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

2024-09-02

费尔巴哈(共12篇)(共12篇)

1.费尔巴哈 篇一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林振110900723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

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2.费尔巴哈 篇二

一、《提纲》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一条社会路径

《提纲》是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到转向批判费尔巴哈的一次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的异化过程,论证了共产主义就是人的本质回归的过程。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分析,从而使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论证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可能,也就进一步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一条社会的路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的本质时,还是裹着费尔巴哈的外衣,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的痕迹的,所以他还是沿着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思路来理解人类历史,并以人的类本质的术语出现的。他所强调的仍还是人的类生活、类特性等等,他指出人是有意识能劳动的动物,正是这些特性使人和动物有了明显的区别,并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还进一步指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此外,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分析了人的类本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人内在的理念或者共同性,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指出人的本质是随着改造自然界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从人和自然这对主客体的关系去分析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的过程的。在谈到异化劳动时,马克思认为正是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异化了,他指出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并且变成维持个人的生存手段。并由此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共产主义则就是对人的异化的积极地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回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

很明显,在这里马克思用了黑格尔似的辩证法论证了人的本质异化和回归的过程,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只是把人的本质当成一种理想的、想当然的东西,因而也只是一种抽象的、固定不变的预设物,历史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只是使人的本质得到回归,回到它最初的形象而已。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人的本质回归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找到有效地解决方式。

然而,正是《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使解决这个问题变成了可能。“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在这里,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反映并体现着人的本质。同时,人的本质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关系的差异,人的本质也会有所不同。因而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本质也就会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是暂时的。很明显,马克思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问题,把人的本质问题归结到社会关系上,这就避免了以前那种抽象唯心的空谈人性论了。这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人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样也就不再需要人的本质回归了。也就超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人的本质的回归的思想。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作为人的本质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我们就可以明确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分不开的。这样也就找到了一条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那就是通过改变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本质的变化发展,最终人的本质发展到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由此而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要求把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自由,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论述,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社会途径。

二、《提纲》确立的“实践”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提纲》中最后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这自然地也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联系起来,只有不断地去改变世界,共产主义才会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基础和核心,决定了它必然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这就是说,只有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贯彻理论,才能使理论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理论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靠理论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实践的指导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积极地改造世界,共产主义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

3.费尔巴哈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4-0053-02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常青青(1984-),女,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上乃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谈到这一《提纲》时所说的:“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马克思在《提纲》第1条和第2条中,用科学的实践观点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表明了自己的新世界观是立足于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提纲》第1条和第2条是全部11条提纲的总纲;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提纲》第3条至第9条中,批判了以往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一种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上的历史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提纲》第10条和第11条中表达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

一、《提纲》的重要观点

《提纲》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区别开来,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实践性特征,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中的伟大变革。

首先,《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容,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即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论述《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领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解释人的本质。因而,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实质。

其次,《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进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穿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只是由社会意识方面来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最后,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也必然有其社会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基础。旧唯物主义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和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因此,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新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

综上所述,《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构筑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二、基于《提纲》第二条的感悟

《提纲》第二条蕴涵的意思是:共产主义具有“理论真理”和“现实性”。将共产主义与“理论真理”和“现实性”联系起来进行讨论,是马克思的一贯做法。恩格斯认为,《提纲》第二条与黑格尔对康德“不可知论”的批判有紧密联系,事实上,这种解读也是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初衷。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而他们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对驳斥这一观点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凡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所能说的,黑格尔都已经说了;费尔巴哈所增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1]225

由此可知,《提纲》第二条很明显体现了马克思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但是,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目的”是“自由”,而此时马克思像赫斯以及不久之前的恩格斯那样,把历史的“目的”规定为“真正的人”,即与人性和人的本质相符合的人。因此,马克思强调:“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1]122

三、《提纲》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纲》具有革命性和时代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方面到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的活动和变化,并把现实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作为认识对象,去理解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通过人的实践去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价值实践观念。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之间相互的辩证关系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且彼此共存,相互转化和发展。因此,在《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将人的社会实践引入了认识论,而且站在新的立场和新的高度获得新哲学的形态。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有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存着,而这一切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做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从这一段话语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物质实践这一感性现实及其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联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不是相反。总之,在《提纲》中,马克思哲学观的出发点是各种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既承认原生自然的先在性,又承认不脱离原生自然的社会自然属于人的特殊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人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地位。

