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共4篇)
1.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 篇一
党委为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2005年是东风有限全力推进中期事业计划、加强基础管理、调整产品布局、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发力之年。公司党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党建“双培工程”为载体,以鼓劲加油为主题,积极开展形势目标教育和思想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生产经营氛围,为保持公司稳定、和谐的局面发挥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006年是东风公司“十一五”的开局年,是东风有限全面推进中期事业计划的攻坚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2006年公司党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密结合合资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大力推进“四好班子”建设、党建“双培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构建和谐企业、全面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强力保证。具体任务为: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促进和谐企业的构建
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解决思想上、观念上、作风上和工作上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促进公司新的发展。围绕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强企战略的实施,做好以D310驾驶室为代表的新型商用车和以新蓝鸟为标志的乘用车的市场投放;同时,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优势企业。在全力推进中期事业计划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组织研究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用全会精神协调处理好几个关系。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协调好股东与员工的利益;注重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注重事业部与事业部之间、整车和零部件之间、“山内”和“山外”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加快乘用车事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商用车、零部件和装备事业的发展,实现各事业部、各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用全会精神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各级党委中心组要组织高管人员专题学习,利用业余党校对中层干部和广大党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把轮训、辅导、听专家讲座、自学与交流学习体会等结合起来,努力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完善与创新党的工作机制和方式
贯彻落实《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工作暂行办法》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党委议事规则》。要通过党委中心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形式,重点学习党委参与决策的内容、程序和议事的规则,完善党组织发挥作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新机制。按照“党委决定,程序表达,体现主张,依法决策”的原则,探索党的工作流程融入行政工作的途径。通过制度的创新,解决好外方任总经理企业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党管干部原则的课题,重点建设好反映和体现党委意志的相关通道。要根据合资后变化的情况,变过去企业一级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为派出董事的上级党委与企业党委同步参与,各有侧重。要探索法人治理结构下,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配置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机制,重点抓好选人关、育人关和推荐关,实现干部管理由培养与使用向教育、培养、推荐的转变。积极探求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探求党员代表常任制,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加强对基层党的工作的分类指导。注重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及时帮助基层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重点研究总经理是外方派驻人员的党委工作应该怎么做,召开总经理是外方派驻人员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研讨会,集思广益,寻求对策。党委工作部门要及时参与对再次合资的子公司的合资谈判,确保新公司党组织“两公开、两纳入”的贯彻落实。要探索跨部门、跨隶属关系党委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探索党委属地化管理的新方式。鼓励将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运用于党的建设与实践,不但增强党的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开通公司党建工作网站,为广大党员和员工提供更直接的服务。
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在总结合资以来党建思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项制度,出台《东风有限公司党建制度汇编》。
三、大力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切实加强中方管理团队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各级党委要承担起中方管理团队建设的重任,大力开展“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要围绕着力提高中方管理团队政治鉴别力、战略决策力、统筹协调力、组织执行力和廉洁自律力五种能力,创新载体、建立制度,形成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
明确“四好” 班子内涵,找准着力点。即加强理论学习,致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业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致力建设开拓型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工作运行机制,致力于建设民主型领导班子;坚持从严要求,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树立良好形象,致力于建设自律型领导班子;突出业绩、能力、品德、知识选用企业高管人员,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致力建设复合型领导班子。
以星级达标为载体,推进“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公司各级党委要按照东风公司党委统一确定的四个好的内涵和考评内容、相关要求,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积极创造鲜活的载体和形式,争创“四好”班子。
切实加强对“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本单位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在创建活动中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完成KPI促进公司中期事业计划的全面实现相结合,与加强班子能力建设贯彻公司APG计划相结合,与落实《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工作暂行办法》相结合,与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相结合,丰富内容,强化活动效果。
四、深入推进“双培工程”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增强党对合资公司的影响力
把“双培工程”作为党管人才的切入点。各级党委要把“双培工程”建设放在确保公司中期事业计划顺利完成的战略高度,着力优化企业内部的人才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人才资源潜力。要通过“双培工程”建设把企业的关键人才、骨干员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将他们中政治上要求进步、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员发展到党内来,构建党聚集人才的新优势,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认真研究本单位“双培工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和健全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考核办法和体系。定期组织“双培工作”的专题调研和交流,实现全公司整体推进。
