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精选17篇)
1.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尤其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著追求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博古论今,纵观物理学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1.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科技发展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成就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的小故事。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研究,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更有三处有
着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的建筑;又如在“磁场”一节中关于磁偏角的介绍中,学生可知比西方早400多年的宋代沈括已提出。这些足已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
2.增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
我国虽在一些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二、在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每一个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教师,不仅要讲清楚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1.挖掘知识点中隐含的德育内容
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法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抓住奇妙的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因此,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渗透。以“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为例,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火就燃烧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并非“老天爷”显灵。这样不仅对破除学生们的迷信思想大有裨益,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课外活动中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教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指导阅读科普读物。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很容易被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所吸引,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积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诱发爱科学的萌芽。
2.指导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在学完家庭电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日光灯安装、电风扇检修、家庭电路设计、家庭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等,在教到相关知识时不妨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3.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在学习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的噪声来源,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向社会提出倡议,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对教学的要求,使选择内容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这样,教书、育人才能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2.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二
一、适应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的素质、素养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成为思想健康的社会人, 因而在当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活动中, 德育教育显得异常重要。作为初中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我们的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 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健康作为教学的一个突出重点。一方面, 初中生对外界的诱惑抵抗力不足, 免疫力不够。所以, 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 让其有足够的是非判断力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仅要身体力行, 还要有意识、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策略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让学生不仅身体健康, 还要思想健康。另一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向往独立, 但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依赖倾向;有自觉、自发努力的激情, 但是又有着幼稚性、情绪化、冲动化的个性需求。而我们的素质教育就需要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因此, 我们对这些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的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适时有效推进, 潜移默化熏陶
初中生在个性上仍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 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要适当选择教学体育教学内容, 在活动中培养、推进他们这些好品质的发展, 时刻注意纠正他们自我为中心、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惯和心态。在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活动和环节中都要有效推进品德教育的渗透。如上课要求学生迅速整队集合, 做到“快、静、齐”, 对那些行动迟缓、态度慵懒甚至说笑打闹的学生和现象要及时指出并纠正, 让他们明白体育课的纪律要求, 潜移默化地渗透课堂礼仪、组织纪律、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准备阶段, 严格组织纪律性, 如学生跑动中队形的保持, 跑动或基本活动的投入与坚持等等;我们要适时鼓励和要求, 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在体育教学的主体部分,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时, 要先做准确到位的示范, 让体育能力强、接受效果好的同学做榜样, 注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心理, 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团队、互助、友爱的意识, 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 互相合作的魅力。对跳跃、攀爬、低单杠等容易产生畏难、惧怕心理的项目, 我们更要以鼓励为主, 充分显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关怀,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再如, 在长跑项目训练, 初中生本身就不善于吃苦, 而这项运动需要耐力、恒心和吃苦精神。我在平时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耐力和持久性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而在我校举行的冬季长跑活动中, 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学生的个人成绩和班级整体成绩都比较理想。体育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 不是一打铃学生就自动散去, 我们要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对他们寄予中肯的评价, 对训练、活动中表现好的寄予表扬, 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 并进行批评纠正, 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想觉悟。
三、激发自我认识, 因材施教渗透
体育课最能看出一个学生的品质与素养。那些在体育活动中一丝不苟的学生, 在学习上、在为人处世上也是严谨而认真的。相反, 那些对自己要求不严、好出风头的学生, 往往人际关系、个人素养也应是有待提高的。对于比较腼腆的女生, 我们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想方设法让她们克服畏难情绪, 害羞心理, 并在体育活动大胆放手, 鼓励她们努力尝试, 让她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极个别行为懒散的男生和性格怪异的学生, 我们不能武断批评, 要了解学生的情况, 包括文化科学习情况, 家庭情况等。采用个别谈话, 通过朋友式的交谈, 化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鼓励他们积极投入集体活动中, 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别人欣赏自己。在上室内课时, 运用多媒体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 如李小龙的传奇人生、美国现任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奋斗史等等。让他们明白, 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人生境界, 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 获得成功。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 改变个体;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 带动大家;也可以在分组、分层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让她们自我意识到顽强坚韧品质的重要,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篇三
一、走进课本,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问题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教材,充分挖掘用于环境教育的素材。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改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化验知识的兴趣,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现状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问题理论的认识和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更要看参与和解决环境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比如:在学习了“空气”的知识后介绍“大气污染”;学习了“水”的知识后介绍“水体污染”;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后介绍“温室效应”、“低碳生活”;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后介绍“酸雨”;学习了“化学肥料”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二、走进实验室,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都是通过实验去验证。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对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后废物的处理等,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人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验课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1)增加药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的实验探究。化学实验中有很多药品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如用硝酸银测定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实验中所生成含银废液,每次实验完毕,教师应启示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2)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上运用现代信息实验操作,节约环保。现代信息技术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使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可以通过视频来实现有毒有害实验的完成。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节约和环保。
