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刘胡兰

2024-12-17

抗日英雄刘胡兰(精选13篇)

1.抗日英雄刘胡兰 篇一

《刘胡兰》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少年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刀前,誓死不屈,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仅仅15岁就光荣牺牲了自我的生命,所以她很令我敬佩。

如果谁要问我,你心目中的民族是谁?我会大声地回答他(她),是“刘胡兰”大姐姐。

刘胡兰大姐姐为什么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呢?因为刘胡兰大姐姐直到牺牲前,两眼都还瞪得圆滚滚的,闪着咄人的目光,似乎在表示,她要亲眼看到阎匪的灭亡和蒋家王朝的毁灭;似乎在等待,她要等待自我的队伍归来,等待新中国的成立及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解放后的1951年,徐得胜、张全宝,都先后被人民抓到,归案法办。

文水县人民在胜利中纪念了刘胡兰……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中国共产党晋绥分区分局认为:刘胡兰同志入党以后忠诚、勇敢,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因此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毛主席也以前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以纪念刘胡兰。

1932年10月8日,一个暴风雨的日子,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刘胡兰是个长女,不是男丁,旧社会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刘胡兰不受奶奶喜欢,妹妹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从小没了娘,在奶奶的埋怨、唠叨声中,刘胡兰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卢沟桥事变,日军得寸进尺,快攻到山西了,阎锡山一路溃退,还欺压百姓,明火执仗、打家劫舍,老百姓苦不堪言。之后来了共产党八路军,对待老百姓和和气气,帮忙老百姓干活,挑水、磨面,象一家人一样,与阎锡山的败兵构成了鲜明的比较。这时,刘胡兰接触到队伍里的叔叔、伯伯和姐姐们,跟他们学知识学文化,并且悄然理解了革命救国的思想。抗战的第七个年头,14岁的刘胡兰秘密加入了妇救会,之后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她把自我当正式党员一样,用心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解放前夕,阎匪军突然袭击包围了村子,黑名单上的刘胡兰不幸被捕。被捕时她只有15岁,当时阎匪军官慢悠悠地说:“你不怕可惜了你15岁的年纪吗?”

刘胡兰顶得更硬,说:“我活了了,再过15年,又是这么大。”

刘胡兰_好样的,你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昌盛英勇献身,你的形象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2.抗日英雄刘胡兰 篇二

1916年, 杨裕民在天津直隶省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 就任天津直隶省工业实验所化工工业课技士, 他积极提倡“振兴实业, 挽救中国”, 埋头致力造纸专业, 首创芦苇制浆造纸, 为我国造纸工业做出巨大贡献。1920年, 杨裕民放弃了工业科长的职务, 抱着改良中国造纸业的宏愿赴美攻读造纸专业, 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直隶工业试验所化工课课长。1924年,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杨裕民认识到“爱国反帝必须唤起民众”, 他逐渐摈弃了“工业救国”的思想, 积极支持两党合作。同年春, 他与侄子杨秀峰利用假期回家开办农民讲习班, 以宣传三民主义为名, 秘密向农民介绍南方农民运动发展情况和国际时事, 讲解政府腐败, 军阀混战, 人民受涂炭的道理。为提倡组中女权, 在父亲的支持下, 杨裕民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理了“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学校”, 聘请了教师, 学生全部免费, 他说:“为了将妇女从旧习惯势力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为了实现男女平等, 就必须让农民的女孩子们上学念书”。1926年, 奉系军阀张作霖对农民横征暴敛, 民不聊生, 杨裕民为解除冀东7县农民的无地有租之苦, 不畏强暴, 奔走疾呼, 冒死赴北平张作霖大帅府, 递交“御状”, 为民请命, 冀东7州县农民承担的不合理的地租终获减免。1927年,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我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33年, 日军大军入侵华北, 杨裕民在天津河北工业学院闻讯后, 积极呼吁大家“有人出人, 有钱出钱”。不久, 杨裕民的父亲病故, 他极力说服家人, 丧事从简, 并把筹集到用来厚葬父亲的800块银元一半支援了抗敌军队, 一半赈济了贫苦农民。1935年12月9日, 中共领导北平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此次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杨裕民在工学院组织学生成立抗日宣传团上街游行, 支持声援北平学生。杨裕民经过反复观察与思考, 得出“抗日救国,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的结论, 并慨然表示:“吾以孱弱之躯, 誓必效死疆场, 马革裹尸, 绝不辗转床褥做亡国奴也!”从此, 他积极投身抗日洪流, 秘密进行抗日工作。

因对各方改革煞是苦心, 杨裕民积劳成疾, 行动尤需人扶持, 学院批准其到北平休养。1937年杨裕民返津养病。“七·七事变”后, 天津沦陷, 杨裕民目睹亡国惨状, 悲痛欲绝。为争取抗日武装力量, 扩大革命声势, 他拖着病体四处奔走, 号召大家为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而献身。1938年3月, 杨裕民满怀爱国激情, 毅然投笔从戎, 回到冀东, 担任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 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积极参与组织了20多万人参加的震惊中外的冀东武装抗日大暴动, 率队配合挺进冀东的八路军四纵队先后攻克丰润、玉田数座重镇, 活捉日军顾问, 经大小战斗50多次, 名扬冀东。秋后, 暴动队伍西撤受挫, 朱总司令电召杨裕民赴太行八路军总部, 并与彭德怀副总司令亲切接见了他, 对他的义举和冀东抗日大暴动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新华日报》华北版还专门发表了题为《欢迎冀东抗日联军领袖杨老先生》的社论。

1939年夏, 日军向八路军总部大举进攻, 杨裕民跟随总部转移。因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紧张的戎马生活, 他的胃病再次复发且日益恶化。7月2日, 杨裕民因感冒而转心脏麻痹病, 处于昏迷状态。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首长对他关怀备至, 每天都要在百忙之中抽空探望杨裕民的病情, 见其“一息尚存, 不易少懈”的精神, 深为赞叹。1939年7月21日下午, 杨裕民随部队转移到太行山黎城县上遥镇附近时, 与前来扫荡的敌寇遭遇, 当时正是大雨滂沱, 当杨裕民被转移到安全地带后, 终因长期劳顿, 重病积疴, 心脏停止了跳动, 享年50岁。在他临终前还反复叮嘱同志们:“要紧跟着共产党走!抗日的意志不能消沉”。

1939年9月18日, 在“晋东南各界人士纪念九一八、追悼杨裕民先生大会”上, 毛主席亲书横额:"浩气长存”, 朱德总司令亲送挽联并主持大会, 彭德怀副总司令致悼词, 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各直属机关干部战士及各界爱国人士5000人参加了追悼大会。同时, 毛主席、朱总司令均为他题送了挽联。这是八路军总部召开的抗战以来最高规格的追悼大会。

在重庆, 由文化届知名人士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于9月18日在沙坪坝南开中学礼堂为杨裕民开了追悼大会。

抗战胜利后, 河北工学院广大师生为了纪念杨裕民教授, 成立了“十三图书馆”, 馆中存放许多宣传介绍解放区的进步书籍, 对学生们的思想进步有很大影响。

3.矿工抗日英雄罗明星 篇三

流落关东走向革命

1897年10月20日,罗明星出生于黄河岸边郓城县李集乡罗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罗明星13岁那年,父亲病故;15岁时,山东又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旱灾、虫灾,其母亲带着全家人,背井离乡,一路逃荒,最后流落到吉林九台谋生。

1915年,罗明星18岁。一天,他在源茂栈院内捡喂马时丢在地上的草节和高梁粒。栈里的老板硬说他要偷东西,把他毒打了一顿,罗明星一气之下,跑到旧军队中当了兵。

勤奋好学的罗明星,很快掌握了一些军事技术,并被提升为班长、排长。后来,军队里的黑暗,使他毅然回到九台,在火石岭煤矿当了一名矿工。一次,老板为了多赚钱,作出两项规定,一是裁减部分工人,二是延长工作时间。

