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旅游策划

2024-07-06

宗教文化旅游策划(9篇)

1.宗教文化旅游策划 篇一

旅游文化-文化旅游局长工作汇报-工作汇报局长

一、基本情况

x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x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x两家4A级旅游景区,x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x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x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x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x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x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xx年起,连续举办了x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xx年,x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x开元集团,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x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xx年,x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x开元集团正式入股x文旅集团,划转资产x万元,股权占比x%,x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x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xx年,聘请x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x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x届x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x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x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x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x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x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x寺景区,x湖湿地、中都民俗馆、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x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x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x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x镇古城村以“x国故都x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x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x国遗址、x故里等x处景观,新上了x家农家乐、x家民宿,x处草莓采摘,成为x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x镇投资x余万元打造x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x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x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xx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x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x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x%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x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x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x、x等乡镇做好x山旅游风景区和古x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x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x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x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x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x湖田园综合体、x山旅游风景区、x河生态旅游度假带、x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x—x—x”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x古x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x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x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x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x、x、x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五是壮大“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支持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x优质旅游资源,搞好x寺、x湖、关帝庙、文庙、x运河枢纽遗址公园等景区经营管理,壮大公司市场份额,为下步将更多的x旅游资源融入x市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奠定基础。落实《关于加快x省饭店业发展的意见》,培育一批主题文化饭店和精品民宿。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标准化建设一批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沿线星级厕所,有序推进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步伐。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2.宗教文化旅游策划 篇二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过程,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自由发展的转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今日的开发环境中面临着急切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市场与城市环境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和融入当下城市生活提供了机遇。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概念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孕育并不断成长, 逐渐发展为当下中国经济、旅游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与支撑点。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处于历史变化中的系统, 康德 (Kant) 认为, 地理学和历史学充满了我们所观察的整个环境, 涉及城市旅游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也同样如此,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依托与价值来源两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所在。以北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 一方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依托城市空间得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聚集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南锣鼓巷、后海休闲创意街区等, 代表了新的与现代西方文化接轨的文化产业发展, 带动了城市社区变化;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及其物理载体也日益受到重视, 成为北京城市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方面, 如老字号、名人故居建设等, 对这些城市传统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向传统的回溯与需求, 一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也因此得到保护。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 既可指狭义上由封闭围墙构成的特定场所, 如咖啡馆、公园, 也可指广义上城市人群日常活动的街区或店铺门口、街道交汇点等活动场所。总体来讲公共空间代表了市民在日常闲暇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类空间, 其历史悠久, 与市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 且常常代表着特定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与属性, 如巴黎的咖啡馆、纽约的公园、上海的城隍庙等。在以往关于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中, 对于闲暇公共空间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酒吧、咖啡厅这种现代由西方引入的新型公共空间, 对依托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公共空间则研究较少, 而在有限的关于传统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又常常将焦点集中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这样的建筑和历史命题之中, 对于城市闲暇公共空间本身的社会功能, 其公共性、服务性, 依托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条件的结合等问题, 则关注较少。事实上, 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守旧如旧是部分传统公共空间保护的重要方面, 但对于另外一些具有休闲功能的传统公共空间而言, 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发掘, 进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 本身也是对于其闲暇功能和历史价值的一种传承。

本文即以北京的茶文化和茶馆发展为切入点, 考察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文化旅游环境中的开发与发展问题。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千年发展, 茶馆作为其空间载体同样与北京城市的发展一起经历了起伏变化, 在经历了近代的衰落与重生之后, 茶馆在今日北京城市中的境况已与老舍记载中的情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中曾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体现了这项古老传统文化在当下环境中与城市现代发展的结合。近二十年来, 茶馆及茶文化产业在北京城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相关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本文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说明

2.1 公共空间与城市

公共空间与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景观, 是不同类型人群聚集与活动的场所, 它不仅是一块远离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区域, 而且是一块熟人和陌生人可以聚集的区域;自由的活动和持久的人际交往是构成公共空间的两个重要方面, 公共空间是人群城市经验的媒质, 公众通过在大街上、商店里和公园中等公共场合的经过与邂逅 (谈天、讨论与买卖) , 从而获得对于一地的认知和归属感, 这即是所谓由偶然的邂逅所激发出的城市文化;公众的感受维系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公众的接受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民主的意味和公共的价值;规划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最明显的发生地, 形成了表现城市个性的多样性场所的基础, 提倡将公共空间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当中。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公共空间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 公共空间的改变进而带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促进新形式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出现。考察不同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下公共空间形态、内涵及功能的变化, 对于认识公共空间、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于承前启后地合理开展城市旅游规划, 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即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和实际考量而展开。

2.2 文化产业与城市旅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 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是指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文化产业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 (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经济和社会过程塑造物质城市”, 列斐伏尔 (Lefebvre) 曾将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结合起来, 提出“空间中的生产”这一概念, 按其观点, 城市空间研究具有多维的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城市作为一套物质化的“空间实践”, 第二种视角把空间作为一种“思维性图示”, 第三种视角把城市空间作为既真实又想象化, 既是事实又是集体的经验与动机的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反映。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结合, 基于上述第三种维度特点, 追求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对人群“主观性”体验进行塑造,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依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修订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 茶文化与茶馆产业可作为第六大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目的可分:①休闲、娱乐、度假;②探亲访友;③商务、专业访问;④健康医疗;⑤宗教/朝拜;⑥其他等主要类别。不同学者对旅游还有不同角度的定义, 如德国学者蒙根·罗德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强调旅游的要素在于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总体来讲, 出游目的、旅行距离和逗留时间是各种旅游定义中公认的三个主要因素。区别于山水风景旅游, 城市旅游强调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游客的游憩行为侧重于旅游目的中休闲、娱乐、度假这一方面, 主要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现代性和生活方式体验, 一般具有短时性的特点, 而城市内部居民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外的休闲活动也可纳入广义的城市旅游行为当中。文化产业基于这种城市休闲、体验需求而产生, 成为城市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3 研究说明

本文以北京茶馆和茶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与文化产业对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其在不同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中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以作为彼此的参考和借鉴。纵向上考察茶馆在历史中的发展对当代文化产业开发的影响, 横向上比较北京与西雅图两座不同城市中公共空间利用对于城市旅游业和自身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城市旅游中的休闲体验方面, 以及基于旅游者在公共空间中的休闲活动带动的大范围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以历史地理、工业地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同时以笔者在两座城市中的生活经验以及与市民、旅游者的访谈交流经历作为参考。

3 茶馆与北京城市文化

茶馆是指自发形成的出售茶汤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商业场所。茶馆在中国城市乡村中的发展历史悠久, 其起源可一直追溯至隋唐时期, 早期茶馆主要为上层文人士大夫享乐活动服务, 明清时期逐渐向社会普通市民阶层发展, 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具体到北京来讲, 北京城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中茶馆最多的城市之一, 清代更是构成了北京城茶馆发展的兴旺时期。清代初期, 战乱结束后, 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 作为都城的北京, 人口急剧上升, 清代北京人口具有闲人多、男性多、文人雅士多的特点, 人口构成的特点为茶馆发展创造了广泛的需求, 清代南北茶商纷纷进京开茶馆, 皇城根下茶馆的数量激增。据记载, “如九门八条大街之商店, 无不栉比鳞次, 尤以茶社居多数, 所占地势亦宽, 如天汇、汇丰、广泰、长义、天全、裕顺、高明远等处, 类皆宏伟壮丽, 其外堂多用宽敞大院儿, 所以接待负贩肩挑。”茶馆构成了北京城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北京各阶层的人士均有饮茶之好, 中下层市民是北京城茶馆中的最主要阶层, 如清末竹枝词中描述:“太平父老清闲惯, 多在酒楼茶社中。”清代虽然实行满汉分城政策, 对旗人的管理较为严格, 但由于旗人生活比较悠闲, 茶馆也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据记载, “每月发放旗饷之后, 各家 (茶馆) 几致无法插足, 净柜上要用五六十人, 其嚼谷之大, 可以概见”。竹枝词中也对当时这种旗人风尚进行了描绘:“小帽长衫着体新, 纷纷街巷步芬尘, 闲来三五茶坊坐, 半是曾登仕版人。” (1) 清代京城茶馆的类型与功能十分丰富, 随着其在城市中发展的兴旺, 一些茶馆兼具了饭馆、书馆、戏园等服务职能, 清代北京城茶馆的主要类别及其概况基本如下表所示。

