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本科论文

2024-10-31

药剂学本科论文(精选8篇)

1.药剂学本科论文 篇一

武汉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药剂学》试卷(A)

学号姓名院(系)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OTC2.emulsions

3.Isoosmotic solution4.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5.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6.intrinsic solubility

7.Aerosol8.Newtonian fluid

9.Suppositories10.prodru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

2、固体分散体的类型有()、()、()。

3、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

4、缓、控释制剂释药的主要原理有()、()、()、()、()。

5、影响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

1.在制剂中常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用的有()

A碳酸氢钠B 焦亚硫酸钠C依地酸钠D硫代硫酸钠

2.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

A 助悬剂B润湿剂C增溶剂D絮凝剂

3~4题共用以下条件

制备复方硫磺洗剂的处方组成份如下:

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甘油100ml,CMC-Na 5g,加蒸馏水至1000ml

3.处方中甘油的作用为()

A.润湿剂

A.润湿剂B.助悬剂 B.助悬剂C.主药C.絮凝剂D.等渗调节剂3D.反絮凝剂 4.CMC-Na的作用为()

5.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 C肌肉注射D都不是

6.从溶出速度考虑,稳定型()亚稳定型。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

7.下列公式, 用于评价混悬剂中絮凝剂效果的是()

A.ζ=4πηV/eE

A.家兔法B.f= W/G-(M-W)C.β=F/F∞D.F=H/H0B.鲎试剂法C.A和BE.dc/dt=kSCs 8.热原检查的法定方法是()D.超滤法

9. I2 + KI → KI3,其溶解机理属于()

A.潜溶B.增溶C.助溶

10~13共用下列条件

a 静脉脂肪乳剂,b 干扰素鼻腔喷雾剂,c甘油栓d.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剂e Vc注射液 ,f 注射用 1

阿糖胞苷,g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10.有可能同时要求无菌、无热原和澄明度检查的制剂种类是:A.a, b, cBa,eCa,d,cD.eE.d,e 11.应检查水分含量的是:A.f,bB.f,gC.c,gD.f

12.符合分散相粒子的直径<1um,达80%,不得有大于3um微粒标准的制剂是:()13.检查融变时限的制剂是()

14.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甲醛溶液(37%)是作为()A.稀释液B.固化剂C.凝聚剂15.苯甲酸在下列溶液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

A.pH 5-6B.pH大于8C.pH 4以下D.pH7

四.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GMP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2.若消除半衰期为2h,即表示在该药的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2h。()

3.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前需用注射用水溶解。()

4.冷冻干燥过程中产生喷瓶的原因有产品预冻温度过高,冻结不实或升华时,供热过大,温度超过共熔点。()

5. 渗透泵片剂的释药机理是片剂膜外渗透压大于膜内渗透压,将药物从细孔压出。()6.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7.片重差异受压片时颗粒流动性的影响。()8.药物溶解度与药物粒子大小无关。()9.粉体的休止角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10.输液的渗透压可以为等渗或偏高渗,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五、处方分析(指明制成何种剂型、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每题5分,共10分)1.剂型()

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52.5g淀粉浆(10%)适量干淀粉5.0g硬脂酸镁3.6g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

2.剂型()Vc 104g()碳酸氢钠49g()))

亚硫酸氢钠2g(制备工艺: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试述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试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3.简述热原的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4.解释公式Log)EDTA-2Na 0.05g(D.洗脱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S22M11

()中各参数并说明公式意义 S1RTr2r1

5.简述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任课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武汉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药剂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

1.over the counter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药品。

2.乳剂: 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3.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4.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5.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

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到肝、脾等器官6.特性溶解度: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7.气雾剂 :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8.牛顿流体: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与剪切速度D成正比,为牛顿粘度定律,遵循该法则的液体称为牛顿流体

9.栓剂: 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10.前药: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能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使活性的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二、填空题

1.处方工艺、辅料等;稳定性实验,溶出度实验,生物利用度 2.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态溶液;共沉淀物

3.细菌的种类与数量;药物性质与灭菌时间;蒸汽的性质;介质的性质 4.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渗透压原理;离子交换原理

5.PH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型剂

三、选择题

C、A、A、B、A、B、C、A、C、B、D、A、C、B、C

四、1.R 2.R 3.R 4.R 5.F 6.F 7.R 8.F 9.F 10.R

五、处方分析 1.片剂

其中红霉素为主药,淀粉为稀释剂,淀粉浆为粘合剂,干淀粉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制备工艺为:湿法制粒压片法 2.注射剂

Vc为主药,碳酸氢纳为缓冲剂,亚硫酸氢钠为抗氧剂,EDTA-2Na为螯合剂,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溶剂

制备工艺: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称量、配制、过滤、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

六、简答题

1.无菌、无热源、澄明度、安全性、渗透压、pH、稳定性、降压物质

2.改变晶型、制成可溶性盐、改变温度、调节pH、粉碎药物、使用混合溶剂(潜溶)、使用表面活性剂(增溶)、使用助溶剂等

3.热源的性质:耐热性、过滤性、吸附性、水溶性、不挥发性、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除去热源方法: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超滤法以及其他等

4.这是Ostwald Freundlich方程式,其中S1和S2分别是半径为r1和r2的药物溶解度;σ:表面张力;ρ:固体药物的密度;M:分子量;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该方程表示:当药物处于微粉状态时,若r2< r1,r2的溶解度S2大于r1的溶解度S1。混悬剂溶液在总体上是饱和溶液,但小的微粒的溶解度大而在不断的溶解,对于大微粒来说过饱和而不断的增长变大,这时必须加入抑制剂以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以保持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5.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2.药剂学本科论文 篇二

1 实施对象与评价实施效果的方法

1.1 实施对象

以2006级和2007级本科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为实验班,在教学中实施药物制剂创新设计。

1.2 评价实施效果的方法

(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生对调查内容的态度及效果评价。(2)纵向对比法,期末考核设计了实验设计题,将实验班的成绩与传统教学方法的2004级和2005级各专业学生的实验设计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 实施过程

2.1 理论教学中创新设计的渗透

理论教学中,学习了每一个基本剂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一个与该剂型有关的实验设计,例如,学习了混悬剂之后,给学生的设计题是“某药物欲制成5%混悬剂,已知该药物不溶于水,但具有亲水性,请设计试验筛选助悬剂。”问题给出后,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通过老师的梳理总结使学生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理论课堂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用专业的思维去解决专业的问题,这样同学会逐步掌握乳剂、注射剂、片剂、软膏剂及栓剂等基本剂型的研究思路———即药剂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在基本剂型讲解结束后,会给学生几个特征鲜明的药物,让学生根据药物的特点,通过查阅资料等来进行药物制剂的创新设计,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进行讨论。

2.2 实验教学的限制性创新设计

所谓限制性创新设计是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并完成实验。限制的条件是所用的药品和辅料都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中用过的,但所设计的实验必须是实验课上未做过的,2例1组,要求实验方案相对于实验题目要设计完整,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的时间是6学时,做实验的时间不得超过8学时。每组设计好后与老师汇报讨论,设计方案通过后即可开始实验。

2.3 无限制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

在药剂学课程结束的前一个月给同学布置任务,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药学相关文献进行药物制剂创新设计,题目自拟,内容可以涉及药物制剂研究的各个方面,在药剂学课程结束后一周,以答辩的方式进行无限制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考核。

2.4 创新设计考核

一是,无限制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考核。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创新设计,制作PPT,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标准见表1。考核实施办法:(1)考核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按专业分成大组进行,其中每10人设立一小组,由另一专业的一名同学主持。(3)每人对自己创新设计陈述3~5 min,内容包括:设计背景,拟解决的问题,预计达到的目标,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和同学提问1~2 min。(4)由评审组根据考核标准打分。评审组由两名老师和另一专业的七名同学组成,采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记分方式,最后求出平均分数记为考核成绩。(5)成绩审核组由一名老师和两名另一专业的学生组成。每一小组公布一次成绩。(6)满分100分,最后成绩按20%计入期末总成绩。

二是,试卷中的实验设计考题,在考试题中,我们有8分的实验设计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及所给的条件下设计出合理的药物制剂及实验方案。

3 实施结果

3.1 调查问卷结果

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进行调查问卷,对2006级和2007级本科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发出问卷165份,收回165份,统计结果见表2。

3.2 成绩分析结果

期末考核设计了实验设计题,将实验班的成绩与传统教学方法的2004级和2005级各专业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2006级和2007级药学类各专业的学生实施了药物制剂创新设计后,试卷上实验设计题的最高分是8分,平均分6.9分;2004级和2005级的学生未实施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试卷上实验设计题的最高分是7.5分,平均分5.1分;从结果看,两者的最高分并不具有很大的差异,而用统计学处理后(PASW Statistics 18统计结果),平均分的P<0.05,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教学过程中开设药物制剂创新设计环节持肯定态度,83.3%的同学感兴趣;同学们对药物制剂创新设计产生的效果的评价也是肯定的:74.1%的同学在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文献检索能力,68.4%的同学通过药物制剂创新设计,掌握了药剂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62.6%的同学认为创新能力提高了,71.9%的同学认为提高了综合表达能力。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施药物制剂创新设计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施了药物制剂创新设计后,实验设计题的平均分显著提高,也就是说,通过药物制剂创新设计的训练,提高了同学们整体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的能力,而非个别成绩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中实施药物制剂创新设计值得推广。

从实践过程来看,一个教学改革的方法能否具体实施或能否坚持经常,最关键的是看它的可操作性,而可操作性是否强还要看改革的定位。我们实施药物制剂创新设计的定位就是循序渐进地让同学们掌握药剂学创新思维的方式,形成了这种方式,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理论课上的渗透,即从每讲到一个剂型都要让同学们设计一个与该剂型有关的小实验开始,到根据药物的特点开发基本剂型的药物制剂的设计;从限制性创新设计的实践到无限制创新设计的讲解和考试题中的实验设计,使同学们创新设计的意识和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比如在限制性创新设计中有的同学设计了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及泡腾崩解剂的筛选,当同学们看到自己设计制备的泡腾片在水中泡腾的壮观场面,深深地体会到了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其实就是到了这个阶段同学们对创新设计也还处在一个懵懂的时刻,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这时适时地开展了无限制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就显得很关键了。同学们在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和阅读之后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剂学的同行都明白,单纯的基本剂型的创新是很难发到杂志上的,而发表杂志上的基本上都有制剂的新技术、新剂型的设计研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同学们才能对制剂的新技术、新剂型有深刻的认识,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至此,整个药剂学的创新思维才算完整。

我们的定位是让同学们最后通过无限制的创新设计掌握药剂学的创新思维方式,最后应用到考试题的实验设计及毕业后的工作中,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们不要求一定是原创,也就是说,同学们可以自己创新设计,而且鼓励原创,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找到一篇你最喜欢的或最感兴趣的研究文献,然后按照要求弄明白这篇文献研究设计的背景,拟解决的问题,预计达到的目标,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能在规定的时间表述清楚,这对本科的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了[5]。我们规定的时间是3~5 min,不能超过5 min,超过要扣分,因此同学们要把问题阐明,必须自己首先弄通并掌握,理清思路,然后才能概括总结出来,这是一个创新思路的发掘和整理过程,这是一个创新思维能力的很客观的反应。这种创新设计的全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不掺杂老师的任何意见,目的是看学生到底能掌握到什么程度。为了使学生把它完全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参与进行,包括评委的九分之二是学生,考核过程的主持和成绩的审核主要由同学来参与。此外,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原创设计的积极性,每个班级还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发奖励证书。实施2年来,药物制剂创新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深受同学的欢迎,同学参与的热情很高,答辩过程认真、准备充分,同学们提问积极,因此都获得了理想的成绩,而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获奖的同学基本都是原创的、综合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同学感慨很深,原来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从容地讲话,现在能表达自如了,而且两届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答辩以及在药厂从事制剂研究工作的同学也深感受益,考研中报考药剂学研究方向的同学逐年增加。

存在的问题是在成绩的对比分析中,采用了纵向对比分析,即实施创新设计的年级的成绩与未实施的年级的成绩进行的对比分析,如果能进行同一届学生的平行性实验,将使结果更客观[6]。

摘要:在药学类本科药剂学教学中实施了药物制剂创新设计,通过理论教学中创新设计的渗透、实验教学的限制性创新设计、无限制的药物制剂创新设计等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药剂学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药物制剂,创新设计,药剂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华,张良珂,张景勍,等.药剂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472-473.

[2]贾乙,唐渊,刘雅,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87-88.

[3]邢蓉,陈根德,王秀,等.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药事,2010,24(10):1027-1029.

[4]胡润淮.用创新性思维指导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53-2054.

[5]胡海燕,吴传斌.药剂学进展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09,25(1):25-28.

3.浅谈《药剂学》的学习方法 篇三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代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润滑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1]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4.药剂学试卷 篇四

1、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2、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B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3、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4、下列关于药典叙述错误的是 D

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B、药店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

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D、药典中收载已经上市销售的全部药物和制剂

E、一个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B

A、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

B、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D、国家药品监督局制定的药品标准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的法典

6、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使用的版本为 E

A、1990年版B、1993年版C、1995年版D、1998年版E、2000年版

7、新中国成立后,哪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 B

A、1950年B、1953年C、1957年D、1963年E、1977年

8、下列哪种药典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统一世界各国药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而编纂的 A

A、《国际药典》Ph.IntB、美国药典USPC、英国药典BP

D、日本药局方JPE、中国药典

9、各国的药典经常需要修订,中国药典是每几年修订出版一次 C

A、2年B、4年C、5年D、6年E、8年

10、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括在下列哪一项中 C

A、凡例B、正文C、附录D、前言E、具体品种的标准中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2] AB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

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

1、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 A2、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 B

[3—6]

A、物理药剂学B、生物药剂学C、工业药剂学D、药物动力学E、临床药学

3、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A4、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学人教育社区 B

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是研究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也是药剂学重要的分支学科。C6、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D

三、X型题

1、下列关于制剂的正确表述是 BDE

A、制剂是指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C、同一种制剂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D、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E、红霉素片、扑热息痛片、红霉素粉针剂等均是药物制剂

2、下列属于药剂学任务的是 ABDE

A、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B、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C、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

D、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E、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3、下列哪些表述了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ABCE

A、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D、剂型决定药物的治疗作用

E、剂型可影响疗效

4、药物剂型可按下列哪些方法的分类 ABCD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

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

5、以下属于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的是 ACDE

A、物理药学B、生物化学C、药用高分子材料学D、药物动力学E、临床药学

6、处方可分为 ABE

A、法定处方B、医师处方C、私有处方D、公有处方E、协定处方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E

A、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B、法定处方主要是医师对个别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

C、法定处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造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需遵照其规定

D、医师处方除了作为发给病人药剂的书面文件外,还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E、就临床而言,也可以这样说:处方是医师为某一患者的治疗需要(或预防需要)而开写给药房的有关制备和发出药剂的书面凭证

8、下列关于非处方药叙述正确的是 BD

A、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B、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C、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D、目前,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俗称

E、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因此对其安全性可以忽视

9、属于中国药典在制剂通则中规定的内容为 ABDE

A、泡腾片的崩解度检查方法

B、栓剂和阴道用片的熔变时限标准和检查方法

C、扑热息痛含量测定方法

D、片剂溶出度试验方法

5.药剂学总结 篇五

【概述】液体制剂: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和分散程度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

态的制剂。液体制剂的特点:

1.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2.给药途径广(内、外服),3.服用方便,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混悬液型制剂的粒子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 4.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 液体制剂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低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溶胶剂、乳剂、混悬剂 2)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低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溶胶剂、乳剂、混悬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1)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2)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

(3)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4)毒性小、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

5.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6.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携带和服

用。

4.减少胃肠道刺激,5.稳定性差(降解、霉变),6.携带、运输不便。

1.增溶剂(Solubilizer):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 HLB 为 15 ~ 18。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

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2.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不是表面活性剂。

3.潜溶剂(cosolvent):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潜溶剂。4.防腐剂(Preservative)

液体制剂的防腐作用方式:蛋白质变性、竞争辅酶、增加通透性

优良防腐剂的条件:

①在抑菌浓度范围内无毒性和刺激性,用于内服的防腐剂应无异味

②抑菌范围广,抑菌力强; 常用的防腐剂

1、羟苯烷基酯类parabens,尼泊金类 : 酸性、中性溶液C数,抑菌作用,溶解度混合使用

2、苯甲酸benzoic acid、苯甲酸钠:酸性溶液(pH3-5)

3、山梨酸sorbic acid:酸性溶液 pH4,易被氧化

4、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5、醋酸氯乙啶:又称醋酸洗必泰,为广谱杀菌剂

③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到所需的抑菌浓度

④不影响药剂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效的发挥 ⑤防腐剂也不受药剂中药物及其他附加剂的影响 ⑥性质稳定,不易受热和药剂 pH 值的变化而影响其防腐效果,长期贮存不分解失效。

矫味剂:

 甜味剂---甜菊甙、糖精钠、阿司帕坦,亦称蛋白糖(糖尿病病人) 芳香剂:香料、香精—薄荷油

 胶浆剂:海藻酸钠、阿拉伯胶、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的胶浆 炮腾剂:酸+NaHCO3CO2

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如蔗糖、单糖浆、矫味糖浆、甜菊苷

合成甜味剂:如糖精钠、阿司帕坦

芳香剂天然香料:如薄荷水、桂皮水

人造香料:如苹果香精、香蕉香精

矫味剂

胶浆剂天然:阿拉伯胶、琼脂、明胶

半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

泡腾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碳酸钠

着色剂:

着色剂:改善外观,识别浓度、用法天然色素合成色素(其它附加剂:抗氧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低分子溶液剂:

 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离子或小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 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酊剂、醑剂、甘油剂、涂剂 芳香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醑剂(spirits):系指挥发性药物制成的浓乙醇溶液。

酊剂(tincture):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用途:消毒防腐药,用于肤感染和消毒。

甘油剂(Glycerins)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用途:消毒防腐,用于口腔黏膜感染,牙龈炎、冠周炎及牙周炎的消炎。

涂剂(Paint):系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碘涂剂。

高分子溶液剂

概念: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以水为溶剂→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胶浆剂

混悬剂中的助悬剂、乳剂中的乳化剂、片剂的包衣材料、血浆代用品、微囊、缓释制剂等都涉及高分溶液◎以非水溶剂→非水溶性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性质:

 高分子化合物的带电性(带正电的高分子水溶液:琼脂、血红蛋白、碱性染料(亚甲蓝、甲紫)、明胶、血浆蛋白等;带负电的高分子水溶液: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鞣酸、树脂、磷脂、酸性染料(伊红、靛蓝)、海藻酸钠等。) 高分子化合物的水化作用(盐析、絮凝) 胶凝性

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高分子溶液是粘稠性流动液体,常用作助悬剂

溶胶剂

概述:固体药物细微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粒径1-100nm。

性质:

1.光学性质

2.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

3.动力学性质 布郎运动 4.稳定性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制备分散法:胶体磨、超声 ;凝聚法:物理、化学凝聚

混悬液

概述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粒度0.5-10m、非均相分散体系、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不稳定)

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①不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药剂应用;

②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剂; ③两种溶液混合由于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产生难溶性化合物;

④与溶液剂比较,为了使药物缓释长效。

⑤与固体剂型比较,为了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⑥固体剂型胃局部刺激性大的情况,可考虑用混悬剂。(但对于毒剧药物或剂量太小的药物,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则不宜制成混悬剂应用。)

4)混悬剂的粘度应适宜,倾倒时不沾瓶壁; 5)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布,不易流散; 6)不得有变质现象;

7)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8)干混悬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1)药物本身化学性质应稳定,有效期内药物含量符合要求;

2)混悬微粒细微均匀,微粒大小应符合该剂型的要求;

3)微粒沉降缓慢,沉降后不结块,轻摇后应能迅速分散;

混悬剂的稳定性

粒子沉降:

Stock’s公式V = 2 r2( 1- 2)g / 9助悬剂:  ,( 1- 2)亲水性,防止结晶转型 甘油、阿拉伯胶、MC、CMCNa 微粒的电荷、水化:

解离、吸附---荷电;双电层---电势;电解质---絮凝,破坏絮凝、反絮凝:

自由能正比表面积F=A絮凝flocculation:表面积A 絮凝剂:适当的电解质,如枸橼酸盐 结晶增长、转型(微粒的大小不同):

Ostwald Freundlich 方程:0.1um时,由小变大

研磨过程中药物会形成无定型,溶解过程,会从无定转为稳定型,析出结晶。分散相的浓度、温度:

浓度,稳定性

温度变化影响混悬剂的溶解度、溶解速度、沉降速度、絮凝速度、破坏网状结构……

混悬剂的稳定剂

助悬剂:高分子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硅酸盐类、触变胶

润湿剂(HLB值7-11):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磷酯类、泊洛沙姆等。(此外,乙醇、甘油等也可作润湿剂。)

絮凝剂、反絮凝剂:电解质的种类、离子价数、用量; 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等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分散法:粗颗粒—粉碎—适宜粒度—分散于分散介质

凝聚法:物理凝聚法:醋酸可的松滴眼剂 ;化学凝聚法:胃肠道透视的 BaSO4

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1.微粒大小的测定:关系到质量、稳定性、药效、生物利用度。

2.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指的是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评价稳定性、助悬剂、絮凝剂、处方设计。F = V / VO = H / HO 3.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稳定性

乳剂水相--W油相---O

概述指的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匀

相液体分散体系。(液滴0.1-100m、非均相分散体系、热力学不稳定)

乳剂的基本组成 :W / O,O / W,W/O/W,O/W/O

乳剂的特点:

生物利用度高 ;油性药物,剂量准确,服用方便;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靶向性

乳剂的类型:

普通乳 1~100 μ m 乳白色不透明液体

 亚微乳 0.1~0.4 μ m 可静脉注射(常控制在 0.25~0.4 μ m) 纳米乳 0.01~0.10 μ m乳化剂

乳剂:水相、油相、乳化剂(作用:降低表面张力、形成乳化膜)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1.化能力强,形成稳定的乳化膜 2.无毒、无刺激性(生理适应性)3.对pH、温度、其它成分耐受

乳化剂的种类:

1.表面活性剂类: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2.天然乳化剂:

 O/W,亲水性强,粘度大(稳定剂),可

内服, 乳化能力弱(混合使用),需加防腐剂, 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

3.固体微粒乳化剂:固体粉末吸附于油水界面

接触角〈90,O/W;  〉90 ,W/OO/W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 4.辅助乳化剂:乳剂稳定性 粘度、乳化膜强度 W

:海藻酸钠、西黄蓍胶、MC、CMC-Na O:蜂蜡、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W/O →氢氧化钙、氢氧化锌

乳化剂的选择:

混合乳化剂的选择:油相对HLB值的要求 1.适应性:W/OO/W 2.乳化膜的牢固性 3.粘度,稳定性

4.非离子型乳化剂可混合使用,5.阴、阳离子型乳化剂不能混 6.混合乳化剂HLB的计算

乳剂的形成理论:

稳定的乳剂:分散成微小的乳滴、提供乳剂稳定的必要条件 1)降低表面张力:

分散---表面积---表面自由能

乳化剂---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稳定 乳化剂---制备过程中减少能量 1cm→6cm21μm →600000cm2 3)确定乳剂的类型:

基本的乳剂类型是W/O和O/W,乳化剂的性质、HLB

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阻止乳滴的合并

单分子乳化膜:表面活性剂类(强)多分子乳化膜:天然乳化剂、粘度大 固体微粒乳化膜:硅藻土、氢氧化镁

乳化剂亲水、亲油性是决定乳化剂类型的主要因素。亲水性太大极易溶于水,反而是形成的乳剂不稳定。

乳剂的稳定性:

 分层(乳析)减少密度差、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絮凝:可逆的聚集电位降低---电解质  转相: 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 合并与破裂:不可逆  酸败:加入抗氧剂和防腐剂

乳剂的制备:

1.油中乳化法(干胶法)

油:水:胶 = 4:2:1 制成初乳后,再加其它物质挥发油 2:2:1,液体石蜡3:2:1 2.水中乳化法(湿胶法)油:水:胶 = 4:2:13.新生皂法:

制备过程中两相界面发生反应,生成乳化剂 植物油中的有机酸 + 碱——生成皂类乳化剂 硬脂酸、油酸 +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乙醇胺4.两相交替加入法:

每次少量加入W或O相 乳化剂的用量多时可采用此方法

5.机械法 6.微乳的制备 7.复合乳剂的制备

不同给药途径的液体药剂:

搽剂、涂膜剂、洗剂、滴鼻剂、滴耳剂、含漱剂、滴牙剂、灌肠剂、灌洗剂、合剂()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概述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灭菌法:是指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杀灭或除去的方法或技术。无菌: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法:是将制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的一种技术或控制技术。消毒(disinfection):是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技术。防腐(antisepsis):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

(药剂学中采取灭菌措施的基本目的是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治疗作用及用药安全。因此选择灭菌方法时必须结合药物的性质加以全面考虑。故灭菌法的研究对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所谓的菌就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灭菌方法不同,灭菌效果也不同,而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是指直接注射于体内或直接用于创面、黏膜等的一类制剂)定义:

灭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无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灭菌与无菌技术的目的:

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

无菌操作法

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

灭菌法化学药剂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干热空气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物理灭菌技术

热灭菌法:利用热能将微生物进行杀灭的灭菌技术。

加热可以破坏蛋白质与核酸中的氢键,导致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核酸破坏,酶失去活性,致使微生物死亡。灭菌所需热量与灭菌量、灭菌时间、湿含量等有关。

火焰灭菌法 :

直接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的方法。灭菌迅速、可靠、简便,适用于耐火焰材质的物品,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用具的灭菌,不适用于药品的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法:

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由于干燥状态下微生物的耐热性强,必须长时间受高热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一般认为繁殖性细菌在100℃以上干热1h即可被杀死,而耐热性细菌芽胞在140℃以上时才能使杀菌效率急剧增长。在180℃,灭菌2h或在260℃,灭菌45min对于细菌芽胞的杀菌能力如同繁殖体

干热空气灭菌法条件:

有的药典规定为135~145℃灭菌需3~5h;160~170℃灭菌需2~4h;180~200℃灭菌需0.5~1h。这只是一般标准,必须通过实验,在保证灭菌物品无损害的前提下指定完全灭菌的温度与时间。

6.药剂学真题模拟 篇六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药剂学

答案: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

答案:在供应临床用以前,根据治疗需要,必须将原料药制成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形式,即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

答案:一种药物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制成某一剂型所得的具体药品称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4、制剂学

答案:研究药物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科学。

5、DDS 答案: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的总称。

6、药典

答案: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篆,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法定处方

答案:指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它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制备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应遵照法定处方的规定。

8、医师处方

答案:是医师对特定患者的特定疾病用药的书面凭证,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

9、处方药

答案: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处方药。

10、非处方药

答案:患者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非处方药。

二、填空题

1、根据临床需要,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形式,称为______。

答案[剂型]

2、生物药剂学是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与_______之间关系的药剂学分支学科。

答案[药效]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_____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答案[合理应用]

4、药物剂型按形态可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_____等类型。

答案[气体]

5、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和固体分散型。

答案[微粒分散型]

6、药物剂型的作用体现在: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些剂型可产生___作用和影响疗效。

答案[靶向]

7、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___的法典,由组织编纂,由政府颁布施行。

答案[药品标准、规格;国家药典委员会]

8、美国药典简称_ _。

答案[USP]

9、英国药典简称______。

答案[BP]

10、日本药局方简称。

答案[JP]

三、单选题

1、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_____ A.制剂学 B.方剂学 C.药剂学D.调剂学

答案[C]

2、根据临床需要,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形式,简称______ A.方剂 B.调剂 C.剂型 D.制剂

答案[C]

3、以下有关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B.一种药物只能制成一种剂型

C.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的剂型

D.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答案[B]

4、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______ A.药物动力学 B.生物药剂学 C.物理药剂学 D.以上三者均是

答案[D]

5、以下有关物理药剂学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机理及过程的一门学科

B.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有关剂型的设计、制备、质量等的一门学科

C.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的一门学科

D.研究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答案[B]

6、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GCP B.GMP C.药典D.GLP 答案[C]

7、迄今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共为 个版次

A.6个版次 B.9个版次 C.7个版次 D.8个版次

答案[D]

8、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为

A.USP B.GMP C.BPD.JP 答案[C]

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的时间是_____ A.1949年B.1953年 C.1963年 D.1977年

答案[B]

10、下列关于药典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B.药典由政府颁布、执行

C.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

D.新版药典出版前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增补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D] 11.我国医药工业第一次试行GMP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82年 C.1990年 D.1995年

答案[B]

四、多选题

1、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药物制剂基本理论 B.药物制剂质量控制

C.临床应用 D.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答案[ABCD]

2、有关药剂学概念的正确表述有

A.药剂学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

B.药剂学研究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

C.药剂学研究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

D.药剂学研究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

答案[AD]

3、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为一、二两部

B.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C.由卫生部组织编纂

D.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BD]

4、下列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B.处方药、非处方药必须由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生产

C.处方药不可在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

D.处方药、非处方药均可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宣传

答案[CD]

5、以下属于法定处方的是

A.《中国药典》收载的处方

B.《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C.医院的处方集

D.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答案[AB]

五、综合题

1、简述药剂学各分支学科的定义(最少三个学科)。

答:药剂学各分支学科的定义如下:

①工业药剂学:是应用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药物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一门科学。

②物理药剂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剂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的学科。

③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药物剂型设计和制剂的处方中各种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制备、性能与应用的学科。

④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和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⑤药物动力学: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经时过程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量化指标。

2、简述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答:药典的性质与作用:①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②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③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④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

上起到重要作用。

3、试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

答: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调配、购买,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简称OTC)是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治疗常见轻微疾病。

4、药物剂型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答:药物剂型有四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二是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和固体分散型;三是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剂型,故不常用。四是按形态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第二章 液体制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助溶剂

答案: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2、潜溶剂

答案: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3、溶液剂

答案: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4、芳香水剂

答案: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5、糖浆剂

答案: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含糖量一般为65%(g/ml)以上。

6、醑剂

答案: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7、酊剂

答案: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或浸出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8、甘油剂

答案: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9、涂剂:

答案:系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

10、高分子溶液剂

答案: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11、溶胶剂

答案:系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12、混悬剂

答案: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13、絮凝

答案:系指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δ-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间产生聚集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

14、反絮凝

答案:系指在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转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

15、助悬剂

答案:系指通过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而发挥稳定作用的物质。

16、乳剂

答案: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经乳化后其中一相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17、洗剂