在罗明星的组织领导下,罢工开始了。罢工持续了两天,公司被迫答应了工人们的全部要求。事后,公司得知带头闹事的是罗明星,妄图加害于他。在吉林东站(火车)站长、爱国志士王文和的帮助下,罗明星脱身来到吉林东站当了工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罗明星决定在国难当头时尽匹夫之责。1932年夏,罗明星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用一根铁管造了一支枪,袭击了在浴池洗澡的日本兵,夺了几支枪和手榴弹,到九台桦树沟拉起了抗日队伍。为了表示强烈的抗日救国之心,罗明星将母亲、怀孕的妻和孩子送回郓城老家,只身留在关东,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1932年4月25日夜,罗明星带领队伍打进九台县守备队,击毙伪连长,缴获长短枪70多支。经过说服教育,守备队中有20多人当场参加了罗明星的队伍。同年7月,队伍扩大到近千人,罗明星将队伍带至沐石河拉腰子大庙进行整编,被众人推举为司令。为了便于联络各方抗日力量,队伍对外称“三江好”,意思是说要使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两岸的父老弟兄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为了昭示大家明确立军的目的,队伍对内则称“抗日义勇救国军”,意思是说这支队伍的宗旨是抗日救国。

从此,罗明星真正成了吸引广大群众,给人民带来希望的一颗明星。

东北虎将抗联英雄

抗日义勇救国军建立后,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使敌人闻风丧胆。后来,队伍逐渐扩大至6000人。

1932年农历10月初,天气渐寒,而罗明星部部分官兵御寒的棉衣和棉被尚无着落,这时,驻守九台的伪铁道守备队派人前来劝降。罗明星见状,决定以“假降”换取日伪枪弹被服,壮大力量。于是,他于农历10月18日率部3千余众,分散在吉长铁路线两侧,假作整编欲降的样子,提出需要棉衣500套、长枪500支、机枪两挺及子弹等条件。,当驻守九台的伪铁道守备队从新京将这部分被服枪弹运来,送到指定的地点并落入“三江好”队伍手中时,罗明星乘机率部反攻九台,首先攻进铁道南,然后捣毁了伪县政府。此次胜利,使“三江好”抗日义勇救国军的抗日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致使伪九台县政府一度迁到吉林办公。当时,日伪当局在评论“三江好”抗日活动时也承认,这是“以企图袭击吉林市及九台县城为最者”。

罗明星早就听说过杨靖宇的大名,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杨靖宇的领导,便主动派人与杨靖宇联系。1933年7月,杨靖宇邀请罗明星到南满游击队共同研究联合抗日事宜。在南满游击队根据地磐石县玻璃河套地区,罗明星与杨靖宇会面了。杨靖宇从联合抗日、共同救国,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具体抗日措施,致使罗明星眼界开阔了,胸怀宽广,这时的罗明星才开始将局部的抗日斗争与整个中华民族利益联系起来。随后罗部被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九支队,罗明星任支队长。从此,罗部的作战任务便纳入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作战计划,罗明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崭新历程。

1935年7月29日晚7时30分,“满洲国”京图线204次国际列车,行经土门岭、营城子区间时,受到罗部武装的袭击,列车脱轨颠覆,武装人员冲入列车,高喊“杀日本人!”共杀死9名日本人,并将25名日本人及专为日本人办事的朝鲜人带走。由于此事在国际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连日本《历史写真》画刊昭和十年(1935年)八月号上也不得不刊载此事的文字和图片报道。

将计就计智战野田

当时敌人为了除掉罗明星这个心腹之患,烟筒山的日军头目野田,采用了诱降的花招。一天,烟筒山日军司令部发出了一道请帖,邀罗明星前去赴宴。罗明星认为这是消灭敌人的良机,决定将计就计前往赴宴。安排就绪后,罗明星便带领100名精兵和4名警卫员前往日军司令部。

日军司令野田一见罗明星带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人马时,脸上又复露出了笑容。他一边和罗明星打招呼,一边在一个鬼子的耳边嘀咕了几句,接着一挥手,假惺惺地说:“请!”不一会儿,酒和肉都端上来了,野田把白手套摘掉,用大拇指得意地摸了摸鼻子下面的黑胡,“罗明星,今天你的来了,别的干活的没有,就是让你投降,为皇军干事,官,大大的给!”

罗明星不作声。野田以为有希望,他亲自倒满一杯泡着长白山人参的白酒,端上去,殷勤地说:“你的,想想的看,你们在座的五个人,加上外边的,也不过百人,不投降,统统的有来路,回路的没有。”“不过有一个条件。”“你们的军队必须全部撤出我们中国的领土!”罗明星话音儿刚落,只见野田的小绿豆眼儿一瞪,脸上的笑容一点也不见了,他旁边的一个家伙立刻端着刺刀向罗明星扑来……就在敌兵的刺刀刺向罗明星的这万分紧急的一瞬间。只见罗明星的一个警卫员飞起一脚,踢在旁边一个敌兵的屁股上,那家伙不自觉地跳了起来,不偏不斜,正好就落在那刺向罗明星的刺刀尖上,一股鲜血溅满了墙!

那个日本兵把刺刀从伙伴肚子里拔出来,眼珠子都气红了。他转过身来,端着刺刀,使足劲扑向罗明星。警卫员眼疾手快,把匣枪别在腰上,跨前一步,左腕把敌兵的刺刀往上一搪,右手一拳打在这家伙的太阳穴上,只听这家伙像吃了粘豆包噎住了似的哼了一声,一个后仰摔在地上。这时罗明星的另一个警卫员,运足气向敌兵的肚子上猛劲一踩,一股鲜血从敌兵的口中喷了出来……野田盯着地上两具尸体,吓得战战兢兢,秃头上沁出细汗来。

罗明星纹丝不动地坐在椅子上,微笑地看了看野田。野田嘴唇抖了抖,突然冷笑起来说:“罗!你的勇敢,我的佩服,不过,我的提醒你,你还想活着回去吗?磐石方面的皇军,马上的赶到。”野田抽出战刀举过头顶,一步步向罗明星逼来。几个回合,野田的鼻子塌了,血和脑浆淌了一脖子,这家伙像个谷个子似的倒下去了。

枪声一响,烟筒山的敌人乱了营,顷刻间无数鬼子向司令部扑来。外边的100名精兵立即向敌人发起冲锋,双方展开了肉搏战,打的非常激烈。由于日军已如无头的苍蝇,很快便溃不成军。驻扎在磐石的日伪军闻讯赶忙增援,结果被埋伏在树林的罗部击溃。

烟筒山之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就连当时的东京广播电台也以震惊的口气报道了这一消息,罗明星的威名进一步远扬,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斗志。

1938年10月15日,由于叛徒出卖,罗明星不幸落入敌人的魔掌。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死了,反满抗日不会停止。日本必败,满洲国必亡。”1939年5月20日,罗明星英勇就义,年仅42岁。解放之后,国家民政部追认罗明星为革命烈士。

4.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篇四

刘胡兰(1932--1947),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抗日游击队队员。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刘胡兰:女。中共党员。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刘胡兰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不久,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烈士遇害10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以缅怀这位女英雄。

刘胡兰14岁时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

1946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

5.学习英雄刘胡兰的作文 篇五

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47年遇害时年仅15岁;刘胡兰是唯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刘胡兰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距太原市85公里。纪念馆建于1956年,后于1957年、1976年两次扩建,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

步入馆门是一万多平方米的广场,洁白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花坛中央,碑的正面镌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纪念碑后面是宽敞明亮的刘胡兰革命事迹陈列室,沿着西边的入口走去,依次进入各个展览区。墙上挂着一幅幅剧照,记录了刘胡兰幼年、童年的生活,还有她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以及她从小立志革命、追求上进的事迹。沿墙一周陈列着一件件她曾经用过的物品:草筐、纺车、手枪、还有见证她成长的.煤油灯……墙上还有几组画面,描述着刘胡兰被捕前后的经过:她明知第二天将要发生可能的危险,但她临危不惧,表现出惊人的镇定,洗衣、做饭、收拾衣物,与亲人话别……展厅里陈列着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还有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对刘胡兰的高度评价,号召大家学习她爱国奉献的精神。

