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2024-11-29

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共7篇)

1.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一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

摘要: 2009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保险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给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当前的中国保 险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以往相比己发生了 很大变化。保险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不断提 高,对一保险服务的不满也在持续增多;保险功能不断延伸,行业形象反而日益下滑。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保险市场已步入一个复杂的市场转型期。

本文以保险营销理论为指导,以保险市场的实际营销调研为基础,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然后在回顾相关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分析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发展现状、营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公司自身的优劣势及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甘肃保险市场发展实际出发,运用营销理论中的4C理论,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以促进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发展。关键词:中国人寿保险,营销策略,SWOT分析,4C理论

一、引言: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以全新的寿险营销方式组建了4000多人的营销队伍,标志着保险营销正式引入我国保险业。在保险营销的诸多因素中,营销策略是保险公司发掘保险消费者需求,实现公司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营销策略的选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市场发展和社会安定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123号),简称保险“国十条”,首次从国家层面肯定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保险工作,同时为今后我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保险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2009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成为全球第七大保险大国。其中,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875.8亿元。保险密度834.4元,约合121.2美元,位列全球第64位,与595.1美元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差473.9美元;保险深度3.32%,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位列全球第44位,不及全球平均水平7%的一半。全国保险公司数量达到120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1万亿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朝阳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众风险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保险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会保持高速发展。但在目前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大众的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对保险业的不满也在不断增多;一方面主动需求保险的群体不断扩大,一方面保险公司却出现了“展业难”“增员荒”;一方面保险机构快速增加,一方面公司盈利却在不断减少,部分业务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尴尬情景。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的保险市场己步入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保险销售不能再依靠传统“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方式,而应主动研究市场,以正确的营销思想指导销售实践,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 此,营销策略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最终的经营结果和行业声誉,研究寿险 公司的营销策略对于增强公司竞争力和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在给公司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原有优势逐渐消失,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业务收入增速缓慢、经营成本持续攀升、市场开拓日益艰难等现象显示公司对于市场转型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经营方式粗放、竞争手段单

一、营销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从市场营销角度看,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营销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分析,理清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险营销业务所处的营销环境,发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营销策略改进的方法,并通过制定合适的营销对策和措施,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各项业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效发展,也为我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运用保险基础理论、保险营销理论以及保险市场转型理论,首先介绍保 险的基础知识;然后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市场环境、机会与威胁、市场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重点深入分析,得出SWOT结论;最后通过研究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从降低消费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加强与保险消费者的沟通等方面提出营销对策和保障实施措施。

1、首先简单介绍保险基本理论、保险营销理论等相关理论,讨论保险公司 开展保险营销的主要理论依据。

2、结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发展现状,运用实证、图形分析等方法介 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发展情况、现行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对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简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人寿保险 公司营销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梳理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 势,通过SWOT分析得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发展的相关结论。

4、以4C营销策略理论为指导,提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营销对策及其保障实 施措施。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3论文思路与结构框架 4本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针对甘肃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分析 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险业务营销环境进行了重点分析,明确了该公司面临的机会、威胁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营销理论中的4C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营销对策,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下一步业务发展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

1、甘肃保险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险业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自身市场定位不清、营销手段落后等原因,阻碍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2、借鉴中国保险市场转型理论,指出目前的甘肃保险市场正处于转型期。面对市场转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须及时改变营销策略,整合内部资源,方能有效 应对市场转型,变危为机,实现更好的发展。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二、理论综述

(一)保险基本理论

1、保险的定义

“保险”一词是从英文“中国ssur中国nce”或“Insur中国nce”翻译而来。关于保险的定义,众说纷纭。起初在英语中的含义是“S中国fegu中国rd 中国g中国inst loss in return for regul中国rp中国yment“,即以缴付保费为代价来取得损失补偿。现在保险学者一般从两方面来解释保险的定义:一是从经济角度上说,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二是从法律意义上讲,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把保险的定义表述为:“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Z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3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2、保险的分类

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进步,保险领域不断扩大,险种日益增多。但对于保险分类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较为通行的是以下几种一般分类: 按实施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社会保险和普通保险。法定保险又称强制保险,是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实行的保险。如现在强行要求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自愿保险是由单位和个人自由决定是否参加保险,保险双方采取自愿方式签订保险合同。如现在的个人寿险、意外伤害保险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参加社会保险者在年老、患病、失业、灾难和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按照保险原则给予物质帮助。如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等。普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对称,它是除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保险,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法定保险。

按保险对象分类,可以分为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伤残、疾病、年老等风险事故时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法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3保险的功能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经济补偿功能是基本功能,是保险的立业之基,是保险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如财产保险的补偿和人身保险的给付。资金融通功能是指将形成的保险资金中的闲置部分重新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社会管理功能是指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诸多层面之后产生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信用管理等四个方面。

(二)保险营销理论

1、保险营销

保险营销是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为客体,以消费者对这一特殊商品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转嫁风险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或协同营销的手段,将保险商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具体来讲,包括保险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营销环境分析、投保人行为研究、新险种开发、保险营销模式的选择、保险产品的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2、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购买力信息以及产品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历史上主要出现了如下几个主流营销策略理论。

1)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术语,并提出12因素“营销组合”策略。2)196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中国rthy)提出”4P”营销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中国ce)、促销(Promotion).3)20世纪90年代初,罗伯特。劳特朋(L中国uteborn)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Customer Needs 中国nd W中国nts(顾客的需求和欲望)、Cost(顾客的成本和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便利性)、Communic中国tion(企业与顾客的沟通)。

4)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舒尔茨(DonE.Schultz)提出了营销的“4R“理论,即Relev中国ncy(关联)、Respond(反应)、Rel中国tion(关系)、Return(回报)。

3、保险营销策略选择

从营销的主要因素分析,营销策略的制定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从销售者角度出发,即卖方用于影响买方的营销工具,通过对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四种策略加以综合运用就构成营销组合,即“好的产品十合适的价格十合适的分销渠道+有效的促销策略=好的营销效果”,以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即实施以“4P”理论为基础的产业营销。

2)从购买者角度出发,认为每一个营销工具都是用来为顾客服务的,营销组合随之由“4P”转向“4C”,即从卖方的产品转向买方的需求和欲望;从卖方的价格转向买方的成本;从卖方的地点转向买方的便利;从卖方的促销转向双方的沟通,产生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即实施以“4C”理论为基础的服务营销。3)从销售者和购买者两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市场营销是销售方和购买方的有机互动。在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销售方更应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形式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一起,确立竞争优势,即实施以“4R”理论为基础的关系营销。

基于目前的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和市场转型实际,笔者认为以“4C”理论 为基础的服务营销是比较适合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1)顾客需求和欲望(Customer Needs 中国nd W中国nts):保险公司直接面向顾客,因而更应该考虑顾客的需要和欲望。保险公司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帮助顾客组织挑选产品;按照顾客的需要及购买行为要求,组织产品销售;研究顾客购买行为,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更注重对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2)成本((Cost):顾客在购买某一产品时,除耗费一定的资金外,还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体力,这些构成了顾客总成本。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总希望以

最低成本换取最大满足。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考虑尽量降低顾客为满足需求而愿意支付的“顾客总成本”。如降低保险费率和市场营销费用从而减少顾客的货币成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降低顾客的时间成本;通过多种渠道向顾客提供详尽的信息、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减少顾客的精神和体力成本。3)便利((Convenient):如何最大程度地便利消费者,是目前处于激烈竞争状况的保险公司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保险公司在设立分支网点时,应考虑地区抉择、区域抉择、地点抉择等因素,尤其应考虑“消费者的易接近性”这一因素,使消费者容易得到服务。

4)沟通((Communic中国tion):保险公司为了建立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与消费者沟通。包括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购买信息;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与偏好,说服消费者光顾销售网点、购买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工作比提供适当的产品、价格、地点、促销更为重要,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销售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2000年4月,在面临严重利差损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公司率先推出分红两全保险和分红终身保险两款分红保险,以其保本、免税(利息税)、红利回报、上不封顶、保险保障等鲜明卖点获得市场认同,确立了其在分红保险领域的领先优势和重要地位。后来,公司将分红产品规模化的同时形成系列化,陆续开发推出终身寿险、两全险、年金险等一系列的分红保险产品。其中个险渠道的分红险有千禧理财、鸿鑫两全、金鑫两全等产品,永泰团体年金则一度成为团体保险的主力险种,银邮渠道的主要代理产品有鸿泰两全、鸿瑞两全、鸿丰两全等 “鸿系列”产品。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作为分支机构,传承了总公司的保守策略,针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主打分红型和保障型产品。个险渠道主销5-10年期分红保险,着力创费用、创佣金;银保渠道以夏交业务为主,着力上规模、保份额;团险渠道以短期意外险、年金险为主,着力提效益,增利润。这一策略基本迎合了当时的公众需要。2008年起,该公司逐步加大十年期及以上产品的考核力度,大力推动期缴业务发展,10年期以上保费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一度达到65.6%0 2010年,公司推出了“福禄满堂”分红保险,着力开拓高端客户市场,提高件均保费,扩大销售规模,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定价机制

