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全(共8篇)
1.高等教育学全 篇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任选4小题回答,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的只按回答的前4小题计分)26.谈谈智育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27.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8.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0.简答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
31.直接影响教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2.美国现行学制的特点。
3.影响教育内容确定的因素。
4.家庭教育的特点。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3.从社会的角度把“教育”定义区分为哪三个不同层次? 4.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教育学创立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 27.教育发展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8.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主要层次是什么? 29.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0.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结构?
31.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教师的素养。
2.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3.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4.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如何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2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8.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29.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30.为什么说教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 31.教育的生产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学校和家庭联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27.人的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存在着哪几方面的关系? 28.什么是教育?这一定义的特点是什么? 29.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0.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1.简述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特征。2.为什么说人对教育具有需要性? 3.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4.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 27.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8.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29.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0.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1.教育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教育的生产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7.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教育起源说? 28.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29.简述二战后西方学制改革的基本特征。30.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31.家庭教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32分)
26.简述现代教育学的特征。
2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9.教师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0.学校德育应适应哪几种现实需要?
31.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哪几个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27.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9.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0.为什么说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31.运用奖励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5.为什么说教学是教育过程实现的基本途径? 26.简述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7.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有哪些? 28.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一般身体锻炼的区别是什么? 29.简述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教育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7.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8.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29.简述教师的素养中知识结构的基本内容。30.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31.影响教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5.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有哪些? 26.简述德育的功能。
27.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28.二战以后西方学制发展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9.如何理解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28.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29.简述教师的作用。
30.简述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主要内容与形式。31.简述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27.简述教育发展的继承性。
28.简述西方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29.简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30.试从时间流程简述教育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任务。31.简述教师的具体任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7.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28.简述教育的生产性。
29.简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30.我国1922年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3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27.简述影响教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28.简述教师的任务。
29.简述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30.简述当代教育学的状况。31.简述教育的生产性的表现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简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27.简述神学教育目的论。28.简述人为什么具有可教育性。29.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30.简述教师素养的知识结构。
31.简述西方古代斯巴达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5.简述教师素养中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2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28.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9.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2.高等教育学全 篇二
如果能够实现基层施工厚度超过20cm且能全幅一次性摊铺完成,就能很好地解决结构层板块整体结构性差和并机中缝离析等问题,对高等级路面摊铺施工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在国内某路基层施工中,探索采用了超厚基层(厚度36cm)、全幅一次性摊铺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关键要解决离析和超厚压实问题。
1 离析问题的各种现象
对于全幅摊铺中出现的离析现象,主要出现在路面面层施工中,基层施工中有时也会出现。我们对各类摊铺机的综合性能和施工情况反复研究,发现摊铺路面产生的离析有下列三种情况:横向离析;竖向离析;纵向离析。其中横向离析最容易产生,危害程度也最大。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路面面层的摊铺中,一次性铺宽12m以上时,现行的摊铺机械极易产生离析,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 离析问题的分析
2.1 横向离析形成的原因分析
横向离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螺旋布料机构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抛扬,这种离心力的作用造成大粒径粒料容易被送往两边,摊铺越宽,就易出现两边的混合料粒径越大的状况,离析也就会越严重。
现有摊铺机在宽幅摊铺时集料最多只能埋螺旋叶片三分之二,工作时一般是半埋螺旋。只有螺旋高速旋转才能满足大量输料的需求。
2.2 竖向离析产生的原因分析
竖向离析的原因是螺旋料槽上部大粒料沿开口处向下滚落,这一现象发生在螺旋前挡板离地间隙调节偏大且料槽中缺料的工况下,以及螺旋外端料槽前方的卸荷口处,由于大粒料沿着螺旋前挡板的间隙和卸荷口处向下滚落,结果造成大粒料滚落于摊铺下层。
2.3 纵向带状(片状)离析原因分析
受结构设计的影响,中缝处和螺旋支撑点处产生纵向带状离析。国内外传统摊铺机,在半埋螺旋布料器(或混合料埋螺旋布料器少于三分之二)输料的情况下,由于螺旋布料器高速旋转物料抛扬,造成摊铺宽度越宽,纵向带状、片状离析越严重。如满埋螺旋输料,减少了离析,但又易产生了螺旋支撑点处的纵向竖向离析。
2.4 离析的危害性
离析使表层大粒径粒料相对增多,缺少中小粒径粒料作填充,在载荷多次冲击下,水损害与冲击挤压损害相结合,致使面层龟裂渗水,造成早期坑洞车槽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路面使用寿命。
3 离析问题的解决
面对难题,在该高速公路施工中我们采用陕西中大集团的DT1600型多功能摊铺机,采取以下措施,解决离析问题:
3.1 解决横向离析问题的措施
摊铺机通过合理设计反向叶片、料槽宽度、螺旋支撑,改善输料阻滞现象。施工中通过加大输料量,降低螺旋转数,满埋螺旋布料器低速输料,使大小粒料低速均匀输送,确保摊铺层全宽度范围内粒料均匀,避免横向离析。
3.2 解决竖向离析问题的措施
施工时混合料满埋螺旋布料器施工,根据摊铺厚度和材料不同,该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前导料板的间隙可随机适度调整,减少粒料向下面层滚落,使摊铺层厚度范围内粒料均匀。同时前导板下部采用弹性橡胶板结构,可以将离地间隙调为最小且利用弹性板的外张效果减小螺旋的输料阻力,以避免竖向离析。
(1)混合料满埋螺旋布料器施工
施工中时 混合料满埋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前导料板的间隙可随机适度调整,避免了料槽因缺料在螺旋与前挡板之间产生的粒料滚落斜坡。
(2)采用弹性橡胶板结构设计
DT1600型摊铺机前导板下部采用弹性橡胶板结构,可以将离地间隙调为最小且利用弹性板的外张效果减小螺旋的输料阻力。
3.3 解决纵向离析问题的措施
中大DT1600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可自动实现多级调整,对摊铺层表层的粒料起到再次连续搅拌作用,使摊铺层厚度方向上粒料均匀,以避免纵向带状(块状)离析。
DT1600在链轮箱左右(中缝处)根据需要各加装一组角度可调数量可变的反向螺旋叶片,如图1所示。根据摊铺厚度和材料的变化来调节反向叶片数量和角度,使大小粒料能均匀向螺旋链轮箱下方填充,保持摊铺层中缝处混合料均匀、充足、密实,以避免纵向带状(片状)离析。
4 超厚度压实问题的解决
在国内某高速公路施工中,我们采用中大YZ32型全液压振动压路机进行超厚全幅一次性碾压,该机超大吨位,超大激振力,该机工作质量为32t,最大总作用力800kN(80t),通过实际施工来看超厚压实效果很好,能有效地解决超厚压实问题。
施工中辅助机械为单钢轮22t振动压路机一台。
(1)在K22+750~K22+980段采用第一种碾压方案(共8遍):
22t振动压路机以1.5~1.7km/h的速度静压第一遍;22t振动压路机以1.5~1.7km/h的速度振压第二遍;32t压路机以1.5~1.7km/h的速度小振第三遍;32t压路机以1.7~2.0km/h的速度重振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22t振动压路机以2~2.5km/h的速度振压第七遍;静压第八遍收光。
(2)在K22+980~K23+220段采用第二种碾压方案(共7遍):
22t振动压路机以1.5~1.7km/h的速度静压第一遍;然后以1.5~1.7km/h的速度振压第二遍;32t压路机以1.5~1.7km/h的速度小振第三遍;以1.7~2.0km/h的速度重振第四遍及第五遍;22t振动压路机以2~2.5km/h的速度振压第六遍;静压第七遍收光。
经过现场检测确定2种压实方案效果都很好,压实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在大规模施工中采用第二种压实方案,即32t压路机振压3遍即可。
5 超厚压实的检测