第二,《提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研读《提纲》,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事业,实践创新就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实践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又要总结经验教训,再改革探索中取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和用于指导实践,纠正各种错误的倾向,不断提高实践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提纲》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是变革现实的伟大实践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变革现实的观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建设事业的新阶段。不管我们面临的情况有多复杂,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立足于群众的科学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Talking about the Theses on Feuerbach of Marx

CHANG Qing-qing

(Marxism college,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 The Marx "practice" standpoint of the establishment constitute Theses on Feuerbach of core problem. Marx to hinted the revolution to practice for the first time at know the world and reformation the decision function that world grow.Its body now revolu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ges, to the Chinese socialism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contain important leading meaning.

Key words: Marx; Theses on Feuerbach;practice

4.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篇四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机械的唯物主义论,分析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有其进步性的。同时他的一些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作出了贡献。

这本书其实字数很少,但是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后来的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论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具体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费尔巴哈的理论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再者,文中提到恩格斯所批判的费尔巴哈伦理学,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的原则是幸福;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而恩格斯指出他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其主张“我欲故我在”,以他的人本学为基点,认为人

来自自然,人的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人都是天生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的。人的感性欲望、人的利己心本身就是合理的,无所谓善恶。人的价值和人生目的就在于追求物质利益,满足感性需求,人的欲望是目的,外在一切都只是满足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他所认为的道德是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过程当中,协调人际关系,不至于造成损害的行为。认为道德的标准是人的欲望,道德只是实现人性的工具而已。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也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在这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对不是抛开对某种在对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而是断言这种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化的意义。”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问世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任务,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我们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哲学,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我们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深刻的理解哲学斗争的性质,坚持唯物主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详细的描述,为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反对修政主义指供了有力的武器。

5.费尔巴哈提纲读书笔记 篇五

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提纲》批判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说“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篇六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写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

这个笔记并不打算发表,后来恩格斯读到它,评价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于1888年在发表自己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将之作为附录面世。发表前,恩格斯对它作了一些修改,以便易懂,因此现在就有两个文本,一个是马克思的原本(即1845年稿本),一个是恩格斯的改本(即1888年稿本),读者可以比较着来研读。

如果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指经历了他自己实行的哲学革命之后的哲学思想,既扬弃了唯心主义,也扬弃了传统的唯物主义,那么,恩格斯对《提纲》的评价就是完全正确的,它确实可以被称为新世界观的“第一个文件”。因为有上述两个扬弃,我们读《提纲》时,关注的中心自然应当是它所展示的本体论境域。

《提纲》共十一条,字数不满1500字,若从本体论上解读,就需要深思包含在这些简洁文字中的深意。《提纲》既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哲学革命的扼要总结,又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纲要性提示,由此可见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对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每一条论断都具有基本的判据性价值。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提纲》之间还有一本著作,那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该著的主题是批判以鲍威尔等人为代表的当时德国的思辨唯心主义,而这一批判在本体论上的主要武器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尽管这时的马克思已经实行了一场哲学革命,但他还没有来得及着手从根本上澄清自己的思想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区别,《神圣家族》因此主要地具有与唯心主义观点作最后诀别、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做准备的的意义。马克思结束《神圣家族》的写作是在1844年11月,此后他便马上拿起被暂时延宕的重大课题,即批判费尔巴哈哲学,以便刚清楚由一场哲学革命奠定好基础的新世界观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关系。这就引致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是从唯物主义原则出发的,同时,他的唯物主义也是以“人本学”立论的,这就使他在本体论上超出了先前的唯物主义。对此,马克思是予以高度评价的,即使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仍说他“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尽管如此,马克思却还是将它列入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之中。这也就是说,在写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的费尔巴哈那里,哲学改造其实并未真正发生。这个基本批判是耐人寻思的。寻思之所向,当是去理解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中所包含的对西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这一传统中的对立所作的根本性判决(见《提纲》第一条)。虽然有了“唯物---唯心”之传统对立判决和扬弃,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仍然称为“唯物主义”,马克思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见《提纲》第十条)。“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十一条论纲的主题。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哲学”,这个“新哲学”的新,在于它是以感性的实在性来讲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费尔巴哈这样说:“具有现实性的现实事物或作为现实的东西的现实事物,乃是作为感性对象的现实事物,乃是感性事物。真理性、现实性、感性的意义是相同的。只有一个感性的实体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实体。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这样的唯物主义不是凭着那脱离了人的感性存在的纯粹的“物质实体”来论说的,而是把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看作是唯物主义原则真理性根基。这是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其意义是,把人类感觉的类存在和类性质以及与人类感觉的类性质相应的整个感性的自然界,(不是抽象的“物质世界”)当做实体。

