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2024-10-08

《哲学问题》读书笔记(共8篇)(共8篇)

1.《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篇一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王 龙 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这特征便是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

艺术家必须是生性孤独、好沉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章,丹纳谈到了很

多当时意大利仇杀、下毒、暗杀的资料,这对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背景很有帮助。(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理论家中最深刻的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还是正派的爱国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写了一部书叫做《论霸主》,说明奸诈和凶恶是正当的,至少是许可的。说得更正确些,他既没有许可,也没有辩护,他无所谓义愤,把良心问题搁在一边:他只用学者和洞达人情世故的专家身份来分析,解释;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语;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一个原因:就是非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发展的,心灵没有居于主要地位,不曾因为发挥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变质。……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近于本色的人。

所有这些对立地情形,归结起来只是一种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种煞费经营而混乱的文化的对立。希腊人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业的器械少,社会的机构少,学来的字眼少,输入的观念少。遗产和行李比较单薄,更易掌握;发育是一条直线的,一个系统的,精神上没有骚乱,没有不调和的成份,因此机能的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心灵与理智受到的折磨、疲劳,改头换面的变化,都比较少:这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特点,也就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中间。

2.《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篇二

关键词:民主,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从Seymour Martin Lipset关于民主的社会经济先决条件的研究结论问世以来,很多社会学家对于民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证上的研究。Lipset在Political Man中的理论认为,一个特定国家的民主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关的。他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它就越容易保证民主。在一个对于欧国和拉美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财富、城市化和教育的合力对于保证民主有积极的作用。他总结到,在政治与经济诸方面的联系中,最广为认同的就是民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了。

在Lipset的理论指引下,很多学者沿着类似的思路进行了研究。Bilson认为,在一个寻租社会里,政府会利用政治手段强制的将收入再分配到政治权利集团手中,于是就束缚了社会成员自由的取得社会地位和收入。而经济的发展可以活跃社会中各经济要素,从而抑制这个过程。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与政治自由是正相关的。

相似的,Pennar等人认为经济发展到民主的过程是这样的,即经济发展使少数人先富起来,这种不平等使大部分穷人渴望平等,而只有通过民主才能达到这一点。先增加收入,再购买产品,再进行投资,然后接受更高的教育。而更高水平教育的民众会对政治和公民权利提出更高要求,于是民主产生。

最近,Burkhart和Lewis-Beck最近的研究,加上Londregan和Poole Feng进一步的实证分析,都认为经济发展促进民主的发展。Burkhart和Lewis-Beck的观点认为,我们不但可以说经济增长促进了民主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经济发展将导致民主的发展。

相反,Mancur Olson在一个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中谈到,是政治制度层面的因素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民主的制度比立志发展经济的专政政府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从现实来看,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得益于一个强势的执政者优越的经济政策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往往不能持久。而那些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往往是民主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Olson将民主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归功于其对于产权的保护。因为保障民主和保证公民个人权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在对待政权形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时,Sirowy Inkeles认为民主的进步和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的施展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Feng指出,政治经济自由促进了财产权利的保护和市场竞争,这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Leblang认为民主间接的帮助经济增长是因为保证了更高水平的财产权利。私有产权为个人提供了生产和交换的动机。实证也证实了,保护产权的国家比不保护产权的国家经济发展快,民主社会比其他类型的国家更重视产权的保护。

因此,前人的研究没有提供一个权威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两者的因果关系始终不明确。但是,民主和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标,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民主更加进步,经济更加发展,所以确定民主与发展的因果关系在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结论

(一)找到民主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根据对于民主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背景的分析,对于两者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有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动员①,而社会动员又会促进政治动员,最后政权制度变得民主。从逻辑上来讲这是由于,经济增长使人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新观点,或者工业化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这都促进了社会的向民主化的转型。与之相反,有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一个国家越来越民主,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只有在民主社会里,老百姓才有自信认为他们积累的财富会被尊重,才会志立于创造和积累财富。还有一些学者并没有找到经济发展和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发展并不直接导致更高水平的民主,因为民主的实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民主的政府自身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二)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民主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不言而喻。一方面,经济自发的按照自身规律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来运行;另一方面,民主会促进经济中各因素,包括厂商和消费者们,在长期的经济自由的前提下来运行。于是,找到理论依据来支持民主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为了研究经济增长和民主水平的因果关系,原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其原理十分简单,假设如果X导致Y那么X的变化一定优先于Y,除此之外,如果在模型中引入X的置后能比单独使用Y的置后更好的对Y进行预测,那么,X是Y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样本中,34%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民主水平的格兰杰原因;31%的国家民主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9%的国家两者相互影响;25%的国家中两者没有表现出有相关关系。

(三)实证分析主要说明

相对于早期对于经济增长和民主之间关系的研究,原文成果的进步意义在于:我们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案例中经济增长先于民主,这证实了Arat的发现,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民主水平的提高,在某一特定时段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民主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但不是因果关系。有趣的是,虽然和这个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论,Gonick和Rosh也做出了类似的结论。

但是,原文研究发现与Burkhart和Lewis Beck的不同。使用一个面板数据集,Burkhart和Lewis Beck也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和混合时间序列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是民主产生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民主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原文认为,经济发展与民主的因果关系不能推广到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这两个研究中矛盾的结果可能是源于其实验设计、数据集或者变量的量化上的区别。

(四)文章主要结论

总之,基于对于32个发展中国家民主与发展关系的分析,原文不能对于经济增长和民主水平的因果关系给出明确的结论。即将32个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与经济增长率用明确可测量的指标来表示后,通过对其进行格兰杰检验来疏理出其因果关系的方向。原文实证研究的结论是,经济增长引起民主和民主引起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三、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为了回答民主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问题,原文采用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前人的研究中使用过的方法有许多优点。