对于人身保险产品的开发,保监会规定只能由总公司实施。总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结合一定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依据精算原理,按照预定死亡率(生存率)、预定利息率、预定费用率,最终确定某一产品的价格。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均为总公司开发的产品,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公司没有产品定价权。但产品定价中有一个重要的因子:预定费用率。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运用空间较大,其除了支付正常的运营成本之外,还会在隐性上对产品价格衍生出两个影响:一是佣金或手续费,二是营销竞赛奖励。公司对营销员支付较高的佣金或对代理渠道支付较高的手续费,无形中也会让人感受到公司产品价格的高企。此外,公司对部分团体意外险手续费有一定的浮动权限,对部分优质客户或出于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一定的降低手续费标准的举措,对于高风险群体则采取提高费率承保的措施,公司在日常业务也有所应用。

(三)渠道策略

目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个人营销、银邮代理、团体直销长期寿险保单超过1.2亿件。自2003年以来连续七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资产规模占据国内寿险行业半壁江山,市值位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榜首。三大销售渠道。个人营销主要指公司广泛招募、培训代理销售人员,然后由其通过血缘销售、转介绍、陌生拜访等方式向客户销售公司产品。公司的个人营销业务主要是10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储蓄型或保障型业务,能够体现行业核心优势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公司最大的费用和利润来源。银邮代理主要是通过银行、邮政网点销售保险产品。面对日益下滑的市场份额,公司曾大力发展过银保业务,以稳住市场占有率,但受银保市场发展不规范及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公司的银保发展策略也进行了适时调整,逐渐减缓了银保业务发展速度,加大期缴业务的发展力度,力图改变以夏交为主的业务结构。团体直销业务主要针对企业客户,业务拓展主要依靠公司的品牌及公关能力,目前主要是销售人员的直销以及参加大单位的招标会、邀请客户参加业务启动大会、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合作等方式销售。同时开始建立自己的直销队伍,加大此项业务的发展力度。

(四)促销手段

基于销售渠道和监管政策的限制,寿险公司的促销活动不同于一般行业。公司的促销很少涉及价格,促销对象也并非直接针对保险消费者。通常情况下,公司开展最多的促销活动是开展业务竞赛,通过加大对营销员的奖励力度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除此之外,公司还会开办各种产品说明会,客观、准确、真实的介绍本公司产品,使客户了解其各种功能,向客户赠送一些小礼品,举办一些健康讲座等回馈客户,增加关注度和销售额。按监管要求对客户进行100%回访,在回访客户过程中了解客户的需求,挖掘新的客户。在经营网点放置折页、海报、展架、产品手册、平面广告、视频光盘等宣传资料对公司产品和公司品牌进行宣传达到促销的目的。

(五)客户服务策略

自2007年开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将每年的“6"16”定为客户节。全省各市州公司通过举办姚明三人趣味篮球赛、电影节等多种活动,加强与客户的联系。2006年,公司将95519客服呼入和呼出业务集中到省公司,并不断加强话务人员的培训,做好客户的业务咨询、客户回访及理赔报案等服务工作。2010年,公司95519电话服务中心连续第七次荣获“2010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奖”.2009年,公司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寻求服务方式创新,倾力推出并精心打造了“国寿1+N”服务品牌,以国寿鹤卡作为实物载体,为客户提供保险基础服务和“健康好帮手”、“国寿资讯通”、“国寿大讲堂”、“国寿特惠超值”、“特色客服活动”等五大类附加值服务,涵盖生活各个领域。设立短信平台,在客户生日、续期缴费日、合同出单日等重要时刻,及时通过短信向客户发送生日问候或友情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提示,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加快承保、保全、理赔等业务的处理时效,积极开通 网上服务功能,不断利用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六)品牌宣传策略

自股改上市以来,总公司加大了品牌形象营造和宣传的力度。适时一根据自身情况及历史重任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和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奋斗目标。在与北京大学联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双成”经营理念,逐步形成了“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企业文化。总公司高薪聘请篮球明星姚明作为公司形象代言人,拍摄广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省分公司也在省内以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公交站台广告、报纸广告等多种方式、形式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产品形象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公司形象和支持营销业务发展。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在5.12汉川大地震后,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收养陇南地震孤儿1人,为4人提供大病救助,投入168万元援建陇南市文县丹堡初级中学;与民政部门一起援建多家博爱卫生院(站);向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地区捐款125.39万元,并主动寻找参保的因灾 死亡伤残客户,给付保险金500余万元。

四、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一)全国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2010年,我国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7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4亿元,同比增长35%;人身险保费收入1.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赔付支出3137亿元。利润总额607亿元。保险总资产达到5万亿元。

具体到寿险市场来看,全年发展呈现以下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传统渠道表现平稳,新兴渠道增速较快。2010年,个险、银保、团险三大营销渠道分别实现保费收入 4314.85亿元、5245.35亿元、749.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89%,34.99%, 39.05%,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同期,电销、网销等其他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01.82亿元,同比增长36.27%;经纪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6.65亿元,同比增长65.61%,显示出新兴渠道开始发力,渠道价值逐渐显现。二是传统保险增速下滑,分红保险大行其道。2010年,全国传统保障型保险仅实现新单保费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速大幅下降35.22个百分点。分红保险同期实现新单保费收入5441.81亿元,同比增长36.16%,在寿险产品中一枝独秀。

(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积极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工作,公司品牌价值高达588.67亿元,在保险市场上极具影响力,明显领先业内其它寿险公司。

2)强大的资本实力。至2007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别完成美国、香港、内地三地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8946.04亿元,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已达到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5.25倍,坚实的资本基础可以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强大支持。3)突出的产品特色。公司主推的“康宁”系列保险是传统保障型保险市场上的“大品牌”。同时,公司一直专注于分红保险的研发和推广,产品收益率高,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资本市场的不断调整和会计准则2号解释的实施使得分红险的独特优势更加凸现。

4)广泛的公共资源。公司的特殊出身和背景使其在政府影响力和谈判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公司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甘肃寿险市场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借助公共资源,多次承保省、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多次为省内一些大型国企提供团体意外伤害、医疗及养老年金等保险保障服务,拓展业务来源。5)健全的销售网络。由于独特的经营背景和起步较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己经建立了最强大的人寿保险分销网络。截止2010年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全省共设有各级机构584个,覆盖全省各地市。代理人营销队伍发展到16077多人,保证了中国人寿在产品分销渠道方面可以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2、劣势分析

1)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作为国企,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虽在不断进行改革,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国企病。例如较为注重保费规模,相对忽略长期发展战略的坚持,对经营效益的关注度仍然不够,费用预算不科学,组织架构设置不够合理,职业晋升讲究“论资排辈”,前后台不能有效协调,内部沟通成本高,政策执行力逐级递减。

2)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台为一线服务的协同合力,服务的标准化和人性化明显不够。

3)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现有营销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人均产能低、市场拓展能力弱,组训、讲师等营销技术人才匾乏,中高级保险管理和营销人才缺乏。公司对营销队伍的培训和辅导不足,导致代理人流存率偏低,增员压力不断加大。现有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开始流失。4)营销策略不够明晰。一直以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主要采取的是无差别的营销战略,较少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和定位,对中高层客户群的开发力度不够。总公司缺乏对拳头产品的市场策划、包装和大力推广,不能针对市场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

5)营销培训力量薄弱。公司直至2009年才将培训职能单独划分出来,组建教育培训部。目前存在人员投入不足、培训体系设计不完善、培训管理不到位、销售培训功能交叉扯皮的问题,使培训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五、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1、通过市场细分挖掘客户需求

寿险公司客户之间存在不同的欲望、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购买目的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公司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寻找具有较为一致需求的客户群体。1)从营销业务特点来看,在寿险营销业务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个险营销、银保营销和团险营销三大类,它们具有各自明显的特点:个险营销主要依靠个险代理人实施,它面对的客户群最为广泛,客户需求主要通过代理人来辨识和发掘,所配套的产品基本是保险公司为社会一般客户所设计的保险产品。因此,这一业务渠道需要公司大力提高代理人素质,使之更好发掘客户需求,准确传达投保信息,方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银保营销主要通过银行渠道实现,目标客户主要是容易被保险代理人忽视的中等收入阶层,保险产品仅需进行简单核保,内容通俗易懂,缴费方式简单,易于销售。且银行保险产品往往与银行的信用卡、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紧密相连,客户需求较易发现和满足。团险营销,顾名思义,即针对团体客户而言。它主要由公司的正式业务人员实施,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为主,销售人员素质较高,投保单位实力较强,多以“一对一”式的个性营销方案为主,客户需求最易发现。

