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2024-12-05

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精选13篇)

1.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一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学校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我校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一、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规范行为

调动教师积极性,首先是要规范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教师,约束教师的行为。实行分层级管理制度,中层领导竞聘上岗,权责到人,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建立公平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学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每学期有教育教学评价方案、评优评先方案、教学奖励方案等,根据方案的实施达到公平的评优、晋升等。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二、认真研究教师,做到知人善任

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看准每一个教师的长处与优点,支持他们大胆地工作,对那些具有一定能力的教师,要让他们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去锻炼,并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才能。对能力欠差的教师要注意团结他们,帮助他们不断地提高,尽快使他们成熟起来。

三、注意团结教师,做到友好相处

团结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校相当重视老师之间的团结互助,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教师间的篮球友谊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保龄球”比赛等,在活动中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交往水平,把“我”融洽到“我们”之中去。遇到大事讲原则,小事人人讲风格,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气氛。

四、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

我校从中层干部到任课教师人人实行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对教育教学成果平时登记总结,每学期进行考核,并与评优评先挂钩,做到没有亲疏、厚薄之分,程序合理,考核结果公开张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公平感,任何的评优晋升做到以考评为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任何奖励都经过民主评选产生。如优秀教研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都是通过平时的考核分和民主评选产生。

五、尽力提高福利待遇。

要开源节支,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恰当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教师家庭婚丧嫁娶,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到相关教师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对年老体弱和家有病人的教师,在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的前提下,试行弹性工作制,既让教师养好病、照顾好老人,又不耽误上课。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六、发挥管理者率先垂范的作用。

学校行政人员在学校群体活动中,时时、处处、事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思想上,守时守规;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在生活上自主自律;在人际关系上和蔼可亲,营造了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

七、关心老师的专业成长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师德,提高能力。如教师结对帮扶、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办公室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之间不断借鉴和成长。另外,由校领导带头,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月要求教师读一本好书,并写读书笔记,强化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读书中得到成长。

总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教师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作为学校领导我们要强化激励机制,使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呈现最佳状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师,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2.调动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篇二

关键词:调动学生;数学积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65-01

一、努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多一份真情实爱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接纳和呵护每一位学生,做每位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主动地,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铺垫好师生合作教学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从而激发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持久的动力,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的情感注入才更加有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到重基础、勤表扬,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经常讲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树立学无止境、戒骄戒躁的意识,使成绩不断提高。

二、努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礎之上,创设恰当的情境,才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又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设计情景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任意告诉给一个多边形的边数,老师就能猜出剩余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设置这样的情境:将你的年龄乘以2后加上10,再把结果乘以5减去90,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马上说出你的年龄。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又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如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 等,都可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努力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应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很好的方法。有句话也是这样说的:“听来的记不住,看来的学不牢,只有自己动手做的才能学得全”。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成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比如在讲授《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和学习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又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用剪刀把用纸折成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让学生探究:怎样处理剪下来的三个角?如果把它们拼在一起,你会观察得出什么结论?用什么方法能够解释“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在教学“七巧板”时,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体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知所带来的乐趣,达到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目的。

四、努力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生就会更要学,并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比如,在“一次函数及图象”时,可以列举这样一个题目:一学校主任带领优秀生出去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主任买全票,其余人可享受半票优惠”,乙旅行社说:“主任和优秀生算集体票,按原票价的70%的优惠”,讨论两家旅行社哪家更优惠?又如: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测量一根旗杆的高度问题。我带他们到操场上利用他们天天看到的本校的旗杆和自己本身在同一时刻下的地面成像情况解决求旗杆的高度或不能直接到达的树的高度问题。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数学课堂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润,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又如,在墙壁上钉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电影院的座位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或如何选址才能到A、B两村庄的距离相同等等。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比快乐,从而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努力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制作分别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配上动画使之展现出形象的运动效果的课件,为揭示圆的定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对“图案的设计”的教学,运用多媒体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数学课堂成为美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让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三

作者:刘连一

近年来,省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量化的目标体系,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扩大考核的民主化,提高群众的话语权,增强了考核工作的公信度,对推动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由于考核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现就考核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指标的设置

考核指标具有“指挥棒”作用,只有根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才能使考核评价有据可依。

要按照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一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差异。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区域性质、功能定位、主导产业、现实条件等因素,分别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如对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区适当提高工业经济指标权重,对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突出对农业相关指标的考核,对第三产业发达的市内区则加强对服务业指标、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可比性,有效引导不同区域实现科学发展。二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关注民生。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利益问题,尽可能地把群众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劳动保障等列入考核,通过考核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三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兼顾“人均”。与总量相比,人均指标更能反映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质量,反映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的多少。要善于用人均指标衡量工作,包括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民生投入、环境容量等等,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四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注重稳定。考核指标在一定时期内要注意保持相对稳定,确保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施政思路的持续性,发挥长期效果,杜绝短期行为。

二、进一步创新干部考核的方法

考核评价方法是保证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手段,只有建立和运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方法,才能防止和克服考核失真、失实。

要以考准考实干部政绩、推进工作落实和发现问题为目的,不断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一是考核过程透明化。要以扩大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积极探索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反馈与公开的有效形式,做到既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反馈,也采取适当方式向干部群众反馈;健全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平时谈话、考察谈话和任职谈话等多种形式,把考核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反馈,及时激励和提醒;试行在领导班子内部通报考核评价结果,促进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监督;探索建立实绩公开、公示、公议制度,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公论是考核评价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评价主体,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不仅要有“下对上”的评价,而且还应有“上对下”的评价,同级之间的评价,服务对象、管理对象的社会化评价,这样才能形成全方位的评价,全面真实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应有效推广民意调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选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关注度高、感受度强的内容,设置具体、形象、直观的调查项目,充分吸收知情度高、关联度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和基层群众深度参与民意调查,同时,还可以综合运用入户调查、社区征询、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着重了解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成果的切身感受,以及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履行职责、依法办事能力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考核公信度。三是考评方法灵活化。把考核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如与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工作的跟踪考察结合起来,与听取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和巡视组巡视结合起来,与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还注重与上一考核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定期考核、平时考核与任前考察等相互补充印证,全面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四是考核手段现代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干部考核考察数据库,把干部任职、换届和届中考察考核等信息记录在案,使考评结果更加真实,更有运用价值。

三、进一步加大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

干部考评结果的运用,是干部考评工作的必然延伸,是干部考评的根本目的,只有正确运用考评结果,才能解决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脱节的问题,真正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

