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共8篇)
1.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 篇一
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作者:张 进
摘要:儒学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儒学作为“大一统”的封建文化,既有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制度的支撑作用,又有对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心理维系和文化延传作用。今天,发掘利用儒学中的积极因素,使之融入现代精神文明中,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中华民族;凝聚力
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齐鲁地区,在长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它逐渐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在形成中华民族这个稳定的共同体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挥了任何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仍有诸多启发和价值。
一、儒学在各民族中的传播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统一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中包括汉、蒙古、回、藏等在内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的方面;而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又有一个主体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构“一体”的方面。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担负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就是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儒家文化逐步走出了中原文化圈,摆脱了其单一的民族性而衍射到“四裔”,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吸收、承传、改造和发展,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血缘传承、礼仪道德、语言文字、心理状态、行为习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始,儒学就已广泛传播。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除了颜回、冉求等一大批齐鲁子弟外,还有卫人端木赐、吴人言堰、宋人司马耕、陈人颛孙师、晋人叔仲会,更有西方的秦人秦祖、南方的楚人公孙龙等。孔子之后,孔门弟子散游天下,著书立说,聚徒讲学。[1]326-333正如司马迁所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1]546可见,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向四方传播开去。
秦汉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客观上为儒学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汉儒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并获汉武帝的支持,使儒学占据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之后,儒学便加快了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辐射与传播。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以儒学为核心的大一统王化政策,从而使儒学传播到东北、西北(新疆)、西南及两广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并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好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伤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吏者。又修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子弟……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2]300此后历代王朝莫不如此。如唐朝曾册封云南大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阁罗风为“云南王”,赐名“归义”,并晓以儒家的忠、义、仁、勇等封建伦常观念;至其孙异牟寻继位,唐德宗又“赐孔子之《诗》、《书》,颁周公之《礼》、《乐》”。[3]隋唐以后,中央王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把儒学向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很多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统治者,为了自化及化民的需要,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唐代东北的渤海国,派王子大明俊等十余人到长安学习唐制及儒学,受到中央王朝册封。
不可否认,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可供其他民族学习、借鉴,汉族也的确曾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了很多进步、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文化。但是,“从文化宏观及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考察问题,我们又不可不承认以下一个事实,即汉族文化始终是给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强有力影响的一种文化,儒学则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文化差势所产生的那种强制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自魏晋以降,凡有志参与逐鹿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要仿效汉族文化,吸收汉文化之长,改革旧制,改变原有生活方式。”[4]前秦氐族政权的君主苻坚、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都十分推崇儒家文化,北魏孝文帝还在其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了孔子庙,辽国契丹人、金国女真人、西夏拓跋氏等都曾先后仿照汉文或按图索骥创制了自己民族的文字。这都促进了儒学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元代和清代蒙古族和满族统治者在崇儒兴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作出的历史贡献尤为突出。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藩邸时期,就重用元好问、郝经等汉族儒生,接受了儒家文化。1271年,他取《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义改蒙古国号为元朝,以华夏文化正统自居。他还接受许衡等儒者的建议,改革旧俗,按照儒家典章制度推行汉制,这对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影响尤大。如云南在宋代以前儒家思想影响薄弱,被元世祖派到云南的平章政事、回族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遵照忽必烈的旨意,“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5]并在中庆路(今昆明)定孔子之尊位,同时两旁辅立孟子和孔子的十门生像及七十贤徒与历史上名儒的绘像。赛典赤治滇有方,在云南各地建立学校,大兴儒学教育,对儒学在云南地区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时人云南诸路肃政廉访使王彦在其《中庆路重修浮宫记》赞道:“赛典赤分省此方,创学宫,举师儒,北人麟集,爨僰循理”,“设立学校,以弘既富且教之义,如爨僰之类,嶷嶷然有知经者矣”。[6]52自此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儒学在云南传播日盛。满族统治者受儒学的影响超过了蒙古族,这从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身上可以看出。努尔哈赤说:“为恶者天谴之,其国衰败;为善者天佑之,其国炽昌。总之,主宰在天。”[7]皇太极则更明确地说:“自古天下非一胜所常有。天运循环,几人帝,几人王,有未成而中废者,有既成而复败者。岂有帝之裔常为帝,王之裔常为王哉。独不见辽金元亦曾君临天下,后复转而属之明。可见皇天无亲。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8]这种“主宰在天”、“天佑有德者为王”的思想,显然是从儒家历来所主张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演化而来。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到处修建孔庙,奉儒学为正宗,使其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服务。康熙帝甚至亲自拜谒孔庙,命人进讲《资治通鉴》,广召学者编纂儒家典籍,同时制定《圣谕十六条》,把儒家历来倡导的“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隆学校以端士习”,“明礼让以厚风俗”等作为基层教育的指导思想。
从历史上看,宋代以后儒学得到有效的传播与普及,并逐渐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儒学形态,它把先前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从而反映了时代的共同价值取向,提升了中华民族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理学家们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众多的门人后学,并经历朝官府的提倡、宣扬及门人后学的笃志奉行,使儒学逐渐走向民众。这一时期的官学系统主要由府学、州学、县学组成,但它们实际上是科举预备班,对儒学进行普及的主要是执行基层教育的村学、乡学、社学、义塾等。儒学在民间成为乡规民约、家训以及故事、歌谣、戏剧的重要思想内容,广为传布,融汇到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之中,日益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进而积淀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要素。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武宗正德元年(1506)因得罪宦官刘谨,被“庭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9]在贵州三年,他先后在龙岗等地书院讲学,广招学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时贵州各地的书院迅速发展起来,达十六、七所之多,而且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对儒学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去世后,巡按贵州监察御史王杏于1534年在贵阳为其建祠,并感叹说:“士类感德,翁然向风。是年杏按贵阳,间里巷歌声蔼蔼如越音。又见士民岁时走龙场致莫。亦有遥拜而祀于家者,始知师教入人心之深若如此。”[6]52
以上史实可以说明,中国各民族走向儒学认同已成了历史定局,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在各种复杂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产生出的一种必然结果。儒学在中华各民族中的传播及被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大融合的过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不断地分化、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创造了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传统文化,而这个传统文化的主干就是儒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种认同——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认同,而这种民族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共同认同的文化——儒家文化。儒学不属于汉族,也不单属于哪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是古代中国各民族融合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历久不衰,与儒家文化的凝聚作用有很大关系。儒学传统在历史上用来整合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与儒学有关的文官制度及其信仰系统,用来整合汉民族的文化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这其中儒学作为“大一统”的封建文化,既有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制度的支撑作用,又有对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心理维系和文化延传作用。
