?他是多多年少的朋友,更是多多人生的指引者,他教会多多放映电影,他隐瞒爱莲娜的消息,鼓励多多出去闯荡。这不禁让我想起,“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该如何看待多多这段纠结一生的爱情?年少时深深爱过一个人,从此之后,遇到的每一个人不过是为了寻找你的影子。当再一次相遇时,内心仍然激情澎湃,仿若年少时光。
是爱情与事业的不可兼得?艾费多希望多多选择事业,出去闯荡。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我会想,若让多多自己选择,他会选择哪条路呢?
5.电影孔子影评 篇五
《孔子》――平凡中的圣人
09 经济(1)班 2009211006 黄骏智
2010 年 1 月 22 日,电影《孔子》正式上映.全片时长 2 小时,由周润发、周迅、任泉、陈建斌等领衔主。.影评一经放映引起各种评论,好坏不一。不过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好的一部作品,成功的颠覆了自古以来圣人高高在 上的形象,反而营造了一种平凡之中方显圣的大智慧的感觉,将孔子以平凡的形 象表达出了圣人的理念。剧情简介: 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 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势磅礴的时 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 著作,中国史称为“春秋”时代。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 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 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 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 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 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 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 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孔 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 表!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 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在网上有很多评论说《孔子》完全违背了历史,甚至说有辱孔子圣人的形象,这让我想到一个词 “三人成虎”,这也造成许多网友跟风在网上抨击《孔子》。但是,依然有许多人为《孔子》辩护,只有真正打动观众的电影才会有人欣赏。尽管片中有不少谬误和不足,它有应该被批评的地方,但是至少不该遭到贬低。首先看看本片的编导们对一些学者针对影片中出现的文史错误进行挑刺的 反应,整个观影过程观众们应该能感到编导们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了,在商业目的的前提下的确是想把本片做得足够好,这在影片的整体制作水准上是 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当被人诟病时,免不了觉得委屈,问题在于反应方式上有过
激之嫌,当然这不排除是在故意炒作。坦率地讲,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的电影,除了一些可以接受的艺术加工和改编之外,《孔子》依然
犯了很多文史方面的错 误,这似乎成了国内目前这一类电影创作上的通病,这也反映了制作方的急功近利,这才是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些学者出于文史研究的严谨态度,对本片提出批 评挑出毛病,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挑刺者”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他 们对一些容易误导观众的常识问题提出修正,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就目前的现状 而言,这二者之间无法形成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这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影片中的孔子临终说了这样一句话:“后人对我的赞赏是因为这部书(指 《春秋》),对我的误解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生前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死 后极尽哀荣成万世师表,古今之人或膜拜之或鄙夷之都不过是从自身需求而产生 的主观行为,孔子在世之时恐怕从来没想过自己如何伟大或者渺小,他只是拥有 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并且为了一个理想不断前进而已,能够在困境中始终坚持 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这才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此这部电影至少在这个层面上具 备了应有的感染力。本片实际上是试图把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 “圣人”,比如他也有缺点,不经意间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比如他也有爱好,爱喝酒 好武术,这些表现手法都不失为操作性较强的办法。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 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 其志,孔子实际上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但是就是这个“失败者”周 游列国十四年,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在坚持在 求索,这才是孔子思想立足万世的根本,正是这个“失败者”奠定了中华文化二 千年以来的文化核心,使后人受益匪浅。因此,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 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 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 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观众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既然能打动人心,观众自然 会忽略它的其他不足之处,对此发出感喟。电影的情节是从孔子在鲁国为官开始,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一 系列的从政治到军事的作为可以看出这哥们确实有才干,胆识过人、政绩突出,被大老板鲁定公非常赏识,却因触犯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权势季孙斯的政治利益 而被排挤驱逐。孔夫子这一点也被后世很多天真地相信儒家治国的知识分子天真 地继承,中国历来的政治一向是一边打一边哄,一边用法家斗你一边用儒家哄你,学而优则仕这种说法一开
开始就是错的。孔子在一番政治作为之后终于成了悲剧,但这段在鲁国的戏因为符合剧情冲突的的要素,说白了就是有正派有反派,是和 胡玫之前拍的宫廷斗争一脉相承的,胡玫拍起来也驾轻就熟,把当时很多名字拗 口难记的人物拍成了活人。而到了出鲁国流浪的时候,没有了与孔子直接冲突的
反面人物,剧情冲突并不激烈,如同很多媒体所说“后半段像散文”,其实从一 个有理想却只能流浪的人物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出孔子辗转漂泊的背后,他的最 大的敌人就是那个春秋乱世的时代。这个电影拍的就是一个人和这个时代的一种对立,一种彼此不能接受和融合 的悲剧。何况这不是简单的生不逢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世态人心还是单纯一 点的,不然不会有颜回等众弟子的倾心跟随,后世的中国人的政治和人心,总是 越会发变坏,从胡玫导演的历史正剧《汉武大帝》和《雍正王朝》等都能看出来,儒家的政治思想历来只是当权者的用来装裱的纸而已。当一个人物传记的电影拍 出人与时代的关系的时候,就走对路了,而《孔子》这样的电影,不仅面临着拍 出人与时代关系的任务,还有更大的难关,就是孔子的圣人光环,对于这个光环,夫子自嘲丧家狗的记载就是一个破解的利器。编导的聪明之处不仅在于选择了一 个破解光环的利器,还在某些关键之处与古人“精神往来”,很好地理解了古人,比如子见南子那场戏,原本我所担心的港式的过度戏说并未出现,而是点到即止,微言大义,也有几分《史记》中记载该绯闻事件的古朴诗意。周润发演出的那点 微微动容,内心波澜未平,南子则风情款款,看起来有趣,都恰到好处,令人会 心一笑,比《论语》中所说的孔子出来竖中指对天发誓“子所否者,天厌之!天 厌之!”要有趣,并且可信。史料中的孔子多少有点教条的,这一点《孔子》在 前半段也未避免,所幸前半段有故事支撑,说教之处尚可容忍。影片中还有一句话很能引起观众共鸣: “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背景之 下,这句话应该是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吧?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的人们 都在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这句话恰恰直指人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 梦想,不论是否能得到实现,至少这种不能被他人所理解的心情是十分痛苦的。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孔子》之中重要的刻画点,正因为这句话,孔子才没有了 高高在上的伪圣人形象,却是多了一份能让人信服的平凡感,这才是真正的圣人!《孔子》这
6.搜索电影影评 篇六
叶蓝秋宛若南美洲丛林中得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引发了一场发生在中国南方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七天时间,因为一件公车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既有的轨道,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真相。
真相究竟是什么?