答案: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外用液体制剂。

18、滴鼻剂

答案:系指将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澄明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供滴入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

19、滴耳剂

答案:系指将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水溶液,或由甘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和分散介质制成的澄明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供滴入外耳道用的液体制剂。

20、含漱剂

答案:系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

21、灌肠剂

答案:系指灌注于直肠的水性、油性溶液或混悬液,以治疗、诊断或营养为目的的液体制剂。

22、滴牙剂

答案:系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

23、合剂

答案:指以水为溶剂,含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的内服液体制剂。

二、填空题

1、复方碘溶液处方中的碘化钾起 作用。

答案[助溶剂]

2、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分为溶解法和。

答案[稀释法]

3、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 的水溶液。

答案[饱和或近饱和]

4、醑剂的含乙醇量一般为。

答案[60%~90%]

5、向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高分子聚集而沉淀,这种过程称为。

答案[盐析]

6、有些高分子溶液,在温热条件下为粘稠性流动液体,但在温度降低时,高分子溶液就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可被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称为。

答案[凝胶]

7、对溶胶剂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胶粒表面所带的,胶粒表面的 仅起次要作用。

答案[电荷;水化膜]

8、混悬剂的稳定剂包括、、和。

答案[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9、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使微粒间的δ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

答案[絮凝]

10、乳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这个现象称为。

答案[分层]

11、O/W型乳剂可用 稀释,而W/O型乳剂可用 稀释。当用油溶性染料染色时,型乳剂外相染色;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时,型乳剂外相染色。

答案[水;油;W/O;O/W]

12、O/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称为。

答案[转相]

13、乳剂的类型主要是由乳化剂决定,性强的乳化剂易形成 型乳剂,性强的乳化剂易形成 乳剂。

答案[亲水;O/W;亲油;W/O]

14、常用乳化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类、天然高分子类和。

答案[固体微粒]

15、乳剂由、和 三部分组成。分为 型、型及复合型乳剂。

答案[油相;水相;乳化剂;W/O;O/W]

16、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

答案[絮凝]

三、单选题

1、下列可作为液体制剂溶剂的是

A.PEG 2000 B.PEG 300~400 C.PEG 4000 D.PEG 6000 答案[B]

2、下列关于甘油的性质和应用中,错误的表述为

A.只可外用,不可供内服 B.有保湿作用

C.能与水、乙醇混合 D.30%以上的甘油溶液有防腐作用

答案[A]

3、制备液体制剂首选的溶剂应该是

A.乙醇 B.PEG C.纯化水 D.丙二醇

答案[C]

4、以下关于聚乙二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作为溶剂使用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应在400以上

B.聚乙二醇在片剂中可作为包衣增塑剂、致孔剂

C.聚乙二醇可用作混悬剂的助悬剂

D.聚乙二醇可用作软膏基质

答案[A]

5、下列溶剂中,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A.丙二醇 B.二甲基亚砜 C.液体石蜡 D.甘油

答案[C]

6、以下有关尼泊金类防腐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尼泊金甲酯的抗菌力最强 B.尼泊金乙酯的抗菌力最强

C.尼泊金丙酯的抗菌力最强 D.尼泊金丁酯的抗菌力最强

答案[D]

7、有关羟苯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

A.羟苯酯类防腐剂在酸性下抑菌作用最强

B.羟苯酯类防腐剂的商品名为尼泊金

C.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羟苯酯类防腐剂的溶解度,同时可增加其抑菌活性

D.羟苯酯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C]

8、以下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

A.鱼肝油乳剂 B.石灰搽剂 C.复方硼酸溶液 D.复方硫黄洗剂

答案[C]

9、下列有关糖浆剂的含糖量(g/ml),正确的是

A.65%以上 B.70%以上 C.75%以上 D.80%以上

答案[A]

10、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在1~100nm的是

A.高分子溶液 B.溶胶剂 C.混悬剂 D.乳剂

答案[B]

11、制成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

A.制成盐类 B.加助溶剂 C.加增溶剂 D.制成酯类

答案[B]

12、用碘50g,碘化钾100g,纯化水适量,制成1000ml复方碘溶液,其中碘化钾起

A.助溶作用 B.抗氧作用 C.增溶作用 D.脱色作用

答案[A]

13、下列关于糖浆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A.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需要加入防腐剂

B.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C.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

D.制备糖浆剂应在避菌环境中进行

答案[A]

14、下列有关高分子溶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高分子溶液为非均相液体制剂

B.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C.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D.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产生沉淀的现象称盐析

答案[A]

15、以下有关胃蛋白酶合剂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胃蛋白酶不可与稀盐酸直接混合B.本品一般不宜过滤

C.可采用热水配制,以加速溶解

D.应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答案[C]

16、下列关于溶胶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B.溶胶剂具有双电层结构

C.δ-电位越大,溶胶即发生聚沉

D.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稳定

答案[B]

17、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措施是

A.增大粒径分布 B.增大粒径 C.增大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

D.增加介质黏度

答案[D]

18、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

B.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C.助悬剂可以增加介质的黏度

D.助悬剂可以降低微粒的δ-电位

答案[D]

19、不适宜制备成混悬剂的药物为

A、难溶性药物 B、剂量小的药物

C、需缓释的药物 D、味道苦的药物

答案[B]

20、下列关于絮凝与反絮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升高混悬微粒的δ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B、在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调整δ电位在20-25mV,可防止微粒发生絮凝

C、调整微粒间的δ电位,使其斥力略大于引力,微粒间就会发生絮凝

D、通过降低混悬微粒的δ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答案[D]

21、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

A.增加混悬剂的黏度

B.使微粒的δ-电位增加,有利于稳定

C.调节制剂的渗透压

D.使微粒的δ-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

答案[D]

22、以下关于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表述,错误的是

A.F值在0~1之间

B.沉降体积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C.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D.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答案[C]

23、以下可作为絮凝剂的是

A.西黄蓍胶 B.枸橼酸钠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聚山梨酯80 答案[B]

24、根据Stoke’s定律,与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成正比的是

A.混悬微粒的直径 B.混悬微粒的半径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粒度

答案[C]

25、不能作混悬剂助悬剂的是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羟甲基纤维素钠 D.硬脂酸钠

答案[D]

26、以下不能作为乳化剂的是

A、高分子溶液 B、表面活性剂 C、电解质 D、固体粉末

答案[C]

27、下列关于乳剂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 B、乳剂中药物吸收快 C、一般W/O 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 D、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

答案[C]

28、以下关于乳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乳剂属于胶体制剂

B.乳剂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

C.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D.制备乳剂时需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答案[A]

四、多选题

1、下列有关混悬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混悬剂为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B.剂量小的药物常制成混悬剂,方便使用

C.将药物制成混悬剂可以延长药效

D.剧毒性药物可考虑制成混悬剂

答案[BD]

2、以下常作为液体制剂防腐剂的是

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B.苯甲酸 C.薄荷油 D.聚乙二醇

答案[ABC]

3、下列关于糖浆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糖浆的浓度为64.7%(g/g)B.单糖浆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

C.冷溶法制备糖浆剂适合于对热稳定的药物

D.糖浆剂本身具有抑菌作用,不需加防腐剂

答案[AB]

4、以下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阿拉伯胶在溶液中带正电荷

B.在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会产生凝结而沉淀

C.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D.高分子溶液是非均相液体体系

答案[ABD]

5、下列会降低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法是

A.加入大量电解质 B.加入防腐剂

C.加入脱水剂 D.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答案[ACD]

6、以下关于溶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胶粒子小,故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B.溶胶粒子具有双电层结构

C.溶胶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沉降速度越小

D.δ-电位越大,溶胶剂的稳定性越差

答案[BC]

7、以下不能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A.难溶性药物 B.毒剧药

C.剂量小的药物 D.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答案[BC]

8、下列可做混悬剂助悬剂的为

A.阿拉伯胶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卡波普 D.乙醇

答案[ABC]

9、混悬剂的稳定性包括

A.润滑剂 B.润湿剂 C.絮凝剂 D.助悬剂

答案[BCD]

10、药剂学上为增加混悬剂稳定性,常采用的措施有

A.减小粒径 B.增加粒径 C.增加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

D.增加介质黏度

答案[AD]

11、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降低δ-电位,产生絮凝的特点是

A.沉降速度快 B.沉降速度慢

C.沉降体积小 D.振摇后可迅速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

答案[AD]

12、以下可用来评价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参数是

A.β B.K C.F0 D.F 答案[AD]

13、下列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δ-电位降低,该电解质为絮凝剂

B.δ-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

C.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

D.因用量不同,同一电解质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

答案[ABCD]

14、可作为乳化剂的物质是

A.聚山梨酯 B.枸橼酸盐 C.氢氧化镁 D.阿拉伯胶

答案[ACD]

15、制备乳剂时,乳剂形成的条件是

A.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B.适宜的乳化剂

C.提高乳剂黏度 D.适当的相容积比

16、下列属于天然乳化剂的是

A.卵磷脂 B.月桂醇硫酸钠 C.西黄蓍胶 D.海藻酸钠

答案[ACD]

17、以下属于乳剂不稳定现象的是

A.絮凝 B.酸败 C.分层 D.破裂

答案[ABCD]

五、综合题

1、液体制剂有何特点?

答:液体制剂的特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较迅速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可口服也可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尤适宜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⑥药物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化学降解;⑦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⑧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易出现物理不稳定;⑨液体制剂体积大,携带、运输和贮存不方便。

2、芳香水剂和醑剂有何不同?

答:芳香水剂和醑剂的共同之处为:药物均为挥发性、不宜久贮,制备方法为溶解法和蒸馏法。芳香水剂和醑剂的不同之处为:芳香水剂以水做溶剂,药物为饱和或近饱和,醑剂则不一定饱和;醑剂中乙醇含量高;芳香水剂还用稀释法制备。

3、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药物加入的方法,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可加少量其它溶剂使药物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药物为含乙醇的液体制剂时,与单糖浆混合时常出现混浊,可加入甘油助溶;药物为水浸出制剂时,需纯化后再与单糖浆混匀。②应在避菌环境中操作,各器皿应洁净或灭菌,并及时灌装。③应选用药用白砂糖。④加热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糖浆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

4、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乳剂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有: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分层: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絮凝:乳滴的电荷减少,δ-电位降低,使乳滴聚集而絮凝;

转相: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

合并与破裂:乳滴大小不均一,使乳滴聚集性增加而合并,进一步发展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裂;

酸败:受外界及微生物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变化引起。

5、根据Stoke’s定律,可用哪些措施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

答:Stoke’s定律:

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的措施有:①减小混悬微粒的半径;②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③加入助悬剂,以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6、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有:①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②微粒的荷电与水化;③絮凝和反絮凝作用;④结晶微粒的生长;⑤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与作用:

(1)润湿剂:对于疏水性药物,必须加入润湿剂,以降低固-液界面张力,使药物能被水润湿。

(2)助悬剂: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间互相聚集速度或阻止结晶转型,以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絮凝剂使δ-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经振摇可恢复呈均匀的混悬剂。反絮凝剂使δ-电位升高,微粒之间的斥力阻止其聚集。

7、简述混悬剂中的絮凝和反絮凝现象。

答: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δ-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间产生聚集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为反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8、制备混悬剂时选择药物的条件有哪些?

答: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时;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剂时;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药物时;④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但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9、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混悬剂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应稳定;混悬剂的微粒大小应符合用药要求;混悬剂的微粒大小应均匀,粒子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结块,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

10、简述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答: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有:若药物溶于油相时,可先将其溶于油相再制成乳剂;药物溶于水相时,可先将其溶于水相再制成乳剂;药物在油相和水相均不溶解时,可用亲和力大的液体研磨药物,再制成乳剂。

11、乳剂制备时,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乳化剂:乳化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同时在液滴周围形成乳化膜,高分子乳化剂还可增加外相黏度,使乳剂稳定。

②相容积比:相容积比一般在40%~60%时,乳剂较稳定。相容积比低于25%时,乳剂不稳定;相容积比超过25%时,乳滴易合并或转相,使乳剂不稳定;

③另外影响乳剂制备及稳定性的因素还有:乳化温度、搅拌时间、乳剂制备方法、乳剂制备器械等。

12、分析胃蛋白酶合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胃蛋白酶 2.0g; 单糖浆 10.0ml;

稀盐酸 2.0ml; 5%羟苯乙酯醇液 1.0ml;

橙皮酊 2.0ml; 纯化水加至 100ml 答案: 胃蛋白酶 主药; 单糖浆 矫味剂;

稀盐酸 调节pH; 5%羟苯乙酯醇液 防腐剂;

橙皮酊 矫味剂; 纯化水 溶剂

制法:①将稀盐酸、单糖浆加入约80ml纯化水中,搅匀,②再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上,待自然溶胀、溶解。③将橙皮酊缓缓加入溶液中,④另取约10ml纯化水溶解羟苯乙酯醇液后,将其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⑤再加入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13、分析下列混悬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 沉降硫磺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 ml; 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甘油 100ml; 纯化水加至 1000ml 答案: 沉降硫磺 主药; 硫酸锌 主药;

樟脑醑 主药; 羧甲基纤维素钠 助悬剂;

甘油 润湿剂; 纯化水 分散介质

制法: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成细糊状,硫酸锌溶于200 ml水中,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200ml纯化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14、分析下列乳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 鱼肝油 500ml; 阿拉伯胶细粉 125g;

西黄蓍胶细粉 7g; 糖精钠 0.1g;

挥发杏仁油 1ml; 羟苯乙酯 0.5 g;

纯化水加至 1000ml 答案: 鱼肝油 主药; 阿拉伯胶细粉 乳化剂;

西黄蓍胶细粉 稳定剂; 糖精钠 矫味剂;

挥发杏仁油 矫味剂; 羟苯乙酯 防腐剂;

纯化水 水相

制法:将阿拉伯胶与鱼肝油研匀,一次加入250ml纯化水,用力迅速沿同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乳,加入糖精钠水溶液、挥发杏仁油、羟苯乙酯醇液,缓缓加入西黄蓍胶浆,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14、分析下列乳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 鱼肝油 500ml; 阿拉伯胶细粉 125g;

西黄蓍胶细粉 7g; 糖精钠 0.1g;

挥发杏仁油 1ml; 羟苯乙酯 0.5 g;

纯化水加至 1000ml 答案: 鱼肝油 主药; 阿拉伯胶细粉 乳化剂;

西黄蓍胶细粉 稳定剂; 糖精钠 矫味剂;

挥发杏仁油 矫味剂; 羟苯乙酯 防腐剂;

纯化水 水相

制法:将阿拉伯胶与鱼肝油研匀,一次加入250ml纯化水,用力迅速沿同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乳,加入糖精钠水溶液、挥发杏仁油、羟苯乙酯醇液,缓缓加入西黄蓍胶浆,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药剂学练习题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灭菌制剂:

答案: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2、等张溶液:

答案: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3、等渗溶液:

答案: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4、灭菌法:

答案:系指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5、防腐:

答案: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6、消毒:

答案: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7、注射剂:

答案:系指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或无菌制剂。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供临床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8、D值:

答案: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以上或使之降低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9、Z值:

答案:系指降低一个1gD值需升高的温度值,即灭菌时间减少为原来1/10所需要升高的温度数。

10、F值:

答案:系指在一定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单位为分钟。

10、F0值:

答案:系指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12、滴眼剂:

答案:系指供滴眼用的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混悬液。

13、无菌制剂:

答案: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14、输液:

答案: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

15、热原

答案:系指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

二、填空题

1、滴眼剂也有少数。但主要是澄明的水溶液,答案[混悬液]

2、注射剂的灌封应在 级洁净区,安瓿剂的配液应在 级洁净区。

答案[100;10000]

3、注射液的给药途径有 注射、注射、注射、注射、注射和 注射。

答案[静脉;脊椎腔;肌内;皮下;皮内;动脉内]

4、当湿热灭菌的F0值大于,微生物残存率小于10-6,可认为灭菌效果可靠。

答案[8]

5、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用量计算方法有 和。

答案[冰点下降数据法;录化钠等渗当量法]

6、常用渗透压的调节剂有 和。

答案[氯化钠 葡萄糖]

7、热压灭菌柜的顶部有两只压力表,分别表示 与 的压力。灭菌时应根据 压力表的压力判断是否达到灭菌压力,当表压为68.6kPa时,温度为115.5℃。

答案[柜室内;蒸汽夹套内;柜室内]

8、皮内注射剂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一次注射剂量应在 以下。

答案[0.2mL]

9、脊椎腔给药的注射剂必须为 溶液,且渗透压与脊椎液渗透压,一次给药量在 mL以下,pH值应为,且不得加入 剂。

答案[水;相等;10;7.4;抑菌]

10、注射剂的pH值一般应在 范围内。

答案[4~9]

11、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应选用 玻璃安瓿;强碱性注射剂宜选用 玻璃安瓿;具腐蚀性的药液宜选用 玻璃安瓿。

答案[低硼硅酸盐;含钡;含锆]

12、注射用水的pH值应控制在 范围内。

答案[5.0~7.0]

13、紫外线的穿透力弱,仅适用于物体 的灭菌和 的灭菌。

答案[表面;无菌室空气]

14、热原具有 性、性、性与 性,能被、、强氧化剂及超声波破坏,可被 等吸附。

答案[耐热;滤过;水溶;不挥发;强酸;强碱;活性炭]

15、离子交换法处理原水是通过 完成的。

答案[离子交换树脂]

16、热原的污染途径有、、、和。

答案[从溶剂中带入;从原辅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管道及设备等带入;由生产过程带入;从使用过程带入]

17、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和。

答案[高温法;酸碱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凝胶滤过法]

18、热原检查方法有 法和 法。

答案[家兔;鲎试剂

19、热压灭菌法能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常用的胃内度为,时间为 分钟。

答案[芽孢;115.5℃ ;30] 20、一般1~5ml安瓿注射剂可在 流通蒸气灭菌 分钟。

答案[100℃;30]

21、磷酸盐缓冲液和硼酸盐缓冲液均可作为眼用溶液剂的附加剂,用于调整。

答案[pH值]

22、由静脉滴注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称为。

答案[输液]

23、输液剂的种类有、、和。

答案[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

24、若输液的原料质量较好,溶解后成品澄明度好,配制时可采用 其 配法。若输液的原料质地不纯时则用 配法

答案[稀;浓]

25、输液中微粒主要来自于、、和。

答案[原料与附加剂;输液容器与附件;生产过程;使用过程]

26、注射用水的贮存应采用 ℃以上保温、℃以上保温循环或 ℃以下存放。

答案[80;65;4]

27、氯化钠等渗当量系指与1g 呈等渗效应的 的量。

答案[药物;氯化钠]

28、D值是微生物的耐热参数,D值越,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越。

答案[大;强]

29、输液灌封后,一般灭菌过程应在 小时内完成。

答案[4] 30、注射剂的滤过装置一般有 滤过装置、滤过装置和 滤过装置等。

答案[加压;减压;高位静压]

31、湿热灭菌法包括 法、法、法和 法,其中效果最可靠的是 法,该法灭菌的一般条件是115.5℃、30分钟。

答[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低温间歇灭菌;热压灭菌]

32、油脂类眼膏基质和注射用油的灭菌用 法

答案[干热空气灭菌]

33、血浆代用品一般是指与血浆等渗且无毒的。

答案[胶体溶液]

34、《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每毫升输液中含有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 粒,含有25μm以上的不得超过 粒。

答案[20;2]

35、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答案[无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

36、眼用溶液剂包括滴眼剂和。

答案[洗眼剂]

37、垂熔玻璃滤器3或4号常用于注射液的滤过,可以作除菌滤过的 号垂熔玻璃滤器。

答案[6]

三、单选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关于输液剂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配法适用质量较差的原料药的配液

B.输液从配制到灭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

C.输液配制时用的水必须是新鲜的灭菌注射用水

D.输液剂灭菌条件为121℃、45分钟

答案[A]

2、以下有关热原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能通过一般滤器 B.不具水溶性

C.可被活性炭吸附 D.115℃、35分钟热压灭菌能破坏热原

答案[C]

3、安瓿剂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100℃、30分钟 B.100℃、20分钟

C.115℃、30分钟 D.121℃、20分钟

答案[A]

4、验证热压灭菌法可靠性的参数是是

A.F0值 B.Z值 E.D值 D.F值

答案[A]

5、可除去药液中的热原的方法是

A.250℃干热灭菌30分钟

B.用药用活性炭处理

C.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

D.2%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答案[B]

6、可用于脊椎腔注射的是

A..胶体溶液 B.水溶液 C.油溶液 D.水溶液

答案[D]

7、以下关于抑菌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菌剂应对人体无毒、无害

B.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仍须进行灭菌

C.苯酚可作为注射剂的抑菌剂

D.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必须添加抑菌剂

答案[C]

8、下列有关微孔滤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附性小,不滞留药液 B.孔径小,容易堵塞

C.截留能力强 D.孔径小,滤速慢

答案[D]

9、在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作为

A.金属离子络合剂 B.抑菌剂 C.pH调节剂 D.抗氧剂

答案[D]

10、葡萄注射液的灭菌条件是

A.126.5℃,98.0kPa,15分钟

B.126℃,98.0kPa,15分钟

C.115.5℃,78.6kPa,25分钟

D.115℃,68.6kPa,30分钟

答案[D]

11、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法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B.无菌操作法所制备的注射剂大多需加入抑菌剂

C.无菌操作法适用于药物遇热不稳定的注射剂的配制

D.无菌操作法为一种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操作方法

答案[D] 12以下不可作为滴眼剂抑菌剂的是

A.硝基苯汞 B.苯甲酸酯类 C.吐温80 D.三氯叔丁醇

答案[C]

13、在注射剂中,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

A.E.与1g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B.与100g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C.与10g 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D.与1g氯化钠程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重量

答案[A]

14、热原的致热成分是

A.蛋白质 B.磷脂 C.脂多糖 D.核酸.答案[C]

15、以下各项中,不是注射剂附加剂的是

A.pH调节剂 B.润滑剂 C.等渗调节剂 D.抑菌剂

答案[B]

16、注射剂空安瓿的灭菌方法是

A.滤过除菌法 B.气体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D.辐射灭菌法

答案[C]

17、不可以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是

A.肌肉注射剂 B.脊椎腔内注射剂 C.皮下注射剂 D.皮内注射剂

答案[B]

18、以下可在注射剂中作为增溶剂的是

A.磷脂 B.枸橼酸 C.甲酚 D.羟苯乙酯

答案[A]

19、下列关于滴眼剂中影响药物吸收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可以透过角膜

B.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

C.表面张力大,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增加吸收

D.刺激性大的药物会使泪腺分泌增加,降低药效

答案[C] 20、头孢噻吩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24,配制100mL2%滴眼剂需加入的氯化钠量为

A.0.42g B.1.36g C.0.38g D.1.51g 答案[A]

21、以下关于层流净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调净化就是层流净化

B.可控制洁净室的湿度与湿度

C.进入洁净室的空气经滤过处理

D.洁净室新产生的微粒可沿层流方向带走

答案[E]

22、不允许加入抑菌剂的注射剂是

A.肌肉注射用注射剂 B.静脉注射用注射剂

C.脊椎腔注射用注射剂 D..B和C 答案[C]

23、下列关于冷冻干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黏稠、熔点低的药物宜采用一次升华法

B.慢冻法制得的结晶粗,但有利于提高冻干效率

C.速冻法制得的细微,产品疏松易溶

D.预冻温度应在低共熔点以下10~20℃

答案[A]

24、配制注射剂的溶剂应选用

A..注射用水 B.灭菌注射用水 C.纯化水 D.蒸馏水

答案[A]

25、抗生素粉针分装室要求洁净度为

A B、C均可 B.100级 C.10000级 D.100000级.答案[B]

26、Vc注射液调节pH宜选用

A.枸橼酸 B.缓冲溶液 C.盐酸 D.硫酸

答案[C]

27、防止100级净化环境微粒沉淀的方法是

A.空气滤过 B.空调净化 C.紊流技术 D.层流净化

答案[D]

28、污染热原的最主要途径是

A.在操作过程中污染 B.从溶剂中带入 C.从原料中带入

D.从配液器中带入.答案[B]

29、注射剂灭菌的方法,最可靠的是

A.热压灭菌法 B.间歇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流通蒸气灭菌法

答案[A] 30、冷冻干燥的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A.预冻→升华→干燥→测共熔点

B.预冻→测共熔点→ 干燥→升华

C.预冻→测共熔点→升华→干燥

D.测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升华

答案[D]

31、血液的冰点降低度数为

A.0.58℃ B.0.52℃ C.0.56℃ D.0.50℃

答案[B]

32、注射剂的附加剂中,兼有抑菌和止痛作用的是

A.乙醇 B.碘仿 C.三氯叔丁醇 D.醋酸苯汞

答案[C]

33、下列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灭菌

C.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避免肌注时疼痛

D.可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的稳定性

答案[B]

34、下列关于过滤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一般采用微孔滤膜滤器—砂滤棒-垂熔玻璃滤球-的串联模

B.加压过滤压力稳定,滤层不易松动,滤速快,药液不易污染

C.过滤一般采用砂滤棒-垂熔玻璃滤球-微孔滤膜滤器的串联模式

D.高位静压过滤压力稳定,质量好,滤速好

答案[A]

35、大体积注射剂(>500mL)过滤时,要求的洁净度是

A.10000级 B.1000级 C.100级 D.300000级

答案[A]

36、以下关于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9%氯化钠既等渗又等张

B.等渗是物理化学概念

C.等张是生物学概念

D.等渗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答案[D]

37、注射用水与纯化水的质量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

A.硫酸盐 B.氨 C.氯化物 D.热原

答案[D]

38、以下有关灭菌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

B.灭菌方法的可靠性可用F0值验证

C.灭菌效果以杀死微生物的繁殖体为准

D.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对灭菌效果没影响

答案[B]

39、静脉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

A.溶血 B.红细胞死亡 C.血浆蛋白质沉淀 D.红细胞聚集

答案[A] 40、注射用油应采用的灭菌方法为

A.热压蒸汽灭菌法 B.气体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干热空气灭菌法

答案[D]

41、下列关于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蛋白、糖类能增加微生物的抗热性

B.过热蒸气穿透力强,热含量高,灭菌效果好

C.灭菌效果与最初染菌数无关

D.一般微生物在酸性溶液中的耐热性比在碱性溶液中大

答案[C]

42、下列关于除去热原的方法,正确的是

A.玻璃注射针筒不能用高温法除去热原

B.超滤法也不能除去水中的热原

C.药液用酸碱法处理可除去热原

D.药液用活性炭处理可除去热原.答案[D]

43、下列各项中,对药液过滤没有影响是

A.滤过压力差 B.毛细管半径 C.待滤过液的体积 D.滤渣层厚度

答案[C]

44、热压灭菌所用的蒸汽应该是

A.过饱和蒸汽 B.过热蒸汽 C.流通蒸汽 D.饱和蒸汽

答案[D]

45、下列关于滤过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钛滤器抗热抗震性能好,不易破碎,可用于注射剂制备中的初滤

B.垂熔玻璃滤器化学性质稳定,易于清洗,可以热压灭菌

C.砂滤棒对药液吸附性强,价廉易得,滤速快

D.微孔滤膜截留能力强,不易堵塞,不易破碎

答案[D]

46、注射用青霉素粉针临用前应加入

A.灭菌注射用水 B.注射用水 C.蒸馏水 D.纯化水

答案[A]

57、流通蒸汽灭菌法的最高灭菌温度为

A.100℃ B.115℃ C.80℃ D.150℃.答案[A]

58、一般注射剂的pH值应调节为

A.5~6 B.4~7 C.5~9 D.4~9 答案[D]

59、以下不能与水合用作为注射剂溶剂的是

A.聚乙二醇 B.注射用油 C.乙醇 D.甘油

答案[B]

四、多选题

1、下列关于注射剂的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

A.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

B.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C.不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药物

D.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答案[ABD]

2、注射剂的类型包括

A.溶液型注射剂 B.乳剂型注射剂

C.注射用无菌粉末 D.混悬型注射剂

答案[ABCD]

3、滴眼剂中常用的增稠剂有

A.MCC B.PVA C.CAP D.PVP 答案[BD]

4、影响注射剂湿热灭菌的因素有

A.蒸汽的性质 B.细菌的数量与种类

C.药物性质 D.介质的pH.答案[ABCD]

5、下列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输液是电解质输液

B.脂肪乳剂输液是营养输液

C.右旋糖苷输液是营养输液

D.氨基酸输液是营养输液

答案[AC]

6、与一般注射剂相比,输液以下哪些更应严格要求

A.无热原 B.澄明度 C.无菌 D.渗透压

答案[ABC]

7、输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澄明度问题 B.刺激性 C热原问题 D.染菌

答案[ACD]

8、热原的组成不包括

A.磷脂 B.脂多糖 C.胆固醇 D.核酸

答案[CD]

9、下列关于注射剂不同给药途径中每次注射量正确的是

A.皮内注射0.2mL以下 B.皮下注射3mL以下

C.脊椎腔注射10mL以下 D.肌内注射5mL以下

答案[ACD]

10、以下关于无菌操作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大量无菌制剂普遍采用层流洁净工作台

B.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无菌操作室的空间、用具、地面等多采用化学杀菌剂灭菌

D.无菌操作室的空气多采用气体灭菌

答案[BCD]

11、以下有关注射用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注射用水是指原水经蒸馏制得的水

B.注射用水可作为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

C.注射用水也称纯化水

D.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答案[ABC]

12、注射剂中常用的止痛剂有

A.硫柳汞 B.三氯叔丁醇 C.三乙醇胺 D.苯甲醇

答案[BD]

13、以下可采用γ-射线灭菌的是

A.不耐热的药物 B.羊肠线 C.包装材料

D.辐射后产生毒性成分的药物

答案[ABC]

14、下列关于滴眼液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应控制在5~9 B.手术用滴眼液要求无菌

C.溶液型滴眼剂应澄明

D.不得添加抗氧剂

答案[ABC]

15、注射剂中常用的抑菌剂有

A.苯甲醇 B.山梨醇 C.苯酚 D.三氯叔丁醇

答案[ACD]

16、不能用于静脉注射的表面活性剂是

A.脂肪酸山梨坦80 B.十二烷基硫酸钠

C.泊洛沙姆188 D.豆磷脂

答案[AB]

17、以下不须在100级洁净区进行的是

A.注射用胰蛋白酶的分装、压塞

B.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类

C.复方氨基酸输液的配液

D.复方甘草合剂的制备

答案[CD]

