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课程标准(共8篇)
1.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一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汉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但汉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它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同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基本素养。汉语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获得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促进汉语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课程的学习,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正确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是要运用汉语来进行交际、学习其他学科和发展自己,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学习。学生是在母语尚未完全掌握的背景下同时学习汉语的,汉语学习与本民族语的学习应该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和学生的母语一样,要把汉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际交际、完成交际任务中掌握汉语知识,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尽快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双语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服务。因此,汉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结合各学段的整体课程安排,主动联系其他学科学习,尽量满足学生用汉语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
(三)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汉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汉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学习汉语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用汉语做事来实现。汉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个交际任务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成功,达到能用汉语做事。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运用汉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促进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程汉语课程要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汉语,组织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汉语实践活动要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注重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要组织各种汉语小组学习活动,拓宽汉语学习渠道,创造汉语学习和运用的环境。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按十二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汉语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汉语交际能力和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3.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设计要考虑到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语言环境和汉语学习的条件的不同,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汉语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文化适应能力是指没有文化障碍,能够自由、得体地和说汉语的人交往。
1.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社会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综合文化、科技素质。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
4.具备识字写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以上,其中要求掌握2500个左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使用6000个词语和200个习惯用语,能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6.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词类及其使用、句子的构成和主要类型,形成一定的语感,用来帮助理解语言难点,提高表达能力。
7.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汉语工具书或双语工具书。
8.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少量的古诗文。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性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意思,捕捉所需信息。读后有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一般的汉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书写一般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基本上能用汉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老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讲话;
3.能完全听懂课堂用语、他人的问候或招呼;
4.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句流畅、基本正确;
5.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6.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课本剧;
7.能够参与数学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
(三)识字、写字能力
1.能认读所学汉字,根据录音或汉语拼音,读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2.能够书写简单的汉字,笔画、笔顺基本正确;
3.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4.能模仿范例写简单的句子;
5.能独立地做数学题。
(四)阅读能力
1.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2.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3.能正确朗读所学课文
4.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基本读懂数学课本。
(五)汉语知识目标
1.了解汉字的读音: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认读音节;
2.了解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正确发音;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掌握800个以上的词语;
4.能识读3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正确书写100个常用汉字。
5.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和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内仿写汉字。
6.掌握100个以上常用句式;
7.能基本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六)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开始把汉语学习和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逐步适应双语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4.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5.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6.积极运用所学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基本理解与个人或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而简单的语言材料。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简单应用文及其他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词典写出一般句子。能参与角色扮演、讲演等活动。能用汉语学习数学等学科。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完全听懂老师用汉所作的讲解;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3.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4.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7.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三)阅读能力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与课文程度相当的短文的内容;
3.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汉文的其他学科教科书;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10万字以上。
(四)写字词能力
1.汉字书写比较流利,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汉字表达基本意思;
3.能参照范例写出简单的话语和应用文;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
2.发音清楚自然流畅;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500个以上的常用词和10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能使用最常用词语1000个以上;
4.能识读6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正确书写300个常用汉字。
5.汉字书写较流利,形体正确。
6.掌握基本句型200项;
(六)情感态度目标
初步确立汉语学习的目的,了解汉语学习的意义,能自觉地用汉语去学习其他学科,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初步掌握汉语知识的部分学习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
2.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乐于表现,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5—6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2.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3.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4.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5.能用汉语参与小学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能力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陈述顺序;
4.除教材外,小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字以上。
(四)作文能力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一般应用文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五)汉语知识目标
1.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拼读;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熟悉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认读汉字、查词典;
4.能识读汉字2000个以上,会写1000个以上,书写流利、工整。
5.掌握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
(六)情感态度目标
1.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目的,喜欢学习汉语,能主动学习。
2.在汉语学习中,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3.开始注意积累学习经验,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八)学习策略目标
1.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2.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3.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4.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汉语中的进步与不足。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能就较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述清楚且有一定连贯性。能读懂供初中学习阅读的汉语原著及汉语报刊。具有一般的实用写作能力。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口语交际能力
