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精选15篇)
1.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篇一
1地域环境
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洪积世, 洪积世的中国与日本是连在一起的, 期间没有海洋, 日本海也不过是内湖。地质的变动, 使日本与中国大陆逐渐分离, 但是两个地方对文化最初的理解与对艺术最初的感悟却或多或少地有着共通性, 可以从日本旧石器时代的物品与东亚古人和中国大陆古人的物品在形状和加工技术上的相似性上找到依据, 这也注定了后来日本能很好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 并相容与深化为自己的文化。
与中国大陆的分离, 造成了中国与日本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国土的典型景观是园林创作的源泉, 仿照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再现中国自然山水景观, 海岛景观和丘陵景观成为日本自然风情的内容和庭院构思的主体, 所以, 早期的日本自然园林虽然有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思想, 却更讲究理水设岛, 形成了海岛型、智水型古典园林。
同时, 与中国大陆的分离, 使日本逐渐成为茫茫海洋中的一座岛国, 与外界很长一段时间脱离了联系。因为不像中国这般地大物博, 岛国因为地域狭隘, 资源有限, 心胸就有点闭塞;再者这国家四周都是大海, 火山多、海啸也多, 这里的人民往往具有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很容易把它带到极端,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造就了日本病态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和佛教与道教思想的连番轰炸下, 日本人完成了从自然园林到精神园林的完美过度, 形成了带有自己思想的枯山水园林艺术。
2政治经济
从总体上看, 日本园林源于中国, 中国的汉末开始, 这段期间日本文化尚处于待发展之阶段。中国的物产和手工艺品大量进入日本, 其中包括了中国大量的园林书籍, 造园技术在日本得到发展, 我们可以在《日本书记》中, 追寻到踪迹。到奈良时代, 正值中国唐朝, 日本在外交上加强对唐的关系, 不断派出遣唐使, 全面向中国学习, 其中对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的学习也大大加强。他们仿造唐式的皇家山水园林, 在平安时期形成了皇家贵族的寝殿造园林和佛教的净土宗园林, 可以在其轴线式园林在池泉园中的表现中找到中国皇家园林的痕迹, 在其净土园林中的曼陀罗图式找到中国寺观园林的表现, 这为把现实山水园林引向精神园林创造了可能。除了经济外交对日本园林的影响, 在政治制度上也有诸多表现, “大化改新”就是学习的中国隋唐时的政治经济制度, 通过“大化改新”等一系列向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学习加强了国力, 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也促使日本开始从各个方面学习唐朝文化, 这也为园林在日本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圣德太子在大化改新后提倡佛教, 不惜巨资兴建了许多仿中国寺观园林的佛教寺院, 如“法王寺”、“天王寺”、“法隆寺”等壮丽的佛教寺院, 从而为日本的佛教和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寺院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以上这些政治经济条件为枯山水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可能。
3思想文化
中国古典式山水式园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导了高筑台的风气, 在秦汉发展了美宫室的理论, 在魏晋南北朝定下了自然山水的骨干, 在唐朝融入诗情, 在宋朝注入画意, 在明、清上升至哲学, 这是一条以道家自然观为基础, 以儒家文人气为志趣的创作发展过程。日本的园林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 在中国各种古典文化的熏陶下以极其迅速的方式在日本扎根, 并深深影响了日本园林的建造。从最初的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 到向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学习, 日本园林开始逐渐尝试提取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的精华。他们学习中国的诗歌, 在园林诗歌创作中多次引用了儒家思想和中国景物, 并试图把中国诗歌中描绘的自然山水园运用到自己的园林创作之中, 我们在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可以找到例子。他们学习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中的意境, 学习里面所蕴含的大写意, 为后面极简的概括性园林的生成创造了条件。
随着佛教和道教在日本的兴起, 中国的神仙思想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建造。在镰仓时代, 整个朝代的武家政治和社会动荡使人们试图远离尘世的不安, 遁入佛门世界, 枯山水的思想已经产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日本园林从人在画中游的这种动关性园林走向了属于参悟式、敬畏式的游览方式的静观性园林, 可以说是把精神园林发挥到了极致。庭院内, 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几笔即蕴含着极深寓意, 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和瀑布, 这可以说是日本对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在精神上的极端升华, 以残缺美和精神美来迎合当时的社会心理和审美需求, 并在全国迅速传播, 这其间虽然有明显的天型特征, 但也是在中国道教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园林艺术, 我们能在枯山水中看到中国道教“一”和“恒”的概念, 也能看到道教“无为”的出世思想。
日本是一个擅于学习的民族, 他们对艺术与外来文化的吸收能力是惊人的, 这与他们自身的个性离不开关系, 枯山水就是一个典型。这种园林虽然很大程度上属于天型园林, 属于日本人的精神产物, 但是没有地域的影响, 与中国政治经济上的互动, 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吸收, 是不可能造就这么独特的园林艺术形式, 而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在其间起着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这两种不同的带有典型的民族特色的园林艺术彰显了两个民族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们一脉相承, 却又各自独树一帜, 都是两个民族的人民对人生, 对生命的理解的现实化体现, 也是安抚两个民族人民不同的精神补品。
摘要:日本的山水式苑园一开始就秉承了中国道家的思想, 在经历了宫殿式园林的大和时代后, 佛教意义开始贯穿于园林创作之中, 在平安时代形成了皇家贵族的寝殿造园林和佛教的净土宗园林, 在镰仓时代终于产生枯山水。本文试图在日本枯山水中找寻中国式自然山水园的影子, 通过日本与中国在地域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对比, 探讨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对日本枯山水的影响, 进一步理解日本枯山水的意味。
关键词: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日本枯山水,儒学,禅宗
参考文献
[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5
[2] 敖诺.枯笔有意—试比较八大山人的绘画与日本枯山水两者在意境追求中的笔触特点[J].科技信息, 2006 (8)
[3] 张彦萍.论日本人的庭园自然观—枯山水[J].中外教育研究, 2012 (9)
[4] 王航兵.中国明清私家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风差异原因初探[J].中国园林, 2002 (5)
2.人文山水的自然律动 篇二
关键词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起承转合写作
教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这几篇课文,会发觉古代文人在宴聚雅集、登高观景、感悟自然的时候,比较规律地展示出对无限的时空与有限的人生的感叹。特别是经典之文起承转合,峰回路转,境界忽然开阔。人文山水更见有规律的生命哲思。
元,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笔者试图从经典古文来看作者如何比较规律地共鸣人文山水的自然律动。
首先,来看《兰亭集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风物雅静:
承是: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吟咏之雅与视听之娱。
转是: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的承上启下,引发对生活的感慨,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生之美好。然终会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失去生命的美好。再以“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联系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齐彭殇),并力批其非(为虚诞、为妄作)。最终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即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从自然永恒,而感慨人生美好短暂,得出死生亦大矣。此文起承转合中的合不明显。
其次,谈《秋声赋》,起承转合如下
起:秋夜读书耳闻秋声,与童子问答起:
承:由秋状(色、容、气、意、声)、秋义(刑官、兵象、音乐)承;
转:由秋声转到人事,从形象转到抽象。触景生情,感悟人生:
合:作者由秋而心潮起伏,但童子全然不解,秋虫和鸣衬托着悲凉的心境。虫声亦秋声。秋声映心声,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效。
《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欧阳修已53岁。《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连的音声情象的悲感,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根在人事,人生之秋,有人生苦短的痛楚,有宦海沉浮的感慨,有世事艰难的忧心。有理想抱负的叹息。文章以全新的角度来立意,让传统的悲秋情怀更有深沉意味。
再次。《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起是: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承是:继续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歌词从《月出》诗生发而来,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是作者在遭贬后,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不过“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已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
转是:对天地自然界浩渺的赞美之乐引出了对人生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洞箫悲咽低回,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触景生怀,伤时忧国,却从怀古落笔。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是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了极点。文意似乎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合是:苏轼对客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的驳斥,水——逝者如斯,日夜奔流然不曾逝,月——盈虚者如彼,月圆月缺终不增减。天地万物一刻不停,万古江山相对永恒。变:天地不能一瞬,人生短暂。不变:物与我皆无尽,精神可存。尤其是自然美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们更应该乐天知命,把握人生。
最后。看《滕王阁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承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闾阎扑地、舸舰弥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转是:兴尽悲来,觉宇宙之无穷、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表现了作者识盈虚之有数的无奈的宿命感和看破宿命的旷达:天柱高而北辰远的与王公高第的距离感和生活的边缘感;谁悲失路之人的人生之途的孤独感和羁旅无定的漂泊感:更有奉宣室以何年的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兰亭已矣好景不长的幻灭感;空余报国之情、非无圣主。岂乏明时的反省反思。
合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想人格境界,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赞欢”的高尚人生观。“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表现乐观开朗的自勉情怀,再以“孟尝高洁”“阮籍猖狂”微讥孟尝,非议阮籍,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四篇文章都有“兴尽悲来”。由写景叙事转而抒发感慨和议论。但是更可贵的是文意“转”后有“合”,“合要渊水”。从“合”更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言志的人文气息,沉郁顿挫伤时忧事为报国。文意更展现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同时打开这四篇文章,“承要春容”,“承”部分往往写景文采优美,“转”部分往往“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一篇文章最出彩的该是“合”的亮丽、阳光,那是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是历尽艰险仍然有对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是乐观开朗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是平凡之极依然有不息的人生追求!