在养生7d后取芯的情况来看:K22+750~K22+980段内芯样厚度分别为30cm和33cm,芯样完整,底面与底基层结合部密实,无缝隙;K22+980~K23+220段内芯样厚度分别为36.3cm和39cm,厚度36.3cm芯样与底基层结合部无松散,但局部有孔隙,厚度39cm芯样与底基层结合部有1.5cm厚松散层,而且孔隙较多。
从以上分析得出:对于使用中大YZ32型振动压路机,其压实厚度极限在36cm,超过36cm时底部会出现松散层,取芯很难取出完整芯样。而当压实厚度小于36cm时,YZ32型振动压路机碾压3遍即可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取芯基本能取出完整芯样。
6 结论
我们对该高速公路超厚全幅一次性摊铺和其它高速公路项目并机分层摊铺两种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1)可以提高工程质量
全幅一次性摊铺使基层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块结构,只要密实度达到要求(即98%以上),相对于两次分层摊铺来说,其抗拉伸、抗冲击强度可以提高80%以上,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推迟路面早期的下沉,以及车辙形凹陷、分裂脱落、坑洞等常见病的产生。对于提高公路路面质量,延长公路寿命有很大的帮助。
(2)可以缩短工程周期
按铺筑10km的基层来计算,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超厚全幅一次性摊铺每天能铺筑500m(12m宽度),施工10km的基层需要20个工作日;并机分层铺筑每天可以铺筑700m,施工完10km的基层需要30个工作日,可以有效缩短工期10d。
摘要:结合某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实践,利用陕西中大DT1600摊铺机,探索路面基层超厚、全幅一次性摊铺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等级路面,超厚基层,全幅一次性,摊铺
参考文献
3.高等教育学全 篇三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材;全导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98-02
导数概念是微积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现行高等数学教材中主要讲述一元函数的导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方向导数、复合函数的全导数等概念。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导数概念是微积分学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完成与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基于对高等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与学两方面反映出的问题的总结分析,笔者认为现行高等数学教材中关于“全导数”概念的命名有值得商榷之处。
数学思维的突破点为数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会“重演”它的发展经过。因此,就数学教学过程而言,学生就会有一些问题:“全导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如何理解“趋近于”?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认真研究数学的发展历程,站在哲学的视角去认识导数。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了解导数的概念,还能够帮助构建准确的数学概念。
回想导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从中得知导数的内涵要早于极限的内涵,就像积分要早于微分一样。大多数人都知道,于古时候的穷竭法里已有积分内涵的萌芽,然而积分的内涵与方法差不多是和近代力学一起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其也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的《高等数学》(第四版)中关于“全导数”概念的表述为:将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推广到多元复合函数的情形。定理:如果函数u=j(t)及v=ψ(t)都在点t可导,函数z=?(u,v)在对应点(u,v)具有连续偏导数,则复合函数z=?[j(t),ψ(t)]在点t可导,且其导数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中的导数称为“全导数”。用同样方法,可把定理推广到复合函数的中间变量多于两个的情形[1]。目前国内高校选用较多的一些新编高等数学教材中大都沿用这种表述[2]。
对于高等数学教材中导数概念的定义具有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微积分是将极限理论作为理论前提的,极限运算为微积分运算的一种方法,学生只有掌握好极限,才有可能将导数知识学好;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极限理论的学习一直为微积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这种定义,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1)与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概念相比较,这种“全导数”仅仅是针对多元函数中复合函数求导数的一种特殊情形提出来的。就复合函数而言,复合过程比较复杂,有一元函数与多元函数、多元函数与多元函数,中间变量的个数为两个以上等情形。而上述“全导数”定义中的复合函数只是一个自变量的函数,只不过同一层次的中间变量多于两个,本质上讲这种复合函数仍然是一元函数。仅此原因就引出“全导数”概念,其理由是不充足的。
2)命名中“全”字的汉语意义中,有“全面、全部、全体”等含义,用来表述一种特殊情形下的导数,逻辑上直觉表现为“定义过宽”。这种“全导数”概念与一元函数的导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方向导数、全微分概念的逻辑关系难以界定[3]。
3)反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导数、偏导数、方向导数、全微分等概念会形成障碍。
①由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函数变化率就是导数。基于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教材中一元函数的导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方向导数的定义都是建立在极限理论基础之上,这些概念的一致性是显然的,而所谓“全导数”概念并不具备这种一致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导数联系起来,教师虽然可以对此做出解释,却陡增节外生枝之感。
②全微分概念是多元微积分学中又一重要概念,教材中重点讨论偏导数与全微分之间的关系。由于所谓“全导数”概念的提出,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其与全微分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解释,以解学生想当然地将全导数与全微分联系之惑,否则对于顺利理解全微分概念势必形成干扰。
通常情况下,不可以用函数?(x)于x1的极限求出?(x1)。如果?(x)在x1连续,然而导函数却不同,即使条件不强也能够这样做。定理:假设函数?(x)于区间[x1,x1+k](k>0)里连续,并且当x>x1时导数为有穷?(x);如果?(x1+0)是存在的,那么导数?(x1+0)=导数?(x)。经过证明发展,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方面的意义:导函数于某点的单侧极限存在,那么此点的同侧导函数一定会存在;如果该左右极限均相同,极限就为此点的导数。这表明导函数的极限能够求解导数值。该种方法在点比较特殊的时候,导数很难求出来,然而采用导函数单侧极限来求解就比较容易。
第二方面的意义:如果某点的导数是存在的,那么导函数于此点的左右极限均在而且相同,这也说明导函数不可能存在跳跃间断点。也可以说,存在跳跃点的函数是不存在原函数的,也就是不可能为哪个函数的导函数。这表明含有跳跃点的函数是不可能求出不定积分的。
综上所述,究其原因是由于“全导数”概念的命名形成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重新命名高等数学教学中导数的概念;另一种方法就是不命名,仍叫其原来的名称。作为教材中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内容,如果将导数命名为“复合导数”,不足以表达所有复合函数的导数,似为有些不妥。笔者认为,联系高等数学的教学实际,为了突出并顺利地理解掌握一元函数导数、偏导数、方向导数、全微分等有关概念,本着教材编写中删繁就简的原则,避免小题大做,只将其作为“链式法则”中的一个导数公式即可,不必做“全导数”的命名。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0.
[2]郭桥,资建民.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33.
4.《高等教育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篇四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教育学》是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用于广西各高校的新增教师及部分转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有助于高校新教师在上岗之前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活的基本内容,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研究观;又能够从微观上了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等基本情况,为高校教师自我修养的提升和逐步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尽快适应高校教师角色,完成角色转变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探讨高等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它理论性强,却又与高等教育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教学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高等教育学是学好其它几门培训课程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达到以下目的:
1.学员掌握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即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规律和原则等。
2.学员形成先进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教育功能观、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
3.明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之后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尽快实现由学生角色向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4.学员养成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意识和兴趣,为今后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并掌握高校教学、科研、德育等活动的原则、操作技能和方法,努力使自己既成为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成为培养人才的行家。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教育的内涵、构成要素;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特征;理解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了解高等教育的结构。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实施举措。
讲授内容:
1.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构成要素。2.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的特征。
3.高等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目的。
4.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5.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高等教育结构的内容。6.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实施举措。
重点: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的特征;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难点: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的特征。
第二讲 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理论讲授2学时)了解西方和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讲授内容:
1.萌芽时期的高等学校。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教育的特点。近代大学教育的转向。工业化社会的高等学校。
3.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难点: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第三讲 高等学校的职能(理论讲授2学时)理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理解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讲授内容:
1.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变。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
2.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重点: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难点: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变;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第四讲 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任务;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了解大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处理高校师生关系。
讲授内容:
1.高校教师的概念。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高校教师成长的途径。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
