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

2024-07-03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共12篇)(共12篇)

1.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 篇一

XX 村 精 准 扶 贫 年 度 计 划

一、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坚持客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善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底数清楚,动态管理,扶持精准。一是精确登记造册。核实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数据,通过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完善贫困人口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动态调整。二是精确分清类别。按照扶贫开发对象、扶贫低保对象、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四种类型区别贫困人口。区别分析致贫原因,区分为因病、因残等健康原因;因学教育原困;因灾、缺乏土地、缺水、交通条件落后等自然条件原因;因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自身动力不足等能力四种原因。三是精确制定措施。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两项驱动”,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扶持其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对生存发展条件较差的贫困户,优先安排搬迁扶贫;对缺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的贫困户,通过开展“雨露计划”等培训。对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

二、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

根据扶贫对象产业基础、劳动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可行性强、具特色的产业增收致富项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三、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

全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贫困村实施改路、改水、改厕、亮化、绿化、水、田、林等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全面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稳定脱贫奠定基础。整合扶贫办、城建、民政等各类危房改造资金,全力解决居住安全问题。

四、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加强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的就业技能,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落实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利用各类奖助学项目,精准用于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

五、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对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等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扶贫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扩大低保覆盖面。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扶持,在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临时救助政策上,对扶贫对象给予政策扶持。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党支部、村委会把精准扶贫到户作为一项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二)落实脱贫责任。根据建档立卡情况,细化到各村小组,对照具体名单及因户施策计划项目、措施、帮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按照片区管理原则,经常过问,带头帮扶到户,带头联系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

2.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 篇二

1 六合村概况

通过在吉林省镇赉县六合村的精准扶贫实践, 六合村的实际情况如下:

六合村位于镇赉县城北郊, 全村共1053户2827人, 贫困户有397户790人。在贫困户当中, “低保户”238户, “五保户”9户。依据统计, 六合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2公顷。在实地考察中, 六合村的村屯距离远、房屋建造排列无序, 泥草房随处可见, 村内几乎无一处经纬分明的道路且全部为泥路。六合村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其主产为玉米、杂粮、瓜菜和杂豆。由此可见, 六合村的整体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 可以说是一个较为贫困的村庄。依据六合村的情况, 要做到“因人因地施策, 因贫困原因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 落实精准扶贫需要具体做许多工作。

2 六合村实行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2.1 精准扶贫的内涵

在精准扶贫当中, 主要包含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帮扶以及管理与考核四个部分, 通过这四个部分环节的工作, 从而进一步实现扶贫资源的优配置, 建立起扶贫的长效机制。在精准扶贫中, “精准”是扶贫工作的关键。在精准识别工作中, 要精准识别贫困村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要精准地识别贫困户则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由于在贫困村, 贫困人口数量比较大, 其收入的差距不明显, 导致贫困人口难以精准识别。另一方面, 面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扶贫政策, 存在一些虚报家中实际经济状况的现象, 从而导致精准识别工作相对存在难度。在后续的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过程当中, 始终是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主, 做到“精准”扶贫, 从而帮助该地区实现脱贫、脱困, 也促进贫困地区整体的发展。

2.2 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在过去的实践调研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六合村的精准扶贫上做许多工作, 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实践的困境和困惑, 精准扶贫工作也必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2.2.1 精准识别工作中农户参与度不足

为做好精准扶贫, 首先要做好精准识别工作, 找出贫困对象, 从而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在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的过程中, 六合村主要是通过建档立卡按程序来识别贫困户, 但是村中老百姓的参与度不足, 与并不是很关心这件事情。因此, 针对这样的现象进行实际调查, 发现造成六合村百姓参与度不足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村民对村中公共事务关心程度不足; (2) 村中村民外出打工对扶贫政策等不够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 六合村要顺利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关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收入等方面难以开展就工作。

2.2.2 精准扶贫中帮扶缺少差异性

经过艰难的精准识别工作后, 相继采取的精准扶贫工作则是进行精准帮扶。精准帮扶工作的主要依据识别中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原因、贫困户的需求等开展, 尤其是针对贫困户原因的不同实现精准性的帮扶。但是, 在实际的调查中, 六合村因村制宜和因户制宜的扶贫措施落实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根据具体的实践与分析, 这与当前的帮扶工作缺少一定的差异性有关。在村中, 接受扶贫的贫困户有些渴望自身的发展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 但有一些贫困户比较懒散且不务正业。由此可见, 在扶贫资源上应当具备一定的差异性, 可事实上针对两者的扶贫措施并无任何差异, 扶贫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