藏匿在“叶蓝秋公车上不让座”的隐情是什么?
叶蓝秋是不是沈流舒的“小三”?
是谁在“人肉搜索”叶蓝秋?
是谁将叶蓝秋逼入绝境?
是谁陪伴叶蓝秋走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人生在世,一生不过一瞬,是谁将她的归途推入漩涡,是谁将她的命运涂写成一片黑暗?究竟是谁“杀”死了叶蓝秋?
根据著名网络小说改编的《搜索》是一部典型的群像电影,故事线索错综复杂,每个人都是网络时代的狩猎者、施害者。简单地说,一个女金领,在公交车上没让座,被实习生女记者拍下来,然后新闻报道、网络爆炸,最终令女金领选择了自杀。在每个环节之中,围观的看客们,在网上网下,都过度热情地主持公道,用各种形式攻击他们以为有道德瑕疵的当事人。当看客来主持公道,世界必定走向失控。
在这样的故事结构中,陈凯歌还能给每个人相对宽松的表演空间,让每个人物让观众记着并且印象深刻,这需要非常高明的叙事手段。有很多群像电影就是因为人物脸谱化,分属个人的故事线不够清晰,最后变得混乱而遭人诟病。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原作小说的精彩;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陈凯歌对现实主义题材拿捏得当的处理手法。高圆圆扮演的叶蓝秋的死或许可以看成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自杀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所有人都成为看客,任由叶蓝秋一步步走向死亡。连同赵又廷扮演的杨守诚也是如此,他虽然有真爱,却太不主动,不够有担当,为什么就不能多做一些事呢?这与《画皮2》中的陈坤很类似,追悔莫及之时,要么自刺双目,要么遗憾终生。
通过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来思考我们当下的存在意义和生活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搜索》是近来华语电影中少有的力作,它将焦点对准最新的生活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所蕴含的生存危机。你能说姚晨饰演的资深记者陈若兮没有新闻敏感性、没有社会责任感吗?不,她都有,只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叶蓝秋与杨守诚也同样如此,否则一个不会绝望到以死来逃离人世,一个不会躲躲藏藏不敢诚实面对。想想,这是迷失的一批,而清醒的那一批则是王学圻扮演的大老板、陈燃扮演的秘书以及沈流舒、王珞丹扮演的电视台实习生杨佳琪———老奸巨猾的老板、心机颇深的秘书以及涉世未深的职场新人,最复杂的与最简单的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反倒是那种不上不下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以上角色,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也都是看客,看别人时,世界很糟乱,但其实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看客们主持公道之时,就不再有公道可言,对人对己都是如此。
知音版:这个江湖仿佛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样自然流露的真情。俗话版:矮马,真爱啊!