1.在听话中,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2.能根据所听的内容做笔记;
3.能根据话语中的线索把相关事实和信息联系起来;
4.能听懂故事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5.能用汉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表述基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性;
6.能根据命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的发言;
7.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8.能对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三)阅读能力
1.能看懂一般场合下浅显、真实的书面语言材料,获取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并能摘录要点;
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
3.能提取、筛选和重新组织简单文章中的信息;
4.能利用上下文的线索帮助理解;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30万字以上。
(四)写作能力
1.能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描述或说明,语句基本通顺,表达基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性;
2.能写出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较长的应用文;
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4.每学期作文不少于6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2.能识读汉字3000个以上,掌握2500个以上。
3.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
4.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六)情感态度目标
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能持续地投入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
4.主动拓宽汉语学习的渠道;
5.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汉语的机会;
6.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汉语与同学交流与沟通;
2.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二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师,教学方法,语言
一、前言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国家的发展有赖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而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力量, 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在新疆民汉教育是重点, 双语教育尤为重要。
面对双语教育, 怎么教是解决双语教育的关键。在新疆双语教师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 多数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居多, 再加之数学在维吾尔族的学生中被认为是较难学科的实际情况, 汉族双语教师的数学教学难度较大, 本文主要为汉族双语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双语教学提供可行措施。
二、汉族数学双语教师教学方式探析
新疆的双语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指小学的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授课, 其他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另一种是指全部课程都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授课, 开设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 体育、音乐、美术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维吾尔族是新疆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 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维汉双语教育是新疆双语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参阅国外双语教育的成功案例, 为新疆汉族双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将国外的双语教学方法本土化, 为汉族数学双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法。
1. 活动代替语言, 在做中学
首先讨论关于语言的问题, 语言主要有三种, 即维吾尔语、汉语和数学语言。由于双语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由汉语数学翻译而来, 将维吾尔语和汉语进行简单的对比, 有助于我们了解维汉双语学生学习数学时由语言造成的障碍。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族的母语, 维吾尔语发源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汉语来源于汉藏语系, 汉语和维吾尔语的构词方法很相似, 是由缩略词或由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如汉语中通过加“性、化、反、非”等词缀构成“单调性、有理化、反比例、非负数、非零”等新词, 维吾尔语也有四边形、多面体、多项式等类似新词。维吾尔语和汉语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语序上, 在语序上汉语主要是主谓宾, 而维语则是主宾谓的形式, 语序差异对于维吾尔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以及进行思维转换有较大影响。在一些数学术语的理解上, 汉维双语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 一份调查问卷发现维吾尔族学生常常很难理解“小数、约数、对数、分数、合数”等词汇, 问卷中有的学生将“小数”理解为“小的数”, 或者十进数, 将“约数”理解为“大约的数”等。
通过上面的对比发现, 汉语与维吾尔语的差异会造成双语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好的方式是教师少说话, 避免语言带来的误解, 教师在减少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增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如在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利用生活经验、自己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活动, 在操作、实践和探索中获取知识。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采用一些画报、图片的方式来表达数学。
2. 创设真实情景, 进行知识迁移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的整合是两种语言的整合。如果将陌生的数学课堂语言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表现, 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 借助情景将已有经验与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 会减少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在双语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它不仅减少了语言带来的障碍, 而且相同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在国外的双语教学中, 许多教师会借助学生购物、摊鸡蛋或是在学校吃早餐的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如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 教师创设一个逛超市购物的情景, 学生结合已有的购物经验, 通过探究学习百分数中如何表示不同的折扣, 进一步理解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3. 组织小组讨论, 在交流中理解数学知识
Núria Planas和Mamokgethi Setati学者通过对位于巴塞罗那和西班牙位于加泰罗尼亚外的两所学校学习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语言转换现象的研究, 发现双语学生的语言转换有一定的规律, 在课程初期, 学生在了解新的学习任务和数学概念时, 在与小组成员及教师的交流中更倾向于使用第二语言, 当其反思任务完成的方法以及进一步探究数学概念的内涵时, 会选择更容易的第一语言 ( 母语) 。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 研究者发现无论教师是否要求, 学生刚接到学习任务时, 都会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 在知识的进一步探究中会选择第一语言。然而对于第二语言尚不完善的双语学生来说, 用第二语言来初步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任务也有一定困难, 面对这一难题, 当地的双语教师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 在分组时,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第一语言的掌握情况,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第二语言水平较好的学生, 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决彼此困难。研究证明, 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减少甚至避免语言冲突或语言分歧。
在新疆的维汉双语教学中, 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 我曾担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班的汉语教师, 教学初期, 发现每讲一个新的内容, 教师都会在下面用维语“聊天”, 刚开始很不理解, 渐渐发现教师们交流后眼神更明亮了, 脸上也露出笑容, 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欣喜感, 更重要的是“聊天”后, 教师的理解水平都有所提高, 而且遇到越难的知识, 教师的“聊天”就越久, 这是教师在用母语进行交流, 有些教师对课上的某些汉语理解不了, 维语交流有助于理解。了解真实情况后, 开始组织教师进行有秩序“聊天”, 鼓励他们采取这种方式学习, 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种分组交流的教学方法, 把时间交给学习者, 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 将难理解的难点突破。因此, 应积极鼓励双语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
4. 教学内容简单化, 以开放性问题为主
维汉双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 同时也是汉语语言的学习, 双语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汉语基础。对于双语学生来说, 学习汉语本身就有难度, 再同时学习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就是难上加难。从认知角度来看, 由于人们的认知是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 因此双语数学学习也应该从简单的知识开始。
5. 增加师生交流, 互学民族文化
维汉双语学习是维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的差异必然会产生数学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数学语言的差异、数学思维方式的差异数学文化起源的差异等。数学语言的差异是指数学术语数学符号、数学图形等方面的差异。以数字符号为例, 在汉语中, 整十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 “十、二十、三十、四十……”也就是在一至九后面加“十”, 而在维吾尔语中, 却没有相似的规律, “十”是, “二十”是, “三十”是……维吾尔族的民族数学中没有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只有“一半”的概念, 通过转换单位来表示小数, 而对于汉族学生来说, 分数是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差异还有很多, 这些对于双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的形成都有较大影响。作为一名汉族双语教师应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根本。很多汉族双语教师都将双语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归咎于语言不通、交流障碍, 语言固然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其并不是全部的原因, 主要在于教师的主观意愿。
三、结语
我国的双语教育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 还需不断完善。这就需要用心探索, 希望本文提出的教学措施能够为维汉双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超, 张茜, 阿依古再丽.维吾尔族数学文化调查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6) :9—28.
[2]Núria Planas, Mamokgethi Setati.Bilingual Students using their Languages in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J].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09, 21 (3) :36—59.