从思辨的抽象中产生的“物质实体”就此被取消的。它确实应当被取消,因为它实际上是根据思想本身的实在性来确认的思想之对象的实在性,而对象的这样一种实在性,其实不属于对象本身,即不是真正的对象性,而是超感觉的范畴的实在性。“物质实体”是一个范畴,不是感觉的对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评论这种物质观是“抽象物质的、或者毋宁说唯心主义的倾向。”“抽象物质”不是人类的感性生存所栖居其上的大地,它是在超感性的、形而上的世界里的。

简要说来,费尔巴哈的“新哲学”即“新”在这里。但马克思仍认其为“旧”,认其属于“旧唯物主义”。它旧在哪里呢?旧在把人类感性实体化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把人类感性中所包含的“类直观”实体化了,因此终究要返回到思辨那里去,亦即返回到人类感性之类直观的抽象解说那里去。费尔巴哈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最终诉诸的是“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这正是再度把感性思辨化了。

被思辨化了的人类感性,是知识之客体,让然处在思想的范围内,因此仍然需要先行设定知识之主体,即使费尔巴哈已经认为知识源于“类直观”,即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感性的。但是,人作为“类直观”的主体,却还是纯思之主体,因为这种主体具有能够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主体。这就是一种被设想出来的、超越现实历史的人类主体,它在本质上是超感性的,归根结底仍是唯灵论的存在物,它因此也就与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前提相冲突。所以,拿脱离现实历史的感性作本体论的基点,仍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唯有历史的感性才是真实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倘若不能把握到历史的感性,就不能使自己坚持到底。但要把握到历史的感性,就需要本体论思想上的革命,即突破传统本体论一贯遵循的“知识论路向”。

超历史的感性是无法解释人的先是历史和人的现实异化的,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异化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但无法说明人的本质之所以发生异化的根源。如果说人的本质是感性的(这一点非常正确),那么感性本身是如何使自己异化的呢?费尔巴哈除了将此解释为理性之脱离感性而在思辨中被误用意外,别无他法。感性的异化被归因于理性的异化,归因于人类认识的一个错误,这就是费尔巴哈所能达到的最后的思想境域,它表明费尔巴哈仍然处在传统哲学的范围之内。

对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及由此出发的、从本体论上对费尔巴哈新哲学实行的根本性批判,是马克思的这一《提纲》的主线。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止步的地方,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开始的地方,新唯物主义是把握到了“历史感性”的唯物主义,这一把握根据于本体论上的新境域,即,把感性理解为“知识前地”创立着和改变着现实的感性世界的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起点。这个起点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它包括两个本质上相通的命题:1.感性是实践的;2.实践是感性的。前一命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后一个命题批判了唯心主义。这两个方面的批判即是《提纲》第一条的内容。

实践是马克思的整个新世界观的基础性概念,贯穿了整个《提纲》。《提纲》的十一条论述的每一条都是对实践所作的本体论阐明,并据此来评判费尔巴哈的“抽象感性”的本体论,所以,各条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不过,第一条仍然具有从根本上立论的基础意义,是各条论述的共同基点。与此同时,其余各条也都各有其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现了马克思对哲学传统进行批判的几个主要的方面。

下面,我们尝试对《提纲》各条的思想内容指出其要点。

《提纲》第一条:阐明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对立的思想根源,一词打开新世界观的本体论境域。这一条具有总论的意义。