穿过大厅是烈士陵园,刘胡兰的忠骨就安葬在北端正面高台上,台上柏翠松苍,墓上绿草茵茵。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刘胡兰雕像,气宇轩昂,正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雕像东侧是刘胡兰被捕、斥敌、就义的旧址,西侧是碑亭,亭内陈放着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晋绥分团一九五一年给刘胡兰坚的墓碑。人们在烈士墓碑前敬献花圈、默哀缅怀,在刘胡兰雕像前合影,追忆烈士的事迹,学习烈士的精神。

6.适合幼儿讲的英雄刘胡兰故事 篇六

老师们好、小朋友们好: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在山西农村有一个穷人家的女儿刘胡兰,她的家被日本鬼子霸占了,为了夺回自己的村子,村里成立了抗日救国儿童团,那时刘胡兰才10岁,就当上了儿童团的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配合共产党,参加抗日活动。一天,共产党叔叔阿姨们在村里召开大会,刘胡兰发现日本鬼子来偷袭,马上报告,使他们安全离开。她还积极组织村里的乡亲给共产党叔叔阿姨送粮食,做军鞋,支援抗日前线,救护伤员,细心照顾在她家里养伤的抗日战士。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了新的战斗。可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刘胡兰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敌人用死来威胁她,刘胡兰坚定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她勇敢坚强,从容就义,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后来,毛主席爷爷还为英雄刘胡兰题词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7.抗日英雄陈文喋血高邮湖畔 篇七

战斗中,独立支队伤亡惨重,支队司令陈文负伤多处仍坚强地指挥作战。一位作战参谋劝他速与当时活动在皖东天长、来安地区的新四军陶勇部老四团联系求援。陈文连叹:“迟了,迟了,没得用了,我不该不听陈司令(指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劝告……”当顽军围上来时,陈文自戕拒降。这位抗日壮士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尚鲜为人知。

知性青年 劫富济贫

陈文,字公侠,安徽郎溪县人,生于1902年,出身于清寒之家,得族中长辈资助,念过几年私塾。他聪明好学,记忆力特别好。上世纪20年代初,陈文考入宣城省立甲等蚕桑学校读书。恽代英、章伯钊等共产党人和左派进步人士都曾在该校执教,宣传马列主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陈文具有朴素的阶级感情,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在学校里是个有号召力的人物。20岁那年,他因卷入家族与地方豪强为争水源而发生的流血冲突,被官府拘捕,毒刑拷打,还枷号示众。这对一个血性男儿是永生难忘的奇耻大辱,更加激发了他敢于反抗黑暗势力和官府的精神。不久,老父忧愤而死,老母又卧床不起。这场蒙冤的官司弄得陈文家破人亡。年余后,他招兵买马,杀富济贫,专与富豪劣绅作对。这一帮人马主要在郎溪、广德、宁国一带山林里活动。因遭地方保安团队及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部的联合围剿,部下又有人暗中勾结官府,出卖陈文部的行踪情报,陈文被迫隐姓埋名,四处漂泊。后来,他在友人帮助下,经皖南、赣北进入闽北山区,拉起一支队伍,拥有几百杆枪。陈文这支队伍以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为宗旨,纪律严明。作战参谋、共产党员陈洪轩鼓励他靠拢共产党,走革命道路。

1926年秋冬之交,北伐东路军攻入浙江,迫近上海。张宗昌和孙传芳部连吃败仗,陈文兴奋不已,率部响应北伐军。他的活动引起隶属于北洋军阀政府的省主席孙道仁的注意,下令调两个旅进剿。战斗中,队伍被打败,陈文负伤被俘,关进永宁县监牢。一天晚上,陈文被秘密地带到警卫森严的深宅大院,县公安局长闵寿松屏退左右,与“阶下囚”陈文作推心置腹的谈话。他说:“早听说你是个有知识有头脑的青年,是被逼上梁山的,我愿给你一条出路,把余部改编为县保安团二大队,让你当大队长,协助地方保境安民。”陈文为等待时机表示可以考虑。经闵寿松全力担保,陈文被解除监禁,部下也恢复了自由。闵寿松爱惜陈文是个人才,常请他吃饭饮酒,二人渐渐成了朋友。

红色暴动 迈向新途

1928年初,周开轩到永宁县保安团团部拜访陈文。他是郎溪人,早年在省蚕桑学校与陈文通讯,参加领导过反对军阀马连甲的学潮,被校方开除后去上海。在五卅运动中,周开轩被日本浪人打伤,足有残疾,不良于行;后来加入了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反动军警追捕,险成刀下鬼;其后,从事秘密活动,打听到陈文下落及其政治倾向,特地找到永宁城。周开轩向陈文讲明当前国内形势,要求陈文能跟共产党走,与反动派决裂。陈文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及周密策划,和周开轩领着三四十名思想进步的骨干,作了必要的化装,携带枪支弹药,与闵寿松不辞而别,踏上了返回家乡干革命之路。

他们回到郎溪,即在白水、十字铺等乡村发动群众,将几百名志愿参加革命的青壮年农民组织起来,分发土枪、梭标、砍刀等武器。是年4月底发起红色暴动,攻进郎溪县城,赶跑反动县长,处决地方恶势力头目,开仓济贫,还组织工农委员会,贴出告示历数蒋介石政权的若干罪状,声明要走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陈文也加入了共产党。

郎溪的红色暴动,呼应了江西、湖南等省苏维埃工农红军的斗争,在安徽境内引起了震动。省府致电南京,蒋介石亦不敢掉以轻心,急调驻芜湖、太平等地的三十七军一个师,驻浙江湖州的第九军步兵一旅共1.5万人,分两路开往郎溪围剿。众兵压境,战火燃起。陈文、周开轩率部抵抗,终因力量悬殊过大而失利。激战中,郎溪城失守。周开轩牺牲后,被残忍的敌人砍下头颅,悬挂于城楼示众。战士死伤几百,剩下的部分战士携枪支逃入山里。陈文单身一人逃往郎溪城外20余里的南漪湖,在贫苦渔民们的冒死救护下,得以躲过追捕;隐匿了一个时期后,又逃往上海,与党组织断了联系。他举目无亲,迫于生计,只得到黄浦江边码头,打短工维持生计,等着出头雪耻之日的到来。

一天,陈文在四川北路意外地遇见闵寿松。原来,陈文带人马跑回郎溪家乡搞红色暴动,与闵有仇怨的官吏借机报复,联名控告其“有意勾结赤匪头目,图谋反叛”,欲要他的命。幸好县长和专员网开一面,未予追究……于是,闵寿松也到了上海,投靠一位同乡,在炒货店里当主管。闵寿松爱陈文的才干,并不后悔为他付出的代价,遂与陈文结拜兄弟,焚香盟誓,陈文改名为闵寿龄,与闵以堂兄弟相称。一天,陈文外出送炒货,被敌特便衣盯上,半路上,陈文猛地撞倒便衣特工,踩上两脚,而后飞快逃走。闵寿松担心陈文被捕,向老板告假,带上作了化装的陈文离开上海,在高邮湖西芦荡中的堂兄闵寿康家躲风。

1930年夏,闵寿松把陈文带到镇江,见省保安处长李明扬将军,以谋个人出路。李明扬留下他俩,任命闵寿松为少校副官,陈文为保安处上尉,协助办训练班。李明扬并不知道被称作闵寿龄的人就是当年闹过红色暴动的陈文,但对此人的军事才干已留下了较深的印象。1932年,李明扬辞职,移居上海,只挂个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的空衔。顾祝同保荐自己的亲信韩德勤当上江苏省保安处长。闵寿松调任江苏海上游击支队二大队长,陈文任大队副,升为少校。可是陈文看不惯同伴们勒索欺压海上渔民的种种行径,年余后坚辞军职,在镇江与人合伙开个久庚记酱园店,与恩兄闵寿松暂时分手。