2.学生的本质。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的特点。
3.高校师生关系的具体内容。高校师生之间“主体间性”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重点: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高校教师成长的途径;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学生的本质;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大 学生的特点;高校师生关系的具体内容;高校师生之间“主体间性”关系。
难点:学生的本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五讲 高校教学活动的内容(理论讲授2学时)
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理解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了解关于教学内容与组织的不同观点;了解高校课程的组织;关注高校课程的改革。
讲授内容:
1.教学内容的内涵。课程的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2.关于教学内容与组织的不同观点。
3.高校课程的类型。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4.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现状。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重点:教学内容的内涵;课程的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现状;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难点: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现状;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六讲 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特征;理解高校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深刻领会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理解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了解高校教学的任务、方法。
讲授内容:
1.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高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高校教学活动的“中间过渡性”特征。
2.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
3.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说课的概念、内容、准备。
4.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高校教学活动的策略。5.高校教学的任务、方法。
重点: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高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备课;上课;说课的概念、内容、准备;高校教学活动的策略。
难点:高校教学活动的“中间过渡性”特征。
第七讲 高校教学活动的评价(理论讲授1学时)
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理解教学评价的原则;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了解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理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讲授内容:
1.教学评价的内涵。教学评价的要素。与“评价”相关的若干概念的辨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2.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的类型。
3.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4.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重点:教学评价的内涵;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原则;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难点:与“评价”相关的若干概念的辨析;新兴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第八讲 高校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教学口语、板书、体态语言教学基本功;了解提问这一教学基本功。
讲授内容:
1.教学艺术的概念。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教师口语的作用。教师口语的分类。教师口语的要求。教师口语的锤炼。
2.板书的作用。板书的类型。板书设计的原则。
3.体态语言的概念。体态语言的分类。教态的特点。教态的功能。运用教态的要求。4.提问的过程、类型、要求。
重点:教学艺术的概念;教师口语的要求;教师口语的锤炼;板书设计的原则;运用教态的要求。
难点:教师口语的锤炼;板书设计的原则;运用教态的要求。
第九讲 高校科研的一般概述(理论讲授1学时)
了解高校科研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我国科研现状与发展;理解高校科研的类型;理解高校科研的原则。
讲授内容:
1.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2.高校科研的宏观背景。高校科研面临的挑战。高校科研的发展目标。高校科研的政策措施。
3.高校科研的类型。
4.高校科研的价值追求。高校科研的基本原则。
重点: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高校科研面临的挑战;高校科研的发展目标;高校科研的价值追求;高校科研的基本原则。
难点:高校科研的宏观背景;高校科研面临的挑战。
第十讲 高校科研的程序与方法(理论讲授1学时)
理解高校科研的步骤与方法;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理解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措施;了解高校学术失范的表现、原因及防治。
讲授内容:
1.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高校科研的步骤。高校科研的具体方法。2.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3.高校学术失范的具体表现、主要原因及防治。重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难点:实验研究法。
第十一讲 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理论讲授1学时)
了解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内涵、特点、形式、内容;理解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意义。
讲授内容:
1.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特点、形式。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2.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3.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意义。
重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内涵、特点、形式、内容。难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第十二讲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活动(理论讲授1学时)
了解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具体做法;理解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讲授内容:
1.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具体做法。2.理解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重点: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具体做法;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注重 课堂师生互动;注重联系学员原有的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答疑和质疑
1.答疑和质疑:每节课结束前留点时间给学员提问,教师答疑。此外,课间也应该给学员答疑解惑。
2.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
四、教材及建议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王彦.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二)建议教学参考书
5.高等教育学2 篇五
绪论
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二为高级教育,出读写训练外,还有文法、苏美尔文字等
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以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雅典大学:通常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国殷周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等次的学问传授中心。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非正式的教学形式。
(二)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
主要指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和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行会组织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学术活动组织的最重要影响力量。在中国汉代的太学为高等教育从萌芽走上雏形奠定了基础。书院教育是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中国书院为近现代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浇铸了初始模型。
(三)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
始于文艺复兴默契和资产阶段革命初期。
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家哥勒16世纪初创办了圣保罗学校,成为新型文法学校的样板。
(四)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
从单一走向多样。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突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可言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
赠地学院。提出为教育服务社会。初级学院,研究生院在美国的诞生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一)规模化。马丁·特罗三段论。精英、大众和普及
(二)中心化
(三)综合化。科学与人文结合
(四)国际化
(五)职业化
(六)终身化
(七)多元化 第二节 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我国汉代编撰的《礼记》、《大学》《学记》都有关大学教育的论述
一、个别研究阶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俄国皮洛戈夫的《大学问题》,美国哈帕的《高等教育的倾向》
二、组织研究阶段。1880年法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正轨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三、系统研究阶段。198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夏大高教所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颧骨哦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1986年7月夏大高教所又被批准为全部哦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
第三节 认识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二)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三)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984年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全国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反思批判法 体悟总结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本质 第一节
教育与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功能:
1、高深学问选择、传递和创造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三个明显特征: 稳定性、潜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二、我国高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1、层次结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2、科类和专业结构
3、形式结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举。
4、地区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
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
1、培养人才。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
2、发展科学。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通过研究进行教育和教学与科研统一。
3、社会服务。林肯的莫里尔法案,求实精神注入大学办学思想和实践中。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新知识,新科技,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
1、培养人才
2、发展科学
3、社会服务