(3)教师要加大微型实验的研究与应用。微型化学实验是近年我国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领域中新发展起的一类微型化学实验,引起了国内化学教育界极大关注。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尽量小的实验仪器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通过常规分析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微型化改造,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微型化滴定实验探索。当试剂用量降低到原用量的1/5时,仍能得到符合常量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实验结果,从而节约了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大大减少了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学实验微型化是目前教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来倡导环保,应用微型实验。
三、走进生活,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实效,更具有强的说服力,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让学生走进社会,去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通过身传言教,在公共场所宣传“低碳生活”相关知识,倡导环保、绿色、自然、舒适的生活方式。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节约用纸;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垃圾分类处理。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利用环保法规,强化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四
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生物学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科学地、生动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学生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与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生物与非生物,都是广泛联系,互相影响的。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统一的有机系统——生物圈。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制于环境中生物及非生物的发展状况。英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说过:“这些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大量微生物和小动物,构成了地球的熔炉,正是它们侵人了地球的表面,肥沃了土壤,制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多种昆虫和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已达到如此重要的程度,如果它们都灭绝的话,人类只能存活几个月”,生物对于人类的价值是如此之大,但人类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它们的价值呢?是否真的关怀处于灭绝边缘的生物呢?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这是在小学教科书中就学到的知识,然而这样的朋友,却仅仅因为肉味鲜美,就遭到飞来横祸,好不可怜。在广州,每年仅吃掉的蛇就达上千吨。在一家私人开设的海鲜舫里,一次便查获活猴数只,猴头十多个以及娃娃鱼几十条和上百只飞禽。多少无辜的精灵就这样遭受人们的荼毒,成为人们的餐桌上的牺牲品。
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身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定的环保观念,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形成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
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生物学里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立统一规律;生物的物质代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运动原理。遗传和变异——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细菌、真菌、病毒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正确思想,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顽强奋斗的无畏精神
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为科学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教育李时珍经过27年临床实践和标本采集,甚至亲身尝试,写出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历时五年环球考察,用23年时间写成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科学家们的这种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对学生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形成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养成谦虚谨慎、治学严谨的作风习惯有重要作用。
四 培养学生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后人继承前人经验,又经过大量实际观察和无数次实验、探索,验证取得的。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造。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即是如此:古时候,人们认为大树的粗壮树干和繁茂枝叶完全是由“土壤汁”变化来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经过5年的实验指出: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而当许多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能够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经过多年的探索.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才能够获得成功。就这样,经过科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光合作用终于被发现了。
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无偶像,科学无顶峰,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以事实为准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务实的作风,求实的品格。
5.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五
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针对初中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通过四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2、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3、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赏识可以激发他们自信心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心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达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真善美;作文教学;实践活动;尊重与赏识;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转折期”,教育的“困难期”。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过程中的中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单一和片面,很容易因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人际交往中的不利因素等原因导致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有害于健康,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看作语文学科的一项新任务。
一、初中生心理障碍的几种主要表现
由于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
炼,缺乏坚韧意志的培养,因此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许多学生的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疾患,主要表现为:
1、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同学,他们以哄笑的态度对待;而对某人某事进行表扬并号召向其学习时,有些人却不屑一顾;纪律不好的学生影响正在学习的学生,被影响者不会去制止。
2、逆反心理。他们不愿听从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的意见,生活学习中处处与成人唱反调。
3、缺乏感恩的心。对父母、老师对他们的付出视之为理所当然,让写关于亲情的作文,某生说,父母现在对他好是因为将来老了要靠他赡养。
4、思想极端,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泥潭无法自拔。某男生因为被心仪已久的女生拒绝后,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滑。找他谈心就好上几天,几天后又继续萎靡不振,情绪反复无常。诸如此类,均属心理健康问题。
有调查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和智商
数值,而这三者中,心态是支配因素,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具有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社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人去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努力使他们获取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促使这种心理趋向得以巩固和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认识未知世界的能力和技巧。
1、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语文教材大多蕴含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的主题,大多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恶丑的鞭笞,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主题和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
语文教材展现了世界的美。《三峡》描写的是山川之美;《隆中对》展现的是历史之美;《苏州园林》介绍的是艺术之美。
语文教材大多蕴含热爱祖国、敬岗爱业的主题。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祖国博大深沉的爱,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对照作者提出的“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更深的领悟。
语文教学应该担负起培养意志的使命。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尽管条件恶劣,但用心专一终于学有所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勤奋与艰苦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上进心,是不可能战胜困难学有所成的。学生比照宋濂年少时那种艰苦的学习条件时,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意志力体现的程度,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情感,由此产生一种良好心理效应。