[3]Judit Moschkovich.Using two languages when learning mathematics[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005, (64) :121—144.
[4]Núria Gorgorió, Núria Planas.Teaching mathematics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001, (47) :7—33.
[5]Gilberto J.Cuevas.Mathematics Learning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5 (2) .
[6]莎吉旦木·买买提依明.新疆维汉双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3.
3.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三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学法 中医院校 双语教学
前言: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目前已经在我国一些学校进行实践,并且就实践取得的结果来看,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院校双语教学,旨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单单只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能够完成英语对话,实现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英语能力的提升对于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当下大的时代发展背景的,也是为了“十”字型人才战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素质技能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英语这门语言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院校对于英语教学要多加重视,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
双语教学的迅猛发展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中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英语教育如今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不管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对于英语都普遍重视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针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渐渐加深,各大高校相继对如何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是顺应当下经济发展浪潮和当下社会发展形势的,这是中医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必须要注重的问题,关系到了中医院校未来教学发展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必须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需要加大投入,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目前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双语教学在中医院校已经得到了推行,但目前来看,经过对多家中医院校进行了实际考察,中医院校在双语教学工作方面的进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院校的专业知识更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针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中医院校采取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对于英语教学,很多中医院校并没有太将英语教学放在心上,没有将英语教学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很多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英语教育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大用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这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有很大關系的,毕竟日后中医院校学生的就业方面与英语教育实际挂钩不大。但就长远角度来看,英语既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知识,它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日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面向国际化和世界化,中外之间交流频繁,日后中医院校的文化与外国西医文化的交流肯定会增加,而这无疑需要极为流利的英语水平。所以说,目前中医院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工作开展较为缓慢,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应切实改变这一点。
三、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对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和挑战,对于原本双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能够予以改正,并且极大促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浸入式双语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接受水平,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改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接受能力,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渐渐沉浸于语言环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摆脱“哑巴”英语。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实现中医院校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实际动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对于中医院校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畅的口语交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与外界进行交流时,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内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能够重新定位双语的学习价值。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中医院校的学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并且与人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中医院校加强双语教学,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提早树立起人才培养面向世界化和国际化的价值观,将目光看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定位,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其在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中医院校培养十字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同时,浸入式双语教学应用于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对于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以更高的目光定位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四
开创双语教育新局面
—额敏县双语教育工作汇报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额敏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语”教学,促进了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额敏县现有中小学41所(小学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中学4所、职业高中1所),教学班619个(小学402个、初中155个、高中62个)。在校生21059人(小学生11774人、初中6213人、高中3072人)。教职工2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823人(小学1153人、中学670人),特设岗位教师354人,离退休教职工1350人。
2001年秋,我县开始推行双语教学。目前,全县有23所学校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一13所、模式二2所、模式三8所),双语教学班123个(小学112个、初中8个、高中3个),学生3630人(小学3014人、初中448、高中168人),双语教师225人(小学196人,初中15人,高中14人);学前双语教学班发展到95个,少数民族幼儿2830人,学前双语教师166人。
二、双语教育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了抓好双语教育工作,教育局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成立了双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双语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工作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规划原则,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年初,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额敏县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额敏县学前双语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双语教育发展目标,推进了“双语”教学快速发展。
(二)强化双语教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切实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我们采取校本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加大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是要求学校每天开展双语教师培训活动,进行口语训练、听力练习和教研活动;二是创设双语教育环境,采取民语言学校和汉语言学校结对子帮扶、民汉合校教师按学科、年级混合办公,举办双语文化节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双语教育氛围;三是积极组织双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先后选派128名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双语培训,组织580名民族教师参加汉语培训,组织35名教师参加自治区远程教育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目前,全县有864位民语言教师通过汉语水平(HSK)测试,60多位民语言教师通过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等级证书。2010年,我县与新疆师范大学签订《新 2 疆师范大学举办额敏县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汉语强化培训班协议书》,每年选派50名教师参加新疆师范大学举办汉语强化培训班,目前,已选派2批、培训双语教师100人。今年,我县举办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班3期、幼儿园园长培训班1期,培训教师43人,提高了民语言教师的汉语水平。
