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红楼梦专题

2024-07-03

高考名著红楼梦专题(精选4篇)

1.高考名著红楼梦专题 篇一

《红楼》积累

《红楼梦》里宝玉被贾政暴打之后,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试从钗、黛的表现中分析二人性情。

宝钗公开表达对宝玉伤势的痛惜,认为他挨打是咎由自取,希望他吸取教训,认真读书,走仕途经济之路;(3分)黛玉对宝玉的挨打真情流露,但相对含蓄,她担心宝玉挨打后改变思想,醉心仕途经济;同时借探望之机,表明心迹。(3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是贾雨村对月寓怀吟的诗,反映了他的什么特点?他在《红楼梦》的结构方面有何作用?(4分)

① 野心大(有抱负,名利心重)(2分)②线索作用。(2分)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红楼梦》中这”首唱词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了词中“奴”什么样的心理?(4 分)

探春远嫁。(1分)远离父母的痛苦,对父母的劝慰,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3分)

简述《红楼梦》中宝玉第一次细赏宝钗的金锁的主要情节。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1分)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1分)莺儿觉得正面八个字与宝钗的像是一对。(1分)宝玉便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1分)最后宝钗把莺儿支开,不让她再谈论这事。(1分)

《红楼梦》里史湘云感到无聊,见柳花飞舞而咏《如梦令》,引发了宝黛等人填词的兴头,同是咏柳絮,黛玉和宝钗的词作表现了她们不同的内心世界,请作简要说明。

《红楼》1 黛玉叹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宝钗的词中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婉曲表达了她心中对更高地位的追求。

《红楼梦》“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薛宝钗听到了谁和坠儿的对话?她是怎样“金蝉脱壳”的?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小红(红儿、林红玉)

假装寻找、追赶“藏在此地”的林黛玉而无意来到这里。表明自己刚赶到这儿,你们之前讲的话,我没有听到;表明不止我一人经过此地(林黛玉刚才倒是藏在这儿的),日后你们的丑事传出来,未必是我所为(或许是她所为);不愿沾惹是非,弄个没趣。

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着逆耳,随口道:“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有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所叹的是:你我既是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

王大夫拿了宝玉的手诊了一回,起身说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不过一时壅蔽,较别的似轻。”请问宝玉为何急痛迷心的前后经过?

①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紫鹃为宝、黛的爱情担心,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以此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②宝玉一听,如五雷轰顶,马上给吓傻了,发起“呆”病来。王太医诊断为“急痛迷心”。③黛玉听说宝玉如此,吓得大咳大吐,忙打发紫鹃来怡红院。④宝玉见到紫鹃后才哭出声来,而且他抓住紫鹃,死也不放

《红楼》2 手。⑤又请太医疗治才慢慢好转。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写道: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简述宝钗审问黛玉的原因和结果。

在行酒令时,黛玉情急之下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句子。(2分)作为大家闺秀,读这样的禁书“失于检点”。(1分)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分)黛玉自知有错,“心下暗服”。(1分)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众女子及宝玉第一次结诗社,进行了哪些结社活动? 起名号、字样;李纨自推社长,拟定开设日期;出题设韵作诗;拟定社名“海棠社”。

简述《红楼梦》中宝玉两次摔玉的原因并分析两次摔玉分别表现了宝玉什么性格。第一次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分)表明了他的叛逆(1分)、追求自由平等(1分)。第二次原因:因黛玉提起“好姻缘”之事,宝玉一听,便觉“逆了己意”,心里对黛玉的一片真心,但“口中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1分)表现了宝玉的率真、重情。(1分)

《红楼梦》五十八回中,宝玉在杏子树下留泪叹息,此处宝玉因何伤春,请简述。①宝玉病稍好,便拄仗去瞧林黛玉。路过一棵杏树,树上结着杏子,宝玉见后感叹“病不逢时”,错过了赏花。②此时,宝玉又发了木性,想起了邢岫已择夫婿,“少了一个好女儿“。③又想及红颜易老,杏子也快熟透,人过几年也会“乌发如银,红颜似槁“。宝玉因此伤心,对杏留泪叹息,“伤春”之感油然而生。

