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精选8篇)
1.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一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学习障碍的成因
姚红艳
在中职学校任教计算机课程近七年,越来越觉得现在职中学生学习热忱越来越差,特别是计算机成绩越来越差,计算机成绩普遍不理想。计算机应用成绩尤其差,针对这一现象,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学生对学习热忱不高和成绩差,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学生没有自信心
一般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平平,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常常遭到批评指责,他们在遭遇老师和家长各种形式的批评或指责后,自信心就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潜意识里,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本来就不行,父母早就讲我不行,老师也早就料到我不行,我的努力不过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于是,他们倾向于庸庸碌碌地过日子,有的是混一天算一天,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自信心的严重挫伤,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的教学成绩很难上去的主要原因。
2、招生体制的问题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高班的不断扩招和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素质整体水平下降。由于学生整体水平的下降,使得中职学校的学习目标定位不高,使得本来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就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学习态度有的不端正,主动性不够,只求混张文凭。这样的学生现在在中职学校人数不在少数,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风气,学生素质也就出现了明显滑坡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为此,我们的招生规模不应求多,也不应求快,应该控制招生规模,加强现有学校的管理和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素质才有可能不断提高。
3、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现在,我们的社会风气中,有不少不良的东西,而我们的中职学生正处在思想的朦胧期,他们对是非没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因此常常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侵蚀。不良的社会风气可以通过我们的家庭、同伴、传媒等途径影响我们的学生。比如,我们现在社会上的赌博、吸烟、喝酒及早恋及色情现象,对我们中职学生的影响很大。现代社会的高中生,不少人以没有异性朋友是一件丢脸的事。网络上的暴力情色也引起了不少中学生的注意。网吧的兴起、游戏世界的虚幻飘渺迷住了部分学生的眼睛,学生以为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对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有抵触情绪,这对计算机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净化社会风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是摆在我们中职学校师生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4、学生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道障碍
新生第一学期,对职业学校分专业的教学普遍不适应。首先,知识结构变了,教学课程不仅包括文化课,更增加了生疏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辅助练习、复习巩固的课时大大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努力积极地学习好各门功课。只有这样,我们中职的教学工作才能做好。
5、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也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原因
初中阶段,数理化的教学尽管也涉及相当多的基本概念,但教师大多以形象、生动、可感知的语言方式表述,并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强化理解;而计算机教学中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名词,如二进制、中央处理器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必须有一段适应过程。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加上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动漫的制作等。
6、计算机教学要求的思维能力较高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初中阶段,老师将练习题分门别类,建立统一的解题套路,学生思维惯性化,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机械模仿,想问题教条、僵化的习惯。而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勇于发现、敢于探索,让“心”、“脑”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个思考者、实践者,刚开始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职业学校分专业教学的特点,学生短期内适应有一定困难,教学中遇到一些障碍是正常的。
2.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二
( 一) 心理障碍
高中女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现在社会上和家长中有“到了高中,女生不如男生”,“学习数理化,女生不如男生”的观点,女生中相信这种观点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笔者对所教学生中的100名女生进行过调查,在学习高中数学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能学好的约占40% ,在进入高中学习一年后因成绩不理想确认自己不如男生的约占70% .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女生逐渐缺乏自信,学习被动,甘于落后,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归因于“女生不如男生”,这样拉大了男女生之间的成绩差距.
随着年龄的增大,女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爱面子,不懂的问题又不好意思及时问老师.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敢于举手回答的一般是男生,而女生即使会回答,却羞于在众人面前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怕说错了让别人笑话. 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女生极度缺乏自信心,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夸大实际困难,不敢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 对能力的低估往往使女生产生消极片面的自我评价,从而不敢大胆表现自己,自我期望值降低. 她们不愿做无把握的事,往往在尝试之前就自我否定、自己放弃了.
( 二) 生理障碍
研究表明,男女大脑两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是有性别差异的. 在记忆上,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但抽象记忆较弱. 在思维力方面女生由于偏于情绪色彩,更擅长形象思维,而不擅长逻辑思维. 男女生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差异,反映在数学学习上更为明显,这是多数女生害怕数学的根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龄前男女智力发展差异不明显; 学龄期开始,女生智力明显高于男生. 到青春发育期,这种优势开始下降,到了男性发育高峰期,男生的智力优势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情况往往要维持到整个青春发育期结束. ”而数学是一门侧重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女生对数学的学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先天”不足. 特别是构成数学语言的是一种高度抽象化、概括化和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常常令不少女生“看得见,分不清,理还乱”.
( 三) 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 由于女生通常对某个问题的启动迟,反映慢一些,而课堂对她们的要求确是一样的,在同样的时间内要求她们接受同样多的内容. 女生的这一弱点,使得她们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知识,但家长和老师并不会因为她们是女生而降低要求,这使她们心理负担过重,她们的确想学好数学,但现状使她们力不从心. 有的女生付出了比男生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使她们心情厌烦、焦躁,萌生了抵触情绪,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从而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怕学到厌学.
( 四) 学习方法障碍
无论是课堂笔记还是作业女生都写得工整、认真,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都要抄到笔记本上,这是她们的优点,但有时也阻碍了她们的学习. 上课时,女生常常是很细致地记录教师所写所讲的内容,但有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顾上记就顾不上听和想,而听和想恰是上课很重要的环节,没有了这一环节,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有的女生上数学课成了抄录员,而不是积极参与思考. 回家之后,也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复习,做作业时对着笔记本套用例题模式,并没有将知识真正内化. 大部分女生对于数学学习比较注重模仿和套用,书上的定理和公式背得很熟,直接应用也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但是碰到综合应用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说明她们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学习方法死板,缺少灵活性.
从以上几种女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障碍可以看出,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 笔者认为,女生只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不放弃、不气馁,再加之教师给予真诚的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这些障碍学好数学的. 教师应根据女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她们的教学方法,帮助她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辅助她们学好数学,使她们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课,具体做法如下:
( 一) 以“慢”求“快”
针对女生思维启动迟、反应慢的特点,应做到以慢求快,稳扎稳打. 开始讲授新课时慢一些,语言节奏慢一些,知识推进慢一些,课堂提问慢一些,让她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去思考,去悟.“慢”似乎使课堂容量少了,但能让她们学得扎实,而不是囫囵吞枣,使她们真正弄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要求女生在课前必须花5分钟看一下书,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哪些书上有哪些没有,不要求做笔记,要求她们听、思考,书上没有的可以提醒她们在相应的位置做笔记,减少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减少顾此失彼. 女生有一个特点,当她真正学会后,不容易遗忘,会处于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 因此,在看似慢的情况下,却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只有在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使后继学习加快速度.
( 二) 降低起点,减少坡度
女生对基本题掌握得还不错,只是综合运用能力差一些,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可进行适当分解,设计好台阶,引导她们逐渐深入思考.
例如,在立体几何中有这样一题: AB是圆的直径,C是圆上一点,PA⊥圆所在平面,求证: 平面PAC⊥平面PBC.
做这题时,有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ACB就是二面角的平面PAC - PC - 平面PBC的平面角,而发生错误. 有的学生也想到要用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但是却不知从何下手. 如果教师先让她们证明BC⊥平面PAC,再证明平面PAC⊥平面PBC,显然就容易多了.