4、职能的新发展。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本体职能,发展知识是高等学校的附属职能、服务社会是其附属职能。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人的主体性 人本身的自然力,为主体所掌握并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对实现主体活动目的的起积极作用的情感和意志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就是人的主体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实践主体性
2、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阶段为主阶段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期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智慧
2、心理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
3、道德品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4、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
1、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
2、师生关系比较淡漠
3、师生关系有些异化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赫尔巴特为代表认为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主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2、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
主导——主体论即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流行的一种观点。
3、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
三、创设高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
1、教育质量的前提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
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民主与平等
2、交流与理解
3、自由与宽容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育
第一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
1、高等学校学科分类及特征
科学是进过或经历论证的知识,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上是指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是一种教育尸体。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相应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2、专业设置的原则
超前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结构优化原则 宽口径原则 发展特色原则
二、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1、高等学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第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高等教育一直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探求高深学问为主要任务
3、高等教育是在青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在心理、身体发展趋向成熟时期所接受的更高级的专业教育。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1、教学计划及其修订
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教学计划规定教学科目、学科的顺序、各门科学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
修订: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
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
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
2、教学大纲及其编制
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科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
1、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2、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
3、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4、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
5、符合学生事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6、文字精炼,语言明确。
四、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教学内容与课程
p151 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课程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质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2、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适时原则 完整原则
发展学生个性原则 宽口径原则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一、教育过程的概念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学习主体性逐渐增强
3、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4、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相长规律
2、教学与科研互动规律
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三个典型环节:
1、备课
2、课堂教学
3、考核评定
三、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互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知有机统一的原则
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高扽各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1、又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归纳法、推理法、演绎法等逻辑抽想法
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6 1 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讲习知识方法与训练智能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三、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举隅 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 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4)科研训练法。
1、发现教学法。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1)确立学生兴趣问题。2把问题分解成若干有联系的提问。3)提出可能的答案。4)搜集和组织有感资料。5)钻研和讨论这些资料。6)证实结论
2、问题教学法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2)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活动
3)提出新问题
3、研讨式教学法
第一阶段
探索阶段。1)确定研讨课题
2)查阅资料
3)从已确定的课题或问题出发进行研究,调查,实验,论证。4)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
报告讨论阶段。1)设立研讨式教学的筹备小组。2)向全班宣告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的程序。3)进行小组专题报告和讨论。4)各小组代表向研讨全体做报告。5)教师或召集人进行总结。
4、掌握学习
5、学导式教学法
6、个性化教学
四、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的发展
1、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校园
2、开发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
3、构建了先进的教育网络系统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一、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程序
1、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预测教学结果 2)确定学生起点状态,分析学生原知识结构水平3)分析学生起点状态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结构 4)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 5)如何对教学结果评价 6)分析教材
二、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与内容
1、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2、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分类
1、教学评价的内涵
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评价的对象。整体教学水平评价、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单项评价等 2)按评价主体分。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3)按评价时间和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5)按评价的性质分。需要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量性评价。
四、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1)管理作用 2)导向作用 3)鉴定作用 4)激励作用 5)改进作用
第五节
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一、教学风格及其意义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念,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二、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 1)独特性 2)多样性 3)稳定性 4)发展性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1)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 2)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培养乐教精神
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基本功提升
注意扬长避短
定向发展
把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第六节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理论 1)自上而下的模式 2)自下而上的模式
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教学改革国家化趋势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教学趋势个性化 4)教学管理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1、内部意义 1)人才培养意义 2)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3)学科建设意义 4)经费筹措意义
2、外部意义
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2)服务社会
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
2)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 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开展教育科研研究
第二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一、高等学校科研研究的类型
1、从课题来源分
自主性研究和立项课题研究
2、从课题性质分
理论性研究。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
实践性研究。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二、高等学校科学按就课题申报 1)科研选题
1、基础研究选题主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选题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基础性应用研究选题以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相结合。
2、科研选题的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
3、科研选题的步骤。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阅读文献,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2)项目设计
申报项目命题。灵魂、核心、主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项目组成人员
合作单位选择
项目研究基础
项目立项依据
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项目意见填写
第三节
高等学校科研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第八章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第一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一、对办学方向的意义
二、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
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一、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