要运用好考评结果,关键是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基础的升降奖惩机制。经考评确属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委以重任;经考评认定绩效一般的,要予以教育引导,属于知识欠缺的可以安排培训学习,属于经验不足的可以安排轮岗锻炼;经考评认定绩效较差且确属力不胜任、德才平庸的,要坚决调整;对因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事故、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只有将考核的结果和官员的奖与罚、贬与升密切联系起来,才能让干部对考核真正重视起来,才能让考核的目的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4.关于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调研报告 篇四

近年来,我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用人,依靠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我局事业的全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坚持政治建设队伍 03年来,我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开展业务教育的同时,通过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进一步凝聚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保持思想统一,团结一心,系统内形成了团结拼搏、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整风肃纪。03年4月,我局以落实上级主管局“五条禁令”为出发点,用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肃纪活动,解决了干部职工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高效热情的工作作风,严肃了工作纪律,振奋了干部职工的精神,调动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04年9月,我局开展了一个月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围绕工作抓“整顿”,通过“整顿”促工作,勤政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执法明显规范,工作纪律明显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违规行为明显遏制,队伍形象明显提升,通过检查看落实,听汇报找问题,座谈定措施,形成了比学习、比形象、比作风、比工作的良好竞争氛围。三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05年2月,我局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增强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激发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了工作的持续发展。四是典型示范。利用各种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发干部职工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提高奋发有为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充分利用张思德、郑培民、周国知等共产党员楷模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省局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另外,利用系统内身边的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达到典型示范的目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二)改革人事制度,坚持正确用人 03年来,我局出台了《局人事制度监察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行了机关逢进必考、轮岗交流、引咎辞职、提任干部试用期、领导干部半年考核、副职组阁、职务聘任和上挂下派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用人。用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公平公正,努力引导干部积极向上;用人“重绩”,凭政绩、凭能力上岗位,积极鼓励干部争创佳绩;用人“适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适时起用、适时交流、适时调整,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显着提高。一是实行机关逢进必考。03年5月,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我局实行机关逢进必考制度,采取统一考试考核的办法,择优选拔了4名有一技之长、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形成了公开选拔、考试考核的机关进人良性竞争机制。二是实行轮岗交流。03年4月,我局根据人员分布的实际,实行机关、城区与边远地区单位的轮岗交流。规定,在同一地方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干部,实行轮岗交流,解决了城区人员相对多、边远单位人员相对少的问题,充实了基层的执法力量,实现了人员的合理分布,保持了基层工作的活力,建立健全了机关、城区和基层间人员交流的机制。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

今年5月,我局实行干部聘任制,规定所有的干部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两年,对出现不能完成责任目标任务、干部考核不称职等情况的,予以解聘。此举进一步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干部选拔作用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四是实行上挂下派制。为进一步推进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我局实行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上下交流挂职锻炼制度,每年安排3名左右、年龄在40岁以下的副股级以上基层干部上挂机关,年龄在40岁以下、基层工作时间较短的机关干部下派基层锻炼,进一步增强干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锻炼中青年干部,为全市工商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五是积极选拔后备干部。党组热心发现人才,悉心培养人才,按照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党组认定的程序,对基层政治、业务素质优秀的20名副职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教育培训,作为后备人才培养运用,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进取心。

(三)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科学管理近年来,我局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拓宽干部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使用与教育并举,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培训。03年以来,我局加强培训力度,先后开展了法规、计算机、财务等专业知识培训10余次,确保人员轮训,使干部在不断提高素质中保持积极性。二是开展“五项能手”等评比活动。开展十佳中层干部、公文写作能手、行政许可能手、财务管理能手、微机操作能手、办案先进单位和办案能手、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等争创评比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干部在人生价值认可和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中增添积极性。三是全面推行干部绩效挂钩百分考评制度。将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百分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补助、提拔运用、轮岗交流、评先表优挂钩,增强干部队伍的岗位责任意识,激发了工作的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方式,把奖勤与罚懒结合起来,使工作认真、实绩突出的干部在精神与物质上双收益,使他们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使工作松懈、政绩平庸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处罚,从而使干部在争创佳绩中发挥出巨大的积极性。四是实施了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包保问责制度。实行分管领导、机关科室管线管片责任包保,与包保单位各项工作捆绑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荣辱与共,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五是完善了机关基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评办法。在结合《条例》的基础上,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评办法,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干部量化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机制。制定中,注重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平时考察与考核有机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干部履岗能力和工作实绩。并根据考核实行升降奖惩,使干部在得到公正评价和提拔任用中激发积极性。

(四)创造良好环境,调动干部积极性。第一、改革人事制度,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我局通过全面实行中层干部职务聘任制、提任部岗制、末等退让制、引咎辞职制和一般干部末位待岗制,建立健全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竞争机制,为那些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政治待遇,焕发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热情。第二、全面实施“五改五化”,创造催人奋进的执法工作环境。我局全面实施“五改五化”,改革公文传输方式,实行机关办公无纸化,提高办事效率;改革经费核销制度,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改革工资分配方式和上岗执法模式,实现工资分配职级化和执法资格等级化,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改革监管方式,实现职能工作专业化,强化职能到位,实现业务新突破。通过全面改革内部机制,创造积极进取的执法工作环境,达到保护先进,奖勤罚懒的目的,用政策的影响力促使干部奋发努力。第三、加强基层建设,创造和衷共济的办公生活环境。我们按照“钱往基层投,物往基层流”的宗旨,大力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创造一个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的办公生活环境。一是加强办公场所建设。在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投资购买并改建了3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改建了2 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04年,投资近2百万元,新建2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改建2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购买并改建1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在基层分局普遍建成了办事大厅,各项制度上墙,配套了座椅、沙发等便民接待设施,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办事的服务平台。同时,投资购置执法车8辆。二是加快自动化办公网络建设。投资购置了微机、票据打印机18台套,购置了两屏一栏,开通了宽带网和局域网,配齐了基层单位自动化办公设施。为网络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打下牢固基础。三是改善基层生活环境。为了实施基层拴心留人工程,我们采取市局投资一点,基层自筹一点的办法,累计投入10万元,开展基层小菜园、小花园、小食堂、小图书室、小活动室、小洗澡堂建设,全市系统基层单位的所容所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目标。四是改善机关办公环境。05年7月,为了提升机关窗口形象,我局挤出资金,舍得花钱,将钱用在刀刃上,为每个科室单位配备了空调机,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机关环境,提升了机关窗口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工商体制和执法环境等原因,我局有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与上级要求、与新形势下的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够系统、经常,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需要加大奖励力度。

三是执法设备、办公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改革定额补贴、以收定支的经费体制。积极向上呼吁纳入全省财政体系,保证工资经费充足,使工商部门从真正意义上吃上“皇粮”,从体制上根本解决问题;