( 三) 数形结合,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女生的长处恰恰是形象思维较突出,根据她们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多引入直观教学. 如在学习椭圆一课,笔者请每名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硬纸板和一根绳子,两个图钉,按课本要求画椭圆,先用多媒体演示画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尝到发现的喜悦,并提出如下问题( 在绳长2a不变的条件下) : ( 1) 当两个图钉合在一起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 2) 当两个图钉分离一点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 3) 当改变两个图钉距离2c,画出的椭圆图形又有何变化? ( 4) 当改变的两个图钉距离正好等于绳长2a,画出的图形又是什么? ( 5) 当两个图钉固定,能使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 能画出图形吗? 在这个过程中,女生兴致勃勃,经过实践,女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而且对椭圆的定义有了深刻的印象. 立体几何学习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正是女生不擅长的,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利用女生心灵手巧的特点,先让她们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模型,然后根据制作的模型,画出图形,再通过图形去想真实的模型,这样可以培养她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时凡是能结合图形的,都要求她们画图,借助于图像帮助她们思考,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 四) 创设成功情境,改进评价方式,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联系,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根据女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教师讲课可降低难度,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创造条件让女生在自己操作、探究、思考下获得知识. 例如,学生平时上课的参与度、上课的学习态度在学期最后的评定中要占一定的比例.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学生课堂板演时,采用这样的方法,如果题目较简单,就让基础暂时还比较弱但能解决的女生上去做,做对了大力表扬,同时在平时成绩上加分,做错了也要及时不动声色的提醒,让她做好.只有任课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具有针对性,再譬如,有的时候可以不点名叫学生上去板演,而是让学生抢着上去板演,做对了双倍加分,即使做错了也要表扬也要加分,可以少一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升.
( 五) 举一反三,提高思维能力
由已掌握的知识入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其内在的从属关系,关键使学生掌握和领悟到一些必然的规律,让她们学会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和类比中去联想. 教学中要编制“套题”( 知识性,技能性) 、类题( 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 、“变式题”( 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 ,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教学中可设计更切合女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如通过下面的流程: 基础知识的记忆———思维方式的模仿———知识的迁移———方法的变通———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采用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逐步提高女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六)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应利用一切时机主动和女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为她们释疑解惑,对女生多鼓励、多表扬. 女生天性细腻敏感,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她们来说,都可以成为热爱数学、刻苦钻研的契机. 在课堂上要多给女生机会,让她们经受锻炼,并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启发,即使她们提供的答案不够准确,也应巧妙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保护她们的自尊心. 课余时也要多与她们交流,了解她们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帮助她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引导她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受或少受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干扰. 只有数学教师真正关心、爱护、帮助女生,她们才会喜欢这门课,学好这门课.
摘要:职业高中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感到困难,她们的数学成绩往往不够理想.造成女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女生心理障碍、生理障碍、知觉和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学习方法障碍等.女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可采取以下几种对策加以解决:以“慢”求“快”;降低起点,减少坡度;数形结合,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创设成功情境,改进评价方式,增强自信心;举一反三,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3.学生学习障碍成因与解决策略 篇三
关键词:学生 学习障碍 解决策略
学习障碍适用于在学校课程学习领域中,现有学业成绩远低于其智力与能力水平的那些学生。它是以学生学习潜力与现实学业成绩之间的差距为指标的。通常表现为学生在获得与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及数学运算能力上的显著障碍。⑴具体包括:1、特殊性学习不能,主要指学生在有关理解或应用语言(口语或书写文字)的基本心理方面存在一种或多种障碍,表现在倾听,思考、讲述、诵读、书写、拼音及数学演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2、数学学习障碍,是指数学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水平所能达到的成绩相比有显著性落后。主要表现在基本数学知识、原理、方法的掌握,数学运算的能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等所出现的问题;3、推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和概括能力方面的不足;4、多动性行为与注意力分散。对于多动尚无确切定义,有人建议多动的标准是:在需要保持秩序的场所如教室或饭桌上,做出无秩序的行为。注意力分散是学习不能的另一行为障碍。由于上课听不懂,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于是小动作丛生,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学生学习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学生学习障碍,帮助学习障碍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习障碍学生存在消极的心理倾向
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学生在自我概念、归因、社会信息知觉等方面均存在消极倾向。他们自我概念差,自我评价低。这种对自我的较低评估相对稳定,即使年龄增长,能力已有所提高,仍将自我视为无能、差、糟糕。学习障碍学生在归因上存在消极倾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很少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更多归因于运气、他人帮助、任务容易等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对于失败,他们则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不仅如此,学习障碍学生在社会信息知觉上偏于消极、敌意,知觉准确性较差。倾向于将情景解释为不友好、敌意等,进而可能做出不恰当的反应;另外,他们对社会情景、言语与非言语社会交往信息的理解能力较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存在障碍。同时,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上都倾向于低估,反映出他们在社会关系体验上的不利处境。
二、 学习障碍学生在智力和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困难或问题⑴
尽管学习障碍学生智力正常,但其认知功能及发展通常却存在显著的失调与不平衡。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⑶:学习障碍学生不仅在感知结果上存在异常,其认知加工速度也比正常学生显著缓慢,不论以图形还是文字为刺激材料,对于完成刺激辨别与认识任务,学习障碍学生所需时间都更长,表明其认知加工速度比正常学生慢得多。他们的智力水平与正常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从智力结构上看,各方面发展显著地不平衡,与语言、抽象思维有关的方面发展滞后。另外,学习障碍学生缺乏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或者在自我调节中采用单纯地反复、延长时间等低水平策略,缺乏连续性监控与评价。这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
伴随学习能力低下,学习障碍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行为问题。迄今,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存在活动异常、分心、动作笨拙、冲动、高焦虑与抑郁、自伤与攻击性强等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虽然不是学习障碍学生特有的表现,但也同样需要重视,从而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学习障碍学生的特点,予以系统化的干预矫治。
三、学习障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学习障碍会使学生过低评价自我,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学生常常有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不敢和陌生人接触的自卑心态,对长辈说话的体态、表情非常敏感。所以,父母和教师不要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⑷
(一)与学生交往时,要保持平和的声音、姿态、动作和面部表情。对其恰当的行为及时予以认可和赞扬,从而激发起孩子的荣誉感。
(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遇到犯错误的情况,也要考虑到保护其自尊心,不要让他感受到侮辱或贬低,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正面引导他如何做才能“更好”。
(三)学习障碍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教育要从发展直观形象的思维入手,要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采用特殊教育,进行各种不同技能的专门训练。
要特别重视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训练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布置具体的习作任务如:固定模式的计算任务、实际物体的多方面测绘任务等,并可采用具体的阅读翻译等形式培养。当然,任务的交互作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可用计算与阅读、词汇释义事物的理解及类同测验等方法进行。这种能力的提高,还可以相应地带动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锻炼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可用阅读方法,让他们经常诵读一些指定的文章,然后与其交谈心得,提出问题让其回答等方法进行。
(四)要给孩子的社会活动创造机会和环境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做父母的应该有积极的态度,要多和他们讲一个人社会能力的重要性,找一些人物传记给他读,和他们在一块多讨论;要寻找机会,让他们多参加那些感兴趣的活动,使他能结识更多的人,并在社会活动中尝到甜头。⑵
五、辅导学习障碍学生建立系统学习方法的解决策略⑸
(一)学习计划的辅导
在小学到中学的整个学习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各主要学科都要布置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间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经常看到,尽管学习计划常被学生、家长和教师放在嘴边,但是真正做到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计划性的学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长期地和不懈地坚持,才能将学习计划纳入正常生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培养者要持之以恒,才能对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真正的帮助。
(二)预习方法的辅导
预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听课方法的辅导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障碍和压力。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为此,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讲课的内容,充分理解教师表达的含义。
2.注意看教师板书的内容,认真领会和记忆教师重点标记的内容。
3.多动脑,与讲课的进程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4.主动练,大胆发言,勤学多练,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善归纳,要抓住教学的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四)复习方法的辅导
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课后复习的内容包括: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没有理解,使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对课堂理解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摸索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坚持使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复习策略。
(五)写作业方法的辅导
