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上教案

2024-08-11

生物八上教案(共10篇)(共10篇)

1.生物八上教案 篇一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

做任何事情必须有一个统筹的安排,才能得心应手。我们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具体到每一个课时。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安排、用何资料,都要详实,。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的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共振的功效。我们的计划大体如下:分三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分章节复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小步进行,打牢基础。这需要七天时间.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归纳、整合,训练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做段考模拟试卷.需要10天。第三阶段,学生自由复习,调整心态,进行查缺补漏。

二、强化训练、精选精做,举一反三

加强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输出知识的能力,能提高做题、应试的技巧,提高成绩。我们就要精选训练题。精选要做到:训练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不重复做,选择这一题目要训练哪方面的知识,我们一定要有数;一个知识点可能要通过多种形式或多种题目来考查,我们可以把这多种形式的题目进行优化组合;对同一题目进行扩展和变形;及时做好检测,并且进行认真的讲评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错在哪,为什么错了,到底哪方面的知识疏漏,再指导学生弥补缺陷;过一段时间,再用相似的变形后的题目进行训练或检测,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考点,精心组题,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四、与学生谈心、交流,鼓舞学生的斗志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做学生的朋友,多与他们交流,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信任,促进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及时帮学生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提高教学复习的效果。二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自己的教学改进工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促使教学相长。

2.蝉 八上 教案 篇二

备课组:初二年级语文组 执笔:赵艳菊 备课时间:2017.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 察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文章,梳理文章思路。教学重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内容。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中国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十分繁忙的。我们且看当代中国,中国在处理多民族局面的成就还是不容小觑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西部大开发等,这些都为各民族团结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而只有永久的民族团结,这朵欣欣向荣之花才能盛大开放着。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板书:‚蝉‛)

2、明确目标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识记作家、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分享作者的资料,圈画文中生字词。

(2)、速读课文感知文意,梳理本文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三)释义解惑

5、(教师)检查指导。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1).A、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

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B、字词正音: 蜣qiāng(屎壳郎)

窠kē(鸟兽做的窝)

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曝pù(晒)

词语补释: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q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2)、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 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7段说明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 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请大家在文中就蝉的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细细品读,勾画出过程,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

挖洞(4节):分泌粘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

脱壳(7-9节):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的中线慢慢裂开,表演奇怪的体操; 产卵(11-12节):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枯枝上刺成三四十个小孔;

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挥着镐向下挖掘,将土抛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隐藏自己。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出示检测题: 蝉是怎样脱壳的?

教师相机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如:描写蝉脱壳的动作的词语‚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勾住、蜕‛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我们在这节课上整体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扫除了字词的障碍。

12、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读读,写写。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 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课后反思:

《蝉》(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说明语言。

二、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要求全体学生要认清形势相信党和政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强调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同时,我班同学坚决做到以下三点要求:

一、同学们要把心思、精力放在学习上,学好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二、要求同学们坚决反对各种分裂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围观、不声援、不参与”。

三、要求同学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2、明确目标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说明语言(2)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1)精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 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三、释义解惑

5、(教师)检查指导。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拟人: 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象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比喻: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绉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

如蝉4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5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 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出示检测题: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我们发现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12、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形象的文学笔法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3.八上2制作沙包》教案 篇三

1、学习手工针缝针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沙包,增强动手能力。

2、对手工缝制、设计制作沙包具有浓厚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工具和材料

课件、视频、针线、剪刀、布块、沙子、顶针箍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学生在操场上兴致盎然的玩掷沙包的游戏。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开心吗? 大家想亲手做个沙包玩游戏吗? 板书:缝制沙包

二.练习针法,熟练技巧。

1.提问:你知道做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吗? 2.提问:那你知道怎样用针线把布缝合起来吗? 3.学习基本针法。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边看边思考:录像中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录像。

看后组织交流: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得都非常认真。下面谁来说说录像中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

4.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手缝的三种基本方法。接下来,我们拿出针线和小布练习一下,看看谁缝得又快又好。

练习要求:1.每种针法各练5~6针。2.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放音乐,学生开始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学生练习作品(选择几个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三.自行设计、制作沙包。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已经学会了这几种针法。学会了针法,你能否把你们面前的一块布和沙子变成可爱的小沙包了?

老师呀,也做了一个沙包,请同学们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观看录像。

看后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注意点: 折要对称 剪要平整 缝要均匀 翻要细致 装要适量 封要严密

3、知道怎样做沙包了,那么你们想做什么样的沙包呢? 老师再给你们提供一些样品,仅供参考!

