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2024-07-04

学生班级活动心得(共12篇)(共12篇)

1.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一

班级对接活动心得体会

又是一年毕业季,08级的学哥学姐们顺利走过了大学的求学之路。在大学里他们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然而毕业之际,学哥学姐们没用忘记我们,没有将他们自己的经验体会独自带走。为了能使09级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学习经验 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好,五月中下旬08保险 09保险 进行了一系列得班级对接活动。活动包括:

一、考研、公务员、工作技巧等经验交流会。

二、德育答辩观摩。

三、专业学习心得交流。

活动中学哥学姐们积极发言,交流心得体会。我们专心听讲,不时提问。学哥学姐们的恬淡的谈吐 旷达的心境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最后王老师的毕业叮嘱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

活动后我将自己对公务员的学习认识,写下来和大家交流。(1)首先大家说一下行政和申论这两门考试科目

前者考察内容比较宽泛,各方面内容均有,数量关系的、常识性的、文学方面的、推理方面的等,我们每个人涉猎的范围毕竟有限,所以这科的复习效果相比申论是比较显著的。

所谓的复习,绝对不是死记硬背,没人能背下几百道题,背是背不完所有的题。所以复习应重点放在对题型的了解,对解题方法的学习上。建议那些对行政科目不了解的同学买到书后,别着急先看题,先做题,那样只会导致事倍功半。最好先看那种题型考察你哪方面及前面的例题。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了以后再进入训练。

再有,行政对解题速度要求非常高,所以再训练时要重点注意这一点。这是所有考生达成共识得一个问题。一定要把那些简单的,一看就能很快出结果得题做出来,不要纠结在看似会其实不容易算出结果的题上,那样会浪费大量得时间,得不偿失。(2)再说申论。

许多人说这门很难,复习也没用,这是不对的。一学哥申论考了70分,比起好多人四五十分,我觉得他的一些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要消除押宝的思想,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申论考察的是你阅读材料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能作为考试材料的事例材料多了去了,想押题不亚于大海捞针,所以重点应放在对自己能里的训练培养上,作过的材料不在多,而在于精。现在的考试材料比以前难了,主要就表现在材料量多,其中的要点观点也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训练自己去伪存真的这种思维能力,考试时才更有把握抓着重点。但是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但只要大家按正确的思路去练习,效果一定是显著的。

(3)面试

心态很重要,心态好就成功了一多半。入闱面试的每个人其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跟笔试时一样,因为考官面对着你时,不知道你的大名,不知道你报考的职位,更不知道你的笔试成绩,所以这时候谁的心态好那谁就是成功者,你的笔试名次在前面后面都没有关系,前面的不要有思想压力,后面的千万不能失去信心。事实上,有许多职位总成绩下来,与笔试成绩出入很大。还有的人因为是入闱的最后一名,就不去参加面试,更是不珍惜机会,哪怕考不上去锻炼锻炼呢,毕竟入闱本身是多么难的事情呀!所以一旦参加面试,就要鼓足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常智凯

2.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二

本文尝试透析一个极为“普通”的班级学生“做好事”的案例,聚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维品质、成长自觉等方面的发展,在解读学生发展机制方面,重点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及关键事件、关系世界及关键人——学生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试图建构起对学生班级主题活动质量评估与学生成长机制研究的典型案例。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六年级某班49名学生,班主任任教该班级6年。这项班级主题活动前后延续两个多月,分为三个阶段。

一、活动策划打开发展新空间

2012年11月,几名学生干部主动找班主任薛老师商量捐冬衣的事。起因是学生钱戎在常州“化龙巷”网站上看到一则《“天才宝贝”捐冬衣感恩行动欢迎你加入!为玉树贫困孩子捐冬衣》的帖子,他把这一信息跟班干部一说,大家觉得很受启发:冬天贫困地区的孩子缺衣服,而同学们家里都有闲置的衣服;再说马上就要入冬了,时间正好。于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一起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讨论这一设想,得到大多数同学的响应。由于学生并不明白捐衣的程序和要求,班主任又组织了第二次班会。学生们讨论后认为,应该成立相应的项目组。于是大家根据兴趣、特长组建了宣传组、整理组、对外联系组,并选了组长,制定了第一份活动方案。

1. 实践与关系的初步建构

就实践活动而言,学生主要的实践空间在班级内,但本次活动要与校外多方联系,具有创新性与挑战性。这一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是班级学生干部,占15%左右;7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但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另有1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

本阶段的关键性事件:一是几名学生干部与班主任的交流;二是第一次班会达成共识;三是第二次班会形成活动方案。学生的交往对象是相处多年的同班同学和班主任,相互之间非常熟悉,没有太多交往上的困难。活动中的关键人物是几名学生干部和班主任。

2. 学生发展的新开始

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而言,首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直觉性表达体现出学生善良的本性。在合适的外部信息刺激下,他们产生了行动的冲动。其次,是在与班主任的交流中,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提高。当学生努力想获得教师的支持时,必然要清晰地表达,并说明其道德合理性,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再次,在两次主题班会中,不仅仅是发起人——学生干部,其他学生在交流与活动组织中,其社会责任感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而言,最突出的在于决策。部分学生干部初步形成意向后,与班主任一起做出决策,促成本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几名学生干部与班主任组织了班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了动员、分工与合作,具体表现在三个项目组的组建。在更多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各项目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第一份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组织与进展。方案的形成意味着同学间的交流与对话,意味着分工与协调,也意味着自我认识和对活动性质与目标的理解。上述过程启迪学生勇于尝试、组织有意义的事情,勇于体现自己的领导力,并在策略选择与理性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化。

就思维发展而言,学生的系统思维得到初步锻炼。体现在活动的分组和具体活动方案的形成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本次活动所涉及的相关主体、事务,根据活动需要形成相关组织;根据每一部门的特殊性,制定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这不同于点状思维,而要更多考虑目的与手段、整体与部分、个人与组织、人与事等多方面的关系。

就成长自觉而言,部分学生干部亲眼看到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行动,形成了初步的成就感,强化了自信。在分组完成后,三名组长利用中午、放学后的时间召集组员商量,其领导力得到锻炼。随着两次主题班会的召开,同学们也开始行动起来,经常讨论怎样做海报、有没有衣服捐、捐几件等。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他们刚介入其中,尚未感受到过程的丰富性和活动的艰巨性。