抗日战绩 威震苏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陈文恢复真名,离开镇江,到丹徒、高资、下蜀等地亮出抗日救国旗号,拉起一支队伍,袭击小股日军,打了不少胜仗。1938年底,陈文率一支敢死队袭击沪宁线上的龙潭火车站,打死打伤铁道守备中队日军十余人,铁路运输被迫中断几个小时。这次战斗引起盘踞南京的日军派遣军司令部的注意,怀疑是新四军游击队所为,急调一个大队的日军赶往龙潭,陈文已率部迅速离去……就这样,陈文的抗日游击队渐渐发展壮大,有几百人马,轻重机枪好几挺。国民党三战区五十一师师长冷欣热衷于反共,常与新四军闹摩擦,很想吞并陈文这支游击队,但终未成功。于是,冷欣设法排挤这支游击队,加以多方限制,甚至暗中策动陈文部下的反动分子伺机谋杀陈文,许以重赏和官位,亦未得逞。

nlc202309021405

1939年初,陈文率部渡江,进入高邮湖西地区,与日伪军打了几仗,胜多败少,同时收编了不少国军的游兵散勇。运河、高邮湖都有日军炮艇巡弋,陈文并不畏惧,主动出击。在伏击高邮湖日军运输船队的战斗中,陈文持双抢上阵指挥,一战击沉击伤日军铁驳船、炮艇三艘,日伪军死伤几十人。当地百姓牵羊担猪抬鱼,前往犒劳。

陈文的抗日战绩引起重庆统帅部的注意。李明扬得知这个陈文就是当年的闵寿龄,感慨不已,此人果是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才。他经与李长江商议,先找到当过副官的闵寿松,请他出面代为做陈文的工作,争取他过来。闵寿松很卖力,可是收效甚小,陈文不愿归于“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旗号下,只同意加强联系、共同抗日。韩德勤也想吞掉这支部队,软硬兼施,花了不少功夫。军统中统特工想方设法打进这支部队,陈文部队隐伏祸患。陈文学习新四军,制定纪律,严禁部下扰民、乱征关税,严禁官兵调戏侮辱妇女等,博得了民众的好评。扬州、仪征、高邮、宝应等地都有进步学生主动投军。中共组织为了团结这支抗日部队,秘密派出20多位共产党员进入陈文部队,对半安排在教导队和政工处。他们找士兵谈心、交朋友,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司令部墙上公开挂有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木刻版画头像。教导队里的队员们公开学唱《延安颂》等抗日革命歌曲……陈文部队中的反共军官认为这是共产党搞赤化,要求陈文紧急采取措施。已打入陈部的军统、中统特务,给陈文施加压力,要求他“切勿为共党、四太爷(指新四军)所利用。”

陈文不为所动,已在盘算着率部加入新四军。陈毅为了争取他,亲自写过两封信,要求陈文坚定抗日立场,必要时投向新四军。还希望他处处小心,提高警惕,整肃内部,提防吃顽固派头子韩德勤的亏。陈文倍受感动,曾向陈毅、惠浴宇两同志提出恢复党籍。陈毅劝他说,出于斗争形势的考虑,最好等一等,不要让顽固派找到打他的口实。

韩德勤担心陈文投奔新四军,派人送来警告信。陈文面临夹击,提议把队伍拉向西边,投奔新四军,却又遭到部下多数军官的反对。在进退两难之时,闵寿松再次奉泰州二李之命做陈文的工作,要他当机立断,不可失去机会。陈文被惹恼翻了脸,拔出手枪要打死闵寿松。周围人大惊,闵寿松也惊恐万分,一位副官抱住陈文手臂,闵寿松趁机逃往泰州。

韩德勤不容陈文的一系列亲共行为。他得到重庆大本营的批准后,调兵遣将,很快就将陈文部队包围,封锁了退路,断绝陈文部与皖东新四军陶勇部和苏中新四军挺进纵队的联系。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韩德勤竟事先派人向扬州、高邮的日伪军透露消息,日军马上出动军队,给予配合。

陈文牺牲时年仅37岁。李明扬闻此噩讯,直呼“痛哉,陈文!惜哉,陈文!”陈毅、叶飞、管文蔚、陶勇等新四军苏北部队负责人得知消息后,悲愤不已,无不为之动容。华中新四军最终完成了陈文未能完成的事业,把日本侵略军从中国的土地上赶了出去!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馆员)

(编辑:毕 铭)

8.抗日英雄事迹 篇八

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被俘,于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时年31岁。

为纪念她,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她题了词。

少先队誓词: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世博会资料: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展会名称: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展会类别: 综合类

览会 参展方数量: 240个国家地区组织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

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

会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5.1—10.31,共184

海宝投资成本: 会场面积: 参观人数: 约450亿人民币 5.28平方公里 预计7000万人次 吉祥物:

奥运会精彩:

9.抗日英雄事迹资料 篇九

1880年调北洋水师。同年到英国接“扬威”巡洋舰,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7年再到英国接“致远”巡洋舰,任“致远”管带,职中军中副将。是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学或实习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邓世昌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参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邓世昌:

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便意图撞沉日舰旗舰“吉野”,但“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修了衣冢,建起邓氏宗词。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世昌”号命名一艘远洋综合训练舰,以示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

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将领

丁汝昌这位陆军行伍出身的海军将领,是以其所任之北洋舰队提督一职而为其军事生涯之最辉煌顶点的;而他在这一显赫职位上所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又将他送到生命的尽头。甲午战争,使丁汝昌交上了厄运,给这位英勇却不善战的海军统帅披上了一件充满悲剧色彩的厚重外衣。

在丰岛初战之后,丁汝昌数次率舰队出海未能击敌,他就开始受到朝廷一些高级文官的奏参。8月26日,朝廷将丁汝昌革职,经李鸿章多次上奏力保,丁汝昌方得“暂免处分”,但日后“倘遇敌船猝至,有畏缩退避情事,定按军法从事,决不宽姑。”

在山东半岛战役中,丁汝昌始终处在戴罪留任而以观后效的境地里,情绪悲观低落,内心矛盾重重,自然难以从容指挥战事。1895年1月24日,丁汝昌在打给李鸿章的电报中说:“致海军如败,万无退烟(台)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旨屡催出口决战,惟出则陆军将士寒心,大局更难设想。”

丁汝昌:

在冰天雪地而又炮声隆隆的威海卫军港内刘公岛上,久经沙场的丁汝昌知道,处于日军严密海陆夹击之中的北洋舰队已形同瓮中之鳖而在劫难逃。丁汝昌更清楚的是,这支由大清王朝花费巨资历时二十年建成的舰队一旦被日军彻底歼灭,在北京城等待他自己的只能是一座断头台。因此,丁汝昌此时已下定战死在刘公岛的最后决心,他甚至还请来六名木匠为自己打制了一口棺材,并亲自躺进棺材里一试尺寸是否合适。1月27日,丁汝昌给威海卫陆军统领戴宗骞写了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真实地流露出丁汝昌当时悲观失望至极的心态:“······汝昌以负罪至重之身,提战余单疲之舰,责备丛集,计非浪战轻生不足以赎罪。自顾衰朽,岂惜此躯?······惟目前军情有顷刻之变,言官逞论列曲直如一,身际艰危,又多莫测。迨事吃紧,不出要击,固罪;既出,而防或有危而不足回顾,尤罪。若自为图,使非要击,依旧蒙羞。利钝成败之机,彼时亦无暇过计也。”

丁汝昌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因丁汝昌“获咎甚重”而未对他议恤。直至光绪皇帝死后的1910年(宣统二年)4月2 5日,清政府方以丁汝昌当年在战争中“力竭捐躯,情节可怜”,开复其原有官职军衔。丁汝昌的遗体被运到安徽老家,安葬在无为县严桥乡梅山村的小水鹳山的土岗之上。一代无大作为的海军统帅,就这样长眠在安徽无为的山冈上。历史,就是如此这样的令人不可思议。

丁汝昌不管怎么说也算个英雄,因为最后被困刘公岛时,眼见败局已定,便自杀殉国了。《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九,记载到(27):“日舰宵入口门,击沉来远、威远,众益恐。道员牛昶炳等相乡泣,集西员计议。马格禄欲以众挟汝昌,德人瑞乃尔潜告曰:„众心已变,不如沉船夷炮台,徒手降,计较得。‟汝昌从之,令诸将同时沉船,不应,遂以船降,而自饮药死,於是威海师熸焉。”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阎锡山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黄继光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抗日英烈之戴安澜将军