1、美国都市大学
美国都市大学也称合作大学,相互作用大学,始于20世纪中期,80年代末。其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shequ 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努力。
2、专业发展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pei样过程中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氛围的浓厚。
二、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1、大学做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一、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1、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将教学服务定义为:教学服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传播,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不拘一格的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
2、科研服务。指高校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提供直接支持,如进行基础研究的应用性开发、参加国家或地区的联合科研攻关项目或直接为企业或农村提供科技咨询等。
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信息库”“思想库”,同时也是地区的资源中心,集中了一个地区最先进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等。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政策支持
2)法律保障和约束 3)资金鼓励
2、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 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
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九章
高等学校管理
第一节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一、高等学校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 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运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
1、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 1)高等学校的校长。
高等学校的校长通常也是学校对外的法人代表,负有对高等学校全面管理的职责。
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和任命方式,因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在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中,校长作为对全校工作的全面负责者,需要配社一定的助手 国际上不少大学校长的活动,重点在于学校办学资金的筹集。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利机构
董事会
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模式
1)科层制模式。学校实际决策权利倾斜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2)学术团体模式。决策权利倾向于学校学术人员。3)双重组织模式
3、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
1)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
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71-1976年的党委“一元化”领导
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85-1989年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
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 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 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3、高等学校组织结构与校内管理机制 1)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与系统特性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从功能上划分,分为决策领导结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
在管理层次上,有的分为校、系两级,有的则认为校、院、系三级或校、系、教研室三级。
管理权力结构上,高校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2)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
组织结构的学科性和国际性。内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与一定的科学结构相关的。
组织目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组织成员活动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二)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内部管理的中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第二节
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及特性
一、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管理主体
(二)管理客体
(三)管理方式
(四)管理目的
(五)管理环境
二、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组织的松散型
(二)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三)、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四)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五)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三、高等学校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
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一、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体系
(一)一般管理原则
1、系统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
3、反馈原则
4、能级原则
5、封闭原则
6、动态原则
7、激励原则、8、弹性原则
(二)学校管理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学校管理原则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二、高等学校管理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二)教学管理
(三)科研管理
(四)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学制概述
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学制的建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三)学制的建立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二、国外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一)、美国高等学校学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已成了三级结构,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生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年限和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二)日本高等学校学制
1、短期大学
2、高等专门学校
3、本科大学
(三)法国高等学校学制
1、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
2、大学。综合性大学。
3、大学校。属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四)、德国高等学校学制
1、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
2、大学
(五)英国高等学校学制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
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形式结构,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从层次结构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一)全日制高等学校
1、普通高等学校(1)高等专科学校(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
2、职业高等学校
(二)成人高等学校
第二节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一)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
2、有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的相结合的方式
4、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收费制度是指国家本着成本分担的原则,由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自己承担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择业。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
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宏观调控者、市场引导着、人才需求规划者和信息服务与咨询者
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5、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建设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等学校需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一)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二)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三)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四)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五)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六)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二、教师聘任制和资格制度
(一)教师聘任制。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来聘任教师。所谓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就是要使教师和学校双方变人生依附关系为平等的合同管理。
(二)教师资格制度
1、教师资格制度的性质及其与教师聘任的关系问题。教师资格制度的本质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知识教师聘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具有教师资格的人能否被安排担任教师工作还要受教师编制】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科、地区分布、职务等方面结构和个人实际水平及特长等方面职业
三、确立三大理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前提 确立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立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 确立中西交融的师培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联系起来构成了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问题。学科建设抓哟是从科学和学术意义上说的,专业建设是从教学学意义上说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结构,单门课程建设。
一、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
(三)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
二、学科、专业建设方略
(一)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二)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
(三)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三、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及其评价
(一)课程建设的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重视课程管理
(二)课程建设的评价
课程建设评价的过程(自由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职责 课程建设评价的原则
课程建设评价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硬件与软件建设的不同特性;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评价问题;校际之间差距)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
一、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一)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三)共享也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学校教学、试验装备建设、(一)合理规划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基础
