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sw10质量体系运行报告(共10篇)
1.Sjsw10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篇一
关于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报告
编辑: 孙洁 来源: 江西省人大宣传处
2010-04-16 11:28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全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关于全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省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全面建成全省县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于2008年5月4日举行了动员大会。截至去年底,全省84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阶段的任务已全面完成,工程进入竣工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1.厂网建设情况。84个县(市、区)的85座污水处理厂(丰城市为一市两厂)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60.1万立方米,首期建成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5.55万立方米。截污干管总长度1354公里,建成当年可满足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60%的负荷,三年内可满足设计能力的75%以上。第一批45个县(市、区)于2008年8月1日开工,第二批39个县(市、区)于2008年12月3日开工。建设过程中,按厂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要求快速推进。到去年底,85座污水处理厂除部分附属设施和厂区绿化外,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并陆续投入试运行,比原定两年完成的时间节点提前半年,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3-4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被媒体称为“江西速度”、“江西模式”。
2.投资完成情况。84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批复投资总概算为48.55亿元,其中,BOT厂区概算2.4亿元,污水处理厂总概算24.15亿元(其中,环保在线监测系统3080万元),管网总概算24.4亿元。为筹集建设资金,我省以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为融资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8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申请贷款40.8亿元,按照概算80%安排放贷,加上省发改委争取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财政厅争取的以奖代补资金累计12.26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金额48.15亿元,达到初步设计批复概算的99.2%,所有工程均控制在批复概算范围之内,部分县(市)还略有节约。
3.试运行情况。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78个县(市、区)组织了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行,其中,德兴、南康、信丰、大余、樟树、上高、丰城(老城区)等7个县(市)已办理移交手续,开始正式运营。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行工作,除先前已自行组织试运行的个别县(市)外,均由特许经营权中标企业南昌水业集团负责,由其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菌种培养。试运行指导费用采取包干的形式,每厂3.6万元,比先前自行组织试运行的县(市)节约6.4-16.4万元。
4.污水处理情况。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和各地污水成份情况,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氧化沟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B标准。环保部门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需氧量都能稳定达标。随着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全省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100万吨,加上设区市已经建成运行的15座污水处理设施(日污水处理能力170万吨),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均可达到70%以上。
5.污泥处理情况。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主要采取填埋法处理,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焚烧法、堆肥法等综合利用方式,创新污泥处理方法,杜绝二次污染。由于各地污水处理厂尚处于试运行阶段,污泥产生量较少,尚未实质性开展污泥处理工作。
6.竣工验收情况。省污建办协调发改、建设、环保、卫生、消防等各有关职能部门,采取联合验收方式,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具体由各设区市污建办牵头负责。截至2月底,已有21家污水处理厂申请了竣工验收,其中,2家已通过联合验收,6家已通过竣工环保监测,13家尚处于环保监测阶段。其他污水处理厂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正在加紧推进。
7.特许经营权出让情况。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出让工作由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负责,于去年8月18日完成出让招标,9月25日与中标企业南昌水业集团签订省级总合同。经多次协调,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38个县(市)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出让分合同,其它县(市、区)的出让分合同原则上在3月底以前完成。
8.污水处理费调整和征收情况。为保障全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不成为摆设,不成为财政包袱,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发改委经反复调研论证,于今年1月26日下发了《关于统一全省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明确从今年2月1日起,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统一上调为0.8元至1.1元/吨,所收费用主要用于保障全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这次调整的总原则是:“四统、四分、普费制、阶梯式”。“四统”:即统一时间、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组织听证、统一对外宣传。“四分”:即分散决策、分级征收、分级核算、分级负责。“普费制”:就是排污者付费、普遍承担责任。“阶梯式”:就是按用水量确定不同的阶梯式征收标准。据测算,调价后每户居民家庭平均增加支出5.80元,约占城镇住户月均消费支出的0.28%;全省污水处理费的调价总额为3.55亿元,对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约为0.13%,掌握在可调控的范围之内。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目前各地均选择了较低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即:每吨自来水征收0.8—1元污水处理费,各方面反映良好,政策运行较为平稳。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加快全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各地各部门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为我省项目建设积累了新的经验。
1.坚持高位推动,层层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苏荣书记亲自提出加快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要求,并在建设过程中3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特别重视地下管网建设,确保厂网同步,决不能让污水处理设施成摆设,决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吴新雄省长7次深入县(市)调研,5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重大事项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省政府分管领导11次深入施工现场,12次组织召开会议,现场指挥调度,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省人大专门听取汇报,并成立工作组到实地调研督促,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党政一把手经常深入工地督导进度,分管领导包干负责,现场值班,手机24小时不关机,遇到问题,随时协调解决。领导小组都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各级办公室都严格按照固定人员、集中办公、挂图作业的要求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2.坚持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创新建设模式。从我省实际出发,实行了由省里统一建设目标与时间节点、统一实施步骤、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审批、统一融资、统一协调调度,并按市场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设备设施、供货企业和特许经营权运营商的建设模式,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建设模式在全国尚属首例。二是创新审批模式。全面推行了联审制和限时办结制,发改、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均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创造了高效的审批模式。第一批项目从立项到完成省内各项前期审批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第二批项目不到一个半月即完成审批。三是创新融资与转让模式。以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为融资平台,以特许经营权做质押,统一向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8家银团申请贷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统一打捆出让特许经营权,回笼建设资金。四是创新设备招标模式。这次污水处理设施主要设备招标涉及23家设计院所、77个建设单位、4种污水处理工艺、14种设备类别、1000多种设备型号、8000多种零配件、8600多份合同,招标规模之大、标的之多、协调之难,在我省建设领域前所未有。为此,领导小组办公室创造性地实行了“五统一”、“一跟踪”的招标采购与服务方式,即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技术交底、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安装培训,全程跟踪服务,既实现了招标工作的高效率,又保证了设备质量和建设工期。第二批设备招标只用了46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全部设备的招标及合同签订工作。采购的设备不仅质量优良,而且性价比高,比概算节约三分之一,累计节约2.3亿元,平均每个污水处理厂节约建设资金约300万元。