二、儒学对中华各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的原因
民族凝聚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儒学之所以在各民族中传播和被接受,并成为中华各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适应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儒学的包容性、开放性,使它能被各民族接受、认同,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
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多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虽然汉代曾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所尊崇的“儒术”,已经涵摄了黄老道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学说之要旨,并以“和合、中庸”作为其思想旨归。汉末,佛教思想传入了中国,并不断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互融通,到唐代则形成了儒释道共存合流之势。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来看,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兼容诸子百家、融合道教、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儒学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度享有“独尊”之地位,但这种“独尊”不等于“唯一”。中国文化中没有诸神之争,儒、佛、道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所在。不像“欧洲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0],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儒学虽有固守道统、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性,但同时又有融汇消化其他学说以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灵活性。在其长期发展中,儒学不断与多元文化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容纳和同化其他文化,同时也沟通、融汇了各民族文化,因而使中华各民族人民都或早或迟的接受儒家文化,甚至把儒家文化看成是自己的文化。
(二)儒学“大一统”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国家的统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一统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最早出现于《春秋公羊传》。孔子作《春秋》,在记载列代周王即位时多次冠以“王正月”字样。对此,《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西汉大儒董仲舒由此引申出政权统一的思想,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152这一解释与孔子本人的意向是基本符合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总体上处于分裂状态,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便是中国获得政治统一,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1]168。他反对诸侯和大夫破坏中华大一统的行为,极力呼吁“一匡天下” [11]144。先秦儒家几乎都有这种“天下统一”的思想。如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提问时,很干脆地回答“定于一”[12]4。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提出过“天下为一”[15]
312、“四海之内若一家” [15]93的观点。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多依托于统一国家的形式,故民族凝聚力又主要表现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正是由于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与同化、诸侯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追求和合的统一观念渐渐孕育而生。自西汉形成大一统思维方式后,它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并长期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中华儿女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始终保持着一种民族凝聚力,使中国能一直以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儒家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重民”、“爱民”以得“民心”,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在儒家看来,“民”是国家的根本,为政者要“重民”、“爱民”。孔子十分景仰远古圣贤,孟子则言必称尧、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这些圣贤们能勤政奉公、视民如伤、爱民如子,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11]59的伟大圣王。他们也因此而赢得了“民心”,被万民拥戴,才开创了三代盛世。反之,那些虐民、残民、害民者,将失去民心,导致国家分裂,天下旁落。孟子明确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111,把民视为国家之本。他深有体会地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12]54可见,儒家把民心向背看得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得民心便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从而把统一国家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儒家“重民”、“爱民”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包括重国家民族凝聚力,主张只有人民信任而形成的精神向心力,才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最可靠的基础。与此相联系,儒家提倡实行“仁政”,以德治国,特别重视统治者道德楷模的向心力量,将君德作为政治规范提到空前的高度。他们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1]1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1]9,“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47,“近者悦,远者来” [11]133,“民归之,如水之就下” [12]4,德政的结果会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一股强大而持久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国家的根基牢固。这种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封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人民争得了一些利益。中国古代也出现了一些进步政治家,他们把重民、爱民、与民同忧乐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注意吸引和聚合人心,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四)儒家重血缘、人情,尤其是同胞情结,以一种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的形式,长期以来对加强中华民族的感情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1]125。如何“爱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1]4即从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起孝心、爱心,再把这种将对家庭成员的情感推及到社会关系中,达到“泛爱众”。这一思想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弘扬。宋明理学家们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3]、“……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14]这样在整个社会中,便贯穿着一种温和的伦理情感,从而使社会关系变成一种具有家庭色彩的感情联系,这种联系由近及远,有差别地延伸至天下之人,使人与人之间通过感情联系凝聚为一个亲密的整体。大家往往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同宗同脉,并通过对祖宗的追忆和祭拜、对故土的眷恋,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愫,凝结成一种深沉的乡土意识,这对中华民族的感召和凝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著名作家萧乾《枣核》一文中的主人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改变了国籍并不等于就改变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位美籍华人,虽身在美国,但爱祖国之情之行却令人感动。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海外华人华侨已经成为一种载入史册的经济现象和社会力量。而把世界各地的3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与十几亿中国人联结在一起的是两条重要的纽带:一个是血缘,另一个就是文化。
(五)儒家主张“和为贵”,倡导和谐、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对少数民族实行“文化”、“怀柔”政策,从而有利于民族融合。
儒家一贯提倡以“和”为贵,反对战争。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实质是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它是和谐的、宽容的,非暴力的,而不是武力的征服。在儒家看来,“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16]44。夷狄既是人(民),性必善,通过德政教化,以“文”化之,可以提高其善行。即使相对落后的文化,通过“礼乐”教化,也完全可以提高为华夏文化,以实现“夷夏一家,天下一统”。儒家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1]118,夷狄既是兄弟,当然要平等互助,团结和睦。可以说,儒家思想本身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并且认为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趋同,而实现趋同的方法就是民族平等、仁爱、仁政、修身,以及实施“礼、德”教化来实现,其结果是华夏相对先进的文化“同化”周边一些相对落后的文化,即孟子说的“用夏变夷”,以达到儒家理想的华夷文化一体,天下一统的大同世界。历代封建王朝受儒家思想影响,大都对少数民族实行 “怀柔”政策。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长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始终是文化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基础。
(六)儒家注重“家”、“国”观念,使个人对社会、国家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培育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传统。
儒家主张家与国一体,认为家是小国,而国则是大家,齐家与治国是统一的。《大学》提出治国就是“家齐而后国治”,把齐家视为治国的出发点。并且,儒家把在家的“孝”与对国的“忠”统一起来,视“孝”为“忠”的基础,如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1]2但家与国相比,儒家却明确主张先国后家,即在家与国之间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舍家为国。这种重视个人对社会、民族责任的文化传统,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的观念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祟尚的人生价值准则;而像岳飞及岳母、戚继光及戚母等一幕幕急国之难、为国尽忠、舍家为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生动地体现和实践了传统儒学的家国一体、舍家为国的思想,并塑造、积淀为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汉族、各少数民族以至海外华人无不受到这种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化。