2.2.3 精准扶贫资金有限

根据在六合村的实践,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面临的困境还有资金上不足的原因。从更广的层面上看, 贫困地区的财政本身就存在困难, 因此也无力从自身的财政收入当中筹集资金用于扶贫, 扶贫工作的效果主要还是依赖于上级拨付的扶贫款项。然而仅仅是依靠中央财政下拨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还需要更多方面的支持与工作。因此, 在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中, 资金是一个问题, 除了筹集资金外, 如何让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额效用或解决贫困户最急迫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3 精准扶贫制度化建设建议

根据对六合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分析, 要真正做好精准扶贫, 每个扶贫工作的环节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 建设完善的精准扶贫制度是关键所在, 而以下则是关于精准扶贫制度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3.1 建立精准扶贫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

贫困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 因此扶贫也可以说是一项会长期存在的工作。而要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实际上不能只从资金上的给予支持入手。真正做好扶贫工作, 一方面要相应划拨贫困补助, 另一方面还要让贫困户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让贫困户建立独立自主的思想, 实现自我的创富。为此, 精准扶贫可以相应地建立较为完善的扶贫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在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中, 既要包括生活技能上辅导支持, 也要包括资金帮扶的支持, 并在资金上加大监管的力度, 实现阳光操作, 最后还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机制。

3.2 构建贫困户退出的激励机制和“后扶持”机制

在精准扶贫中, 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哪些是贫困户, 这些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相关的资料, 因此可以做到精准的扶贫, 给予资金上的帮扶。但是, 从长远来看, 贫困户脱贫还在于自己, 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 并能够做到勤奋, 则一定会脱贫致富的。为此, 精准扶贫的制度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贫困户退出的奖励机制, 并对贫困户退出后, 建立相应的“后扶持”制度, 时间约为3-5年, 实现对原贫困户的跟踪观察, 支持其稳定发展, 减少短时间返贫现象, 从而实现真正的脱贫。

3.3 构建大信息网络支撑体系, 建立动态信息评估机制、管理系统

精准扶贫制度化的建设最基础的首先是扶贫相关信息的精准建立, 在信息精准的情况下, 各项工作也更加容易开展。而就此, 则可以构建一个大的信息网络支撑体系, 建立动态信息评估机制、管理系统。在信息网络当中, 将精准扶贫对象的相关信息实现点与点的对接, 从而推进精细化的服务与动态化的管理。此外, 在系统中还应当建立政策支持信息体系, 凡是由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出台的精准扶贫有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政策文件, 纳入信息网络, 建立扶贫工作“1+N”政策措施体系。

4 结语

根据在六合村精准扶贫的实践, 本文认为扶贫史一个长期的工作, 也是艰难的工作。为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 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行和开展, 还需要广大群众的配合与积极行动。此外, 将精准扶贫制度化建设也是一项急需推进的工作, 将各项工作配合协调进行, 才能进一步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参考文献

[1]莫光辉, 于泽堃.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方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 (05) .

[2]万江红, 苏运勋.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村民自治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8) .

[3]程霏.张咀村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J].商, 2016 (19) .

[4]李毅.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

[5]唐丽霞, 罗江月, 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

[6]胡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精准扶贫实践的难点与对策——基于安徽省安庆市精准扶贫的调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4) .

3.仁化安岗村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篇三

安岗村是革命老区,全村486户2493人,其中贫困户50户138人,贫困户占全村农户的10.29%。村民以前经济收入来源以种植水稻为主,以零星养殖猪、鸡及农闲时外出打散工为辅,年人均收入较低,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自启动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安岗村在东莞市虎门镇和韶关市接待办的联合帮扶下,紧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坚持“行动快、识别准、施策广”,实现责任到点到人、规划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据了解,东莞市虎门镇和韶关市接待办根据《东莞市新时期帮扶韶关、揭阳相对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和《关于建立虎门仁化对口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扶贫工作组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要求,着重从增加村集体收入、村民收入、加强村基础建设、改善民生条件等方面入手开展扶贫工作,并制定了《安崗村精准扶贫2016-2018年三年规划》、《安岗村2016年扶贫计划》,其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鼓励养殖五黑鸡,就是两项重要的增收脱贫措施。