2)从市场发展和公司实际来看,目前市场中大量充斥投连、万能和分红型的理财产品,保障功能缺乏,保障型业务发展严重滞后。监管部门提倡的行业主基调是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各公司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直以储蓄分红产品为主、保障类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公司的分红产品雷同于市场主流产品,需要采取市场细分和差异化策略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做产品。公司最近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大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加大10年期期缴业务考核力度,保持期缴业务占比稳步上升,具体效果有待检验。兰州大学硕

2、整合产品资源,实行灵活的产品策略

目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拥有五条产品线,即普通寿险产品线、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线、健康产品线、年金保险产品线、理财保险产品线,可以说相对健全,但综合前述分析可以发现其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定位不够明确。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充分发挥集团寿险、产险、养老险业务齐全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保险解决方案。二是针对全省农村人口和公司农村业务量大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分析农村市场需求和特点,开发低保额、低保费、投保和理赔便利的险种。三是从便于销售和宣传的角度出发,改造公司产品管理和业务承保系统,扩展产品功能,使一个险种同时具有多项保障功能,如一张保单保全家,提供多样化选择,朝多功能综合保障的方向发展。四是在以产品品种全面吸引消费者的同时,针对有潜力的单一客户,设计从出生到死亡、从婴儿到老年的险种系列,为其提供周全的寿险保障计划。五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产品包装策略,吸引客户选择,形成区别于其他寿险公司的独特产品形象。

(二)降低消费者成本

此处研究的成本是指消费者获得满足的成本,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产品价格成本,更多的是消费者购买公司产品所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以及可能的风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销的保险产品,均执行总公司厘定的统一费率和条款,无权自行决定产品的条款和费率。但作为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额,相对降低固定成本;通过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相对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增加保险产品的附加值,变相降低产品价格;可以通过拓展渠道,节省顾客的时间成本和服务成本。

1、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能否节省时间成为客户是否购买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在保险营销中节省顾客时间成本将会提高顾客价值。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客户节省时间:一是改善服务,充分利用电话、互联网和健全的营销服务网络,适当调整和延长营业时间,使客户更容易获取保险服务。比如,可以实行客服大厅和电话中心中午不休息,延长下班时间,方便相关客户办理业务;二是减少顾客在享受产品权益时花费的时间。比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承保和理赔手续,一次性告知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建立理赔绿色通道,送赔款上门,小额赔款当场给付等。

2、增强客户的心理满足

保险销售的是一种“无形”的承诺,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才能得以兑现,容易导致客户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和感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可以一方面通过典型赔案的宣传,加强公司产品的有形展示,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降低客户感知的风险;另一方面严格销售人员管理,规范销售行为,严格履行对客户的承诺,严格处理违规承诺。此外,要注意与客户加强沟通,售前核实投保信息,售中进行服务提示,不定期开展客户回访,让客户时刻感受到公司的存在和负责,提升其心理满意度。

3、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便捷服务

当前,保险市场已经由垄断型市场向竞争型市场转变,公司间的竞争也已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服务领域的宽窄,服务内涵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决定保险公司业务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Inx需改革传统的人工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新型服务项目服务面广,快速高效,有效弥补人力不足限制的优势,开通免费电话咨询系统或网上查询系统,让客户足不出户实现相关需求。在银行为投保人设立专门的保险费收取账户,既方便快捷,又保证了资金安全。设立客户咨询服务台,引导客户快速办理业务。开设公司门店,设立电话服务中心,开辟电子商务网上售单、保险进超市,方便客户购买。对营销队伍分级培养,开展综合理财服务,既可以拥有一批真诚而稳定的客户群,又能贴近消费者需求,降低交易成本,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三)拓展产品种类,提供产品便利

1、为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要通过加强培训全面提高营销员的业务技能,以培养保险专才为基础,打造金融通才。在展业过程中,为客户资金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分配,和谐开发客户资源。通过保险产品与银行产品的融合,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客户资料的共享,共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建立共享的产品库,为个人客户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理财服务。

2、延长银行业务链,开办与银行主业相关的保险业务。例如,在为客户办理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时,可以提供相关保险业务,通过减少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销售的动力;可以在为企业办理汇兑业务、企业贷款时,提供相关的旅行或运输保险、企业年金业务等。

3、为团体客户提供全面保险保障计划。随着保险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保险手段来转移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如通过向职员提供保险这种福利,增加公司的凝聚力。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团体业务营销的先天优势,积极拓展合作新领域,开发针对企业客户的新险种,开办各种团体保险,如企业年金、企业团体健康险、农民工意外伤害险等。

六、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营销对策和措施,以增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的竞争力。首先,通过市场细分,研究目标客户群的需求特点和消费习惯,实行灵活的产品策略,满足顾客的多层次需求;其次,通过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灵活价格策略和拓展服务领域,来降低消费者成本;再次,通过拓展产品种类,创新销售渠道,理顺业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便利、渠道便利和服务便利,达到便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最后,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强化客户服务,减少负面信息传播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同时,从组织体系、人才建设、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保障营销对策实施的措施。6.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虽然在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业务环境及对策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但 由于作者从事保险工作的时间不长,对相关业务实践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还 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1、经验研究不足。由于数据资料来源的困难和笔者科研水平局限,没有利 用数据分析对营销业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专业的实证分析。同时,由于目前的人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寿保险公司中没有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成功典型案例,笔者在运用4C理 论展开分析时,感觉系统性不足,对于公司经营中一些关系到营销活动效果,如 业务员的管理、组织体系的配合改造、业务流程的改善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进行深 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在上述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2、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不足。一是在本文撰写之前,全球爆 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严重金融危机。中国保险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也 出现了投资收益下降,退保风险上升等问题。二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CPI 不断攀升,通胀形势严峻。国家为减轻通胀预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这些 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对保险业产生影响。因此,希望有学者今后更深入 研究经济变化给保险营销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从而推动保险营销业务的 健康持续发展。

3、行业重大政策变化的影响研究不足。一是保监会于2010年10月发布了 《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启动了业界期待已久的营销体制 改革,未来营销员的定位、组织模式、管理方式都将出现较大的变化,其对营销 队伍、营销管理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的影响不可估量。二是2011年3月,保监会 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明确取消了银行保险驻 点销售,进一步规范了银行保险销售行为,这些举措将会对银保渠道营销业务产 生较大影响。由于上述政策刚刚实施,政策效应和对公司营销策略的影响还有待 时间检验,希望相关业界人士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4.10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3〕徐文虎.中国保险市场转型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2 [4]孙祁祥.保险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黄华明.保险市场营销导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6]李晓.服务营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 [77陈恳.迷失的盛宴一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 [81中国保监会.2009中国保险市场年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9〕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0〕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R]中国广一播电视出版社(2004-2008)[11〕刘淑平.中国的银行保险模式创新与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2〕孟昭亿.人寿保险多元化行销渠道及其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3」曾有楷.P中国保险公司寿险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 [14〕杜伟锦,章斌等.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6)[15]黄华明.保险市场营销导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16〕曾有楷.以保险公司寿险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 [17]粟芳.保险营销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8〕周国政.保险公司品牌战略.保险研究,2006, 31(7)12一13 [19」万峰.《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07 [20」吴定富.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1〕甘肃保监局.甘肃省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2005-2009)[22〕霍明.新华人寿南京分公司寿险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23]谢清顺.团体保险理论与实务.香港:中国国际新闻出版社,2003 [24〕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25〕陈文辉.中国人身保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6〕王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策略设计》保险研究,2000年第3期

[27〕阎建军,王治超.《转轨时期我国寿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保险研究,2002年11期 仁28〕吴鹏.浅谈保险的延伸服务.保险行销,2004 [29〕公司简介.http:///doc/Show中国rticle.中国sp?中国rticleID=9797 [31]劳特朋.4C理论[P],1990 [32](美)K.道格拉斯.霍夫曼,约翰.E.G.彼得森著,胡介埙译.服务营销精要.第二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 [33](美)罗纳德.史威福特.《客户关系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4] Munich Re Group,B中国nc中国ssur中国nce in Pr中国ctive,2001 [35] B中国nc中国ssur中国nce Regul中国tion 中国nd Supervision in Sweden Gor中国n Lenkel CEO Sk中国ndi中国 B中国nken [36] H中国ROLD D.Skipper Intern中国tion中国l Risk 中国nd Insur中国nce[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二

一、中小保险公司的界定

中小保险公司是一种常见提法, 中小保险公司的特征却没有得到明确。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但是没有对金融业中的中小企业规定划分标准。目前, 保险业呈现出“几强多弱”的市场结构, 划分保险公司大小常用的标准是以其市场份额为标准界定保险公司的大小, 市场份额在8%以上的为大型保险公司, 市场份额不足8%的则属于中小保险公司。本文的划分标准与此项相同。