1904年生,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1942年初,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中国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援缅军)。同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在十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官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重庆的报纸称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英国的《泰唔士

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抗日英烈之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中国抗日英雄。出生于农民家庭。

1933年初,日军进逼热河,二十九军奉命调至长城一带迎敌,他参加了长城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长城抗战失败后,回驻张家口,兼任张家口警备司令。同年5月,日军进逼华北,冯玉祥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冯被推举为总司令,他任察哈尔省代主席兼第一军军长。与方振武等部配合作战,收复宝昌、多伦等地。8月,抗日同盟军失败,被迫撤销,改任张家口公安管理处处长,一度到北京香山隐居,消愁度日,等待时机报效祖国。1937年初,应冯治安、赵登禹等人邀请,出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教育长、军训团团长。在军训团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日本不断侵逼我国,是我们的仇敌。抗日保国是军人的天职……我个人一定和大家一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为民族的生存而战斗,为国家的荣誉而献身。”

抗日英烈之赵登禹将军

1898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山东荷泽人。家境贫寒,塑造了他的嫉恶如仇的性格。1922年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凤翔剿匪,屡立战功。1929年,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1930年,改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九旅旅长。

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奉令率部作为先头部队,移军通县,继驻三河、蓟县,构筑工事备战。日军主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与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起指挥南苑驻军顽强抵抗。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未久,腿部等处亦受伤,仍督部力战。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准备反击,不幸被日军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殉国后,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授其为陆军上将。

抗日英烈之谢晋元将军

10.胡兵转型草莽英雄彪悍抗日 篇十

《江湖儿女》江苏卫视热播

由本山传媒、千乘影视联手打造,胡兵、陈紫函、郭珍霓、毕畅、林江国、景岗山主演的侠义抗战传奇剧《江湖儿女》正在江苏卫视播出。作为本山传媒与千乘影视继《怪侠欧阳德》之后的又一力作,因强大的制作团队、豪华的明星阵客以及主角胡兵的风格转型,使得该剧一开播便收视飙升,引发热议。

“本山”“千乘”携手闯《江湖》

《江湖儿女》是本山传媒和千乘影视联合打造东北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以上世纪30年代日本在华建立伪满洲国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关东儿女为保家卫同而不屈斗争的故事。出品人周之光表示:“《江湖儿女》突破了以往军人抗战的旧模式,开创性地以一群江湖儿女说抗战故事,这样既富有传奇性又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侠客风’。”

赵本山领军的本山传媒近年来佳作频出,农村轻喜剧《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的成功,使得本山传媒在影视剧领域逐渐打造出了一块“金字招牌”,成为收视保证。如今,本山传媒不再局限于农村喜剧题材,开始进军年代戏。继2012年与干乘影视合作的开年大戏《怪侠欧阳德》大获成功后,本山传媒、千乘影视再度联手打造的《江湖儿女》又成为时下收视热剧。艺术总监赵本山说:“《江湖儿女》不是讲打打杀杀,而是从另一个视角讲述抗战历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江湖儿女也是中华儿女,他们为抗战所做的抗争正反映了当时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抗日决心。”

俊男美女赵家班勇当“江湖儿女”

除了有精彩传奇的故事,众多明星主创的表演也是《江湖风云》一大亮点。作为本山传媒、千乘影视合力打造的最新力作,《江湖风云》中不仅有胡兵、陈紫函、郭珍霓、林江国、景岗山等俊男美女加盟出演,更有毕畅、程野等赵家班成员精彩献艺。其中,胡兵是出道以来首次挑抗战戏。高大帅气的他不仅从大家熟悉的时尚先生“转掣”成了一名土匪头子,更挑战演技,“少吃饭,少睡觉,摧残自己”,一直从青年演到老年,格外引人关注。再加上他迷倒万千女观众的外貌身材,“最帅土匪头子”非胡兵莫属。

另外,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的陈紫函也令人印象深刻,她在剧中不仅饰演了性情刚烈的土匪女头子梅姑,还饰演了阴险的日本女人康田惠子。陈紫函表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一会儿是女土匪,一会儿是日本间谍,我有时会很错乱,感觉要人格分裂了。”谈及与胡兵的合作,陈紫函赞称:“胡兵很帅,和他演对手戏很考验女演员的定力。而且他的演技非常好,胡兵的老年戏非常值得一看。”此外,郭珍霓,毕畅演的东北烈女、林江国演的潜伏特工、景岗山饰演的绿林好汉也都各具特色,刚柔并济,在白山黑水间谱写了一曲江湖儿女的抗战史诗。

胡兵转型演匪首告别“奶油小生”

《真情告白》、《粉红女郎》、《双响炮》……“中国首席男模”胡兵因出演诸多现代偶像剧红遍大江南北,他在剧中的形象高大帅气、时尚前卫,因而被观众贴上了“时尚先生”、“奶油小生”的标签。五年前,正值事业上升期的胡兵突然淡出人们视线,远赴日本、美国充电进修。五年后,回国重返荧屏的胡兵开始了事业“第二春”,接连拍摄了《亲爱的,回家》、《江湖儿女》等作品,片约不断。胡兵坦言经过五年的思考与沉淀,“到了该改变自己,开创另一个局面的时候了。”

曾因“花瓶”称谓和各种绯闻压力导致抑郁症的胡兵曾对外强调自己演戏的“三不”原则:不演35岁以下的角色,不演青春偶像剧,不拍不真实的戏。此次在《江湖儿女》中,胡兵则践行这一原则,大胆挑战硬汉角色,变身土匪头子方振宇,实现了“狂飙”转身。从“奶油小生”到“土匪硬汉”,对于这次转型,胡兵表示:“我一直喜欢硬汉角色,在入行的第一部电视剧《纽约风暴》中就饰演警察,只是后来因公司定位等原因.没机会再出演这类角色,这次算是得偿所愿了。”

《江湖儿女》中,胡兵饰演的正北货栈掌柜方振宇,被日军陷害导致家破人亡,而落草为寇,成为大苍山的土匪头子,继续同侵华日军斗智斗勇,还与郭珍霓饰演的原配妻子吴翠花、毕畅饰演的现任妻子陆月荷、陈紫函饰演的日本女特务康田惠子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该剧监制王世伟表示:“胡兵演的方振宇不仅是骁勇善战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男人。他的感情戏将为这场残酷的斗争加入几分儿女柔情,有力折射出烽火岁月里的情感伤痛。”而对于这“一男四女”的感情戏,胡兵也直言艳福不浅却又痛苦纠结,“美女环绕的感觉虽然不错,但在抗日的战争大环境下,这也是普通人的可悲和无奈之处。爱得越深,伤害越大。战争破坏了我们的幸福,所以我们要为和平而战,为爱你的人而战。”

最潮的抗战剧

剧中,胡兵虽然饰演的方振宇是一位草莽英雄,但在造型方面丝毫没有给人落草为寇的落魄感,他的一身马靴、皮裤、皮夹克、白T恤的搭配反而处处体现出一种现代的精致与时尚。不仅如此,方振宇也毫不音借地频频“秀出”超模身材,阳刚之美显露无遗。女主角陈紫函不愿让胡兵独美,她饰演的“美丽女间谍”几乎皮草、坎肩、短裙不离身,还不忘经常用黑丝、皮靴、礼帽来搭配。

11.抗日英雄故事 篇十一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__多年的歌曲。

12.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篇十二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县上庄村,他英勇牺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牺牲时年仅13岁。

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听远处传来枪炮声。他们看到一些逃难的老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由北向南走进了上庄。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托付给铁旦,和几个小伙伴跑进了村子。只听一个中年难民嚷道:“日本鬼子从张家口往这边打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啊?”

王二小一听日本鬼子来了,急急忙忙跑回家里。

王二小的家是什么样呢?

原来,他们家不是本村的人,因为穷只得住在庄北一个破奶奶庙里。奶奶菩萨早就拆掉了,屋里只有一个破土炕和一张破桌子,几口缸里有点儿杂粮。

二小慌慌张张跑进破庙,一进屋就说:“爹,娘!日本鬼子打过来了,快跑吧!”