3.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篇三
一道黑色的屏障,
铺天盖地占据半个天空
人们屏住呼吸,惊恐地低头前行
似乎是谁吞嗜了日月
一枝黑色曼陀罗
从雾障中悠然而现
几分妖媚几分邪笑
散发着诱人的奇香
鬼魅般地迷住了
过往的行人
可怜的人啊
麻木地陶醉在它的石榴裙下
沉默……沉默
沉默的号角终于响起
人们恐慌地从惊悚中站起
沉积许久的雷声也终于暴发
带着闪电
劈开了鬼魅般的迷障
斩断了黑色曼陀罗
又下起了雨,是暴雨
淋漓尽致倾盆而下
驱散了抑郁许久的天空
那层幽怨
殷勤的大自然啊
神奇的另人哭泣
还给了白天以光明
4.路口的山水诗歌 篇四
在路口,又和你相逢
那是夜幕降临花灯初上的时候
没有浪漫的邂逅,没有
期待,甚至没有心情
就像一颗流星,你忽然
划过,我曾经美丽的天空
但,这一切,都是
浮光掠影
就像,曾经的心情
每一秒,仿佛瞬间,都直接
通向心灵的永恒
曾经,那些快乐
或者不快的事情
就像这次邂逅,风一样
穿过路口
褐色的羽绒服,当年还是我
为你亲手购买
我穿的皮鞋,也是
你,亲自挑选
甚至,皮带
都带有,你审美的.眼光
唯有无语,甚至陌生
竟然成了路口
唯一的风景
不想说,爱情有多伟大
更不想说,真爱
能够抵挡,世俗的风沙
柴米油盐的香火
总能说明,说明
我们还是,没有禁得起
岁月的磨砺和生活
锻炼成钢,之前
那份唯一的宁静
路口,就在你我面前
陌生从而遥远
即使近在咫尺
也没有相互的
5.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篇五
中国古代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第一个阶段, 自然山水作为巫术礼仪、宗教祭祀的对象。在初民眼中, 自然是一种神秘的, 无法抗拒的力量, 人被自然奴役着, 统治着。为了求福远祸, 人们将自然山水摆到至高无上的神坛上, 进行图腾崇拜和各种祭祀活动, 对自然山水之美尚无关注。第二个阶段, 自然山水作为伦理道德的比附和象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涉及自然风物的诗歌很多, 但自然山水主要还是用作“比兴”的材料出现在诗歌的开篇。汉大赋中大段的自然山水描写, 究其本质则是“润色鸿业”的需要, 在绝大多数咏物赋中自然山水依旧作为道德的载体出现。第三个阶段, 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是在魏晋时期。
一、逍遥山水, 寻找诗意的自然美
魏晋士人或自得于林皋山泉, 终日忘返;或欢聚于苑囿别墅, 各逞才情……自然景物逐渐进入他们的审美视野, 与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关联和共鸣, 他们从自然山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第一, 魏晋士人主动观察并欣赏山水景物, 自然山水在他们眼中是美的。
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 若云兴霞蔚。” (《言语88》)
庄子的齐物论认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2, 这影响了魏晋士人的审美观, 他们以平等的态度看待美的自然, 自然山水在他们眼中呈现出诗意的一面。顾恺之眼中的自然山水是那么大气磅礴, 摇曳生姿。千峰竞相比美, 万壑争相奔流, 茂盛的草木笼罩在上面, 好像是彩云兴起, 霞光流动。王子敬体验到山阴道上的景色在不同地段、不同季节的变化, 秋冬之际天高云淡、草木摇落, 别有一种风致, 更能契合王子敬的内心感受, 引动他的情思, 所以才“尤难忘怀”。
魏晋是人的觉醒的时代, 士人内心的自我发现, 促使他们发现另一个充满诗意情趣的外在的大自然。内在的同质性使自然山水在魏晋士人心中, 与其同忧乐, 共命运, 人与自然通过情感的纽带, 更富于美的意味。同时, 追求山水情趣也是一种个体觉醒的方式, 魏晋士人在对山水美的欣赏过程中认知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 魏晋士人主动亲近并融入山水景物, 自然山水带给他们内心的体验是美的。
简文入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 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 自来亲人。” (《言语61》)
简文帝畅游华林园, 与自然山水相与优游, 自己本身亲近了其中的鸟兽禽鱼, 由于情感体验的置换, 反而觉得是鸟兽禽鱼主动地亲近人类, 这是以诗意的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山水的表现。“自然美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存在, 由于人心的需要在自然中得到满足, 它才是美的。”3自然景物作用于人, 经过人的视觉欣赏、情感体验的“内化”, 再“外化”出来改造眼中之自然、心中之自然, 所以, “亦觉日月清朗” (《言语81》) 。魏晋士人主动拉近了与自然的关系, 人和自然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与自然在亲和之中获得美感与心情上的适意。正如黑格尔所说:“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对象本身, 而是在于所唤醒的心情。”4
魏晋士人与自然山水的交流, 不仅停留在表层的视觉满足, 而是通过内心感受和外在联想, 获得的深层审美体验。他们与自然山水的对话, 不仅是在进行心灵上的汲取与补给, 更是精神上的灌溉与培育, 从而生成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情趣与生命情调。可以说, 魏晋士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 创造性地走入诗意的大自然, 他们在与自然山水亲和的过程中使生活得到乐趣, 精神得到超越, 人格得到升华。
二、体悟山水, 发现哲思的自然美
魏晋士人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 在欣赏的基础上, 超越了感官的享受, 进入了对生命精神的探索。在魏晋士人眼中, “山水以形媚道”, 所以, 自然山水之美还在于它以鲜活的生命姿态透露出深邃的哲理, 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和人情物理的深层思考。
首先, 魏晋士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体悟, 发出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慨叹。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 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 实不可言。每读此文, 辄觉神超形越。” (《文学76》)
山林中没有静止不动的树木, 江河中也没有停滞不前的水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5具有穿越时空的意义, 尤其是在魏晋这个充满动荡的时代, 时间带给士人的感受更加深刻。江流奔流不止, 永不间断, 它的生命是流畅而永恒的;草木一枯一荣, 总还有再生的季节, 它的生命是轮回而永恒的。但是人的生命却脆弱易逝, 人生不可回溯, 不可替代, 人从出生的一刻, 就注定走向死亡, 这份慨叹中包含了魏晋士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魏晋士人在自然山水中感悟生命, 四季交替、草木枯荣、春华秋实等等自然现象都能引发魏晋士人对年华不再的感慨, 他们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凝结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悲情, “忧生之嗟”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情感特征之一。
其次, 魏晋士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体悟, 进行了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思索。
过江诸人, 每至美日, 辄相邀新亭, 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异!” (《言语31》)