为扩大农民的种植收益,扶贫工作组不断寻找可以结合安岗村发展的种植项目,如到仁化县南仁何首乌种植基地、董塘镇贡柑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等调研,积累经验,推进种植项目。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扶贫工作组引进了总投资26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凡口水泥厂部分废弃用地,建设光伏发电站。据介绍,该项目年收益预计30万元,收益期为30年,可解决贫困户家庭及村集体收入来源。与此同时,扶贫工队组和村干部们还奔赴南雄市养老项目示范点调研考察,筹备引进仁化县第一个养老项目。

安岗村扶贫工作组把扶贫工作赋予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帮扶单位和当地政府的精诚协作下,安岗村将会有更好的明天!

4.XXX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篇四

驻村第一书记 xxxx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因地制宜制定特补乃吾村扶贫计划,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第一书记带队对特补乃吾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情况如下:

一、XX村基本概况

特补乃吾村系全县重点贫困村,平均海拔2200米,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6个小组、227户、1021人。耕地面积8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烤烟等,养殖猪、牛、养、鸡等牲畜,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彝族聚居村。2014年全村地区生产总值416万元,人均纯收入4638元。2014年,在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精准识别出5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人。XX村生产、生活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落后。一是交通难。辖区6个村民小组至今还有1个组没有通路,有2个组还是泥土路,没有实施道路硬化,道路狭长陡峭,雨天路滑,只允许摩托车通过,给村民运输农副产品和出行带来不便。二是饮水难。全村还是100户,450人饮水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水质差,没能够用得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人居环境条件差。村里大部分贫困户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差,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物品,村中卫生条件差,垃圾乱丢,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机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但形成不了规模。引入了核桃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缺乏技术指导,没有致富带头人。

(三)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产生、生活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只限于填饱肚子,生活质量不高。

(四)卫生设施及设备配置欠缺,疾病防控能力差,看病就医难。村上没有村卫生室,村医生集中在乡卫生院看病,乡卫生院设备简陋,药品不足,人手不够,缺乏技术,只能看一些小病,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导致贫困村贫困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原因。XX村属于高二半山,海拔高,人均耕地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通讯缺乏,信息闭塞,生产和生活条件差。

(二)自身原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素质还偏低,思想保守,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慢,生活要求低,局限在吃饱阶段,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机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仅靠烤烟产业支撑经济。新培育的核桃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

三、解决贫困村现状的对策

(一)产业扶贫。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壮大烤烟产业、培育核桃产业、开发劳务产业、巩固畜牧产业,通过五大产业支撑,实现产村相融,壮大村民实体经济。

(二)基础设施扶贫。突破交通制约瓶颈,大力发展交通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村民住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信息网络工程。

(三)教育扶贫。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控辍保学“六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卫生扶贫。提升乡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加大重点疾病预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5.XX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篇五

XX局为确保各项扶贫目标的实现,在永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XX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认真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XX村的旅游设施、村组道路、水利设施、人居条件、种养条件、自然资源等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XX村“两委”班子座谈,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具体了解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XX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驻村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据乡政府驻地20公里,处于XX县和XX县交界处,XX腹地。2014年,XX村人均纯收入8358元。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0亩,退耕还林面积939.1亩,平均海拔2600米,全村有宜林荒地近万亩,主要盛产花椒、老鹰茶、中药材等。村境内有小水电站2座,装机3260KW。全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为主。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3户436人,党员30人,贫困户24户,贫困人口41人。村内坡高路陡、沟壑纵横,25度以上的坡地占幅员面积的99%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二)贫困原因分析