(三)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双语教育教学环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入资金8747.3万元,实施了学前双语幼儿园、中小学校舍维修、抗震加固、更新改造、民汉合校、教师周转房、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工程,新建校舍40550平方米、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个,抗震加固校舍13990平方米,改建周转房5635平方米。目前,17所学前双语幼儿园、抗震加固、教师周转房改造项目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县第一中学餐厅宿舍楼、综合教学楼,第三小学综合教学楼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10月底完工。校舍改造更新项目上户乡寄宿制学校、杰勒阿尕什乡牧业寄宿制学校、玉什喀拉苏乡寄宿制学校综合教学楼、萨尔也木勒牧场寄宿制学校宿舍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第三小学和郊区乡寄宿制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工程于7月18日全面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县一中塑胶田径运动场项目正在进行紧张施工,以上工程交付使用后,我县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将实现新的跨越,整体办学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
(四)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根据自治区、地区学校布局调整要求,我县本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 3 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施民汉合校,将2008年的50所学校调整为41所,民汉合校由6所调整为19所(中学9所、小学10所),寄宿制学校发展为16所。2009年,将办学规模小、效益低的良种场中心校、二道桥乡中心校、二支河牧场寄宿制学校、加尔布拉克农场中心校和郊区乡巴尔布鲁克库热学校初中部并入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县职业高中和郊区乡寄宿制学校,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
(五)加强教研活动,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教研工作,教育局教研室、双语办公室定期深入学校检查课程设置、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组织教师分析教材、编写教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双语教研员深入民语学校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双语教学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增强实施双语教学的紧迫感、使命感。2010年,县双语办、教研室组织城乡学校开展双语课堂教学交流70节,参与教师860人(次);组织送课下乡小组在县第四小学、第五小学、上户乡寄宿制学校、萨尔也木勒牧场寄宿制学校举办教学、汉语双语教学讲座、多媒体教学演示8场,参与师生450人(次)。举办双语物理、数学、汉语、化学、生物课堂教学竞赛20场,参与教师190人(次)。
(六)加强协作交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我县制定了《关于教育教学协作交流的指导意见》,指导民、汉语言学校相互学习教学经验,采取交叉任职、任教、“一帮一”等形式开展教学交流,提升学校教育 4 教学管理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县第一中学与第二中学、县第一小学与第二小学、第三小学与第五小学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结为友好互助对子,民汉教师实行点对点辅导和备课开展教学交流。2010年,县直民汉学校开展教研活动12次,收集教学信息679条,制作课件180份,参与教师390人(次)、学生,1800人(次)。县第四小学、萨尔也木勒、上户乡、二支河等学校聘请汉语教师辅导民语言教师学习汉语,选派教师在汉语言学校跟班跟教学习,民汉语言教师混合办公,构建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2007年塔城地区双语教学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疆电视台《今日访谈》、塔城地区电视台对我县双语教学进行了专访,并作了专题播报。组织359名幼儿、中小学生参加《新疆移动校信通杯自治区“爱我中华”-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选拔赛,我县双语班学生荣获自治区中学组二等奖1人。2010年,我县举办双语课本剧竞赛,参与师生160人(次)。
(七)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双语教学行为。坚持以规范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跟踪监测体系,实施教学质量抽测制度,对抽测成绩进行公示,成绩排在末位的学校进行诫勉谈话。今年4月和6月分别对全县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七八年级进行教学质量检测。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召开了兼职教研员年会暨小课题研究培训会议,加强课题研究的日常监管,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教师专业相结合,注重课题研究的实用性,5 全县申报自治区级小课题4项,地区级小课题8项。举办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双语”课本剧比赛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竞赛。教育局教研室定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教学工作,采取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指导学校规范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为促进双语教学健康发展,我县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投资640余万元,建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Ⅰ、Ⅱ、Ⅲ98套,配置微机1800台、电视机563台,使乡级中心校覆盖率达到了100%,村级学校覆盖率81.6%。投资200余万元,购置微机560台,进一步提高了电教设备的配齐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积极引导各族教师下载新课程、双语教学信息,制作双语教学课件,提高双语教学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08年自治区中学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县双语教师获奖14人;2009年,我县组织的“新课程远程教育整合教学竞赛”和“体音美多媒体教学竞赛”活动中,少数民族教师参赛56人(次),占46%。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思路
我县双语教育发展较快,但在双语教学班开设模式、师资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县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小学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民语授课,授课教师虽经培训,但汉语水平仍然较低,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二是双语教学还没形成完整科学的管理、6 指导、评估机制。三是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数、理、化、生双语教师紧缺,目前,全县双语教师缺编100人。
5.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五
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文化>双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双语教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技能,进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 者:韦秋杰 雷炎炎 作者单位:韦秋杰(河池学院政法系,广西,宜州,546300)
雷炎炎(河池学院外语系,广西,宜州,546300)
6.双语教学辅助资料 篇六
双语教学辅助资料
Auxiliary Material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蚌埠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Bengbu Medical College
Feb.to Jun.2006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1-2 Essential points of concepts of immunology
CHATPTER TWO ANTIGEN 2-1 Basic concept and types of antigen 2-2 The molecular base of antigen 2-3 The immunological features of antigen 2-4 Invasive and infectious antigens
CHAPTER THREE ANTIBODIES 3-1 Structures and classes of immunoglobulins 3-2 The gene of immunoglobulins 3-3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s
CHAPTER FOUR COMPLEMENT SYSTEM
4-1 Composition and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ment system 4-2 Complement activation 4-3 The control of complement reac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complements 4-4 Biosynthesis of complement and complement deficiency
CHAPTER FIVE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OF IMMUNE SYSTEM 5-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rgans and lymphoid tissue and organs 5-2 The cells in immune system
CHAPTER SIX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6-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6-2 Gene structure and genetics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ty complex 6-3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for MHC
CHAPTER SEVEN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7-1 Antibody preparations
7-2 The principle of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7-3 Common techniques in immuno-analysis
CHAPTER EITHT CELL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8-1 Basic concept for immune response 8-2 The basic process of immune response, 8-3 Cell apoptosis and immunity
CHAPTER NINE IMMUNE REGULATION 9-1 The regulation of antigen and antibody in the
immune response
9-2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mmune cells in
immune response
9-3 Interleukins and Immune regulation 9-4 Immune tolerance
CHAPTER TEN HYPERSENSITIVITY 10-1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2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
10-3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Immune complex
hypersensitivity)
10-4 Type IV Hypersensitivity(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CHAPTER ELEVEN ABNORMAL IMMUNE
RESPONSES
11-1 Auto immune response 11-2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11-3 Anti-tumor Immunology 11-4 Immunologic deficiency
CHAPTER TWELVE THE EVOLUTION OF
IMMUNE SYSTEM
12-1 The immunity of invertebrate animals 12-2 The immun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 animal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绪言)