三、儒学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从一般意义上说,传统儒学是封建宗法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曾经是这个社会统治阶层的思想工具,其中那些强化君权、父权、夫权的“天命”理论与“三纲”伦理,已不适合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而属于扬弃淘汰之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形成。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儒家文化中包含并体现着以文化人、仁民爱物、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整体至上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如能正确引导并赋予时代精神,不但将形成持久不竭的文化源泉,产生强大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以下分而论之。
首先,儒家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思想,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儒家经典《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的原始提法,即“以文化人”,就是用礼乐文明来感化、同化、优化人,并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成员。可见,儒家文化很早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指向。汉代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发展中,作为文化核心,它不仅融合边缘文化,吸收各家所长,而且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团结民族成员、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凝聚作用。
文化对凝集民众人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被世界民族发展史有力地证明。如伊斯兰文化使本来处于野蛮蒙昧的、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各民族迅速团结起来,并发展壮大为当今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印度历史上饱经劫难,数千年中几乎没有形成过长期有效的中央集权统治,但除了近代的人为分治外,这个国家却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17]可见,文化在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当然,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过去、守旧复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其次,儒家所倡导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大一统政治观念,以及秦汉时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中国人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并进而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历史表明:团结统一思想不仅汉族有,少数民族也同样有,即都追求中华民族的大统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牢不可破的,这一点就连一些西方人都深有感触。早在1959年,正值苏联鼎盛时期,著名的女政论家沃德(B?Word)却预测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将因民族问题而瓦解,而中国的统一在她看来则是不可破坏的。[18]现在看来,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正确预言!为何对中国的统一如此有信心呢?那位女政论家的理由是:中国历史悠久、广土众民,特别是各族群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浑然一体。这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世界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古罗马、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等几个大帝国,但持续时间最长的不过500多年,便迅速走向分裂、瓦解,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国内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保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能不承认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确曾起了强大的聚合作用。
中华文化是凝聚炎黄子孙的真正源泉,虽经数次分裂、阻隔,却总也挡不住文化上的依归和亲和,并最终导向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国家统一为乐、为国家分裂而忧,以维护民族统一团结为荣、以制造民族分裂为耻,这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儒学的文化传统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根基。它不仅有利于台湾的回归,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且也有利于维系港台及海外5000余万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有利于吸引他们对祖国大陆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支持。据统计,对大陆投资的80%来自海外华人就是明证。
当前,境内外还存在着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如“台独”、“藏独”和“疆独”分子,他们一直从事着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活动,曾一度猖獗,是当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但分裂祖国始终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包括台湾同胞、西藏同胞、新疆同胞在内的中华各民族人民都认同和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都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的民族心理、共同的民族根本利益,必将把中华儿女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一旦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凝聚力就表现为各集团、阶层尽弃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致,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次,儒家“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为我们处理国内外民族、国家之间关系,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想资料和精神启迪。
“和而不同”的思想渊源久远。《国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9]这里的“和”,是不同因素、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基础上的融合;而“同”则指排斥差异的简单的同一,是事物的简单相同或相加,这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引起纷争,使事物难以生存与持续发展。孔子把“和”与君子、“同”与小人相联系,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135。受儒家思想影响,“和而不同”便成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以至民族关系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色彩多样、内涵丰富的大社会。尽管其间有过局部的民族分裂和战乱,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总体格局一直没有变,这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一种体现。
今天,“和而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仍然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承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照顾民族“不同”,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其他民族特点,充分保障各民族享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从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保障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来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民族团结、恶化民族关系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和而不同”还是我们处理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的一种智慧。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不搞自我封闭,在“求同存异”、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并不是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西方某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界的消失”以及“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言论和观点的流传,很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甚至还会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这无疑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人民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 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2]班固.汉书[M].延吉:延边出版社,2004.[3] 胡曾之.代高骄回云南碟[M]//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9.[4]萧景阳.中国少数民族走向儒学认同的历史考析[J].孔子研究,1995(2):100.[5]宋濂.元史[M]延吉:延边出版社,2004:197.[6]王永祥.儒学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方式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2.[7] 王永祥,李文钦.儒家社会伦理思想对少数民族哲学的影响[M]//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236-237.[8]清太宗实录(卷59)[M].北京:中华书局,1985:805.[9]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60.[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1.[11]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2] 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14]王阳明.传习录(中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92.[15]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16]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4.[17] 张静宇.印度文化不衰之谜[N].人民日报,2003-07-21(7).[18] 赵剑.中国的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J].镜报,1995(2):24.[19]左丘明.国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19.