3.坚持科学筹划,提前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工作中,始终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早协调,保证各项工作不扯皮、不脱节。在项目启动阶段,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精心安排,明确了工作总目标和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在建设实施阶段,指导县(市、区)将建设目标按时间节点进行分解,再落实到每一个标段、每一位责任人。县(市、区)对照省统一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有序推进。为了抢抓工期、克服困难,组织开展了“百日大会战”行动,使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在即将完成土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先组织了两批共300多人次的设备安装培训,并衔接落实好有关设备的生产供应,确保设备按时供货、顺利安装。在即将进入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阶段,提前对建设与运营的衔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并下发了加快建设和做好建设与运营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4.坚持上下联动,跟踪协调,深入一线破解工作难题。在实施过程中,省、市、县三级联动,合力推进,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调度,强化协调,强化督导,强化服务。省污建办坚持每周一调度,同时将市、县进度进行排序,通报全省,已编发简报79期,印发指导性文件76件,召开协调会60多次,组织培训5次,7次组织200多人次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协调。监察、发改、建设、财政、国土、环保六个成员单位,实行分片挂线督导,个别驻点帮扶。其中,省建设厅先后下发了5个指导性文件,印发了文件汇编和知识问答2700多册,举办了6批共800多人次的技术培训。市、县污建办和相关部门把管理协调的重心放在一线,放在施工现场,并精心组织征地拆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项目用地。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同吃、同住、同上工地,细致做好施工环节、施工队伍的衔接协调。
5.坚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努力打造阳光、精品工程。一是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实施中,认真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省监察厅对设备招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省审计厅对资金、用地等进行跟踪审计,未发现违规问题。二是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实行了财政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三是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原则上坚持不调概算,确需调概的,必须经专家现场勘查和审计后,经省领导小组批准。同时,对18项规费进行了减免,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使投资额总体控制在概算范围之内。四是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了质量安全监督三级体制、三查制度和工程监理备案制度,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使我省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未出现一起工程质量或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
6.坚持依法依规,搞好宣传,促进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平稳实施。一是依法依规听证。根据法定程序,省发改委于今年1月23日就出台新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举行了专门的听证会。参加听证的人员由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消费者、经营者、下岗待业者和低保人员等各方面代表组成,共计25人。听证会上大家对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并原则上予以赞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省发改委对听证意见高度重视,进行了逐条梳理和认真采纳。二是科学组织实施。省政府召开了统一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工作会议,对收费政策的落实进行了全面部署,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科学制定具体调价方案,根据各地实际对困难群众给予补贴。新标准出台实施后,随即派出两个督查组,分赴各设区市及部分市县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政策平稳实施。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省发改委专门下发了《全省统一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宣传提纲》,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介绍了污水处理费出台的意义、标准、目标、原则、方式等情况,解答了居民关心的污水处理费听证、污水处理成本、调价对居民生活影响等方面问题,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由于我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早,推进快,迅速形成了相当的实物工作量,为我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争取中央新增投资更多支持赢得了先机,也得到了中央扩大内需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据估算,全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吸纳就业1万多人,使用水泥500多万吨、钢筋8万多吨,从而,为我省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要求、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关于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污水收集率偏低。根据《江西省县(市)排水管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配套管网按100%收集城市污水进行设计,并先建截污干管,后建支管。目前进行的是截污干管建设,主要收集总排污口的污水,其它地方分支管网尚未建设或正在建设中。特别是许多老城区管网建设不完善,按照规划,要分期分阶段实施。因此,目前的污水收集率较低。
2.进水浓度偏低。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各地生活污水大多经过了小区化粪池沉淀、分解,对污水进行了一次预处理;二是各地老城区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新城区管网只有主管进行了雨污分流,大多数支管和生活住宅未进行雨污分流;三是部分县(市)沿河铺设污水管存在河水渗入管内的问题;四是部分县(市)用已建成的排水管网作污水管网,由于排水管网建设标准较低,存在其他水源渗入管内现象。
3.污水处理费单价较高。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一次设计、分期实施,共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相对较小,平均建设规模1.24万吨。在一期工程中不仅完成了本期工程的所有建设内容,而且同步建设了二期除工艺池外的所有建设项目,因而单位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从已签订特许经营权出让合同的38个县(市)看,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最低为0.722元,最高为1.999元,平均单价1.321元。以一个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为例,按照平均单价计算,当地政府每年需向运营商支付污水处理厂48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费,高于外省市平均水平。
为了进一步抓好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四项工作:
第一,加强和规范运营管理。省里将尽快研究出台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运转2-3年后,逐步完善并上升为条例。有关职能部门也将抓紧出台运行管理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确保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同时,指导各地落实人员、经费、机构,加强对运营工作的日常监管,加强对污水收集管网的管理维护,确保收集管网稳定运行,确保污水收集率稳步提高。同时,督促污水处理厂加强内部管理,健全相关制度,降低运营成本。
第二,启动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建设。对于进水量饱和、条件成熟的部分县(市),今年上半年将先行一步,提前筹划,尽快实施污水处理设施二期建设。对于污水进水量偏低、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将暂缓启动二期工程,以免造成浪费。
第三,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省里将尽快出台管网建设规划及指导意见,同时,通过统一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省财政“以奖代补”、县(市、区)财政配套等方式,确保配套管网建设有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指导县(市、区)政府把建设和完善污水配套管网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来持续推进,结合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分步、分阶段实施,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第四,强化环保在线监控工作。目前,环保在线监控系统已陆续建成投运。环保等部门将加强对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杜绝晴天开、雨天关,白天开、夜晚关等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使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后,我们将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继续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的各项工作,确保把这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办实、办好,确保发挥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2.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二
我公司依据ISO9001标准及YY/T0287-2003标准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于2006年8月下旬开始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并于2006年11月1日发布。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公司员工进行基础教育和ISO9001标准基础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下面简单谈一下我们体系几个环节的运行情况。
