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

2025-01-11

腊八节的由来(20篇)

1.腊八节的由来 篇一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腊八节的由来日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腊八节的由来

1月3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专家介绍说,“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多种多样,各地版本不同、说法不一。在佛家看来,“腊八粥”来自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腊月初八这一天广为施舍饥民的善举,逐渐演变成熬煮腊八粥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了。

专家指出,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篇二:腊八节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每逢农历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实等杂煮成粥糜敬佛,民间也效法在腊月初八煮这样的粥吃,以消灾除病。宋代杭州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和米煮成的。明清时各地盛行吃腊八粥。

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样,多者十几样均可。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取其有温暖手足、滋补身体的功效。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这些是“细腊八”。普通人家吃的腊八粥,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是所谓“粗腊八”。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有些产玉米的山区,逢到腊八,以玉米代替稻米,做成“腊八麦仁儿”吃。农家风俗是每到腊八这天,都要做一顿腊八粥吃。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黄豆、绿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萝卜及小麦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麦粉等,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腊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过了腊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腊八粥时,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各种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弃,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富。

篇三:腊八节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篇四:腊八节的由来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地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地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地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地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地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地。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地。“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地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地拉风箱地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地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地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地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地“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地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地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地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地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地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地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地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地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地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地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地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地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地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地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地目光里再吃她做地一碗“腊八粥”哟!

篇五: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篇六: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说法吧!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地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地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地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地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地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地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地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地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地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地“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地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现在就想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呢?

篇七:腊八节的由来

今天早上,我的小闹钟响了,妈妈把小闹钟举到我的面前,说:“宝贝,快起床,你看看妈妈今天留的什么言。”于是,我就睁开迷迷糊糊的双眼看了一下,上面写着:“腊八节快乐,快起来喝腊八粥了。”然后,我就起床了。

洗脸刷牙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看到了妈妈做的“腊八粥”。你们猜猜我妈妈做的“腊八粥”熬了几个小时?告诉你们吧,是两个小时。腊八粥里放的有小米、黑米、黑小米、糯米、圆米、花生、玉米、红薯,熬好后的腊八粥看起来非常美味。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腊八节”的由来吧。“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在古代,“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因为在十二月举行,所以称该月为“腊月”,称这一天为“腊日”。后来“腊日”这一天固定在腊月初八,“腊八节”就这样产生了。

在腊八节这天,有喝“腊八粥”的传统。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熬好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是好兆头,象征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还有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在我们河南省,有的地方称腊八粥为“大家饭”。到了现在,我们在腊八这天还是会喝腊八粥,但是没有祭祀,没有馈赠亲友,只要一家人一起喝粥就可以了。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喝“腊八粥”了吗?这下你们知道“腊八节”的由来了吧,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篇八:腊八节的由来

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一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3天没给饭吃,他饥饿难忍,到处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种粮食,煮成粥食用,觉得非常香甜。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时候吃那顿粥的味道,就命太监用各种粮食煮了一锅糖粥,欢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争相效仿并传入民间,遂成了一种节日习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粥也就叫“腊八粥”了。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2.腊八节的由来 篇二

陕西省长武县相公镇

长武县的牛弘自幼好学博闻, 青年时就在朝廷当了吏部尚书, 受到隋文帝杨坚的赏识。他任人唯贤, 所选用的文武官员, 大都清廉正直, 很称职。后来, 皇上又封他为奇章郡公, 家乡人便将他所在的镇子改名为相公镇。该镇邮政所使用有“相公”邮政日戳。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

据《临沂市地名志》记载:传说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曾寓居于此, 此地曾称管仲庄。后管仲相齐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桓公称雄五霸, 管仲亦成名相。清宣统元年 (1909年) 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其为相公庄。现为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 设邮政支局使用“相公”日戳。

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

3.“大风歌”的由来 篇三

天下虽然统一了,但对楚汉战争中立有战功的大将。汉高祖不得不封他们为王。其中要数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战功最显赫,实力最强大了。他们都想割据一方,甚至进一步取刘邦而代之,汉高祖对他们委实不放心。他先后用计除掉了韩信和彭越,英布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干脆扯起了反旗。

英布对部下说:“皇上老了,一定不能前来。如果派诸将来,只有韩信、彭越有本事,现在他俩已经死了,别的将军都不是我的对手。”英布起兵后,果然打了几个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地方,于是整军北上,准备夺取汉朝的天下。

汉高祖只能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两军相遇,汉高祖在阵前责问英布说:“我已封你为王,何苦还要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道:“想当皇帝嘛!”