当然,在教材中,学生还会接触到反面的揭露丑恶事物的内容,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阴险凶残;契诃夫《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等,我们在剖析时,从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加以引导分析鉴别,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厌恶和憎恨,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同时可以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心态,达到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但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语文教材贯穿的是语文知识,其心理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星地潜隐在具体的课文中,这就要求我们能细心地挖掘出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还要注意的是:“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础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期待心理’与‘满足期待心理’,还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才能准确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1】
2、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俗话说,“言为心声”,学生的作文常常显现出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引导学生把思想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诉之于笔端,痛快淋漓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有助于抑制消极的心理状态,尽快摆脱困扰,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老师透过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窗口”,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疏导。
有一个男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每天上学连鞋带都是由他妈妈给他绑的,这个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弱,经常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还好他信任我,在作文中常常宣泄他的这种心情,在他的字里行间,我发现他之所以这么经不起挫折,除了缺乏坚韧意志的培养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没有清楚地认清自己的实力,有点高估自己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针对这一点,我多次找他谈心,告诉他认清自己实力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人不能太看重自己,过于看重自己是痛苦之源。在多次谈心之后,他比之前开朗多了,对自己的实际也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在后来的作文中,他对失败的态度再也不是之前的一蹶不振,而是处处流露出对困难的挑战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可见,通过学生在作文中所表达的心声,流露出其思想上的偏激、看问题的片面等问题,如同学之间因为误会而导致友情的不和、对学习中的挫折产生悲观泄气情绪,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可以评语为桥梁,用饱蘸真情的笔和学生交流;多从生活的细节上关心他们,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师的及时教诲能如甘露般滋润学生心田,使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发生转变,从而重新树立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3、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好语文实践课是很好的途径。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故事会、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参与说话训练,并借此机会,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人格的尊重。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在立体的语言交际中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实现着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又可以借助语言交往寻找到最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的文化信息,形成自己新的文化结构。”【2】这种训练不但能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开朗、大方的风度,增强了他们参与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要把语文实践课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放开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师生共同探讨,进而使教与学的视野更广阔更全面。“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中,可以让学生调查采访、查阅资料、采集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了解金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对本班同学的消费现状做调查整理,由此谈谈个人的消费观。教学中对钱这个敏感的话题,导向要明确,既要鄙夷见利忘义的卑鄙龌龊行为,又要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正当行为。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对培养学生的
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
4、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容易得到承认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和遗忘,这就使得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态,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不把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具,而视为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立意识和能力的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充分合理地安排小组、全班交流合作,让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大胆地展现自我。“展开热烈的课堂辩论,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还应该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评价学生。”【4】如在教完《愚公移山》后,我设置了正方论题“愚公应该移山”,反方论题“愚公应该搬家”,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中,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既能自圆其说,又能针锋相对;既能依赖课文,又能触及课外;既能明确主题,又有接受思想教育„„下课铃响了,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教师还可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角色扮演,让他为这个角色而行动,并暗示他:“你不比别人差,你能行!”从而树立起他的自信心,使其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有时候,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便能将你对学生的肯定传达出来。而这对学生而言,恰恰是比知识更需要的心理调节剂,它能治愈学生心理上的某些自闭或怯懦的疾患,唤起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并得到强化时,他们才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以上四个方面只是我在教学体验中的管窥之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应具有的功能。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参考文献:
6.初中体育教育如何渗透德育 篇六
初中体育教育如何渗透德育
素质教育,育德为先。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务之急。作为体育教师也应责无旁贷地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更好地适应21世纪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在体育教学中该如何有效渗透德育呢?
一、明确德育教学目标,掌握德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造者”为总目标。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单单是增强学生体质,更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寓教于学,将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此同时,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掌握好体育教学的总原则。坚持正面教育、适度教育、公平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自尊心和进取心都比较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优点为主。对个别不守纪律学生的批评,要掌握好方式和力度,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公平对待,不偏不向,让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
二、深度剖析体育课堂模式,抓住德育契机,优化德育方法
体育课堂模式与其他课堂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限制性因素相对要少。体育教学是一种集身体、思想、情感、智力的全方面教学,教师在渗透德育前应先了解体育课的整体结构,认识和把握住进行德育的契机。例如,新学期开始时、游戏比赛时、技术动作教学时、成功失败时、借、还体育器材时、体育考核时、和学生聊天时等等,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使其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科学把握渗透方法的运用,就要顾全宏观大局,而不能遗漏细节之处。首先,在课堂常规中要渗透德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所以,要在体育课堂中多强调组织纪律性,考勤、考核、服装、病事假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约束。其次,体育教师要以身立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体育教师要严格奉行体教重于言教的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的仪表言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和感召性,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效仿。最后,要注重多渠道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启迪共鸣、暗示同化、团结合作、对抗竞赛等。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别以及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差异,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丰富学生体育考核内容,科学渗入德育
传统的体育考核往往是单纯性的体能测验,不能全面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这就对传统体育考核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体能测验的基础上加入品德的考查,不仅要有德育的笔试,更要有日常品德表现的测评,并在总体考核中科学调配三者比例。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正是顺应教育转变的趋势。通过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使体育教学能够从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积极有效地完成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伍治金。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体育教学与训练,1992(02)。
[2]凌建峰。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J].考试周刊,.