2.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 篇二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国家博物馆,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指出:“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之后的会议、座谈会以及出国访问等重要场合, 都有对“中国梦”作出了更深入的阐述。由此, 努力去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性任务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中国梦”给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为中华儿女向着繁荣昌盛树立了一面旗帜。
二、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发展。
我国贫富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 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 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产业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区改革创新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多方挑战, 中国不能独善其身。政府不能解决好经济问题, 如何让人民信服, 没有脱贫的人民群众如何跟着党和政府去实现“中国梦”, 富人毕竟是少数, 财富过于集中, 贫富差距过大, 党和政府会失去大部分人的支持, 因为就算实现“中国梦”, 获得最大利益者并非他们, 富人由于财富过大也不积极去实现“中国梦”, 这便形成了两边倒的局面。
(二) 民主发展。
我国民主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建立了民主制度, 近些年也在完善当中。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对政府更加有信心, 才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然而政府信息公开不完全, 对人民有所保留, 导致政府与人民群众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人民群众成了接受信息弱势的一方, 这便会使群众对政府产生猜忌, 政府公信力下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 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误解进而发生冲突。
(三) 治理腐败。
腐败问题并非是我国当代特有的现象, 从古至今, 从国内到国外都存在腐败, 当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国家根基的时候, 就不得不下决心用硬手段对其进行治理。腐败问题是最伤国家和民族精气神的毒牙, 不拔除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国梦”要实现, 民族的凝聚力要增强, 党和政府就要拿出负责任态度来治理腐败, 惩处贪官污吏就是对中华民族最有力的昭示, 但是治理腐败问题任重而道远, 并不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也不可能彻底根除腐败。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 实现“中国梦”
(一) 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古老的文明, 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文化记录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拼搏, 对面自然我们勇于开拓, 敢于创造, 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可以生存国度, 在漫长的岁月中, 我们更善于思考和总结, 曾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浪潮, 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拥有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财富,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 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理想信念, 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 不抛弃传统文化, 发扬传承优秀的文化, 摒弃低俗, 传递正能量。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有优秀的文化, 是文化让每个人都有了心灵的归宿, 也是文化让每个人都有了奋斗的方向, 聚合全民族的力量就必须要有文化作为集结的号角, 召唤每个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
(二) 引导和认同民族共同理想。
任何个体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但是每个个体又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只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无数个梦想汇聚一起成为了“中国梦”。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 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受益者, 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梦想, 无形中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中国梦”并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是某部分人, 它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形成的精华, 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 每个人都不能置之度外, 全世界所有华夏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中来, 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三) 加强对党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 是发展建设中的带头人, 更是实现“中国梦”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召集者, 所以必须发扬党的传统, 毫不放松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员队伍难免有一些害群之马, 为了个人利益放弃了一个党员应有的节操,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 为了肃清政风, 加大了腐败的惩处力度, 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约束。得民心者得天下, 到什么时候党员干部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利益, 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呼声,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结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只有脚踏实地, 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劳动, 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要增强自信心, 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35-63.
3.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 篇三
关键词:先进文化;民族凝聚力;基石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32-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再一次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当中通盘考虑,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在先进文化上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和开拓创新的生命之源。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培育出现代文明的参天大树,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一、各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先进的农业经济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经风沐雨、历遭劫难而自强不息,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她拥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基础和灵魂,即绵延连续、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新的社会形态总能在多次挫折和反复之后浴火重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先进文化的内在支撑。中国古代所形成的当时的先进文化有着对其他文化慷慨吸收、鉴别采纳的特点,这种文化的宽容特征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如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中国和欧洲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唐僧前往古印度求到真经,文成公主进藏,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唐代的文化就是一个包容“万方”、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康乾盛世也是汉满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时期,如纪晓岚编著的《四库全书》。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种领先于世界的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促进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使得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每一次新的统一都会使一些少数民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从而使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更加壮大,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中华民族凝聚力充分体现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它既不同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的“神学”,也不同于印度佛教文化的“鬼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关于人的自身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容丰富。如:注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发扬主体意识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整体观念、群体意识、国家和民族统一的政治观念;注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互以对方为重,明公私之分、义利之辨的道德情操;注重理论联系群众、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思想、理论和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屡经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却能一次次衰而复兴、巍然屹立,都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构成的强大凝聚力。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创了中华文化发展复兴的崭新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封建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思想文化上的故步自封,经济发展全面滞后,导致中华民族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和侵略。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进入中国的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大东亚共荣圈”、基督教文化渗透等。以五四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标志,新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之一。在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与传统习惯势力和落后陈腐观念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中国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雪国耻,争独立,求民主,谋自由,各民族人民空前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传播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文化、坚持并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加强。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立足于当代社会运动,特别是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中,在总结新鲜经验和充分吸收以往及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新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别强调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时代相继、前后一贯的奋进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地域阶级的特点,反映的是民族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遍性的一面。只有建设好能够不断推动中国前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紧密地凝聚起来,并形成强大的前进动力,从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在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
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形态的三大要素中,政治是经济、文化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精神特征。各民族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导,并不断沿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前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不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中国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和精神的现代化的统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先进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地位日益凸显。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更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必将带来国家的强大,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又一次升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应吸纳人类先进优秀的文明成果,批判和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表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应该珍惜、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让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现代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昂首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林.论“先进文化”的内涵[J].江汉论坛,2001,(9).
[2]周三胜.江泽民对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贡献[J].长白学刊,2007,(1).
[3]丁素.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若干问题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2,(3).