二、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学生锻炼的过程

从12月1日起,学生开始制作第一份电子海报。

之后按照方案,同学们开始收集衣服。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一次就收集了140多件衣服。刚开始,同学们以为衣物整理不难,但当一堆衣服放在一起时,由于衣服大小、款式不一,光靠整理组的6个同学显得手忙脚乱,有学生就自告奋勇去帮忙,有的还想出流水线工作法……对外联系组的同学已开始主动联系受助对象。因为要邮寄的地点偏远,他们还逐家询问快递公司能否送达。当同学们兴奋地把打包好的衣服送上快递车时才发现,快递费高达670元。当时班主任身上只有400元,她向体育老师借了300元,这才把衣服邮寄出去。这一幕在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在后续活动中,他们把邮寄费当成重要项目,形成了几套筹集资金的方案。

这一阶段的活动持续到12月8日第一份班级捐冬衣活动报道完成。

1. 实践与关系的动态生成

本阶段能够主动参与并发挥领导、组织作用的学生占50%。这其中,既有前一阶段的骨干,又有随着活动的推进而培养出的新骨干。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捐冬衣、整理冬衣的过程中。只有10%的学生没有捐冬衣,其原因一是家里没有可捐献的冬衣;二是“天天想带,但天天忘记”。在活动中,尽管有个别学生不够自愿(要组长做思想工作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但他们的情绪和参与活动时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有了改善。值得重视的是,该活动的效应较大,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连校领导都直接关心这次活动的开展。电子宣传卡的完成、捐冬衣当天的活动组织,可谓关键事件。活动全程充满不确定性,有大量生成性资源出现,增加了活动的复杂性,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学生的关系世界而言,除前阶段的关键人班主任外,在同学群体中,又多出了三个部门的内部组织,实现了交往对象的群落性分化。此外,学生还充分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因本次活动是通过学生动员家长,家长配合与支持学生的自主行动,学生也与家长构成实质性的交往关系。同时,学生们还与受助者、快递员等建立了不同性质的关系。这都让学生进入到丰富的交往关系之中,其复杂程度大大高于第一阶段。随着“儿童活动领域的分化,‘关系人’数量的增加,必然使别人观察他的角度、侧面也随之增多,从而必然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促进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并且使他由依赖‘外部’评价转而依赖自我评价”。[2]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活动发起者和三名学生推选出的组长等,成为活动的关键人。

2. 学生发展的综合实现

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当学生以真实的行动投入其中,第一阶段的道德直觉变成的道德行动,就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的新基础。以杜威的观点来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3]在之后的活动中,学生将之视为“活动先例”,已经体现出这一经验的生长性。学生在实践中的感悟、体验与道德自豪感,会催生新的道德行为,实现综合性的道德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真实的、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建设性关系的体验。以实际行动关爱着社会弱势群体,这让他们体会到:即便是小学生,也都有社会责任,并能够做出社会贡献。

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言,一是学生组织策划和应变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从海报的制作,到衣物的整理,再到邮寄,期间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人员分工。二是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如何找到受助者、如何装包及筹集运费等。问题解决意识的形成与自觉的反思,为下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三是合作能力的发展。班委会、三个小组、个体学生之间形成了丰富的组织关系;学生们既在原有组织内承担责任、相互合作,又适时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四是“前移后续”意识的形成。学生们不仅习惯了活动前的策划,而且意识到做了有意义的事要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这次活动之后,宣传组的后期报道小组特地联系网站负责教师,在校园网上发布了此次班级捐冬衣活动的总结。

就思维方式而言,一方面是学生思维的有机性得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们还制作了很多爱心卡片,放在了所捐赠的衣服里。在学生看来,这是伴随着衣服送去的温暖,也是他们与受助对象跨越时空交往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思维动态性的初步形成。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活动的进行不是一个完全依照预期而展开的过程,需要不断面对生成的问题进行动态调整。

在成长自觉意识方面,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初步形成。学生们在活动中策划、组织、交往,通过言语、行动、符号等方式开展对话,将自我的力量呈现出来,并且最终“成事”。当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这一工作之后,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自主设计了体验卡,进一步促成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学生第一次写的体验卡内容,有15%的学生认为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帮助了那些贫穷山区的孩子,有50%的学生觉得虽然有点累,但是有收获。

作为班主任和研究者,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看到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更多承担责任,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于是,班主任决定进一步深化这项活动,鼓励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号召、组织全校学生来捐冬衣?

三、活动重建的高度就是学生发展的新高度

班级组织了一次关键性的主题班队会:《衣+衣让爱传递》。班会上,学生们针对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全校捐冬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形成了面向全校的策划方案。他们自主组建了三个部门:宣传部、整理部、对外联络部。不同于上一次的是,每个部门都下设若干个小组,分工更明确,方案更具体。

活动当天,宣传部的学生们制作了宣传海报,到各班分发了捐助统计单,自主进行了全校广播。整理部的同学根据方案,派能手到各班指导整理衣服,派能干的同学把各班捐来的冬衣存入学校仓库。对外联络部的同学不仅联系了受助对象、运输公司,还保持着与学校后勤部的联系。经过统计,在全校共募捐到爱心款1155.3元,冬装1598件,围巾、袜子等小件152件。这项活动,到活动报道完成时为止。

1. 实践与关系复杂度再度提升

在实践维度上,全班高达80%的学生发挥了领导、组织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无一人游离在活动之外。活动的综合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组织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学生们要联系的不仅有班内、校内人员,而且要更多地接触校外、市外人员,整理全校师生所捐衣物、钱款等。宣传部不仅要对本校师生宣传,还有对受助者宣传,有前期宣传和后期活动报道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写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等大幅提高,活动的组织也更为周密。如对外联络部就分成了“筹金小队”、“运输小队”、“外交部”等三个小队,分工明确,强调相互帮助。在活动效应上,本次活动还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其中,学生组织的策划类的主题班会、面向全校的广播和倡议以及现场组织等,是关键事件。

在这一活动阶段,学生的交往世界得以拓展,其中大量涉及“陌生”人,即便是在班级内部,这种交往关系也极为复杂。该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为密切的交往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同学、班主任、相关教师和家长都成为活动中的关键人物。