7.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篇七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恩教育,渗透策略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 实现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 对于促进初中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现阶段, 独生子女众多, 家里长辈全都围绕孩子一个人, 对其宠爱有加, 很多孩子对于感恩十分陌生, 开展感恩教育的渗透刻不容缓。现阶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真实体会他人的关爱, 帮助学生主动将感恩情感转化为行为, 充分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
一、阅读在感恩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通过课文作品阅读,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社会性教育的教学效率, 特别是感恩教育的开展, 作为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作品阅读的方式开展, 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换情”的道德教育和“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 在初中阶段能够有效弥补社会感恩缺失的问题。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限制, 认知水平有限, 传统说教式教育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更加体会不到父母亲人以及老师的关爱, 内心中的感恩因素难以被激发。而通过作品阅读, 能够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还原, 在作品中体会感恩情感, 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教育目标。
二、语文教育在感恩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1. 科学、合理确定教学主题
在具体操作中, 科学、合理确定教学主题对于提升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 学生感恩意识缺失, 是导致不会感恩的主要因素, 学生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与朋友之间, 彼此相互不理解, 是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学主题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比如邻居王阿姨不在家, 但是她家小宝宝生病了, 没人照顾, 可以设计王阿姨的角色让学生担任, 帮助照顾小宝宝, 体会妈妈的辛劳, 理解母亲的付出和伟大。同时, 也可以设置教师的角色学生扮演, 生活情景是这样的:学生园中, 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跌倒后失声痛哭, 让扮演教师学生上前安慰, 并最终让跌倒的小朋友破涕为笑, 当然, 如果在苦劝无果后,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教师的不易, 理解自己教师的艰辛, 激发感恩意识。
2. 注重感恩教育的过程体验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中, 单纯靠技巧来激发其感恩意识, 并不代表感恩教育的成功。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需要注重课文内容, 通过在教学中设置多个主题, 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强化感恩体验, 有效避免感恩的枯燥乏味和流于形式。为此, 在实践过程中, 需要将多样化主题融入教学, 并对故事情节进行扩展。为了满足多样化主题需求, 以“假日旅游”为例,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导游、游客、景区售货员等, 从而体验不同的角色趣味。为了有效扩展故事情节, 给予学生一个丰富的游戏体验, 在实践操作中, 设置“做老师的一天”游戏, 让班级中一位学生扮演教师, 以小朋友摔倒为案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有位小朋友摔倒了, 哪位同学来帮助老师一下?然后让另一位同学登场帮忙, 促进“全民参与”。此外, 还要通过教学渗透方式, 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环境之间构成互动, 全面增强感恩体验。比如, 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 促进其相互合作, 实现互动, 促进感恩情节的发展, 在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 要尽量还原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情境状态。
3. 贴近生活
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之后, 感恩教育也并不能终止。虽然教学是教学, 但是, 将其中的感恩情感传递给学生, 并转化为其实际行动才是最为关键的。为此, 需要通过贴近生活的多样化促进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学的感恩因素越是贴近生活, 就越容易实现教育目标, 实现感恩情感与感恩行为的转化。为此, 在实践中,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 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感恩场景设置, 在母亲节和父亲节, 融入现代学生普遍喜欢的游戏促进情感的外化, 也可以向学生布置为爸爸妈妈捶背、做家务等小任务, 将感恩教育切实落实到行动上。
三、结语
通过语文作品的渗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并付诸实践。同时, 语文课文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 选择合理的主题丰富过程, 力图生活化等方式, 有效促进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玉园.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5 (28) :188.
[2]周亚华.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苏州学生为例[D].苏州大学, 2014.
8.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八
一、钻研教材,进行课堂渗透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分区的中国地理等知识都是我们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都要充分地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讲水资源时,可以介绍由于我国降水是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再加上人口稠密,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非常突出。工业的发展由于污水未经处理的排放,江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讲到生物资源时,也可介绍由于人们滥伐森林、乱垦草原、过度放牧,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引起了近几年来北方沙尘暴盛行,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再如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原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保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显示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二、结合乡土地理,培养环保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由于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身边的这些例子,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例如,随着广州市设立南沙区以来,南沙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得到明显的加快,很多的重化工业项目都在南沙落户,这些工业的发展将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甚至连我们喝的水资源都受到严重的威胁。教师在教学时,要始终注意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三、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例如,讲到“水资源”时,可以让学生事先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及费用,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也可以让学生到附近的工厂调查水体的污染情况。又如在讲到“土地资源”时,同样可以让学生先去调查本地的土地利用情况,找找是否存在一些利用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可以结合“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节水日”、“爱鸟日”、“世界粮食日”等重大环保节日,组织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利用黑板报、图片展、主题班会、环保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介绍环保方面的知识,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美化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9.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作者/刘宏艳
摘 要: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德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科学信念,教会学生做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德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多或少还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漏。我认为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德育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思想品德的德育渗透首先就要搞活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多启发学生,多调动学生,多开展一些讨论活动,从而使真理和道德形象鲜明生动,有血有肉,富有较强的感染力,极易引起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共振,激励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德育动因
1.引导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性格、情绪
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理智,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做人做事要有坚强的意志,对待生活和学习要有积极的情绪,要学会扬长避短,克服自己的缺点,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调节和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性格和情绪。
2.引导学生注意男女学生的交往和男女学生之间的友谊
中学开始,学生开始慢慢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男女学生之间的友谊。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那必然会引起学生之间在学习、纪律、交友、生活等各个方面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男女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对方,要学会自爱,这样才是中学时代男女学生恰当的交往方式。
三、美化教学心境,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未知的动力。例如,我在讲述“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框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结合教材内容出示了一系列问题:他们为什么能感动中国?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精神?生活在社会中,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这一系列的设问、追问,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各抒己见,在质疑别人观点的同时阐述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讨论中达成了共识――人生的真正价值是承担社会责任。(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课后我还趁热打铁给学生重播这场晚会,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一直以为现在拼命读书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挣更多的钱,有时想想这样的生活真的没什么意思,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不单是为了挣钱,对这个社会心存感激,对周围的人施以爱心,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平凡的生活里也蕴藏着光辉。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办好家长会,定期开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审案,听取犯人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日益显示出其净化学生灵魂的神奇魅力,像春风化雨,似涓涓细流,于无声处育出芬芳桃李。
参考文献:
何爱蓉。走向生活世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校外教育:中旬,(01)。
10.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十
辽源市第十三中学 史春英
摘要:生物学科所传授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用心做德育,必须先明确德育的内涵。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也有采取渗透的方式。个人比较赞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渗透教育也需要讲究方法。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方案,自然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千万不可以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物;五步诱导;渗透
前言:初中生物学科的内容生动有趣,包罗万象,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密切,因此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认识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身心都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要想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有头脑、人格健全的人才,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更应注重德育的渗透。
作为我们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较好的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德育的内容,体会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有必要了解德育的具体内容,并体会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的具体内容为: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1] 明确了德育的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渗透,效果更明显。试想,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人格不健全,专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那他的才华不仅不能为人类造福,还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也有采取渗透的方式。德育的渗透也要讲究方法。
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方案,自然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千万不可以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
1、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课堂上的小组活动。
我校实施“五步诱导” 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在上课时,学生分组而坐,遇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组与组之间再交流、补充,这样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较好的完成了德育渗透。当然,他们之间也可能会因为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此时,如何使学生就问题争论而不争吵,就需要教师适时德育渗透,使他们学会学会求同存异、赏识他人。“当堂检测”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小试卷的形式进行,同学们独立做完之后,组员之间或者组与组之间互批,这时候就要求批卷同学: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德育渗透顺理成章。
2、教师善于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隐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就能将德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接受到德育教育。在准备生物教材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着力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或争议点),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比如在介绍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研制的杂交稻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时,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科学家的科研精神而感动;在讲“生殖系统”一课时,介绍了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艰辛时,我要求学生们将书包(内装10斤左右的书本)挂在胸前一上午,做什么事情也不许摘下来,有些学生过了一两节课就受不了了,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母亲怀孕时的不容易,对我说“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帮妈妈做一些家务”„„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跃然而至;在讲“传染病”一节时,我播放了小沈阳和濮存昕老师的一段关爱艾滋病病人的宣传片,并设置了一个问题“请你对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说一句话”,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有的说“别怕,我会做你的朋友,一直陪着你!”,有的说“你一定要坚强,等我长大了研制出药品,会把你医治好的!”有的孩子干脆这样说“我想给他买玩具,请他吃好吃的!”„„通过视频和学生的回答,德育教育悄悄渗透。
3、走出课堂,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渗透。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行”指的是行为。我们初中生物教学来说,进行德育教学时,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外出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德育得到有效延伸。
比如:在讲“校园中的生物种类”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分组来到了校园,展开调查活动,学生观察到校园里的花花草草,蝶舞莺飞,感受到校园的美好,爱校之情油然而生。当有一个小组成员移开了墙角阴暗处的砖头,发现了一群鼠妇时,立刻叫来其他同学,和大家一起观察鼠妇的形态、分析生活习性,完成之后又把砖头放回原位,他告诉大家,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意义,我们不能去破坏他;当辽源出现沙尘暴时,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行走,让学生感受恶劣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润物细无声”,不用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上一顶德育“帽子”告诉学生“你应该怎样怎样”,而要针对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意营造良好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德育教育,尽量使德育教育无痕、渗透、深入骨髓。
总之,我们了解了德育的具体内容,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之后,要全身心的投入准备,多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搜集素材,充实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并多为他们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将德育教育悄无声息的渗透进来。
11.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法律教育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课堂,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渗入法律知识非常有必要。良好的法律教育能让学生知发懂法守法,养成良好的法律素质,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同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和谐稳定。
一、教师提高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加强学生的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很多的教师都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虽然知道一点点,但不全面,因此,教师也应该在传授学生简单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如果被学生问到教师都答不出的法律问题,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会大打折扣,这对法律知识的教学会造成一点阻碍。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法律知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宪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但思想品德课不是法律课,教师直接和学生讲法律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师备课时,应该事先查阅有关的法律知识,慢慢地渗透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在遇到法律中的专业术语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既离我们很远又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身边天天都有案件发生,所以教在帮学生灌输正确的法律知识时,还应该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帮助学生避免犯法。
二、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
思想品德课不是专业的法律课,教师不能直接和学生讲法律,只能在讲课时渗透一些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法律对于他们还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联系生活,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法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教师可以多举例子,例如有关社会侵害的例子,‘王敏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奋斗青年的网友,并且与网友非常投缘,王敏非常喜欢与这个网友聊天,在网友问王敏的真实姓名与电话并要求与王敏见面时,王敏应不应该告诉网友并答应见面呢?’我们都知道网友隔着一层网络,真实面目我们一无所知,对于网友我们应该有一种防范心理。还有一种初中生身上很容易发生的情况,比如,‘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出现几个陌上男子拦住了小明的路,手上还拿着木棍,跟小明说要借点钱花花,边说边搜小明的书包,这时小明应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告诉学生先听那些人的话,避免受伤害,逃离陌生人的视线之后再想办法,例如找到警察并把实情讲出来,交给警察处理,让警察保护学生的安全。这些案例在生活中都常有发生,贴近学生的额生活,教师给学生讲解后,要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在遇到侵害时,把伤害降到最低,找最有效的办法保护自己。
三、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法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威严,让学生知发懂法守法,最重要的是做到守法。教師在开展这个活动时,要选好模拟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被告与原告及双方辩护人的同学,告诉学生模拟法庭的基本程序,活动的案例有很多种供学生选择,比如《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课中有很多的例子,例如‘小美在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艺术照,领了照片回来后发现照相馆里展示着一张和她一样的照片,她很惊讶,因为照相馆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要展示她的照片,对于这件事,她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例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为小美起诉照相馆,帮助小美维护肖像权。又比如,‘一班的张豪杰同学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婚了,张豪杰跟着妈妈生活,但由于妈妈患病无法工作,张豪杰家里的经济没有了来源,爸爸对张豪杰不闻不问,从来不给生活费,现在张豪杰的学费都成问题,班上的同学很想帮助他,但是怎么帮呢?’对于这个案例的张豪杰,其父应该对他有抚养的权利和义务,不给生活费则说明没有履行义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张豪杰同学找回被抚养的权利。这种模拟法庭的活动给与学生辩论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深化法律意识,也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
四、结语
总之,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发挥学科的优势,多联系生活实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法律教育,深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 范秀娥.时代报告(学术版)[Z].教育周刊.2012.
