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2024-06-17

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共15篇)

1.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一

《桃花源记饮酒其五》文言文阅读答案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请利用《新华字典》查阅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豁然开朗(2)俨然()

(3)处处志之()(4)问君何能尔()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4分)

1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请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5.(1)敞亮(2)整齐有序的样子(3)标明(4)罢了

16.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②这中间非常微妙的情境,我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意思对即可。)

17.示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否则应酌情扣分。)

18.陶渊明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意思对即可。)

2.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二

2012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要求具有“分析综合”能力。包括: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 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 根据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二、综合近几年高考各省“关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常考查的设误点, 探寻规律

(一) 时间概括有误

【例1】原文:让汉曰:“……成败之机, 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 使烟火不绝, 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 丰等不觉。明日, 汉悉兵迎战, 遂大破之。

2008江苏卷第8题C项) 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 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 在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 竖起许多旗帜, 不熄烟火, 蒙骗敌人, 终于转败为胜。

解析:选项中, 概括的时间先后顺序有误。从原文看, 应该是“先竖起许多旗帜, 不熄烟火, 然后再与刘尚的队伍汇合”而不是先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 再竖起许多旗帜, 不熄烟火。

(二) 细节概括有误

【例2】原文:彭公子篯, 其州人也, 素有声望于江淮间, 方罢巡抚家居, 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 徒步往与之语, 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 乃大喜吐实。

(2009江苏卷第7题C项) 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 前去察看, 但两人一见如故, 相处很好, 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 将他释放。

解析:选项中, 概括的事件的细节有误。原文中彭子篯“徒步往与之语”, 沈通明先是“默不应”, 后来得知是彭巡抚, 才“大喜吐实”, 而不是选项中的“两人一见如故”。

(三) 对象概括有误

【例3】原文:淮南饥, 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 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凡十三万石, 谓之折役米。米翔贵, 民益饥。公至则除之, 且表其事, 又言正民无罪, 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2011江苏卷第3题C项) 淮南发生饥荒, 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 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 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解析:选项中, 对象的表述有误。原文中“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诏”的对象是皇帝, 而不是继任者陈公弼。

【例4】原文:一日, 讷入山樵, 未终, 值大风雨, 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 遂负薪归。母验之少, 怒不与食。饥火烧心, 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 见讷嗒然, 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 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 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 但食勿言也。”讷食之。

(2008年山东卷第12题B项) 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 牛氏就不给他饭吃, 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解析:选项的错误可以概括为对象有误。原文中“余窃面倩邻妇为者”的“倩”是“使”的意思, 那么做饼的人就是“邻妇”而不是张诚。

(四) 地点概括有误

【例5】原文:是岁南方旱, 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 天下重困, 盗贼暴起于江淮, 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 死而得君葬我, 幸矣!”

(2010年江苏卷第7题C项) 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 谢氏仰天长叹, 忧心忡忡, 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解析:选项中, 地点概括有误。原文中“西兵未解”的意思是“西边边界的战争还没有解除”, 进攻江淮的是“盗贼”而不是“西兵”。

(五) 信的概括无中生有

【例6】原文: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 刚显疏其恶, 桧嫌之。金人叛盟, 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 处以近藩, 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 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2008全国卷Ⅰ第10题D项) 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 廖刚上疏奏其恶行, 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 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 以遏制秦桧, 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解析:选项中的“以遏制秦桧”, 此信息纯属无中生有。同时选项中也有对象误用的错误。原文中“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 这里的“乞起”意思是“乞求皇帝起用”, 起用的主动者是皇帝, 而选项中变成了“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

(六) 内容概括信息遗漏

【例7】原文: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 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 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

(2008江西卷第12题A项)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 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 如果取缔乡校, 堵塞言路, 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解析:选项中的错误在于遗漏信息。原文“其所善者, 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 可以看出子产不仅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还把民众赞扬作为依据。

三、综合文言文阅读中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型的一般思路

1.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仔细阅读选项, 把握相关内容的切入点, 即锁定答题区域;

3.回归原文, 看前后联系, 确认细节问题, 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

3.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三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

“我”:

母亲: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篇四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 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 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轻视

D. 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空缺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仕敢欺心耶!

答:

(2)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答:

(3)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答:

文言文阅读(19分)

【答案】5.C(易:更换)

【答案】6.D (①正直忠诚⑤勤俭朴素⑥体恤民情,心系百姓)

【答案】7.A(“为官不畏权贵”没有体现其“忠诚正直”的一面,不是“与其亲党密告萧”,而是“其亲党密告燧”。)

