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荣誉体系

2024-06-13

团队荣誉体系(精选5篇)

1.团队荣誉体系 篇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于河边,智者问徒弟:“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大惑,然后曰:“将它托入掌心。”师父笑曰:“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是啊!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会干涸。我宝岛眼镜不正是这一片汪洋大海,而在宝岛眼镜工作的每一位同事不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吗?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一个集体也正因有了我们才生发光芒。

众所周知而今随着网络的发展,知识爆炸,科学技术进展神速,学术思辨争论不休,经济化大潮席卷世界,全球安全形势紧张。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拐点。我们年轻人也正迷茫的看着这个世界,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前途。但是我们还有东西不应该且没有也绝不会放下,那就是对国家的“责任”,民族的“荣誉”。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下荣誉吧!

当然是思想进步的表现。人生活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集体。但人们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集体荣誉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少年时期,人们的集体荣誉感普遍地开始产生了。 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其主要的有: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大集体与小集体荣誉的关系呢?1955年4月18日,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离开了人世。他因创立了相对论而名扬四海,各种荣誉也从四广告八方倾泻而来。他的照片被登上画报和广告;市场上还出现了相对论雪茄香烟;他一上街就被大群的广告师和广告记者以及要求签名的人包围;

在他住的公寓里,每天都有成筐的信件给他送来;他讲演时,人们为抢到他用过的粉笔头而争吵不休。对此,爱因斯坦非常厌烦。但是伟人爱因斯坦并没有被这种烦恼阻碍他在科学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谈到集体荣誉,首先应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谈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也应搞清楚一个问题。这问题十分简单,无限大的万分之一等于无限大;零的一萬倍仍等于零。 如果一个集体被大众尊为泰斗,而个人只在这集体中排倒数第一,而这个人在大众眼中,同样是泰斗中的一员。如果一个集体被人贬为鼠辈,而个人就算在这集体中排老大,在大众眼中,也一样是鼠辈一个。所以,先有集体荣誉,才有个人荣誉。集体有了荣誉,个人也自然就有荣誉。

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我们就会热爱这个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主人翁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我们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相反,如果我们缺乏荣誉感,不为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人人各自为战、人人心里都想着自己的一套,如果变成这样,自我约束力下降,必然会导致纪律涣散。

爱因斯坦取得的成就够大的了,获得的荣誉也够多了。可这位科学巨匠依然虚怀若谷,不断探索未知的真理,向更加坚固的科学堡垒发起进攻。荣誉会使人进步,也会使人后退。在他眼里,荣誉只代表过去,不代表今天和未来。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专心于科学研究,

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巨大科研成果。为整个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因此,我希望我們能发扬认真工作、热情服务的精神,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為损害公司利益荣誉为耻,以为公司争光而荣!来做一个优秀的宝岛眼镜员工。

2.团队荣誉体系 篇二

作为红云红河的优秀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勉,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他们说,置身世界先进的卷烟制造工厂,我们更应该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追求创新,在诸多的业务对接中追求高效,在常规的工作细节上追求完美。

他们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是工人先锋号。当年吴钩,申城淬火。他们赋予奖章新的意义,也守候其亘古不变的精神。在他们看来,我们烟草人的工匠精神,就是不浮不躁的心态,就是创新开放的意识,就是持之以恒的斗志,就是专注专业的态度。这是代代相传的“匠心”,也是行业产业升级的“内核”。

对烟草业来说,制造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而具体到微观层面,烟草业的制造水平能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业者是否具备创新开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3.团队荣誉体系 篇三

一、学校荣誉体系建设中的误区

学校荣誉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繁荣和发展学校文化,规范对学校各类荣誉项目的管理,加强学校荣誉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项荣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但学校荣誉体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荣誉设计缺乏特色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荣誉设计在教育中慢慢失去个性,失去个性的荣誉也失去了特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荣誉设计局限于奖学金、优秀个人、优秀组织等,缺乏多样性与创造性。荣誉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对个性化需要应有的尊重,制约了师生潜能与优势的发挥,影响了学校荣誉的激励效果。学校荣誉个性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学校荣誉体系建设的质量。

2.荣誉设计缺乏有效载体

荣誉设计在数量和质量上讲都有一定欠缺。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载体,而载体主要是围绕广大师生的文化活动展开的。在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活动经费的支出不足,不少社团组织或单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预算经费;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些原因导致师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就使学校荣誉的效果失去了应有的意蕴。

