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因素

2024-08-01

社会和谐因素(共13篇)

1.社会和谐因素 篇一

“和为贵”,“和气生财”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礼记〉里面〈中庸〉的一篇对“和”的结实非常好,它是这么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这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今天,我们提倡“构件和谐社会”,那么,今天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28个字来概括:民主法制,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前20个字阐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后面的8个字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口起来,和谐社会无非就是这两大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内外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内部和谐了,而且外部也和谐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荡”容易和谐,“常戚戚”不容易和谐,无知则难理解人;不理解就难谅解,不谅解便谈不上化解。和谐社会需要包容,需要团结友爱!同样,稳定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但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抹杀矛盾,更不是死水一潭!我们所要构件的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敢于结实矛盾,善于话界矛盾的和谐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活,我们的和谐社会才会生气勃勃,才能有所作用。

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类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而二,二而一。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要顺从自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做斗争。人类不应该做自然界的奴隶,一味的听命于自然还要抗洪干什么?一味的听命于自然界,还要消灭蚊蝇做什么?鸟类无所谓“益鸟”,“害鸟”,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益鸟”“害鸟”之分。自然界辨证发长的人类也应该辨证的看待自然界。人类的自然界的正确态度:一要保护,二要战胜。保护其有益于人类的一面是和谐,战胜其有害于人类的另一面也是和谐。

南立车村是武强县有名的小康村,但也有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为此,近两年来村党支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搞起了荒山种植,不但当地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村民的种植收入也明显提高,全村人心安定,团结融洽,一片详和的景象!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构件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的社会,是行为规范有序的社会,是社会运筹科学得当的社会。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开足马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一个四海生平,万马碰疼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变成光辉的现在!

2.社会和谐因素 篇二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3.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三

我国传统非常重视家庭和谐。尧舜时期,要求“九族和睦”、“慎徽五典”。[1] 《周易》“家人”卦云:“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周成王告诫民众“尔室不睦,尔惟和哉”[2],要求“室家之壶”[3]。家庭中父母、儿女、兄弟、夫妻,一家子捆在一起,团结一致,相亲相爱。这是由于家庭的和睦是国家、社会和睦的前提。

先贤之所以重家庭的和谐,探索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国与家是血肉相连的。从历史的渊源看,家庭的起源早于国家。《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孟子说:“国之本在家”[4]。《礼记·大学》亦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又说:“家齐而后国治”。早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在无君无国的时候,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就出现了。郭沫若先生说:“原始社会所谓‘狉獉时代’,与木石居,与豕鹿游,没有现代社会的那种组织。其后渐渐离开兽域,才有家庭的出现……由家庭发展到家庭组织,居住才有一定。……由家庭人口的繁殖,扩大范围,遂转变到大的氏族。”[5]后由多个氏族,建立了国家。我们所说的国家,先国后家,是从大义而言;若从渊源讲,应是先家后国,称“家国”。”故有“国是扩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易·家人·彖》云:“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为君,家则是国了。

其次,由于国家是千万个家庭组成,那么国家的利益当与绝大多数家庭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维护家庭利益。而每个家庭拥戴、维护国家利益则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一家庭,无法抗拒。国家当组织力量,帮助这些受灾的家庭抗灾救灾。同样,当国家受到外族入侵时,家庭应义不容辞地支持,并积极参与抗击外族侵略,这则是保家卫国,或爱国爱家。儒家提出的“仁政”、“仁民”、“亲民”理论,既是维护国家统治、国家利益,也是维护老百姓个人及家庭利益。故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遵循,老百姓也乐意接受。

第三,重家庭和谐,主要是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在家庭中,有浓浓的亲情,能互相关爱,易于养成对他人的关爱、宽容、诚实、谦虚等优秀品德,也易于克制私欲的膨胀。这些优秀品德的养成,不是靠外在压力,也不需办学习班,而是靠自律,靠与家人朝夕相处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形成一种心理习惯。一个人,他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管是做官,或是做老百姓,在与人交往中,都需要这些优秀品德。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泰勒先生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会上致词》中所说:“孔子推崇家庭和建立一个美满家庭所需要的互爱互尊。家庭单位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的。同样,这种关系的纽带也存在朋友之间,乃至于存在一国的领袖与该国的公民之间,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互爱、互尊和克己。而我们的世界急切地需要这些。”[6]