(二)强化项目管理是教学、时间装备建设的关键
(三)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保障
(四)健全管理制度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保障
三、高等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一)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
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新能力的练兵场
学生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养成所
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三)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管理
第四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及意义、是指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
物质文化层
观念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方式文化层
二、校园文化的意义
1、校园文化辐射社会精神文明
2、校园文化养成大学生素质
3、校园文化奠基教育现代化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1、认同与超越
2、交融与批判
3、吸收与辐射
4、教育与自我教育
5、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
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目标;
2、启迪智慧;
3、塑造人格;
4、规范行为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共创校园精神
(二)发展智能结构
(三)培养健全人格
(四)丰富业余生活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发展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
(二)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
(三)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是否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规律。
1、高等教育的超前性。首先成立广泛参与的规划机构,其次,正确的预测是高等教育规划超前的基础;再次,正确处理预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预见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高教发展的客观规律。
2、高等教育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彼此独立,各具特殊效用,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高等教育功能的整合效应。
3、高等教育的全面性。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密切相连
(二)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
(三)质量关与发展观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大中哈uyouyige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道道15%---50%。马丁·特罗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的规律。15%以内为精英阶段
15%--50%以内为大众阶段 50%以上为普及阶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1、办学主体多元化
2、高教结构多样化
3、专业设置多样化
4、民办高教规范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1、活动方法
2、能力方法
3、精神气质方法
4、过程方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国际化的教育概念
2、国家化的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4、人员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要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高等教育各个层面,从而使教育自身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
(一)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
1、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
2、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
3、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现代化
4、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1、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
2、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
3、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
(三)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一、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发展
19(一)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举措
1、首要的是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2、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3、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
二、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职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就其运转来说都离不开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参与。
当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条件,创新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实干,敢于承担风险,乐于交流以及对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等品质。
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还以其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的便利、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环境等特殊的又是。
三、思想观念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整个高等教育所持的系统看法。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观念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中某个主要部分或缓解所持的看法。
6.高等教育学2 篇六
2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技术人才;B.学者;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
2、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
3、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
4、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A.专科教育;B.博士后阶段;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
5、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
A.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B.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C.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D.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
6、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做到()。
A.追求同质化; B.避免过度综合化;C.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D.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
7、教育的基本规律涉及到()。
A.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C.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D.A和B8、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9、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业的一种;B.一种专门职业;C.学术性职业;D.实践性专业
10、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
11、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
1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应是()。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
13、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A.思维力;B.学习目标;C.记忆力;D.兴趣
15、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6、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因材施教;D.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17、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
A.学、问、思、辨、行;B.学、辨、问、思、行;C.问、学、思、辨、行;D.学、问、辨、行、思
18、主张学习是个体随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9、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
A.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B.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
C.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D.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1、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
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22、对于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当理解为()。
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
B.学术型人才的劳动是高水平的,而应用型人才的劳动是低水平的;
C.学术型人才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应用型人才偏重于知识的应用;
D.高校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
23、根据工作方式和任务,可以将人才划分为()。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
24、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
25、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26、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
27、高校课程改革中,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B.跨学科选课;
C.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D.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28、高校课程改革中,牛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B.跨学科选课;
C.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D.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29、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提高教学效率;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C.因材施教;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30、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
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31、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
A.外适质量;B.个适质量;C.内适质量;D.控制质量
32、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
33、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34、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
35、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传承文化
36、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38、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
39、高校战略规划的核心是()。
A.战略分析;B.确定战略目标;C.实施战略;D.评估战略
40、教师绩效考评的首要原则是()。
A.客观公正;B.分类考核;C.注重实效;D.科学合理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高等教育民主化表现在()。
A.入学机会均等;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C.开设选修课程;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