1.高山移民,交通条件差。XX村除一组以外,全是高 山移民户,共计72户,耕地都在原居住地,现居住地无耕地和养殖区域,不具备养殖和种植条件,米、油、小菜、肉等生活必须品全靠买。出入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的通组道路,都是“天路”,大部分建在90度悬崖上,最近的通组路要走2小时,最远的要走5小时,时常有飞石,雨天满路泥泞,且年久失修,通行危险且十分困难。就在今年,已出现2起失足掉下悬崖的摔伤事故。肥料、种子、农具等农资运不上去,猪、牛、羊、玉米、土豆等农产品运不下来,90%以上的移民被迫放弃种植养殖,而全村98%的自然资源都在山上,利用率极低。虽有少部分村民在山上进行种植和养殖,由于路途艰险,管理上严重滞后,经济效益差,很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产品项目开发。

2.老鹰茶产业后劲不强。XX村种植老鹰茶3500亩,20万株,今年全村可采茶800亩,实采750亩,采茶15吨,收益120万元。据调查核实,不但村里有50亩的茶叶没采,而且部分村民家中还囤积有成品茶叶。那么5年后,3500亩的茶叶全部可以采摘,产量约为80吨,而且随着树龄的增加,茶叶产量也会不断增加,如此数量,怎么卖,卖给谁,往哪卖?所以现在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老鹰茶的销路问题。这对当初希望靠老鹰茶脱贫致富的农户的积极性有不小的打击。

3.XX旅游项目单一,留人困难。XX博物馆,望XX峡谷,走村道,这就是现在到XX村游客的旅游模式,时间在30分 钟到60分钟之间,矿泉水都没必要买,更谈不上其它消费。美景加零消费,这对游客来说大峡谷旅游性价比极高,但对XX村及村民的付出没有丁点回报。

4.贫困人口收入结构单一,稳定性差。XX村贫困户23户,贫困人口40人,31人不具备劳动能力,贫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是农业和打零工,低收入且收入极不稳定。

5.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XX村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为主,家禽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还没有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禽解决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束缚。今年,全村养猪约50头,养牛约40头,养羊约320头,存栏数很少,没有上规模的养殖户。

6.劳动力素质不高,缺技能。XX村劳动力总数约为290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

7.基层堡垒薄弱。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据初步统计,全村党员共30名,50岁以上老党员有20名,30岁以下的党员仅3名。

二、因地制宜,探寻脱贫新思路

结合XX村实际,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现对XX村提出如下脱贫思路:

(一)加强宣传发动,消除“等靠要”思想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方针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群众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村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二)立足长远,科学制定XX村发展规划

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XX村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统筹安排。

(三)提升老鹰茶产业带动后劲,解决阻碍扶贫进程的关键因素

XX村23户贫困户,18户种植有老鹰茶,平均每户种植面积约20亩,每亩栽植70株,一株5年树龄的茶树,可收干茶0.5斤,按干茶的最低市场收购价40元/斤,每亩收益为1400元,20亩收益就为2.8万元。而随着树龄的增加,10年树龄的茶树20亩收益可达16万元。现在全村3500亩的茶树树龄大部分在2-3年之间,随着树龄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销售越发困难,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村贫困户要想在短期内脱掉贫困的帽子,就必须迅速解决老鹰茶的销路问题。1.着力解决老鹰茶的“身份”问题。老鹰茶无生产许可证一直是阻碍老鹰茶走出去的主要原因。现在农户主要以自产自销,散卖零卖为主,没有统一的销售途径,销售困难,价格偏低。办老鹰茶生产许可证初步预算约为6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争取农业部门、扶贫资金、农户自筹以及社会赞助给予协调解决。

2、依托现有平台,推动老鹰茶产业发展。依托2012年成立的帽壳山老鹰茶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大瓦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强化老鹰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统一化管理,壮大老鹰茶产业规模,为农户做好老鹰茶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带动全村及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四)加快村组货运设施建设,提高荒山林地利用率 修建缆车通道,解决高山移民运输问题,为高山移民上山运农资,下山运农产品提供便利,这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还可以提高村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将显著提高荒山林地利用率,实现村民进一步增收。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32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争取扶贫资金给予协调解决。

(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目的地

跟踪落实“桃花观光园工程”的项目及工程施工建设。9月27日,村两委组织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此项目的实施,工程施工建设相关事宜仍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力争在今年年底完工。“桃 花观光园工程”是XX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子项目,后续将逐步设施建设高山瀑布桃花灌溉渠、玻璃栈道、观光平台等项目。这将极大提高XX村乡村旅游知名度,开展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等为内容的旅游活动,以公司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分红等方式,使乡村旅游成为我村村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加大教育培训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科技知识,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