首先,前人的研究基于横截面数据和多国数据。但是根据Jung和Marshall,一个横截面研究方法假定各个不同的国家是相同的,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而且,纵向的模型设计对于我们观察经济发展与民主的动态过程是有必要的。

其次,前人的大多数研究暗中假定要么民主早于经济发展要么经济发展早于民主,但是两个方向在理论上都是可能的。但是用格兰杰的方法没有这种假定。

再次,前的研究表明,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延时的关系。民主可能在一个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之后的若干年发生,或者经济繁荣可能在一国达到民主之后的若干年发生。但是,基本没有系统的研究这个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采用格兰杰方法将两个变量设定为内生的,可以考虑到一定时期内两个变量之间各种即期和延期的影响。因此,我们主要的贡献在于,基于之前研究的论据之上,关于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模型。

(二)不足之处

原文将民主细化为政治参与度、包含度、竞争性和民事自由等几个方面,再利用从1950年到1982年共三十二年中三十二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来分析民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是,笔者认为这样处理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文中没有详述民主四个方面是如何加权成为一个总的代表民主的变量的,那么可能作者对于这几方面在民主中所占的比例的判断不能非常客观。

二是,因为民主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是一个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三十二年的时间中,一段时间里是民主促进经济增长,在下一段时间就是经济增长促进民主,这就好像“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三十二年的时间里,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最后我们根据最后鸡和蛋的数量来判断到底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这不太符合逻辑。

三是,将民主包含四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时间和效果可能不同,可能将一些民主和增长的相互作用相抵消了。也就是说,政治参与度促进经济增长时,竞争性也能会抑制经济增长,那么这两种作用的结果就抵消了。而这三方面的因素可能都是影响原文最后无法获得一个明确的结论的原因。

四、方法启示和理论启示

首先,以后试图分析民主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不能只简单的将民主用可以测量的数据来表示。因为我们只想直接找到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了追求几个复杂的和细微的区别而将民主分解的做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目标。但是,未来这个领域的工作会给我们提供更为复杂的对于民主的量化要求。

其次,我们关于民主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的研究发现基于将民主与经济发展简单的量化,这也表明了影响两者因果关系判断中其他可能因素的存在。这些其他可能因素包括对于发展时间的测量,地理物理学因素,比如,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比如鼓励出口和进口补贴,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比如冷战联合,国内的制度原因比如被统一的制度环境所孤立,政府稳定和世界系统中的地位。

这些可能的影响会单一的或联合的对于民主发展关系发生影响的观点是不太正确的。比如各国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达到不同的成果。在南韩和台湾鼓励出口的政策带来了它们显著的经济增长。那么,如果我们说,采用不同的发展计划可能影响他们各自经济增长前景和民主的话也是符合逻辑的。同样,一个国家坚定的参与美国冷战同盟并对于美国有着重要地缘政治价值的国家,相对于那些没有加入冷战联盟的国家,其面对的市场准入挑战是不同的。美国的盟友向美国出口产品时,常常享受特别的市场准入代遇。但是美国对其盟友的影响会对这些国家的民主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令人信服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懂得把握不同国家经济与民主的独特属性来具体分析其增长与民主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想找到民主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是想在了解民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机制之后,通过对民主和经济的变量进行一定的调节来让“鸡生出更多的蛋,蛋生出更多的鸡”,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但是,对于民主制度的设计和促进经济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作用于对方,又是与具体的国家和该国政治经济的属性分不开的。可以理解为不同种类的鸡生蛋的速度,和蛋孵化出小鸡的速度不同。所以想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相反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此,原文的结论“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可能正是这个问题研究的终点。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关于民主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机制等知识更有利于我们制定经济政策,通过调节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民主的进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Microeconomic Theory,Mas-Colell,Whinston, and Green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A Causal Analysis Uk Heo,Alexander C.Tan Comparative Politics,Vol.33,No.4(Jul.,2001),pp. 463-473

3.《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篇三

该书是由法国历史学家H•丹纳所著,作者用清晰p详实的笔墨,讲述贴近我们生活的艺术,书中作者主要讲了意大利p尼德兰p希腊的艺术哲学。

意大利p尼德兰p希腊的艺术是世界艺术文明的典范,这三个国家的艺术造诣特点是世界艺术史艺术的缩影。讲到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作者从画派的特征,艺术产生的各种条件,促进艺术表现人体的原因以及意大利人的生活和趣味介绍。透过作者的文字分析,我们能理解意大利表现的一种文化是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依照古代的风格,同时根据现实的环境,赋予其新的意义。意大利人在声乐雕刻建筑绘画中融入自己民族的`东西,用一定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图,

文中提到意大利艺术表现形式有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人体。意大利缺乏长久的太平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人们几乎是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中,因此表现人体,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诉求。

作者谈论尼德兰的艺术则从尼德兰艺术出现的综合原因以及尼德兰艺术的历史分段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从早期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再到伦勃朗的出现,尼德兰的艺术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完善,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艺术哲学》中对希腊的艺术哲学进行分析,则从种族p时代p风俗三个方面进行。希腊人得行为方式,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追求,成就了一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希腊。谈到希腊的艺术成就,不得不讲它的体育成就。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教育哲学通论》读书笔记 篇四

古时女子相夫教子时,我想她们应该是快乐的。而今我选择教育行业,选择免费师范生政策,初衷是教书育人让我感到快乐,至少不会感到痛苦。桃李满天下,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往各地,术业有成,就像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得以实现一样快乐。也如下象棋,看下棋的观棋不语,但如果能和下棋的达到心意相通,一种期待感得到满足,一种成就感和充实感得到实现,快乐也是无与伦比的。

《教育哲学通论》是我接触的第一本与教育哲学专业相关的书籍,虽然很久以前就认识到教育和哲学、历史等是分不开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山西出版社出版的,由北师大博导黄济先生著的这本《教育哲学通论》,正如黄济先生在前言所说,所谓通论者,即古今贯通,中西融合。书中把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学说,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问题,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与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体系。

