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2024-07-18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10篇)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环游、航行”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3.找出描写水手们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4.说说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跳水视频。

同学们,跳水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种运动。我们观看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英姿,为他们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学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跳水运动员?

2.解题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谁?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水?

接下来,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第17课《跳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桅杆(wéi gān)、吓唬(xià hu)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

(“艘”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镸”,“镸”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帽”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由“”和“目”组成的。

“桅”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右边是“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时所提的问题,自行找到相关答案。课文讲述了船长的儿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杆的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最终得救的故事。)

2.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并将帽子挂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结果: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水手拿猴子取乐→(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杆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四、拓展交流。

1.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有什么话想跟船长的儿子说?你有什么话想跟水手说?(言之有理即可)

2.如果你是船长的儿子,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遇事应沉着冷静,多思考。)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跳水》。

3.《跳水》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我们都知道,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那么,请同学们画出有关描写水手的语句。

(1)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人们的笑使得猴子放肆,它有多放肆呢?→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为什么水手笑,而孩子却哭笑不得呢?→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3)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为何水手们笑得更欢,孩子气得脸都红了?→猴子不但不理孩子,反而撕得更凶了,且爬上了桅杆的顶端。

(4)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怎么此时水手们突然吓呆了?→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为什么会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在横木上的危险程度之深。

(6)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水手们能直观地看到猴子与孩子的动作与神态,他们的表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点拨总结:在整个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

②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后来“全都吓呆了”与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③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却不知所措,与船长的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

2.感悟孩子的处境。(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稍快,声调稍高,突出重点词语。你们朗读的技巧掌握得越来越好了!

3.“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4.“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5.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1)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当时天气风平浪静,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而且与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相比,跳进海里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3)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们能第一时间把他救起。

(4)因为孩子的两条腿已经发起抖来,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而且在这么高的位置,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所以船长拿起手里的枪,逼迫孩子第一时间跳海。

综上可知,在当时的危险情况下,快速跳海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

6.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具体。这种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和学习的。

2.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在这种危急时刻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如拉棉被让孩子跳下甲板、水手们手挽手接孩子等。指出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下落位置不定,不容易接到,冲击力大,容易受伤。船长的儿子水性应该还不错,水有浮力不会摔伤,又有水手的帮忙。指出船长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很安全,突出船长的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事沉着。)

4.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要沉着冷静,要多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

教学反思

1.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始料未及的事,面对这些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神态和动作,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2.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二

部编五年级下册古诗专项练习

一、选择。

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

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

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

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

②南望王师又一年

③唯见长江天际流

④乡村四月闲人少

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

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

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

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

二、填空。

1.亲情和友情是古诗中常常为诗人们所赞颂的,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别诗是诗人表达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李白就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独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在送朋友出使安西时,写下诗句表达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

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语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用心。

5.王之涣和王昌龄都是唐朝著名的____________诗人,写下很多描写关外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凉州词》中描写了凉州萧索壮阔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军行》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动物、植物名称。

(1)昔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4)路遥知()力,日久见人心。

(5)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三、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关于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

1.三千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对偶、夸张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

()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拟人

()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反问

()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

五、按要求写诗句。

(本题答案不可重复)

1.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思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花令。

游戏规则:琳琳和小龙人各说一句带有“月”字的诗句,谁先答满三句,谁就是赢家,你加入哪个队伍,就圈上相应图片,然后帮她(他)完成吧!(帮助一位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

1.《村晚》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雷震,抒发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稚子弄冰》《田园四时杂兴》和《乡村四月》都刻画了勤劳可爱的孩童的形象。()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人有了羞耻心,就不会无底线地做事。()

4.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5.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和孟郊合称“王孟”。()

七、在下列括号里各填一个字,使竖排组成成语,横排连成古诗。

1.好

穿

()()()()()()()()()()()()()()

2.春

在秋

其()()()()()()()()()()

八、古诗猜谜连线。

谜面

谜底

绿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探头迎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无与伦比

春风不度玉门关

脸面尽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人面不知何处去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解析:A“供”的读音应该是四声,意思是“从事”;B选项“磬”不是金属打击乐器,应该是玉石打击乐器;D选项“摩天”的意思是碰到天。

