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2024-09-24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8篇)

1.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篇一

2008级新闻四班雷蕾2008011912

浅谈深度报道的报道思路

摘要:深度报道从多角度故事性的讲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客观可信的新闻报道。其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展示,运用叙事的手法,新闻现场与多种剪辑技巧相结合。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深入发掘新天地。

关键词: 深度报道调查采访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不仅其信息包含量大,而且节目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首要目标都是高程问题,但是正是由于其快的特性,则容易忽略节目的深度问题。在这个多元化多种传播途径的信息社会,快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优势,但现今深度电视节目报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深度报道它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现在电视节目也推出专题性、评论性专栏,调查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深度报道。我就结合几档主要的优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从其报道的思路以及根据思路采取的报道方式做一简单阐述。

<一>主题选择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择十分重要,如同新闻消息有无报道的价值一样。其选题本身是否有价值可以挖掘的地方,才是其进行节目构思、编排的根本所在。主题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可看性与可发掘程度。

深刻报道要求对现象深层次的探索,寻找问题本质的答案。故而其选题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今社会问题,能从中捕捉社会制度或者道德问题,亦或寻求其中尖锐的冲突。由于选题的高要求,则要求深度报道栏目的创作者们要有独具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了解广阔的信息渠道,利用多种手段,不论是来自其他媒体的还是来自民众的。在节目制作之前则更要考虑试试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诸如此类的电视新闻报道选题如:《新闻调查》之“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则是根据网络上某踩踏网站中上传的一段用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经过,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从而制作的这期节目。其中的信息来源则是网络论坛的网民跟帖情况。由于网络的特性,其中有其他诸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信息大容量。也如:《新闻1+1》栏目中一期节目——“领导有话好好说”中,则是依据某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记者道:“你们是帮共产党说话,还是帮老百姓说话啊?”。此话一经在网上披露就引起了网民的大力追捧。因而《新闻1+1》的编导们利用这一话题做了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起节目。总之,节目主题是决定节目方向和思路的前提因素,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思路明晰,多种剪辑手法运用

确定主题后,即使制作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对事件展开深度挖掘。要确定清晰的思路,采用什么方式,哪种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将事件背后的问题呈现给观众。以及将节目主题升华,提高探求的高度。

(1)采访对象要得当,背景材料要丰富

确定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从初步挖掘事件本身的有利线索。采访对象确定得当具有代表性则更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事件,表现主题。同时在利用其采访对象的同期声会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在采访中同时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和手段,这是获取信息有效与否的关键。如:《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虎照疑云”这期,记者则是依据对事件一层一层的剖析而分别采访了事件当事人、当地县、市农林局的局长或者负责人、以及照片组专家鉴定人员、当地村民、研究华南虎的专家等等。其采用递进深化的形式将华南虎照真实与否公诸于众。从最初的部分公众质疑,到从众多采访中找到疑问点,确定问题的主要症结,到最后虎照被认定为假的时候,再升华高度到质疑当地农林局在此事件中工作的疏忽。此事件采访设计众多人物,证实从对他们的采访过程一步一步佐证虎照是假的的事实。

在此中背景材料的丰富更是通过采访获得的。采访的过程时间接地制约了节目背景材料的丰富程度。通过采访或者其他手段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要有效整合背景,“让背景说话”[1],就要树立深度报道的全背景观念,帮助受众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背景材料的丰富同时也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也能全方位的向受众传导事件的有效信息。这些材料即能增加报道的真实性,烘托主题,又能渲染情绪,为表达感情做一铺垫。

(2)主题表达故事化,叙事手法多样化

深度报道的过程既是向观众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围绕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主题等开展。当今电视人做新闻深度报道,十分重视要讲好新闻故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故事性越强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而故事本身又承载着一个重大主题思想。故事化的逐渐发展也就是故事事实层层被发现的过程。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或用蒙太奇式讲述,或用悬念式的讲述,主要是依据节目思路编辑的需要来决定。

例如:《东方时空》在1999年播出的一期节目——“面对歹徒”[2]讲述陈焕一家三口面对入室抢劫的歹徒,不畏威胁,奋起抗争,凭着拳头和菜刀,更凭着正气和勇气,将歹徒制服的故事。此事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话。它引起人们邪不压正的思考,这一主题对弘扬社会公德,呼唤正义力量抗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其事件发生突然,又时过境迁,如果要生动的再现出来很难,而记者则采用电视访谈和复现方法,让事件亲身参与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再现”亲身经历,邻居和警察“协助”再现。叙述过程中,一段故事接着另一段故事,一出场景转接另一处场景,则全凭记者熟练地跟拍技巧和实录技巧,再通过流畅剪辑,使剧情环环相扣,悬念迭起,令人惊心动魄,获得很好的收视效果。

(3)深度报道的调查性

调查它重在展现过程,揭示事实,记者常常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电视新闻调查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是“电视记者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核实、分析、解释的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的优势在于有选择地直接展现调查的过程。[3 ]因而调查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记者通过他的调查经历,客观的将事实呈现给观众。无论是丑陋的还是高尚的。

但是在中国体制下节目调查的目标要遵循道德规范,满足社会的道德观念的需要。在揭露丑恶的同时要弘扬高尚的道德行为。在祈祷监督的同时更好的改进。调查则要求编导对节目的方向定位,找准调查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如果没有严密的构思和有力的逻辑,就不能起到说服受众的作用,更没有办法引导大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新闻调查》作为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客观需要。在《新闻调查》之“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 [4]中。记者根据调查的方式采访了李老师的父亲,以及当地居民。多方位的对李老师的生平,性格做一个立体的阐述。更是从他这位“刺头老师”帮助600多位老师要回克扣的工资一事着手,将其死因外延到相关教育部门领导。但是节目却是以最终李老师的死因未明而结束。这是让很多观众感到不满和悲愤的结局。但是作为电视栏目的记者必须按照法规,尊重警方的调查结果,不应再节目中暴露过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尊重 法律同时也是一种维护道德的行为。为了公正的对待,记者只有保持中立,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是非曲直。、总之,新闻深度报道要根据新闻内容深入剖析发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其中《新闻调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其每一期节目都经过了精心的选题,选择的都是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搜集了丰富的材料,储备了广博的信息量,尤其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和对凸现出来的问题的深刻反思,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跟随记者和编导对社会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深度报道在被受众所欢迎的同时要注意增进自身的深化。从思路上发展改变不同的报道方式。更大的发挥其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广电纵横》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栾岚

[2 ]《新闻佳作评析》孙官君孝庆元吴江宇 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

———《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赵 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4] 《中国焦点问题调查》——法制篇(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长江文艺出版社

2.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篇二

无论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 还是报纸版面边边角角的小豆腐块, 都不免出现对绿色环保的报道。在众多的新闻体裁中, 解释性报道对环保的青睐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2009年10月8日, 《南方周末》开辟了“绿色”版, 专门对环保进行报道, 更是将解释性报道的绿色之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开版词《为绿而生》中写道:“这份报纸则拿出一张纸, 放眼这个星球, 记录并推动这个国家的绿色进程, 更重要的是, 关切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阳光、水和空气, 因为它们是一切崇高价值的基础。”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绿色将在未来的生活中, 在我们整个星球上, 在解释性新闻报道里, 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解释性新闻报道, 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者意义、影响, 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1) 它关注的是新闻事件“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绿色环保报道给解释性新闻报道开辟了用武之地, 追究环境资源现状背后的深刻原因、探索克服污染的长效机制、预测行业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 即是环保报道的题中之义。而在追究、探索和预测之间, 解释性报道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第一, 解释性报道的绿色之路在《南方周末》版面上走得很宽。绿色板块的开创, 是《南方周末》关于环保性新闻的系统化和规模化, 这是国内媒体首次将环保新闻规整成版。这份报纸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新闻分类模式, 集结了环保、能源、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采编精锐, 吸纳古今中外的绿色智慧, 打造出一个超级绿色新闻平台———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 (2) 绿色板块在开创之初, 《南方周末》就腾出了“一张纸”的空, 给足了“面子”。有足够的空间, 当然关于这个方面的文章就不会少。绿色环保板块的文章在整份报纸上占有相当的比例, 而其中的解释性报道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环。据统计, 在开辟绿色新闻板块的最初一个月里, 四期共有27篇绿色版的文章, 占总文章数量245篇的11%。其中, 解释性新闻报道有15篇, 占整个绿色板块的56%, 占四期总篇数的6%。这样的比重, 是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任何一家平面媒体 (专门关于环保的媒体除外) 所不能企及的。

绿色新闻板块的开创, 与其他已经形成固定的栏目体系的版面不同, 它并没有走固定栏目的版式, 而是比较自由化的写作。固定的栏目, 往往会限制写作的题材或者体裁, 反而不利于记者眼界的开阔。因此, 年轻的生命在摸索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专题化。比如在第1341期第一个独立成名的专题———“独家专访” (虽然每一期的绿色板块上, 都会有一篇人物专访, 但是这一期才被列为一个独立专题) 。后来还有在第1342期出现的“绿色观察”、“垃圾战争”等。解释性报道在形成专题方面有自身的优势, 深入的解释说明可以使专题更加有深度。比如在2010年2月11日的第1356期中, 绿色新闻板块的“庚寅护虎”这个专题, 就华南虎的野训放归问题、东北虎的饲养博弈和虎贸易问题以及珍爱老虎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让我们从政治和经济等层面进一步认识了老虎的保护问题。

在解释性报道的写作过程中, 《南方周末》一直沿用自己的“南周模式”。这里所谓的“南周模式”, 指的是解释性报道的叙述和分析采用的小标题形式。在《养虎, 赌虎, 杀虎, 何以救虎?亿元死虎酿就危险赌局》这篇文章中, 共分为五个部分, 每一部分均有各自的小标题, 分别有“被忽略的特殊身份”、“从‘骑虎难下’到‘以虎养虎’”、“被许可的暗箱贸易”、“游说重开禁虎令”和“无法落槌的虎年”。这些标题有的总结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有的选用关键字、词、句, 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雕琢”而成的。这一形式并不一定是《南方周末》首创, 但是在《南方周末》中大范围和长时间的运用, 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零零散散地都归拢得十分清晰明了。

第二, 解释性报道的绿色之路在内容上走得很深。绿色, 环保的代表, 这在国际上是公认的。但是, 环保是手段, 而非目的。我们是要通过环保达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另外, 环保也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而生, 并为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在《南方周末》的绿色板块中, 解释性报道的一大特色就是和经济紧密结合。

在第1338期的绿色板块上, 《醒来, 向着绿色前进》这篇文章着实吸引眼球。文章带我们重走了中国的环保之路, 见证了这条道路的艰辛和漫长。从人民的无意识、环保领袖的觉醒、环保组织的有意识到政府不得不引起注意, 这是一条环保的道路, 也是一条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道路。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各种资源和能源堆积起来的道路, 在工业化的早期, 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一切, 环境也自然而然地给经济让了路。于是, 绿色变成了黄色、灰色。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 环保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绿色经过博弈之后成为最终的行动。最终, 中国终于将环保与经济相结合, 使“绿色成为生意”。“统计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 94处涉及环境保护、87处涉及生态、77处涉及节能、73处涉及环境污染、60处涉及经济增长方式。” (3) 这是绿色和经济结合得很好的一篇文章, 也是中国绿色和经济博弈之路的很好见证。

第三, 绿色新闻版的解释性报道时刻关注生活, 切入点新, 叙事性强。同一个话题, 不同的切入点, 能取得不同的效果。老的话题, 有了新的导火线, 也能讨论出新意;新的话题, 若是用陈年往事来开始, 且联系巧妙, 也能吸引眼球。解释性报道往往写在新闻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 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对时效性要求不高。而绿色新闻板块中的解释性报道, 无论话题新或旧, 切入文章引起话题的绝对是一件新鲜事。解释性报道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在《醒来, 向着绿色前进》中, 讨论的是绿色经济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时新的话题, 但是文章是彭小峰赶往德国汉堡参加一年一度的光伏太阳能展览会———作为开始切入主题, 于是老话题炒出了新意。而在第1353期《白鳍豚悲剧:结束, 还是开始》这篇文章中, 以30年前就引起热议的“淇淇”为切入点, 引出了长江江豚的保护问题。同样是珍稀动物, 同样受到了人类的捕杀而使种群变得岌岌可危, 更巧的是, “淇淇”的出现正是在30年前的1月12日, 而本文发表在30年后的1月20日, 有一种纪念意义上的巧合。这种巧妙的切入点顿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它告诉人们, 这不是一种生物物种的悲剧, 这样的悲剧正在扩展到更多的种群。

绿色板块的解释性报道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叙事性强。环保型的解释性报道很容易写得枯燥无味, 或者专业难懂。而《南方周末》的记者往往从被采访对象的视角入手, 运用故事性的情节来牢牢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在前面提到的《醒来, 向着绿色前进》这篇文章中, 记者将环境与经济两个最枯燥且不易打动读者的因素结合起来, 以不同的被采访对象的视角, 将文章写得格外生动。企业家彭小峰的新能源之路、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的所见所闻、外国人刘约翰的震惊、国家环保部官员的回忆、四川省制砖老板龚木全面对新名词的疑惑等的小故事穿插在文章之中, 让人时而震惊、时而感叹、时而无奈、时而振奋, 引得读者欲罢不能。以平凡的小人物的视角, 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 使得这些解释性报道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

在绿色新闻板块创立之初, 有人曾问, “绿色”版能走多远, 我想, 中国的经济能走多远, 中国的环保能走多远, “绿色”版就能走多远, 中国解释性报道的绿色之路就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24页。

[2]《为绿而生》, 《南方周末》, 2009年10月8日。

3.深度报道的理性魅力 篇三

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

歌德有句名言:“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东西。”深度报道所特有的魅力是它能够用丰富多彩的角度反映变革的时代,从而开阔人们的眼界。比如:反映经济现象,不是就经济论经济,而是不断运用理性思维规律,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从同一种现象反映不同的本质,从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抽象推断出其共同本质,促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不断地深入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河北日报》1997年5月5日第八版发表了一组可读性很强的深度报道,题目是:《有名无量的困惑》。这组报道引人注目的是立体化采写手法和新颖独特的编排形式,它把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两个企业“综合”到了一起。“露露”苦于“有名无量”,推行资产重组却步履艰难;“三鹿”则通过低成本扩张,坐上了全国同行业的头把交椅。看上去是两个不相干的新闻事实排列到一起,但却让人感觉又非常紧密,似乎成为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这种排列、这种对比,加之对新闻事实整个发展过程科学、辩证地分析,使得读者对这两个问题引起深入的思考,这便成了让人关注、且耐人寻味的新闻。众所周知,河北省的名牌饮料是露露牌杏仁露。露露的规模有限,虽然广告投入不少,但却“有名无量”。借此,其他“杂牌”杏仁露厂家便乘虚而入,抢占市场,严重影响了名优产品的声誉和企业效益。记者对这个新闻事实,立足于宏观角度综合思考,感悟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把“露露”被人仿冒事件与市场竞争、重复建设及结构优化等经济现象联系在一起,透过“露露”现象挖掘全省工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带来的不良后果。记者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的调查采访,深入探讨了“露露”为什么难以扩张、重组,挖掘出地方保护主义是如何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深层次的全省乃至全国都带有普遍意义的症结。

用动态的眼光,从相互关联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于一定的结构系统之中。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关联,不同事物也是如此。从这种关联中去比较、鉴别、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深度报道往往用纵深连贯的手法,把一个新闻事件置身于社会系统中,充分运用事物之间的关联度,用动态的眼光,从相互联结的整体中把握单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剖析新闻的前因后果。比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统一、开放的市场图景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怎样与国际接轨?接轨当中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在进一步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中怎样创造条件来促进发展?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严阵以待的问题。在WTO最为艰苦的谈判中,“流通”问题是首当其冲的,也正是我国市场开放的“软肋”所在。河北日报社记者抓住了这个新闻亮点,及时推出《药店连锁为何受阻》(见《河北日报》2001年12月22日至28日第二版)的一组深度报道,把神威大药房连锁受阻的新闻事实置身于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探讨了阻碍药品连锁发展的症结,分析了国内市场造成人为分割的原因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是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使然,进而揭示出更深层次的缘由是既得利益和短期利益作祟。这组报道,首先确定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这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用动态的眼光,推出神威连锁受阻的新闻事实;其次,围绕这个事实,从系统中钩联出一系列受阻因素,层层推进,事事审视;再次把深度报道的内核定位于“在中国有限的保护期内,如果各地政府仍然一味限制国内企业和资本进入当地市场,无异于作茧自缚,只有放弃眼前利益,变压力为动力,抓紧时间,尽快让不同类型的国内企业登上舞台、占领舞台,才能有足够强健的身躯,迎接来自国际市场更猛烈的竞争风雨洗礼”这个高度。

对发生的新闻事实,站在大背景下,用理性层层分析,认识其本质内涵。

对新闻事实不能就事论事,应该站到一定高度上去鸟瞰,在大背景下去审视,用理性作宏观分析,才能开拓出新的思路,发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总结出新的经验,认识到新的内涵。

4.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篇四

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导语要引人入胜。现在有的深度报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忽略了对文章导语的提炼。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导语做到引人入胜也不难,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写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导语必须认真提炼。

二、中心思想要聚焦。不聚焦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要有多个“中心”。选材必须要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把问题谈透。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三、形式要为主体服务。深度报道篇幅较长,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本身所淹没,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围绕主题组织素材,不要喧宾夺主,弱化文章阐述的主题思想。

四、深化主题。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5.深度报道案例 篇五

2004年5月10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当东道主笑迎五洲客(引题)高层国际会议频频在沪召开(主题)》(作者:蒋心和)

刚刚送走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的各国代表,世界银行主办的全球扶贫大会本月又将在上海举行。截至昨天,已经排定年内在沪举办的国际性会议超过100个,其中不乏高层会议。一些国际组织欲借在沪举行会议扩大影响,而上海则以此作为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一次次演练。

在上海举办国际高层会议,今年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而且具有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特点。上月下旬,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在沪举行,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委员唐家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金学洙、瑙鲁总统哈里斯和各国部长、各国前政要出席;将于本月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已有南非、巴西、坦桑尼亚等五国元首确认参加;9月,西太平洋地区37个成员国卫生部长将来沪出席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10月,30多个国家的文化部长们将汇聚申城,出席国际文化政策论坛第7届部长年会。外国人借上海之地自行举办高层会议,今年也多了起来,如哈佛商学院校友会、沃顿商学院校友会、西门子公司全球董事会等。今年的国际会议,百人规模比比皆是,千人以上也不鲜见,其中第二届世界工程师大会和第15届亚太电协大会的与会者将分别达到4000人规模。

上海成为世界会议业关注的热点并非偶然。上海经济持续12年两位数增长、上海在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中日趋突出的枢纽作用、1999年财富论坛一炮打响、2001年APEC会议成功举办……都令很多国际会议主办方怦然心动。财富论坛过后,福布斯会议、商业周刊年会接连在沪举办,主办方的目的就是不想在上海这个国际会议业的新兴舞台上输给对手,而刚刚闭幕的亚太经社会特地选择在诞生地上海召开会议,更有‚从头开始再铸辉煌‛之意。

国际会议频频叩响上海之门,既是对上海地位的肯定,也为申城经济和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际会议云集申城之时,上海的宾馆、餐饮、旅游、电信、商业零售、文化娱乐也随之兴旺,而通过中外人士广泛接触带来的投资、贸易、技术合作商机更使上海受益匪浅,会议业已成为本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之一的有力抓手。

有关方面也不讳言面临的巨大挑战。就硬件而言,目前上海真正具备国际水准的会场数量不多,更无容纳数万人同时举办多个会议的大型会场,会场功能也不能与国外一些会议业发达的城市相比;软件方面,与会议业相关的人员专业、外语、服务水平,市民的综合素质等,尚有差距。另外,会议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因此,紧紧抓住国际会议业看好上海的有利时机,以各种国际会议特别是国际高层会议作为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次次演习,现已成为申城发展会议业的主攻方向。

