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文言句式

2025-01-01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12篇)

1.文言文之文言句式 篇一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

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

“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为”

“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古今异义(部分)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2.文言文之文言句式 篇二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 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 有承前省略、对话省略等。 (1) 儿俱, () 啼告母。母闻之, () 面色灰死。 (《促织》) (2) 备曰:“ ()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 (3) 作亭者谁? ()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

分析: (1) 是“儿俱, 儿啼告母”“母闻之, 母面色灰死”, 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2) 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3) 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 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二、谓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谓语也经常省略。这当然也是利用了语言环境。 (1)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 () 多少豪杰。 (《浪淘沙》) (2)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 后 () 《六幺》。 (《琵琶行》)

分析:根据上下文, 把省略了的成分补充进来, (1) 是“一时产生多少豪杰”, (2) 是“初为《霓裳》后为《六幺》”, 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谓语。

三、宾语的省略

省略的宾语往往是前面出现过的, 所以补读省略的宾语, 主要依靠前面的名词和动词。如: (1) 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 可烧 () 而走 () 也。 (《赤壁》) (2) 于是王召见 () ,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廉颇》) (3) 具告 () 以事。 (《鸿门宴》)

分析: (1) 的前面有“船舰”, 可见把宾语补出来是“可烧船舰而走船舰也”。 (2) 是利用“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而省略, 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 (3) 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这件事。

四、介宾短语的省略

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 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宾语。在文言文中, 可能只有介词的宾语, 而把介词省略掉。遇见这种情况, 就需要根据名词或名词短语 (介词宾语) 同前面词语的关系, 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如: (1) 臣语曰,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 () 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 故欲往。 (《廉颇》) (2) 海内大乱, 将军起兵江东, 刘豫州收众 () 汉南, 与曹操共争天下。 (《赤壁》)

分析:根据上下文来看, (1) 的“境上”是“与燕王会”的处所, 补读出来应该是“与燕王会于境上”。这里省略了介词“于” (2) 应该是“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因为“汉南”的“刘豫州收众”的处所, 也是省略了介词“于”。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当然, 每种类型也并不是单一的, 一成不变的, 它们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成若干更细的类型, 如省略主语, 除承前省略、对话省略, 还有蒙后省略、自述省略等;省略谓语, 有承上文谓语而省, 有蒙下文谓语而省, 有共喻而省等;另外还有省略兼语的情况, 所省多是“使、命、令”之类动词后的代词“之”;省略介词, 有省介词“于”, 有省介词“以”等。其实, 古文中的省略现象远远不止这些。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既然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这么普遍, 又这么复杂, 况且也是古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那么, 我们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 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因为, 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可以省略兼语, 也可以省略介词等;另外, 和判断句相比, 省略句是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的。不过, 只要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 弄清楚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 我们就会清楚句子缺少了什么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谓语, 谓语之后如果还有任何修饰词, 那么想必就是缺少宾语了。由此看来, 要把握以上诸多现象并不困难, 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

3.文言文句式的梳理 篇三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省略介词的宾语,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赐之(以)彘肩。”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修饰语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心词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4.文言文之文言句式 篇四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解说] <考试大纲>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的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前一条要求,往往是糅合在其他项(尤其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间接作考查的.

作 者:唐惠忠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刊 名: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英文刊名:ZHONGXUE YUWE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5.文言文句式知识 篇五

[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平时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承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2、承后省 (1)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入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殽之战》)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独乐乐)不若与

人。”(《孟子》二章)

(2)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 (1)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

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1)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2)后公攻(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介词“于”,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2、省介词“以“,如:

6.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纳 篇六

一,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 四,倒装句式 五,固定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① 皆(此,乃,是,则)……也 ○此天子气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 所以……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③ 者……也(其中”者“表停顿, ”也“表判断)○亚父者,范增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④ ……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⑤ 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⑥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予本非文人画士……(龚自珍《病人馆记》)

⑦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秦,虎狼之国.『倒装句式』

□ □主谓倒装(“主语后置”或“谓语前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即“其贫若是”)(《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甚矣哉/为欺也!]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①否定词(不,否,弗,非)+代词宾语+动词→未之知,不余欺,弗之怠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疑问代词+动词?)(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沛公[安在]?(在安)(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客[何为]者?(为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夫晋,[何厌之有]?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惟马首是瞻(《冯婉贞》)□□定语后置

○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 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谓语中心语+[{以,于,乎(用在句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 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良曰: “长[于臣].”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省略句式』 □□①省略主语

.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④ 省略介词“于” ⑤介宾短语中介词“以” “为” “与”后省略“宾语”.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对曰: ○沛公曰: “ 『(项伯∧)『孰与』君少长”『省略主语“项伯” 』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省略主语“晋伯” 』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判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毋从(之∧)俱死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有介词(“为”“与”“以”等)后宾语的省略.例如: , ,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吾∧)击破沛公军!“ 『省略介词宾语”吾“ 』 ○以(∧之)试人,血濡缕.『省略介词宾语”之“ 』 ○荆轲有所待, 『欲与(∧之)俱』.○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 ,约为婚姻.○”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竖子不足与(之∧)谋!○若郑『以(∧)为』东道主.5,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动词+[(于∧)+处所,对象等])例如: ○封闭宫室,还军(于∧)霸上,以待大王来.○将军战(于∧)河北.○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晋『军(∧于)函陵』 ,秦军氾(于∧)南.○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沛公居(于∧)『山东』时,贪于财货.□□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如“为” “见” “于” “为所” “为……所”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式标志语“见”!』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7.文言文之文言句式 篇七