《红楼梦》中探春的“才干”主要体现在哪两件事情上?请概括说明。

比如:海棠诗社的发起者、组织者,写诗的才能(2分)。探春理家的能力,在和李纨、《红楼》3 宝钗共同理家时,她想用“开源节流”、“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有所作为,来挽救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2分)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听到金钏投井而死的消息后,袭人“不觉流下泪来”,贾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两人都流泪,但蕴含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①袭人伤感、同情(2分):她们在贾府中身份、地位相似,素日交好、同命相怜。(1分)②宝玉伤心、自责(2分):宝玉因调笑金钏,认为金钏的死与自己有 关。(1分)

人们评价说《红楼梦》是由“三个世界”(神话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构成的一个立体的重叠交叉的结构,请加以具体阐述。

神话世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在人间走了一遭,这中间顽石又曾经到过太虚幻境,最后仍被送回青埂峰下,形成一个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

现实世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

理想世界:以大观园女儿国为舞台,逐层展开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的产生、发展到悲剧的结局。

《红楼梦》第41回,妙玉和宝、钗、黛三人在栊翠庵吃“梯己茶”时,妙玉有哪些言语举动?她著名的“品茶之道”是什么内容?这些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品行?

嫌刘姥姥吃过的茶杯脏,吩咐人搁在外面,不要了;笑骂宝玉海饮的行为,讲品茶之道;笑斥黛玉是俗人,将梅花雪水误识为“旧年雨水”。“品茶之道”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这些反映了妙玉高洁脱俗的品行特征。

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6分)客观原因:①赵姨娘是妾,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妻妾之分就是主奴之分。因此,探春本就应该以王夫人为母,而视赵姨娘为奴。②赵姨娘品行不良,粗俗自私,令人生厌,经常出丑,有时让探春很难堪。

《红楼》4 主观原因:探春有很强的自尊心,个性要强,希望淡化掉自己“庶出”的背景,在大家庭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和尊重。

《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章着力描写了红楼儿女“怡红欢聚”的情形,请简要分析他们如此欢乐的原因。(4分)

这是大观园儿女一大创造,贾府规定不准夜聚饮博,趁着贾母、王夫人不在家,王熙凤又在生病的机会,宝玉等人组织了一次自己的庆宴;一起为庆祝宝玉生日;当时贾府还在鼎盛时期,败像还没显现;这是大观园儿女最后一次人数集中的夜宴;不分主仆尊卑,人人都尽兴。

潇湘馆的环境与林黛玉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联?

潇湘馆的千百竿翠竹是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象征,竹影参差,苍苔白露,清幽中处处是凉意与凄清,也衬托出林黛玉孤苦无依的处境与凄苦的心境。

宝玉心中想到:“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宝玉看到的是什么场景让他有如此想法?该想法反映了他对黛玉什么样的态度? 龄官划蔷反映贾宝玉深爱林黛玉,对黛玉清高的赞赏,对黛玉独一无二的个性的痴迷。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起社时,探春为什么给黛玉取号“潇湘妃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①黛玉住处潇湘馆有竹子;②斑竹又名湘妃竹,黛玉住处又名“潇湘馆”;③娥皇、女英哭竹成斑,黛玉也爱哭,将来想宝玉,也要变成斑竹的。| 预示了黛玉的命运和结局。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作者的用意。①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事;②隐去真实的事情,虚构了贾府中的人物变

《红楼》5 迁;③用谐音手法,虚构人物,并暗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提到薛家为薛蟠一案行贿枉法,请简要叙述这件事。

薛蟠在外饮酒时,打死店小二,被捉进监狱,要判重罪。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又求凤姐与贾琏说了,花了几千两银子,把知县买通。复审时仵作和证人做了伪证,知县徇情,定了误伤,只将薛蟠监禁等候处理。

《红楼》6 【林黛玉进贾府】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第三回)

【“宝黛初会”】林黛玉进贾府,见到了贾宝玉。二人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黛玉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宝玉一见黛玉便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他见黛玉眉尖如蹙便送她“颦颦”二字,闻知黛玉没有玉,便摔玉、痛哭,后由贾母哄骗方才罢休。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第三回)

