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风景作文

2024-08-12

小学生风景作文(18篇)

1.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一

风景,是妈妈清晨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风景,是交警在风雨中指挥交通而被打湿的身子;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风景,而那一道风景,却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那是一个雪天,路上、车上、树上全被雪所覆盖住了,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没有一丝色彩。早晨,因为起晚了,所以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胡乱地整理了一下书包,对于妈妈精心制作的早餐也是随便吃了几口就准备换鞋然后出门,把妈妈那关心的话语抛在脑后。

到了学校,一看表,嗬,7点45分,没迟到,我喜滋滋地想着。正当我从书包里拿课本时,突然想到第三节课是美术课,而我却因为早上出门太急忘记没带美术书包和美术作业本。这可怎么办呢?我开始着急起来。这时,我想起来妈妈或许还没上班,我让她送一下不就行了吗?于是,我向老师请假之后,便向校门口的警务室冲去。放下电话,我便在学校门口等待,10分钟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是妈妈。只见她的头发上全都是雪花,耳朵冻红了,嘴唇也冻紫了,两只手就像冰块一样冷。但妈妈不在意这些,她轻声说:“把包和本子拿走,快回去上课吧!”说完,她转身走了,留下了一个充满惭愧的我站在了原地。

那身影在大雪中渐渐地消失了,却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我永远忘不了那道在风雪中消失的风景!

2.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二

一、情牵而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情是文章的灵魂,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基调,以情激情,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语、过渡语,以及课堂神情体态的引导等把情感传送给学生,以自己的真情感悟感染学生。例如,教学《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时,为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普罗米修斯那种不畏强权,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苦的精神,教学中我抓住“情”字展开。教学伊始,我直接以火导入,全身心融入感情地说:“火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是,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接着用疑问引导学生入情:“没有火那时人们的生活会怎样呢?”在学生的回答中我着重抓住两个“没有……只好……”让学生体会到人类没有火生活的困苦及人类的无可奈何,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感情到位而深厚。教学中教师时时注意到让学生在情感的牵动下而读,读实为真情流露。

二、悦心而学

学生能否进入学习的理想状态与自身情绪关系密切。当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时,便会使自己处在优势兴奋中之心,摒弃学习艰苦的意念,主动接受新的知识。这种把“苦学”转变为“乐学”的情态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要使语文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努力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幸福课堂。我们知道,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老师, 才会注意听他的课, 注意力集中, 思维也会活跃。作为教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应当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真心和他们对话。此外,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情绪波动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心情愉快,面带微笑,学生也会自然地笑起来,使整个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和谐,其乐融融。如果学生放开了,他们就不会有胆怯的心理,也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忘情地与课堂融为一体,课堂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三、巧设“空白”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所谓“空白”,在接受美学中,指的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音乐中有“休止之法”,诗文中有“无言之境”之说,这些都是对空白艺术的运用。“空白”艺术,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审美性的艺术,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故意在知识衔接处、讲授高潮时、引导创编等地方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细细品味、广泛演绎或质疑问难,使其思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尽情驰骋,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四、精心预设

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动态生成。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摒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可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因此,预设得是不是巧妙、是不是有创意,都将影响到课堂上的生成是不是顺利。

五、用心评价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主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应精致自己的评价语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允许学生持不同意见,允许学生说错和改正错误。如果教师愿意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并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就能充分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及理想状态之门。

3.“风景”话题作文导写 篇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诗人卞之琳有一首经典的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小诗写得很有意境,你在看风景的同时,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有人说:生活中处处有风景。有人说:其实不然,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你如何看待风景呢?你心中的风景又如何呢?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题目自拟;④ 不少于800字;⑤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风景”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话题,几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风景可以包括来自于自然、社会、家庭、文化、生活以及生命中独有的经历等等。不同的风景能给人以不同的力量、快乐、启示等。首先是自然界的风景,一年四季中春天姹紫嫣红的鲜花,冬天粉妆玉砌的世界是风景;一天之中早晨喷薄而出的红日,傍晚映红天空的晚霞是风景;山川湖泊中山上高耸入云的树木,水中追逐嬉戏的鱼虾是风景;林中的鸟鸣、枝头的绿叶、湖中的夕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描绘,你会写出一篇出色的写景记叙文或者散文。假如你能从这些寻常的美景中悟出深刻的哲理,抒发感人的情怀,那你就更能技高一筹,成为同类习作中的佼佼者了。

自然界里到处是风景,人类社会生活又何尝不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和睦相处的邻里是风景,安逸温馨的家庭是风景,积极进取的学校是风景,团结合作的集体是风景,勤奋学习,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热爱祖国……这一切皆可入文。假如你在行文的过程中能注意详略得当,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同样能写出精美的习作。

当然,你也可以写成议论文,由人们忽略身边的风景,揭示出心灵的麻木;由孩子忽略父母的关爱,告诫人们要学会感恩;由人们发现不了身边的话题,呼吁人们要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出发联系风景,这个话题,以小见大,从而点题。

既然写作要求文体自选,那你也完全可以选择一些特殊文体写作。或另辟蹊径,或反弹琵琶,假如你能合理构思,适当想象,一定能吸引读者。但要注意适合“风景”这一话题。

【构思导航】

构思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这道风景应该是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是他人没有而你独有的人生经历。文章应该由“实”入手,到“虚”而点题收笔,这样水到渠成,卒章显志。特别要注意的是,选材的个性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构思二: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为题。文章采用小小说的形式,叙述一位年轻人遇到了一对住在山脚的夫妇,对他们居住的环境羡慕不已,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和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花香,还有高耸入云的巍巍青山。当这对夫妇知道年轻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住所并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小伙子所在的城市那样丰富有趣。年轻人不由感慨万千:“原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呀!”