第二章 天道观与人性论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 天命观”不同 →“历史观、伦理观、人性论”不同

天道观

天人之辩: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分与天人相交胜 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有善有恶、无善无恶、性三品 天道观和人性论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天道观与天人之辩 天道观:

天人之辩: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分与天人相交胜(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一、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1、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2、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3、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二、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同道,所谓“参天地之化育”,也就是说人从天地自然运行规律中,得到启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但在“天人合一”中,也有不少迷信和糟粕,如“君权神授”,人间的皇帝可以代表上帝讲话,在殷周之际的天命观思想中,充分体现出这个问题。君权神授,固然有其迷信的一面,但也有认真对待,不敢怠慢,严格要求的一面。

除君权神授外,在“天人合一”中还有性之所自,即人性是来自天命的思想。第二节 人性论不同主张

1、性善论:孟子做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成为儒家八派中的主要一派,充分发挥了性善论的思想。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四者就是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这些都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他曾举例说明,如果见到一个小孩匍匐讲入井,见到的人都会啦他一下,这就是要“求其放心”,恢复人的先天本性,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因而他在教育方法上,特别重视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工夫。

2、性恶论: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都是人的自然需求,也就是人性恶的生理基础。人之所以能改恶从善,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是由人的努力积学而成的,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而荀子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改造和外练,即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而且强调人的主观努力,通过积、渐而学而有成。荀子的自然的天命观,为人性的自然属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3、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主要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和杨雄)主要强调在一个人身上。

5、性三品说: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韩愈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

注:在人性的主张上虽有所不同,但对教育的重视却是共同的,只是有的主张来自内部,有的主张来自外部,有的主张弘扬,有的主张抑制,有的主张对全部,有的主张对部分等不同而已。

第三节 天道观与人性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关于人性的几个主要问题:

1)人性的本源问题:儒家的“天命之谓性” →告子的“生之谓性” →董仲舒进一步天道神学化得性善情恶说、王充“用气为性”的自然人性观→气在之性、礼在欲中等等。2)人性的差异问题:孟子荀子的性善、恶之分;性与情的同与不同;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之争;性三品的具体规定。

3)人性的形成问题:性与习的关系: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李翱、张载等人多的主张。

2.对中国古代人性论的评价:

在人性的形成和改变问题上,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如孟子主张求和致,荀子主张伪和积,王充主张化,韩愈主张导,李翱主张复,张载主张反,陈确和王夫之更主张习而后成,都是对行与习的关系的不同论述,为我们研究和理解人性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事。但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共同特点,都是脱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制约而抽象地来谈论人性的本质和差异问题,因而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实质及其复杂关系,对人性差异的由来及其具体表现,都不可能作出真正科学的论断,进而对人性的发展和形成问题,也就很难作出完全科学的说明,也就是说既是在精华中也难免有糟粕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当今生理和心理科学的发展成果,为我们科学地解决了人性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把人性问题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人性问题的研究,尚有许多仍待续研讨,人性问题的研究并未终结。

第三章 历史观与社会

创世说:天命史观、圣人史观、理势(时势)史观、民本史观(民本思想)社会发展说: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历史观和教育关系:庶富教、德治与法制、有为无为、大同小康 第一节 几种创世说

1.天命史观:君权神授;天道福善祸淫;五德终始理论。

2.圣人史观,英雄造时势的唯心史观,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由具有较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圣人所设计和推动的。(与天命史观相通)

3.理势史观,事因理成,即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做规律性解释.4.民本史观:严格意义上的民本思想.5.对天命史观、圣人史观、理势史观、民本史观的评价

除了天命观以外,其他三种历史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可取之处。从表面上看,似乎天命史观和理势史观是对立的,圣人史观和民本史观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在它们之间常常有相互交叉和互相渗透的关系存在着。由于历史的甚至阶级的局限,都不可能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而且经常是精华与糟粕杂陈。

根据上述各种历史观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们对于历史的发展,无非是起着促进和促退的两种不同的作用;对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也无非是起着肯定(维护)和否定(改革)两种不同态度。封建社会中的改革派,其所其的作用是促进的,积极的,这是应当肯定的,但他们的改革主张并不是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社会中的改革派,虽然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的腐败和不合理之处,采取批判态度并要求改革,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具备产生新的生产关系的条件。即使农民改革,也只是反皇帝,而不是反皇权,其结果只是改朝换代而已,这些都体现着历史的局限性。当然,只要他们的行动起到了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他们的言论提出前人尚未提出的问题,就应当加以肯定,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

第二节 几种社会发展观 1.进化论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观中的主导思想 特别在一些具有某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中尤为突出。在进化论的思想下,对社会持发展观和理想观。这种思想不仅在改革家中有,在法家中也有,在儒家中也有。

孔子(对于孔子的社会观究竟是属于进化论还是属于退化论,曾有不同观点。,但是就孔子的主要思想来看应该属于进化论者,有托古改制的思想也有以古非今的保守思想甚至有时还表现为小改而大从)→荀子→商鞅→汉代王充→唐代柳宗元→宋代王安石→明清之际王夫之。

2.退化论

1)代表:老庄思想、朱熹(历史退化论产生于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的不满发思古之幽情,幻想把人类社会退回到原始状态,以达到无欲无争的境界。)

2)由退化论引申出社会批判观:一种:出于对现实不满而怀念过去的社会批判观;另一种,出于对现实不满而立志改革的社会批判观。

3.循环论:

1)代表:战国邹衍的“五德始终”学说→董仲舒的“三世说”等等

2)评价:历史并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按照螺旋上升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在某一时期的倒退或类似重演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成为历史循环论的历史根据,但它的问题是:把暂时的倒退或重演当成了历史循环发展的规律,另外也有“物极必反”的思想影响,因而历史循环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未把握到事物发展的实质。