书归正传。举凡一对明星在一起,在吸引很多眼球之后,也会有很多白眼球丢过来:“又是一对秀恩爱炒作的吧?”真别怪大伙先不怀好意揣测你们,谁叫那么多明星爱抱团炒作,比如一个T歌手牵着一个gay发型师也号称男女关系之类的恶俗例子云云。
近来最三角最八卦的明星恋情,莫过于刘浩龙容祖儿何韵诗三人之间兜兜转转的爱恋,甲方宣布爱上乙方,乙方曾爱上丙方,大家忽然发现甲方还跟丙方求过婚。本来还以为“你是我心内的一休刮”,原来大家都是彼此心中的“一休刮”啊,而且有男刮和女刮,好乱啊。到底是谁本意轻浮,又是谁无辜中枪,恐怕只有当事人清楚,小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只是这连台的戏从来看不完,也从不会落幕。
而最近其实个人最关注的是另一对,拍摄陈凯歌电影《搜索》而因戏生情的高圆圆和赵又廷。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过程,却仿佛与娱乐圈中浮躁炒作的大潮流有那么些许不同,有很深刻和纠结的意思。比如对比一下黄立行和徐静蕾,他们俩的结合看起来就完全没有那么深情,因为徐静蕾太聪明能干,黄立行则太种马洒脱。
高圆圆是那种最典型的漂亮女孩,几乎每一个她过往在一起的对象都被人知晓,但都没有修成正果。赵又廷是一个良好家世出身的翩翩公子,斯文谦和,在圈中经历过几段若有似无的恋情,但都也没了下文。如果赵又廷是来自“太平洋的风”,那么他虽然两度吹过Angelababy,但最后还是在大陆御姐高圆圆身边停止流动。
一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引发联想,翻过山越过岭的高圆圆是怎么可能在赵又廷这座台湾小山丘上停下来呢?难道是因为什么特别的长处吗……那么年纪轻轻的赵又廷又是为什么会穿过台湾的莺莺燕燕,被大陆的姐姐拴住绊倒在怀中?难道是因为什么特别的骚情吗……
不开玩笑,严肃的说,之所以说他俩有那么些许不同,是因为我从来都没觉得这俩人在一起有炒作的成分。一丝一毫都没有。
赵又廷和高圆圆的恋情刚被拍到的时候,两位当事人还有些遮遮掩掩,后来的几次发布会上,赵又廷开始有了男友的样子,替女友回答记者们的问题,样子腼腆可爱。然后我忽然觉得,这是多好的小狼狗啊。最近一个月,《搜索》开始陆续放出宣传物料,我逐渐有被煞到的感觉,赵又廷和高圆圆之间的电流太温馨自然了。
电影里的赵又廷受雇于高圆圆,高圆圆说:“我不想让人看到,我和你在一起。”赵又廷听后有点真情迸发:“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每天都陪着你。”这两句话是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之一,差点感动落泪。生命中,有那么几个瞬间,是复刻了这样的情绪的,被击中也在所难免。然后,赵又廷紧紧抱住高圆圆,那一刻从高圆圆的表情可以看出,在拍这场戏的时候,他俩一定是相爱了的。据说,这场戏在陈凯歌喊cut之后,赵又廷和高圆圆依然紧紧拥抱了五分钟,情深到实在是让人吐槽无力。还有一场戏,两人在蹦极台上紧紧抱着彼此,反复纠结要不要跳下去,赵又廷苦笑着说:“我只想说,这笔钱真不好赚呐!”唔,抱着爱人跳崖还要装作是金钱关系的戏也确实不好拍啊!
在花絮里,赵又廷在接受访问时看着高圆圆说,“我在看到她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画面。”然后他就有点说不下去了,就又开始很腼腆的笑。花絮里另外一个镜头是,赵又廷说,自己爱上戏里的对手高圆圆。“爱疯了!”你知道看到这几条花絮的感觉么!赵又廷这时候已经是个陷入爱情的小2b了!
因为电影里的戏不是按顺序拍的,所以究竟是哪一场戏两人才开始来电,基本无从考证,但我在几次《搜索》的看片过程中,都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其中有若干场戏,从二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已经爱的很深了。有些人比如我有一种特异功能叫gaydar,比如看谁一眼,就基本知道谁是gay。插话:这种技能是天赋异禀,你们想都不要想。同时gaydar还有另外一种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在与某两人接触过之后,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俩人是不是情侣关系。因为有过亲密关系的人,彼此之间的默契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看完《碟中谍4》唯一感受就是,阿汤哥一定把杰瑞米·雷纳搞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多多少少有些gaydar,所以,看《搜索》的一大乐趣也在于,某些戏份时你会知道,赵又廷和高圆圆还是陌生人,而到了下一场戏,他们可能已经见过家长了,而某一场戏时,他们可能刚爬完床单。虽然电影里他们并没有滚床单,那么这里也是我要跟导演抗议的地方:他!俩!欠!观!众!一!炮!你!竟!然!不!点!炮!
陈凯歌导演曾经说过,《搜索》里叶蓝秋和杨守诚这俩角色,不管谁来演都会爱上彼此。我在看电影之前,最感兴趣的是高圆圆那句“要坐坐这儿啊”,一个“不让座”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看完电影后发现,比起原著的奥义,电影的本质回归了“人”字。虽然《搜索》里的线索有好几条,主要人物有若干个,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叶蓝秋和杨守诚之间短暂又热烈的爱情。大抵所有事物都逃不开一个“情”字,与“情”有关的故事也格外动人。
电影《搜索》里,在“不让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叶蓝秋成了一个被符号化的女人,烈焰红唇,美丽而道德败坏的“小三”。阴差阳错之下,杨守诚成了唯一守护他的男人,普通、懦弱却又坚定,在他的视角之下,叶蓝秋只是一个被伤害了的女人,需要被保护,而他此刻成了一个挺身而出的骑士。有些被设定的情境下,主角是会本能有情的。而最重要的是,在《搜索》中,高圆圆被拍得美艳绝伦,倾国倾城,换做是谁演对手戏都会把持不住荷尔蒙乱冒吧。
在《搜索》戏外,高圆圆本人有一些特质很像叶蓝秋,美丽倔强,多年来被误解,大概她始终等着一个可以托付内心的人。赵又廷外表不够十足帅气,但想必骨子里也流着期待被唤醒的骑士之血。电影内外,两个人和角色都融为一体,确实像凯歌导演所说,很难不爱上彼此。在一次媒体采访里,赵又廷说,他看到了圆圆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话里话外都说明,他俩走到一起的过程,绝不是辛苦追求,而是水到渠成。在我看来,《搜索》的片名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含义,而更像是去搜寻一段恋情的隐秘始末。
7.印度电影影评 篇七