构思三:以“美哉,青春的校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发了一次寻常的校园漫步所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感受。按照时间或者空间顺序依次描写了旭日东升校园景色的变化,置身于校园的书香世界,聆听虫鸣鸟叫,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勃发、青春的激昂。

构思四: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告诫我们不能沉迷于一时的成功,安于现状,而应该把一次次的成功作为新的起点,不断挑战人生的新高度,向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挑战未知世界,提升自我,从而发现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就是那永不懈怠的奋斗。

构思五:以“风景无处不在”为题,运用镜头组合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一幅幅美好的画面:镜头一,同窗友爱图;镜头二,家庭温馨图;镜头三,师生谐趣图;镜头四,社区和谐图……表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在我们熟悉的地方就会发现许多亮丽风景的主题。

构思六:选取戏剧的形式,以“美丽心灵是最美的风景”为题,把三幕精彩的片断连缀成文:第一幕,晚上为行人亮灯照明,心灵开的是“奉献”之花;第二幕,原谅同桌的错误,心灵开的是“宽容”之花;第三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心灵开的是“善良”之花。三个精彩的片断,连缀成生活中最美的风景,诠释“风景”这一话题以下面的文章为例。

【佳作示例】

十八岁的风景

江苏省姜堰二中华丹

仰望天空,大雁已从天空飞过,未留下飞翔的痕迹;睁开双眼,昨日已不复存在,迎来崭新的一天。一切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烟消云散。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一江春水就这样汇入了大海。人生亦是如此,时间从指缝间悄悄地流逝,昨日不再重现,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正因为这样,有些人会后悔,有些人会庆幸,而我要力争成为那庆幸者中的一员。

年轻气盛的我们不懂得事物的珍贵,邈视一切,认为什么都可以重新再来。事实并不是如此,并不是一切都有第二次的,“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提醒,我们千万不能等到即将失去之时才后悔莫及。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肩负着家长们沉甸甸的希望,肩负着自己未来的命运,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建设的使命;我们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别人以及国家而活。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都会听到朋友或者亲人的叹息,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珍惜上学的机会,致使自己现在一事无成。见到或听到如此的哀叹,估计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一点震撼吧!我们正拥有着他们所渴望的机会,而且具备着更加优越的条件,如此有利时机我们又怎能错过呢?即便是这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好好地把握现在所拥有的,他们将自己求学的时间大肆挥霍,上网、打架、赌搏屡见不鲜,难道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父母失望的表情?没有听到心灵破碎的声音?没有听到祖国母亲心中的血在一滴一滴落下的声音吗?不,他们看到了,他们也听到了,只是早已扭曲的灵魂已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模样,他们的生命之火行将熄灭,因为他们已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动力,现在留下的只是一个无用的躯体。

我们要引以为戒。十七八岁的年龄没有深沉,开始成熟的梦想是色彩缤纷的,我们要把握现在所拥有的,放飞自己的梦想,努力求学,将书本汇成知识的海洋,让它永远波涛依旧。

“不要等到失去以后再后悔莫及,把握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让这一句话永远伴随你,即使是风雨交加,困难重重,也要铭记于心。

同学们,牢牢地把握住你所拥有的,一起向成功迈进吧!未来的风景一定无限美好!

4.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四

进入我们学校的操场,首先要穿过一条走廊。走廊两侧种着一些嫩绿的草,走廊的尽头是几棵威风凛凛的树,我们学校的树从来没被砍过,只是一些同学把叶子扯下来,给我们学校减了几分美校减了几分美丽,小学三年级作文《小学生作文:学校的风景》。

我们的操场非常宽阔,有200米,中间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每天下课都会有数不清的学生在操场上玩呀玩,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互相追赶,有的则坐在地上玩小游戏。不过,我们操场前面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一个4、5米高的升旗台,每周一或者是一些重大活动时,全校2000多同学聚集在操场上唱队歌,升国旗,异常庄严。我们每次的升旗仪式都有一个“国旗下的讲话”环节,是高年级的同学们做演讲,接下来是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徐老师或张老师进行讲话,我们都全神贯注的听着。

5.关于风景作文小学生作文精选 篇五

一进校门口,就是我所说的美丽的广场了。在这个广场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木棉树了。特别是在春天的日子里,木棉树上黄黄的叶子开始飘落,突然长出红彤彤的花朵。一旦有花朵落下,低年级的小朋友就会抢着捡,捡了之后,他们可能会用来玩,可能拿回家里给家人晒干煮粥。这棵木棉树高约三层楼,像一位站得笔直的战士一样。木棉树下面簇拥了一些绿油油的草,好像一个个穿着绿衣裳的小孩子在玩耍,它们玩得多快活啊!

再走近点一看,原来草地里还隐藏着一个小花坛。花坛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红色、紫色、白色和黄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紫色。它们开得像灿烂的烟花,微风吹来,随风舞动着,像和我们一一打招呼,真是美不胜收!

广场的左边有一个篮球场,上体育课的时候,那里会分外热闹。

6.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六

一、音乐课程应体现快乐至上的教学理念

教师也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小学生作为正处于这一时期的群体, 内心渴望得到快乐, 而音乐课程恰好顺应了这一趋势, 与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实现了无缝对接。

现代教育更多讲究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因此, 要求教师必须结合被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着力点。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广大小学生迫切希望表现自己, 喜欢群体活动, 喜欢开放性的环境, 他们的这些需要恰好可以在音乐课程的教学环境中得以实现。与此同时,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是一些儿歌、快乐的民歌, 以及一些音乐欣赏课程, 这里面有着丰富的快乐因子, 可以让学生们在业余时间传唱, 增加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快乐指数。

作为音乐课程的教师, 应当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意识和观念, 拿出跟学生交朋友的姿态来创新音乐课堂的形式。结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 基本可以归纳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的创新性课堂绝不可能是一言堂, 而是让学生在高度开放和自主交流的环境中, 去收获快乐, 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内, 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收获知识, 掌握技能, 同时,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课程应以知识应用为核心, 帮助学生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纵观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 究其因在于所习得知识与我国当前对人才的主流需求不太一致有关, 这样就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的高精尖人才无法得到学以致用的机会。

作为小学音乐课程, 虽然不可能向学生灌输过多的实质性知识内容, 但是也应当以知识应用为核心, 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应用知识, 有机会应用知识, 借助周而复始的知识应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开心快乐中度过小学的校园生活。对于身心都处在成长和发育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小学校园定期有着很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这些都给小学生应用音乐课堂所习得的知识带来了契机。如小学阶段都要有的各类运动会、节日文艺演出、各类集体活动等, 都是小学生利用音乐课堂习得知识展示自我, 体现知识应用水平的良机。例如, 学生可以客串主持人, 表演舞蹈、歌曲, 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 为未来自身发展铺就另一条道路。同时, 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过程, 小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和树立自身的自信心, 完全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借助音乐课程培养出来大量引领校园文化生活的学生, 也是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 可以说是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与育人目标的和谐统一。