备注:依据相关文献与古籍中记载信息汇总制作。

总体来讲, 清代茶馆常依商业、文化繁荣地区而建, 北京城中有两个民众文化中心, 一为外城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的南城平民阶层活动中心, 二为内城以鼓楼北四旗交汇点为中心的内城京旗活动中心, 作为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形式, 茶馆也多围绕这两个中心而分布。

进入清末, 北京城的社会与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中开展了近代化的建设与改良活动, 作为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茶馆在形式与内涵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京旗集团的解体, 传统旗人由社会寄生阶层沦为普通劳动者, 为其服务的大茶馆也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在前门地区新开设的一些茶楼中, 由商贾构成的力量集团成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书茶馆、清茶馆等成为清末以来落魄八旗子弟活动的主要场所, 并出现了迅速低档化、贫困化的趋势;一些清茶馆在清末加演京韵大鼓、单弦、莲花落、相声等杂耍演出, 并在清末或民国年间逐渐转变为戏园, 如地安门外的天和茶园、崇文门外的广兴园、平乐园, 前门大街以南的天泰轩茶馆、万胜轩茶楼等, 一些茶园、书茶馆利用报纸等近代媒体登载演出广告,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 一些茶馆在清末受到社会启蒙活动的感染, 利用其公共空间人员活动密集的特点, 为阅报、宣讲等活动提供场所, 从而投入到公共事业的建设当中, 如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升平茶楼中设立的宣讲所, 于内部陈设各种报纸和“文明传单”, 每天晚上京师督学局派人在茶楼进行宣讲,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2) 。

进入民国时期, 随着京都市政公所的建立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活动的开展, 公园、电影院等一些新式公共空间在北京城中建立, 成为了市民特别是新型精英阶层休闲活动的热门场所。茶馆也在这一时期继续发生变化, 特别是公园茶座的出现成为了茶馆在民国时期城市休闲活动中的新形态。有关研究认为, 清代流动性质的茶棚是公园茶座的前身, 茶棚作为茶馆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清代多见于一些大型的市场、庙会等摊贩、游客集中的场所, 茶棚中一般备有少量竹桌、竹凳、藤椅等简单的茶座, 游人走累了即可在其间小坐, 饮茶品茗。随着公园开放运动的陆续开展, 一些茶棚在近代移入公园之中, 由临时的经营方式转为固定形式, 一些公园专门设立了多处新式茶座, 成为士绅、知识分子、学生等新型城市群体活动往来的热门场所。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公园茶座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海公园的双虹榭、紫竹院的观鱼堂等。由于游客教育、生活背景、茶座安排和收费等问题, 民国年间的公园茶座间也产生了一定的人群分异, 以中央公园为例, “春明馆以遗老们为主要队伍”、“长明轩则是绅士和知识阶级的地盘”、“柏斯馨的顾客较复杂, 但简单归纳也不过红男绿女两种人”。由于占据人群的变化, 公园茶座间的谈话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德先生、赛先生”等新时代下的主题成为了新式茶座间流行的主导。

在“七七事变”后, 北京城的市场与商业日渐萧条, 城市商业区中以服务商贾为主的茶楼相继歇业, 而随着电影院等新式休闲活动的兴起, 市民的休闲习惯产生了很大变化, 书茶馆、棋茶馆等也逐渐被新式公共空间取代, 清茶馆作为北京城中服务于社会普通市民且分布最广的下层茶馆, 其在民国时期虽勉强维持, 但多分布于天桥等边缘化的城市区域, 其景观也更加破败, 传统茶馆被精英阶层视为了封建社会衰败的文化象征。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茶馆基本消失殆尽。

4 今日北京城茶馆及茶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在当今社会中, 文化产业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茶馆作为传统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打造传统茶馆、重塑京味文化, 成为了北京旅游特别是休闲文化游中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讲, 今日京城茶馆可分为传统复古茶馆、新式茶艺馆与相关衍生形态和茶街产业集群等一些主要类别, 现分别对其在北京城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论述。

4.1 传统复古茶馆

复古茶馆是指具有一定传统茶馆基础, 以复原和重温传统京城茶馆文化为主要休闲旅游卖点的茶馆类型, 其规模一般较大, 在设施方面多复原和模仿传统大茶馆的形态, 在活动内容方面除饮茶外同时兼具传统茶园的杂耍、演出等活动形式与二荤铺、素茶馆作为饭馆的餐饮功能。如老舍茶馆即是现代京城复古茶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案例, 老舍茶馆的前身是 1979年创建的“青年茶社”, 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创办人尹盛喜带领二十多名知青, 卖起了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大碗茶店逐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栅栏商贸集团公司, 并在 1988 年投资新建了老舍茶馆。根据笔者个人在老舍茶馆的游览经历记忆, 老舍茶馆格局为仿古设计, 共分三层, 底层只作“店小二”招呼客人上楼之用, 二层为过渡区, 橱窗中摆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艺品及各种品相不一的茶壶, 三层是喝茶与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 老舍茶馆中舞台较小, 观众席位按桌布置, 每个方桌可坐六至九人, 共计可容纳二百人左右。老舍茶馆中的演出为与茶文化和传统杂耍相关的内容, 以春夏秋冬四季茶艺表演为主, 兼有皮影戏、快板、变脸等各地传统演出项目。总体来讲, 老舍茶馆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传统京味文化, 但从其消费水平来讲偏向于比较高端的会所经营方向, 消费群体仅为城市中一部分人群或外来游客, 形成其短时性重复性较低的休闲体验, 如一位来此游览的同学所言:“老舍茶馆虽也是仿古而建, 但内在‘富贵气’还是看得出来的, 也绝不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可以常进常出的场所。” (3) 另有如天桥地区天桥乐茶园, 可以说是对传统茶馆形态保存和复原较好的例子, 天桥乐茶园依托天桥曲艺文化核心地带, 以传统相声为主要演出内容。天桥乐茶园规模较小, 同样为按桌排列的观众席位, 在观看演出时需购买门票和茶水, 同时提供点心等小吃。与老舍茶馆的消费相比, 天桥乐茶园的收费相对低廉, 但随着德云社等演出团体在京城中引发追捧, 这些曲艺团体逐渐将演出移到了老舍茶馆、张一元茶馆等档次较高的茶馆之中, 其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总体来讲, 复古茶馆在今日北京城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 也构成了城市休闲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内部发展情况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如老舍茶馆在其中充当着领军的角色, 但由于消费较高无法构成市民日常的休闲习惯, 而其他消费水平较低的复古茶馆则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或者说无法作为一种城市休闲体验的文化构成。复古茶馆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个体发展案例, 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应有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又未能建立起相应的游客休闲需求, 其发展可以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4.2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多为一些以茶馆经营为主题或基本形式, 但服务范围不限于传统茶水经营的新式店铺。总体来讲, 这一类型的茶馆可分为以传播茶文化为主的茶艺馆和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的出现最早见于1990年2月成立于福建博物馆内的“福建茶艺馆”, 与复古茶馆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复苏相比, 茶艺馆的经营更加注重茶艺本身, 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泡茶技艺和品茶艺术为主。早期的茶艺馆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 而非单纯的商业营利性店铺, 如福建茶艺馆的设立将泡茶艺术和茶艺表演引入内地, 对中国的茶文化复苏和饮茶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之后, 中国内地陆续成立了一批新式茶艺馆, 北京方面茶艺馆起步较晚, 京城第一家茶艺馆是1994 年成立的五福茶艺馆, 据记载, 五福茶艺馆的创办者是一对年轻人, 他们早期经营餐馆, 由于厌烦了餐馆的喧嚣与油烟, 在一次品饮了台湾朋友冲泡的功夫茶之后, 决心学习茶艺并开办了北京第一家茶艺馆。与老舍茶馆相比, 五福茶艺馆经营中具备了更多的新式元素, 在经历了初期的经营亏损后, 五福茶艺馆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举办茶艺茶道讲座、参与主办国际茶艺博览会、支持茶文化书籍出版等多种途径发挥社会作用, 终于扭亏为盈并开办了连锁店, 带动了北京和周边省市茶艺馆的发展。早期茶艺馆的创办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弘扬茶文化意识, 其茶艺馆也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内涵, 服务对象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对茶艺较感兴趣的人士为主, 消费水平也较高。进入21世纪, 茶艺馆发展进入快速传播时期, 内地大大小小的茶艺馆已有近十万家, 但在繁荣的表象之下, 目前国内茶艺馆的发展并不稳定, 以北京为例, 据统计在1995—2005年, 倒闭的茶馆占新增的茶馆半数以上, 赢利的茶艺馆只有约三分之一, 且一些利润来源于非茶艺项目的开展。总体来讲, 在茶艺馆由早期的文化精英自觉经营过渡到市场化大发展后, 京城乃至全国的新式茶艺馆发展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跟风问题, 现有许多经营者对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 而游客在选择中也面临着纷繁不清的局面,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茶艺馆在今后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茶文化经营之外, 今日许多茶馆中还发展出了茶艺之外的一些服务项目, 如以酒水饮料供应为主的西式水吧、以棋牌娱乐为主的棋牌茶馆等, 一些茶馆为了获得赢利, 逐渐发展为以餐饮为主的饭馆, 杭州地区曾因提供自助点心发展出短暂繁荣的茶馆“杭州模式”。北京城中, 一些茶馆将桑拿、足道、茶道融为一体, “茶馆无茶”成为了城市茶馆经营中的怪现象。茶艺馆的兴起在作为一种新式城市休闲模式的同时, 也面临着未来发展定位的诸多问题, 与复古茶馆对传统茶馆文化的复原相比, 新式茶艺馆应当将发展重点侧重于茶艺与茶文化的传播方面,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产业管理, 打造新型、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方式, 是茶艺馆在未来经营的主题, 而作为首都与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更是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模范任务。