永嘉之乱, 晋室南渡, 士人面对无限山河、浩荡江水, 一方面心中点染起对故国的怀念与追忆之情, “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的感伤时时触动他们的哀思, 而他们自知“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 。太子洗马卫玠在渡江之前, 精神恍惚, 面色憔悴, 茫茫江水牵动他的愁绪。故国壮丽山河成为士人遥远的追念;另一方面流露出士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哀婉。过江的士人还能时常在一起畅饮欢愉, 但山河异色, 士人永远流落他乡, 深情的人, 无法排遣这样的忧伤。李泽厚说:“这个‘情’虽然发自个体, 却又依然是一种普泛的对人生、生死、离别等存在状态的哀伤感喟, 其特征是充满了非概念语言所能表达的思辨与智慧。它总是与对宇宙的流变、自然的道、人的本性存在的深刻感受和探询连在一起。”6
魏晋士人寄情于山水, 并寄怀于山水, 又寄生命于山水, 自然之美引发他们的思考, 他们在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中感悟着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体会着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
三、以景喻人, 回归清雅的自然美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对于自然山水的归依性, 回归自然是对其自然意识的顺应。以自然山水景物品藻人物, 由大自然的美反观自身的美, 魏晋士人不仅加深了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 更发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心理特质与自然美的契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是魏晋士人寻找自然、发现自然之后回归自然的表现。“自然不仅培养了人的超越世俗的品格, 又给人以熏陶, 使人具备优美、从容、高雅的情趣, 它结合了德性与美感双重价值, 我们不难看到:这其实是将理想人格的某些最重要的因素寄托于自然”。7
第一, 魏晋士人选择充满生命活力和坚强品格的自然景物品评人物。
以树木品评人物: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 云:“濯濯如春月柳。” (《容止39》)
以山品评人物:
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赏誉56》)
以自然风物品评人物:
海西时, 诸公每朝, 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 轩轩如朝霞举。 (《容止35》)
千丈松树、岁寒茂松、琼林瑶树、春月柳、游云、朝霞、日月、清风……都是光鲜可人、纯洁活泼的自然景物, 体现了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在魏晋士人那里, 也只有拥有清丽气质和高洁品性的人才是美的, 才能够像自然山水那样带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时, 生命已经“不是哲学意义上深刻然而抽象的人的生命, 而是同样深刻然而具体的人的生命‘呈现’, 是种种富有美的意味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情调”8。以自然山水比喻魏晋士人潇洒的风神和通透的心灵, 他们选择的自然景物清新高雅, 富有生命的光彩。
第二, 魏晋士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在品性、外在体貌相契合, 使人与自然神行合一。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容止5》)
“孤松之独立”形容嵇康卓然不群、高洁清雅的人格, “玉山之将崩”形容他洁白无暇、冰清至纯的形体。张法称自然品藻为“类似性感受”, “就是某人的形象、神态、风韵给人的感受与某种自然物、自然景色、某种事物或场景给人的感受类似, 就以物、景评人。”9魏晋士人用自然景物品评人物, 不仅注重内在美, 还关注外在美的契合, 摆脱了以往以自然“比德”仅限于伦理道德的狭小视域, 达到了人的形神都与自然景物统一。
同时, 通过对自然景物形与神的细致观察, 魏晋士人能够以自然景物的差异, 表现人的细微的差别。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 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容止3》)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容止4》)
一个如“蒹葭”, 一个如“玉树”;一个如“日月”, 一个如“玉山”。蒹葭飘零无章;玉树卓然而立;明月清朗照人;玉山稳重踏实, 四个情态各异的士人形象立即生动具体起来。魏晋士人选用不同的自然景物描摹不同的人, 并且能够传神显现其中细微的差异, 如果不是他们对自然山水美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准确地把握了各种自然景物之形、神, 这是无法办到的。
这样, “神形中有山水, 山水中有神情, ……人与自然山水在神形上的合一便是他们获得审美感受的重要来源。”10以自然景物来展示人的风姿品性, 可见自然山水美的意识已经广泛渗入魏晋士人心中, 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 还原和回归了人的本性中倾向自然的特征, 鲜明地表达出他们与自然亲和乃至合而为一的美好愿望, 提升了人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总之, 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魏晋士人诗意的视野, 自然山水美通过魏晋士人的笔, 广泛进入中国古典艺术园林, 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艺术母题。自然山水不仅是魏晋士人的精神家园, 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安静、明丽、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土地上, 人们或驻足观赏, 或引足畅游, 或会聚品景, 抑或隐居山水。人们的视听感官得到享受, 性情得到陶冶, 灵魂得到解放, 人格得到升华。人们超越世俗社会的羁绊, 在与自然山水进一步融洽中形成对话关系, 完成对生命的重建。
摘要:作为“自然”的两个义项, 自然山水和自然人格在《世说新语》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本文从魏晋世人眼中的自然山水美切入, 论述“自然美”在魏晋时代的具体内涵。《世说新语》中, 自然山水进入了魏晋士人的审美视野, 魏晋士人逍遥山水, 体悟山水, 并用山水景物品评人物, 体现了人对自然由寻找, 到发现, 再到回归的追寻轨迹。魏晋世人超越世俗社会的羁绊, 在与自然山水进一步融洽中形成对话关系, 完成对生命的重建。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士人,自然山水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5.
[2]庄子, [魏]王弼注, [晋]郭象注, 章行标校.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193.
[3][7]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70, 72.
[4]黑格尔, 朱光潜译.美学 (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70.
[5]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62.
[6]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 (第一卷) [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340.
[8]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412.
[9]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128.