18、处方:大豆油(注射用)150g;大豆磷脂(精制品)15g;甘油(注射用)25g;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对于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正确的是

A.为营养输液的一种 B.流通蒸汽灭菌

C.甘油为渗透压调节剂 D.大豆磷脂为乳化剂

答案[ACD]

19、紫外线灭菌法不适用于

A.无菌室空气灭菌 B.药液的灭菌

C.蒸馏水的灭菌 D.装于容器中药物的灭菌

答案[BCD] 20、下列关于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B.干热灭菌法是物理灭菌法的一种

C.湿热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D.气体灭菌法是物理灭菌法的一种

答案[ACD]

21、以下不允许加入抑菌剂的是

A.滤过除菌法制备的多剂量的注射液 B.静脉注射剂

C.脊椎腔注射剂 D.手术用的滴眼剂.答案[BCD]

22、下列关于冷冻干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冷冻干燥是在升温降压条件下,水的气液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的结果

B.冷冻干燥应在水的三相点以上的温度与压力下进行

C.冷冻干燥是在升温降压条件下,水的固气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的结果

D.冷冻干燥是利用冰的升华性能

答案[AB]

23、下列关于输液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尽量与血液的pH值相近

B.输液剂必须无菌无热原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不得添加抑菌剂

答案[ABCD]

24、下列关于注射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应采用热压灭菌

B.注射剂灌封后必须在12小时内进行灭菌

C.输液自药液配制至灭菌一般在12小时内完成D.输液中可加适量抑菌剂

答案[ACD]

25、注射剂中延缓主药氧化的附加剂有

A惰性气体 B.等渗调节剂 C.抗氧剂 D.金属离子络合剂

答案[ACD]

26、下列关于过滤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速与滤液的黏度成反比

B.滤速与操作压力成反比

C.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正比

D.滤速与毛细管半径成正比

答案[BCD]

27、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的特点是

A.含水量低

B.产品剂量不易准确、外观不佳

C.可避免药物因高热而分解变质

D.所得产品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特性

答案[ACD]

28、下列关于滤过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砂滤棒、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属于筛析作用

B.筛析作用指固体粒子由于粒径大于滤材孔径而被截留

C.深层截留作用是指粒径小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进入到介质的深层被截留

D.微孔滤膜和超滤膜滤过属于深层截留作用

答案[AD]

29、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下列条件中可以彻底破坏热源的是

A.180℃,4小时 B.250℃,45分钟

C.650℃,1分钟 D.100℃,4小时

答案[ABC] 30、不面哪些不是化学杀菌剂

A.乙醇 B.苯扎溴铵 C.盐酸 D.乙酸乙酯

答案[CD]

31、处方:己烯雌酚 0.5g;苯甲醇 0.5g;注射用油加至 1000mL。关于己烯雌酚注射液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为注射用油溶液 B.150℃灭菌1小时

C.180℃灭菌1小时 D.苯甲醇可起到局部止痛作用

答案[ABD]

32、以下可在注射剂中作为溶剂的是

A.异丙醇 B.邻苯二甲酸酯 C.苯甲酸苄酯 D.聚乙二醇400.答案[AB]

33、注射液机械灌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出现鼓泡 B.焦头 C.安瓿长短不一 D.装量不正确.答案[ABD]

34、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为

A.D值 B.F值 C.F0值 D.Z值

答案[BC]

35、以下有关药用活性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量为浓配总量的10%

B.分次加入吸附效果更好

C.在碱性溶液中吸附性弱

D.E.45~50℃脱碳效果较好

答案[BCD]

36、以下可以作静脉脂肪乳的组分是

A.大豆油 B.甘油 C.卵磷脂 D.氯化钠

答案[ABC]

37、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A.吸附热原 B.提高澄明度 C.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D.助滤

答案[ABD]

38、以下不能能彻底破坏热源的是

A.180℃加热100分钟 B.250℃加热30分钟

C.180℃加热30分钟 D.60℃加热60分钟

答案[ACD]

39、处方:注射用葡萄糖 5g;1%盐酸 适量;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调pH至6~7 B.采用浓配法

C.采用流通蒸汽灭菌 D.灭菌过程会使其pH下降

答案[AC] 40、冷冻干燥常出现的问题有

A.含水量偏高 B.喷瓶 C.颗粒不饱满 D.颗粒萎缩成团粒

答案[ABCD]

41、下列关于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

B.热原分子量大,体积很小

C.热原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D.热原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中

答案[ABCD]

42、处方中维生素C:104g;碳酸氢钠:49g;亚硫酸氢钠:2g;依地酸二钠:0.05g;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品可采用115℃、30分钟热压灭菌

B.碳酸氢钠用于调节等渗

C.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

D.依地酸二钠为金属离子螯合剂

答案[CD]

43、处方中盐酸阿糖胞苷:500g;5%氢氧化钠溶液: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为冷冻干燥制品 B.分装完成后补充灭菌

C.滤过除菌 D.5%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调节pH值

答案[ACD]

44、注射剂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

A.氯化钠 B.苯甲醇 C.碳酸氢钠 D.葡萄糖

答案[AD]

45、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有

A.电渗析法 B.重蒸馏法 C.凝胶过滤法 D.反渗透法

答案[BD]

46、以下属于电解质输液的是

A.乳酸钠注射液 B.碳酸氢钠注射液

C.甲硝唑注射液 D.右旋糖苷注射液.答案[AB]

47、下列关于安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和耐热性

B.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C.对光敏性药物,可选用各种颜色的安瓿

D.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答案[ABD]

48、以下可作为氯霉素滴眼剂pH调节剂的是

A.10%HCl B.硼酸 C.硫柳汞 D.硼砂

答案[BD]

49、下列方法中,能去除器具中热原的方法是

A.吸附法 B.酸碱法 C.凝胶过滤法 D.高温法

答案[BD] 50、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采用密闭系统,于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

B.注射用水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

C.为经过灭菌的蒸馏水

D.pH值要求5.0~7.0 答案[ABD]

51、热压灭菌器错误的操作方法是

A.应使用湿饱和蒸汽

B.灭菌完毕应等压力降到零才能打开灭菌器

C.灭菌完毕应立即打开灭菌器取出药品

D.灭菌时间从通入蒸汽时开始计算

答案[BCD]

52、以下不属于营养输液的是

A.氯化钠输液 B.右旋糖苷输液 C.氨基酸输液 D.脂肪乳剂输液

答案[AB]

53、输液的灭菌应

A.从配液到灭菌在4小时内完成B.经100℃、30分钟流通蒸汽灭菌

C.从配液到灭菌在12小时内完成

D.经115.5℃、30分钟或121℃、20分钟热压灭菌

答案[AD]

54、以下有关注射剂配制的叙述,错误的有

A.对于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活性炭起吸附和助滤作用

B.所用原料必须用注射用规格,辅料应符合药典规定的药用标准

C.配液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易产生澄明度问题的原料用稀配法

D.注射用油应用前应先热压灭菌

答案[CD]

55、大输液粗滤脱碳可用

A.钛滤棒 B.垂熔玻璃滤器 C.微孔滤膜 D.砂滤棒

答案[AD]

56、下列有关注射剂抗氧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A.亚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B.维生素C常用于偏酸性或微碱性药液

C.焦亚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D.硫代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答案[AD]

57、以下须加入抑菌剂的注射剂是

A..静脉或脊椎腔用的注射剂

B.用滤过法除菌的注射剂

C.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

D.低温灭菌的注射剂

答案[BCD]

58、处方中氯霉素:2.5g;氯化钠:9.0g;羟苯甲酯:0.23g;羟苯丙酯:0.11g;蒸馏水加至1000mL 关于氯霉素滴眼剂,正确的有

A.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

B.羟苯甲酯、羟苯丙酯为抑菌剂

C.分装完毕后热压灭菌

D.可加入助悬剂

答案[ABD]

59、制药用水包括

A.注射用油 B.纯化水 C.灭菌注射用水 D.注射用水

答案[BCDE] 60、下列关于滴眼剂的生产工艺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性质稳定者灌封完毕后进行灭菌、质检和包装

B.塑料滴眼瓶用气体灭菌

C.主药不耐热的品种全部采用无菌操作法制备

D.用于眼部手术的滴眼剂必须加入抑菌剂,以保证无菌

答案[BC] 61、以下过滤器,可用于滤过除菌的是

A.0.22μm微孔滤膜 B.0.65μm微孔滤膜

C.6号垂熔玻璃滤球 D.3号垂熔玻璃滤球.答案[AC]

五、综合题

1、注射剂有何特点?

答:注射剂的特点是:①注射剂可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②注射剂起效迅速;③注射剂适宜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④注射剂计量准确、作用可靠;⑤注射剂可起局部作用、靶向及长效作用;⑥注射剂使用不方便;⑦注射剂使用时产生疼痛感,影响病人的顺应性;⑧注射剂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复杂,且要求严格。

2、什么是化学灭菌法,分为哪几类,有何应用特点?

答: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化学灭菌法分为:①气体灭菌法:有环氧乙烷、臭氧、过氧乙酸、甲醛、丙二醇、乳酸等。以环氧乙烷最为常用。气体灭菌法用于塑料容器、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等表面,设备表面,室内空气的灭菌,也可用于包装纸箱,注射针、筒,衣着敷料,纸或塑料包装的药物的灭菌。②化学灭菌剂灭菌法:常用的有0.1%~0.2%的新洁尔灭溶液,2%左右的酚或甲酚皂液,75%的乙醇液等。主要作为物体表面,无菌室

墙面、地面、台面等的消毒。

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①无菌;②无热原;③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④pH值应与血液pH值相等或相近,通常要求在4~9之间;⑤安全性;⑥渗透压应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⑦稳定性:注射剂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稳定;⑧一些特殊品种必须进行异常毒性、过敏实验、降压物质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性。

4、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

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及易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5、热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答:热原污染的途径有:①由溶剂带入;②由原、辅料带入;③由容器、用具、管道及设备等带入;④由生产过程带入;⑤由使用过程带入。

6、可采用哪些方法去除热原?

答:去除热原的方法有:①高温法;②酸碱法;③吸附法;常用活性炭吸附热原;④离子交换法: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部分热原;⑤反渗透法;⑥凝胶滤过法;⑦超滤法:可用3.0~15nm超滤膜除去热原。

7、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湿热灭菌的效果?

答: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①微生物的种类、发育阶段和数量;②注射液的性质;③药物的稳定性;④蒸汽性质;应使用饱和蒸汽。

8、过滤的机理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过滤效果?

答:过滤的机理:①过筛作用;②深层截留;③滤饼过滤。

影响过滤的因素有:①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大;②孔径越小,滤速越慢;③过滤面积越大,滤速越快;④药液黏度越大,滤速越慢;⑤滤渣越厚,滤速越慢。

9、滤器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滤器的种类与特点:①砂滤棒:易脱砂,吸附药液,清洗困难,可能改变药液pH。②钛滤器,重量轻、不易破碎,过滤阻力小;③垂熔玻璃滤器:性质稳定,不掉渣,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pH,可热压灭菌。除强碱、氢氟酸外,适用于药液的精滤。但价格贵,易破损。3号用于常压过滤,4号用于加压或减压过滤,6号用于无菌过滤。④板框式压滤器:过滤面积大,截留固体量多。⑤微孔滤膜滤器:孔径小且均匀,截留能力强;孔隙率高,阻力很小,滤速快;无纤维与碎屑脱落,不污染滤液;滤膜薄且轻,不吸附药液,不影响药液的pH值;用后弃去,不会产生交叉污染。但容易堵塞,有些膜的稳定性不佳。孔径为0.6~0.8μm的微孔滤膜适用于注射液澄清过滤;孔径为0.3μm或0.22μm者适用于不耐热药物的除菌过滤。

10、输液有哪几种?

答:输液的种类有: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

11、冷冻干燥产品有何特点?

答:冷冻干燥产品的特点有:①可避免药物受热分解;②制得的产品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特性;③含水量低,通常为1%~3%;④产品中微粒比直接分装产品少;⑤计量准确,产品外观好。缺点为不能任意选择溶剂;需特殊设备,成本高;有时产品重新溶解后出现混浊。

12、冷冻干燥的原理是什么?

答:冷冻干燥的原理:在610.38kPa(4.58mmHg)下,0.0098℃时冰、水、汽三相可共存。当压力低于610.38kPa时,只有固态冰和气态存在,可通过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使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13、冷冻干燥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冷冻干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①含水量偏高,容器中装入的药液过厚,升华干燥过程中热量供给不足,真空度不够,冷凝器温度偏高均会使产品含水量偏高,可针对具体情况解决。②喷瓶,预冻温度过高,预冻不完全,升华干燥时供热过快,受热不均,使部分产品熔化导致喷瓶。因此必须将预冻温度控制在低共熔点以下10~20℃,且升华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低共熔点。③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由

于产品结构致密,水汽不能完全逸出,制品因潮解而导致外形不饱满或萎缩。可通过加入填充剂或采用反复预冻的方法解决。

14、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

答:滴眼液的质量要求类似于注射液,要求如下:①pH值,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9。②渗透压,眼球可适应的渗透压相当于0.6%~1.5%的氯化钠溶液。③无菌,用于眼外伤时要求绝对无菌,且不允许加入抑菌剂。用于眼外伤的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不得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可加抑菌剂。④澄明度,澄明度没有注射剂要求严格,溶液应澄明,特别是不得有玻璃屑。混悬液型滴眼剂要求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50μm的颗粒不得超过10%,不应有玻璃,颗粒应该容易摇匀,不得结块。⑤黏度,黏度应在4.0~5.0Pa×s。⑥稳定性,滴眼剂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滴眼剂常用的附加剂有:①pH值调节剂,常用的有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等。②等渗调节剂,可用氯化钠、硼酸、硼砂、葡萄糖、氯化钾等。③防腐剂,有有机汞类,如硝酸苯汞、硫柳汞;季铵盐类,如苯扎氯胺、苯扎溴铵;醇类,如三氯叔丁醇、苯乙醇;酯类,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常用的有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酯类,如山梨酸;④助悬剂预增稠剂,常用的增黏剂有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PVA)、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等。⑤稳定剂,如抗氧剂等稳定剂。

15、什么是去离子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各有何应用?

答:去离子水就是原水经过离子交换法制得的水。去离子水不用于注射剂的配液,可用于普通制剂,也可用于非无菌原料药的精制、注射剂容器、塞子等物的初洗。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经蒸馏所得。可用注射剂配液、折射剂容器的最后一道洗瓶无菌原料药的精制。灭菌注射用水是由注射用水封装后再经灭菌制成。抓哟用于溶解注射用灭菌粉针或稀释注射溶液剂。

16、什么是粉针,哪些药物宜制成粉针?

答:粉针,即注射用无菌粉末,按生产工艺条件不同可分为两类: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系指将原料药精致成无菌原料药后直接进行无菌封装得到的产品。冷冻干燥制品系将药物配制成无菌溶液,再进行冷冻干燥,除去水分后密封得到的产品。

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或加热灭菌时不稳定的药物大多采用制成无菌分装产品。一些在水中稳定但加热即分解失效的药物常制成冷冻干燥制品。

17、物理灭菌法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应用特点?