4.3 茶街

北京城的茶街以西城区马连道最具代表性, 茶街以街道公共空间为载体, 形成茶馆与茶业在空间中的扩展。据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 马连道茶街茶行业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占全国的近1/10, 形成了北京特别是宣南文化区中重要的文化产业组成。马连道茶街由近百家茶馆及商户组成产业集群, 形成了品茶、茶叶出售、包装、运输的纵向产业链, 以及茶馆、茶铺、茶具买卖、茶膳、茶足浴、茶文化周边产品销售等横向产业。马连道茶街开发中注重与旅游业的结合, 自2001年起, 马连道茶街每年举办“马连道茶文化节”, 自2007年起文化节更名为“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 文化节活动在高举“国际化”大旗的同时, 以“扩内需, 保增长, 促发展”为出发点, 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在南城乃至京城茶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马连道茶街在目前的京城茶文化产业中, 相比较而言属于比较成功的代表, 其业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文化定位比较清晰。马连道茶街在近年发展中一直以打造国际特色商业街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街为目标, 在注重与旅游业结合的同时, 其在管理规划中也比较注重统一的文化形象的树立, 茶街中店铺的修葺多以古香古色的东方韵味为主, 在各色茶叶的包装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许多店铺在顾客品茶之余提供书法、绘画、古玩、茶具、根雕等鉴赏活动, 有时还设有茶艺表演。各地及海外游客来到马连道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氛围, 结合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大环境, 马连道茶街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 马连道茶街在发展茶经济、打造茶业品牌方面也着力较多,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渐发展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户和本地品牌, 以商户“茶禅一品”为例, 该商户一直以来以独特的茶禅文化塑造企业品牌, 秉承“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 凭借福建茶乡资源, 融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 经过十几年市场发展, 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开发出以禅茶、白茶、凤凰单枞、红茶等四大主导产品为特色的商户产业。在茶业经营以外, “茶禅一品”还与北京地区的高校社团和茶文化团体合作组织相关的禅寺茶文化体验活动, 成为京城茶文化活动及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在本地商户之外, 一些产地品牌也通过选择代理、设立办事处、设立分公司等渠道落户马连道茶街, 如“贡牌龙井”、“大益普洱茶”、“吴裕泰茶庄”等, 对于树立茶街的专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 目前马连道茶街在文化旅游业打造方面还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时期, 其在文化多元性推广、旅游开发、宣传、商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虽然发展出“茶禅一品”等业内明星商户, 但其在整个城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另外马连道茶街商户之间在规模与专业性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商户之间基本属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况, 如何促进不同规模、类型企业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其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充分发扬街区的规模效应与整体优势, 是马连道茶街今后发展进入更为成熟模式与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连道茶街在近年虽然确立了打造国际文化商业街区的发展目标, 但其与国际文化旅游业接轨还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口号的提出和短时性国际活动的举行, 还要在文化宣传与品牌发展方便继续努力, 使马连道街区成为依托区政府和农业茶业发展的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街区, 其发展任重道远。

5 一个比较案例:西雅图的咖啡产业与旅游开发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文化及旅游业代表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发源地, 咖啡及文化产业在西雅图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种类型、特点不一的咖啡馆更是散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成为西雅图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雅图在“风城”、“雨城”等别称之外, 在城市文化方面, 还享有“咖啡之城”的美誉。此处笔者特别将西雅图城市中咖啡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进行简单地介绍, 通过与北京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京城茶馆和茶文化的兴起类似, 咖啡产业在西雅图的兴起与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西雅图城市居民及一些学者的谈话中, 我们发现这里的市民将西雅图的气候特点列为咖啡文化在城市中发展的首要原因, 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 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与华盛顿湖之间, 该城市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雨, 湿润, 故有“翡翠之城”、“雨城”之称, 由于城市时常阴雨绵绵, 市民出行不便以及对于温暖、愉悦的需要使其产生了对于咖啡的广泛需求。另外, 西雅图城市人口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很高, 据称为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城市之一 (4) , 同时, 这里也是微软、波音等众多高科技产业的总部及许多会议、演出的举办地, 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城市生活缓慢闲适的风格促进了城市对咖啡和咖啡馆的需要。据统计, 西雅图城市的咖啡年消耗量居于世界首位, 伴随城市及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雅图逐渐发展出星巴克 (Starbucks) 、西雅图贝斯特咖啡 (Seattle’s Best Coffee) 和塔利咖啡 (Tully’s) 三大知名的世界咖啡品牌。在著名品牌及其连锁店铺之外, 西雅图城市中遍布着各种类型特色不同的社区咖啡馆, 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交往、工作的重要公共空间, 而咖啡馆也与渡轮、太空针等一并成为了游客来到西雅图必须参观的人文风景之一。