[2] 王东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Z].教育学.2001.
12.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二
一、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 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 生物教师应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 尽力做到德育与生物知识点教育水乳交融。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有许多案例, 如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认识酸雨的危害;通过校园绿化设计, 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 提高审美情趣, 增强爱学校的情感;模拟“血型鉴定”,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提倡义务献血;探究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等等。这些探究性的案例使学生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目标确定中, 要考虑三维目标如何确定和实现,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准确有效确定, 要相互渗透, 相互关联, 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是教学内容的升华, 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化, 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归宿, 也是对学生德育的实现。
二、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水到渠成地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生物教师应针对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 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 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方案, 自然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千万不可牵强附会, 生搬硬套, 硬性渗透。比如在讲“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时, 我通过大量举例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防治的艰难程度和预防途径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让学生听、讲、感受 (受害者的情景) 艾滋病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艰难和心理上的负担。艾滋病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 包括不正规的献血和输血, 吸毒者用同一针相互注射毒品;性传播, 就是不良性行为的发生;母婴传播, 父母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 生下的孩子也会携带艾滋病病毒。在这过程中, 让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讲自己的感受, 说说自己怎样认识和预防艾滋病, 又怎样对待艾滋病病人, 利用自己所学的植物病毒的知识来解释一些艾滋病的症状和预防理念,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艾滋病的传播的途径比较多, 但与人正常交往, 比如握手和互用餐具, 是不会传染的;而性行为放荡者是最危险的人群。因此, 我们应学会关爱艾滋病人, 不歧视他们。同时加强自身休养和防范, 加强明辨社会不良事物的能力, 提高自控能力, 不要贪图小便宜, 或轻信他人美言, 而上当受骗, 给自己带来严重后果。一旦怀疑自己携带艾滋病病毒, 尽快到正规能够检测的医疗机构诊断, 正确对待, 善待生命。所有学生听了这一介绍后, 讨论非常积极, 个个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 德育渗透水到渠成。
通过这一节课, 我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教育。有效的教育应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教师应因势利导, 淡化德育痕迹, 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 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实施多变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志愿选择参加, 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如下活动:对校园植物挂牌, 说明其名称、产地及多种价值, 增强学生对自然价值观的认识;利用“地球日”、“国际湿地日”等世界性纪念日及我国的“植树节”、“爱鸟周”等一系列科普宣传节日, 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栏,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行为意识;将校园的花、草划分成片, 交给学生管理,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情感, 在禁止他人违规行为中约束自己一些不良的生态道德行为。
开主题班会。班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能向其他成员提出要求, 指明努力的方向, 通过班集体制定的纪律、开展的活动、舆论等培养其成员的道德方向。在班级活动中, 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积累生活经验, 掌握道德规范。另外还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社会实践, 等等。
总之, 生物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 他们活泼好动, 自制力差, 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时, 教师如能注意上述方法, 从实际出发,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 以教学过程为渠道, 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利用生物知识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就一定会使德育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家瑜.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时代教育, 2010.11:133.
[2]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5.
[3]杨梅祯.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学教学参考 (中旬) , 2010.12, (71) .
1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篇十三
摘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是的,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发展。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怎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教育
生物教学
环保实践活动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是的,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发展。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为例。教材第1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7章第三节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第13章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直接将环保教育作为这些章节的主题。在这些章节中直接介绍了环保的一些初步知识。在教学进程中,师生充分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录像、投影等直观手段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以《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为例加以说明。教师出示山清水秀的风光图片:如黄山、九寨沟等。学生观看,欣赏,为祖国的美好山河感到自豪。师:“不知我们的子孙是否还能欣赏到这些秀丽风光。请看以下录像:1998年波涛滚滚的洪水,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2000—2002年春季北方漫天飞舞的沙尘暴;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与斑秃的草地;黄土高原纵横的荒山秃岭及干涸的河床;餐桌上的野生动物„„” 学生对片中的现象感到震惊,纷纷议论。
师:这一幕幕令人震惊的现象,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生物圈,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向生物圈索取,生物圈能承载多少人的生存呢?教师制造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并适时板书课题,大大激起学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出示一组组数字、一幅幅画面„„学生热烈讨论发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再通过模拟实验(如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的介绍,并布置同学们分小组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总结:“我们的生物圈已敲响了警钟。我们已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请大家课后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调查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或进行模拟试验。下节课我们相互交流。”在第二课时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的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环境被污染的例子,请大家说说。”同学们踊跃交流课前所收集的资料或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有的是关于“温室效应”、有的是关于“水体污染”、有的是关于“噪声污染”、有的是关于“土壤污染”、有的是汇报“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教师适时进行评价。同学们深受启迪。在这节课结束时,教师总结:感谢各位同学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资料,通过这一次的调查和交流,我们每个同学对环境污染问题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我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在这一堂课上,在我们的教室内,还应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们的生物圈——我们共有的家园!参与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活动中来。
在教材其他章节虽然没有以环保作为主题,但教师可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在生活中有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节约用水、吸烟、不注意饮食卫生、吃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甚至违法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人类传染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又如在第四章开始部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海龟在蓝蓝的大海畅游的画面,然而这种古老的象征长寿的海上运动者现发现有许多死亡,解剖结果死于废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饥饿而亡.通过此例的举出,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在脑中树立环保的意识.在其他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启发和引导。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报导途径,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手段、进程。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保技能,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波利亚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通过“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生活的影响”、“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等探究实验,以及对附近江河的污染和烟厂周围的空气污染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学生对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果感到非常震惊,学生看到小鱼在废电池浸出液里苦苦挣扎的情景就仿佛看到在烟尘弥漫的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自己,自然得出环保问题不容忽视的结论。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撰写环保小论文等.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2、《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作者刘兵
3、《热爱自然的故事》程光泉