[4]李创.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
[5]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4.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篇四
专业论文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华商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也展示出更多的活力和风采。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锐意进取,引领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成了人才、资金的储备。而商会,则为全球华商建立有效的合作、携手共进搭建了平台,在提升华商形象和品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期“商会论道”栏目专访了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探索做好商会文化建设,帮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竞争力的秘籍。
《经济》:每个商会都有自己的文化,请谈谈您对商会文化的理解。
张桂平:商会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不同的层面和形态,比如说战略文化、制度文化、运营文化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会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商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使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商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对增强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会是近年来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历史还相对较短,商会的形态也不尽相同,有以业缘为基础的同业商会,也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地域商会等,各类商会的宗旨、作用、职能等还在摸索建立的过程中。相应的,商会文化也处在不断形成和稳定的过程中,可以说,迄今还没有一家商会形成了成熟且独特的商会文化。
商会历史虽短,但中国商帮的历史却很悠久。现代商会文化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商帮文化的传承。现代商会文化尽管还不成熟,但却有脉络可循,有倾向性可以把握。比如浙商的团结进取精神,比如苏商强调的政商和谐观念,比如我们徽商的“贾而好儒”的传统和徽骆驼的吃苦精神,都很好识别。一个商人,如果对自身所属商会文化及自身文化属性认同,就容易亲近商会,亲近同仁,从而促进会员间的交流和团结。
商会文化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对商会会员个体文化信仰的提炼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升华,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工作去培养和建立。比如我们江苏省安徽商会着力推行的民主文化,力求打破商会一言堂的专断作风,通过会长办公会形成集体决策,秘书处根据集体决策开展工作,可以让会员对商会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有利于凝聚和团结会员;又比如我们商会着力打造的和谐文化,通过开展“缘聚”活动,促进省内各地各级会员的广泛接触,不仅为会员合作奠定基础,也是促进会员团结、增强商会凝聚力的手段;再比如我们商会着力强调的服务文化,通过实实在在地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发挥商会的排忧解难作用,在会员间形成有困难找商会的共识,从根本上增强商会的凝聚力。
这些举措都是将商会的文化建设具体到商会的日常工作当中,但商会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独立的文化活动的举办。比如我们商会举办的千人书画大展,比如我们商会主办的艺术沙龙、商会书画院开展的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提升会员的个人文化素质,继承徽商“贾而好儒”的传统,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在会员间形成了以集体办活动,以活动促交流的氛围和共识。
当然,在商言商,商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终还是要通过商务活动的开展得到落实。我们希望通过把商务和文化有机结合,让会员加入商会后入有所得、得则能留、留而能久,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升的双丰收才是我们成立商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商会增强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经济》:商会如何促进企业加强合作,抱团发展,提高竞争力?
张桂平:简单说,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发挥着聚集人脉、商脉和财脉三方面基础性作用。通过商会平台的搭建,每一个加入商会的会员都有机会结识更多的企业家,获得丰富的人脉资源,这是商会发挥的人脉拓展作用。有了人脉,才有抱团的前提,同为企业家,有相似的理想和追求,从而有抱团的动力和能力。所谓商脉,即通过会员间的交流,信息共享,思维碰撞,能突破单个企业家的视野、信息和判断等各方面的局限,从而比较容易发现到更多商机,寻找到更多投资渠道。同时,也可以在会员间开展业务往来,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所谓财脉,即单个会员容易受个体资金状况的制约,很多好的项目、好的投资机会无法开展。通过商会,可以把具有共同兴趣和判断的会员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投资,利益共享,从而实现单个企业想做却做不了的事,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商会平台的引导、参谋、信息、服务、分享功能也都在会员抱团发展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随着商会的不断发展,商会职能在不断拓宽和深化,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相信随着商会的发展壮大,商会还能不断开发出更多功能从而服务会员各方面的发展需要。
《经济》:在企业管理中,一直有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讨论。您更倾向于哪种企业管理模式?
张桂平:在企业管理中,是倾向人治还是法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西方企业大多是法治,中国企业大多是人治;大企业以法治为主,而小企业以人治为主。法治有公平的优点,也有冷漠的不足;人治容易导致专断,但也有温情的一面。实行法治的西方国家产生过很多全球知名大公司,而实行人治的中国小公司也有很多不断成长为成功且成熟的大企业,因此,不能简单的讨论人治与法治的优劣。
比如小企业更适合人治,大企业必须要法治,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管理是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小企业由于部门工作不饱和等各种原因,管理出不了效益,所以企业无法支撑人力成本开支,如果强行推行法治,导致管理人员太多,不但企业不赚钱,反而会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而当企业大了,业务多了,人员多了,层级多了,结构复杂了,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多的重要文件或重大决策就无法有效传达或执行。
完美的企业管理应当以法治为基础,辅之以巧妙有效的人治。把法治和人治两种手段有机结合,不走两个极端,法治需要人情来实施,人治也需要法治为依托。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么完美,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人情在企业管理中的正面作用很明显,但负面作用更大。因此,我认为在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法治的企业最大的优点在于有一套纠错机制。这样,个人可以退出或死亡,但企业可以依靠制度而长青。任何人都是企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零件坏了可以换,但整部机器仍在正常运行。
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企业成熟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要主动把人治企业引向法治企业,甘愿接受制度的制约。企业能适时、适地、适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统一他人意愿为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方可称之为成功的企业。
5.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 篇五
摘要: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这一片热土,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
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全社会公民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
正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
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
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
社会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
职毕业考试范围,并以制度形式将试题的分值比固定下来,此乃顺应时势之举,务实创新之举,稳定和谐之举,更是长治久安之举。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较强、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各族青少年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是关系
到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后继有人和兴衰成败的大事。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和必考课,是服
从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长期的战
略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强化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
到育人教育全过程中。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网络、媒体等舆
论阵地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团结,真正使广大青少年成为旗帜鲜、立场坚
定;增进友谊、增进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生力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
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引导各族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
族分裂的责任感,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青少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时代发
展的需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一小撮民族分裂主
义分子企图颠覆祖国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
义教育尤为必要。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当今社会原有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使
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做贡献。
第一,让青少年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友好团结,历史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载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册。例如: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内的《文成公主进藏》壁画,它反映了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第二,让青少年懂得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有些青少年认为,民族团结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学
生无关。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
大(8%),但分布地区很广。就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杂
居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个特点说明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融洽,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要靠各民族人民其中包括我们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可见,维护民族大团结,谁也
不能置身事外。第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青少年增强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有些新疆的青少年会问:我们新疆汉族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显然他们对加强民族团结持怀疑态度。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不但不能说服这些青少年,反而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
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力求做到使青少年心服口服。例如: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长期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兴建了许多大工程。像乌鲁木齐—库尔勒铁路的铺通,吐—哈油田的开发,独山
子乙烯工程的兴建等,无不体现了国家对我区所作的巨大努力。使我区大部分人
开始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邓小平说“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看那个地区能不能
发展起来。如果在那里的汉人多点,有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不是坏事,看待这样的问题要着重于实质,而不在于形式”。
第四,用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例,来点燃青少年的思想火花。
对校的青少年,学校可以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节日期间举行的“茶话
会”,以及“我能为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做些什么?”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青
少年学生加强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
对于那些已经出社会的青少年,就要需要利用社会中的一些有利因素对其进行教
育。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那么学校该如何配合社会
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呢?