印度电影对于目前看电影的人来说,可能是涉及的相对较少的一个部分,从1913年第一部印度故事片诞生至今,历经80余年的发展,印度电影业已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约500亿卢比(12亿美元),拥有近200万工作人员,年产1200部影片的庞大产业。这1200部影片中,800部是故事片,400部是电视片、商业广告片和译制片,总量相当于好莱坞年产量的3倍。印度早期电影多是模仿好莱坞的影片,然后将其改编成印地语和其他语言。但慢慢的,印度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传统得到了全球不同肤色、不同语言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不过印度大多数影片都是按多年来卖座率较高的商业影片的戏路拍摄,即一部影片有1个明星、3个舞蹈加6首歌,片中不时可见小楼洋房,香车美女,不免让人感觉影片中的场景与亲眼目睹的印度相比,更像个“世外桃源”。电影的发展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脱节。
无论是在古代背景的《阿育王》,还是现代都市背景的《你好,伦敦》,影片都充斥着浪漫唯美的爱情与风格别致的印度建筑,电影完全与现实生活偏离,直到现在所出现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才第一次直面现实,揭露了印度人民的生活现状,走出了“华而不实”的电影发展怪圈。我今天看的就是印度影片的一部代表作——《阿卡巴大帝》。
阿卡巴大帝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莫卧儿王朝是印度最后一个王朝,同它以前的统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历史意义更大。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第一个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宽容基础上的统一王朝,它的治国精神和疆域版图对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响。奠定了这一切的阿卡巴大帝,在印度第五排行榜中,排名仅次于阿育王。阿卡巴统治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时期,正是英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格兰时期。他晚年所统治土地的范围,大得有如欧洲,势比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帝王都大。
影片的主线讲述了一个16世纪的爱情故事,伟大的莫卧儿皇帝阿卡巴与拉杰普特族的公主乔达哈联婚,从而衍生了一段真正的爱情。在政治上,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卡巴国王知道成功没有疆界,在征服了兴都库什山脉之后,继续向他的征途进发,直到他的帝国扩大到从阿富汗到孟加拉湾,从喜马拉雅山到哥达维利河。因为他那精明的宽容、慷慨及权力,阿卡巴赢得了为他效忠的拉杰普特族人――最好战的印度教教徒的信任。但阿卡巴没想到的是,当他与乔达哈――这位突如其来的拉杰普特族公主结婚后,却遭到了乔达哈极力的排斥,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与拉杰普特族人的关系,他要开始进行新的征途,就是嬴得真爱。然而身为拉杰普特族的公主,乔达哈很反感自己只是政治上的棋子。在这婚姻的结盟里,阿卡巴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只是打赢的本领,还有赢得深藏怨恨与极端偏见的乔达哈的心。
然而,当阿卡巴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获得乔达哈的爱慕的时候,却遭到了众人的阻扰。犹如故事开始时一样,阿卡巴和乔达哈面对这场联婚都表现出的排斥,在这里也并没有得到众人的理解。一个穆斯林和一个印度教徒的联姻让两个人同时陷入了宗教信仰的斗争之中,当乔达哈听闻父亲将她嫁给阿卡巴所表现出的绝望与伤心让人不禁感叹宗教信仰在这个古老国度所代表的非同凡响的意义。
阿卡巴为了统一印度大陆,接受了安珀国王的联姻请求,而乔达哈为了安珀王国的和平也不得不接受这场政治联姻。在和乔达哈相处的日子里,阿卡巴表现出了一个国王的宽容与大度,他不仅接受了乔达哈苛刻的条件,还处处为她着想,渐渐获得了乔达哈的好感。阿卡巴由此对印度教有了好感,他在他统治的领域内,废除了印度教徒去圣地朝拜的香客税,接着又废除了印度教徒的人头税。这两项税收的免除使国库减少了大量的收入,却使他的政权真正扎根于印度。
然而,阿卡巴的这些举措却马上遭到了以其义母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并设计陷害乔达哈,让她失去了阿卡巴的信任,并被遣送回国。乔达哈因为失去信任而伤心欲绝,当她刚找到爱、信任和幸福的时候却又失去了这一切。阿卡巴对其义母的纵容,使她无法容忍印度教徒在莫卧儿宫廷的种种违反穆斯林教义的事情,致使全剧的戏剧冲突达到了最高潮。然而,在阿卡巴生母的澄清下,阿卡巴知道了其中的真相,后悔不已。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回了乔达哈的真爱。
在宗教信仰束缚下的这段婚姻虽然最终取得了完美的结局,但其过程是充满艰辛与挫折的。阿卡巴作为莫卧儿王国的皇帝所表现出来的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支持是史无前例的,阿克巴的政府中,也有着众多的非穆斯林,包括他的印度教妃子的侄子曼•辛格,也有出自中产阶级的印度教徒托达儿•马尔,后者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阿克巴的后宫同样是宗教宽容的典范,他娶了30个来自不同教派的女子为后妃。而他与乔达哈的浪漫爱情更是被人们千古传诵。这段唯美的爱情在宗教信仰的束缚下反而别具风味。
我们重新翻开印度的历史,你会发现宗教已经丝丝屡屡的渗入这个国度的一切,包括现在,你走入这个国度,依然可以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光芒。
另外值得一提的印度的舞蹈,它的美丽闪耀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影片中万人颂扬阿卡巴献舞的那一段,至美至艳,绕梁三日,回味不绝。书上说印度是出美女的地方,从这些影片中看来,那里的女人确实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无论是她们的容貌,亦或是情感。
8.电影赤壁影评 篇八
姓
学名:曾
号:
专 业:地球科学
燕 010312031