8.(10分)(1) 刚做官,怎么敢欺骗我的良心呢

(2)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5.《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篇五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义犬(蒲松龄)

周村有贾某,贸易(1)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豢养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丰,荡舟入莽(2),操刀欲杀。贾哀赐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鸣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远,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鸣。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3)焉。

抵关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乡贾(4)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鸣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5)。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见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6),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曩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1)贸易:做生意。(2)莽:芦苇丛。(3)悼:难过。(4)贾(gǔ):商人。(5)趁之:追它。(6)易: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屋舍俨然: (2)悉如外人:

(3)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4)适有同乡贾将携俱归: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见 堤 上 有 屠 人 缚 犬 倍 价 赎 之 豢 养 舟 上。

13、甲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及和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而乙文则通过犬勇救被扔入江中的主人和_______________两件事表达了犬的义举。(2分)

14、乙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是哪一句?从该句中,我们可获得怎样的启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4分)(1)俨然:整齐的样子(2)悉:全、都(3)或:有的人(4)适:适逢,恰巧遇到

1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2分)(2)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才发现被狗咬住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2分)

12、见堤上有屠人缚犬 / 倍价赎之 / 豢养舟上。(2分)

13、优美的自然环境 跟踪追击辨识贼寇 (2分)

6.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六

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1. 教学观念落后, 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 即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

这种教法, 完全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 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 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地学好文言文。结果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 以为文言文真是“古”文, 是僵死的文章。让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缺乏吸引力。大大挫伤了他们自己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贯彻和执行, 因此才有文言文教学用时多、进度慢、收效微、成绩差的尴尬局面。

二、来自学生的问题

1. 文言文太旧, 无味而厌学。

虽然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等等, 但是,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高中学生, 受到来自各种途径、各个方面的新潮语言文化吸引, 使他们容易产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 容易接受新事物, 而对文言文却产生了抵触情绪, 认为文言文太旧, 觉得学它没用, 于是就厌学。

2. 文言文太难, 不懂而弃学。

高中的文言文比初中的文言文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内容都明显难了, 许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 在化了一定的时间还不能搞懂的情况下, 不少学生就有了弃学的想法, 有了这种想法后, 就会越学越难, 越难越不想学, 于是, 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 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 要以课堂为主阵地, 从培养语感与学会迁移两个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营造良好氛围, 消解恐惧感

努力发挥语文教师的正面影响作用。要教好文言文, 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高效的教学方法,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更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 基本能背诵, 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 旁征博引, 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的表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 顿生仰慕之情, 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鼓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二、培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欣赏课文兴趣, 提高文言素养, 修炼精神品质

1.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地走入课文, 和作者心灵相通。真正的阅读, 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由于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 虽然会在老师的要求下读读看看, 但心灵的眼睛是关闭的, 感情的大门是封锁的, 这种状态下还能奢谈什么教学效果呢?因此,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让他们和课文息息相通, 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 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博爱情怀。惟有如此, 才能学好文言文。那如何搭建那心灵之桥呢? (1) 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 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 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果学生对归有光的遭遇一无所知, 漠然相对, 就不会去用心体会《项脊轩志》中蕴涵在日常琐事中那份深沉的情感。学生了解了《鸿门宴》一文的历史背景及刘项的相关情况后, 就会很有兴趣地去体验那宴会里的刀光剑影。 (2) 指导学生诵读, 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文。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 品味文字的优美, 体会文章的感情, 领悟文章的奥妙, 积累词汇, 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用当代视野关照文言文, 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感共鸣。比如学习《劝学》, 课文关于对学习各方面问题的论述对学生很有教育价值, 教师只要点一下, 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 引起共鸣。这样, 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2.教师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领略其美, 吸收养分。 (1) 积累知识, 扫清阅读障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活用、特殊句式及文学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 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 必须重视。第一, 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首先, 让学生得有准备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积累本, 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的积累。其次, 要学会联系、归类、比较, 加强整理工作, 以不断地加深印象, 扩大积累。第二, 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旧知识, 推知新知识;掌握文言文的一些语法规律, 结合上下文, 推断语意。第三, 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在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第四, 结合成语理解, 积累文言知识, 如惊天动地, 加点字为文言中的使动用。 (2) 整体感受, 体验阅读乐趣。教师要提倡整体性阅读, 把自主式阅读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 注重文言课文的整体阅读效果, 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感受中体验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教师主要是发挥组织、引导、激励、点拨的作用, 点到为止, 留有余地。读《前赤壁赋》, 在字词句落实过关的同时, 最要紧的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那一份豁达乐观的旷世情怀。 (3) 含英咀华, 培养审美趣味。选入教材的文言文, 几乎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用语凝练、结构精巧都非寻常文章可及。如果缺乏“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这一环节, 学生就无法真正品味到文章美韵, 自然难以爱上文言文。教师应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含英咀华, 逐步培养其审美趣味。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佳句, 学生能感知其美, 但只能分析到“动静结合”、“色彩绚丽”、“境界阔大”这一步。我指导学生深入发掘, 结果发现该名句的精髓在于作者描绘了一方和谐、澄明的天地, 生命在那里自由地飞翔。这种理想的境界让作者心迷神往, 千百年来也扣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明乎此, 学生无不面露喜色。

