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解决问题反思(精选8篇)
1.二上解决问题反思 篇一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里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图,小免身上粘满苍耳图,豆夹被太阳炸开图)。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课件,让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学生不仅觉得新奇而且很快地了解到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学完课文第二、三、四节后,我安排了一个变换角色,训练说话的游戏(假如你是已经长大的植物孩子,请你告诉大家,你怎样按照妈妈的好办法去“旅行”,去“四海为家”。可用书上的话复述,也可用自己的话说)。学生先在下面分小组说,然后点同学到前面戴上头饰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的兴致很高,抢着说:“我愿做蒲公英妈妈的孩子”,“我要做苍耳妈妈的孩子”„„让枯燥的说话训练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生字要求学生当堂掌握,为了让他们记得牢固,我针对本课生字,对每个字的教学都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旅”重点是右边下面的笔顺,在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指导学生与“放”字比较记忆。教“乘”字时,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我问“看谁的眼睛亮,能够发现这个字是由我们学过的2个熟字组成的?”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说是由“禾”和“北”组成的。那我接着问“你能写这个字的笔顺吗?”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每个生字。《看雪》教学反思
《看雪》这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
本课从内容上来看,理解似乎不难,可是台湾看不到雪,还有两崖儿童盼统一对于孩子来讲都比较陌生。本课教学,通过读、想、写的结合来学习课文。
一、欣赏雪景,走进“雪”的世界
1.板书:看雪(今天继续学习第12课《看雪》)
2.雪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因为我们这儿每年都下大雪,让我们翻阅往年的照片,感受“雪”的世界。
3.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描写“雪”,你会用哪些词呢?生说:雪花飘飘、大雪纷飞、一片洁白、冰天雪地……。就势我出示六个描写雪景的词语: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玉树琼树、粉妆玉砌、雪花飘 飘。学生读起来有滋有味。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再通过积词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后面的教学服务,应该说,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的。]
4.台湾的小朋友却很能看到雪,他们只能看在橱窗里的假雪。(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5.在课文中,谁与我们一样,看到过真雪?(老师、北京的小朋友)
6.老师在哪看到的真雪?那是怎样的一场真雪?找到文章的段落,自由读一读,标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出示:课文描写雪景的那段)
[这段设计,由生活中的“看雪”,回到课文中的“看雪”,在现实与虚拟的空间里,留一条通道——看雪。这算是营造了学生阅读期待的心理。学生在体验台湾的孩子们看的是“橱窗里的雪”和老师看到的“童年玩雪的情景”,情感上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样的落差,正是课文“情”线产生的“源”,牵好了这条线,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二、品“雪中景”,体验文字美
1.老师看到的雪景,用了几句话来描写的?每一句写得是什么?第二句呢? 2.请同学读第一句。说说看,你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雪花、雪毯、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美吗?谁来读一读。
——不仅是雪花美,也不仅是雪毯美,更不是树上的银装美,还有作者的描写:你看——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那飘着、铺着、披着就像是唱歌,像音乐一样的美。试着读读。再次指导读。
——飘着雪花,那是“雪花飘飘”,铺着雪毯,那是“白雪皑皑”,披着银装,那是“玉树琼枝”,一片洁白,那是“洁白无暇”,多么美啊。谁再来美美地读读。指导读。
3.第二句写的是雪中的活动,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还有那些活动?告诉老师,你在雪中去做这些游戏的时候,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来表示——快乐!
4.将这段话美美地读读。
二、“读问句”,感受乡情。
1.因为很难看到雪,所以孩子们有许多的问题要问,请在课文中找出孩子们问的问题。
2.自由地读读这四句,看看谁能读出孩子们当时发问的心情?
3.读第一问:“您看见过真的雪吗?”孩子们知道不知道老师看见过雪?那孩子问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试探语气)谁来读一读。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询问:这里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是什么意思?(肯定读得好,赞许的意思)那课文中“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又是什么意思?(是对孩子们问话的回答,表示看过的意思)你能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吗?(是的。我看见过真的雪。)
——再读这句,读出试探的语气。
4.读第二句:“你是在哪儿见过的?”
——惊奇的表情说明什么?这里除了惊喜,还有羡慕。谁来读一读。
5.老师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接着问的问题是什么?“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问这句话的什么,同学们在想的是什么?读出这样的语气。
——出示地图:北京与台湾。相聚不是很远,如果直航,很方便,个把小时 3 就到。可是,近在咫尺,台湾只能看到“橱窗里的人造雪”而北京却能看到“那么美的真雪”,如果你是台湾小朋友,你的里会怎样想?
6.所以,孩子们这样问“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台湾看看真的雪呢?”
——指导读。
7.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大家都盼望着去北京看真的雪。你从课文中哪个词看出大家急迫的心情?
——“争着问”,一起读句子。
[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有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课文中是回答问题,表示看过真的雪;在课堂上是表示肯定与赞许。二是“争着问”,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的教学,认识新的词语。]
三、读诗句,邀请“看雪”
1. 出示台湾岛图,出示诗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2、你有兴趣邀请台湾小朋友来我们这儿看雪吗?那就给他们写一封信吧!