1.积极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增加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我国当前职业工人缺口大,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籍学生都能得到国家教育补助和推荐就业政策,有效减轻家庭教育负担。针对当前农村很多学生初、高中毕业以后就弃学外出务工的现象,结合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热门专业,宣传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就业优势,推荐我村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到校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和成人教育。

2.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我村劳动力总数约为290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积极协调劳保等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得大部分农民掌握1-2门致富技能。多方收集信息扩宽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或者外出务工、经商。

(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全面抓好党员教育、发展党员等工作。从村上年轻人、转业军人、返乡人员中发现和培养苗子,对条件成熟的要积极引导入党为明年我村换届储备人才。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标准和群众公认原则,择优选取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培养,优先把那些在经济建设中成效显著,在服务发展上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选进领导班子,真正做到“有为有位、无为无位”,最大限度的激发全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扶贫开发积蓄力量。9月,我村已成功发展了一名具有大学学历的年轻党员。

XX局

6.村精准扶贫评议总结 篇六

一、树立改革新理念,破解扶贫“老课题”。

一要结合贫困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贫困山区有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养殖、种植、手工艺加工、劳务输出、乡村旅游等产业。引导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搞旅游,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二要建立并依靠专业合作社推进支柱产业建设。要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依靠这些专业合作社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使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三要有“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支柱产业”的新理念。扶贫工作要挣脱惯性思维,不要仅仅局限于本地资源,可以通过发展“异地经济”,打造支柱产业。在扶贫产业布局上,以带动贫困村发展为核心,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整合脱贫资源,多村联动发展,实现贫困村之间互通有无和共同脱贫致富。

二、突破致富瓶颈,牵住扶贫“牛鼻子”。

目前,一些农村地区贫困的根源是“三缺”,即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一要创新农村融资机制,解决农业生产“缺钱”问题。要积极与信用社对接,简化小额贷款手续,鼓励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试验和推广,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支农作用。要试点“农户联保”、“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担保形式,缓解农户贷款抵押难。要积极整合行业、部门、社会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由“撒胡椒面”向“握指成拳”转变。二要创新科技扶贫机制,解决农民“缺技术”问题。大力开展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办班式、实地培训式、大户帮带式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带头人和村党员、村干部、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能人大户的培训。抓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务工收入。三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引导贫困地区农民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并培养和扶持能人来牵头运作,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扩大信息收集面,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三、完善基层组织,强化扶贫“火车头”。

7.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篇七

紧紧围绕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我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工作对象,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各帮扶单位、规划建设行政部门职能作用,统一组织、周密安排、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村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主要措施

(一)支持贫困村建设规划及贫困户建房

1、没有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贫困村,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市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给予奖补5万元,县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给予奖补助3万元,驻村的帮扶单位协助镇人民政府抓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加强贫困村建设规划编制的督促和指导,加大建设指导力度。

2、对居住危旧土坯房的贫困户,鼓励其进行危旧房改造,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每户补助1.5万元。规划建设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免费提供赣南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通用图集。

(二)支持移民新村建设

帮助镇政府做好移民新村规划选址,协助各镇编制移民新村规划、实施移民新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开展贫困人员工匠培训

实施“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职业培训资金,联合人社部门免费为贫困家庭人员开展木工、泥工、水电工等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引导施工单位优先选取贫困家庭工匠人员组建的农村基建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四)加大贫困村传统村落申报力度,支持贫困村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大力推进传统村落调查力度,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我县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对贫困村符合传统村落申报条件的,优先列入申报对象及争取申报成功,由此争取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建设。

(五)大力支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奖补资金,资金申报成功后应向贫困村建设垃圾收集设施给予奖补资金分配上的倾斜,原则上贫困村每个小组至少建设垃圾收集设施1处,组织垃圾清运车定期清理。

(六)大力支持油茶开发

大力支持我县油茶开发,免费提供种植基地地形现状测绘,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建设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贫困村规划建设精准扶贫工作,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为副主任。负责我县贫困村规划建设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要切实加大对规划建设行业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真正把规划建设行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舆论宣传。要围绕扶贫工作重点,加强规划建设行业扶贫政策宣传、典型宣传,唤起广大规划、建设行业和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使规划建设扶贫工作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凝聚合力,扩大规划建设扶贫的参与面,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8.黄崾岘村精准扶贫工作简介 篇八

