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读后感(精选4篇)
1.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篇一
在读毕《沉沦》时,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挣扎”,一位在异国留学的中国青年,在现实的打击与自身的质疑之中不断挣扎、无助。《沉沦》的主人公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以郁达夫本人为原型进行塑造,他们的经历几乎吻合。所以可不可以说,郁达夫是借这个虚拟的自己表达当时的某种情感呢?
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的忧郁是在外界与自身的双重压力下逐渐加剧。从小丧父,时局动荡,学习环境不断变化,自我的天性遭到压迫,亲人的不理解,自己的否定迷茫,都造就了他敏感多疑的个性。在辍学回家、幽居高阁的那段时间,他的抑郁已经发端。而后长兄带他远赴日本求学,语言不通、性格不合的他只能面对一天天与同学背离却无可奈何的窘境。但是这境地是旁人造成的吗?不,是他一步一步将自己逼上了这条路。他说:“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他说:“自家是个孤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他说:“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他的愤世嫉俗、他的多疑怯懦、他的自卑激进,将自己牢牢束缚,绝不肯给旁人机会开解自己。他与周遭同学渐渐失和,与兄长突生嫌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做了什么去挽救吗?没有,他唯一做的就是怨天尤人,甚至放弃自我,自毁前程。既然认为错误都是由他人造成,那么何谈正视自我,端正态度?在文章中,我注意到一点,就是他经常说中国的弱小,甚至在侍女问他“府上何处”时,他也只敢回答“支那”,像这样全无民族自尊,处处鄙夷自我的人,又谈何理解认同?
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欲望方面,他也表现得异于常人。也许是生活学业的不如意增加了他的苦闷,也许是未经人事的新奇但求之不得的气恼催化了这种欲望,初见女学生时的羞怯激动,偷看旅店主人的女儿洗澡时的澎湃,偷听他人行秽乱之事时的震惊苦闷……都一点一点加剧了他的自卑。在遇见心爱的女子时,他大可以勇敢地追求、展现自我,即使被拒绝,至少努力过,也不至于后悔。但是他呢?他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想,因自己的羞惭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她们对自己的认同,而在想到这种可能性后,又会催生出对女子们的怨恨以及对自己现状的愁苦。在这种反反复复的心态中,他的身体日益消瘦,心理也逐渐萎靡扭曲。
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华兹华斯在文中的出现,“我”多次手捧书籍,试图沉浸于此,但总是不能如愿,“我”会轻易睡去,会被人打断,总之就是无法与之相通。那么,这可不可以说明,“我”永远也无法实现书中的描述的事情?虽然我们都身处大自然,都沉迷于美景,但华兹华斯对美的感悟是澄明的,是由心生发的,清新而隽永。但是“我”,是在被现实打压,在胸中苦闷的情况下来到田间野外,“我”对自然的爱不是纯粹的,而是有前提的,所以“我”无法真正融入书本,与之产生共鸣。困倦与他者,都是“我”的借口,我的无恒性,是在目睹华兹华斯的情感流露后的逃避,因而“脱头脱脑”、“全无次序”,甚至生出“厌倦”的心。
《沉沦》难道不是郁达夫对当时的青年以及当时的自己的深度解剖吗?他的忧郁,他们都有;他的自卑,他们都有;他的苦闷,他们都有……他在剖析自我的同时,也在一刀一刀地割着青年们的肉。他呐喊,他彷徨,他无助,他怀疑,进而,他崩溃了。弱小的国家、动荡的时局中的青年们呐,是如此的渺小而懦弱。他们在挣扎中徘徊,在痛苦中摸索。郁达夫想表达的,他所寻求的,皆在声声呐喊中。(邹嘉玲)
2.郁达夫沉沦的读后心得 篇二
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 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
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3.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篇三
我们性格的劣根性-《沉沦》读后感
看了《沉沦》其实是有很多感想的,但是真正要写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了。因为这着实不是一篇让我喜欢的小说,但是它的题目确实很吸引我,并且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使我最终能够耐着性子看完这个“孤冷得可怜”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沉沦”下去的。 其实男主人公的性格是很容易分析的,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归纳的一点的就是他永远处在矛盾状态的性格。 