汉高祖怒声斥骂,麾兵进攻。英布命令手下的士兵乱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好箭伤不重,他忍住创痛,挥师猛攻。英布大败,逃过了淮水与长江,只剩下百余人。

汉高祖遣将追击,自己率领大军班师,路过故乡沛县,便停留了下来。他在沛县选了一百二十名儿童,让他们练习唱歌。

一天,汉高祖在沛宫摆开了酒席,请来家乡的父老子弟、乡亲故人来饮酒聚会。在酒席上,他与父老乡亲促膝叙旧,无拘无束地非常愉快。这次衣锦还乡,他准备盘桓十几天。

酒过数巡,汉高祖已经醉意朦胧了。初冬十月的朔风强劲地吹动着天上的云彩。他看着天边疾驰飞扬的白云,思绪万千,感慨异常,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就是从故乡沛县起兵反秦的。如今,英布之乱指日可平,但要真正巩固统治,让天下安定,还有多少事要做啊!

汉高祖动情地对家乡父老们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建都长安,远在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仍会思恋家乡沛县的。”说着,他击起一种名叫“筑”的乐器,唱起了即兴自编、抒发胸臆的歌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唱完一遍后,让在场的一百二十名小儿伴唱,自己在伴唱声中跳起舞来,歌声悲壮而激越,舞姿慷慨而伤怀。汉高祖跳着跳着,两行热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4.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四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节习俗有哪些

腊八节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节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传说三: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五: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六: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5.腊八节的由来的英语作文 篇五

Later, the emperor made the emperor, thinking a child eat porridge and that the taste of Dayton, he ordered his eunuchs to use a variety of food cooked up a pot of sugar porridge, feast courtiers, after North Korea Wenwubaiguan emulated and passed civil society, Sui Cheng A holiday customs. By Zhu Yuan sugar porridge eighth day of the days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so this porridge is also called laba porridge.

Laba is a grand festival of Buddhism. Before the liberation around the temple for Buddha’s Birthday will be held prayers, and, like the Buddha into the Road, before the story of The Legend of chylous Munv Xian, with fragrant valley, fruit, etc. porridge worship Buddha, called laba porridge. Laba porridge and will be presented to the disciples and the believers, it would be in civil Xiangyan into the vulgar. Some monasteries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id to eighth day before the hand-held by the monks alms bowl, street alms, will be collected rice, chestnuts, dates, nuts and other ingredients laba porridge distributed to the poor.

6.2022腊八节吃腊八豆的由来 篇六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农村里做腊八豆只在冬天,为什么不能一年四季做腊八豆呢?家庭小作坊自做腊八豆只能选在冬天,因为只有在冬天气温低时,空气中的某些致腐细菌少,才能在豆子发酵时不至于腐败。腊八豆发酵环境一定要干净,否则生不成白毛霉,会生出黑霉、黄霉,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人眼里,腊八豆脏的原因。

《楚辞》里有“豆豉,大苦咸酸”的记载,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了腊八豆。民间制作腊八豆的方法,是在入冬以后选用上好黄豆,煮熟后,自然发酵,加盐、酒、香料,再入坛腌制。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后开坛食用,故称“腊八豆”。腊八豆中的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消食化瘀、开胃的功效

腊八节的节日含义寓意

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具有深重的信仰的色彩。

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腊八节的标志性习俗腊八粥,其实是农业丰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一般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但是,腊八节似乎走出了家人的小圈子,人们通过腊八粥的馈赠与接受,建立了更广泛的情感联系。

蕴含追求身体健康的养生之道

农事劳作需要健硕的身体,而腊八粥正具有保健的诸多作用。而腊八喝粥,只是一种象征,起的是提倡作用,平素喝粥同样有益健康。正如春天适宜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腊八节时举国钟情腊八粥,喝粥有益健康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开启新一年农忙的时间窗口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立冬”过后,农村就转入了“冬闲”时期。从立冬到大寒之间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是农民养精蓄锐的好时段。因为小寒一过,家家户户就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同时也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