《提纲》第二条:在通过第一条已经确认了实践之建构感性世界的前提下,转向真理问题,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论领域里解放出来,亦即将其从思想自身内部的范围里解放出来。《提纲》第三条:揭示旧唯物主义学说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悖论,以及在此悖论中所包含的唯心主义倾向,用“革命的实践”这一历史的基础性过程来消解这一悖论。《提纲》第四条:指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只是看到了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而没能进一步看到宗教世界的根源是世俗基础本身的自我矛盾。

《提纲》第五条:再论费尔巴哈不懂得直观派生于感性活动。

《提纲》第六条: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抽象的,非历史的观点。

《提纲》第七条:上承第六条,指出费尔巴哈哲学的对象、题材,如他所观察的宗教感情、他所分析的抽象个人,并不是思想自身所面对的超历史的课题,而是历史的产物,即“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提纲》第八条:指出宗教思想和唯心主义哲学自身的社会历史根源---人类实践因其历史性而形成的特定方式。

《提纲》第九条:指出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因为不能理解人类感性是实践的,所以仍然在其根基处于它的敌人---唯心主义哲学---共有对现实世界的抽象的理论态度,这就使它的最高成就停留在对它所身处其中的资本主义现实作单纯的直观的描述和理论确认上,而不可能对之形成真正的批判。

《提纲》第十条:上承第九条,明确指出一切近代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基础。

7.浅论费尔巴哈善恶观的局限性 篇七

对费尔巴哈善恶观的研究, 是与以“爱”为核心的伦理学相联系的。费尔巴哈把善恶这对范畴绝对对立起来, 认为善就是绝对的善, 恶就是绝对的恶, 不了解善恶观念的辩证发展, 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他对善与恶的论述是与其道德基础和基本准则相联系的。

一费尔巴哈的幸福论

费尔巴哈《幸福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生命就是幸福”。他认为, 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人生来就有的, 是人人都享有的平等权利。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在费尔巴哈看来, “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 “生活中的一切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 因此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他列举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各种行为, 无论是物质追求还是信仰宗教, 无论是自杀还是对性生活的追求, 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和享乐。

首先, 人生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为了幸福。他认为生命存在着并能感受幸福, 人必须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肌体, 只有强健的肌体才能更好地感受幸福。因此, 必须注重必要的物质生活以保证肌体的健康。“食物和饮料实质上是追求幸福的对象, 实质上是与幸福和健康有关的”。 (2) 肌体的健康在幸福中十分重要, 生命分界的地方和生命分界的东西, 也就是追求幸福分界的地方和追求幸福分界的东西, 可见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其次, 自杀也是为了追求幸福。自杀是人的行为能力项下和意志自由项下的活动, 表面看来, 这种行为是与追求幸福相互矛盾的。经过分析, 费尔巴哈认为, “人自愿地抛弃生命, 拒绝一切——只是追求幸福的愿望的最后表现”。 (3) 因为自杀者所以希望死, 不是因为死是祸害, 而是因为死是祸害和不幸的终结, 他希望死并选择与追求幸福相矛盾的死, 只是因为死在他看来是唯一的良药, 可以治疗已经存在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可见, 自杀只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采取的与追求幸福相矛盾的行为, 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幸福。

再次, 信仰宗教也是为了追求幸福。费尔巴哈以佛教为例, 指出佛教最高的境界和思想是涅槃。经过精细考察后, 这一思想是和幸福主义完全相调和的, 因为幸福是思想中最高的、最美好的追求。“如果涅槃本身原来只是寂灭和消逝, 那么当我还没有进入涅槃, 当我还活着因之也在受苦难的时候, 关于我消灭的观念, 也就是关于我的苦痛、苦恼和祸害消灭的观念, 就是完成宿愿所渴求的幸福”。 (4) 可见, 佛教追求涅槃, 就是要人们在思想中得到幸福。

最后, 他还指出:“性的追求也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他说:“在自然界中, 实际上有许多下等动物是紧随着性交时或性交后即死之, 它们的生命在种子或卵由身体排出时即耗尽或终结, 受孕的行为对于它们是最后的生命享乐, 因之对于它们来说也是最高的超越其他一切的享乐”。人比之于低等动物, “个人越升得高, 越变得发达和完善, 那么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能够在许多有更大继续性的、经常反复的享乐中受到最高的人生享乐”。 (5)