如何搞好家庭和谐,这不是一句两句口号可以实现。它是经过数百代,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严格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而实现的。这就是“五常”或“五伦”。“五常”的提出,早在尧舜时期。据《尚书·尧典》载,舜要求家庭要“慎徽五典”。“五典”即“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又任命契为教化的官,负责教化老百姓懂得“五常”。看出尧舜时期,已开始懂得国家的治理,把家庭的和谐放在首位,规定作父、母、兄、弟、子应尽的责任。战国时期,孟子承继了这个观点,对“五常”作了新的解说,主要内容虽然未变,但范围由家庭扩大到社会了。《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显看出,孟子把家庭的“五常”(或“五伦”)扩大到社会的“五伦”(或“五常”)。“五伦”,要求自己在家庭的某个位置,就要担当某种责任,这也许叫“岗位责任制”吧:作父母的要爱护子女,作儿女的要爱敬父母;作国君的要走正道,作臣下的要忠;作丈夫的要义,挑起家庭的重担,作妻子的要顺,作好助手;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妹,作弟妹的要尊敬兄长;朋友之间交往,要有诚信。家庭之中,互爱互敬,团结和谐,克制私心,各尽义务,各作奉献。

传统道德“五常”之中,尤重孝德的培养。从历史的渊源看,孝德的产生极其久远。在史前的母系社会中,人们特别爱敬自己的母亲,便有孝的现象产生;在知母也知其父的时期便开始爱敬自己的父母,孝的观念开始形成。尧舜时期,先哲已能用它来培养爱心,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尚书·伊训》记载,殷商时期,伊尹定下国策:“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所谓“亲”,主要是父母。对父母的爱,特称为孝。西周时期,则把它作为社会公德来培养,在选拔官吏、判断人是否善恶时,都把是否孝作为首要条件。[7]这类史料在先秦典籍中,大量保存着。

成王时的乐歌《诗经·大雅·既醉》篇的末章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诗中所言,孝子的美德代代相传,它使每个家庭捆在一起,达到和睦、团结,再将此推及天下(全国),则使千万个家庭和睦,团结。《孝经》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均是这种逻辑的推演:以孝为核心,从纵的方面团结家庭、家族,从横的方面,推广社会,达到天下和谐。《大雅·卷阿》云:“有凭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西周把孝作为治国理论的凭借,依据,作为诸种品德养成的根本。以后,孔子教育学生,第一个内容就是孝悌。孟子提倡仁义,而仁义的根本则是孝悌。《孟子·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义,从兄是也”;又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他如礼、智、信、乐等,均是围绕着仁义展开,而仁义的发端是事父、从兄,即家庭中的孝悌。易言之,我国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均是从家庭孝悌中来,故钱穆先生说:“中国的社会伦理,乃奠基于家庭,而家庭的伦理,则奠基于个人内心自然之孝悌。”[8]这是基于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各种美德的培养,均离不开爱敬,而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是人性中最为真诚的部分。父母生育养育子女,是无私的,并乐意付出艰辛;要求子女孝,报答生育、养育之恩也是天经地义的。故历代重孝,把它看作“至德”而顶礼膜拜。它不仅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伦理忠信的源泉。忠孝,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两大支柱。五常之中,占据第一、二的位置,称为“君父大义。”若从大义讲,先君后父,先国后家;若从渊源讲,先家后国,孝为忠之本。于是儒家经典就有“以孝事君则忠”、“人臣孝,则事君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这也是历代帝王要在孝子中寻找忠臣的根本原因。

今天,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提高,已进入小康的大门,这是事实。可是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中,传统美德却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可以不养活父母,抛妻弃子女,兄弟反目,甚至杀害亲人,走向犯罪。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这类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不爱的人,绝不可能爱朋友、爱他人,也绝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现在不少犯罪,是因家庭而起;而家庭的和谐,则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素质。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重视传统家庭的和谐,无疑对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注释:

[1]《尚书·尧典》。

[2]《尚书·多方》。

[3]《诗经·大雅·既醉》。

[4]《孟子·离娄上》。

[5]郭沫若:《论古代社会》第404页。

[6]《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论文集》,第5页。

[7][8]《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88页。

4.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四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

作 者:陈世联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认同 多元文化 文化和谐 社会和谐

5.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篇五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只有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和谐

和谐与矛盾是哲学的一对范畴,因此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也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斗争。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社会和谐就是要使整个社会系统达到全面的和谐,而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社会内部诸矛盾的融洽整合和协调发展。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因此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党十八大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深刻内涵,还要进一步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统一于社会这个总体中。

首先,社会矛盾包含着社会和谐的因素。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推动事物发展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所以社会矛盾包含社会和谐。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其次,社会矛盾是绝对的,社会和谐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社会矛盾也是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并且每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社会矛盾。即使旧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暂时地解决,还会有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因此说,社会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社会和谐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要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