腊八节节日有啥要注意的

腊八节不可回娘家

在腊八节的时候不可回娘家,这是从祖辈开始就有的习俗,出嫁的女人在腊八节当天不可回娘家,如果回娘家,则会代表了把娘家的东西都吃完,吃穷,这种情况下都会让娘家漏财,以后都是如此,所以为了娘家,在这天都不要做这样选择。

腊八粥选择中午前吃

如果是在腊八节中下午或是晚上来吃,这样其实是不好的,因为这样代表了在未来新的一年里好的收获都很晚才到,如果是很早就吃腊八粥,这样来年会好丰收,会有好的寓意,所以要早电池腊八粥,这样可以带了来年会有发大财的。

腊八节不适合搬家

7.河西走廊的由来 篇七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 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 西宽东窄, 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 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 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祁连山北侧和南侧分别以大起大落的明显断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 北坡与河西走廊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以上, 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多米。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 有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 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 为这一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北侧则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 (北山) , 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 个别高峰达到了3600米。这里山地地形起伏, 逐渐趋于平缓, 可以算准平原。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与马鬃山 (北山) 之间的狭长平地, 因其位于黄河以西, 故得名。

西汉初期, 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汉武帝使者张骞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 他就在这里被匈奴截住, 软禁了十年, 娶妻生子。他壮志未酬誓不休, 终于逃离西去, 完成了使命, 但在归中原途中, 又在这一带被匈奴截留, 一年多后, 才回到长安, 可见, 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

8.“三不粘”的由来 篇八

“三不粘”的由来,历史悠久,相传是宋代才女唐琬发明的。书载:著名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结婚后,夫妻情爱甚笃。但是,陆游的母亲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儿媳却看着不顺眼,总是想方设法给唐琬出难题难为她。在陆母60大寿那天,陆家宾客盈门,好不热闹。宴席间,陆母当着客人的面把唐琬叫到跟前,非常突然地说:“我现在要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出面,看着娇黄,入口松软,又香又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牙嚼就能下咽的食品。”

唐琬知道婆婆又要难为自己,立刻走进厨房,打了几个鸡蛋,将蛋黄加入淀粉、白糖,用筷子搅匀;炒锅里添入熟猪油,烧热后倒进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呈糊状时,便一边往锅里徐徐加熟猪油,一边用铲子不停地翻炒。直到炒成色泽黄亮、料质柔软的蛋糕状,才盛进盘子里,端到餐桌上。宾客们一尝,口感酥软,既香又甜,而且达到了“三不粘”的要求。众宾客赞不绝口,并且给它起名叫“三不粘”。

9.腊八节有什么由来 篇九

同时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粥的寓意象征

寓意一: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五谷丰登。

古代上至贵族皇室下达平民百姓,叩谢天地、祭祀神灵、祖先,感谢这一年的恩泽庇佑,祈求来年施恩风调雨顺、财谷满仓。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很多地区的农户都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煮上满满一大锅的腊八粥进行腊祭,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寓意二:邻里乡亲互赠粥,喝了好人缘。

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每家放的干果食材各不相同,各有风味。招呼朋友到家里喝一碗热热的腊八粥,或者煮好粥送到亲朋友邻家,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表达一年的感谢和祝福,是一种很好的联络感情的方式。

寓意三:腊八舍粥,行善积德一生好运。

以前大户人家都会在这天在门口支起大锅,煮上几锅杂米粥,撒进豆类干果,布施给穷人、乞丐、孤寡老弱病残的人,腊八粥在寒冬让人们果腹御寒,助人做好事功德无量。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喝福寿粥健康好运。

寓意四:忆苦思甜,崇尚节俭的生活。

10.腊八粥的由来 篇十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曲指可数了。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腊八粥不仅为僧侣享用,民间也很盛行。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燕都游览志>>也说,十二月八日,民间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11.“青春”的由来等 篇十一

“青春”一词反映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自日昭只。”即春 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相当时期内,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意思。如杜甫的诗:“自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后来,文人们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时期。如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一诗中:“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义,成为青年时代的代称。