照此标准, 以2008年为例, 在财险市场上, 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保险、平安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高于10%为大型保险公司;其他公司都视为中小性保险公司;在寿险市场,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保险的市场份额高于10%, 其他公司都视为中小保险公司。

二、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意义

(一)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从1980年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 中国的保险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成绩显著:保费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9年, 中国的保费收入达10 0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 无论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还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 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均显得落后。2009年, 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6.5%, 但总保费占世界保险市场的份额只有2.2%。2009年, 世界人均保费 (保险密度) 为634.8美元, 而中国仅为63.5美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 (保险深度) 世界平均为7.5%, 而中国仅为2.7%。大力促进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能够增加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 激活潜在的保险需求, 实现保险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优化市场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看, 保险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其基本特征是市场的供给主体较多, 场竞争较充分。而中国的保险市场总体上看还处于寡占市场阶段。从地区来看中国的大多数中心城市保险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保险机构也较多, 但中国县域及广大农村地区的保险供给严重不足, 不少地方还处于独家经营或无人经营状态。大力支持中小保险公司, 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对于优化市场环境意义重大。

(三)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需要

为了在与大型保险公司竞争的过程中取得主动, 许多中小公司逐渐放弃了传统的依靠铺设机构、增加人员、扩大投入等外延式发展方式, 更加重视化业务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提升人员素质, 主动探索集约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另外,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动力, 尤其是在创新方面,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创新动力强、创新机制活、创新阻力小等独特优势。只有当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保险公司活跃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 与大型保险公司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 中国的保险业才会真正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中小保险公司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 中国中小保险公司的优势分析

1. 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以股东为依托, 向专业化保险公司发展。

中小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方面具有领导力, 该特征可以成为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依靠大股东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壮大发展, 借此建立绝对优势, 确立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公司知名度。

2.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较高的边际收益。

从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规律可以看出, 大型保险公司现在处于高速发展以后的成熟阶段, 中小保险公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经营模式尚未完全确定, 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而不必付出较高的成本。

3. 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为保险专业人才提供较高的职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使海归增加, 加之国内对于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 保险人才市场将供过于求。较之大型保险公司, 中小保险公司所具有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培训途径将吸引人才就业。中小保险公司的人才基础得到强化, 能够促进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二) 中国中小保险公司的劣势分析

1. 资金实力不足。

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存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某些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业发展之初处于垄断地位。发展的历史轨迹成就了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 使大型保险公司在新业务的拓展、资金运用、营销网络、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中小保险公司存续时间短, 资金积累有限, 在竞争时会受到资金规模的局限, 很难在资金投入方面与大型保险公司相抗衡。

2. 资金运用效率低。

拥有资金规模优势的大型保险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容易达到保监会对投资资格的要求, 中小保险公司在投资比例和渠道上则受到限制, 因此大型保险公司有较大的投资自由和较丰富的投资经验, 容易获得更高的收益。

3. 经营策略不明晰。

中小保险公司的成立具有盲目性, 很多中小保险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服务股东。股东具有大量的保险业务, 这些业务可以分给自家保险公司。但由于保险业资金回收期较长的特点与股东短期回报的需求矛盾, 保险公司过多考虑股东的要求, 只能选择短期内具有高回报的保险产品, 忽略对长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考虑。

四、中国中小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经营管理战略: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

目前, 在中国保险市场过度竞争的状态下, 保险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到了临界点, 行业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 中小保险公司除了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别无出路。实现转变的关键是由注重保费指标的量的扩张向以经营利润为中心的综合指标的转变。

中小保险公司的集约化经营, 实施有三个重点:一是对机构销售费用的集中财务管理, 通过效益关键性指标考核, 对机构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实行核保核赔集中管理。包括建立两核中心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两核队伍;建立两核规章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 落实核保核赔人制度等。三是强化业务和财务的流程管理。强化流程管理应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如何系统地提高承保和理赔服务的竞争能力, 如何更好地设计费率体系, 如何提高来自保户的信息反馈速度, 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内控机制等等。

(二) 市场开发战略:差异化创新与充分的细分市场

中小保险公司必须认识到:它无法为市场中所有的顾客服务, 企业不应处处与人竞争, 必须找到并确认市场中最能有效提供服务的部分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中小保险公司利用机制灵活这一优势, 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 细分险种、地域、业务渠道、客户群体, 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 才是制胜的关键。

中小保险公司战略创新的核心就是找出新兴的目标市场,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加强对新兴保险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建设, 形成局部优势, 创建区域品牌, 凭借其专业化优势, 抢占某些利润较为丰厚的特定市场, 迅速完成利润、市场份额、经验、技术、人才和无形资产的积累, 实现高效快速的业务增长。

(三) 机构发展战略:科学的布局与区域性优势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甄选的产业集中度、产业重心转移趋向、本行业竞争度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的考虑, 科学合理地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 以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服务来占领目标市场。这样可以避免无谓地恶性竞争, 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尽早在新的市场占有一小块根据地, 为总部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利润, 从而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作用。

对人均GDP水平较低、保险深度和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 待开发的具有地方特点险种的潜能不容忽视。这些地区往往易于进入并容易先行一步培育目标客户群。这样可以少量的资源投入抢先取得区域性优势, 为整个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好储备。

(四) 人才强司战略:培育专业化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强司战略, 必须创新人才机制。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 一是要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 要按照公司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打造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 构建以竞争择优、优胜劣汰为主导的人才管理机制。二是要建立以贡献定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评估, 对各个工作岗位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不同的职等序列, 设计不同的升级渠道, 形成一套责任与利益相统一、贡献与报酬相一致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三是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养机制。必须把提高竞争力的着眼点放在培养知识型人才和构建学习型组织上来, 确立终身学习观念, 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培养机制, 提升全员素质。

摘要:首先对中小保险公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其次探讨了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 最后结合优劣分析提出了中国中小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战略,保险

参考文献

[1]夏益国.关于中小保险公司发展问题的思考[J].上海保险, 2008, (2) .

[2]黄本明, 黄贞.广西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 (12) .

[3]汪立志.论中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J].保险研究, 2000, (12) .

3.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三

学年论文

专业 班级:市场营销

(一)班论文题目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服务及产品营销策略

姓名:秦棋

学号:08070511

5成绩:

注:请将该封面与论文装订成册。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服务及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当今世界,企业间产品的差异性和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同等重要。这意味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成功与否,其意义深远。寿险营销是实现寿险业务增长,寿险企业树立良好现代的公司形象,保证永续经营的根本保障。近10年我国寿险企业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寿险业外部环境的改变,竞争主体的逐步增多,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寿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寿险企业服务及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寿险业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寿险企业服务及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及其实践进行研究,以我国寿险营销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寿险营销的相关理论,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切入点,对其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建立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人寿服务产品营销策略

一、公司情况

Ⅰ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代表国家控股的全国性商业寿险公司,其前身是创立于1949年10月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分设于1996年2月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3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同年12月17日及18日分别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在中国保险市场居领先地位。在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评选的2002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以营业总收入排名第290位,成为我国内地首家进入全球500强保险企业。2003、2004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连续入选,排名分别为第241位、第212位。在世界著名金融杂志《欧洲货币》组织进行的2003亚洲企业评选中,中国人寿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2004年9月1日,在《亚洲金融》评选的亚洲寿险公司50强(不包括日本)中,中国人寿排名第一。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人民币427.67亿元上升至2006年人民币486.67亿元,是我国保险行业的第一品牌,并名列我国最具价值品牌前十位。

Ⅱ产品简介

公司遍布全国的广泛分销网络由个人代理人、直销人员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及健康险等产品和服务。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拥有超过6554万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1.5亿份个人和团体意外险及短期健康险保单,拥有和管理的有效长期寿险保单超过1.2亿份。

二、服务营销策略

在日益兴旺的保险行业中,要赢得竞争优势,人寿保险公司必然要有自己的服务及产品营销策略。对于此类产品的销售,差异化的服务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该公司实施战略转移,构筑保险服务链。

构筑服务链就是构筑保险市场的生命链,它如同各个生物间的生命链一样物物附衍派生。市场同业之间、本行业各部门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对象之间、自然人与社会人、社会人与经济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互相关联、相互咬合的互联体,以人和整合拥有资源与资源为我所用,营造“保险为我,我为保险”的保险与保户、保户与保户互动氛围。战略转移的目的是使保险公司在激烈的保险竞争中,形成“浮船法”的服务理念,要比竞争对手服务技巧高一筹。只有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战略转移构筑服务链,就是形成保险公司的市场整合力亦即核心竞争力,它使一种使保险品牌连同服务不断升值的能力。

Ⅰ管理方向的转移

从直线职能性组织结构向业务流程再造的服务链转移。在许多保险公司里,人以人,人对事的结果就是我只对“长官”负责,而现在我要对市场负责,市场就是我的上级。管理的重心由对“长官”负责转移到市场负责,表明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是从人管事到事制人的转轨。建立扁平化的业务流程再造体系,不单一以保户至上为中心,还要以保户的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为中心,流程间互为市场,成为扁平而非直线职能的结构。