二小爹有病,正躺在炕上呻吟着,娘说:“你爹病成这样,往哪儿跑啊!”爹说:“还不快放牛去,丢了人家的牛,赔得起吗?”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来了。

这天,天刚蒙蒙亮,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开到了上庄村北头,中队长桥本拿望远镜朝村里瞅了一会儿,就下令开枪开炮。村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子弹、炮弹一起飞进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着起了火,哭声四起。

二小爹正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和二小俩钻到了破桌子底下。一颗炮弹打来落到破庙的房顶上,掀掉了大半个屋顶。房梁坍了下来,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在了土里。二小和哥哥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一看,爹已经断了气,赶紧把娘从乱士石里救了出来。

二小爹被砸死了,全家人痛哭流涕。好心的邻居齐存礼听到王家的哭声跑了过来,也难过他说:“别哭了!小日本真狠,不让老百姓活了。”他知道二小家里穷,又说:“俺家老爷子有一口棺材,先给你爹用吧!”

齐存礼和王石头把棺材抬了过来,在奶奶庙后面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坑,把二小爹入殓,埋葬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又被抓去修炮楼。

这天一大早,村长冯进财和日本鬼子中队长桥本在村子里抓劳工。村里的人都恨冯进财,不叫他村长,叫他塌鼻子。塌鼻子村长把桥本领到奶奶庙前。

桥本拍了拍王石头的肩膀,说:“你的„身体„好好的„修炮楼去!”说着,两个日本鬼子就把王石头捆了去。

塌鼻子村长让两个村丁把二小家的粮食又抢走了。还把二小家的一根木头也搬上了车。王石头被抓去修炮楼,每天背石头,运木料,修路,砌墙,没有吃的,累死累活地拼着命干。

二小妈生着病,心里惦着石头:干那么重的活,不吃东西哪成啊!可是,家里没有粮食,只得熬了一罐稀粥,罐口上扣了一个粗碗,里面放了一点儿小葱和咸菜,让二小给哥哥送去。二小提着粥罐,来到修炮楼的工地。四面拉着铁丝网,20多个日本鬼子端着枪,手拿皮鞭。

二小找了半天,才看见哥哥和八、九个青年农民,每人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低着头,弯着腰,一 步一步艰难地向炮楼走去。他们汗流满面,汗水湿透了衣衫。日本鬼子发现谁走得慢,就上去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一个日本鬼子朝王石头肩上使劲抽了一鞭子。王 石头一个趔趄没有站稳,石头掉在了地上。鬼子小队长又往石头身上狠抽了十几鞭子,还用脚踢他。王石头用力从地上爬起来,心中怒火燃烧。心想:你这个小日本这么狠,今天也让你看看中国人的厉害。说时迟,那时快,王石头突然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走到鬼子小队长身后,猛地朝他的头上砸去。鬼子小队长倒在地上见阎王去了。

王石头此时像一头猛牛,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不给鬼子干了,快跑啊!”

王二小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见哥哥朝对面山上跑去,日本兵开枪打死了好几个人。

日本兵把好多民工又抓了回来,继续修炮楼,二小也被抓了去。日本鬼子对民工看管的更严了。

这一天晚上收了工,二小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走到工地北头靠铁丝网的地方坐下来,把罐口上的粗碗拿下来,端起罐子喝玉米粥,就着小葱和咸菜。一天没吃东西了,很快粥喝得差不多了,二小发现罐底还有7个鸟蛋。这是妈妈专门给他拿来的,妈妈一个也没留。

二小吃了一个鸟蛋,真香啊!他忽然想起,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妈妈什么也不吃,怎么行呢?想到这儿,二小下决心要逃回家去看看妈妈。

二小一直没有睡,他在仔细观察着工地上的动静。一弯明月升到了半空,繁星满天。民工们劳累了一天,都东倒西歪地倚着石头睡着了。十几个日本鬼子和伪军背着枪,打着手电在工地上巡逻,一个鬼子还牵着一条狼狗。

二小发现鬼子和伪军巡逻有一定的路线,从工地的一头到另一头来回走,走一趟至少有五、六分钟。这不是一个空挡吗?

二小趁着鬼子和伪军走远了,用一根木棍把铁丝网撑开,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

巡逻的鬼子发现有动静,立刻打开手电,军犬也奔了过来。敌人开枪了,军犬狂叫着。二小仗着路熟,钻过铁丝网,接连翻了几个跟斗,滚到了山坡下,抄小路跑回了奶奶庙。

屋里漆黑,一点地动静也没有。二小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火柴,把小豆油灯点着

一看,他惊呆了。他看到娘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双眼紧闭着,用手一摸娘的头和手,冰凉冰凉,不由得痛哭起来。娘是活活饿死的啊!

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妈妈又被活活饿死了。二小的心里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他默默地想,这深化大恨一定要报。

王二小从敌人修炮楼的工地上跑出来以后,鬼子到处抓他。二小在上庄呆不下去了,怎么办?

齐存礼叔叔说:“从咱们这儿往南一百多里地,是八路军的巩固区,你去找八路军吧!”二小想到他娘刚去世,为难地说:“俺娘„„”话没说完,齐存礼就说:“你娘的后事,俺帮你办。”

齐叔叔的儿子铁旦把一小袋贴饼子放在二小的手上,说:“二小哥,这点儿干粮,你路上吃吧!路远,多小心„„”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王二小向娘磕了一个头,走出了家门。

二小走在狼别沟里,天黑漆漆的,路上净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起风了,又下雨了。二小摔倒,又爬起来,他找来一根树枝拄着。走着走着,二小听到了狼的嚎叫声,两条恶狼紧紧地追着他。他想起爹的话,看见狼不能跑,你跑他就追,你蹲下来拿块石头,狼就不敢过来了。想到这儿,二小蹲下拾起两块石头扔向了狼,狼果然跑掉了。

王二小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忽然觉得肚子饿了。他掏出一个贴饼子,一边走一边吃着,肚子好受多了。这时候,日本鬼子的巡逻队过来了。5辆摩托车,“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车上还架着机枪,闪亮着车灯。二小赶紧躲到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冷飕飕的,还滴着水,二小想睡也没法睡,只好来回蹦达暖暖身子。天亮了,二小不敢在大路上走,等到天黑才继续赶路。秋雨又下了起来,秋风一阵阵刮着,二小顶风冒雨,咬着嘴唇向前走。他心里恨透了日本鬼子。

走着走着,他远远看见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亮着灯光,前边有人家。他已经非常疲乏了,但是灯光又给了他希望。他奔着亮光,艰难地来到一座茅屋旁,轻轻地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二小耐心地站在门外。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开了门,吃惊地 说:“哎哟,孩子,你咋弄成这个样子?”

二小难过地说:“爷爷,我是上庄人,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抓去修炮楼也不知跑哪儿去了,鬼子还要抓俺,俺没处„„”

老人赶紧把二小拉进屋,说:“快脱了衣服洗一洗吧!”

屋里收拾得挺干净,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还有兔皮、狼皮、狐皮。老人看样子是一位猎人。

二小洗完澡,换上干衣服,挺舒服。这时候,天快亮了,老人端来了热粥、窝窝头。吃完了饭,老人问二小:“孩子,你叫啥名字?要上哪儿去啊?”

二小说:“俺叫王二小。俺要去找八路军,为俺爹娘报仇!”

老人说:“找八路军,还有一百多里地哪!先睡一觉,天黑再走!”

王二小美美睡了一大觉,直到天黑。

二小要上路了,老人拿出一些窝头、兔肉,让二小路上吃。二小心里感到暖融融的,说:“老爷爷,谢谢您了!”

老人笑了笑,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俺儿子也是八路军。日后,你打鬼子立了功,俺老汉还要给你庆功呢!”

二小背上包袱,在夜色中上路了。

一路上刮着风,还下着雨,二小也看不清路,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浑身是泥,两腿无力.他感冒发烧了。一不小心踩着一块石块,摔倒在地上,再也没力气爬起来了。二小已经来到了狼牙口村的街上,都半夜了。

狼牙口村的农会主任高林山开完会回家,发现街边躺着一个孩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让妻子去熬了一碗姜糖水。高林山给二小脱下湿衣服,替他洗了身子,换上干衣服。妻子端来了姜糖水,二小咕通通就喝了,瞪着眼睛问:“这是什么地方啊?”高林山告诉二小:“这里是二区南马庄乡狼牙口村。你淋雨晕倒在街上,俺把你抱回来,可醒过来了。孩子,你叫啥名儿,从哪儿来啊?”