费尔巴哈承认人类对普遍幸福的追求, 但同时认为这种对幸福的追求不是没有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受到我们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 第二受到我们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他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 那么他们就会反抗, 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因此, 对己为合理的自我节制, 对人以爱 (又是爱!) , 这就是道德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 他规定了道德上的善和恶:“善就是与人对于幸福的追求相适应的东西, 恶就是显然和这种追求反对的东西”。

从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道德, 费尔巴哈所告诉我们的东西非常有限, 在善恶的对立的研究上, 他同样也是非常肤浅的。虽然在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中不乏唯物主义的命题, 诸如:“皇宫中的人所想的, 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养料, 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但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具有唯物主义的命题, 在他这里, 这些命题只是纯粹的无意义的空话。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道德基础与基本准则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认为, 一切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有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 没有什么超阶级、抽象的永恒的道德原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它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如此, 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而在现实世界面前, 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 “每一个阶级, 甚至每一个行业, 都各有各的道德”。 (6)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道德基础和基本准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第一, 费尔巴哈的道德基础, 在理论上是不符合实际的, 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 一个人追求幸福的欲望, 是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如果一个人只同自己打交道, 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 而且绝不会对人对己都有利。他的这种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 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 (7)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 就不可能把追求幸福的欲望变成现实。要么就是假定一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这些必要手段, 要么追求幸福的道德原则就是毫无意义的一句空话, 这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 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 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恩格斯指出: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 资本主义的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去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的每一个人, 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都希望自己发财致富。在这里, 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平等的。如果一个资本家投机发了财, 证明他正确估计了自己行为的后果, 并没有妨碍别人去追求幸福, 因而是最有道德的。至于那些在投机中的失败者, 也不能埋怨别人, 因为他没有正确地估计自己行为的后果。这就证明他的行为是不合乎道德的。这里, 费尔巴哈的“爱”这个温情的字眼, 已经不是互相爱了, 而是损人利己, 唯利是图, 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所以,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的, 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 (8)

这也说明,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 并不能自然地成为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从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走向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究其原因, 有认识论上的根源, 也有社会历史的根源。

从认识论根源来说, “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他虽然以人和现实世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但他这个人, 不是现实的, 而是超历史、超阶级的抽象的个人。他不了解人类的社会实践, 特别是革命斗争的实践对认识的深刻意义, 而且还反对从社会实践角度去研究人, 因而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人和现实世界的本质。

从社会历史根源来说, 费尔巴哈不了解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意义。对于这一点, 我们不能过多地批评这位哲学家, 当时充斥在德国大学讲堂的是各种“折中主义的杂拌”, 而比他们高明百倍的费尔巴哈, 由于受反动当局的迫害, 却只能长期隐居乡下, 这使得他脱离社会实践、脱离政治, 更不可能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总结斗争经验, 因而, 同一个费尔巴哈, 在接触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时, 便立即陷入了唯心主义。

总之, 费尔巴哈从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转变为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 既有他自身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 终究是有人要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亲自参加反对德国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 吸取了前人的思想成果, 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项亚民.费尔巴哈的幸福论及其它[J].杭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6 (1)

8.费尔巴哈 篇八

摘要:《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论内容是对《提纲》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引起的革命变革。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提纲》第十一条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在理解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本文从新的角度,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更好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弄清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丰富内涵,具有里程碑似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地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已经接近形成。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231。《提纲》的第十一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革命的无产阶级寻找一个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哲学只有成为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目前,中外哲学家们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这一层面上,而没有真正地去致力于改变世界。对此,学术界争议很多。有人认为,《提纲》的最后一条表明了马克思持一种“哲学终结论”的立场,也有人把其中的“哲学家们”,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即不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也有的认为是包括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所有过去的哲学。对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诸多学者们的理解更是不甚相同。为此,文本将对《提纲》第十一条中的“哲学家们”和“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加以分析和解读。

一、关于《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这一行为主体的研究

赵家祥在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中指出:他所认为的“哲学家们”,不是指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哲学家,而是特指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3]广西教育学院的蒙运芳在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新理解一文中提出:“哲学家们”指的不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而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对此,他提出了下列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马克思在此用了“哲学家们”,如果指的是以往的哲学家,那他为何不用“旧唯物主义者”、“直观唯物主义者”,或“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而用“哲学家们”这样具有概括性的词语来代替呢?在《提綱》的前十条的表述中,马克思对以往的哲学,是用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或“直观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这样一些词来称呼的。然而在《提纲》的最后一条他用“哲学家们”来统称,应该说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总结。