2电影《赤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而几乎被我们每个人所熟知,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它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而结束。
而一直以来以赤壁之战作为背景而翻拍出的各种影视节目也层出不穷,下面我们就以电影《赤壁》为例来剖析一下其中所体现的新历史主。
《赤壁》取材于三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不仅是中国正史书写中的重要段落,而且也支撑了中国民间的叙事的伦理体系。电影《赤壁》题目本身就带给观众极大的想象力,不仅让读者有了阅读期待,也告诉了读者所要讲述的历史大背景,是作者通过重建文本进入文本所要叙述的历史环境中,再根据次历史背景去重新认识《赤壁》。吴宇森导演的这部电影非常创新,它赋予了人们对历史作品一种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首先,它颠覆了大众对赤壁之战中的英雄的形象。周瑜不再是小说版中心胸狭隘的周瑜,而成为了赤壁之战中最关键的人物,幽默、精通音乐、通晓各种奇阵布局、宽容仁善这些都成了他的新形象,这一点着实再现了历史,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周瑜这个形象之外,诸葛亮也是一大亮点,而导演也刻意突出了瑜亮之间那种惺惺相惜之情,这可以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历史上他们是对手,并且各为其主,是很难有这种感情的,但在电影中却将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所以这可以说是一大亮点了。
其次就是电影《赤壁》中加重了儿女情怀,曹操可以为了一个小乔举兵发动战争。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赤壁又是三国历史上最关键一役,可谓生死关头,任何和平年代人们津津乐道的儿女情长、小仁小义都配不上这个宏大的舞台,但导演或许是为了配合当代生活中人们的这种思想,而特意加了这么一个情节刻意说是不无道理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每个人都会认为,英雄可以为了美人而得罪天下人,可以为了心爱之人而做任何事情,所以这里又是这部电影所体现的新历史主义的地方。
然后再不得不提的就是借东风,孔明设七星坛借东风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孔明与周瑜斗智的重要段落,周瑜因西北风刮动军旗而吐血卧病,孔明却深知其心,前往探病时两人还有一番“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的精彩对话,最后孔明大笔一挥开下十六个大字的绝世药方,让周瑜钦佩嫉恨涌上心头,更加立下要杀之的决心。但在片中,这一段不再有小说中跌宕起伏的过程,不过金城
武版的孔明堪称史上最牛的天气预报员,他对郡主孙尚香给出了一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学解释,称东方黑气拦遮是风向要转变的征兆。虽然曹军和孙刘联军都想到了火攻之计,不过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显然棋高一招。于是乎,孔明算准时辰,无须七星坛,布法阵,独立荒野平地,默默掐算时辰,最后羽扇一挥,东风浩荡而至。有道是,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三分天下,只看今朝,此役堪称三国军事气象学的伟大胜利吧。或许诸葛亮一直以来就给人神一般的印象,但他真能操纵天气吗,我想不竟然吧,所以在这里我们有赋予了诸葛亮 一个新的神人般的形象,似乎就像现在生活中有些人能够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一般。
而与此相联系的就是草船借箭了吧,草船借箭,是孔明智胜周瑜之绝妙桥段。片中将其改编为刘备故作撤军,诸葛亮却为了“理想”而留在东吴,并答允补充刘备所带走的箭枝。而金城武版孔明羽扇纶巾,独立水中浅滩,仰望空中云海,胸有成竹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必有大雾”,鲁肃却急说:“什么大雾?你倒是搞得我一头雾水!”这“一头雾水”实在够现代、够前卫,也确确实实把我们现代的一些元素融入了其中。草船开往曹营,与反间计同时进行,鲁肃急得满头是汗,孔明却在舱中悠闲饮酒,气得鲁肃抱着草人说话。曹操水军万箭齐发的场景,不输给当年《英雄》中的秦军,一边射满再换一边。直到草船如同刺猬,孔明这才微微一笑:“谢曹丞相赠箭。”在这些桥段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口语,而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古文深涩难懂,三国时代人物说话句句不离“之乎者也”,不仅外国的观众难以接受,连国内的观众似乎也不太认同了,所以为了让我们现代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就在电影中加入了这么些词语,这体现了我们对这些历史的一些新的解读,也体现出现实语言对历史语境的超越。
作为赤壁之战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火烧赤壁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了,火烧赤壁不可否认,在吴宇森这位国际大导演的调度下,《赤壁》下部给我们展现了冷兵器时代宏大的两军大战场面,不管是火烧连环还是攻城守寨,不管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冲锋,都能带给影迷相当大的震撼。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应未折损重要将领。可影片却让黄盖落水、张飞中箭,营造出紧张氛围,原型为东吴名将甘宁的甘兴之死,更为攻破曹营添了些悲壮味道。唯一遗憾的是,为了缩写这个复杂的故事,连环计并非庞统所献,而是由两位冤死的东吴降将蔡瑁和张允自己想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有这份聪明,还会死得那么冤吗?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段,向来是说书人的最爱。孔明事前知,周瑜事至知,曹操事后知,而蒋干可好,事儿全过了他还不知道呢!于是这位仁兄,算是以“糊涂”二字名垂青史。蒋干只身前往东吴劝降周瑜,没有群英陪同,就二人对坐叙旧,结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趁周瑜睡梦中盗走假造的蔡瑁张允降书,最终让
疑心大起的曹操杀了二人。为了显示蔡张的没文化,这份降书与上部一样出现了错别字,把“投至麾下”写成了“投至靡下”,让曹操看罢愤然大呼:“这完全是蔡瑁的风格!”