以保户和保户的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为中心,各流程成为过程连续信息畅通的服务链。管理方向的转移,使保险过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现在则以保户满意的最大化为目的。

在保险案例中,部分保险公司的管理局限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实际上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更无创意也无法创意的运营之道。铁打的费率,固定的险种,能不能创造效益,在于保险而不在于保户。而实行管理方向和服务方向的转移,其效益取决于保险更取决于保户,只有对市场负责,才能正确处理大与好的辩证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联系。

Ⅱ服务方向的转移

从保内服务向保外服务转移。保内服务是保险公司的责任和义务,那种大力宣扬保内服务的反面恰恰印证的是保险公司许多该做而没做好,而向保外服务的转移,实际是投保增值的真实体现。如今各个寿险公司产品不分伯仲,保内服务也相差无几,如果让服务的内容是让业务员和营销员核心的做好保险产品销售工作的同时,而有必要建立保险品牌推广和策划体系,具体去督办落实保外服务的具体事宜,对自己公司保户予“特惠国民待遇”,实现零利润销售给特定的保户;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构筑公司保户的“关爱网”,实现人特价,在社会上营造到自己公司投保有着其他保险公司无法比拟的优越。让保户认知到保险产品只是一种媒介,保险保内保外服务才是保值增值。

Ⅲ公关方向的转移

从创声誉到创美誉的方向转移。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

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不同于知名度,知名度用钱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美誉度不同于信誉度,信誉度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做了即可获得。美誉度必须不断超出保户的期望值。紧盯市场创美誉,是胜算保险的战略转移的初衷和结论。公关方向的转移就是要达到零距离销售的结果。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保险企业与员工的心是零距离,员工才能同保户的心零距离,那就真正做到卖一个保险赢得一颗保户的心,建立保户对保险公司无限的忠诚。

Ⅳ人力方向的转移

从人力为我到我为人才方向转移。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如果把公司比作一条大河,每一个员工都应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积极性应该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而不是靠压出来或抽出来。小河则是市场和用户。员工有活力,必然会创造公司的美誉度,提升保险的品牌含金量,用户必然愿意买这个公司的保险产品,涓涓小河必然汇入大河。计划经济下“大河有水不看小河”,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必须改为源头喷涌大河满,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利用起来,调动起来,成为喷涌的源头企业不在于拥有多少人才,关键是看你利用了多少人才。

三、产品营销策略

Ⅰ加强学习

1、向顾客学习

在保险产品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保险营销一线业务人员(无论是保险公司的直销人员,还是各种保险中介人)更深入地了解潜在投保人的需求和需求动向(包括顾客的抱怨也可能正是我们的商机),并把客户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产品研发部门,使保险产品真正作到按需定制、投客户之所好,那么后一工序投保,核保才会顺利实现顺利成交。因此,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中,必须尽快消除霸权思想,从根本上确定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理念,扎扎实实、谦虚向顾客学习,达到(需求)从顾客中来,(产品销售)到顾客中去。

2、全国性产品,区域创新销售

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发展的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按全球标准来衡量已呈现发达、中等和落后三种经济水平分布.因此,我们的保险产品必须牢牢地立足经济第一性的基础,各地保险公司在全国性通用保险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特征和投保人的偏好,改良、创新本地化的产品,即可实现全国性产品的地方成功营销。

3、向同行(竞争对手)学习

飞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使本来就十分稀缺的保险人才(包括调研、设计、精算、营销等人才)分散到众多的公司,单一一家保险公司难有充分的精力和人才投入全方位精准周到的产品设计,尤其在中国保险产品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各公司同类产品各有强弱,各有优劣,因而需各公司放下盲目的“自尊”,虚心向同行、向竞争对手学习(包括向先进的国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学习),取其精华,扬长避短,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更快地推动中国保险与国际接轨,催化中国保险业的成熟,提升本土保险业的综合竞争力。

4.公司内部相互学习

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中介人公司,在公司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现代师徒制为雏形,开展互动学习,经验共享;打破部门边界,形成“人人都是业务员”的展业机制,推动学习与业务共同进步。

Ⅱ强化品牌意识

现代经济已由产品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可以取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强化品牌意识,就是以品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形成自已的长期“回头”客户群。

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人公司品牌建设关键要把握三点,一是寻找区隔概念,即找出一个概念,把自已与竞争对手区别开,解决目前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之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的问题.在保险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则应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上。二是品质卓越,即产品质量充分符合顾客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并争取给顾客超值服务---带给顾客意外的惊喜。三是品牌建设离不开广告,但决不可陷于广告即品牌之误区。广告可提高知名度,但不能逻辑的形成认知度(---它的核心在于“认”即认可,而知名度的核心在”知”即知道)和忠诚度。认可度和忠诚度须以保险产品的合适与服务的周到,靠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长期励精图治,靠市场的口碑方可在顾客中站住脚。

Ⅲ创新营销模式

中国保险的营销创新,有三个前提:一是政府重视并予以支持,二是保险主管部门的理解和帮助,三是社会、客户认同.因此,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管理专家指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三种-----产品领先、运营高效和客户亲密。因此,一切营销方式的创新都必须立足于提高公司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竞争力来展开,目前中国的保险及保险中介公司重点应在提升运营效率和亲密顾客关系上下功夫。

1、一对一深度营销

“一对一营销”核心的实质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即在同一顾客更多地实现销售),与顾客互动以及定制化。即通过与顾客深入的对话交流,更精确、细致地分析、掌握客户的需求并以此引导保险产品的定制,从而为同一顾客提供更多服务。

深度营销就是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通过长期人文关怀,使客户对本公司形成长期的品牌忠诚,认同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的双赢原则,在关心满足客户的显性需求后进而关心其隐性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服务机会。

2、保险与理财联动营销

保险营销人员在充分满足客户投保需求的基础上,以更专业的素质为投保人提供系列化的理财服务。尤其是正寻觅多种投资出路的中产阶层以上的家庭和企业投保人,保险与理财联动,可以保险进门,在理财中(靠智慧)赚钱。

3、依靠保险中介营销

保险公司逐步从保险业务中专业化分离出来,集中于市场调研与精算,产品设计,售后跟踪与理赔服务,品牌建设等,而将目前花费大量人力、精力的产品营销交给专门化的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司,这是保险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专业化可以提高经营的集约程度,降低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更容易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自已的经营品牌。

4、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是对客户的高度关注和负责,是对企业传统经营理念的创新。重组包括变革企业的组织构建,绩效评估,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的调整。

保险和保险中介人公司业务流程重组再造,根本的导向是建立二线为一线服务的运营机制,确立“客户的需求就是所有员工的工作命令”的理念,决不允许因保险和保险终结人公司内部规定而让客户坐等的现象。

5、增强团队合作

资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个人英雄主义,能人独闯天下已无市场。因而无论是保险公司的直销部门,还是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必须扭转目前保险(主要是个险)靠营销员个体作战的流行工作方式,将一个公司的业务资源、技术资源、性格特征作充分的整合,形成一个分工协作优良的团队,获取1+1>2的协作合力。

6.跟踪营销

为已有的投保人及其关联人,持续提供新的产品推荐,销了寿险销财险,作了财险挖掘人身险。

参考文献

[1]润土.1.7亿中国人的抉择——话说人寿保险[J].南风窗,1998,(01)

[2]顾跃中.人寿保险的作用[J].价格月刊,1996,(12)

[3]人寿保险日渐升温[J].质量天地,1998,(05)

[4]陈朝先.发展新型人寿保险产品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1,(02)

[5]卫勇.人寿保险的险种创新趋势[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1995,(02)

4.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四

决策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综述

1.1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概述

1.1.1 仓储管理系统的概念分析

1.1.2 仓储管理系统的特性分析

1.2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相关标准

(2)行业相关政策

(3)行业发展规划

1.2.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2.3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2.4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行业专利申请分析

(2)行业专利公开分析

(3)技术领先企业分析

(4)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1.3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2章:国内外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2.1.1 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规模分析

2.1.2 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结构分析

2.1.3 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2.1.4 主要国家/地区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1)美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2)欧洲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3)日本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2.1.5 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前景与趋势

(1)行业前景预测

(2)行业趋势预测

2.2 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2.1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状态描述总结

2.2.2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2.2.3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1)技术更新迭代历程

(2)市场反应需求历程

(3)应用领域范围演变

2.2.4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用户特点分析

(2)供应商特点

2.2.5 2010-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1)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及增速

(2)行业区域市场销售分布

(3)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比较(按行业)

2.2.6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格局

(2)行业市场饱和度分析

(3)行业竞争特点分析

2.2.7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2)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3)行业供需渠道分析

(4)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2.2.8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2.3 中国仓储管理系统市场应用状况分析