【王熙凤初次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又转悲为喜。(第三回)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夤缘复职”后,一上任就遇到一起人命案:“呆霸王”薛蟠为争夺一个已被出卖的女婢而打死了小乡绅之子冯渊。贾雨村本欲秉公办案,正准备缉拿要犯时,门子拿出“护官符”,讲述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为了攀附权势,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结案。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京官后代王狗儿.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刘姥姥在周瑞家的引荐下见到了王熙凤,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风姐还是给了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地归去。(第六回)【薛宝钗比“通灵玉”】宝钗生病,宝玉去探望。宝钗便借通灵宝玉来看。看完后,心神领会,催丫环莺儿离开,莺儿便说通灵宝玉上的字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也把金锁要来看了看。原来,癞头和尚送给宝钗的金锁上刻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第八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召集训话,分班负责,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红楼》7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凤姐为秦可卿送葬夜宿铁槛寺旁的馒头庵,庵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求凤姐摆平此事,凤姐借机索要三千两银子。凤姐得了银子,送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结果金哥自缢,守备之子也随之殉情。

【良宵花解语】袭人见宝玉恣情而为,不务正业,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话,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一一答应。

【泣残红黛玉葬花】宝钗、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黛玉叩门,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时,又被宝玉遇着.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

【共读西厢花纷纷】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

《红楼》8

2.名著《红楼梦》摘抄 篇二

2) 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袭人

3) 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鸳鸯

4)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5)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6)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宝钗)

7)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

8)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9)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10)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11)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

12)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

13)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

14)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钗

3.名著《红楼梦》读后心得 篇三

首先,从门子的角度。“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想想十二三年前,那时的门子,还是个小沙弥,却天天哄着香菱玩,对香菱的模样格外注意,加之一颗朱砂痣,便可在多年之后认得,可见香菱是个天生的美人胚。门子是个俗之又俗的人,却是真正关心香菱,所以会“不忍其形景”,派自己的妻子悄悄去安慰她。小时候的门子,也是个天真无邪的小沙弥吧,是否也对这个长着朱砂痣的漂亮小妹妹有着朦胧的喜爱?倒让我想起了一休哥和小叶子。只是物非人非,小沙弥已经成长为门子,尘世的肮脏逐渐污染了他的心,他能够给予香菱的,只剩下了叹息。

其次,从贾雨村的角度。香菱对于贾雨村应该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门子说香菱是贾雨村的“大恩人”,贾雨村倒未必这么看。话说,贾雨村不是已经重谢过甄家娘子了么?以雨村为人之现实,不会把这笔债无休止的偿还下去的。雨村是个理智而冷血的人。凭着理智,他可以较准的说出香菱的结局,“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者”;只是,即便是做了徇私枉法之事,他所能想到的,也仅仅是对不起皇上,而不是对不起帮他走向光辉大道的甄士隐。

再次,从冯渊的角度。一个“酷爱男风,最厌女子”的男人,为一个女子丧命,可见此女子的容貌气质。而冯渊的容貌气质,从冯渊相看过香菱,并付了银子之后,香菱庆幸的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便可知一二。对照后文,说薛蟠的人“把个英莲拖去”,我想香菱并不情愿跟薛蟠走。对冯渊则是“庆幸”,对薛蟠则是被“拖去”,冯渊的形象,我们也可以大略估出。

最后,从薛蟠的角度。薛蟠一向被看作是反面角色,那么薛蟠到底做过几件罪不可恕的事情?想想后文书中,薛蟠调戏柳湘莲,其实是因为他把柳湘莲当成了轻薄人物,后来知道湘莲为人后,便不再有胡来的想法,而是与其结拜兄弟,并为其张罗成家;薛蟠不肖,却真心疼爱妹妹,外出归来也不忘给妹妹带礼物;薛蟠好女色,却没有像贾珍贾蓉父子,不顾伦理的糟蹋了尤氏二姐妹。如此看来,通篇,薛蟠让人无法原谅的,只有打死冯渊这一件事了--别说他抢走香菱,香菱是他买下的,他付了钱,而不是强抢。那么,薛蟠为什么会做下这种天理不容之事?为了香菱!因为他“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他,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有薛蟠这个大俗人眼中的“不俗”,再不用多余的笔墨描写香菱了。而薛蟠虽然在后文中没有做过不可恕之事,却在一出场就打死了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证明他本身的心狠手辣。