14.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篇十四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 特别是语文教学, 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 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 不仅具有典范性, 而且各具特色: 有的篇目讲究韵律格式, 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 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 歌颂出一种人文美,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 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 从而感受美的熏陶, 增
强美的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 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 教师要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示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 《荷花》这课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 “荷花池” 边。通过画面的展示, 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三、熏陶感染, 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 “渗透” 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 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 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 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论文格式描述、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 引导学生揣摩语感, 体味感情”。这样,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 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体味, 引导学生感情体验, 并进一步扩展情思, 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四、言行揣摩, 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五、引导诵读, 鉴赏整体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宽广的海洋、寒来暑往、鸟语虫鸣, 都能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多姿多彩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但任何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描绘, 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美的复现, 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
种艺术境界, 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整体美? 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 “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六、拓展延伸, 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论文格式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 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 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15.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十五
一、结合人物形象分析、揭示人物的精神美
人物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作家塑造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形象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从而了解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鉴赏、评价,不仅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美学意义,并通过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促使学生受到振奋、震动,看到人物精神世界中最美的内涵,影响其心理行为。《小桔灯》中的“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非常典型,在她幼小、瘦弱的外表下隐藏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小小年纪就承受贫寒的不幸重压, 要面对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然而她用“笑”,挺直身子来迎接不幸,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对待现实、憧憬未来,表现出镇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对光明,对幸福的渴望支撑起小姑娘灿烂、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透过人物形象的表象,去发掘人物形象丰裕的精神之美,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领会,产生情感的共振及对形象美学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剖析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把那些无序的美学内容串联起来,给学生展示具有质感的完整的精神美的内容,这样可以触动学生审美的情感, 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语言分析来感受意境美
语言是构建意境的材料,作家为文达意,为了做到“毫发无遗恨”,对语言的运用是颇费心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学生成为“词的音乐家”,说明了表达在创设意境中的作用。所以,抓住语言分析,口嚼其词、品其味,往往能使文章的“境界”全出。这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经验感知,就可以欣赏到意境美,发现作家的审美追求。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里的“山”,作者把它比成一个“小摇篮”,烘托看护者的“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抚慰,济南人“含笑”的欣慰和“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憧憬,构筑了“慈善”的济南冬天的意境,折射出甜美安适,温情宁宁的美学内涵。这种清新、静美的意境,无疑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感悟意境的深邃的力量。
再来看朱自清名篇《春》中对雨景的描绘,那在暮色之中的雨, 朦朦胧胧。写灯光,家家一灯如豆,隔着蒙蒙的细雨望去,灯火四周呈黄晕的光芒:写乡村景色,农人有“撑着伞慢慢走着”,有“披蓑戴笠”,一派田园风光;写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作者用拟人手法,着力渲染春雨沐浴的温馨,传达出春天雨中安静和平的气象,表现繁复的静态美,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通过语言分析,结合运用联想思维,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体会和发现美,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三、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来透视生活美
环境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舞台。这些环境既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舞台又决定了人们的爱好、习惯和作风,影响了性格的形成。所以,环境描写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艺术价值。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同环境描写和小主人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作者对儿童生活的意义诠释。热爱自然,自由快乐,成为作品之中儿童生活的美的基本内容。然而作品的意义不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它借助这个小小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封建教育的弊端和作者对生活美的追求。
通过环境分析来透视生活美,不仅仅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审美领域,还可以启迪学生领略文学艺术作品的巨大魅力。正确把握生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来发现美
朗读是书面语文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 唤起内心视像,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诱发通感,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听别人读,可以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教育,如,鲁彦《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叶飘零在水中,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慷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轻柔,语调要低而舒缓,从而体会作者的愉悦甜蜜之情,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而大涨潮到高峰时,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去,冲进了岩石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音响越来越大,战鼓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起来。”读这些句子,语音要加重,语调要高昂, 速度要稍快,从中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脑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情感的蕴含,做到“物以情观”“情以物兴”。用心去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与精美巧妙的艺术构思,进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五、运用教学实践活动创造美
学生在对美感知、领略、欣赏、品味之后,必然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力。阅读教学中要力求把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其美的感知力,引导其展开美的想象,进而培养美的创造力。还可以在作文教学、听说训练、课外活动等多条途径中进行。如作文教学中学生用美的语言去描绘外在的美景,抒发内在的美情。作文过程是学生调动审美感受,发挥审美,利用美的语言形式与技巧创造并制造的过程。
16.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渗透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历史课程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大卫·赫克特·费舍尔教授曾说过“历史的一切都是祖先遗留下的宝藏,无论是枭雄的辉煌伟举,还是小人的卑污阴暗,都能够在思想道德方面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而这种启迪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由此可见,我们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较高德育水平的学生。
本文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希望能够得到成效。
一、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的事迹,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素材。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教学。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历史人物英雄的英雄事迹开展爱国主义宣讲会、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爱国影片。用这样多样化的形式,来感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抗击倭寇、誓死为国的戚继光;有收复台湾不畏艰险的郑成功;有虎门销烟,执法严谨的林则徐;有血洒疆场,视死如归的关天培;有凛然大义,以身殉国的丁汝昌;有一身正气,变法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情怀,不屈的民族气节,都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历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国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长城、古代丝绸之路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古代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创造了多少个伟大的历史奇迹呀,同学们学习了这些辉煌灿烂的历史,一定能让他们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我国的形式,在近代史上的中国地位落后,任人宰割,然而发展到了现代史上的中国,地位日趋提高,国人扬眉吐气。从这里,我让学生明白到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以此激励同学们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