例二:述评新闻 《铁路左右逢源 公路饥饱不均》

郑州铁路局已将春运客流继续升温、进账颇多的喜讯传给了铁道部。春运的前30天,全局已累计发送旅客998.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6%,累计完成客运收入5.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3%。除了中西部大开发政策会给陕西全省1/3的劳务人员创造就业机会,使西安铁路分局向外输送旅客比去年减少一些外,其余5个分 局都是上升。难怪郑州铁路局营销处处长曹永久给记者介绍情况时,一脸的轻松愉快。尽管今年旅游专列并不火爆,但铁路今年春运的营销战又打赢了。

民航在我省春运中所占份额较小,而且今年与去年没有太大区别,收入也增长了近百万元。我们来看看公路吧。

全省公路春运前30天内,总的增长幅度是2.5%,即使再有10天,恐怕也难赶上去年春运40天的上涨幅度11.6%。最明显的是南阳和信阳。用他们说得比较多的话说:‚铁路太厉害了。‛

南阳是我省的民工输出的主要地区之一。据省交通厅春运办的孙建立科长介绍,南阳往南往北的公路客运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而火车开得却很及时,春运开始至2月16日,南阳、邓州、鲁山站共开行临客52列,其中广州42列、北京10列,送走旅客8.5万人,客票收入788万元。而行情同样好的是南阳的省内短途公路客运,农历初九和十五前后,每天由南阳发往郑州的包车多达二三十辆。

信阳的跨省公路客运也十分不好,东面的息县、潢川等几个县的外出打工者都到京九线乘火车走了。与南阳相同的是,短途客运仍然看好。

给人的感觉是,铁路越来越成熟了,公路除了车更多了外,并无太大变化。‚铁老大‛将规模化、集约化、半军事化的特点运用得十分到位。郑州铁路局一声令下,23个车站实现了微机联网售票;又是一声令下,信阳开往广州的民工临客上,免费为乘客提供了一份约10元的餐饮。这些都是公路无法比拟和抗衡的。据说由潢川开出的临客,相同里程相比,与公路票价相差无几,但公路客运显然在各方面的服务措施上不到位,旅客一下都流到了铁路。

小、散、乱一直是制约公路客运大发展的关键,成立客运集团的呼吁有些时日了,但并无多大进展。只有尽快改变整体的车型、车况和组织经营的方式,扬长避短,公路客运才能成长壮大。公路客运在节前还受了‚天灾‛,下雪的影响也不小,看来公路‚靠天收‛的局限还难以摆脱。(2000年2月28日《大河报》)

例三:述评新闻 《四川律师建议为孝道立法 公务员录用应以孝为先》2004年10月06日《成都晚报》

本报讯(记者张立)‚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日前,我市名叫李宗发的律师,慎重地向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议稿。据他调查,对于如何尽‚孝‛,我国仅有婚姻法略有涉及。他希望,我省能为‚孝‛立法,让子女尽‚社会主义亲情孝敬、奉养‛义务,要求国家、社会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维护父母不受子女不敬、暴力行为的侵犯。

‚适当避让‛不应让老人担心

‚父母年满60岁或病、残,无生活来源的,子女应负全部赡养义务,支付给父母的人均生活费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费用或子女自己生活费用。‛李宗发在该立法建议中提出,共同生活的,子女提供给父母的饮食标准不应低于其本身。此外,子女在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也可‚适当避让‛,但这期间,应将自己的下落告知父母或相关亲戚朋友,避免父母担心。

公务员录用‚孝‛为先

‚本省招收、聘用、晋升公务员、领导干部,必须审查其孝敬、赡养父母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审查其品行是否端正的第一前提。‛根据这部《孝法》建议稿,对于谩骂、冻饿、凌辱、殴打、遗弃父母的,将终身不得录用和晋升。已改正并表现优秀的,需父母推荐,方可予以考虑录用、晋升,但不得优先录用、晋升。李宗发还建议,国家、社会要保护父母的合法财产。

李宗发还表示,乡政府、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对辖区内亲情文明建设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应将辖区范围内谩骂父母者记录在案,对谩骂父母两次以上或殴打、冻饿、凌辱父母者,应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支持起诉。孝敬、赡养父母风气不好的,街道办事处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得连任、晋升或平调。

记者点评:让传统美德受法律保障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已成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也渐渐地遭到一部分人的‚淡忘‛———有道德的人不一定得到褒扬,而卑劣无德者也不一定受到应有的批评和否定。

现在,成都的一名律师振臂而起,建议为‚孝道‛立法,试图让这一传统美德得到法律的保障。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尝试建立一种‚惩恶扬善‛、行之有效的赏罚机制,使‚孝道‛这一美德能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遵行。

例四:评论 《美国大选决胜术:谁更会讲故事》2004年11月05日《南方都市报》“美国来信”之“薛涌专栏”

‚我们的故事到哪里去了?我们必须保存我们的故事!‛十多年前,当克林顿刚刚当选、他的顾问们正在讨论政策取舍时,希拉里反复地提醒大家,克林顿从一个人口仅两百万的小州起步,最终打败了结束冷战、赢得海外战争的老布什,关键是因为他能够向老百姓讲一个完整动人的故事:一个生长在贫困小州的穷孩子,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要用手中的权力,帮助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这个故事打动了选民,大家跟着故事的叙述走,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建立了和主人公的纽带。结果,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入主白宫。希拉里想强调的核心是:不管制定什么政策,你不能忘记你最初叙述的故事,因为就是这个故事使你成为领袖。

总统大选,就是一个候选人向选民讲故事的过程。任何成功的总统,都能够把老百姓带进自己的故事中。里根在意识形态上是克林顿的敌人,但他的故事同样动人:让政府靠边站,让美国人民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布什这次成功地连任,也在于他有一个清晰的故事:美国处于恐怖主义的威胁之中,我会保证你们的安全,我绝不坐在家里挨打,我要领导你们掀翻对方的老窝、彻底消灭那些恐怖分子!克林顿曾评论说:‚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我们宁愿错误而强硬,但绝不能正确而软弱。‛布什保持了一个简单、完整、有力的故事情节,奠定了他的成功。

克里的失败,则在于他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选民不觉得能够进入他的故事之中,也不知道他将把自己带到何处。虽然布什的政绩一团糟,虽然大多数选民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轨道上,虽然克里赢了三场辩论,但最后他还是无法从布什手中拿到江山。克里有许多机会。他的第一个机会,是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他的故事,就是他作为一个越战英雄的传记。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一个年轻时出生入死的战士,再次勇敢地站出来保卫国家。但是,这个故事要讲下去,就要有个背景:我们的总统,该当兵打仗时却留在家里;当我们的军队将拉丹包围在阿富汗山区时,却不敢攻击,把活儿交给了昨天还是我们敌人的临时盟友——阿富汗军阀,结果拉丹逃命,我们却开始打起不相干的伊拉克来;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在沙场上见过血的勇士,领导我们的反恐战争!

但是,克里没有这样做。他坚持正面选举,反对恶意中伤对手,希望大家有些君子风度。但他似乎并不理解,不攻击布什,他根本就没有竞选的理由。他也低估了布什及其顾问们的老辣手腕。当克里公开呼吁布什尊重对手、停止负面选举,并把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些攻击布什的言论删掉时,布什却向手下人交代:我不会搞什么正面选举,我要把我的靴子踏在克里的脖子上!

本来,克里越战英雄的故事,已经使一些老牌的保守派评论员惊慌失措,公开承认对这样的故事没有招数对付。布什却不露声色,到了8月,号称独立于布什阵营的越战‚快艇队老兵‛突然发起对克里的诽谤性攻势,布什站在一边幸灾乐祸地看着克里刚刚开讲的故事被毁掉。

后克里接受克林顿的建议,基本放弃越战的情节,开始强调自己的经济计划,对选民讲如何防止美国的工作外流,如何给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险,同时摆脱了在伊战问题上含糊不清的立场,猛烈攻击布什在伊战上的失误。这一策略连连得手。进入10月,克里连赢三场辩论,势头压过布什。但是,在第三场辩论中,他误中布什的圈套,谈起切尼女儿同性恋的问题,正好给了布什炒作的机会。特别是在俄亥俄州,选民在经济上倾向克里的政策,在文化上极端保守,布什正巴不得把话题从经济上转到同性恋问题上。结果,克里的故事又没有讲完,在第三场辩论后,他在民调中反而看跌。应该说,没有那次失误,这次俄亥俄很可能就会拿下来,克里就会成为总统。

等到了投票前夜,克里的故事从越战、经济、医疗保险到伊拉克,断断续续,没有连惯的主题,没有完整的情节。这时,拉丹的录像却浮现出来,把人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在反恐上,等于帮助布什把自己反恐的故事讲到高潮。结果,布什不仅赢了选举,而且在老父1988年击败杜卡基斯之后,第一次赢得了过半数的选票,获得了选民真正的授权。

在美国这样草根式的民主社会中,最高权力实际上就是创造一个国家故事的能力。

例五:述评新闻 《‚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新华社北京1991年3月20日电 经济发展曾经居全国前列的东北三省近年来工业生产步履维艰,去年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工业增长率分别名列倒数全国第二、第四和第五位,经济效益也处于落后地位。这一异常情况正在引起各方关注,称之为‚东北现象‛。

据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百分之零点六,与全国平均增长百分之七的水平相差甚远;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下跌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五,明显大于全国平均百分之十八点五的降幅。今年头两个月工业生产虽有回升,但仍未摆脱困境。东北是我国的‚工业巨人‛。论实力,东北三省拥有大庆、鞍钢、一汽等1700多家国营大中型企业,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强,机械、冶金、石油、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条件,东北三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经济可谓得天独厚。

‚工业巨人‛步履蹒跚、行动迟滞的反常表现,催人深思: ——东北工业结构‚一头沉‛,重工业产值占三分之二,产品多为大型机械装备和基础原材料,当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实行经济调整时,便显得船‚沉‛难掉头,适应不了市场的急剧变化。

——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重,经营机制缺乏活力。产品平价调出多,原材料则议价购进多,去年仅辽宁省因‚高进低出‛就多支出了30亿元。

——骨干企业大多建于‚一五‛时期,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大半辈子‛,而今已‚青春‛耗尽,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由于无力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三分之二的设备落后于全国先进水平。

有人形容东北是一个‚被链子锁住的巨人‛,锁住了手脚,也锁住了思想。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东北明显没有南方沿海开放地区活跃。去年东北三省为启动市场举办的一些展销会,唱‚主角‛的多是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反倒只是‚跑跑龙套‛。同样在东北,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沈阳电缆厂、哈尔滨锅炉厂等一批先进企业锐意改革,脱颖而出,但有些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迈不开搞活的步子。

‚东北现象‛已开始唤起9900万东北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经济领导部门和经济理论界引起很大震动。他们普遍认为,重振‚工业巨人‛雄风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扎扎实实地搞活大中型企业。为此,黑龙江省已经制定了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八条措施,吉林省也开始实施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大动作‛。辽宁省正在组织经济界、企业界人士探讨‚东北现象‛的深层次根源,进一步解放思想。

例六:同一题材的纯新闻和解释性新闻 纯新闻:

5月28日,肯塔基州南门县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发生火灾,因为没有灭火设备,火势迅猛,造成164人丧生,这是肯塔基州历史上最惨的悲剧。(美国《信使报》1980年5月29日)

解释性新闻

5月28日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火灾扑救不力,造成164人丧生的原因,现已查明,同该俱乐部违反建筑安全规范有关。

州政府关于这次火灾的调查报告,列举了这个俱乐部许多违反安全规范的行为,其中有些属于明知故犯。

推行达30年之久的建筑安全规范,要求建筑物有自动喷水装臵和其他消防措施,而这家舒适的夜总会没有喷水装臵。这座被当做‚全国展览橱窗‛的俱乐部,不顾州消防官员和检查团的警告,在违背几项消防法令的情况下于1971年开始营业。从这个俱乐部的设计图纸发现,至少有10个重大设计错误,而火灾发生前从未就这些错误采 取相应措施。

据了解,消防官员在1973年曾收到该局一名督察员呈送的关于这个俱乐部违反防火规范的报告,消防局副局长约翰〃布拉米杰在一次报告中也说过,该俱乐部建筑违反消防规范,但是并没有就此采取措施;列举各项规章情况的报告直到最近才在法兰克福首府广场的地下室里找到。

有关方面的详细调查表明,消防机构保存的材料杂乱无章,一些对强化消防措施负有责任的州政府和本县官员工作秩序混乱。

有关部门称,由于发生灾祸,今年州议会有可能采取几项公共安全措施,本州行政和立法部门都将优先考虑补充、加强本州消防机构的议案。

例七:解释性新闻 《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28日《油价飙升对汽车业影响不大》

整个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饥渴过: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牌上,每小时都会有新的纪录诞生;欧佩克的官员们对外界过度的增产要求表示无奈,却不得不利用备用产能应付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中国,油价还没有像国际市场上那样反应敏感,变化莫测,虽然我们一直试图与国际接轨,但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反映到中国,仍然会滞后一个月。即便如此,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还是不太平。(总括性事实:中国油价不稳)

7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汽油、柴油出厂价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价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这也是今年成品油零售价的第五次调整。(最新事实:成品油提价)

此次涨价将5月底油价下调的优势一扫而光,让不少人空欢喜了一场。据发改委人士介绍,油价上调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炼油企业上半年亏损严重,部分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涨价旨在调动炼油企业的积极性。将近28亿元的全行业亏损不是个小数目,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的价差缩小,导致加油站经营困难,也是现实,但调价的原委,却远非那么简单。(环境性事实:全行业亏损——直接原因)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市场室主任单卫国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根结是我国炼油企业生存状态较差。他说,我国有近40%的石油需要进口,很多炼油厂建立初期就100%使用进口原油。与国内不少汽车企业一样,大多数炼油厂完全受制于外方,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的情况是,一些炼油厂原油进价过高,但成品油出厂价却低于进价,出现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现象。‚这就导致炼油厂越炼越亏,毫无积极性可言‛。(反应性事实:全行业亏损——直接原因)

有专家认为,近28亿元的亏损是针对全行业计算的,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集团,每年的利润都连创新高,与那些亏损严重的小炼油厂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原因在于,国产油的成本价格不与国际市场挂钩,而成品油价格却参照国际价格来制定,这样就出现了巨大的差价利润。中石油、中石化拥有绝大部分国内原油的开采权,所以国际原油价格越高,中石油、中石化的利润越大。相比而言,小炼油厂基本依靠进口原油,而成品油又不能自销,批发权和零售定价权都掌握在两大集团手里,自然逃脱不了亏损。(反应性事实:小厂亏损——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油价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该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 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

从中不难了解,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由于不参考国内的原油开采量,不能完全反映国内市场的供求,而只能简单实现价格稳定。也就是说,我国石油需求缺口的扩大速度到底有多快,根本无法从油价的变动中看出。(历史性事实:价格制定机制)

从汽车业来看,油价持续飙升虽然不是好事,但对家用车的影响并不大。去年燃油零售价格大幅上涨,但汽车消费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相比而言,运营车辆受到的冲击则比较大。一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向记者抱怨,他每天的行程大约在250~300公里,夏天开空调百公里耗油约10升,如此每天的油耗在25~30升之间。现在油价每升涨0.3元,每天要多花7.5~9元,一个月就要多花225~270元。‚今年油价连着涨了几次,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数据性事实:对家用车影响不大——对读者的直接影响)

中石化一位人士称,过低的油价容易助长车用大排量和高能耗之风,不利于小排量轿车的普及。据他推算,我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达到1.3亿辆,按照目前的油耗,预计汽车石油消耗量达到2.5亿吨。届时,汽车将成为我国主要的石油消耗品。但从目前看,汽车消耗的石油仅占总量的一成,还不会影响全局。据悉,目前电力、石化、冶金、建材和化工5大行业用油占到全国石油消费的50%以上。未来一段时间,这些领域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才是国内石油紧缺与否的关键。(数据性事实:能源结构不合理——对全局的影响)

尽管如此,倡导使用小排量车仍是一个趋势。今年我国开始执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耗油量大的SUV、高档轿车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有利于小排量车和节能型车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鼓励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研究和生产,制定相关的消费政策。(环境性事实:调整措施——对其它事件的影响)

‚与国际油价每天甚至每小时一变的频率相比,今年我国的油价调整应该算基本正常。对于汽车业而言,现在是该重视它的时候了。‛单卫国如是说。(反应性事实:对事件重要性的评价)

例八:解释性新闻 《诺贝尔奖缘何频频花落美国(主题)鼓励创新不搞‚论资排辈‛ 大笔美元用在科研刀刃上(副题)》2004-10-07《北京青年报》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2名美国科学家。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甚至文学领域,美国人在诺贝尔奖领域一直身手不凡。(总括性事实:美国诺贝尔奖得主多)

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文学奖获得者11位,和平奖19位,经济学奖34位,化学奖54位,物理学奖72位,生理学或医学奖83位。(数据性事实:历史上的获奖者)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其中奥妙何在?(数据性事实:获奖人口比例)

美元万能?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曾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像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说,这些经费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我们资助那些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强大的动力。‛她说,在其他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种‚论资排辈的做法‛。(环境性事实:美国的科研经费怎么花)

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多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其中包括2000年的4名获奖者,即两名化学奖得主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黑格,新西兰出生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麦克迪尔米德;医学奖得主、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保罗〃格林加德;物理学奖得主、德国出生的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特〃克勒默。(简历性事实:获得资助的人)

科尔韦尔说,上述科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她说:‚一个重要因素,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

‚美国梦‛? 科尔韦尔说:‚人们总将提出疑问,并朝着新领域迈出下一步。可是,许多国家存在一种传统的倾向,不敢打破现状,对长者或上司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我敢说,美国科学家并不特别顺从于一些过时的想法。‛谢韦说,这就浓缩成‚美国梦‛了。

他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落后于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士、法国和德国。这多少令人有点不解。‛他举例说,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他接着说:‚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谢韦说,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他说:‚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统计,中国应该有15个爱因斯坦,印度有10个,美国只有3个。‛

他接着说:‚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如果你在洛杉矶或什里夫波特上学,你成才的概率就会比你在其他国家上学的概率要大。‛(环境性事实、数据性事实:美国高等教育的优势)

例九:解释性新闻 《一些伊朗妇女走上一条新的脱离苦海之路——杀夫》

美联社德黑兰2002年7月8日电 费尔道斯13岁就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男子,她是那种符合伊朗社会道德标准的妻子:尽管饱受痛打和羞辱,仍然顺从地默默承受。

但经过30年的婚姻生活,她已经受够了。有关当局说,她策划谋杀了自己的丈夫希达亚特。

费尔道斯因谋杀罪被判处死刑。她是自2月份以来被指控谋杀亲夫的至少20名伊朗妇女当中的一位。一开始,对这些谋杀案的报道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随着此类案件数量的不断上升,情况出现了改变,伊朗人开始看到,这些杀夫现象体现出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社会学家穆罕默德〃艾哈迈迪说:‚杀夫是伊朗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这意味着经济困顿和社会危机正达到一个危急点。‛

他列举了伊朗社会中导致失望沮丧的几个问题,如:强制婚姻,丈夫不忠、阳痿、贫困和正常娱乐活动的缺乏。伊朗的伊斯兰法律禁止没有亲密关系的男女进行社交活动。

另一些人指责离婚法规定过严,使妇女感到谋杀丈夫是她们摆脱失败婚姻的惟一方法。

就费尔道斯的案子而言,她指控丈夫滥用暴力。费尔道斯对主管部门说:‚在30年的婚姻生活中,希达亚特总是对我拳打脚踢。他是一个多疑的人,对什么事都感到怀疑。他根本不信任我。他使我的生活痛苦不堪。‛