电影中除了这些经典片段之外,还着重刻画了女性形象。在电影中,小乔和孙尚香两位女性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她们用女性的柔美和刚强点缀了群雄,导演通过艺术加工,细腻的描绘了小乔与周瑜之间的夫妻感情,更真实的再现了丈夫领军、妻子相助的一个画面。而对于孙尚香,她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潜入曹营做起了探子。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张力,一个完全独立的、对历史的重新改造,正因为它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诠释了这样一场战争,人们才会认为它有看点,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这便构成了对赤壁文本新的解读。
孙尚香混入了曹军内部,小名胖猪,那么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愣是没人认得出她是个姑娘家!还结识了一位叔财老兄,老实巴交,憨厚可爱,对胖猪同学掏心掏肺,不仅给她骑高高让她明目张胆地在头上画曹军的地图,还在她间谍身份暴露后助其逃跑,但叔财同学可不是叛徒,因为胖猪跟他说妈妈生病了,要回去看妈妈,结果叔财同学就跟自家的兄弟打在一起,还抱怨说:他回去看妈妈,你们追什么呀追。自家兄弟本来已经看到胖猪放信鸽回去通风报信的,但经叔财这样一解释跟一打,也就信了,不再追究!后来盟军跟曹军交战,胖猪和叔财又相遇了,但还没说上两句,叔财就被盟军的箭射穿了,他倒在尚香的怀里还高兴地说:胖猪,你真的回来看我了!这个傻瓜直到死也不知道胖猪是敌军!佟大为把叔财演得真可爱!这一段似乎也是电影中额外加入的,历史上并没有对这一段的记载,电影中为了突出孙尚香这一女性形象,将她在曹营中的情况具体化,并且还加入了这么一个桥段,增加了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9.电影《七宗罪》影评 篇九
我们是人,人总会有弱点,总会犯错。看看这七宗罪,谁能说自己一个也没有犯,也没有看到别人犯过呢,“我们都该死”也许这才是每个人心里最阴暗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真能克服这些弱点,恐怕我们都在天上长居了。但就连在天上长居的天神也不能避免犯这些罪行,最著名的一件便是耳熟能详的“金苹果”事件:三个女神为争夺“天下第一美”,互相嫉妒,勾心斗角。最后金苹果给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使另外两位女神: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嫉妒至极,也使随后的特洛伊战争一波三折。既然连天神,还要是智慧女神,也会犯这类人性的罪行,何况是我们这些凡人呢?我们只能尽量把我们的欲望所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减至最少了...也许电影把一些东西夸张了,或者是写出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但是,电影就是造梦。经典的电影让90%的人喜欢,无论种族和国度。人的共性就是畏惧,怕死,怕失去,怕痛苦,怕可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人却喜欢看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发生在坏人的身上是罪有应得,观众的暴力心里得到释放,正义得到了伸张。发生在好人身上是痛苦,观众会为此而叹息落泪。电影不是哲学,只要在两三个小时里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了。七宗罪的故事是阴暗的,在任何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社会里,在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压力都是大的,大城市的犯罪率总是高的,发达的媒体对暴力的渲染总是过渡的,久而久之,人们产生了对抽象暴力概念的恐惧,也产生了对具体暴力程度的免疫。过去战争影片上英雄们中弹后挺胸伸腿手捂胸口之后倒地的情景现在真的让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不屑一顾。所以七宗罪里的血腥情节都是极其特别的,只有这样才能拨响观众恐惧心理那根筋。让人们细数这七宗罪
第一个是过度的享乐中的纵食;而贪婪也包括了贪污之类的,也就是新七宗罪里为了自己的生活使大多数人贫穷这一解释; 懒惰则意思是碌碌无为的生活对生活没积极的态度;淫欲解释是通奸 不过现在来说包括伦理上的不道德和自己对生活的不道德;傲慢解释是强势不过更多的解释是孤僻不能和群,以及反对或者鄙视周围的事物;暴怒则是暴力没有理智的行为;嫉妒是本身不能而望人之优,而做出的不理智的行为。七宗罪的行为不是意味一个人能做多少。这7点很普遍可以说人皆有之不能回避的缺点而已。只不过是个人的发挥而已 7天大体对应上帝七天造人,揭示人皆有罪。我个人觉得是一种警醒 人性的一种探讨就像七宗罪的电影 最后本来最后那警官可以选择理智可是最终还是开枪了。也许就是对他另一种人性的诠释 就是说他本身是善良的 可是他容易暴怒但是他其实还是可以控制但是他在选择对妻子的爱和自己的以后生活上他选择了开枪。
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悲剧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悲剧让人思考。如果故事情节可信,主线完整并直接导致主人公的悲剧结局,那么观众就会越发痛苦地被Brad Pit影片最后枪杀罪犯的表情所打动。演员的表情是演员的一切,还记得那表情么:为什么要杀我老婆?!为什么要砍掉她的头?为什么我却不能杀了你!?