成新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总是遵循着和谐-矛盾-新和谐-新矛盾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任务是推翻反动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阶级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再次,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大学研究生毕业,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自焚抗议并身亡。这在激起人民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人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并演变为持续骚乱。突尼斯的革命火焰延烧到埃及,由于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也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开罗发生了最严重的流血冲突,社会动荡。除了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和北非多国相继爆发了抗议活动,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所引发的不稳定、不和谐。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安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等,就是因为在建设道路上正确处理好了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基础。现阶段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每当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人们就开始向往社会和谐。于是社会力量中的积极因素就会同阻碍社会和谐的因素进行斗争,当这些社会积极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时候,积极力量就会战胜腐朽势力,创造出理想的和谐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加深,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要解放全中国人民和维护国家稳定,与一些顽固的封建势力、阻碍中国进步的外国势力进行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最终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主共和。尽管不同的社会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和谐内容,但是社会和谐是必然的。不论社会矛盾怎样复杂,怎样层出不穷,最终还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呈现出越来越尖锐和错综复杂的特点,利益冲突不断增强。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的社会矛盾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保证社会民主和公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

[3]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国梦的根本就是共享,所以在改革深化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开展分配改革,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非对抗性的方式解决矛盾,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换为对抗性矛盾,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只有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十八大报告.北京,2012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和谐演讲稿: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篇六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肩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这是一篇和谐演讲稿,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财经系的闫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希望之美.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一种协调之美,统筹之美,科学之美.社会整体的和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学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大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社会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长处`,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如春天里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同学们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运动会上一展矫健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书画展上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科技文化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肩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和谐校园吧!

7.构建和谐校园的两大因素 篇七

一、建设和谐高效的教师队伍

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组织间和谐、教师间和谐、学生间和谐、师生间和谐、学校与外界间和谐等,其中教师和谐、学生和谐、师生和谐是核心和关键,而创建高效和谐的教师队伍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现整个教育和谐的基石。要建设和谐高效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全面把握和谐高效教师队伍战斗力形成的内外因素;其次是制定和谐高效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是运用好和谐高效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1. 全面把握和谐高效教师队伍战斗力的内外因素。

团队的意义在于是一个精神的、实践的综合体,它能使组织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发挥出的巨大能量使组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团队就是防止组织衰败,不断实现变革的内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教师团队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团队和谐性和战斗力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外部因素。和谐的学生教育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共进,教师团队从事着学校教育的重任,肩负着沟通家庭教育和力所能及的从事社会教育的协调工作,其工作绩效受到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影响和谐教师团队战斗力的外部因素首先是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国家的课程制度、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等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所形成的政策的支撑力。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等具体行为不仅受到学校、教师团队内部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国家课程相关因素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教师团队的战斗方向和一些具体的战斗行为。其次,与教师团队相联系的学生家庭和社区教育环境、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将对教师团队战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2)内部因素。事物的发展内因是根本,因此影响教师团队战斗力的因素来自其内部。具体来说,就是:共同目标的凝聚力、团队成员的素质、科学的内部分工和管理、适当的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团队精神、团队成员的培训。学校目标往往表现为在各层次教师团队目标的整合,各个教师团队的目标又以学校目标为统领。在学校目标指引下的具体目标的提出,能给全团队教师一把尺子、一种标高,反映大家的共同追求,让全体寻求到发展的共同点,形成共识、产生共振、达到共鸣,形成目标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教育的目的才能体现其存在的真实价值,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去追求目标,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教师团队和谐化和战斗力的最大化。

2. 制定和谐高效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团队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为本、以德为本的“三本”原则,以及专业化、培训校本化、信息化的“三化”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所普遍认同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以德为本、师德优先原则。“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思想,他以“爱满天下”的博爱思想和伟大情怀迎着中国民主革命的风雨在教育战线上不断探索,作出了卓越贡献,用毕生的精力实践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誓言。

3. 运用好和谐高效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一个学校为了达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必须建设一支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首先应明确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的标志应当是:师德高尚、志存高远;目标科学、统一明确;团结协作、和谐共进;信息畅通、运转高效;公正公平、良性竞争。

那么,怎样打造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呢?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和目标要求,结合目前的教职工队伍状况,从教师测评与选拔、聘用,教师职业发展计划,教师薪金报酬等激励系统,教师团队冲突与处理等方面制定出学校长远和近期的团队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以及相应的实施机构,开展教师团队建设,实现学校教师团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其中重点是选人把住进口关,培训人把住发展关,用人与协调产生战斗力和留人巩固人才成果。

二、让教育回归原点,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教育的原点是人——学生,教育应回归其原点, 从“学生”出发。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的今天,和谐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和青睐。