答:物理灭菌法可分为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灭菌法。射线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是一种利用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分为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火焰灭菌法适于耐火焰材料的灭菌,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干热空气灭菌法适于耐高温的玻璃器具、金属容器、耐高温的药物粉末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性物质(如油脂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的灭菌,不适于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

2)湿热灭菌法分为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时湿热灭菌中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耐热压灭菌的药物、玻璃器皿、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医院手术用品等的灭菌。流通蒸气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均不能保证杀死所有的耐热芽孢,适用于必须加热灭菌,但不耐高温的药物。低温间歇灭菌只能杀死繁殖体,适于不耐高温的药物,灭菌效果不可靠,需另加抑菌剂。

3)射线灭菌法分为紫外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微波灭菌法。紫外灭菌法对细菌繁殖体与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仅用于空气及表面的灭菌。辐射灭菌法穿透力强、灭菌效力高,适于不耐热固体药物与药用材料的灭菌。微波灭菌法灭菌迅速、加热均匀、操作简单。

4)过滤除菌法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得到无菌滤液的一种方法,适于不能加热灭菌的药液、气体、水等的灭菌。

18、注射液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注射剂的配制方法有稀释法与浓配法。稀释法适用于质量好的原料药。原料药质量较差时可用浓配法,此法可将溶解度较小的杂质除去,且可节省滤过时间。

19、输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输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澄明度问题,除了应注意肉眼可见的微粒外,还应重视粒径在5μm以下的细小微粒。微粒可能由原料与附加剂、输液容器与附件、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程中带入而出现澄明度问题。通过控制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原辅料、包装材料、贮存条件、使用方法可解决澄明度问题。

2)热原问题,热原可由溶剂、原辅料、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及使用过程带入,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使用环节的控制,通过药物的纯化处理可有效防止热原污染的问题。

3)染菌,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松动漏气均可能导致染菌。可通过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而防止染菌。

20、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有:①pH值调节剂,如盐酸、碳酸氢钠等;用于调节pH值。②增溶剂、助悬剂、乳化剂,如聚山梨酯80等用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或乳化剂;甲基纤维素作为助悬剂。③抑菌剂,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④抗氧剂,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等,用于提高易氧化药物的稳定性。⑤金属离子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⑥渗透压调节剂,如氯化钠、葡萄糖等,用于调节渗透压。⑦止痛剂,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等,用于缓和或减轻注射时引起的疼痛。⑧粉针填充剂,如甘露醇等。

21、使用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什么?

答:使用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①应按规程正确操作;②使用前必须将柜内的空气排尽;③灭菌时间必须从所有被灭菌物品的温度真正达到要求的温度算起;④灭菌完毕,注意避免由于内外压力差引起产品损坏及事故。

22、处方分析

写出下列处方所属液体制剂的类型,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1)维生素C注射液

处方:维生素C 105g;碳酸氢钠 49g;焦亚硫酸钠 3g;依地酸二钠 0.05g;注射用水

答:

处方:

维生素C

105g

主药

碳酸氢钠

49g

pH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

3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0.05g

金属离子络合剂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溶剂

制法:在配制容器中,加入配制总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入维生素C溶解,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溶解,然后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焦亚硫酸钠溶液,搅匀,调节pH值维6.0~6.2,再加二氧化碳饱和注射用水至全量,经过垂熔玻璃滤器、微孔滤膜滤器过滤,溶液中统入二氧化碳,再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最后用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

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5.0g;氯化钠 8.0g;0.1mol/L盐酸 适量;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答: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

5.0g

主药

氯化钠

8.0g

等渗调节剂

0.1mol/L盐酸

适量

pH调剂剂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溶剂

制法:取总量80%的注射用水,加入氯化钠,搅拌使溶剂,加入盐酸铺路卡因溶剂,加入0.1mol/L盐酸调节,再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匀,过滤,灌封,最后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3)细胞色素C注射液

处方:细胞色素C 15.3g;双甘氨肽 15.3g;亚硫酸氢钠 2g;2%氢氧化钠 适量;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答:

处方:

细胞色素C

15.3g

主药

双甘氨肽

15.3g

稳定剂

亚硫酸氢钠

2g

抗氧剂

2%氢氧化钠

适量

pH调节剂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溶剂

制法:取细胞色素C、双甘氨肽、亚硫酸氢钠、溶于注射用水中,用2%氢氧化钠条pH值为6.4~6.6,含量测定合格后,在氮气流下加热至70℃加热30分钟,除菌过滤,安瓿内通氮气,无菌条件下灌封。

23、计算题

硫酸锌滴眼剂中含硫酸锌0.2%,硼酸1%,欲配制500ml,问:①须补加氯化钠多少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②求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值?

已知:硫酸锌a1%=0.085 E=0.12 ; a1%=0.28 b=0.578 答:①根据W=(0.52-a)/b 则W=【0.52-(0.085×0.2+0.28)】/0.578=0.39(g)须补加氯化钠量=0.39×5=1.95(g)②1.95=0.009×500-(0.12×0.2×5+5E)

E=0.486(g)须补加氯化钠1.95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是0.486克.第四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粉碎:

答案: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程度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2、筛分:

答案:是借助筛网孔径大小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

3、散剂:

答案: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4、颗粒剂:

答案: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5、粉碎度(或粉碎比):

答案:系指粉碎前粒度D与粉碎后粒度d之比。

6、等量递加法:

答案:当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难以混合均匀,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的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它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7、糖衣片

答案:系指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

8、薄膜衣片

答案:系指以高分子成膜材料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根据高分子成膜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薄膜衣片、胃溶薄膜衣片。

9、肠溶衣片

答案:系指以在胃液中不溶、但在肠液中可以溶解的物质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

10、贴片

答案:系指粘贴于口腔,经黏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速释或缓释制剂。

11、片剂

答案:系指遇水迅速分散崩解的片剂。

12、含片

答案:系指口腔内缓缓溶解发挥疗效的片剂。

13、稀释剂

答案:系指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的辅料。

14、合剂

答案:指使无黏性物料聚集成可可塑性团块的固体粉末或液体。

15、崩解剂

答案:系指促使片剂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

16、崩解:

答案:系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破碎成细小颗粒的过程。

17、溶出

答案:固体制剂中药物从固体表面通过边界层扩散进入溶液主体的过程叫溶出。

二、填空题

1、球磨机结构简单,密闭操作,粉尘少,常用于、、刺激性药物或吸湿性药物的粉碎。

答案[毒性药物;贵重药物]

2、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答案[9.0%]

3、颗粒剂可分为、、、肠溶颗粒剂、缓释颗粒剂。

答案[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

4、万能粉碎机适用于 性和纤维性等脆性、韧性物料的粉碎。

答案[结晶]

5、流能磨粉碎药物的过程中,由于气流在粉碎室中膨胀时产生的,因此特别适用于抗生素、酶、低熔点或其它 的药物的粉碎。

答案[冷却效应;对热敏感]

6、制备散剂,当药物比例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 法混合。

答案[等量递加]

7、片剂的辅料包括 和 四大类。

答案[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8、淀粉可作为片剂的 和。

答案[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

9、包衣片剂分为 和。

答案[糖衣片;薄膜衣片]

10、微晶纤维素在片剂中可作为、、、助流剂。

答案[稀释剂;干燥粘合剂、崩解剂]

11、崩解剂的作用机理有、、、和酶解作用。

答案[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润湿热;产气作用]

12、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制粒压片和。

答案[湿法制粒压片;直接压片]

13、直接压片法包括 和 两种。

答案[结晶直接压片;粉末直接压片]

14、常用的包衣方法有 和压制包衣法。

答案[滚转包衣法;悬浮包衣法]

15、湿法制粒压片中,崩解剂可采用、和 方法加入。

答案[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

16、《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有 和。

答案[转篮法;浆法;]

17、凡规定检查 的片剂,可不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答案[含量均匀度]

18、凡规定检查 的片剂,可不进行崩解度检查

三、单选题(最佳选择题)

1、淀粉浆作黏合剂的常用浓度为。

A.20%-40% B.5%以下 C.5%-10% D.8%-15% 答案[D]

2、有关片剂质量检查说法错误的是。

A.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查片

B.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C.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分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D.片剂的硬度不等于脆碎度

答案[A]

3、《中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B.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 C.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

D.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答案[D]

4、以下辅料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为。

A.糊精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C.滑石粉 D.L-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答案[D]

5、片剂辅料中既可作填充剂又可作黏合剂与崩解剂的是。

A.微晶纤维素 B.糊精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微分硅胶

答案[A]

6、下列关于肠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溶片可掰开服用

B.胃内不稳定的药物可包肠溶衣

C.在胃内不崩解,而在肠中必须崩解

D.肠溶衣片服用时不宜咀嚼

答案[A]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栓剂应进行溶变时限检查

B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C凡检查崩解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溶出度的检查

D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

答案[B]

8、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正确的为。

A.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B.原辅料→混合→粉碎→制软材→制粒→整粒→干燥→压片

C.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D.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答案[D]

9、关于咀嚼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加入蔗糖、薄荷油等甜味剂调整口味

B.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C.一般仅在胃肠道中发挥局部作用

D.对于崩解困难的药物,做成咀嚼片后可提高药效

答案[C]

10、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

A.15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20分钟

答案[A]

11、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复方新诺明片)的处方如下: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400g 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 淀粉 40g

10%淀粉浆 24g 干淀粉 23g(4%左右)

硬脂酸镁 3g(0.5%左右)

制成 1000片(每片含SMZ0.4g)

10%淀粉浆为。

A.崩解剂 B.稀释剂 C.黏合剂 D.吸收剂

答案[C]

12、小剂量药物硝酸甘油片的处方如下

17%淀粉浆 适量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硝酸甘油量)

硬脂酸镁1.0g

制成 1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硬脂酸镁的作用为。

A.润滑剂 B.稀释剂 C.黏合剂 D.崩解剂

答案[A]

13、“紧成团,轻压即散”是指片剂制备工艺中步操作的标准。

A.制软材 B.粉末混合 C.干燥 D.包衣

答案[A]

14、适合于干燥对热敏感药物和无菌操作的方法是。

A.常压厢式干燥器 B.流化床干燥 C.红外线干燥 D.喷雾干燥

答案[D]

15、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中制粒的目的是改善药物的。

A.可压性和流动性 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 D.润滑性和抗黏性

答案[A]

16、丙烯酸树脂Ⅱ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

A.胃溶包衣 B.肠胃都溶型包衣 C.肠溶包衣 D.糖衣

答案[C]

17、下列各组辅料中,属于泡腾崩解剂的是。

A.碳酸氢钠-枸橼酸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答案[A]

18、下列可作为肠溶衣材料的是。

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B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

C聚乙二醇 D聚维酮

答案[A]

19、薄膜衣中加入增塑剂的机理。

A.提高衣层的柔韧性,增加其抗撞击的强度

B.降低膜材的晶型转变温度

C.降低膜材的流动性

D.增加膜材的表面黏度

答案[A] 20、下列以产气作用为崩解机理的片剂崩解剂。

A.枸橼酸+碳酸钠 B.纤维素类衍生物

C.羧甲基淀粉钠 D.淀粉及其衍生物

答案[A]

21、以下措施不能克服压片时出现松片现象的是。

A.调整压力 B.细粉含量控制适中

C.用润湿剂重新制粒 D.颗粒含水量控制适中

答案[C]

22、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的片剂辅料,其缩写为。

A.CMC B.CMS C.CAP D.MCC

答案[D]

2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不适合添加的辅料为。

A.淀粉浆 B.滑石粉 C.淀粉 D..硬脂素镁

答案[D]

24、单冲压片机的片重调节器可调节。

A.下冲在膜孔中下降深度 B.下冲上升的高度

C.上冲下降深度 D.上冲上升高度

答案[A]

25、可在一台设备中实现混合、制粒、干燥工艺的有。

A.流化制粒 B.干法制粒 C.球晶造粒 D.摇摆制粒.答案[A]

26、压片力过大,黏合剂过量,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均可能造成哪种片剂质量问题。

A.裂片 B.松片 C.崩解迟缓 D.黏冲

答案[C]

27、关于难溶性药物在片剂中的溶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药物崩解时间不一样,溶出度不一定有差别

B.药物粒子大小对溶出没影响

C.硬脂酸镁作为片剂润滑剂用量过多则阻碍药物的溶出

D.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促进药物的溶出

答案[B]

28、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滑石粉

C.羧甲基淀粉钠 D.预胶化淀粉.答案[A]

29、关于片剂的包衣错误的是。

A.乙基纤维素可作成水分散体应用

B.用PVP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酸性强的特点

C.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D.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 30、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蓖麻油作为。

A.成膜剂 B.致孔剂 C.增塑剂 D.乳化剂

答案[C]

31、下列材料包衣后,片剂可以在胃中崩解的是。

A.羟丙甲纤维素 B.虫胶

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Ⅱ

答案[A] 32.下列哪组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崩解剂。

A.淀粉 L-HPC CMC-Na B.HPMC PVP L-HPC C.PVPP HPC CMS-Na D.CCNa PVPP CMS-Na 答案[D]

33、以下各种片剂中,可以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的为。

A.泡腾片 B舌下片 C.含片 D.肠溶片

答案[B]

34、某片剂标示量为200mg,测得主药含量50%,则每片颗粒重为。

A.500mg B.400mg C.350mg D.300mg E.250mg 答案[B]

35、片剂包糖衣工序的先后顺序为。

A.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B.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D.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色糖衣层

答案[A]

36、下列关于制粒叙述错误的是。

A.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加工制成一定性质与大小的粒状物的操作

B.湿法制粒就是指以水为润湿剂制备颗粒

C.流化床制粒又称一步制粒

D.传统的摇摆式颗粒机属于挤压制粒

答案[D]

37、在片剂处方中加适量的微粉硅胶,作用是。

A.填充剂 B.干燥黏合剂 C.助流+润滑 D.崩解

答案[C]

38、下列辅料中不属于肠溶以材料的是。

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B.醋酸纤维素 C.PEG D.丙烯酸树脂L100 答案[C]

39、下列各项中,不是造成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是。

A.颗粒的流动性不好 B.颗粒过硬

C.颗粒大小不匀 D.加料斗中颗粒过多或过少

答案[B] 40、下列关于片剂润滑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片剂在胃中的润湿 B.防止颗粒黏附于冲头上

C.减少冲头、冲模的损失 D.增加颗粒的流动性

答案[A]

41、《中国药典》规定,泡腾片的崩解时限为。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答案[A]

42、以下关于压片时造成黏冲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润滑剂用量不当 B.压力过大

C.颗粒含水量过多 D.冲头表面粗糙

答案[B]

4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按我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筛规格,筛号越大,孔越小

B.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即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

C.两种组分比例差别大的物料混合时,应将组分数量大的物料先全部加入混合机中,再加入组分少的物料后混合均匀

D.流能磨适用于无菌粉末粉碎,不适用于低熔点及对热敏感的药物

44、以下适用于热敏感性药物的粉碎设备为

A.万能粉碎机 B.流能磨(气流式粉碎机)C球磨机 D.胶体磨

答案[B]

45、以下关于球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球磨机可用于无菌粉碎

B.圆球和粉碎的物料的总装量为罐体总体积的50%~60%

C.工作转速为临界转速的60%~80%

D.物料的直径应为圆球的1/2~1/4

答案[D]

46、V型混合器适宜的转速和填充量分别为

A.临界转速的30%~40%,容器体积的30%

B.临界转速的30%~40%,容器体积的70%~90%

C.临界转速的80%以上,容器体积的70%~90%

D.临界转速的70%~90%,容器体积的70%以上

答案[A]

47、下列关于粉碎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粉末粒子易聚集的,再粉碎时可加入辅料共同粉碎