10.电影《如果爱》影评 篇十
“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部电影,而他或她也许是当中的主角……”一段略带温情的经典台词拉开了电影《如果爱》的序幕。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是一部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影片,整个片子对故事的叙述形式类似倒金字塔式,情节处理非常巧妙,用不带丝毫斧凿痕迹的影调描绘了一场凄美,动人的爱情画面。
时间,似一杯滚烫的白开水;欲望,似一粒劣性的毒药丸。当两者一结合,便意味着:爱,是可以被遗忘的;恨也就因此沉淀。
影片对时空观的表现有种独特的现代性。成功地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画面不时地在十年前后来回切换,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原来爱可以这样!所穿插的歌曲也在间接的对人物的情感经历做必要的补充。戏中戏是对该片最好的诠释。
片中女主人公孙纳,在一开始是一个靠吃别人吃剩的饭过日子的穷丫头,天真而又浪漫,似乎对外面所有的东西都无比好奇,内心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她与林见东的关系就像两条原本注定相交的平行线。孙纳在吃完林见东吃剩的面后,便偷偷的跟在林见东后面,“可以借你地洗个澡吗?"一场戏剧化的见面及对白,从此萌生了两人青涩,浪漫的爱情故事。他们一起吃火锅,一起在雪地里行走奔跑,一起畅谈理想……
一幅幅甜美温馨的画面定格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见时深深的回忆。“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这样一首歌,曾经是梦想当歌星的老孙(孙纳)最爱唱的,唱出了她的心声,也唱出了一种结局,从而也奠定了影片凄美,扣人心弦的基调。
影片中的人物具有典型重叠化的特点。孙纳即戏中戏的小雨,林见东即张扬。他们似乎都是被人为地分裂化的个体。十年后的孙纳几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然释怀地笑,取而代之的是虚伪的逃避与决绝,正如她自己所说的,“过去唯一的用处,就是让自己不再想到过去。”同样,十年后的林见东也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傻笑”得可爱,爱得天真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孙纳的怨恨与对自己的痛罚。因为被抛弃,因为被无情的遗忘。十年的时间,他们的确都变了,变得连他们自己都很难找到原来的影子。一个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个为自己的爱拼搏,执着的他们也都成功了。然而,当再次相见时,谁又能掩饰住深藏在内心的无奈和痛楚呢?难道过去的一切真的都消散了?当爱已成往事,恨!便习以为常了。“我恨你,我恨你……”“跟我走,跟我走……”这是林见东在电脑上反复敲击的文字,此时此刻,他的心犹如滴血般地痛,因为爱得浓,所以恨得深。十年里,林见东几乎每晚都靠安眠药才可安心的睡个觉,而他与孙纳的再次见面却形同陌路,这更加深了他潜藏的憎恶和嫉妒,比如孙纳的冷眼,孙纳的不屑一顾,孙纳的绝情等等。
导演对聂文的角色安排可谓情理当中的。他是闯入孙纳生命中的第二个重要男人。聂文是一个孤独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悲哀的人。他在孤独中寻找,在寻找中守候,却又在守候中哀怨。当他无意中发现孙纳与林见东的关系后,他愤怒过,他痛苦地挣扎着,一味的修改剧本,一味的去刻意演绎他想象的那个班主,甚至连饿都不记得了。一碗酸辣面,似乎印证了她们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聂文有挽留过,但他能看透孙的心,他不想再欺骗自己,所以他最终选择离开。或许,在聂文看来,很多东西,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在离开时,他回头了,并带有微微地一笑,大概也是他对爱最真诚的呵护。
影片在影像处理上非常精致。特别是对林见东与孙纳两次合抱在雪地上画面的处理,摄像机重复运用拉的拍摄手法,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现在的无奈。另外是片中静态画面相当贴切,逼真。比如,影片最后对孙纳坐在椅子上的一个脸部特写,此时的孙眼神表现得非常冷静,接过林见东的告别电话后,她忧郁中更多的是在细细的回味着过往的一切。声音,是最深切的表达方式,当孙纳在按下录音机开关听到所有的一切时,她明白了很多。但心告诉他们,就算能想起原来的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了,现实已摆在面前,他们都不能回到过去了,离开,才是最好的方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恨无奈……”拥有或失去,都将成为他们的记忆。金导演为孙纳准备的完整版的《回忆录》,或许是他们各自人生历程中最璀璨美丽的火光。
11.电影影评 篇十一
影
《
百
万
宝
贝
》
影
评
班级:计算机姓名:宋晓宇
学号:10-122100473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当法兰基培养玛吉成为一名职业女拳击手时,也许太多人会对她微笑。会为她欣喜并欢呼不止。