冰淇淋的由来

炎炎夏日,来上一口冰淇淋,是多么舒服的事情。其实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冰漠淋就有了雏形。那时有位皇帝因盛暑难熬,叫仆人四处奔波,为其寻觅冰雪解暑。有位聪明的厨师从高山土取因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汁搅拌起来,给皇帝驱热解渴。这大概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到了13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从中国把牛奶变冰的办法带回意大利,于是欧洲夏季的冷饮开始有了突破。

12.“世界”一词的由来 篇十二

“世”为迁流义, 属于时间的范畴。佛法认为, 时间像流水一样, 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 从过去延续到现在, 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 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 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 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 “间”为间隔义, 世界就时间来划分, 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 有方位的间隔。我们常说的“大千世界”一词就是佛家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 三千大千世界并不是三千个世界, 而是集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13.三八节由来 篇十三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 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 “三八妇、女节”。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 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 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1938年3月8日,宋美龄动员妇女积极参与抗 战救国。1949年12月,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 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 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 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 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 8日。

14.腊八节的节日作文:腊八节的习俗 篇十四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大同市。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家乡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便都早早地起床准备做腊八粥。说起这腊八粥的做法,倒是颇为讲究,八种主料,八种辅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我把泡了一晚上的豆子放入锅里,加好水,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的世界,花花绿绿,还散发着微微的豆香。半小时后,豆子软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黄米放入锅中。妈妈用大勺柔柔地搅和了一下,锅内马上就翻腾了起来。之后她将锅盖盖好便离去了,可我依旧对锅中的腊八粥十分感兴趣,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个小时,锅盖上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地把妈妈拉过来,待她揭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看向锅里,之前煮粥蓄满的水几乎消失殆尽了,搅和在一起的米粒时不时冒出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却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粥好了。”妈妈话音未落,我已捧着碗筷站在妈妈旁边。

舀一勺放入嘴里,粥煮的烂烂的,不用嚼,还透着一丝滑爽,很快就融化了,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15.“薪水”一词的由来 篇十五

【中国历史故事网】“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 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 自己难以供给自己, 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 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

在中国古代的官员俸禄制度中, 官员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东汉以前, 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 (粮食、布帛) , 唐以后一直到明清, 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 如:“月给”“月薪”“月钱”等, 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 后又改称为“柴薪银”, 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而在魏晋六朝时, “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 也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 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 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 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 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

16.“革命”的由来 篇十六

秦代以后,天子改称皇帝,尽管朝代不断更迭,“革命”一词却并不流行。即便在太平天国运动到189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这段风起云涌的时代,仁人志士们也只是把自己的正义之举称作“光复”、“复兴”、“举义”、“起义”等,未见有人用“革命”一词。

1895年9月,兴中会在广州运送军械,不慎走漏风声,陈皓东等70余人被清兵逮捕。10月,孙中山、陈少白、郑弼臣3人被迫经香港东渡日本。11月初,船抵日本神户,他们上岸后买了一份日文报纸,上面赫然刊登着一则新闻:“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孙中山看罢,思索片刻后对陈少白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从此,“革命”一词被人们广为使用。

而今,“革命”一词的含义也比较丰富:一是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如: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二是指具有革命意识的,如:“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三是指根本改革,如“思想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而对那些具有革命思想、从事革命工作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则称为“革命家”。

17.腊八节的由来 篇十七

文版

小编特别推荐

圣诞节英文 | 圣诞节英文祝福语 | 圣诞节作文

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三

The name Christmas is short for “Christ’s Mass”.A Mass is a kind of Church service.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festival.It is the day we celebrate as the birthday of Jesus.There are special christmas services in Christian churches all over the world.But many of the festivities of Christmas do no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religion.Exchanging gifts and sending Christmas cards are the modern ways of celebrating the Christmas in the world.xzhufu_com

The birth of Jesus had a story: In Nazareth, a city of Galilee.The virgin

小编特别推荐

圣诞节英文 | 圣诞节英文祝福语 | 圣诞节作文

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三

The name Christmas is short for “Christ’s Mass”.A Mass is a kind of Church service.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festival.It is the day we celebrate as the birthday of Jesus.There are special christmas services in Christian churches all over the world.But many of the festivities of Christmas do no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religion.Exchanging gifts and sending Christmas cards are the modern ways of celebrating the Christmas in the