检察官说,3年前,费尔道斯花3000万里亚尔(合3750美元)雇了一名男子将其丈夫用匕首刺死。这起案件直到今年2月警察在一所废弃的建筑里发现费尔道斯丈夫的尸骨时才被发现。之前,费尔道斯对人们说是丈夫抛弃了她。

费尔道斯和她雇佣的杀手在4月进行的不公开审理中被宣判定罪。宣判结果几周前才透漏出来。

对谋杀丈夫的妇女的惩罚是死刑。《妇女》月刊提出这样的问题:‚离婚是妇女摆脱不幸婚姻的第一选择。但为什么这些妇女放弃这一办法,而选择会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呢?‛

律师萨拉〃伊拉尼说,虽然伊朗的男子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离婚,但妇女要想离婚,必须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离婚战可能会打20年之久。她说,即使20年后,结果也很可能是妇女败诉,无法解除婚姻。

陷入暴力婚姻的妻子也没有什么办法对丈夫做出反抗。伊拉尼说:‚妇女必须找出四名男性目击证人,证明丈夫对自己使用暴力。但伊朗的妇女怎么可能指望让四名男子呆在自己的卧室目睹丈夫动手打人呢?‛

伊拉尼还是一位关于女性问题的作家。她说,杀夫现象是‚对妇女的凌辱和歧视带来的后果‛,近来此类案件的攀升应迫使国家领导人提高对妇女的法律保护。

律师阿卜杜萨马德〃霍拉姆沙希认为,社会的变化导致了杀夫现象。他说:‚以前,我们的社会比较封闭,妇女们没有丈夫的允许甚至不能出门。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她们更加坦率和勇敢。妇女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并在为平等而战。‛

据官方数字显示,去年有4.4万伊朗人离婚,比前年增加了12%。同时,登记在册的婚姻数量下降了4.5%。

例十:解释性新闻 《美国为什么抓不到本〃拉登?》2003-12-17《中国青年报》

萨达姆的落网让美国重又燃起了抓到反恐名单上另外两名重量级人物‚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和塔利班最高领袖奥马尔的希望。尽管美国追捕拉登比追捕萨达姆的日子要长很多,但至今仍没取得多大进展。反恐专家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政府官员都认为,抓住拉登绝不像抓萨达姆那样简单。

力量不足

《纽约时报》16日分析说,美国抓不到拉登的头号原因是,他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投入的搜寻力量不同。美国在伊拉克的兵力约为12万人,而在拉登可能藏身的阿富汗东部,兵力仅为1万余人。反恐专家彼得〃伯根说,‚这里(阿富汗)看起来已经被遗忘了,可能萨达姆被捕有助于他们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这里。‛拉登可能藏身何处,其实并非未解之迷,两年前就曾有情报显示他在阿富汗东部托拉博拉山区。直到今天,他仍被认为藏身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山区。

地形险阻

除投入力量不够之外,拉登藏身之地的险峻地形也为美军制造了不少障碍。阿巴边境长约2400公里,高山耸立、小道纵横、人迹罕至。和伊拉克一马平川的沙漠景象绝然不同。‚两地的环境非常不同,‛《进入‚基地‛》一书作者罗恩〃古纳拉特纳说,‚在伊拉克,领导人住在都市,到处都是人,而对‘基地’而言,其领导人居住在人口很少的地区。‛

民众支持

除了人迹罕至外,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部族成员,他们同中央政府并不亲近。相比之下,美国在阿巴边境孤立少援,而拉登在这里却是如鱼得水。他20多岁时就曾来过这里,过去10年间几乎都住在这一地区。长期的地下生活让他小心谨慎,尽量不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让美国有迹可查的现代通讯方式,而采用信使或信件进行联系。同拉登藏身的阿富汗东部一样,塔利班领袖奥马尔,据信也藏身于其发迹的阿富汗南部,当地居民的支持让搜捕他的工作也少有进展。

‚死士‛护驾

拉登和萨达姆的不同还在于他周围全是在理念上与他绝对一致的‚死士‛,西方国家利用间谍渗透或重金引诱的计谋,到目前为止都没生效。据分析,拉登一般只和一小队对他极为忠心的追随者一同行动,其人数可能不足10人,追踪十分困难。

情报匮乏

抓不到拉登和奥马尔,阿富汗一些官员认为是因为巴基斯坦军事情报部门不配合,不过美国政府官员却否认了这一说法。其实,为追捕这两人,巴基斯坦已向边境部族地区派遣了约7万名士兵。围捕‚基地‛高层的行动3月曾出现过一次突破,拉登的行动首脑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被捕。不过此后,搜捕拉登的行动就陷入了僵局。不仅哈立德提供的关于拉登的消息都是一些几个月前的‚陈年旧事‛,而且后来抓住的‚基地‛成员也都是些‚小喽罗‛,他们能提供的消息十分有限。抓不到有价值的‚舌头‛,巴、美在巴阿边境部族地区也搜集不到有价值的情报。这一地区反美情绪强烈。约一年前,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派驻此地的一名官员遭枪杀。巴方说,该地区已发生过好几起被怀疑同美国合作的部族成员遭枪杀事件,凶手还在尸体上留下警告信件。此外,就算是搜寻来的情报在时效上也值得怀疑。10月上旬,巴方收到情报说,一名‚基地‛高层嫌疑人在南瓦济里斯坦特区一处小村庄出现。巴方立刻出动快速反应部队,并在这一村庄同武装人员枪战。在牺牲两人打死8人后,部队失望地发现,情报中这名嫌疑人在一个半月前就已离开了该村庄。

希望仍在

当然,这些障碍并不代表美国完全抓不住拉登。美军发言人和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都在15日表态,拉登和奥马尔一定会落网。反恐专家彼得〃布朗说:‚拉登可能不会永远走运,抓住萨达姆后,我们搜捕方式的变化可能迫使他犯下错误。‛

例十一:调查性新闻——单项揭丑式 《娄烦:被拖延的真相》2008-09-01 17:28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特约撰稿王晓/山西娄烦、北京报道 跪在高耸的铁矿渣山下,40岁的武三奎老泪纵横。

这一天是8月21日,他的老婆胡四新、儿子武耀强和武文强已经被埋整整21天了。武三奎的面前,除了正在燃烧着的纸钱外,还摆放着一大把新鲜的香蕉和金黄的面包。

‚耀强和文强从小就喜欢吃香蕉和面包。‛武三奎说。按照当地的风俗,‚三七‛祭日是一个需要隆重纪念的日子。

三个星期前的8月1日凌晨,山西省娄烦县马家庄乡寺沟村发生山体滑坡,部分房屋和人员被埋。在挖掘机清理出11具遇难者的遗体之后,救援行动开始变得迟缓。

已经发现的遇难者中,并没有武三奎的亲人。

‚他们肯定是活不了了,但是我死要见尸,我要把他们的尸体背回老家安葬,即使让我再等三年,我都有信心。‛武三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不过他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现场只有一台挖掘机,而且根本不是在挖人。‛

救援行动迟缓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遇难者人数,可能数倍于当地政府上报的人数。

灭顶之灾

寺沟村村民司海军一家七口之所以能活着逃出来,是因为贪看电视的妹妹。‚那天晚上,妹妹正在看电视,突然发现停电了,接着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她还以为是地震了,赶快把我们叫醒。‛提起那天逃生的一幕,司海军依然心有余悸,‚我们连衣服都没顾得上穿,出门才发现,院门已经被土堵住了,我们是翻院墙跑掉的。‛

几分钟后,司海军的家被再次如排山倒海般涌来的土和矿渣埋没。

27岁的王跃清同样是幸运者。在事发前一天,王跃清和老婆抱着仅仅四个月的孩子去了二十多公里外的老丈人家。事发后两个多小时,王跃清接到电话,立即包车赶回了村子,站在村口,他发现,家已经找不到了。

同时‚失踪‛的,还有他的父亲和母亲。刚刚做了父亲的王跃清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两个妹妹还在上学,将来可怎么过?‛

‚在被埋的人当中,最小的一位才八个月。‛寺沟村村民司玉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开着越野车的司玉春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对铁矿石进行粗选的干选厂,司玉春的家因为处于地势较高的地方而未被殃及,但他的姐姐家被埋,碰巧他的母亲在姐姐家,‚姐姐和母亲都不在了。‛

另一帮东北人则因为时间差而捡了条命。事发时,他们十多个人正坐着三轮车准备上山捡矿石,但怎么加油,车都往后倒退,最终才发现,是脚下的地在往后退。

多位在现场逃生的村民均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事发是在深夜零点12分,但当地媒体《太原日报》翌日的报道称是在凌晨1时30分左右,并称‚有关领导在第一时间亲临受灾现场‛。

事故性质

寺沟村位于两山夹道之中,在它北面100多米处,是另一座更高的褐色的‚山‛——太钢集团矿业分公司尖山铁矿矿渣堆放地。矿渣山被认为是此次灾难的罪魁祸首。

村民们普遍认为,是矿渣山压得下面的山梁垮塌。司海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在7月26日上山捡矿石时,就发现山梁上鼓出来一个大土包。无疑,如果真如村民们的判断,这将是一个责任事故。

事发的当天下午,娄烦县委宣传部长王剑峰在山体滑坡抢险新闻发布会上说,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待地质专家进一步调查,但不排除有多种诱因,‚当地前几日降雨,也可能是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

一些村民则反驳说,事发前几天根本没有下雨,事发当天只下了一点小雨,‚这绝对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责任事故;也不是简单的山体滑坡,而是尾矿坝坍塌。‛

对弈的激烈来自于各自的利益:如果是责任事故,相关官员就要被处理;如果是自然灾害,遇难者的赔偿数额将会大打折扣。

另有消息称,尖山铁矿在事发后曾将责任推向当地政府及村民,认为之所以造成山体滑坡,是因为当地村民在废渣山下大量挖掘矿石所致,而当地政府监管不力。

村民们则称,在2008年3月,当地政府因为奥运会已经叫停了所有的干选厂和选矿厂,大量挖掘矿石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据了解,事发后,国土资源部的专家曾前往现场勘察。8月18日,《瞭望东方周刊》发函国土资源部希望了解事故的认定情况,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瞭望东方周刊》发现的一则信息称,8月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视频会商会,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要提醒矿山企业注意尾矿和废渣堆放点的安全。8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太钢尖山铁矿就因矿渣堆放不当,导致黄土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靠山吃山

多位村民也向《瞭望东方周刊》反映,近一两年,他们多次向当地政府提出,要求移民搬迁,但并未引起后者的足够重视。另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尖山铁矿早就将村民的移民搬迁费用付给当地政府,但被截留。

《瞭望东方周刊》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在2007年年底,寺沟村的整体搬迁工作就被当地政府议及,并确定了新的搬迁地点。2008年3月,当地县政府组织召开运迁会议,但尖山铁矿提出的补偿方案未得到村民代表的同意。

‚补的钱太少,肯定没有人愿意离开。‛一位村民毫不掩饰地说,‚寺沟村背靠尖山铁矿的废渣山,村民们就是靠着废渣山富起来的。‛

1992年成立的尖山铁矿,是太钢重要的矿粉原料基地。一个说明其矿石品位高的较为夸张的说法是,用电焊可以将两块矿石焊接起来。而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不锈钢企业的太钢,2007年的利税为96亿元。

‚没有尖山铁矿以前,有的村民连饭都吃不饱。‛寺玉春说。这位曾经捡矿石卖钱的中年汉子,如今已开上了车牌尾号为‚88‛的现代越野车,住进了娄烦县最高档的小区。

知情人士称,在仅有400多人的寺沟村,像寺玉春这样的小老板有十几个,很多村民在县城以及太原市里都有自己的住房。

捡卖矿渣让寺沟村村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他们开始放弃这种徒手且危险性极高的挣钱方式,有的开始转向开办干选厂,实力更强的则办起投资更大的选矿厂,有的购买铲车等机械挖矿石,有的则办起小卖部或者餐馆。

危险来自于突然从高处倾泻而下的矿石渣。‚倒矿石渣的车每次能装100多吨,有些捡矿石的人跑不及,就被石头砸死了。‛当地的村民称,‚这样的事情每个月都会发 生好几起。‛

而每天200元左右的收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如飞蛾扑火般地来到这个地方。当地村民介绍说,最多的时候,在这里捡矿石的人有近千人,每天晚上,矿渣山坡上的人如满天的星星,‚奥运前几个月,县里清理过一次,大部分人都回家了。‛

《山西晚报》2005年1月的一个报道称,娄烦县有154个选矿厂,100多个干选厂,每年需要铁矿石600万吨,但该地区的合法矿可采量仅有100万吨。

‚这些选矿厂和干选厂的原料缺口,主要依靠村民们捡矿渣或者私挖滥采。‛知情人士称。

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一路走高,离尖山铁矿废渣山最近的寺沟村,成了一块更加诱人的香饽饽,外地人开始大量涌入,成了徒手捡矿石的新生力量。

‚寺沟村的一孔破窑洞,一个月能租100多块钱,当地村民怎么舍得离开呢!‛上述知情人士说。

而这个让当地村民富起来的矿渣山,也成了他们的坟墓。

搜救缓慢

‚只剩下不到六米远了,但是他们不挖了。‛武三奎十分伤心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武三奎称,他所住的房子的后墙已经能看到了,但是挖掘机却停了下来,‚穿过后墙,就是我的老婆和两个儿子住的房子。‛

六米,是他和他的三位最亲的亲人的距离。

武三奎来自临近的交城县东城底乡李家沟村。2004年,武三奎和老婆胡四新来到寺沟村,开了一家小卖铺和一个餐馆。因为这段时间家里农活较多,武三奎就让两个放了暑假的儿子到店里帮母亲做事,自己回老家干农活。

事发后,从老家赶来的武三奎一夜之间满头白发。

在其他老乡拿到补偿金已经回家后,武三奎坚持留下来,他每天都会到现场,虽然他只能隔着为保护现场而树立起来的铁丝网远远地张望。

‚我要自己去挖,但他们不让。‛武三奎说。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到8月3日,搜救人员在现场已发现9名遇难人员遗体。4日9时,又一具遗体被发现。

之后,让村民们感到不可理解的事情发生了。‚用来搜救的挖掘机离开人员被埋最多的地方,而转向离房屋较远的地方。‛一位参与现场搜救的村民代表说,‚就这,又在那里挖出来一具遗体。‛

当地政府给出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造成更大的伤亡。死亡的数字因此定格在11位。

让当地村民落泪的是,一只狗始终趴在事故现场的土堆上不愿离去,它的主人全家被埋。

山西媒体对这一重大事故的后续处理情况保持了鲜有的沉默,个别谨慎的媒体使用了‚初步核实有11人被埋‛的提法。

8月18日,《瞭望东方周刊》在搜救现场看到,这里只有一台挖掘机在不紧不慢地整修着村口的路沿。

死亡名单 《瞭望东方周刊》调查发现,仅寺沟村在此次事故中,就有14人被埋。早在8月4日,尖山铁矿作为甲方就和他们的家属签订了一次性处理经济补偿协议,‚‘8〃01’事故善后处理组本着一视同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与乙方达成一次性处理的协议,协议商定一次性处理经济补偿20万元,丧葬及其它费用3万元。‛

当地政府人士则以事故处理组成员的名义在协议上签字。经过多方调查,《瞭望东方周刊》已经确认,在此次事故中,有不少于41人死亡。他们分别为:

娄烦县马家庄乡寺沟村:司为大、李改文、王铁旦、苏先先、李亮则、司玉英、王德存、娄红艳、郝爱存、李区祥、郝三花、苏佳伟、苏佳丽、苏金婵;

娄烦县天池店乡南岔村:高元清; 娄烦县天池店乡天池店村:崔满生;

交城县东坡底乡中家沟村:李虎贵、李来贵、李健、赵学文、郝冬则、方根大; 交城县东坡底乡杜里会村:马富锁、弓烈鱼、马耀辉; 交城县东坡底乡马安坪:崔书义、闫还娥;

交城县东坡底乡李家沟村:胡四新、武耀强、武文强;

方山县马坊镇杨家沟村:郭区贵、张淡俊、郭旭东、郭霞霞、郭慧慧、郭旭东儿子;

方山县积翠乡邦罗村:马季平; 临县木瓜坪乡郝家岔村:高来顺;

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镇头家村:马建林、马麦木、马福华。

多位村委会主任均在电话里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了这份死亡名单。

而知情人士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在目前已经发现的11位遗体中,还有两位没有找到家属,‚遗体认定都是通过DNA,所有前来认领遗体的家属都留有血样,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并不在这份死亡名单之内。‛

关于死亡人数的传言在当地有许多种说法……村民们证实,在此次事故中,寺沟村共有十六户房屋被埋,而不是当地媒体报道的七户。

‚寺沟村里住着许多靠捡卖矿石为生的外省人,当地人只知道他们大概是那个省份,可能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干活,如果他们遇难了,如果不挖出来的话,根本没办法统计。‛知情人士称。

寺沟村一位亲历了当夜灾难的村民说,肯定有不少的外省人遇难,‚他们晚上都戴着矿灯上山捡矿石,灾难发生后,满山的灯都灭了。‛

严防记者

让赵永林至今难以释怀的是,他们几个遇难者家属,却因为上访被警方扣押长达八个小时。

8月15日,在搜救行动进展缓慢的情况下,部分遇难者家属到娄烦县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尽快找到遇难者的遗体。当天中午1时许,上访的赵永林、司玉春、代军等三位村民被辖区的城关派出所民警带走。在写了不再到县政府闹事的保证书后,三人于当天晚上9点钟被放回。

而来自交城的两位遇难者家属则没有这么幸运。8月2日,赶至事故现场的200多名家属来到尖山铁矿要求面见矿长时,和尖山铁矿派出所民警发生冲突,民警被打。8 月6日,两位殴打民警的家属被警方带走,直至8月17日下午才被释放。这两位家属告诉当地村民,他们在里面被警察狂打,‚把三根警棒打得没电了。‛

在电话里,上述家属十分恐惧地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了被打的细节,但当本刊记者提出进一步采访时,遭到断然拒绝,‚我不敢说了,我也不敢再闹了,我马上就回交城老家,要是我再被抓进去,肯定没命了。‛

而家属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当地政府人士的监控。《瞭望东方周刊》采访遇难者家属时,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有当地政府人士打电话询问他们在哪里。另一个可以印证的事情是,本刊记者和几位家属在大街上有过短暂的露面,随后,一位家属就接到电话,被问及身边的那个陌生男人是干什么的。

‚他们害怕我们上访,更害怕我们见记者。‛一位遇难者家属说。

在娄烦县城的入口处,每辆进入县城的班车都会受到严格的检查,这个奥运期间的例行检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在有陌生面孔出现时,常常会被问及‚是不是记者‛。

事故现场已经被铁丝网围了起来,进入事故现场,需要经过三道检查岗。一位来自北京的记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的身份暴露后,当地政府派专车将其送到太原。

‚那么多记者来采访,怎么后面就没有报道了呢?‛武三奎不解地问《瞭望东方周刊》。

8月20日,《瞭望东方周刊》致电娄烦县委宣传部,希望了解事故的进展情况,一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事故处理已经结束,总共有11人遇难。‛这位人士还再三叮嘱记者‚不用来了‛。

官方回应 8月17日,《瞭望东方周刊》以举报人的身份,分别拨通了国家安监总局、山西省以及太原市安监局的举报电话。

‚最近几天,很多人打电话举报这起事故。‛国家安监总局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势必引起各种猜测,但传言并不可靠,还是应以目前地方上统计的死亡数字为准。而当地政府给出的,是11人遇难。该工作人员同时客气地对举报表示感谢,‚如果有准确、翔实的资料,可再与我们联系。‛