3. 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用识字三的诗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提升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假如》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孩子内在的情感,达到和作者心灵的相通,激发孩子那颗纯真、善良的心?我在教学伊始给他们绘声绘色的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入神了。接着我趁热打铁诱导孩子们进入诗歌的学习:马良的神笔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该多么好啊。同学们你们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想好想。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个叫白冰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此时我的孩子们读的可投入了,都想弄明白这个小朋友想要一支神笔干什么?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深深的感染了我!我想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进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导好孩子们精读涵泳,感悟语言。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读诗歌,自己琢磨诗歌的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再指名读一读,再评议、琢磨琢磨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步我充分让孩子们自己去琢磨、体会。当孩子们体会有困难时我才加以指导。如第一 节:“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孩子们都知道应该用愉快的语气来读。后面两句“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则要读出温柔的,怜爱的语气,可是孩子们体会不到。我此时用无限温柔、怜爱的语气朗读。我一边朗读一边用手抚摩孩子们的头。孩子们听后能悟出其中的情感。这时我就让孩子们多读,让孩子们悟其它几节诗歌的情感。对于第三小节,孩子们都能体会应该读出对残疾朋友西西的同情、忧伤。为了让孩子们充分理解作者的美好愿望。我让孩子们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对于读的好的孩子我让他们上台朗读。孩子们的小手一双双高高举起。上台朗读举行了一轮又一轮,每个孩子都上台了。他们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的打动了自己、同学、以及我的心!
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灵已经达到了和诗人白冰的融合。我顺势利导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想画什么?没想到此时的课堂沸腾了,孩子们的小手举的是那么高。“老师我说、老师我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笔,我要给贫苦的山村孩子画一所漂亮的学校,让他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孩子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四川的小朋友盖特别特别坚固的房子,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怕地震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苦的人画好多的金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人们画一双翅膀,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翱翔;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敬老院在老人们画好多好多好吃在东西,他们就再也不用受冻挨饿„„”
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记得一个外国作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在朗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出情:对小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出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画画,使小鸟的可爱、小鸟的快乐、父亲的情怀在孩子头脑中活起来;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如从“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喃喃地说”“深怕惊动小鸟”等词句和父亲的语言中领悟“父亲”的爱鸟,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一句中领会“我”的爱鸟、护鸟之情。
总的来说,我对本课教学的设计及课堂上师生的表现都比较满意,但细细推敲,也有不少遗憾:
1、在学生自读了课文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他们划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知鸟的语句,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一些潜能生一片茫然,无从下手,因为课文中没有直接的描写。还好,中上学生已经找出,我不至于措手不及。
2、课时划分不够合理,用一课时时间完成全课教学,学生实难承受。因而,虽“拖堂”
三、四分钟,有些环节仍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虽各教学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但因学生没能拥有充分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课堂缺乏“生成的美丽”。
此外,我总在想,如果将“父亲知鸟”、“父亲爱鸟”这两大板块合二为一,先抓结尾,反观全文: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你知道猎人是干什么的?父亲不是猎人,是怎样的人?(知鸟、爱鸟、爱树林的人)接着读课文领悟情感: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爱树林的人?然后逐句研读品味,也许效果更好。学生的自主性更能得到保障,个性更能得到张扬,课堂更能诗情飞扬,美丽流淌!
《活化石》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理解化石,然后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学“银杏树”时,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知道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住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着,让学生自己学习“大熊猫和中华鲟”,明白大熊猫的祖先是以食肉为生。中华鲟的特点是:大、重、少和怪。最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义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引出本课的情感目标,那就是我们要保护这些活化石。
2.二上解决问题反思 篇二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多采用“老师讲, 学生听”的方式进行, 学生被动地接受式的学习, 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这样长期的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内心体验的教学, 使得一线的教育教学严重地异化, 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悲剧。正如洛克所说的“我们之所以对许多事情感到憎恶, 别无其他原因, 而仅仅在于那些事情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2]在以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为特征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 这种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量和追求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教学, 越发显得无奈。
一、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提出
我们每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 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 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天赋、灵感抑或其他?我们都切身地感到过好奇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现象等的迷惑不解而产生好奇, 由好奇产生疑问, 由疑问产生学习动机, 通过学习得到合理的解释答案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成就感等内心体验, 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此循环往复, 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学习轨道。再者, 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 解决问题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一般方法、思维过程应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基于以上认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应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 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有人认为, 作为一个问题必须包含四种成分: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方法[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1) 对课堂教学情境中每一个学生来说, 情境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 这源于他们的个体差异, 一个学生所产生的问题相对另外一个学生可能就不是问题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2) 如果一个学生改变了他的先前目标, 那么他由先前目标所产生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3) 只有当学生辨别出他的目标与他所处的情境的差异时, 才真正形成问题; (4) 课堂教学必然有一定的计划性, 因此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技巧, 组织学生形成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 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其次,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 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境时, 问题解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 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 进行一定组合, 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意味着: (1)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指向性; (2) 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操作; (3) 这种操作必须是认知操作, 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4]。
再次,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是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问题解决者内部的心理特征, 确定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的操作 (或运算) 步骤, 在一定指导下完成步骤, 解决问题, 实现目标的一整套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5]。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型 (如图1) [6]:
认识化学知识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 (如图2) :
二、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氛围
基于问题式教学如要行之有效地贯彻于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 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专制、独裁的角色为民主、开放的角色。实现师生人格尊严、学术交流上的平等, 打破学生盲目崇拜教师的“从师”心理, 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善于思考, 共同构建教学共同体, 教师只是其中一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以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
2.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 这里的简单化和复杂化指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限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处的水平, 为防止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 比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陈述的问题和论点而设计情境;搜集信息;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产生评价方案的标准等等。”[7]故不论问题由谁提出, 对问题的广度、深度、难度, 教师一定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 教师一定要控制问题使其保持“形散而神不散”:有“中心问题”和“子问题”, 整个所有问题需要有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系统”;使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教师的鼓励与期望必然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必须打破对学生的成见, 视学生为主动、有思想的人。相信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 并适当地暗示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之情, 不为他们的困惑所动怒, 给予他们人文关怀,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能知道的东西全都给学生, 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2]