2.A

解析:①作者是王维,姓氏音序为Wang;②作者是陆游,姓氏音序是Lu;③作者是李白,姓氏音序为Li;④作者是翁卷,姓氏音序为

Weng。按照A-Z排序,首先是选L,因此②③在前,而i排序在u前面,所以③在②前,同样的①在④前。

3.D

解析:①选项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②选项“五千仞岳”指华山,③选项选自李白《独坐敬亭山》,④选自李白《望天门山》。

4.B

5.B

6.C

解析:A选项作者错误,B选项“杨柳”不是指杨柳树,而是《杨柳曲》,D选项感情虽有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

二、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边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鹤

茱萸

荷花

桂花

三、1.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交相辉映。

2.孩子们不懂得耕织之事,也学大人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习种瓜。

3.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落日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水波中。

四、1.√

2.夸张

3.√

4.设问

5.√

五、1.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六、1.×

解析:雷震是宋代诗人。

2.×

解析:《乡村四月》没有孩童形象。

3.×

解析:这句话出自《朱子语类》。

4.√

5.×

解析: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

七、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谜面

谜底

绿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探头迎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无与伦比

春风不度玉门关

脸面尽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三

B.这是由红十字会提供(ɡōnɡ ɡònɡ)的供(ɡōnɡ ɡònɡ)给灾区人民使用的被褥。C.这片湖泊(bó pō)上停泊(bó pō)了好几条船。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恍然大悟 垂头丧气 碧波万倾 B.颇负胜名 心惊胆战 漂泊他乡 C.仰面朝天 养尊处优 肃然起敬 D.青筋暴起 胸有成竹 眼急手快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1)尽:A、完;

B、达到极端;

C、全部用出;

D、用力完成;

E、全,所有的。

尽心尽力()取之不尽()山穷水尽()人尽皆知()(2)顾:A回头看 B拜访 C照管,注意 D商店称前来购买货物 奋不顾身()三顾茅庐()左顾右看()欢迎惠顾()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分)(1)祖父浇菜,我也浇菜,但()往菜上浇,()把水往天空扬。

(2)()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件工艺品,()那么美丽。

(3)做任何事情,()你勤奋努力、有恒心,()能取得成功。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晚上李厂长一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B.虽然对方信誓旦旦说包在他们身上,老先生还是将信将疑。

C.因为钱带够了,爸爸买起东西来真是胸有成竹。

D.因为前几天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时候赢了,嘎子这几天一直得意扬扬。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敢保证,这次歌咏比赛我们班可能获一等奖。

B.经过这次教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再也不能马马虎虎地对待学习了。

C.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D.我的思路被清脆的歌声打断了。

8.按要求写句子。(8分)(1)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3)熠熠发光的金字塔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缩写句子)(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9.下列对诗歌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返回家乡的喜悦之情。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可知作者要在哪里送别自己的好友孟浩然去往哪里。

D.《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形象地写出了农村的孩童生活苦闷,小小年纪就只能随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

10.把下面的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4分)(1),也傍桑阴学种瓜。

(2),才了蚕桑又插田。

(3)黄沙百战穿金甲。

(4)君子坦荡荡。

得分 二、阅读与欣赏。(30分)(一)读《威尼斯的小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5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分)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3分)拥挤()窄()倒退()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4.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句。可以用“ ”一词概括。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_________________、②、③。因此,短文的写作方法是先(),后()。(4分)5.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1分)6.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______;

看到 ;

还看到 ……(3分)(二)美文阅读。(15分)父亲是煤 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我的家里很穷苦,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坐在煤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不争气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天已经亮了,我想坐起来,但不能,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

“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跺着冻麻的脚说。

我的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我从心里喊着。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持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这就是父亲啊!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着。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爸,我拿吧。”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此时,我忽然发现,我个子比父亲高了!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父亲啊父亲!”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流了出来,洒在崎岖的山路上。

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 1.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3分)2.开头和结尾的两个“又”字该如何理解?(3分)3.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句概括。(3分)4.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有关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想一想,这些内容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写自己流泪?(3分)5.作者用煤比喻父爱,你会用什么比喻父亲或母亲对你的疼爱呢?(3分)得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题目:一个我最想感谢的人 提示: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吧!要求:要把故事讲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纵横 骏马 锻炼 熟练 尊重 渺小 纽扣 船舱 2.hè xià ɡōnɡ ɡònɡ pō bó 3.C 4.(1)D A B E(2)C B A D 5.(1)不是 而是(2)无论 都(3)只有 才 6.C 7.D 8.(1)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怎能不令人惊叹呢?(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人能一滴不掉。