1. 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首先,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外部环境。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和谐教育首先要求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的良好条件与氛围,以形成学生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振。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范例。如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说明了古人对外部环境的重视。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习以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相同资质的孩童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也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现代教育理念, 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不良的教育环境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更在于教育效果的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其次,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内部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模式必然要创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态,既要为学生准备一个整洁安静、窗明几净的自然环境,以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更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良的校风、纯正的班风、浓厚的学风,通过雕塑、板报、广播等一系列的方法和形式构建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文环境,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学生的和谐发展教育内部环境很重要,个体的情感文明品质、思想道德建设很重要。

2. 和谐教育评价的思考。

和,必是多成分的合与和;谐,则是融洽相合,协调而合;和与合就是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有力手段。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就是和谐发展。学校要求教师评价学生要从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认知与人格的和谐发展、思维与操作能力的和谐发展、直觉与逻辑的和谐发展这四个方面来考虑。教研组评价课堂教学必须“以学论教”,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强调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要看教师能否依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知识类型,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能否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如何。课堂教学是有特定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无论怎样的教学过程观,有效性都可以说是教学的生命。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8.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篇八

深化平安创建。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切实落实平安创建各项措施。提高平安创建工作质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一是健全大调解机制。重抓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全覆盖;重抓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纪调对接,拓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渠道;重抓调解工作的排查研判、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处理和检查督办工作,规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重抓调解队伍教育培训,培养一批调解专家、调解能手,确保矛盾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以上,确保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二是完善大防控体系。策应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外来流窜作案增多,犯罪的智能化、暴力化、动态化加剧的趋势,努力适度超前。积极应对。三是加快推进科技防范建设。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快乡镇、道路治安卡口、重点单位、公共复杂场所、居民居住区技防建设,在所有镇均已建成治安监控中心的基础上,努力使全县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单位、大型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技防设施安装率达100%。四是加强社会面巡防控制。建强县城区巡防大队,组建镇巡防中队,用活护村队,发动各界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县、镇、村三级治安联防网络。继续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增强治安防控快速反应和实战打击能力,稳准狠地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让本地犯罪分子不敢作案。外来流窜犯罪分子不敢来洪泽,来洪泽犯罪也逃脱不了打击。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突出抓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消防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管理,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信访机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一是完善渠道畅通机制。在巩固县长热线、矛盾调处中心接访等信访渠道的基础上,把县四套班子各位领导和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同时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定期开展联合大接访活动,确保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通畅,问题化解及时到位。二是健全排查预警机制。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对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快构建县、镇、村、组、户五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和密度。密切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信访行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员、重点问题,超前做好化解、处理、稳控工作。三是落实包案处理机制。严格执行信访会办制度和查办督办制度,健全重点人头、重点信访问题包问题调查、包解决处理、包教育转化、包稳控处理、包依法处置“五包”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四是建立信访救助机制。设立信访专项财政救助资金,重点用于信访弱势群体解困援助。为有困难的信访老户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帮扶,引导信访老户停访息访、创业致富。五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并执行信访保证金制度、定期通报、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信访效能监察,加大对越级集访、赴京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特殊时期重点人头稳控的考核,对出现重大信访问题的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完善后备干部在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制度。将成绩突出者优先向组织部门推荐,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信访、关心信访、支持信访的良好局面。

加强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围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大重点,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抓好普法宣传。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镇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青少年学生等五大重点群体的学法用法守法,带动和推动全社会学法知法、依法办事。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更加有效、更加简便易行的评议考核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向社会承诺,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放心”活动,加强对公开承诺的跟踪检查。确保做到执法权力阳光运行,公开透明。三是推动司法公正。认真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展年度执法质量综合考核。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增强社会效果。四是兴办法治实事。围绕民生帮扶,每年兴办一批法治实事,着力解决好上学贵、看病难、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安全、企业环保、征地拆迁、游戏网吧监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逐步放宽法律援助条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确保符合条件的特定困难群体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帮助弱势群体维护法定权益和公平正义。

(作者系中共洪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9.诚信与社会和谐 篇九

FIU11-07班(酒店管理)

李小岛

学号20110270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所谓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中不规范操作等诚信缺失现象,必然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的出现,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诚信建设的警钟。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诚信缺乏。社会缺乏诚信如同蛀虫正在啃噬和谐社会之根基。

前段时间,网上有段视频被疯狂点播转载,视频中显示10月下午5点半左右,在佛山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只有两岁多的小女孩悦悦,在市场玩耍,突然被一辆面包车撞到碾压过后,又遭到一辆货车的碾压,18位路人漠然走过,没有一人施救,最后还是被一位捡破烂的阿姨跑到路中心把小女孩抱起,并向四周求救,整个视频看完着实令人心寒。