2. 学生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就社会责任感而言,首先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传递中深化。本阶段的活动不是个体的道德行为与班级的群体活动,而是学生们作为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开展的学校层面大型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传递进一步形成反馈力量,实现了“回归的环路”,[4]促成班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深化。其次,活动的成功所产生的影响力,促成学生道德自豪感的升华。再次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积淀与认识深化。通过系列性的活动,到这一阶段为止,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到个人与社会的建设性关系,强化了相关认识。

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言,首先这是一次成功的重建性活动。学生在前期班级活动的基础上,能够面向多样的群体和复杂的过程,是一次策划能力的自我培养。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其三,学生反思与总结能力得以提升。经过这阶段的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总结成败得失,锻炼反思能力。

就思维品质而言,学生思维的有机性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动态性也在更为复杂的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他们根据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思考程序和方向,对策划方案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思维的积极性实现了群体性的发展,促成学生生存方式的形成。正如叶澜教授所言,“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5]经过系列性的活动,学生体会到敢于追求、勇于实践的重要价值,能够更积极地思考人与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主体意识。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就成长体验而言,活动的成功极大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体验到了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个体意义。作者再次研读学生的体验卡,全班同学中,有50%的学生达到非常积极的体验状态。比较典型的小王同学在第一次活动中制作宣传单,其体验是“写字很难,涂色烦”。而在这次活动中,参与的是海报制作,其体验则是“画起来很带劲,因为可以为贫困孩子带去温暖与爱”。全班80%的学生觉得累,但是很高兴。没有人不愿意参加活动或游离在活动之外。由此而形成的自信,能够促成学生更自觉地发展;活动的体验,也为学生今后参与相关活动提供了积极的经验;来自教师、同学的反馈,也促成了学生的自我觉醒,对于他们今后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建构、形成与发展个性,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更加相信: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能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主题活动中实现的;班级建设也可以在丰富的实践与深入的理论研究中,呈现其个性和不可替代的教育独特性。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是如何学习的”(项目编号:A13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Jiacheng Li&Jing Chen.(2013)Banzhuren and Classrooming:Democracy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Volume 9,Number 3.

[2][前苏联]科恩.自我论[M].译者:佟景韩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83.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译者:王承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7.

[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译者:陈一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3.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三

【关键词】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生活方式 学风 班级风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注重学生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塑造出良好的班级风范。

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只有在知识上有长足的进步,学生才会有未来,祖国才会有希望。但是一名班主任如果只顾抓学习(“学风”)而忽视了对班风的培养,将会造成怎样的情况呢?学生集体主久观念淡薄,高智高低品德、协作能力差的学生会大量出现。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将走向危险的边缘,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成功可言?因此如何摆正学风和班风的问题,注重班风的培养,是我们每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首先必须思考的。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曾经有两个年轻人甲和乙有荒漠里行进,他们几天没有吃东西了。突然,他们发现有一位老者在前面的小河边钓鱼,于是两个赶紧过去乞求帮助。慈祥的老者给了甲一个鱼钓,给了乙一筐鱼。两个青年都很高兴,拿着鱼的乙继续向前走,饱食几天后青年乙还是饿死了。青年甲想着自已要是能够到达大海,不是有永远都钓不完的鱼吗?于是直奔大海而去,可惜同样还是饿死在路途中。几天后,同样又有两个青年在小河边向老者乞求帮助,老者照样分给他们的是鱼和鱼钓,然而不同的是这两个青年结为伙伴一起向大海奔去,路上他们省吃俭用,最后两人终于到达大海,拥有了永远钓不完的鱼。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同样的物质条件,注重集体协作的人最终走向成功。“学风”、“班风”的建设也正是如此,良好的班级风范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学生走向更大的成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意识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个人素质和品德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和必要,注重学生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无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班级风范。这些品质的培养难道会逊色于所谓“知识”的学习吗?品德的研究与探素,既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衰,也涉及到社会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通过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品德的培养和训练,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合格目标发展的目的。

通过到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班级风范。那么,哪些班级主题活动是我们必须注重开展的呢?

首先,注重每天学校卫生和纪律检查的结果,并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纪让学生遵照执行。这项工作教师如能持之以恒并严格监督学生,学生会逐渐养成懂规矩、有责任心和热爱班集体等许多良好的品质。例如,从初一进校开始我就对本班学生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于早上必须提前学校作息时间的十分钟到校,对有迟到或旷课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处罚。由于长期的重视和坚持,班级的学习风气有了很大的提高,一种爱班级、爱学习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了。

其次: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的教育活动。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进行劳动教育的班级主题活动,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和自己动手能力的活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家長对子女过于宠爱,不愿让孩子吃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劳动占用学习时间,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不爱劳动和不会劳动的普遍现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会劳动中养成为社会、为大家着想、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好习惯,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技术和本领。在劳动中学会学习,只有会劳动的学生才会学习,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应该通过劳动的实践活动来改正他们身上的许多缺点。

再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上进心,通过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有的老师和学生认为参加这些竞赛活动(尤其是学科以处的竞赛)多此一举,耽误了学习时间,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班主任老师切忌怕麻烦,应该在每次竞赛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为确保每次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工作一定要到位。

再其次,注重班会活动的开展。在每次班会活动中都要做到目标明确,计划清楚。不过在班会活动中,一定要避免空洞、抽象的说教,要将纲要和若干意见的思想渗透在具体直观的事物中,带入到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

最后,注重对“差生”的教育也是班级良好风范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言说的好“一个螺丝打坏一锅汤”,一个班级总有极少部份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对他们教育的成败是良好班风能否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学生每天的学校生活中学习和劳动是两大主要内容,对于这些差生而方,他们尤其怕学习,劳动对他们来说比学习要容易些。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地方法创建一个理想的班集体,使班级成为一个具有温馨的气氛,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的集体,因势利导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是教育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我深信通过国陪的提升,我的教学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班级管理》教育部师范教育组织专家审定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高等教育版社)

[2]《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4.党校学习心得 班级活动 篇四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党校活动,只有自己班里的全体学员,因此由班主任给我们讲解,活动主题为“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说道环境问题,大家都不陌生。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在社会上,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野生动植物的灭绝、热带雨林的滥伐、垃圾大量制造、有毒废弃物的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我们的整个生态环境变得岌岌可危。