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状况或变化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 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 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和最终的整体教学效果。“具体看来, 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大致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期望以及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等四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并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状结构, 从而不断地对学生造成影响。”[8]
4.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生活实际, 体现开放性
只有从鲜活的生活实际中提取出来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起共鸣。问题无处不在, 变化无处不在, 化学变化无处不在。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因此我们的问题设置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体现其开放性的特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兴趣。
5.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反馈性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一般都要首先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方面因素, 然后综合考虑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的合理设置——即课前问题的预设性。这当然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一些问题情境预设所必备的物质上的准备工作, 因为学生的学习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的主观内化, 他们学习的问题情境也毕竟是一种模拟的、预设的, 经过比较、选择和优化的人工情境, 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失真性和不可预料的情形。因为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参与其中, 有的学生进行着思维的“同化”, 而有的是思维上的“顺应”。这必然会引起课堂上对预设问题的不同反应, 而导致新的问题的生成, 并且有可能一些问题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和问题的生成性。课后还需要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跟踪, 及时地形成反馈, 以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
三、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 它能够使师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紧张而热烈的螺旋式递进氛围中进行交流和学习。肯定地讲, 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一个充满疑问与悬念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每个学生为了获得对问题的合理解释, 会引起思维的积极反应, 我们常常会在传统课堂上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教师讲到某一个自认为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时 (教师根据以往经验确认的) , 会停下来问“为什么”或“怎么办”, 这时学生就会猛然地从专心的听讲中进入思考中, 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 而且从心灵深处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 使其主体性意识得到复苏和加强。“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兴趣, 促进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培养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新知的心理倾向,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答疑解惑的强烈欲望, 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2.有利于学生间讨论交流, 形成合作意识
在问题情境中, 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 新知识可能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逻辑发生冲突而“百思不得其解”时, 便会与周围的同学热烈地讨论交流, 甚至有时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也可作为讨论中的一员,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适时的诱导, 使他们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内心体验。“鼓不敲不响, 理不辩不明”, 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 最后必定会形成共识, 也会使他们树立起合作的意识。
3.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
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 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 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必将会引发他们的思维活跃, 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广阔性和开放性。思维就会逐渐地由初期的“雾里看花”走向“朗朗乾坤”, 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 通过调节焦距来达到成像的最佳效果。当然, 思维的心理形成过程远比“成像”复杂得多。
4.有利于教学相长,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过程中包含有诸多矛盾, 但其中教与学是基本矛盾,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学相长”这一道理。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 学生在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 往往会由问题派生出问题, 将问题细微化, 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意料, 从而会使教师不断地反思, 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展望
以上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一些分析, 学校在评定一个教师的工作时, 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德、勤、能、绩四方面。但主要看教师的成绩——看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生率、达线率等, 在评模、晋级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面前, 谁也不愿冒很大的风险去搞什么创新。即使是创新, 也仅仅是怎样能提高学生分数的方法创新, 谁都清楚这是违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 但似乎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于是多数教师也是处于一个矛盾的年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情境性和开放性与教学时空的高度计划性的矛盾 ;讨论结果的多元性与考试答案标准化之间的矛盾;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等。
不管怎样, 应试教育的坚冰已经打开, 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 新课程正在逐步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必将会随着基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而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明天。
摘要:“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之中, 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要贴近生活实际, 体现开放性, 要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与生成。它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合作意识形成。
关键词: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化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徐大健,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71, 299.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50.
[4]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3.
[5]黄莉敏, 李家清.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J].地理教育, 2006 (3) .
[6]卢启程.基于构建主义的问题管理式教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 (6) .
[7]Sadhana Puntambekar, Janet L.Kolodner Toward Imple-menting Distributed Scaffolding:Helping Students LearnScience from Design[J].Journal of research inscience teach-ing.2005, 42 (2) :185-217.
3.二上解决问题反思 篇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30-04
城乡一体化战略则可以概括为: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现阶段重点,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缓解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表现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之上。农村经济以农为主,其他产业很不发达。而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我们用就业人员的人均产值来代表劳动生产率利用2005年~2009年的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可以得出,非农产业综合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例如,2005年为5.9:1,2009年为5.3:1),但前者依然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分别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较来看,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六倍以上(2009年为6.1:1),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低于第二产业的,但也接近第一产业的五倍(2009年为4.7:1)。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指标。从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农村优质人才大量流出,城乡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差异。以2009年为例,农渔牧林业就业人员中小学及未上过学的就业人员比例高达45.2%,远远高于住宿和餐饮业(13.1%)、制造业(14%)、批发零售业(12.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3%)、房地产业(8.8%)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只占0.45%,低于制造业(8.6%)等,更远远低于金融业(59.7%)。
(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总量上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241,415亿元,而同期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城镇的六分之一,仅为36,725亿元,并且绝对值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增速上来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4.5%,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速度为19.7%,低于城镇近五个百分点。
(四)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距较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土地资源分配是一种事实上的“以乡补城”,农民在土地资源利用开发中获得的收入少之又少。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政府获得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和经费主要依靠从农民手中征地卖地所得。有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价大幅升值,但土地收入分配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严重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研究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权益分配中,地方政府大约得60%~70%,村集体组织得25%~80%,失地农民只得5%~10%甚至更少。城市土地、住房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但政府对农村的土地、住房市场化仍然存在诸多限制与顾虑。农民工农村宅基地不能买卖,造成农民工不能将农村房产变现,只能“裸身进城”,无法在城市安居(倪建伟,2010)。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教育存在差距。一是教育投入存在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四个指标来看,农村普通小学分别低于城镇16.38%、11.75%、11.43%、14.93%,农村普通初中分别低于城镇14.37%、8.98%、9.22%、5.36%。二是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从硬件来看,据统计,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5,180元、县镇3,487元、农村2,793元,城市是农村的1.85倍;普通初中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6,260元、县镇4,067元、农村3,702元,城市是农村的1.69倍;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695元、县镇329元、农村186元,城市是农村的3.74倍;普通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763元、县镇348元、农村355元,城市是农村的2.15倍。从软件来看,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以及高学历教师比例在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普通小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城市为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41倍,而城市初级中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94倍(谭彦红,2009)。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但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改革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而当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绝对值209.8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7:1。到1983年的时候,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到最低值1.82:1。随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便逐渐扩大。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绝对值首次超过10,000万元,达到11,020.14元。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而当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17,174.65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绝对值12,021.48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高达3.33:1。根据世界发展的一般经验,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并逐步下降(傅勇,2005)。