首先,是他的喜欢幻想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幻想别人谈天的内容是对自己的嘲笑,幻想女生的眼波是传给自己的情,然而现实又常常抹杀他的幻想,于是他便开始自己否定自己,接着就把每一个人当成假想敌,“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他把他的幻想挥洒在他的文字当中,写一些华丽的文章,把自己完美化,完美的东西谁不喜欢呢?于是他自然是愿意沉醉在这又自己构筑起来的完美的童话中,可是现实的残酷又不得不面对,结果在他的幻想愈演愈大的时候,他的忧郁病也开始在他的体内滋长,使他逐渐变得像个郁郁寡欢的怨妇一般。 其二,是他的渴望与外界交流却又自我封闭。这个其实很明显,因为他常常有这样矛盾的行为,“想同那个人谈几句知心的`话,然而口中总说不出什么话来”,而且最变态的是,他往往在终于和外界交谈了结束后十分懊悔自己的交谈行为,不愿意再出去交谈,在一个品性并不多好的朋友谣言他看起来像神经病后,他居然对所有留学同胞起了复仇的心理。 其三,是他的精神饱满却又肉体空虚。这个更容易理解,全篇小说这是他逐渐走向沉沦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精神越发饱满,他的臆想症也越发严重,而肉体上的空虚也被日渐扩大化,以致最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悲剧最终的产生。 最后也是最终导致他的悲剧的,是他的自卑却又自以为是。一方面,他总担心被人看不起,总认为别人轻侮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假想敌,殊不知其实是他自己看不起自己。他热衷于“沉醉”在自己的自嘲自骂中,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行为,而已经是对自己的鄙视了,可他自己并不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臆想出许多假想敌,以为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另一方面,他又十分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总以为自己超凡脱俗,不与世人一道,“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便觉得自家是一个故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于是,过分的悲天悯人让他越发觉得自己十分可怜,以致常常在无人的大自然里“含了一双清泪”。这种自以为高尚纯洁的“自恋”情结导致他的许多行为的极端走向。较直接的表现就是他每天早上在被窝里做那件罪恶的事情让他深自痛悔却又欲罢不能的行为,在我看来这是许多年轻男子在“发情期”都会想做的事情,满足肉体上的私欲本身就无可厚非,更谈不上无耻,可他反应却如此夸张,“总觉得惭愧得很,因为这都是他的犯罪的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总是自视清高的他对自己的鄙夷之心,于是自卑与自以为是的矛盾性格就在这种极端的行为中不断被加深,以至最终导致了最极端的行为――自杀。毕竟他的自卑与孤芳自赏的情结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自以为高尚的程度越高,他的自卑心理也越严重,因此在他认为世人早已嫌弃他的日子里他终于连自己都嫌弃自己了,死,是他给自己最后的选择。也许临死前对国家的狂喊并不是真的出自他的内心,只是他在死的那一刻,他仍处在自我欺骗的状态,他仍在在潜意识欺骗自己,告诉自己“你是一个贤人一个隐者,你的死是高尚的,是为国家而死的,而不是因为你做了龌龊之事而死的。你要高尚地死去也不能卑微地活着”。可见至死他都仍是在矛盾中挣扎,他的自卑与自以为是在临死前都还在掐战的。 但是对于这篇小说,我不只是想单纯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因为这个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我想说的是,其实《沉沦》里的他,所反映出来的年轻人的劣根性难道真的是当时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才有的吗?没这么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吧,那些我们很容易从人物性格里分析出来的懦弱、矛盾、孤独、忧郁、多疑、敏感、心血来潮等等,难道现在的人们就没有这些缺陷吗?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沉沦》的原因是觉得它无法引起我们的共鸣,其实更准确地来看,是因为郁达夫在设计人物性格时将他性格里的劣根性放大了许多倍(也许在那个年代不算放大),所以我们很难产生共鸣,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不也常常会表现出这种劣根性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关于人物的三分钟热情的这种性格,“他”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会突然停下,觉得这么好的书不应该马上看完,而应该留着以后细细品味,结果没多久“他”就将这本书忘了(其实我觉得他的自杀行为也是心血来潮的,本来他是想坐车回家的,结果发现自己没钱,一时冲动,就跳海去了)。其实对我自身而言,我也常常有这样类似的行为,我会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买很多的书回家,但是在我热情退却后,这些书就会成为我书架上的装饰。