因而,在这一次的活动中,班主任重声了环境问题,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废旧东西有重新的认识,增强大家的环保再利用观念,让环保之行能够更好的继续走下去。在班级活动中,还进行了环保类知识竞答,如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的确切日期的提问,“城市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等等,不仅增长了知识,也让我们感受到环境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变得日益迫切。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更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例如,不要随地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废旧东西回收或再利用,妥善处理电子产品,不攀折花木,不踩踏草坪,爱护小动物等等。不要因为觉得这些事情看上去很细微,而不去做,毕竟保护环境对我吗来说,不是空喊口号,光说说保护河流,杜绝各种污染是不切实际的,无论什么事都需要从小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垃圾分类方面,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四类:(1)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厨余垃圾。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2)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3)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4)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以及垃圾处理的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都更加的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着各种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人人都有绿色环保观念,并且真正从生活中落实,那样才会重新有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好环境。

5.班级争先创优活动心得 篇五

近段时间,中央、省委和地委相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情况,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

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理会“创先争优”的具体含义。“创先争优”活动的建立,将利于我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的早日实现。然而,一个国家要谋发展,强有力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对我们而言,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直发挥积极带头作用的集体。

我们要联系实际,用创先争优指导行动 在工作中,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以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标准,主动做好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班级文明建设。在思想上,我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牢记“五带头”,扎扎实实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按照要求办事,始终自觉的维护集体班子的良好形象,努力工作,自觉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尤其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工作作风上,我能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不误事。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增强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和创新思维,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能紧紧围绕整体工作思路,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主动为辅导老师分忧解难,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向前迈进。

对于存在的不足,我决心抓住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大好机会,加强学习,拓宽思路,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用创先争优的正确理念为方向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主要是在转变教育观念上见成效,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创先争优的本质核心,要自觉对照创先争优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检查梳理自己的思想观念,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更加符合创先争优的要求,内化于心,践之于行。

不管事务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牢牢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夯实理论功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在政治上成熟、理论上清醒、是非上明白,关键时刻不动摇,大事面前不糊涂,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指导分管工作的能力。还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干中学,学中干,不断从客观实践中分析和总结经验,从同学中发现智慧火花,逐步完善提高自己。要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90后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主要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脚踏实地、开拓创新。

我们的道路还很长,还需要向着先进永无止息地坚定地走下去,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会看见胜利的曙光

6.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篇六

也许是长时间没有和家长一起互动的缘故,孩子对这次活动也是十分的看重,活动前一个晚上就积极的和家长一起亲手包装准备在第二天送给同学的小礼物,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起床,生怕错过了集合的时间。

来到了活动场地―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基地,虽然有老师的严密组织,孩子和家长们顿时就像一群放飞的麻雀,那种融入到大自然的兴奋的心情,确是怎样也无法掩盖,孩子们三五成群,各自交着对某一景点的感受,而家长们在享受春色之余,也乘机相互交流着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经验和感受,一路欢声笑语,乐事不断,自己真的有一种已经从所有的事务当中抽身、置身于世外的感觉;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消防演习和植树活动的进行,这次实践活动也宣告结束。看着孩子意犹未尽的笑脸,看着同行家长们一张张快乐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不由的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作为家长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否自问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开心大笑了,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放声歌唱了?其实,幸福与快乐来的真的很简单。

7.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七

一、要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榜样对学生来说, 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既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 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又能不断强化作为榜样的个体优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笔者有目的地选择榜样, 树立榜样, 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 常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 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 使其有非常具体的评价标准、学习方向。“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人师者, 要为人师表, 表里一致,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要不做。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 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还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的理想追求、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需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为人师表!与无形于有形间,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若教师、学生形成了和谐的气氛, 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再如, 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 介绍学习经验, 生活习惯;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 谈理想、找差距, 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 敢于比试的勇气, 不言放弃, 坚持到底的毅力, 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

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 缺乏自觉性, 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弛, 缺乏锻炼。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要转化这样的学生, 就需要有恰当的方式方法, 不但不能批评、斥责, 而且还要以平和的心态, 用一颗爱心去善待他们。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 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在爱的驱使下,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学生这样那样的不足, 而是更多的闪光点。给学生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 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当学生的所做和所说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目标时, 有时教师容易动怒上火。静想一下, 此时此刻, 也许这些学生多么盼望老师能帮他一下, 并为他开辟出一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记得有一次, 笔者对几个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说:“你们太让老师失望了, 作业总是完不成, 给班级脸上摸黑, 给班主任丢脸……”事后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别生我的气了, 我们不是不想完成, 但有的作业总是解答不好, 能不能把难度给我们降低一点……”笔者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刀切”。于是在布置作业时调换了方法, 对于某些后进生就适当降低了要求。果然,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完成作业的了, 而且这几个学生的成绩还在不断的提高。由此可见, 教师只要做有心人, 就能细雨润物, 潜移默化。

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种花要知百花异, 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师播洒的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雨露, 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 还要注意工作方法。

一个学生在其学习生涯中, 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 有成功, 也有失败, 没有常胜将军, 决不能以一次偶尔的失误就判定学生的优劣。而且, 学生在成长阶段, 思维发展快, 学习的潜能很大, 可塑性也很强, 所以决不能随意的贬低学生, 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 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来看待学生。

上学期, 笔者班上来了个插班生, 其生活习惯、学习态度跟其他的学生不一样, 纪律散漫, 学习成绩很差, 初次测验的成绩很不理想。这下子, 笔者还真有点担心了, 后来细细一琢磨, 我们对待任何学生都应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因此, 对于这位学生的成绩, 笔者在班上只字未提, 相反, 还表扬了他几次。为什么呢?这位学生虽学习成绩差, 但是作文写得好, 用词丰富, 描写生动, 于是便把他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读了, 同学们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下课了, 大家还围着他讨“真经”呢。笔者这样做, 促进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树立了学习信心。在课堂上, 他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不再是散漫、消极, 在学习上也由被动变为主动,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外, 多次找他谈心, 帮助他排除心中的疑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学期他的各门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运动会上也能处处为班级荣誉着想。我们用心呵护的不光是学生的健康, 还有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爱的怀抱中享受爱的雨露和滋养, 才能健康成长。事实证明, 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则有助于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体验与教师一同获取知识的乐趣, 使其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学习成了他们积极的内心需要。因此, 教师设计各种活动, 都要让学生在自身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从而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 教师只要努力跟学生沟通, 帮助学生选择榜样, 树立信心, 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就一定能使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涛.责任情境:人性化管理的源泉[J].新课程 (综合版) , 2010, (1) .