2.3.1 大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应用状况

(1)大型企业对仓储管理系统的预期需求

(2)大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应用普及情况

(3)大型企业所用仓储管理系统主流品牌

(4)大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与趋势分析

2.3.2 中小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应用状况

(1)中小型企业对仓储管理系统的预期需求

(2)中小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应用普及情况

(3)中小型企业所用仓储管理系统主流品牌

(4)中小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与趋势分析

2.4 SaaS化在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的应用与成果

2.4.1 SaaS化的仓储管理系统特点分析

2.4.2 SaaS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市场接受度

2.4.3 SaaS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市场需求状况

2.4.4 SaaS化的仓储管理系统供应商格局

2.4.5 SaaS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市场前景与趋势预测

2.5 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预测

2.5.1 2017-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2.5.2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行业整体趋势预测

(2)市场竞争格局预测

(3)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4)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3章:仓储管理系统行业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3.1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1.1 物流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1.2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1.3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2 鞋服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2.1 鞋服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2.2 鞋服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2.3 鞋服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3 零售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3.1 零售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3.2 零售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3.3 零售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4 食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4.1 食品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4.2 食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4.3 食品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5 家纺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5.1 家纺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5.2 家纺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5.3 家纺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6 医药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6.1 医药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6.2 医药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6.3 医药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7 母婴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7.1 母婴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7.2 母婴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7.3 母婴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8 珠宝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8.1 珠宝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8.2 珠宝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8.3 珠宝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9 电商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3.9.1 电商行业仓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9.2 电商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现状分析

3.9.3 电商行业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潜力分析

第4章:国内外仓储管理系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4.1 仓储管理系统企业整体对比分析

4.1.1 企业业务方向对比

4.1.2 企业产品差异及竞争优势分析

4.2 国际仓储管理系统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4.2.1 曼哈顿软件(Manhattan Associates)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3)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2.2 INFOR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2.3 慧咨环球(WiseTech Global)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2.4 美国新聚思公司(SYNNEX)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 国内仓储管理系统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4.3.1 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富勒FLUX)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2 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唯智vTradEx)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3 哲尼思(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ZENIT)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4 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吉联Gillion)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5 上海弘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WMS)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6 深圳市巨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巨沃GWALL)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8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inform音飞)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9 上海通天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TX)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0 杭州湖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万里牛)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1 广州智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Wisen)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2 武汉群翔软件有限公司(易通WMS)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3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博科LRP)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4 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Power WMS)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5 上海管易云计算软件有限公司(管易EC-WMS)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4.3.16 深圳市讯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unsoft)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1)服务内容分析

2)产品定位与特色分析

3)产品价格策略分析

(5)企业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第5章:仓储管理系统行业投资潜力与策略规划

5.1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5.1.1 行业投资热潮分析

5.1.2 行业投资推动因素

5.1.3 行业投资主体分析

(1)行业投资主体构成(2)各投资主体投资优势

5.1.4 行业投资切入方式

5.1.5 行业兼并重组分析

5.2 仓储管理系统行业投资策略规划

5.2.1 行业投资方式策略

5.2.2 行业投资领域策略

5.2.3 行业产品创新策略

5.2.4 行业商业模式策略

图表目录

图表1:仓储管理系统的特性简析

图表2: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3: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4:2011-2016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项)

图表5:2011-2016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专利公开数量变化图(单位:项)

图表6:截至2016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专利申请人构成情况(单位:项)

图表7:截至2016年底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专利分布领域(前十位)(单位:项)

图表8:截至2016年底中国仓储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专利构成比重(单位:%)

图表9: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图表10:2011-2016年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图表11:全球仓储管理系统产品结构特征(单位:%)

图表12:2017-2022年全球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规模预测

图表13: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状态描述总结表

图表14: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图表15: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16:2010-2016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趋势图

图表17:2010-2016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区域市场销售分布

图表18:中国仓储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比较(按行业)

图表19: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图表20:2017-2022年中国仓储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图表21:曼哈顿软件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2:2012-2016年曼哈顿软件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图表23:2012-2016年曼哈顿软件资产负债分析

图表24:2012-2016年曼哈顿软件现金流量分析

图表25:INFOR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6:慧咨环球(WiseTech Global)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7:美国新聚思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8: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29: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30: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31: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32:2012-2016年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33:2012-2016年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34:2012-2016年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35:2012-2016年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36:2012-2016年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37: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38:哲尼思(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39:哲尼思(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0: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41: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2:上海弘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43:上海弘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4:深圳市巨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45:深圳市巨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46: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47: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48:2012-2016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49:2012-2016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50:2012-2016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51:2012-2016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52:2012-2016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53: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54: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55: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图表56:2012-2016年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57:2012-2016年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58:2012-2016年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59:2012-2016年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60:2012-2016年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61: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62:上海通天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63:上海通天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64:杭州湖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65:杭州湖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66:广州智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67:广州智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68:武汉群翔软件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69:武汉群翔软件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0: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71: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2: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73: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4:上海管易云计算软件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75:上海管易云计算软件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6:深圳市讯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简介

图表77:深圳市讯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优劣势分析

图表78:仓储管理系统行业投资主体结构示意图

5.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五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财险”)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人寿财险品牌领先、实力雄厚,以打造国际一流、不断超越的财产保险公司为目标,充分依托中国人寿遍布全国的网络机构和超过2亿的庞大客户资源优势,坚持有速度的发展、有效益的规模、有特色的经营,成立仅六年,保费收入已跃居全国第四。

为适应发展需要,中国人寿财险亳州市中支公司现面向全市诚聘专业人才,欢迎有志者加盟中国人寿财险事业!让我们携手共赢,共创未来!◆应聘须知

1.本次招聘单位为中国人寿财险亳州市中心支公司,工作地点在亳州。2.应聘者须填写《应聘登记表》,添加本人2寸证件照片,填写完整后发送至65163661@qq.com。邮件标题格式为“应聘岗位+姓名”,联系人:张女士,办公电话:0558-5569000。

3.招聘后续安排将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发送,敬请留意。4.截止时间:2015年1月15日(周四)下午。◆招聘岗位信息

一、招聘岗位

车辆保险驻店专员(出单员)。

二、任职要求

1、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

2、身高:男1.74米以上,女1.62米以上。

3、形象好、气质佳。

4、年龄:22周岁以上。

三、待遇

经实习合格转正后,按以下执行:

1、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员工待遇;

2、月薪2000元+奖金。

6.2023年公司请假休假规章制度 篇六

1.公司实行考勤机打卡方式

2.打卡范围:上、下班和加班上下班。

3.考勤卡填写内容:在规定打卡时间里,因公外出或请假、休假、调休等情况下,在通知主管并办理相应手续后在卡上注明,填写者由当事人本人填写。

4.公司将设立考勤员岗位,考勤员职责范围:

①将当月员工请假单及相关证明材料收集,并与员工考勤卡查实。

②查实后,汇总填写《月度考勤报表》上交主管负责人。

③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有关公司制度进行监督审核。

④考勤员:葛美云

二、作息时间

1.公司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会计部除外)。每天工作时间8-9小时,早上9:00上班,下午17:00-18:00下班,中午12:00-13:00为中餐及午休时间。

2.公司实行每周单休制(会计部除外),休息日安排在每周六周日两班员工分休制。

三、节假日安排

1.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时,公司假日安排如下表:

劳动节

三天

国庆节

三天

元旦

一天

春节

五天

2.节假日具体安排办法按照两班员工分休制根据情况公司另行通知。

四、事假及旷工处理办法

1.一个月内允许请假2次,累计2小时。

2.一个工作日内,员工未以任何形式办理相关请假手续,脱岗在一小时以内(含)的,视作事假,不超过一小时(含)者,按事假半天处理;超过一小时者不足两小时按事假一天处理。

3.一个工作日内,员工未以任何形式办理相关请假手续,脱岗在两小时以上者视为旷工;不超过四小时(含)者,按旷工半天处理;超过四小时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4.员工事假,工资奖金扣发标准:

①扣发工资额=(岗位工资/26)×事假天数

②当月事假两天以上的(含),加扣发奖金=(当月奖金/26)×(事假天数-1)

5.员工旷工,工资奖金扣发标准:

①扣发额=(岗位工资+奖金/26)×旷工天数×2

②当旷工三天以上,扣发当月全部工资和奖金

6.如果发现员工有旷工行为的,经批评教育无效者,连续旷工一周或一年累计旷工两周的,公司有权作除名处理。

五、病假及处理办法

1.员工患病、非因工负伤、必须停止工作医疗的,在出具医院证明情况下,员工可请病假壹天,这壹天为带薪病假

2.超过两天病假,病假期间其工资核发标准:

①病假在两天以一个月以内的,扣发额=(岗位工资+奖金)/26×(病假天数-1)

