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免疫力会降低吗

2024-10-08

献血后免疫力会降低吗(精选2篇)

1.献血后免疫力会降低吗 篇一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降低通过率吗?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人数暴增至403万,初级从“鸡肋”地位上升到“人人必备”,含金量持续走高。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具备初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500万人左右,而截至2016年度获得初级职称证书的人员约404万人。一方面是报名门槛降低更多人参与竞技,一方面又是国家宏观把控。因此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将通过提高考试难度来降低通过率,保证持证人数。真的是这样吗?

一、历年通过率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近三年中,2015年和2016年通过率都不足20%,只有2017年考试通过率超过20%。通过率=通过人数/考试总人数*100%,换句话说,测算考试通过率时是根据考试总人数,而不包含已经报名却未参加考试的考生。因此,简单将初级会计师考试通过率低归咎于缺考人数比例大是完全错误的。

二、2018年考试通过率预测

如果未来两年按照2018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保守估计平均报名人数为403万人(假设报名考生全部参加考试),2018-2020年预计报名人数将共有1209万人。不少人预测2018年初级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将堪比注会,达历史低值。事实真的如此吗?一起来看。

据此分析,2018年-2020年初级会计师通过率将不足5%,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三、作为职称类基础考试,通过率为什么低? 1.报名基数大

2018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403万,相较于2015年128.8万,2016年144.6万,2017年186.68万的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基数越大,通过比例可能越小。

2.一年过关,成绩不滚动

初级会计考试一年一次,且要求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科),未通过成绩合格标准的科目成绩不予保留滚动,所以考生备考时必须合理安排,不能偏科。

3.教材变化大,零基础缺少衔接

2018年由于会计证取消,初级会计职称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删减了很多难点,但同时加入会计从业、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基础以及新修订法律准则的内容。知识内容增多,对考生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对于缺少知识衔接的零基础考生来说难上加难。

4.无纸化考试范围广,备考难度加大

从2013年开始机考试点,2014年全面实行,初级会计考试机考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由于每个批次考试题目不可能一致,因此机考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全面考核,范围更广,内容更多,知识点更细,考查方式也更灵活,考生备考难度加大。

四、怎样备考胜算大? 虽然数据上分析考试通过率很低,但换角度思考,考试合格标准分数如果没有变化,只要考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踏下心跟着老师学习,顺利拿下初级会计师证并不困难。为保证会计人才质量,未来势必会把控持证人数,因此2018年 2

改革元年将是考生通关的最好时机!备考时间严重不足,小编建议大家报班学习,追赶进度,提高效率,通关更胜一筹。

五、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难度会加大吗? 1.零基础考生备考难上加难

对于第一年备考初级会计师的考生来说,没有系统学习过会计从业基础知识,更没有从事过实际会计工作,对于加入会计从业和管理会计知识的新初级会计职称教材学习会略显吃力。因此,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针对不同学习科目一定要抓住重点来学习。

比如学习《初级会计实务》时要先从基础知识入手,仔细观察体会会计分录与案例计算,逐步掌握答题技巧;而《经济法基础》科目则明显不同,在历年考试各批次考试中重点内容突出,命制题目的概率和比例都很大,考生可以选择从高频考点入手学习,有效缓解记忆压力。

2.有基础考生通关相对简单

对于已经有基础的考生来说,难度适中,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复习,可以说通过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就是顺风顺水。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删除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借款、现金流量表等较难内容,所以整体考试难度要比2017年初级会计考试稍低一些。小编建议大家先按备考阶段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再认真逐步实施,做到书课结合,融会贯通,扎实掌握考点。

3.二战考生需留意变化细则

对于已经参加过初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来说,首先要理性分析以往备考误区,总结学习经验;再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备考,将看书、听课、做题和记忆巩固不断循环应用,保持备考状态,提升应试技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考纲和教材大幅调整,二战考生一定要购买新教材备考,重点关注学习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教材变化的内容,勤加练习。

参加2018年初级会计报名的考生可以说是幸运的、改革的目的必然是筛选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能力突出的会计人才,未来初级会计师考试很有可能会提升考试难度严卡考试通过率。

2.献血会影响健康吗 篇二

医疗部门为了适应医疗抢救的需要,经常组织一些人献血。除了采用新鲜血液,还可把血液中的血浆,制成奶粉样的千粉,称为冷冻干粉血浆,贮藏、运输和应用都很方便。不少国家把它作为国防储备物资。

献血者一般一次要取出二、三百毫升血液。有人问:“这样会影响健康吗?”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只要措施得当,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细胞在人体内本来就不是“长生不老”的:红细胞寿命最长,也不过120天左右;白细胞寿命较短,只能生存21天左右;血小板寿命最短,只八、九天使要“夭折”。衰老和新生不断交替着,即使不献血,部分血细胞也会在体内自然破坏。例如,妇女自青春发育期至绝经期约有30年,每月的月经失血量约一、二百毫升。30年中,一个妇女可陆续失去血液五,六万毫升,而健康的妇女都能长期忍受,照常工作。

那么,血细胞到达一定寿命而自然破坏或从体内失去以后,又是从哪里新生出来的呢?

让我们先从胎儿的造血机能谈起。胎儿自后期以至出生后,骨髓便已成为主要而永久的造血器官。那时骨髓网状组织的网眼内,充满各种造血细胞和血管,呈红色,称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五,六岁起,红骨髓在管状组织中逐渐被大量脂肪细胞所替代,呈黄色,变成黄骨髓。黄骨髓在一般情况下不再具有再生血细胞的功能了,但一旦失血,黄骨髓能很快又转变为红骨髓,同原有的红骨髓一起参加血细胞的新生任务,补充失去的血量。

事实上,人体所有的血液也并不是全部在心脏血管内循环流动着的。人在安静状态时,循环流动着的血量不超过金身总血量的3/5,其余的2/5则贮存在肝脏、脾脏和皮下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内。它们几乎与循环着的血液不相混淆,好象是人体的贮血仓库。一旦献血(一般一次二,三百毫升,仅占全身总量的十几分之一),周围循环流动着的血液是会有所减少,但依靠了人体微妙的适应能力,从所献血液中失去的水分和盐分,可以在一二小时内由血管周围的组织液渗进弥补,失去了的血浆蛋白质,肝脏会立即加速合成,使它在一天左右内完全恢复。失去的红、白细胞也会得以补充,因为这时“贮血仓库”内的血液会有一部分进入循环流动着的血液内。因此献血后人体内循环着的总血量很快便会得到补充,恢复正常。

据科学研究,献血后人体内会多产生一些促进血液新生的因子,从而刺激骨髓,使血细胞增生亢进。前面说过。这时即使平时不参加造血的黄骨髓,也部分转变为红骨髓共同参加造血,而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献血后再补充适当营养,恢复就更快。

献血是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的崇高行为。我们既要保障献血人员的健康,又要保证受血病人的安全。例如,规定参加献血的人员一定要经过体格检查硬验血,符合献血健康标准的才可参加。在月经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内,不宜献血。献血前要有足够睡眠}献血后虽可照常工作,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上一篇:公文管理评价标准下一篇:亚洲货币合作前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