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把有文化、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同志选配到支部书记岗位,进一步优化党支部书记结构。其次,要加大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各事业部党委要承担起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任务,推行党支部书记持证上岗,2006年要力争85%的支部书记通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三是全面推行党支部星级达标活动,不断推进党支部工作上台阶。
加大党员素质提升力度。要深化“三会一课”活动内容,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章》。要把业余党校延伸到党支部,分期分批对全体党员进行系统培训,教育广大党员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同时要加强对党员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各级党委要制定三年党员技能达标规划,加大培养“学习型党员”的力度。积极为党员提供展示价值的平台,通过岗位创优、支部评选季度明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小组QCD改善竞赛等形式,展现共产党员在推动东风有限发展中的风采。
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公司党委党员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东风有限公司党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公司、事业部、专业厂(子公司)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三级党员发展目标责任制,做到党员发展长期有规划,有计划,季度有对象。
加大优秀党员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要运用各种传媒宣传不同岗位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员的事迹,要以庆祝建党85周年为契机,集中宣传一批公司级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同时组织开展献礼、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有意义的系列活动,增强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五、加强党风责任制廉政建设,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
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经常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增强广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大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力度。各级党委要制定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制定惩防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和分工方案,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建立和完善公司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各项具体制度和配套措施;进一步推广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加强对经营决策权、选人用人权的监督,加强对重要经营管理决策和执行环节的监督。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效能监察。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健全办案机制,实行办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剖析典型案件,总结教训,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大对基层信访工作的指导、督办力度,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
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实际,探索适应合资公司特点的党风责任制实施办法、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实行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做到奖惩、评先推优、提拔任用三挂钩。
六、深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做好日常形势目标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通过领导宣讲、编发宣传提纲、举办知识竞赛、在媒体上开办专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局域网、宣传橱窗等形式,扎实有效开展形势目标教育。做到形势教育日常化、经常化,使广大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士气。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宣传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激励员工共同前进。
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员工的思想热点,开展思想宣传工作。要跟踪生产经营变化,围绕生产经营重点和难点,及时做好宣传鼓动和思想沟通工作。党委工作部门要结合公司的经营形势变化,分阶段编发宣传教育材料,及时作出工作安排。要重点关注经营业绩亟待改善的企业的员工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确保企业稳定。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模式。首先,要导入客户的理念,重视对员工需求的研究。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及时把握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重视员工特点和差异化研究。其次,在工作方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把思想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和文化娱乐之中,形成思想工作的整体覆盖。二是由单向式向互动式转变,如开展总经理与员工话形势、厂长与员工对话等活动,做到平等交流,双向沟通。三是由单纯教育向教育和管理转变,把宣传和思想工作提倡的东西用制度加以确认、固化。再次,全面推行“一岗双责”,积极探索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都承担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都来做思想工作的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运用经济的、制度的、法律的和思想教育的手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方法。
七、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建设具有包容性、国际性、先进性的企业文化
努力发挥党群组织在企业文化融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各级党委要把参与、研究、推进文化的融合,作为参与企业管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切入点,与行政部门共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利用党群部门掌握的各种宣教资源,因势利导教育职工转变观念,改变思维定势,敞开心扉学习新的文化、新的管理知识。借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青年工作研究会等平台以及各种媒体,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文化融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适时召开东风有限文化建设研讨会,发布《东风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行动纲要》。
循序渐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树立新理念。一是用中期事业计划作为共同愿景,凝聚员工的智慧;二是在全体员工中积极倡导“诚信、业绩、变革、融合”的价值观;三是用修订后的《员工手册》规范员工的行为;四是用效率优先的理念激励员工。
其次抓好子文化建设。一是目标文化,逐步形成重视目标、千方百计达成目标的良好氛围;二是团队文化,教育员工主动开展沟通,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三是执行力文化,大力倡导“说到做到”、“日事日毕”的工作作风,营造出一种人人都是执行者的氛围;四是改善文化建设,在员工中树立视问题为课题的理念,形成“凡事不拒绝改善”的良好习惯;五是精益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精益意识、培养精益品质,从细微处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六是学习型文化,积极倡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促进东风有限包容性、国际性、先进性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再次,全力抓好对外宣传工作。党群部门要积极参与协调公司对外宣传传播工作,做好东风有限运营三周年大型系列宣传;加大东风、尼桑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美誉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文明创建和文娱活动。
八、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其凝聚员工队伍的纽带作用