这是玛吉的梦想,是她梦想中的人生。当她以女拳击手的身份让人恍惚地以为她就要实现梦想,让人就快相信奇迹的存在时,却被一个重拳狠狠地击碎了所有的一切。
她想要一步步朝梦想迈进,当她慢慢接近梦想的时候,梦想却又想更加遥远的地方延伸过去。她为了得到更快的拳速,为了打倒更多的对手,为了站到更高的地方,为了有更多的人为她呐喊。她不断努力,不断追寻。可是,在那一瞬间,被一个以下流拳法著称的对手以一记卑鄙的重拳给粉碎了。
然后,玛吉的世界天旋地转。本来以为的,人们的欢呼,教练的夸赞,闪亮的冠军奖牌,都顷刻消失,不复存在。
当所有的梦想被打破之后,再与梦想无关。
也许生与死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不难以回答的问题。肯定,要活下去。为了他人,为了自己,为了希望,为了幸福,当然,也为了梦想。可是,当玛吉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与很多人产生了分歧。
失败之后,不仅是内心,她的身体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她甚至都不能够呼吸,要靠呼吸机器才能够维持生命。她腿上的伤口愈加严重。医生说,你的腿可能要切除。更为残酷的是,在这病危的关头,玛吉的母亲与弟弟妹妹来看望她,竟然只是为了她能在法律文件上签字,用来取得她的所有财产。似乎在他们眼中,她的生死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财产,她的钱。
玛吉把母亲塞进自己嘴里的钢笔狠狠地吐了出来。她用恶毒的眼神望向母亲。那是悲哀而绝望的眼神。原来,所有人站在利益面前,就会变得冷漠且自私。当然,自己的家人也不例外。可是有一个人,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不论是受伤前还是受伤后。他一直在她的左右。给她读诗,与她谈论梦想与希望。他们相视而笑,他们为活着而一直不停挣扎。
他是教练。是法兰基。
如玛吉所说,你让我想到了我爸爸。
影片中弥漫的全部都是温暖的亲情。平日不苟言笑的教练与不停追逐梦想的年轻女拳击手的浓浓亲情。教练法兰基从始至终都不能被女儿原谅。而玛吉,是被漠然家庭疏离遗弃的孩子。诚然,这个父亲是爱女儿的。否则他不会在她受伤后整日地陪伴在她身旁。这个女儿也是爱父亲的。否则她不会伤心地看着他在自己身旁,甚至说,你不用天天来陪我的。
在这个世界上,亲情,是最无条件的,也是最饱满而繁华的。是最深重的,也是最难以偿还的。
而明显,玛吉的母亲,对她并不是亲情,她只不过是要尽一份养育的义务而已。法兰基,玛吉的教练,对于她,才是一份真正的亲情。
这两个并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这项看来有些暴力和血腥的拳击运动中,结下了深厚的亲情。这是平凡而朴实的亲情,这是简单而温情的亲情,这是让人永远都无法忘怀的亲情,这是让人抛开所有的亲情。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无关利益。无关未来。甚至,无关生死。
影片中不停传入的呼吸机工作的声音,不停插入玛吉头边仪器显示的那一条条波动的线条。那是玛吉的生命。让我们听见看见玛吉的生命。这样的活着,其实比死去更加痛苦。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注意,没有人在乎。这样的活,又有什么意义。
玛吉想死,可是法兰基却总是陪伴在她的左右。鼓励着她,支撑着她。可是,她不想这样猥琐地懦弱地活下去。她告诉法兰基自己想要死去。他并不允许。他不想让她死去。但当天晚上,他便看见玛吉鲜血淋漓地自杀。
她的手不能动。她的脚不能动。她的全身都不能动。这样,连死亡的权利都丧失的她,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法兰基望着她的嘴里,脖子上,身上,全部都是不停喷涌出来的鲜血。是她在向自己求助。让她死。让她安静地,永远地,不需要再痛苦地活着的,不需要再为梦想拼搏的,长眠。于是,他便暗暗下了决定。
他去向神明祷告与忏悔,和神父交谈后,他买好了针管与药品,只想为她再做最后的一点事情,再为她尽最后的能够做到的绵薄之力。
“许多人在死之前都会想,自己的梦想还没有实现。而玛吉,已经实现。”
这句话更让法兰基下了决心。是的,玛吉虽然失掉了比赛,但她得到的,是拳击迷的爱,是教练的爱,是自己对自己的爱。她得到了实现梦想的美丽过程,得到了梦想的全部实质,她已经走进了梦想的大门。这些,都比输赢更加重要与宝贵,可以超越生死的极限。
那天晚上,法兰基来到玛吉的病床前,告诉她,我会替你摘掉呼吸器,然后给你注射。然后你会长眠。
可以感受到的心痛不止。那一刻,玛吉流下了泪水。是开心或是悲痛的泪水,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法兰基给予她的,是最独一无二的,最丰盈浓烈的,爱。所以,他不会再让她受苦。
他拔掉了玛吉脖颈上呼吸机的管子,给她注射了大量的胰岛素,让她在最暖最沉的爱中长眠,让她在梦想的大门之后沉睡。他亲吻了她安然失去呼吸的脸庞,望着仪器上的线条变成长长的一条直线。然后,他带着所有的空洞的悲伤与痛苦离开了医院。
可是,玛吉,终于得到解脱。
而法兰基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拳击手需要他的教导和训练。他知道,他要给予他们,最好的,爱。
好运,法兰基。
【电影《红颜》影评】推荐阅读:
至尊红颜经典台词06-22
《红颜露水》经典语录01-15
烟火文字致红颜散文10-04
红颜为谁醉诗歌06-13
电影画皮影评08-13
电影影评及感想06-10
电影《赎罪》观感影评06-20
韩国电影影评12-27
电影大约在冬季影评10-31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