写作业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有目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智力活动过程。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
1.先复习后写作业,即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仔细审题,即了解题意,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确切,书写规范,答案准确,干净利落。
4.细心检查,即根据习题的目的要求,逐字逐句地检查、验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对教师的批改、批语要认真思考,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
4.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四
论文摘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受应试教育、人际交往、贫富差距、恋爱受挫、焦虑、自信心不足等方面困扰,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通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方面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之克服心理阵碍,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
论文关健词:心理障碍 成因 调适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心理障碍,通常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主要反映一个人在发展和适应上的困难,包括多种适应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遗传因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高职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自信心不足
许多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曾是佼佼者,是令人关注的中心,心中充满着考取名牌大学的憧憬。他们经过高考拼搏最终进人高职学生行列后,发现高职院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办学条件,都比不上许多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那种盲目的自豪感、自信感、优越感,也就随之消失。同时他们认为,高职就是比普通大专低一等,上高职不是上大学。从而产生失落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学习主动性下降,成绩下跌。这种困惑和受打击的心态调整不好,就容易导致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增强。
(二)目标实现后产生的茫然感
目标是个人活动的方向与动力,当失去了目标也就失去了行动的方向和动力。许多高职生在读中学时,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一些同学没有及时确立下一阶段的新目标,往往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从而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知道上大学后该干什么、怎么办。相当部分学生人学后感到无所事事、迷茫,被动学习、被动生活。刚开学几周内,一些学生就出现了严重的迟到、旷课、上课不带书、不带笔等思想纪律松散现象。特别是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把较多的时间花在上网、玩游戏、交朋友和谈恋爱上,甚至去、打架斗殴,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严重焦虑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高职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不同于中学,学习上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重实践、重技能。每学期,每个专业除了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外还有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有更快、更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加上部分高职教师应用能力差,无法很好地教学生掌握应用技术和技能;再者,就业压力也是学生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高职生自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产生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诱发了就业焦虑症。
(四)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收费一般比普通大学要高,同时贫困学生占了较大比例,有些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借的。生活困难对这些学生思想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有的学生担心学习不好对不起家人,思想负担过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想退学;有的不敢面对贫困,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产生自卑或焦虑;有的无力面对经济困难,从而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障碍。
(五)交往障碍
高职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大多数都渴望友谊,迫切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来自不同地方,受到区域传统习惯的影响,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加上个性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很多烦恼和忧虑。有的学生想与异性交往,但与异性讲话就脸红,到三年级还叫不出本班异性同学的姓名;有的学生过分关心个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学相聚,不高兴时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有的既骄傲又娇气,造成同学关系紧张,以至情绪低落、压抑。
(六)恋爱困扰
高职学生生理发育已进人成熟期,加上社会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性心理很快发展,开始追求异性交往,谈恋爱。但是由于他们的恋爱观尚欠成熟,以至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在谈恋爱时出现因单相思而困惑;因热恋影响学习而烦恼;因失恋而精神萎靡,感到羞愧难当,陷人自卑、心灰意冷之中,甚至走上绝路。
二、解决高职生心理障碍的途径
对高职生的心理障碍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治本是从根源上对高职学生做心理上的彻底清洗,治标则利用学校、教师和社会组织所在位置的优越性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适当的疏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好“两课”在大学先开的优势,积极占领这一对学生进行“心理按摩”的阵地,培养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调整的能力。
(一)借鉴经验,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程系统
十几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理论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实践上获得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借鉴过来,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程系统。
1.应对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分析,建立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预警系统,为做好有心理障碍高职生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2.着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促进高职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首先,认真抓好“两课”教育,充分发挥这一对学生心理按摩阵地的作用,帮助高职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精神支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意志。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指导,帮助他们矫正不良心理状态,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情感上的郁闷,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当前要进行心理教育的全员师资培训,加紧培养培训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二)突显特色,创建高职生心理障碍防治工作的基本模式
1.正确认识高职,准确定位。
加强宣传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重点介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地位、作用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今天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深刻理解“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腾飞的基石,是民族跃升的阶梯,是每个社会成员走向职业世界的必经之路”。积极宣传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使高职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尽快走出高考挫败的心理阴影。
2.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活动,激发学生成才创业的激情
“请进来”是请一些高职毕业后工作业绩突出的校友,回母校畅谈奋斗的经历和创业的感受,进一步破除一部分学生的“高职将来只能做工难以成才”的消极思想,使之增强自信心,激发成才意识。“走出去”是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工厂企业参观调研考察,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事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焕发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热晴和动力支柱。在此基础上,引进学习的竞争机制,采用学分制,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评比学习标兵,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及时反馈和奖惩激励。要不断激励高职学生钻研学习应用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要充分肯定,表扬、奖励他们,使其看到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并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势。
(三)排除心理障碍,学会悦纳自己
1.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评价自我,学会悦纳自我,善待自己。大学生应该把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善于捕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有时甚至有必要适当地挑一挑自己崇拜对象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自信心。
2.正确对待贫穷
把贫困当作最好的大学,高职生应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分析,贫穷并不可怕,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作为贫困大学生,应该更感激自己的父母,是他们在极度困难情况下,含辛茹苦地供自己读书。他们是父母中的伟大者。贫困生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的父母感到自豪和骄傲。应该把贫穷当作一笔财富,它可以更加激励人奋进。大学生在为自己生活费辛苦奔波的同时,更加深刻领会到大学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改变困境而不懈拼搏,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
3.掌握交往的技巧和艺术
高职生应当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学习,虚心学习别人成功的交往经验,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消极的告诫自己:我不行!我能行吗?失败了怎么办?而是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我行!我一定能行!从而增强必胜的信心,争取交往的主动。树立合作意识,乐于帮助别人。高职生应该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竞争和合作,牢固树立合作意识。积极主动与别人交往,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从别人那里得到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进步。在为他人、为集体的服务和奉献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赢得他人赞誉,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5.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五
作者:郭立秋,王…文章来源:中国英语教研网点击数:
359更新时间:2006-7-6
一、引言
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被广大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视为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是衡量英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非英语专业的四、六级水平测试及英语专业的四、八级水平测试中,尽管相当多的考生在前面的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及语法测试的“客观”题型中的得分已超过或大大超过及格线,但有些考生写作部分的成绩却处于及格线之下或更少。这充分说明英语写作仍是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的错误类型进行总结、梳理,并深入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有所裨益。
二、语言因素层面