[2]谭荣利.用心爱学生用爱铸师魂[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 .

8.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篇八

一、班主任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怎样组织怎样管理才能发挥最大效益需要认真反思。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至关重要。从我多年的带班经验来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必然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管理的主角。这样,学生就会消除“等靠”思想,自觉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我在多年的带班经历中,总是把班长定位为班级真正的“班主任”,把自己定格为“班主任助理”“班主任顾问”或“首席班干部”。这样定位,就使班级管理的主体由班主任变成了学生,学生主人翁地位得以凸现,干事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而学生又把管理班级的希望寄托在班干部身上,班干部自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工作起来更加积极主动了。而我,则由台前走到幕后,在重大问题上为学生“建言献策”,充当班干部的助手和参谋。班主任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找学生谈心或与家长沟通,班级管理必然会走向正规。

二、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级管理中,班委会、团支部的力量不可或缺。班主任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必须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不管从起始年级带班还是中途接班,我都十分重视班干部的培养。新接班级开学第一月,我定为原任班干部的亮相月。我事先召集原任班干部开会,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并让他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工作思路。然后班干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书面的工作计划。而我只当顾问角色,从权力上予以支持,保证计划落实到位。一月之后,干得好的班干部继续留任,干得不好的班干部离职重新选举。经过一月的锻炼摸索,重新组建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实现了“强强联手”。在以后的班务工作中,班干部按照开学初既定的工作计划,各司其职,每周周五为班干部工作碰头会,碰头会由班长主持召开。会上,班干部就一周各自分管工作履职情况作出总结,全体班干部认真分析梳理,好的方面继续保持,不足的方面限期改进。整个过程我只做旁听者,孰对孰错我不做任何评价,留给实践来证明。重大问题议而不决时,我只是帮他们分析情况,最终决定仍由班干部集体拍板。这样,我的无为而治既培养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又使我从琐碎的事务圈子中解脱出来,班主任工作自然轻松起来。

三、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

1.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现在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識,渴望班主任能给他们参与管理的机会,于是,我大胆放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及参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要使班级管理有特色,班务工作就必须不断创新。于是,我在班内实行岗位包干责任制,即班内有多少名学生我就把班内所辖的事务划分为多少个岗位,比如说,谁负责门窗的开关,谁负责图书角的管理,谁负责清洁工具的维护等等。各岗位工作周周总结、月月评比,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综合评定结合起来。由于班内岗位包干责任制的实施,班务管理中形成了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干好事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2.给学生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当学生的所做和所说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目标时,有的老师容易动怒上火。静心一下,此时此刻,也许这些学生多么盼望老师能帮他一下,并给他开辟出一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记得有一次,我对几个连续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说:“你们太让老师失望了,作业总是完不成,我再也不查你们的作业了……”事后有一个学生写信对我说:“老师,您别生我的气了,我对您每天布置的一个难题,总是解答不好,能不能难度给我降低一点……”我马上意识到自己最近犯了一个错误,对学生的学习搞成了一刀切。于是我马上在布置作业上换了方法,对于某些后进生我适当降低了要求。果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完成作业的了。而且,这几个学生的成绩还在不断地提高。

现在,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需要我们教师不断以新的理念作支撑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样,班主任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借力用力”,这才会使我们永不言败。

9.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九

一.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时空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一些家长,工作之余,不是打麻将就是上网聊天。学生在家中感到没有读书的气氛,看起书来也没有劲儿。这就希望家长多花点功夫研究孩子的心理,常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买点孩子喜欢的课外书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能光买学习参考资料,还要买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书,然后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家庭有点文化气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年级家长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三点:

1.选购书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2.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3.最好是买拼音版本的,一本书里不认识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内,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磕磕巴巴,才会乐意读下去。

二.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

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即,审题设疑,粗读感知,细读理解,诵读积累,总结收获。

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对读进一步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返校日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暑假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暑假要读4本书以上,精读其中4篇文章。利用四个返校日,班级举办“读书交流

会”,以“故事会”、“古诗诵读”、“赏析佳作”、“好书推荐”等活动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并给学生朗诵一些美文,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好词佳句、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制作读书卡,读书报。组织一次读书卡,读书报评比活动。并建立一本“读书留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读书留痕集”。

四、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主体性阅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篇二: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一.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时空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一些家长,工作之余,不是打麻将就是上网聊天。学生在家中感到没有读书的气氛,看起书来也没有劲儿。这就希望家长多花点功夫研究孩子的心理,常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买点孩子喜欢的课外书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能光买学习参考资料,还要买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书,然后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家庭有点文化气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年级家长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三点:

1.选购书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2.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3.最好是买拼音版本的,一本书里不认识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内,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磕磕巴巴,才会乐意读下去。

二.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

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即,审题设疑,粗读感知,细读理解,诵读积累,总结收获。

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对读进一步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返校日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暑假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暑假要读4本书以上,精读其中4篇文章。利用四个返校日,班级举办“读书交流

会”,以“故事会”、“古诗诵读”、“赏析佳作”、“好书推荐”等活动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并给学生朗诵一些美文,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好词佳句、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制作读书卡,读书报。组织一次读书卡,读书报评比活动。并建立一本“读书留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读书留痕集”。

四、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主体性阅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篇三:2015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2015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一: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校根据中心校的安排,适时安排教师利用课余读一本书活动,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 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校召开学年、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会议,商讨制定行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学校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为源头,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召开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也进行充分的研讨。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活动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学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心得二: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转眼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一切都慢慢地适应了,无论是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有了一个比较明朗的层次。对学生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多数家长都非常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也看出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

看了魏书生的资料片之后,我有了一个深刻地体会,这么多的学生要靠班主任自己去管理恐怕不太可能,所以只能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也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班级就能管理地很好,班主任也可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上的难题,才有更大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成绩。平时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学生如果不出成绩那就是教学的失败,也不会得到家长的认可。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治思想。