这种三分钟热情的人类性格劣根性不单单体现在买书看书这种这么简单事情上吧。为什么会有“冲动的惩罚”这样的短语被创造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三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纷纷崛起后又齐齐落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信誓旦旦列出宏伟计划而后就放任自我最终一事无成?答案很容易想到。 所以说《沉沦》也算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都会不会像男主角那样变态,但是这些劣根性毕竟存在于我们的体内,我们需要将它们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完稿于11月28日22:164.郁达夫传奇观后感 篇四
在当今可查的史籍资料中,郁达夫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父亲死后生活环境更加窘迫。但是郁达夫的才情很早就显露出来,七岁入私塾,九岁能赋诗,在跟随兄长到日本留学后,能争取到官费留学的资格更体现出郁达夫对于学习上面的天赋以及专注。在电影《郁达夫传奇》中,郁达夫的晚年过得十分惬意,有妻有子,有自己的酿酒厂,与日本人做翻译,生活富足无忧,只是他依然放不下在日本留学中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两个人:隆儿和冈田勋。他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为隆儿,他找冈田勋找了二十多年。
单从电影中刻画的郁达夫形象来看,他是一个富有感性思想文艺情怀的青年。在初到日本之时,他很多都不懂,他便认认真真对着所谓的日本留学生思想行为守则去行事。遇见心爱的姑娘,他也只是把爱压抑的在心底,宁愿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慰也要低调地去追求,他真诚直率,他会追着姑娘的黄包车去问她的名字和住址,他会写诗,在姑娘的家门前念,直到那女孩窘迫地出来拿着刀说要砍他。他与最好的朋友同时喜欢上隆儿,他也不直接跟女孩告白,他只是跟冈田勋约法三章,要公平竞争。他一直在强调他是一个人,有追求爱与幸福的权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面,太多太多的现实因素阻止了郁达夫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作为一名中国到日本留学的学生,还是一名官费留学的学生,郁达夫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家里面希望他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出人头地,国家也希望他能学到日本先进的有用的科学技术回国报效祖国。但是在一个20岁的青年看来,这些都抵不过心爱姑娘一个甜美的微笑来得有诱惑力,性,对于一个正值青春年少的男青年来说,实在难以压抑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才会忍不住去偷看女性洗澡,在房间里面想象隆儿曼妙的躯体自慰也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者说,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性冲动,通常都是越压抑越难以压抑。
电影《郁达夫传奇》里并没有将郁达夫塑造成一个十分伟大的爱国诗人形象,他先是一个男人,一个有着正常性冲动的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再是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他勇于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为了留在日本以后有机会再碰见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努力读书终于拿到官费留学资格;他追求女孩过程坎坷曲折,他便把自己的情意心思诉诸诗歌,在诗歌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诗情才华;在面对现实压迫时,他敢于反抗,如在隆儿的父亲要把隆儿嫁给冈田勋时他会去找冈田勋理论,在他面前坦诚自己对隆儿的爱,他知道自己想要把握幸福要务必要自己去争取去努力,他也的确这样去做了,只是最终,隆儿的父亲死了,隆儿屈服在现实的压迫之下选择了冈田勋以完成父亲对她最后的期望,郁达夫,这个无论是在文学坛上还是在留学时课业成绩傲视群雄的有为青年,他的爱情最终还是输给现实。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很能理解隆儿父亲的行为,毕竟相对与家境一般,家中没有任何势力,又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只是在日本留学的被日本人看不起的郁达夫来说,家境优越势力雄厚的正统日本人冈田勋来说,对于女儿嫁给谁更有可能过上优越生活这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郁达夫说隆儿的父亲自私,其实在儿女的婚姻问题上,哪个做父母不自私?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