(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消费能力、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从最高点1983年的32.3%,下降到最低点2008年的8.9%,下降了23个百分点,同年,城市居民的消费率为26.5%,二者相差17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总额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7年的25.6%,下降近37个百分点(迟福林,2008)。从消费结构来看,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1%,城镇为35.7%。另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最低的是北京的2.1:1,有十四各地区在3:1到4:1之间,广东、重庆、甘肃、西藏、贵州等地都在4:1以上,最高的贵州达到4.6:1。
二、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反思
(一)观念落后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
政府在城乡关系的观念上还是计划经济思维。中国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是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为了“赶超”,通过剪刀差强制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城市优先,实行城乡隔离政策。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的思维没有立刻转变,“重城轻乡”、“重工轻农”思想延续下来。加之将“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使“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和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等思想观念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此外,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画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李靖宇,2010)。这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二)政府职能不完善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职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缺失、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及政府职能范围不明确。其一,政府职能缺失,主要是政府在供给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由于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地,第二、第三产业又是GDP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GDP竞赛使之在任期内不能不关注第二、第三产业、关注城市,经营城市,从而忽视农村,致使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表现在金融财政制度等改革滞后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方面。其二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一方面是指下级政府的相关改革往往受制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条框管理,比如下级部门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对不同渠道、不同部门管理的专有财政资金进行整合,而这往往难以打破上级管理部门对财政投入的相关条款规定而难以推进(张克俊,2010);另一方面是指同级部门的协调困境,尤其是在城乡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个部门或投资主体各自为政,各自规划和建设,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条块效益”,难以发挥集约效应(胡金林,2010)。其三,政府职能范围不明确,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界限不明确,致使政府的行政成本及财政资金的效率损失超过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达到同一目标所导致的成本。
(三)政策法规不完善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策法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城市偏向性、政策法规的创新性不足以及政策执行力不足。其一,政策的城市偏向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政策对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年来一系列亲农政策不断推出,但由于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偏向政策惯性及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短期功利性,致使现行的管理体制、投资重点、资源配置依然过度偏向于城市,对农业发展及农村建设相对重视不够,农业的弱势地位短期难以改变,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象依然长期存在(陈红宇,2010)。其二,政策的执行力不足。如果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由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倾向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中央政府制定的很多服务“三农”的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很容易变形走样,得不到有效落实。
(四)现存城市化畸形制约了城市的扩散功能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离不开城市增长极的扩散功能,但我国目前总体城市化滞后与局部过度城市化并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扩散功能的发挥。
1. 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51.27%,其中还包括2.2亿人未落户城镇的农民工,属于典型的城市化滞后型经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与工业化相比比较滞后,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效果,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
2. 部分地区城市建设不完善
2003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率快速提升,但这种高速度并没有带来城市化的高质量。我国很多的地区的城市建设问题较多:一是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缺乏长期规划,致使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难以满足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导致道路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不良等“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承载能力;二是城市功能定位趋同。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自身定位时,不能从整个区域城市体系相互协调的角度出发,致使同一区域很多城市功能趋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无法实现功能互补,严重影响了各自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更有效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三是盲目扩城。很多地区城市规模快速盲目扩张,致使城市建设却非常低效粗放,要素利用缺乏集约化,资源环境瓶颈日益突出(李靖宇等,2010)。
(五)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
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不仅包括增量利益的调整也包括存量利益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长受限的条件下,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在城乡之间进行分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引起城乡矛盾,但若要同时保证满足城乡投入需求则又必然导致财政支出膨胀及预算赤字,长期难以持续;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改革或将逐渐触及现存在的城市利益格局和有关群体,引发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产生改革和稳定之间的矛盾,致使相关实质性利益改革亦步亦趋举步维艰。同时,中央政府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在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当涉及突破政策和法律时,哪些方面可以由地方政府自主决策?自主决策的程度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向上级部门申报批准?这使得地方政府在改革深水区和突破现有的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畏首畏尾,难以取得有效进展(张克俊,2010)。
三、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主要着力点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等。
首先,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在城乡各种规划中,坚持“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思维理念,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和统筹布局,真正克服、摒弃城乡二元观念;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衔接配套,全面实现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乡控制性详规、镇村建设规划、产业体系规划、交通、电力、生态环境建设等专业规划全覆盖。
其次,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主要是要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最为基础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要大力促进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总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技术经济实力和要素禀赋情况,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即,城市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体产业结构,走上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高级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发展,形成以轻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格局。
再次,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主要是在推进健康城市化的基础上实现城镇体系的合理化。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既注重有效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益、聚集功能和辐射效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也注重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促进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子女教育和住房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医疗与养老保障权利;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标准,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社会化。二是,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包括建立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农村基础设施支持体系、农村社会事业支持体系、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三是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与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要不断改善农民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破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落后意识,激发农民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同时,强化系统化的教育与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教文化综合素质;加强农民的政治技能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对政治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其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
[参考文献]
黄健辉,刘金山.佛山市城乡一体化进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00-102.