西雅图咖啡文化对城市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其文化产业发展也摸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星巴克发展为例, 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 星巴克在全球39个国家中已拥有超过13000家门店, 成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文化消费品牌。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带动了其诞生地西雅图的咖啡产业发展及城市咖啡文化中心地形象的塑造, 近年来, 城市咖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不仅咖啡馆遍布城市各处, 其文化周边产品如咖啡杯、纪念扣、星巴克限量版小熊等也受到各地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占据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一些咖啡馆与书店联合经营, 出售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和纪念品,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第一家星巴克的诞生地派克市场 (Pike Market) 是西雅图城市旅游的地标性场所, 派克市场始建于1907年, 今日已发展为包含200余家店铺的游览型商业街区, 鱼市场与第一家星巴克可以说是这里最为著名的两处景点, 除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之外, 更是带动了整个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上, 派克市场商户以鱼市场为中心沿海港呈线型分布, 其建筑风格突出农夫市场与西部异国情调的特色, 第一家星巴克在历史基础上只进行基本的景观修缮与维护, 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更通过对不同于其他连锁店铺标的传统标识的保持突出其历史地位与特点;在经营内容上, 派克市场既供应各种生鲜蔬菜, 也出售各种样式丰富的手工艺品, 无论是市场工作人员表演性质的定点叫卖, 还是星巴克咖啡制作的演示, 都充分契合市场的文化主题, 另有“鸭子船” (5) 可以游览整个西雅图市中心, 构成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到西雅图的观光游客一般会将派克市场作为短期游览和感受城市传统市民生活文化的一个必备内容, 从外地而来的学生与工作人员也常常把在第一家星巴克喝一杯正宗的咖啡作为转变成一个“西雅图人”的开端, 可以说, 咖啡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西雅图充当了城市文化“向导”的角色, 也成为了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6 结论与思考

对北京城茶馆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简单梳理, 使我们对于这种城市传统公共空间获得了一些更加具体、生动的印象。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公共空间依托城市文化而存在, 随着城市的发展, 其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茶馆是与北京城传统文化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公共空间, 北京城皇城文化的特点和市民悠闲、好交游的生活习惯促进了茶馆与茶文化在北京城中的兴旺, 随着近代城市社会状况的变化, 京城茶馆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今日商品经济背景下, 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为了城市经济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茶馆与茶文化也再次成为了北京城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热点。目前北京城茶馆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体来讲现代茶馆在文化底蕴与市民基础两个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可以作为旅游精品推出的茶馆还较少;马连道茶街作为依托茶文化发展的商业与文化街区, 已具备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并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 在其未来发展中, 应进一步注重文化宣传与国际影响的打造, 同时使内部产业的协调更加合理, 发挥集群效应, 使其真正成为京城和宣南文化与旅游中的品牌区域。

3.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 篇三

[编者按]

2012年8月2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在山东泰安举办。本届论坛以“文化引领服务,服务创造文化”为主题,继续沿着前两届论坛“前沿、理性、建设性”的思路,共同研讨“中国服务”发展的热点问题、核心问题、根本问题。会议期间诸位专家发表各自观点,本文对其中的精彩发言摘录刊登。

本届论坛登临泰山发布《“中国服务”泰山宣言》,宣言中提到中国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深刻转变,要将“中国服务”作为国家战略,建设成新的国家符号和国家品牌,与“中国制造”共同构成经济振兴和文化繁荣的两翼;应当充分认识服务业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积极应用现代理念、新兴技术;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强服务模式、服务业态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研讨;旅游业率先倡导、践行“中国服务”。

本届论坛由山东省旅游局、泰安市人民政府、首旅集团、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承办,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

在首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我曾经指出旅游业是最适宜、最可能、最应该创造出中国服务品牌的领域,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和观察,今天我依然坚信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看法与各位一起探讨。

一、旅游业对树立中国服务业品牌和形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是在中国制造国家品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服务的概念,这也意味着中国服务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拿得出手,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广为人知,必须有庞大的国际消费人群,而旅游恰恰具有这样的条件。一方面,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1.3亿人次,过夜旅游者达到575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外汇收入国家,通过不断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非旅游企业,都在与境外需求打交道的过程当中积累经验,为摸索“中国服务”模式及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与我国庞大入境旅游消费市场对应的,是迅速崛起的更为庞大的国民出境旅游市场。2011国内居民处境人数已经达到了702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占总出境人数的91.3%。

2012年上半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856万人次,从表面上看出境旅游不同于入境旅游,好像对中国服务形象和品牌的塑造作用不大,但是实际上,我国庞大的出入境消费人群,恰恰是推动中国服务走出国门,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除了首旅集团等旅游集团,还包括银联等金融服务机构,甚至也包括绿地等房地产企业,庞大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不仅推动中国旅游服务走出去,更多的带动中国服务走出去。只有真正的走出去的中国服务形象、国家品牌才能立得住。无论是出入境旅游,都已经并将继续在这一进程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旅游服务在服务业中有终极意义和创新引领地位

美国学家甘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中指出,第四次浪潮将把我们现代生活推向追求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人们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从事工作,好多现象会是以前社会的重演,人们有点像回到传统社会的味道,在更高的文明层次上重温昔日的田园乐趣。第四浪潮产业将在二十一世纪兴起,主要包括观光旅游、美食活动、体育娱乐活动以及度假类活动等等。

无独有偶,日本经济学家田河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将第三产业进一步细分为五种产业,他认为的第三产业是用手脚进行的体力服务,而在这个基础上,第四产业是靠智慧进行开发,靠体力加以保护的复合服务,第五产业是脑力提供的服务智慧服务,第六产业是使人们情绪舒畅的情绪服务,第七产业是使人们心安理得的宗教服务。其中的情绪服务就包括旅游、娱乐产、电影、绘画、戏剧等等。

甘哈曼的预言和新世纪的现实,使我们切实感受到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旅游业与人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更符合人民身心健康的需要,田河九更是将旅游纳入到第七产业宗教服务的第六产业情绪服务。从这个意义来分析旅游服务对于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福祉,具有终极意义。这一认识和判断,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旅游以及休闲产业,在国计民生当中的应对地位,对于实现不断改善人民福祉,让人们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生活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我国众多服务行业当中,旅游服务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很多创新具有引领价值。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旅游服务当中的星级饭店的标准,这个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已经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饭店星级标准已经广泛渗透到其他众多服务行业当中,现在无论是银行业、商贸业以及其他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星级服务的概念和星级服务的体系。此外目前日益受到各方关注的旅游房地产以及旅游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等等,也是来源于旅游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旅游服务已经很好,在实际中旅游服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比较突出,国家旅游局也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新时期旅游业的中心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行、游、住、食、购,加强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成果的同时,还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这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旅游服务的完善和提升离不开文化的引领

人们常说文化是人的灵魂,其实文化同样也是旅游服务的灵魂,独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服务,必须高度关注文化融合与解读,加深对文化的提炼与创新。

首先要以人为本。在旅游服务中最重要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演化进程的积淀与轨迹,这里面的核心就是人,服务的终极目标也是人,服务是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安逸。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人为本仍然是所有服务创新最根本的归一与最重要的源泉,服务的最高宗旨是以为人本,服务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

其次要善于挖掘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文化。将特色文化内化到旅游服务之中,成为旅游服务创新的符号,让这些创新的旅游服务,成为中国服务的重要载体和符号。比如说首旅集团段强董事长领先创新的安麓品牌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该品牌将悠久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强调中国人传统的好客本质以及和谐、优雅、绿色的环境与现代化结合,突出以建筑传承文化的理念,立志于让消费者可以最大限度享受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生活体验。

再者是学会从文化的视角对旅游服务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深化。旅游企业有必要用文化的眼光从服务哲学、服务模式、服务标准、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服务程序、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服务感知、服务品牌等众多角度,对旅游服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构筑起中国旅游服务的文化建构,以此引领中国旅游服务的良性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旅游树立中国服务形象和品牌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旅游服务在服务行业当中所具有的终极意义和创新引领地位,召唤和激励着中国旅游人为中国服务国家形象和国家品牌的崛起,多一份历史的担当,要求中国旅游人以文化引领旅游服务,并在旅游服务中不断丰富和创造中国服务文化。

4.旅游文化地产定位策划方案 篇四

一、项目基本经济指标

温泉度假区

总用地面积:250000㎡

总建筑面积:66200㎡

容积率:0.26

1)温泉度假区建筑面积:19500㎡(含地下)