(3)金字塔是结晶。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

9.D 10.(1)童孙未解供耕织(2)乡村四月闲人少(3)不破楼兰终不还(4)小人长戚戚 二、(一)1.划去:

zhǐ 豪 zhuàn dǎo 晴 那 2.宽松 宽 前进 3.操纵自如: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中心 技术高超 ①行船速度极快、②遇到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③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总分 5.不管天气有多恶劣,他总能准时到来。

6.来往的船只;

看到纵横交错的桥梁;

还看到一座座雄伟壮观的古老建筑……(二)1.开头: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

结尾:我又想父亲了…… 2.这两个“又”字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他。

3.寒假里,“我”随父亲送煤,父亲不顾寒冷脱下自己的棉衣给睡着了的“我”盖上,自己在夜里却发起高烧。寒假结束后,父亲送“我”赶火车,为了“我”不受累而吃力地背着“我”的旅行包。

4.这些内容写出了“我”感恩、心酸、自责、惭愧的心情。“我”多次流泪是因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让“我”感到温暖,同时也自责,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却还要父亲来打点一切,所以才“流下眼泪”。

5.示例:父(母)爱是一缕阳光,在我困难时给我帮助,在我伤心时给我安慰,在我寒冷时给我温暖,就像那冬日里暖暖的阳光,纵使有再多寒冷,也烟消云散。

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四

20。金字塔

课题

金字塔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

【出示课件2】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

(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金字塔)

【出示课件5】

穆青(1921———20xx),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32)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课件6】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金字塔夕照》

1、(板书:金字塔夕照)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7】

(1)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推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在金色的夕阳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又因循着语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交融渗透的产物。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板书: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2)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例如:

【出示课件8】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出示课件9】

(3)接着作者又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经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来的,究竟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①作者运用浓重笔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②这些形象的描绘,描绘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十分形象、具体。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板书:比金子还贵重)

【出示课件10】

(4)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眼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板书:怀古的幽思)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4、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人类伟大创造。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板书: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1)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底面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出示课件11】

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板书: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2)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采石、运输、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板书: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2】

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只怎样运送这些石头的吗?

(3)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几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难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出示课件13】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吗?

(4)数据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板书:数据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4】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基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

【出示课件15】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的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

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还有,大金字塔的尺寸与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极其相似。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5)古埃及一览: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②古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

④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三)引导学生了解两篇课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课件16】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夕照》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7】

2、周围的环境:

(1)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2)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8】

3、智慧的结晶:

(1)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2)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9】

4、不解之谜:

(1)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觉,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夕照》

(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让学生在学会字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小组交流,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交流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读、思、想、论、写、说,合作、商量,积极参与,随时询问老师,深刻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从而获得自我感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板书: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

5.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五

漂亮——丑陋 喜欢——讨厌

敏捷——笨拙 躲藏——暴露

宽敞——狭窄 坚实——松软

近义词:

漂亮——美丽 喜欢——喜爱

矫健——强健 警觉——警惕

躲藏——躲避 强烈——剧烈

锐利——尖锐 狭窄——狭小

词语搭配: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玲珑)的面孔

(晴朗)的夏夜 (强烈)的日光

课内问题:

1.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答:(1)外形特征——漂亮。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2)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3)行为特征——乖巧。松鼠聪明有智慧,行动轻快敏捷。松鼠搭窝时精心考究,搭出的窝既坚实又舒适。

(4)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2、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相应的句子: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表达方法:

课文主要采用拟人的写法来介绍松鼠。

6.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汉字真有趣》是本单元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活动,包含5篇阅读材料,其中有字谜,汉字故事,以及形声字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而本课给出的活动建议,要求学生搜集或编写字谜,给出了搜集资料的办法,有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搜集资料信息。

(二)教学目标

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查找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材料,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3.了解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会搜集资料,制定一次活动计划。

4.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激发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查找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材料,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难点:

了解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会搜集资料,制定一次活动计划。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由几个有趣的阅读材料组成,因此我采取让学生自由朗读的方式认真读,感受汉字的趣味。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内容丰富有趣,因此我采取鼓励学生分享、教师点拨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字谜或汉字的故事,说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增加趣味性。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搜集编写字谜,通读阅读材料。课内主要是认真读,将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分享,与同学一起开展体现汉字趣味的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与同学分享你感兴趣的地方,互相交流。