黄崾岘村,位于马岭镇东北部,共辖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农户421户,1876人,大家畜249头。共有耕地面积5235亩,林地1680亩,地形以山原居多,全村通沙砾路10公里,柏油路10公里,全村群众饮水主要依靠窖水,贫困户66户,249人,贫困面13.3%,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620元,黄崾岘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结合“531”稳定脱贫工作模式,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稳定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长庆公安分局牵头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实行科级干部联村,驻村工作队及镇干部联户,任务到户,责任到人,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落实了村级扶贫工作站,各种制度装框上墙。

二、实施五大基础设施工程。强力推动“水、电、路、田、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万元,新打机井1眼,建高位水塔一座,在老店塬、董旗、黄崾岘三个自然村新修引水管线5.2公里,自来水入户259户,在毛庄、艾旗河新打小电井15口,在黄崾岘建集雨水窖11口;新修凤凰山水泥路1.6公里,老店塬砂砾路2公里,维修麻岔塬砂砾路3.6公里;全村已全面完成农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农电;完成危旧房改造22户;在董旗新修梯田500亩。

三、发展“三个合作社组织”。宣传动员群众,建立黄崾岘村农村产业资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完成工商局注册工作,发展社员56人,吸收股金36万元;招引陕西宜川果农成立果业专业

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栽植苹果树;农户自发组建银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三个合作社的成立,加快了群众增收脱贫步伐。

9.XX精准扶贫包扶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任务,以“素质提升、质量突破”为立足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我校决定发起教师结对帮扶学困生主题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学习,教师的先进性,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全面推进全体教师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保障作用。

二、活动内容

由于我校生源决定,当前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困生处于思想波动、心理失衡状态。开展教师帮扶助学主题实践活动,解决学困生的学习之困、思想之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为学困生搭建进步阶梯。为此,全体教师采取以下措施,真心实意的帮扶“学困生”:

三、帮扶方案

学困生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是我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他们的学习成绩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风险点,直接影响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为了彻底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意识,调整好他们的心态,特制定教师教师对学困生帮扶方案。

1.确定学困生名单。根据《商洛市脱贫攻坚教育助学包抓责任台账》,针对我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位教师至少包抓一名学生。

2.具体帮扶步骤:

(1)经常找学困生谈心,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使学困生端正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2)为学困生制定学习方案,基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科指导,发掘学困生的潜力和价值,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3)对学困生的每一次测试成绩都要做给予关注,及时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失、鼓励。

(4)及时掌握帮扶过程中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帮困经验,在教师活动中开展交流活动。

(5)帮扶周期暂定为一个学期。

四、帮扶要求

1、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帮扶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各位教师要制定个人的帮扶思路,并一以贯之。

3、帮扶工作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与被帮扶者的融洽关系。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

4、帮扶工作要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身心健康,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10.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 篇十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1月2日)

2019年驻村以来,县司法局驻**县**乡**村工作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按照各级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以及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管理部门要求,尽职尽责、苦干实干,驻村以来,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了贫困群众及各级扶贫部门的一致认可。

一、**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村位于**回族乡北部,共有180户854人,601亩耕地,主要种植大蒜、玉米和莲藕。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9人。**村共有建档立卡户61户193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二、2019年主要工作1、2019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带着感情与贫困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将党的各项政策挨家挨户、不拉一人宣传到位,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切实帮助大家增强信心、激发动力、最大程度使贫困群众摒弃落后思维、纠正错误认识。

2、严格落实县防贫机制,密切关注边缘户,确保应帮尽帮。对于边缘户,我们给予重点关注,加大对边缘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村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边缘户,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等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因病、因灾造成的边缘户给予其民政救助或纳入低保范畴,保证其基本生产生活。扎实做好已脱贫群众巩固工作。结合**县里防贫机制,完善脱贫不脱政策、不脱支持、不脱帮扶等帮扶政策,进一步强化脱贫户监测管理,着重产业项目效益的稳定性发挥和兜底保障政策的落实,精准落实后续扶持政策,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将5户一般户列为防贫(边缘户)对象。