山西省安监局同样接到过不少有关此次事故的举报电话,针对提出的估计有100多人死亡的举报,接线人员明确表示不可能,‚100多?说1000多的还有呢,都是道听途说!现在我们了解到的,只有11人死亡。再说那个地方由于矿山排渣,已经是无人区了。砸死的也都是些偷跑进去捡矿渣的村民,来来回回捡矿渣的顶多三四十人。‛

上述人员还称,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中,还没有最终统计数字,而且由于现场已经被相关部门控制起来,老百姓根本不可能获得准确信息,因此所有传言都只是猜测而已。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安监局的人士曾抵达现场。

《瞭望东方周刊》致电太原市安监局举报该事故时,对方先是犹豫了一下,进而表示,‚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之后他透露,市里的调查组已经介入调查,现在具体情况并不是很清楚。但他坚定地认为,不可能有百余人遇难。

截至发稿前,娄烦县安监局的举报电话一直无法接通。而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办回复本刊提出的采访申请时表示,应该找山西省安监局,‚一般来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0人时,安监总局的相关人员才会到达现场,我们现在还没有人去现场。‛

8月18日,《瞭望东方周刊》在娄烦县几家安臵遇难者家属的宾馆看到,大部分外地的家属已经离开。而当地政府对家属的公关工作也明显加强,每天下午五点,都会有政府人士召集仍然滞留的家属开会。

家属们的惟一要求是,见到亲人的遗体。这个愿望在政府的冷处理下开始变得越来越遥远。

‚现在北京在开奥运会,全世界的记者都在北京,我们不能给中国抹黑,等奥运会结束了,我们就到北京去上访。‛一位遇难者家属很平静地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番话时,电视里正在直播刘翔无奈地离开赛场的背影。

(孙春龙的博客 http://blog.163.com/suncllw/blog/static/***8815281107/)

例十二:调查性新闻——综合分析式 《结石婴儿家长艰难追“凶”路》 http://news.QQ.com 2008年09月12日08:28 南方新闻网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8个地方的医院分别收治了少则3例多则20例的结石婴儿;江苏某医院医生认为婴儿结石病呈暴发之势

●所有矛头基本都指向三鹿奶粉,然而家长们的投诉换来的均是合格的检测报告 ●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周辉霞在接触到第二个病例时,就开始怀疑是否与补钙有关系,在得知大部分患儿都吃三鹿奶粉之后,她劝家属‚换个牌子‛。(南方周末记者 禾风 发自武汉、广州、衡阳、长沙)

2008年9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内,被病痛折磨的结石婴儿。该院自6月28日以来共收治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不满周岁的婴儿。这14名婴儿都长期食用三鹿奶粉。

7个月大的峰峰来自江西省星子县。因为双肾结石,他做了两次手术。峰峰一出生就喝奶粉,一直是三鹿婴幼儿奶粉的‚U+配方‛系列。一听奶粉900克,85元。发病前,峰峰一个月要喝6听。

喝同一种奶粉的结石婴儿

‚医生说,我们这里也有好多双肾结石的。她问,你孩子是吃母乳还是奶粉?我说是吃三鹿奶粉。医生摇头,说怎么又是这个奶粉‛

9月1日,记者在武汉同济医院见到峰峰时,他的生命跟3条导尿管联系在一起。纤细的管子从尿道口穿出来,连接着3个尿袋。他才7个月大,父母不得不把他双腿绑在病床上,以免他翻身挤压到导尿管。

刚动完手术时,他靠5条导尿管维持生命。实际上,就在9月9日,新华网转载兰州媒体报道,在兰州有14名婴儿被怀疑因吃同一品牌奶粉而患上肾结石。而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8个地方的医院分别收治了3-20例的结石婴儿,病情基本相同:双肾结石并积水、双输尿管结石,有的已肾功能衰竭。他们与峰峰一样,只能靠导入输尿管来维持排泄功能。

许多久经临床的泌尿外科医生很困惑。‚结石在婴儿阶段是非常罕见的,几年都不见一例。而且,这些婴儿来时都很凶险,基本上都下了病危通知。‛上海新华医院泌尿 外科医生徐卯升说。

更令医生奇怪的是,大部分婴儿喝的是同一种奶粉。这些婴儿的发病状况与峰峰相似,突如其来。

峰峰是江西省星子县人。在7月23日的前一天,他还活蹦乱跳。但只隔一夜,他开始不排尿,高烧39℃,又哭又闹,母亲汪美玲喂他奶粉,他喝完就吐。

父母感到莫明其妙,他们在县人民医院做了B超,40多岁的医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结石的,你们最好赶快转院。‛

他们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挂了急诊。一名女医生接诊,她的问话让汪美玲第一次把儿子的病和奶粉联系起来。‚医生说,你们可以住进来,我们这里也有好多双肾结石的。她问,你孩子是吃母乳还是奶粉?我说是吃三鹿奶粉。医生摇头,说怎么又是这个奶粉?我问是不是这个奶粉有问题,医生说他们也不能乱说。‛

峰峰一出生就喝奶粉。他们在镇上一个奶粉专卖店买奶粉,一直是三鹿婴幼儿奶粉的‚U+配方‛系列。一听奶粉900克,85元,有时候他们一买就是一箱。发病前,峰峰一个月要喝6听,半岁后开始加入米粉。

峰峰的父亲郭建星认为他们买的都是真品,不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奶粉桶上都有防伪标签,店主还会在上面签名。‛

峰峰住院时,类似病情的婴儿已陆续康复出院。9月3日,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勇告诉记者,医院医治了七八例,目前还有一例在院。‚这些婴儿大部分是吃三鹿奶粉的,也有混着吃的。我们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两者的关系,只能尽力去治病。‛

7月24日,已经尿闭两天的峰峰紧急动手术。现在,他的右肾位臵留下了约5厘米长的伤疤。然而,过了约一个星期后,峰峰又不排尿了,持续高烧不退。

峰峰再次转院。8月6日晚9点多,他们租车赶到武汉同济医院。这里的医生问了同样的奶粉问题,并建议他们‚换一种奶粉试试‛。

几天后,郭建星见到了从河南驻马店、湖北麻城等地赶来的小病人。峰峰又动了一次手术,他的下腹横向切了一道约10厘米的刀口。当记者看到他时,他的小腹被一块很大的纱布覆盖着。

婴儿结石病‚有暴发的特点‛

武汉、北京、湖南、江西……江苏某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泌尿外科最近两个多月居然收治了20例。他询问南京、西安、合肥、北京、西宁、长沙的同行,发现那里也出现了同样患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武汉同济医院的病例见报了。不久,与郭建星同个病房的病人父亲马雄伟接到了北京李先生的电话。

李先生的儿子正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虽然湖北媒体用‚同一种奶粉‛代替了三鹿奶粉,但他马上意识到是同种病情。在电话里,他向马雄伟询问了治疗效果。

9月2日,记者找到李先生时,他已携子回到家乡。他告诉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堂医院有六七个类似病人,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才11个月。来自山西、河北等地。他的儿子目前已排尿正常,但肾里还有一块结石。他担心的是后遗症:‚这对小男孩将来的生育影响太大了,你不要公布我的资料,我不想老家的人知道。‛

在此之前,长沙、南京等地已经有了类似报道。

9月8日,记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找到3例患儿,他们都插着导尿管,分别来自湖 南和江西。其中最大的一例已有1岁6个月。这名患儿的父亲崔先生称,孩子喝的是三鹿婴幼儿奶粉的另一个系列:金装贝贝。5个月大后,开始添加三鹿牌米粉。

在数个月前,这家医院已收治了不少患儿。据病人家属口耳相传,至少十多例。这可能也是全国唯一‚把事情闹大‛的地方,不少家属集体投诉,要求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鹿公司)给个说法。

三鹿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该公司的官方网站称,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三名。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6月份,南京市媒体也曾报道,南京市儿童医院在两个月内收治了15名患儿,其中三分之二是1岁以下。媒体报道没有涉及患儿的喂养史,但有专家提醒:这些与摄入钙量过多有一定关系,适龄孩子最好还是母乳喂养。

江苏另一个地方的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泌尿外科20多年来几乎没有类似患儿,最近两个多月居然收治了20例。他询问了南京、西安、合肥、北京、西宁、长沙的同行,发现那里也出现了同样患儿。

‚这有流行病学中暴发的特点了。‛他说。

目前,上海新华医院还有一例患儿。徐卯升医生告诉记者,该院患儿主要来自苏北、安徽等贫穷地区。‚他们大部分吃的是三鹿奶粉,但是我们不能说三鹿奶粉有什么问题。我们也碰到过吃澳优的,就是进口最好的那种,只有一例;还有一例吃母乳。‛

‚以前这些病人都是散发的,很少。近一两年有增多的趋势,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说。

9月8日,兰州媒体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自6月28日以来收治了14名患儿,特点相同:来自甘肃农村,均不满周岁,长期食用某品牌奶粉(后证实为三鹿奶粉)。

该院泌尿科住院总医师李文辉道出各地许多医生的感慨: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多婴儿患病,实属罕见。

《三鹿奶粉事件备忘录》

作者: 孟登科整理2008-09-17 22:42:16 ◆9月11日

当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9月12日

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公布,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9月13日 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臵工作。

今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事发前,已有多家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

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指出:三鹿集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向政府报告,在这个问题上,三鹿集团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从政府接到相关信息到做出反应是迅速的,三鹿事件拖延与奥运会的召开无必然联系。◆9月14日

河北省公安部门对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已传唤了78名有关人员,其中19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这19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有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9月15日

截至当日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9月16日

初步调查‚三鹿奶粉事故‛所获得的证据表明,‚三鹿奶粉事故‛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中共石家庄市委向河北省委报告,建议免去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的职务,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毅,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志国也被上级主管机关免去了党内外职务。责成中共石家庄市新华区委免去田文华担任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的职务。

国务院公布奶粉检验结果:全国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对除在之前已经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的66家企业外的109家产品生产企业的491批次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检验,其中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这些企业的20.18%,占总批次的14.05%。◆9月17日

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陈竺透露,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长江称,已动用了全国160多个国家检测中心,检测其他的奶制品,将会实时公布检测结果。并表态,对质检系统的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也进行认真调查,不管是谁,凡是渎职、失职,凡是官商勾结,凡是违法违纪的,一律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清查工作,对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以上信息均来自新华社)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content/17335

《中国媒体因奥运新闻禁令未能揭露三鹿事件》 发表日期 21/09/2008 更新日期 21/09/2008 14:59 TU 三鹿牌毒奶粉事件公开爆发后,海内外就有相当多的舆论怀疑当局不至于迟至九月份才发现了毒奶粉。为什么当局对这一事件拖而不报、迟迟不报呢?原来的确是因为北京开奥运会,毒奶粉事件才未能及时揭露。本台特约记者曹国星就此发来了报道:

七月底,中国媒体就得到了三鹿牛奶可能导致婴儿肾结石的线索,遗憾的是,因为奥运期间,中国官方中宣部发布了禁止报道任何食品安全有关的负面新闻的禁令。这项调查被迫中止。

这是近日,中国最受欢迎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编辑在一篇发表在网站上的编辑手记中透露的。由于新闻封锁,中国失去了提前两个月揭露真相,减少损失的可能。

早在七月底的时候,南方周末的记者禾风就接到了消息,三鹿的毒奶粉所致的结石婴儿大量出现,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住院的有二十余名。当这位记者向湖北湖南江西一些医院了解情况时,医生们已高度怀疑三鹿有问题,他们提醒每一个来就医院就症的孩子家属不要用三鹿。

但由于新闻禁令,这篇报道在奥运会结束前无法刊出,南方周末的这位编辑说,"我万分心焦,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事灾难,有很深的罪恶感与挫败感。他说,他只得尽已所能,对周围所能知道的有婴幼孩子的朋友与熟人打招呼,叫他们别给孩子用三鹿奶粉。

这项调查在奥运结束后才重新开始,《南方周末》记者禾风先后跑了湖北、湖南、广东数地,接触了数十名家长,给全国的多个省份多家医院打电话,最后终于基本确证,三鹿奶粉与婴儿结石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个追问不休的家长,他们要为孩子的受害讨一个说法,有多个正义感的医生,为记者提供一手的证据。

但在9月13日,由于不明原因,这个稿还是被撤了下来。当夜,由于之前东方早报和甘肃媒体的报道,三鹿公司终于承认了问题奶粉,并公开召回。第二天,南方周末编辑部把这篇《结石婴儿的艰难追凶路》此稿放到了南方周末网与南方都市报上。

南方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六七月份的时候,所有送检给地方与国家质监总局的问题奶粉,最后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已经有多名医生向上汇报了结石婴儿的爆发之势,但药监局没有作相关调查,卫生部疾控中心没有作流行病学预警与调查。

而三鹿公司,借用着强大的经济力量,一次次地掩盖真相,封锁传媒。之前,湖北的多家报纸已被三鹿通过权力关系封口。奥运刚结束,三鹿事件再也无法掩盖。但据了解,中宣部已经发文,要求三鹿事件,各地报纸必须统一使用新华社稿件,其中也包括《南方周末》。

港台日查出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恐慌向外扩展,香港万宁连锁商店决定停售六款黑龙江产雀巢奶粉。鉴于香港有传媒委托检测中心,验出产自黑龙江的雀巢金装助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万宁连锁商店,决定全线停售6款来自同一产地的雀巢奶粉。

此外,台湾金车有限公司的八种,使用大陆奶精制造的产品也验出三聚氰胺。台湾卫生署立即要求停售,并即日起禁止大陆奶精产品流入。

昨天日本丸大食品公司宣佈,回收原料中含有中国进口奶制品的五种加工食品。丸大食品公司表示,这5种食品都使用了 中国伊利集团 生产的牛奶。这是日本首次 回收与三聚氰胺有关的食品。此外,日本长野县的糕饼公司‚丸生本店‛昨天传出两名员工品尝中国生产的红豆沙之后,出现不适症状被送往医院治疗。

汶莱政府说,汶莱已暂停进口和销售所有中国牛奶与乳製品,以保护民众不致受到工业化学的毒害。汶莱採取这项行动之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在中国传出毒奶粉丑闻之后,宣布了类似措施。

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昨天发表公告指出,目前在欧盟境内,还没有发现 源自中国的牛奶。公告指出,欧盟已在2002年决定 禁止中国产的牛奶进入欧盟市场。这份公告还指出,从谨慎原则出发,法国的竞争、消费、打假总署 已在法国市场检查是否有中国的婴儿奶制品非法流入法国。

家长如惊弓之鸟 到医院检查的儿童有增无减

毒奶粉**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中国重庆、合肥、深圳、广州等地的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几乎不堪重负。光是十九日一天,前往广州市儿童医院筛检的婴儿就高达两千多人,到深圳市儿童医院看诊的婴儿也超过一千例。

据香港《文汇报》报导,由于患病婴儿众多,广州市儿童医院半天就烧坏三台超音波检查仪器,深圳医院奶粉门诊开出的超音波检查预约单也已排到十一月上旬。

在广州儿童医院,还不到上午九时,就聚集大批带著宝宝来做肾结石筛检的家长。上午七时到九时,工作人员已经发号码牌到九百多号;截至十时,号码牌已经超过一千五百号。

为应付暴增的婴幼儿和家长,深圳市儿童医院已要求医护人员取消休假,把病房的医生都抽调到门诊,全天有二十多名医生在‚奶粉门诊‛应诊。医院也考虑优化检查流程,让婴幼儿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检查。

据报道,即使激增的就诊人数让医护人员不堪重负,但被家长带来前来就诊的儿童每天有增无减。有些家长带孩子在一家医院检查后还不放心又跑到其他医院检查。目前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许多城市。

例十三:调查性新闻——时间顺序 《纽约每日新闻》刊载:《一次感冒?一个小时看了三个医生》

记者在一名伪装其表兄的摄影记者的陪同下,走进了罗克威大道131-12号的公园福利医院。在那里,他与另外25位病人一样,不安地等待着就诊。

在诊室,一位穿白衣的护士用静电复印机复制了好几张病人的医疗证,不断问道:‚请问您的教名、出生日期。您有电话吗?‛

她将这些情况填在一张登记表上,这张表将由病人附在账单上,等看完病,再交给医院。接着,她问道:‚您要看什么病?‛

‚我觉得有点感冒,我得找医生看看。‛

‚好吧,内科医生正忙着呢。你先到脚病医生那儿去看看脚,他现在有空。‛ ‚干嘛?我只是有点感冒。‛ ‚那你也得先检查检查脚。‛ …… 《人民日报记者半夜看病记:一个小病跑4家医院》(2010-07-30《人民日报》)

几周前的一天晚上,大约12点多,7岁多的孩子说耳朵痛,大叫要去医院,平常孩子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医院,此时却自己闹着要去,想必自我感觉不太好。

孩子两岁多时得过一回中耳炎,那次半夜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排了两个多小时队,等轮上我们,只得了一句话:‚大概是中耳炎,我们没有耳鼻喉大夫值夜班,去同仁吧。‛那天半夜在同仁医院得到很好的医治。想起上次在儿研所医院遭拒的经历,又觉得同仁医院较远,我跟爱人商量,还是去离家较近的朝阳医院吧。

到了朝阳医院,在急诊室挂号,听说有耳鼻喉大夫值班,我们庆幸来对了地方。到诊室,大夫拿出器械,仔细看了孩子痛的右耳朵,说:‚中耳炎。但我们这儿没有小孩的药,去儿童医院或同仁医院吧,要赶快去,不能耽误。‛

卫生部说,为了缓解儿童就医难的问题,要求各大综合医院加强儿科。那么大的朝阳医院,怎么就不能备点小孩药呢,再说也不是疑难病和特殊的药。

听了大夫的话,我们就开车去同仁,半小时后来到同仁医院急诊室,一进门说明来意,分诊台的值班护士就说:‚耳鼻喉科有手术,大概没工夫给你们看。‛看我迟疑,又说:‚要不然你们上楼跟大夫商量商量,问问能不能看。‛我拉着孩子跑上2楼,进了耳鼻喉科诊室,只见一位伤员两耳出血,一位女大夫正在准备手术,趁大夫跟伤员亲属说病情的间歇,我插话说,我小孩中耳炎,能不能开一点药就走。女大夫说:‚就我一人值班,正要手术,没有时间。‛我问手术大约要多长时间,她回答:‚这台手术后还有一台,共要3个小时。‛并说,你们换个医院吧,三甲医院都行。我告诉她,我们刚从朝阳医院来,那里没有小孩的药。她说:‚那就去月坛儿童医院。‛

同仁医院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好的眼科和耳鼻喉专科医院之一,急诊室怎么就不能多一位值班医生呢?或者从病房请出来一位也不难啊。就算耳朵鼻子的毛病死不了人,可也疼痛难忍啊!我还想,那位女医生跟我说了好几分钟话,如果请护士准备手术器械,这时间她足够为我们开药了。

开上车,正想着再奔哪儿去时,一转弯,看见路边北京医院急诊室灯火通明,我想再碰碰运气吧,带着孩子进门一说,值班护士笑答:‚我们没有儿科,也没有耳鼻喉。‛

这也是著名的三甲医院啊!