1-1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1-2
Essential points of concepts of Immunology immunology 1-1-1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1-2-1 Innate immunity and acquired diseases immunity
1-1-2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1-2-2 Immune response the discipline of Immunology 1-2-3 Immunology and practically 1-1-3 Recent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Immunology 1-2-4 Branches of Immunology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e term “IMMUNITY”, originally, and might still be considered by people, means the ability of host to resistance to infectious disease.However, the modern concept of immunity is conferring the host the specific function to recognize and neutralize and/or eliminate foreign materials or substances(biological or non-biological, and even sometime self tissue components)to maintain the homeostasis of host internal environment.Immunity includes innate immunity and acquired immunity, the former is inherent, very quick, and non-specific respond to invasive pathogens;whereas the latter is acquired and adapted after birth of host, and induced specific respond to foreign material(infectious or noninfectious).The Immunology is a study to focusing on how of host to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and how of the response to foreign material(Antigen)and
1-1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1-1-1 Infection of and immunity to diseases Fetal epidemic disease, smallpox(variola), dead rate by smallpox 30-40%;killed millions of peoples in this globe before nineteenth century.From Song Dynasty Chinese doctor invested a technique called variolation(人痘接种法)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smallpox
1798, an young doctor in England, Jenner, created a new method, vaccination(牛痘接种法), to prevent the children from smallpox, and finally, by using this very effective technique, the smallpox, a fatal epidemic disease has been eliminated in the world, stated by the WHO in 1979.orbility smallpox, measles(, thypho, cholera(伤寒),anthrax 鼠疫 鼠疫,疟疾malaria 1-1-2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Immunology
(1)1.Foundation of immunology
(1)Louis Pasteur, was a famous biochemist in France in 19th century, contributed his lots of effort to immunization to prevent animal and human from several serious diseases(cholera霍乱, anthrax炭疽, rabies(狂犬病)---vaccination---active immunization
(2).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1-3 Recent development of I mmunology(1).Humoral immunology,(2).Cellular immunology
1-2 Essential points of concepts of immunology 1-2-1 Innate immunity and acquired immunity
1-2-2 immune response
1-2-3 Immunology and practically applications
1-2-4 Branches of Immunology and their development
Basic concept or definition for the term “IMMUNITY”, originally, and usually still be considered by common people, means the ability of host to resistance to infectious disease.However, at present, the modern concept of immunity, is conferring the host specific functions to recognize and final neutralize and/or eliminate foreign materials or substances(biological or non-biological, and even sometime self)to maintain the homeostasis of host internal environment.Immunity include innate immunity and acquired immunity, the former is inherent, very quick, and non-specific respond to invasive pathogens;whereas the latter is acquired and adapted after birth of host, and induced specific respond to foreign material(infectious or noninfectious).The Immunology is a study to focusing on how of host to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and how of the response to foreign material(Antigen)and
1-1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1-1-1 Infection of and immunity to diseases
Fetal epidemic disease, smallpox(variola), dead rate by smallpox 30-40%;From Song Dynasty Chinese doctor invested a technique called variolation(人痘接种法)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smallpox
1798, an young doctor in England, Jenner, created a new method, vaccination(牛痘接种法), to prevent the children from smallpox, and finally, by using this very effective technique, the smallpox, a fatal epidemic disease has been eliminated in the world, stated by the WHO in 1979.orbility smallpox, measles(, thypho, cholera(伤寒)霍乱,anthrax炭疽 鼠疫 鼠疫,疟疾malaria
1-1-2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Immunology
1-1-3 Recent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1-2 Essential points of concepts of immunology 1-2-1 Innate immunity and acquired immunity
1-2-2 immune response
1-2-3 Immunology and practically applications
1-2-4 Branches of Immunology and their development
CHATPTER TWO ANTIGEN(抗原)
2-1 Basic concept and types of antigen 2-1-1 antigen and immunogen 2-1-2 classes/types of antigen
2-2 The molecular base of antigen 2-2-1 chemical features of antigen 2-2-2 antigen determinants
2-3 The immunological features of antigen 2-3-1 The exogenicity of antigen 2-3-2 The relation of immunogenecity
2-1 Basic concept and types of antigen 2-1-1 antigen and immunogen
2-1-2 classes/types of antigen
2-2 The molecular base of antigen 2-2-1 chemical features of antigen
2-2-2 antigen determinants
to individual and immunization manner
2-3-3 The specificity of antigen and
immuno-predominance of antigen
2-3-4 The immunologic feature of
hapten
2-4 Invasive and infectious antigens 2-4-1 Bacteria 2-4-2 Fungi 2-4-3 virus
2-3 The immunological features of antigen 2-3-1 The exogenicity of antigen
2-3-2 The relation of immunogenecity to individual and immunization manner
2-3-3 The specificity of antigen and immuno-predominance of antigen
2-3-4 The immunologic feature of hapten
2-4 Invasive and infectious antigens 2-4-1 Bacteria
2-4-2 Fungi
2-4-3 Virus CHAPTER THREE ANTIBODIES(抗体)
3-1 Structures and classes of Immunoglobulins 3-1-1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ntibodies 3-1-2 Classes and types of immunoglobulins 3-2 The gene of immunoglobulins 3-2-1 The gene structures of immunoglobulins 3-2-2 Rearrangement and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 genes
3-2-3 The diversity of
immunoglobulin genes
3-3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
3-3-1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3-3-2 Expression, assemble and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 3-1 Structures and classes of Immunoglobulins 3-1-1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ntibodies
3-1-2 Classes and types of immunoglobulins
3-2 The gene of immunoglobulins 3-2-1 The gene structures of immunoglobulins
3-2-2 Rearrangement and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 genes
3-2-3 The diversity of immunoglobulin genes
3-3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 3-3-1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3-3-2 Expression, assemble and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 CHAPTER FOUR COMPLEMENT SYSTEM(补体系统)