魏书生借鉴吸收了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并把它结合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去,从而为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获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魏书生的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认识:

l、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2、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作为教师,他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3、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魏书生的学习,我感受颇多,体会颇深,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学习,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针对我们自己学生的实际,在看完书生同志的著作和事迹后,有了很大的启发,比如就我自己的学科来说,语文就得让学生多看书,看好书,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文才能有更多的内容,针对现在的情况,很多学生写作文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具体的方式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说实话,作为一个语 文 老师我们确实很着急,但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以前虽然也听说过魏书生的事迹,但是老是觉得他离我们很遥远,总觉得那是专家的理论,我们绝对不会从中学到什么,但是自从看了书生的班主任论坛之后,就觉得其实对我们来说很现实,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的这套措施对我们来说也哈瓦那合适,很实用,比如班级纪律可以让各个学习小组自己负责,而不再设置专门的班级纪律委员,这样小组组长既负责学习上的事,也负责班级纪律的事情。我想一个班级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变成最优秀的班级体。

心得三: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心得四: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新课程编写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和提升师生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将使我们的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所以说,人文修养、人文情怀是一个智慧型教师的必备素质。一句话,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师。

最近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我不禁为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肃然起敬。再联系他在前文中谈到的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一位有胆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忧虑:为什么应试教育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却能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虽然千呼万唤却难觅踪迹?一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在某一领域引起结构性变革的大师,那么,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这其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能改变什么?是的,我们的力量太微小,改变不了应试教育滚滚洪流,但我也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很大,足以对自己的学生的养成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式、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文中还提到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怎么走就得看每个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鸭式,应试型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遏制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枷锁。作者有一句话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 ——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

10.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十

——胡增杰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2012年3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在德育副校长段云升老师的带领下,在延安实验中学参加了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主办的“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中,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张水、何艳梅、石伏平等老师用典型的案例生动的剖析了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就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阐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下面我就谈一下此次学习的收获:

问题学生的教育

一、换一种眼光看教育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学生三年,为学生考虑三十年。不能把教书当成谋生的手段,要把教书当事业来做。做事和做事业的区别在于,“事”人人都可以做好,人人都可以做;而“事业”,有了“业”,意味着多了份责任和执着。

多元化的时代,要求我们对待教育,对待工作,时时刻刻都要准备转换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方法,灵活应变,适应新的要求。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的最大收获在于获得学生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从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要认识到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失去自尊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才,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放开手脚,获得成功。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针对孩子的差别引导他们分别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的路。

二、关注学生背后的问题,绿色批评

孩子的叛逆可以分为感性的叛逆,和理性的叛逆。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都是感性的叛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好奇,因为好玩,因为拉风,哗众取宠等等都可能是他们出现意外举动的原因。争吵斗殴,究其原因,无非是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冒犯,莫须有的理由,或者是因为那虚无缥缈的兄弟姐妹义气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发育的逐渐完善,学生的理性的叛逆占据上风。例如学生早恋,可能他们也知道早恋行为的不可为之,他们也在反思,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人人都会长大,生理决定青春期的他们会对异性产生不可估量巨大吸引。明白了这点,我们是否能给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帮助他们解决困惑的方法了呢?

有一种理论叫做冰山理论。大概的意思是: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永远都是表面现象,在表面行为的冰山表面下,包含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期待,学生的渴望及自我实现的追求。

学生的举动的背后,埋藏着他们自己的秘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包容学生;做学生心中的阳光与雨露,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事实上并不乐观,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斥责谩骂、看到了太多的暴力征服和严厉但无方的批评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心灵共鸣消失殆尽了。结果问题学生问题更多。

问题学生需要我们的批评教育,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但是,批评教育要讲究策略,要合情合理。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要想想:

1、问我们是否非要用批评的口气来对待学生。

2、是否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

3、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参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

4、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要?

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我们的教育才能立竿见影。

最后我们还要想想,我们的心态是否正确?关于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老师们的心态。当老师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们的心态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

三、赏识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电影,上面的几个问题让我沉思: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被别人称赞又是几时?很久了对吗?

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生活缺少赞美,我们的教育缺乏赏识。

有一句话说的好:差生是差家长和差老师联合制造的。一位差老师和一群差家长的背后,永远有一群差生。问题学生不一定都是成绩上的差上,但差生一定是问题学生。只是,人无完人,问题学生也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曾经我们常说“恨铁不成钢”,其实,刚有刚的用处,铁有铁的用途。

问题学生的优点我们看到了吗?赏识过吗?

如果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开始赏识我们的学生。永远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永远不用成绩这唯一指标评价学生的一切。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光芒的一面。只要学生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应该表扬;只要学生有主动向上的思想,就应该肯定;真正接纳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学生。

四、和家长密切沟通,与同事和睦相处

优秀的学生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起来的。“共同”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同时,优秀的学生也是教师团体协作,悉心教育的结果。同事之间,同样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

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决定家长对教师的支持。我们没有教育家长的责任,但有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责任。我们怀着同样的目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家长沟通,注意细节,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我们需要经常家访,把家访当作一种需要原则来完成。

同事之间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所能取得成功的高度。因此,为了教育好学生,我们需要处理好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永不心存抱怨;永不贬低同行;永远心存敬佩„„

五、做有心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多一点宽恕和友爱;在学生失落的时候,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在学生气馁的时候,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孤独的时候,多一点温暖和体贴。让每一个孩子多一些朋友,让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灿烂的阳光!”