6.中国山水诗歌中的空间 篇六
山水诗初兴于魏晋之际,脱胎于借助自然美色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魏晋时期,干戈不息,长期动荡,社会矛盾激烈,统治阶级集团内部明争暗斗,相互残杀,政权迅猛更替,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基础为之动摇。在这种生存环境中,命运无常,得失急剧而生死不定,儒学所倡导的伦理纲常被现实无情地碾碎,导致这一时期传统信仰发生了危机。传统的名教观念在这时渐渐为人所弃,文人士大夫失去了精神信念,他们心中的郁闷无以寄托。晋室南渡后,士人大量游涉江南,南方秀丽的山川景色对这些诗人影响很大,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精神的依托,不少人竟日登临,有的隐居深山,创作出不少山水题材的诗歌。正是这种出世观念反映在诗歌中,呈现出空间的虚空、辽远。
清初著名诗人兼诗论家陈祚明曾说过:“康乐情深于山水,故山游之作弥佳。”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描写真切自然,新奇精美,灵秀典丽。他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诗人采用了时空相间、虚实、详略相间的手法,通篇的空间,由实入虚,由虚转实,时而倒溯,时而顺流,时空的几度变换,使得诗歌内涵更加深广,意境更加开阔,作者不但会实写山川,甚至还会以虚写使山水产生透视感,这种虚与实的对比,展现出中国山水诗的独特空间形式感。这种空间抛开了透视中的空间,着力营造物体之间形成的简单位置关系空间以外的,不被人眼睛直接看到的意境,并且要得到意境,就要抛开意境这个符号,找到空间的存在。
经过了初唐百年的徘徊与摸索之后,至王维、孟浩然时代,诗中的山水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诗人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对于山川空间的描绘已臻于完美、纯熟,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疏朗的画面,空间朴素而简洁,以此突出人物,画面呈现出的是一种儒雅的高格品性,诗中人物淡泊避世,就以这种直白的空间表现形式突出隐者的形象。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山涧一景,整个画面看不到雄伟的山、壮丽的河,似乎一切都很平静、质朴,平远的空间表达了平和清疏的意趣,这真是诗人想要我们感受到的景致空间以外的意境,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的情怀,以及诗人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传统的空间观,一种“无”的遐想。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他所著的《林泉高致集》中提出“三远”的置景法,即“高远”“平远”,还有就是“深远”,不仅强调“空间”的三维性,更重要的是其所营造的意境,所传达的感情。
柳宗元的《江雪》:远景,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山无鸟飞,径无人踪,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万径;近景,江面上一叶孤舟,船上一渔翁披蓑带笠,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是画,是景也是情,大片的留白,似“无”,却蕴含着往日曾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如今因冰雪送来的寒冷而成的一个白茫茫、冷清清的世界,这不就是作者在“永贞革新”失败后所面临的政治冰雪吗?隐约的空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遐想,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空间成就了一种与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
上下四方指的是空间,古往今来指的是时间,读中国诗中这种空间变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无论如何,在这种变幻莫测的空间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是特有的中国文化中的空间。中国诗歌所表达的空间观是对传统的世界观或者说是本体论的发挥。这种本体论把世界的根源等同于“无”,也把世界的终极等同于“无”。无中生有,有建立在无的基础上,这便是传统中国诗歌对空间的独特认识。在中国诗歌中,实写与虚写,到底哪个是主题,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产生无穷的美感。在“无”和“有”的混沌里隐含的是诗人的艺术智慧,是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
7.山水的现代诗歌 篇七
《走向远方》
汪国真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
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大溪风光》
石堤电站一堵墙
切出高峡平湖
碗延的山脉
被碧绿的酉水雕刻
成明镜上的盆景
伫立水中的山
形如形色各异的翡翠
又把明镜切成美丽的风景
倒映湖岸的山水农家
如梦如幻
清晨的雾
像新娘身上的轻纱朦朦胧胧
只有白鹭和野鸭去撩动
阳光下水天一色
只微风吹着渔人悠闲的身影
缓缓收网
鬼斧神工的壁岸
演绎春夏秋冬的风景
浓缩在
碧如翡翠的玉盘
年复一年
《致——大自然》
天空将无数种韵律轻飘在亮色下
履履辙迹
岁月的流逝有时象一首歌
当你在这里想起
快乐时光似曾把记忆
留在广远的地方
我不会相思
却带着快慰热衷于你的情意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时候
有我的爱心难以叙述
象昨日的.阳光今天如这时的你
把我挽留
必竟是夏季
一个美妙的故事成熟在雨季
象春风得意之时迎接你
用已然忘却紧锁的心扉围绕你
说一声久别后那漫长的凝视
就足使你眼泪莹莹
如气象万千的远古小径
只有一种声音回荡
那无边的翠绿连接着欣欣的里程
不会停息
是绿色的曼妙是红色的娇柔
是幽雅把它擎起
是冷酷的严峻是孤独的陶冶
是奋斗者的骄傲
你温馨的世界
属于勇敢的男人天真的少女
及冬天与智慧
属于酣畅的溪流欢跃的小鸟
及烈日和海岸
属于象形的橄榄树
属于我
和我所爱的丛林
当绿色原野上有蝴蝶翩翩
如儿时的你
当沉沉黑夜静静躺在河边
梦幻般流连
我寻觅好长的小路弯呵
当黎明的田间
有人从明媚的春光前走过
当风絮一遍遍
去揉扶那寂静的荒野
你用什么怀抱来抚擎这
温馨的飘逸
我走出岁月的流失
沿着履履辙迹向向阳的山坡
奔走
向着沼泽向着憧憬
不停地挺进
那坦荡的胸怀在潇潇暮雨中
现出迷人的广漠
那巍巍的山峦在旖旎风光下
和我一同
用粗旷的臂膊紧握着的手
8.描写山水的成语 篇八
1、【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2、【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3、【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
4、【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6、【白草黄云】形容秋季时边塞的荒凉景象。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四边无际。」
7、【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8、【水光山色】泛指山水景色。
9、【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10、【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11、【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风神各异之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界景象繁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参见「百家争鸣」
12、【烟霞痼疾】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13、【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4、【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15、【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述。
16、【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17、【尺山寸水】指每一小块山水。
18、【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19、【乐山爱水】爱好山水风光。
20、【翻山涉水】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21、【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22、【青山绿水】泛称完美山河。
23、【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24、【放情丘壑】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25、【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26、【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27、【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28、【放情丘壑】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29、【穷山恶水】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十分差。
30、【游山玩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同“游山玩水”。
31、【擅壑专丘】指放情山水。
32、【游山玩水】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33、【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述
34、【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35、【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36、【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37、【白白朱朱】形容各色花木。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风风雨雨又春穷,~已眼空。」
38、【白浪掀天】形容风大浪高。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39、【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40、【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41、【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42、【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43、【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44、【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9.论日本人的庭园自然观——枯山水 篇九
【关键词】庭园 自然观 禅道 枯山水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64-02
一、引 言
日本人自古受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亲和感情。崇尚和顺从自然是日本人最原始的自然观,对自然变化和自然美的感觉特别敏锐和纤细是日本人自然观最重要的特征。佛教传入日本后,宗教在日本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力量和社会政治力量,影响了各个方面,园林亦如此。其中有本土原始神道教的影响、早期净土宗的影响,到后来禅宗的影响决定了日本园林的宗教化的特点,形成了日本庭园自然观“枯山水”园林这种极至的抽象形式。下面就此进行分析及探讨。
二、枯山水的由来