公司各级党委要关心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定期听取工会、共青团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全面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坚持用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统一员工的思想、凝聚员工的力量。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加大员工培育力度,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力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技能业务的综合素质。
坚持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要落实员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和实施“四项制度”;切实代表和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和收益;加大劳动关系协调的力度,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实施送温暖工程,为员工排忧解难。
以“做时代先锋,与东风有限同行”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团的各项工作。巩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团建长效机制的建设,推行团建管理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青年岗位建功行动,重点抓好青年QCD改善示范线和青年QCD改善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青年素质提升行动,举办以拜名师、练技能、学绝技为内容,和以学习先进管理知识为主题的“青春周末赛场和大课堂”活动;开展新型青年文化培育行动,深化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政工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知识,成为既能熟练地做好党的工作,又能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把各级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业绩评价、奖惩统一纳入到管理人员的评价、奖惩体系当中,其待遇要与同一层次经营管理人员相同。同时要做好政工干部的岗位交流工作。
新的一年是东风公司抓住机遇、迎接大发展的关键年,也是东风有限实现中期事业计划的攻坚年。时不我待,全体东风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东风有限新事业计划必将呈现出新的辉煌!
2.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 篇二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国内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与深入, 国内的服务行业也得到了长远发展, 而旅游行业在服务行业表现较为耀眼。伴随着国内旅游经济的迅速升温, 国内的旅游教育也正在逐渐趋于成熟, 愈加趋向于多层次化, 形成固有体系。而对于呼和浩特市金旅假日旅行社以及恒宾旅行社的实习、调研的反馈效果来看, 现今从事与上述旅行社的旅游管理类毕业学生多数未能在校学习期间便有效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人才素质较为羸弱, 未能适应现今旅游市场人才能力的需求变化。因此, 为了更好地协调旅行社人才能力需求变化之间的突出矛盾, 本文主要以呼和浩特市金旅假日旅行社以及恒宾旅行社的旅游管理类毕业学生以及实习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 探索高校旅游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出现的相关问题。
二、当前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目标背离原因
(一) 教学模式尚欠合理
现今高校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涵盖了以往传统旅游客车的相关知识理论, 在进行相关实际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凭借以往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传统的图文教学, 导致教学与课程趋于理论化, 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课, 未能与现实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现实反馈结果来看, 教学效果一般, 不能充分体现当今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二) 学习活动较为低迷
首先, 当今的学生在学习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时, 对其课程学习该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较为困惑。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72%的学生学习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目的在于应付考试;15%的学生在于丰富自己的视野,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养。另外, 在对于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态度上, 63%的学生较为消极怠工, 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的理论价值。最后, 由于课程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弊端。现今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仍旧采用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试为主, 只是多数学生片面注重于考核重点知识的学习, 而对于该课程涵盖的其他知识点不重视, 导致学生对于课程投入精力不够, 难以学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精髓。
(三) 教学内容脱离现实需求
从现今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来看, 多数教学课程内容没有依据现实市场对于旅游管理能力需求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教学实践内容与社会市场需求存在误差, 对于现实的岗位认知不清晰, 实践过程中学习目的较为盲目。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现途径
(一) 对接岗位培训资源
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该加大仿真工作环境的投资力度, 确保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通过模仿当今专业旅行社的餐饮管理、酒店经营氛围、会展策划等布局以及现场管理模式, 创建具备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 在实训室内科学规划成资料区、实训区以及教学区等各个区域模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角色进入模拟实训室, 体验正规的旅行社管理模式以及真实感受现实的工作氛围, 并在学校教师以及相关专业实践专家共同引导下, 完成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规定的服务流程, 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二) 有效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有效改革教学课程评价机制, 现以百分制记分方法, 有效评价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实际教学, 把其课程成绩分为平时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要素进行评价。对于平时成绩来讲, 主要是有效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参加相关活动状态的综合评价, 并纳入“能力素质成绩”中, 占总成绩的50%, 其中“能力素质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态度、自学情况等, 而考核成绩主要由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相关学校部门共同进行评价。对于期末考试来讲, 主要是以试卷考试为主, 其成绩占据总成绩的50%。
随着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 当今的旅游服务行业也遍布当今社会的各个城市区域,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用。特别是在当今高校培养旅游管理类人才的模式中,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 对今后学生的专业能力影响较大。正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 本文主要是以当今院校开展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合当今院校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 深刻分析了当前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目标背离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英奎, 贾天钰, 谢秀红, 等.“五位并举”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9 (4) .