二是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如实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等,为基层减负,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改善执法设备和办公环境;

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评定综合体系。干部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要与其岗位职责紧密衔接,使岗位职责制定、分解得科学合理,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实绩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标准;

5.关于如何当好领导干部的几点思考 篇五

“领导干部”,顾名思义,就是既要“领”又要“导”的干部。“领”,就是引领、带领、统领、率领、领先、领头的意思,也包含“了解”、“熟悉”的意思;既要统领掌管,又要熟悉情况,还要指示方向,以身作则。“导”,就是引导、开导、指导、疏导、先导、前导、因势利导、循循诱导的意思。“干部”,是一个外事词,它被许多国家采用,其涵义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词。从此以后,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或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民之表率,是人民群众中产生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陈建国书记在视察惠农区沉陷区搬迁工作时指出:“干部就是要干事,不干事就不叫干部。公仆就是服务,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不能遇着困难就绕着走,否则我们吃着老百姓的俸禄,不为老百姓干事,要我们干什么!干部就是要激情干事,豪情创业”。这既是对“领导干部”内涵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职能深入浅出的说明。我们要切实把握好领导干部的角色,真正理解领导干部的深刻含意,做一位称职的领导干部,关键是要处理好做人、做事、做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互为关联、互促互长,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基础,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才可能有正确的动机,当官才可能为群众所称道。常言道,“做官是做一阵子,做人要做一辈子”。因此,我先从“做人”说起。

一、做人要以德为师、以诚为根、以善为贵

“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真正“写”好并非易事。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说:“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一个人,乃第一要义。”做人不见得非得顶天立地,但起码要对得起良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

要做一个真实诚信的人。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现实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诚信也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中。如果说起话来油腔滑调,做起事来虚无缥缈,你的形象就会在群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列宁说过,“在政治上采取诚实的态度是有力的表现,如果在政治上采取欺骗的态度则是软弱的表现”。很多人认为,政治缺少真实,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需要真实来支撑,如果没有真实,就不可能在这个群体当中立足。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工作当中,人们往往能够原谅一个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领导,而不能原谅能力很强但人品很差的领导。这样说并不是降低能力在领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告诉大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够上升到一定层面,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的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真正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真正的大丈夫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党讲一个党性,老百姓讲一个良心。能不能凭良心说话、按党性办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准。《礼记.中庸》上讲“在上位,不凌下;

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是古人对“正直”这个概念的一个很恰当的诠释,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能谈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严谨。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遵守客观规则的具体体现。严谨体现在工作作风上,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是洁身、克欲、维系自我的一种手段。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甚至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三是忠诚。东汉马融在《忠经》里谈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百姓。

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胸怀,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宽容。有人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你的宽容释放得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宽容还是一种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产生的震撼比严厉的责罚要强烈得多。有句古训叫做“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升华,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甚至能将敌人变为朋友,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应该指出,宽容需要忍耐,但决不是放纵,不是任由无理之人任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在一定范围内追求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厚道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老子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始终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厚道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厚道的品性,群众才会放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你、支持你。三是善良。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鼎力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是一个很厚重的概念,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可见“责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做到尽职尽责。如果将社会看作一个舞台,那么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与一整套的权利义务和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亲、丈夫、兄长;在单位里,你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在社会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但是不论扮演哪一种角色,人们都会对这个角色有一个相应的期望值,能否达到这个期望值,就在于你对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有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等等。所以说,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其次,要做到勇于负责。放弃了责任空谈做人是一种可悲、是一个人的不幸;放弃了责任空谈做官则是一种罪过、是人民的不幸。一个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退缩。是“推功揽过”,还是“揽功推过”,这既是一个政治品质问题,也是一个思想境界问题。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人民赋予的那份权力,有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称号。

二、做事要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为官掌权,更要为人民、为社会做事。如何做事?古代先贤多有论述。

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荀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庄子提倡做事要“不徐有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可谓智者见智,各有所得。不过归根结底,方式虽各有千秋,目的却只有一个,不外乎要把事做好、做明白。那么,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事呢?不外乎以下四点:

要高起点谋事。下棋讲究一个“谋势”,要通观全盘,不能见子打子。做事也是一样,不可只在乎一事之成败,而必须站在是否有利于全局形势发展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盘谋划,全方位考虑。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事当前,必先考虑全局之成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我们党造就了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人和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他们之所以为历史所记取,是因为他们具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具有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的非凡能力,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虑事站位高人一筹,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恢弘大气的深谋远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都有相应的职责范围,或管辖一个地区,或领导一个部门,想问题、做事情,就应当从地方大局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准,以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尺度,不要只考虑局部利益、团体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升迁荣辱。只有这样,才能干的了大事、成的了大业。

要高效率办事。做事高效关键在一个“勤”字。“勤”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本地区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切不可惰性缠身,否则就会误事、误民。要立志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万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

要高风格处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风格处事,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和形象。有的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遇荣誉就上,见责任就推;有的人遇到事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生怕便宜了别人,亏欠了自己。这都是风格不高的表现。风格不高,威信肯定高不了,就难以让人信服信任,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一名领导干部有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处事的高风格上。我们讲高风格处事,并不是简单地提倡见荣誉就让,见责任就揽,而是说想问题、办事情要有更高的站位,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个人。高风格处事体现的是高风亮节、是思想境界,更是一种眼界和胸怀。眼睛盯着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增几分大度。对待事情要有平常心,对待事业要有责任感。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扎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能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的力量推进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高品格做人。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品格就是力量,品格就是一个人潜在的智慧。它借助于自己的潜意识的所在,就能产生许多直接的影响品格的形成。对于一个人来说,品格本身应该成为人类最高的追求目标。因为无论怎样,只要内心存在品格的崇高境界,那么人类生活将会变得真正和睦协调。尽管生活环境影响我们品格的形成,然而我们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调整自己未来的习惯或增强自己的毅力。一个人,无论他是位高权重,还是默默无闻,一介平民,甚至穷困潦倒,只要他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就值得全社会尊重。相反,一个人,如果他虚伪狡诈、弄虚作假、欺下瞒上、毫无原则,不管他财大气粗,还是位高权重,都将受到全社会的唾弃!

三、做官要以民为本、以正为先、以纪为则

山西平遥旧县衙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

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既道出了为官的本质,又给上堂喊冤的百姓一种真实朴素的亲切感。其实,“官”与“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人类社会,有许许多多事务需要专人去管理,于是就有了“官”。为了方便管理,人民赋予“官”以一定的权力,做官也就是掌权和用权。不言而喻,权力应当是“官”用来履行职责的手段和工具,而绝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古往今来,为官之道,各式各样;为官之术,五花八门;为官之招,千奇百怪。为官者千人百面,千姿百态。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名垂青史者有之,烟消云散者有之。那么,如何做好官,为人民掌好权呢?

