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2024-12-16

小学数学国培感受(精选18篇)

1.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篇一

我是五年级数学老师,我简单说一下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这一课时,我设计了拼一拼,试一试,练一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拼一拼

通过让学生先想想身边的事,然后说的浅显易懂。用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让大家认识新知识。在课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他们的思维火花也就不断地被激发,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二、试一试

学生经过了以上的认知过程,思考就有了载体。就牢固的掌握了本课知识,而且是愉悦地接受。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三、练一练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篇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含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数学素养,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对这一目的的实现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审美化教学可以对人的认知心理结构进行分析,能够使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通过审美化教学能够让学生 领会到艺 术美,而这一领会的过程是智力参与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只有使人的情感投入到美的境界中才能产生深刻的美学体验. 所以可以将数学审美教学看成是以一种美学的展示方式对数学教学进行优化的实践行为.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概念以及立体图形进行评价,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策略

(一 )创设美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首先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数学审美的意境, 让学生处于审美意境中, 对于构造学生的审美心理有重要的影响. 审美意境的构造可以启迪学生的直觉,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的拓展. 审美意境通常通过两个方式进行创设, 首先是营造好的课堂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整洁的教室环境和齐全的教学设备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数学学习的状态中, 对他们心灵的美化有积极作用. 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情况,老师不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严肃的感觉,应该让学生容易亲近,这样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担当数学教学的审美主体, 而学生担当的是数学学习的审美主体,这样能够通过共同的活动将他们凝聚在一起,使学生在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中的美学.

此外, 教师还应该根据人的审美心理创设教学环境,人体的心理结构有抽象性、具体性和形象性,一些直观、具体的东西往往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应该将其进行具体化,例如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图形或者是模具等组织直观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 )增强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数学问题往往源于实际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因而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学习数 学过程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应其中,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挖掘更多的数学问题,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活动有效结合, 使学生手脑并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应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 比如,让学生自己计算自己家的地面和墙面的面积、铺地板时实际要用多少块地板, 刷地面和墙面时要用多少涂料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用数学来解决. 这样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直到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联系生活问题能让学生寻求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三 )把握教材中的多样美

数学学习中最容易吸引人的就是对习题的解答,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活泼,通过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可以让学生从怕做题到乐做题. 例如在计算圆周长的数学题中,小学生对于圆的周长不理解,教师让不同身高的学生将衣服互换,让学生戴大人的帽子,当学生交换完成之后上台亮相,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都被这样的装扮逗笑了,同学们针对这种情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在激烈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对于衣服的选择要根据头围和腰围进行选择,这样才会穿着更舒服,又能显得协调.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四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教学的直观美

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色结合的能力,通过调节图像的色彩以及对图像进行定格能够给学生新颖的感觉. 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简单化,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教学中一些静态的东西动态化,例如在数学数字计算学习中, 多媒体屏幕可以播放老师准备好的课件,首先是一段录像,视频中是学校的体育场,这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显示开运动会的情景,会场上有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师外加一些配音,这样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然后老师将屏幕定位在会场上的饮料瓶上,让学生计算倒下的瓶子数量和立起来的瓶子数量,围绕瓶子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呈现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样就可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完本节课程.

三、数学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意义

数学美具体表现为三个形式,首先是简洁美,其次是和谐美,最后是奇异美. 对学生进行数学审美教学,能够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观察和体验能够将美学思想化为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敏锐,懂得选择. 审美教学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的审美接受能力能够给予学生更丰富的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会懂得对事物之间进行联系,潜意识中让他们学会数学换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除此之外,审美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懂得美学知识的学生往往会在解题的过程中找到简单的便捷的解题技巧,对于问题和结论的推理也更能够符合美学思想.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阶段,从小培养他们的美学思维和能力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3.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感受 篇三

一、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数学教师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注入教学设计中。所以,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条件。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在课堂学习中沿着教学目标不断进步。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从对知识的精心讲述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不参与教学活动,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只要有思考,就能获得进步。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进步能使学生感到巨大的乐趣和激情,引发他们更深地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成主动

教学观念的改变引起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是解题的经验,他们在记忆和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思维得不到发展,在对待较难问题时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地走进数学,探索数学的本质,使他们能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得到其中蕴含的实质,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主动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单一的教学评价针对的是传统教学,在新课改实施中,评价针对学生表现的多个方面进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等都要作为评价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教学,对学生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既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还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例如,我在教学“10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了几幅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数出10个人、10只鸽子,通过比一比、填一填等数学实践活动,学生感受10的组成,培养数感,形成和建立数l0的概念。让学生在充分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学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三、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能保持持久性,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高效率对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在让学生接触新学的知识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其中,把自己放到创设的情境中来分析问题,使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更强,能找到问题的入手点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教材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和生活有关的情境,使他们联系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是不成功的教学。在进行师生互动过程中,他们针对的是教材内容的探讨。在课堂学习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不能按照教材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扩充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单纯地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不能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类思想,使他们具备把一大堆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生活物品、玩具、学习用品等让学生进行分类,从而从实际动手中增强对分类思想的理解。通过在学习中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把物品进行分类,把教师的教具、卫生物品、杂物进行分类,使教室保持整洁。在生活中加入所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体会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的奥秘充满探索精神,使他们不断地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