洪银兴,陈 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5-11.
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梁小琴.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02.
李靖宇,韩 青.大连市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取向论证[J].决策咨询通讯,2010(1):12-18.
陈宗胜,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陈红宇.浅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布局[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7):39-43.
傅 勇.城乡差距、数量悖论与政策偏向[J].社会经济体制比较,2005(4):22.
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34-35.
4.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四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黄龙镇中心小学 二(1)班 陈 莉 本节课包含“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个版块。
一、“我的发现”:感知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认读9个生字。导入采用了同学之间比高矮,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来让学生初步感知反义词的特点。相对来说,基本上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通过自主认读几组反义词,发现反义词的特点,并认识9个生字,两两合作认读,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识记生字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认读,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生字记忆的更加深刻。但是,学生对于生字的识记方法还不能掌握,对部分后进生关注不够,教师缺少了一定的示范,可把课堂多多交给学生,采用学生教读来提高学生能力,对于生字缺少了一定的书写来加强记忆。
学习反义词过程中,采用了“师生对,生生对”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拓展,让学生积累词汇。但是,给学生自己发散思维,自由拓展的机会少了。
二、“日积月累”:感知近义词,并能准确的运用。
读读说说:仿照例句说句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儿歌《我爱祖国》,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
采用了“找朋友”的方式选择相近的词,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近义词的特点,通过拓展,进一步感知,理解词语意思,从而学会把词语运用到句子中,但是这里,近义词的连接词用错了,因为意思是相近的,就不能再用“对”来连接,并且缺少了板书。
仿照例句说句子时,过渡语不够自然,导致教学流程不通顺,在拓展写句子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学生口语表达和展示的不够,教师语言在这块显得有点啰嗦,占用了一部分的时间,导致朗读儿歌部分,出现了时间不够的现象。儿歌的朗读形式单一化了,也没有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分配好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教师语言要再简练一些,过渡语要连贯通顺一些;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嘴,夯实写字,口语表达等基本功。
陈
莉 2013.10.22 篇二: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识字三教学反思:
在识字3的教学中,是通过三字歌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的,读起来节奏感较强,而且琅琅上口,学生读起来特别有兴致,抓住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多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认字,读中识字,课堂的识字效果显著。
9《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的重难点是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出层次,读中感悟各族人民为母亲过生日的情景,从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在揭题解题之后,我就引导学生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在课堂快要结束,学生的感情得以共鸣时,我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这是朗读的主线,也是情感升华的主线。
10《北京》教学反思
《北京》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看课文插图,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当学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我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找文中写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丽?当学生找出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地方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来把这些美丽的地方写具体的。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11《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对于“申奥”,孩子们究竟了解多少,对于课文中的“激动”,孩子们能从心底感受到吗?毕竟,申奥的艰辛,申奥的曾经失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仅仅是一个会读的词和句子。我在本课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谈话导入,然后让学生欣赏申奥短片,学生看后无不啧啧赞叹,同时感受到了申奥的艰辛。全国上下齐心,盼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成功了!引出课题。播放录像,再现2001年7月13日晚上那激动的人心的时刻。此时此刻,学生的激情已全部被调动,因此,随后的教学中,课文中的难点都迎刃而解,学生的朗读也令我为之一振,出乎意料的好!
12《看雪》教学反思:
《看雪》这课,我针对这个目标,精心设计了导入和朗读过程。导入效果很好。揭示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两个字,你想起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孩子们对雪的印象太深了,所以,谈得也很不错。大家沉浸在美好回忆当中,这时,我话锋一转,用缓慢但是意味深长的语气说:“可是,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见到雪的。”(课文第一句话)学生静了下来。我捧着课本动情地读课文,有的孩子打开了书,边听边看,有的只是坐着听,我都没有说什么。从安静的气氛和孩子们的眼神看得出,他们沉浸在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了。读完后,我问:故事讲了什么?他们很快就能三三两两地补充着说出课文大意。这个环节,之所以成功,一个是上课伊始的导入紧扣孩子的生活,又把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和课文开头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教学完本节课,感到诸多不足。对学生放手学习和合作学习做得还不够,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语言表达不够精准到位,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好。面对聪明活泼的孩子,微笑和激励就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是对他们潜能的开发,又是对他们个性的张扬,运用得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这一点本节课作的很好。教学中对学生领读、多读重视很足。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反思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六小学 杨春芳
2009年12月3日,我参加了一次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讨课活动。这次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个人,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四位教师按活动要求,两名教学写人,两名教学写事。课堂中,教师们态度端正,教法新颖,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法灵活,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执教教师,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感触很深:教师们备课时还不够了解学生,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加强,不断地完善。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要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这次活动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主要反映在教学中教师们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是其中执教人之一。我教学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张衡、李四光、宋庆龄的画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后,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我按照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班试上了一遍,听课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不错。我不放心,因为我校没有平行班,担心借班上课师生的配合问题,只好借二年级的学生又上了一遍,在老师的引导下,二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也能说出人物的特点来。我心里不再那样紧张了,心想:二年级的学生都能上下去,三年级的学生再弱也不至于像二年级的吧?当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对陌生的课堂环境、新面孔会产生好奇心,从而使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但是转念一想:城郊的学生比起乡下的学生来,见识更广,不至于那
样糟糕吧?结果上课时,不少学生因第一次在多媒体报告厅上课,对那里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东张西望,窃窃私语。任我怎么努力组织教学秩序,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几分钟后又分散。而对学过的张衡、李四光、宋庆龄好像不太熟悉,说不出他们的品质来。学习范文时,体会不出写人的方法,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我感到有些心虚了。评讲习作时,学生读出来的习作记流水账,语言干瘪,人物特点突不出来。听的学生也不知如何评价。此时我后悔莫及。就是因为我备课时高估了学生才导致如此的结局。如果当初我考虑到学生对陌生环境及新教师的反应考虑得再深一些,能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效果绝对更好多了。
2、教学重点不够明确。
一位教师先让学生把条理错乱的句子排列出来;再根据句子列出提纲;学生交流完后,教师出示一些习作题目,供学生参考,学生根据所选题目进行习作。评讲时,教师和学生对习作的评价只是说写得好或写不好就站住了。评价一篇习作为什么好?表现在哪里?习作写不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修改?这些问题都应该让学生明白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理清条理、列提纲还是选一个好题目呢?不够明确,给人感觉就是各个点都平均用力了。
3、评讲习作时语言不够规范。
有个学生写他做饭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把米放进锅里;第二,把米淘洗三次,放上水;第三,把锅放进底座,按下按钮插上电源就行了。教师在评讲时,只说这篇习作写得好,过程写得清楚。其实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时,对词语的搭配,要求是不一样的。学数学中,只要把步骤说出来就可以了,而学习语文时这样做是不行的,要考虑
到不同的词语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使句子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分别换成“首先、接着、然后”的话,读起来效果就不一样啦!