首先要做到“四思”。一思当上领导干部不容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话不错。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官的。芸芸众生,济济人才,你艰苦奋斗十年八载,凭籍自身的能力和工作实绩,靠组织的培养和同事的信任,走上了领导岗位,这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人虽无贵贱之分,当官也非高人一等,但毕竟这官来之不易。翻开家史,祖宗三代也许你是第一个入党的人,或许是第一个走上领导岗位的,父母兄弟以你为荣,朋友亲戚以你为耀,怎能不珍惜?

二思领导干部权力从何来。领导干部总有一定权力,或人或物,或大或小。权从何来,饮水思源,无疑是人民给的。人民当家作主,器重你、信任你,推选你做头,为他们说话做事,为他们请命谋利。当上领导,固然有你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手中的权力却不是你私有的财产,它是公众的,是人民的,你仅仅是人民权力的代管人,人民权利的执行者。人民是公,你是仆,两者关系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

三思领导干部应该做些啥。任领导干部职务,少则几年,多则数十年,但不管怎样,人生短暂,数十年也是一瞬而逝。因此,任职期间,只要在职权范围之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为人民多办事,办好事,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倾听群众呼声,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以权谋私,不碌碌无为,当群众困难的时候,当危情出现的时候,都能看到你在场的身影,或身先士卒,或问寒问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思领导干部形象怎样树。当了领导干部,环境变了,地位上了,围着你转的人络绎不绝,请你办事情的人前赴后继,鱼目混杂,真伪难辨。但无论怎么变,只要你是领导干部,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就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你的所作所为直接诠释着党和人民政府的定义。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勤政廉政、克己奉公,爱民如子,严格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为的,首先自己不为,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同时要严格教育配偶子女遵纪守法,明辨是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要做到“十不”。头不昏。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大是大非面前,头脑要清醒,方向要明确,立场要坚定,纪律要严明。既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又要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鉴别力,胸襟坦荡,忠于人民。脑不懒。就是要勤学习,勤思考。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腿不短。就是要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不搞闭门造车,不搞纸上谈兵。嘴不馋。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多吃多占,不贪吃贪喝,避免原则、形象在吃吃喝喝中软化、丧失。耳不软。就是要顶得住“爱人”的枕边风、朋友的耳旁风、下属的吹捧风的吹拂,不该听的话坚决不听。眼不红。就是要对别人的“财”(不管是正当的亦或是非正当的)不眼红,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不能既戴着人民公仆的桂冠,又追求腰缠万贯的气派。手不伸。就是不伸手拿自己不该拿的,包括金钱、名利和地位。要想得开一些,看得淡一些,以免冲动一下子,后悔一辈子。情不移。就是情感要明确稳定,积极高尚,爱什么、恨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因人而异、喜怒无常、含糊不清。爱不露。就是个人爱好要“含而不露”,爱好的表现和享受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不能一味地跟着感觉走,更不可有意无意地张扬自己的爱好,要把“己之所好”悄悄隐藏起来。话不多。就是要少说空话闲话,多做好事实事;要少讲不利团结的话,多干凝心聚力的事;要少议论他人的是非功过,多看看自己的对错得失;遇到

问题,要就事论事,不搞人身攻击,不诽谤贬低别人。

最后要具备“六气”。要有公正为先的正气。所谓“公正”,顾名思义,“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正”,就是正派,为官的本质就在于“正”,孔子说:“政者,正也。”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他的为官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正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到底,正与不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境,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要有从我做起的勇气。从我做起,就是要带头先做。俗话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带头、自信、实干”。带头。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干部”。干部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带头从我做起,给群众以方向,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克服困难时带头从我做起,给群众以信心,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在大家感到迷茫的时候,带头振奋精神,给群众以希望,起到指明灯的作用。自信。毛泽东是自信的楷模,作为干部,不仅要学习毛泽东思想,更要学习毛泽东的自信。在革命早期,红军力量弱小,无法与国民党正面交锋,在党内、军内一片哀声的时候,他依旧对前途充满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他的自信。正是他的自信,才有四渡赤水的伟大创举,正是他的自信,才有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的奇迹。“没有我干不成的事情,没有我克服不了的困难”是干部必须留给下属的印象。只有这样你的追随者才会越来越多,其聪明才智才会发挥到极致,整个团队才有可能创造出非同寻常业绩。实干。任何业绩的创造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付出。作为干部,不能没有号召能力,更不能没有实干行动。从我做起强调的就是实干,而不是空话,行动是最好的落实。

要有向我看齐的底气。向我看齐才是干部综合素质的真实体现。战争年代的“跟我上”,既是向我看齐的实际行动,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更意味着牺牲奉献。和平年代的“向我看齐”,是一种诺言,一根标杆,意味着打铁先要本身硬。“向我看齐”,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底气。过硬的本领才是底气的基础,只有艺高人才胆大,胆大才可能有奇迹。实践证明,有本事的干部追随者众,有才能的干部影响力强。孔子曰:“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无一不说明领导干部敢于说“向我看齐”的重要性。

要有助人成功的大气。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人们常说: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成功,还要有助人成功的大家之气,要有利他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心怀大气、胸有全局。要树立“领导干部是群众培养出来的”的观念,心存“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批关心和支持者的付出”的思想。有了这种观念和思想,你就会心怀感恩之心,主动去关心帮助你身边的人,尤其是曾经反对过你或正在反对你的人,这才是大家风范。

要有敢于争先的锐气。敢于争先,是一种锐气,一种魄力,更是一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境界。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敢于争先的锐气是我们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有敢于争先的素质,必须先有敢于争先的“野心”。野心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力量,野心是毅力和不灭的想向,野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这里的野心是加引号的野心。因为,没有野心,就没有个人动力,没有野心,就没有事业的成功。不然为何人们总是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激励人们的斗志呢?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领导干部没有“野心”,他就会流于平庸,就会止步不前,这个团队绝不可能有惊人之举。反之,领导干部是一位拥有“野心”的人,他所带的团队总是一如既往,激流勇进。当然,这里所说的“野心”并不是那种一心只想当官,只想发财的“野心”,而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始终有着不泯灭的奋斗目标,有着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毅力。

当然,我们在努力成为“野心家”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心理调控,认真把握一个“度”。否则,一个人“野心”膨胀,超过一定的“度”,那就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把握不好,会给自己,给他人甚至集体利益造成伤害。