“小悦悦”事件报道以后,网上对这18个路人一片谴责声,批评他们对生命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已经缺失。透过这个事件,笔者反思为什么这18个人当时会对小悦悦被连续碾压会视而不见,不愿意采取任何施救措施,除了“旁观者”: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场,别人不救我也不救在作祟外,从根源来看还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使然。

诚信不仅是道德的体现,更是为人之标准,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缺失诚信,就会使自我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个人也难于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断和评价。个人的发展如果受限了,那和谐社会的建设便会缺少动力和基础。

诚信是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却不能弥补道德的不足。能力很重要,但是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将勤补拙。而诚信不足,必将无立足之地,再出色也于事无补。做任何事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只有诚信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有正常的交往,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社会和平与发展,使人类永恒的主题得以进步,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础,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优劣的标准之一。一个诚信的人,必定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使用一些不良手段去危害他人,必定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10.和谐图书馆的因素构成 篇十

关键词:和谐;图书馆;因素构成

作为人书汇合、传承文化知识的图书馆,其和谐因素的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诸多因素集合而成的。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和谐,既包括图书馆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内部因素与相关外部因素之间的和谐。再者,和谐图书馆的各个构成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缺少哪一方面的和谐因素,图书馆的和谐建设就不完整,图书馆的和谐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应该把图书馆和谐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和谐图书馆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防止重视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按照对和谐图书馆构成因素的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和谐图书馆的建设:

1图书馆与周围人居环境的和谐。现代图书馆多是作为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而建立的,作为标志性建筑物的图书馆,与周围环境,特别是人居环境之间是否和谐,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图书馆首先是一个科研、学习的场所,应该以方便读者为目的。如许多地方都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区域建设的中心,其他的建筑物或者设施都围绕图书馆来建设,这样既方便读者前来阅读,也能突出图书馆的中心地位,使得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把图书馆建在远离社区的地方,或者与周围人居环境不相称,就会给读者进入图书馆阅读造成不便,从而降低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因此,对即将建设新图书馆或对原有图书馆进行搬迁改造的地方和单位来说,其选址与周围人居环境、配套设施是否和谐,是应该认真考虑的。

2图书馆内部构造与读者使用的和谐。图书馆是为了典藏文献、服务读者而建造的,尤其是现代图书馆已经从以前单一的纸质文献的藏书楼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多种信息资料同时利用的新模式,所以现代图书馆必须要做好承上启下工作,既要充分发挥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的作用,又要对读者展开新式信息服务,如网络和电子图书等。现代图书馆应与读者之间有更加和谐的交流,多听取读者的声音,充分利用读者的反馈意见,加强本馆的建设,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也加强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为图书馆带来效益。

图书馆分为社区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而两种图书馆的职能和所面向的读者群不同,其要求也不—样。社区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社区内的读者,馆藏书目多以科普性、教育性图书为主,藏书应偏向社科类、娱乐性质。高校图书馆由于面向广大的师生,馆藏书目就必须偏向教学方面,—般都与本校的学科专业相关,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社区图书馆以方便社区群众休闲放松为主,馆内设置可灵活些,如设立一些咖啡吧或儿童游玩区域,方便各类读者。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供全校师生学习研究之用,应该设置一些单独的研习间,使读者专心学习读书。图书馆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搞好与本馆定位相适应的馆合建设,使其方便不同读者的使用。

3图书馆员工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和谐。图书馆虽属服务性机构,但与其他商业性服务有所不同,人们进入图书馆不是来购物的,而是来阅读的。因此,读者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上帝”,“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最高准则,应该指出的是,读者与图书馆员工之间的交流是否和谐,根本一方在员工。员工服务精神和业务能力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决定着与读者交流的和谐程度。目前,我国图书馆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专业人才少,有高中级职称的只占三、四成,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20%。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需要广大员工尽快完成由“图书管理员”向“信息导航员”的角色转换,人力资源开发更是任重道远。因此,要达到读者与图书馆员工之间交流的和谐,必须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的整體素质越高,与读者的交流就越和谐,图书馆的工作也就越有保障。

4图书馆员工之间的和谐。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由多人来完成的,特别是大型图书馆,更是部门林立,员工众多。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是各部门内部员工的和谐。一个部门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要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和睦相处的集体,并非易事。部门负责人应该率先垂范,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注意及时发现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把大家的职业道德风范、价值观念统一在一个目标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做好本职工作,保持本部门员工之间的和谐。其次部门之间的和谐。图书馆作为一个多部门协作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保持部门之间的和谐,关键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和工作任务,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防止相互推聪扯皮。馆长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保持图书馆员工之间的和谐,包括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和各部门之间的和谐,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馆长应该经常深入部门、深入员工调查研究,既要关注工作进展,也要关心员工的实际问题。“人文关怀”是图书馆长期以来始终遵循的准则,这项准则不仅适用于前来阅读的读者,也适用于图书馆内部的员工。图书馆领导在考虑为读者服务的同时,也要关心、理解员工,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催人向上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1.社会和谐因素 篇十一