②病假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改发疾病救济费。

核发标准=岗位工资×25%

六、早上迟到及处理办法

公司早上上班时间为9:00,超过一秒钟都以迟到处理,为了加以区分及合理性,发生以下几种迟到情况以不同办法加以处罚:

考虑到特殊情况,一个月内迟到累计时间超过15分钟,则按下列办法处理:

1.迟到5分钟以内,罚款20元。

2.迟到5分钟以上10分钟以内罚款50元。

3.迟到10分钟以上30分钟以内按照旷工半天处理。

4.迟到超过30分钟以上按照旷工一天处理。

5.全月累计迟到60分钟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

6.考勤员月终将迟到记录连同《月度考勤报表》一起上交主管。

七、请假、调休等手续及审批权限

1.员工请假,均须按上述规范,事先办理请假审批手续,即填写《请假单》并附相应证明材料。

2.如遇突发事件,须当天通过电话或委托他人请假,回来后补办请假手续。

3.调休必须事先办理调休审批手续,填写《调休单》。

4.员工请假、调休一般由公司主管负责批准。

八、员工加班及处理办理方法

1.公司内勤加班,施行打卡计时,加班从下午18:00计算。

2.外勤加班,加班计时按照实际情况而定。

3.员工加班,需提交《加班审核单》

4.加班工资加发标准:加班工资=5元/小时×加班计时

5.下列情况不属于加班:

①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参加培训

②员工因公出差

九、年终考勤奖

1.全年出勤率100%的员工公司奖励500元

2.全年出勤率95%—98%的员工公司奖励300元

3.全年出勤率90%—94%的员工公司奖励200元

十、本制度自20__年10月14日起执行

7.2023年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策略 篇七

一、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的出现给了人们生活上很大的改变,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汽车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展现,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需求,促进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以前出行我们都要靠走路或者做公交,现在可以开汽车了,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去,见识更多的人活着事物,丰富了大家的视野,陶冶了大家的情操。但是由于汽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尾气的排放、交通事故的产生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目前都难以容易的去解决。

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在财产保险领域中,汽车保险属于一个相对年轻的险种,这是由于汽车保险是伴随汽车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现代机动车辆保险不同的是,在汽车保险的初期是以汽车的第三者责任险为主险的,并逐步扩展到车身的碰擦损失等风险。汽车保险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汽车附加险,保险公司分别承担不同的保险责任,而这些保险责任也正是被保险人通过参加保险将本来应由自己承担,现在却转嫁给了保险公司的各种风险。

资料来源:保监会

车险属于财产险的一个分支,近十年财产险均是向上走势,15年成为财险增加的一个拐点,可以从图上看出财险15年增速加快。2006年开始实行交通强制险,交强险也在逐年增加。

资料来源:保监会

二、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特点

汽车保险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险种相对比较多,所以有很多人都有骗保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可取,但是对于个人来说非常好,既可以把车子免费保修,也可以不浪费保费,一举两得,但是伤害的却是保险公司。骗保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很难去管理,就算是知道骗保的,你同样要进行事故处理,这样就扰乱了保险市场的秩序。另外很多保险公司为了竞争市场,也会通过一些手段来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进入陷阱,所以我们国家的保险业发展的还不健全,必须要完善保险业的运行机制,让整个保险市场变得更加有秩序。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的理赔员权利都比较大,可以进行保险费用的收取,还可以推荐用户去哪个修理店进行理赔,很多客户都是听理赔员的,不会估计到太多的东西,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理赔员会和一些修理店勾结起来,把价格抬高,但是给出的汽车零件却是次品,再加上很多车主自己对汽车知识的不了解,理赔员说多少就是多少,反正都是保险的,同样是3000块的零件,其实东西已经不是原厂的了,这样不仅仅欺骗了车主,同时也欺骗了保险公司,一旦收到投诉,很难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保险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上的种种问题都是由于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里面有太多的人为因素,让更多的人认为有利可图,那么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不断有人在里面做手脚。对于保险公司,有两种声音冲突着,一种是消费者和代理商,认为保险公司有的是钱,甚至近似于暴利行业,而保险公司自己则强调,接近临界点的高赔付率让保险业走在亏损的边缘,这点必须要引起重视。

三、中国汽车保险行业经营情况

汽车保险,即机动车辆保险,简称车险,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在财产保险领域中,汽车保险属于一个相对年轻的险种,这是由于汽车保险是伴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地。

按照险种分类,我国汽车保险可以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目前,除了国家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所必须购买的交强险,其它汽车保险分为两大类。这两类保险一共包含两类基本险种:一类是基本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事故险;另一类是附加险,主要包括全车盗抢险、车上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险种,这是车主自愿投保的项目。

汽车保险险种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稳步发展,财产保险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而在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车险所占比重最大,且由于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投保率不断提高。具体看来,自2005年开始,我国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4750亿元左右。

2009-2014年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汽车保险行业营销模式

一、汽车保险营销模式结构分析

建国以来.财产保险的营销模式发展主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从建国至20世纪末.产险公司主要采用“一元化销售体制”。其特点是.产险公司依靠自身所属业务团队销售保险产品.业务人员既直接开展业务,也通过中介渠道(主要是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开展业务;二是从20世纪末到现在.产险营销体制向多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直销、个人营销、兼业代理、专业中介、专属代理等多种方式并存的营销体系。其特点是新型销售渠道的重要性逐渐上升.传统的直销方式受到挑战。

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保险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营销体制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决定保险业的规模大小。相对寿险营销制度来说.产险营销体制正处在探索和逐渐完善的阶段.远远落后于寿险营销制度,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汽车保险直接营销模式分析

1、个人营销模式

个人营销模式的发展经历了“正式聘用制”和“个人代理制”两个阶段。其中,“正式聘用制”属于直接营销模式,而“个人代理制”属于间接营销模式。“正式聘用制”。主要存在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人寿保险业和90年代至今的财产保险业。是指保险公司雇用业务员作为其正式员工,按照“相对营业佣金制”领取固定薪酬,同时按照销售业绩获得奖金。保险公司和业务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作为正式员工的业务员与其他员工之间没有区别,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晋升机会,同时心理状态也可以保持稳定,对所属公司有较强的归属感。但这种个人营销机制的运作要求保险企业具备完善的经营治理机制,这正是我国保险业普遍缺乏的;“个人代理制”。“个人代理制”是保险公司通过签订代理合同委托个人代理人从事保险产品的销售,采取“相对营业佣金制”,按照个人代理人的销售业绩给与提成。这种营销机制于1992年由美国友邦公司引入中国国内保险公司中,平安公司率先以这种方式开展寿险营销,随即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上海分公司进行了寿险营销试点,并于1996年开始向全国各分公司予以推广。在这种营销模式下,个人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并不存在雇用关系,通常也不享受保险公司的福利待遇,但却接受保险公司的日常治理和考核,造成个人代理人在保险行业边缘人的地位。这种营销机制能够发挥个人代理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却成为今天个人代理人业务和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电话营销模式

电话营销是直复式营销模式的一种。直复式营销是指营销者通过使用客户数据库、在分析客户购买行为和需求的前提下,综合利用一种或几种广告媒体,例如电话、短信、电视、纸、广播、直邮、电邮、户外活动或优惠券等媒介,直接与顾客进行针对性地接触,形成顾客主动向营销者咨询购买或营销者主动邀请顾客购买的营销模式。2006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率先推出电话营销这一新型营销模式,随之各大保险公司陆续推出。电话营销的车险具有省钱、便捷、可靠的三大优势。例如,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电话销售的车险产品,车主只要拨打电话就可享受到低于其他渠道15%的车险投保费率。而且,由于保险公司与车主直接交易,省去了购买车险的中间环节,兼具价格与服务的双重优势。而这一销售模式也打破了长期以来4S店等中介机构销售车险的垄断局面。

电话营销不仅符合市场多元化需求,更是市场走向有序竞争的产物。从全行业角度来看,集中式治理的电销业务,由于实行的是集中治理和统一运作,会有效促进车险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起到维护市场规范的作用。电话营销的缺陷主要是语境缺失和对推销商本人和他提供的情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不在场条件下的沟通困境主要来自于电话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一个虚拟化的世界,这种虚拟化情节没有在场的语境难以消除。

3、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是直复式营销的最新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网络营销已逐渐被我国的企业所采用。

网上保险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客户在保险公司网站选定保险业务,然后由业务员上门签订正式合同。网络营销的优势在于:扩大公司知名度,提高竞争力;简化保险商品交易手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为客户创造和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然而,网络保险在广泛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难关:是网上支付系统不完善,这被视为网上保险发展的瓶颈;是网上安全认证问题可靠程度不高;是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意味着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但现在虽然各保险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站,主要内容却大都局限于介绍产品、介绍公司的背景,并与客户进行网上交流,宣传自己,用于扩大影响。几年来国内保险公司中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的是泰康人寿和平安保险。在他们看来,网上保险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保险产品嫁接到网上,而是要根据上网保险人群的需求以及的特点设计产品结构。保险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不是企业从传统到网络的一次简单移植,而是为客户提供产品、渠道和服务上的更多选择。