2)天堂酒店建筑面积:36300㎡

3)养生中心建筑面积:10400㎡

二、项目定位

****旅游度假区,是烟台市集山、海、城、岛一体景观及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度假区融入东西方建筑元素,以现代建筑风格打造一个具有浓郁现代文明和传统宗教文化的原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呈现一处颐养神性的梦幻之城、自由养心的世外桃源。

度假区内汇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精髓,拥有佛教文化园、道教文化园和儒教文化园,将宗教文化的底蕴与大南山的灵秀完美结合。特色小镇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明相交融,带来地中海的浪漫和北欧小镇的悠闲;热带水族馆、动植物园以及主题公园,徜徉于大千世界的神秘,成为世界观赏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温泉度假区,于温润中静赏“林海雪原”之壮美。容纳天地精华,感受山海情怀。

1、温泉度假区

项目位于福临夼的优势位置,依山面阳,视野开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项目定位以庄园式中心酒店、主题酒店和文化会所为主,融入园艺、收藏等内容,汇聚部分企业、创意人群及精英人士。

该区域可分三到四个主题片区,借助地形的起伏和台地效果,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规划个性主题内容,以庄园的阔、独栋的精、双拼的雅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以现代简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点缀陶艺、石器等带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老物件”。

2、青青酒店或竹林酒店

鉴于气候因素和后期运营管理,本酒店拟整体设计、运作,可分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大型餐饮,特色餐饮,商务办公、会议及客房),面积12000平米左右,配套设备分体控制,降低季节性运营成本。酒店建议由高端连锁酒店或餐饮公司经营,由知名酒店管理公司顾问式全程运营。(参考城市度假酒店见下表)

3、温泉养生中心

以温泉养生为主题,打造烟台最高端的休闲度假养生中心。通过对烟台及省内几个洗浴中心的调查,该养生中心面积建议为1万㎡,设置恒温泳池(满足竞技要求)、桑拿区、单间及特色洗浴(啤酒浴、咖啡浴、红酒浴、茶浴等)、特色按摩(中式养生、泰式按摩、夏威夷罗米按摩)、自助餐厅、VIP包房及现代声光电休闲娱乐场所等。

4、特色小镇区

特色小镇位于景区的中心地段,是游览主线上的重要主题区。该区以欧洲小镇文化为载体、以西方浪漫悠闲为主线,配有教堂、玫瑰花园、主题餐厅、特色商店等,使游人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欧式地中海小镇风情和童话城堡般的别致韵味。

参考项目: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一期),重庆龙湖悠山郡,苏州高新区,青岛百通香溪庭院,北京西山美庐、红螺湖别墅,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北京798、宋庄艺术区等。

三、设计建议

1、温泉酒店户型设计建议

2、温泉养生中心建议

5.白洋淀文化苑项目旅游策划方案 篇五

“白洋淀文化苑”系安新县电力安装公司所属的旅游发展项目,原命名为白洋淀文化苑,园内包含康熙行宫、雁翎队纪念馆、芦花寨度假村等旅游设施,至2003年12月规划范围内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但由于前期未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项目设计等工作,在景区内项目的连贯性和景观方面需要部分提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提供部分景区项目设计以及市场启动阶段营销策划建议,本旅游策划项目将立足于园区内现有建筑,本着不拆除、不新建的原则,展开此项项目的策划。

本景区域是由多个景点组成,有康熙”圣福行宫”、沛恩寺、社火广场、芦荡迷宫、荷塘栈桥、钱屏景观、雁翎野战基地和芦花寨度假村等地,主题丰富而生动,富于文化内涵。呈现出复合文化的主题特色。根据以上的内容,要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内涵,“福文化”很好的起到了提升和凝聚的作用,无论是康熙行宫还是宗教寺院,不论是钱屏还是雁翎基地,都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而中国的福文化则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符合人们情感的诉求点。

福文化的内涵表现在景区的环境、景观、活动以及服务给游人带来的欢乐体验、休闲满足、赏心悦目、温馨祥和之中,同时,这种“福”不仅充分的体现在游玩之中,而且延伸到游客离开景区之后的生活之中,这里的“福”早已超越了物质的领域,上升到了心灵的空间,要真正的幸福,必须要懂得感激,珍惜现在,并不断超越,综上所述“白洋淀文化苑”的主题可以用“福文化和水文化”来做总体定位,以“白洋淀文化苑”作为景区的总冠名,以“白洋淀皇家行宫” 作为景区的副标题。“福文化”主题是一个以祈福为情感诉求点,而表现方式多样化的文化主题,是一种满足心理愉悦和消费享受的文化体验。

6.文化旅游策划项目的要素研究 篇六

华夏文化苑项目承担了填补威海市区旅游空白、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以科技产业兴旅、以佛教文化促旅的诸多责任,作为处于威海市近郊的综合型旅游开发地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针对于市场发展的功能分区和核心产品定位。巅峰智业认为,旅游策划项目区内虽然生态环境较好,但在休闲度假的理念基础和条件背景方面是无法与阳光、大海、沙滩、蓝天等海滨度假模式相抗衡的,所以在产品开发上必须突出差异理念和补充效应,发挥内陆度假旅游的特色,并从胶东半岛如火如荼的滨海度假旅游项目中寻找空白和缺陷部分,作为切入点,形成滨海和内陆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发展线路。

通过与其他三个功能区的有关发展理念相结合,将华夏集团产业转型、宗教区的福如东海、运动区的康体健身综合融入到度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打造出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度假旅游发展方向,充分显示了华夏集团服务于和谐社会、关心民生、促进国民健康事业的美好愿望。在此背景下,旅游策划项目组通过寻找与国家政策的结合点、与威海既有球市的空白点,定位“非标准高尔夫球场”是出奇制胜之道。非标高尔夫球场与国际标准的球场不尽相同,在各项数据标准、比赛规则、占地空间上都采取粗放型的体制,通过引进草种的简化、面积的节省、减少化肥喷量等节省成本,从而大大改善了环保,并且将一项在中国被异化的运动回归体育娱乐本身。可能发展成为威海旅游串线产品中的一个新的市场需求热点。

7.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篇七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 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 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 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 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 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 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 其制度也各不相同, 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 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 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 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 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 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 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 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婴堂 (孤儿院) 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 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二) 宗教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众多人文景观

世界上各种宗教的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 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 宗教种类齐全,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 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 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宗教团体3000多个, 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很多宗教场所有几大宗教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 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 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 在我国中原地区, 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 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 佛教根据派别不同, 地域不同, 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三) 宗教文化间接地影响旅游业及其他方面

宗教文化中的人物故事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传到千家万户。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讲述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 其中佛教文化深入人心, 同时也有一些风景名胜区, 如被誉为“孙大圣故里”的江苏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火焰山, 等等。另外一部以佛教为题材的电影《少林寺》影响更加巨大, 无论是武术爱好者还是旅游爱好者, 在影片播出之后更是大量来少林寺景区参观游览。宗教文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另外,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弘扬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新时期, 旅游者到宗教信仰浓郁的地区参观游览时必定要品尝该地区最具特色的饮食, 如新疆、宁夏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较多, 针对这一情况可安排到当地清真餐厅用餐, 感受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在五台山游览时, 游客也可以品尝斋饭。这就要求投资一些与当地宗教文化相适应的旅游饭店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软件投入, 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服务意识等。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一) 旅游业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式有神职人员的传教、宗教信徒的传教等, 而信徒们以朝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旅游活动是人们对物质、精神等追求提高的具体表现, 通过旅游过程能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增加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也包括对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的理解。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呼和浩特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大召为建成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 同时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记载了呼和浩特从建城到现在的沧桑巨变。来呼和浩特旅游的游客中几乎有95%以上的游客会选择到大召参观游览, 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 对于蒙古族所信仰的藏传佛教也有更深的了解, 对藏传佛教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菩萨顶、峨眉山的华严寺、九华山的天台寺等地, 每天都是游人如织、朝山进香, 有浓郁的宗教气氛。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成为穆斯林们向往的地方, 一千多年来, 这三大圣地成为他们崇拜、景仰和朝觐的首选地。教徒们以能来到麦加朝觐瞻仰为一生中最大幸事, 每年朝觐季节来到麦加的朝觐者有200多万人。