农民持续增收是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中提出的。而农民的和谐消费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有效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中最重要的即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 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普遍与稳定问题, 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本性矛盾, 建立持续稳定增收的内生机制, 稳固增收基础, 减少脆弱性与波动性。农民增收问题的缘起与结果都是农民消费不足, 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必然要求。

而农民和谐消费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后, 经济学家们给予了经济和谐很大的关注。刘光岭 (2007) 在研究和谐经济理论中提到, 经济系统内部和谐中的消费和谐、农业和谐、城乡经济和谐、农村制度和谐, 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和谐中的农村贫困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西部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医保问题、“失地农民”问题, 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和谐中的人口与农业发展、环境的退化与贫困, 这些问题都是与农民消费相关、影响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时, 陈瑜 (2008) 也指出, 新的市场经济下建立农业硅谷试验区, 必须要靠“消费资本导向、知识资本创新、货币资本推动”三种资本融合联动的方式。[1]可见, 农村消费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 促进农民特有的和谐消费势在必行。

因此,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收入——扩大消费——和谐消费”这个传导方式, 搭建农民长效增收与和谐消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以农民增收为前提, 以政府支农政策和农业相关企业运行为支撑, 在农民消费稳步扩大及其相关领域逐渐改善的基础上, 向和谐消费迈进。

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与促进农民和谐消费

农民的和谐消费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固然有利于农民的和谐消费, 但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 必须赋予农民和谐消费新的内容, 找到最本质的促进途径。这就是要切实稳定提高农民收入, 要把收入的持久增长作为促进农民和谐消费的重要力量。农民的长效增收与农民的和谐消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1.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必须要有相应的人和物的载体, 对载体的投入是促进农民和谐消费的必要因素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与调整, 运用综合的措施, 解决影响农民增收深层次的矛盾, 形成持续快速增长的内生机制。但增收也是需要平台和载体的。比如, 构筑农村流通专业协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等;[2]又如, 建立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务工机制、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机制等都需要相应的载体。而对这些平台、载体的投入及相关人、事、物的发展都是促进农民和谐消费的关键因素。

2.寻求最优途径, 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 而农民和谐消费亦具有强烈的民生导向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并强调“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在保增长的目标下改善民生, 农民增收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实践也表明,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民生问题与农民收入增长联系紧密。没有农民的长效增收, 就没有高品质民生实现的可能。而农民和谐消费强调以人为本、主体平等、和谐互动, 亦有着强烈的民生导向。农民和谐消费最优实现途径就是赋予农民同等消费权利, 而持久、平等的消费权利赋予要靠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 他们的消费需要也会由基本的生存需求向发展型、享受型需求转变, 向着和谐消费状态迈进。

3.农民和谐消费的目标是在农村实现生态、经济、伦理三方面的和谐消费状态, 而农民增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亦呈现出低层次的特征, 消费需求尚未完全启动。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知,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2007年降至43.1%,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消费结构处在不断的优化中, 但是与城镇居民的系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并且, 农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中西部农村消费落后于东部地区消费, 地区差距在扩大。1995年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670.8元、1187.2元和982.0元, 2007年增加到4280.96元、2937.55元和2526.87元。要缩小城乡与地区间的差距, 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 即不仅要扩大农村消费, 更要促进农民在生态、经济、伦理三方面的和谐消费。在生态上以土地资源、消费环境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界限, 形成适度科学的利用方式;在经济上以农村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 兼顾农村与城镇公平与效率, 缓解农民消费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稳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在伦理上以传统和谐思想为支撑, 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在提高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在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平衡中, 实现其消费状态的合宜性。其次, 在制定目标后, 通过科技创新、城乡统筹、非农化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就业促进、资源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内部增收财税制度改革、合作组织创新等多种增收方式的共同运用, 最终实现农民消费的提升与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完善、就业农民素质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因此, 务必利用农民收入增长的契机, 把握增收对农民和谐消费贡献的巨大潜力。

4.农民的增收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中最脆弱、最具波动性的问题, 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 稳定持续增收的内生机制没有形成, 基础很不牢固, [2]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和谐消费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环节