总之,在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教师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因素。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直观思维,所以要让他们从直观上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数学学习不断进步。

4.小学数学国培感言 篇四

天祝马营坡小学陈会珍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本人收获较大,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知识,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开阔了眼界、思考问题站的更高了,许多疑惑得到了解决。对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就我这次的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感想:

在这段时间的培训中,先后观看了几位优秀教育专家给我们做的报告,深受启发。报告中,几位专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巧妙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及量感、对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等让我听了受益匪浅,他们的报告很贴切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通过他们的讲解,使我知道原来平时的数学课也可以有闪光的亮点,只要我们教师是个有心人,从点滴做起,一定会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最愿意上的课堂。

一、教学理论知识得到丰富。

这次培训学习,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做到教学有效,首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时既要备课程,又要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其次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最后要正确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要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这次学习,我看了许多听了许多专家的精彩的报告,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虽说课改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但一些传统的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次学习,更新了我的观念,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有意识的用专家们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注意关注学生个体,关注学生实际水平,给足学生充分的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学习和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自己的确长了不少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要讲求实效性,不能为了形式而活动多却没有实质内容,整堂课热闹一场却让学生无所获;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亲和力,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满堂灌”,更不可以教师唱主角,学生作配角。应具备比较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比较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要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充实自己的头脑,要有过硬的基本功。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到,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首先你得要在他们面前露两手,要让他们佩服你,对你心服口服。

5.小学数学国培总结 篇五

今年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国培”玉林市送教下乡培训学习。转眼间8天的培训学习已临近结束,这次培训是送给我们一线教师最佳礼物。对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策略有极大的的帮助。本次培训形式多样,以专家讲座、课堂实录,在班级沙龙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发起话题。这种学习方式,我认为非常好!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居高临下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感谢讲课的专家、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资源,相信你们的付出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回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通过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对本职工作充满了信心。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认真体会培训期间专家们精辟的阐述,感悟深刻。

这次培训,让我兴奋、激动。每一个专家的精彩讲座,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让我了解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趋势;深刻领会了数学教育的理念、新时期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一系列数学教育方面独到的观点;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身为教师,就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先进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

一、培训学习的经历和感触。

这次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在偏僻农村的教学历程,日复一日平淡的教学,唯一的目标就是自己班级学科的教学成绩不能差了。不时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难管,却很少反思、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通过这次培训,听了各位名家的讲解,他们那曲折的人生历程,不甘于落后、不屈于平淡、勇于克服磨难的精神和人生价值观,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洗礼,思想和理念得到了更新。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了更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这样的感悟:“不想成为名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应该把教书育人仅仅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不该默默无闻,无所追求,要以积极的心态、高涨的激情、创新拼搏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去改变农村孩子被动的受教育观和慵懒、随意的精神态度。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来登塔尔说:“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因此,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应善于反思,它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

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阐明了现代教师应该据备的基本素质,校本教研的意义和方向,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论文写作方法等。使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不再需要红烛式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由苦干的经验型教师转为智慧的科研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只有让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奉献给学生勃勃的生机,造福社会!

二、本次“国培计划”学习的收获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骨干教师都要有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一开始都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正是本次的“国培”小学数学学习,使我从教学理论上得到了提高,知道了如何处理人教版教材中题少难教的问题,怎样进行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怎样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后,我在教学中,必须要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首先,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其次,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第三,教学知识水平需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需要提升;第四,信息技术需要提高。我的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第五,我应该多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三、今后的打算

本次“国培计划”给我们农村老师搭建这样的学习的平台,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我们学习者履行“国培计划”的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教师,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此,作为一名参与学习的一员,我就要履行这一责任,努力用新的理念去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想以下三点来做:

1、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教学前一定要多研究研究教材,挖掘教材。

6.小学数学国培研修心得 篇六

——小学数学国培研修心得

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新树完小谢斌

我有幸参加了 “国培计划(2012)”云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小学数学培训班的学习。一转眼,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即将结束,这次培训以专家讲座为主,配合观摩教学、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等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居高临下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虽然有点累,但我却很充实,快乐。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与同行在互动平台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及时写了研修日志,总结、发帖、回帖,和上交作业。经过培训,我收获颇多,进步不小,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专家引领,更新观念。

各位专家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考虑的不多。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新课标理念强调的“一中心”、“两性质”、“三维度”,即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数学,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明白了与其给学生以“鱼”,不如授其以“渔”。使我领悟到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交流,教学相长。