7.桃花源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3分) A.读xiān,活鱼。B.读xiān,新鲜。

C.读xiǎn,少。D.读xiān,鲜艳。

小题2:、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3分) A.林尽水源欲穷其林B.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人语云

C.悉如外人咸来问讯D.莲之爱渔人甚异之

小题3:、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作者用“遂迷”“未果”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D.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就如桃花源一样。

小题4:、把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2)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小题1:C

小题2:D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鱼人看到的景象。A 、完。B 说 C 都。

小题3:D “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错,它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小题4:⑴乃:竟然。无论:更不用说。(各一分)

8.罗隐《桃花》的阅读答案 篇八

桃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人进士不第,耐改名隐。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漆器”的故事。宋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1.下列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2.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E

2、用了通感,衬托等手法;写出了桃花的形态、芳香、艳丽。写出了它超出一般的景物,以景喻己,叙说自己的零落凄凉,透视出无限的忧伤,诗人子明才高,却数次落地,颇有怀才不遇之叹。

简析

9.文言文阅读的七种推断法 篇九

形训推断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的基本含义。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6题C项:“若少屈, 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该字形旁为“见”, 意思肯定与“见”有关, 再根据语境, 李若水见的对象是父母, 据此可以推断该项“拜见”的解释是正确的。

声训推断法

运用声训推断法, 可以发现通假关系, 从而用本字字义去推断所通之字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8题D项:“麾妇人出 (麾:挥手, 使……离去) ”据声训推断法, 可知“麾”与“挥”同音;再结合语境, 可大胆推测二者为通假关系。因此, D项解释是正确的。

语法推断法

除了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之外, 古代汉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并无太大差别。所以, 分析语法现象, 不仅可以推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还能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如2004年全国卷 (乙) 第11题D项:“于是行旅不至, 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 游览) ”根据否定副词“不”的位置, 可判断“行旅不至”为主谓结构。那么, “行旅”应是名词, 可视为活用, 故D项解释错误。

成语推断法

学生对成语是比较熟悉的, 而成语是古汉语的产物。所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第9题D项:“北枕大江, 南薄五岭 (薄:接近) ”古汉语中“薄”的含义是比较多的, 而大部分考生对“日薄西山”这个成语是熟悉的, 可以由该成语中“薄”的含义推断出文中的“薄”是“接近”的意思, 且这一解释完全符合语境。所以, D项解释正确。

对位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并列句很多, 而这种句式中, 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 可以利用已知的词义去推断相对应的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7题B项:“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 不已厚乎。”前一个“已”可联系上文语境, 尤其是“致能歌者”一句推出是“停止”的意思, 而“不已厚乎”与后文“不亦薄乎”的句式结构完全相同, 后一句的“亦”为副词, 是“也”的意思。据此, 可以推断出“不已厚乎”中的“已”绝不可能是动词。故B项不相同。

语境和逻辑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多为一些人物传记, 大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使学生易于把握文章的情节线索。一般人物个性在开头部分有明确的交代, 这样, 就使学生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 可以对人物的活动做出合理的推断。如2004年辽宁卷第11题A项:“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 “遁走”为“逃跑”之意, 按逻辑推理, “逃跑”当在“投奔”之前, 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 那么, 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 这显然不符合原句。其实, “投”应该是“放弃”之意。 (联系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中“投”的含义, 亦可推知“投”, 当为“放弃”之意。)

历史文化常识推断法

虽然近年来考试大纲中没有将文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内, 但是文学常识对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重大的作用。考生如果没有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没有一定的有关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常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考试中答题的准确性则会大大降低。同时, 这些常识还可以帮助考生推断某些词、句的含义。如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第11题A项:“如是二年, 国衰, 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 ””该文的背景是战国时期, 稍稍具备一点历史知识的考生都知道, 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赵文王好剑不厌, 致使朝政荒废, 国力衰落, 这正好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 怎么会为赵文王“谋划”呢?考生根据语境, 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不难推断出该处“谋”当为“图谋”之意。