想想儿童医院停车难、挂号难、看病难、交费难、取药难,日日夜夜车水马龙、人潮汹涌的场景,就让人畏惧。我跟爱人说,近处还有协和医院,我们先去协和,不行再去月坛。

进了协和医院急诊室,分诊台说,小孩的耳朵我们看不了,没有看小孩的耳镜,你们还是去月坛吧。我爱人说:‚儿童医院人太多,小孩耳朵痛得厉害,能不能叫大夫给简单看看,我们明天再想办法。谢谢你们了。‛值班护士长说,那我把耳鼻喉科大夫呼来,看他给不给看吧。

大夫来了,用额镜看了看,确定是中耳炎。于是,他为孩子开了几天的‚希刻劳‛。总算让孩子有药治病了。

回到家里,已经凌晨3点半了,3个多小时,跑了4家三甲医院,才看成了一个并不疑难的病。

那天以后,孩子的耳朵不痛了,但没完全好,每过一周我都带孩子去复查,又去了几家三甲医院,在几处专家门诊看病,有专家说是中耳炎,有专家说是鼻窦炎,有 专家说是感冒或鼻子呛水引起鼻窦炎、鼻窦炎引发了中耳炎;有人叫吃抗生素,有人叫服中成药,有人开口服药,有人开喷鼻子的……几个星期过去了,孩子的耳朵嗡嗡响、鼻涕时常流,吃着喷着各种各样的中药西药,病还是没有彻底好。

都说看病难,没有亲身体会还很难理解难到什么程度。这些天我常想,全国医院最多,医疗条件最好的首都看个一般的病都如此这般,缺医少药的农村山乡该怎么办?中国城乡的医疗设施建设、医疗制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和改革都刻不容缓。

例十四:调查性新闻——逆向顺序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2003年04月25日《南方都市报》)

3月17日:在广州街头被带至黄村街派出所 3月18日:被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 3月18日: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3月20日:救治站宣布事主不治

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事主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 孙志刚,男,今年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

2003年3月17日晚10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网。在其后的3天中,他经历了此前不曾去过的3个地方:广州黄村街派出所、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和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这3天,在这3个地方,孙志刚究竟遭遇了什么,他现在已经不能告诉我们了。3月20日,孙志刚死于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江村住院部)。

他的尸体现在尚未火化,仍然保存在殡仪馆内。孙志刚死了

先被带至派出所,后被送往收容站,再被送往收容人员救治站,之后不治

孙志刚来广州才20多天。2001年,他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之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20多天前,他应聘来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

因为刚来广州,孙志刚还没办理暂住证,当晚他出门时,也没随身携带身份证。当晚11点左右,与他同住的成先生(化名)接到了一个手机打来的电话,孙志刚在电话中说,他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带到了黄村街派出所。

在一份《城市收容‚三无‛人员询问登记表》中,孙志刚是这样填写的:‚我在东圃黄村街上逛街,被治安人员盘问后发现没有办理暂住证,后被带到黄村街派出所。‛

孙志刚在电话中让成先生‚带着身份证和钱‛去保释他,于是,成先生和另一个同事立刻赶往黄村街派出所,到达时已接近晚12点。

出于某种现在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成先生被警方告知‚孙志刚有身份证也不能保释‛。在那里,成先生亲眼看到许多人被陆续保了出来,但他先后找了两名警察希望保人,但那两名警察在看到正在被讯问的孙志刚后,都说‚这个人不行‛,但并没解释原因。

成先生说,其中一个警察还让他去看有关条例,说他们有权力收容谁。

成先生很纳闷,于是打电话给广州本地的朋友,他的朋友告诉他,之所以警方不愿保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孙志刚‚犯了事‛,二是‚顶了嘴‛。成先生回忆说,他后来在派出所的一个办公窗口看到了孙志刚,于是偷偷跟过去问他‚怎么被抓的,有没有不合作‛,孙回答说‚没干什么,才出来就被抓了‛。成先生说,‚他(孙志刚)承认跟警察顶过嘴,但他认为自己说的话不是很严重‛。

警察随后让孙志刚写材料,成先生和孙志刚从此再没见过面。

第二天,孙的另一个朋友接到孙从收容站里打出的电话,据他回忆,孙在电话中‚有些结巴,说话速度很快,感觉他非常恐惧‛。于是,他通知孙志刚所在公司的老板去收容站保人。之后,孙的一个同事去了一次,但被告知保人手续不全,在开好各种证明以后,公司老板亲自赶到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但收容站那时要下班了,要保人得等到第二天。

3月19日,孙志刚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收容站,这才知道孙志刚已经被送到医院(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去了。在护理记录上,医院接收的时间是18日晚11点30分。

成先生说,当时他们想去医院见孙志刚,又被医生告知不能见,而且必须是孙志刚亲属才能前来保人。

20日中午,当孙的朋友再次打电话询问时,得到的回答让他们至今难以相信:孙志刚死了,死因是心脏病。

护理记录表明,入院时,孙志刚‚失眠、心慌、尿频、恶心呕吐,意识清醒,表现安静‛,之后住院的时间,孙志刚几乎一直‚睡眠‛:直到3月20日早上10点,护士查房时发现孙志刚‚病情迅速变化,面色苍白、不语不动,呼吸微弱,血压已经测不到‛。医生在10点15分采取注射肾上腺素等治疗手段,10分钟后,宣布停止一切治疗。孙志刚走完了他27年的人生路。

医院让孙志刚的朋友去殡仪馆等着。孙的朋友赶到殡仪馆后又过了两个小时,尸体运到。

护理记录上,孙的死亡时间是2003年3月20日10点25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几天内曾遭毒打并最终导致死亡

医院在护理记录中认为,孙是猝死,死因是脑血管意外,心脏病突发。在向法医提出尸检委托时,院方的说法仍是‚猝死、脑血管意外‛。据3月18日的值班医生介绍,孙志刚入院时曾说自己有心脏病史,据此推断孙志刚死于心脏病。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孙志刚家属和同学的反驳,孙志刚父亲表示,从来不知道儿子有心脏病。

同样,法医尸检的结果也推翻了院方的诊断。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4月18日出具的检验鉴定书中,明确指出:‚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虽然孙的身体表面上看不出致命伤痕,但是在切开腰背部以后,法医发现,孙志刚的皮下组织出现了厚达3〃5厘米的出血,其范围更是大到60×50厘米。孙志刚生前是一个身高一米七

四、肩宽背阔的小伙子,这么大的出血范围,意味着他整个背部差不多全都是出血区了。

‚翻开肌肉,到处都是一砣一砣的血块‛4月3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解剖孙志刚尸体,孙志刚的两个叔叔孙兵武和孙海松在现场目睹了解剖过程。‚惨不忍睹!‛孙兵武说,‚尸体上没穿衣服,所以伤很明显。‛ 孙兵武说,他看到孙志刚双肩各有两个直径约1〃5厘米的圆形黑印,每个膝盖上,也有五六个这样的黑印,这些黑印就像是‚滴到白墙上的黑油漆那样明显‛。孙兵武说,他当时听到一名参加尸体解剖的人说‚这肯定是火烫的‛。

孙兵武说,他看到在孙志刚的左肋部,有一团拳头大小的红肿,背部的伤甚至把负责尸检的医生‚吓了一跳‛,‚从肩到臀部,全是暗红色,还有很多条长条状伤痕。‛医生从背部切下第一刀,随着手术刀划动,一条黑线显现出来,切下第二刀的时候,显现出一砣砣的黑血块。

法医的检查还证明,死者的其他内脏器官没有出现问题,‚未见致死性病理改变‛。法医的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亡的原因,就是背部大面积的内伤。

鉴定书上的‚分析说明‛还指出,孙的身体表面有多处挫擦伤,背部可以明显看到条形皮下出血,除了腰背部的大面积出血以外,肋间肌肉也可以看到大面积出血。

‚从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到死亡,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72小时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外科医生介绍:‚软组织损伤导致细胞坏死出血,由于出血发生在体内,所以眼睛看不见,情况严重会导致广泛性血管内融血,这一症状也被称作DIC。DIC是治疗的转折点,一旦发生,患者一般会迅速死亡,极难救治。所以类似的治疗,早期都以止血、抗休克为主,目的是阻止病情进入DIC阶段,没有发生DIC,患者生还希望极大。‛

3月18日晚上11点30分,孙志刚被收容站工作人员送到医院(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当天值班医生在体检病历‚外科情况‛一栏里的记录只有一个字:‚无‛,‚精神检查‛一栏里的记录是‚未见明显异常,情感适切‛,初步印象判断孙志刚患有焦虑症或心脏病。

对于孙志刚背部大面积暗红色肿胀,双肩和双膝上可疑的黑点以及肋部明显的红肿,病历上没有任何记录。在采访中,当晚的值班医生承认,由于当晚天黑,没有发现孙志刚的外伤,第二天,‚由于患者穿着衣服,也没有主动说有外伤‛,还是没有发现孙志刚严重的外伤。

‚(护理记录中)所谓的睡眠很可能其实是休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由于内脏出血,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创伤性休克,这是发生DIC症状的前兆之一,应该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但是护理记录上,还只是注明‚(患者)本班睡眠‛。

按法医的说法,孙志刚体内的大出血,是被钝物打击的结果,而且不止一次。‚一次打击解释不了这么大面积的出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医在看完尸检结果以后说。

从尸检结果看,孙志刚死前几天内被人殴打并最终导致死亡已是不争的事实。更值得注意的是,孙身体表面的伤痕并不多,而皮下组织却有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法医告诉记者,一般情况,在冬季穿着很厚的衣服的情况下,如果被打,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3月17日至3月20日的有关气象资料表明,广州市温度在16℃—28℃之间,这样的天气,孙当然不可能‚穿得像冬天一样‛。

那3天,孙志刚在黄村街派出所、收容站和医院度过的最后生涯,看来远不像各种表格和记录中写得那么平静。孙志刚该被收容吗?

有工作单位,有正常居所,有身份证,只缺一张暂住证

接到死者家属提供的材料以后,记者走访了孙志刚临死前3天呆过的那3个地方。黄村街派出所拒绝接受采访,称必须要有分局秘书科的批准。记者赶到天河分局,在分局门外与秘书科的同志通了电话,秘书科表示,必须要有市公安局宣传处新闻科的批准。记者随后与新闻科的同志取得了联系,被告知必须先传真采访提纲。记者随后传了采访提纲给对方,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尚没有得到答复。

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的一位副站长同样表示,没有上级机关的批准,他无法接受采访。记者随后来到广州市民政局事务处,该处处长谢志棠接待了记者。

谢志棠说,他知道孙志刚死亡一事。‚收容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人员,打人是会被开除的,而且收容站有监控录像‛,谢志棠说,孙为什么被打他不清楚,但绝对不会是在收容站里被打的。在发现孙志刚不适以后,他们就立刻把孙送进了医院。

‚我有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把握可以保证,收容站里是不会打人的‛,谢志棠说。谢志棠还说,孙被送到收容站的时间并不长。

与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一样,收治孙志刚的广州市脑科医院的医教科负责人也表示,孙的外伤绝对不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这名负责人介绍,医院内安装有录像监控装臵,有专人负责监控,一旦发现打架斗殴,会立即制止。记者要求查看录像记录,该负责人表示,将等待公安部门调查,在调查结果没出来前,他们不会提供录像资料给记者。

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

民政局认为收容站不可能打人,救治站否认孙的外伤发生在住院期间,黄村街派出所拒绝接受采访

在离开收容站前往医院时,孙志刚曾填写了一张《离站征询意见表》,他写的是:满意!感谢!感谢!

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孙志刚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连写两个‚感谢‛,是在感谢自己被收容吗?

记者在翻阅有关管理条例并征询专业人员以后,才发现,孙志刚似乎并不属于应该被收容的对象。

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2月23日通过并已于同年4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在本省城市中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的收容遣送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黄村街派出所的一位侦查员在填写审查人意见时写道:‚根据《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第九条第6款的规定,建议收容遣送。‛

这一款是这样规定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当予以收容:

……

(六)无合法证件且无正常居所、无正当生活来源而流落街头的; 《规定》中还明确规定:‚有合法证件、正常居所、正当生活来源,但未随身携带证件的,经本人说明情况并查证属实,收容部门不得收容‛。

孙志刚有工作单位,不能说是‚无正当生活来源‛;住在朋友家中,不能说是‚无正常居所‛;有身份证,也不能说是‚无合法证件‛。在派出所的询问笔录中,很清楚记录着孙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在黄村街派出所填写的表格中,就变成了‚无固定住所,无生活来源,无有效证件‛。

孙志刚本人缺的,仅仅是一个暂住证。但是记者在任何一条法规中,都没查到‚缺了暂住证就要收容‛的规定。记者为此电话采访广州省人大法工委办公室,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仅缺暂住证,是不能收容的。

能够按广州市关于‚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的,仅仅是不按规定申领流动人员临时登记证,或者流动人员临时登记证过期后‚未就业仍在本市暂住的‛人员。

但不知为什么,在黄村街派出所的询问笔录中,在‚你现在有无固定住所在何处‛和‚你现在广州的生活来源靠什么,有何证明‛这两个问题下面,也都注明是‚无‛。

成先生已经向记者证实孙志刚确实是住在他处的,此外,记者也看到了服装公司开出的书面证明,证明孙是在‚2003年2月24日到我公司上班,任平面设计师一职,任职期间表现良好,为人正直,确是我……服装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为何在有孙志刚签名的笔录中,他却变成了无‚生活来源‛呢?这现在也是个未解之谜,民政局的谢处长对此也感到很困惑,‚他一个大学生,智商不会低,怎么会说自己没有工作呢?‛

于是,按照询问笔录上的情况,孙志刚变成了‚三无‛人员,派出所负责人签名‚同意收容遣送‛,市(区)公安机关也同意收容审查,于是,孙志刚被收容了,最后,他死了。

孙志刚的意外死亡令他的家人好友、同学老师都不胜悲伤,在他们眼中:孙志刚是一个很好的人,很有才华,有些偏激,有些固执。孙的弟弟说,‚他社会经验不多,就是学习和干工作,比较喜欢讲大道理。‛ 孙志刚的同班同学李小玲说,搞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孙志刚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过遇事爱争,曾经与她因为一点小事辩论过很久。

孙志刚死亡后,他的父亲和弟弟从湖北黄冈穷困的家乡赶来,翻出了孙生前遗物让记者看,里面有很多获奖证书。‚他是我们家乡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过,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也就不会死……‛

例十五:调查性新闻——突出个体 《体罚有理?》

她清楚地记得鞭子和着父亲话语的节奏抽打自己初露的腿时的那种疼痛。她祈望父亲的话短一点,因为每当他说一个字、发一个音,鞭子就会挥向空中,然后落在她身上。

我(打!)告(打!)诉(打!)过(打!)你(打!)要(打!)留(打!)在(打!)院(打!)子(打!)里!(打!)

鞭打的伤口迅速肿起来,她护理累累伤痕,内心的伤痛却远甚于此。

我告诉过你,告诉过你一百万次了。我对你说话的时候,你最好好好的听着。现在,不要哭了!闭嘴!你还想挨打吗?唔,你最好还是不要再哭了。

70年代,塔希娜〃沃特森(TuSheena Watson)生长在一个对体罚从无疑义的家庭里。鞭打是允许的,并且时有发生。违反命令毫无疑问会受到体罚。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到了该停止时候了。‛在他们那里,没有平等的谈话,不能顶 嘴,不能怀疑权威,也不能违背命令,躲进房间毫无作用,因为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体罚简单而且作用明显,直到今天,关于体罚的记忆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她的心底,但‚那是一件好事‛,已有两个孩子的她断言道。

‚我的父母经常打我们,10个孩子都被打过。他们把扯去叶子的树枝当作鞭子。你在他们打你之前号啕大哭。而且他们往往准许邻居打你。他们先将你揍一顿,然后让你闭嘴。‘在我做一些真能让你哭的事情之前闭上你的嘴。’而你已经做了这样的事。你刚刚把我打得半死,现在你让我闭嘴。我怎么能够闭嘴?‛

她坐在乔治王子县的职业培训教室里,重温童年旧事。她的头发向后拢,身上穿着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很年轻。从前在新泽西,她是家里的小女孩,但是现在,当她32岁的时候,她成了鞭子的掌握者。她懂得控制她女儿的方法。她经常鞭打小孩。

(《华盛顿邮报》1998年9月13日)

例十六:连续报道

为15岁流浪孤儿寻一份关爱

(《浙江法制报》2007年3月19日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一个孤儿,在街头流浪了近一年,无依无靠让人同情,无人管教又让人担忧。记者得知这一情况后,日前专程赶到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近距离接触了这个年仅15岁的孤儿小卢。

‚男孩身世可怜,10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前年的一场车祸中死了。‛…… ‚才15岁,没有大人管教,现在已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记者是在网吧里见到小卢的。他清瘦弱小的身材,破旧脏乱的衣服,……

小卢对陌生人始终保持着警惕和冷漠,即使是面对多次帮助他的吴部长,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当记者表示关心时,他扔下一句‚我不要帮助‛,就往外面跑了。

吴部长说,从去年初到现在,岭洋乡政府为安顿这个孩子已做了不少努力,去年上半年把他送到表姑家,但因常与隔壁小孩子打架,被送回来了。后来让他住在敬老院,没住几天他自己走了。帮他联系了学校读书,他也不愿意去。‚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目前我们已按最高标准给他办了‘低保’,但这些都替代不了照顾和管教。‛

记者了解到,小卢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但之前没有感情往来,经济条件也不好,不愿意承担小卢的监护责任。

冷漠叛逆、小偷小摸,让记者对这个缺失管教的孩子的将来担忧不已。如何解决他的困境,我们期待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手。

多方人士愿为小卢献爱心

(《浙江法制报》3月20日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流浪孤儿小卢的遭遇和困境本报昨日披露后,引来社会人士的极大关注。‚小孩子今后的生活费用,可以由我来承担。‛浙江咸亨集团董事长张尚明在得知小卢的现状后,第一时间给本报打来电话,‚孩子的遭遇令人同情,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 除了急需的钱以外,怎样‚抚慰‛和‚修正‛小卢因长期流浪而造成的受伤心理和叛逆品格,怎样为他营造一个安定的居所和温馨的‚家‛,这也成为不少读者关心的话题。

宋城华美学校的心理辅导专家许老师告诉记者:‚对于一个15岁的小孩来说,长期流浪街头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要解决小卢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看到本报昨天的报道后,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网上‚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童松青特意赶到报社,与本报采编人员进行了交流,并表示愿意为小卢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解决方方面面的困难。

童松青律师指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不管小卢和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之前是否存在感情往来、关系如何,作为小卢唯一的亲人,这位姐姐无疑应当担任小卢的监护人,承担起监护未成年弟弟的职责,何况她已经成家立业、有一定的经济来源。‛童律师分析说。

童松青律师和他的助手已着手法律援助小卢的前期准备工作。

爱心之旅:用温暖融化小卢冷漠的心

(《浙江法制报》3月21日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

在表达了对流浪孤儿小卢的同情和提供生活资助的愿望后,昨日,给本报打来电话的绍兴咸亨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尚明因出差在重庆,特意指派公司副总经理王志祥专程赶往衢州,将2000元爱心捐款和新购臵的衣物送到小卢手上。

昨天下午,记者会同王志祥、参加法律援助的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丁忠阳律师一起驱车前往小卢目前所在的衢州市湖南镇。

……

当王经理递上全新的衣物和2000元捐款时,小卢的眼里饱含着泪水。没有人知道他此刻的想法,或许是长期的孤独所造成的冷漠性格,让他一时难以面对和接受这样的温情,一时间,他竟顾自跑了出去。

……

吴部长非常感谢本报和咸亨酒业对小卢的热心关注,他表示,接下来岭洋乡政府将继续对小卢同父异母的姐姐开展思想工作,另外也做好送小卢去当地福利院的准备。

前往调查取证的丁忠阳律师详细了解了小卢的有关情况。丁律师还针对谁该承担小卢的监护职责以及如何才能保证小卢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同吴部长进行了交流探讨,为下一步的法律援助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省关工委将为小卢提供住处和辅导 浙江在线将和本报共同关注小卢的命运

(《浙江法制报》3月22日报道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

本报连续3天报道了衢州孤儿小卢流浪街头近一年的可怜遭遇,和爱心企业家、律师向小卢伸出援手的感人故事。昨天,这种感动还在继续。

…… 生活来源问题解决了,那么,小卢监护人缺位的问题如何解决?浙江省关心下一代——网上‚律师事务所‛多位律师及浙江高校的法学专家对此展开了探讨,伸出了援手。详情请看今日6版《头版纵深》报道。