另外一种观点是,如果说“哲学家们”指的是以往的哲学家,那么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我自己不是哲学家,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在理论上也是行不通的。[4]马克思在《提纲》的前十条中曾用了“新唯物主义”一词,并在批判揭示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也就说明了马克思承认自己是哲学家的。正是由于上述两种观点的阐述,我认为这里的“哲学家们”应该是包括了马克思本人在内的哲学家。从实质和实际效果上来说,他们的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

二、国外哲学家们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理解

《提纲》中的第十一条,这是学者在马克思著作中引用最多和最熟悉的经典名句。当这句经典之句成为世人划分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传统哲学或其他哲学的标志时的时候,实际上这已经越出了最原始的语境,随之而来也必然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争议。

1.对“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直观界定

何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即在于说明、阐明对于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对世界是什么,及世界如何是的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而“改变世界”是在实践活动中使观念客观化、现代化。“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规定中能否达到对二者真正的理解,却成为了中外哲学家们的争议之处。

2.“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关系之纷争

学术界对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及其关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纷争。有学者对此作过研究认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及海德格尔的批判者们,他们都没能够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在《历史生产与虚无主义的极致》一文中,此文讲到:海德格尔“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比现今‘哲学’的高明,因为现今‘哲学’跟在科学后面亦步亦趋,根本不懂得现代的‘两重独特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它对此两重现实真正地理解。不过同时他也认为,从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主张看,其仍然局限于理论与实践的狭隘关系之中。然而,马克思所进行的对比区分显然是不成立,而改变世界的这一命题是个不是而是的命题”[5]。也有学者认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真正对立根本就不是说哲学家们不要求去改变世界,而是这些哲学家们不懂得通过革命争取去真正改变世界。

三、国内对两者关系的观点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互排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从绝对真理的角度去规范人的全部思想与行动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从现实的人极其发展的角度出发和展开,意识形态机制。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世界”的旧哲学,而是“改变世界”的新哲学。

2.“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互并容

马克思主张,一切旧哲学都是“解释世界”的,只有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用这种方式去理解,不仅是把马克思与以前的哲学家们尖锐地对立起来,而且还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尖锐地对立起来了。实质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哲学家们只是停留在对世界的解释活动中,而马克思哲学不光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诉诸实践行动,真正地做到去改变世界。

3.“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任何哲学兼有的两种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说:“这里马克思当然不是说哲学家不应当解释世界,而是说哲学家不能仅仅停留于解释世界,还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对世界改造的过程中去”[6]。换句话说,如果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的话,那么就能够在合理地解释自觉能动地去改变世界,是在有目的地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自觉地去认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要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方式理论去解释世界,而且还认为应当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方式实践地改变世界。

武汉大学陶德麟教授说:有人认为马克思并不重视“解释世界”,而他关心的也只是“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前半句话所提及到的“只是”这个词是表明马克思本人并不反对哲学家们去解释世界,不赞同的也仅仅是哲学家们这种“只是”满足对于“解释世界”的那种纯粹的理论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后半句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不能说明马克思不关注“解释世界”而只重视“改变世界”[7]。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为:哲学家们不应该幻想着去用一种纯粹的理论态度从理论上解释世界,而是应该付诸于行动采取实践的方式真正地去改变世界,

综上所论述的,基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及其两者的关系在理论界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各异的争论,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马克思完全是把重点放在了“改变世界”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改变世界”包含着“解释世界”,而要想“改变世界”,是要以“解释世界”为基础和前提。

四、对“哲学家们”、“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全新解读

1.对《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的全新理解

《提纲》第十一条中用的“只是”就是只不过是、仅仅是的意思。由于“哲学家们”指的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如用:“仅是、单单是”这样的词语,那就会把马克思的哲学也给否定了,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仅仅是对世界的解释,显然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马克思的哲学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解释,更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世界。