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各个部门认真学习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使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深入贯彻到部门,公司建立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并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规范管理,通力合作。不仅完成了部门指标,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公司质量方针已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质量管理体系也进入全面运行时期,对体系覆盖的范围进行了严格审核,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已按规定期限进行纠正,说明全体员工已养成按程序办事的习惯,产品质量已得到充分保证,实现了企业制定的质量目标。
人力资源是建立、实现、保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保证,通过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各种培训,使所有岗位的人员基本能够满足能力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通过识别客户需要,转化为产品要求,进行与客户沟通,实施与顾客有关过程的监控与测量。
生产研发部负责采购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书、符合产品标准的原材料。然后通过质管部验收入库。生产研发部的员工对生产规程和岗位职责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给生产的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使生产运行更有条理、执行作业更为流畅。
以上是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些情况,公司的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被证明是充分的、有效的,我们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规范我们的管理,望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者代表:
3.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篇三
2011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2011年3月,公司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20项。同年11月,公司又顺利通过红沿河质保监查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3项。本公司进行了两次内部审核,提出观察项17项。2011年,公司内审外审都没有不符合项。针对公司质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质量工作会议等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对策措施。上个月,公司又顺利通过了2012年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提出了1项一般不符合项,观察项4项。通过外审和内审,我们认为2011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总体上处于受控状态,运行质量好于上年,但是在审核中我们也发现,体系运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体系运行的主要特点
1、领导对质量体系工作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得到逐步落实。2011年,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体系工作,2月份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质量体系相关人员140余人参加,在质量体系运行、市场反馈、生产控制等方面,认真总结了质量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措施。公司于2011年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有关规定》,成立质量考核组全面负责公司质量考核,明确各单位、部门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质量工作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质量相关工作。公司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开展包括质量等专业培训20余次,参与人员600余人次。公司领导的重视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氛围、环境。体系相关部门领导基本能够尽到领导的责任,带领部门人员,认真开展体系活动。如销售公司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组织业务骨干分析原因,及时整改,从人员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加 强体系管理工作;供应处加强质量分析工作,要求每名业务员进行月份材料采购质量分析,保证进厂材料质量。
2、创新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监督。2011年,公司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组作用,认真组织监督考核。通过增加内审频次,即由过去一年一次改为一季度一次,加大了审核深度和广度,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一些体系要素进行审核,如培训、文件记录等要素。修订了《水泥质量考核办法》,对体系运行质量进行考核,体系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每月组织管理组成员,针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合理奖罚,如对生料的质量考核结合实际,适当降低考核标准。质量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按原则办事,如对6月份煤炭质量问题的处理。2011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工序质量事故58起,比2010年减少23起,全年共发放质量奖397912元,比2010年增加204633元,极大地调动了质量相关岗位员工的积极性。
3、持续改进,系统的提高体系运行质量。首先统一产品控制标准,对公司质量内控标准和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合并统一,于2011年5月1日修订下发第三版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增加了统一的入厂原燃材料内控指标。其次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实现电子化,跟踪验证效果良好。第三通过加强沟通,提高部门对体系条款的理解,如人员培训、顾客满意监测、测量条款等。第四结合实际工作,按照PDCA的过程方法开展体系工作,防止后续工作不彻底,最大限度的实现“所做与所写”统一,减少工作负担。第五体系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如1#窑特种熟料利用率达到98%、利用外购熟料生产部分品种特种水泥、全年利用外购熟料20万吨等,并且实现了锦抚水泥厂中热水泥生产、外加剂公司内部大量应用等。
2011年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一条水泥窑生产带来的困 难,确保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为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提供了产品质量保证。
二、体系运行过程中主要问题
1、管理评审不够认真、应付检查。主要表现在管理评审的过程没有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部分人员对管理评审的目的、要求理解不到位,不知如何开展。
2、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如“文件和记录控制” 要素的外来文件控制总出问题,说明部分部门领导对体系工作不够重视,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体系管理组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对标准条款的理解,更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沟通协调、条款应用、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012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的工作开展
2012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水泥窑投入运行,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快适应以2#水泥窑为核心的工作平台,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健全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公司建立以质量管理组为核心的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在体系相关部门建立体系联络员制度,形成体系管理组、体系相关部门领导、体系联络员的网络结构,进一步落实体系工作的全员参与原则。体系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公司质量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反馈质量问题,提高质量反应效率。公司将重点加强体系管理网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能够胜任。在质量奖金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参与质量活动的积极性,带动周围人员按体系要求开展工作。
2、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为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外部 环境相适应的目的,鉴于公司生产装备、工艺、组织结构、顾客的要求等生产经营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将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正式的、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届时公司将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质保大纲等进行更新或修订,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使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扩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面。以特种水泥生产为核心的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公司将逐步在凯锐商混、机电公司、科研所等单位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模式,提高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管理水平。科研所外加剂的生产和提供的检测检验服务、机电公司提供的包装装卸和检修服务,逐步像红沿河核电站对我公司一样,进行质保监查审核,体现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4、完善水泥质量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的考核办法,加大对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的处罚。进一步完善质量目标的考核,结合生产工艺的变化,质量控制前移,入窑生料质量稳定是熟料质量控制的核心,加大对预防措施的考核,供应处的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调度室生产质量控制作为考核重点。加大对产品防护的考核,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加大对工艺流程改进、低价格材料替代的奖励,降低质量成本。