3.荣誉设计激励不相容

评价与回报机制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导致出现激励不相容现象。激励不相容表现为荣誉设计激励机制的扭曲。比如:在竞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导致较低职称的教师晋升无望,消极沉沦,而且利益与机会分配以学历高低为标准,或以科研成果多寡为转移,对于扎扎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搞教学的教师来说极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学历、高职务、高职称,忙于应付各种考核,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满足这些指标上,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造成的结果是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发生偏离,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态度,甚至出现怠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现象。

4.荣誉设计缺乏灵活性

奖励形式简单,针对性、灵活性和持续性差,导致激励投入产出低下。奖励整体有效性的高低是多元变量的综合结果,要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协同。然而,目前学校奖励主要采取物质形式,至于精神奖励则不仅内容单调,极大程度上也是例行公事,如评先评优轮流坐庄,或谁评职称谁优先。精神奖励缺失降低了教师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而这又会反过来强化精神需要,导致物质奖励效应递减。此外,教师具有良好工作表现,甚至取得重大成果,通常等到期末或年终集中总结,统一表彰。绩效与回报间隔期长,不利于将教师行为有效保持在学校发展需要范围内,也容易造成奖励本身形式化。

5.荣誉设计比例不协调

学校荣誉体系共分为两个层次,即学校荣誉和部门荣誉。从级别上分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部门级荣誉。从荣誉授予对象上分为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而各个层次和级别的荣誉存在比例不协调的情况。如:在校级荣誉体系中,集体荣誉项目数仅为个人项目数的三分之一。因此,集体荣誉项目数过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学校荣誉涉及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数基本持平,但绝对数量有待增加。荣誉体系建设应加强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项目的拓展,进一步拓展学校在国内的影响力。此外,学校荣誉体系涉及全校的各个基层组织和部门,不应仅仅被几个部门所包揽,在总数中占据大部分的比例,这样不利于全校整体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二、学校荣誉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

学校荣誉体系建设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现实中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其价值意蕴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荣誉体系可视为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价值诉求。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是学校党政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将荣誉体系建立与学校文化建设、师德建设开展相结合,鼓励师生积极向上,追求自身成长,进行主动学习。学校荣誉体系建设也是在向师生灌输学校文化,可以加强团队的向心力。学校荣誉体系建设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信任和被信任的学校环境中健康发展,他们的工作、学习会更加有动力、有目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和谐舒适的学校环境,需要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更需要受人尊重、被人肯定。精神激励、榜样激励作为激励的方式,都是学校荣誉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有利于加强学校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因此,学校荣誉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软实力,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已被广大学者所倡导和认可。但现实中有很多学校却未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学校而言,只讲精神、讲奉献是完全不够的。对于教师和学生也是一样,要想让他们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做出贡献,也要多为他们考虑,想办法激励他们。荣誉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因此,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3.有利于学校制定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

学校文化体系建设能够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学校制定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学校发展战略制定以后,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而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具有导向激励、辐射和凝聚等功能,有利于激发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促使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4.有利于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荣誉是对劳动的一种尊重,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是对创造性劳动的认可和肯定。合理的荣誉体系必将激励有理想、有抱负的师生加强学习,加强修养,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传统,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与此同时,合理的学校荣誉体系也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5.有利于引领集体价值观念

学校荣誉体系通过荣誉设计引领师生的组织价值观念,还可以通过荣誉设计来培育良好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学校管理实践证明:价值观需要靠激励来引领,观念需要靠自我修养来提升。依靠学校荣誉体系奖励是合乎人文精神的。荣誉要保证能够提供符合人文精神的谋取效益的方式和行为,避免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消融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恶性循环中。只有通过良好的学校荣誉设计,学校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组织成员的道德追求。因此,学校荣誉设计要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校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并以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来铸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三、学校荣誉体系优化设计策略

学校荣誉体系建设的有效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应对不确定性的权变调适策略。这些调适策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先导

树立集体和个人荣誉感。要做好学校荣誉体系建设的推广工作,使学校荣誉深入人心。让广大师生了解学校荣誉体系的基本内涵,选择适合自己特点、自己能够做到的方面去努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发挥师生的潜能,使其有目的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通过树立荣誉感,能够帮助学生端正争取荣誉称号的态度,防止师生产生为获得荣誉而背离荣誉内涵的价值理念。

2.加强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学校成立“荣誉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任正、副主任,成员由教务处、政教处、人事处、总务处、校工会、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教工、学生代表组成。荣誉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荣誉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评价标准的制定及组织评选等工作。校内各项荣誉的设立和认定需经相关部门申请、荣誉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研究认定后,纳入学校荣誉体系。只有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学校荣誉体系建设工作才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3.制度保障