[2]何熠.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 篇三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经营目标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114-01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对可利用资源的配置,力求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想要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就离不开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它为其提供着动力以及智力方面的支持。该文作者通过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关系的积极探索,简要的论述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1 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
1.1 对员工高素质队伍的培养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公民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素质,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把对员工的精神文明教育放在首要任务上,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技能,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首要任务。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使员工更好的适应其岗位的需要,主动乐意的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劳动,自觉的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这不但是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同时也是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
1.2 对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提高
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好坏要靠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企业员工在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给客户造成不良的印象,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发展,同时对经营目标的实现多少有些影响。因此,加强对员工爱岗敬业与职业道德的教育,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对占领市场分额存在着直观的影响。另外,培养员工勤俭办事的精神,建造节约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最后,通过企业根据岗位及需求对员工开展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题的精神文明的培训,以企业特点与员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员工生活上加以关心,帮助员工解决切实的困难,正确引导员工,使其带着积极感恩的心态为企业谋求发展。
1.3 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强化
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形成遵章管理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管理机制。在制定年经营目标时,一同布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对生产经营工作进行检查时,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完成情况一起进行检查,在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作出总结时,一同总结精神文明成果,结合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协调发展。结合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同日常的管理工作,既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又能同时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落实责任,保證执行到位。
2 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1 保证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物质基础
一个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不做事,不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完成经营目标,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将失去物质保障,便很难再谈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只有高额完成生产经营业绩,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更为建设精神文明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2.2 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基础平台
为客户创建一个干净、舒适的服务环境,提供标准化服务,及时解答客户的疑难问题,为真正有需求的客户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争求客户的意见和建议。
2.3 落实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
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借助企业的生产经营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工作中,培养出高素质的文明的经营队伍。
3 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作用
3.1 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积极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通过下面的员工来实现的,而通过符合企业特点及员工实际工作思想而开展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更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积极向上且具备团队协调能力的员工,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身心和谐、舒适,从各个方面将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使员工之间存在着和谐与稳定,同时令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带着对企业的热爱善于学习,并由于其内心情绪高昂以及奋发进取的精神,使之在工作时不怕困难,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经营就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将自身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更好的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3.2 创新服务,树立企业形象,带动客户群体
想要做出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创造环境,同样的,经营目标的实现也在其中,生产的进行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经营目标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矛盾与新问题,若是这时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那么企业的改革也就很难顺利的进行下去。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就是宣传教育,比如产品形象或是企业信誉与服务质量的保证,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还来众多的客户,经营目标的实现由此轻松不少。
4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但可以统一其成员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及效能,强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更可以使企业成员完成更高的目标与任务,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对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来说是不可取代的。
参考文献
[1]商凯.论“职工容止格言倡导法”在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J].商情,2010(5):11.
[2]高枢年.文明经商 礼貌待客——商业职工都来做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派[J].商业研究,1981(3):30-32.