总之,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持续改进,满足用户”的质量方针,促进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实现我们的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增进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4.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报告 篇四
一年来,为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工作,公司领导带头逐条剖析,深刻领会其实质和内涵,尤其是八项原则研究较为深刻,已能将其与我们的工作触为一体,其中的相关重点、方法、技巧成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并持续不断改进,生产安全部牵头将标准与体系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对照,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控制和管理:诸如要求各部门职责应清晰,并严格按职责展开工作;加大对规章制度及文件的执行力度,对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及时予以修订;强调过程管理对质量的作用,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控,努力提高和确保产品的实物质量;加大环境管理,确保达标排放,保证厂区干净、整洁;加强工艺纪律检查、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等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和强调领导核心作用的管理理念。具体讲,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文件控制,加大文件、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执行不力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意识问题,有的职工不去了解熟悉相关文件的规定,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进行管理;二是有的文件、规定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组织机构变动而不适应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改;三是有的制度有人觉得执行起来困难,增加工作量或工作难度。众所周知,在认证工作开展过程中,培训是基础,审核是关键,文件是难点。这个难点就在于制定时难,严格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更难。针对这一难点,我们一是在贯标培训时或在相关会议上经常性地要求各部门提高意识,勤看文件。尤其是要熟悉与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文件,只有熟悉了才能很好地执行;二是通过熟悉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逐步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规范,更易于操作。2009年,我们依据ISO9001:2008标准对公司体系文件进行了一次换版修订;三是对执行难度大的文件规定,如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确有帮助,再困难也要求执行,否则就进行删减。
二、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支撑质量目标的实现。
2009年,公司新线建成投产,生产工艺变化了,职责也随之变化,岗位随之调整变动,岗位调整后,合并岗位工作量明显上升,通过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大部分岗位人员有了紧张感,绝大部分岗位能在半年内适应并接受新业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通过履行好各自岗位职责,确保本部门质量分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公司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深入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在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本的条件下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培训是一种手段,通过培训可提高能力、意识、专业知识和技能。2009年,我公司按照计划,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办《技能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达136人次,《设备维护及保养规程培训班》5期,参加人员达103人次,《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达15人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达46人次,技术比武1期,参加人数达32人次,组织了368人参加全员考试(实际操作考试),196人次参加技能复核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组织67人次参加了水钢、博宏两级组织的技能比武。培训覆盖率达99.3%。针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的这些培训,均采用PDCA过程方法模式,确保绝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履行好岗位职责、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达到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本的目的,在资源管理方面,通过技改项目,投入环保设施,减少污染源,为职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严格控制产品实现过程,达到过程增值的目的
产品实现是体系运行的实施过程,实施过程是否增值,最大程度地体现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水泥产品的实现要通过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首先是生产部门的策划;其次是供应部门根据策划的结果准备输入,设备部门及生产车间通过设备点检维护提供物质保证,操作人员按程序精心操作,化验部门对原燃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检验等。2009年,各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相关部门质量分目标分别得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实现,保证了产品实现过程的增值,产品产、质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上了一个台阶。
五、采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对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2009年,我们充分发挥第三方审核的指导作用,采用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岗位履职能力审核、走访用户等手段对质量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薄弱环节,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2009年8月第三方审核,发现三个一般不符合项,均按要求制定措施整改完毕,2009年6月本公司内部审核共发现一般不符合项六项,观察项二十二项,均由相应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按期整改完成,对部分管理岗位的履职能力抽查审核即贯标工作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均由各岗位制定措施整改完成。从以上数据我们应看到,尽管在各类审核中均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并能通过查出问题后整改,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但这也说明我们在工作中不注意细节问题,预知能力欠缺。这些数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示,只重视宏观、不注重细节,只重脉络,不注意枝叶,即便是工作干完,也难以做到出色和圆满,这一点在以后工作中需重视和落实。
以上是一年来我公司在文件控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几个环节以点带面开展的工作描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有些工作反复和多年的均未觖决的问题需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予以解决:
1、意识不够新,自学能力差,多年的认证企业,经历了94版标准到2000版再到2008版标准的转换,但我们的管理干部对标准知识了解尚有欠缺,甚至有个别干部对标准、文件的掌握仍很模糊;
2、不注意细节,自查能力差,有很多问题只需岗位人员自己留意一下就能预先解决好的,但最终还是让别人查出来;
3、不善于总结和规范记录,对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比如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过程中,一些小改小革、一些好的建议,相关人员不能认真总结并做好记录,导致一些取得的成绩和做法未完全得到巩固和发扬,一些做得不到位的事又有反弹。
请各评审员针对提出的问题讨论,提出具体的措施。
5.质量部环境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五
自公司决定实施环境体系认证以来,质量部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环境体系运行要求进行工作,具体表现在: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情况
对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根据质量部开展的7项活动和服务,识别出本部门42项环境因素,编制了环境因素清单,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评价准则,确定了本部门7项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二、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精心规划,编制了环境方针、目标,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目标逐级落实到各级部门和责任人。围绕制订的目标开展工作,加强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质量部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三、汇编文件、进行培训
1、建立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本着符合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写出了文件初稿,后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几度修改,终于完成了环境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等文件。这些文件经总经理的批准后,已成为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文件。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环境的职责,明确规定了各项环境管理工作程序和要求,各部门、车间按照体系文件要求进行了试运行。8月份,公司聘请老师对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ISO14001贯标培训,让他们了解ISO14000标准的产生背景及其构成、标准的特点及运行模式、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公司应遵循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2、收集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编制了法律、法规清单。