world.xzhufu_com

The birth of Jesus had a story: In Nazareth, a city of Galilee.The virgin’s name was Mary was betrothed to Joseph.Before they came together, she was found with child of the Holy Spirit.Joseph her husband was minded to put her away secretly.While he thought about these things, Gabriel,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him in a dream and told him did not be afraid to take Mary as wife.And Mary will bring forth a Son, and he shall call his name, Jesus, for he will save his people from their sins.Before Jesus births, Joseph and Mary came to Quirnius was governing Syria.So all went to be registered, everyone to his own city.Joseph also went up out of Galilee, out of the city of Nazareth, into Judea, to the city of David, which is called Bethlehem, because he was of the house and of the lineage of David,to be registered with Mary, his betrothed wife, who was with child.So it was that while they were there, the days were completed for her to bedelivered.And she brought forth her firstborn Son, and wrapped him in swaddling cloths, and laid him in a manger, because there was no room for them in the inn.xzhufu_com

And that, Christmas is the feast of the nativity of Jesus, is on 25th, December every year.But nobody know the actual birthday of Jesus.And the Christmas has become popular when Christmas cards appeared in 1846 and the concept of a jolly Santa Claus was first made popular in nineteenth Century.2016年圣诞节是12月25日 星期三

2016年圣诞节放假吗?

根据2016年的放假安排来看,目前放假的节日有元旦、春节、清明、劳动、端午、中秋和国庆,暂无圣诞节。

因此,2016年圣诞节是不放假的!

2016放假安排:

元旦 1月1日~3日1月5日(周六)、1月6日(周日)3天

春节 2月9日~15日2月16日(周六)、2月17日(周日)7天

清明节 4月4日~6日4月7日(周日)3天

劳动节 4月29日~5月1日4月27日(周六)、4月28日(周日)3天

端午节 6月10日~12日6月8日(周六)、6月9日(周日)3天

中秋节 9月19日~21日9月22日(周日)3天

国庆节 10月1日~7日9月29日(周日)、10月12日(周六)7天

圣诞节的由来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

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圣诞节的由来英文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2016年圣诞节是12月25日 星期三

2016年圣诞节放假吗?

根据2016年的放假安排来看,目

前放假的节日有元旦、春节、清明、劳动、端午、中秋和国庆,暂无圣诞节。因此,2016年圣诞节是不放假的!

18.腊八节起源由来 篇十八

1、源于腊祭

一说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汉字为象形文字,腊字的由来正是源于“腊祭”,“腊祭”指的是古人用猎取的来祭祀天地神灵以祈求平安吉祥这一行为;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起初在腊月哪一天并不固定,但自南北朝开始,流行腊祭神有八种,于是便慢慢演变成了腊月初八这个固定祭日。

2、源于佛祖

据说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着生老病死的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每日仅吃一麻一米,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3、源于始皇帝

有传说腊八节源于始皇帝,始皇帝召天下民夫修建长城,长年不能回家,吃粮却靠家里人送。但是很多民夫家隔万水千山,粮食送不到,不少民夫皆是饿死工地。话说有一年十二月初八,无粮可食的民夫们就把积了几把的五谷杂粮一锅熬成了稀粥分而食之,虽然最终还是饿死长城下,后人为了悼念这些长眠于长城脚下的民夫,人们每年喝腊八粥,以作纪念。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意义

腊八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传统食物,不过因为是在年尾的时候,自然是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是会有很多的美好期盼。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腊八粥内的红枣补中益气,莲子促进睡眠,桂圆补气血,百合止咳润肺。

早晨喝腊八粥还是晚上喝

腊八粥早晨喝。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因此有腊八粥过午不食的传统。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即是好兆头。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

1.腊八粥

腊八的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的时候,每逢腊八的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的时候,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非常的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来食用。

腊八粥熬好以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可以赠送给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一起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非常好的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2.腊八蒜

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传统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腊八十几天以后,正好是春节的时候,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的时候,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会非常的美好。

3.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腊八豆腐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的时候,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4.腊八面