枯山水又称石庭,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公元7世纪,在中国文化大规模被引入日本的同时,中国园林艺术也被引入日本,如同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一样,日本的枯山水的根源也来自于中国盆景园,然而中国的茶道及园林艺术进入日本后被吸收、净化、升华。日本文化独有的特征,就是善于精工细作,注重整体与细节对比。枯山水之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不过这时所言的枯山水并非现在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不过那时的“枯山水”已具备了后世枯山水的雏形,开始通过置于空地的石块来表达山岛之意象。
日本早期的神道教的石崇拜是这种海岛、丘陵的自然景观的内在基因。优美的自然景观风景影响着日本人原始的审美意识。原始的神道教“万物有灵”之说认为:自然事物都有其神灵所托、所栖,是人类应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山石,山石的形态各异,各自有各自的灵性。如富士山就被封为“圣山”。在民间甚至还有将两块石系以红绳,使其成婚的习俗。园林中对石景的重视,枯山水中的“九石”的精心摆设,甚至在园林小路中还有放置一块用绳系住的石块做路石的做法,都是源于此。除了石崇拜,还有砂崇拜,枯山水庭园中常用的白砂就是这种神道教崇拜影响的结果。古人迎贵客举行仪式时,要在神社的祭神殿、宫殿以及贵人豪宅前左右堆白砂一对,称之为“立砂”,铺在道路上用以驱邪。他们认为洁净的白砂具有咒力和神力,在神圣的场所里仿佛神在注视一样。在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枯山水庭园建造方式在公元14~16世纪的日本室町时代,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成为庭园的象征和主流。它建造庭院不造池子,不引入水,只利用石头、白砂、苔藓作为基本元素,充分发挥其象征性。极端的,甚至全部用石头,发挥石头的形状、色泽、硬度、纹理以及其他石头的个性,使静止的素材在自然或人工光照之下,形成动的感觉,幻化出一种抽象的自然形象。
三、枯山水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
在日本,很久以前人们就具有了充分利用自然之美来建造庭院景观的智慧,并且在保持与自然共存的同时,不断发现自然美、欣赏自然美。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分明,人们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日本人对变化的极度敏感。日本植物生命的季節性变化不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时世无常之感,这种精神随即被融入禅宗哲学。禅僧不仅把厌世淡泊的情调融入园林,更用“枯山水”来表达摆脱一切生老病死状态的永恒。既要否定现世,又热爱自然并以之来助修禅。禅宗意境、禅宗目的要超脱于生命,在生命苦海中解脱,摆脱世间一切纠葛达到虚空、幻灭的境界。不仅胸有丘壑,而且要达到“物我两忘”、“无念为宗”的四大皆空之境界,反传统的思想表现禅道的真谛。枯山水是为这种思想服务的:没有自然的起伏地形、山林、曲折变化空间,无人于其中游、更无诗情画意之对联诗词,自然是被高度提炼、净化了的,空旷之中山石、白砂、苔藓仅是表现自然的一种符号、象征,一种参禅的媒介物。人的思维会感受到禅宗的虚幻、无常,禅师们盘膝面对,从无山、无水中感受见山见水。纯净把思维带入虚幻之地,抽象更把禅意发挥到极至。禅宗中的空境:“观空如色,观色如空”,只有在这种象征的环境中才能品味、领悟人生真谛。
枯山水庭园利用最简单的砂石,以人们的空间视觉感受让人去联想、去顿悟,创造出独特的宗教的审美效果。禅宗与园林艺术结合,使由砂石构成的“枯山水”,变成充满灵性的抽象自然。
日本之所以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四、枯山水造园手法及审美
枯山水富于石、白砂、苔藓这些静止的东西以动的感觉,使整体的动静相配合,以获得抽象化的形象。但在这种抽象化中又具象化了,如在园中置石,石头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情感,也不会言语。但通过置石的技巧却让人感到它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感情,会说话,甚至会唱歌,而且石的微妙起伏,其形与势产生了无限的变化,与自然景观绝妙调和,可表现出酷似真山真水来。尤其用石砂表现海,即用耙帚将白砂梳出各种形状,造成汹涌的波涛,或微微的涟漪,乃至平静如镜的水面,表现出一幅幅变幻无穷的象征性海景。造园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
与郁郁葱葱、小桥流水式的华丽庭园相比,“一沙一世界”的“枯山水”乍看毫不让人感觉惊艳,但静坐在廊下面对它,就渐渐生出一些意味。三两块一组的石头摆放似乎不经意,却和谐自然。耙好的白砂在石块组群周围呈同心波纹状,仿佛水波在小岛周围泛起。包围石庭的低矮土墙上交融土黄色与黑色,仿佛古朴深邃的背景,加以矮墙外高大深绿的松柏包围,整个石庭仿佛是线条简单、含义深远的一幅水墨画。若从美学角度考虑,枯山水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具体的说,以必要的界限,恰到好处的地方,安置有限的、奇数的、不匀称的石头,石头底部缀满青苔,以掩盖其肤浅,表现出“空”即“无”的状态,由“有限”进入“无限”,以引出一种空寂和幽玄的情趣,收到抽象为丰富境界的艺术效果。
五、结束语
日本的园林艺术深受禅宗影响,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枯山水“沙”字以水为偏旁,这表明沙与水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比如,洁净。沙粒是干净的物质。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好似万重波澜。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气势浑厚;块石根部,耙成环形,好似惊涛拍岸。如果点缀花木,也是偏爱使用矮株,尽量保持它们的自然形态,这种以凝思自然景观为主的审美方式,是把美隐藏在尘沙与岩石中,可以从沉沙中听到水的流动和人的呼吸声。从岩石中感觉山的存在。枯山水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人们留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于无形之处得山水之真趣。
综上所述,日本人力求在庭園里能反映自然,无论庭园如何被人工雕琢,日本人对庭园的追求是自然的缩影。枯山水庭园把石头比作山,把沙子比作水,这种看似奇怪的制作手法,其实真实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嗜好始终如一。归根到底,这来源于日本人不把自然当做要征服的对象,而是当成可以亲近环境的自然观——即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 重森三玲.枯山水[M].东京:中央公論新社,2008
2 刘庭风.日本小庭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 周正芳媛.论日本枯山水[J].文学与艺术,2011(1):167
4 陆静华.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7~89
10.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篇十
“山水”是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一年一度的绿色艺术项目。200年获得热烈反响的“山水:综合艺术视界中的自然生态”涉及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环保政治、绿植产业等多个主题,由林璎、汪建伟、周伟等参展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及相关纪录片和主题论坛,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这个项目的延续,2010年,第二届“山水”展将集中关注“水”(H2O)主题。展览由美国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策划,力邀四位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影像艺术家参展:比尔·维奥拉、贾奈娜·查普、王功新和宋冬。本土专业自然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亦贡献了特别艺术项目。这一系列以“水”为题的影像装置作品,旨在以“水”为线索,通过对人与水的关系的探讨,从不同维度激发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水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必备元素,它覆盖了逾70%的地球表面,过半的人体组织也是由水构成的。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在自然界中以雨、霭、雾、云、冰、凌、雹以及海洋、湖、江河、瀑布等形式呈现,常被看作一种善变和易逝的符号,是对自然感兴趣的艺术家的“母题”之一。尤其在过去2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水”是一个持续被关注的主题,出现在大量优秀艺术家的绘画、雕塑、摄影、录像和装置作品里。
“山水2010:H2O”的四位当代知名艺术家,以带有各自鲜明风格的作品诠释了“水”这个主题。来自美国的先锋影像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带来其经典作品《洗礼》,这件原本为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作的双频影像作品,描绘了一男一女清洗身体的仪式,缓慢活动的画面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水流中弥漫着静谧、冥想的视觉情绪。对巴西裔德国女艺术家贾奈娜·查普来说,始自儿时的水下世界的幻境常年萦绕着她,此次参展的四频影像作品《血,海》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美人鱼、塞壬女妖等神秘女性游弋在阳光穿透的海底幻境中,该作品曾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过。中国艺术家王功新根据场地特别创作了影像装置《雨,或水》,他通过画面和音响精心营造了一个富有戏剧感的影像情境,让观众猝不及防地置身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收获真实而不寻常的心理体验。宋冬则根据最近从公共平台收集的1910年至2010年的100个历史人物与事件画面,创作了一条触手可即、却转瞬即逝的“历史的长河”,在充满怀疑论色彩的长短虚实之间,探讨人与记忆、时间、历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此外,展览上还会出现来自中国水源地的村民们独立创作的十部纪录片作品,选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的“乡村之眼”计划,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草根化表达,它们以真实而朴素的方式,探讨了全球水资源危机以及全球共同关注的自然资源保护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等议题。
11.描写山水的诗句 篇十一
2、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
3、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Y虚《阙题》
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7、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8、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10、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1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9、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2.描写山水的作文 篇十二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前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小河旁边有两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和小虾。夏天,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成群的小鱼在荷叶下游来游去,还有一大群的鸭子在池塘里划来划去。我们经常去那里钓鱼和游泳。
村子后面是一座高大的山,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村子里的人从不到山上去砍树,而是到山上去种树,人们也经常到山上摘野果。
村子的左边是一片果园。春天,果园里的龙眼树、桃子树上花开了,美丽极了。秋天,这些水果都成熟了,人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去采摘这些好吃的水果,心里可美了!我的家乡风景这么优美,我怎能不爱我的家乡呢?