这次网络培训,给了不同地域的教师们一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畅所欲言的学习机会。在培训中,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还了解到各地新课程开展情况,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从而做到了教学相长。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专家授课,我明白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挖掘数学本质,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数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设计更有底蕴。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同等重要,不容忽视。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不能过于频繁,空泛,不能只针对少数学生,让多数学生冷场,不能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去处理。提问要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问题应具体些,具有挑战性,指向背后的道理。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经常反思,让学生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三、终身学习,提升自己。

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潜下心来学习,相当于新时期的半文盲,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让我足不出户就得以再次充电,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真正感觉到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要以这次培训作为起点,活到老,学到老,博览群书,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大胆尝试,以爱育人,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与学生互动,以自己的努力,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以至于对他们的一身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比任何一次继续教育的收获还多,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反思教学,如何进行同伴互助,怎样从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一个专家型的教师等等。这些理论对我来说很是及时,有了这些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有效的实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我决心以这次难得的培训为契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尽职尽责,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7.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篇七

一、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创设,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创新者, 把学生真正推向主体地位, 凸显数学课堂的独特魅力。

1.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主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 学有所得。另外, 学生在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自卑感和紧张感逐渐消除, 这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学习不仅在课堂, 课堂学习结束, 大部分学生能走到现实生活当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易程度。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体验。可见, 教师“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 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 自己去动手。”实践证明, 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 使学生在“做”中独立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种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一旦作为一种固有的特质在学生那里根深蒂固, 将受益终身。

3.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自主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发现数学“规律”、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可能会超越课本、超越老师, 在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怀疑, 大胆猜测、大胆尝试, 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们在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同时, 切实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为了尽情地展示自己个性, 证明自己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锲而不舍、勇攀高峰、乐观开朗的的性格, 使身心素质都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有限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1.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 不是当负担。”可见, 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迸发出主动参与的热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教学情境的创设, 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学生不管是因为好奇而关注, 或是因爱好而入境, 都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欲望。例如, 学习《圆》的内容时, 解释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问题,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动物趣味运动会”的情景, 画面是小鸡、大象和河马分别骑着圆形车轮、方形车轮和三角形车轮的赛车进行比赛, 并配上运动会的背景音乐, 这个情景一出现在课堂上, 问题就自然引出来,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这样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有利于增强学科兴趣、培养学科热情。

2.优化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优化课堂结构, 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自主探索的契机, 严格控制教师分析讲解时间, 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尽力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提供可能。如在讲解《圆》的内容时, 我安排两个同学为一组, 准备一枚图钉、一根细线、一张白纸和一只铅笔。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圆。并不断改变细线的长度, 观察细线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最后全班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为满足个别喜欢艺术孩子的需求, 我出了一期板报, 孩子用心中圆 (弧) 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生在参与体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圆的概念、性质,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成长记录袋, 将自主学习融入学生生活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回眸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印象最深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易错易混的问题等整理到记录袋里, 教师要帮助学生定期合理的分析, 认识某一阶段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三、结束语

总之, 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可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相信, 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摒弃过去醉心于自己“艺术表演”的习惯, 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千方百计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的思想困扰, 就能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放飞、树立自信的过程;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累经验, 走向成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薛巍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初探.小学时代·教师, 2011, (11) .

8.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篇八

【关键词】生本教育;感受;小研究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的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体系及其独具特色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课程观等给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很大的启示,并且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编写了生本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教材由“感受—认识—熟悉”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单元感受这部分的小研究的设计的一些思考。

单元感受小研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对整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框架性的大体了解,并激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储存。因此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

1.设计单元感受小研究应把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小研究设计目的明确,研究题目清晰,通俗易懂,不能出现概念性错误。吴文俊院士认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整个数学的两大柱石。整个数学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的提炼、演变与发展而发展的。”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都源于客观现实世界,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在数与形方面的规律性,数学结论被证明是经受了人类长期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数学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科学体系,数学学科可以分为若干分支学科,数学理论的建立在逻辑上具有严密性,数学结论具有清楚性、确定性。数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这说明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在设计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的问题时必须科学、清楚、准确。问题的表述形式多样,可以文字叙述,可以图文结合,可以图画表示,但设计的问题不能使人产生歧义。

(2)精练性原则

精练是指研究的问题题量要适中,研究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难点有帮助。感受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生活储存,为新知识的重难点攻破做铺垫。所以题量要精简,否则把单元里的各知识点全都进行感受,不仅主次不分,而且浪费时间。

(3)浅入性原则

浅入是指小研究的问题不能太深奥,应从简单核心的问题入手,为学习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作铺垫。同时,重视学生差异性,针对研究问题,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下笔,能写出深浅不同的研究结果。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指学生研究学科知识的同时,允许学生把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积淀、个人思考与个性感悟写进小研究里。可能学生感受到的,写下来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得到学科问题的最终正确答案。