中小学要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框
架内,在小学三四年级进行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在小学五六年级进行民族常识教
育,在初中一二年级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进行民族理论
常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
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
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搞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按规定课时安排教学。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小
学阶段考查,中考、高考和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
设,选拔优秀教师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工作。加大对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培
训力度,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使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做到进教材、进
课堂、进学生头脑。
社区和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
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安排,依托
社区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家庭是培养青
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
育方法,以自身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给孩子作出表率。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要着重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农村、企业、机关、部队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各界青年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使民族团
结教育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广泛组织各族青少
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寒暑假和各种契机,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
裂为主题,开展国情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事业。
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主题团队活动、夏令营、红色旅游、各族师生互访、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
面向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邀请民族宗教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
者、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作报告,聘请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
模范的代表担任课外辅导员,不断增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全社会积极营造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良好环境。大众传媒要通过制作以青
少年为特定受众的栏目和节目,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重点新闻网站和教育
网站要开设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网页和专栏,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活动。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等,要坚持面向青少
年、服务青少年,加大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免费开放的力度,开展专题教
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各族青少年参与进来。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特点,精心
创作生产一批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影视剧、动漫作品和游戏软件产品,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团结的深刻教育。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
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大计。当今中国,广大青少年具备优良的素质和崭新的风貌,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我们相信,只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就一定能够结出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果实。民族团结高如天。在这片
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共同建设家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期待民族团结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当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唱响“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之时,包括各民族青少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将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破坏势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力量。
6.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 篇六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指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利用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展望和探索未来所必须进行的。
一、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和支柱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就是团结和联合一切可以团结、可以联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凝聚在党的周围,并不断增强这一凝聚力,这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同时,中华民族凝聚力又是统一战线的支柱,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推翻三座大山,从客观条件来说,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反动政府的统治时期,不能很好地迸发出来,处于潜在、被束缚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统一战线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把它充分地释放出来,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2、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一切爱国力量凝聚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全体劳动者与进步人士凝聚起来,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当前和平时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把海内外一切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从学科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学归为政治学,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则是介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哲学角度来看,统一战线是一种关于联合的政治战略和策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一种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发展,将民族凝集成一个整体的、存在于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客观力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二、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统一战线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利用统战谋略推进民族融合的例子非常多。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他们在对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的战争中结成战略联盟,击败蚩尤后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的起源由此开始。唐代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实施统战战略,视中华与夷狄为一家,对周边民族实行以礼相待、和亲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民族对唐政权的向心力。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五代、宋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历史上苦难的一页,在倍受列强宰割的黑暗日子里,除却封建反动势力和卖国投降势力,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使得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吞并中国、都无法将中国完全变成其殖民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组织下,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
3、统一战线有利于为国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三大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聚焦到正在高速发展与变革的中国。但面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还是异常严峻的。从国际看,少数西方大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极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政治上,寻找各种借口干涉我内政;经济上,利用各种手段抬高我贸易与生产成本;军事
上,扶持台独分裂势力,并从空间上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从国内看,一方面,台独势力甚为猖獗,始终没有停止所谓的“正名制宪”、“去中国化”等分裂祖国的行动;“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活动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短缺、效率低下、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霸权的力量,消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瓦解一切阻碍我和平崛起的敌对势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统一战线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使命。
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构筑体系、加强宣传,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为此,要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观念体系,并大力宣传。要使各民族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特别是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对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各兄弟民族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并不仅仅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少数民族中的将领如左宝贵、马本斋同样也是民族英雄。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评选“中华英难”活动,用各民族共同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当代、昭示后人,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历史证明,民族凝聚力的状况总是和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物质生活状况是决定民族凝聚力状况的基础条件。只有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获得提高,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民族成员的自信心、自豪感才有可能激发出来,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统一战线要始终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建言献策;要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智力支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依托基层统战组织,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祖国的经济建设。