根据笔者几年来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犯的错误不外乎言内错误与言外错误。所谓言内错误即指学生在用词、造句及语法等方面经常容易犯的错误。经常批改学生作文的老师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的用词罗嗦、重复。例如,该用for的地方却使用并未增加意义的for the purpose of;该用because的地方却故意使用by virtue of the fact that, due to the fact that等复杂结构。学生习作中的同义反复比比皆是:如everyone thinks unanimously…, impractical illusion等等,其语法上并不存在任何语病,但在英语本族语者读来却有语义重叠、拖沓冗长之感。因为英语强调逻辑和言简意赅,避免同义反复,因而上例中未增加新信息的部分应删掉-everyone feels已包含unanimously之意;illusion已包含impractical之意。然而,“大家一致认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汉语中则是天经地义、无可挑剔的正确措辞。学生之所以易犯类似的错误似乎与汉语的行文习惯不无关系。为了音律和谐、形式工整,汉语倾向于用双声词组或四字成语,即使意义重复也在所不惜。如“平稳”、“差错”、“思想”、“甜言蜜语”、“千姿百态”等等举不胜举。若教师能够课上指出这类错误的本质,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可减少直至不犯此类错误。其次,中国学生在用词上的弱点还表现为词语重复现象严重。如在一篇论及失业问题的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道:Unemployment often brings people problems such as economic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problems。短短的一句话,problem这个词却重复使用了三次,未免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英语中存在极为丰富的同义词、近义词等词汇表达手段,因而行文通常采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或替代同一意思。如本句中的economical problems和psychological problems可以分别替换为financial pressures与psychological troubles。造成学生英语行文中的用词单一问题并不只是因为学生的英语词汇贫乏,还与汉语的遣词造句习惯有关。汉语在讨论同一事物时,往往采取重复相同词语的手段,因为汉语属意合性语言,需要依靠词语的简单重复来增加句子的凝聚力。而英语由于有连词等丰富的语言形态手段来确保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可以无所顾忌地追求词语的变化。正因如此,英语写作中一般避免重复同一语汇,而是提倡词语变换。此外,由于英语中的词汇总量远远多于汉语,所以汉语中单个词的搭配能力要远远超过英语中单个词的搭配能力才能取得大致相同的表达效果,但这也造成了在汉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情况,到了英语中却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如fast speed, expensive price即源于此。以上简单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习作中所犯的措辞繁琐罗嗦、无端的同义反复、搭配错误等问题,除此之外,代词、冠词缺省等错误在英语初学者的作文中也相当普遍,产生这些规律性错误的原因并非偶然,反应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使用习惯上的基本差异。
事实上,我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言内错误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转换上。写好句子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一篇英语习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使用的句子是否地道、流畅。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句子错误在分布上往往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和共性,很多病句或令人感到“别扭”的语句仍然依稀可见汉语思维的影子,值得深思。
1、一句话中出现多个谓语动词,造成语病
误:Take a part-time job can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s as well as money.正:By taking a part-time job, college students can gain experience as well as money.现代汉语句法特点之一是“动词连用”,即通过频繁使用动词,造成大量动词集结来表达意思。而英语由于受形态变化规则的限制,除非动词并列使用,否则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以上例子中的错误虽仅限于初学者,但说明汉语动词使用的影响对于他们仍然起作用。在这一点上,英语较好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不善于使用名词、介词短语、分词结构等地道的英语表达手段来表示动作意义。
2、缺少主语或主语选择不当
误:This year will produce more steel than last year.正:We will produce more steel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学生在上例中所犯的主语丢失或误选错误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基本差异,即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注重主题(topic-prominent)的语言。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说:“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间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与动作关系,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也就是说汉语中的话题未必是句中的主语,因为主语并非中国语法所必需的,故凡主语显然可知时,往往省略(王力,1987)。而英语却属主谓结构,句子没有主语就不成句子。若明白了英汉两语的这种差异,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就应注意努力挖掘或填补真正的主语,从而避免无主句。
3、大量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且句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Weak:Many rivers are seriously polluted.There is no fish.There is no clean water.Revised:Many rivers are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neither clean water nor fish can be found.上面的例子说明一个英语初学者在还没有真正领悟英语的结构特征及其思维习惯前往往倾向于大量使用简单句、并列句,这恰好反映了汉语句子结构的行文特征,即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或事情的因果逻辑关系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展开,分句之间只能以意相连,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呈线性递进。因而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这种简单句或并列句堆积状况实为汉语思维模式负迁移所致。相比之下,英语的句构特征显著不同,不能一个简单句接一个简单句地排列,而是先确立主句,然后利用各种关系代词、介词、分词等把各种短语、附加成分、分句、从句往主干上搭,从而形成“多枝共干”的结构特征。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结构差异,陈定安(1992)曾形象地将汉英两种句式分别形象地比喻成竹竿与大树。我们通常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层面上的这种差异概括为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重意合。
在句子层面,除以上列举的三种常见错误外,受汉语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经常出现句首状语句和逗号连接句等(杨玉晨,1994)。因而在英语写作课中辨析汉英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无疑有益于学生写好句子,从而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易犯的言内错误除以上列举的典型用词和造句错误外,出现频率较高的语法错误集中体现于名词复数忽略、主谓一致误用、时态概念淡化或时态混用等方面。此类语法错误之所以在初学者中较为普遍,就语言类型而言汉语为分析型语言,不像英语等屈折语那样具有上述形态变化,因而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易于忽略此等形态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比照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中国学生会大大减少英语作文中的言内错误,从而对于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三、非语言因素层面
一般而言,英语初学者在英语写作中易犯的言内错误突出地表现在词汇、句子及语法等层面上。
随着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拼写错误、词不达意、语法错误、句式单调等问题日趋减少,然而由非语言因素所导致的布局谋篇、段落结构等语篇层次上的问题则突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篇章结构呈螺旋型展开
美国学者卡普兰(Kaplan,1966)曾对英语和东方语言(包括汉语)学习者写的英语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linear),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汉语学生则采用“螺旋型”段落发展结构(circular/spiral),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进入主题。Scollon and Scollon(1991:113),Samovar and Porter(1991),Tyler and Davies(1990:400)认为北美的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即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结尾;而东方语言的语篇则属归纳型,先交代细节或举例说明,然后逐渐引出结论,最后以总结归纳结尾。
针对中国学生中的英语初学者所使用的语篇模式不同于英语族人这一现象, 很多中外学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Kaplan(1966)认为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螺旋型结构源于“八股文”。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我们既能从古汉语说明文中找出具有英语段落结构特征的实例,也能找出与英语写作规范格格不入的段落结构。事实上,对中国学生L2作文起直接影响作用的是他们在接受现代汉语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汉语写作习惯,也就是说,有关汉语写作质量优劣的标准或现代汉语写作教材中对汉语写作原理、技巧、体式的规定都会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语篇模式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汉语的文章章法对于整体篇章的设计、组织和处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文贵有变,文不喜平”。这说明汉语读者与英语读者的期望值不同:英语读者希望文章的结构平铺直叙,直截了当;而对汉语读者而言,“变,则读者有兴趣,不平,则文章生姿态”。从根本上说,语篇组织能力问题在于思维本身,而思维的训练是复杂的,难以立竿见影。同时,这一问题也说明,只注重语法,而忽视篇章的传统写作教学是本末倒置,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篇差异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篇章主题委婉暗示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心思想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张在新等(1995:43)对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在内的200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进行作文测试,结果发现59%的作文没有主题思想。蔡基刚对英汉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句的明示与暗示按议论文、评论或杂文及记叙文四种体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除英汉议论文中心思想句的处理上大体相似外,英文议论文明确提出主题思想的比例为90%左右,汉语议论文这种比例仅为60%左右,中文的文章总的来说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含蓄的,需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很少或几乎不用一个句子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主题思想处理的评价是:主题不鲜明、观点模糊不清。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这种“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现象或许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与哲学思想有某种关联。在中国某高校教授英语写作的外籍教师Ken Keobke(1995)反映,中国人看问题往往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出发,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所以写文章时爱搞平衡,既说优点,又说缺点;既指出好的一面,也指出坏的一面。何去何从要由读者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只谈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会被认为走极端或不公允。这种不选择明确立场的做法在西方人看来则是缺乏主题思想,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James Mackillop(1982:40-41)认为英语及西方语言在价值判断上采用二分法,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而汉语在价值判断上则采用多分法,一分为
二、非此即彼的选择中也存在模糊的灰色地带,即中间道路。
Ron Scollon(1991)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这种委婉暗示主题现象归因于中西文化不同的„自我‟概念。西方强调个人的经历及主张,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和忠实于„自我‟。由于表达的焦点是个人的信仰及感受,作者当然会使用具体、明确的语句,直接、明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但Scollon
认为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即孔夫子的„自我‟概念以四种核心关系为基础:父母与孩子的亲情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上下关系、长幼之间的差别关系及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自我‟则迷失于这种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之中。所以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我‟处处被„我们‟--劳动人民、共产党、国家和其他名词所代替,因为突出显示„自我‟会给人以自高自大之感。