3、进一步完善扶贫档案资料,做好迎检工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重点是贫困户受助所涉内容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完善、归档以及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4、推进村产业发展。立足村情和资源优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蒜种植能手、拟投资人赴周边地区学习考察大蒜深加工和种植、管理、经营,重点围绕大蒜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上项目,积极推进蒜薹冷库贮藏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家庭手工加工项目,为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5、加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抓好各项惠农

政策的落实政策。指导村两委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6、积极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按照“三日一网”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局机关组织好集中帮扶工作,每月开展一次送温暖关爱慰问活动。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倡导法治进村入户携手助力精准帮扶活动,为建档立卡户群众“雪中送炭”。

7、帮建好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乡村振兴规划。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村两委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落实好上级乡村振兴规划,协助村两委抓好乡村治理,为群众营造美好幸福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6月28日,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专题教育活动,为全村党员佩送党徽、共学《党章》、宣讲主题教育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工作队出资两千余元购置村两委党员信息展板、扶贫宣传条幅、党徽和**宣传墙。

8、争取资金,落实政策。今年以来,6月份为12户享受肽牛养殖第二轮覆盖的建档立卡户发放分红7560元;10月份为57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了2019年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分红,共计171000元;另外第一轮肽牛养殖覆盖的23户建档立卡户即将领取分红14490元;我们还争取到派出单位**县司法局资金2万元新建了350米的排水设施;争取5000

余元资金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更换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为徐秀银等5户建档立卡户积极争取临时救助资金6200元,解决生活临时实际困难;为2015年脱贫的8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分散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为2015年脱贫的1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肽牛养殖项目,实现了建档立卡户产业项目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出资3000元用于购置树苗180棵,助力开展“四个一”活动。

9、严格监管。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量专项资金进入贫困村,我们在“精准扶贫”中不断加强“精准监管协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召开村委会、群众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项目的决定权、资金的使用权等交给群众,保证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导监督,成立项目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的民主监督。同时,聘请财务、审计专业人士指导各个项目资金的划拨、账务处理、凭证收集等操作规范,加强日常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资金安全。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0年,驻村工作队将以国务院、省成效评估为重点,按照“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责任”的总体工作要求,扎

11.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 篇十一

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镇党委政府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精神,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各项工作任务,着力为加快扶贫攻坚、实现如期脱贫务实基础,引领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致富奔小康,根据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统筹协调“五一个”帮扶力量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中共正阳县委《关于做好“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的通知》的具体措施,全面完成吴相村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如期脱贫,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村基本情况:

**村村位于XX乡东南八公里,东邻XX村,南部与西XX村、XX村接壤,XX路与XX村交界,北靠XX镇XX村。全村有两委干部X人,村民组长XX人,村民代表XX人,党员31人。全村有XX个自然庄,XX个村民组,全村现有农户620户,总人口2538人,耕地面积6458亩(确权后为7761.09亩)。全村以种植小麦、花生、水稻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种植,务工为主。

2、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目前共有党员31人,全村有两委干部5人:喻志中任村支书、庞寒松(村主任)、王连锋(村文书);周艳群(村妇女主任)、杨玉华(村公安主任);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喻志中(XX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代洪俊(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扶贫专员:江超(西严店**村教师)。

3、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我村系2016年非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39户74人,已脱贫23户50人(其中2016年脱贫5户14人,2017年脱贫10户17人,2018年脱贫8户19人,2020年脱贫16户24人)我村贫困户已实现全面脱贫。

4、贫困户分布情况

XX庄4户7人;**4户9人;XX庄11户19人;XX庄3户8人;XX庄3户3人;XX庄2户3人;庞庄1户1人;岳楼3户6人;XX庄3户4人;XX庄5户14人。

6、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因病致贫25户50人,占0.6%和0.67%;因残致贫11户19人,占0.28%和0.25%;缺资金2户4人,占0.05%和0.05%;缺技术1户1人,占0.02%和0.01%。

二、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蹲点调研,理清思路(2020年3月28日前)。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于3月28日前,分期分批入村进行蹲点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建议,掌握村情、户情,明确帮扶责任。