二、巧用历史事迹,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急躁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急于求成。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峰。”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坚强的品质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同学做事情缺乏毅力,往往半途而废,这样不但不能取得成果反而会大大挫伤同学们的自信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历史事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历史事迹,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当学习到发明之王——爱迪生的时候,我特意要求同学们,自己查阅关于爱迪生在发明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最后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通过自己查阅相关的史料,同学们知道了,其实在爱迪生风光无限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由此,他们明白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应该有不轻言放弃的决心。
三、通过课堂问题设置,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例如,笔者在谈论陈胜和吴广起义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回答:陈胜和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呢?他们的起义如果发生在唐盛时期会成功吗?同学们查阅资料知道了,这是因为陈胜和吴广起义是在乱世,民心所向,是人民群中的心声所以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违背民心,人民群众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四、结论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将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高德育水平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段国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继续教育的发展之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3)
[2]刘淑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财富2010(16)
[3]赵凯.培养合格的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0(4)
[4]曹常玲.论教师宽容品质的意义[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5]张峰振.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与美育的方法[J]-考试(中考教师)2010(6)版)2007,29(4)
17.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七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扞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的
浅议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各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下是我多年从教的一点体会。
一、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有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不是把渗透德育视为一个首要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无多大意义的事,其实不然。只有处心积虑,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结合起来。我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如果不这样看问题,那意味着什么?只能意味着现行高考制度的失败。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一句话,心灵美的人。是否取得这一人师的资格,这非常重要。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二,是合格的“经师”。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中学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是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老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我们常讲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的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善于扑捉德育动契机。
学习是为了借鉴、为了创新,借鉴历史离不开评价历史。历史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评价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自身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德育契机,利用教材中大量的优秀历史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等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直等等。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即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对比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借用后人和权威的评价,也可以强化已做出的道德评价。
另外,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以醒目的方式记录的杰出人物的名言、名句、名联,通过名人故事的宣讲,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完美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些名言、名句、名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公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张志新的“人活着,总得有个坚定的信仰,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歌德的“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历史教师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把其用好、用活、用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垂危,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讲授这些内容,要着重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要能够激发学生奋进、图强,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从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图强之路在哪里?历史教师要用历史告诉学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总之,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谈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给本课程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除了知道基本史实以外,还要懂得学习方法和感受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状况,加深爱国热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寻找一份与时代相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用,或者说如何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引下转变教学行为,发挥学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提取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折射出人的智慧和谋略等等,给后人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规划着自己未来。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为典范,如邓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击日本;孙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周恩来以无穷的个人魅力带领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马克思以无以伦比的创造开辟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中学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中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
2、整体把握教材,帮助学生归纳感情基调
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要有一个大的感情基调。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虽然历史的脉络是连续的,但是所灌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是相对独立的,甚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都是有断层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学习,会有不同的“追随者”,当然这一切的大前提还是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有兴趣。那么这个大的感情基调会是什么呢?简短的表示如下:中国古代史——领先世界,“豪”气冲天;中国近代史——大难兴邦,浴火重生;中国现代史——筚路蓝缕,自强自信;世界历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了这个大的感情基调,那么就会在每一个阶段的历史讲诉中统一情感,统一态度,你会用真诚的表情打动学生,比如中国近代史教学,谁都知道这是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当你心中有这个感觉的时候,教学中的语言,表情都是理性而积极的,轻松的转变了电视文艺带给学生的那种单纯的悲和愤,自然达到以德育之,使之育德的收效。坦而言之这是用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催生或净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巧而有效。
3、精心筛选情感性资料,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青少年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但是因为知识和阅历的欠缺,其情感往往是幼稚的、矛盾的。在新编历史教科书中,选用了大量的地图、图片,这些历史图片直观、具体、生动,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的情感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发达及古人对人类的贡献能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而中国近代所遭受的侵略和屈辱则能激起学生的民族危机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本文字与相应的图像,视频,音乐,名人书信等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生动描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鸦片战争》时可以将英国的炮舰图片与大沽口上康熙年间的铜炮图片相对比;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把圆明园的复原图与现在的破壁残垣做成一个有音乐背景的自动播放,最后以雨果的书信做播放的结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效果斐然。
这一系列的材料筛选就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愫为目的,主题鲜明的激发学生了民族责任感。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导引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千余年前的智者就在告诫,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又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先自育”。
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乐观,向上,平和,淡定,有一份与历史共振的心态;不偏激,不过激,一时突发的想法要三思后再做表诉。正所谓“科研无禁区,教学有禁忌”。中学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思维单纯,人生观、价值观正待成长的中学生,这对教师的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就会更加的严格,不去空谈理想,要有生活,要有清晰的奋斗足迹。可以去思想,但要向学生展现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时,教师也要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仪表朴实大方、庄重文雅;教风扎实严谨、一丝不苟;语言准确精炼、富有感情;板书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等。通过这些良好的形象可以折射教师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9-08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育论文07-0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0-18
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08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0-19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12
如何安排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科论文08-24
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