3.搜集一些关于趣味汉字的资料。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两次主题活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第一个活动。(板书:汉字真有趣)

二、学习阅读材料

1.学生先说一说自己对汉字的了解。

2.课件出示字谜,让学生读一读,猜一猜。

3.让学生齐读字谜。

4.教师带着学生读字谜,读完一个讲解一个。出示谜底:日、田、立、也、休、斗、默。

5.读汉字故事《门内添“活”字》,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读歇后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歇后语。

7.读《“枇杷”“与琵琶”》,引导学生注意同音字的使用,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字。讲解“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意思。这个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琵琶能接触“枇杷果”,那么这满城用竹子做成的箫管就都能开花了。

8.学习《有趣的形声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形声字。

9.默读课文,指名学生说课文中举了哪些形声字,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它的特点。

三、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读了五篇阅读材料,了解了汉字有趣的字谜,歇后语,汉字故事以及几个形声字。同学们还想了解一些汉字有趣的故事吗?让我们看阅读材料前面的学习要求。下节课我们将根据学习要求,搜集资料,开展一次趣味活动交流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课学习的阅读材料,说一说自己对汉字的哪些地方感兴趣。我们将根据学习要求,来开展一次趣味活动交流会。下面让我们来看活动需要有哪些准备事项。

二、明确活动要求

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汉字。

2.结合活动建议,思考确定活动的主题。

活动建议:(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3.根据活动的主题,讨论制订活动计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主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不要太难操作)

4.讨论搜集资料的渠道。

(1)可以查找图书。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如查找汉字故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在找书时,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2)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3)可以请教别人。先要想一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想好自己要问的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4)注意搜集资料的丰富性,不拘泥格式,可以是文本、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纪录片)等。

三、开展活动

1.学生汇总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分类,做好整理。

2.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组织开展活动。

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练 篇七

一、看拼音,写词语

hǎn

shuǐ

zhài      dù

xún

xiōng

tang

chǐ

xiào

()

()()()()

()

二、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2.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    孟郊      《游子吟》

B.宋代   雷震   《村晚》

C.唐代   杨万里   《稚子弄冰》

D.宋代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3.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4.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5.对于下列情景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热:六月,天多热。狗热得耷拉着尾巴,鸡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B.吵:教室里吵得炸开了锅,教学楼都飘着我们班的吵闹声。

C.静:闹哄哄的教室突然安静了下米,好像被关了静音一样,鸦雀无声。

D.冷:路上地都冻裂了缝,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在文中描写了儿童时期的生活。

B.《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

C.作者在《月是故乡明》中写其他地方的大月亮是突出对故乡的小月亮的喜爱。

D.《梅花魂》主要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节选自《水浒传》,武松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人称“行者武松”。

B.课文主要记叙了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C.故事的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

D.课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都督     遮盖     委托     耻笑

B.自私     插满     迟廷     拦戳

C.预计     拳头     喘气     探听

D.胸膛     私自     坠下     饥渴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B.《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写到了当时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最有名的地方。

C.“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D.《村晚》这首诗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无忧无虑的乐趣。

三、填空题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魂》写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_________的挚爱,表现他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3.《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爱哭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

小时候呀,你为什么过得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8.文中的“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

好奇—()

美丽—()

幼稚—()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8.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 篇八

一、《在大海中永生》

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深受感染。

2、全文围绕一个“情”字,因伟人的离去而悲痛,语速要徐缓、沉稳。

3、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超越时代”、 “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4、“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给予;“拿”,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三、《艾滋病小斗士》

1、《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轩然大波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浑然一体 荡然无存井然有序泰然处之

练习四

1、读读下面的名言

①给予是快乐的。 ②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一、字音

(窃)读qiè (腋)下 yè 贪(婪)lán (惧)怕 jù 饥肠(辘辘)lù lù

支(撑)chēng (踮)起脚尖 diàn (依依)不舍yīyī

二、字形

辘(饥肠辘辘) 檐(屋檐) 腋(腋下) 撑 (支撑)

漉(湿漉漉) 瞻(瞻仰) 液(液体) 掌 (手掌)

三、词义

1、重点词。

贪婪:贪心而不知满足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

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2、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反义词:担忧——放心 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分类复习一:生字