4.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 篇四
关于江西省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实施方案
2003-11-12 09:51:26 新华网江西频道
实现小康,是当前和整个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建设的总任务,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关键的一步。我省是农业大省,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到本世纪末实现全省人民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为了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奔小康的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励干部群众的实干创业精神,加快我省农村奔小康步伐。根据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的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和我省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规划要点》,特制定江西省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根据中央对农村小康目标的界定和要求,我省农村实现小康目标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小康目标的六条基本要求,推进农村的全面进步,务求在200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农村小康。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目标是: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1990年价,下同)。
——全省80%的县(市、区)实现小康,85%的乡(镇),90%以上的行政村和农户达到小康水平。
二、指标体系与量化标准
根据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的小康目标六条要求(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秩序良好),确立我省农村小康生活指标体系与量化标准如下:
(一)小康县(市、区)标准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年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下农户不超过5%;2、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0-65%;3、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超过50%;4、砖木、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80%以上;5、百户电视机拥有量75%;6、适龄青少年平均受教育8年,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不超过5%;7、通公路行政村达85-100%(低限为深山、圩区);8、通电话行政村70-90%(低限为深山区、圩区),每千人电话机拥有量7-8部;9、农村用电户达90%,户均生活用电200度/月;10、饮用安全卫生水户达85%;11、五保户集体供养率达90%;12、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13、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不超过5件(三年平均);14、环境优美,达到甲级绿化县标准(条件特殊的除外);15、实现小康乡(镇)比重85%以上。
(二)小康乡(镇)标准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年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下农民不超过5%;2、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60-65%;3、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重达85%;4、适龄青少年平均受教育8年,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比重不超过5%;5、通公路行政村达90-100%(下限为深山区、圩区);6、通电话行政村达95%,每千人电话机拥有量9-10部;7、农民用电户达95%以上;12、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不超过5年(三年平均);13、文化设施健全,乡有一室(图书阅览室)一场(体育场)一院(影剧院);14、实现小康村比重达90%。
(三)小康村标准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年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下农户比重不超过5%;2、村办企业税后利润总额15-20万元;3、人均集体固定资产600-800元(低限为老区);4、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砖木、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90%;5、百户电视机拥有量85台;6、适龄青少年平均受教育8年,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比重不超过5%;7、文体、卫生基础设施改善,村设有三室(图书室、游艺室、广播录相室)一所(卫生所)一校(农民夜校);8、全面实现四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道路硬化,绿化达标;9、饮用安全卫生水农户达95%;10、五保护集体供养率达100%;11、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12、农民中遵纪守法户达98%;13、实现小康户比重95%。
(四)小康户生活标准
1、人均年纯收入1200元;空均居住砖瓦楼房面积18平方米;3、拥有高档机电产品(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音响、冰箱、小型机动车)2-3台(件);4、适龄子女受教育8年以上,每户劳力能有1人较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实用生产技术;5、自学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无计划外生育;6、达到“文明户”标准,遵守村规民约,无违法乱纪现象。
三、实现步骤
根据1992年全省农村收益分配结果进行测算,到本世纪末,全省农村小康建设拟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1991-1995年),为小康建设打基础的创条件阶段。
在此期间,要全面实施“八五”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交通、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村奔小康尊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重点选择和培植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实力较强、潜力较大、领导力量坚强的乡村和县(市、区)开展小康示范村、示范乡(镇)和县(市、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1992年人均纯收入超千元,占全省5%的村(约1000个),人均纯收入达到700-900元之间,约占全省总村数40%左右的8000个村要接近或超过1000元,成为小康后备村,400-700元的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00-900元;1993年人均纯收入赶千元的17个县(市、区)人均纯 收入要求达到1300元以上;要求南昌市郊区、上高县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小康的县(区)。
