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丛书读后感

2024-10-17

人类学丛书读后感(10篇)

1.人类学丛书读后感 篇一

尊重学生,让师爱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读《爱心与教育》

在我的书柜二层的中间摆放着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书皮已经磨旧了,在一排书中并不起眼,但我经常要取出来翻看,从中获得许多启迪。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要逐字逐句的去推敲、细读,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深深震撼了,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渐渐的我开始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我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书中李老师对后进生万同的感化和关心使我对这位教育家肃然起敬。这份长达五十页的教育手记是我看到过的最感人的一份教育手记,一个老师能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在一个孩子身上,而且做了详实的记录,这是我们都很难做到的。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这本书从多方面研究了怎样搞好教育的问题,举了很多实例;每当我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难题,在与学生相处中感到困惑,在与家长沟通时有些障碍,我总是赶快取出这本书,从中寻求解决之道,而它也从未让我失望。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谈到了与学生相处的问题。以前,我总以为能及时处理班级事情,把班级管理好,这样就算是不错了,可是当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之后,我发觉自己的看法错了。在这本书中李老师说“教育着是美丽的,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李老师提出的观点“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这些话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自己平时忙里忙外,一会儿处理学生吵架,一会儿整顿班级纪律,只知道把今天的事情解决好了,但却没有思考过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与学生以心换心是

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学生,而要用亲人般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般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正如李老师所说的“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却很难!李老师让我明白到: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家中几代单传的男孩子。他在爷爷奶奶心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真是“顶在头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一年级起,早晨不起床,爷爷奶奶帮助穿衣服、喂早点,七十多岁的爷爷骑三轮车送他上学。放学了,小孙子看到早已躬身等候在门口的爷爷,却说:“去、去、去,谁让你来了,跟屁虫!”和老一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母却一直闹离婚,不管这孩子,致使他在这畸形的环境中成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学生,成为了我的学生。进入四年级,我抓住建立“孝心班”这个好机会,让他观察爷爷送他上学时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爷爷的辛苦,逐步告诉他应当怎样尊重老人,怎样自立,怎样努力学习,在学校有意安排他做一些如擦黑板、扫地等看似简单,但对于一个什么都没干过的他却很困难的事,并号召同学们和我一起帮助他,使他逐渐学会了为大家服务的本领,感受到与大家共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渐渐地,他开始主动为同学、为集体做好事,洒水,出板报等。以前他最头痛的就是上学,现在不上学就着急。就这样,在我和学校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和尊重下,他由一个只懂让人疼的学习、纪律落后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得疼人的好孩子,好学生。期末还在同学们一致同意下被评为“学有特长”星。

李老师还让我懂得教师不应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人,而应成为学生之中的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尊重教育对象,即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生价值,尊重并发展他们的自信心和个性。与学生保持相互尊重的关系,用尊重、友爱、宽容、谅解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我在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生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力。班集体的事多和他们商量,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生活,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本学年四年级开展“孝心班”主题教育。我与班干部商量后,他们一致提议,我们要用行动表现对长辈的孝心,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班干部又组织同学讨论,征求老师意见,最后落实“孝心班”将围绕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同时又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在教育上纵向把握情感、意识、行动三个阶段,把孝心教育引向深入。第一,运用形象的教育形式,培养孝顺长辈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聆听学生家长的报告,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了解长辈对社会的贡献,了解长辈养育自己的辛苦,寻找老人的困难。并利用宣传栏,宣传历史上名人志士,英雄豪杰的“孝”心,使学生懂得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使“孝”字深入人心。第二,通过比较的方式和榜样的力量,增强孝敬意识。教师、班干部深入社会、家庭,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将了解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布置在“孝”心专栏里。定期评比孝心好孩子,树立榜样。第三,开展多种教育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组织开展“把孝心献给长辈”、“我为孝心班添光彩”、“争当孝敬好孩子”等活动,引导学生把爱长辈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从而深化了教育主题。