第三节 从历史观引申出的几个问题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1.庶、富、教的社会发展论:

1)发展人物:由孔子系统的提出,它涉及到人口、经济、教育的关系问题,→孟子“施仁政”思想 →王安石→颜元等;

2)理论发展:人口发展了→提高生活水平→进行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管子的经济与文化和道关系的论述

3)寡与不均和贫与不安的关系 2.德治与法治:

1)儒家思想重在德治,法治以德治为基础→荀子德治与法治并重等

2)评价:由于德治与法治的要求不同,因而对人才的标准和使用也就各不相同,必须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为用,以求得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3.有为和无为: 1)有为:儒家主要强调的,认为要积极的为匡世救民而有所作为; 2)无为:道家主要强调的,认为无为才能有所作为 4.大同和小康(儒家的社会理想观)

孔子的大同和小康的社会理想,不是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也不是进化论,而是根据传说,把原始社会理想化的结果。但是却勾画出了一副生动的具体的未来社会蓝图,有很大的启发

5.结论:

1)在社会历史发展观发面,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曾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简介其中也有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从总体讲,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2)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按照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因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现曲折或者某些重演甚至倒退的现象是常有的事。历史的总的发展是向前进的,上升的,因而退化论、循环论的历史观是错误的。

3)德治与法治、王霸之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经常进行着。德治与法治在古代历史发展中都曾经起过积极作用。

第四章 伦理观与道德观

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伦理学,也可以成为道德哲学。伦理观是道德哲学中基本观点或指导思想,因而他也是道德哲学的思想基础。道德哲学,也是人生哲学中的基本学科,有时或有人也把道德哲学视为人生哲学的同义语。

第一节 道德哲学中的基本范畴 1.道德

“道”与“德”起初是分开使用→“道德”二字连用(始见于《周易》《荀子》)。“道”与“德”比较起来,无论就其论自然规律来说还是指道德行为准则来说,“道”是指的基本法则,是统帅一切的,“德”比之“道”似乎第一个层次,而且有实践和行动的含义在内。

2.仁义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孔子把“仁”作为一个重要或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义”也是比较重视的,只是与仁比较起来仁较为重要,因为仁是发自内心的,义是仁的表现。

儒家的仁义学说,有其一定的合理内核,可以通过分析批判,取其积极因素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服务,但也不能不看到儒家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准则,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特别是由于他同封建的伦理纲常相结合,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禁锢人们思想,区分“上下贵贱”的登记制度的工具,这又是必须加以批判和剔除的。

3.中庸

从两个方面出发来对中庸进行解释和评价:一是从伦理道德而论,二是从思想方法而论。并从中庸、中和、中道三方面加以阐述。

4.权变 通权达变也是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权变的提出也初步反应出道德可变的思想,反映出道德教育中的灵活性的特点,提出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优秀的道德教育传统和经验 1.胎教:

中国古代是比重视胎教。关于胎教的记载也较多,如《大戴礼记。保傅》,贾谊的《新书胎教》,刘向的《烈女传。母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胎论》等等,这些古代的胎教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应当批判的继承和发扬。

2.家教:

1)古代家教总结的经验:第一,从小培养,使其习与性成;第二,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第四,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对古代家教的评价:在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家教理论和经验,其中有不少优秀的遗产,对于今天进行家教仍有现实意义。但也不能不看到,这些经验大都来自封建社会的上层,具有历史的以至阶级的局限性,其中有的还反映出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和轻视妇女的思想,还有主张施行体罚等错误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应该摒弃的。

3.学校的道德教育:

1)初步形成了以逃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2)编写出较为系统的教材

3)积累了一套教育经验:第一,注意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做到文道结合;第二,主义教育者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而且把身教放在突出的地位上;第三,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第四,长善救失,防微杜渐。

4.成人的道德修养:1)立志有恒2)克己内省3)改过迁善4)身体力行5)推己及人和兼善天下。

5.根据道德经验体现了哲学的几个关系:

1)天人关系;2)人我关系;3)生死关系;4)苦乐关系;5)荣辱关系 第三节 道德教育传统与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1.协调与进取的关系问题:

道德的基本社会职能就是要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国的传统道德,非常重视中庸与中和,要人们坚守中道而行,无过无不及,要求做到和为贵。所有这些都利于协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是有利的。而时代的要求更倾向于进取。

2.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

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整体思想。在其整套伦理体系和思想体系下,要求个人服从和服务于群体和社会,重视群体的要求多于重视个体的发展,应积极建立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来说个体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但集体又是由由个体组成,个体是集体的一份子,没有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就不可能有集体的发展和巩固。3.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儒家的义利丝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的思想中存在着孰轻孰重的不同表现,有重义轻利,也有义利兼顾或义在利中的主张。

4.他律与自律的关系问题:

1)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对此有丰富的论述:孟子,性善论→内省→自律 荀子,性恶论→外铄→他律

2)可取做法:从教育工作来看,不可能没有教育者的影响,即外铄和他律的教育,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将他律变为自律,由外铄达到内省。

第五章 知识观与教学论

第一节 知识的涵义与知识论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1“知” 的释义

1)知识

2)智慧

3)知晓 2.知识论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1)知德关系:

对于知识的理解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一般知识之知,另一类是指伦理道德知知;从知识的来源说一是主张来自耳目闻见,一是主张来自德性体验。

2)名实关系:

在“名”与“实”的内容上,儒家与名家、墨家有不同的理解:一是伦理学的名与实的范畴,一是伦理学的名与实德范畴。

3)知行关系:

①知易行难,行是知的体现; ②知难行易,知是行的先导; ③知行合一,知难行亦难,知行相须。4)道艺关系

学术源流:学科分类与学风 1.关于学科分类

1)《六艺》的划分→: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2)五经→十三经 2.关于学风问题:

主要两种:经学和理学两种学风。经学重在章句训诂,弊在繁琐考据;理学重在阐发义理,但流于独断;两种学风,虽各有长短,但入去其偏颇,取其精华,都有一定可取之处。第二节 教学论的几个问题 1.关于教学或学习过程

1)孔子关于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孟子关于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论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3)荀子关于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论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断而言,一可以为法则

4)《中庸》中关于教学过程的论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老子关于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论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教学论中的基本范畴 1)教与学:

教与学的关系式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教与学的关系中。还包括了师生关系以及友我关系。对于师生关系中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师生间的关系平等”等,但是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除了正确处理师生的关系外,进一步妥善解决友我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2)学与思:

是教学论中的认识论问题,在教学和学习中,学与思应当并重,相互为用。要在掌握充分的材料的基础上去进行思维加工,要在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知道下去学习,并以质疑、问难和论辩的方法来促进学习,加深思考,以提高学习质量,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

3)知与行: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指导行动又反过来加深理解知识,知与行就是在这种辩证关系中相互促进和统一起来的。

4)博与约:

在儒家不同的人的论述中各有不同含义:①孟子——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②孔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③荀子——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④王夫之——在他看来博与约、广与专是不可以偏废的,问题在于如何达到由博返约和以约驯博。

5)故与新:

来自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是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原理,包含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内,新的总是要在旧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文化发展的历史,永远是在新与旧的继承与创新中前进的。

小结:以上是关于教学论中几对基本范畴的初步分析,他将影响到我们今天教学原则和方法体系的制定。

第六章 审美观与美育思想 第一节 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发展 1.中国原始社会

对于美育和美学的最早记载在:《尚书?舜典》。“六艺”教育是古代由巫史文化向礼乐文化的转向,中国古代的教育,即表现为“以德育代宗教”和“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

在百家争鸣的大的学术繁荣的背景下,留下了许多关于美学和美育的思想,儒道互补就形成了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特点:兼顾社会需要和个性解放,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3.汉代

汉代向外发展引进了外域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历史上汉代文化开放的特点:司马迁《史记》的乐府,以及骈文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

4.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玄学的发展,在美学思想文艺创作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和发展,孕育了新型的美学观和艺术馆,改变了过去重善轻美、重社会作用而忽视个性解放的儒学传统,出现了儒道互补新局面。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和较大发展,美学理论第一次获得了自身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即“文学的自觉时代”

5.隋唐时期

佛学在此时期在中国有了新的发展且日趋中国化等为理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在文化的引进和输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文学上倡导文学改革,变骈文为散文,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6.宋元明清时期

宋明理学吧理视为宇宙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的东西,道德性命之学成为理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审美境界进一步同封建伦理道德密切结合起来,使得审美学要求服从与道德要求,达到了美与善的统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学和美育思想的独立发展,使得美学成为道德甚至政治的附庸。

出现了士大夫禅宗化的倾向,小说、元曲不断发展。7.近代

1)概况:近代的西学东渐、新学与旧学之争对中国新文化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使美学和美育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2)代表人物:王国维、蔡元培

3)表现:撰写了许多关于美学和美育的著作,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美育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其中以鲁迅和瞿秋白为代表。

第二节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1.儒家的现实主义审美观和对诗教与乐教的重视

1)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以学《诗》为出发点,以《礼》作为立身之本,以“乐”来中和,最后达成完善的境地。2)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乐教”的社会作用的思想,把“乐教”作为施“仁政”的重要手段,讲“仁声”与“仁政”联系起来,强调用音乐进行感化教育比之道德说教更富有教育意义,还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3)儒家的“乐教”思想,在荀子的《乐论》和《礼记》的《乐记》中得到更为全面的蝉鸣和发挥。对音乐的本质、作用、礼与乐的关系以及对妖冶之乐的批判都有比较详尽的论述,对音乐的美感、社会作用以至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的对象和主体的关系都有涉及,并明确提出了礼乐与刑政并用的思想,全面论述了音乐与有美人、美政、美俗的重要作用。

4)“诗教”与“乐教”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是重要的教育内容。2.道家的自然主义美学观和归真返璞的要求

1)崇尚自然,归真返璞,是老庄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这一切运用到没学上,就使得后世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发展贯彻文与质、有与无、刚与柔、虚与实等原则都有较大的影响。2)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的超功利思想,把美与真结合起来。庄子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等思想为后世玄学思想在美学中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引伸出天籁自然为美德美学思想;从丑与美的矛盾出发,进一步发展了美德相对性。

3)老庄的美学思想,对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玄学的影响和儒学的变化,在文艺理论和创作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具有儒道互补的特点,建立起一代文风,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儒道互补和美学与美育的新境界: 1)对天人关系和人生境界的新的理解

由于儒道互补,就把儒家的怀仁济世、忧国忧民的修、齐、治、平之道,同道家所追求的超功利、超道德、超社会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结合,使得天人关系和人物关系有了新的内容,达到了名教与自然的结合,2)体现了美与善和真的和谐统一

孔孟侧重于以美储善,提高道德修养,此为儒家审美思想的基本提点;老庄侧重于以美启真,归真返璞,达到个性解放的美的境界,儒道互补即可调节社会与人生、个体与群体、真与善的冲突,以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3)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

儒家是入世的,他的一切主张都与治国安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道家是出世的主张道法自然,儒家关于美的社会作用和道家的个人超脱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独具的特点。自唐代以后,儒的典雅,道的超脱,禅的空灵,汇合成中国美学甚至是东方美学的新的格调和新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中国古代美学和美育思想中的主要范畴 1.文与质

1)对其涵义的理解:春秋时期对其的认识:文是质的表现和文对质的辅助作用;孔子对其的认识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艺创作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原则。2)文与质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体现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不可分离,没有内容的形式是形式主义,没有形式的内容是教条主义。主张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和审美教育中,把高尚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2.形与神