就大的背景而言,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哲学观都是讲究“悟性”和“言外之意”,而西方思维方式受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倡逻辑推理。英汉这种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民族心理对写作的影响不容忽视。总之汉英写作中主题思想的暗示与明示,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写作习惯,不同的读者期待,思维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3、篇章策略“华而不实”
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Enkvist(1975)提出的术语,指篇章生产者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数(decision parameters)所作的权衡。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倾向于采用堆积和重复论断、引用典故和权威、套用成语和谚语的策略;而英语族人则强调使用数据和细节、引述个人和常人经历,运用成语、习语则采用掐头去尾、添枝加叶的推陈出新策略。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交际效果大大减低。主要问题表现为多主观论断(assertion)而少事实论据(proof);多慷慨陈词而少逻辑推理;多成语典故而少个人创新。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和探索。邓炎昌(1989:242)指出汉英说理性文章(如政论文、社论或讨论社会问题的文章)差异显著:英文以事实说话(let 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而汉语政论文则强调使用战斗性语言:we must(我们必须),we should /should not 我们应该/不该)等。而这却犯了英语论说文之大忌¾感情诉诸。英语的说理性论说文强调以理服人而弱化感情诉诸(rational rather than emotional),因为读者对所读的东西本来就心存疑虑,若他们感到作者是在激动昂扬的状态下抒发和宣泄个人情感,自然会排斥作者的观点。只有温和、理智和冷静的措词才令人信服。Rebecca Newfeld(1992)注意到中国学生在写英语记叙文时,结尾因采用道德鞭策策略而拉得过长。相比之下,西方人认为并非任何事情都包括道德精神,而且见仁见智,各不相同,所以在结尾不惜笔墨反复阐述某种启示和教训属陈词滥调的冗余信息。杨晓荣(1993,71-72)在总结1993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统考(TEM4-93)作文阅卷时,发现我国学生英语作文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细节,作文中充斥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文中堆砌口号、决心,而少用实例或自己的感受去论证观点。这种语篇策略的选取与文化界、思想界一度盛行的文革留下来的恶劣文风有一定关系。这恐怕也与过去中国统计学不发达,或媒体报道透明度不高有关。
此外,Matalena(1983)通过研究中国学生L2(the second language)作文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充塞成语、谚语、文学典故及名言警句等,而使用这种策略的结果是使各部分之间在西方读者眼里互不相干,以致使整篇文章缺乏有机的逻辑联系。他认为中国学生使用的成语典故只起到装饰和使文章生动有趣的作用,引用本身不过是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而已。而中国的古今历代文人则以引用“圣人书辞”为自豪,很多人甚至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知识渊博;只有引用权威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说服力。中国学生语篇策略的这种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汉语写作传统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从言内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概述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易犯的典型错误,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但笔者意在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中国学生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并非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寻,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当然汉语言结构及汉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对我国学生英语写作可能带来的困难和不利影响只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种倾向,是相对而言的,并非绝对的。但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以下启示:
1、写作决不是单纯的词法、语法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框架结构、段落安排问题,而是交织着浓
厚的社会文化观念的语言思维活动。
2、借用汉语思维进行英语写作,无论对英语水平高还是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脱离汉语思维而直接采用英语来组句谋篇,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引导他们如何通过排除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负迁移而充分发挥正迁移来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6.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六
篇一:数学学习障碍的认知特点与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关数学和数学学习的观点,侧重于探讨数学学习障碍在心理表征及工作记忆上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数学教学策略和训练矫正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学习障碍;心理表征;工作记忆;教学策略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更对提高国民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学龄儿童的数学能力的发展状况也日趋受到全世界决策者的关注,并将其作为社会资本的潜在来源和维持科技社会健康发展的途径。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出版的《学校数学的原理与标准》(2000)已经对数学课程进行了扩展,并提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的解决,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景中去的过程。尽管美国已经竭力推动学龄儿童数学能力的提高,但最近国外的研究[1]表明,依然有5%~8%的学龄儿童不能达到nctm的标准,并且难以对这些儿童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作出很好的解释。虽然原因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些儿童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特定的障碍,即数学学习障碍。在过去的几年中,发达国家已经对数学学习障碍在工作记忆、数概念与计数知识、算术策略以及干预策略方面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量尚少,因此对数学学习障碍的关注有助于促进我国在数学学习障碍领域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一、数学学习障碍
二、数学学习的心理学内涵
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谈到数学学习障碍,就不得不提及数学和数学学习的本质特点。理论上来说[3],数学是一系列概念性、程序性、陈述性知识的描述和关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理论。概念性知识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儿童运用数学进行推理的基础。与先前所学的概念的联系将帮助儿童获得对深层次的概念的理解。对儿童来说,最难理解的问题是那些难以与他们已有的心理表征建立联系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包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需要使用的一连串的自动化技能,例如,当某个数字与10相乘时,只需要在这个数字后面加上一个0就得到答案。陈述性知识是指那些人们能够不假思索地从记忆中提取的数学性的概念,例如,当呈现数字6,儿童会想起2+4或者3+3等。
数学学习的范畴不只局限于概念性、程序性、陈述性知识等领域,还包括理解和认知沟通的能力,如对数学的态度、准确计算的信心、数学学习的情绪等方面。数学是一个拥有它自己的一套符号和使用规则的语言,儿童要使用数学语言理解数学符号和工具的全部功能,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明确地使用这种数学语言。因此,尽管数学学习是基于儿童思维过程内的知识结构进行的,但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其他部分,如描述、提问、讨论、预测、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对儿童的数学知识的增长也是十分必须的。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会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而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
三、数学学习障碍的认知特点
自认知心理学诞生以后,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数学学习障碍已成为一种主导性的范式,研究者开始对影响儿童数学发展的基本认知机制进行研究,当前对数学学习障碍的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表征和工作记忆领域。1.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以某种方式显现。认知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问题,即以最佳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表征。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不同心理表征会产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好的心理表征不仅能将数学问题组织成较少的组块,减少记忆的需要,还能让问题解决者组织起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预期获得答案所遇到的阻碍。问题表征作为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其质量影响到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是问题能否成功解决的关键[4]。数学心理表征包括符号建构、概念意义的确立、视觉空间图示和策略启发过程。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的困难大多在于他们没有或者未能构建恰当的心理表征。相关研究也证实,数学障碍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的困难与他们对问题的表征有关,数学学习障碍儿童问题解决的表征时间较短、类型单
一、缺乏有效性。
一些研究表明,在解决问题时,数学学习障碍儿童更多是注意问题的显著特征,而忽略问题条件中的隐含关系,他们的心理表征缺乏抽象的信息,难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已有图式中的知识组织,这样就影响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效地搜索问题空间,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
2.工作记忆
数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在这种认知活动中,中央执行系统涉及策略选择、任务转换等核心功能;语音回路主要参与计数和复杂计算的信息保持,同时也与问题解决有关;视空模板则负责多位数计算、图形图表的理解加工和空间信息的编码转化等。研究者认为,工作记忆存在缺陷可能是造成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大多存在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以及中央执行器功能等方面的缺陷,虽然这些结构的功能各有侧重,但它们对数学学习障碍儿童数学能力的运用产生了综合影响。数学学习障碍与工作记忆广度有关,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不如正常儿童,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儿童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提取和更新信息,这样也就导致问题解决中的知识储备不足。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可能存在从记忆中提取数学知识的困难,以及记忆提取的过程因不能有效抑制外界信息的干扰而受到影响。与数学优秀儿童相比,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速度、短时记忆、中央执行功能以及整体工作记忆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在问题解
中国决的准确性、语音加工、一般领域的工作记忆和言语工作记忆上也都低于同龄儿童。篇二:第四章 数学学习障碍概述
第四章
数学学习障碍
第一节
数学学习障碍概述
一、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
这种早期的能力可以理解为种系发展的结果。(生存能力——基因编码)
大量研究显示,一岁前的蹒跚学步的婴儿就已经有了数的概念(Didamond & Hopson,1998).人们目前还不大清楚大脑从何时开始处理逻辑运算和算术问题的,更不清楚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许多年来,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有些儿童非常经精于计算,而另外一些儿童尽管本身非常努力,但数字计算能力却仍然比较差。
在过去的30年间,学龄儿童中具有数学学习困难的比率在逐步增加。
二、案例
段同学,女,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好,对人友善,尊敬老师,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关心学习,智力活动表现一般,上课回答问题偶有出色表现,数学学习成绩不良,作业速度慢。
典型学习题目:一辆东风21型拖拉机5小时耕地4.8公顷,求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师:请你把这道题解出来。
(段同学呆了好大一会儿。)
师:别怕,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段:(列式)21÷5-4.8 师:为什么这样做?说说理由好吗? 段:(呆了一下,换了一个算式)21×5+4.8 师:别着急,想清楚再做。
段:(又换了一个算式)21÷4.8×5 师:出示题目:一辆拖拉机5小时耕地4.8公顷,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师:这体会做吗?
段:会做,除起来。
师:怎么除?