2.设计单元感受小研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找到“学生”与“小研究”之间的基准点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它表明认识的螺旋是开放的,其开口是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让学生完成小研究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小研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做小研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小研究”和“生活”之间的联结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是丰富的、复杂的,让学生研究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小研究充满生活气息。

在完成单元感受小研究时,做和接触是第一位的,对知识点的内容允许不足,允许正确,允许错误,允许查看,允许交流,允许绕道而行,采取其他实验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时,不急于对学生的活动做是非的判断,不刻意用规范的正确答案去作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反思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教师应做的工作是保证课堂中学生活动要始终指向问题,而不是指向问题的正确结论。

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革,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单元感受小研究注重学生的感悟。生本教育认为,感悟是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联系和对事物实质的深刻认识、透彻理解,是学生形成思想、智慧的基础。由此,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依靠学生的感悟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的显著特征。而为学生创造感悟条件,而非代替他们感悟则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才不会被压抑,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吴文俊.吴文俊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

[4]杨旸.关于生本教育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

[5]俞求是.试论数学的科学性及其特点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

9.国培小学数学个人研修计划 篇九

三川镇军和小学徐春梅

一、研修目标:

1、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4、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研修主题 :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三、实施步骤

1、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每天利用2—3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学习任务,及时完成并提交作业。

3、利用平台积极向各位老师和同仁学习。

4、做好笔记,撰写学习日志。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5、积极参与研讨,积极发言,加强与各位学员的互动交流,取长补短。

6、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在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寻求专家帮助解决,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把学到的信息技术适时及时地应用于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四、预期研修成果

10.2012年国培计划小学数学 篇十

一、“国培”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新”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中心”、“两性质”、“三维度”,即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数学,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学习后无不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实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国培”学习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小学不同学段、内容的特点,为科学施教找到了“指南针”。

小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国培”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既注重“言传”,又注重“身教”;让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段、内容的特征;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阐明了现代教师应该据备的基本素质,校本教研的意义和方向,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论文写作方法等。使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不再需要红烛式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由苦干的经验型教师转为智慧的科研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只有让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奉献给学生勃勃的生机,我们要在发展壮大自己的过程中,造福社会!

三、“国培”学习不但告诉我们“什么”,而且结合实例,告诉我们“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重在提升我们实际的教学本领。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可以说这些专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点指”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教学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形成、巩固。

“国培”是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这份大餐的消化、吸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这份弥足珍贵的“营养物质”不断反刍、咀嚼、消化吸收,使自己精神的大树长得更加茁壮茂盛,使自己思想的成长不再“缺钙”!

11.英国数学教师的“国培”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 英国教育 数学教师 继续教育 国培

1.英国“国培”发展

1.1 英国“国培”第一步——NCETM[1]

2002年SET(Science,Engineering,Technology)的成功,为人类提供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被称为the Roberts Review),是英国政府支持数学教学理念的根源。其中提出了数学教师的专业缺陷,自学者和用人单位所需课程和资历框架的短缺,并从中认识到需要通过CPD(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继续教育)项目来完善专业数学教师体系。随后政府就课程、考核和培训数学教师等问题,成立了ACME(Advisory Committe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数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在2002年12月做出了第一份“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报告,这份报告成为NCETM理念的起源。在筹备数学教育咨询委员会(ACME)报告的同时,政府宣布有意成立一个关于14岁以上数学教育的独立调查。2004年2月发布了题为“Making Mathematics Count”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为再次凸显的数学教师CPD问题提出建议。政府把“Making Mathematics Count”列为CPD的项目之一,并表明想在其中建立一个NCETM(National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卓越教师中心)的意向。2004年12月,当时的内政大臣Charles Clarke正式宣布建立一个NCETM的招标程序。2005年10月6日宣布,Tribal Group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与Plymouth大学数学教学创新中心成为工作伙伴,2006年6月27日NCETM正式发布。

NCETM模型通过两个组件提供了一个“混合式学习”的方法。NCETM门户网站,包括一个对专业发展和课堂使用的材料存储库,教育者和其他人之间的通信手段,以及确定专业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以解决他们的工具来源。区域负责人网是在每个英国地区提供一个实际存在体,其主要作用是建立与区域数学专业发展基础设施的联系,并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该中心创新方式解决许多长期存在的教育者参加数学CPD的障碍。该模型由一系列的原则为基础,不拘泥于“传统”或基于CPD课程,与教师一起共事;促进和鼓励教师以小组为基础交流经验和优秀实践;促进整个数学教育家队伍参与专业发展活动;不断变化数学特有的CPD文化。该中心还与国家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一起工作,以提高认识,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交流机会。根据2007/2008年年度报告介绍,该中心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会议和围绕主题为数学的活动,其中包括超过500名代表参加了两次NCETM的全国会议。该中心制定了内部和外部的沟通策略,与包括年度会议的外部通信,定期的国家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会议。