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对父母的爱到对老师的爱,最后到对社会的爱。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祖国,爱人类,爱整个地球。正是在这次活动中,恰逢学校号召同学们为残疾人捐款。一听说这件事,大家就积极行动起来。张琦捐出了每天的零用钱,连续三天共32元;里雪的妈妈享受低保,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可她也捐出了2元钱,她说:“我们家虽然钱少,但人人健康,比起残疾人来,还是幸福多了。我能够帮助他们,心里挺高兴的。”就这样,全班共捐款155.5元,为残疾人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读书中我还明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自信就象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进而将人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外因内化。在不断的适时适度的鼓励与赞赏中,学生得到了一种肯定,满足了他们的自尊感和成功感,在愉悦的情绪中认识是非标准和集体对个人的规范要求。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我帮助刘昭晟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很聪明,喜爱轮滑,常和妈妈到俱乐部滑冰,还被教练看中。于是在学校组织轮滑培训班时,我和他及家长达成协议,学习时踏实认真,家长就支持他参加培训班,否则就停止。以后,我又多次鼓励他,表扬他,并把他的特长介绍给全班同学,几个爱好轮滑的男生迫不及待地向他请教轮滑的技巧,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他的良好表现形成良好的循环。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有了被尊重,被赏识的感觉,再也不用以打闹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了。一学期下来,他不仅不打架了,而且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学期末,他由于进步显著,还被同学们评选为“学有特长星”。

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明白到“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激荡,也会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

2.贝贝熊系列丛书读后感 篇二

我读了四本《贝贝熊系列丛书》。那里面有蜂蜜熊宝宝、熊爸爸、熊妈妈、小熊哥哥、小熊妹妹。

《电脑麻烦》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电脑可以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小助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小玩伴,当然如果整天盯着电脑,它也可能成为一个麻烦。还有《家庭新成员》里小熊妹妹起先讨厌那个刚出生的小妹妹蜂蜜熊宝宝,它画的全家福里没的`有小妹妹,熊妈妈让她看了自己小时候的几条录音带,她改变了主意,喜欢起她的小妹妹蜂蜜熊宝宝了。还有《广告的诱惑》里告诉我虽然看电视是一种消谴,但是它也有可能让你买下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还有《想想需要它们的人》,讲的是贝贝熊家有过多的东西,似乎变成了负担,熊爸爸的旧杂志、小熊哥哥、小熊妹妹的旧玩具,大家都有许多并不那么需要的东西,于是熊妈妈让熊爸爸和孩子们把不需要的东西分类整理好,送给敬老院、儿童医院和爱心商店。做完这些,每个人的心里都温暖极了。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到帮助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读感恩系列丛书后感 篇三

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蒂姆幸运的恢复了部分听力。直到这时蒂姆才知道母亲也失聪了,而且没有治好的希望。他抱住母亲痛哭。蒂姆把美妙的琴声献给母亲,尽管母亲是失聪的,但蒂姆知道母亲会用心去感受的。蒂姆以特殊的`方式感恩母亲。我反省自己,我怀有感恩之心吗?平时,每当妈妈反复叮嘱我做一件事情时,我就会讨厌她的罗嗦,而不会想想妈妈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希望我把事情做好。当母亲呼我时,我可以连过三声仍不应;而当我喊妈妈两声,她在厨房没听见时,我会生气得直跺脚。当妈妈给我买来漂亮礼物,我会一阵高兴,因觉得是理所当然,所以缺少主动说声:“谢谢”,如果在妈妈疲劳时,我递上一杯水,轻声的问候一声;父母生日时,我送上一句祝福;如果父母空闲时,能与父母进行倾心的交谈,这些也是感恩的一种表达。阅读这本《感恩系列丛书》后,我深深感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事和人值得我去感恩。感恩是爱在人与人之间的回流,回流的爱不仅照亮别人的生命,也照亮自己的人生。感恩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声“谢谢”,就足以表达无限情意。对一切美好的事和善良的人,我们都要心怀感激。一瞬间,我心头不禁唱响了那首动人的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4.人类学丛书读后感 篇四

小布头是一个经过许多磨难的一个勇敢的小布娃娃… …他经历的磨难有:让卖鱼的摔在死鱼堆里当鱼卖、被大鱼吃、被孩子啃帽子等等。我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勇敢面对,看到朋友遇到困难,去帮助他。我们这样才是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不要见死不救、袖手旁观!

我也会向小布头学习,一心为他人着想!

5.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篇五

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即是用哲学人类学的方法原则来研究教育。因此,其教育人类学的方法原则来源于哲学人类学。哲学人类学思想作为人的本质的学说具有三个普遍的原则,这三个原则构成了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于还原原则。博尔诺夫认同了普勒斯纳的观点,即不要在从人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来考察人,而是要从人和首先由其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来考察人。人作为“文化发祥之地”对于文化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并不能独立于人也不具有人必须服从的规律性。相反,正是这是人的需要才产生了这种规律性。在博尔诺夫看来,文化的产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本身同时在塑造自己,只是不作为一开始起就业已完成了的生物,而是完全作为历史的生物来塑造的。因此,要理解文化领域就必须还原到人的需要之中去。