一、形近字比较并组词。

芬、芳 绚、询 耕、耘 瀚、潮 渐、惭 婪、焚 匆、勿 竿、竽

腮、鳃 捧、棒 禄、绿 壁、臂 俄、哦 斯 欺 诱、绣 朴、扑

摩、磨 悦、脱 详、祥 卖、买 纲、钢 贩、返 恋、蛮 予、矛

莱、菜 骇、孩 履、覆 旬、甸 役、设 酒、洒 羞、差 诞、挺

二、同音字、音近字比较并组词。

昏、晕 韵、均 铜、筒 昂、仰 纺、访 稍、艄 筏、伐 脑、恼

劈、避 暂、崭 佩、配 震、振 均、匀 废、费

三、看下列各组字有什么规律。试着再加偏旁组字。

尾、娓 老、姥 黑、墨 吾、语 昆、棍 牙、讶 卓、掉 眉、媚

采、睬 扁、骗 巷、港

四、写同音字组词。

yi --洋溢 意思 友谊 异常 意义

jin--胸襟 今天 金银 禁不住

cui--翠绿 干脆 脆生生

tian ---恬静 甜蜜 填空

lin-- 鱼鳞 树林 临近邻居 波光粼粼

mu--暮色 幕布 墓地 屏幕

li -- 厉害 历史 勉励 利益 例子

chui---锤子 捶背 垂头丧气

yan---砚台 燕子 大雁 厌恶 鲜艳

ken--肯干 恳切 勤恳 恳求

lan-- 船栏 栏杆 阻拦 篮子 蓝色

cong----匆忙 葱姜 聪明

tao--波涛 掏出来 滔滔不绝

五、加偏旁组字组词。

欠:炊烟 吹拂 道歉 饮食 款待 欣喜

鬼:惭愧 瑰丽 魂魄 魔鬼 魅力

录:绿色 剥皮 俸禄

乍:.诈 昨天 作文

戈:戳穿 穿戴 栽树 满载

乔:华侨 桥梁 轿车

竖心旁: 不懈 恒心

“浅”右半部分:饯行 一盏灯 深浅

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九

猎人海力布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

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教学

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

【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际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大意的能力。】

新课

教学

()分钟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2)

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

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初步自学。

(课件出示5)

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板书:救白蛇

得宝石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

(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课件出示6)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1.背写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妈妈再三dīng

zhǔ()我,出门在外一定要懂得感恩,zhēn

xī()别人对我们的真心。

二、选词填空。

感激

感动

1.我很()这位叔叔对我的帮助。

2.这太令人()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力布救了__________,得到了_________,所以他能听懂鸟兽的话。他知道了灾难的来临,最后牺牲自己,拯救了乡亲们。

【答案】

一、叮嘱

珍惜

二、1.感激

2.感动

三、小白蛇

宝石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的环节,能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为下文的复述做准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1)

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

生总结并汇报: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出示课件13)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方法来了解人物形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5)

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六、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16)

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提升。】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

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救乡亲

变石头

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

报(酬

酒)

(誓

世)言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2.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

3.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三、选择题。

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

A小白蛇对海力布非常关心,同时也点明石头的作用和危害,为下文作铺垫。

B小白蛇不希望海力布拿走宝石。

C小白蛇说话非常啰唆,不讨人喜欢。

【答案】

一、酬

二、1.敬爱

2.感谢

3.谎言

三、A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学。我通过设计问题,并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如,在了解海力布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效果比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让学生复述的环节,我指导得有点多,限制了学生的合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拥有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它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看到他把老人fú

qǐ()来,我羞愧极了,很hòu

huǐ()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

2.他在国旗面前fā

shì(),一定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

3.妈妈告诉我,shuō

huǎng()可不是好孩子。

二、按要求仿写词语。

千真万确(带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世世代代(A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_,救________,得_________,劝________,最后变成________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重点段落品析。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根据要求写词语。

迟延

近义词()

镇定

反义词

()

2.选择并填空。

选文采用了()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人。

A动作

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扶起

后悔

2.发誓

3.说谎

二、千奇百怪

一清二白

前前后后

老老实实

三、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

四、海力布

白蛇

宝石

乡亲们离开

石头

善良、舍己为人

五、1.推迟

慌张

2.B

善良

舍己为人

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

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

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最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猎人海力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民间故事,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从动物口中得知大山将要崩塌,洪水将要淹没村庄的消息,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他不惜牺牲自己,说出真相,最后写人们得救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二、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以上三个目标,体现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推进的关系,在词中反映句的作用,借句理解词,借词说句,由句成篇。三个目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我根据民间故事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特点,设计了这堂课。整个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展开教学。