1.2英国“国培”第二步——新数学中心

英国支持数学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将建立30个新中心,每个中心领导着一个有着杰出成绩的学校,同时与周边学校和学院、大学和其他组织、数学专家和雇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数学中心是在区域内重要合作伙伴的一个战略联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支持优秀数学教育。每个中心都由一所优秀学校领导,并得到NCETM的支持。中心内可能包括的合作伙伴有:该地区的教学学校联盟,其他学校集群和高中、大学,包括来自教育学院内的数学团队和数学学院的职员;当地利益相关者,如地方当局代表,对数学教育有兴趣的资方,无党派的CPD供应商,从事国家机构和项目的人,如进阶数学支持项目协调者和主题协会分支代表。

这项新举措的目的是,建立在整个高中和大学已经广泛存在,但并不普遍的优秀实践和成就。每个中心将设法确保在其领域的所有学校和学院,都能得到他们在数学教育方面高质量的支持。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心在他们的地区确定需求并同意支持的优先事项;统筹高质量的专业数学支持,满足这些需求;审慎评估所提供的支持的质量和影响。

通过数学中心支持发展劳动力和丰富学生的经验,对新教师制订学科知识计划,跟优秀数学教师一起工作学习高质量教学经验;现任教师协作规划组织解决课程或变更资格,培训课程对教师来说是比较新颖的特殊教学,如核心数学。对学科领导的支持有学科领导网,专业数学学科领导发展方案,来自数学教育专家领导(SLE)的帮助和建议;研究与开发本课学习小组,测试新想法的创新项目,和教师组研究员一起参与研究;集中学生,增加进入大学领衔的数学大师班,并扩大以雇主为主导的“职场数学”经验范围 。

整个英国有30个数学中心,每个中心将努力提供相关的支持。为了实现对学校最好的支持,数学中心将由NCETM协调通过一个全国性网络共同努力工作。该网络将广泛共享某个中心内有效的做法,还提供数学中心的设置,NCETM根据需要合作开发支持的新形式。

1.3英国“国培”第三步——向中国“取经拜师”

英国教育部政务次官Elizabeth Truss近期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OECD’s Pisa测试中表现最佳的城市)学校“取经”,并表示“我们拥有许多优秀的数学教师,但是我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所看的,让我相信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其于2014年3月12日宣布与中方成立了一项新的合作项目,包括60名上海教师将赴英国,帮助当地学校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该项目是英国政府1100万英镑提升数学计划的一部分。

这60名上海数学教师有望在秋季来到并在英国“工作”至少1个月,以帮助负责由教育部举办的提高数学水平交流计划。英国教育部官员指出,这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训英国的老师,比如如何对落后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如何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如何确保有效的反馈,等等。此外,这些中国数学老师有望同时给高水平的学生开设深造班。在英国30个新数学“中心”中,每个“中心”都会派出两名老师前往中国学习数学教学方法,这些老师将在中国至少待1个月。英国教育部称,在“中心”老师掌握中国的数学教学方法后,将会把所学到的教学方法普及到英国当地其他学校。

2.建议

英国是一个拥有6200万人口的国家,国家内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平衡,自英国实行全国性教师培养计划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我国是一个拥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国家面积大,贫富差距悬殊,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很难出现大范围的改变。基于我国的国情,实现全国性的教师培养是比较困难的,现阶段的“国培计划”相对来说比较零散,虽然国家充当主导作用,但与各地区的继续教育机构的联系并未密切,各省市的“国培计划”机构缺乏专业化发展,教师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强,传统教学观念在许多教师里根深蒂固。根据中英两国现阶段的“国培计划”,整理出表1。

由上表看出我国在“国培计划”方面,国家的主导性需要加强,组织更多的项目活动,增强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监督力度。

2009年中国开始提出国家级培训政策,政府开始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保障这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这个具有国家实施教育规划性质的项目随之孕育而生。

现阶段的国培计划问题多多,为了更好地实现 “国培计划”的价值,国家必须做到建立严格的机构标准。“国培计划”明确提出,不管是集中培训还是远程培训,不管是院校还是远程教育平台,都要实行招投标机制。“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推荐的远程教育机构首先是进行资质认定的,没有资质不准用,这是基本的门槛要求[2]。重建高校实施“国培计划”体系,现阶段的实施机构主体更多时候是充当管理机构的作用,而在要求专业化的“国培计划”发展中,以补偿性、学历提升为主的继续教育机构并没有提高教师培训的能力;注重 “国培计划” 方案设计评审的专业逻辑,其中包括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的建构,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的关系,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常表现为课程、讲座形式)之间的关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之间的关系,培训目标与培训评价之间的关系,培训内容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实施“国培计划” 质量评估,每次 “国培计划”结束后应当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一份 “国培计划”实施结果报告,防止“国培计划”可能带来的地方政府在教师培训上的责任缺位。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Evaluation.