2.实践与“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5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解释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形式,但改变世界的途径却只有一条,那就是實践。革命的实践是人们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人类活动中,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改变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所以,之前的哲学家们不要求去改变世界。只有真正懂得了只有实践才能改变世界的真理时,才会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

改变世界,创造世界,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和客观世界是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类是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并在基础上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活动,进而达到进一步改变世界的目的,这样就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规律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层面上,从解释世界变成了改变世界。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上的区别做了一个归纳和总结,得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旧的、其他的一切唯物主义相反,以实践性为主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有力武器。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时期的哲学都相互区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所在。

因此,对《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在“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框架中去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世界、改变世界。不仅要重视理论向现实的转化,更要是要看到理论向现实转化的必要性,正所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也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才能全面准确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才能真正理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还要冲破思想的圈子,进行变革现实社会的实践斗争,改变现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面向实践的并为实践所服务的,是改变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彻底地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又在于以实践的方式去改变世界。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9]26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赵家祥.如果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J].高校理论战线,2012(4).

[4]蒙运芳.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新理解[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王金林.历史生产与虚无主义的极致——评后期海德格尔论马克思[J].哲学研究2007(12).

[6]欧阳康.论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对新世纪我国哲学发展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1(1).

[7]陶德麟.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J].哲学动态,1999(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篇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共有十一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条是整个提纲的总论,主要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第三至九条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十和第十一条则是提纲的最后一部分,作为提纲的总结,揭露了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对比了新旧唯物主义,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对象,不当作实践改造的对象,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这也是旧的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费尔巴哈虽然也讲实践观点,但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认为理论活动才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实践则是“犹太人营商牟利的活动”。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人们的思维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把主、客观统一起来,确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借用“思维的此岸性”概念,强调了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证明认识的真理性,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第二部分揭露旧唯物论的唯心史观及其根源,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勾画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纲要。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并由此导致唯心史观。马克思所说的“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者。马克思批判的不是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本身,而是片面机械地理解这种决定作用。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揭露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从中引出在实践中改造世俗社会的革命结论。指出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出发点及其局限性,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并且提出要消灭宗教,必须通过实践对“世俗家庭”进行革命的改造。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了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费尔巴哈的理性直观,没有把认识与社会实践、与改造现实联系起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费尔巴哈不是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结论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所以,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环境和人的关系,更不能揭示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并认为这种活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

作为总结的第三部分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对立的社会基础、阶级根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对新旧唯物主义原则区别的阶级基础进行了归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以及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揭露了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10.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篇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类本质等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者实践。《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是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说,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克服了《手稿》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不足,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把现实中的人与人区别开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一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其次,在方法论上,费尔巴哈是孤立的、抽象的考察,他不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第三,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抽象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的。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应该从社会关系角度,以实践为基点进行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规定人的本质,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据,在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复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人本是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去论证人的本质,只能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11.费尔巴哈 篇十一

一、对第九条中的“市民社会”的解读

费尔巴哈指出,要想确立思维就必须依靠感性直观。他还指出,要想获得真理思想就必须将上述思维结合起来。他抛却了现实活动的影响而将人与人的感知在直观的情感化中联系起来,并且将它确定为认识真理的标准。对此,马克思指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彻底解决唯心史观带来的神秘主义。

虽然费尔巴哈的整个哲学理论都是在理解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中进行建设的,但他却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在从人类改造自然能动性的活动中,发现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一方面按照自身尺度,另一方面按照不同事物的尺度。自然界对人而言,不仅是消费对象,还是意识对象,立足于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作用下对自然能力进行能动改造的意义等来证明人属于类存在物。在改造自然活动中,人不但要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本质并非费尔巴哈倡导的个体固有的爱、理性、意志力。其本质具体表现为多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综合。

费尔巴哈主张的宗教感情并非人的本质,这是一种社会产物,抽象个人属于社会的特定形态。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来理解世界,把人只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费尔巴哈认为人只有爱,没有其他。要知道,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行动的人是基于市民社会之上的,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中形成的国家、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待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他没有看到活动范围内的人,只看到情感中的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最大的区别就是,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工业和制度,只看到情感,又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

因此,马克思批判道:“直观唯物主义不是将感性看成唯物主义的实践活动,最多就是从个体的角度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唯物主义。”