以问题引导,语言表达为外显标志,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教师不断引导、修正、完善的过程。我通过设置“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运用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本。

⒉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走进人物心灵。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方法,来达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

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读,品味文本语言,如: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精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总之,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在复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自己适当的想象和联想,再复述出来。这样复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吸引人。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

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救乡亲

变石头

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这个板书设计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说教学效果。

1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篇十

1、速读课文,捕捉文章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

2、借助视像化、体验式朗读,感受萧红文字的独特魅力,体会侧面描写、借景抒情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

3、通过“眼中园——心中园——梦中园”的全新解读,建构自由明亮的儿童精神家园。

【预设流程】

板块一:浏览课文,鸟瞰园子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速读、默读进行学习。

2、借助脚注,弄明白课文的来龙去脉;补充:《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一般来说,自传体小说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3、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对园子直接描写的段落,并从这些段落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这是怎样的园子。

板块二:眼中之园,样样都有

1、交流第一段。这一段你圈出了哪几个字,来概括这个园子?

2、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圈划园子里的事物,交流)

3、课文开门见山就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可是读完整个第一段,不见作者对一朵花的具体描写。花在哪儿呢?(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个“大花园”。)

4、引导关注“满身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园滚滚”、“小毛球”,思考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和“花园”有什么关系?(感受侧面描写的精妙)

板块三:心中之园,一切自由

1、这园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继续交流。

2、交流17自然段,摘录关键词词语,概括这个园子。

3、圈出自由之物。

4.、视像化朗读,感受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阅读策略之二)。

5、引导学生发现反复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研究“就”字所传递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6、这园子里,仅仅是这些事物是自由的吗?仿段练习。(练写——交流)

( )了,就像( )似的。

( )愿意( )就 ( )。

7、深入思考:这园子里的花、鸟、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能告诉萧红自由吗?(不会)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为了表达萧红心中的自由)

8、回读前文,想一想,萧红在这个园子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哪些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的你认为是哪一件事情?(自学——讨论——交流,师生提炼: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绑蚂蚱、浇水、睡觉……)

9、是啊,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爱的爷爷,萧红在园子里才这样自由自在。(师生引读祖孙形影不离地生活在园子里的句子。)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仿句:祖父,我()

10、小结,回应:作者写园子里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其实是写自己心中的自由自在啊!这园子,是眼中“样样都有”的花园,也是心中“一切自由”的乐园啊!(板书:眼中园:样样都有;心中园:一切自由)

11、拓展阅读《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感受萧红的童年生命的自由。

板块四:梦中之园:光芒四射

1、确实,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园子。让我们也一起到这个园子里去好好地玩玩吧。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生对话:

想栽花,就( )

想种菜,就( )

……

想睡觉,就( )

2、疯够了,玩累了,让我们美美地躺在树阴下睡一觉吧!(模拟进入梦境)。

3、学生描述虚拟梦境。

4、介绍萧红身世:18岁的时候,祖父永远地离开人世;19岁,萧红被迫离家出走;直到1942年,萧红因为医生的误诊,死于香港……整整啊,萧红都没能再看一眼她魂牵梦绕的园子。她只能,在梦里,一次次又一次地与这园子里的一切重逢——(屏幕出现重点段提示语,学生尝试背诵:花开了……。鸟飞了……,……)

5、其实,萧红记忆中的这院子里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自由的,更是无比地明亮的。屏幕呈现16自然段——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小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6、齐读后追问:那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里,这园子总是那么明亮,那么光芒四射?(完善板书:梦中园:光芒四射)

7、师补充:在萧红的文学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太阳。而且,萧红笔下的太阳,总是那么明亮、温暖,那么光芒四射。(屏幕阅读《小学生萧红读本》中,关于太阳的几处描写。)

8、总结升华:太阳带给人光亮、温暖,萧红的很多文字,也因为太阳而明亮。萧红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有了祖父这一轮明亮的太阳,她的文字和人生就有了光亮。

拥有太阳,生命就有了自由和光亮!

上一篇:文化生活例题下一篇:关于成长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