要有善于沟通的灵气。是指沟通的灵巧之气,也就是沟通的技巧。戴尔卡内基在他的著作中不断提到,一个人的成就,85%决定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专业知识只占有15%。良好的沟通,它能缩短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良好的沟通,它能保障政令的畅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您事先给我说一下,我会同意你的安排的”这就提醒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沟通的适时性。也就是说,要准确把握沟通的时机。有些沟通要提前,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事先沟通充分,工作中的大部分矛盾甚至冲突都可以避免。有时的沟通是临时需要的,是事先无法预料的。一个善于与别人沟通的管理者,可以让自己的设想被部下所理解与接受,因此能保证命令的可靠执行,也可以得到部下的充分信任,让部门中充满团结协作的气氛。高超的沟通能力,是领导干部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6.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六

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分为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三种。对于专业课,大多数的学生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尽量的学好,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与专业课就不一样了。下面就大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大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现状

(一)兴趣浓厚,期望值高

对于刚刚从高中枯燥的学习中锵脱出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汲取新鲜、丰富的社会知识,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之外,选修课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为选修课的设置可以有效填补知识的空白,增加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也为本专业的学习钻研提供了很多思路,丰富了知识储备,扩大了视野。有些选修课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此外,选修课还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安排学习任务,规划学习时间。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选了很多选修课,期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过大

抱着极大热情的学生在学习选修课的过程中,取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逃课,上课睡觉或者干一些别的事情,这就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究其原因,本人考虑有多方面的原因:

1、教师授课的原因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可能考虑到是选修课,在教学态度上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积极性和严谨性不够,不能将书本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不能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提出高的要求。

2、结课方式

选修课和专业课相比较,除了课程设置的性质不同之外,结课方式也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专业课一般都是通过学校公开组织考试的方式来考试的,学生们也比较重视;而选修课的结课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任课教师选择,一般都是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结课,所以,学生的压力不大,只要写篇论文,也不管论文的质量如何,一般都会顺利通过的。

3、学习目的多样化

我们可以说很多大学生选择学习选修课是对知识的渴望,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不乏大部分人都是希望通过选修课来拿学分,完成学业的。也有部分人希望通过选修课来提高自己的总成绩,获取各种奖励,可以说这种情况,功利心比较强。

因此,大学新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不要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上,更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

针对目前出现的情况,更好的发挥选修课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说这是重中之重,下面本人提几点建议: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感兴趣,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有时候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期望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交流,看看学生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以及其他方面有什么意见,通过交流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师生还能沟通感情。所以只有首先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只有当学生意识到所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本人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可以说,在课堂上,学生会因为一个自己喜欢的教师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因为一个品行不好的老师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就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魅力。教师的职责是教学,但是比教学更重要的要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这是更重要的,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尊重他们,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建立起师生感情。其次,要对他们有耐心。即便他们的接受能力再差,老师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坚持到底,自己不放弃,让学生也学会不放弃,这样也容易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再次,要讲究公正。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所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最后,良好的仪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美丽起来。即使我们长相一般,我们也要尽量把自己打扮的干净得体,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能体现我们的自信,体现我们对工作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师,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和“学”两个阶段,其中,教师的教授行为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的学习处于“中心”地位,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而是教学相长的一个整体。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情况,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环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来主导课程的教学。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学;尽量面向更多的学生,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2、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可以说很重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技能表现得越出色、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来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活跃课程气氛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涉及以往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来回忆知识,如果表现好,可以给与一定的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讲授一些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授课时应多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直观感受。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所选择的案例一定要有新颖、要有针对性;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对各环节的把握,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又很好地传授了知识。最后,如果有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授课,这样能使我们的授课“音型并茂”,这样能让学生集中精力,让他们去享受。

3、时时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鼓励和赞扬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需要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社会的认同,这样他才有生活的动力和信心。那么,作为大学生而言,也是一样的,也需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一定要对学生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时时处处的鼓励和肯定,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要他们才有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7.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七

国家发改委人事司司长 孙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进一步部署。“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这为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才能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才能有效解决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一,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创新,也要注重继承,创新是推进改革的永恒主题和动力,继承则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和全面深化的阶段,要处理好当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及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坚持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广度拓展。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干部选拔方式不断创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形式,竞争择优机制逐步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制定并实施“一个意见、三个办法”,考核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制度法规不断完善,《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监督与管理的制度体系,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而摸索出的规律和经验,如组织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大局,必须始终坚持扩大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始终坚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时机,必须始终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方法等等,都为我们落实好改革规划纲要,推进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支撑。

第二,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更加凸显,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要坚持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扩大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相信并依靠群众,欢迎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落实好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各项权利。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重大利益以及是非原则上,考察干部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在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上,考察干部是否有韧劲,是否有思路、是否有激情、是否有贡献。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修养,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坚持实践锻炼,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要坚持注重基层的导向,越是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干部,越是要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送到基层历练培养;越是甘愿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干部,越是要为其长远发展

提供更加开阔的平台。只有建立和完善优秀干部到基层历练、优秀干部从基层培养选拔的机制,才能有效弥补干部队伍经历和能力结构中的短板,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

第三,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积极稳妥推进。任何改革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涉及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积极推进的同时,更要慎重,特别是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近一段时期以来,围绕落实中央一系列改革部署和改革规划纲要,各地各部门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举措。在规范提名方面,许多地方出台了规范初始提名的暂行办法,试行全委会提名、本系统本领域民主推荐提名、面向社会公推公选、组织推荐提名以及个人推荐等多种形式;在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方面,许多地方和部门明确了在一定职级范围通过竞争上岗方式产生人选,并在积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和差额票决制度;在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机制方面,开始探索上一级机关从下一级机关遴选干部制度,建立健全从优秀基层干部招录公务员制度等等。实践表明,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改革部署,既要学习借鉴兄弟部门和地方的好做法好经验,更要注重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设计和整体谋划,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机制,绝不能照搬照抄和生搬硬套。结合得好,改革的作用就会显现,成效将比较明显,群众就会拥护。结合得不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选出的干部就难以得到群众的公认。任何改革措施的推出,必然在一定范围产生反响,影响到干部的发展和队伍的长远建设,各方面都会关注。因此,必须因势利导,保证改革积极稳妥,有序可控,否则将欲速则不达。第四,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抓住关键和突出重点。改革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对今后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的规划。要实施好规划,关键在于真抓实干,不折不扣地落实,既要认识到位,更要执行到位,还要监督指导到位。要在完善考核机制下功夫,研究制定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改进考察办法,防止考察失察失真,防止带病上岗,在形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方面取得突破。要在完善竞争择优机制上功夫,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着力解决考试考核科学性问题,积极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和差额票决,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整体环境上有新突破。要把握干部成长的规律,特别是对一些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培养和实践历练,注重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要在完善和优化队伍结构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选派上级机关的干部到基层培养锻炼的力度,丰富干部阅历、增长领导管理能力,在形成干部上下交流长效机制方面取得突破。