(二)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宗教政策及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落实, 许多宗教文物古迹得到修缮和恢复。一些寺庙道观的修缮和发展旅游业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地区的宗教活动也得以恢复, 许多古籍、文物古迹得到保护, 重现了昔日的风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在逐渐恢复历史原貌。梅日更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西30公里处, 始建于1677年。梅日更召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用蒙古语诵经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召庙。新中国成立初期, 梅日更召尚有5座殿堂, 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然而, 在“文化大革命”中, 殿堂、佛像、经书和法器均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 寺院经堂、僧舍得到修缮或重建, 传统的蒙古语诵经逐步恢复。现在, 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游客来到梅日更召, 都会这浓浓的宗教文化所吸引。梅日更召蒙古语诵经被列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宗教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 避免旅游产品单一, 开发体验性强的项目, 恢复重建历史上著名寺院

上世纪我国旅游业刚刚起步阶段, 百姓中流传着“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说法, 形象地指出了当时人文景观中大多以寺院为主, 游客每到一地必定安排参观寺庙, 使游客对于寺院并不感兴趣。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宗教活动场所都纳入旅游市场当中,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宗教文化旅游市场规划, 推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供游客参观。在旅游产品上不应以观光或求神拜佛为主, 应多开发一些参观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的旅游线路, 以游客为主体的参与性项目应该增加, 这样才能使游客真正了解宗教文化的内涵。对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且对当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寺院在原址上进行重修, 恢复其历史原貌, 继续开展宗教活动, 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继续新建一些寺院, 这样更有助于宗教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

(二) 避免宗教庸俗化及伪宗教的出现

宗教有严格的教规教义, 有各自的祀神体系, 这是一个宗教特征性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 一些宗教旅游寺庙的经营者不顾宗教的基本规定, 在寺庙中高价出售各种物品甚至出现了“高香” (价格昂贵) 。有的寺庙中聘请一些“高僧”以能预知未来为名, 为游客看相, 往往都会说其家中亲友有难, 必要请神保佑, 等等。既欺骗了消费者、败坏了游客的兴致, 也败坏了宗教的声誉。有些不法分子看到宗教旅游的高回报, 私自建庙造像, 假借开光物品, 高价销售, 牟取暴利。这些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宗教旅游场所应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旅游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 净化旅游市场。

(三) 加大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力度, 增加其宗教文化知识

导游员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其知识含量尤为重要。培训高水平的宗教旅游导游员, 使他们既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 又有专业的宗教知识素养。聘请专家及寺院高僧为导游员授课, 使他们真整了解宗教文化的内涵及本地区宗教的发展状况, 为地方经济服务, 提升本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

[2]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

[5]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2 (7) .

8.论旅游文化 篇八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再建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4)01-0016-011

2012年初,谢彦君发表《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一文,批判地评述了国内35部“旅游文化学”教材或著作的内容结构,指出学术界苦心经营的“旅游文化”学科到头来仍在“文化旅游资源”领域里徘徊[1]。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的旅游文化学是建构在教材和论文之上的,几乎每年都有新著或新论问世。例如2012年有两部新版本的旅游文化学教材面世:其一是沈祖祥的《旅游文化学》,主张将旅游文化视为一种独立的、已经形成的文化现象来分析,虽然跨学科地借鉴了组织学、发生学和历史学理论,但其内容偏重历史,结构依然是“三体说”的旧套[2];其二是谢春山的《旅游文化学》,创辟地从旅游文化的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实践观来组织全书,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旅游文化的不同面相,但该书架构的一大缺陷在于旅游文化内涵的模糊化[3]。谢彦君认为,教科书的知识是来自足够数量的专著的积累,而专著的积累又离不开更多数量的探索性学术论文的积累[4]。探索性研究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概念的更替、观点的创新、理论的建构或方法的引介等。就旅游文化研究来看,若无跨学科视野的襄助,单从旅游学的角度窥探旅游文化现象,难免误读旅游文化,奢谈探索性研究。文化人类学是一门以文化研究为旨趣的学科,它关注文化的多样性,有相当成熟的理论积淀和案例研究,对旅游文化研究有参照和启示价值。鉴于此,本文尝试在回溯国内外既往旅游文化研究之基础上,建构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文化观,并大致勾勒旅游文化的外延。

旅游文化研究述评

国内研究述评

在CNKI输入主题词“旅游文化”得到的搜索结果显示,从1986年到2013年4月9日止,共有相关论文2313篇,其中,1986~1989年17篇;1990~1999年277篇;2000~2009年1261篇;2010~2012年751篇;2013年7篇。撇开2013年不计,仅从数量上看,1986~2012年的26年间,旅游文化研究呈飞速递增之势。这种状态令人困惑胜于可喜,因为我们不清楚到底是缘自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还是旅游文化研究的低门槛。为此,本文从中挑选出与旅游文化直接相关的文章约250篇,逐一阅读,以摸索其研究的规律或特征。

20世纪80年代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文章17篇,其中还有几篇是报刊文章或著作节选。多数文章以界定或框限旅游文化为旨归,例如俞慈韵(1986)、晏亚仙(1987)、陈辽(1987)、魏小安(1987)、喻学才(1987)、窦石(1988)等,但最早对旅游文化下定义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1984)。今天看来,这些旅游文化定义的外延太过宽泛,与其他文化类型存在广面的叠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续研究埋下暗礁,导致研究者与旅游文化本质一再失之交臂。20世纪80年代亦见证了国内一种新研究取向的兴起,即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987年10月,首届“全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在安徽九华山召开,会议收到专著5部,论文37篇,主要探讨中国山水旅游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5]。其中,喻学才的《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是典型的对旅游文化历史的追溯[6]。会议无疑激发了旅游学界对中国历史上旅游文化的集体热情,此后在故纸堆里翻寻古人旅游态度、价值观、旅游行为、旅游文学、旅游名人等的研究虽谈不上洋洋大观,但亦绵延不息。

9.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策划案 篇九

一、建议的初衷及背景每年一届的四川国际熊猫节是四川省对外重点推广的旅游节庆之一,深得市场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所在的景区、市(州)的好评。前三届(2004年-2006年)四川国际熊猫节均在阿坝州举办,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九寨沟均设立会场。

“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在成都成功地举办过两次,这两次熊猫节在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全面展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巨大魅力,呼唤人们热爱、珍惜大自然,吸引四海宾客前来认识成都、了解成都起了比较重要作用。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赠港、赠澳、赠台大熊猫的相继启动:“美生”、“秋滨”、“龙滨”的相继回归,在国际和国内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大熊猫热。大熊猫品牌效应将在国际国内凸现,一个关于大熊猫主题的节日也越显必要。为更好地整合大熊猫品牌资源,联合所有大熊猫栖息地,特建议组织“成都国际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并建议在九寨、卧龙、雅安等大熊猫栖息地及海外拥有大熊猫的地区(城市)设立分会场,成都作为主会场,以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互动性。

二、熊猫节的目的举世界之力展国宝风采筑熊猫品牌

三、活动的意义整合大熊猫品牌资源,吸引全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及相关的生态旅游、野生动物保护的机构和单位参与、关注,促进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巩固成都在大熊猫方面的核心地位,扩大成都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坚挺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传播“快乐、健康、环保、科学、和谐”的大熊猫文化,展示和谐、富裕的成都民风。还将是成都乃至四川、中国西部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一次大阅兵!