10.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十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

23.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2分)

24.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23.求学精进不已、坚持不懈。(2分)

11.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篇十一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1).描写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江天暮雪 [元]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 分)

(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4 分)

(1)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2分)而且写出了暮时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2分)

(2)①加入人的活动,使画面具有动感,纵深感。(2分)②写渔翁的活动,突出江天暮雪的影响。(2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 秦军汜(sì)南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B. 共(gòng)其乏困 若不阙(jué)秦 许君焦瑕(xiá)C. 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ù)之 D. 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

4、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 吴广以为然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B、以乱易正,不武。C、敢以烦执事。D、越国以鄙远。

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既东封郑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难也 D.失其所与,不知 11.文学常识填空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 》《 》并称为“春秋三传”。[答案] 1.C(A项“汜”读“fàn”,B项“共”读“gōng”,D项“逢”读“páng”。)2.D(厌:满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3.B 4.D 5.A(B项的“说”,通“悦”; C项的“知”,通“智”;D项的“共”,通“供”。)6.D(A、B、C项均用作介词,D项用作连词,表承接。)7.D(否定判断句)8.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成为疆界”。)9.D(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C 11.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 春秋 鲁 左丘明 春秋 B《公羊传》《榖梁传》

二、思维图谱

课内阅读演练——在阅读中训练你的思维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 越国以鄙远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 郑既知亡矣 ②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 且贰于楚也 ② 且君尝为晋君矣 D、① 无能为也已 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4、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15、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6、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

17、用自己的话给下列人物写一句话的评说。(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1)烛之武:(2)佚之狐:

18、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2)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

[答案]12.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

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3.C(A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是“出使的人”;D项是“结盟”。)/ 14.A(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15.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 16.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17.示例:(1)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大勇:只身赴敌营,说服秦伯退兵;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2)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可谓慧眼识英雄。

18、(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你知道那是很难的。(2)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是不符合用武的准则的。(3)(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界。(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辁。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令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旋复本官

旋:不久

B.前驺者潜知之

潜:秘密地

C.命吏辇归邸

辇:乘车

D.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比:同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清介”的一组是(3分)

①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②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

③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

④视西舍封识宛然

⑤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⑥炳、烨并进士及第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了旧官。

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温叟厌恶罚物之名而不取用。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注官;朝廷免除他的儿子的过失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2)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一)4.(3分)C(辇:用车载)5.(3分)D(①表明刘温叟选拔人才公正,侧面说明其人品方正;②写他不因皇帝偶然行为而改变自己,表明其方正耿直;④⑤均表明刘温叟没有接受赠馈,为人清正;③交代当时的旧例,与温叟正直清介无关;⑥言其子弟成才,与正直清介无关)6.(3分)D(原文是“免选以为厚恩”,而不是免除过失)

12.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语法知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一般是选择题、翻译题、 断句题等几个类型,无论是哪个类型的题目,都需要了解诸多的语法知识。学习文言文缺少不了语法知识,语法是文言文学习中无法避开的内容。然而,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着淡化语法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更为注重讲解文言文的句子意思或者文章内容,忽视了语法教学, 而学生也对语法学习不感兴趣,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语法漏洞现象严重,一些高中生甚至对名词作状语、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这些最基本的句式都搞不清楚。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出改变,通过多种改革创新文言文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提上日程。

一、落实字词句,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性

语法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很多教师感觉到语法教学深不可测,无从下手。 其实,只要落实字词句,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性,便可如庖丁解牛,掌控全局。比如,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从字词入手,找出通假字、易混淆字、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将其进行归类,然后延伸至其他文章中。到了高三阶段,学生初中、高中所学的文言文已经有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举出例子,这样既可以回顾前面的知识,也可以巩固当下的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教学 《荀子·劝学》时,有一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是一个典型的“名词+之+形容词”句式,“之”字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类似用法的“之”。很快,学生举出了几个例子:“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再让学生举几个不同“之”字用法的例子,学生又回想之前学过的,举出了几个例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吾欲之南海,何如”“之二虫又何知”。这几个例子中,“之”字的用法都不同,学生通过回顾了解了 “之”的众多用法,也复习了很多句子。

