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

2024-10-14

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精选4篇)

1.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 篇一

《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读书笔记

与众多注释毛泽东诗词的著作不同,《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这本书从“史”的角度具体解释了毛泽东的诗词。在我看来,过于偏重文学层面的研究往往会导致解释不符合作者的原意,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则会更加确切。毛泽东诗词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产物,又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军事政治主张和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

1973年7月,毛泽东接见杨振宁时,曾感慨地说:“百把年以后,对我的这些诗都不懂了。”而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不求深解毛泽东的诗词但也不至于对他的作品毫无所知,透过毛泽东的诗词看时代风云,看毛泽东本人,也看他各个时期不同的思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另类的诠释。

全书共分为了十三组诗词。它们分别为:

1、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写的两首诗

2、青年时期表达爱情的两首词

3、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首词

4、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初期写的六首词

5、立三路线统治时期写的一首词

6、记录江西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的两首词

7、被“左”倾路线排挤最严重时写的两首词

8、记录长征由湘桂黔丛山中至遵义会议前的四首词

9、长征过岷山后,至长征结束,在兴奋喜悦的心情下写的四首诗词

10、长征结束后,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期间写的两首词

11、抗战时期写的一首挽诗

12、解放战争中转战陕北时写的两首诗

13、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和筹建新中国前夕写的两首诗。

鉴于诗词组别之多,如一一细数一方面不能深入分析该时期背景和毛泽东诗词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显累赘。所以我将在阅读并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书中三个组别的诗词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我将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个是作者的写作背景,另一个的是对诗或词内容上的分析。

第一组: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写的两首诗。

(一)《五古•挽易昌陶》

背景: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户农户家里,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就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他从早期阅读儒家经典、《盛世危言》到信冯桂芬、郑观应的早期改良主义再到赞同引进西方设备、设议院、定宪法、行君主立宪,使毛泽东萌发救国救民的抱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中学的毛泽东受孙中山、黄兴排满兴汉影响,在思想方面较为激进并于1911年10月22日参加长沙革命党人起义。毛泽东于1914年正式进入湖南一师,在当时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他热爱看报、分析时事,爱国热情高涨。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借悼念亡友,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机的深沉忧虑和雪耻救亡的学子抱负,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其中“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更是提出了日本及俄国对中国的威胁,从一个层面体现了他对时局深刻的洞察力。可见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有了为国奋斗的决心,只是当时他还没有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上偏向激进。

(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背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认为必须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奋斗才能拯救中国。为此,他广交追求进步的学友,并于1918年4月14日成立了新民学会,而纵宇一郎就是学会里的罗章龙。在新民学会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会员出省出国的问题。由于日本一方面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先生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和武昌起义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东方和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地带,维新早,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早,所以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主张前去日本留学,但当时日本反动政府对东京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高压手段,驱赶中国留学生回中国,这也迫使新民学会的会员们放弃了去日本的机会,转而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为新民学会的赴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当萧子升约毛泽东一同前去的时候毛

泽东却委婉谢绝了。后来毛泽东曾解释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变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们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以上这些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的开放意识,但在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为他缺乏对欧美,对世界的直接认识带来了局限性。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这首虽是送别诗,但没有惆怅、悲凉和伤感,只有乐观、自信、积极、高昂的情绪,表现了毛泽东对罗章龙的友谊和期望。其中“名世于今五百年”一句反应了青年毛泽东还未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存在着崇奉圣贤豪杰的历史观,强调杰出人物的作用,认为只有依靠圣贤豪杰之类的杰出人物,才能推动历史,才能救国救民。当然这一句也表现了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血气方刚,有一往无前的锐气。这为他将来的救国之路铺就了精神上的动力。但不管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在思想及行动上的为国拼搏之志可以看到以后一代伟人的踪迹。

第一组诗词总体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受到西方各种社会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成为了一个拥护新文化新思想的激进青年,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做着积极的准备。但由于他当时还没有确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时的毛泽东在认识上明显带有局限性。

第二组: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首词

(一)《沁园春•长沙》

背景:当时的毛泽东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由激进青年转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为了国共两党共同的任务——打倒军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4年,毛泽东也成为了共产党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但后其因劳累回湘养病,在湖南自发大兴农民运动,这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作用,为大革命失败之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该诗就写于国民大革命兴起之时。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上阕写游览橘子洲头看到的湘江两岸的秋景,透出积极的情绪和对未来形势的乐观估计以及对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非凡气魄和决心。这些都取决于国共两党合作在望,对毛泽东有极大的鼓舞。但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则在思考谁来主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由哪个阶级来领导国家。而下阕则是对上阕问题的一个回答,毛泽东认为主宰中国革命的绝