7.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七

1.营造自主愉悦情境,让学生大胆表达

将课堂教学设计成学生可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场景,让学生在议论纷纷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不仅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a与表达交流学习,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和教师交流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乐土。学生在这样具有自主愉悦的学习情境中交流,更能够大胆言说。

创设这样自由表达情境,应在体现学生主体学习能动需要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角。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找准课程学习内容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在全面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更好搜集相关语言表达信息;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需要出发,活化文本学习内容环境,引导学生在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积极主动表达。同时,给学生语言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多留空白,运用设疑追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氛围。

这样的自主式语言学习情境创设,能更好激活学生的主观潜能和激情。例如,在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Friends的“Reading A Best friends”教学中,不妨将阅读教学设计成自由演讲和游戏互动活动形式,让学生围绕“Friend is our favourite person”来自由交流,并建议学生围绕上述主题进行演讲,深化对阅读的感知。同时,建议学生运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理想朋友的性格,像:heplful、cute、happy等,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汇,就“How to make good friends?来写出悄悄话,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形式来深化阅读学习内容。学生在具有自主性和自由化的情境中认真思考和积极交流,更能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畅所欲言,毫无顾忌,真正体现出课堂教学应有的活力。

2.创设合作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交流

以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多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探究交流形式来主动表达交流,更能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和互动化特点。这样的交流情境创设,能够使得学生将被动交流转化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敢于表达基础上更为主动的多说,让课堂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教师为学生搭建这样丰富多彩的舞台,激活学生的表演欲望,能更好活化认知感悟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主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一方面,多给学生表达的平台,多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在时刻关注自己,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活化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伴探讨、分组探究、角色表演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同时,教师应该参与学生的互动表达交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指导下能够主动交流和积极表达。学生在教师的亲切指导和关心下,能更好调整自己的思维感知策略,积极表达交流。学生在彼此合作探究中的认知感悟,能使得他们进一步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能让学生在主动交流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技能,提高运用的技能水平。

合作探究,给了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Reading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回忆自己进入中学的所见所闻,围绕“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chool?来相互交流,可建议学生针对 Mum和 Millie对话内容,对自己心目中的学校形象进行描绘,要求学生能够以未来设计师的身份就 hall、 library、 classroom等设计运用进行描述,并建议他们运用简单的语言尽心表达,增强学习的信心。

3.创设自由表演情境,让学生主动展示

以文本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使用中拓宽认知感悟思维,增强学习的情趣,是他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自由表演,让学生更好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创设模拟表演情境,更为学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供了可能。

创设自由表演的情境,让学生带着激情和形象主动活化课程学习内容,更为深入细致地把握情境活动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在创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深入感知的基础上,模拟角色对话交流来发现课程学习内容的精彩之处,提高语言学习的激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文本学习内容中探寻与文本对话,进行深度地合作,使得文本和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丰富宝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一定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和主动表演;运用角色对话来引导学生深入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增强英语学习的内生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以及个性等,多创设自由互动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表演。针对学生在表演中的相关问题,应该予以指导,既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舞台,又要注意策略方法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潜能。

综上所言,创设一定的语言学习情境来活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让学生在情趣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感知课程内容,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更利于让学生在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中自由探索和积极交流。

8.美丽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八

在春季,绿色的芽儿从土里冒出来,一碰到新鲜的空气,它们就昂起头,挺起胸,十足像个威武的士兵。过了一会儿,天空就飘起了小雨,杜鹃鸟在树枝间啼叫,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

夏天,那澄澈的小河像一条闪闪的银带,在小河旁,鲜碧水灵的小草随风摆动,好似一个热情的小姑娘,微笑的迎接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

秋天,绿阴如盖的高山连绵起伏,围绕着小河,绿树,田野。到了丰收的季节,田野就像是被金黄色的纱布掩盖,变成了金黄色的海洋。一阵柔和的风吹来,田野里的浪花不断地涌向风吹的方向。啊,多么美的景色!

冬天,一切都平静了。但是,明年的春天,又将迎来一片新的景色!

9.果园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九

春妹妹踏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人间,顿时,世间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果树发出了新芽,嫩嫩的,绿绿的,真可爱!一个个刚长出的嫩芽像刚出生的小宝宝,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唱童谣,听妈妈讲着故事。她把桃花儿染成粉色,粉的像霞;她把梨树染成白色,白的像雪……春天的果园里,那朵朵花儿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又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充满着是希望与美丽。

夏弟弟可真调皮!他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跑到人间来玩耍。你看!大大的西瓜高兴地躺在园子里等着我们把他抱走。

爱画画的秋姐姐带着画板来人间写生了!画板上出现了一副景色:果园里,红通通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脸都涨红了;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梨子像个胖娃娃压得树枝直不起腰来;柿子就像一个个喜迎新年的小灯笼;紫莹莹的葡萄……真让我们孩子们垂涎三尺!秋天的果园就是一个果实园!

不知谁惹恼了冬爷爷,他把雪花纷纷撒向大地,果园顿时少去了秋天的生机。可是,果园里的果树不怕冬爷爷的寒冷,它们变成雕塑,陪着冬爷爷装点着果园的冬季。

10.命题作文“转身看风景”导写示例 篇十

请以“转身看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2.言之有物,写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思路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审题,而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中的关键字——“转身”和“风景”。

“转身”,我们能读出哪些含义呢?其一,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身体转动”“转过身来”;其二,“转身”也可以理解成“转身回望”“回首往事”;其三,“转身”还可以理解成“告别”,比如,告别眼下的生活,见识和尝试另外一种生活。

那么,“风景”该如何解读呢?“风景”意味着美好的、让人赏心悦目的、给人以视觉和精神陶冶的画面,既可以指大自然的风光,又可以指生活中打动人心的人和事。

总之,这一处的“风景”一定是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转身”来看见的,而之所以成为自己眼中的“风景”,一定是有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所以,在选材上,要力求新颖,写作时一定要通过细腻的文笔,表现出自己真实、深切的情感。

【佳作示例一】

转身看风景

◎魏丽君

厌倦了前方的风景,不妨转身看看身后的风景。

——题记

美好的周末到了!