四、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
1、废灯管、废电器元件和废电池投入固定的回收箱中或交给公司制定的部门处理。
2、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存放。纠正或预防措施执行实施情况及改进的建议
1、加强产品过程检查,保证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错检、漏检。
2、从各种方面开展质量改善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减少资源浪费。
3、认真做好纠正预防措施,对产品出现的制造和三包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与公司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等共同寻找解决优化方案,在以后的生产中进行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噪声、伤害事故。
质量部
6.公司QMS体系运行报告 篇六
本公司严格按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和质量方针,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文件。自今年3月份运行以来,总体是符合标准要求的,适合本公司管理需要的,且在增强顾客满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上都起到了保证作用。现将体系实施近3个月来的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按照GB/T19001-2008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我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及产品所涉及的部门、车间。从质量方针和目标、机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确定,资源配置,过程的确定和监视、测量、改进措施、文件编制等方面来看,基本满足标准的要求。对体系包含的各个过程基本上都有文件规定。生产和质量管理等许多表格都作为产品符合要求和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列入质量记录清单,并且根据标准进行了编号,规定了保存期。
二、体系的实施情况
1、重视体系的实施情况
各部门能够结合员工培训相关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使大多数员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体系文件的要求,较好地改变了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文件不规范,办事口头化现象。
2、由行政部编制了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本公司各级人员,进行了体系文件宣传、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培训等。从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举办规模不等的多次培训。培训的教师以内部管理技术人员和外培为主,并准备了适用的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考试和考核。
3、内审情况
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的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改正的一个过程,以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和文件要求,实现体系的有效运行。今年4月份制定了内审计划,并于4月28日到4月29日进行了体系运行以来的第一次内审,这次内审范围覆盖标准要求的相关过程、活动及所有场所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次内审也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3个月来的情况的一次全面检查。内审严格按内审实施计划执行,并按程序文件规定成立了审核组,编写了审核计划作为现场审核依据。此次内审由徐海川任审核组长,审核成员程阿荣。内审共开出了1项不合格报告,为一般不合格,分布生产部。不合格项开出以后,责任部门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在限定时间内通过了内审员的验证。通过此次内审结果可以确定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上符合GB/T19001-2008标准和本公司体系文件的,运行是有效地。
三、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正确地反映我公司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与本公司的总的宗旨
相适应,显示出本公司在质量领域的追求,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是用以支持质量方针,实现并能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制定目标时要超过实际质量水平,它既要表现出先进性,又要经过努力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实现。同时,我们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切实执行工艺纪律。满足顾客要求,首先要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信任,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四、生产过程控制
根据我本公司产品的特点和本公司多年生产经验,品质部 和技术部编写了检验规范和作业指导书,并对操作工进行了培训。在重要工序过程设立质控点,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五、满足顾客要求
本公司建立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增强顾客满意。因此本公司的各项工作,各个过程都是围绕这点,在5月份,销售部对现有顾客进行了调查,从顾客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出顾客对我们的产品满意程度是比较高的,自QMS运行至今还没有接到顾客的投诉。
综上所述,本公司的体系是适宜的,过程的开展比较充分并受到控制,已初步取得了成效。但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不久,各级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不够熟悉,因此使用起来还不是很得心应手,还应加强宣传工作。二是车间、仓库等生产现场的管理还需加强,产品的标识、区域的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必须及时改进。另外品质部 和技术部人力资源不足,不便于控制质量,有待于加强。总之,从本公司QMS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基本上符合标准要求的三性,即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今后,本公司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增强顾客意识,自觉贯彻执行体系文件规定、加强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为全面贯彻质量方针和达到质量目标,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不断努力!
报告人::
日期:
销售部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自本公司3月份QMS体系运行以来,我部门严格遵守本公司职责分配情况,及时对顾客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积极配合本公司品质部、行政部等部门对本公司产品质量进行了控制,现将工作情况加以汇报。
首先,在响应本公司QMS的“全员参与”,我部门参加了本公司组织的ISO9001:2008标准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为了进一步地完善部门现有规章制度,我部门及时组织了相关人员对第三层次文件进行了仔细的学习。
同时,我部门对现有顾客进行了调查,从顾客反馈的信息来看,顾客对我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我本公司的产品交付、服务、价格等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同时,我部门积极收集市场信息,与行政部、品质部 参与讨论,讨论一致认为,我本公司还应下一定的时间、精力研究如何在此基础上,、质量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同时提高技术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交此方案;对交货期进行不定期监督。
目前,国内外大量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源源不断地涌现,使得我们销售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提高“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是我本公司的当务之急;在技术方面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立足于整个市场更是我本公司的立足之本与发展之道。
综上所述,本公司实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其运行也是有效地、适宜的,本公司方针、目标是适合自身发展的、充分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的改进、完善本公司现有的体制,提高企业与同行业间的竞争能力。
报告人:
日期:
品质部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配合本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我部门参与了大量工作,现将近期工作加以汇报。首先我部门首当其冲,在反复学习了GB/T19001:2008标准的基础和前提下,主要地负责了本公司产品质量检验的工作和监视测量仪器的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本公司监视和测量器具的有效性,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我部门严格按要求对监视测量仪器月份对本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了送检。
本公司QMS实施3个月来,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据品质部 产品合格率统计数字显示,从3月份到5月份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改进,但是,我部门仍存在大量的不足,例如:对本部门的培训工作做的还不够,对三个检验规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统计工作虽然在做,但也非常粗糙,对数据的收集也不够准确、全面(如通常采用“大概”、“左右”等模糊不清的术语及不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因而对领导的决策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项也没有科学地利用统计技术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完善。
综上所述,本公司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选择QMS管理是科学的、明智的,制定的方针、目标也是符合本公司自身发展的、适宜的,运行也是有效的、持续的;同时我部门也会在努力完善自我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及推动本公司的产品质量,为本公司创立自己的品牌而奋斗!