中国北方腊八面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的时候全家人围在一起吃腊八面。

★ 腊八节腊八粥的起源

★ 腊八节的历史由来和习俗2022年

★ 寒衣节的由来和起源

★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祝福语

★ 腊八节的作文:请你来吃腊八粥

★ 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作文

★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

★ 2022年腊八节的美食有什么

★ 2022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19.网络词语“推手”的由来 篇十九

关键词:推手,词义,解释

“推手”最早见于汉代。《周礼·秋官·司仪》中记载:“土揖庶姓, 时揖异姓, 天揖同姓。”汉代的大注释家郑玄给这段话加注时认为:“土揖, 推手小下之;时揖, 平推手也;天揖, 推手小举之。”他在给《仪礼·乡饮酒礼》中“宾厌介, 入门左”这段话进行注释时也提到“推手曰揖, 引手曰厌”。唐代孔颖达对“宾厌介, 入门左”进一步提出注解, 即“引手曰厌者, 以手向身引之”。这里, “厌”指的是“厌礼”, 与“揖”的礼仪相似, 但有不同之处, 即两者手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引手”是指手向后退, 即向人体靠近, 用的是“引”的引申义。而“推手”是动宾结构, 其意义与“推”的意思相关, 《说文解字》曰:“推, 排也。”其实“推”的本义就是向外或向前用力使事物有所移动。故“推手”则是指人们作揖时双手抱拳之后拳向前移动的动作。唐代杜佑在《通典·礼十四·巡狩》卷五十四中也提及这个词语:“王乃于坛上揖之, 以定其位。其揖之节有三仪:与王无亲者, 推手小下之;司仪所谓土揖庶姓。与王婚姻之亲者, 平推手揖之;所谓时揖异姓。与王同姓者, 推手小举之。”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古人特别讲究礼仪, 且很注重礼仪的细节问题, 比如上文中古代的君主与不同层次的人作揖时, 动作要有所区别。

秦汉之际, 出现了直项的琵琶, 琵琶系用右手向前或向后弹的弦乐器。汉代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介绍了这一乐器, 并阐述了其得名的原因, 即“批把本出于胡中, 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 引手却曰把, 象其鼓时, 因以为名也”。其中“推手”其实就是“批”的方法, 即用右手食指指甲端去触弦, 将弦向左弹出来发出音的。杜佑在《通典·乐四》卷第一百四十四中也具体介绍了琵琶的产生:“风俗通曰:‘以手琵琶, 因以为名。’”又“旧弹琵琶, 皆用木拨弹之, 大唐贞观中始有手弹之法, 今所谓搊琵琶者是也。风俗通所谓以手琵琶之, 知乃非用拨之义, 岂上代固有搊之者?手弹法, 近代已废, 自裴洛儿始为之”。根据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唐代弹奏琵琶的方法有所变化, 但“推手”还是必需的指法。随着琵琶逐渐成为主要乐器, “推手”便在唐宋及其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韩愈《听颖师弹琴》:“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一作床)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 胡人共听亦咨嗟。”宋刘辰翁《水调歌头》 (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 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 迫暮始归) :“推手复却手, 都付断肠声。”

以上两个意义中, “推手”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到北宋时, “推手”又用来指“太极推手”, 即太极拳运动中的一种双人徒手练习。“推手时, 双方必须保持手臂黏连不脱, 在相互黏随的运转中使用方法, 致使对方动摇或失去重心。”这时“推手”是名词性的词语。如:“本报漳州4月3日电历时四天的紫山杯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于今日在福建漳州市体育馆收拳挂剑。” (《人民日报》, 1993年4月)

“推手”表示一种动作, 在双手往前移动时, 相对于人身体而言就有了距离, 因此就产生“伸手”的意思。如《大藏经》第11卷:“臭汁常流精血腐烂深可厌患。薄皮覆盖恶业身疮。于斯秽处。推手令入。以利刀子脔割儿身。”

因在推卸责任时往往是双方或多方扯皮、推三阻四的, 就如太极推手运动中两人手臂按照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挽, 由“转喻”相似联想, “推手”便产生了“推卸责任”、“推辞”等意思, 如清代蒲琳的《清风闸》第一回:“可怜孝姑娘各庙烧香, 拜斗求符, 总是不灵, 医生都是推手。”民国李伯通《西太后艳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不行, 他的病, 听讲是伏邪, 现在御医院没法下药, 已推手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年8月)