四、活动组织机构(拟定)支持单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联合国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联盟(IUCN)世界旅游组织(WTO)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林业分院主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旅游局承办单位:成都市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大熊猫品牌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参与单位:雅安市旅游局阿坝州旅游局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美中环境基金会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香港海洋公园日本东京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雅虎()活动执行机构: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都江堰市遗产办都江堰市旅游局

五、活动形式(拟定)(一)活动启动

1、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召开第一次组委全体会议(境外的分会场单位通过网络参与会议);(2008年4月20日)

2、召开活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活动筹备情况,同期开通大熊猫官网,开通相关频道,启动系列“大熊猫奖”网络评选活动(境外的分会场单位通过网络参与会议);(2008年4月25日)(二)活动执行(2008年6月6日-6月13日)

1、开幕式(主会场、各分会场网络互动)

2、旅游线路产品推荐及洽谈会;

3、旅游纪念品展览展示及文化旅游纪念品熊猫奖评选、颁奖;

4、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论坛及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贡献成就奖评选、颁奖(金熊猫奖);

5、“助威奥运、和谐世界”大签名暨和谐之旅万里行。

六、活动费用预估活动需要政府支持解决费用即启动费用300万元左右,其余不足部分通过市场运作完成(具体费用组成见分案)。

二00七年十一月“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执行分案(核心活动)之一——旅游纪念品展览展示及文化旅游纪念品熊猫奖评选、颁奖目录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

三、活动表现形式

四、活动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

一、活动背景及特点介绍(1.1)活动背景介绍将于熊猫节期间举行的旅游纪念品展览展示及文化旅游纪念品熊猫奖评选、颁奖活动,是一次以大熊猫名义邀请全球旅游纪念品、工艺礼品汇集的活动,是一次大规模地展示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销售成果的平台和交流的平台。

(1.2)活动特点A、活动范围广、规模大:

目前在国内举办的有关旅游纪念品的展会展也不少,但大都只是侧重于生产、销售或研发等某一领域,很少能同时兼顾研发、生产和销售多方利益,本次活动邀请的面涉及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范围涉及国内和海外。

B、活动层次高:

活动拟邀请的机构(商家)均为同行业的领袖级机构(商家),邀请的个人也都为行业的专家、权威。

C、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活动将采取网上的在线展示和活动期间的线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的内容包括涉旅纪念品的研发、销售、生产等方面的图片、文字和视频。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2.1活动(拟)邀请嘉宾国内——亚洲最大的礼品生产商联创实业总经理邓定文(已联系)国内最大的琉璃礼品制造企业博之源精品董事长王亮标(已联系)国内最大的表类生产企业之一瑞朗表业总经理(已联系)国内最大的水晶类礼品生产企业之一宜雅礼品公司(已联系)国内知名的卡通礼品营运商(QQ形象推广机构)东利行总经理马良宣(已联系)中国工艺礼品商会领导(拟请)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领导(拟请)中国华侨城娱乐公司领导(拟请)中国旅游协会领导(拟请)中国5A景区领导(拟请长城、故宫、张家界、黄山、峨眉山、九寨沟等景区领导)海外——迪斯尼娱乐公司高管(拟请)美国蓝马柯娱乐公司高管(拟请)美国好莱坞知名娱乐公司高管(拟请)WWF官员世界旅游组织/协会官员2.2活动规模介绍活动将邀请200家国内知名纪念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200家海外知名纪念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海内外知名财团领袖、营销界知名学者和专家、工艺美术和设计专家、传媒机构代表。

三、活动表现形式

(一)网络在线展示;

(二)网络在线评选;

(三)专家评选;

(四)熊猫节期间会场展示;

(五)熊猫节期间的颁奖和成果推广。

四、活动控制整个活动由国际熊猫节组委会总体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拟定)

(一)2008年4月以国际熊猫节组委会(各组、承办单位会签)名义发送邀请函,同期启动“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纪念品频道;

(二)2008年4月-2008年5月,网上在线展示、评选我最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三)2008年6月,将网络评选的优秀旅游纪念品资料发送至各专业机构、专家评比;

(四)2008年6月汇总评比结果,邀请企业至熊猫节会场做成果展示、颁奖,同时网络直播。

六、活动费用活动费用支出包括专家、专业机构的咨询和接待费用50万元左右;活动的启动、宣传(网络可以通过资源置换方式抵消费用)和会场布置(通过活动赞助方式解决费用)等150万元左右。活动实际需要费用50万元左右。

“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执行(核心活动)分案之二:

——生态旅游线路产品推荐会暨最令人向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评选目录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

三、活动表现形式

四、活动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

六、活动费用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一)活动背景最有价值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为旅行商、旅行者所期待。全世界最具价值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科考、度假)需要最权威的机构推荐和最广泛的民众认可。

将于熊猫节期间举行的“生态旅游线路产品推荐会”活动,是一次大规模地展示生态旅游打造成果的平台和交流、交易的平台。

(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活动将采取网上的在线展示和活动期间的线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的内容包括目的地规划成果、销售、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图片、文字和视频。

二、活动规模规格介绍拟邀请参与活动的单位数量:美洲地区(旅游目的地10家、旅行商10家);欧洲地区(旅游目的地20家、旅行商10家);澳洲(旅游目的地5家、旅行商5家);非洲(旅游目的地10家、旅行商10家);亚洲(不含大中华区,旅游目的地20家、旅行商10家);中国(旅游目的地20家、旅行商20家)

三、活动表现形式

(一)网络在线展示;

(二)网络在线评选;

(三)专家评选;

(四)熊猫节期间会场展示、洽谈交易;

(五)熊猫节期间的颁奖和成果推广。

四、活动控制整个活动由国际熊猫节组委会总体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拟定)

(一)2008年4月以国际熊猫节组委会(各组、承办单位会签)名义发送邀请函,同期启动“最值得期待、最可持续旅游目的地”网络频道;

(二)2008年4月-2008年5月,网上在线展示、评选我最期待的旅游目的地;

(三)2008年6月,将网络评选的优秀生态旅游目的地资料发送至各专业机构、专家评比;

(四)2008年6月汇总评比结果,邀请旅游目的地至熊猫节会场做成果展示、交易,同时网络直播。

六、活动费用活动费用支出包括专家、专业机构的咨询和接待费用50万元左右;活动的启动、宣传(网络可以通过资源置换方式抵消费用)和会场布置(通过活动赞助方式解决费用)等150万元左右。活动实际需要费用50万元左右。“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执行(核心活动)分案之三: ——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论坛暨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贡献成就奖评选、颁奖(金熊猫奖)目录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

三、活动表现形式

四、活动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一)活动背景“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为人们所推崇。

特别是“生态旅游”一直以来说法很多,但总体缺少一个专门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标准,一个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认知度的评价系统呼之欲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以大熊猫(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性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志性动物)名义邀请、联合众多国际性权威机构(WWF、美中环境基金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生态旅游成果(保护成果、可持续开发成果)展示平台和评价标准越显重要!(二)活动特点

1、活动意义重大本次活动的举行标志着生态旅游从此有了专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推进环境保护、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活动广泛、层次高雅活动将充分联合国际权威的研究院校、民间组织、政府机构和知名的生态旅游组织机构,邀请国际知名的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旅游与建设专家参与,形成最广泛、最规模、最权威的参与和评审。

3、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延续性活动将通过权威、公正的评价平台,为各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提供一个平等的评价和表彰机会,为致力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机构提供一个努力和进步的机会。每年一次,延续评价。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

(一)活动嘉宾(拟定)WWF总部高级官员及指派专家(已联系)美中环境基金会主席及指派专家(已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及指派专家(待确认)世界旅游组织(WTO)秘书长弗朗加利及指派专家(拟定)国际环境保护专家、旅游专家、科研、院校专家20名(拟定)政要10名(拟定)

(二)活动规格(拟定)国际知名自然保护区50家(国内10家)国际知名国家公园30家(国内5家)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区80家(国内10家)知名科研/院校机构20家(国内5家)