报告人:
日期:
内部体系审核报告
编号: QR-8.2.2-031/1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体系保持情况是否良好。
审核范围:ISO9001:2008标准所要求的各个要素及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场所。
审核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及产品标准。受审核部门:管理层、品质部、销售部、行政部、生产部、技术部、采购部 审核组长:
审核计划实施情况:
4月20日审核计划批准后,审核组成员根据计划要求编制相应的内审检查表。4月28日上午按时召开首次会议,各部门根据实施计划的时间要求安排工作,密切配合,使审核工作顺利展开,内审过程中,内审员和各部门负责人通过交谈、查阅文件记录、现场观测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与受审方一起确认不合格事实并予以记录。4月29日下午召开末次会议,澄清了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宣读了不合格报告,确认了责任部门,并提出了纠正措施和完成期限。本次审核在公司总经理的重视及各部门的支持下,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审核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内审,共发出1份《不合格报告》,为一般不合格。通过此次内审说明虽然各个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审核结果来看,各部门对ISO9000标准、程序文件的熟悉程度还不够,需要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学习标准的要求,使各部门尽快掌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体系运行情况总结及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本次审核是本公司推行ISO9001:2008标准后的第一次内审,也是质量体系运行一年来的一次全面检查,通过审核可以看出本公司的质量体系已基本进入正常状态,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完善作业指导书及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
本公司各部门需要对内审开出的不合格报告认真整改,并举一反三,通过下一次的内审,使质量体系正常而有效的运行。
(审核组长)签名:
(总经理)签名:
日期: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工作报告
自本公司从3月份QMS运行以来,我部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把近3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了本公司举办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知识培训,明确了标准的要求。在本公司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并实施以后,组织了本部门的管理人员多次进行培训,明确了本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工作能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办事口头化,工作模糊化。
3月份以来,我部门先后举办规模不等的多次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培训等。培训的教师以内部管理技术人员为主,并准备了适用的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考试和考核。
其次,在生产组织安排同时,我们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切实执行工艺纪律。满足顾客要求,首先要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信任,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生产过程控制:
根据我本公司产品的特点和本公司多年生产经验,为确保产品质量,技术部编写了生
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在重要工序过程设立检验点,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的产品检验批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工作环境控制:
制定了工作环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并划分了工作区域且进行了标识,生产设施统一挂上标识牌,且做好日常的保养记录和检修记录。并有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综上所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适宜的,过程的开展比较充分并受到控制,已初步取得了成效。但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不久,各级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不够熟悉,因此使用起来还不是很得心应手,还应加强宣传工作。二是车间等生产现场的管理还需加强,产品的标识、区域的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必须及时改进。
报告人:
7.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自查报告 篇七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自查报告
市局(公司):
为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德保烟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市局(公司)的整体部署扎实组织开展,根据市局(公司)《关于组织开展上半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日常检查的通知》(百烟计„2011‟56号)要求,我局(营销部)于8月17-18日组织各部门内审员开展上半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日常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培训情况
年初,我局(营销部)经过汇总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印发了局(营销部)《2011年培训计划》(百烟人[2011]1号),此外,为了加强对专卖人员的培训,还印发了《德保县烟草专卖局2011年专卖管理员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德烟专[2011]3号)。在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除烟叶系统的培训能严格按照9.1.29培训管理工作流程实施培训外,其他部门均存在存少《调查表》、《培训总结、评估报告》等记录。
二、文件执行情况
(一)开展体系文件执行率自查情况
经查,我局(营销部)上半年能按照百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印发《百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率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百烟计„2010‟63号)的文件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根据市局(公司)下发的《质量目标》,印发《2011年质量目标》(德烟计„2011‟2号),将市局(公司)下达给我局(营销部)的质量目标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责任。二是在3月份和6月份组织各部门内审员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情况自查,并认真填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情况自查表》。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体系文件适应性情况
在开展体系文件执行情况自查的过程中,我局(营销部)共发现6个流程与当前工作实际情况不符合。
1、9.1.19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管理流程中,办公用品出入库量较大,不需形成办公用品台帐。建议修改成除办公用品外的低值易耗品才需登记入台帐,以便入少日常工作量。
2、9.1.22低值易耗品处置流程中,在第(7)步骤监督中,由纪检监察科全过程监督,不符合实际情况。当前在处置过程中均由纪检员进行监督,纪检监察科未到各县进行监督过,改为由纪检员监督较合适。
3、由于当前烟叶收购均为信用社扣款支付,不在实行现金结算,因此建议删除9.5.34烟叶收购现金结算流程。
4、9.2.13一般案件查处流程的记录02-13-10“证据提取(复制)单”内容不完整,建议添加当事人签名确认;02-13-14“案件移送书”与实际使用的格式文本不相符;02-13-16“案件处理审批表”不符合桂烟专【2010】42号文要求。
5、9.2.24专卖信息系统案件录入工作流程已不在使用专卖信息系统,建议删除该流程。
6、9.2.25专卖MIS系统全国烟草专卖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工作流程各县局均未按流程要求通过该系统上报数据,实际为书面上报,但痕迹材料与流程所产生的记录相符。建议修改流程的名称。
(三)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
在开展工作记录自查的过程中,我局(营销部)能严格按照各流程要求开展工作,工作记录也较完整,但在检查中发现部门流程缺少相关的工作记录。
1、查看9.1.1发文处理流程中,发现部分文件未按要求进行登记,造成《发文登记表》与实际发文不相符。如没有对关于印发《2011年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广西德保县足荣基地烟叶收购巡检工作方案》的通知进行登记。在查看纸质文件的管理中,《发文稿纸》没有按照百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印发《百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电子公文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百烟办2010 25号)的要求给签发人签字确认。
2、查看9.1.8督办工作流程时,在3月份、4月份、6月份、7月份共发生四次督办,在督办过程中均能按照流程要求保存相关记录,但未形成督办通报。
3、查看9.1.9接待工作管理流程时,发现《接待单》与该流程记录格式不相符。
4、查看9.1.17单一来源采购流程中,保安服务单一来源采购实施的过程中,未能提供《谈判文件》、《邀请函》、《竞标文件接收登记表》、《会议签到到》、《会议纪要》和《成交通知书》等相关工作记录。
5、查看9.1.19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管理流程时,未能提供办公用品管理台帐。
6、查看9.1.45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时,未能提供《消防设备入库验收报告》。