总之,在深化和推进改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于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8.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八

摘要: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近些年,有些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体制不健全、后备干部队伍重选拔轻培养或只选拔不培养、以及由此造成的后备干部队伍短缺和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健全机制是前提,科学选拔是基础,加强培养是保证。

关键词: 地勘单位

后备干部队伍

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去年10月就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表讲话时指出,“要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后备干部坚持重在培养、同样使用,突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局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过严格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成熟人员较多、与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相适应的后备干部队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成败对单位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1、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

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代又一代领导者带领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勇往直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变革时期和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选拔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的领导人才,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

1.2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地勘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单位要发展,就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善于管理的领导干部队伍,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发展后劲。地勘单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化,由单一地勘主业到地勘延伸业并走向“探採一体化”,所以必须有一代又一代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能战胜各种困难的特殊领导群体带领地勘人去打拼去实现我们确定的战略目标。

1.3地勘单位后备干部的储备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有的单位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在相当一段时期相对滞后,干部的储备基本是零。从数量比例上看,大多数单位的后备干部没有达到正职1职2-3备,副职1职2备的要求;从专业结构上看,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党群干部的选拔培养更是少之又少;从年龄结构上看,40—50岁占绝大多数,培养几年后有机会接班时,已经到了不再年轻的年龄。

2、当前后备干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尚不完善。

根据掌握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单位尚未制定关于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相关制度,没有形成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其主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表现之一,重眼前轻长远。一个后备干部人才,在现有岗位上得心应手就觉得很好了,而没有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把他放到更高层次、更重要的岗位上,使其进一步成熟、成长,只求眼前过得去,不求长远有发展;表现之二,工作需要临时抓。岗位需要的时候,以“拉网”方式将单位纳入视线的干部过一遍,挑选几个让组织人事部门去考察,确定后安排上岗先试用,久而久之,不但被选人员的积极性难发挥,工作也难以做出成效。

2.2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不得位。

后备干部的选拔一般都是经过群众推荐、组织审核等程序推荐上来的,基本都具备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只要加强管理,培养得当,多数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但目前,重选拔、轻培养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已经确定的后备干部缺乏必要的重视、关注和培养。有的名单建立后锁在柜中,束之高阁,培养教育有名无实。导致后备干部在本单位的管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局面。对后备干部的考核评价、跟踪管理更为缺乏,后备干部的作用难以发挥。

建立后备干部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经过选拔培养的后备干部得到任用,使单位的领导干部队伍后继有人。但列为后备干部未被提拔任

用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2.3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后备干部队伍缺乏必要的培养和管理,党性强、思想觉悟高的后备干部,进步明显,成长较快。但有的后备干部缺乏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其政治敏锐性、坚定性和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一些年轻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纪律松懈现象。有的后备干部思想浮躁,知道自己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后就想着等着提拔,在一个岗位上没干几年就急于上调,看到人家提拔心理就不平衡。有的干部进入后备干部名单以后,变得四平八稳起来,原来工作是很开拓,现在变得放不开手脚,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变得唯唯诺诺,对工作不敢抓不敢管,当上了好好先生。有的群众观念淡薄,“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宗旨意识差,自我意识浓”。

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科学选拔,重在培养。

很早总局就提出“各单位要把后备干部的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加强培养”。

对后备干部,要建立正常的选拔机制。后备干部一经确定,就要以其今后上岗所必须达到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为目标,制定分阶段培养的计划,由党委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和培养,并把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3.1建立正常的选拔机制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要自觉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机制完善是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应该从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入手,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建立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目标和规划的长效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选拔时要具有针对性,注意知识、专业、年龄结构,实行差额考察,搞好定向选拔。把一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领导岗位,真正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为了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首先要加强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正确对待名权利;第二对党员的后备干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使他们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得到锻炼,健康成长;第三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技术、业务的”反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综合知识水平。

以党校、干校为主要基地,积极与高校联合,定期分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后备干部进行轮训。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年纪较轻、专业性较强、学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后备干部到境外培训,着重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现代管理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现代管理能力。

3.3增强实践锻炼机制。

强化实践锻炼,是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素质的一条基本途径。在采取轮岗、交流、下基层、进机关基本措施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后备干部到条件较差的单位,环境较艰苦的生产一线去工作,或安排到工作复杂的岗位上挂职锻炼、经受考验,在年轻干部中形成一种勇于到艰苦的地方经受锻炼、建功立业的好风气。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后备干部进行异地交流和轮岗实践,使他们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加快成长。

3.4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中,既保证后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滚动,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优胜劣汰。对已经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的干部,要逐年进行认真考核,发现新的优秀人才要随时补充,对那些经实践证明考察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的,要果断地淘汰,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内部竞争机制。从而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不断新陈代谢,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3.5建立正常任用机制。

9.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九

一、制定一班一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围绕永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贴近县委县府中心工作,永春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制定一班一策,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永春县第24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七个专题课,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根本举措,也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基本前提。

二、充分认识党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充分认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扩大培训的面和影响力。建立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为基础、以咨询为动力的运作模式,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形成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各有优势、互相支持的施教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2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保证干部培训的正确方向。新形势下干部培训要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三、增强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提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

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我们紧紧围绕永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贴近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针对性培训,逐步形成政治理论、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为主两个板块的培训内容体系。

1围绕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我们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与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坚持学习理基本点及现实问题相结合;坚持学习理论与增强党性锻炼相结合;坚持学习理论与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2提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这是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我们围绕永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抓落实的真本事。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是增强培训效果的关键。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干部培训有效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实现从侧重于知识传授转化为提高素质能力,做到倡导“以人为本”精神,把参训对象作为培训的主体和重心,强调培训内容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采取教师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课堂研讨的分量。主体班次的培训已形成了教师讲授、现场教学和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格局。现场教学把永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场变成课堂,把素材变成教材,把实践者变成教师,以此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互动研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研讨、学员论坛、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当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找问题、谈思路、寻对策,在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员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各方面素质。一方面,通过交流互动,让学员分享个体知识经验,形成对问题的新思考和新看法;另一方面,教师和学员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也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不断推进。

2采取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推动实时和远程网络培训的开展,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精选中央党校的有关教学专题,增强授课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干部培训机制