(课件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沙包)这些各色各样沙包漂亮吗?

待会儿大家也要动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做一个沙包。(放背景音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四.评价成果,放飞沙包。1.小组评议。

我看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沙包。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小组里面做得最美观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展示展示。

学生评出小组里的最佳作品。2.全班展示交流。

(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交流缝沙包的经验。)3.那你们心目中的最佳沙包是哪一个呢?谁来说说。学生提议,评选,最后宣布结果

4、学生用亲手做的沙包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放出欢快的乐曲,学生分小组玩耍,体会劳动的乐趣。

4.八上教案[小编推荐] 篇四

第一单元

学习文明礼仪

第一课 以礼相待 第一课时

知仪识礼

授课教师

一、适用范围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姿态来注视和欣赏我国的传统礼仪,从而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引导学生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体验我国的传统礼仪,欣赏生命的美丽。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

三、教学重点:要潜心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四、学情分析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中国人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独特贡献。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法、查资料法

六、课前准备 ①准备相关材料。

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图片上的器皿有什么用处?(礼器)

(二)授课

出示课题 《知仪识礼》

周礼图片,看P2“中国古代礼仪”了解古代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非常重视称谓。

出示图片——亲属关系表——在表达亲属关系时,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如父母辈的有伯、叔、姑、舅、姨;同辈的有哥、姐、弟、妹。对尊者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先生等;敬称对方亲属时,加令、尊、贤等。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2第3题。

补充“五服”和“祖宗十八代”完成《补充习题》P2第4题后看P3《在古代,初次见面的时候,问姓称为“贵姓”;问别人的年龄为“贵庚”“高寿”“芳龄”等;称别人的住处为“府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向对方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自己通常谦称为“愚人”“鄙人”“敝人”等。》

中国古代十分讲究礼节,礼节伴随人的一生。从婴儿出生,就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礼仪,入学则有开笔礼,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去世有丧礼。每种礼仪都历史悠久、意味深长。PPT上出示相关礼仪介绍与图片资料。“拱手礼”,以小组为单位,体验拱手礼。

每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并有其独特的象征和意义。

在古代,祭祖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祝寿体现了晚辈对长辈 的孝敬之心,庆贺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些礼仪千百年传 承,富有特定的内涵。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2第5题。

礼贵心诚。对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要发自内心、真心实 意、不骄不媚,才会让人感动。如果言不由衷、表里不

一、矫揉造 作,都会事与愿违。

请你介绍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礼仪故事。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1第2题。

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以礼待人的,对于别人的无礼,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更不能以无礼的方式对待,应该多容忍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智慧去感染他人。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6第17(2)题。出示图片资料,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1第1题。

第一单元

学习文明礼仪

第一课 以礼相待 第二课时

时移礼易

一、适用范围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姿态来注视和欣赏我国的传统礼仪,从而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引导学生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体验我国的传统礼仪,欣赏生命的美丽。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

三、教学重点:要潜心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四、学情分析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中国人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独特贡献。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法、查资料法

六、课前准备 ①准备相关材料。

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年味”越来越淡了。

礼仪规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的礼仪简化了,有的礼仪逐渐消失了,有的礼仪则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

中秋节晚上,爷爷奶奶让你吃块月饼,你不想吃,该怎么办? 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分享。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也时移礼易。大家逐渐舍弃一些繁琐的礼仪程序,简化一些礼仪的表达方式,讲究高效、环保、节俭等理念已成为普遍、现实的选择。

材料: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年画,剪窗花、贴“福”字,吃年夜饭、做年糕,包饺子、蒸团子,燃放烟花爆竹,守岁,辞旧迎新,拜年等。

现代人过年,除保持部分传统习俗之外,过节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许多变化。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们更多地使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相互祝福新年。我们小时候喜欢过年,愿意跟着大人到亲戚家拜年,现在长大了,开始有些嫌烦了。但年还是要拜,礼更不能免。我们该怎么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些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如“守孝三年”,要求守孝期间不得任官、应考等,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些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如表达封建等级差别的礼仪,也已经被摒弃,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3第8题。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得到了尊重与认同,很多礼仪被互相接纳、吸收和使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通用礼仪。

握手是一种常用礼节,握手的礼仪主要有:用右手握手, 不能戴手套;握手的力度不宜过紧或过松;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不要对女士、年长者、职务高者先伸手;切忌交叉握手。