B.难溶于水的药物可采用加液研磨法制成极细粉

C.流能磨是利用高压气流使药物的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器壁间碰撞、摩擦而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

D.散剂的粉碎机械常用的有球磨机和流能磨等,球磨机可粉碎低熔点的药物,因为它有冷却作用

答案[D]

48、下列有关细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粉碎过程主要是靠外加机械力破坏物质分子的内聚力来实现的B.球磨机不能进行无菌粉末

C.流能磨适用于低熔点及对热敏感药物的粉碎

D.球磨机常用于毒、剧和贵重药品的粉碎

答案[B]

49、下列对散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

B.外用覆盖量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

C.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D.便于小儿服用

答案[B] 50、散剂按医疗用途可分为

A.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

B.倍散与普通散剂

C.单散剂与复散剂

D.分剂量散剂与不分剂量散剂

答案[A]

51、下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剂的粉碎度越大越好

B.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0%

C.儿科和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D.粉碎度是物料粉碎前的粒径与物料粉碎后粒径的比值

答案[A]

52、固体石蜡的粉碎过程中加入干冰,此粉碎过程属于

A.混合粉碎 B.开路粉碎 C.湿法粉碎 D.低温粉碎

答案[D]

53、药筛筛孔目数是指

A.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

B.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

C.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D.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

答案[C]

54、下列关于颗粒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颗粒剂还有肠溶性颗粒剂、缓释颗粒剂等

B.颗粒剂分为可溶性颗粒、混悬型颗粒及泡腾性颗粒剂

C.颗粒剂都要求溶解在水中服用

D.颗粒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答案[B]

55、下列关于粉碎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化性药物和还原性药物可以混合粉碎

B.贵重药物应单独粉碎

C.粉碎过程应及时筛去细粉以提高效率

D.性质及硬度相近的药物可混合粉碎

答案[A]

56、制备颗粒剂的工艺流程为

A.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装

B.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包装

C.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分级→分剂量→包装

D.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与分级→包装

答案[A]

57、以下各相中,不影响散剂混合质量的是

A.组分的堆密度 B.各组分的色泽

C.组分的吸湿性与带电性 D.组分的比例.答案[B]

58、密度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

A.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混合 B.等量递加混合C.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混合 D.搅拌混合答案[C]

59、组分比例差异大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

A.将剂量大的组分的一部分先加入容器中垫底,再加入剂量小的组分混合B.将组分一同加入容器中混合C.将剂量大的组分全部加入容器中垫底,再加入剂量小的组分混合D.长时间研磨混合

四、多选题(多项选择题)

1、对散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B.便于小儿服用

C.外用覆盖面大,有机械保护、收敛作用 D.制备工艺复杂

答案[ABC]

2、常用气流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的药物是

A.抗生素 B.需要以微粉应用的药物

C.低熔点药 D.具黏稠性的药物

答案[ABCD]

3、影响制剂过程中物料混合操作的因素有

A.药物结构 B.粒子表面状态 C.堆密度 D.粒子大小

答案[BCD]

4、以下关于粉碎与过筛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混合粉碎有利于粉碎的进行,可减缓药物粉末的结聚

B.晶形药物具有一定的晶格,有相当的脆性,易于粉碎

C.具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药物可一起粉碎,可节省时间

D.粉碎过程不必应及时筛去细粉以提高粉碎效率

答案[CD]

5、《中国药典》规定,颗粒剂必须做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A.硬度 B.溶化性 C.装量差异限度 D.溶出度

答案[BC]

6、颗粒剂按溶解性常分为

A.可溶性颗粒剂 B.乳浊性颗粒剂

C.混悬性颗粒剂 D.溶蚀性颗粒剂.答案[AC]

7、粉碎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溶出 B.利于药物稳定

C.便于调配 D.利于药材中成分溶出

答案[ACD]

8、《中国药典》规定散剂必须检查的项目有

A.外观均匀度 B.微生物限度 C.粒度 D.装量差异

答案[ABD]

9、球磨机可创造密闭环境,特别适宜粉碎

A.贵重药物 B.要求得极细粉的药物 C.刺激性药物 D.无菌药物

答案[ACD]

10、压片过程中片剂重量差异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

A.颗粒含水量不合适 B.颗粒内的细粉多

C.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D.颗粒硬度过大

答案[ABC]

11、下列对片剂崩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片剂都应在胃肠道中崩解

B.药典对普通口服片剂、包衣片剂以及肠溶衣片剂规定了不同的崩解时限

C.水分的透入是片剂崩解的首要条件

D.辅料中黏合剂的黏合力越大,片剂的崩解时间越长

答案[BCD]

12、影响片剂成形的主要因素有。

A.药物的可压性与药物的熔点 B.黏合剂的用量的大小

C.压片时压力的大小与加压的时间 D.颗粒的流动

答案[ABC]

13、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错误的叙述是。

A.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C.改变药物生物半衰期 D.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答案[CD]

14、下列关于肠溶片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EC包衣的片剂属于肠溶衣片剂

B.用HPMC包衣的片剂属于肠溶衣片剂

C.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在pH1的盐酸溶液中2小时不应崩解

D.肠液中崩解时限为1小时

答案 [AB]

15、下列关于分散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B.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C.所含药物应是易溶的 D.应加入泡腾剂

答案[AB]

16、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

A.主药含量小于10mg B.主药含量小于5 mg

C.主药含量小于2 mg D.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片重的5% 答案[AD]

17、可不做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

A.控释片 B.植入片 C.咀嚼片 D.肠溶衣片

答案[ABC]

18、粉末制粒的目的是。

A.有利于片剂的崩解 B.改善物料的可压性

C.防止各组分间的离析 D.减少原料粉尘飞扬和损失

答案[BCD]

19、微晶纤维素可用作片剂的。

A.包衣材料 B.干燥黏合剂 C.崩解剂 D.填充剂

答案[BCD] 20、可作为片剂干燥黏合剂的是。

A.CMCNa B.微晶纤维素 C.淀粉 D.糊精.答案[BD]

21、崩解剂促进片剂崩解的机理有。

A.水分渗入,产生润湿性,使片剂崩解 B.产气作用

C.吸水膨胀作用 D.毛细管作用

答案[ABCD]

22、下列关于物料中水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料中的平衡水只与物料的性质有关

B.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只与物料的性质有关

C.物料中自由水的多少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D.物料中结合水的蒸汽压等同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答案[AD]

23、下列关于干燥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传热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大于物料温度

B.传质过程中,物料中水蒸气分压应大于环境水蒸气分压

C.平衡水分与物料性质及空气状况有关,结合水仅与物料性质有关

D.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取决于水分在物料表面气化速率

答案[ABCD]

24、在片剂处方中用作润滑剂的辅料为。

A.硬脂酸镁 B.滑石粉 C.可压性淀粉 D.微晶纤维素

答案[AB]

25、粉末直接压片可以选用的辅料。

A.喷雾干燥乳糖 B.微晶纤维素 C.预胶化淀粉 D.糖粉

答案[ABC]

26、下面哪项不是造成片剂黏冲的原因有。

A.润滑剂用量不足 B.崩解剂加量过少

C.压力过大 D.冲模表面粗糙

答案[BC]

27、主要做肠溶包衣材料的是。

A.Eudragit L B.HPMC C.HPMCP D.PEG

答案[AC]

28、属于胃溶型片剂薄膜衣材料的为。

A.HPMC B.CAP C.EC D.PVP 答案[AD]

29、以下属于湿法制粒的操作是。

A.将大片碾碎,整粒 B.软材过筛制成湿颗粒

C.湿颗粒干燥 D.制软材

答案[BCD] 30、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的片剂类型有。

A.植入片 B.咀嚼片 C.舌下片 D.分散片

五、综合题

1、“等量递增法”混合的含义是什么?

答:“等量递加”混合的含义:两种组分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容器中混匀,再加入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等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混匀,过筛。该法又称“配研法”。

2、崩解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哪些?比淀粉崩解作用强的崩解剂有哪些(试举4例)?崩解剂的加入方法有几种?

答案:崩解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1)毛细管作用2)膨胀作用3}产气作用4)酶解作用。

比淀粉崩解作用强的崩解剂有: L-HPC;CMS-Na ; 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C Na)等。

崩解剂的加入方法:1..外加法 压片之前加入到干颗粒中,因此,片剂的崩解将 发生在颗粒之间;2.内加法 在制粒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崩解剂,因此,片剂的崩解将发生在颗粒内部。3.内外加法 内加一部分崩解剂,然后再外加一部分崩解剂的方法为“内外加法”,可以使片剂的崩解既发生在颗粒内部又发生在颗粒之间,从而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

3、论述增加片剂中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答: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药物的溶出度:①药物经粉碎减小粒径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②加入优良的崩解剂;③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体或药物的包合物,加入表面活性剂等;④在处方中加入亲水性辅料如乳糖。

4、片剂的薄膜包衣与糖衣比较,有何优点?

答:薄膜衣与糖衣比较的优点为:①工艺简单,工时短,生产成本较低;②片增重小,仅增加2%~4%;③对崩解及药物溶出的不良影响较糖衣小;④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⑤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⑥压在片芯上的标识在包薄膜衣后仍清晰可见。

5、片剂压片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答:①裂片和顶裂:压力分布不均匀及由此带来的弹性复原率的不同;②松片:物料的可压性、水分、压力、晶型和用量、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③粘冲才: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药物熔点低或与辅料出现低共熔现象④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④片重差异超限:颗粒流动性不好;细粉太多或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加料斗内颗粒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⑤崩解迟缓:原辅料的可压性、颗粒的硬度、压片力、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粘合剂的用量、崩解剂种类和用量、片剂贮存条件;⑥溶出超限: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⑦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过大的因素,皆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的不均匀。

6、粉末直接压片的优点有哪些?

答:物料不进行制粒,而由粉末状物料直接进行压片,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减少、适用于湿热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等。

7、简述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答:①原料、辅料的前处理;②混合;③加入黏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④挤压或其它方法制粒;⑤湿颗粒的干燥;⑥干颗粒的整粒;⑦加入崩解剂、润滑剂,总混;⑧压片。

8、影响片剂成形的主要因素?

答:①药物、辅料的可压性;②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③黏合剂和润滑剂;④颗粒含有的水分或结晶水;⑤压片压力和时间。

9、片剂包衣的目的?

答: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率;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⑥改善片剂的外观。

10、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处方: 乙酰水杨酸片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适量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0.25g 共制1 000片

①处方中淀粉、淀粉浆分别起何种作用?

②处方中何种辅料为润滑剂,能否用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为什么?

③三种主药为何采用分别制粒的方法?

答:①淀粉主要起崩解剂作用,淀粉浆起黏合剂作用;②滑石粉和少量轻质液体石蜡为润滑剂,硬脂酸镁不能作为润化剂使用,因其促进乙酰水杨酸水解;③三种主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混合制粒会产生熔点下降的现象,压片时则出现熔融和再结晶现象,故采用分别制粒的方法。

11、设计维生素B2片剂的工艺处方

1)要求:a.药物剂量5mg/片;b.粉末直接压片;c.拟定处方;d.写出制备工艺。

2)药物性质:橙黄色结晶性粉末,稍有臭及苦味,难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遇光、热、碱易被破坏。

3)辅料:淀粉、蔗糖粉、柠檬酸三乙酯、硬脂酸镁、HPMC、Eudragit S100、Eudragit E100、L-HPC、CMC-Na、微粉硅胶、交联聚维酮、可压性淀粉、丙烯酸树脂Ⅱ、泊洛沙姆、丙烯酸树脂Ⅲ、丙烯酸树脂Ⅳ、凡士林、微晶纤维素、糖浆、吐温80、虫胶、滑石粉、色淀、EC、柠檬酸、酒石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糖。

答:①处方(100片)维生素B2 0.5g;微晶纤维素 48.5g;硬脂酸镁 0.5g;微粉硅胶 0.5g;

②工艺:将维生素B2研细,按等量递加稀释法,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再加入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混匀,直接压片。

12、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用特点是什么?

答:湿法的原理是: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深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该法适用于难以粉碎的矿物药、非极性晶体药物、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

13、试述低温粉碎的特点。

答:低温粉碎的特点:①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以及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②低温使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可获得更细的粉末;③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14、散剂的特点是什么?制备工艺过程是什么?

答:散剂的特点: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5、写出颗粒剂的生产工艺流程,颗粒剂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

答:颗粒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的干燥→整粒与分装→装袋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

16、分析下面处方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片芯处方:

1000片用量

处方分析

阿司匹林

25g

主药

淀粉

32g

填充剂

L-HPC 4g

崩解剂

10%淀粉浆

q.s

粘合剂

滑石粉

q.s

润滑剂

包衣液处方: 处方分析

丙烯酸树脂Ⅱ号

10g

(包衣材料)

蓖麻油

2g

(增塑剂)

滑石粉

q.s

(色素附着剂)

柠檬黄

q.s

(色素)

95%乙醇

200ml

(溶媒)

答: 1)处方分析见处方分析项下

2)制备过程:

素片制备:将阿司匹林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6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后,压片,得素片;

片剂包衣:按处方量配制好包衣液后,设置仪器参数,将包衣液参数喷入放置了素片的包衣锅中,待一定时间后将包好的片剂取出即得。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滴丸剂

答案: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2、膜剂

答案: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状制剂。

3、软胶囊

答案:软胶囊剂 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液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

4、胶囊剂

答案: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二、填空题

1、《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剂应在 分钟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剂应在 部崩解;肠溶胶囊在盐酸溶液(9

→1000)中检查 小时,每粒囊壳不得有裂缝或崩解,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改在人工肠液中检查,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答案[30;60;2;1]

2、市售硬胶囊一般有 种规格,其中 号最大。

答案[8;000]

3、滴丸剂的基质包括,例如 和,例如 类。

答案[水溶性基质,PEG;脂溶性基质,单硬脂酸甘油脂]

三、单选题

1、下列关于滴丸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挥药效迅速、生物利用高

B.可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便于运输

C.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劳动保护

D.滴丸在药剂学上又称胶丸

答案[D]

2、滴丸与胶丸的相同点是

A均为滴制法制备.B.均采用PEG为基质

C.均采用明胶为基质 D.均为压制法制备

答案[A]

3、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将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剂型

B.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D.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答案[D]

4、常用的软胶囊囊壳的组成为

A.明胶、甘油、水 B.淀粉、甘油、水

C.可压性淀粉、丙二醇、水 D.明胶、甘油、乙醇

答案[A]

5、胶囊剂不需要检查的项目是

A.硬度 B.崩解时限 C.装量差异 D.外观

答案[C]

6、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压制法和

A.滴制法 B.熔融法 C.塑制法 D.泛制法

答案[A]

7、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甘油的目的是

A.起矫味作用 B.制成肠溶胶囊 C.增加可塑性 D.作为防腐剂

答案[C]

8、已规定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必再检查

A.崩解度 B.重量差异 C.外观 D.硬度

答案[A]

9、《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

A.60分钟 B 45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答案[A]

10、当胶囊剂内容物平均装量为0.1g时,其装量差异限度为

A.±5.0% B.±2.0% C.±1.0% D ±7.5%

答案[A]

11、用于制备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为

A.阿拉伯胶 B.淀粉 C.明胶 D.蔗糖.答案[C]

12、以下可作为软胶囊内容物的是

A.药物的油溶性 B.药物的水溶液

C.药物的水混悬液 D.药物的稀醇溶液

答案[A]

四、多选题

1、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包括

A.囊壳重量差异 B.水分

C.崩解度或溶出度 D.装量差异.答案[ABCD]

2、关于硬胶囊壳的错误说法为

A.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B.囊壳中加入山梨醇作防腐剂

C.加入二氧化钛作增塑剂

D.含水量高的硬胶囊壳可用于软胶囊壳的制备

答案[BCD]

3、胶囊剂的特点有

A.药物水溶液、稀乙醇溶液都可以可制成胶囊剂

B.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臭味

C.与片剂相比,生物利用度较高

D.可保护药物不受潮气、氧、光线的作用

答案[BCD]

4、以下不适合制成胶囊的药物是

A.药物的水溶性 B.易风化药物

C.吸湿性很强的药物 D.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答案[ABCD]

5、滴丸剂中常用的水水溶性基质有

A.硬脂肪酸 B.硬脂肪酸钠 C.聚乙二醇 D.甘油明胶

答案[BCD]

五、综合题

1、胶囊剂可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答: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性胶囊剂。

胶囊剂的特点为: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药物的生物利用较高;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剂;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有:①药物的水溶液或稀的乙醇溶液,因能使胶囊壁溶解。②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钠、溴化物、碘化物等。③刺激性药物,因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而刺激胃黏膜。④易风化药物,因可使胶囊壁变软。⑤吸湿性药物,因可使胶囊壁过分干燥而变脆。

2、滴丸剂有哪些特点?