1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 篇十二

一、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 在层层的指挥棒下, 我们的学生直接面对的都是“数学题目”和“数学考试”, 这种数学学习远离生活、脱离大众, 更让学生感觉数学这门学科单调枯燥, 兴味索然.其实, 真正的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它应是丰富多彩的, 有着具体的、实在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所以,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不仅自己要多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素材, 而且要引领学生多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现象, 思考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学习数学的真切感受.

例如, 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围绕“植树统计”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故事:“植树节到了, 森林动物园的动物们在大象的带领下一起去植树, 有很多树的品种供动物们选择, 小动物们有的植松树, 有的植桂树, 还有的植樟树, 最后都不知道分别植了多少棵了, 你愿意帮它们统计一下各种树的棵数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学生便兴致盎然地数起来, 记录, 汇总, 很快得到了统计的结果.再如, 小组合作让学生统计班上各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最后得出喜欢吃苹果的多少人, 喜欢吃香蕉的多少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种贴近生活的学习中, 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统计的方法, 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感受数学的情趣性

现今“知识唯一论”的观点已渐渐退却, 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等不断得到彰显.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情趣,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用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用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便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例如, 在教“数一数”这一节课时, 教师结合课本中的大量彩色插图, 用轻音乐配上这样的谈话:“小朋友,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学生说:“是儿童乐园.”师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你们看, 公园里长满了花草树木, 五彩缤纷的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 小鸟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飞翔;小朋友们有的骑木马, 有的荡秋千, 有的……多美啊!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还有些什么, 谁能很快地数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语言感染、情感交流和及时评价中, 产生了情感共鸣,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

同时, 我们也要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老师的情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是感情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态亲切和蔼, 语言充满亲和力, 多表扬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 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 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学生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情趣.

三、感受数学的问题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问题的数学课堂将永远束缚学生思维的翅膀.新教材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地思维、猜想、发掘, 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入情入境展开思维, 不断发现问题, 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切不可帮助学生总结所谓的“数学思想”和“解题规律”.

四、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传统数学教学中, 受“考试教育”和“题型教育”影响, 教师学生死“抠”书本, 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新教材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应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 才会显示其价值, 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才能真实地显现其学习数学的水平.所以, 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联系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 让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 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 我布置学生回去量量自己的房间有多大, 书桌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如果让你给你的房间挑选一些家具, 你要做好哪些测量准备, 把自己测量好的数据跟家长作交流.再如, 教学简便计算385-198时, 我跟学生讲:我带了385元钱去商店买198元的东西, 我身边没有198元, 就给了售货员200元, 这时我身边就少了200元, 后来售货员又给了我2元, 我身边又多了2元钱, 就要加上2元, 所以此题可以这样做385-200+2.

13.国培计划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篇十三

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我们曾有过难以走上“正轨”、难以有所突破的焦虑和痛苦,是研修让我们逐渐清醒。

从制定计划确定执教人的第一天起,我们组的成员就紧紧团结在了一齐,网上修改教案,备课研讨,到评课、观课、议课等,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们各抒已见,不断地讨论、商议,忘了时间,忘了地点(因为还有其它学校的教师),就连快要退休的王明月教师也跟着我们“潇洒”一回,平日里除了上课外,更多的话题恐怕就是“磨课”。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更多的体现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学生缺少了发现、探究、经历、体验、感悟等过程,是研修让我们转变了教育观念。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在《认识钟表》这一课中,让学生合作探索,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由小组合作的形式化、简单化逐渐走向科学化,王媛媛教师在上课前、上课中、上课后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忙,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每位成员都进取思考,踊跃发表自我的想法,展示自我的做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4.“国培”参训感受 篇十四

“国培计划”2011远程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培训。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15年的教师,我感觉掌握了足以应对教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具备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距离“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事教学工作越久,越是感觉自身“能量”的不足。因此,我要把握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教学水平,以适应英语教育需要。

最近几天,我认真学习了专题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解读》和专题二《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等级标准解读》,聆听国家级专家教授的教诲,接受专家指导。专家对两个标准的深刻阐释和精妙解读,使我如醍醐灌顶,深感受益匪浅。我从如下几方面谈下个人感受:

一.遵循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小学英语课程的要求

专家精辟的讲解是我认识到,必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积极构建“生本课堂”,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构建“生本课堂”。

三、教师必须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使自身素质切实得以提升。

正如专家所言,一名合格英语教师的知识架构应是多层次立体型的:不仅要具备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等知识)、教育知识(如何教学与评价),还要具备教学内容知识(如何教学生听力、口语、写作)。教师尤其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语言教学能力,掌握语言教学艺术。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授之以渔胜过授之以鱼”,掌握有效地学习技能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15.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价值 篇十五