2、中世纪的一些著名大学主要出现于()。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希腊
3、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
A.形成职业观;B.更好地理解高校;C.认识高等教育;D.形成专业发展观
4、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力量是()。
A.国际因素;B.市场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D.高校自主办学
5、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包括()。
A.停止高等教育大众化;B.继续逐步扩大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总体发展规模;
C.提升博士教育质量;D.培育专科教育特色
6、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
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
7、从西方中世纪起就已存在的古老专业是()。
A.医师;B.教师;C.律师;D.牧师;E.工程师
8、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
9、基本的学习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A.注意定向阶段;B.获得和保持阶段;C.练习和强化阶段;D.迁移阶段
10、对于高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培养目标体现为一种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标准;B.培养目标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
C.培养目标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育人标准;D.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
11、高校培养目标的作用包括()。
A.定向作用;B.调控作用;C.评价作用;D.引领作用
12、科学主义课程思潮对大学课程带来的变化有()。
A.促使大学内容学问化;B.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转变;C.促进大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
D.促进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E.促使大学课程注重经典
13、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应着重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A.优化校园物质环境;B.大量开设选修课;
C.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
D.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E.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
A.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B.师生教学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D.更加强调间接知识的学习
15、多媒体课件按功能主要可以分成()。
A.讲授模式;B.自学模式;C.讨论模式;D实验模式
16、美国学者博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观,认为学术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四种形式,分别是()。
A.发现的学术;B.讨论的学术;C.综合的学术;D.应用的学术;E.教学的学术
17、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类型和方式主要有()。
A.教学性服务;B.科研性服务;C.综合性服务;D.社会性服务;
E.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
18、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形式()。
A.直线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平衡型组织结构;E.矩阵式组织结构
19、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核心是()。
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
20、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以下哪些方面的需要()。
A.生存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爱的需要;D.获得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
2、北京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3、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古代书院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衰落。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构成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5、大学的科研职能源自美国哈佛大学。
6、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日趋成熟。()。
7、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范围。
8、大学生权益就是取得高等学校学籍的在校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作为的方式,以及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方式实现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
9、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坚持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从静听、受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自觉自律的活动主体。
10、高校培养目标是一成不变的。
11、改变人文教育落后状况的主要措施是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12、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3、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有机联系。
14、案例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习等教学方法进行的。
15、高校师生在教学关系上具有绝对独立性
16、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17、高校科研经费属于消费性支出。
18、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其学术性。
19、高校战略管理在本质上是对高校发展方向及未来环境适应性的把握。
7.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关系 篇七
一、高等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
1. 哲学对高等教育学的哺育:“人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哲学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世界等方面“最一般”的学科。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都在哲学家的思考范围内。对于哲学, 狄尔泰曾指出, “任何真正的哲学的繁荣和宗旨都是要使教育学成为广义上的关于人的形成的学说。”[3]从“哲学的繁荣和宗旨”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就是一门以人为核心和根本的学科。如此, 哲学就为高等教育学的存在奠定了“人学”基础。之所以如此说, 是因为高等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首先必须对人以及人的本质形成基本“洞见”, 而哲学恰恰能为高等教育学提供“人”方面的知识。在哲学史上, “人”的形象问题先后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人”, 到16世纪的“自然人”, 再到18世纪的“理性人”、19世纪的“社会人”以及20世纪初“文化人”的变动。这些变动引发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从培养牧师转向培养哲学王, 又转向培养科学家、人文学者等。实践已证明:哲学中关于“人”的知识一旦变化, 高等教育学关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知识就需要调整。
进一步地, 哲学不只向高等教育学提供了人才培养的“现在目标”,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将来目标”, “将来目标”成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中“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人的问题,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个人做事只是出自“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 处于自然境界;做事出于功利要求, 处于功利境界;做事出于服务社会, 处于道德境界;做事符合整个宇宙的法则和人类的利益, 就达到最高的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中,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 后两者是精神的产物。”[4]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观为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也为高等教育的育人活动提供了具体目标指向。在当代, 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正在走向“普及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参与经济社会生活, 因此, 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方面将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应努力将受教育对象培养成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如果由大学培养的人才都只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 那么, 高等教育就没有履行好职责。所以, 高等教育学应把哲学中关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 并对如何实现此目标规定具体内容和活动。就此而言, 哲学为高等教育学如何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知识养料。
2. 高等教育学对哲学的反哺:“实践”并“拓展”哲学命题。
从知识性质看, 哲学是一门形而上的学科,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形而下的学科。形而上的学科意味着该学科的知识抽象性较高, 一定程度上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形而下的学科意味着该学科的知识具体性较高, 一定程度上充满着现实主义色彩。因而, 哲学中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预设目标能否实现都需要高等教育实践的检验以及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归纳, 这种“检验”和“归纳”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学对哲学的反哺。例如, 哲学史上曾有关于“理性人”的假设, 这种人性假设一度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理论;然而实践中发现, 理性尽管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但人除了理性之外, 还具有感性、冲动等属性, 完整的人应是集理性、感性于一身的人, 而不能因为对理性的追求而忽略甚至否认其它属性的存在和发展。最终, 大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只重视对受教育对象理性方面的培养, 而且兼顾其它属性的培养, 从而深化了关于人的认识。由此可见, 哲学中关于人的“形而上”的知识是否科学正确, 有赖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检验。通过检验和归纳, 高等教育学形成了关于“人”的完整知识, 修正哲学中“理性人”的理论假设。
此外, 哲学虽然提出了关于人的发展目标预设, 但目标如何具体化、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步骤、实现路径应是怎样等内容需要高等教育学进行创造。这种创造就体现了高等教育学对哲学的反哺。举例来说, 马克思哲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如何落实到高等教育实践中?这需要高等教育学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细化, 提出具体化的内容以及可操作的方法、路径, 形成可行性的行动方案并落实于实践。这种具体化的内容和行动方案就是高等教育学“自我创造”的知识, 而非由哲学自动生成。显然, 这种知识是对哲学理论的具体化拓展, 为哲学注入了新的知识养料。
二、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 心理学对高等教育学的知识输出:“人”内心发展的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 探寻心理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高等教育学则是关于高级专门人才如何教育和培养的学科。所谓教育, 简约地讲, 就是“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相比之下, “内得”比“外得”更重要。因为在本质上, 教育 (人才培养) 就是个人将“外得”内化于身心而“有所得”的过程, 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内化”是一种心理活动, 存在着一般规律。如果人们能够掌握这种心理规律, 依规律来指导内化的过程和各个环节, 那么人才培养过程就具有科学性。就此而言, 心理学能为高等教育学提供人的内心生长、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促使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有效。在历史上,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视为“科学教育学”,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借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构筑教育学的理论, 从而使教育学具有科学性。