答:滴丸剂的特点为: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生产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第六章 半固体制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软膏剂

答案: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和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水值

答案:常温下每100g油脂性软膏基质所能吸收的水的克数。

3、眼膏剂

答案: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溶液或混悬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

4、凝胶剂

答案: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

一、混悬或乳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5、栓剂

答案: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形外用制剂。

6、置换价

答案: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二、填空题

1、常用的软膏基质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

答案[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2、O/W型基质外相含多量水,在储存中可能霉变,常须加入 ;同时水分易蒸发而使软膏变硬,故需加入。

答案[防腐剂、保湿剂]

3、软膏的油脂性基质以烃类基质中的 为最常用,类脂中以羊毛脂与蜂蜡应用较多。

答案[凡士林]

4、眼膏剂常用基质,一般用 8份,、羊毛脂各1份混合而成。

答案[凡士林;液状石蜡]

5、软膏基质凡士林不适用于 的患处;羊毛脂过于粘稠,故不宜。

答案[有多量渗出液;单独用作基质]

6、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 制备软膏。

答案[乳剂型基质]

7、软膏剂的制法可分为、及 三种。

答案[研磨法;熔融法;乳化法]

8、栓剂按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发挥 作用,一种发挥 作用。

答案[局部;全身]

9、栓剂在应用时塞入距肛门口约 处为宜。

答案[2cm]

10、药物制成栓剂给药后,不受胃肠道 或 的破坏。

答案[pH;酶]

11、全身作用的栓剂应选择释药速度 的基质。局部作用的栓剂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 的基质;

答案[快;慢]

12、栓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和 两种。

答案[冷压法;热熔法]

三、单选题

1、下列基质属于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A.卡波普 B.甘油明胶 C.羊毛脂 D.聚乙二醇

答案[C]

2、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水值是指

A.常温下1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B.常温下100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C.100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D.一定量的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答案[B]

3、以下软膏基质中,适用于大量渗出液的患处的基质是

A.凡士林 B.水溶性基质 C.乳剂型基质 D.羊毛脂

答案[B]

4、下列关于乳剂型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剂型基质特别是O/W型软膏剂中药物释放较快

B.乳剂型基质易于涂布

C.乳剂型基质有O/W型和W/O型两种

D.乳剂基质的油相多为液体

答案[D]

5、以下物质中,不能形成水溶性凝胶基质的是

A.卡波沫 B.CMC-Na C.十八醇 D.MC 答案[C]

6、以下关于眼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眼膏剂的基质应在150℃干热灭菌1~2小时

B.眼膏剂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C.眼膏剂的包装容器应灭菌

D.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可加抑菌剂

答案[D]

7、眼膏剂的基质灭菌温度为

A.100℃ B.121℃ C.150℃ D.115℃

答案[C]

8、以下属于水溶性软膏基质的是

A.十八醇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 D.硅酮

答案[B]

9、最有助于药物穿透、吸收的软膏基质是

A.植物油脂 B.水溶性性基质 C.动物油脂

D.乳剂型基质

答案[D]

10、以下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凡士林 B.羊毛脂 C.液体石蜡 D.单硬脂酸甘油脂 答案[B]

11、下列不可作为栓剂基质的是

A.可可豆脂 B.凡士林 C.甘油明胶 D.泊洛沙姆

答案[B]

12、下列关于局部作用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熔化速度应较快 B.需加入吸收促进剂

C.应选择水溶性基质 D.应选择脂溶性基质

答案[C]

1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栓剂的制备方法

A.研和法 B.乳化法 C.热熔法 D.单凝聚法

答案[C]

14、某栓剂每粒含药物0.2g,可可豆脂空白栓重2g,已知药物的

f=1.6,则每粒含药栓需可可豆脂为

A.1.975g B.1.875g C.1.715g D.1.800g 答案[B]

15、以下有关栓剂置换价的正确表述为

A.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比值

B.同体积不同主药的重量比值

C.主药重量与基质重量比值

D.药物体积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比值

答案[A]

16、要使栓剂中的药物吸收时尽可能避免肝首过效应,应将栓剂塞入距肛门口

A.2cm B.3cm C.3.5cm D.2.5cm 答案[A]

17、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栓剂使用时塞得深,生物利用度好

B.应做崩解时限检查

C.局部作用的栓剂应选择释药慢的基质

D.常用的制法是研磨法

答案[C]

14、下列关于全身作用的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身作用栓剂要求缓慢释放药物

B.水溶性药物应选择水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C.全身作用的肛门栓剂用药的最佳部位应距肛门约3cm D.水溶性药物应选择脂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答案[D]

四、多选题

1、下列软膏基质处方,配制后属于乳剂型基质的是

A.硅油、蜂蜡、花生油 B.CMC-Na、甘油、水

C.羊毛脂、凡士林、水 D.硬脂酸、三乙醇胺、水

答案[CD]

2、组成乳剂基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保湿剂 B.水相 C.油相 D.乳化剂

答案[BCD]

3、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中常需加入

A.润滑剂 B.保湿剂 C.防腐剂 D.E.助悬剂

答案[BC]

4、以下需进行无菌检查的是

A.用于大面积烧伤及皮肤严重损伤的软膏 B.一般软膏

C.滴眼剂 D.用于创伤的眼膏

答案[AD]

5、下列属于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A.石蜡 B.凡士林 C.硅油 D.羊毛脂

答案[ABCD]

6、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

A.研和法 B.熔合法 C.乳化法 D.冷压法

答案[ABC]

7、软膏基质分为以下哪几种类型

A.乳剂型基质 B.亲水胶体 C.水溶性基质 D.油脂性基质

答案[ACD]

8、下列关于栓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避免了药物的首过效应

B.栓剂因施用腔道的不同,可分为肛门栓和阴道栓

C.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D.栓剂在体温下迅速软化,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答案[CD]

9、下列关于栓剂叙述正确的是

A.置入肛门2cm处有利于药物避免首过效应

B.油水分配系数的大小与药物吸收有密切关系

C.加入表面活性剂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D.水溶性药物在油脂性基质的栓剂中能很快释放。

答案[ABD]

10、栓剂的制备方法有

A.乳化法 B.热熔法 C.熔和法 D.冷压法

答案[B D]

11、以下有关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应迅速软化、融化或溶化

B.栓剂的制备方法有冷压法、热熔法和乳化法

C.栓剂直肠给药,可减少肝脏的首过效应

D.栓剂局部作用要求药物缓慢释放,全身作用药物应迅速释放。

答案[ACD]

五、综合题

1、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软膏剂质量要求:①基质应均匀、细腻,对皮肤或黏膜上无刺激性;②应根据需要加入保湿剂、防腐剂、增稠剂、抗氧剂及透皮促进剂;③基质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不融化,黏稠度随季节变化应很小;④软膏剂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现象。除另有规定外,应遮光密闭贮存。

2、分析水杨酸乳膏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并写出制备方法。

【处方】水杨酸 50g 硬脂酸甘油脂70g 硬脂酸100g 白凡士林120g 液体石蜡100g 甘油120g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羟苯乙酯1g 纯化水 480ml 答:处方分析:油相为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白凡士林;水相为甘油、纯化水;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保湿剂为甘油;稠度调节剂为液体石蜡;防腐剂为羟苯乙酯。

制备方法:水杨酸研细过60目筛。取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加热至熔化为油相。另取甘油、纯化水加热至90℃,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羟苯乙酯溶解为水相。然后将水相缓缓倒入油相,边加边搅至冷凝得乳剂型基质;将过筛的水杨酸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得。

3、以下处方会形成何种类型的软膏基质,并写出制备操作要点。

【处方】蜂蜡 120.5g 硼砂5.0g 石蜡120.5g 液体石蜡560.0g 纯化水 适量 制成1 000g 答:①会形成W/O型乳剂基质。本处方有两类乳化剂:一类是蜂蜡中少量游离高级脂肪酸与硼砂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钠作用形成的钠皂,为O/W型乳化剂;另一类是蜂蜡中的少量高级脂肪醇及其脂肪酸酯类,为W / O型乳化剂。由于处方中油相占80%,比例远大于水相,故最后形成的是W / O型乳剂型基质。

7.浅谈药剂学教学体会 篇七

一、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是讲好课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所谓充分备课要从三方面综合评述。

1. 把握教材

教师要对教材的系统、重点、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系统, 指对整本教材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章节顺序, 尽可能使讲课内容前后联系紧密。例如, 目前所用教材将药剂学的内容划分为三篇来讲,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二篇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如果按教材顺序讲解, 势必导致理论和实际相分离, 因此, 我们就在讲某剂型前, 首先将基本理论提到前面来讲。如讲第三章液体制剂前, 首先讲第九、十章的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和表面活性剂。这样, 学生刚学完基本理论就来学习该理论的应用, 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重点、难点内容心中有数可以使我们讲课过程中重点突出。

另外, 作为一门专业课, 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还有国内外一些研究进展等, 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处理, 减少一些过时或非重点内容的讲解时间, 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对于新进展的讲解很感兴趣。

2. 了解学生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应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 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 启发学生, 在教学的哪一阶段, 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 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 纳入课时计划中。

3. 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很难形象地把所要教授的知识表达出来, 而且, 药剂学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采用板书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 难以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因此, 我们提倡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制作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 同时, 对于各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等重点部分最好采用照片、录像或动画等更加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 在我们的讲课过程中, 片剂的重点步骤如制粒、压片机的装卸, 注射剂的无菌车间, 半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等都给学生准备了录像, 把真人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 这样, 学生即便没有亲自做实验, 对于整个过程也会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要制作较好的课件, 教师要广泛查阅资料, 借鉴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课件, 尽可能提高课件制作的水平。一个好的课件也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选择合适的课堂讲课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 “填鸭式”的理论教学终将被淘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降低课程难度,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流程教学法

普通制剂是药剂学的经典核心内容, 基本上是描述性材料, 内容庞杂且易混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看就懂、一丢就忘的现象, 反而变成了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摈弃了“定义—分类—给药途径—质量要求—制备流程—典型处方—质量检查”这种——讲授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以制备的工艺流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图表的方式列出上述程序, 再结合不同剂型的特点, 将每一类型的剂型中所涉及的新理论、新辅料、新操作, 穿插在流程的相关环节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制备教学流程, 并采用动画技术, 使学生学习药剂学不再是死读硬记。

2. PBL教学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的设定, 引导同学积极思考,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讲解阿司匹林片剂时, 从阿司匹林的化学稳定性开始, 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药物化学的知识,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入手, 找出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从所学辅料筛选出合适的稳定剂, 接下来问常用的润滑剂硬脂酸镁能否用于该片剂的制备呢?同学们通过讨论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 至此, 关于阿司匹林片的处方组成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 由同学们自己推导出来了, 这样, 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3. 课堂讨论法

讨论式教学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剂型各论中片剂和注射剂是课程教学的两个重点章节, 也是新药研发过程中常用剂型, 我们将其作为讨论课的试点章节, 在简单介绍剂型特点和制备方法的基础上, 分为若干讨论小组, 每组分别给出不同的药物的名称, 然后各小组进行文献查阅, 下堂课, 各组由一名代表给同学们讲解,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对其制备工艺过程、注意事项进行广泛的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仅给学生创造群体合作学习、锻炼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表达以及展现自我的能力。

三、做好课后辅导

课堂所学知识还需要课下的复习、学习, 并根据课堂所学内容适当地拓宽知识面, 了解目前国内、国际的发展, 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因此, 要做好课后辅导。

1. 建设网络课堂

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 建立药剂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将教学课件、范例的解、作业及解答等挂在网上作为学生自学和复习参考。目前, 我们已基本完成药剂学网络课堂的建设, 学生可以方便地查看老师的课件、教案, 也开通了师生留言版、聊天室,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在网络上, 老师、同学讨论解决, 另外,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公布在网上, 大家分享。

2. 布置合适的作业

专业的作业不同于基础课, 如果布置简单的问答题, 很容易导致学生不动脑筋抄书, 因此, 我们应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 灵活地布置作业, 例如普通制剂作业, 就给学生一个药物, 由他们去查阅资料, 设计剂型、处方、制备工艺等, 这样, 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认识, 同时, 提高了他们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综上, 笔者在几年的药剂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就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 教学的方法、方式应该处于不断的改进中, 而老师是改进的主体, 以上点滴展示出来, 目的是与各位老师商讨, 希望不断提高药剂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雪英.浅谈药剂学的备课[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4) .

[2]韩翠艳.药剂学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12) .

[3]刘利萍, 陈建军, 钱青.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6 (12) .

8.浅议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篇八

摘要: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的高低。郑州华信学院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合理设置课程,实行产学研结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

新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与国际接轨,而要缩短与国际药学的差距,我国的医药工业必须加快发展,不断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制药人才。为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制药人才的需求,郑州华信学院于2004年开办了药物制剂专业。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学院对药剂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根据专业特色,合理设置课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了解,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郑州华信学院选用的教材是孙耀先主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加总学时数,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实行分段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同时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衔接,增强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其专业习惯和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立足教材,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地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宜采用流程教学法,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降低课程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亮甲素案件,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实况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实施实况教学法,是提高药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等特点,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流程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4.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设计时,教师可以就维生素C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药物化学知识,从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入手,结合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找出影响维生素C水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并加以解决。通过设定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己设计处方,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应用药剂学理论知识,并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实验教学应该随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特征,合理设计实验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创新性;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郑州华信学院的药剂学实验课安排了15个实验。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增设了药物基本理论和制剂新技术的相关实验;另一方面,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如大蒜油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用?茁-环糊精将大蒜油制成包合物,使被包合的药物稳定性增强,还可以掩盖大蒜的不良气味。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内容,巧设问题情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知识,课上首先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这样,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交作业(实验成果)时给以评分,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进展,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如郑州华信学院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制药生产企业见习,深入药品生产、检验第一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使药剂学的教学改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孙耀华,江丰.制剂技术与设备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任福正,卓超等.应用多媒体进行工业药剂学教学实践的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6,(6).

上一篇:周工作计划自拟8.8--8.1下一篇: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