第二阶段:科学研判,制定规划(2020年5月30日)。

根据前期的摸排,针对**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群众需求、社会矛盾、基层组织建设,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等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制定2020帮扶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助推脱贫攻坚步伐,帮扶责任人要与贫困户家中进行帮扶对接,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按照“帮扶到户”的原则,帮助贫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

第三阶段:抓好落实,有序推进(2020年4月至9月)。

帮扶规划确定后,要搞好统筹协调,加强与单位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联系,与工作组紧密协调配合,积极宣传各项政策,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协调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助推驻点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经济效益,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同时建立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户帮扶制度,结合社会扶贫工作,积极搭建吴相村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企业家等社会帮扶力量“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平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第四阶段:全面总结,巩固提高(2020年10月至12月)。

12.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杨梅山镇实际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制度完善、方法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简便、运行有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镇贫困人口温饱,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扶贫开发对象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客观的识别两种对象,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镇民政办组织,驻镇相关单位配合、村落实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原则。坚持与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组织领导

成立杨梅山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陈熙任组长,镇长欧强彬、人大主席黄志军任副组长,刘明发、刘齐标、王利生、谷长勇、廖平方、邓红洲、谢国招、利勇方等同志为成员。为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纳入试点村目标管理。确定试点的两个村要由村民大会推举建立9一15人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两种政策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按照各自的识别标准初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并张榜公布,确保识别对象公开、公平、公正。

领导小组将定期对两个村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试点村应安排适量的工作经费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试点工作阳光透明

1、加强宣传发动,增加群众的知情权,让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参与。

2、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杜绝资金跑、漏现象。

3、保证公平公正,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细化操作标准,确保试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规范。

1、扶贫对象评选原则。

(1)五优先原则:①无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村人口优先;②因大病或特发事件导致家庭负债巨大且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生活水平的农村人口优先;③见义勇为付出巨大经济和健康的农村人口优先;④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现已离任且家庭困难的基层干部优先;⑤纯两女困难户优先。

(2)七不评原则:①打牌赌博、违法乱纪的家庭不评;②好逸恶劳、长期打骂闹事的家庭不评;③无理干涉、阻挠公益事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刁歪霸道的家庭不评;④全户多年外出、家庭基本情况不明的家庭不评;⑤家庭成员中有国家在职人员的家庭不评;⑥从元月1日以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不评;⑦子女条件较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评。

2、扶贫对象的识别和分类标准

(1)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扶贫对象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196元)、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扶贫对象的识别程序。扶贫对象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张榜公示有效后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薄、县有档”。

3、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根据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实际情况,按照以户为单位、扶贫资金封顶、一定三年的原则,落实帮扶措施。扶贫资金标准为400元/年/人,不发放现金,打卡到户,重点用于扶持以下项目。

(1)入股产业开发。对本人从事或土地参与(出让或入股)由镇龙头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在本镇组织实施具有一定规模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活动的,扶贫对象可以申请相应扶贫资金额度入股。

(2)贷款贴息。对有能力进行养殖等产业开发的扶贫对象,要以申请年2万元/户以下的贴息贷款。

(3)生产资料补贴。扶贫对象从事种养业,根据其种养规模和实际情况,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扶贫资金。

(4)改善生活条件。扶贫对象进行改灶、改厨、改厕、改房、改水和沼气池建设等,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建设材料。

(5)劳务技能培训。扶贫对象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学历教育的,按省扶贫办有关规定进行适当补贴。

(6)互助资金贷款。扶贫对象所有村已开展互助资金试点的,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需要申请,优先发放贷款。

五、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4月3日到4月10日。召开镇村专题会议。利用标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让试点工作及相关政策家喻户晓。

2、组织培训阶段。20__年4月11日到4月15日。由镇两项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镇、村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贫困人员识别建档阶段。20__年4月16日到5月16日。按试点工程程序和操作规程,组织力量进行农村扶贫对象识别语言申请,经审批后进行电脑建档管理。

4、落实帮扶措施阶段。20__年5月16日到7月16日。按照扶贫对象的申请,落实相应的扶持措施。

5、总结验收阶段。20__年7月17日到8月16日。由镇两项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进行调查验收,整理、总结材料上报县扶贫办。

1.村级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2.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3.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4.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上一篇:审计项目总结范文下一篇:PMC部门工作总结及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