第二阶段(1996-1998年),为小康建设大突破、大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全省农村继续深化改革,高速结构,基本建立起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主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村一品”,农工商综合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高涨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至199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八五”期间末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的村,1998年要提高到1200元以上,约占村总数40%的村(约8000个)成为全省第二批小康村。此时,全省农村人均纯 收入达到700-1000元的村,要提高到1000-1200元左右。要求樟树市、丰城市、南昌县、南丰县、南城县、抚州市、宜丰县、高安市、德安县、奉新县、德兴市、赣州市、吉安市、九江市庐山区、萍乡市安源区,景德镇市昌江区等16县(市、区)成为第二批实现小康的县(市、区)。
第三阶段(1999-2000年),为小康建设全面发展、提高、巩固阶段。
在此期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趋合理,要继续下大力气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全面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新体制,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全省绝大多数乡(镇)、村和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标准,基本消灭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户。
至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199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1200元,约占村总数的45%的9000个村,提高到1300元以上,成为全省第三批小康村。至此,除少数老区、特困县外,80%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小康。
通过以上三批实现小康标准的小康村,共占村总数的90%。其余10%中的5%的村(约1000个村)人均纯 收入达到800元以上,成为当时农村生活水平的宽裕型村;5%的村(约1000个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000元,达到温饱水平,并视为当时的生活困难村,对这两类村拟采取特殊措施,给予多方支持,力争2005年达到小康村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奔小康的领导
实现小康,是全党的中心任务,各级领导要以实现小康为总任务、总目标,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扎扎实实组织好小康建设。
——抓住关键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小康目标,体现了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全面进步的要求,没有雄厚的农村经济基础,就谈不上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实现小康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假设今后平均每年价格上涨6%,则到2000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现价要达到2130元,平均每年要增加180元左右。实现这样的增幅和增速,要求农村经济有一个持续的大发展。因此,各地要把省委、省政府对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工作的“六个一”要求,即“一稳一增”(稳定粮棉总产,增加农民收入)、“一推一建”(推广科学技术、推广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股份合作制经济,加强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和村级经济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村小集镇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文化建设)等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把这些关键性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为促进我省农村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各地要按照省定目标和实现小康时间表,从本地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和制订地区和县(市、区)实现小康的可行性规划和标准,并具体量化、层层分解,把奔小康目标真正落实到县、乡、村和农户。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确保全省小康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的实现。
——加强领导,分级负责,实行目标管理。各级都要把组织和领导农村奔小康摆到重要位置上,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地、县要成立小康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办公室可设在各级农委内。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加强领导,综合直辖市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各级领导都要亲自抓好1-2个小康示范点和扶贫点。今明两年,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集中力量抓好1000个小康示范村和500个贫困村,力争全面达标和实现脱贫。——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奔小康的核心领导作用。小康建设,村是基础,乡是重点。实现小康目标,搞好乡、村班子建设是关键。要下力气整顿、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配好一把手,大胆启用一批政治素质好、懂经济、善管理、有头脑、有胆量的农村能人进乡村级班子。要妥善解决农村基础干部的报酬,积极推行联责联效的工资补贴办法,激励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批在奔小康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选拔到县、乡领导岗位,以推动整个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切实做好考核评价与检查验收。从1994年开始,各级每年都要对小康建设情况综合考评一次(具体办法另定)。考核验收工作由各级农委或小康办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凡达标的县、乡、村,都必须由级主管部门组织考核验收,然后公布。县(市、区)达标的,由省、地(市)联合组织验收公布。乡(镇)、村由县组织验收公布。
为树立样板,坚持标准,对今明两年在全省开展的小康示范活动,统由省会同地(市)、县有关职能部门考核验收,按标准达标的由省人民政府颁发小康示范村证书。
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
作委员会
江西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
公室
1994年9月22
日
(稿件来源:)
新华网江西频道 | 新闻中心 | 江西要闻 | 江西名校 | 焦
点网谈 | 专点击题
【实现经营目标的方案】推荐阅读: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06-29
目标及实现策划方案07-26
实现目标,追逐梦想09-07
实现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途径10-11
实现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的控制措施11-03
论工作目标与实现过程11-21
心中有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作文10-17
为实现总目标提供强有力保证11-03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语用”目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