从他人的故事反衬香菱,再从香菱的故事照见他人,第四回这红绿相衬的写法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红楼梦》第四回,是一场男人戏,却用四个男人上演的一场闹剧,暗写了一个女人,这便是香菱。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从四个男人的角度,活脱脱塑造了香菱的形象,又从香菱的角度,反衬了四个男人。

4.读名著《红楼梦》之感 篇四

曹公着笔甚密,红楼中的每一个情节在我看来都精准且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品味,红楼梦读书笔记5000字。 不过,无事时我最爱的,还是抄检大观园这一段。其中,每个人对此事的态度反映都不同,凤姐表现得太势利,而王善保家的又令我十分不屑,迎春的懦弱、惜春的冷漠都不足谈。

那么,我们暂且只论三人:王夫人、情雯和贾探春。 大凡仔细看过红楼的人,应该都知道,王夫人是严守妇道,对晴文这样漂亮且迷人的女子很深恶痛绝的。所以,当晴雯说道自己不常近宝玉时,说你不近她时我的造化,那么,为什么她会如此厌恶漂亮女孩如晴雯黛玉呢?其一,我觉得虽然王夫人与贾政是正式夫妻,可贾政却更喜欢赵姨娘,我想,就是因为赵姨娘比王夫人更有些迷人之处吧,而这迷人之处与黛玉与晴雯的妩媚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在王夫人的内心深处,对这些别样漂亮的女孩是既憎恶又嫉妒的。其二,王夫人很注重宝玉身边的人,希望不要有人来带坏宝玉。这其中多半也是为她自己考虑,被晴雯等人迷散了心,又如何在学业上用心呢?若他宝玉是个无用之物,那么王夫人岂不是没有靠山了吗? 再来说晴雯,自打我看了晴雯与王夫人之间的对话,感到晴雯反应非常快:当王夫人问到:”宝玉最近可好?”时,她能够清楚地摸清王夫人的想法,并且早就知道自己一定不被王夫人喜欢,所以便不据实回答:”我不太近宝玉。”并说明自己本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既把王夫人所担心的她亲近宝玉一事推得一干二净,又把贾母拉出来为自己挡着。

果然,王夫人信实了。由此可看出,她极其聪慧机敏。再说,抄检大观园时,其他的丫鬟都老老实实地打开自己的箱子,也只有晴雯,敢托着已掀开的箱底往地上倒!每每我看到这儿,总忍不住在心里喝彩:好晴雯! 在王善宝家的拉出太太时,她说:“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这句话其实已经是针对王夫人了,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卑微的丫鬟敢这样说,足见她与那个阶级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喝彩的同时,我又不由叹息:虽然她晴雯毫无卑贱之心且气质高贵,但毕竟,她丫鬟的身份决定了她一半的命运,而她的性格脾气又控制了她另一半的命运。说到底,还是晴雯生不逢时啊!纵使其风流灵巧,终不免诽谤荼毒,谁又能不为其拭一把泪呢?

再说探春,她的态度更加强硬“我这儿的丫头个个都是贼,我便是头一个窝主,要搜就来搜我!”在贴身丫头看来,比较了迎春的忍让和惜春的冷漠后,足见她这个主子的好处,受到小姐的庇护当然感激,她们也就会帮着小姐,在王善宝赌气说要走时,她们也还跟上去,道:“你老人家果然走了,倒是我们的造化,只怕你不舍得走吧!”主仆之间如此团结,真是让人羡慕啊!而探春为什么要如此生气呢?当她亲见自己的家竟然也抄起来,弄得不得安宁,人心惶惶时,她是极其痛心的。她在与李纨、宝钗代凤姐管理府内事物时,十分尽心,生怕有半点差错。

上一篇:人事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下一篇:二手房购买合同买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