“推手”作为太极的术语, 并不为人们熟知, 但自1991年中国台湾人李安导演的《推手》推出后, “推手”这个名词也由此为人们所熟悉。如《中国IT:成长的烦恼》 (《计算机周刊》, 2001年第32期) :“先是祝维沙携裕兴举牌方正, 一纸提案与董事会打起了太极推手。”曹艳爱《“延后”与“尽早”的太极推手——订货时间差对渠道总成本的影响》 (《中国商贸》, 2002年第6期)

“推”的目的是使事物离开原来的位置, 而在“推”的过程中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因此人们常常用“手”代指人。“推手”便产生了新的词义, 指幕后推动者, 这个推动者有可能是个人、组织或事件等, 其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 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时, “手”的意思正进一步虚化。如:

《上海地铁难负公交之重》 (《新闻晨报》, 2004年4月12日) :“鼓励市民利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是上海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的重要推手。” (起着积极影响)

《人民币成内地与港更紧密联系重要媒介》 (《香港文汇报》, 2004年12月19日) :“人民币, 不仅成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联系的重要媒介, 同时也是香港市场充满活力的重要‘推手’。” (起着积极影响)

林震《试论台湾民主化的动因》 (《河海大学学报 (哲社科版) 》, 2005年第2期) :“晚年的蒋经国是台湾民主化进程启动的‘第一推手’。” (起着积极影响)

《黔南日报》2010年1月14日:“惠水县委书记向忠雄到乡镇调研时指出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 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推手, 实施好各个建设项目, 促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起着积极影响)

《三大推手》 (《重庆晚报》, 2007年9月28日) :“政府、开发商、购房者, 被认为是重庆房地产能够走向今天繁荣健康发展的三大推手。” (起着积极影响)

陈初越《和谐的推手》 (《南风窗》, 半月刊, 2005年2月下) :“从‘审计风暴’到‘环保风暴’, 先后两起事件, 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政经变革的路径——莫非‘和谐社会’, 也需要‘风暴’做推手?” (无消极与积极之分)

陆逊《疯狂背后是媒体的狂欢》 (《甲壳虫》, 2007年第6期) :“所有高潮都离不开它们的幕后推手——媒体。” (无消极与积极之分)

史大伟《“电荒”!“煤荒”!谁是背后真正的推手?》 (《中国煤炭工业》,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 ‘电荒’‘煤荒’像一个黑色的幽灵始终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 让人不寒而栗。那么, ‘电荒’‘煤荒’是如何产生的?谁是背后真正的推手?” (起着消极影响)

谭辛鹏《揭秘药价虚高内幕》 (《政府法制》, 2009年第20期) :“在吕涛看来, 药价虚高的主要推手是那些通过各种非法手段销售药品的不法代理商。” (起着消极影响)

现在“推手”这个词更是为人们熟知。报纸杂志等均能见到这个词语。“推手”的词义也由“手”映射到某种职业上。这便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机制隐喻所起的作用。如《推手》 (《广州日报》, 2008年11月13日) :“只要是时尚女推手们看得上眼的单品, 并且穿上身背上肩, 还被八卦记者拍到了, 那么这件东西便会很快售罄, 整个就是一移动广告牌。”

今天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 出现了一些专门依靠网络炒作的“网络推手”, 又叫“推手”。这些人利用网络把某些人或事件凸显在公众面前, 使得公众及媒体过多地注意这些被推者。这些被推的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商品以及事件等, 所要达到的效果可以是正面的, 也有可能是负面的, 只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推手”们就能谋利。如孟德华《网络编辑何以成为另一种推手》 (《新闻实践》, 2009年第8期, 第18页) :“如果可以把那些捧红‘芙蓉姐姐’和‘天仙妹妹’的幕后高手、把那些在毒奶粉事件中帮助问题企业做‘搜索优化’的网络公关者称作网络推手的话, 那么, 我们就不该忽视另一批更强力的网络推手, 那就是网站的内容编辑。”

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局, 1963年版。

[2]. (唐) 杜佑:《通典》, 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版。

[3]. (东汉) 刘熙著, (清) 毕沅疏证, (清) 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 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版。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缩印本) 》,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年版。

20.“红军”的由来 篇二十

“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幅对联首次出现“红军”。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数万人参加的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軍。14日清晨,在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议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劳民政府。当地老百姓为之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在县劳民政府门前亲手挂起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幅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岗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毛泽东、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上一篇:城建城管工作考核方案下一篇:2021年班主任班级管理年度工作总结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