7、查看9.2.12市场监督检查流程时,1-7月份均未能提供《线路周市场分析》和《客户分类档案》。
8、查看9.5.9烤烟生产承贷承还管理流程时,发现缺少东凌和城关镇的《承贷承还协议》。
德保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8.管理评审质量负责人体系运行报告 篇八
报告部门:西藏林芝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报 告 人: 达娃
报告日期:2011年8月03日 2010——2011实施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报告
回首11年检测中心整个体系运行情况,在检测中心全体员工的配合及领导的支持下,有效实施运行了整个体系管理程序,其中有进步,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根据11年管理评审计划(通知)要求,现将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情况汇报如下,供大家审议。
一、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11年检测中心整体工作量较去年相比,明显增多。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检测中心在整个管理体系运行中,全体人员积极响应,领导重视,并能够以客户所需为焦点,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文件、方针目标进行深入的学习,使我检测中心质量方针、目标为员工所理解和执行,各责任部门、人员均能够按体系运行要求各负其责,保证了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正常运转,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运行状况良好。
根据10年检测中心整个运行情况,为更好的保证检测中心整个体系运行的充分性与有效性,保证检测方法的规范、准确,11年检测中心共制定了8个质量、技术控制计划,分别为:日常监督计划、内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培训计划、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质量监控计划。各计划的完成,验证了检测中心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下面我就全年整个体系运行情况做简要的概括。
1、服务客户、抱怨处理工作 为保证检测活动运作和判断的诚信性,检测中心全体员工以信守承诺及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维护委托人机密信息,让客户放心满意,确保方针、目标的实现为己任,认真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检测中心全体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
检测中心始终以热情、诚信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客户,尽可能的满足客户要求,经统计向客户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13份,收回13份,客户满意度达100%。
到目前为止,客户抱怨纠纷的事尚未发生,但我们仍时刻关注客户的要求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2、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按《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要求,11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了重新的调查、评价、选择活动,共选择了2家合格供应商(详见供应商评价登记表)。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如:标准物,及消耗品和服务的采购均在合格供方范围内选择。在对服务和供应品的供应商评价以及对供应品和服务的验收等环节实施了有效的控制管理,为检测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质量保证。
3、文件控制情况
根据相关内(外)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工作量和工作类型需求的变化,本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文件的更新、补充、作废、编制、审批、发放、收回及标识等环节的控制管理工作如下:
(1)外部技术文件:对所有技术文件,包括新购置的更新补充的、已作废的标准规范等外来技术文件均进行了确认、批准、登记、编号、标识
控制管理,防止过期失效、作废文件的误用。使文件(规范标准)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文件的有效版本。
内部技术文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了换版,指导书内容作了部分修订。(2)内(外)部质量文件:内部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外部质量管理文件因新版发放,更换了 6份,文件均按要求进行了批准发放,且均处于受控状态。
4、学习培训情况
11年检测中心质量监控重点加强人员培训的力度,着重加强培训后的有效性验证,在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照《人员培训控制程序》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计划,保证和满足了检测中心检测活动的需求。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遇到问题随机培训,现场考核验证培训效果,使各检测员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新的检测方法。
按体系运行需要已组织7次全员培训,网络学院自学每人平均超过20学时,经考核全部有效;
检测中心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决定检测中心整体素质的必要保证。检测中心人员培训,在技术方面,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质量方面,使全体员工对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及各项制度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配合了体系运行工作。
5、记录控制
全年检测中心在运行管理体系和检测试验工作中所形成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均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实施了确认、批准、登记、标识控制管理。并按要求对具体责任人员明确了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和整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管理体系运行规定,使我检测中心记录控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控制防止记录损坏、变质、丢失。
6、质量活动不符合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
本依据《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实施纠正措施程序》,《实施预防措施程序》对于本在日常监督、内部和外部审核时发现存在的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做如下分析总结。
(1)在实施日常监督计划中完成了31个项目的监督,收到日常监督记录表317份,其中不符合监督项14份,所出现的不符合均为一般不符合。针对不符合项,综合管理部及时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整改,经验证能够满足要求,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在实施日常监督中,质量监督员能够按照程序,按照计划,对所监督项目进行实际的监督检查,对未构成不符合项的问题由责任人现场纠正,避免发生潜在的不符合。
完成《现场检测工作监督记录》27份,按照质量监控计划定期组织质量监督员对检测活动进行监督,工程检测室全部检测工作均严格按照“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进行。
(2)7月份检测中心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项3个,(详见本报告内部审核部分)不符合项中归属本质量管理方面的有 2 个,针对不符合项,综合管理部及时组织了人员培训,加强了检测人员对新规范的理解,加强了对管理软件的日常维护;其他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详见技术负责人及其他工作报告)。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计划于10月份对我们进行复评审。
7、设备维修保养及测量溯源管理情况
检测中心对测量用的检测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检定、校准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其量值的准确,并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及国家计量基准。依据年初的质量技术控制计划,共组织实施日常设备维修保养记录43次。通过对试验仪器的日常维修保养,避免了因各种小问题而导致试验机瘫痪的现象出现,有效的保证了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8、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为确保检测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检测中心按《内部审核程序》与《管理评审程序》两个程序,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持续改进。
(1)根据内审计划的安排,检测中心于2011年8月01日至2011年8月2日开展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由本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了本次内审活动的开展;按照已批准的内审计划,召开了内审预备会,明确了内审组长、成员,明确了日程进度及小组成员分工,按《内部审核程序》开展现场内审活动;通过本次内审共查出3项不符合,即:①部分检验记录不完整。②新上岗人员对标准掌握不够熟悉。③留样室过道较凌乱。针对出现的不符合项,检测中心及时的召开了会议,分析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由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整改方案认真负责的进行了整改。全部不符合项经整改、验证效果有效。上述程序运行体现了我检测中心不
断追求改进的需求,同时充分验证了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持续性及充分性,管理体系运行是有效性的。
(2)通过本次内部审核,相比去年内审不符合项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本质量负责人建议: 9.样品管理控制情况