让流浪孤儿沐浴在法律阳光下 ——法学教授、知名律师观点综述

(《浙江法制报》3月22日报道 第六版:头版纵深 本报记者 徐晓)

流浪孤儿小卢是幸运的,他的事情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不少人向他捐钱捐物的同时,也得到了我省法律界人士的关心。法律专家和知名律师在向小卢伸出法律的援手的同时,也对如何运用法律解脱小卢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剖析该个案,对社会上流浪孤儿的监护人缺位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让小卢们成长在法律的阳光下

法律能使社会监护人不再缺位

为流浪孤儿营造社会温情

省关工委主任王耀亭接受本报专访

(《浙江法制报》3月23日报道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

衢州流浪孤儿小卢的遭遇经本报连续4天的系列报道后,不仅引来了爱心企业家、法律界人士的热心援助,也引起了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昨天上午,省关工委主任、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耀亭接受了本报的采访。王耀亭在表达了对小卢关心的同时,就怎样做好小卢今后的管教工作以及如何关怀帮助社会流浪儿童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

‚让小卢住到我家来吧‛

(《浙江法制报》3月26日报道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小卢现在的情况怎样了,他有地方住了吗?‛‚小卢的身世太可怜了,我愿意领养这个孩子,让他住到我家来吧!‛……本报上周连续刊登衢州15岁孤儿小卢的报道后,众多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询问小卢的现状,慈溪的罗女士更是表示愿意照顾小卢今后的生活,爱护他、教育他。

……

大雨中坚持着要给小卢找个家

(《浙江法制》报3月27日报道 第一版:精华新闻 本报记者 徐晓)

昨天的衢州下起瓢泼大雨。车上,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童松青情不自禁地为小卢担心起来:他现在是否还在风雨里漂泊?他一个人还要流浪到什么时候?越是担心小卢,他就越加急切地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小卢的姐姐。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他们两人(小卢姐姐的婆婆和小叔)都被打动了,答应道:一旦能够联系上卢小仙,就一定把我们的想法转达到,并帮我们做她的工作。在回衢州的路上,吴渭根部长又收到一个好消息:衢江区关工委的徐钦学主任又给小卢送来了1000元生活费。

更应让心灵不再流浪

(《浙江法制报》3月28日 第二版:实话 作者:肖华)这显然是一篇‚故意‛做大做深的文章。

一个孤儿,父母双亡,流浪街头。这样的人和事,显然不会是‚孤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使国家再繁荣、群众再富裕,总还是会有特别不幸的家庭和儿童。对孤儿和流浪孤儿的同情是基于基本的人性和人道,任何一个怀有善良人性的人、任何一个肩负道义责任的社会,都不会漠视苦难儿童的不幸。但是,如果仅仅是个别对个别的援助,恐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你我他,哪怕是党政组织,都不可能及时发现和照顾到所有的苦难儿童。

《浙江法制报》近日就一名流浪孤儿做的‚文章‛,我看就是旨在通过这一‚个例‛,唤起和凝聚社会各界对流浪孤儿的重视和关爱他们的‚合力‛,特别是从法律层面探讨如何解决问题。这显然是把‚文章‛做大做深了。

实际上,就报道关注的那名流浪孤儿来说,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他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按照最高标准给他办了‚低保‛,并做好了送入福利院的准备。但是,所有这些,包括媒体报道后好心人承诺承担孩子今后全部的生活费用等等,都还只是解决了问题之一。在解决急需的物质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如何温暖流浪孤儿的心灵的问题。

报道显然很‚在意‛探索如何让流浪孤儿的心灵不再流浪这一问题。

一般说,流浪孤儿由于得不到家庭和学校的正常教育,特别是得不到心灵的温暖和慰藉,容易心理不健全、心灵受创伤,使得他们往往是性格孤僻、行为叛逆,并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更注重对他们的照顾和管教。

‚抚慰‛和‚修正‛流浪孤儿的心灵,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定的居所和温馨的‚家园‛。这就需要法律‚出场‛了。报道显然在这方面给予了‚浓墨重彩‛。相关专家认为,《民法通则》已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要求,重要的是根据法律要求,必须落实流浪孤儿的监护人。有关律师还就监护职责等进行了交流探索,并打算进行必要的法律援助。

显然,这是治标更治本的解决办法。正如省关工委主任王耀亭指出的,浙江法制报通过这组系列报道,在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给予流浪孤儿经济上资助的同时,也从法律角度为流浪孤儿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指明了方向,更能使大家去思考应当如何有效消除一些孤儿到处流浪、无人照顾的现象,使‚流浪儿童不再流浪、孤儿内心不再孤独‛。

建起‚温暖的家‛ 留住‚驿动的心‛

(《浙江法制报》3月30日报道 第二版:钱塘 见习记者 李道演)

本报关于衢州流浪孤儿小卢的连续报道,在引起社会爱心人士、政府职能部门极大关注和热心援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解决社会流浪儿童问题的思考。

‚流浪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小卢仅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个例。‛省关工委美德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王芳……给记者讲了这样两个故事。

小程也是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5岁那年,母亲抛下他和父亲不辞而别。之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但因为受不了父亲对他的打骂,小程决定离家出走。……一个多月后,小程在路边偷车时被警察抓住,经警方调查核实,他因多次偷窃,被送进了未成年犯管教所。

与小程有着相似家庭背景的女孩小昭,因为有着热心人士的及时救助而有着不同的结局。……现在,小昭正在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温馨家庭中健康成长。

‚社会对于这些流浪儿童,不能因为他们犯过一些错误而歧视、排斥他们,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一个改正的机会。‛王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会上长期流浪的儿童,容易被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如果不及时地挽回这些正走在迷途中的儿童,他们可能因为自身的无知和一时的冲动,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谈到如何有效救助社会流浪儿童时,王芳建议,一些地方的村(居)委可以利用空闲的房屋,让附近的流浪儿童集中居住在一起,再由社会爱心人士提供经济援助、爱心帮助。她说,只有为流浪儿童建起一个‚温暖的家‛,才能够留住他们‚驿动的心‛。

不能让小卢步入歧途

记者在未管所发现:没家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浙江法制报》2007年4月4日报道 第十三版:维权 本报记者 徐晓)衢州流浪孤儿小卢的未来牵动着许多读者的心,他们担心小卢如果继续流浪,终会走向犯罪的深渊。他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以下简称‚未管所‛)了解到,像小卢这样因为缺乏家庭温暖而流浪的孩子,最后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不在少数。

浪浪(化名)今年14岁,因为抢夺,他已经在未管所待了将近一年。……

未管所教育科科长裘学庆告诉记者,失去家庭温暖后在社会上流浪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没人管教,容易被人利用;二是没有文化知识,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很差,不能分清是非;三是心理不健康,内心冷酷,做事极端;四是不懂法律和人情,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就像未管所里另一个孩子——阿福(化名)说的那样:‚走到这一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父母,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能让自己吃饱吃好就是最大的愿望,脑子里根本没有法律的概念。‛

‚因此,像小卢这样的情况很危险,非常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裘学庆说。

十二位名律师倡议关爱流浪孤儿

本报携手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联合报道

(《浙江法制报》2007年4月6日报道 第一版:精华新闻 见习记者 李道演)一封倡议书,一份关爱情。本报连续刊发的关爱衢州流浪孤儿小卢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制片人来到本报,向记者了解详情后,表示将进行重点报道。昨日,童松青律师又联合全省11位知名律师,给本报寄来了《关心帮助流浪孤儿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尤其是律师界共同关注社会流浪孤儿。

关心帮助流浪孤儿倡议书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这花一样的年龄段他们有权利在父母羽翼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衢州岭洋乡小卢的无助再次提示我们:流浪孤儿的存在是社会的现实。他们身心遭受创伤,缺少最基本的需求……

在此,我们真情而迫切地向全社会尤其是所有律师界同仁们呼吁——献出拳拳爱心,伸出关爱之手,用您的爱心滋润那些缺乏父母之爱和经济保障的流浪孤儿,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程。有了您的爱心与关怀,他们的明天将更美好!

倡议人:(签名)

完善监护制度保护流浪孤儿 专访省法学会秘书长陆剑锋

(《浙江法制报》2007年4月10日 第二版:钱塘 见习记者 李道演)

本报连续刊发的15岁流浪孤儿小卢的报道,不仅引发了社会爱心潮,也引发了法律界关于流浪孤儿法定监护人缺位的思考。4月6日上午,浙江省法学会秘书长陆剑锋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就如何维护流浪孤儿权益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

物质面包与精神牛奶“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网友共同探讨如何关爱流浪孤儿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4月11日讯(汪一星 徐泓)今天下午,省关工委青少年英才奖励基金会秘书长沈国华、浙江法制报总编、浙江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杨永敏、全国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浙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马建青、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主任童松青及浙江法制报记者李道演来到浙江在线直播室,就如何关爱流浪儿的问题从法律、心理、媒体、社会等角度做了说明和探讨,并对热心的网友的提问做了解答。

◇《浙江法制报》记者李道演:面对关爱,他选择跑开。……

◇省关工委青少年英才奖励基金会秘书长沈国华:流浪儿问题需政府,社会积极配合共同解决。……

◇浙江法制报总编、浙江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杨永敏:号召民间组织,共同建立流浪孤儿捐助领养机构。……

◇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主任童松青:法律保护,关键在执行。……

◇全国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浙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马建青:物质帮助不宜过多,精神抚慰很关键。……

一小时的直播,视频浏览量达3万多人次,专题页面浏览量超6万。直播结束后,仍有网友频频发问。看到这么多好心人热心人关注本次直播,关心我们的流浪儿童,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正在流离失所的‚小小少年‛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爱和帮助,他们能够和同龄人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运用多种形式报道同一主题: ◇ 消息:

《为15岁流浪孤儿寻一份关爱》

《多方人士愿为小卢献爱心》

《省关工委将为小卢提供住处和辅导 浙江在线将和本报共同关注小卢的命运》 《十二位名律师倡议关爱流浪孤儿 本报携手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联合报道》 ◇ 综合新闻:

《让流浪孤儿沐浴在法律阳光下——法学教授、知名律师观点综述》 ◇ 新闻故事:

《爱心之旅:用温暖融化小卢冷漠的心》 《‚让小卢住到我家来吧‛》

《大雨中坚持着要给小卢找个家》 ◇ 述评新闻:

《不能让小卢步入歧途 记者在未管所发现:没家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建起‚温暖的家‛ 留住‚驿动的心‛》 ◇ 专访:

《为流浪孤儿营造社会温情 省关工委主任王耀亭接受本报专访》 《完善监护制度保护流浪孤儿 专访省法学会秘书长陆剑锋》 ◇ 评论:

《更应让心灵不再流浪》

例十七:“事态发展的报道”与“记者有进取心的报道”

5月28日,肯塔基州南门县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发生火灾,因为没有灭火设备,火势迅猛,造成164人丧生,这是肯塔基州历史上最惨的悲剧。(美国《信使报》1980年5月29日)

5月30日

事态的发展 消防队员昨天继续在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烧光了的瓦砾堆里寻找尸体。

州长朱利安〃卡罗尔称这次失火案是‚肯塔基州历史上最惨的悲剧‛。

与此同时,官员们开始调查这场至少使200人甚至可能是400人丧命的火灾的起因以及寻求今后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办法。

6月10日

事态的发展 一位电器工程师率领一个私人公司考查组就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火灾起因进行考查。他昨天说,他仍被满脸怒火的州政府官员隔在建筑物之外,不得入内。

为旅客保险公司前去调查的系统工程协会工程师吉姆〃多恩利说,对于该公司把调查结果泄露给报界,州警察局长肯〃布拉登伯很生气。

6月12日

有进取心的报道 《信使报》了解到,5月28日的火灾发生后,从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火灾现场冒出来的黑烟可能夹杂着烧焦的氰化物气味。

化验室为《信使报》进行的化验表明,那种氰化物来自烧焦的泡沫橡胶。晚餐俱乐部使用的座椅装填物就是这种橡胶。

6月13日

有进取心的报道 《信使报》了解到,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违反了推行达30年之久的建筑安全规范。这个规范要求建筑物有自动喷水装臵和其他消防设施。

但是,5月28日发生火灾使164人丧生的这家舒适的夜总会没有喷水装臵。7月20日

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不顾州消防官员和检查团的警告,在违背几项消防法令的情况下于1971年开始营业。

有进取心的报道 据州消防局记载,直到有关方面确认它适于使用前两个月,这座被当作‚全国展览橱窗‛的俱乐部平面图还没有呈交州政府审核。

从这些图纸中可以发现至少有10个重大设计错误,然而,5月28日使164人丧生的火灾发生前,从未就这些错误采取相应措施。

9月9日

事态的发展 州政府一份关于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5月火灾的调查报告列举了许多违反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消防安全规范的行为,其中有些属于明知故犯。

这份报告说:‚的确,大部分应受处罚的行为,都同促成这次火灾有关。因为它们违背了大家熟悉的安全规范。‛

9月20日

有进取心的报道 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火灾不仅已在该州消防局办公室引起很大震惊,而且本州对失火案的调查可能引起其他爆炸性的反响。

法学院教授奥维德〃刘易斯说,这次调查远未结束。肯塔基州南门县俱乐部失火案报告中的许多部分,就是由这位教授起草的。这次火灾发生在5月28日,它使164人丧生。

继昨天在议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上作证后,刘易斯在单独会见《信使报》记者时指出还有三个关键地区有待详查。

9月24日

有进取心的报道 肯塔基州消防局办公室三个职员中的两个承认他们明知俱乐部建筑违反消防规范却没有采取措施。这两个雇员在贝弗利山失火案调查开始后被停职。

10月24日

州消防局官员大约在1973年或1974年收到过该局一名督察员呈送的关于该俱乐部建筑违反防火规范的报告。但该局官员坚持说,在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5月28日失火前他们不知道这件事。

有进取心的报道 《信使报》已了解到,1973年或1974年,消防局副局长约翰〃布拉米杰在一次报告中说,经调查,该俱乐部建筑违反消防规范。

但是,并没有就此采取措施。列举各项规章情况的报告直到最近才在法兰克福首府广场大楼的地下室里找到。肯塔基俱乐部火灾使164人丧生。

1978年1月1日

事态的发展 由于发生了灾祸,再加上联邦最新制定的几项法律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年的州议会有可能通过几项公共安全措施。

本州行政和立法部门都将优先考虑补充、加强本州消防机构的议案。

这些部门考虑强化消防措施,是由于它们汲取了贝弗利山晚餐俱乐部失火的教训。

肯塔基州南门县的这家俱乐部是5月28日焚毁的,164人在烈火中丧生。

事态的发展 本州有关方面对此案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调查报告揭露了该俱乐部违背消防规范的大量现象。调查报告还表明,消防机构保存的材料杂乱无章,一些对强化消防措施负有责任的州政府和本县官员工作秩序混乱。

例十八:精确新闻——描述型

《家庭地位大大提高 广东妇女大声话事有底气(主)家庭地位大大提高 家庭决策平分权力 自立门户成为主流》(2002-12-23《羊城晚报》)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孙朝方、黄丽娜,通讯员多岚报道:记者今天上午从广东省妇联获悉,一项广东城乡妇女家庭地位的最新调查显示,广东妇女在婚姻自主、居住模式、家务分工等方面正发生变化。专家指出,10年来,广东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大为提高,现代婚姻家庭关系已基本建立。

‚大变‛ 职业因素影响婚姻自主

调查显示,广东八成多女性在初次婚姻中是由自己把握或适当参考父母意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仅占被调查女性的4.7%,比10年前下降近9个百分点。过去比例较大的‚组织决定‛婚姻,现在为零。广东婚姻自主比例高出全国20多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轻,自主性就越强。有趣的是,职业因素也是影响女性婚姻自主度:城市里农、林、渔、水利业人员中有12.7%为包办婚姻,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商业、服务业人员(占2.4%),专业技术人员则最低(占1%)。

‚中变‛ 城市女性多选自立门户

调查显示,广东城乡婚姻居住模式目前仍差别悬殊。据调查,城市女性婚后嫁到夫家与公婆同住的,与选择‚自立门户‛过小家庭生活的,各占被调查者的一半;而在农村,‚从夫居‛的比例则高达84.1%。由此可见,城市女性的独立愿望更强烈。其中,45岁以下的女性比45岁以上的女性更希望选择小家庭。

‚不变‛ 日常家务多是妻子承担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模式,这是否意味着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更大呢?调查显示,广东女性的权力更多是表现在对家庭日常开支的决策上,在购买高档商品、孩子的升学就业、买房、投资或贷款等对家庭有重要‚影响‛的决策中,男性决定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但与10年前相比,由夫妻共同做主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日常家务劳动上,调查显示,仍然以女性为主,除了在‚辅导孩子功课‛上,丈夫与妻子相差无几,其余大部分各项家务都是由妻子承担,其中,‚做饭‛、‚洗碗‛、‚洗衣服‛,以‚妻子承担为主‛的比例分别是77.9%、84.1%、92.6%。

例十九:精确新闻——探讨型

《调查显示86%的公众希望中秋节放假一天》(2004年09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对于正在努力‚向前走‛的国人来说,遵循‚传统‛似乎不是什么好事,至少说明你不够积极。但是对于节日来说,国人普遍认为还是‚传统‛的好。

本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文化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92%的被访者认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到9月10日下午1时记者截稿时,共有363人参加了调查。

虽然有超过九成的人认为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但是当问到受访者更看重哪些传统节日时,所有给出的节日获选率均不太高,最高的是‚春节‛,获选率也只有27%,其次是‚中秋节‛,获选率是22%,‚端午节‛(15%)、‚清明节‛(14%)、‚元宵节‛(14%)、‚重阳节‛(5%)和‚七夕节‛(4%)的获选率均不足两成。这种结果与每年2月14日‚情人节‛时,全城抢购玫瑰花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说,公众普遍认为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但是实际生活中这些节日却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能不能通过设立法定假日的形式提醒人们中秋节的存在呢?调查显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高达86%的人认为,中秋节应该放假一天。

分析发现,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普遍偏低可能与公众对它们的理解有关。传统节日往往都赶在平时的工作日,忙碌了一整天,过节就真的成了吃顿饭了。于是,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元宵节‛就更不用说了,名字里就带着吃的。

或许同样是因为时间紧张,与春节、五一、十一的7天长假相比,公众过中秋节的方式也显得单调。本次调查显示,在中秋佳节,人们的活动无外乎‚跟家人团聚‛(42%)、‚吃月饼、赏月‛(27%)、‚看电视晚会‛(11%),还有13%的人‚根本不过,跟平时没什么区别‛,选择其他方式的仅为7%。过节的全部内容似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吃一顿,这也难怪一些受访者(8%)觉得‚各种各样的‘节’太多了,没什么特别意义‛。有专家认为,一些节日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据了解,光是中秋节全国各地就有多种不同的习俗。有人呼吁,要还传统节日的本来面目,让每个节都过得有文化些。(记者 樊未晨)

例二十:精确新闻——解释型

《患上小病 五成成都市民不愿去医院》(2007年11月06日《华西都市报》)

日前,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城镇住户处首次对成都市6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一项生病后如何选择医疗机构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得了小病之后,有五成的人都喜欢自己去药店买药,而不是去医院就医,只有在得了大病后,才会有近六成的市民去医疗水平高、设施齐备的医院就诊。专家认为,百姓得了小病不去医院可能是出于麻烦和省钱的角度考虑,但是得病后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更不要有‚拖‛的心理。

小病怕麻烦 五成市民不就医

此次专项调查显示,成都市民在得了小病时,50.8%的人喜欢自己到药店买药,19.8%的人会到小医院看病,12.8%的人到小型诊所或单位医务室看病,选择到二级医院看病的人占10.2%,选择到大医院看病的仅占5.8%,选择其他的占0.5%,而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人也有0.1%。