关于工具原则。工具原则事实上就是对还原原则的逆推。博尔诺夫说,“假如人类学的还原原则曾从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出发来理解客观文化领域,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创造者与创造物的关系颠倒过来考察,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人出于某种内在需要创造了这个文化世界的事实中,可以对人本身推断做出什么结论?”也就是说,还原原则是通过的人的需要来认识、理解文化领域,而工具原则是将其颠倒过来,即把文化作为认识人的需要,认识人的本质的工具。在还原原则和工具原则的关系上,博尔诺夫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应用中也应该结合起来。

6.《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六

对于此书的点评,我想引用封底的话: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斯蒂文・刚尼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下面是一些阅读感受和摘记: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

45亿年前地球形成,250万年前开始出现了非常类似现代人的人类。250万年啊,这是对于每个人类个体来说不敢想像的数字,但在人类诞生后的200万年间人类并未有大的飞跃,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演化所需要的时间线过于漫长,也可能是需要某个契机。因此在最初的200万年之内,人类进化的进度与工业革命以来相比简直像是在原地踏步,甚至那时的人类竟需要以食肉动物进食完的残羹剩饭果腹。推测出这一点的证据是早期石器最常见的一种用途就是把骨头敲开,人类才能吃到里面的骨髓。而后在40万年前才有几种人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这一切在10万年前智人一跃成为食物链顶端时才打破了平衡。这一转变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更让人类本身也不知所措。以后人类史上的众多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于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

我们现在全球的人类皆是“智人”的后代,而在250万年前到3万年前之间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人类,已知的比如:

分布在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 距今40万~3万年之间

分布在亚洲的直立人,也是存续最久的人类 200万年~5万年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梭罗人

印度尼西亚佛罗里斯岛的佛罗里斯人,他们是身高不超过1米的侏儒

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

东非的鲁道夫人 距今200万年

学会使用火,无疑是人类进化中的一大飞跃。火不止会让食物起化学反应,还会起生物上的变化:经过烹调,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就会被杀死而且吃熟食也大大减少了人类对食物的咀嚼时间。从一开始的无意中认识火,到熟练掌握用火技能,这段时间大约经过了60万年左右。直到30万年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及智人的祖先才能熟练用火。

认知革命起源于大约7万年前,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智人在认知革命期间争霸了全球,消灭或者说取代了其他所有的人类。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地球,我们认为和智人拥有比较大的大脑、会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还有复杂的社会结构这些巨大优势有关。发生认知革命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普遍认可的理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在发展出了语言后又赋予了这个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讨论虚构的事物”。这种种集于一身的演化使7万年前智人从东非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并且很快席卷整个欧亚大陆。

讨论和编制虚构的事物,使人类越来越适应于团结合作。最开始的“八卦”让人类产生凝聚力,逐渐人们编制出更多故事、规则使得人类群体、村落、甚至国家运行起来井然有序。

农业革命前大部分人生活在小部落里,每个部落少则数十人,最多不过数百人,人们以采集为生。智人在采集食物和原料的同事也在不断的增长知识,比如对生存范围内环境的了解、食物营养与否、有毒和无毒植物的区分、动物生活习性、简单工作的制作等等。远古采集者由于食物的多样式,使得他们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

3前的“德国施泰德”象牙制狮人雕像;120前以色列北部50岁女人和一副小狗的骸骨;15000~0年前拉斯科洞穴的一幅鸟头人身男子壁画;9000年前阿根廷“手洞”壁画,从这些考古发现中我们推测远古采集者的生活和想法,可能他们那时已有了模糊的宗教、政治、战争概念,可惜这幅沉默的帷幕就这样罩住了几万年的历史。在这些年间,可能有战争和革命,有灵性激昂的宗教运动,有深刻的哲学理念,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但即便我们猜测的再接近事实,也无从得知。

智人称霸全球的过程中,必然会闯入一些以前无人涉足的处女地。大约45000年前住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智人发展处第一个能够航海的人类社会。在此基础上,就有了第一批移居澳大利亚的人,正是这些人为当地的大型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大型动物本身繁殖就十分缓慢,加上他们对人类的袭击根本来不及防卫,更何况智人抵达澳大利亚时已经掌握了火耕技术,在他们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澳大利亚。桉树植物因为耐火,在灾难中幸免于难,而以桉树植物为生的无尾熊理所当然的成了幸运儿。

很多人认为工业革命之后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度,从而导致生物大量灭绝。但事实是智人征服地球开始,各种动植物就已经脱离了自然的选择或淘汰,从古到今生物灭绝就没有停止过,人类是地球最智慧的生物,却肆无忌惮的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人类真的聪明吗?