4、课件不够精美,实效性不强。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一但对习作产生了兴趣,难点就不存在了。农村学生见识较少,课外阅读量较小,语言积累不丰富,习作时对内容的构思较困难,习作中多数人不能准确地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图案要精美,内容要精致,不宜太多,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真正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课件太多了,就会像放电影一样,走马观花,一闪而过,学生忙于留意诸多画面,不能集中精力思考,课件就失去实效性。
5、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习作,总觉得太难太难了,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如果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学生就更不乐意上习作课了。这次习作研讨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就体现了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因此,多数学生写的习作,写事的过程不够具体,写人的人物的特点不够突出。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认为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
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能力水平,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师在研究教科书的同时,更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式方法,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备课时,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制定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认真研究学生的以往的错误现象。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错误中有两个突出现象: 篇四:【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三册)教学设计(教案)与反思(教后记)识 字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
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
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6、对照画面,试着背诵课文。
三、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四、扩展练习:创编童话剧。
教后记
我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采用了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意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认生字、找生字,读生字,进行多种游戏巩固生字,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课外自主识字意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 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教后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生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于是我就让学生看着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如:第一自然段,共两句话,让学生自读,设问: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这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句交代出黄山的地理位置,这一段概括介绍黄山的秀丽景色,写出怪石的有趣)。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这是一首诗。
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办法呢?
二、朗读感悟
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一节。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
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七、背诵比赛。
教后记
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我根据孩子熟悉植物的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然后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时,我把课堂教给学生各自介绍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在拓展运用时我还模仿课文自己编了一首小诗,让学生细细品味: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篇五: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反思
xx小学2014-2015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科任教师:xxx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进行整理。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纠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本单元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
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再次探讨。
2014年9月26日
2014-2015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科任教师:xxx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设计时,我没有过多的加深知识难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初步知识。
1、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角,但对于数学意义上的角,还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找一找,先从主题图中找出角、找出教室及周围的角;
⑵折一折,让学生参与体验创造角;
⑶摸一摸,感性体验角的特征;
⑷说一说,将角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⑸做一做,进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
⑹画一画,对角的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
在找——折——摸——说——做——画几个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
2、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5.音乐教学反思《阿里里》二上 篇五
我认为在歌曲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理,从看少数民族生活片段导入学习,让学生了解纳西族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教学从听觉入手,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让学生了解歌词“阿里里、花花赛、撒小秧”的含义。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应先放慢演唱速度,唱清楚每一个衬词,然后循序渐进加快演唱速度,更有利于歌曲的教学。还可以将纳西族人“对歌”的风俗运用到熟悉歌曲的环节,让学生在有趣的“对歌”活动中熟悉歌曲,体验纳西族小朋友边劳动边唱歌的情景,感受其民歌的风格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用身势动作参与演唱,启发学生感受身势动作如何与歌曲力度相吻合,在活动中体验纳西族人劳动时快乐的心情。在学生熟悉歌曲的过程中,应结合教材进行“领、合”练习。
《金铃铛》教学反思
二年级音乐第二课《金铃铛》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这首歌中“x —”的节奏贯穿始终,在学习中我针对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常见事物——钟摆的声音“噹 —”,来辅助教学,通过实践运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感知、体验了“x —”在歌曲中的时值。
同样,结合“x”用鸭子叫声“嘎”来为歌曲设计“x x —”形式的伴奏谱,不仅使学生在玩玩乐乐中体验到了伴奏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重要性,而且使学生掌握了音乐节奏技能。
本课最后句由简单的二声部,这是本学期第一首加入二声部的曲子,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先学会全曲,第二课时学习二声部的乐句,并为歌曲加入伴奏乐器丰富曲子。但是在教二声部时学生还是比较难掌握乐曲的和声效果,这是我今后要解决的难点。
《阿凡提骑驴》教学设计反思
《阿凡提骑驴》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儿童歌曲,节奏规整、有动感。结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音乐律动活动,以此来感受音乐的恒拍和典型的节奏。律动一:感受乐曲的恒拍,律动二: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为了让活动更有层次,我设计了律动三:综合感受音乐。在每个律动中,根据音乐形象设计有趣味和符合音乐特点的声势动作。
这首歌曲为六声徵调式,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音符“7”在旋律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音,同时也是本课中一个新的、重要的知识点,为此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7”的音高,并掌握的“7”手势。
在本课中也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学生唱歌之前,应该详细地介绍这首歌曲的情绪,让学生明白该带有怎样的感情去唱这首歌。
这节课整体来说唱的部分时间少了些,可以分小组多唱几遍。 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最后一句可以反复多练习几遍,并进行教学检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反思,改正做的不足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反思
6.二上解决问题反思 篇六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课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第2~5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并且出示课后练习中奇石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给奇石取名字,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趣,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二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像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时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终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7.二上解决问题反思 篇七