二、对第十条中的“市民社会”的解读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在批判唯心主义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而他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旧唯物主义中缺乏历史的眼光;第二,在社会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旧唯物主义缺乏世界性的眼光。在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体制的内部矛盾日渐凸显的情况下,要想对市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内在矛盾进行解释就需要新的哲学体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是以‘市民社会为出发点。”从这点可以看出他缺少现实性思考,其中包括长期栖居在山村的费尔巴哈。在工商业发展时期,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而在此环境下产生的旧唯物主义要么像费尔巴哈一样忽略历史事件的发生,追求人本身的“爱”的理念;要么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

所以,马克思哲学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将感性活动作为载体,将市民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其主要内容,对资本主义感性活动具有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行的揭示。马克思借助揭示这一矛盾为解放无产阶级找到了科学道路,为实现人类具有自由自觉特点的本质互动寻求到了阶级力量以及对现状进行改变的科学途径。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化或者社会人类作为落脚点。”新唯物主义落脚点并非服务于特定剥削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

立足于“市民社会”生成的唯物史观帮助马克思理解了“市民社会”这个关键点;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认清了意识形态、法律、宗教的价值。此外,马克思深入理解政治异化与宗教异化的实质,剖析了公认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及其根源。他还找到了人类自由存在发展的革命道路——无产阶级道路。

12.费尔巴哈 篇十二

1《提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内容的论述

1.1《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论述

《提纲》在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他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把握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活动,是感性的、客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应该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我们周围的对象世界。第二条中,马克思字面上似乎是在讨论认识论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但深层次上,它阐明的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理论与实践、存在与思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说明实践是沟通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自然和历史的桥梁和纽带。

科学的认识论和人生观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这不仅对大学生认识论的知识提供了一把标尺,而且也是大学生满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实现自身与整个社会高度统一的理论标准。它可以使大学生对事物本质和现象从感性认识经过对事物的综合分析以及实践的考验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个人与社会、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界定,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明白自身的贡献和社会的回报,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密切联系。

1.2《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论述

《提纲》中,马克思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批判了它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批判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反对环境决定论、生物决定论。

《提纲》在第三条中,阐明了人的能动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不但有力地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而且对建构当代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现、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纲》相关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1《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依托,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做进一步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以及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学管理机制等现行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对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教育模式的互动性和共享性、教学方式的娱乐性和开放性,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下转第47页)(上接第23页)育的认可度和自主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实现育人目的,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科学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一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知”,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行”;二要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三要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不知不觉地对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更清楚的直接认识,这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将思想转化到行为的过程,也是实现“知”到“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涵养水平,能够使自己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实现“行”到“知”的升华,也只有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提纲》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环境优化。荀子认为,在个人处于环境中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环境因素对个人良好品行的形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最终取决于人们自己。如果个人的内部环境很好,那么,在遇到恶劣的外部环境时,个体就会呈现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定态度。而且,个人内部环境优良还能对恶劣的外部环境祈祷一定的优化或者正面效应,人们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个人良好的内部环境作用是实现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整个社会外部环境的重要渠道,通过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内部环境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良好品行的核心。

第二,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大学是培养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殊单位,学校环境是正处于思想意识模糊、价值观念偏离、道德素质欠缺的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学校教育自身的目的性、计划性等特点,所以优化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校园环境的优化,我们应该根据“洋葱理论”,先实现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最后是校园制度环境的建立。

第三,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营造出一个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充分利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等,对大学生进行富有革命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教育,使受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以认可,通过大众传媒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宣传,使大学生的基本道德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必要的礼仪等得以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新解读,运用马克思在其中的科学认识论及实践观点和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理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重视环境的作用,注重创建教育情景,从而加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莫秀凤.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问题的理解[J].甘肃农业,2006(5).

[2]马憧.“科学认识论与人生观”专题复习与时政热点分析[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9(3).

[3]曾平.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凯里学院学报,2009(8).

[4]刘森森.试论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2010(6).

[5]王和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方法的哲学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6).

[6]张忠良,龙佳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8).

【费尔巴哈】推荐阅读:

浅谈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认识09-07

上一篇: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下一篇:苹果CEO库克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典礼上英语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