建立相应的辅助体系。学校荣誉体系的顺利执行并产生积极的作用,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辅助体系,支持学校荣誉体系建设,如确定各类荣誉的级别,审定各类荣誉的设置、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等方面。同时要明确荣誉名称、评定范围和条件、奖励数量、评定周期、申报流程、评审机构的组成以及表彰形式等。通过完善的制度措施保障学校荣誉体系的建设[2]。

4.科学评价

建立科学的荣誉评审机构。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荣誉评审组,进行荣誉称号授予的最终裁定。同时还要成立由师生组成的资格审查组,该机构负责对参评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基层评比程序的合理性、评比结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等进行审查。荣誉项目评定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突出不同群体和工作的特点,形成完善的荣誉评价体系和规范。这样有助于实现评审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保证荣誉称号授予的价值性。

5.技术支持

建立荣誉称号电子档案。对荣誉称号进行档案管理,可以准确考察师生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各类荣誉称号的情况。建立学校荣誉档案,各项荣誉都可以记入个人档案。同时建立学校荣誉网上电子系统,方便荣誉体系和获奖记录的查询。这样更有利于对荣誉获得者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6.强化机制

对荣誉称号要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荣誉项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对其实施动态管理,以保持其实效性。首先,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要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其次,在动态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实证调研,准确掌握师生的思想状况、行为变化等情况,为正确设立学校荣誉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再次,调整荣誉称号要兼顾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3]。

学校荣誉体系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一定可以构建一套完善有效的学校荣誉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金海.构建荣誉体系:创新激励教师发展路径应用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0(1).

[2] 张永红.美国高校的荣誉规则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6).

[3] Beatty,Joseph.For honor'ssake:moral education,honor systems,and the informerrule.EducationalTheory,1992(1).

4.关于构建消防职业荣誉体系的思考 篇四

一、要着眼使命任务,构建符合消防职业的待遇保障体系

改革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面对着从“单一灾种”到“全灾种、大应急”的模式转变,任务更重,职能更宽,灾害事故处置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较之以往也将更大。对此,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应的待遇保障制度,真正让消防的职业前景更好、身份地位更高、社会保障更好、退出安置更优,充分提升消防职业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一)要提升工资福利待遇。

工资福利待遇好坏是提高职业吸引力,保留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和平年代,消防作为受伤牺牲占比最多、任务处置难度最大的职业,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要参照军队做法,根据全国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适时动态调整工资待遇,根据不同岗位发放岗位补贴,并按照个人立功受奖情况,相应增加一定的奖励津贴,形成一套涵盖全面、客观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和接处警任务差异不一的实际,实行“中央+地方”的双重保障办法,提高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和偏远贫困地区(例如:新疆、西藏等省份)的津贴补贴,并根据任务处置多少和危险程度大小等因素发放相应的任务补贴和高危行业补贴。

(二)要提升社会保障待遇。

自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应急管理部高位推动,协调出台了教育优待、交通出行以及有关有待工作等15项政策的落实,真正让广大指战员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但从实际运行上看,各地落实政策不一,在落实家属随调随迁、子女教育优待、交通出行、旅游景点优惠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力(例如:有的指战员在游览风景名胜区时,即使出具了相应的证件,仍然无法享受和军人同等优待的优惠政策)。对此,应当参照“双拥工作”模式,将消防社会保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要日程,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单位检查评比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格局,高位推动各项消防职业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落地。

(三)要提升退出安置待遇。

脱离军队现役体制,走“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这意味着一些骨干人才将得以保留。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因消防职业的特殊性,势必遇到一些超过从事消防职业年限、执勤训练受伤致残和个人或家庭遇到重大变故等现实问题,导致需要退出消防救援队伍的,应该充分考虑其退出安置工作,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要制定出台《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安置保障法》,探索实行法定退出(含达到最高从事消防职业年限退休以及转业或者自主择业)、伤残退出(因公致残导致无法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和特殊情况退出(个人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必须退出)等不同的退出方式,畅通消防员退出出口。同时,要明确专门的对口退出安置保障机构,对符合退出安置条件的,切实做好安置的各项保障工作。

二、要着眼战力生成,构建彰显消防特色的荣誉激励体系

荣誉激励是最基础的精神原动力,贯穿于思想教育、执勤训练、队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建设是全方位的。建设彰显消防职业特点、增强消防职业认同的政策制度体系,才能铸魂提气。当前,消防职业表彰奖励实施主要还是参照原军队《纪律条令》和《军队奖励和表彰管理规定》,既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亟需加快制定出台。

(一)要建立国家荣誉表彰体系。

国家荣誉是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建立了以“五章一簿”(五章指:“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簿指:“功勋簿”)为主干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改革后消防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可以参照美国的“公共安全人员勇气勋章”、英国的“女王消防服务勋章”和加拿大的“优异消防服务奖章”等,设立专门的国家消防荣誉表彰奖项,授予在重大灾害事故或灭火救援任务中敢于赴汤蹈火、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卓越功勋的消防人员。