1)涵义:此处形与神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形象与意想的关系,形象性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提点之一,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只是要求形似更是要求神似: 2)二者关系:要做到神似,就必须有意象有创造;而且强调神似并不是说一件好的作品与形似无关紧要,或者神与形可以任意脱离,二者存在相互为用的关系,任何艺术首先要把我形象,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神似,不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以形传神,是神似。神似高于形似。

3.刚与柔

刚柔相济的思想是文艺创作和审美教育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即通常所说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二者结合才能中和。用阳刚和阴柔的辩证思想来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都可以从中吸取到阳刚与阴柔之美,二者可以体现在不同的事物中,也可以体现在一个事物中,而成为刚柔相济的两个方面,4.动与静

儒家:贵刚主动的也有主静的思想;道家:贵柔主静的。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写动,动与静,虚与实相结合。

5.虚与实

“有无相生”“虚实相资”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重视含蓄美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大特点,含蓄美即文学艺术中所谓的“隐”,道家儒家等对二者的关系的理解是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但是都主张虚与实相资为用:或由实转虚,或由虚转实,或实中有虚,或虚中有实,或先虚后实,或先实后虚,其结果都是虚实相参。

第七章 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第一节 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以儒学为主并博采众长

中国传统教育哲 学的特点问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我们说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不是说儒家思想涵盖了全部,或者说其他各派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影响,相反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在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他各派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各派的相互之争,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缜密的又是全面的研究,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教育哲学体系所用。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 1.坚持历史观点 传统都是历史的产物,必然有其历史的特点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历史的评价事件和人物;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注意,我们尊重历史但不是颂古非今,而是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

2.坚持科学分析态度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既是历史传统,又是阶级社会中形成的,就难免良莠杂陈,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删选工作,对过去的东西进行缜密研究和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上某些错误的结论中吸取教训,以免再重蹈覆辙,因此,对于历史遗产,即使是优秀的,也必须持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态度,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不可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3.要在现代化上下功夫

要做到“古为今用”,就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接轨,涌现当代的科学观来审视过去,用现代的科学成果来丰富过去和解释过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智慧的民族,对人类文化教育曾经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要求在继承中进行创造和发展,把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教育服务,这就是我们对待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当采取的科学态度。

第八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及其思想渊源 第一节 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概况

1.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争

1)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哲学上认为原子和空虚是万物的本原,运动为原子所固有,不同形状和不同体积的原子在流淌运动中,以不同的排列次序与谓之结合起来产生各种物体及其性质,在教育上强调要遵循自然注重联系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

2)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创办学园,在《理想国》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政治道德和教育理论,建立起以理念论为中心的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在教育上认为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目的是要培养统治着和哲学王,在美学上主张纯粹的美来自理念,是真也是善。

3)亚里士多德:他在哲学上提出第一哲学、实体、四因、潜能与现实、第一推动力等学说,他研究了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认为构成事物的原因有四种,即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何目的因病人为具体事务中没有无质料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治疗,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在教育上,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得他们的身体,的性和智慧能和谐的发展。

2.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与哲学思想中唯实论和唯名论的论争

1)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哲学思想,看生育天主教的经院,故称。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条的权威,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通知。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2)唯实论:唯实论也称实在论,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一个派别与唯名论相对立,它认为“共相”限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是由他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形、偶然现象,因而并不真实存在。

3)唯名论:是欧洲中世纪的另一哲学派别,与唯实论相对立,他认为没有离开个别事物的“共相”,“共相”不是限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唯名论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前者完全否认一般的意义,后者承认一般表示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还没有达到对一般的本质的理解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1)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其理论基础是人性论,理性在当时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主义的基础是人性,人性具体表现就是理性

2)崇尚自然:

在教育思想中,夸美纽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企图以自然事物来说明人的发展规律,卢梭崇尚自然发展

4.反映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1)经验论

经验论也称为经验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近代实验科学发展只有经验主义才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是培根

2)唯理论:

唯理论也称理性主义,是一种与经验论相对立的认识论学说。他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认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有赖于天赋理念或天赋的思维形式进行推论的结果。

3)二元论:

康德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企图调合理性与经验的矛盾,他承认知识发生于经验,单又需要运用先验的一定形式进行整理,使得成为真知,如无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也就没有真知可言,这两种因素:一是知识的原料,来自经验;一是知识的形式来自理性。

5.近代西方哲学的几个主要流派 1)从经验主义到科学主义的历史观:

从经验主义的转向是从洛克的哲学思想开始的,他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类→贝克莱→休谟→孔德→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不断演变: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是实证主义的第二代;第三代是逻辑实证主义则是实证主义。

2)从理性的人本主义到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历史发展: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一代:是德国的唯意志主义: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主要代表人物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二代:是狄尔泰和白格森的生命哲学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三代:是存在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也反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存在主义的德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 第二节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简析 1.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发展历程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新教育运动”→传到美国,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美国有广泛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传统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和分析主义等

2.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基本评价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虽然派别很多,见解各异单如果对其进行归类的话,在教育思想上经常反映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种不同主张,在哲学思想上则反映出经验论和唯理论或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的分歧:主要从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永恒主义。

评价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基点:1)西方教育哲学虽然众说纷纭,哲学基础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则是共同的,如果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划分哲学阵营的话,他们大都属于唯心主义体系,有的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或者是二者的混合体。2)我们肯定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大部分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范畴,并不是说他们对教育理论一无贡献。

第九章 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 第一节 进步主义 1.进步主义的发展历程

新教运动传到美国形成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步教育之父——弗朗西斯帕克→约翰杜威讲进步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联系起来→进步教育协会成立→1955年解散