7.《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七

首先,人类只是地球上一种极为普通的生物,处于食物链的中层,并没有多么突出。但在大约七万年前,智人的出现使得人类逐渐走上食物链的顶层,并且还将更加强壮、脑部更发达的尼安德特人踢出了历史舞台,具体是如何做到的,无从考证。但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是因为智人拥有独特的语言,可以通过这种语言虚构出许多事物,使智人能够以一种极为庞大的组织出现,然后表现出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使智人逐渐走上食物链的顶层。具体表现是当智人从非洲大陆逐渐迁移到其他大陆时,这个大陆的大型肉食动物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人类都会逐渐走向灭亡。智人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食物链中层到食物链顶层的巨大跳跃,这也对后面的众多灾难埋下了伏笔。

而后,人类学会了种植,结束了狩猎采集的生活,生活更加稳定。作者认为农业革命其实是植物驯服了人类,使得农民一代又一代的进行着同样的生活,使人类逐渐戴上了一道道枷锁。但在我看来,农业革命使人类摆脱了四处流离的生活,有了固定的居所和活动区域,生活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文明得以发展,是历史之必然。

阅读这本书解决了我内心许许多多的疑问,了解了人类从哪里来,如何发展,也让我从历史的角度明白了印度种姓以及美国的种族歧视的复杂性,中东局势的复杂性等一些问题。

8.《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篇八

在《人类的故事》中,房龙讲述了人类从古至今有历史记载的一些事情。有人说,历史像一个车轮,不停的改变,又不停地重演。对每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从混乱,到有序,再到混乱,再有序„„就是所谓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吧。人类用了2000个世纪的“弹指一挥间”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而又在为各种利益而争斗,为了争斗而烦恼,又在烦恼中继续争斗。世世代代,依然如此。得到的东西,很快地失去了,又去为找回失去的东西而努力,最后,人终究要到离去的时候了。难道我们不能摆脱这个车轮吗?难道我们只能在“生老病死”的“车轮”上转圈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历史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了。一草、一花、一木、一人、一物,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看似平常的东西,组成了这个世界。不论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努力中会有结果。在有限的时间里,请让我们多留下一些东西吧!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些改变。2009年,美国迎来了第56届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演讲辞里,不只一次地提到:美国需要变革。面对金融危机,面对一个个困难,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些改变:对自身的改变、对环境的改变、对周围的改变、对历史的改变。我们所需的,只是一些改变。人类在这2000个世纪中,一路披荆斩棘,几乎消灭了一切与之抗衡的对手,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山挡住了路,劈掉;大河阻挡了前行,架桥,跨过;一个湖,填掉。连那些似乎根本无法办到的事,人类也变着法子做到了:8844米的高峰,已有不止一人登上;深不见底的海沟,潜水艇也下去了;从虚无缥缈的高空跳伞,也做到了——30km的高处。地球、月球、火星„„随着一个个星球的被征服,面对着并不完善的自己,我们需要,并且能做到的,只是一些改变而已。仅此而已。

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内容,却不会让人感到烦琐,反而让人产生兴趣。有趣的内容很多,但让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是股古埃及和古罗马。

埃及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以前,当刀叉、车轮和房屋这类东西在西方根本不存在的时候,尼罗河两岸的文明早就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古埃及人不仅是杰出的农民,精通有关良田灌溉的知识,还精通建筑,修建了宏大的金字塔。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发明了伟大的文字书写艺术,人类从此步入了文明时代。在发明了象形文字这一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又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将其完善,直到他们能清楚记录下任何事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一切想法为止。他们用这种“固定文字”向朋友们传递信息,记录生意帐目,表达感情等等。记载下他们国家的事件,以便子孙后代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有一天我能出国旅游,我一定会去埃及,去看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法老王墓室、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等,去感受古老的尼罗河两岸的文明。

9.人类神秘现象读后感 篇九

黑色闪电、球形闪电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能接收过去广播的收音机?人类起源于大海吗?“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和木乃伊的诅咒有关吗?诺亚方舟真的存在吗?......