段:(列算式)5÷4.8 ?? 案例分析
段的数学障碍:基本成因在于“数学化”障碍。在她解题过程中,缺少一个数学化的基本过程,不能把一些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进行思维加工与判断。
三、数学学习障碍 的表现、定义和类型
(一)数学学习障碍的表现与症状
一般症状:
不能很正确地进行加、减、乘、除方面的运算;
记不住数学公式、规则或概念;
在理解时间和方向等抽象概念上有困难;
在移项、略项或逆算过程中总是出现提取数字的错误;
难以记住如何在游戏过程中保持得分
(《有特殊需要的脑与学习》)
钱志亮老师在《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中列举如下:
(1)数位困难——不能正确理解数位概念,不能理解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表示不同的值。
(2)计算方法不良——有些儿童在进行基本的算术计算(加、减、乘、除)时有困难。常见模式有:计算方法混淆;计算错误;没有掌握数学规则,包括仅用大数减小数、把进位与运算次序颠倒、从左到右计算进位、不需要时也借位、不会二次借位、省略运算步骤及其他障碍 ;
3.林美和(民78)根据数学学习障碍儿童个案研究的结果指出,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具有注意力缺陷、冲动的认知方
式、记忆缺陷以及认知缺陷等现象。
4.Johnson 和 Myklebust(1967)提出算术障碍(Arithmetic Disturbances)和运算能力障碍(dyscalculia)学障儿童的具体特征。
5.学前征兆:数学相关活动经验的缺失
不会一个接一个地数数字(十以内)
不会把玩具按某种规则进行分类
对摆弄石块、迷宫、模型或组合积木的活动兴趣和经验缺失
数量的概念:儿童对数量的概念从牙牙学语时就体现出来“所有的”、“全部”、“好多”、“很大”等 空间的认识:玩积木等,形状、排列、顺序等
1.算术障碍
缺乏建立一对一配对(one-to-one correspondence)观念的能力。例如,不知道四个人吃饭时要在餐桌上摆多少碗筷等。
缺乏有意义地接顺序数数的能力:虽然能依顺序念出数目字,但没有数字概念,或不懂得数字间的关系。缺乏联合听觉与视觉符号的能力。例如,儿童也许会口语数数,但却无法认读数目字。
缺乏学习基数和序数数数的能力。
缺乏以视觉推估物体数量的能力。
缺乏理解数量守恒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quantify)的能力。例如,难于理解两张五十元的钞票和十张十元的钞票是一样多的钱。
缺乏数学运算的能力。
缺乏认识与使用四则运算符号的能力。
缺乏了解数字排列组合的数值意义的能力。例如,无法理解由1、2、3三个数字所排列组合而成的123、231、312,其数量是不一样的。
难于记忆和应用数学运算的步骤与原则。
难于理解测量的原则与方法。
难于阅读地图和图表。
难于解答数学推理的问题。亦即缺乏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2.运算能力障碍
算术运算能力障碍(Dyscalculia)是指能理解与使用说话(Spoken Language),能阅读和书写,但却无法了解数学的原则与过程,也学不会计算的儿童。算术计算能力障碍儿童在数学困难的特征如下:
(1)视觉—空间组织能力与非语文统整能力不足(Stuauss & Lehtinen,1947)。无法迅速分解形状、大小、数量、体积或长度的不同,无法推估距离,无法依据视觉—空间组织能力做判断(例如车速)。这类儿童在儿童早期显现非语文的问题,例如,不喜欢玩拼图、积木、模型或拼凑玩具。
(2)许多算术学习障碍儿童显示优异的听觉能力及早熟的说话能力。教师宜妥善设计多重感官的刺激学习以弥补其非语文视觉障碍。
(3)方向感障碍:无法分辨左右或欠缺方向感。无法掌握各种视觉非语文线索(例如,建筑物、地形、地物)来协助自我导向(例如,身在何处)。因此,他们利用语文线索,例如车牌号码、街道名称、商店招牌等。
(4)社会知觉与判断能力不足:距离和时间概念相当欠缺。其社会成熟度与非语文能力较低,由于自我协助、运动力(locomotion)和用具操作能力的不足,他们尚需依赖成人社会的协助。
(二)数学学习障碍的定义
就数学学习障碍的定义而言,意指个体智力正常,但于数学符号运用能力的学习上有困难,致使数学能力低下。(Russel ﹠Ginsberg,1984);
台湾林美和提及:数学学习障碍系指个体在数学语言发展过程中,于内在语言、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三个层面中,有任何一个层面的困扰,换言之,数学学障是指个体在运用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有困难。(资料来源:中国中小学学习困难网);
在算术加工过程中出现持久性问题的儿童通常被称为数学障碍。(《有特殊需要的脑与学习》)
朴永馨教授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失算症”
失算症(dyscalculia):学业性学习障碍的类型之一。由于大脑优势半球的顶枕区的神经中枢损伤而导致无法正确进行算术运算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产前、产中、产后的脑损伤,早期的环境剥夺以及情绪因素等。主要表现类型有:(1)感知性失算,即缺乏辨别、认知、理解数学符号、术语及数字间关系的能力;(2)运
用性失算,即在书写数字、符号、进行基本数学运算,运用和表达符号和术语方面的能力缺失。又称“运算能力障碍”。
(三)类型(及其表现)1.Kosc将数学学习障碍分两类:
其一是器质性学障,肇因于先天异常、遗传或出生后脑伤、肝功能异常所导致在学习数学概念、运算能力等的障碍; 其二为学习性数学障碍;由于后天不良的数学、情绪、疾病等问题所导致数学能力普遍低下或不足。(Reid,Hresko ﹠Swanson,1991)2.Geary(2000):数学学习缺陷包括在掌握基本数学概念方面出现困难、计数困难、代数运算困难、提取困难及视空间缺陷等方面的困难。每种障碍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3.Blalock(1987),Rourke(1987),Kosc(1974)和Badian(1983)提出四种数学学障的类型:
视觉—空间能力不足的数学学障儿童:有适当的数的观念和数学基本知识。其数学上的错误是数目字书写不清楚,算术排列组合不正确,无法重组(regrouping),在除法计算时不会使用”零”当做借位用,数目序列颠倒(如38写成83),省略小数点或$等符号(由于注意力不足),计算方式错误(如该用×法时用+法),无法自发地核对与审查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答案,有些有视觉活动的困难,而难于在墙上挂图或挂时钟,其有适当的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能力,但写字和拼字不佳,日常生活和书写方向有组织能力的问题。
逻辑数学能力不足的数学学障儿童:虽然他们的计算结果正确,但其计算能力是机械式的,他们不知要采用何种方法计算,要从哪里开始算起。他们对时间、金钱和测量的理解不足,由于他们难于理解算术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因此,计算对他们并无多大帮。他们的自估能力也不好。他们必须靠应用题中的提示字句来解题,没有提示字句就不会做应用题。应用题中若使用过多的数目字或信息,他们也就不会解题。本类型的数学学障儿童读字能力相当好,但理解能力则较差。
数学概念不足的数学学障儿童:他们因语文理解问题而形成数学学障。他们无法了解符号和数学术语(例如,百分比、小数、分数等)。他们不会做算术应用题,特别是应用题的文句中没有提示的字句时;他们的抽象能力有问题。
第四类数学学障儿童因其数学上的障碍(包括计算结果与过程的错误,九九表学习困难,阅读障碍(dyslexic)、视觉记忆问题,听知觉和记忆力缺陷)而有实际生活上的数学问题,诸如找零钱、开支票、计算小费等等。但理解力和数学概念不错。(Blalock 1987;McLeod & Armstorng,1982)等。(资料来源:中国中小学学习困难网)
(四)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
1.生理原因
数学任务完成中的大脑活动情况: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研究发现:顶叶和额叶是执行基本心理运算的主要脑区(比如计数、进行序列运算等)然而,在处理更复杂的运算时,其他脑区也会参与其中。(Rueckert,Lange,Partiot,Appollonio,Litvan,Grafman,1996)
顶叶损伤将会导致数学困难。对患有Gerstmann综合征患者的研究(顶叶受损引起)显示,这类患者出现严重计算问题,同时,左右定向问题也比较严重;但口头语言没有问题(Suresh& Sebastain,2000)。
视觉加工不良的个体常常表现出数学学习困难。遗传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同卵双生子的研究?? Johnson 和 Myklebust(1967)提出与数学学习障碍有关的四项学习因素,兹摘要如下:
听觉接收性语言障碍与数习学习障碍:听觉接收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在数学方面的问题通常是出现在单字意义上的无法理解,而非数学的思考能力。例如:三角形的底边,小孩子会误认一定在最下面 是底
;可是,如果底向上尖向下就不会算了。所以,听觉接收性语言障碍儿童在一般的计算能力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但在推理和数学学障测验上表现较差。
听觉记忆与数学学习障碍:学生听得懂数目字,但却无法正确说出他想要表达的数目字。也就是当口头问答时,无法将计算结果说出。另一种是听不懂题目,却是可以用阅题方式来解题。阅读障碍与数学学习障碍:本型儿童在接收视觉讯息时,可能就是产生了对字的反转(inversion)、旋转(rotation),及扭曲变形(distortion)的现象。如把3看成8,把6看成9等等。
书写障碍与数学障碍:此类儿童无法学习单字或数学的书写。
2.环境原因
学习环境
数学恐惧:有些儿童由于本身具有失败经历或仅仅对数学缺乏自信心而导致了对数学的恐惧。
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测验的得分高40%.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存在多种风格,如偏向定量学习或定向学习。教师应采取多种指导策略,以某种策略单独教学的话,就会对习惯另一种策略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学生因此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很差。更有甚者,有些会出现数学障碍的症状。
语言环境及文化差异:如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学习数学;在另一文化氛围中学习;
3.行为模式方面
冲动、粗心?? 4.推理问题
如果儿童推理困难,他们就不能看出事物的不协调,如10+9=109,不能从已知技能中概括出一个新的、略有不同的技能
5.数学准备技能不足
大小辨别困难、形状辨别困难、一一对应困难、排序困难?? 第二节 数学能力的评估
一、数学学习的准备工作
1.分类:大多数5-7岁的儿童能够按颜色、形状、大小、材质及作用等属性来判断物体是否相似。
2.排序:排序对于掌握数字的顺序非常重要,许多儿童到六七岁才理解排序的概念。
3.一一对应:学习数数的基础,是掌握计算技能的必要条件。包括理解统一物体在不同序列中仍是它本身,无论该序列的特征与另一序列是否相似。
4.守恒:学习数字推理的基础。守恒意味着无论物体的空间顺序如何改变,该物体的数量保持恒定。
二、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
A.认知意识水平
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并观察每个学生是采用何种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的。
问问学生“你是如何思考的?”,“你使用了哪些常规或特殊的策略”
确定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技能,哪些方面还不足,忽略了那些方面。
判定数学答案的正误,让学生解释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
B.数学学习方法
加工数学任务时采取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来自于所采用的风格是偏向于定性还是定量(Sharma,1989;Marolda&Davidson,1994)定量学习者
喜欢处理实体。这些实体有确定值,比如长度、时间、体积和大小等
喜欢使用程序的方法解决问题,倾向于使用固定方法或步骤,通过机械式的方式完成数学任务。
喜欢把问题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进行解决,然后将部分整合起来,解决整个问题。
善于演绎推理,即将一般原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当以高度结构化的组织呈现数学问题时,学习效果比较好。
常常坚持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使用其他方法时通常会感到不习惯或不能集中注意
定性学习者
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完成数学任务
以定性的而不是分解部分的方式描述数学问题的各个要素。
属于社会学习者,他们通过讨论、质疑、举例等方式进行推理。
通过寻求概念和流程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学习的。
善于发现熟悉的情境和当前任务的联系和相似性。
主要关注数学问题中视空间方面的信息。
在顺序、运算法则、初等数学和精确计算方面有困难。
在完成任务时,倾向于采用捷径的方法,出现多余的步骤,以及基于直觉推理的固定程序等。
常常没有经过足够的练习达到自动化水平。
C.诊断学生的错误类型
常见的一些错误: D.数学语言
E.必备的技能
Mahesh Sharma(1989)
1、按照由步骤地指导进行学习的能力
2、识别模式的能力
3、通过合理的猜测估计质量、大小、范围和数量等的能力
4、在头脑中产生视觉图像,并进行操作的能力
5、有良好的空间位置和空间组织感,如对左右、东南西北、上下等方位的判断
6、演绎推理,将一般原则应用到具体事例的推理能力,由前提条件到逻辑结论的推断
7、归纳推理是自然理解的过程,并非有意注意和推理的结果,运用归纳推理很容易觉察不同情境下的类型以及程序和概念间的关系。篇三: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1] 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增城市实验中学陈国辉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对基础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在教学中却深让人担忧。据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数学问题生所占的比例县城为:22%,乡镇为29.7%[1]。而在2012年广州市中考数学中,30分以下的考生为9442人,不合格的人数为22562人占的比例为19.3% [2]。可见如此高比例的数学学习障碍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教育。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如何有效地减少这种情况呢?
[关健词] 数学学习障碍
培养 健康数学学习心态