‚现在的人都是久病成良医,如果只是一般的感冒,当然自己就去药店买药解决了,只有得了大病才会考虑去医院好好查查。‛对于自己生病后会不会去医院看病的问

题,市民刘小姐回答得很干脆。而对于这样的态度,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城镇住户处刘涛表示赞同,她认为,小病就是诸如感冒等百姓自认为是小问题的病,‚得了小病后大家都没有意识去医院,一方面是因为病情轻微,认为自己买点药吃了就能好,用不着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尤其是很多上班族怕耽误时间,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考虑到费用的问题。‛刘涛指出,现在市民都有这样的思想,一个普通的感冒自己在药店买数十元的药就可以了,去医院的话至少要上百元。

专家建议 有病就应该去医院

调查还指出,市民在得了大病后,选择到医疗水平高、设施齐备的三级医院治疗的市民占58.9%,到二级医院治疗的占23.4%,选择到一级医院(小医院,如社区医院)治疗的占14.5%,选择到药店买药的占1.9%,去小诊所或者医务室、或到其他地方、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人分别占0.8%、0.2%、0.3%。

刘涛分析指出,如果是得了小病,市民选择医院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医疗费用低和离家近,其次是医疗安全和医疗水平等。如果得了大病,选择医院时考虑医疗水平的占54.6%,考虑医疗安全度的占20.5%,其次才是医疗费用和离家近、服务态度等。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得了大病后只有近六成的市民选择去大医院就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状,‚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不过随着十七大的召开,国家将会就医疗改革推出一些利民措施,这是一个好消息‛。

例二十一:精确新闻——观察型

《你为审计署署长报以吗?(引)民意调查显示76%的人在为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担心(主)公众认为审计工作重在制度保证,光靠审计署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副)》

‚揭出了这么多的黑幕,李金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退休在家的李女士这样对记者说。在她看来,一下子审出了这么多严重的问题,审计署长一定冒了不小的风险。

针对前一段时间掀起的‚审计风暴‛,7月13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华网联合进行了一项题为‚你是否为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担心‛的民意调查。截至15日19点,共有5200名网友参与了本次调查。

15%的公众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政治制度正在一天天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这样的审计报告能够形成制度,无论触及到什么人的利益,都应该给他曝光。‛一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这样说,而她未来的工作就是审计。

与此相反,76%的公众表示了自己对审计署长的担心,认为‚有人可能会打击报复‛。

对公众来说,敢替老百姓说话的官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而掀起这次‚审计风暴‛的李金华,正是这样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体育总局居然连筹备奥运会的钱都敢挪用!‛在外企工作的周先生愤愤地对记者说,‚我们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一些部门挪用、乱用,要不是经过审计,真不知道要被瞒多久。‛

还有的公众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深远。在媒体工作的贾女士认为:李金华确实是一个好官,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而是应该从制度上对审计工作予以

保证。这样,不管审计长是谁,审计工作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于审计署长的铁面无私,大家除了拍手称快之外,还表示出了不少的忧虑。不少公众认为,虽然李金华署长的职责就是看管好国有资产,但是他这次能有勇气揭露出这么多的黑幕,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腐败现象这么猖獗,光靠审计署的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搞不好某些位高权重的人还会在暗地里打击报复。‛王先生的担心代表了不少人的意见。不过,他还是希望,这样的忧虑越少越好。(2004年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例二十二:数字新闻 《数字世界杯》(2010年07月13日《成都日报》)

1:这是西班牙队历史上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他们是第一支首战失利却能夺冠的球队,同时也是平均年龄最小的冠军队。

8:西班牙人用8个进球让自己成为了第8个世界杯冠军,章鱼保罗预测8连中则成为了传奇。

12:截止本届世界杯,已经有12支球队参加过世界杯决赛。

19:本届杯赛犯规次数最多的球员是日本前锋本田圭佑,他在4场比赛中共侵犯对手19次。

23:英格兰队中23名球员全部来自英超,德国队中23名球员全部来自德甲,而意大利队中23人全部来自意甲。他们是32强中仅有的三支队员全部来自本国联赛的球队。

26:伊涅斯塔是本届大赛中受侵犯次数最多的球员,共受到对方侵犯26次。49:本届杯赛射门最多的比赛是乌拉圭与加纳的比赛,共射门49次。54:本届世界杯传中次数最多的球员是乌拉圭队的前锋弗兰,总传中次数为54次。87:本届世界杯主裁判与助理裁判总计87人,颇为庞大的裁判团队未能避免一系列错判误判的发生,引入电子裁判已经被提上日程。

90:南非世界杯是第一届‚90后‛球员登堂入室的世界杯赛。100万:世界杯期间,有近100万游客进入南非境内观看比赛。

320万:超过320万名观众在现场观看了本届世界杯,这个数字在历史上仅次于1994年美国世界杯。

7亿:全球至少有7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西班牙队与荷兰队的世界杯决赛。

32亿:南非世界杯将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世界杯,国际足联获得了32亿美元的利润,比德国世界杯多了30%。

120亿:保守估计,本届世界杯至少将给南非带来120亿兰特(约合人民币110亿元)的经济效益。(记者 陈浩)

《凝聚起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值得人们关注的变化》

人民的意志在这里凝聚——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59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们是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的选择。

团结的力量在这里汇聚——3月13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299名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他们来自各族各界,是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集中体现。

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行大会选举。从167名候选人中,按5%的差额比例,选出159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变化:

新人占多数,其中新当选的常委会委员122名,占76.7%,连续当选的37名,占23.3%。

妇女和少数民族委员数明显上升,妇女委员21名,占13.2%,高于九届一次会议时12.7%的比例;少数民族委员24名,占15.1%,高于九届一次会议时13.4%的比例。人口在100万以上的18个少数民族均有人选。

常委会委员分布更加广泛,有党政军领导干部,有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有专家学者,有各方面代表人物。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80名,31个省区市和台湾省籍44名,军队13名,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20名。

平均年龄为60岁,比九届一次会议时下降了3.4岁。65岁以下的125名,占78.6%,比九届一次会议时提高了18.9个百分点。

3月13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由299人组成的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名单。其中:新常务委员175人,占58.5%,九届常务委员124人,占41.5%。非中共常务委员195名,占65.2%,中共常务委员104名,占34.8%;妇女35名,占11.7%,比九届一次会议时提高了1.7个百分点;少数民族37名,占12.4%。人口在100万以上的18个少数民族都有常务委员。平均年龄61.9岁,比九届一次会议时下降2.2岁。

常务委员结构和分布比较合理,既有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民主党派领导骨干,又有经济、国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宗教、归侨等各方面代表人物。中共常务委员中,省部级和大军区级领导干部94名,占中共常务委员的90.4%。非中共常务委员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领导骨干和各方面代表人物。从分布情况看,中央国家机关95名,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21名,地方152名,军队15名,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16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常务委员。

凝聚人民意志,肩负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上,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必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为推进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谱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篇章。(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例二十三:解释、预测、预告融合在一起 《中英关系进入平稳发展新时期》(路透社伦敦1999年10月17日电)

英国本周小心翼翼地铺设了红地毯,以恭候中国国家领导人对该国的首次访问。(原始事实)这次访问标志着中英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预测)两国过去的关系一直动荡不定。(解释)

紧张的英国官员称,由于英国的商业利益、人权和中国的尊严问题都是极其重要而不容忽略的问题,对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访问‚不容出半点差错‛。(解释)

江泽民19日首次在英国公众场合露面将决定他此次访问的调子。届时他将与伊丽莎白女王一同参观伦敦市中心。江泽民主席还将享有下榻白金汉宫的殊荣。(预告)

江主席出访的第一站是伦敦,随后将访问法国、葡萄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

沙特阿拉伯,访问将于11月3日结束。(预告)

英国是在中国投资最多的欧洲国家,而北京对英国的出口是进口的两倍。英国负责贸易的国务大臣约翰〃巴特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一直在稳步增长,但在这里注册的中国公司仍然只有100家左右。我希望看到这一数字增长。‛(解释)

认为在江主席掌权期间双边关系变得成熟起来的英国官员,把江主席的访问视为经过从鸦片战争到‚文化大革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军事和外交冲突后两国关系进入平稳时代的象征。(预测)

他们认为,两国关系之所以稳定,关键是英国两年前将香港归还给了中国。一位英国高级官员说:‚香港回归中国很顺利。中国也履行了它的义务。‛这位官员接着说,‚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言,有些地方还令我们担心,我们也一直向他们提出这些问题。但中国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已有真正的改善。‛(预测)

例二十四:预告性新闻

《美国将在佛罗里达基地试爆‚炸弹之母‛》(路透社华盛顿11月18日电)

美国空军今天说,美国军方计划本周对其武库中威力最强大的常规炸弹‚炸弹之母‛进行最后一次开发试验。该炸弹因体积巨大而获得了‚炸弹之母‛的绰号。

埃格林空军基地航空武器中心发言人杰克〃斯文森说,美国空军计划于星期四在该基地引爆一枚重9800公斤的卫星导航GBU-43/B型‚高威力空气爆裂弹‛。埃格林空军基地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

斯文森说,这枚巨大的常规炸弹将由一架MC-130运输机投掷到基地的试验场地。斯文森说,‚这是最后一次开发试验‛,此后只要美国的军事指挥官认为合适,他们就可下令实战使用这种巨型炸弹。斯文森还说这种炸弹经过了‚几个小小的改进‛。此前,这种‚高威力空气爆裂弹‛只经过一次实弹试验。那是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一星期的3月11日,试验也是在埃格林基地进行,那次试验产生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斯文森还说,有过两次模拟试验。

‚高威力空气爆裂弹‛先在袭击目标周围制造一团可燃雾,然后将其引爆,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空军开发的这种‚高威力空气爆裂弹‛,是6800公斤的重磅炸弹BLU-82‚滚地球‛的新一代产品。‚滚地球‛最初是为在越南开辟直升机着陆场设计的。在1992(原文如此,应为1991年1月)年的海湾战争期间,被用来扫雷和对伊拉克军队实施心理战。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被用来摧毁被疑为‚基地‛组织人员藏身的洞穴。

例二十五:预测性新闻

(时事社东京10月30日电)日本内阁府30日发表了汇总海外经济状况的‚世界经济潮流‛报告。该报告指出,以经济高速增长的美国为主导,2004年世界经济恢复步伐将加快。

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左右。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亚洲和欧洲经济增长率预计也将恢复到过去的平均水平。

此外,报告还对在2001年世界经济减速之际,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增长率

没有太大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以潜在经济增长率高为背景,国民认为收入减少是暂时现象,因而没有影响到消费继续稳步增长。

《2020年的生活:太阳能,花园里养母鸡,卫生间里的机器人》[英国《卫报》10月28日文章]

清晨,理查德〃迪米尔起身走向盥洗室,准备开始新的一天。这是2020年的一天。在他冲厕所的同时,他的排泄物样本得到了自动分析,分析结果传送到当地医生那里。

胆固醇水平有些高,因为他昨晚吃的养殖鳕鱼和炸土豆片都属于油腻食品,不过计算机还是把结果归为正常。

家里的水质净化器打开后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时他穿过走廊,去查看电表的情况。电表显示,家里的收支现在处于盈余状态:他家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向电网输出的能量超过了家里的用电量,因此他们又多了一笔收入。

楼下,他的妻子萨拉正在抱怨。那只所谓的‚智能冰箱‛出了点毛病,本来应该发送给本地送货部门的订购牛奶和面包的指令没有发送成功。于是他们只能打电话向杂货店购买。送来的食物会放在一个特制的上锁的盒子里,而不是放在门口,因为近来这些日益昂贵的生活必需品被盗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样的一天的开端是环境署的科学家们所设想的2020年英国普通人生活的一瞥。为了偿还55年的购房贷款,迪米尔夫妇俩都要拼命工作。萨拉是一名顾问,服务对象是那些有先天基因缺陷而易患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人,他们在办理保险和抵押贷款等方面会碰到一些困难。

理查德一般在家工作,当他要去他工作的废品回收站时,他会开与人合用的氢能源汽车。他很少会看见他所回收的废铁罐或塑料等,他只是为公司提供废旧材料用于再生产的市场报价。根据国际贸易规则,他必须对这些废旧材料的去向负责。

在家工作时,他会在耳朵里戴上一个电话装臵,这个装臵靠他的大脑发出的电来运转。在工作时间,他的经理可以随时与他通话。对于这类帮他提高效率的新型电子设备,理查德总是持一种怀疑态度。

今天他开车去上班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选择着路线,以避免高速公路和沿路城镇的堵车。他的公司很久以前就搬出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总部,为的是节省费用。

从前的工业区都开始逐渐闲臵下来,因为现在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下降到9%,工业建筑被拆除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节水和节能的住宅区。现在整个区域都种上了树,命名为达特福德森林。

夫妇俩有个女儿布丽特妮,像很多孩子一样,她也是收养的:英国男性的精子数量已经下降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30%,原因是食品和农业中的化学成分大大破坏了人们的生殖能力。近几年来,因为一些不能生育的人共同起诉,许多大食品生产商都破产了。

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限制以及昂贵的石油价格意味着要远距离运送新鲜食物势必代价高昂。迪米尔家自己养鸡种菜,以提供自家所需的新鲜鸡蛋和蔬菜,因为太多的进口食品实在是太贵了。

环境署对于英国2020年生活的展望也并非都是消极的。那个时候空气会更清洁,公共交通也有很大改善,因为交通拥堵费的收取,加上很多人在家工作,交通堵塞将

成为遥远的回忆。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一些技术普及程度差的国家会面临严重的问题。由于气候变化,非洲中部的一大部分区域将无法居住。海洋侵蚀了许多沿海低地,导致严重的难民危机。

例二十六:服务性新闻 《最方便生活的七种产品》(委内瑞拉《宇宙报》2002年11月13日)

手机 追到世界尽头。有人开玩笑说,手机不是让事情变得简单,而是让一切变复杂。因为只要对方觉得事情够紧急,就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你。1973自从年4月3日首次用手机拨打电话以来,很多急事都通过手机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实际上,如果您每个电话必接,那不是手机的错。

不干胶便条 在没有这些小便条之前,我们是怎么过的?它们可以粘在任何地方,提醒我们所有的事,在杂乱无章的世界里创造一个有序的生活。不干胶便条首次在市场上出售是1980年。这个简单的发明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好多了。

电脑 家中的办公室。80年代末,随着便携式电脑的问世,电脑变成了我们的分支办公室。如果再加上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我们就可以将一切变得简单。

自动取款机 自动取款机的使用被认为是1969年发生的大事之一,这是世界上首台自动取款机。它节省了在银行柜台前排队的时间。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自动取款机也为我们赚了一些钱。

神奇封口袋 文明的历史也是我们保存剩余物品的材料的发展史。在盐和冰块之后,是蜡纸和锡纸。后来有了普通的塑料袋。1972年,市场上有了神奇封口袋,它好看、实用,很快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微波炉 最早的普通微波炉有2米高,250公斤重,而且价格昂贵。直到1967年第一台家用微波炉才上市。它卫生、实用、便于携带,可以缩短烹饪时间。

一次性尿布 如果问一位母亲,她认为几十年来最神奇的发明是什么,她一定会告诉你:一次性尿布。这方面的成就不能只归功于某一个或某一家公司,因为它是许多次产品改善更新的结果。但我们知道,最早是40年代中期在瑞典的市场上开始销售一次性尿布的。在50年代,它还是一个远远超出家庭预算的奢侈品。真正的变革发生在70年代我,保洁公司、金佰利公司和强生公司是在产品更新和销售方面的领先企业。

《用母乳喂养孩子时间不可过长》(英国《泰晤士报》1992年3月28日)

据一份调查报告说,用人奶喂养孩子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时间超过一年的话,那么,这种喂养方式就不可取了。

6.深度报道生产方式的新变化论文 篇六

【提要】本文以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深度报道记者交流形式的发端、功能、作用机理。作者认为,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不仅仅是深度报道记者之间保持沟通和协作的工具,而且直接影响了深度报道的生产方式,重塑了深度报道记者在产业链中的身份,并且有可能成为构建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第一步。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 QQ群 虚拟社区 职业共同体 新闻生产方式 媒体协作

一、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概况

本文所探讨的深度报道记者QQ群,特指由深度报道记者为主创建、群成员绝大多数以从事深度报道、调查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异地监督报道为主的记者的QQ群。由于中国深度报道记者数量有限,因此,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数量并不多。事实上,对于深度报道记者们来说,他们经常参与的QQ群往往和人数多少、是否活跃并非密切相关,甚至于连这个QQ群的名字中是否包括“记者”二字都不重要。目前,深度报道记者比较集中的QQ群如“小刀”、“蓝衣”、“东八区”,字面上都看不出与媒体工作者相关,但却是深度报道记者最常使用、有效性也非常高的QQ群。

一般而言,记者QQ群创建者的身份、目的十分复杂,由此建立的QQ群也十分多元。比较常见的种类有:

1.由具有正式身份的记者创建的QQ群,如“深度报道记者群”、“小刀”、“蓝衣”、“东八区”等。

2.由非正式的记者或者非记者创建的QQ群,如“律师媒体俱乐部”是由一名律师创建,像鲁宁平、葛树春等民间职业爆料人也建有自己的QQ群。

3.由公关、广告等广义的“媒体人”创建的QQ群,其对广告、公关的诉求目的性更为明确。尽管还没有详细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广告群数量巨大。

与后两种QQ群不同,深度报道记者QQ群建立的初衷,都是帮助职业记者交流信息、完成采访。这样的QQ群往往是几位平常联系比较密切的记者发起组建,并在各自的交往圈中介绍、吸收新的成员,往往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信任,共同语言较多,尽管创立之初以完成工作为目标,但是随着交流增加,完成工作的功利性逐渐降低,情感交流等其他功能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综合考察上述三种QQ群,不同的QQ群,人们加入的方式和路径存在差别,而其难度也完全不同。

一般而言,要加入一个以深度报道记者为主的QQ群门槛相对比较高、难度比较大。除非是由已有的成员邀请或介绍加入,一个新进者的加入往往需要经过相对比较严格的验证过程。首先,申请加入者必须告诉群管理员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供职单位,管理员会借助百度或者谷歌等搜索工具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和申请者的描述不符,或者申请者发表的报道的数量和性质与群的定位不符,管理员会拒绝其加入。其次,管理员会在群内询问其他群成员是否认识或者了解这位新加入者,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否定的,申请者即使已经被批准加入,也会被立即清理出群。最后,群成员往往被要求修改“群名片”,以真实的供职单位和姓名示人,这样,即使有人利用管理员的一时疏忽进入群,也会很快被发现。

二、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发端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既是深度报道这一特殊新闻报道类型的需要,又是中国新闻生产环境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客观上,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借助各种手段缩短自己和报道领域、消息来源之间的距离。

如果按照报道内容和日常工作方式来对记者这一职业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们分成条线记者和综合记者。中国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绝大多数都是综合记者,其中的涵义包括:

1.由于报道性质和报道领域的限制,在物理空间上,他们的报道范围经常是陌生的;

2.在人际关系上,他们报道的对象往往不在自己日常交往的范围内;

3.在知识领域,他们的报道内容往往是他们不常接触的。

比如,在《南方周末》这样的全国性新闻周报中,综合记者占多数,即使有个别记者有自己的专属条线,也是长期自发形成而非制度性的。

同样的情况即使在美国也同样存在。赫伯特・甘斯对美国《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的研究也表明,全国性的新闻工作者――我怀疑也包括地方性的新闻记者――只是在一个相对小而狭窄的消息来源集合体中腾挪辗转。而在这个集合体中,那些与他们保持经常性接触的人占大多数。①