4-1 Composition and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ment system 4-1-1 Nomenclature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4-1-2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4-2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1 The Classical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2 The lectin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3 The alternative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4-2-4 Membrane lysing complex formation in late phase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5 Comparison of three pathways
in complement activation
4-3 The control of complement
reac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complements
4-3-1 Regulating protein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serum
4-3-2 Regulate protein on the surface
of cell membrane
4-3-3 Complement receptors 4-3-4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omplement protein
4-4
Biosynthesis of complement and
complement deficiency
4-4-1 The gene of complements
4-4-2 The biosynthesis of complement 4-4-3 Complement deficiency and
complement deficient diseases 4-1 Composition and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ment system 4-1-1 Nomenclature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4-1-2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4-2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1 The Classical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2 The lectin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3 The alternative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4-2-4 Membrane lysing complex formation in late phase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4-2-5 Comparison of three pathways in complement activation
4-3 The control of complement reac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complements
4-3-1 Regulating protein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serum
4-3-2 Regulate protein on the surface of cell membrane
4-3-3 Complement receptors
4-3-4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omplement protein
4-4 Biosynthesis of complement and complement deficiency 4-4-1 The gene of complements
4-4-2 The biosynthesis of complement
4-4-3 Complement deficiency and complement deficient diseases
CHAPTER FIVE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OF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5-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organs and lymphoid tissue and organs 5-1-1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primary lymphoid tissues and organs 5-1-2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s and organs 5-1-3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5-2
The cells in immune system 5-2-1 B cells 5-2-2 T cells
5-2-3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natural
suppressor cells
5-2-4 phagocytes, granulocytes and
mast cells
5-2-5 Langerhans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5-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rgans and lymphoid tissue and organs 5-1-1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primary lymphoid tissues and organs
5-1-2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s and organs
5-1-3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5-2 The cells in immune system
5-2-1 B cells
5-2-2 T cells
5-2-3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natural suppressor cells
5-2-4 phagocytes, granulocytes and mast cells
5-2-5 Langerhans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CHAPTER SIX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6-1-1 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molecules 6-1-2 Class I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I)molecules 6-1-3 The structural base of combination of peptide and MHC molecule
6-2 Gene structure and genetics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6-2-1 Inheritance and polymorphism of MHC 6-2-2 The gene structure of mouse MHC(H-2)
6-2-3 The gene structure of human
MHC(HLA complex)
6-2-4 Discovery and nomenclature of
HLA
6-3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for MHC
6-3-1 Detection of Class I HLA
antigen
6-3-2 Detection of Class II HLA
antigen
6-3-3 Phenotyping of HLA gene 6-3-4 Applications of detection of
HLA
6-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6-1-1 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molecules
6-1-2 Class I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I)molecules
6-1-3 The structural base of combination of peptide and MHC molecule
6-2 Gene structure and genetics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6-2-1 Inheritance and polymorphism of MHC
6-2-2 The gene structure of mouse MHC(H-2)
6-2-3 The gene structure of human MHC(HLA complex)
6-2-4 Discovery and nomenclature of HLA
6-3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for MHC 6-3-1 Detection of Class I HLA antigen
6-3-2 Detection of Class II HLA antigen
6-3-3 Phenotyping of HLA gene
6-3-4 Applications of detection of HLA
CHAPTER SEVEN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7-1 Antibody preparations 7-2-2 The reaction of antibody to 7-1-1 Antiserum preparation mono valent antigen 7-1-2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7-2-3 The reaction of antibody to antibody polyvalent antigen 7-1-3 The preparation of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7-3 Common techniques in 7-1-4 The preparation of catalytic immune-analysis antibody 7-3-1 immune precipitation 7-3-2 immune labeling 7-2 The principle of antigen-antibody 7-3-3 In site immune-analysis reaction 7-3-4 Other applications for 7-2-1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of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7-1 Antibody preparations 7-1-1 Antiserum preparation
7-1-2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7-1-3 The preparation of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7-1-4 The preparation of catalytic antibody
7-2 The principle of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7-2-1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of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7-2-2 The reaction of antibody to monovalent antigen
7-2-3 The reaction of antibody to polyvalent antigen
7-3 Common techniques in immuno-analysis 7-3-1 immunoprecipitation
7-3-2 immune labeling
7-3-3 In site immuno-analysis
7-3-4 Other applications for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CELL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8-1 Basic concept for immune response 8-1-1 Non-specificity and specificity of immune response 8-1-2 Active immunity, passive immunity and adoptive immunity 8-1-3 Anergy
8-2
The basic process of immune response, 8-2-1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8-1 Basic concept for immune response 8-1-1 Non-specificity and specificity of immune response