终身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指出“义务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见《纲要》既要我们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又要我们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精神”。但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却出现了如此大比例的数学学习障碍生,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对纲要的执行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够将这一部分的数学学习障碍生转变过来呢?又如何防止好数学学习障碍生的出现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要做的是:将学生健康的数学学习心态培养起来,先从思想上着手,从主观上将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转变过来,才能有效地防止数学学习障碍生的出现。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要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
1、从客观上来分析。从小学进入到初中以后,数学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加强,并且更涉及到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因而有的同学便不能很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从而死记硬背;抓不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数学推理便一窍不通。从而在学习数学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可想而之的。这时便会使每个学生都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外部的,不可变的,无法自我控制的因素。这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和归因便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行为的坚持,以及对未来学习数学活动结局的期望,使学习数学的内在 动力减弱,当减弱的内在动力累积到一定时,数学的思维能力便远跟不上数学科学习目的的要求,导致产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便不可避免了。所以《纲要》便着重强调:“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从主观因素的角度来考虑。由于数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使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无一不把数学摆在重要的核心位置,在我国也是如此。可惜的是我们在长期的数学教育中,却用了一把扭曲的尺——“应试教育”来衡量我们的数学教育水平。使数学在教育的逐级选拨中,其作用只是充当“筛子”。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课多,投入的精力大,负担重,但其指导方向是应试,是为了高分。严重忽视了数学素质方面的要求,使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被机械的解题训练所取代。使本来威力很大,应用很广,兴趣很浓的数学,变得干巴巴,成了死套公式枯燥训练,不受欢迎并且颇感恐惧的学科。人为地造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因此《纲要》也着重地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二、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过分依赖教师。学生对老师普遍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期望教师把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门加别类的一一讲述,突出重点和难点,最好是教师点明哪些是易考题型。还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的模仿硬套。解题过程中常忽视严密的推理过程,导至一种题型要反复操练几次。此类现象最终导致离开老师的辅导就茫然不知所措。这也是造成机械式训练的一个重要的诱因。经常听到不少同学考完试后便讲:“:这道题做过的了,但考试时还是不会做”。便是这种心态的集中表现。
2、过分焦虑。从小学升到初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导致不少的同学适应不过来。特别是不少的女同学一遇上几何题时便茫然不知所措。并且一遇到挫折、落后时便焦虑紧张,并没有很好地去分析出现挫折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没有认识到现在的失败和落后是暂时。而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没有很好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和不足时,就急于证明自己。但结果往往是可想而之的,久而久之,这种焦虑的心理便最终导致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形成学习上的障碍。
3、过分的自谅。这些同学通常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老用马虎、粗心替自己的错误解释。认为小小的一个错误没什么重要的,一次一次地原谅自己,把努力的期限一天天往后移,导致成绩老在原地踏步,造成障碍。
三、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要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数学学习心态,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具体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水平低下,又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有关。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其中的一个功能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强调从生产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最后又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一方面是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另一方面又让学生理解数学是很有用的科学,生活中处处都要用数学,进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些教师,只强调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从应试必须要考数学这角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样则很容易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例如,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挫折,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的数学是学不好了,升学考我是没有希望的了,因此也就没有再努力学好数学的必要了。为此我们要学生意识到,不管准不准备升学,都必须学好数学,因为学好数学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态度。
2、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失败归因分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可以这么说,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遭遇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这时,教师、家长能及时帮助他们排除学习障碍,减少挫折和失败的机率,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同时对他们的情感体验予以调适并进行正确归因的指导,则可以使他们摆脱情绪困扰,改善学习心态,反之,如果他们的学习因难逐步加大,学业屡遭失败,则会产生畏学、厌学情绪、丧失学习内在动力,对学习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不作任何努力。所以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失败归因分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是排除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策略。
3、因材施教,进行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和训练。作为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肯定是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应正视这种情况,采用多样的,灵活教学手段。(1)在教学内容上,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以新的《纲要》的精神而编写的新课程,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作为教师一定要很好地把握好这一尺度,不能够一视同仁,否则后果适得其反。不少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后,数学学习障碍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便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弹性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有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合作性来分组。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是否有相同的教学需要来分组。切忌固定的分组形式,若这样的分组,时间一长很容易严重地打击中下层生的积极性,造成更多的数学学习障碍生。
总的来看,学生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与其它的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不仅从数学方面,还应拓展到其它学科,而且还要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才能很好地将学生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培养起来,才能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李士琦 主编《数学差生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5月
[2]、2012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12年12月
[3]、彭钢 张晓东 编著《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7.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 篇七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总是要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在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进行掌握,也就是说学生都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得出新的知识.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一定能够很快成功,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仔细考虑好每一名学生个人的情况. 每一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而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对所有同学采取一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当学生在面对着自己解决问题时不能够得心应手. 还有一方面就是, 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与新学的知识点很好地衔接起来. 有的学生本来对旧的知识点掌握的就不是很牢固,更不用说应用到刚刚学的新知识点中. 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将新旧知识点很好地衔接起来,那么就会导致在思维上出现障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数学学习思维障碍的表现
由于形成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表现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1.数学思维肤浅性