但从江苏省近几年数学学业考试的情况分析, 考试的命题内容已经顺应课改要求, 增加了对应用问题的考查, 可是从应用性问题的考试结果来看却不容乐观:面对实际问题时, 不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不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 不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 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究其原因还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上“盲从”和“急功近利”, 存在着“临阵磨枪”的现象, “学只为了考试而学, 用只为了考试而用”, 只关心考试的题型, 只注重一招一式的训练, 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

我认为,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人们运用数学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 没有应用意识, 就不可能有应用行动在平时教学中, 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一、基础分析:透析初中数学应用性问题的本质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关注的问题, 对初中数学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 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应用性问题, 面对变化多端的应用性问题, 不少老师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是应用性问题?它的范围包括哪些?这就要较完整地了解应用性问题的表述方式、涉及的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和特点.

1. 表述方法

应用性问题的表述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 (1) 自然语言; (2) 图形; (3) 表格; (4) 图像.

2. 涉及的对象

初中应用性问题涉及的对象可以是极其广泛的,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数学学科中的常规应用性问题.主要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如工程、行程、数字、长度、角、面积、体积、利率、购物、投资经营、股票等.

(2) 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如行程、力学、电学、光学、浓度、方程式的计算、时区、温度曲线、降雨量直方图、等高线、有关DNA, RNA的结构和遗传等.

(3) 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如工作、生产调配测量、物资调配、优惠等问题.

3. 就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 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常见的类型.指在教学中多次学习和解答的, 一般是那些比较“数学化”了的应用性问题, 或者是教材中出现过的问题, 它们的解答思路是直接构造已知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2) 不常见的类型.通常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 而经过数学化的问题, 它们对于学生来说是接触比较少的, 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 通过联想题目的实际原型, 或者与已经学习过的某个原型建立一定的联系, 才能正确理解题意.

二、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在我们用的苏科版新教材的每一章的开头都有“章前图”和“引言”, “章前图”的设计都和本章的内容联系, 具有很深的数学内涵, 美观醒目;“引言”精选反映本章主题, 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引入本章内容并与章前图配合.每一节课前还有节前图 (及简短图片说明) , 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 有利于开阔视野, 促使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养成, 同时也为本节某些数学问题提供实际背景.打开新课程教科书可以看到每一个单元的引入、节前语、节前图等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引入, 足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利用练习、作业、思考题、合作题等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无疑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的直观和亲切.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 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将教材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而用好教材不能仅仅是“利用”, 还更要立足于“挖掘”.课程资源会因学校的具体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 城市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对教材的设置的情境可能熟悉, 而对农村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局限.因为一些情境过分的“现实”, 如直接从职业中拿来的存款、税收、联系特殊地方的工业等, 这就有一个“谁现实”的问题.因此, 我们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灵活运用, 应不拘泥于教材, 尽量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来解决问题.

三、启发学生思考其他学科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数学不仅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 而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很有用, 初中数学在自然学科中有许多应用, 反过来许多物理现象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加强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可以丰富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境, 积累数学知识的迁移途径, 增加数学知识迁移的跨度.

纵观近年来的初中数学习题, 特别是数学竞赛习题, 可以发现, 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强,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工具性学科的地位已日益凸现出来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在一些试卷及竞赛卷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数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的题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在科学、劳技、语文、社会、体育等学科中的渗透均有很好的体现.

16.巧用数学思想 感受数学之美 篇十六

关键词:数学;思想;美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7-1

多数人看来,数学枯燥、难学,甚至有点让人望而生畏,数学何美之有?其实,只要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数学,你会慢慢发现,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图形、符号、语言……等外表,更体现在它的内在思想、方法、策略中。

一、运用实验操作的思想,品味直觉之美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抽象的,靠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解决,这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道具”,通过动手操作来化解难题。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由于我们思维水平的局限,空间想象能力的有限,就得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来方便我们理解,最典型的是“蚂蚁吃糖”问题:

【例1】 如图1,有一个圆柱形的糖罐,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沿着圆柱表面爬行吃到圆柱表面上与A相对的B点处的糖果,你能帮小蚂蚁算算它经过的最短路程吗?

由于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没有办法直接求出点A、点B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使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如图2,再利用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本题中的圆柱还可以改成正方体、长方体,解决的方法类似。

二、善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图形之美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某些代数问题往往有几何图形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问题。

【例2】 证明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我们不仅可以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展开证明这个公式,还可以结合几何图形用面积求证,如图3、图4。

数学中数形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要说数形结合最完美的体现当属函数问题了。可以说:要学好函数,离不开图像,图像赋予函数生命力,让函数生动形象起来。借助函数图像可以使很多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领悟整体之美

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分类原则正确分类,化整为零,再局部讨论降低难度。

【例3】 如图5,已知点P(1,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PO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按边分类,产生找点不全的问题,因而教会他们分类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按照等腰△POQ顶角所在顶点分为三大类:

1.以O为顶角顶点时,OP=OQ,作法:以O为圆心,OP为半径画圆,如图6,交y轴于点Q1、Q2;

2.以P为顶角顶点时,PO=PQ,作法:以P为圆心,PO为半径画圆,如图7,交y轴于点Q3;

3.以Q为顶角顶点时,QO=QP,作法:作PO的中垂线,如图8,交y轴于点Q4。

先分别画出图形,再求解。通过分类,我们把题目化整为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产生的整体美。

四、会用转化化归的思想,感受简洁之美

转化是数学解题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能够帮助我们将未知内容变成已学内容,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此时就要利用消元思想把三元一次方程组降幂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学习完三角形的中位线以后,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添辅助线探索梯形中位线性质。同时,转化也常常用在某些高指数方程或分式方程的求解中,它能使计算变得简洁。

五、活用反证法的思想,体验独特之美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即: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的结果。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成立。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就可以肯定命题的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例4】 如图9,如果OA=OC,OB≠OD,那么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试证明这个结论。

我们可以假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OA=OC,OB=OD,这与条件OB≠OD矛盾,所以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17.英语国培感受 篇十七

带着期盼和喜悦终于迎来了“国培”,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我积极的参加这次培训。

在刚刚开始的“国培”中,我对专题一和专题二进行了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让我明白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让我明白了英语课程,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发展思维,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学生的启发,思考,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及资源提供者。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此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帮助学习建立自信,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渗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18.小学数学国培研修总结 篇十八

陈娟

2012年9月中旬开始,我第一次参加网上学习,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国培学习中,我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知识。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网络学习,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网络学习,有助于我提高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率;网络学习,有助于我和众多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通过培训,提升了现代教育技能。

原来,我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例如在文档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写。通过两个月的国培学习,我的计算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往,我只是研读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如《云南教育》,习惯于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素材。现在,有国培学习网页了。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了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在这个学习页面上,通过专家引领,帮助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小学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

四、通过学习,学会了交流。

新世纪倡导的主旋律是“和谐进取”,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国培,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潜下心来学习,尤其是我们这种年龄偏大的,不懂计算机,相当于半文盲,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真是感受颇深,更显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国培研修总结

——今天的耕耘,明天的收获

2012年的国培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学习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重新审视了自己。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应当负起的责任和这些责任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学习,也是促进我教学路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通过这次国培学习,让我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适合做这项工作,也使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想要具备这桶水,就不能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虽不能说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厚积薄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在教中研,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总之,这次国培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具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在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通过这次网络学习,我在其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正地感受到了各位专家的教学理念、教师们的刻苦学习精神,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专家们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为解决当前教师实施新课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感觉到课题研究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时,通过国培学习使我感受很深:

一、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备好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其次要运用好教育机智,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能随机应变,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再次,教师应该幽默风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通过网络培训让我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今天的教学了,旧的教学模式多以技术教学为中心,也就是我们过去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统一口令的“军事化”教学,使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余地。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充当一名“裁判员”或“运动员”的角色。多媒体手段教学也是一个动态变数的过程,会有很多意料不及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备学生之所想,全面深入地探究思考,尽力将课堂教学过程运筹在帷幄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多媒体手段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与修改,或顺此展开或巧妙改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凸显,又不至于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把握物理知识的节奏感。

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次学习中感受最深的便是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的教学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二者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教师的教,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成为一种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压制他们的独立要求,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之所以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因所在。

总之,通过网络培训,我意识到我们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除了以往的各种教研手段以外,还要积极参加这样的网络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教师应通过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来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掌握最新学术动态,通过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只要我们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开辟物理教学的新局面。见于此,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以国培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向着目标前进,以这次学习的新理念和思想激励自己,但是我仍然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充满热情地工作,让这结束之时成为我又一崭新的开始。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三个月的研修学习就过去了。这次国培研修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

我在网上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下,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让我重新的读懂教育和课堂,国培,不是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是理论和实践对接的内化。本次培训给我的感受很深,就像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帮你化解教学过程中困惑、烦恼。从而使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对于我今后在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收获颇丰、受益非浅。现将我这次培训学习作如下总结:

一、教学观念的调整

通过这次远程学习,结合我班实际,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跨时代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就连学生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如果教学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不创新,个人素养不提高,是难以胜任的。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今天,在我们这些农村小学可能还不能体现,知识媒体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快速传播,但学生可说也是见多识广,知识量也在飞速增长。学生除课堂学到的知识外,在广阔的课外天地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在接触,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应对。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学习,使之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二、积极实践,提高教育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把学到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应该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确立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的人才。

培训视频中的一些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从自己切身的实践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平常我在保亭思源小学上课,考虑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对于学生长期全面的发展考虑得并不周全。本次远程培训学习,专家们的讲座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积累经验,谋求共同发展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重要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个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上一篇:《花儿与少年》读后感下一篇:跟上时代的步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