二、结合教材,进行语法知识整理

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知识的考查,都是来自教材的, 尤其是一些实词解释和特殊句式,都是在教材中出现过的。因此,文言文语法教学要结合教材进行,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只要将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完整地整理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复习和巩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语法知识考查就可以破解,就可以完成对文章的理解与解读。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可以对其进行以下语法知识整理。

1.掌握实词:贰、鄙、许、阙、微、敝。

2.掌握重要的虚词:以、而、焉。

3.掌握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邻之厚,君之薄也;4越国以鄙远;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掌握本文的通假字:1焉用亡郑以陪邻;2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

5.掌握古今异义词语:1行李之往来;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亦去之。

6.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3夫晋,何厌之有?4是寡人之过也。

这些知识都掌握之后,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就会有一个更为系统的全面的认知。

三、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多做练习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语法知识。 但是如果练习多而杂,不仅无法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还会使学生对文言文丧失兴趣。为此,教师应该精心筛选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布置一些整理的练习,将本册所学文言文中的倒装用法、词类活用等整理出来;可以布置一些高考试卷中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增强语法知识的实战练习;还可以将学生的常见语法错误集合起来,进行纠错练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学教师不是语言学家,也不必细致缜密地讲解语法理论和与课文无关的古人文法习惯,而是要紧密联系课文实际和学生的基础、实际需要来讲语法,做到精而不滥,深浅有度,有时候只要点到为止;经常要以课文中学过的字词句为例,而不必引证超界和过多;要以学生能理解为前提,而不可攀高求全; 要做到收放有度,而不可漫无边际甚至炫耀多知。

13.桃花水阅读答案 篇十三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1、三月桃花水还看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把选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的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似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呵,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1自然段作者把 比做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1) (2) (3)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1.(1)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2)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2.(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意思对即可)

3.惊喜、高兴、激动.(意思对即可)

4.“略”

14.《桃花源记》阅读附答案 篇十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

(3)遂迷 ________________ (4)寻病终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B.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先前所未见过的。C.渔人“处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D.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小题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3分)

答案

【小题1】(1)整齐的样子(2)“要”通“邀”,邀请;(3)于是、就(4)不久

【小题1】A

【小题1】略

【小题1】B

【小题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A中“捕鱼”古今意思相同。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B中应是桃源人“乃大惊”。

15.阅读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五

阅读教学法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 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获得美感的熏陶与教育, 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一种方法。许多人认为, 语体文运用阅读教学法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会导致阅读困难, 怎么去理解与鉴赏?其实不然, 只要是语言, 就具有可读性;善于读, 就会发现美, 因为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运用阅读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好切入点, 激发感情体验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有“猪肚”, 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高潮点”。无论是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 还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中, 都能找到一个切入点, 让学生打开思路, 充分发挥想象力, 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写人的, 可以由此认识人物形象;写景的, 可以由此欣赏景物特色。

二、运用多种形式, 提高阅读能力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首先, 要重点突出, 详略结合。没有通读, 对文章没有整体印象, 不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就谈不上对重点段落的理解;但如果在阅读时平分秋色, 容易产生乏味感, 就不利于突破难点。因此, 应在通读的基础上, 集中精力反复阅读重点段落, 理解文章的主题。

其次, 范读与自读相结合。范读是有针对性的, 它能点明重点语句与情感趋向, 对学生是一种引导和启发;自读是对文章信息的接受与强化, 是进行反馈的必要条件。没有范读, 学生就无法进入特定的情境与氛围;没有自读, 学生不经历实践过程, 就没有自身的感知领域, 更谈不上理解与鉴赏了。

再次, 自读与讨论评价相结合。可以挑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朗读, 然后由同学们评价, 指出优缺点。比如感情基调把握得如何, 有些地方语气该怎样处理等。另外, 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一些写人叙事的文章里, 常常用对话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阅读内容, 培养探究能力

强调阅读, 并不等于不讲知识, 关键是如何讲。单纯讲授知识效果不好, 如果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和技巧, 效果就好得多, 这就是“授之以渔”。

四、以读带写, 提高写作水平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不同体裁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特色。机械枯燥地学, 就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每学习一篇, 就应该像学语体文那样, 有所侧重, 从中获得写作的启迪。比如学了《兰亭集序》, 应重点掌握写景状物的要领, 领会情景交融之妙;学了《齐人有一妻一妾》, 应学会写人时运用细节描写, 做到惟妙惟肖。但仅仅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还远远不够, 应结合具体课文进行专项训练。

上一篇:情感散文《我的父亲、母亲》下一篇:建材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