窗外阳光明媚,雀鸟啁啾,杏花的香气弥散在空气里,香甜而亲切。

望着那鼓鼓的书包,我好像完全没有勇气打开它。窗外的风景如此美妙,何不一睹为快?

转身告别那一摞摞的复习资料,咱们一会儿再见!

出了家门,约上好友,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集市上。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高音喇叭也响个不停。春天里的集市,生机勃勃的。

“哎,买点大葱吧,自家种的,绿色,放心!”身后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吆喝声,我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大爷站在这位中年妇女的菜摊前。花白如雪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粗糙如老松,一身旧军装洗得发白,衣边还打着些许补丁,一双破旧的布鞋底边缝了许多白线,但却很干净。只见他左胳膊挎着一筐鸡蛋,看样子是来卖鸡蛋的。

“大叔,买点不?”中年妇女再次热情地询问道。

翠绿的葱叶,白嫩的葱颈,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水灵灵的,是那么惹人喜爱。就是我这不问柴米油盐、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都想买点尝尝鲜呢。

“葱……葱挺好,俺……俺不买了……”大爷嗫嚅着,转身欲走,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葱摊。

中年妇女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立刻麻利地从筐里抓起一把葱,抽出一根细绳,展开,将葱放在绳子上,左右手齐上,一拉一紧一打结,葱就捆好了。中年妇女将葱轻放到老大爷筐里,笑着说道:“大叔,自家种的,尝尝鲜,不要钱。”

老大爷有些不知所措,眼里充满了感激和不安,连连说道:“这怎么说,怎好这样,谢谢,谢谢……”中年妇女微微一笑:“客气啥!”

望着眼前这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冲朋友说道:“走,咱们买葱去!”朋友显然也被中年妇女的行为打动,毫不犹豫地回答:“好!”

美丽的风景正如中年妇女的善举,哪怕微乎其微,却给人以享受,给人以温馨。这次转身,让我看到了复习资料里所没有的风景。

朋友们,转身看看不同的风景吧,也许,会更动人!

【评点】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作者暂时抛下作业,走进生活,便看到一处美丽的风景:中年妇女的朴实、善良与热情,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而这些,是在作业题海里见不到的。这次转身,是对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的暂别,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开始。

【佳作示例二】

转身看风景

◎谢林洪

秋收时节,被父亲拖到花生地拔花生。

火辣辣的阳光铺撒在整块花生地上,我和父亲无处遁形。今天,现在,此刻,将这些绿油油的生命连根拔起就是我的使命。我弯下腰,撅起屁股,叉开两腿,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紧握一株花生的茎叶,两臂用力,手一拽,腰一挺,整株花生便拔了出来,抖一抖,抖落花生果上的泥土,便算是大功告成了。然后再次弯下腰,重复刚才的动作,继续前行。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哪里是父亲的对手,力气小,技术不娴熟,于是不一会儿便被父亲远远地抛在身后。

太阳倒是热情得很,脚下的土地在阳光的烘烤下也热气腾腾了起来,这滋味,唉,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啊。抬头望望父亲,他的身影已出现在了地的那一头。我只好又弯下腰,可这株花生却偏偏难拔,我揪住它左摇右晃,就是拔不出来,一气之下,我用手抠进土里,抠出一株花生来。更多的汗水顺着我的面颊滚落,“吧嗒”,落在另一株花生上,“吧嗒”,落进脚下的泥土里,仿佛砸起许多尘埃。原来这就是“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啊。

时间在行走着,我也在慢慢前进着,明明我已经拔出很多了,可每次抬头,前方却还是绿油油一片,似乎看不到尽头。“嘿,儿子!”父亲第二垄已开始大半,追赶上我,轻松地打了个招呼。“啊——”酸麻的双腿再也支撑不住我的身躯,我终于瘫坐在地上。“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我朝父亲大声地抱怨道。“你转过身看看,你已经干了不少了呢!”我随父亲的声音转过身来,一趟长长的花生垄呈现在眼前,已被拔出的花生慵懒地躺在上面,白白的花生果在阳光下显得越发娇嫩,像极了新生儿的小脸——这仿佛是我今生看到的最美的风景!“这些都是我干的?这真是我干的?哈,原来我还不赖嘛!”我顿时有了好大的成就感。“哈哈哈!”父亲被我的大惊小怪逗笑了,他走到地边,从三轮车上拿出个苹果递到我手中:“快吃,吃完接着干!”我接过苹果,大口啃起来。吃完苹果,擦擦溢在嘴边的果汁,向前一看,哈,这不快到地头了嘛。我站起身来,刚才的酸疼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身力气。不久,我的身影便出现在另一趟花生垄上。

每每疲惫时,我便转身看看风景,看看那条长长的花生垄,那扑倒在地上的花生,再回过身来,原来还悠长的前方也就近了不少。

我想,人生亦是如此,当你在前行的路上深感疲惫时,不妨转身看看身后的风景,其实你已经走了很远……

【评点】小作者描写了自己一次真实的劳动经历——拔花生。劳动的过程是辛苦的,如何能在疲惫不堪的时候继续坚持下去,父亲的话使小作者拨云见月——转过身看看已经取得的劳动成果,顿时就有了强大的成就感。这里的转身,其实就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这里的风景,其实就是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前行的路漫漫而修远,只有不断地总结与肯定自我,才会收获更大的信心与勇气,才会充满希望地继续上下求索。

11.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十一

一.正视错误, 关注学生的感受

面对学生的错误很多数老师的态度是避开, 转向其他学生, 直到有正确答案为止, 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有时候我和女儿谈心, 会问到这一方面, 她回答道:“每当碰见自己拿不准的题目时, 最怕老师喊到自己.”因为这种害怕导致不敢思考问题.究其原因是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缺乏冷静思考的态度, 从而让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畏惧心理, 以致不敢回答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或产生问题时, 作为教师, 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 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 不斥责、挖苦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 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 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 错了允许重答, 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 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 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 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 思维活跃, 敢说、敢做, 敢问, 勇于大胆创新, 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二、利用错误放飞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堂是师生思维碰撞, 情感交流的舞台, 英国心理学家布恩贝里奇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以原谅的.有位社会心理学家也曾经说过:我们甚至“期望”犯错误, 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才能创造明天的成功.