在西方,常行拥抱礼。拥抱时双方身体不要贴得过紧;拥抱时间不可过长;拥抱时不宜抱住对方的腰部,也不要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行拥抱礼时不宜离得太远。

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我们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礼仪要学会分辨鉴别,不应该讲面子、摆阔气,追求豪华,更不能奢侈、浪费。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3第6、7、9、10题。

中国传统礼仪有很多程序和风俗,在现代生活中有些被过分放大了,有些甚至成为恶俗和陋习。在入乡随俗时,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随波逐流。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7第17(3)题。

第一单元

学习文明礼仪

第一课 以礼相待 第三课时

入乡随俗

一、适用范围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姿态来注视和欣赏我国的传统礼仪,从而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引导学生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体验我国的传统礼仪,欣赏生命的美丽。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

三、教学重点:要潜心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展示现代中国公民风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四、学情分析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中国人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独特贡献。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法、查资料法

六、课前准备 ①准备相关材料。

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礼仪风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礼仪风俗。

这些不同的礼仪风俗渗透着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包含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感情。因此,到不同的地方,我们应当入乡随俗。

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4第11题。

材料一:在我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见面礼节。

维吾尔族人见面时,一般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将身体向前倾30°,说出表示祝福的话。

哈萨克族人见面时,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祝福对方,同时还要问候对方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家里的牲畜等平安。锡伯族人晚辈见到长辈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

探究:你知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一些特殊礼仪风俗吗?请查阅资料,并把自己感兴趣的礼仪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

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穿一穿当地的民族服装,尝一尝当地的美食,学一学当地的语言,这些看上去是小事,却表达了我们对当地文化风俗的尊重。

材料:1993年创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差不多每年与会的各国领导人都要身穿富有东道主国家特色的传统服装照一张“全家福”,这些服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该国传统服装特色和文化底蕴。

2001年在上海APEC会议上,20位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一起穿着大红色和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

2002年APEC会议在墨西哥举行,各国领导人的服装是墨西哥东南沿海地区印第安人爱穿的,一种在当地被叫作“瓜亚贝拉”的白衬衫。

2004年APEC会议在智利举行,智利推出的民族服装是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

2014年,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统一穿着特色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被称为“新中装”的中式服装一经登场,立即让世人眼前一亮。探究:你知道举办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引导:入乡随俗,能真正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更容易与当地人们友好交往。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客随主便”,意为客人依随主人的方便或安排而行事,是表示对主人和当地风俗的尊重,也讲究“主随客便”,客人来要尊重客人,表示主人满足客人的意愿。学以致用:《补充习题》P4第12、13、14题。

材料:在我国,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要主动敬长辈酒,敬酒时,晚辈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这些都体现了我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思考:在外地上初中的小亮,和爸爸一起回老家过年,亲戚请客,要求每个人都喝酒,在这种情况下,小亮应该怎么办?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在表达礼仪的方式方法上也不相同。我们在与其交往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材料:一天,小磊和爸爸一起参加同事聚会。席间,小磊的彬彬有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夸奖。有位阿姨很喜欢小磊,不停地给他夹菜,并不断招呼他多吃点。面对盘子里红彤彤的辣椒,小磊感到很为难:吃的话,太辣了,胃会很难受;不吃的话,感觉不礼貌,同时也会很浪费。该怎么办呢?小磊灵机一动,悄悄地把菜转移到了爸爸的碗里„„

思考:热情好客是很多民族和地区的习俗。面对热情好客的主人,我们应如何量力而行?

5.人教八上《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业布置

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物体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二、实验原理:V=S/t

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秒表、刻度尺、木块。

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五、收集数据的表格:

6.八上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2、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方法与过程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情感与态度

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二、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三、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生宣、国画颜料。学具:毛笔(小狼毫、中白云)、墨汁、生宣、国画颜料。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

1、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2、揭题: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出示课题“写意山水”。

二、技法示范,体验山水画:

1、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

(1)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表现云和水多用中锋,画出的线条轻盈流畅;表现树木则多用逆锋,画出的线条则苍劲、雄健。

(2)国画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让学生先体验破墨法,即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的效果,然后用泼墨法来体现水和墨浓淡相宜的层次。

2、示范画树的的传统技法:

先观察树的结构特征: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长叶。学生观察总结 教师示范:

第一、画树干:中锋用笔画树干,注意确定树的姿态,侧锋用笔皴擦树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现明暗关系

第二、画树枝:树分四枝,注意树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画树叶:

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中锋用笔勾不同叶形,注意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关系

运用“勾、皴、染、点”,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

三、主动参与,学作山水画: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画树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现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山水画。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体会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妙趣。

四、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体验笔墨趣味,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已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五、作业与课堂评价

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那部分画下来,并配以恰当的诗句,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寄情山水 ——树的画法 树的画法:树分四枝 点叶: 夹叶:

七、教学回顾与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并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能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八上美术(湘教版)《寄情山水》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方法与过程

欣赏——练习——评价——练习。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

三、难点

山石质感的表现。

四、教具学具

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让学生畅所欲言。

媒体课件演示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第一步,示范并讲解勾(板书:勾):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石的轮廓,运笔以侧锋为主。注意观察山势的走向,山的形态特征以及山的前后关系。

第二步,示范并讲解皴(板书:皴):就是用墨画出山的表面也有凹凸起伏的纹理。可以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用以表现山石的凹凸起伏的质感,运笔以侧锋淡墨干笔为主。

第三步,示范并讲解染(板书:染):向光的地方亮,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暗,用淡墨渲染出山石的明暗,以增强立体感。

第四步,示范并讲解点(板书:点):山上总会有一些小灌木、小石头,或者是远处看不大清的树木、房屋,那就用点来表示吧。可用浓淡大小不同的墨点来丰富山、石的结构。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再点染而成。山的造型要力求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分明。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

(1)勾线法

(2)点垛法

皴法有: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2、小结:

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三、作业要求:

分组练习,注意灵活用笔、用墨。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结合。

六、课堂小结 写意山水注重意象,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寄情山水(2)

——石头画法 石分三面

皴法: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三远”:平远、高远、深远

八、教学回顾与反思

7.最新鲁教版八上28诗五首教案 篇七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2014.12.16 NO.课题:《饮酒》、《行路难》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

3、比较两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

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上课流程

(一)激趣导入

他是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的小官;他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他是那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夫;他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他,就是享誉文坛千百年的陶渊明。他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他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桀骜不屈;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恣意潇洒;他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必胜信心。他,就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二)趣读,读出情趣:

1、按节配乐奏朗读诗歌。阅读方式:教师范读、音频跟读、学生自读等。

朗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思想感情。

2、诗句翻译,内容理解。预习展示。

(三)趣品,品味妙点(1)品佳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与望

“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意趣。

(2)品意境 “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怀。

(四)趣悟,体悟理趣 1.谈思想感悟

你认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2.背景资料引入。

写作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3.思想感情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归隐后的闲适自得。

(五)过渡导入

陶渊明辞官归隐于山水田园间,饮酒作诗,种菊赏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浊,好不悠闲惬意。

而三百年后的大唐盛世,一位诗人满腹诗书,诗风浪漫,自称臣是酒中仙,却面对好友准备的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我们来看李白的《行路难》。

(六)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用来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共有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七)趣读,读出情趣:

1、按节奏配乐朗读诗歌。阅读方式:教师范读、音频跟读、学生自读等。朗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思想感情。

2、诗句翻译,内容理解。预习展示。

(八)趣品,品味妙点

品佳句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用典。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也希望能重新得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建立一番伟大事业的愿望。在想象中拥有了一线希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卒章显志,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自信乐观的精神。

(九)联系诗人的生平,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24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42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具有慷慨悲歌的韵味。

这首诗感情复杂,一波三折强烈的表达了诗人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表

现了诗人虽然怀才不遇,但在悲愤中仍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情怀。

(十)延伸拓展

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读诗品人。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比较探究。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 “ 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这样的闲适心情。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审阅签字:

签字时间:

8.生物八上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的 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读背课文,理解内容,正确把握莲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题解并简介作者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黄庭坚称其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他曾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因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著名的《爱莲说》。

三、走进文本,感知课文

1、播放视频朗读

2、朗读指导: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扫清生字词

yí fán yū zhuó dí lián xiè yì yī xiǎn 颐 蕃 淤泥 濯 洗 涤 清涟 亵玩 逸 噫 鲜

3、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

参考译文: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显清芬;笔直洁净地立着,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钟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钟爱,人当然就很多了!