种种疑问吸引着全世界对神秘现象充满好奇的人们,也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思维和智力。对这些神秘现象的挖掘和探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我们的想象力,带给我们一窥究竟的快感。

10.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篇十

————关于人的论述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于二战时期的德国,那时候德国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中,传统的安乐园使他们失望,消沉,因而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索人的本质。因而,博尔若夫的这本书通篇便围绕人展开,其吸收了许多哲学及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教育事业有着不可多得的启发作用。

一、人与教育的关系

人是可教育的,且是需要教育的。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早在博尔诺夫之前夸美纽斯①就说过:实际上,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人。确实,人类学研究表示,人不同于动物,一出生便有成熟的本能系统,人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必须要接受教育,且是终身的(也就是终身教育)。同时,人不同于动物之处还在于他的不定型,所以他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便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人是可教育的。

博尔若夫对以上观点可以说是赞叹的,但他吸收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传统教育观认为,人的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只要不断向前,最后必会趋于完善。即使出现了偏差,那也只是老师与环境的问题。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与教育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博尔诺夫认为,人的受教育过程其实是非连续的。他重点提出了造成非连续的两个因素。

1、危机

危机是与生存同在的,人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便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危机,如:社会危机,疾病危机等等。博尔诺夫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危机看作是破坏性的,实则是相当片面的。他认为危机实际上有其积极意义。博尔诺夫的这个观点即使从今天来看也是相当新颖的,常听人说的危机便是转机便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值得令教育者思考的便是如何使危机变成转机。这便要求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告诫,使学生不在危机中消沉下去。当然,教育者也不能夸大危机,使学生在丧失将危机变为转机的信心。

2、遭遇

遭遇是一种突发事故,如丧亲,地震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遭遇的杀伤力要比危机大得多,他将人逼至一个极端,因而看清最本质的自己。比如,某个人总是被夸奖舍己为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却率先逃离了县城。当然,这种行为本生我们并不能说是错的,但

① 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至少在那一瞬间,它所表现出来的便是真正的自我。遭遇不仅能使人认清自己的本质,也能使人变得更加勇敢,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突然的失明失聪等意外变故都能挺过来,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样的坎过不去。当然,这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者要做的便是引导启发,使人们在遭遇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人与空间的关系

博尔诺夫分析了人与垂直、水平等一系列关系。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人与点的关系。博尔诺夫认为人都有一个持续的立足点,那便是家。人从出生开始,必然先落在家这个立足点上,然后向外界发展。法国哲学家巴彻拉德②说:房屋是一种抵御宇宙的工具,使人顶住一切天空和人生中的狂风暴雨。从这点可以看出,家给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这一点对儿童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当我们逐渐成长,我们总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总是站在这个安全点上真的好吗?显然不好。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勇气。萨特③说:空间是一种人所陌生的、敌对的环境,人自身作为陌生人而被打入该环境之中。因此人们说这是“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对无家可归的惧怕以及对安逸之家的眷恋,人便丧失了走出去的勇气。所以,相当一部分的人生是平凡甚至趋近于平庸的,但总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向往外部世界的精彩,走出自己的安乐窝,在失望与惶恐中逐渐获得不畏困难的勇气,成为社会的精英。如:比尔盖茨。这种空间关系给教育者的启示便是:怎样竭尽所能地使人类获得这种勇气,走出自己的束缚。

三、人与时间的关系

1、人与过去的关系

过去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就如历史般,我们可以总结经验,痛定思痛,为自己的人生之路省掉很多弯路,但我们决不能沉湎其中,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过去。博尔诺夫给出这样的结论:过去不仅仅是人必须“克服”的负担,同时也是目前的生命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举个例子来说:我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自行车,因为控制不好最佳距离便盲目上路,结果不小心被撞了一下。从那以后,我便变得不敢骑车,甚至看到车就有意识的躲闪,“被撞”这段记忆无疑成了我的负担,但如若我能克服,我一定比其他人更加小心翼翼的开车,再也不会出现盲目上路的情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既是教训又是经验。

② 巴彻拉德:著名法国哲学家

萨特: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

2、人与现在的关系

常听说把握当下。确实,对当下的正确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当下浑浑噩噩,未来也必然一无所获,当下勤勤恳恳,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收获。这个道理我想无需我多讲,从古到今,人们都明白现在的重要性,区别只在于,有人明白过后愤起,有人即使明白也没有动力向前。

3、人与未来的关系

任何人都有着对未来的希冀,就算被认为无忧无虑的儿童,其实也有着显著的“明天性”,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如儿童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我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理想国”。人肯定会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因而对未来的憧憬产生幻灭感。因而,博尔诺夫认为人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便要学会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定会按照规划的过程一直发展下去,这又回归到了不可持续性上,正如人会遇见危机,遭遇等,规划可能也会中途夭折,这是便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努力使自己回到预想到的轨道上。

上一篇: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考试下一篇:《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