这里有必要指出, 不能盲目认同个别研究者提出的“用心理学取代高等教育学”的观点。首先, 心理学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人的内心活动方面的知识, 人的心理活动只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中涉及到的一部分内容而非全部, 而高级人才的培养还涉及到生理、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心理学无法取代高等教育学。其次, 心理学无法对高等教育事实的原因和结果作出充分解释, 而这一点是开展教育活动最关键的问题。有学者指出, “心理学对教育领域现象的研究, 即使是学习心理的实验研究, 不过是对心理或教育心理事实进行实验研究, 它的成果对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来说, 也还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知识。换句话说, 这种研究并没有承担起对教育的责任, 并没有描述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事实的因果关系。”[5]另外, “解决教育问题的技术, 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技术科学等提供, 而价值方向的澄清和指明, 必须由教育学者来进行。”[6]不难发现, 实践中只有高等教育学才能对高等教育事实因果关系进行说明, 对高等教育核心问题进行处理, 而其他学科对此是“乏力”的, 就此而言, 高等教育学不可能为心理学取代。
2. 高等教育学对心理学的知识供给:特殊情境化的心理知识。
心理学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心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发展。自心理学17世纪建立以来, 学者们只敢宣称他们“有限度”地获得心理活动的知识, 大致掌握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有学者就指出, “心理学一般都会谈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据称它反映了人的遗忘规律, 但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知道一个孩子在某一天内到底遗忘了多少知识。因此, 任何对这遗忘曲线的运用都是近似的、非完全的。”[7]就此而言, 心理学要进一步发展, 就需要关注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群的心理活动现象, 为心理学增添新的、具体化的知识, 为深化对心理学一般规律的认识添加更多的“脚注”。毫无疑问, 高等教育学能够为心理学提供特殊情境化的心理知识。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例, 在大学课堂中, 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如何互动、大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情境化”活动与中小学的课堂迥然不同。这是因为, 大学主张学术自由, 师生在知识探索方面具有平等权利, 大学生与大学教师容易形成民主平等式的师生关系, 相比之下, 中小学尤其小学更多呈现出教师权威主导式的师生关系。另外, 大学主张学习自由, 大学生学习知识是在外在约束力相对较弱的氛围下进行, 以利于探究新知识。相比之下, 中小学学生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具有较强的外在约束力。就上例而言, 大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互动、大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特殊现象正是由于高等教育学中“学术自由”、“学习自由”理念的践行造成的。在此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特殊场域中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心理活动方面的素材。这显然有利于心理学进一步探索心理现象, 深化对心理运行规律的认识。
三、高等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 社会学对高等教育学的贡献:“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对社会学而言, “公平”是其核心价值追求, “关系”思维、“系统”思维是其观察社会问题的独特方式。高等教育学则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发展。有学者指出, “人是社会化的知识动物, 也是社会化的符号系统”[8]。高等教育中的人活在一定社会中, 所以高等教育学需要社会学的知识。另外, 就“物”的角度来看, 作为一种社会事业, 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 所以高等教育学也需要社会学的知识。
具体而言, 在人的发展层面, 社会学为高等教育学提供了人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高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高校中的每个人、每群人都处于某种“社会地位”, 扮演某种“社会角色”。如何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应保持什么关系, 这些都需要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事实上, 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和组织理论就被高等教育学引进, 应用在高等教育实践中, 从而使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人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和状态, 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保驾护航。在社会事业层面, 社会学为高等教育学提供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知识。举例来说, 如果高等教育学没有学习运用社会学的公平理论, 那么, 在指导高等教育发展时就可能疏于考虑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问题, 这样, 高等教育就可能成为拉大阶层差距、引发阶层对峙和社会动荡的工具。反之, 高等教育学能把社会学的“公平”理论运用于高等教育实践, 就会重视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并提出有效措施加以保障, 这样, 高等教育能够在促进阶层流动和分层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 高等教育学对社会学的回报:“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份。
美国学者查尔斯·维斯特指出, “大学的存在, 是为了向后代传授知识, 并产生新知识、新思维、新见解。”[9]可见, 大学和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基于此, 关注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应把大学以及高等教育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由此, 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为社会学增加了“知识份量”。此外, 更为重要的是, 高等教育学为社会学提供了特殊场域的“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 丰富了相应的社会学理论。例如, 组织按照科层制“高层管理低层、低层服从于高层”的社会关系运行一般能取得高效率和高效益, 但该制度在大学内的运行存在特殊之处。“大学组织主要由具有高深知识的学术人员组成, 以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为目标……专业学术人员希望能够独立自主地工作, 他们对组织的强制权力有一种天然的抵抗, 他们的工作也很难受他人的控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组织中, 科层机制的等级权威、规章制度以及市场机制的物质利益刺激都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10]“大学组织散结合的系统, 尽管它也多多少少具备科层组织的一些特征, 但严格来说它不属于科层化组织。大学组织所承担的主要是高度专业化的学术活动, 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学生的学习都带有相对的自主性, 他们不太欢迎非专业人员对在自己归属的专业领域所从事的各项活动指手画脚, 因此来自职位的权力即使是合法性的, 但未必是有效的。”[11]由上可见, 在大学这种从事知识生产、发展和创造的机构中, 科层制的实施要结合学术发展的规律运行才可能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具体来说, 大学场域中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要形成“平等合作”的关系而非“绝对化服从”的关系, 学术人员也要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而非“管治与被管治”的关系, 如此, 大学运转才是良性的、有效的。必须指出, 这些特殊化的“社会关系”知识是高等教育实践所产生的, 属于高等教育学的知识范畴。高等教育学中的这些知识无疑能进一步丰富科层制理论, 进而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知识养料。
摘要:高等教育学一直被认为是其他学科的“殖民地”, 只引进知识而无知识输出。事实上, 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它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特殊情境化的心理知识;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高等教育学应正视自身的学科价值, 同时要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流, 推动自身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学科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75-82.
[2]徐楠, 李莉.论现代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性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122-125.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98:196.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292.
[5]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60.
[6]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185.
[7]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36-137.
[8]宋太庆.知识革命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6:6.
[9][美]查尔斯·维斯特.一流大学·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M].蓝劲松, 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3.
[10]金顶兵, 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3) :93-96.
8.高等教育学全 篇八
全语言教学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的一种理论思潮。该理论强调语言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学习的历程要回到真实的世界中,通过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问问题、聆听对方回答、对回答作出回应等,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学习语言。语言不再被肢解成语音、语法和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再被分解为听、说、读、写。由全语言之父肯•古德曼教授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幼儿教育哲学博士李连珠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对全语言的本质、理论基础、重要观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等作了详尽的诠释,使全语言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在笔者看来,与其他著作相比,该书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全面。全书分九章,依次为“全语言”“语言”“语言学习”“学校”“全语言的‘全’”“发展读写能力”“语言学习的补救方法”“全语言现况”“全语言教师”,基本涵盖了全语言的方方面面,荟萃了古德曼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对全语言发展的基本进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二是实用。该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全语言的理论和学校教学、儿童生活、课程联系在一起,避免了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此外,该书还列举了大量实例,如全语言教学环境的设置情况、做一名全语言教师的要求和必备技能等,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通俗。该书语言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可以说完全是以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用最直观、简洁的形式表达和展示复杂、丰富的内涵,有助于教师们理解及应用全语言理论。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是古德曼先生多年来对教学实践和研究求真务实的结晶,是一本值得早期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早期语言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相信一种优秀的语言教育理念和文化对我们是有感染力并可使我们从中获益的。
【高等教育学全】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08-24
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学06-29
高等教育学精简版07-08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完成06-29
高等院校09-12
高等医学09-26
高等专科学校06-11
高等数学上册总结06-18
高等数学系统复习07-08
成教高等数学一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