不是军阀,而应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的人民群众。我觉得正是由于毛泽东在这一点上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也指导了他日后的工作建立在群众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动用广大的农民力量。区别于部分左倾教条主义,毛泽东以他敏锐的分析能力与之前数次革命起义的失败经验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菩萨蛮•黄鹤楼》

背景:该首词写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前夕。自孙中山去世后,国共两党间的平衡逐步破坏,蒋介石的分裂活动更是日趋猖獗,并开始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使革命遭到局部失败。但当时担当共产党总书记的陈独秀则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忍让妥协,盲目相信蒋介石集团,毛泽东当时提出的很多切中时弊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甚至很多意见都没有被放到各个大会上进行讨论,导致共产党的损失越来越大,而陈独秀与毛泽东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毛泽东曾说过当时“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这首词在作者看来是他写过的最为压抑的一首,表现了他在大革命失败前夕复杂沉重的苍凉心情。其中的一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表现了他对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愤恨,对右倾路线的埋怨,对革命危机的忧虑,对时局发展的无奈,对探索革命新出路的思考。我觉得当时的毛泽东在心情上是十分郁闷的,首先是他饱览群书、广泛阅读各类报刊杂志,亲身经历大革命的起起伏伏从而对中国革命拥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但他当时许多正确的意见却没有被采纳;另外与他产生分歧的又恰好是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党内矛盾也逐渐显露,可见当时他写下这首词的心情。但“心潮逐浪高”一句也体现了他对救国救民仍然抱有积极的心态,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第二组诗词是毛泽东在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时期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毛泽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到这场大革命的激流中去,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这场革命中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中三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影响力深远的重大事件,亲身经历了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他这个时期写的两首词,正好记录了他在大革命兴起和失败时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救国救民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对革命保有积极的态度。

第三组:长征结束后,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期间写的两首词

(一)《沁园春•长沙》

背景:自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南昌起义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共产党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路。中央红军虽于陕北会师,但鉴于陕北经济落后,大批部队的供给无法满足,在这种形式下,毛泽东提出了“以发展求生存”的方针,决定东渡黄河,夺取吕梁山,开辟新根据地。这首词就写于毛泽东东征山西前夕。这段期间,毛泽东的心情极佳,不同与以往长征时的被动,东征山西是从主动出击中寻找红军的出路,达到巩固和扩大苏区的目的。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上阕写景,描绘了祖国北方冬天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更加透露出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下阕以议论为主,评论了中国封建时代五位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帝王,既肯定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又指出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其实“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也有作者对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则显然是全词的主旨。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的未来信心十足,对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最后的胜利报以乐观的态度。而他豪情满满的这一句词更是被后人广泛引用。当时的毛泽东虽经历了长征的艰苦磨砺却依然满怀信心。

(二)《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背景:共产党员丁玲1932年下半年担任“左联”党团书记,她同时也是一名有名的女作家。在遭到国民党绑架、监禁达3年之久后她没有放弃共产党的信仰,毅然前去陕北。而毛泽东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中共中央以罕见的规格接待了丁玲。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对于丁玲投身红军和创作上反映工农兵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而写的。

诗词分析:上阕写的是对丁玲的欢迎,下阕写丁玲的从军,高度评价丁玲来保安并投身红军的意义,赞扬丁玲是从军的巾帼英雄。其中“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点明了丁玲思想感情和创作上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丁玲的评价和期望,也表达了中共中央对一切到革命根据地到部队去的文艺工作者的赞扬。

第三组为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时期所写,“西安事变”最后的和平解决使得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已成为了全党的共识,客观革命形势也朝

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毛泽东展望未来,激情满怀,信心百倍。

该书从对诗词背景的分析来看毛泽东所作诗词的含义,让我了解了毛泽东在思想上的成长以及毛泽东本身的性格特点,从中收获匪浅。

以上便是我阅读《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一书后完成的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法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111班

11040118

钱姬君

2.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 篇二

以前的古文史教材, 对宋词的流派形成了一个传统看法, 认为宋词主要是由婉约派和豪放派构成, 而且, 对苏、辛的豪放词进行了长篇大幅论讲, 似乎豪放派在宋词中的地位比婉约派还重要。但事实上所谓的豪放派其实是一个虚构的词学流派, 婉约才是词的正宗。在苏轼词中,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得幽洁空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写得幽怨缠绵;《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写得绮丽妩媚, 而真正的豪放词不过十之二三, 辛弃疾亦如之。即使是那些被后人认定的豪放词, 大多也非豪放到底,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最后不都由豪放陷入了深沉感慨之中么?可见豪放词派根本不存在。但是, 在否定其存在的同时, 却也不得不佩服“豪放词派”提出者的见识。因为在词史上如果只是一望无际的色彩艳丽的鲜花, 纵然好看, 却未免单调。豪放词的出现, 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 故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 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 弄笔者始知自振。”