有的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概念和原理的产生过程,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总结中,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就会产生以下的后果: 首先,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中,一般只是顺着一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不懂得变换思维方式,缺乏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会通过三角代换来证明公式,却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分析总结. 其次,学生普遍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比较擅长解决比较直观的数学问题,而对于抽象的问题总是不能很好地抓住本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抛物线的教学内容时,因为抛物线这一内容十分的抽象,所以很多同学都感到很困难,化了半天也没有任何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对抽象类型的题目不能很好地解决.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思维方式也都是不相同的,对待同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的教学环节中,就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如已知非负整数x,y且x + 2y = 1,求x2 + y2的最大、最小值.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如对x、y的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就容易产生错误. 而且有的学生不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缺乏思维的突破,从而造成了数学学习的思维障碍.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对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将新知识旧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数学思维的固定化
由于每一名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很多的数学题,学生自以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自己的解题思路的正确性深信不疑,并将这种思维模式固定化. 这就会导致学生很难放弃自己的固有思维,接纳和研究新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这一单元内容时,只要教师一提到两条直线垂直,那么学生就会按照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认为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从而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思维模式的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所以,要突破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思维障碍的突破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基础情况,及时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要争取照顾每名学生的听课状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跟得上思路. 此外,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防止学生产生思维上的障碍.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指的是学生在自己解决数学问题时自己的选择,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有的学生在面对一道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之前是否做过类似的题目,如果没有做过,就会不知所措,这就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
总结:
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要进一步的改革,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争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从而做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摘要: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普遍现象是存在一些思维上的障碍.为了要突破这些障碍,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找出差异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突破数学学习的思维障碍.
8.浅议职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 篇八
关键词:专业课 学习障碍 成因 对策
目前,很多职校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用他们的话讲,就是不想过早进入社会,选择职校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入校后,他们文化基础课学习困难重重,疲于应付,虽对专业课学习充满期待,但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他们在专业课学习上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那么对这些学生我们老师怎么教?面对他们的学习现状又该如何处理?这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数年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结合现如今职校生的实际情况,浅析其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职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
1.学习基础差,消极自卑
职校生大都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总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待学习有如泰山压顶,甚至生厌。专业课的学习虽不同于文化基础课,但仍然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基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但这些对职校生而言却是 “有心论剑,而无剑道”。所以,在专业课学习中还是没有感觉。
2.对专业缺乏认识,学习不感兴趣
对专业的热爱和浓厚兴趣是有效地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但据本课题组在对本学院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生物制药等三个专业五年制高职生随机调查发现,65.7 %(71/108)的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没有慎重考虑,一味听从父母意见或由亲朋安排,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择业理想。51.9 %(56/10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并不重要,只要混张文凭就能顺利就业。于是,他们并不想了解所学专业,学习上完全陷入被动。他们时常哀叹,“在学校学习有如‘入监劳役’,苦不堪言啊!”。此时,他们上课违纪就很普遍了。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便在课堂上,也无精打采,动辄趴在桌子上酣睡不醒,或玩摆手机,或随意讲话干扰课堂秩序。即使上专业实践课,他们也不愿动手操作,或驻足旁观,或追逐嬉闹,或聚众闲聊。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法”
有的职校生学习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从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堂也不做笔记,听而不思,“东耳朵进,西耳朵出”,课后也不复习总结。课后作业不独立完成,相互抄袭,考试想尽办法作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整个学习过程既没有计划,也没有目标。遇到问题不想或不敢提问,不懂装懂,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没有把学习和以后的工作、生活建立联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将学习本应有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索、质疑等环节交由老师来完成,老师教什么学什么,逼迫老师重复着教育最忌讳的“填鸭式”套路。老师布置作业也不思考,从教材或课堂笔记中找来抄一遍了事,有的干脆找老师索要现成答案,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问号,只有句号。多数学习能力低下。古语道,学而不思则罔。职校生因为学不善思,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权扼杀了,要想把老师教授的知识掌握非常困难。
4.学校教育的影响
4.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
目前,有些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采用上个世纪80或90年代的教学大纲,有些专业课程设置过细,内容重复或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所学知识日后很少用或者根本就用不上,有用的课程学校又未开设,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4.2教师职业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低下
我们有部分教师面对素质较差的职校生头皮发麻,眉头紧锁,找不出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有的虽经过努力,但未能奏效,中途放弃了探索和研究。有少数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直言这样的学生也就那样了,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所以,这些教师要么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要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讲课沉闷乏味。个别教师面对课堂秩序混乱,却能做到视而不见或闻所未闻。即使想学,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上课,怎能提起学习兴趣呢?有的本身专业素质不高,教授内容不能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很不实用。如此,学生不能“信其师”,怎能“习其能”呢?
4.3教师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有些老师仍停留在“在黑板上教书”的层次。面对内容较深的知识,讲不清楚或一带而过,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新鲜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不能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并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究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此种教学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5受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建议的影响
很多用人单位感言,许多职校毕业生要么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要么是人品太坏,如没有诚信,不善交往等,降低了人才使用的质量。面对现实,他们提出“重人品,轻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议,认为职校毕业生只要人品好,活动能力强,引进他们以后,岗前密集培训一下,一样能上岗。受此影响,职校生往往认为,在学校我只要多参加活动,注意锻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成绩好坏,企业并不看重。所以,他们纷纷加入学生会、社团,有时因为参加活动请假,不参加晚自习等等,不能很好的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由于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莫须有的活动上,他们疏于学习,上课也显得没有精神,作业抄袭,甚至为了颜面,因害怕考试不及格而冒险作弊,长期以往,学习丧失了兴趣。笔者接触的很多学生干部存在上述问题。
以上对职校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可能成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望对后续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卡耐基.《卡耐基成功法则全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 版.
[3]安健. 職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分析及对策.职教论坛[J].2006,8:32.
【学习障碍的成因与类型】推荐阅读: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障碍及其成因分析11-23
无障碍设计学习心得07-10
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09-02
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研究09-16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消除方法论文12-10
职教生的数学心理障碍与教学对策08-07
跨越沟通的障碍09-27
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10-15
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09-25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的方法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