我国正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这正是农民长效增收的“战略机遇期”。但遗憾的是, 我国农民增收始终不长效。究其原因, 资源禀赋不足, 人均资源少、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一是制约其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将农民压抑在有限的耕地上, 收入分配的扭曲与轻农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农村劳动力剩余, 农村就业不充分;四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品供给的不足与农民增收有较强相关性, 现实行的供给机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五是制度性阻碍, 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下降的根源, 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村财政和税收制度、农产品购销制度等不合理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公共服务水平悬殊。因此, 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发展机遇, 逐渐把农民持久增收作为解决农民消费问题、实现和谐消费的重要一环。

三、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民和谐消费

1.以农民和谐消费为目标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长效增收首先是对行为主体的责任界定, 行为主体包括了政府、企业或组织与个人三类。政府作用是最重要、最先行的, 要大力支持农民增收行为, 力助实现农民的和谐消费。各级政府采取相应的经济、政治、法律、计划手段, 对农民进行扶持,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或组织是增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助力, 无论是乡镇企业、农业现代化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农村集体组织或是农业产业园都是重要的载体。增收的起因和归属都是农民, 整个过程都要靠农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载体、农民主体、城乡一体”的增收运作模式。

一是大力支持农民增收, 力助实现农民和谐消费的目标。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有近9亿农村人口, 消费潜力巨大。但是,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迟迟不得启动。崔宜明在《自由、贫困与政府责任》一文中指出,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维护和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是政府的基本的和核心的责任…”, “…自由所带来的贫困, 也就只能归责于政府了”。[3]如何帮助农民实现收入持续的增长, 是各级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农民在权益、资源享有、收入分配、就业、受教育程度、消费等方面均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各级政府都应当重视对农民的扶持政策。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一, 以城乡统一税制和平等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第二, 采用差别对待的措施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不同区域的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独特的一面, 因地制宜探索增收模式是关键。第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增收与消费环境。动用国家财政力量, 以农村道路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进行投资, 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提高农村购买力。第四, 从农业现代化入手, 提倡科技兴农, 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第五, 完善和创新农民增收相关的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教育制度、现代就业制度、现代公共服务制度、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新型户籍身份制度等。比如, 土地制度的完善, 只有土地制度真正惠及农民, 才能保障农民的权利。把关于土地的各种权利清晰地界定到农户头上, 让农民了解自己财富的产权状态。第六, 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培育农业发展主体。

二是多方参与, 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模式, 促进农民消费量的增长与质的优化。农民增收包括了农业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作用, 依靠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增收是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根本路径。因此, 农民长效增收模式的打造就要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 核心是“以城带乡、反哺农业”, 针对的目标群是农村的转移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主要思路有:其一, 鼓励农民外出务工, 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完成初始资本的积累, 其二, 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农业。通过人才的培养及回送建立现代农业企业, 发展农业产业园, 将转移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相结合,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村多途径自主创业收入, 稳定消费的资金来源 (见图1) 。

建立“打工——积累——创业”模式, 要遵循“输出劳动力, 带回生产力”、“以城带乡, 返哺农业”的理念, 充分发挥农民外出务工的累积效应与返乡创业的扩大效应, 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农民富裕、就业增加与消费和谐的目的。模式的基本过程是:以村为单位向附近城镇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劳动力, 并对其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经济情况、技术特长、输出意向等进行记录, 向他们提供分层次的岗位培训 (根据输出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或者其他因素划分) 和保障支持, 实现经验与收入的积累。同时, 对留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农业知识培训, 做到合理用地、科学种植、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当经验和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 再将生产力送回, 鼓励其自主创业, 将所学知识与科学务农经验相融合, 发展的主导产业可以集中在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 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现农民收入由打工积累向创业财富转化。政府可主导在农村建立农业产业园, 将务农、务工的农民集合起来共同创业, 一并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与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以此过程为一个循环, 当带回的生产力所学技能不足以支持其服务的农业企业时, 可对他进行二次输出。如此往复, 逐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人生价值。

农民增加收入就是实现财富、货币的创造与积累的过程, “只有获得了货币, 才能对欲望对象拥有无限的而又即时的支配权”, [4]农民只有实现了增收才能拥有扩大消费的权利。通过劳动力多次有效输出与科学务农实现了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 再结合政府的刺激消费政策, 如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农机下乡以及农机具补贴等政策, 农民势必会逐渐增加消费。当基本生产、生活性消费得到初步实现时, 农民消费需求会过渡到更高层次, 由最初的小型农具、基本生活物品消费转向农业大型机械、高一级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现有消费品的更新换代、金融资产、汽车与住房等耐用消费品。只有在农民的消费水平实现了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后, 才能逐步的向农民和谐消费的目标靠近。