就在我对词学发展史上没有出现一位真正的豪放词人而微感惋惜时, 同院周甲辰教授送给我一本他最近出版的新著, 书名为《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 这让我对词的发展史有了进一步了解, 同时, 也让我对毛泽东诗词有了新的认识。

该著作从人格精神、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审美特质四个方面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全方位文化解读, 不仅揭示出了毛泽东诗词独特的审美个性, 而且力图揭示出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如对毛泽东诗词中“尚武精神”的形成, 该著作指出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湖湘文化的熏陶”, 然后罗列了从秦汉到近代一系列历史人物, 如项羽、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 阐述他们对毛泽东诗词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二是家族传统的积淀”, 该著作统计出了在韶山毛氏家族中祖父辈中有功名者十人, 其中军官有九人;父辈中有功名者二十六人, 其中军官有十七人。可以说, 该著作对毛泽东诗词的分析, 真正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

对于毛泽东而言, 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 然后是军事家、哲学家, 最后才是文学家, 因而研究毛泽东诗词就不单纯是文学问题, 还涉及到其它各个学科, 包括历史学、政治学、军事学、哲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在《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中, 对毛泽东诗词中每反映出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者不仅思考其产生的文化渊源, 而且试图从毛泽东复杂的思想动态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但由于毛泽东学贯东西, 特别是思想方面, 更是受西方哲学影响较大, 因而文献的查找也就显得特别重要。据统计, 该著作中引用了英国的罗素、迪克·威尔逊;俄国的别林斯基;日本的桑原鸷藏、竹内实、野村浩一;美国的约翰·斯塔尔、R·特里尔、施拉姆、诺克斯娜·帕斯娜卡、埃德加·斯诺、马尔库塞、莫里斯·迈斯纳;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安德烈·马尔罗等十五位学者或专家的文献。引用国内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 周教授阅书之博, 由此可知!

要深入理解毛泽东诗文, 还需要对毛泽东所处时代有深入了解。作者在阐释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意义时, 很少对某一篇诗词作具体解读, 而是撷取不同诗篇中的诗句, 采用类型化的手法作整体解读。在解读过程中, 该著作总能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不作泛泛而谈, 即使是论及这些诗词的审美特质时也是如此。当今学术界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主要侧重鉴赏、品读, 对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都作了详细解读, 这些解读当然有其存在意义, 但是缺乏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关照。读完该著作, 也使我对词史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看法。词虽以婉约为正宗, 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它可以突破传统的文学范式, 表达新的社会生活。毛泽东的词就是如此, 虽然我并未读过毛泽东的词集, 但从周教授的著作中, 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词磅礴、壮大, 充满阳刚之气, 与其他文人相比, 他的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豪放词, 而且这种豪放不再是个别篇章豪放, 是整体上都如此。更进一步说, 如果我们真要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出一个豪放派来, 我认为这个流派的真正创立者应该是毛泽东。

3.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 篇三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越过万水千山是平平常常的事。诗人高度概括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开篇树起了红军的英雄形象。“万水千山”是长征途中一切困难的高度浓缩: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来自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分裂主义的干扰破坏,面对千难万险,红军等闲视之。“等闲”描述了红军蔑视敌人、克服困难、勇子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显示了红军的豪情壮志。这两句诗揭示了主题,为下面几个典型的长征事例作好了铺垫。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连绵起伏,在红军看来,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脚下,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团。紧承首联,用五岭、乌蒙代表“千山”。这两句诗通过写山来突出红军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实是写人。用“逶迤”修饰“五岭”,用“磅礴”修饰“乌蒙”,说明山的高峻、雄伟,突出远征之“难”;接着是“腾细浪”、“走泥丸”,一个“腾”字,一个“走”字,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风貌,“细浪”、“泥丸”则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宏伟气魄。诗人在这里采用了反向的比拟手法,一方面,五岭、乌蒙这些大山的确是逶迤磅礴,但另一方面,在红军眼中,这些大山只不过是跳动的细浪、滚动的泥丸,如此的渺小,这强烈的反差对比,烘托了红军天下无敌的高大形象,讴歌了一种时代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汹涌的波浪激打着悬崖陡壁,热气逼人,大渡河的铁索桥腾空高悬,左右晃动,令人不寒而栗。这里用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战例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金沙江和大渡河代表首联中的“万水”。一个“暖”字不但写出了金沙江当时的气候条件,更表达了红军渡江后的胜利豪情和欢腾喜悦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则集中反映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大渡桥横”写出了泸定桥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形势,一个“寒”字,既真实地反映了铁桥高悬于湍急的大江之上惊险万分的气势,又反映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想到石达开当年在大渡河全军覆灭的厄运,怎能不令人胆寒!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红军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气壮山河的革命豪情令人惊叹,我们仿佛又听见大渡河翻滚的波涛声,仿佛又看见红军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前进的壮举。这两句诗是在写景,但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满含了诗人对英雄红军所向披靡的自豪和赞誉。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英雄的红军特别喜爱岷山的千里积雪,全体红军通过这座大山后,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胜利的欢欣。结尾这两句诗写了长征的最后历程,表现了红军振奋的精神和诗人畅快的心境,以欢笑作结。“更喜”和“尽开颜”同“不怕”、“等闲”首尾呼应,描写了红军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突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岷山千里雪”表现了深远的意蕴,岷山雪景的高洁、明净难道不正是英雄红军不朽形象的真实写照吗!抗日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红军群情振奋,准备迎接新的更为艰巨的战斗任务,此时的岷山,是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象征着无限光明的革命前景。以此结束全诗,寓意深刻,振奋人心。