1. 将错就错, 错中辨析

真实的课堂教学, 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 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 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 我们也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 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扬长补短, 拓宽学生的思维, 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 在学乘法分配率的时候,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25× (4+40) 学生看见这道题目, 第一个反应就是25×4+40, 这时候我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 而是让学生按照原来顺序计算, 结果学生发现这两题的答案不同,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 然后老师再追问, 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呢?然后让学生去比较这两题, 从而发现两道题目的差别.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率.

2. 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

教学不仅仅是告知, 还是经历, 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就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错误的机会, 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2, 5的倍数的特点后, 紧接着学习3的倍数特点, 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这时因为受前面2, 5倍数的特点的影响, 就有学生回答:3的倍数个位是3, 6, 9.这时候我没有直接否定, 而是给了学生一组数字23, 16, 13, 让学生判断这些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一下子愣住了, 有的同学说是, 也有的同学说不是, 这时我让同学们用竖式去计算一下, 发现看个位不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从而激起了学生对探究新知的兴趣.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也很高涨, 都想知道到底怎么样才能知道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试想而知, 如果在当时直接把包办, 把正确的结论呈现出来, 而不因势利导, 那么好的错误资源就错过了.

三、反思错误, 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 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的意识, 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错.本人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纠错日记”.具体操作如下: (1) 保留错误:把错误题及原始的解题过程剪下来贴在“纠错本”本子里. (2) 错误分析:让学生用自己的简短的语言描述错误的原因.不写“粗心, 马虎, 不仔细”或“没有看清题目”, 而是具体写出是对哪些字词理解不清、哪个知识点理解不够 (或不过关) 或思维方法不对、对哪个环节没有考虑到位等的错误原因. (3) 订正错误:要求学生用红笔把正确的解题过程订正在错解的下方, 并在其四周圈上, 起到醒目、告诫的作用. (4) 解题心得.通过对错题进行纠错, 使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 并且知道错误所在及改正的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深化.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 有错误是难免的, 正如人生的旅途中, 人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因此检查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 正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发展型习惯, 而让学生撰写错误日记, 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的危害, 下决心改正, 是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12.西湖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十二

西湖的水不深,但非常清澈。古代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赞美西湖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清晨,湖面被雾气笼罩,三个小岛或隐或现,像三个害羞的小姑娘,看得见却看不清。

中午,太阳高照,西湖的美景倒映在湖水中,湖面上波光粼粼,“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要是下起蒙蒙细雨,细细的雨丝飘在湖面上,没有一丝声音,有一种安静的美。

13.乡村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十三

春天,田园里一片碧绿。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欢叫。百花齐放,小树发出嫩芽,柳树摆动手臂,好像在说:“春姑娘,欢迎您。”陽光照在田野里,照在农民伯伯脸上,让人感到一股股温暖。

夏天,荷花开了,一朵朵荷花像一个个小姑娘一样,亭亭玉立,他那脸长得通红,害羞极了。农村孩子每逢夏天都会跑到池塘里摘荷叶,荷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大绿伞,把孩子们笼罩其中。晚上,还能听见几只知了在欢快地唱着歌,那歌声赛过催眠曲,好像这个歌声世界上最美妙最好听的歌声。

秋天,瓜果飘香,果园里一片通红,苹果、桔子等等,果农们看着这些水果,它们露出笑脸,好像在说:“快来摘我呀!”

冬天,树木脱下美丽的衣裳,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护着家园。

14.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十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投入作画的那股劲,几乎是无法抑制的,通过课堂,引导他们寻找知识的闪光点,体验到学习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激起学生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最快乐和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一、亲近美术:绘画本来就是你的朋友

美术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创作氛围,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

[故事]:记得有一位男同学,是高分子专业的。他很爱摄影、书法和绘画,在课堂上他很认真,课后还到我办公室请教,我看到他很聪慧和认真,就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将来在工作中能把自己的这份特长施展开来,如参加单位的书画比赛、帮助做好部门的宣传工作以便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在每一次课堂上,我也尽力帮助他。两年后,他踏上了工作岗位,凭借他的能力,他担任了部门宣传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第一次上美术课时,我会告诉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绘画,尤其在幼年阶段,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人兴趣减弱。现在步入职高,我们要找回那已逐渐疏远的感觉,把绘画作为自己的一种特长来发展,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作画的能力有多种层次。我分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优秀的鼓励独立,创新更上一层楼;对中等水平的鼓励进一步提高,给予适当指导;基础差的采取“迎合”的态度,以鼓励为主。我建议学生大胆面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在小小画纸上写下“老师,我努力了!”我同样也给予这样的学生很高的鼓励。

面带微笑,拥有耐心,真诚鼓励,我让学生“用吾心画吾画,用吾情表吾意”,从而产生一定的课堂情感效应,使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

二、体验创作:获得心灵的成长

美术作业过程是学生艰苦细心的劳动过程,我们要尊重和肯定他们的付出,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故事]:我在美术课堂上比较喜欢让学生做手工,因为一件作品的产生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巧做杯垫》《奥运圣火进我班》《小小书签靓风采》《动漫造型秀》等手工制作中,学生们构思奇特、制作精细、色彩漂亮,所做的作品受到众多师生的喜爱,我建议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们,当表扬和赞叹的光环罩在学生的头上时,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努力和奋斗所获得的愉快。

现在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较为脆弱、孤独、固执、自私、依赖。美术作业过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美术定静致远,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教育作用。

在美术作业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方式,如工具材料的分工,每星期我们只有一次美术课,每个人都购买材料有些浪费,我就采取资源优化,自愿组合。无论是三人一组还是五人组队,只要合理分工,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工具材料准备齐全。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同学的资金问题,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课堂上,他们按工具材料的分工合组,由于资源共享,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交流,一节课在他们和谐的合作中很快结束了,浮躁焦虑的情绪就克服了,解决了课堂上坐不下来,作业常是拖拉的不良现象,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共融性,体会了“同舟共济海洋路”的力量,为他们设置了一种心理发展的理想环境和氛围。