2.在稳定增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民和谐消费

我们已经明确,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实现农民和谐消费的重要力量。早在1978年, 邓小平听取鞍山市委负责人汇报时的讲话中就谈到, “发展经济工人要增加收入, 这样反过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农业也是这样, 增加农民收入, 反过来也会刺激农业发展”。[5]这是邓小平首次系统而明确地阐述了农村增收对发展和谐消费与农村经济的能动作用。农民收入增加了,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了不断的满足, 文化消费含量也在提高, 社会消费机体不断优化, 消费的文明程度不断增长, 农村居民可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6]

同样, 在1980年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指出, “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 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5]“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7]先富带后富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也是以民为先的体现。但是, 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各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09年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 先富对后富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收入差距大成为影响农村共享消费机会与改革成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 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解除其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其消费需要的增长与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努力缩小城乡收入与消费差距, 才能实现和谐下的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农民和谐消费的实现需要知识资本的推进, 对农村的建设同时也是对人的建设。解决农民的消费问题应当从人与人的本性出发, 将和谐消费看作是“人的复归”, 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8]弗雷德里克·巴斯夏也指出, 人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 不是停滞的”, [9]随着需要的不断满足, 需求层次也会不断的提升。因此, 在给予农民共享社会劳动成果权利的基础上, 注重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技术层次的培养与提升, 使农民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人”, [6]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稳定增收的基础上, 向着农民和谐消费的目标迈进, 极具跨时代意义。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民和谐消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把农民的增收与和谐消费、民生工程的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结合起来。当前, 要特别注重并大力支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通过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农民长效增收模式的构建来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 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实现农民和谐消费的突破口。

关键词:“三农”问题,持续增收,和谐消费,长效增收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瑜.消费资本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3〕匡远配, 汪三贵.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 2006, (01) .

〔4〕崔宜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与公民社会——自由、贫困与政府的责任[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5〕 (英)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6〕〔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7〕〔12〕尹世杰.不断提高居民收入, 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方经济, 2005, (08) .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2.匡正风气创社会和谐 篇十二

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这次党委换届工作,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部署,做到人员、精力、责任三到位。搞好这次换届,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肃换届纪律,是保证换届工作的一项关键举措。要高度重视严肃换届纪律工作,进一步严明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照“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创先争优的目标和内容,把创先争优开展活动贯穿到党委换届工作全过程,围绕严密组织、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格监督、严厉查处、严加考核等6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并狠抓督促落实,努力做到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完善思路、鼓足干劲用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创遵守换届纪律、匡正用人风气之先,争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实现党委意图之忧。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必须严肃换届纪律,坚决杜绝买官卖官等不良现象,选出真正为民干实事干好事的领导班子,必须立足本职岗位,勇挑工作重担,创一流业绩,努力争科学发展之先。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带头参与平安创建,努力创社会和谐之忧。

13.社会和谐因素 篇十三

一、转思想,树立社会管理的新理念 社会管理怎么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关键点是,政府部门要由过去的“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之一——人社部门,应牢固树立三种服务理念:一是“服务就业”的理念。就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因此要把解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服务保障”的理念。耒阳市从20xx年开始新农保试点,20xx年又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运行情况看,初始阶段尽管困难多,但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老百姓反响越来越好,由此可见,服务保障的理念应进一步强化。三是“服务人才”的理念。通过完善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招聘机制,扎实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同时,要为人才做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变方式,搭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工作的本质也就是群众工作。正如省委常委、原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所讲:“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社会管理的良方、社会管理的根本、社会管理的基础。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人社部门作为服务保障部门,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目前,人社部门要为群众服好务,第一,要搭建硬平台。去年在各乡镇办事处、各社区,设立了36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34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又一次性投入XXX余万元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把硬平台建好。同时完善经办窗口的便民设施,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第二,要优化软平台。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XX名全额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中心)。对这部分人要抓紧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规范窗口服务,创建“微笑窗口”、群众满意窗口。要继续做好“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会活动,为群众构筑就业服务的便捷平台。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下沉服务职能,把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三、求和谐,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 “新的历史时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人社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从当前的信访问题看,以涉军类、涉企类、涉法类和涉建类居多,据衡阳市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因下岗再就业困难和劳动社保等待遇问题的信访问题几乎占了总量的12%。无论是妥善化解这些现有的矛盾,还是有效避免引发新的矛盾,都必须寻求新的办法。一方面,要正视现有的矛盾,进行科学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实现“逐一击破、逐一化解”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落实和兑现有关社会保障待遇,从源头上减少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日常来信来访工作,并按照“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上一篇: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下一篇:关于小学生感恩的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