这首七律采用史诗般的笔法,于轻快流畅的节奏中叙写了红军一年来历经的艰险征途,将胜利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寄寓在轻松的叙事之中。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全诗定下了豪放、激越的基调。接下来行云流水般地叙述了红军在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英雄业绩,表现出诗人其乐无穷的博大胸襟,同时也是对首联的注释。全诗大气磅礴,叙事流畅、轻快,而诗人强烈的感情则跳动在“不怕”、“只等闲”、“更喜”、“尽开颜”等字里行间。

4.陕北---毛泽东诗词与文献 篇四

同是写秋,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景能独标高格,独领风骚?答曰:时也,地也,人也。

我们先来看看诗人写作的地理环境。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全长八百多公里。沿江两岸风景秀丽,尤以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水光潋滟,沙鸥翔集;秋至,柚黄桔红,一片清香。更兼地势开阔,四面环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在上个世纪初,环境污染还不严重,那时漫步橘子洲头,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景象,应该基本是写实的。景能生情,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得江山之助,故能逸兴横飞,豪情满怀。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有登山临水的传统。只因登山临水,游目骋怀,能极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视野,从而使我们可以超越芸芸众生、茫茫尘世,超越狭小的个人空间,昂首天地,将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寥廓的宇宙。所以司马迁写《史记》,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饱览祖国壮丽山川,其文才能汪洋恣肆,瑰丽雄伟,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曾在湘江漫步,在橘子洲头远眺的诗人何其多矣,为何只有毛泽东能写出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须知湘江不只是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丽,它也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它不只有百舸争流的豪放,也有渔舟唱晚的婉约;它不只有弄潮儿中流击水的英姿,也有采莲女无端隔水抛莲子的旖旎风光,浪漫故事呀。

自古有非常之人,乃作非常之语,乃成非常之事。毛泽东一生是非功过,且留待后人评说,但他无疑是一位英才杰出之士。少年毛泽东还蜗居偏僻的韶山冲时,已露峥嵘头角,已见志向高远。父亲为他安排的人生,是去学徒经商,将来作一个精明的买卖人。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小小的毛泽东,此时已从书中朦朦胧胧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已开始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已开始燃烧起了奋斗的激*情,他哪里甘愿接受父亲的安排呢?经过顽强的斗争,他终于争取到机会,走出了荒蛮的山沟。他十六岁写下的《离乡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虽是稚子口角,已见出非凡的胸襟抱负。到长沙后,毛泽东眼界大为开阔,他博览群书,接触时事,渐渐明确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故以诗言志,发为声口,自然立意高远,气象宏伟,而不屑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屑鸳鸯蝴蝶,雪月风花,作呢呢儿女子语。毛泽东所有的诗词中,写到愁的只有五处,其中只有赠给杨开慧的一首《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真正写得缠绵婉转,流露出少年初恋的情怀。其它四首诗中的愁,迥异于传统文人的愁绪,《五古挽易昌陶》:“愁杀芳年友”,并不是无端的闲愁,而是对友人英年早逝的痛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送别友人,虽有伤别之情,但更多的是对志同道合的友人的期许,令人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西江月秋收起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愁哪里是愁!分明是一种对艰难时局的忧患意识,一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另一首送别杨开慧的词《贺新郎》:“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侣,”英雄亦有多情日,写出与爱侣的分别的依依不舍,但这种情感瞬即被另一种更伟大的情感所代替,“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在作者的心里,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是爱情的真谛。

上一篇:2022年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下一篇:人车路的对话四年级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