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之间交往、协作的机会,增加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信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阔了新天地。

三、创意课堂: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要想一上课的时候就抓住学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要熟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故事]: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闲聊中知道了他们班级某一位学生的绰号,当然起的很有意思,也受欢迎。一天当我在课堂上喊这位学生的绰号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全班立刻大笑起来,那位学生也颇为得意,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我懂得了:要延续和学生在美术课后的交流空间,你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那以后,我就注意搜集信息,很快我就知道某某班级谁唱歌最好听、谁的演讲最激昂、谁的演技最逼真、谁的舞姿最优美等等,在我们有些疲惫的时候,我们的课堂上会传来悠扬的歌声;在夏季我们有些犯困的时候,我们的课堂上会有人在抑扬顿挫演讲;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我们的课堂走来了“牛群”和“冯巩”;在我们的化装舞会上,会有“芭比娃娃”的舞姿,也会有“劲爆小子”的舞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挖掘每一个学生其独特性,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机和活力,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在每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调查问卷中我的得分几乎都是满分,学生都会写上这样一句话:“在你富有创意的课堂上,我找到了自信,我非常喜欢美术课。”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在战场上非常实用,用在教育教学上也颇有道理,教师(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6页)只有对学生有所了解,才能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会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就会更加喜欢他的老师,也会变得更加喜欢学习。作为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师更应该不断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更加的活跃,课堂才会成为教师永远的情节。

15.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十五

立法、施策:提供规范化实施的制度保障

日本政府十分注重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将其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素有教育“母法”之称的《教育基本法》第二条(教育的目标)明确指出,具体应达成的目标主要包括:广博的知识和教养。培养追求真理的态度,具备丰富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塑造强壮的身体。尊重个人的价值,提高人的能力,培养创造性,养成自主自律的精神,并关注职业和生活的关系,培养重视劳动的态度。重视正义与责任,强调男女平等,尊重自我与他人,并以公共精神主动参与社会的构建,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态度。培育尊重生命、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态度。培育尊重传统和文化、热爱祖国和乡土以及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态度。

日本《学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有关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言明:促进学校内外社会活动开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及协作精神、规范意识、公正判断力及公共精神。促进学校内外自然体验活动开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乡土。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为把上述《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笼统的教育目标具体化,日本政府提出要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199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中首次提出了“生存能力”这一概念,它是指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人应当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自然、他人共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此,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体验活动,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活体验、社会体验和自然体验,要为青少年与地域社会各界人士、年龄各异的友人交流搭建平台。

自2003年起,日本中小学全部实行了“周五日制”,为学校在周六、周日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各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设施,在地域社会人士的指导下,开展各种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深化了课堂中环境问题的学习,通过与大自然接触,激发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

课程改革:提供科学化实施的媒介保障

众所周知,课程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日本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调查者协会在审议报告中指出:“仅依靠学校作为形成少年儿童人格的基本途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日本开展了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课程改革。2008年2月文部省颁布了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指出“现行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就是培养‘生存能力’”。

在新修订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总则开宗明义强调“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在培养目标上指出,着眼学生的未来,要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日本人深谙,“生存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地域全体参与共同培养至关重要,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翼。

日本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与校外教育的实施,从课程的角度主要是贯穿在特别活动和道德教育中。新修订的学习要领对“特别活动”“道德教育”的目标做了如下表述:亲近大自然、关心动植物;尊重劳动,热爱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体现地域特色。

日本中小学校外教育,一方面是各学科,主要包括生活科、社会科、地理科、历史科、理科、体育科等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是学校活动、年级或班级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叫学校行事。日本的校外教育也可在“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中实施。概而言之,日本校外教育主要指学生外出在校外教育基地集体住宿而展开各种研修活动,包括职场体验、生产活动体验、志愿者活动、发表讨论、观察实验、小组学习、河川探险,历史古迹探访,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感受四季轮替给大自然及植物生长带来的变化等多样的学习形态,形成学校指导教师与地域或校外教育基地专业人士一体化指导体制,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和与自然的共生能力。

日本校外教育的实施形成了完善的实施机制。在实施之前要对学生进行事前指导,包括问卷调查的制作,调查方法的选定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诸如:遵守交通规则及校外基地的有关规定,如何防范意外人身伤害,如何规避危险发生。对低年级学生还要求请求监护人或志愿者陪护。对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好应急预案。在活动中既可接受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也可接受校外教育基地专业指导人士的指导。在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中,日本学校要求学生要进行书面总结,主要回答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收获。学校也会组织展示发表会等,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的舞台。

校外基地:提供系列化实施的物质保障

为保障中小学校外教育的实施,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有国立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27个,公立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逾700多个。拥有素质拓展、生存训练、科学探究、团队竞赛、自然体验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项目。各基地以严密的组织管理、一流的硬件设施,为青少年开展校外教育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各基地有地域的特色,为学生校外教育提供了选择性;收费低廉,又体现了一定的公益性。日本校外教育基地是开展青少年公民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理想场所,已成为日本青少年成长的“加油站”。为改变学生中存在的“欺侮”“逃学”等现象,还专门开辟了“青少年野外教室”,以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对学习的兴趣。

分布在日本各地国立与公立校外青少年教育基地,是促进儿童接受自然体验、身心体验和集体生活训练的校外教育设施机构,其教育目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通过集体住宿生活,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合作、友爱和奉献的精神;在自然环境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自我实践以及创造的态度与能力。