一、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
尽管从学理层面系统深入地探讨艺术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很有必要,然而,国内学术界关于艺术市场的研究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纯粹探讨艺术品鉴赏与投资技巧的介绍性文章和普及性著作不断问世;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和著作大都缺乏学理层面上的深入总结和系统概括。为了全面了解近十年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里关于“艺术市场”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研究,以期对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就艺术市场领域的文章而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共收录了552条“篇名”为“艺术市场”的文章记录(截止至2010年10月)。具体来说,以“艺术市场”为题的文章数量增长趋势与中国艺术市场的走势可谓大体吻合(见图1)。总的来看,多数文章都具有时效性强和理论性弱的特点。
从近十年出版的艺术市场类著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书画、瓷器等某种艺术品为对象,分门别类介绍相关知识,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5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投资与鉴宝丛书”;第二类是以收藏者的个人收藏经历为线索和基础的经验总结,例如林家治等著《让你价值连城:收藏家发迹的秘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张丁著《收藏之道:艺术品投资采访手记》(岳麓书社2006年出版);第三类是针对某一时间段的艺术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例如赵力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从2007年起出版)、《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编委会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6年起出版);第四类是系统研究艺术市场的专著和教材,例如章利国著《艺术市场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李万康编著《艺术市场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正如李万康在《艺术市场学概论》中所说:“近年来,艺术品投资与鉴藏大兴”,“但研究之粗浅,仍可用空白二字形容”。时隔五年,回过头来再看,问题依旧存在且无多大改观。
二、艺术市场学的名与实
章利国在《艺术市场学》中指出:“艺术市场学是对艺术市场的本质规律做全面科学研究的新兴学科,是艺术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名为“艺术市场学”的著作其实既不“全面”,也不见得“科学”。顾名思义,艺术市场显然应该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摄影、电影、电视等诸多领域。但是这些著作大多只关注美术中的绘画,连书法和雕塑等领域都很少涉及,更不用说瓷器和玉器等中国艺术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以绘画“概”艺术的艺术市场学著作显然很不全面,更难以回应艺术市场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
从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来看,存在着貌似科学,实则生搬硬套之嫌。艺术市场学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简单二分法就是一例。在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中,通常把画廊称为“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而将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视为“艺术品交易二级市场”。这种划分思路显然来自股票市场,即把股票的发行市场称为一级市场,而将股票的流通市场视为二级市场。事实上,这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分并非适合艺术市场的实际状况,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生搬硬套,对市场的真实运作并不了解。首先,中国艺术市场的经营机构和经营方式并非只有画廊、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还有古玩摊、艺术品摊、古玩商店、工艺品店等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融资、艺术品典当、艺术品租赁、艺术银行服务、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网上交易、艺术授权衍生品等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然而,艺术市场学却对这些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视若无睹,对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置若罔闻。其次,艺术市场学者常以先入之见看待中国艺术市场。与西方艺术市场不同,许多中国艺术家本身就是一个“小画廊”。艺术家不仅是画廊的艺术品供应者,而且常常跳过画廊这个中间环节,直接向收藏者甚至拍卖行提供艺术品。在不少学者看来,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品“直销”方式大有问题,甚至“严重扰乱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要么是对这种直销方式视而不见,要么武断批评其扰乱了一级市场,却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直销方式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总的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学研究显然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不能直面艺术市场现象,而以先入之见指点市场,当然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能很好地对症下药。
三、艺术市场研究的困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近十年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市场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表面、深度不足,甚至东拼西凑、错漏百出的问题,更遑论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规范性和学术性研究,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少观点和结论的随意性、误导性和危害性非常之大。读者既看不到现象背后的规律,也找不到解释事实的理论。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甚至有碍于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就目前的艺术市场研究而言,至少存在两大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单一,不够规范,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由于研究艺术市场的学者背景和学术训练以人文学科居多,因此,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综合研究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则很少见。不仅如此,许多定性研究严格来讲并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不足、逻辑性欠缺。这就直接导致了艺术市场研究虽然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其实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规范的定性研究所具有的研究优势,对一些重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长期未能达成共识。因为艺术市场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定性研究,这就很难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量化描述,从而不利于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真实现状和存在问题,也不能够为中国艺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题高度集中,前瞻性的研究不多,解释力强的成果很少。根据艺术市场领域研究文献的性质,艺术市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侧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比较重视艺术市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反思,而侧重应用理论研究的学者则比较关注现实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市场研究还是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但是,在艺术市场的应用理论研究方面,除了存在研究主题高度集中于热点问题外,还存在流于描述现象,缺乏深度分析的问题,很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明显现实意义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答,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最为严重的是,艺术市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真正具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很少。这不仅制约了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度,而且影响了艺术市场理论的系统建构。
四、艺术市场研究的出路