8-1-2 Active immunity, passive immunity and adoptive immunity
8-1-3 Anergy
8-2 The basic process of immune response, 8-2-1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8-2-2 T cell activation
8-2-2 T cell activation
8-2-3 Exogenous antigen induced
immune response
8-2-4 Endogenous antigen induced
immune response
8-3
Cell apoptosis and immunity 8-3-1 The features of cell apoptosis 8-3-2 Detection of cell apoptosis 8-3-3 Effect of cell apoptosis on the
immune response
8-2-3 Exogenous antigen induced immune response
8-2-4 Endogenous antigen induced immune response
8-3 Cell apoptosis and immunity 8-3-1 The features of cell apoptosis
8-3-2 Detection of cell apoptosis
8-3-3 Effect of cell apoptosis on the immune response
CHAPTER NINE IMMUNE REGULATION(免疫调节)
9-1 The regulation of antigen and antibody in the immune response 9-1-1 The antigen regulation 9-1-2 The antibody regulation 9-1-3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diotype-anti-idiotype antibodies
9-2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mmune cells in immune response 9-2-1 Immune regulation of T cells 9-2-2 Immune regulation of other immune cells
9-3 Interleukins and Immune
regulation
9-3-1 The catalog of cytokines 9-3-2 Interleukins
9-3-3 Other cytokines produced by T
cells
9-4
Immune tolerance
9-4-1 Discovery of the immune
tolerance
9-4-2 Foundation requirement and
induction pathway of immune tolerance
9-4-3 The mechanism for Immune
tolerance
9-1 The regulation of antigen and antibody in the immune response 9-1-1 The antigen regulation
9-1-2 The antibody regulation
9-1-3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diotype anti-idiotype antibodies
9-2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mmune cells in immune response 9-2-1 Immune regulation of T cells
9-2-2 Immune regulation of other immune cells
9-3 Interleukins and Immunoregulation 9-3-1 The catalog of cytokines
9-3-2 Interleukins
9-3-3 Other cytokines produced by T cells
9-4
Immune tolerance
9-4-1 Discovery of the immune tolerance
9-4-2 Foundation requirement and induction pathway of immune tolerance
9-4-3 The mechanism for Immune tolerance
CHAPTER TEN 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
10-1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1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2 Allergen in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3 IgE and receptor for IgE 10-1-4 Common diseases induced by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2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10-2-1 Injury mechanism of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10-2-2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and diseases
10-3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 10-1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1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2 Allergen in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1-3 IgE and receptor for IgE
10-1-4 Common diseases induced by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10-2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
(Immune complex hypersensitivity)
10-3-1.The pathogenic causes of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
10-3-2 Common immune complex
diseases
10-4 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10-4-1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10-4-2 Intercellular reaction in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10-4-3
Common 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diseases
10-2-1 Injury mechanism of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10-2-2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and diseases
10-3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Immune complex hypersensitivity)10-3-1.The pathogenic causes of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
10-3-2 Common immune complex diseases
10-4 Type IV Hypersensitivity(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10-4-1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10-4-2 Intercellular reaction in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10-4-3 Common 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diseases
CHAPTER ELEVEN ABNORMAL IMMUNE RESPONSES
(异常免疫应答)
11-1 Auto immune response
11-1-1 The causes of auto immune response 11-1-2 Autoimmune diseases
11-2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11-2-1 Type of transplant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 in allograft 11-2-2 Transplant antigen and transplant immunity 11-2-3 The approaches to reduce rejection of transplant
11-1 Auto immune response
11-1-1 The causes of auto immune response
11-1-2 Autoimmune diseases
11-2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11-2-1 Type of transplant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 in allograft
11-2-2 Transplant antigen and transplant immunity
11-2-3 The approaches to reduce rejection of transplant
11-3 Anti-tumor Immunology 11-3-1 Tumor antigen
11-3-2 Host immune response to
tumor
11-3-3 Surveillance of and escape
from immunity to tumor
11-3-4 Th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immunity to tumor
11-4
Immunologic deficiency 11-4-1 Inherent immune deficiency 11-4-2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11-3 Anti-tumor Immunology 11-3-1 Tumor antigen
11-3-2 Host immune response to tumor
11-3-3 Surveillance of and escape from immunity to tumor
11-3-4 Th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immunity to tumor
11-4 Immunologic deficiency 11-4-1 Inherent immune deficiency
11-4-2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CHAPTER TWELVE THE EVOLUTION OF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的进化)
12-1 The immunity of invertebrate animals
12-1-1 Immune cells and their
defense ability 12-1-2 The functions of soluble immune factors in humoral fluid 12-1-3 Transplant immunity and MHC like functions
12-2
The immun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 animals
12-2-1 The lymphoid tissues in
primary vertebrate animals
12-2-2 Comparison of lymphotissue
evolution between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
12-2-3 The evolutions of lymphocytes
and immune molecules in vertebrates 12-1 The immunity of invertebrate animals 12-1-1 Immune cells and their defense ability
12-1-2 The functions of soluble immune factors in humoral fluid
12-1-3 Transplant immunity and MHC like functions
12-2 The immun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 animals 12-2-1 The lymphoid tissues in primary vertebrate animals
12-2-2 Comparison of lymphotissue evolution between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
7.双语教学课程标准 篇七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价方案中也规定,达到优秀标准的学校,双语教学的课程要占到8%以上。教育部号召高等院校要多种形式地采用双语教学。