善待我们的学生,善待我们身边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做有心的教师。付出爱心——有忠诚的信仰,不辜负人民赋予我们的爱心与责任;拥有专心——静心读书,谦心做人,专心做事;为人细心——这是作为教师的必备之功,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拥有恒心——坚持不懈,诲人不倦,我们能让岁月赧颜;拥有耐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渗透在与孩子们心灵交汇的每一个瞬间;渗透在聆听生命成长的每一份喜悦里;渗透在智慧的火花迸发的每一个刹那;渗透在凝聚着爱与希望的每一滴汗水中。

幸福生活每一天,幸福的感悟。教育的奉献不是人类辉煌巅峰上的锦上添花,但一定是人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11.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班级活动素质提升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95

有效的班级活动有很强的过程性,在其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个性的张扬需要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在策划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扮演情景设计的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能动空间,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以主题班会为平台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主题班会作为常规性的班级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班会活动流程可以设置为由班委组织召开,每个委员依次发言,总结上周的情况,组织安排本周的工作和任务,最后由班长全面总结安排,班主任点评和整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每周班会都有一个主题,班主任设计好班会主题,提前下发给班委及学习小组组长,由负责的小组承担,有会议主持人、会议记录员、会议筹备员和主题演讲者,组员筛选素材,加工整理。在班会课时,由演讲学生到讲台做主题演讲,过程开展不拘泥于形式,以紧扣主题张扬个性为原则。或讲故事,就事论事;或引资料,发表感言;或提出观点,诠释道理;或对班级事务,阐释观点。演讲后,学生先点评,班主任查漏补缺做总结性点评。这样培养了学生整理加工材料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组织演讲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潜能。主题演讲在班级中起到了宣传、号召、鼓舞的作用,对班级正能量的孕育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理解班级管理的精髓,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切实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二、以班刊为载体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班刊作为班级文学作品的展示平台,征集的稿件没有太多形式上的要求,只要抓住原创这一个点即可。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好作文、好周记、好笔记、好心得、好随笔收集加工后进行筛选,对被选上的文稿进行修改:学生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互评,再由小组长审阅,最后由教师审阅定稿,继续修改细节,教师校对后排版打印,一件成熟的作品就诞生了。由于文稿题材不拘一格,主题面广,创建班刊调动了学生写作兴趣,带给学生成就感和荣耀感,有效凝聚了班级的向心力。此外,班刊是班级向外界展示学生实力的一个载体,可以让其他班级刮目相看,在教师口中得到了好评,也得到了学校和家庭的高度认可。班刊每学期出版一期,每期每生发放一册,作为成果展示。学生在班刊这个载体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学素养。

三、特色板报及文化墙建设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出一期文化墙。由文艺委员将全班学生依据能力及分工的不同分成若干组,对组员进行分工,如素材提供、版面设计、版面绘画、内容书写、手抄报张贴等。

学期结束时,对四期黑板报进行评奖,评出“优秀出版奖”一名,对文化墙评出“优秀素材提供奖”“版面创意设计奖”和“经典手抄报奖”,并进行奖励。

黑板报及文化墙的建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价值。无论是构图、版面的设计,还是内容、题材的精心构思,学生都在逐步地发展和提升,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四、有效运用图书角拓宽学生知识面

班级自设图书角,以适合学生阅读为要求,每人可提供三至四本,多则不限,分类后做好编号。学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用自己的三四本书换来一百多本读物,明白了分享的价值。班主任需要做好学生阅读时间的安排,确保学生有时间阅读,同时在必要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做到有效读书,以此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此外,每月由学习委员到图书室以班级为单位借来图书;开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以此提升学生对阅读素材深层次的把握。

五、设置过程目标完善学生养成教育

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恰当地设置目标,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期初为班级和个人设立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激情和动力,在目标的驱使下将个体行动由 “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以此彰显素质教育下对学生综合评价的本质要求。是否热爱学习,是否热爱班集体成了主要的评价指标。对学生预设目标的客观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和肯定,同时,这种评价也是班主任对学生在学期末綜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表彰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班级活动体现班级的个性,须在过程中指明学生成长的方向。班主任不仅自己要成长,而且要鼓励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要及时做好班级活动策划,做足做好目前班级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反省性思考,同时兼顾班级活动固有的特征的回归性探索,为学生设置有效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学生班级活动心得 篇十二

1.目标:

(1) 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心理不安全感和无助感, 尽快适应新环境。

(2) 增强人际沟通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体验真诚交流的快乐, 彼此获得情感支持;感受集体的温暖, 增强集体凝聚力。

2.对象:大学新生班级。

3.活动场所:教室和室外。

4.建立团队契约 (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 :

(1)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2) 积极接纳他人, 尽可能地配合他人。

(3) 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地, 认真倾听同学的表达。

(4) 保守秘密, 遵守团队的契约。

5.效果评估:

(1) 调查问卷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个人评价问卷;容纳他人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

(2) 参与者文字作业。

(3) 班主任 (辅导员) 对学生行为观察。

6.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单元:今日喜相逢

目的:通过面对面直接沟通, 促进班级成员相识, 尽快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建立互信, 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 为个人和班级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时间:入学第一天晚上。

主题活动:

(1) 刮大风;无家可归;微笑握手。

(2) 滚雪球:人数2—4—8—16。

(3) 地缘探秘:分组进行每人用家乡话说一句, 大家猜什么意思和来自哪里。

大学生活三个最 (“进入大学后我最高兴的是……进入大学后我最担心的是……进入大学后我最期望的是……”)

最后学生就学制、上课时间、任课教师、课外活动、学习方式、选课途径等对指导者提问。

第二单元:缘来一家人

目的:建立班级管理规范细则, 确立班委会和成员的责任, 帮助建立协调关系, 让同学们对自己班集体的建设充满信心。

主题活动:

(1) 分组讨论班级管理规范、口号和班级计划, 强调可操作性、具体。

(2) 班长写下5个承诺, 同学写下对他的5个期望和建议。

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

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 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 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培养同学的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

主题活动:

(1) 头脑风暴:班级优点, 即在10分钟内分别说出本班的优点, 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越多越好, 没有对错。

(2) 班级名片制作:分组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集思广益制作班级这个家的名片, 名片上要有“家”名, “家”号。最后, 分组展示各组制作的作品 (张贴在黑板上) , 并派人说出寓意。

第四单元:我家我来建

目的:体验和同学一起为自己的班集体建家的温暖感, 同时感受集体的力量。

主题活动:我家我来建。

大家发挥想象力为我们的班集体建一个“家”, 这个家是什么样子, 该如何设计, 有什么样的功能。

材料:2张报纸, 透明胶;时间:30分钟;要求:稳固, 美观, 造型独特, 新颖。最后每组的小组长展示他们建的家, 介绍他们作品的要表达的寓意。

第五单元:我爱我家人

目的:增进认识了解, 理解到我们班集体是由独特的个体组成, 不要期望别人能和你一样, 学习接纳他人, 促进情绪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主题活动:

(1) 我的心情卡:每人发一张A4纸, 可在纸上画出或剪出自己喜爱的卡片形状, 并在卡片上标明姓名、性格特点及入学两个多月来的感受。每个人把自己的卡片拿在胸前相互自我展示及交流。活动分享:你对自己及他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担心的和向往的是不是和别的同学一样。

(2) 小小动物园:每人准备好纸笔, 要求每个成员想一想, 如果用一种动物代表自己会选择哪种动物, 思考一会儿, 在卡片上写上此种动物的名称, 等所有成员都写完后, 同时出牌, 先请每个成员看一看在这个小小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 哪些与自己相似, 哪些不同, 后每人做解释。

要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接纳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也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第六单元:温暖一家人

目的:了解帮助他人要助人愿望加技巧和方法, 加深对助人行为的认识;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帮助别人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 进一步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欣慰与快乐。

主题活动:

(1) 头脑风暴:即在10分钟内分别说出怎样让别的班集体觉得我们班很团结、很自信、很优秀。越多越好, 没有对错。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

(2) 信任之旅:一半成员扮演盲人, 一半扮演向导。让向导以自己的方式带领盲人去体验周边的世界, 不能说话或在手心里写字。向导选择盲人时, 不可让盲人知道向导是谁, 然后出去扩充盲人对世界的了解与经验, 10分钟左右。回来后, 摘下眼罩, 二人互相分享3—5分钟。角色互换, 最好换新同伴, 重复上面的活动。全部做完, 指导者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重点:

作为盲人与向导心情如何?盲人对向导的信心是一开始就有的吗?怎么产生的?是慢慢产生的吗?带领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 使人丧失信心或恢复信心?双方如何调整、修正使沟通顺利?扮演盲人及向导后, 是否更了解他们, 得到什么启示?扮演过盲人再扮演向导是否容易些?为什么?

要点: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需信任别人, 帮助别人重要的是别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第七单元:我们一起来

目的:协助学生如何面对及处理班级人际冲突, 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主题活动:模拟法庭:班级内部矛盾解决。

法官二人 (主持人) , 被告, 原告, 双方各3名律师, 主调解人1名, 其他同学为陪审团, 法官主要控制程序和法庭纪律, 避免口舌之争和争吵。应十分注意保护当事双方学生尊严, 不能以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为代价来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 不能使“班级法庭”成为全班的“批判会”、“斗争会”。

目的:主要在于调解, 不在于审判结果。

程序:法官介绍案例, 请双方当事人陈述, 双方律师为其辩护和争取相应的权利, 辩护完毕要愿意接受调解并提出调解的条件, 接下来陪审团发表个人看法和调解建议, 然后主调解人根据陪审团的建议做出调解方案, 最后当事人握手言和, 全班同学鼓掌。要点:任何事情不是简单的对与错, 每件事情后面都有很真实的理由, 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八单元:让爱住我家

目的:进一步增强集体凝聚力, 积极迁移到生活中并展望未来。

主题活动:

(1) 接力画图:我们的班级树。

分组进行 (三组) , 播放轻柔音乐, 使所有成员闭上眼睛, 引导同学们进入放松状态, 然后请大家去想想:假如所处的这个班集体是一棵树, 那自己愿意它是一棵什么树?愿意做这棵树上的什么?如何才能让这棵树茁壮成长?睁开眼睛后, 所有成员在限定时间内, 通过充分讨论, 发挥各自的想像力, 轮流接力, 将图画完成。画完后小组内展示家庭树, 每个成员分享自己所画的东西及寓意。最后张贴各组作品 (在黑板上) , 邀请每组派代表对图画进行解说, 根据各组合作的程度、图画的新颖、解说的水平等进行评比 (最牢固的树, 果实最多的树, 最粗的树……) 。画图的过程中播放《让爱住我家》背景音乐。

要求:每个人都要动手, 图画必须是团体合作的结果;给画取名并寓意;每个人在所画之处签上自己的名字。

(2) 班级计量:用讲台代表班级, 让全班同学围着它走动, 感受自己和班集体的距离, 选择一个自己感到舒服的位子站好。从里圈开始每个同学分享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位子以及自己的感受, 鼓励处在外圈的同学到里圈感受氛围, 全班同学感受凝聚在一起的感受, 鼓励每一位同学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最后请每位同学逐一说一句对自己班级祝福的话, 说完后大家手拿手以讲台为中心围成一圈喊喊班级口号结束。

第九单元:开心一家人

目的:整理团体经验所得, 评估团体, 安全友好地结束。

主题活动:大团圆。

大家1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一下交流。不过这个交流不能说, 只能写。每位同学拿出纸和笔, 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的左上角, 然后将它用胶纸贴在背上, 大家互写赠言。句式:我喜欢你……;我欣赏你……;我祝福你……大家一起唱手语歌《让爱住我家》。

全体同学在主持人的引导之下, 依次在“开心一家人”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及对活动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活动尾声:所有同学排成一个心形, 并齐声呐喊:“我们是开心的一家人!”合影留念。

辅导中需注意的问题

1.入学适要有一个过程, 不可能在一天的活动中完成, 要根据学校及班内的情况, 每周开展一次辅导活动, 系列活动最好是在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2.由于辅导是在自然班级中进行的, 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内完成, 指导者一定要鼓励学生在班会中离开座位, 尽量减少教室桌椅的局限性, 千万不要让辅导变成课堂教学, 在活动中无须过多解释心理学中的概念术语, 避免用德育模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不要总是向学生提问、设问, 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3.教师要参与活动并注意对整个过程进行调控。教师要以组长身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 以便于观察和调控。一是控制主题与时间, 当成员的活动与主题有偏差时, 能引导回来, 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二是调控成员的情绪, 成员在活动中的渲泄和表达不要成为对某人或某事的攻击, 使分享活动确实实现“分享”, 而不是几个人的闲聊;三是避免在团体中对个人的忽略, 有的成员内向、融入团体的主动性不强, 注意要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

4.关注反馈, 让成员写活动心得、自我成长报告、反思参与程度及行为改变的历程。还可以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 要求成员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与思考, 而且回答务必具体真实, 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要有正面回应和鼓励。

上一篇:李克元英雄个人事迹下一篇:植树节诗歌——《春天来临,我们快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