11年整个样品管理基本能够按照《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有效的运行,保证了样品管理的规范性。
10、结果质量控制
按能力验证计划组织完成了外部比对2次,其中包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一次,编号为CNAS T0522工业分析检验能力验证,结果未通知;编号为CNCA-10-A16工业分析能力验证,结果未通知;参加山东省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能力验证一次,编号为577012和804012的工业分析,全硫、发热量,结果全部合格。
13、结果报告
共抽查报告59份,对检测中心结果报告的规范性、编制涵盖的信息、签发、合格率、存档等各环节进行了抽查。未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出现,通过报告抽查,验证了我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满足了检测中心质量方针目标,保证了量值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报告无结论性差错,合格率100%。
(二)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善与持续改进
本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完善与持续改进方面,主要根据检测中心内部和外部实际工作情况需求和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换版后的文件通过内部审核满足准则要求。
(三)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充分性与有效性
通过上述对检测中心全年整个体系运行分析,检测中心方针、目标、管理体系和技术运行能力等检测工作的完成状况,验证了管理体系是持续适宜、充分有效的。1、11年检测中心针对外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客户的反馈(包括抱怨),以及内部(如:设备、设施、人员、机构、技术能力(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情况需求的变化,对管理体系及时进行修订改进,使管理体系在整个运行实施过程中充分有效,验证了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是能够适应内部需求,是持续有效的。
2、检测中心11年进行了3年一次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复评审。在这次评审过程中,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能够满足评审要求,针对评审组提出的问题,做到了及时纠正、预防、改进工作,充分验证了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持续性、充分性与有效性。检测中心全面积极按管理体系展开控制活动收到了实效。
(四)目标分解完成情况
(1)在目标分解计划中质量负责人负责保证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贯彻和执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有效;方针目标贯彻到主要岗位100%;内部审核覆盖率100%;对于体系运行出现的不符合及时处理,不符合处理率100%;及时纠正,不断寻求改进机会。
(2)目标分解计划完成情况: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贯彻和执行,通过全年检测工作的完成状况、内审考核,验证了本检测中心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是持续适宜、充分、有效的;是能够适应内部需求,是持续有效的。
二、存在问题
根据检测中心全年的体系运行情况、内审情况中的不符合项分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大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尤其是新员工)的技术水平仍然是比较突出重要的工作。日常监督工作仍然需要提高监督力度,提高质量监督员的监督意识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建议
11年检测中心整体的工作量较去年相比,明显增多,在检测中心全体员共同努力的下,全年工作基本满足要求,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因工作量大,人员变动,人员补充不及时,给整个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11年检测中心全年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如下几条建议及实施办法:
1、加强人员培训,重点加强技术文件的学习。
11年整个检测中心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尤其对标准掌握不够熟悉,12年加强人员培训,改变往年流于形式的培训方式,培训教师提前掌握培训的内容,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每人带着问题听讲,培训完毕由培训教师一一解答,只有带着问题听课,提前预习标准,才会有所收获,实现培训的真正意义。另外建议部分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对本室技术文件的审核,各负其责,保证本室的技术管理资料满足技术要求。
2、加大日常监督的管理力度。
细化12年的日常监督计划,明确质量监督员的具体职责及工作内容,要求具体的质量监督员,认真负责的监督好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由质量负
9.Sjsw10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篇九
自从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办公室认真执行质量手册的规定,通过宣传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检查程序文件执行情况,反复强调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坚决贯彻“以人文本、铸就一流产品;精益求精、让顾客更满意”的质量方针,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对人员加强培训,保证人员等方面的及时供应,确保了生产的连续,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持续改进完善。
1、文件资料控制情况
按质量惯例体系要求,所有文件均按照程序文件中《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均按规定发放文件。
2、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对公司部门主管的培训工作。为了操作工人的技能达到实际工艺的要求,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培训,对公司职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培训采取笔试、口试和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合格率达100%。
3、内审结果
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TS16949:2009标准要求,运行正常有效,能够满足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需要。本次体系内审共发现3个不合格项,其中严重不符合项0项,一般不符合项3项。其分布见《不符合项分布表》
产品审核:按产品审核计划进行了产品审核,审核QKZ均为100%,无不良缺陷。
过程审核:按过程审核计划对汽车轮毂制动鼓总成产品组进行了过程审核,审核结果为审核符合率91.9%。
办公室
10.营销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十
情况报告
自认证工作开展以来,营销部认真学习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并组织本部门人员针对营销部所涉及的职责要求,认真进行学习,按标准要求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通过公司内部的内审工作,认真完善本部门的各项质量活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具体作出以下报告:
在营销工作中,我部门认真组织对顾客采购订单的评审组织工作,对每份顾客采购订单都规定要进行评审,从体系运行以来对每个订单均进行了评审,并按合格要求进行了发货;为了达到要求,我部门及时与顾客沟通和通知本部门相关部门,以便每份订单均能如期按质完成,同时建立口头电话订单登记制度,及时获取客户信息及传递到相关部门,已充分满足客户要求。对订单变更现象应及时的与顾客进行协商,以致所涉及的所有问题的解决,避免了争执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我部门销售人员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公司将每年第四季度开始对公司服务情况进行信函调查。不定期走访顾客,并将所获取得信息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地解决公司内产品质量或服务方面的不足之处。
加强了售后服务质量,严格公正的出来顾客意见,并建立的质量问题反馈制度,对一些相关的质量问题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及时传递至相关的部门。
及时参与公司组织的内部沟通工作,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搬在会议上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并随时组织部门内部沟通会议,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今后营销部每位员工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责,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工作,努力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下去。
营销部
【Sjsw10质量体系运行报告】推荐阅读:
10管理评审运行报告07-15
10年上半年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报告09-09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报告11-05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12-08
营销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08-24
质量管理部运行报告06-15
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08-14
设备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06-28
体系运行质量保证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