三、汽车保险间接营销模式分析

间接营销的渠道主要有汽车经销商修理商,银行,保险超市、保险代理人等。按照其经营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专业保险代理机构和兼业保险代理机构。

1、专业保险代理人模式

保险代理人指通过专业的中介人销售保险产品,是当今国际保险市场最盛行的保险营销模式。根本原因在于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保险公司集约化的经营。我国专业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是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发展很快,但业务业务规模的扩展仍然停滞不前,尤其是在车险营销领域,还没有成为我国保险行业营销模式的主流。

2、保险兼业代理制度

保险兼业代理在我国目前保险销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汽车经销商、维修商代理模式是车险营销的主要模式,主导车险市场70%的市场份额。兼业代理模式的优势在于网点众多、接触客户广泛,业务量大;缺点在于保险公司轻易受制与兼业代理,手续费不断攀升,加上二者关系松散,兼业代理误导和违规行为很难控制,轻易游离于监管之外。

目前,汽车保险已成为一些汽车销售商修理商主要利润来源之一。这种方式的弊端很明显。首先,从买保险到发生保险事故索赔的整个过程中,被保险人可能都不用和保险人联系,案、索赔、领取赔款的人都不是被保险人,而是4S店和修理商,这中被称为“直赔”的方式在保险业被极为普遍。直赔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被保险人,免去了被保险人要先支付修车款,再向保险公司索赔的繁琐过程,因此受到客户的青睐,也是各保险公司提升服务品牌的举措之一。

此外,这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存在极大的法律缺陷,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让保险公司受制于4S店等兼业代理机构,为兼业代理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空间。我们知道,兼业代理机构收取保险佣金是其代卖保险的利润来源。在保险产品普遍同质化、保险理赔模式雷同化的前提下,客户选择保险公司的最终决定因素就是人的主观性——选择一家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公司或者佣金回高的公司,私人关系最终还是以利益的多少来衡量。所以在几家保险公司同时争抢同一家保险代理人时,这种竞争方式本身就逼迫保险公司采取降价的方式争取客户。

这种兼业代理的模式一方面为车险营销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打下了伏笔。

五、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存在问题

我国汽车保险存在的问题我国汽车保险业发展迅速,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的成立,从投保到理陪已不断的完善,但保险理赔既是保险业务处理程序的最后环节,又是评估其他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更是保险人履行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是验证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处理理赔纠纷可以发现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这个“进口”和后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说来,保险理赔工作的基本程序如下:接受出险通知——现场勘查(包括查看出险地点、时间,查明出险原因,了解保险标的受损情况)——责任审核(包括审核保险事故是否发生在保险标的上,是否发生在保单载明的地点,是否发生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内,要求赔偿的人是否有权提出要求,保险事故发生的结果是否可以构成要求赔偿的条件等)——损失核算(包括保险标的实际损失和发生的一些直接费用)——损余物资处理——赔款给付——代位追偿。保险理赔工作一般应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所谓主动,是指保险人应主动深入现场开展理赔工作;所谓迅速,是指保险人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间,及时赔付,不拖延;所谓准确,是指计算赔付金额应力求准确,不惜赔,也不滥赔;所谓合理,是指赔付要合情合理,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符合保险条款的规定,又符合实际情况。然而我国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却还远远达不到以上要求,“理赔难”的现象比较普遍。

1、我国保险理赔低效率的表现

一)现场勘查难。保险公司有关理赔的规章制度要求第一现场勘查率力争达100%,而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70%。虽然,保险条款和索赔须知明确要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可实际上,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理赔规定,加之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事故当事人的不良动机,使保险理赔的责任判定和实际损失的认定,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二)调查取证难。为了准确认定责任损失,防止骗保现象的发生,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制定严谨的理赔程序,依据气象、水文、公检法等代表国家权威部门或关联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作为理赔处理的重要或唯一证据。但从目前来看不尽如人意,取得证明文件的手续过于繁琐,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索赔带来了较多的麻烦。更甚者,一些部门为了营利目的,不负责任的乱出证明。对权力部门的过分依赖,使得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支出了许多本不该支付的赔款。

三)理赔控制难。一是保险理赔的专业技术咨询鉴定系统缺失,常常引发理赔争议。二是业内信息披露系统缺失,业内外的黑名单制度尚未推行,不法之徒逍遥法外,使保险公司防不胜防。三是询报价系统失真,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及传递损耗,极易增加赔付成本。四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里外勾结,共同谋利的现象不断发生,利用了保险公司自身管理的缺陷,使管理者防不胜防。

四)依法经营难。现行保险理赔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保险公司为了短期的利润而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索赔要求故意进行压赔、限赔或拖赔;而一些保险公司则为了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一味迁就客户进行通融赔付,以致滥赔;而面对保险欺诈,很多保险公司往往束手无策,以致骗赔猖獗。

2、社会环境影响理赔效率

一)法制环境不健全。当前,保险业所运用的法律、法规或条例,有些条款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尽管有些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正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但立法建设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由于新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出台,旧法规是理赔的根据,出现了大量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赔付率上升,赔款增加。此外,各法规之间磨合性差,存在明显的衔接“缺口”,相关法规的相应条款之间存在冲突,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晰,使得保险理赔人员在处理赔偿实务时,无所适从。保险公司法制观念薄弱,对采取法律方式处理索赔存在后顾之忧,担心会由此影响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印象,往往采取“内部消化”、“私了”,从而埋下了理赔风险的祸根。

二)诚信环境不理想。我国保险业诚信环境不甚理想是造成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保险公司信用度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保容易,索赔难;收费迅速,赔款拖拉”现象已成为广大投保人的共识。第二,不论索赔金额大小,情况是否清楚,都要经过复杂的甚至是不必要的程序。第三,保险公司不严格履行赔款时限义务,许多赔款的时限都超出了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投保人也存在信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险欺诈。保险欺诈并非新鲜事物,从保险业诞生之日起,欺诈事件就如影随形。

三)人才环境不适应。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展业人员在展业时没有履行应尽的解释说明义务,存在误导投保人的现象。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关于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保险法》特别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在理赔实际工作中,部分业务员在展业时只说明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会得到多少赔偿,而对一些限制性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则讲解很少,甚至不提。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保险赔偿金额希望值高,而实际赔付往往达不到投保时的要求,就很容易产生矛盾。保险理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保险标的涉及面很广,而且标的风险的成因也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保险理赔人员,特别是估损、定损、审核方面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赔经验,较强的辨伪能力。而现有的理赔人员大多数并不具有这种知识和能力,致使在理赔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办事效率低下。每当出现复杂赔案时,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政府职责不明确。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一,对保险事故进行调查是应该和必须的。但是由于风险因素众多,因而调查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很多调查工作保险公司还须依赖其他的部门。例如在火灾保险中,保险公司需要公安消防机关作起火原因及损失的结论;在交通案件中,需要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原因及事故责任的分析和结论;在人身意外伤害案件中需要医疗部门作出诊断和医疗的结论等等。但是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这些部门有确认和证明的义务。这些部门也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工作程序和规定,因而造成了很多保险理赔实践中的问题。如结论证明随便开,以及伴随而来的弄虚作假和腐败问题。

六、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建议

1、规范市场

要让汽车保险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做前提,我们必须要完善市场机制,对市场上的汽车市场要进行整理。很多汽车市场目前都是很混乱的现象,大部分汽配市场的汽车零部件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进行管理,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作为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去辨别的,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修理厂和修理店的存在给了正规厂商和4S店很大的压力,由于汽车市场的混乱,导致在价格上就很难控制,4S店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一般的修理店要便宜起码一半以上,所以很多汽修店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把一些产品以次充好,糊弄消费者。作为保险公司来说,它的成本始终都不会下来,因为价格还是那个价格,只不过差价都被理赔员或者修理店赚走了,保险公司的利润基本上已经很少,导致很多保险公司不做汽车理赔业务了,这个现象可是不好的,要充分发挥好中国是个汽车大国的条件,利用好这个条件,规范好市场,做到责任必究的同时,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2、提高交易效率,增强透明度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就是没有透明化,对于保险中的操作如果能透明化,那就好多了,至少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透明度的制度化,把以前的很多暗箱操作问题摒弃,还有很多的个人行为,不好的因素统统都要改变。例如,由于保险公司与汽配商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保险公司车险理赔员在进行赔付时要针对零配件价格进行大量询价工作,工作量大,理赔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造成要么赔付额过高,给保险公司造成损失;或者赔付额低,保险公司与车主、汽车修理厂几方之间产生很大矛盾,影响了保险业务的发展,影响了汽车售后的服务质量。因此,改变信息隔离状态,提高交易效率,增强透明度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北师大下册教学总结下一篇:家长代表发言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