我们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建立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科学的培训质量评估是保证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前提,它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改正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培训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培训质量评估主要是评估干部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师资的胜任程度。我们制定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向参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测评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学员对办班形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授课教师进行反馈,适时改进培训方法和措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建立学习情况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调阅学习笔记,考核干部学习情况和实际水平,严肃党性锻炼纪律。使领导干部变“没时间学”为“挤时间学”,培养领导干部的学习兴趣和求学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事务型”干部为“学习型”干部。破除领导干部培训中存在的任务观念,克服工学矛盾,增强干部培训学习的动力。

3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请假制度,学员大多是一线干部,事务比较多,但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这一制度有效推动了干部的自觉学习。

4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每期干部培训结业后,我们县委党校对每位学员进行归档整理。

10.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十

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话

总书记于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I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虛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习近平同志指出,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要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党员、干部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要让群众看清楚,接受群众监督。

习近平同志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既认真解决“四风”方茚的问题,又注重通过强化理想信念、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体制机制抑制不正之风;着力保证活动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不虛、不空、不偏。

习近平同志要求,省级领导班子成员把示范带头作用体现到活动全过程,中央督导组要深入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省级班子成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要结合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

习近平同志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用好的作风做好工作。要傘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孝义市第十二中学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摘要

一、参加范围与对象:全校教职员工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动员大会,宣读学习方案,统一学习计划,落实安排部署。

(二)学习领会阶段

1、学习内容:《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办通讯》第九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刊)和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的讲话为基本读物;将已公开发表的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相关讲话及时纳入学习范围。

2、学习方式

通过报告会、讲座、看视频等形式组织全校教职员工集中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3、学习要求

学校集中学习每月至少一次,并要求作好笔记与会议记录;个人自学不少于52学时(至少1周1次),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所有教职员工要就总书记系列讲话要点或个别专题撰写心得体会,领导干部不少于4篇,其他党员干部不少于2篇。所有教职员工的学习要有学习计划、有时间安排、有学习笔记、有发言提纲、有学习总结(阶段性)、有心得体会。

4、专题研讨

召开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学校实际,深入研究探讨贯彻落实系列讲话精神的思路和方法,将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新校建设、兴校发展的目标上。

5、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将开设专门的学习园地,召开心得体会交流会、座谈会,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将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穿始终,学校将依据方案组织活动,落实考核,着力构建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的长效机制。

(三)贯彻落实阶段

学校将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在思想认识、服务态度、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学习促反思,以交流促共识,以转变促发展,引导全校教职员工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师德素养,优化教育质量。学习中树典型,交流中推模范,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营造一种学先进、创一流、做一流的良好氛围。

三、学习保障,落实推进

1、系列讲话成套下发,内容更新及时传达。

学校及时下发《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办通讯》第九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刊)和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的讲话,以办公室为单位组织学习,领导办公室要密切关注时事,对已公开发表的总书记的讲话进行整理,及时纳入学习范围。

2、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典型引领营造氛围。

宣传标语、板报、宣传栏,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推动学校此项工作的落实;对活动中涌现出的模范,我们将进行广泛的宣传,不断掀起学习的高潮。

3、阶段检查,以考促学

11.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2011)

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武装工作落实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深入调研,我县专武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推进专武干部队伍建设,高标准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努力把我县党管武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认真解决专武干部思想不够稳定的问题,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化,专武干部的思想比较活跃,少数专武干部思想不够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据了解,我县现有专武干部中,有一半以上想调离武装系统。如何解决专武干部思想不稳定的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思想上引导。要引导广大专武干部充分认识基层人民武装部的重要地位,从基层政权“枪杆子”、社会稳定“主阵地”的高度,认识武装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政治上关心。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在确定后备干部队伍人选时,要把专武干部与乡镇机关其他干部同等对待,优先考虑,重点培养,使专武干部感觉到干武装工作有出息、进步快。人武部、军分区等上级军事机关,要成为专武干部的“娘家”,既要从制度上严格管理,又要从感情上亲近,更要关心专武干部的进步;待遇上提高。由于专武干部经常担负急难险重任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参照公安干警、消防干部的有关待遇规定,设立武装工作职业津贴、值班津贴等。

二、认真解决“进不来,出不去”的问题,保持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调查,目前专武干部队伍进出渠道不畅,专武干部队伍整体上都是非军人出身,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缺乏作为武装干部应具有的素质。疏通专武干部的流通渠道,一是拓宽进入渠道。本着便于进出、提高素质、改善结构的原则,在重点招录人武学校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的同时,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办法,从地方院校录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届毕业生,从地方机构改革中分流的干部中录用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军事素质的年轻干部。二是拓宽交流渠道。军事机关要与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制定专武干部交流制度,做到有计划、按比例正常交流。三是要规定专武干部任职的最高年限。可参照《预备役军官法》,规定专武干部任职的最高年限,部长一般不超过45岁,干事不超过40岁。对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要像安排现役干部转业一样,下达指令性计划,及时进行交流。

12.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障机制 市场运作

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提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新设立2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在对各地文化生态综合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启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由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时间短,仍处试验性阶段,所以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地也相继展开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评选、命名和建设等工作,很多地区结合当地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

一、保护区建设中问题浅析

设立保护区是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少,各保护区建设更无现成模式借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政府存在观望及“等、靠、要”现象,保护区建设进展缓慢。

(一)法制法规不健全,制度机制待完善。虽然国家201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还多次以规划纲要、通知、指导性意见等文件形式要求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各省(市、县、区)制定的文化强省(市、县、区)规划纲要中提出保护区建设等有关表述,还有的省(市、县、区)制定了配套制度和措施。但是,《非遗法》没有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表述,只提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是2012年5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至今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直接阐述“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相关法律解释,没有依法维护或修复文化生态系统、制裁损害非遗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区建设的配套法规制度少。

(二)认知理解有偏差,项目建设不理想。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将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更有许多政府人员不知道、不了解国家在非遗保护、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即使在一些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由于尚未开始保护工作,缺乏整体规划,乱建设的问题不断出现和增多,许多文化遗迹周围脏乱差,增加了以后设立保护区的成本和难度。有些被批准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地方政府受主要领导更替、资金投入等原因,保护区建设事宜被搁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出现地方政府“冷淡”对待保护区建设现象。当地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保护区建设认知有偏差,保护区建设中项目建设不理想。

(三)偏离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过度。许多申请保护区的规划中,对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轻描淡写,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理由重点突出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将保护区建设当做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出现因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钱修复等原因致使一些有文化符号代表性的老房子逐渐自然毁坏性破坏,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开发房地产项目将一些著名文化史迹强力拆除破坏,甚至有一些文化史迹在修缮和开发利用时“被变脸”,导致严重“失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观的历史感、文化性、传统性;有地方政府授意企业开发建设“古建筑一条街”等商业项目,有的将古建筑拆除后用钢筋水泥“复原”,还有地方政府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便在本域内强力推行几种建筑图纸的乱作为;部分商人、官员、名人等权势者没有经过政府批准,将古建筑购买后大肆拆迁搬运外地等各类现象造成文化保护难以弥补的损失和遗憾。