16.乡下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十六

一到太婆家乡,哇!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绿遍了整个田野,田野上燕雀欢乐地飞过,农民伯伯在田里辛勤地耕耘。田野边上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细流涓涓,叮咚作响,像弹奏着欢快的乐曲,使人听了神清气爽。鱼群太有趣了,一条鱼带着一群鱼在游,时而带到这儿,时而游到那儿,时而藏到水底休息,时而露出水面到处游戏,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一进湖心公园,首先会经过一座小桥,湖边绿树成阴,清澈的湖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桥洞倒影在水上远远望去像个圆圆的月亮。往里走,湖水边上长满许多水草,水草中有许多小鱼在游动。再往前,会看见一些石头堆起来的假山,再走就到了一座小凉亭,有人在这烧烤食物,还带着小狗。旁边一条弯弯的小水沟旁有小孩、大人手上拿着竹杆,上面系着线,线上挂着生肉,放在水里等着什么。我们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在钓龙虾。这里的水较浅、浑浊,却长有许多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哩,如小螃蟹、螺丝、小虾等。他们屏息凝神,生怕自己的猎物溜走。不过,这么钓着也是有收获的,有的一下午只钓了三两只,有的呢,技术高超的,钓了二十几只龙虾。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小山坡上有一片不知名的鲜艳的小花,阳光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17.虞山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十七

春天的虞山,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堂,美的仙境。你瞧,杏花、梨花、桃花竞相开放,它们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在阳光和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五彩缤纷。如果你站在山顶,t望远处的虞山,你会觉得它既像一条卧龙,又像一条巨蟒,景色十分壮观。

一到夏天,虞山就成了人们的绿色天然氧吧――乘凉的好地方。如果你这时候来虞山,又会看到一番林茂草丰的景象,那数以百计的树木几乎占据了你的视野,它们是那么的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一阵风吹过,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特别凉爽。

秋天,虞山更是美不胜收,换上了彩色的新装。秋风吹黄了的树叶,像黄蝶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妈妈的怀抱,飞入泥土,为来年春天的生长作充分的准备;同时,秋风也吹红了枫叶,如血如胭,格外美丽;也有些叶子,依然是碧绿碧绿的,也成了郊游时的亮点。

冬天,虞山披上了耀眼的银装,景色更是别具一格。平时绿油油的大草坪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色大地毯;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毛茸茸的雪花,就连树皮上的皱纹也被填满了;巍巍的虞山此时像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神仙,是那么的威严呀!我们在山脚下的雪地上尽情地玩耍,伸手任这些洁白的小精灵在手中跳跃,有几片顽皮的雪花竟钻进我的衣袖。“噢,好凉!”它们却开心地笑了,笑得身子都软了,化了……

18.小学生风景作文 篇十八

可是, 由于低年级识字教学量较大, 教学时间紧凑, 有些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上过多重视写和说, 而忽视了朗读;此外, 低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深, 朗读处于起步阶段, 这也增加了低年级朗读教学的难度。那么, 应该怎样帮助低年级学生打好朗读基础, 让朗读成为低年级教学的亮点呢?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扎扎实实, 练好朗读基础

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曾说:“凡读书…… 需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朗读正确、通顺是第一步。只有扎扎实实练好朗读基础, 才能谈得上朗读的“精彩”。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我时刻以朱熹老先生的话为朗读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打好基础。

1.紧抓拼音, 正确朗读

低年级语文的两大教学重点就是拼音和字词。 一直以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识字写字, 忽略了拼音的重要作用。 学生刚入学, 首先接触的就是拼音学习, 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受过学前教育, 会读拼音了。但是, 不少学生还存在着普通话里夹杂方言, 朗读的声调不正确, 说话含糊、吐字不清的现象。所以, 我在学生一年级时, 就注意训练学生清晰发音, 大声朗读, 做到“字字响亮”。

受方言影响, 我的学生在前后鼻音、声母n和l、平翘舌音的区分上还有一些问题。所以我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自己认真示范, 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型变化, 再让学生反复进行训练, 要求字字读准。此外, 还在教学课文时, 让学生自己寻找易读错的拼音, 互相提醒, 为学生的流利朗读打下了基础。

2.紧抓词句, 流利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 我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朗读时字音准确, 但是读得却拖拖拉拉, 断断续续, 把词语都拆解开来, 整篇文章也被拆分得支离破碎。 其实, 这是因为学生年纪小, 识字量有限, 还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朗读中只关注到了字的读音, 才会忽略词句之间的联系。 学生能够学会在词句中正确的位置停顿, 那么学生就能学会通顺流利地朗读。 所以我在教学中, 不仅读字音, 还在词语上下功夫, 我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先自己读一读, 再对课文里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指导,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 读出自己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春笋》时, 学生找出的词句有“唤醒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等。 为了让学生理解“唤醒”“冲破”“掀翻”三个动词的意思, 我一边做动作, 一边示范朗读, 在三个动词后面夸张地拖长停顿时间, 让学生明白停顿的正确位置。 学生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 朗读也通顺流利多了。

3.紧抓标点, 感情朗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标点符号一直是他们容易忽视的。 而我们知道, 标点符号是给朗读插上感情的翅膀的关键。 所以,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我首先给学生讲明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的使用方法、停顿时间, 还结合课文内容及时给学生进行陈述句、 疑问句、感叹句的读法训练。 如教学 《问银河》中, 我紧扣“问”, 指导学生疑问句朗读时语气要上扬, 表现出“我”对银河的好奇;在教学《世界多美呀》时, 有这样的句子: “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我提示学生感叹号表达小鸡对美好世界强烈的喜爱和赞美, 读的时候要加强语气, 声音响亮。通过指导, 学生了解到标点符号背后的秘密———停顿的长短、 语音的轻重、语调的升降, 朗读起来也有滋有味了。

二、创设情境, 激发朗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 在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 引发学生想象, 促进学生思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让朗读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1.图文结合

低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 思维比较直观。 在教学前, 出示课文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还有助于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 课文插图等方法, 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 当学生看见真切的画面时, 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比如在教学《再见了, 北京!》这一课时, 我对学生说:“2008年8月24日晚,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鸟巢’。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紧接着, 多媒体出现了群情沸腾的“鸟巢”、绚丽多姿的焰火、 欢呼拥抱的运动员和观众……随着一幅幅图片的展示,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把握了朗读的整体基调。在朗读课文的时候,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朗读, 表现出了对奥运会的不舍与赞美。