全球学术著作有一半以上是用英语写作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重要的国际会议语言是英语,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本学科、本领域的信息,我们要吸收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双语教学”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它紧跟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研究生必须要着力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和能力,“双语教学”无疑是很好的方式和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对专业课双语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研究成果进一步加速推动了高校进行双语教学的步伐,逐步实现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2,3,4]
2 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2.1 英语教学固有的困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语言环境的缺乏,严重影响语言输入量的摄取,并制约着英语学习活动和效果。同一种语言,作为母语来教和作为英语来教是根本不同的。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习得语言;英语学习则不然,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又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是母语和英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环境,才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特殊性。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句式的反复操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训练和实践,削弱了语言的交际性。
2.2 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研究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本科生相比,学生来源趋于多元化,不同来源的学生的素质差异表现更为突出。从学生生源上,研究生的生源远远比本科生复杂,有应届生、往届生,还包括有工作经历的脱产学生或在职学生等。研究生个体之间英语水平层次不一,差异较大。专业基础和研究方向的差异性,当前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研究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智能分布和学术结构也各有特色,接受知识和理解、消化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质疑。在研究生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同样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2.3 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的本质仍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想能够胜任双语教学,不应因为其难度的增加而降低了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获得学生好评的教师必定具备5个条件:第一,懂得有的放矢地使用双语;第二,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反应能力;第三,具备英语思维方式;第四,是专业词汇量大;第五,发音纯正、表达力强。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所以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和理解程度,容易偏向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完成,英语讲课的流利、正确与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双语教材选择受限
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接触规范的英文表达,有助于提高英文水平。但是,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使用完全的英文原版教材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负担还是过大,自编双语教材往往能够弥补原版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更适合我国大学的教学实际。但部分教师因没有接受英文写作方面的专门训练或是出国培训,因此在编写双语教材时习惯使用“中国思维,外国翻译”的方法,所写出的“汉化英语”句子容易出现许多歧义和语病。这就导致双语教材的选择范围很有限,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往往不容易得到。
3 对策及探讨
3.1 注重“双语”环境氛围的创建
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盲区,精心设计校园“双语”环境。为双语教学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双语教学氛围,让无声的熏陶使语言真正活起来。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自觉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2 针对研究生特点进行双语教学
针对研究生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采用分层次的教学体系,拓展和改造双语课程教学。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目前跨学科课程选修趋势,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成不同的班级。不同班级教学要求不同;教学进度快慢不同;教学内容有多有少;教学方法有张有弛,形成教学要素的层次性。同时应对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专业基础能力提出明确的建议和要求,帮助学生因人而宜地恰当选课,避免盲目选课。当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流动听课,形成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区别对待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增强双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3 加强专业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对教师而言,一方面,教师本身是参与者,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访问讲学、进修等形式直接参与国际交流,可以了解别国的发展历史与现实动态;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组织者,如选派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组织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外导师课题研究等等。总之,无论是外语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在双语教学时应作好充分的备课,在授课前争取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将问题带到课堂上。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尽量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易于研究生理解和接受。
3.4 推动双语教学教材和教辅资料建设
为了保证学生及时把握学科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章节提供最新的中外文资料,自编出具有较强指导价值的双语教学教材,用来克服外文教材在某些方面与中国实践脱节的不足,这样也有助于在学习归纳原版教材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同时选择双语教材需要注意避免因言害义,避免教材内容过于浅易和单薄,避免以权威性为代价迁就语言的难度,教材最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这种著作的被引用率高,学习的附加值高。
在研究生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同时实施双语教学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探索,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不断改进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摘要: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生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主体,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文章对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述,梳理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牛丽.关于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49-51.
[2]王斌华.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2:56.
[3]李俊伟.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若十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学,2004,3:14-15.
8.谈双语教学 篇八
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中学实行双语教学,在这种学校里汉语作为主流社会的通用语言有排挤学生本民族与(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倾向,应当通过甲类双语教育来保證少数民族学生能用本族语学习一定的科目。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或汉族学生也可通过甲类双语教育去精通少数民族语言,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已了解的学科知识与部分新的知识相融合,采用必修课、阅读课、视听课、活动课等上课的形式多方位的构建新的知识,这些举措在一定的程度上确保目前双语教学不影响其他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推进双语教学必定受到三方面条件的制约,一是教资,二是学生,三是教材。实行双语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师资问题,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老师除了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外还要具备汉语教学的能力、专业知识,必须具有充分的汉语语言水准。我们的学生通过老师用母语和汉语教学,获取有关知识进而提高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作为非汉语教师因汉语功底不深语言能力不强,用汉语教学的能力较弱而造成师生交流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汉语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学习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参加学校开展的非汉语教师韩语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所教科目有关的汉语书籍来读,还可以多跟汉族(汉语)教师交谈,不耻下问。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汉语进行的语言活动课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达到课堂双语教学的延伸,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作为青年教师肩负重任,不可好高鹜远,在双语教学之路中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教材的开发问题也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环境的差异和民族的意愿编写不同程度的语言教材。
只有具备这三个基本的条件,才能更加顺利实施双语教学,本民族语水平越高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帮助越大。对少数民族来说,本民族语的学习有助于第二语言即汉语的学习和掌握,
【双语教学课程标准】推荐阅读:
双语教学平台08-03
我国双语教学初探10-15
双语教学中学化学12-05
双语教学英汉对照12-17
辽东学院关于加强双语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意见11-24
双语教学培训心得总结07-16
怎样提高双语教学质量08-27
双语汉语学科教学计划10-31
学校双语教学发展规划12-17
探讨双语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