四、品读课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

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君子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出„ „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 „益清)----正直、芳香

风度 气质(亭„„亵玩焉)-----清高

3、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从“莲,花之君子”中可看出莲是的化身 4、莲和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君子

高洁、不随世俗 质朴、不媚俗 通达正直 卓然独立 美名远扬

正直不苟 清高、令人敬重

五、合作探究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

师小结: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六、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造句:我爱,因为它。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查阅阅写莲的诗歌或文章,研究一下历代文人墨客对莲的态度。

2、以一种你喜爱的花草为题材,成文一篇。

板书设计:

(君子)的品格(托物言志)生长环境(出„ „不妖)----高洁、质朴 洁 不

体态香气(中„ „益清)----正直、芳香 身 慕

风度气质(亭„„亵玩焉)----清高 自 名 衬托 反衬 好 利 菊 莲 牡丹

9.生物八上教案 篇九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4.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难点

1.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2.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2.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三、文体知识

1.文体:议论性散文

2.文体特点: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更改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四、字词学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 .....dí2.解释下列词语

⑴ 臼齿: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⑵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⑶ 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⑷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指老年人去世。

五、整体感知

听音频朗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回答: 1.文中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而人们却只能任凭它悄悄地溜走。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然而从第二段开始,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生命自身的神奇”“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些语言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2-4)正面论述“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2段:以小草和牛犊为例,论说生命的神奇,是从外在现象来说。第3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转到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第三部分(5)高度赞美生命的永恒。

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明确: ⑴ 对比。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 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生命”和“衬衣”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我们都非常可怜!”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⑵ 比喻。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

六、问题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讨论并明确: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2.怎样理解“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讨论并明确:

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暗示着一个意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3.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讨论并明确:

“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 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协奏曲,让人慨叹。

七、写作特点

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由叙述生命的外在表现到揭示生命的内在本质,再到歌颂生命的神奇力量。作者情感的 表达也由悲观无奈到豁达乐观,最后到对生命的由衷赞叹。2.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本文先谈个人生命有限,感到无奈;再谈生命的永久,赞叹不已;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作者感情层层递进,达到高潮。

八、课后作业

1.认真领会P82“阅读提示”。

2.完成《金牌练习册》P45-46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生命易逝

豁达

永久的生命生命神奇

乐观

赞美生命

积极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新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三、文体知识

文体:议论性散文

四、字词学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遏制è

飓风jù

濒临bīn

俯瞰n ....kà2.解释下列词语

⑴ 遏制:指阻止,禁绝;制止;控制。⑵ 飓风: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⑶ 濒临: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⑷ 俯瞰: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五、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

1.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明确: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第一部分(1):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2-4):分说。第1层(2):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第2层(3):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第3层(4):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第三部分(5):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六、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讨论并明确: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本句大致是说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作者因为追求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各种困窘,最严重的时候是已经绝望了,强调追求过程的艰难。其中“深深的苦海”指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这是形象的说法。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讨论并明确: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 ⑴ 了解人类心灵;

⑵ 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 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他追求知识,生命 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3.如何理解文末“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讨论并明确:

⑴ 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

⑵ 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

⑶ 苦中伴随着乐,例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

⑷ 虽然罗素最终没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七、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以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是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

2.行文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生动感人。

八、课后作业

1.自学P83《句子的成分》。

2.完成《金牌练习册》P45-46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10.八上戊戌变法教案 篇十

本课主要从社会背景、过程、结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拯救民族的革命变化。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是上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二、课程标准: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新闻报道、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认识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罪过、振新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展开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189月21日,残云如雪的北京已有了些许秋意。这天早上,慈禧太后在随从的簇拥下,出颐和园走小路回到紫禁城,为时103天的百日维新在这一天结束了。慈禧一进紫禁城,就直奔光绪帝的寝宫,但光绪帝不在屋里。此时他已走到宫门前,有人说他要跑,有人说他去迎接太后,不管如何,他被侍卫拦回,从此便失去了自由。这一天,史称“戊戌政变”。

————资料来源:视频截图

教师:该组图文资料展示的是什么主题?

学生:戊戌政变……百日维新……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大家要分清这样几个概念:1898年是中国旧历(干支纪年法)的戊戌年;在这一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变法称为“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103天);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残酷镇压维新派的变法,称为“戊戌政变”。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学过的“庚子”和本节课的“戊戌”,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法,区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的概念含义)

过渡:19世纪末,中国又步入一个“乱世之秋”。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戊戌变法,那么结果如何?慈禧太后,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太太究竟有多大的能量,不仅血腥镇压了光绪帝支持的维新派,而且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又对近代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第七课戊戌变法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过渡,把学生快速引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

板书: 第7课 戊戌变法

上一篇:关于选择的作文600字下一篇:新时代快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