2.适当范读

阅读, 没有感情是得不到回报的, 或者回报甚微。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因为心理和年纪的因素, 单凭自己的理解去朗读一段文字往往是感情不足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当范读创设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因为朗读是“口耳之学”, 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教师开篇的范读能够以声传情, 形神兼备, 便能先声夺人, 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艺术境界。比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 由于故事年代比较久, 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脱节, 所以我开篇就采取了配乐范读。随着优美的音乐和我充满感情的范读, 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文本, 当听到“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 眼睛湿润了”的时候, 几个感情丰富的学生也跟着抹了抹眼泪。一开篇教师的范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 与文章产生情感的共鸣,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也为感悟文章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3.结合表演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想象力丰富, 在表演的时候不仅能全身心投入, 还能主动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所以, 我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让学生边演边读, 在表演中创设情境。 如教学《蚂蚁和蝈蝈》时, 为了体会蚂蚁的勤劳, 大热天搬粮食累得满头大汗, 我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蚂蚁, 加上自己的动作, 边读边演“他们有的背, 有的拉, 个个满头大汗”。 几个学生演得很认真, 动作很卖力, 连擦汗的动作都栩栩如生。 学生们演得开心, 读得也精彩, 不需要老师的讲解, 就在朗读 “满头大汗”这个词语时加强语气, 体会到了蚂蚁的辛苦。 通过学生表演来创设情境,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也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深入文本, 读出个性体验

新课标提出:“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叶圣陶先生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 ”因此, 在课堂中, 朗读不是教师的专利, 而是学生自由发展的舞台。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之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内容, 在体会作者的心理与情感之后, 还要努力为学生保留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读出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理解与感受。

1.深入文本, 读出精彩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苏教版教材选入的课文文质兼美, 很适合学生们练习朗读。每篇课文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展示了独特的文学意境。 要让学生学会朗读, 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深入文本, 潜心会文, 领悟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 读出滋味, 读出精彩。

如我在教学 《 鸟岛 》 时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六月的鸟岛是最热闹的时候,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词语能够表现出来?

生:我觉得从“鸟的世界”可以看出鸟岛热闹, 因为我们知道世界是很大的, 整座岛全部是鸟才能说是“鸟的世界”。

生:我找到了“密密麻麻”, 鸟窝一个挨着一个才能说“密密麻麻”, 多热闹啊!

生:我找到了“到处都是”, 鸟蛋随处就能看到, 也看出鸟岛热闹。

师:大家找得都很准确! 看到这么热闹的鸟岛, 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好喜欢这样的鸟岛, 真是生机勃勃!

生:这么多鸟儿、鸟窝、鸟蛋, 真是太壮观了, 真想马上去看一看!

师: 你们都读懂课文啦, 文章的作者也和你们一样, 是满心喜爱这热闹的鸟岛啊! 带着你的感受, 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高潮迭起)

在这个教学片段的朗读教学中, 我抓住了“热闹”这个关键词, 让学生走进文本, 深入和作者对话,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里, 学生的朗读不再是简单的嘴巴动一动, 而是内心的情感激荡, 朗读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2.个性朗读, 读出韵味

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但是, 课文的情感、内涵在不同的人读来却不是完全一样的,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不需要给学生制订一个标准读法, 而是要重视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体验能力。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 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 读出个性化的体会。

在指导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 这句诗的朗读时, 我问学生:“你想怎么读好它?”有的学生说:“ 我感觉透明的雨滴很漂亮, 像镜子一样, 我会读这个词的时候语气加重。”有的学生说:“雨滴睡在绿叶上, 应该很舒服, 所以我读这句话声音会轻轻的。 ”还有学生说:“大片的绿叶像一张床, 真好看, 我会语气上扬, 读出绿叶的美。 ”三个学生, 三种理解, 可是都言之有理, 我鼓励他们的个性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整节课学生读得开心, 文章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 读书是个性化的行为, 理解的角度不同, 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体验, 读出自己的感受, 这才是真正的“读出韵味”了。

四、智慧评价, 提高朗读能力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 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正处于学习朗读技巧, 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如果我们的评价只是单一的 “读得真好”“你真棒”“能读得更好一些”这样的泛泛而谈上, 那么对学生的朗读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在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进行智慧的朗读评价, 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提高朗读效果。

1.教师评价, 充满智慧

(1) 智慧评价在于鼓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 喜爱赞美, 所以教师在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时, 要以鼓励为主, 多发现闪光点, 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让学生产生赏识的快乐。 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中, 一个学生朗读狼气冲冲地说:“你总是个坏家伙! 我听说, 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 是不是?”声音较小较柔。我鼓励他:“你的字音读得真准确! 真了不起! 但是你现在扮演的是狼哦, 能不能拿出狼的气势好好发威呢?”学生再读, 有了一些进步。 我继续鼓励:“呀, 我们好像看见远远来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啦, 你的进步真大呀! 能不能再加强语气, 气冲冲地再喊一喊呢? ”三次朗读, 学生朗读进步明显, 而且越读越开心。 最后我让全班同学掌声鼓励他, 从他开心的笑脸中我能看出这次评价增强了他的信心, 还保留了他朗读的兴趣和愿望。

(2) 智慧评价在于指导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基础较弱, 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锻炼、 提高。所以教师在评价朗读时, 一定要给予学生指导, 表扬读得好的地方, 对读得不足之处要加以指正、修改。 我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的第一自然段“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 绿油油的叶子, 黄灿灿的小花, 真好看”时发现, 一年级的学生不会停顿, 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 我立刻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评价:“字音真准, 但是听着却有点累。 老师有个好方法来帮助你, 读到‘树林旁边’后面时微微停顿一下试试呢? ”学生第二次朗读明显有进步了, 我就此在全班指导:“在读长句子时, 学会在句子中停顿, 我们听起来会更加舒服好听。 ”在这种富于指导性的评价语言中, 学生习得了朗读要领, 强化了朗读技能, 朗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同学互评, 充满乐趣

现在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朗读不仅对学生有吸引力, 得到同班的称赞和认可, 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在交流中提高朗读水平。 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请“小评委”来参与评价, 让学生围绕朗读的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说。 学生在倾听别人的朗读的同时, 不仅可以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 还在善意的提醒中帮助同学朗读。 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们乐意做“小评委”, 在互相的评价中, 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

上一篇:本科毕业典礼论文致谢词下一篇:公文处理概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