如果说进入网络时代,通过搜索工具和借助外脑,深度报道记者能够快速弥补知识和背景的缺陷,那么,对于消息来源,他们就必须借助更加多样的手段来发掘。

其次,中国特殊的新闻生产环境决定了深度报道记者之间有交换信息乃至建立自己虚拟社区的需要和可能。

这里所说的中国特殊的新闻生产环境也包括几层涵义:一是中国幅员辽阔,不仅地理环境,而且在风土人情习俗和历史沿革上有巨大的差异;二是中国的新闻管理制度和信息公开现状,决定了记者获取特定信息的难度;三是本地记者在报道本地负面新闻或舆论监督类新闻时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四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际关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远离自己熟悉的地域,进行异地采访报道;必须设法突破异地既有的信息封锁;必须克服社会关系的局限,拉近和消息来源的距离;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弥补知识背景上的差距。

而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掌握消息来源和采访资源的本地条线记者或深度报道记者来说,由于报道本地负面新闻受到限制,他们有输出手中资源的主观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取决于新闻本身在其个人价值判断中的结果和位置。这种价值判断可能基于个人的新闻职业理想和职业伦理,也可能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比如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与记者个人利益直接相关。

对于双方来说,他们所缺少的是联系彼此的纽带,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及时找到本地同行,而本地记者则需要找到对自己掌握的资源感兴趣的外地深度报道记者。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一种既能迅速发现彼此、又能在一定范围内保密的社交关系成为可能。

如前所述,外地深度报道记者与本地同行记者之间的联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十分频繁。例如广西南丹矿难发生后,广西媒体都不敢掀开黑幕,于是《广西日报》有人想到了当时供职于《羊*晚报》的赵世龙,打电话把有关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他就飞到南宁,采访了参与前期暗访的多家媒体的记者,并在第三天发表了《大水淹了南丹七个矿》,率先报道了南丹矿难。②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种彼此联系更多是依靠长期互动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具有点对点的特征。进入异地采访的记者,要么是在当地早有朋友,要么是通过其他朋友的介绍去结识新的朋友,具有相当的封闭性。相对而言,这种联系方式对于掌握信息一端的人来说更加主动和便利。而对于深度报道记者来说,一旦在自己现实世界的朋友圈中无法得到反馈,整个联系纽带就会中断。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网络论坛(BBS)一度成为记者之间彼此交流的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西祠胡同中的“记者的家”讨论版。由于其成员多数是全国各地的记者,因此这里成为同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但是类似的讨论版不可避免地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由于同行之间存在竞争,记者们往往不愿意在讨论版中发出求助信息,唯恐引起其他同行的关注;二是由于讨论版具有开放性,参与其中的成员的真实身份很难掌握,人们担心在其中讨论新闻报道的信息会引起被报道对象或新闻管理部门的关注,使新闻报道夭折。而那些为记者提供信息或其他帮助的人,也担心在这一过程中暴露身份,引发报复。这使得BBS更多地充当新闻业务研讨的阵地,而非新闻信息交流的场所。

正是新闻信息供需双方对于沟通有效性和保密性的双重需要,才直接导致了调查记者QQ群的诞生。

三、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功能

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的功能很广泛,包括投诉报料、通报信息、发布招聘信息、开展业务互助、娱乐消遣、生活帮助等等。具体到新闻生产上,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在提供新闻线索、寻找采访对象、远程核实事实、实现组团采访、共同应对外部压力上都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在这中间,对于新闻线索、信息来源的交流是建立QQ群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正如美国学者德尔默・邓恩所言:“记者唯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他的新闻来源,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些新闻来源。”③

通过近两年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功能。

案例1:现任中共云南省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从担任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开始,就以“云南。伍皓”的网名加入了包括“深度报道记者群”在内的多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但直到他转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才真正引起QQ群中成员的关注。作为一名善于使用互联网工具的宣传官员,伍皓是**群中的活跃者,和群成员保持着密集的互动,包括介绍云南、交流信息,甚至为前往云南采访的各地记者提供各种便利,这也使得拥有官员身份的伍皓得以长期保留在QQ群中。

案例2:1月19日,多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中传出消息,新华社《t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在广西阳朔采访时,被荔浦县公安局强行带走,在出示了相关证件之后,荔浦警方仍坚持现场手写“拘传证”,将周范才从阳朔带到荔浦。接到这个消息,QQ群成员迅速行动,一部分人设法和周范才所在单位及同事联系,核实信息;一部分记者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搜集荔浦警方相关人员的信息。在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并得到荔浦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法之后,众多媒体记者开始频繁地给包括荔浦县委书记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打电话,了解案情、敦请维护记者权益,共同给当地警方施加压力。20日凌晨1时,周范才恢复自由并被送回阳朔。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在20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通缉事件中也出现过。

可见,在广泛的意义上,深度报道记者QQ群具有精神鼓励、技术交流、资源共享、遇险互助、行业自律等功能。互联网社会学研究者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和他的同事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者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价值加入网络或线上团体,既然人都有多种兴趣,在线上的成员身份亦复如是。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原本是工具性而且专属化的网络,最后会提供个人实质上和情感上的支持。④由于记者群体在中国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这个群体与公权力、普通民众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是频繁的。在这一过程中,深度报道记者QQ群在凝聚群体、整合力量、维系稳定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个可以对此加以解释的工具是“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内聚力的群体。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外界影响、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以及群体规模等,具有强内聚力的群体特征为:领导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成员参与共同活动;成员之间经常沟通;经常给予群体内其他成员以肯定评价;成员满意度高;成员的士气高昂。⑤

在拥有深度报道记者QQ群之前,深度报道记者之间尽管有沟通、交流以及共同活动,但往往只能局限于小范围中,并且以具体新闻报道为主要话题,其沟通的经常性、话题的多样性、共同活动的规模性都十分有限。深度报道记者之间竞争的关系大于合作,由于交流不畅,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群体的整体评价。在拥有了深度报道记者QQ群之后,这一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尽管目前还缺少关于中国深度报道记者相互选择的实证研究,但非常直观的是,自从有了深度报道记者QQ群,以往在线下以及BBS论坛上频次很低的相互联络和沟通变得频繁多了,而彼此沟通的内容也大大丰富,远远超出了信息求助和帮助的范畴。

四、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意义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首先使得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出现具有了某种可能。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在西方,社会职业共同体只有两种: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医生职业共同体,有的还加上教师。其主要认同的标准是,这两个群体受过难度很高的比较一致的职业训练,拥有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有着独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伦理观。而记者以及其他普通知识分子,首先在职业训练的难度上既不算高,也不一致。⑥

有的传媒人也认为:在媒体分类上,恐怕我们有全世界媒体行业最为复杂的分类标准。这种相当复杂的层级划分和分类,背后是复杂的权力格局,承担的是不同的传播功能,体现的是不同的利益机制,形成的是四分五裂的媒体从业人员结构,生产的是五花八门的媒体产品。在此基础上,很难想象会有基本行业共识的产生,会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难想象会产生对共同公共命题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⑦

但正如《南方周末》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傅剑锋所分析的,在深度报道记者这个群体中,从理论上说,存在构成共同体所需要的条件:

1.有难度很高的较为一致的训练或从业经历。他们所受到的限制,以及生存与安全的压力,远大于西方调查记者,他们不是简单地依靠勇气和激情,还有成熟的、高度智能化的技艺。

2.有共同的外部压力与威胁,这种外部压力也促使深度报道记者需要有一个共同体成为他们的庇护所。他们是记者中最需要有共同体作为家园的群体,以抵抗精神上的不安。

3.有初步的共同利益、伦理标准和价值标准。⑧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实际上是验证了学者展江的一个判断:“如果说媒体的强项是大众传播――向大众海量输送信息和理念,那么媒体作为共同体的.第一步,恐怕是在媒体界开展有效的组织或群体传播――培养、扩散共享价值观和在特定的事件中发出维权之声。”⑨

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毫无疑问已经迈出了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第一步”,事实上,由于QQ群的存在,使得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不再仅仅是“想象的共同体”。

其次,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方式,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合作”的出现。

作为一个社会学术语,“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在诸条件中,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⑩

在有QQ群之前,深度报道记者之间的合作往往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信息的需求者无法及时发现信息的提供者;深度报道记者由于缺少经常、有效的沟通而彼此陌生,缺少必要的信任感;由于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缺少共同的旨趣和约束,双方很难有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但在有了作为一种群体内沟通形式的QQ群之后,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进步是,由于加入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成员往往既要通过身份验证,又要经受同行口碑检验,其身份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其行为规范面临更为明确的约束,这对于提高合作的效率是一项重要保证。

一旦合作成为一种可能,发挥合作的力量就成为常常面临采访困境的深度报道记者的必然选择。《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说:“一个好记者有几方面要求:第一是人际资源,第二是技术资源,第三是思想资源。这三个方面,或许是超越的基础。”QQ群的出现,无疑是对记者人际资源、思想资源的一次拓展。

第三,正因为“合作”的出现,QQ群使得参与其中的深度报道记者的身份常常发生很大变化。

通常情况下,按照性质不同,合作可以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前者是指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后者是指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工序的生产。

由于媒体对一个选题往往只派一名记者、同行之间又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因此同质合作并不适合于深度报道。非同质合作占据合作的主流,这时候,深度报道记者不再是单纯的采访者,在特定的新闻事件采访中,他们会重新进行分工,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情况,在重大新闻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在云南盈江地震报道中,几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中曾经出现了成员的广泛参与和自发分工:一部分人负责收集各媒体赶往地震现场的记者名单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同行在一线互相联络、互相帮助;一部分人负责收集和通报救援队、医疗队等社会各界赶赴现场的资料和信息,以帮助在一线的同行扩大信息收集面,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布记者赶往一线的信息,以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前往一线的同行提供精神鼓励。

参与这一过程的人虽然本身都是深度报道记者,但是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在自身职业精神的驱动下,自发地进行了分工。那些未被自己供职的媒体派往地震现场的记者,主观上有意愿在此类报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些被派往现场的记者,又受到信息沟通不畅的制约,客观上需要信息的补充和协调。这种分工和协调本应由各媒体来承担,但事实上,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和利益的制约,媒体自身缺位了,QQ群及时填补了这项空白。

如果将QQ群视作媒体协作的一种形式,那么必须要说,这种形式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种协作更多是以现实社会中个人点对点联系的方式存在。在互联网之后,又经历了从BBS到QQ群演变的过程。影响这一切的决定性因素都是技术变革。事实上,即使是**群自身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群共享”这个功能出现之前,成员在QQ群中更多的是即时询问某个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但是“群共享”出现之后,群中的主要成员往往会将自己的采访资源交给大家随时共享,这使得群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变得更加经常和有效。这恰恰是技术变革影响新闻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值得重视的是,微博的出现将给新闻生产方式带来新的变化。

无论是BBS、QQ群还是微博,对于新闻生产来说,其缺点和优点都一样鲜明。在BBS上,记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比较少、保密性比较差、效率比较低下;QQ群信息庞杂、议事混乱,虽有一定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受到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微博则会牵扯使用者过多的精力,对于工作繁忙、任务繁重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从一个更大的范围看,记者也同样面临着尼尔・波斯曼在《技术垄断》中描述的状况:我们像魔术师的学徒一样,在信息洪流中被冲得晕头转向。……在技术垄断盛行的环境里,信息和人的意旨之间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也就是说,信息杂乱无章地出现,并不指向具体的人,数量难测、速度惊人。但从理论、意义或宗旨上看,却是断裂分割的。

在现有的条件下,记者必须善于综合运用包括线下、BBS、QQ群、微博在内的多种协作方式,才能适应形势的迅猛变化。

注释:

①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第1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②赵世龙:《调查中国――新闻背后的故事》第61~62页,中国方正出版社版

③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第179页,华夏出版社年版

④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第44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⑤⑩《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224、9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⑥傅剑锋:《对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愿景》,《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2010年版

⑦石扉客:《反暴力是构建媒体职业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2010年版

⑧傅剑锋:《对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愿景》,《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2010年版

⑨展江:《新闻职业共同体呼之欲出》,《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2010年版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251页,南方日报出版社版

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新闻记者》20第3期。

7.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 篇七

所谓深度报道, 是指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 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 努力阐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和体裁。顾名思义, 深度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深刻性。要想做出好的深度报道, 就必须在“深度”二字上下功夫。

一、深入采访是基础

对于任何新闻文体来说, 了解事实都是写作的基础和依据。而具体到深度报道来说, 由于“深度报道信息量大, 求证性强”[1], 而且题材往往意义重大、内容复杂、矛盾突出、与群众利益攸关, 即通常所说的热点、焦点问题, 因此要求记者不仅要了解事实, 更要深入进事实之中。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所蕴含的实质精神, 放在深度报道上同样非常适用。没有深入的采访作“地基”, 一切阐述和分析都是“空中楼阁”, 站不住脚。所以, 记者务必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采访, 力求搜集到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腿脑并用”深入挖掘, 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法, 将涉及新闻事实的人、物、事等方方面面摸清楚, 将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明白。

二、收集背景资料,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之中, 即使是一个具体事件, 也有其发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恰到好处的背景资料, 既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阐述、解读新闻事实, 拓展时空思路, 也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记者要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点, 选择事物前后左右的多重联系来以小见大, 以求得最具体、最深刻地反映它的本质。“以今日的事态和昨日的背景, 说出明日的意义”, 这是阐述深度报道时常用的一句话[2]。

三、练就一双“透视眼”

虽然有了丰富的资料作基础, 但“小帆船们聚集在一起成不了航空母舰”, 在写作环节, 记者的任务并不是将得到的材料进行简单堆砌,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围绕选择的中心点合理安排材料, 逻辑缜密, 详略得当, 层次清晰, 将事实的本质看准、点透, 并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要求记者练就一双“透视眼”:

(一) 多学习, 多积累。

记者要不断“充电”, 自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以便在需要之时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库”, 比普通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彻;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把锋利的“解剖刀”。

(二) 及时请教专家。

记者一人的见解毕竟是有限的, 在涉及到不熟悉的领域时, 请教专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记者对事实进行把握和判断, 也能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目前多数媒体都比较注意这一点, 在报道时会有意识地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 并将其见解呈现出来。

(三) 找好挖掘点。

面对众多资料, 记者要有清晰的思路, 在反复比较和考虑之后, 要确定事实的挖掘点, 并根据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合理排列, 逐一剖析, 抽丝剥茧, 层层推进, 一步步将事实的全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亮出有见地的观点

深度报道虽然不属于评论范畴, 但仅仅分析事实是不够的, 因为读者关注新闻报道时, “不再只关心、了解事件本身, 还想知道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应和思考”。[3]此外, 引导舆论是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 媒体需要向受众亮出自己的观点, 以扩大自身影响力, 引导读者正确思考, 并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 选择独特的角度。

很多时候, 同一个热点问题会有多家媒体同时进行报道, 而独特的角度可以让媒体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让观众眼前一亮, 印象深刻。

例如在2013年7月15日“上访妈妈”唐慧胜诉后, 大多数媒体都一边倒地欢呼“法治的胜利”, 而《南方周末》却反其道而行之, 于8月1日刊文《“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再调查唐慧赢了, 法治赢了没?》, 从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信访与“稳控”效应等角度进行剖析, 将读者从情感的激情中拉回, 为读者开启了新的思路。

(二) 用事实说话。

对事实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意见的表达。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记者可以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感染读者。

例如在11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性报道《被醉酒刑警击碎的小镇家庭》中, 记者选取了小镇居民蔡世勇的一些生活片段进行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评价蔡世勇和他的家人, 但通过这些细节, 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蔡世勇一家的老实本分, 进而对他们的遭遇更加同情, 对醉酒刑警表示谴责。

(三) 借他人之口说话。

权威人士的发言、新闻相关人物的话语、普通群众的看法……这些意见通通可以为记者所用, 将自己的意见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 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感悟。

摘要:在受众需求不断发展、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 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的独特魅力越发被大家重视。而深度报道贵在深, 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 是广大新闻从业者应该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报道,重要性,深度

参考文献

[1]李彦水速读时代做好深度报道之对策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12期

[2]宋扬如何让深度报道更有魅力大众文艺2012年16期

8.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探讨 篇八

【关键词】报纸;深度报道;时效性

1深度报道的定义

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 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栏目和作品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甘惜分先生在《新闻大辞典》中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它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国外学者对深度报道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他们一般称之为释义性新闻或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

在笔者看来,深度报道就是通过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探讨和解释,挖掘新闻背景,剖析事理,说透问题,充分给予受众对社会问题的知情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深度报道才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才能对读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2深度报道的必要性

报纸除了要面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当前,互联网,特别是博客、播客、微博等技术的出现,也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报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数年前,都市类报纸还在强调“内容为王”,在有限的版面上以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来争取读者。现在只要拥有一个终端,便可一网打尽天下信息。加之多年以来传统纸媒版權保护意识淡漠,商业类网站大都无偿使用着传统报纸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获得的信息。

互联网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和交互传播效果的同时,大量充斥网络的真假难辨的信息,又让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受众需要在这片信息的汪洋中得到引导,以免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意味着什么?这些正是报纸深度报道的核心功能,也是杂乱无序的网络世界难以替代的。

由于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报纸相继开辟了深度报道栏目,并创立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些深度报道版块中,比较知名的如《北京青年报》国内版组、广州日报》新闻蓝页等。

各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定位和认识不尽相同,如“深入成就深度”(《南方周末》),“像大海一样深邃,像天空一样湛蓝”(《广州日报》)。

很多时候,这些独到的深度报道成了读者选择阅读某种报纸的一个标竿。而长期成功的深度报道,也成功助力报纸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个性化风格和标志,从而确立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挖掘报纸深度报道优势的方略

3.1精心确定报道的选题。 报道的选题要遵循重要性、时新性、可议性、广泛性的原则。

3.1.1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一定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产生重大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的问题。

3.1.2时新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深度报道的选题一定要做到时间新、内容新,符合新闻的基本特点。深度报道确定选题时,要及时掌握人们时下议论的社会热点话题,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

3.1.3可议性是所选的题材没有明确的结论和结果,处于问题和现象在时间、空间和状态的结合点上。所选的社会现象和焦点问题本身需要议论和辨析,题材的可议性强,人们的关注度就强,就会有很重要的新闻价值。

3.1.4广泛性是指报道选材为大多数社会民众所关心,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特点。深度报道所选题材对社会的影响面要广、影响度要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社会性、政策性、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聚焦能极大地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3.2 坚持具体、准确、科学的原则,认真做好采访工作。

3.2.1在确定采访对象后,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采访时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记者要把采访对象定位在社会大环境下去全面考察,多视角、多方面了解采访对象,并结合社会上各种意见和见解,掌握每个细节,及时捕捉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采访报道才能详细彻底。

3.2.2在采访时要科学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突破传统的采访模式,全面细心地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依据一定的标准,分析和社会相关类似现象的异同,及时找出规律并制定一套合适的研究方法。采访前,提前从历史文献、书刊、报纸中搜集相关资料,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对,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3.3精心做好新闻策划,提高报道的质量。 新闻策划是把利用各种途径掌握的最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全面展示,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首先,对于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价值的新闻资料,这是新闻策划的前提。其次,要设计独特新颖的策划形式,报道的写作上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使事件变得更具有可读性; 在报道的体裁选用上,选用连载或者故事专栏等形式,这样能牵动读者的心,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疲劳感; 在报道角度上,采取资源整合和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在经过加工后的新闻资源中总结出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推出产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和新观点。

3.4增强可读性和易读性,吸引读者兴趣。 深度报道要增强趣味性,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选择和读者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能折射出 “民生”和“民声”。记者要多做服务于大众的、为人民谋福的报道,切实以社会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和口语化,使用社会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大众语言,增强新闻的易读性。

4结语

上一篇:孕前优生咨询指导培训下一篇:分公司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