二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也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二小才说:“俺家在六区上庄。鬼子打死俺爹,饿死俺娘,抓走俺哥,又要抓俺„„”二小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高林山安慰二小说:“孩子,你别愁,这里是巩固区,俺们农会会照顾你。你在上庄干些啥营生啊?”

二小回答说:“俺给地主放牛。”

高林山说:“那好,俺家有牛,村里还有六、七户有牛,你就放牛吧。”

从此,二小就为这六、七户人家放牛。轮流在各家吃饭睡觉。二小放牛挺认真,大家对他也挺好,还送他衣服、鞋袜。

参加儿童团

一晃,王二小在狼牙口村已经好几个月了,生活得很好。这里和上庄不一样,上庄是敌占区,这里是八路军的巩固区。特别是,这里不仅有八路军、民兵队,还有儿童团。

这天,天快黑了。王二小放牛回村,看见村边大槐树下,儿童团长雷娃正在领着儿童团员练操。儿童团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戴着八路军军帽,有的用木棍或秫秸杆当枪,有的腰里还扎着一条;旧皮带。他们还高声唱着《儿童团团歌》:

我们是儿童团员,我们为抗日站岗。

手握着红楼枪呀,哪怕那个风雨狂。

你要想过路么?

请你拿出路条!

二小听着听着,心里不觉有点地难受。人家儿童团员多神气呀,自己来了几个月了,就整天放牛„„

回到高主任家里,二小还是闷闷不乐。高林山看二小这样,就问:“二小,有啥不高兴的事呀,嘴巴撅得比天高?”

二小低着头不言语,过了一会儿,他对高主任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村里的娃娃们都参加了儿童团,就俺不是!”

高林山一听笑了起来,说:“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好办,你写一个加入儿童团的申请不就行了?可有一样,参加了儿童团可要积极的干!”

二小在高主任的帮助下,很快写了一份参加儿童团的申请。

二小真的成了一名儿童团员,甭提多高兴了。在儿童团里,二小比谁都干得积极。除了站岗查路条,二小做了不少事。

骑兵连的战士接到命令到下壶关打鬼子去了。这一天,高林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脸愁云。二小见了,忙问:“大伯,你有啥心事啊?”

高林山说:“部队走了两三天了,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听不到枪炮声。他们带的干粮不多,你说急人不急人!”

二小听了也说:“他们的马草也不多。”

两个人都动起了脑子。二小灵机一动,说:“大伯,俺们现在就发动大伙准备口粮、军草,后半晌就给部队送去。我这就跟雷娃说一声儿,发动儿童团员上山去割马草。”

高林山听了直点头,心想,这孩子还真有点子。

全村人都忙着生火,烙贴饼子。20多个儿童团员都到村北的山上割马草去了。

二小挥着镰刀,数他割得快。你看,他把小布衫也脱了,只剩下红肚兜,光着膀子,弯着腰,手快如飞。他还挺有心眼,准备了两把镰刀,磨得光光的换着使。二小割满了两筐青草,又帮着别的女孩子割,还不到晌午,儿童团员们就完成了任务。

吃完晌午饭,民兵和儿童团员们就出发了。每个儿童团员都背着两筐草,天气又热起来,脸上直冒汗,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下壶关的山头上,骑兵连吴连长首先从望远镜里看到老乡们和儿童团的送粮送草队伍。他骑着战马 飞快迎过来,拉着高林山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来得太好了!”他又转过身来对儿童团员们说:“你们立了一大功。咱们的军马没有草吃就不能打仗,你们的草 送的真及时,谢谢你们了!”

儿童团员听了吴连长的话都非常高兴,这草没白割,挨点儿累也值了。

战斗很快打响了,骑兵连消灭了鬼子的一个中队,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日本鬼子不甘心在下壶关的失败。他们打听到我们的骑兵接受了新的任务,转移到别的地方作战去了,就由日本鬼子的中队长佐佐木带着一个小队日本鬼子和一排伪军来袭击狼牙口村。

佐佐木一伙来到狼牙口村,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佐佐木发火了,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

翻译官报告说:“老百姓都跑了,牲口、粮食全坚壁起来了。”

佐佐木举起战刀,下令:“搜!给我搜!“

日本鬼子到山沟里搜,也不见人影。过了一会儿,伪军排长来报告:“太君,烨树沟里发现了几十个老百姓!”

佐佐木的小眼睛一转,大叫道:“把他们„„统统的„„包围起来!”

群众被包围了起来,山头上架起了机枪。

鬼子中队长佐佐木站在岩坡上开始训话了,叽里呱拉不知说的什么。翻译官说:“太君说了,你们不要怕,只要说出八路军在哪儿,粮食、弹药藏在哪儿,就没事儿。”

没有一个人说话,山谷里静静的。佐佐木气得脸像猪肝,大声吼道:“快说!再不说„„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半天,还是没人说话。佐佐木冲下岩石坡,抓住一个青年农民的衣襟,毗牙咧嘴地说:“你的快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那个青年农民“哇哇”地叫着,佐佐木使劲地打他、踢他,他叫得更凶,还是说不出话来。

高林山对佐佐木说:“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佐佐木一把抓住了高林山吼道:“他是哑巴„„你的会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高林山不慌不忙地说:“俺是个老百姓,俺不知道。”

翻译官帮腔说:“快说吧!不然劈了你!”

佐佐木气急了,举起军刀就要劈过去。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王二小挺身站了出来。他想,高大伯是农会主席,是他把自己抱回家里,是他们一家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他不能死啊!

佐佐木收起了军刀,向二小问道:“你的小孩„„你的„„怎么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骗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

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深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二小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

佐佐木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

二小急忙钻进了山洞。鬼子们慢吞吞地跟着。山洞里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只小兔子,连走带蹦,把鬼子落在后面。左拐右拐,二小来到一个叫猫儿洞的地方,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气得佐佐木直跳,骂道:“中国小孩„„狡猾„„ ”说着,掏出手枪朝洞里开了几枪。

二小早就钻出洞,飞也似的跑到烨树沟,大声对高主任和乡亲们喊道:“赶紧钻到洞子里,鬼子要来了!”

乡亲们安全转移,骑兵连把鬼子和伪军包围起来。

乡亲们把二小围了起来,高林山抱起了二小,大家都夸二小机智勇敢。高主任说:“孩子,是你救了俺,救了乡亲们!”村妇救会曹主任也搂着二小说:“是你用调虎离山计救了乡亲们,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只想着大伙儿,就没想到自己的危险。”

王二小参加儿童团以后,经受了锻炼,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他在迅速、茁壮地成长!

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有一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谎!”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 人,七、八个鬼子应声倒地,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一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 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老乡。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也感动万分,他们立即进行创作,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用叙事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充满无比崇敬与深

13.姗姗来迟的奖章:抗日英雄刘放吾 篇十三

7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也亲自致函这位老将军:“在仁安羌大捷50周年之际,我愿再次代表国家,感谢你解救500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和数千名英军的英勇行为。”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赞誉,这位老将军只是淡然一笑,说道:“那是并肩战斗的友军,友军遭遇危难,援救是应该的,不能列为战果。”而对自己因种种原因承受了半个世纪的冤屈却只字不提。

这位将军,就是当年驰骋于中缅印战场、获仁安羌大捷、令日本侵略军胆颤心寒的原中国远征军团长刘放吾。他1908年4月17日出生于湖南桂阳县双岭村。1926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1929年5月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队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抗战时期,参加了上海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重大战役,先后记大功2次。1942年3月入缅作战时,任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同年4月,他率部抗击日军万余人,取得了仁安羌大捷。刘放吾团长也因战功卓著而荣获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抗战胜利后,他先后任陆军新一军干教队大队长、东北保安第十二支队少将副司令、陆军训练司令部少将高参等职。