13.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篇十三
一、作品的艺术思想
八桂大地,山光水色,处处入画。阳山几十年的笔耕不辍和对广西人文文化的思索,使他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八桂大地这一方水土的时代风貌。
红水河是广西人民的母亲河,风光雄奇峻秀,民俗民风古朴独特。在红水河流域的龙江河畔,很多老房子温顺地依偎在大山的脚下。一踏出门槛,屋前高耸的山峰似乎就触手可及,整个人好像被宽阔厚实的胸怀所环拥,让人感觉到亲切、温暖和恋恋不舍。这里有大自然赋予的朴实,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沐浴晨光,听鸟儿的歌唱,思绪可以驰骋在古典的意境里;伴着风吹屋角的老树沙沙作响的夜晚,可在灯下独坐阅读;或者在某个月光弥漫的夜里垂钓,即能感受山高月小的妙处,听听夜虫低语,清静简单、远离喧嚣。
正是以上乡情特征激发了阳山对《红水河岚韵》创作冲动,促使阳山用笔墨再现了心中的风景。
二、作品的笔墨意趣
大画要有大气、大情、大境界。直接对景创作长15米,宽1.38米的巨幅长卷《红水河岚韵》难度很大,既要体现客观物象又要摆脱主观表现,体现画家的画面取舍和组织能力。这种大的气势与魂魄如果能萦绕在画家的心间,也必然能反映在画面的笔墨之中,这需要才情能力去贯穿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驾驭好用笔的随机性、意向性和情感性在笔墨浓淡中以求痛快淋漓,于微茫处决出化机,下笔则出气势,落墨则生意态,循复往还,体彻身感,超迈秉性,是可达理想之境界。
伴随着从哲学、文化、思想到审美观的需要,各种文化图像超越时空的错位与叠合、场景的变更交换、植物的繁杂等,阳山构建出了具有文化意味的地理性艺术构图。他善于使用大笔头表达激情与想象,用有力的水墨渲染着当代区域少数民族山区景致。
尽管阳山的山水画有时内在情绪极为奔放,气魄十分宏大,笔力雄健劲拔,而最终总会以内在的净化、和谐、内省为归宿。因为他的这种艺术风格不仅是粗犷的,也是沉稳的。阳山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味、气韵表达和笔墨特质,与他那种心随笔到的精神表现,或者是生命意识的自在流露,构成了他的山水画独特的美学地位。
阳山的水墨延续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悠久传统, 也浸润着深刻的现代意识。他使用一种当代人的思考与智性, 把传统主题演绎成具有时代的特征。他凭借精准、敏锐的艺术感觉, 检索和体悟艺术现场;凭借睿智、灵动、富有创见的笔墨语言,用激情和耐心充分展现了国画艺术所具的独特功能和风采,生动注解了国画艺术与时代的亲密关系,并通过自身丰富的生活感悟和哲学思考。
所以说触景生情的写生画作,远比书写的记录,时过境迁的回忆能够更感性的为真实的岁月和感情保鲜,因为它饱含着画家的笔墨情感。
三、作品的人文精神
年至六十的画家阳山,他胸襟开阔、性情本真,有着聪慧颖悟幽默耿直的性格,为人真诚坦怀,腹中识度。他投身自然怀抱,汲取养分,荡涤心灵,其才情能力,都是构成其绘画风格的基础。他含英咀华、通贯明理、参悟体验、蓄精养气,以期通观达理,顿悟顿开。
阳山的此幅作品看上去苍苍莽莽、饱含笔墨韵味,落墨便生韵致,笔笔相生、相连、相混、相成、集成景致,不绝如缕,焕然大千世界聚而生发灵现。其中雄强之骨和学养之气跃然纸上,显然他对传统中雄浑一体的画风是体悟颇深的。正所谓“人涵养性情之正,才能妙通万物,契合天地。”[1]
古代文人画的本质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创作,画家以笔墨作戏,愉悦性情,同时文人画家多有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逐步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文人画的本质是非功利性的,同时又是富有文学性的艺术。阳山始终保持创作的非功利性,远离世俗的污染,游于自由的精神之海,走向了一种艺术的自觉。这是其审美格调的基本保证,他强调一个人全面的修养,包括文学修养、哲学、阅历、品格、融合升华,从而直取事物的本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观照。这正是阳山延续、发扬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他以浓厚的文人气质、澄明的心境、深刻的艺术哲学、精湛的笔墨技法为中国文人画的当代形态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借自然地域特质来传递生命与精神的山水画艺术是画家对自然的一种认知和观照。所谓:“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山川脱胎于予也, 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2]这种自然与绘画的境界之间的辩证统一, 其艺术主旨最终指向中国山水画人文精神的高度。今天的画家大都借地域以抒性灵、借笔墨以写时代, 从山水画人文精神的高度去审视地域性和自然之特征。阳山独特的艺术视角, 是把浑沉、豪迈、拙朴的精神特质, 内化为画家生命中最温柔的艺术元素, 从而焕发出激荡人心的人格力量。阳山在巨幅长卷的题记中写道:“此图在红水河流域之六甲龙江河畔即景写生, 寄托对祖国壮美河山之情怀。”笔墨氤氲中即流露出寄情山水的人文精神。
“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3]。阳山正是在对于自然、山水的人文认识基础之上,体现着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趣,体现着“圣人含道物,贤者澄怀味象。”[4]俨然,艺术已成为生命的一种方式,画境亦已成人生之境的呈现。
《红水河岚韵》亦可看作是近十年阳山做的红水河地域山水文化科研课题的总结。探析此幅长卷,我们得知的是,一个地域的艺术家自然去融入这种大的人文环境中,用他精湛的技法表现所熟悉、所热爱的景观、人物、活动,创作中寻找具有感染力的题材与形式,使作品有力地反映精神风貌,从而在创作过程中完成了审美意识的提炼,作品便具有了可贵的精神性,这是画家对地域性文化做出最自然也可能是最本质的探索。由此可知,着眼于人文传统和山水美学,研究地域性的山水风貌乃至精神,一定能够形成新时期地域性艺术与山水画艺术双向互证的艺术格局。阳山的此幅巨幅写生长卷,就是一种最有意义的诠释。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A].南京:江苏美术出版, 2005.116页
[3]潘天寿.中国传统流绘画的风格[M].上海:上海书画出社版, 2003.35页
[4]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A].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583页
[5]唐志契.绘事微言 (明)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4
14.描写山水的句子 篇十四
1、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峡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河道里直泻而下。
2、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3、你是一条雄性的河,又是一条慈母般的河。你那静谧的江水,拍岸的惊涛,像一首深情的母亲摇篮曲,像一部悲怆的命运交响乐,回旋在故乡的红土地上。
4、太阳已经转到西山顶上去了。惨淡的光芒,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也照射着茫茫的山野,山野间是一片雪白,看不见一点路的痕迹。
5、桂林像一座“水城”,俨然不同于威尼斯的红色小楼河道纵横,却别有一番风韵。走进桂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湿气。放眼四周,处处是朦胧的水汽,空气潮湿的快要地下水来!让人有种身处梦境之中的错觉。
6、黑洞洞的天,空中点缀着的繁星,其间有堆不知叫做什么名字,手扯手作成了个大圆圈,看上去同项圈上嵌的一颗一颗的明珠宝石相仿佛。
7、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8、夏日的黄河美丽无比。黄河两岸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垂柳倒映,水鸟飞翔。登上拦河大坝,举目远眺,河水浊浪排空,像母亲的血液输人平原儿女的条条“血管”,滋润着肥沃的河套平原。
9、山之美,在于巍峨高耸,险峻挺拔,悬崖峭壁,峰峦重叠;在于云蒙树梢,雾流涧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在于草木青翠之上,好鸟相鸣其间,晨曦中那一缕微光,暮色中那一抹晚霞。
10、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椽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汽。
11、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滴翠。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假如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假如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
12、灰白色的雾从乱石纵横的山谷里冉冉的向上升腾起来,而压在山巅上的乌云,却越来越低沉了。一会儿,山峰隐没了,路也看不清了,四周一片昏黑。
13、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绿的群山与梦幻的漓江小心的呵护着怀中的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这话一点儿不假,正所谓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14、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15、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好像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16、水之美,在于其烟波浩渺,澄净如练,瀑流飞逝,涛叠浪涌;在于清泉汩汩,小溪潺潺,溅玉飞珠,光影如幻;在于水草摇曳其中,条鱼穿梭其间,稳静中那一份含蓄,激越中那一种飞扬。
1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类。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18、澎湃的大海,巍峨的高山,绚丽的彩虹,这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不仅给了咱们美丽的景色,更交给了咱们做人的道理。大自然,真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老师!