2.进步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公布了七点原则声明: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5)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与很大的注意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7)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其中应该更加注意:1)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并且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2)应该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取代灌输教材3)教育应该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4)教师的职责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而是提供建议,因为应该由儿童自己的兴趣决定他学习的东西5)学校应该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6)只有民主才可能使各种思想和个性自由发展和相互作用,民主是真正生长的必要条件。

3.对进步主义教育的评价 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解决了教育上两大课题:一是克服传统教育中脱离实际的弊端,使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命题,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美国的工业化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二是提出了“儿童中心”问题,继承了教育史上重视儿童问题的卢梭和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二十世纪现当代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但是进步主义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理论上的偏颇。

第二节 改造主义 1.改造主义的出现

改造主义者自称是进步主义的真正继承者,他宣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造社会以解决我们时代的文化危机,为此学校必须根据现在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来重新解释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观,但是此改造主义是指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个现代教育流派,他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实用主义。

2.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改造主义的基本原则是:1)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促使实现一个却是经过周密考虑的社会改革方案;2)教育工作必须毫不迟延的进行这项工作;3)新的社会秩序必须是“真正”明主的;4)教师必须用民主的方法进行税负教育,使他的学生相信改造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和迫切性;5)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须按照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制定6)儿童学校和教育本身主要是由社会的和和文化的力量决定

注意进一步了解:改造主义者接受进步主义关于经验的定义——经验是人这个有机体与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2)改造主义自称是“危机时代”的哲学,提出了其他教育理论未曾提到过的急迫性问题;3)这个新社会必须是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其重要机构及资源由人民自己管辖;4)必须税负人民改造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而这一说服工作应该从学校开始;5)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须完全重新制定,以满足当前文化为己的要求并符合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用新的眼观来看待制定课程的方法包括学科、所用的教育方法、行政体制和用以培训师资地方法,因此这些都必须按照科学的人性观来予以改造,以便直接有助于创造新秩序;6)改造主义强调儿童、学校和教育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和文化力量的支配。

3.对改造主义的评价

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五

41326018-滕昊媛

我觉得《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其中不仅有思修中的一些知识,还中传概中老师讲到的内容,中国哲学确实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冯友兰老先生的这本书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很有阅读价值,即使临近期末,也还是翻了一遍。

一、中国哲学简介(第一、二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

冯友兰老先生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哲学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谈及中国哲学,冯友兰老先生首先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宗教进行了对比,说起来我从没想到过二者可以先相提并论,因为我一直认为宗教是一种信仰,有时候又是权力的象征,这样提起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儒家就是中国的宗教。每一种宗教都是由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上层建筑就是指迷信、教条、仪式、组织等。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人文理性文化,弘扬的是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宗教与科学是冲突的,每当科学前进一步,人的信仰就会改变,而中国哲学并不受这样的影响。

西方人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而中国哲学倡导爱人是道德价值,中国人关心哲学,不大关心宗教,他们按哲学去生活,就体验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哲学旨在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哲学包括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相对着看,从入世的哲学角度,出世的哲学太理想主义,太消极,无实用;从出世的角度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太肤浅。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它提倡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个人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政治层面的社会功用,做到这二者的就可以称为圣人。圣人既入世又出世,既有道德价值又有超道德价值。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不同,中华民族是依土地而生的民族,以农为生,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农业是本,关系到生产;商业是末,关系到交换。农民朴实单纯,财产多,难移动,遇国难会奋力守护国土;商人自私奸诈,财产简单又易移动,遇国难就会逃跑。因此就能得到结论——农重于商。读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乡土中国》。因中国地理的这种性质,因而就形成了家族制度,家族关系。儒家思想就为家族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表达思想的方式中国的哲学家有很多,没有留下典籍的远远多于留下典籍的。诸子百家中的很多代表作品并不是但是的人所著,而是其弟子或后人对其语录的记录和整理。无论是哪一本典籍,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引用格言、运用比喻和事理的部分,这是属于中国的风格。一句话说的越明晰,其中就越缺少暗示的成分。中国哲学家的语言不明晰,其中所含的暗示几乎是无限的。暗示胜过明述。要想了解中国哲学,首先要学会理解中国的文言文,这本书中就引用了很多句子。

二、诸子——儒、道、名、法、墨、阴阳(儒与道)

诸子的起源对六家进行溯源有贡献的主要是两个人,一是司马谈,一是刘歆。司马谈研究的较浅,刘歆研究的较为详细,但也有牵强之处。周朝初期,吏师不分,只有官学没有私学,百家的出现是在周朝末期,那时周朝王权衰落,很多官吏散落到民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的第一人。

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先了解它所赞成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

儒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是孔子主张的“正名”。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规矩一旦形成,这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只要生活在这里,做事做人就不应该违背原则。在孔子的儒学中,这规矩就是忠恕之道,也被称为挈矩之道

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仁义的人就是品德完美的人。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

儒家在本书所占的篇幅共有10章,中心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充、韩愈、周敦颐、程朱等,其哲学思想变化的过程可以说持续了两千五百多年,为达到圣人的目的,孔子推“仁”,孟子简“义”,荀子重文化,董仲舒则借助政治权利把孔子给神化,而王充、韩愈等人则把它拉回到现世。唐宋时期,儒家哲学与道家、佛家的部分思想相融合,而后程朱等人创新了理、气、太极。性和心、良知等哲学术语的内涵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与政治权力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儒家思想具有了浓厚的入世特征。表面看,儒家思想更趋于伦理学(道德哲学),它处理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矛盾,但是实际上,它是使人在现实生活中懂得理、懂得人生的意义,从而实现由此岸到彼岸的跨越,最终成为理想中的“完人、至圣”。当然圣人不是为私的,而是要普济天下苍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道道家思想主要是几个名词:道,无名,无为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这句话在黑格尔的言论中也出现。我认为道家的思想与儒家、西方哲学都有相通的地方,但也因此有冲突之处。