(四)资金人才缺乏,推广宣传不足。许多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县市区财政困难,以至于各保护区建设除拟开发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景点外,地方政府极少拨款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即便有拨款,离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还有许多地方几年不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一旦公布不仅需要保护经费,还要承担保护责任,不公布则即使倒塌、盗卖、拆建都不会被追究。在上级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拨付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生态保护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政府、媒体等宣传力度不足,造成部分保护区建设观望等待、裹足不前。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几点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地方政府面对GDP考核指标的制约和压力,上级部门又无足够资金等实质性投入,只谈保护不开发利用和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各级政府要以“躲不过、输不起、等不及、坐不住、拖不得、慢不起”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乘国家深化体制改革东风,以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为契机,全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重视统筹发展,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开发。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街区、古建筑、古村落、古城堡等修缮、建设,构建村民主导、政府扶持、专家参与的乡村文化项目运行机制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二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有限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移民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设立专项保护资金或基金,建立资金审计监督制度,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专款专用。

nlc202309012218

(三)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策制度。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该像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那样,建立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法规,建立起一系列执行《非遗法》约束人们行为的若干细则,并建立促使全社会民众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探索性的新事业,迫切需要相互交流和借鉴成功经验,在探索中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各保护区要加强沟通和联系,推动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地方出台配套政策。设立保护区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保护区工作中心组织机构、工作班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专项保护经费,解决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编制、交通工具等具体问题,建立完善的保护区建设体制机制。

(四)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运作效率。一是在保护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并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自觉性,鼓励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开发,引入和各类融资担保资金捆绑注入融资平台, 撬动更多信用担保资金、社会投资为保护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通过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和推进非遗项目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工程, 培育以当地特色非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 带动和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增收致富,打造和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的产业支撑体系。

(五)加强宣传交流,培养储备人才。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宣传力度。保护区建设要建立形式多样的研究、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区域内群众对非遗的赞赏和尊重,提高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要通过现代传媒、电视专题栏目、报刊专版报道、广播固定节目、非遗网站建设、举办研讨讲座、展馆专题陈列、书籍杂志出版、节会活动等扩大影响力,唤起全民文化自觉意识,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建设保护区的积极性。二是培养现有人才,储备高素质人才。省市应统筹考虑建立非遗文化大师特殊津贴制度,给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津贴补贴,鼓励他们潜心授徒传艺和创新发展,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利用专家库等形式储备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策划、规划编制、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六)建设非遗数据库,加强调研理论研究。一是高度重视兼具数据存储、查询检索、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建立技术平台,加强对保护区建设工作的科学指导和宏观管理,运用高新技术建立保护区门户网站,网上三维博物馆等,实现对外宣传和信息共享,从而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工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工作平台和对外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保护区建设工作水平。二是要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通过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和论坛,整理出版理论研究成果等方式,促进保护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参与保护区建设的工作者和专家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进保护区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艳喜.整体性保护、区域性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4):P20-24;

[2]乌力更.内蒙古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研究,2012(3):P7-11;

[3]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P1-7;

[4]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4):P20-24;

[5]田玉成.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的成功之道-----与吴效群教授商榷[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0(4):P38-40。

作者简介:杨立(1976—),男,公共管理硕士,讲师,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13.关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陈开龙

(2007年7月28日)

随着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均对我们干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乡机关干部必须重新定位和思考,联系箐口实际,提出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旨在通过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实现

解放思想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有新提高,真正成为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政府新形象。

一、充分认清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箐口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干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理顺了我乡干部职权关系问题,将实现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推进和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形势,我们的工作任务很重,面临的压力很大,需要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配合。尤其是在我们的干部管理方面,有许多方面的措施在不断探索,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还未完全转变,工作方式还未完全适应,固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服务不力、创新不够的状态在我们机关工作中仍然存在。因此,提出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切实解决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落实工作上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机关干部在作风建设上的存在问题,主要归纳如下几方面:

一是政治观念淡化。讲政治是全体机关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不讲政治的问题在一些机关干部中有所发现。

二是中心意识不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要求机关干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是我们有的机关干部没有很好地确立起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强烈意识,站所之间,股室与各村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差,中心工作落实不力。

三是工作作风不实。干部下村少,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参谋作用发挥不好,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内部管理不严。机关干部工作纪律有所松驰,无所事事和不遵守单位有关规章制度等时有发生,率先垂范作用发挥不好,表率作用不强。

五是服务意识不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服务创新力度不足,尤其是奉献精神不强,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们工作的积极开展,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我们要寻找根源,深刻反思。摒弃和改进机关干部不良作风问题,将是当前和今后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后干部管理的一个中心工作。

三、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提四方面要求

1、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发展需要人才。随着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无时不刻地要求我们干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具有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即热爱事业,把建设和服务经济看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只有这样才会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大家应该面对现实,对照自己的工作,缺什么补什么,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机关干部,经常下村指导工作,如不熟悉业务,就会出笑话。为此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在业务上、政治上要加强自身学习,要积极主动地参加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和各种业务知识培训,使自己真正适应发展需要及岗位需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经济发展服务。

2、要立足本职,在本职中实现工作的创新。

我们在本职岗位上,要时刻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有得与有失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一如既往的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要有所作为,就要不断创新,要在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把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要求落实到和体现在本职工作中。我们在本职工作中注重的就是服务,要强化服务全局的意识,服务领导,服务群众,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要树立优质服务观念,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围绕自身工作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要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是根本的,我们要切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改变原有办事拖沓、官僚主义作风。目前,我们的工作方式必须转变,对外我们树立形象,对内要强化素质,我们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深入村寨,加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做好参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改变工作态度,改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箐口乡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要加强团结,形成发展合力。

加强团结的深刻内涵在于协同奉献。我们要全面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每个机关干部必须正确树立角色意识和主人公意识,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尤其是股室之间,股室与站、所之间要做

好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绝不能推诿扯皮,要围绕中心工作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另外副科级领导干部和股级干部要在每项工作中做到表率作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率先垂范作用,带动全乡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增强凝聚力,切实发挥作用,树立整体形象。同时新班子的工作也更需要每位同志的支持和配合,向支持老班子工作那样一如既往地支持新

班子,确使大家思想上形成一盘棋,心往一处想,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切实释放协作的功能,形成发展合力。

上一篇:信用卡逾期催收多久上征信?逾期多久成为黑户下一篇:语文教研组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