19、广场周围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山坡上的野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把千佛山公圆装扮得美丽极了!
20、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21、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类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22、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23、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漓江水平的有如镜面,应出山峰的优美倒影,有的朦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驶过,就像从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呢!
24、当落日沉没,银灰色的暮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铜壶准备晚餐。
25、山,他不用华丽的言语,只用连绵不绝的奇峰峻岭,生动地教育咱们要做一个深沉的人,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遇到了挫折就爬起来继续前进,在慌乱的时候,沉着地面对。他那高高低低、或平坦或陡峭的山峰也向咱们倾诉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在高潮时不能骄傲,由于它总会过去,在低谷时候不要灰心,由于它也总会过去。
2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以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千回百折中积蓄起来的力量,冲出潼关,勇决三门,劈开中原大地,将九曲黄流人大海,在青蓝绿紫的海面上,几十里范围内,涂上了一片有赤有橙有黄有绿的奇光异彩。
27、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类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类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28、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峨眉;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生命的庄严。
29、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像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有的像怒不可遏,威震四方的老虎,奇妙的事物比比皆是,把蓝天装饰得摄人心魄。
30、看,那就是桂林鼎鼎有名的象山。象山中间有个大溶洞,恰好把鼻子和身体分开,一头活生生的大象展现在眼前。它的鼻子伸向水里,好像在喝水似的。前面还有一处叫做罗汉晒肚的山景,就像一个敞胸露肚的罗汉坐在江边休息,真是千姿百态,奇妙无比。
31、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32、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33、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拨动着老树伸过来的根须,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河水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使河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爱了。
34、使我非常惊奇的,是那江水的`绿,绿得浓极了。时已深秋,但那浓绿,却给人春深如海之感。原来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绿油油的倒影,事实上是蓝天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35、大自然是神奇的,它赋予人类生命,走进大自然,你能听到小鸟清脆的鸣叫声,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听到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听到树叶被风吹的“沙沙”声,那一切都是那么美妙。
36、河,深深地向往着一泓静湖。它冲过千重山冈的阻隔,终于来到这清澈又恬静,美丽又宽广的湖边,为的是与她融合,使宽广的湖面更加宽广。
37、隔断了众人与我的是漫天的雾。任是高屋崇楼,如水的车辆,拥挤的行人;一切都不复存在,连自己行走时摇荡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
38、早晨,群山弥漫着蒸腾着白雾,青灰色的万里长城就像一条巨龙,随山势迤逦而下,潜入茫茫雾海里。黑黝黝的果园,在雾海里若隐若现,就像起伏在波浪中的海岛。
39、早上,汽车把咱们送到了中天门,咱们便向玉皇顶登去,泰山上的树很多,刚劲挺拔的松树,青翠葱郁的古槐装扮着泰山。古壁上刻了很多风格不同的古人题句,有的清秀,有的刚劲,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过了望人松,那高耸在两山中间的红色南天门便可隐约见到。
40、嘉陵江,威烈如火,又好像柔情似水的母亲河,这就是你的情怀么?装得下柔波狂浪,百舸千帆;也装得下风雨雷电,血火硝烟。送走了昨天的贫穷与耻辱,又载来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与自豪。
41、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42、我站在甲板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碧绿的水远处是奇峰罗列。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好像已融入了大自然中,好像是在天堂。此情此景,此时时刻,是我这笨拙的笔怎么也描绘不出来的。
43、虽然我喜欢高高的山,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清幽的山泉,在山的缝隙中,山泉流了出来,清清的,凉凉的,甜甜的,每一滴泉水,都经过了多少山石的过滤,才有了这清凉的山泉,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又把清凉带给了大地;它们汲日月之精华,又把甘甜带给人类。那清凉的水啊,带给人类快乐,带给人类凉爽。
44、小河洋溢着满河的春水,带着来自上游的残冰碎块,高兴地流淌着。每一个小小的漩涡,都是一片笑意,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初春的嫩绿,流动着柔和欢快的声音,啊!