刘放吾将军虽然获得许多殊荣,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冒牌将军”林彦章招摇撞骗,致使这位真正的抗日英雄蒙冤多年,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真相大白。他所获得的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半个世纪之后才送到将军之手。若要了解当时的情况,还得从缅甸仁安羌解围战说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2年1月下旬从泰国入侵缅甸,3月8日占领仰光后,兵分3路向北追击英军。西路第三十三师团由仰光地区沿伊洛瓦底江向仁安羌方向发动进攻,企图迅速占领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地区,并协同东路和中路日军在5月下旬清除缅甸境内的英军,切断美英援助中国军队的路线。

4月14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进攻仁安羌,击溃宾河南岸的英缅军。下午14时,曾指挥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鉴于前线情况紧急,面告中国远征军代表侯腾,要求中国远征军迅速予以援助。17时,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即令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增援。

16日,日军作战部队推进至仁安羌以东5千米处,部分兵力向仁安羌东北推进。17日,日军荒本部队攻占马圭,切断了马圭至仁安羌的公路。在正面,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亦迎面逼近,致使英缅军第一师及坦克营一部被围困于仁安羌东北地区。英缅军补给被切断,粮草不济,在日军炮火猛烈的轰击下,死伤惨重,基本上陷于崩溃。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先期到达皎勃以东地区的刘放吾第一一三团,按照英军司令斯利姆(Slim,又译斯列姆)的命令,于17日11时进抵宾河北岸,并于18日拂晓,向该地的日军展开攻击,将其击溃。该团右翼营随即渡河追击,但为宾河南岸日军所阻。这时,已抵前线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连夜调整了部署。19日拂晓,以第一一三团逼近日军阵地,并于下午2时,攻克了501高地,经过激战,收复了全部油田地区。

是役,刘放吾指挥的第一一三团抗击日军1万余人,迫使敌人弃尸1200余具后向马圭逃窜。一一三团救出了当时已经绝望的英缅军第一师和装甲第七旅官兵7000多人,马千余匹和300余部车辆,还救出了被日军俘去的美籍记者和传教士500余人。他们在被中国军队解救后情不自禁高呼:“中国军队万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在18日前,英缅军第一军团长斯利姆将军还对刘放吾团长指挥攻击很不放心,孙立人将军立即邀请斯利姆将军一同去前线视察。这次视察,使斯利姆将军对刘放吾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反败为胜》中,斯利姆作了这样的描写:“刘团长似乎窥出我的心意,他说:‘到营部看看。’在相当接近前线的营部,他经由孙将军翻译了连队部署。对军队的部署我相当满意,在准备后退之际,刘上校说‘我们再往连部走走。’我当时大吃一惊,不确定在战争即将开始的一刻,我该不该接近连部,但为了面子,虽然不情愿,我还是涉水到达连指挥所。”斯利姆刚抵达指挥所,攻击的枪炮声顿起。“上校转身看我,我真担心他会说要到排部去。所幸他未再提议,只是望着我露齿而笑。”对刘放吾的表现,斯利姆将军的评价是:“只有优秀及干练的军人,才能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

仁安羌解围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异域御敌首次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自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在境外第一次挫败日本军队的辉煌战役,并作为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光辉战例而载入史册。4月20日也因此而被定为“克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战功卓著的刘放吾团长不久便由上校晋升为少将。

后来,由于受孙立人事件的影响,刘放吾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甚至不得不靠卖煤球为生,且子幼妻病,过着极其潦倒的生活。1943年7月18日,他在给孙立人的信中写道:“现职家有七旬老母在堂,素乏奉养,……。下有妻儿数口,大者尚不盈十岁,正在求学之中,小者犹在怀抱,嗷嗷待哺,年来全赖几斗军米勉强维持生命以度活……”

冒名英雄招摇撞骗

在缅甸仁安羌战役中,中国远征军解救出的英缅军官兵里有一位英军炮兵团团长叫菲士廷。战后,此人官运亨通,195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当上了英国驻香港陆海空三军司令。此时,菲士廷不禁忆起往事,遥想当年救他一命的刘团长。他常想,要不是当时刘团长救了自己的命,哪来今日之辉煌。感恩之余,便到处打听刘团长的下落,以当面表示谢忱。

当时在中缅印战场上,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被一一三团救出的菲士廷将军与刘团长始终未曾见面。据第一一三团第一营营长杨振汉回忆,当时英、美军中常常提到中国部队的这位似乎叫做“林国章”的团长。他的看法是,之所以“林国章”的名字被误传,可能是因为外国人口中“刘团长”与“林国章”三字发音相似而被误听。实际上,在中国远征军中,并没有一个叫林国章的团长。刘放吾团长随部队到达印度后,即由孙立人保送到陆军大学第7期受训去了。

后来,香港一个无耻之徒林彦章觉得有机可乘,冒充为将军,对此他颇下过一番功夫。首先他打听到北角荣华茶楼里的一位掌柜曾是中国远征军的一位副师长,于是他便设法与他打交道,混熟之后,将这位副师长

的军服及勋章,全部借了出来。其次,他搜集了不少中国远征军当时的史料,把自己打扮得很像一位当年的团长,这样居然骗过了菲士廷。

菲士廷因感恩于“林国章”,而他又以为林彦章就是当年的刘团长,高兴之余,除给他帮了不少忙之外,还和林彦章拍了不少合影,谁知这些照片竟成了林以后招摇撞骗、肆意活动的资本。他拿着菲士廷与他的合影以及一些来往信件,到处显示、炫耀他的“特殊身份”。本来穷困潦倒的他摇身一变成了菲士廷的“救命恩人”和显赫一时的“将军”。他频频出入上流社会,与港府及英军大打交道。正是凭着这块“金字招牌”,数年来通过行骗,捞得盆盈钵满,大发横财。

假将军露出马脚

1963年3月,林彦章又在新界活动,声言要集资1000万,在当地开辟菲士廷新村。他向新界乡民宣称,新村建成后,将给他们带来诸多的好处。

也正是这件招股的事,使他露出了假将军的破绽,香港当局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于8月24日将其拘捕。林被捕后,一夜之间关于林彦章的出身问题成为热门的社会新闻,众说纷纭。

1963年10月10日,远征印缅时追随过孙立人的方宁,在香港出版的《孙立人将军与缅战》一书也提及“冒牌将军”的故事。他指出:“新三十八师团长级以上的长官姓名中,并无香港报道的‘林国章’团长,在全师的营连长中亦无此名。”

那么,真将军又是谁呢?10月18日,《徵信新闻报》刊出对刘放吾将军专访,至此真假将军的谜底终于揭晓。吹牛大王、大骗子林彦章的假面具终于被彻底揭穿:他原是广东高要县乐隆区马鞍乡人,所受教育不多,是个粗人,言谈不离“炒虾拆蟹”。1934年左右在高要县念过初中,不久在当地自卫队当队员,两年后升为小队长,开始了军旅生涯。1944年跑到昆明,他扮演“冒牌将军”也源于昆明。当时,他结交了许多人,其中有一位是新一军当过华侨义务团团长的吴待旦团长,他曾经说过为英军菲士廷解围的故事。说者本无他意,听者却别有用心。于是,林彦章便在香港冒充起“菲士廷的救命恩人”,别人对他也深信不疑,直至1963年在香港事发被捕。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国远征军第一一三团团长确系刘放吾,而不是杜聿明在他的《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中写的孙继光,更不是“冒牌将军”林彦章。时任史迪威将军联络官、现为南京市政协委员的王楚英先生,是缅甸战役的见证人,他在给中国二战史研究会秘书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刘放吾将军1942年4月17~20日参加仁安羌之战时为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长,这是铁的事实……”只是孙立人于温佐(一译温藻)会议后,竟违背了杜聿明副长官之命令,按史迪威的指令,独自率新三十八师从榜心浜渡亲敦江入印,使杜聿明和蒋介石极为不满。后来孙立人在台以发动所谓“兵谏”而下狱,因孙将军被软禁而史料多被销毁,而一直跟随孙立人将军的刘放吾将军显然也受到了牵连、排挤和打击。

上一篇: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无需太多(附)下一篇:有关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