3、发挥优势、促进合作,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希腊人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并指出民主的基本内核是让人民当家作主。2000多年来,人类在民主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发了5号文件,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这是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各地统战部门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要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关系本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民主党派广大成员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大选拔党外干部力度,创新选拔党外干部方式方法,将真正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凝聚到党的周围;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4、协调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由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宽容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妥善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面对这些,统一战线要密切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重视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助他们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
(2)
妥善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讲话精神,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倡各民族相互亲近、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加各族群众的兄弟情谊;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制环境;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5、着力做好海外统战工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当前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横阻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台独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反华势力。解决这个问题最正确的政治策略就是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认真积极主动地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当前,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岸分隔已近六十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台湾民众既不接受台独,又想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政治权利。他们不希望两岸之间因为台独问题而燃起战火。统一战线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和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绝不”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时刻分析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统战策略,团结一切拥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势力,争取安于现状、反对战争的中间势力,打击以武拒统、坚持分裂的顽固势力;团结海内外一切华人、华侨和支持中国进行和平统一的国际正义力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岛内民心,最大程度地孤立台独分子和暗中支持其搞分裂的西方敌对势力,最大程度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6、大力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7.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 篇七
一、对法院文化的理性思考
法院文化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先进的法院文化体现法的精神本质, 是立志献身人类正义事业的司法工作者优秀品格的积淀。法院文化来源于实践, 运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它是法院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结果, 同时又指导法院群体的审判和实践活动。全国法院正在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基本价值目标。审判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院文化作用于整个诉讼进程的过程。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正确引导法院群体尤其是法官的品格与追求, 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法院管理水平, 确保法院建设顺利发展;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 改善法院形象。
从法院文化的构成来看, 法院文化以复杂的综合体系呈现于外界, 总体结构依照文化学科理论由物质要素、行为要素和心理要素组成, 结合法院文化的独特性, 通常将三要素分解为四个层次, 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是以有形的实物形态存在的, 能为外界直观感受, 并全面反映法院审判和管理活动特点的一切物质环境的总和。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审判与办公场所、物质装备、生活娱乐设施等, 是法院文化构成中的最表层部分;行为文化, 是法官及其辅助工作人员在审判活动、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行为是心理意识的外在表现, 受到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群体意识和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支配;规范文化, 也称制度文化, 指法院在从事审判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司法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 是指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意识和观念。它包括理想信念、司法精神、价值和管理理念等, 反映了法院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是法院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精神文化决定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 支配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 影响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法院文化对于法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法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 对于建设现代司法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浓厚的文化氛围、先进的文化方向, 对于法院队伍法律知识结构的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法官职业自豪感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法院文化又有利于法官队伍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 增强法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局。
2. 法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与其他文化必然会产生互动并相互影响, 进而对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起到辐射和促进作用。法院的审判、执行等工作, 时时处处与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产生直接的联系, 法院文化通过具体的审判、执行等工作得以体现出来, 从而使社会公众都能感受和了解法院文化, 扩大法院文化的影响。
3. 优秀的法院文化能激励法官的干劲和工作热情,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并从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 促进个人发展。这是法院文化的一种激励功能。法官群体是一个相对文化结构较高的社会群体, 法官职业对于他们来说, 决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 更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 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法院文化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公平与正义、效率与公平、清正廉洁、秉公办案、司法文明等理念, 使法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的热情和信心, 从而调动起法官爱岗敬业、谨慎裁判的积极性, 实现审判工作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法院文化建设的要点
1. 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法院共同的价值观。法院文化的核心是法院群体共同的价值观, 法院群体价值观决定着法官精神文化的基本格调和精神面貌, 为法院审判与管理实践规定了方向, 同时决定着法院文化的内容。法院群体是否具有崇高的价值观, 关系到法院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将司法公正视为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这应当成为法院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这一价值观始终占据法院群体的精神世界, 成为法院群体精神世界的最高理念, 把一切与之相抵触的价值观念从法院群体精神世界中清除一空。同时要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法院群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使其一切言行都严格约束在这一价值观所要求的规范之中。要通过法院文化建设, 引导和激发法官的自觉公正行为, 充分调动法院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2. 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法院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规则”, 存在于法院群体的意识中, 法院文化离开了法院群体根本无法独立存在, “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法院文化的基础。在法院文化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培养人, 通过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激励尊重、心理沟通等, 养成法院群体的职业尊荣,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 培养其命运共同感、工作责任心, 培育其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 促使每位法官充分释放其潜能, 施展其才华, 实现其理想。
3. 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人文特色的法院精神。法院精神是法院群体共同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管理哲学、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法院文化的灵魂, 是激发法院群体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内在动力。它是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有机结合, 主要包括:公平公正精神、崇尚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在法院文化建设中, 法院应当结合法院群体思想实际和法院发展目标, 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法院精神, 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院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 使之得到广泛认同, 以此作为一种精神支柱, 一种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行为准则, 使法院群体紧紧围绕设置的共同远景, 在法院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推动下, 思想上高度统一, 行动上高度一致, 朝着既定目标奋力拼搏。