三、活动表现形式

(一)网络在线展示;

(二)网络在线评选;

(三)专家提名、评选;

(四)熊猫节期间会场推荐、展示;

(五)熊猫节期间的颁奖和成果推广

四、活动控制由国际熊猫节组委会总体控制,以WWF、美中环境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WTO)等机构联合授牌表彰评选的生态旅游金熊猫奖。

五、活动的执行(拟定)

(一)2008年4月以国际熊猫节组委会(各组、承办单位会签)名义发送邀请函,同期启动“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网络及提名活动;

(二)2008年4月-2008年5月,网上在线展示、评选我最喜爱的生态旅游景区;

(三)2008年6月,将网络评选的优秀生态旅游景区资料发送至各专业机构、专家评比;

(四)2008年6月汇总评比结果,邀请企业至熊猫节会场做成果推荐、展示和现场投票、颁奖,同时网络直播。

六、活动费用活动费用支出包括专家、专业机构的咨询和接待费用50万元左右;活动的启动、宣传(网络可以通过资源置换方式抵消费用)和会场布置(通过活动赞助方式解决费用)等150万元左右。活动实际需要费用50万元左右。

“成都国际熊猫文化旅游节”执行分案(核心活动)之四:

——“助威奥运、和谐世界”大签名暨和谐之旅万里行目录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

二、活动嘉宾及规模规格介绍

三、活动表现形式

四、活动控制

五、活动的执行

一、活动的背景及特点08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举办年,借势和助威奥运对国际熊猫节显得尤为必要。配合人文、科技、环保等奥运主题也是相得益彰!

二、操作原则从奥运自身的公益形象出发,并结合整个活动的宗旨和主题,计划本着如下原则对活动进行创意操作:

1、全民参与性强、关注度高。

2、规模大、时间长、覆盖面广。

3、可供宣传的题材多。

4、影响深入而广泛。这些原则,也是这次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的根本所在,使奥运品牌的“人文之光”从始至终闪耀的具体体现。

三、操作构架我们的万里行活动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意义就是:签名形式的多样性,将代表各种参与人群,有着不同的特殊意义。

所以,在万里行成功结束时,用来签名的丝绸将具有极大的宣传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作为世界人民的“世界心愿”赠送给奥组委作为永久性纪念。换言之,就是我们万里行活动成功的落地生根了。

为了使整个活动顺利实施,我们将以世界各地的体育馆或自然保护区、城市和地区为依托,选取21个城市或地区(代表着21世纪),寓示着“新世纪的和谐”。

鉴于时间太紧,建议最好通过网络签名与线下签名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城市建议:

成都-北京-雅典-美国-洛杉矶-亚特兰大-伦敦-斯德哥尔摩-比利时安特卫普-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柏林-慕尼黑-芬兰赫尔辛基-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罗马-东京-墨西哥-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莫斯科-汉城-巴塞罗那-北京-成都运作支持:争取国务院新闻办、奥组委、外事部门支持;全球奥运会承办城市所在地政府、使(领)馆、全球各地的华人组织支持

四、《世界和谐宣言》签名方阵签名系列活动,是整个大签名的最主要花絮,而将签名尽可能的生动,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是我们创意的重心所在,为此,我们精心的设计了如下板块:

(1)政府官员板块《世界和谐宣言》大签名活动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沿途各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也要为他们单独提供一个板块,邀请他们题辞,为和谐事业挥毫泼墨。

这一板块,建议采用毛笔签名或寄语,同时,在他们签名时,一定要赠送相应的奥运礼品或纪念品。

(2)大统一板块中国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全民族关注的焦点,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之后,台湾的回归问题不仅列入了国家的时间表,也列入了人民心中的时间表,所以,这一个重大的焦点——全民族统一,一定要在我们的大签名中有所体现,也就是我们的大统一板块。这三地群众的签名,考虑到有较大难度,所以,可以在北京邀请相应机构的代表签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3)中国56个民族特色寄语板块中国的民族众多,其特殊文化和习俗也是世界人民的兴趣所在,所以,在少数民族众多的城市,专门对他们发起一个56个民族大签名活动,必将极具宣传意义。

在56个民族中,如果有遗漏的,可以到中央民族大学进行补签。

(4)企业集团板块这次《世界和谐宣言》全国大签名活动,也是整个赞助企业的重大举措,应该首先在企业内部造成声势,所以,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都要在丝绸上签名,这样,在最后的庆功活动中,将有企业可资宣传的具体体现。同时,还可以针对赞助企业的非竞争行业邀请其它企业参与。

(5)体育冠军板块随着第29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熊熊圣火即将在华夏大地燃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事实不容置疑,具体的体现形式,便是那些体育冠军了,所以,他们的呼声对于传递我们和谐的心声也是一种力量。于是,团结起这些奥运冠军,共同为世界和谐寄语,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活动。

(6)希望工程板块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我们要让社会上的每一个困难的,需要受到帮助的人都能够受到照顾和关怀。特别是对寄予希望的孩子和我们的大学生就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的企业和有能力的个人,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参与。因为贫富差距不是我们的和谐社会所应该存在的。因此,将这种情况作为一个突破点,让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也参与大签名活动,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希望工程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然而,贫困大学生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由于受到贫穷的困扰,而使他们学业受到影响,这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们企业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次万里行中,现场资助一些优秀大学生,这样,他们的签名就具有了这部分群体的代表性,此举即可提高活动人文关怀,体现一种“安得广厦千万家,庇护天下寒士尽欢颜”的人文情怀。

这一部分签名板块,是我们工作上的重点,也是宣传的最大亮点之一。(7)科学家及院士板块科学家及院士,是高科技的代言人,他们的贡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强有力的支持,这一板块,将以各地科研机构、院校为主进行签名。

(8)环保工作者板块“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主题。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型的社会是我们的最终发展目标。因此这一板块,很大程度上将由广大的环保工人来实现,有了他们的奉献,才能保证我们既有绿水青山又能有金山银山。

(9)国旗班卫士板块北京的国旗班卫士,是中国最直接的形象代言人,他们每天看似简单的升降旗活动,对于全民族来讲,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已成为了各国元首美好记忆,所以,他们的签名,对于我们完善整个签名活动的重要意义,可想而知。

另一个意义,则是通过国旗卫士的签名,带动人民解放军将领、战士、英雄等来签名寄语。这一点对于宣传“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也是很有意义的。

(10)文娱工作者板块文艺演出团队是这次大签名的宣传武器之一,演出要争取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共同来搞,这样,在组织过程当中,就可以借势吸引当地众多的文艺爱好者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即宣传了企业品牌,又为签名提供了人数支持。

(11)“全家福”板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大签名,是体现和谐亲善的活动形象,可以以发放儿童玩具的形式,招徕家长们一起签名。

其中,这个板块的签名要体现出家庭的特色,所以,可以用儿童的脚丫或手印作为签名,大人则把名字签在里面,以突出家庭的和合亲情。这个板块的签名,可以在家长心中建立起企业品牌人性化的形象,对销售方面也会有一定的促进。

通过这11大板块的签名,整块丝绸将满载中国人民和世界友好人士的期望,在奥运会现场展示,全国大签名活动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意义最深的签名活动,其本身的巨大影响和收藏价值自然无法估量。

五、签名丝绸的创意为了使签名内容更加丰富,并使丝绸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总的创意如下:

以下方案都单匹长21米的丝绸连接而成。

总长1:191米,象征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总长2:

5000米,象征中国5000年文化。宽1:2.1米,象征21世纪。

宽2:2.9米,象征第29届奥运会。

丝绸图案:丝绸底衬世界和谐标识和大熊猫。丝绸分配:开头部分为《世界和谐宣言》,随后部分丝绸按各签名板块所需长度分配。

上一篇:销售助理总结下一篇:我认识的新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