总的来看,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无外乎来自两种力量,现实问题的拉动和研究方法的推动。到目前为止,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前进主要来自于前者。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方法推动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空间和学术增长点都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原因。推进艺术市场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按照李万康的观点,“艺术市场学是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与艺术史、美学、鉴定学、考古学、艺术类型学、艺术信息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品消费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但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其直接后果就是那些原本具有整体性意义的艺术市场基础理论问题被强行分解成了单一学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学术工具也因此被局限在某个学科的视野内,从而使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失去了本来的价值或者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而难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这也使得艺术市场研究由于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踯躅不前,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国内高等院校仅有的几个艺术市场研究机构,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都不具备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特征。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学院(系)的边界,为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和合作研究的开放式实体性研究平台。在此基础上,以艺术市场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为纽带,以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软、硬件条件为支撑,通过跨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取得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从而逐步解决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第二,推动艺术市场学者跨学科交叉学习。从艺术市场学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学者的学术训练比较单一,很多学者只具有某一学科的学科背景,这就使不少学者有心“跨”而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采取几个措施:首先是依托艺术市场研究机构或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开办艺术市场领域的跨学科培训班,鼓励艺术市场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参加跨学科培训计划。从学术训练的角度打开艺术市场学者的学术视野,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并接受不同学科的系统训练;其次是鼓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艺术市场方向的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根据他们的学科背景,结合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需要,确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论文选题,从小问题入手逐步尝试解决艺术市场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此外还可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高等院校启动艺术市场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选修或旁听不同学科的课程,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自觉性和问题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确定跨学科课题,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8.人教版二上《山行》教学设计 篇八
1. 借助拼音读准“刘、菊”等10个生字,特别是“残、橙、斜”的读音。
2. 正确书写6个字,重点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
3. 借助画图和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 喜欢背诵古诗,并积累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和想象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时光老人的脚步总是不断前行。春夏秋冬来了又去。有人说,春天是绿色的,因为春天啊,那嫩绿的小草、树叶,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冬天是白色的,因为雪花给天地间的万物都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如今,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能不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生说)
唐朝文人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山行》,共同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美丽。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后面的这个“行”字,读得绵长一点,就更有诗的意味了。自己试试,一起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知道?谁了解他?
二、 初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先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相机讲“斜”的读音)
3.现在,老师想要提高一点要求,你有信心做到吗?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每首乐曲都有动人的节奏,那你能读出诗的节奏来吗?先看这句话“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话应该在哪儿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还应该在哪儿停顿?照这个样子,自己读读试试!(真了不起,同学们读得像音乐一样动听!太好了!)
4.那第2句,谁会读?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5.第3句,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两人一起读一读。一会儿我请同桌起来展示,老师来给你们当指挥。
6.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读!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情画意
1.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音乐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到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这首意蕴无穷的诗配一幅意趣无尽的画,有信心完成吗?
3.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行。想一想,我们要在这幅画上先画点什么?好好读,读明白诗的意思才知道画什么。(寒山。)
什么是“寒山”?(什么是高山?什么是青山?)
谁来帮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还要添上什么?(石径。)
什么是“石径”?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看看诗里面怎么说的?“斜”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倾斜”的意思。比如,这只笔,这样拿是直的,这样就是斜的。但在这首诗中,“斜”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那这条石头小路就是弯弯曲曲的。谁来帮老师贴上小路?现在谁来说一说这幅画的内容?(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远远地向山顶延伸。)同学们,深秋时节,这深深的大山,还有这冰冷的石头小路,会给人什么感觉啊?第一行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觉?就让我们把这种深深的寒意带到朗读中去。
还应该画什么?(白云。)
好。老师把白云贴上。还有什么?(人家。)
这个“人家”应该贴在哪儿呢?好好读读这句诗,读懂了,才能贴得对,看看谁能读明白。
你为什么贴在这儿啊?白云生处有人家,从字面上看,是说在白云产生的地方有人家居住。也可以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同学们,想象一下,作者赶了一天的路,十分疲劳。此时,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劳累中的诗人,忽然看到山上的小屋,看到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有纸窗里透出的暖暖的灯火,诗人心里又会感到怎样啊?(温暖。)那就读出这种温暖的感
觉吧!
(前两行小结)老师描述诗意,同学们读古诗,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看老师的手势,好吗?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男生读——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女生读——
这深秋的大山,给人深深的寒意。男生读——
这云深处的人家,又温暖着路人的心房。女生读——
自己读一读这一行,看看是什么意思?有不懂的字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所以停下了车子。那枫林中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月的花呀,是春天的花!春天的鲜花是怎样的?你能形容一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说: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春天的花呀,姹紫嫣红,满目缤纷。但这一切,在作者的眼中,都比不上这秋天的枫叶。想不想欣赏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幅美妙的图画?谁来帮老师贴上去?正是这样的美景,让作者流连忘返。(贴作者)在作者的心中,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秋天,最美的色彩莫如这经霜的枫叶!齐读,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四、总结朗读,共同充实
图画
1.诗中有画意,诗人短短的28个字,却让我们读成了这样一幅意蕴悠长的画。请大家凝望着这幅图,体会着诗人的情感,深情地吟出这首诗。自己先试试。谁想来当小诗人?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枫叶流丹,层林尽染,这夕阳下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还有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尽显秋的韵致。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山中慢慢行走。且行且歌,唱出这首秋的颂歌。一边诵读这首诗,一边走上前来,将你手中的枫叶贴到这幅图上,我们共同完成这样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胜景。
3.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片片枫叶,摇动着秋天的迷人色彩。同学们,秋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让我们投入自然的怀抱,欣赏秋天别样的美丽吧!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小学教研室)
【二上解决问题反思】推荐阅读: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10-18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8-01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反思08-14
合理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反思06-15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9-20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07-14
自我剖析,查找问题,解决问题08-14
酒店问题解决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