“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虽然有万有,但是只有一个“有”。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这其中不仅是指做人,也渗透到了政治中。道家认为统治者,君主应有无为之治。

老子认为,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

难填,陷于沉沦。这无疑对我们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先秦的道家思想经过汉代向秀郭向对道家思想的理性的发展与修正,到魏晋时期道家对庄子的艺术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此阶段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种或美学特色便应势乘时的形成发展起来。

三、关于人生

6.钱重书的读书笔记 篇六

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过他做笔记的方法。她记得,钱钟重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那里的图书概不外借,书上也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们去读书,只能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边读边记。

“钟重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杨绛说,“钟重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钱钟重书的笔记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都会读。”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他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重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致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郭旺启摘自《文学少年》(初中版)]

7.《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七

昨天是冯友兰先生逝世26周年的纪念日,恰巧最近终于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鉴于自己的才学甚浅,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摘录了书中自己认为有感触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时常学习,也放在这里方便有兴趣的人翻看。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说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为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国哲学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需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中国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相互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师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的行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些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确实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

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名家的这个辩论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公孙龙以这些知识论的、形上学的辩论,确立了他的命题:坚、白分离。在中国古代这是个著名命题,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

老子说,在能够使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齐物论》的开始是描写风。风吹起来,有种种不同声音,各有特点。《齐物论》把这些声音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些声音名为“人籁”。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这个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识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识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荀子的两个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儒家的形上学

《易》、《老子》、《庄子》合成“三玄”。

《系辞传》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矣,明则诚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目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关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十七、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说:“我们若将‘天’既解为自然之天,有理解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时而强调这个解释,时而强调另一个解释,这样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中国名词的几分真话。”

孟子与董仲舒的不同,就这样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

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杨朱等为代表。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然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原意是沉思、静虑。

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确实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三条思想路线: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这三条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他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血药时间。因此,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十一世纪才明确形成。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讲的精神修养方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8.《幸福哲学书》读书笔记 篇八

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格雷琴·鲁宾都应该是个幸福的人。她拥有美满的家庭、爱她的丈夫以及两个可爱的女儿;其本人毕业于耶鲁大学,拥有法学学位,曾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担任助理,也曾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前主席担任顾问,目前是位知名的作家。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人生赢家。

作为幸福领域的专家,《幸福哲学书》是她的最新力作。她的多部代表作都是幸福相关的,比如《幸福计划》,《比以前更好》等,都曾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名列前茅过。

即使这样,她还是经常这么对自己说:“我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么?是的,就是这样。”这源于她总是在潜意识里才能试图突破自我,比如她想经常逛逛博物馆,吃的食品每天换换花样,或者是挑战一下自己恐惧去学驾驶执照,但现实中的她很显然都没有去做。

有一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格雷琴突然想明白了两件事情:我本来可以更快乐;生活不会自己改变,除非我做点儿什么。于是她决定花费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更加快乐,为此还制定了一个“幸福计划”。

格雷琴研究过很多追求幸福的人,发现他们往往会彻底脱离或者改变现在的生活,那样不仅要有很大的勇气,还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格雷琴并不打算这么做,所以在她的幸福计划中,每个月关注一个主题,共定下来12个具体目标,这些目标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比如说多交几个新朋友,适度的挥霍一下,或者是挑战自己动手写一部小说等。

在《幸福哲学书》中,共分了12章,从第1章到第12章分别对应了从1月份到12月份中,每个月里要达成的总体目标,而每个总体目标中又按照她要挑战的具体事情分成四五个小的章节。例如第1章描述的是1月份的总体目标:让自己活力满满,让后又通过5个小节,分别阐述了其具体要做的事情,包括早点儿睡,多锻炼,经常清理保持整洁,完成一件苦差事,充满热情乐观积极等。

按照上述的逻辑链条,全书结构非常清晰,并且每一小节的内容相对独立,如果我们不能严格按照格雷琴的做法去完成她的全部目标,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做法单独拿出来阅读,也可以从中完整的看到,她在挑战这个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我们也可以作为参考,也去完成相应的挑战。

除了上述1月份要做的事情,这里列举一下接下来的3个月中,格雷琴都做了什么。

2月:用心经营婚姻:停止唠叨,不要总是期待爱人的赞美,用正确的方式争吵,不要当对方是情绪的垃圾桶,表达你的爱。

3月:设定更高的职业目标:开博客,享受失败的乐趣,寻求帮助,高效地工作,享受当下。

4月:做优质父母:早起唱首歌,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度过更多温馨美好的时光,别急慢慢来。

严格来说,上述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有的只需要做出些许的具体行动,有的甚至只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就可以了。后面的8个月要做的事情大抵也是如此。

很多事情看起来都很简单,但真正要实施起来往往就会很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都很“懒”,懒得作出哪怕是一点点改变。

大扫除之后,各种用过的东西因为“懒”得花上10秒钟把其归到原位,很快家中又变得乱糟糟;早上的闹钟响了之后,因为“懒”得爬起床,每次都要挨到最后一刻,让吃饭、上班的时间都变得很紧张;下班坐在沙发上拿起手机之后,因为会“懒”得从沙发上再站起来,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这样的懒散,每个人都会有感受过,说白了就是在舒适区呆的太久了,哪怕踏出去一步都不敢。而从《幸福哲学书》中,我读到的却是要想幸福,就要学会从现有的生活做出一些改变,改变那些僵化的思维方式,改变那些固有的生活轨迹,逐步建立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良好习惯。

计划执行的一年后,格雷琴的生活慢慢地发生了一些改变,她觉得自己更幸福了。一年里她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出版了一年来写的博文,参加了更多的公益活动,尝试了新的酸奶食品……多彩而又充实的生活,的确可以让人感到更幸福。

上一篇:沙龙:以“三严三实”为指导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下一篇: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