四、北京法院文化建设的有益实践
近年来, 北京法院围绕首都工作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三个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 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整合法院资源, 浓厚文化氛围, 努力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 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1. 着力抓好思想文化建设。
近年来, 北京法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这一主线,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 始终保持干警思想稳定。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法官为人民”“听呼声、走百家、送温暖”以及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 切实统一干警的思想认识;倡导全市各级法院结合干警思想实际和法院发展目标, 认真总结和提炼“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创先争优”的首都法院精神。海淀法院提出了“无私奉献、自觉创新、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海法精神;朝阳法院提出了“精神状态一流、团结协作一流、规范司法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的法院目标等, 把缓解干警工作压力、保证干警心理健康, 作为法院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谈心活动、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网上论坛、举办心理卫生专题讲座等形式, 了解干警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 关注他们的家庭、婚姻、爱好、兴趣、取向, 帮助干警解疑释惑, 理顺情绪, 平衡心理,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着力抓好精神文化建设。
近3年来, 北京法院先后有8个法院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17个法院获得北京市先进法院称号, 11个集体荣立一等功。荣获英模天平奖章、先进法官、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各类荣誉的有590余人次。2010年度, 北京法院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4人, 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7人;运用多媒体、大屏幕等手段, 开展了首都“十佳法官”评选宣传活动, 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十佳法官”颁奖晚会;协助拍摄了《法官妈妈》和《真水无香》两部分别以尚秀云、宋鱼水为原型的电影。近两年来, 多次举办以案析理报告会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报告会, 弘扬典型的先进事迹;与《北京日报》合办了《法制专刊》, 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党报与政法机关合办的周刊, 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办了《城际特快·经济法眼》节目, 与北京新闻广播联合创办了《庭审实录》, 电台主持人与法官空中连线, 让法官报道法院新闻, 建立了北京法院互联网, 日平均点击量20万余次, 居于全国法院网站第一名。
3. 着力抓好规范文化建设。
北京高院党组始终把法院文化建设当作重要工作, 利用党组会、中心组学习, 民主座谈会等形式, 研究制定构建法院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年初的全市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要求, 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 要求全市各级法院把法院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法院发展总体规划, 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指导, 确保法院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4. 着力抓好行为文化建设。
注重整合全市法院的文化资源, 成立了“首都法官艺术团”, 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法院文化工作的开展。艺术团成立近6年来, 组织开展了“歌声献给党”大合唱比赛、“情铸天平”颁奖晚会、“人文奥运、礼仪北京”职业礼仪活动、“迎奥运、强素质、树形象”文艺汇演等8场文化活动。另外, 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 运用多种文化载体, 注重发挥党团工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开展多种经常性、群众性的文体活动, 不断营造浓厚的法院文化氛围。主动创新发现培养文艺人才的工作机制, 开发制定了《北京法院各类专长人才信息采集管理办法》, 加大对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力度。
5. 着力抓好物质文化建设。
近年来, 北京法院在硬件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心血、财力和精力。一座座精心设计施工的审判办公大楼巍峨庄严, 智能化程度较高, 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高效的理念, 成为传播司法文明的窗口和阵地。在注重法院文化外在形式的同时, 更注重法院文化的内涵建设。一个个具有法院特色的艺术雕塑、摄影绘画等作品被精心设计在法院的每一角落。海淀法院把宪法条文刻成浮雕, 制成“宪法墙”;东城法院的艺术浮雕——“法律之光”, 象征司法的阳光将会传播到每一位当事人;石景山法院的雕塑——“神圣的使命”, 寓意着作为一名法律的捍卫者, 将始终铭记自身对国家、对人民的职责。
在狠抓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开展了人性化的关爱活动, 建立“爱心互助基金”;在规范工资后物质激励手段不足的情况下, 北京高院党组充分挖掘现有条件下的各种机会资源, 形成了以出国考察、外出疗养、参加培训等为主要方式的机会分配体系, 将机会分配与现实表现、工作业绩、日常考核等紧密挂钩, 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热情。
8.开展国旗研究凝聚民族精神 篇八
关键词:国旗研究;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84-1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在日益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要求学生从小具有包容、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超前、优秀的综合素质,成为拥有“世界眼”的小公民。
学校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建立在园区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平、责任、尊重、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人文素质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有一定“抓手”,为了让学生了解各国的文化与历史,我们尝试从研究各国国旗的实践性活动入手,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切入点小,易于开展有实效的研究性活动。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每面国旗肯定是和它的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紧密相连的。在研究国旗的同时,学生也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历史。
研究内容:
以五大洲为划分,选择各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国旗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为:国旗的图案、国旗图案设计介绍、国旗设计者、国旗的象征意义、与国旗图案相关的物品或图案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作研究小报,展示交流等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过程:
1.分工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国家的国旗进行研究。一人或几人负责有关国旗内容的研究,从分工合作,到资料的收齐,乃至于版面的设计等,孩子们人人参与,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合作中互相尊重、理解,最终达到收获与创新的目的。
附研究要求表格:
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主题:马来西亚国旗
1.小报内容:
(国旗图案,国旗图案介绍,设计者,国旗的象征意义,和国旗图案相关的物品图案等)
2.交流形式:
(1)完成A4彩色纸小报(打印、剪贴或手绘相结合)
(2)设计的电子小报发至班级家园网“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帖。
2.资料展示
(1)学生制作A4纸大小的小报,班级中布置一块栏板,进行某个国家国旗的专题介绍;每个班级推荐优秀小报,集中展示于海报板上,放置在学校文化长廊中,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学习。
(2)利用班级博客的交流平台,通过发专题贴的形式,让学生上传制作的电子小报或者收集的有关研究国家国旗的相关资料。积极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的大途径,为学生随时浏览学习提供方便。
3.小组交流
为了让孩子的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示,为了丰富交流形式,学生不是单单停留在资料的收集与展示层面,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口头交流的能力,使学生的研究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分享。
研究收获:
1.立足传统,注重对各国文化的认同与弘扬
通过研究,学生对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旗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知道了许多和国旗相关的知识,研究了各国的文化与历史。
国旗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和标志,是民族意志的缩影。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的经数百年不变,有的则随着政权的更迭而变化国旗的图案和色彩。国旗图案与色彩所体现的意义因民族感情、国家意志、文化传统与审美情趣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各国国旗图案、式样、颜色、比例均由本国宪法规定。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历史及民族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国旗在色彩的选配上各不相同。
国旗中色彩的寓意:
在国旗上,每一种色彩都有特定的含义,或象征着某种精神或某种力量,甚至一段古老而寓意深刻的历史传说。红色在国旗上运用较为普遍,一般象征欢乐、胜利和革命。绿色大多表示农业、森林、国土和自然资源等。白色表达了人们对纯洁、和平、希望与公正的渴望。蓝色一般象征海洋、河流、湖泊和天空等。黄色则代表阳光、矿藏和财富。红白蓝大多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2.关注技能,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学会分工合作,商量研究,组织调配,在共同协调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呈现出研究的成果,才能从中有所收获。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际等实际能力。这样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锻炼与提高的过程。
3.放眼世界,培养“世界公民”的视野与胸怀
【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推荐阅读: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12-05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07-12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08-21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09-27
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06-30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活动课12-10
第十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文化08-17
中考政治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06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12-05
民族文化传承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