(二)要建立消防荣誉管理体系。

消防的职责和使命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应当建立导向鲜明、统一高效的荣誉管理体系。要明确荣誉项目的设置,首先在对象上,必须聚焦中心、服务实战,用于奖励在比武竞赛、灭火救援任务以及重大消防安保任务中表现突出者,作出卓越贡献者;其次在内容上,要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地域和不同任务等,设立多样性、代表性的表彰奖励项目,例如:“十佳消防卫士”“戍边消防奖”“火海勇士奖”“抢险救援先锋奖”等;最后在标准上,要明确相应的奖励项目对应立功等次标准,更加便于奖励金发放和其他优待政策的实施。要明确荣誉证章的设置,精心设计具有消防元素、体现消防职业特点的勋章、奖章、纪念章以及奖励证书等,明确评选表彰的时间和程序,明确授予发放的权限和机构,明确佩戴的时机和场合,体现消防荣誉的庄重性和价值性。

(三)要建立消防荣誉法治体系。

当前,随着全国各地党委政府陆续出台一些消防职业保障机制和办法,将走访慰问、表彰奖励、生活待遇、优先政策、社会优待等纳入保障体系,极大提升了消防职业的荣誉感和吸引力。但从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上看,各地重视程度和力度标准不一,难免造成一定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导致有的地方指战员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落差。对此,要从国家层面入手,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制定出台《消防职业荣誉保障法》,从立法层面强调消防荣誉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将消防职业荣誉保障纳入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考核评价体系,规范体系运行,明确责任分工,做好配套保障,并建立消防荣誉督导机制,定期对各地落实消防职业荣誉保障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三、要着眼长远发展,构建关心关注消防的宣传引导体系

使消防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目标。要守牢火灾防控底线,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消防宣传,积极营造“走进消防、融入消防、关心消防、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

(一)要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

习总书记在训词中指出:长期以来,消防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你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誉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靠实际行动争取的。纵观消防救援队伍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重大荣誉表彰都是广大指战员历经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换来的。要紧紧围绕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心任务,坚持把“四句话方针”作为建队标准,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着力锻造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钢铁队伍,以工作实绩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拥戴,赢得消防救援队伍的形象、地位。

(二)要树立“墙内到墙外”的思想。

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典型累累的队伍。特别是在“汶川抗震救灾”“辽宁黄岛油库爆炸”“天津港大爆炸”“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树立了一大批忠诚履职、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典型、标杆,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广泛点赞关注,有的群众还自发地送来慰问品。要持续不断强化先进典型的培育、宣传,深入挖掘最本质、最精华、最具感染力的典型,认真提炼具有主流价值和时代特点的因子,积极开展立体式、全覆盖的对外宣传工作,推动将先进典型列入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宣传计划,联合开展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或者寻找最美消防员活动,提高先进典型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可,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良好局面。

5.团队荣誉体系 篇五

不少公司的营销人员出差回来除了带回一些报销票据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回到公司营销人员又无所事事,于是又都老板赶出去出差。一年下来,营销人员仅有几次回公司的机会,精神上疲惫不堪,工作上任其自然。公司老板除了听到一大堆的抱怨之外,收获甚少。营销人员出差过程更是一无所知。开始很多管理者想到了一系列的电话报到,卫星定位,回访客户等监督、控制的手段。但实施起来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员工执行不力,消极工作等现象依然存在。后来管理者开始怀疑一切,总是想要掌握一切,总是抱怨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才。如此也就出现了家具行业营销人士,在一个公司的服务期限很短的现状。企业半年不到的换一个总监,营销人员两三个月换一个企业似乎成了常态。

笔者在《如何打造营销团队执行力》一文里面,提到一个观点:管理不仅仅监督和控制,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员工的有效指导、激励,使其达成公司最大化的盈利水平和员工自身的精神、物质要求。将具体的工作方法与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制定构建的相应的管理体系,

由于家具行业的行业特性,造成了这个行业十分缺乏专业的营销管理人才。很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营销管理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做营销就必须出差,而且是长期出差

不少企业要求营销人员,每年仅仅在春节前或者公司举行大型商务会、展会时才能回公司。平时必须在市场上,有的公司将营销总监的出差时间也列为评价工作是否努力的标准。部分管理者会算这笔账,如果每个月让营销人员回来一次,来回路程花两三天时间,在休息两三天,在公司待两三天,一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不是没有了吗?每月还新增了一千多少交通费。

上一篇:驾驶下一篇:写给新教师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