45、淮河好像一条翡翠缎带,在中原大地金黄色的地毯上飘过;又好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紧紧系在巨人的袍子上。
46、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47、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咱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的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就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就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48、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的清,清得能看见河底游动的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49、联峰山虽不甚高,可是也有峻崖峭壁,兀突石骨,特别是满山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浓荫中常见的清涧流水,幽径曲桥,更给攀登的人增添一股神秘的情趣。
15.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篇十五
一、关于新自然哲学美学观
本文所说的新自然, 是引用陈寅恪先生在研究陶渊明思想之文时的一种提法【1】。比较而言, 新自然观扬弃了汉代自然观中的神学成分, 是在玄学大背景下的一个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回归。它既内在又超越, 肯定人的感情欲望, 对人生的短暂充满思索和忧虑, 又提倡以虚静恬然无为的自然来超越感官欲望, 追求形而上的超越品格。在这种思想下, 主体的情感、人格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认识到主客体的同一性, 追求人自身的觉醒, 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唯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 即与大自然为一体”, 主客二元对立的消融, 情感与对象的运化同一, 使人对自然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从而亲近自然, 赞美自然,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也是宗白华先生“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之真谛。
在魏晋新自然哲学观中, “理”的成分逐渐增大, 认为“合理”即是“自然”, 以“合理”取“自然”之意而代之。新自然观中的“自然”一词涵义繁杂, 它既可表达与礼法相对的率性本真的自然状态, 如: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王弼“名教本于自然”, 郭象“名教”就是自然等;也有自然界、自然山水之意, 如:陶渊明“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阮籍“人生天地之中, 体自然之形” (《达庄论》) ;甚至蕴含着自由、本性如此的意味。
简而言之, 在经历了汉魏之际的时局变幻、思想解放、品藻清谈, 吸收佛教中空、无等教义之后【2】, 新元素的加入, 令魏晋新自然观显得更为成熟丰满。
魏晋艺术追求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魏晋风流, 其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换言之, 创作者追求艺术化的人生, 或者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创作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对艺术的追求必须是自然的, 如清水出芙蓉, 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新自然美学强调率性自然, 突出个体的自由性。艺术创作在这样的美学思潮影响下, 呈现出张扬个性、体察玄理、注重意境的繁荣局面。
二、以玄理入诗
关于玄言诗, 可从三方面来看:首先是诗, 不管玄言诗如何以玄学思想来体悟玄理、述说玄理, 它总还应该是诗;其次是要述说玄学理论、体悟玄学理论;三是要有玄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典型的、完全的玄言诗是以玄学思想方法来体悟玄理的诗。【3】玄理通过对人物做玄学性品鉴、形容玄学境界、谈玄论道等表现途径来走近诗歌。西晋诗人们在诗歌中对人物风姿神情做玄学性的品鉴。除“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等之外, 更有辅以专门性的玄学用语来称赏之, 比如“奕奕冯生…迈心玄旷, 矫志崇邈。遵彼承华, 其容灼灼”【4】。描绘形容外貌时辅以玄学话语, 或以玄学品格来称赏, 这些表现方式使得玄理成功进入诗歌。
诗歌是语言的活动, 玄谈作为一种语言活动, 其本身也是很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玄谈之所以引人入胜, 除了思辨色彩和启人思虑的智慧之外, 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玄谈家语言的精彩、独特。当清谈名士手执麈尾、侃侃而谈的时候, 不但展示了他们的哲学智慧, 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们超凡的风姿神采。这种通过言语举止显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便是魏晋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精神境界:玄胜。
玄言诗中也有对于自然美的描写, 但这时的景物描写存在着玄理色彩过重的倾向。诗人用带着哲理的眼光去发掘和表现自然美, 展示主体从自然美的玩赏中所达到的哲思境界, 展示智性的思考。
以兰亭玄言诗会为例,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段序言再次证明了玄言诗是谈玄理活动的结果, 由于俯观仰察玄淡之理, 其作为诗歌本身的文学作用淡化了, 而说理的哲学用意则凸显出来。
兰亭诗中也有在述说玄理时表现景物和人物的。
如孙绰:“春咏登台, 亦有临流。怀彼伐木, 宿此良俦。修竹荫沼, 旋濑萦丘。穿池激湍, 连滥觞舟。流风拂枉渚, 停云荫九皋。莺语吟脩竹, 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 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 忘味在闻韶”。
王徽之《兰亭诗二首》:“散怀山水, 萧然忘羁。秀薄粲颖, 疏松笼崖。游羽扇霄, 鳞跃清池。归目寄欢, 心冥二奇”。【5】
孙绰之作是《兰亭诗》系列写得最好的, 他把自然景物、悠闲情怀与人物活动及体悟玄理结合在一起, 笔墨轻盈自然。由于兰亭诗作以体悟玄理为宗旨, 对于具体性的景物关注就显得淡化了许多。在这些诗中, 玄言诗人表达心灵愉悦, 首先是因为在大自然中领略到玄理,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可以做一实证:“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二是因为在大自然中游览这件事本身让人愉悦神畅, 而这恰恰是山水诗兴起的心理条件。
玄理需要实现与文学审美、诗歌意境的真正圆融运化才能走得更远、更久。玄理在最初仅仅是进入了诗歌的躯壳, 即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 并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最重要的东西。作为文学创作的诗歌毕竟不是玄谈, 在审美要求上, 它需要更有意象, 更有意味, 更有意境。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玄言诗兴盛于东晋, 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士人心态有关。一味单纯的在诗的躯壳中灌注哲学上的玄理, 是不适应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因此, 将自然山水和玄言玄理更好地融合, 让其浑然一体, 寓意深远, 是山水田园诗的一大任务。事实上, 从谢灵运到陶渊明的诗歌, 已经完满地完成了这一过程。
三、田园山水诗更好的诠释了新自然哲学美学思想
从审美的角度而言, 欣赏田园山水诗, 会得到更多的美感享受。钟嵘在《诗品》中每以滋味论诗, 他说:“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心动, 是诗之至也”。滋味, 固可求诸言内, 更须求诸言外。陶渊明《饮酒》其五说:“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6】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个道理对诗人和读者都很重要。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说到底就在于此。
新自然思想的整个基调趋向平和, 既无旧自然说中的形骸物质之滞累, 也不与周孔入世之名教说相抵触。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诉求, 与“新自然”的自然而然、不加修饰不刻意求之的状态, 是相通的, 陶渊明的诗歌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 把玄言诗所表达的玄理, 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 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仅仅是亲近自然界, 而是追求一种状态, 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 , 说明自己的之行天然, 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 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其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 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 或与家人团聚, 或盥濯于檐下, 或采菊于东篱, 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渐茁壮的桑麻, 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事实上, 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他称陶渊明“其关于道家自然之说别有进一步之创解”, “盖其己身之创解乃一种新自然说, 与嵇、阮之旧自然说殊异, 惟其仍是自然, 故消极不与新朝合作, 虽篇篇有酒, 而无沉湎任诞之行及服食求长生之志”。陈寅恪先生又详细剖析《形影神》诗以说明其新自然说, 并认为陶渊明“新自然说之要旨在委运任化”。的确, 从《归园田居》其一可知, 守拙与适俗, 怨天与尘网, 两相对比之下, 士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 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 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 简直达到了化境。客观上讲,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也有玄言诗风的影子, 不少诗中夹有玄言诗句。但陶诗作理语往往能不落窠臼, 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如他的《形影神三首》便被黄文焕赞为“腐理恒谈, 顿成幽奥”, 再如《饮酒》之二批驳了佛教善恶有报的观点, 认为固穷的气节才是最可贵的。
总的说来, 陶渊明将魏晋新自然观的精义运用于文学中, 体现了一种自然随性的态度, 一种皈依真实的精神, 一种意味无尽的美学追求。
结语
在新自然美学思潮下, 玄言诗体现的是充满玄心洞见的理趣, 而山水田园诗歌体现的是鲜丽清新的情致, 一种外界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世界圆融合一的境界。田园山水诗摆脱了玄言诗一味说理的表达方式, 将玄理融合到自然山水的感悟中, 既诉诸言内, 又寄诸言外, 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 以唤起读者的联想, 进而去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 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这既是审美层次上的上升, 也是来源于直接生活体验和感受的升华。这种写实品格也就规范了中国山水诗的基本品质。
摘要:作为魏晋玄学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玄言诗在风行百年之后, 随山水田园诗的崛起而逐渐衰退,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新自然哲学美学思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兴的山水田园诗尤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更好的诠释了新自然哲学美学思想。
【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推荐阅读:
描写大自然的著名散文07-27
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有什么08-01
描写大自然的好词好句07-09
关于描写大自然的名人名言08-31
课外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诗句11-25
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初一描写作文07-27
描写自然的语句摘抄07-04
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07-14
描写自然的作文650字08-18
描写自然气候的比喻句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