这一周我引导学生复习“文言句式”。如果像往常一样,要求学生熟记文言常见句式的特点,有控制能力的学生也许能专心听课,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听文言句式的复习课容易昏昏欲睡。怎样引导学生记牢常见文言句式,又兴趣盎然呢?备课时,无意中翻阅今年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告子书》,这是一篇用文言写作的满分作文,我灵感一现,与其让学生按部就班死记文言句式,不如引导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回到古代的社会中,让学生以古说今,“用文言句式”说话,既区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异同,又掌握常见文言句式。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我是教师,你们是学生’从句子的结构上看是什么句式?”

有学生低声嘀咕:“这样浅的问题也向我们高三的学生,”但还是回答,“判断句。”

我微笑,抛出另一问:“如果你是唐代的韩愈,这个判断句在当时你如何表述?”

学生们愣了,陷入了沉思,很快犹如炸开的油锅,纷纷站起来表述。

“我,师者也;你们,学生也。”

“不对不对,你说的半文半白,应该是‘吾,师者也;尔,学者也’。”“还可以是‘余,师也;汝,弟子也’。”

“也可以是‘吾为师,尔为学者也’,或者是‘吾乃师,尔乃弟子也’。”“还可以用否定句式来说‘吾非学者,尔非教者也’。”

我及时引导学生:“什么是判断句,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文言文中用于表示判断的文言句式有哪些形式。”

此时学生们活跃兴奋,一边讨论一边总结文言的五种常见判断句式。

为了引导学生巩固掌握文言判断句式,我继续引申,“‘现在是夏天,但是今天天气凉爽’,用文言句式如何表述?”

学生们这回显得从容了,争先恐后回答。

“今者,夏也,而天凉也。”

“今,夏也,而气清也。”

“今是夏,而天乃凉。”

“今为夏,气则凉。”

“今非秋,而惠风和畅。”

“今,夏;天凉。”

我及时发放今年高考上海卷文言文阅读《沈周》,让学生找出并翻译其中的文言判断句,学生们很快把其中的文言判断句找了出来并进行翻译:

“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

“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周曰:‘往役,义也。’”

“询左右,乃画壁生也。”

学生掌握了文言判断句式后,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被动句式,我又问学生:“‘他被这道算术题难住了’从句子结构上看是什么句式?”

学生异口同声:“被动句!”

我继续问:“如果你是元朝数学家郭守敬的学生,向老师郭守敬报告有位学友遇到难题了,你怎样表述这句话?”

学生们这时变得灵活了,一边思考,一边套用文言被动句式,很快用四种文言被动句式进行转换表述:

“其受困于是算术题矣”。

“其为此算术所困也”。

“其见困于此术数矣。”

“其被斯术数困也。”

我又进一步:“你们能够总结文言被动句式的形式吗?”

学生们像接受挑战似的,纷纷拿起笔进行归纳总结:

(1)“及物动词+于+施事者”。

(2)“为+施事者+及物动词”。

(3)“为+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4)“见+及物动词。”

(5)“被+施事者+及物动词。”

就这样,我和学生们用以古说今的形式进行文言句式的复习,复习文言固定句式时,学生们似乎进入古人的境界。往往就眼前场景,用文言固定句式描述。

“书籍,所以固学也(资料,是用来巩固学习的)。”——文言表陈述判断的用“……所以……”的固定句式。

“吾学,不敢有所怠(我来学习,不敢有什么懈怠)。”——文言表陈述判断的用“……有所……”的固定句式。

“吾无以报父母之恩也(我没有什么可用来报答父母的恩惠的)。”——文言表陈述判断的用“……无所……”的固定句式。

“不勖,无以成也(不学习,没有办法达到成功)。”——文言表陈述判断的用“……无以……”的固定句式。

“其反复自念,得无察吾乎(他反复喃喃自语,该不会是考验我吧)。”——文言表委婉的用“得无……乎”的固定句式。

“猎鸟,无乃不可乎(打鸟,恐怕不可以吧)。”——文言表委婉的用“无乃……乎”的固定句式。

······ ······

备课时,我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文言句式的语法知识。没有想到,学生对这种以古说今的文言句式练习乐此不疲,还用造文言句子的方式来照亮自己的心灵,这是意料之外收获。

8.文言句式及其用法盘点 篇八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夫战,勇气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问令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胃。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旬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吾不能举全昊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敷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电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这种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竖子不足与(之)谋!”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巾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间的省略】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而良人未之知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

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沛公安在?

洞庭君安在哉?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奚以知其然也?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东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带长缺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四)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1、“……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

表揣测的疑问词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之谓也,…说的就是…

8、“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0、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12、与其……孰若……、与其……宁……

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13、“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著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9.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篇九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1、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文言固定句式。

3、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教学设想:本专题共分5课时,其中讲授2课时,练习3课时。教学过程:

一、高考回顾:

二、文言句式:(一)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表示。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3)用“。。。者。。。”表示。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4)用“。。。。。。。。者也。”表示。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非空言也。”(7)用“是”表示判断。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作标志。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2)用“见”作标志。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作标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4)用“为”作标志。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5)用“为。。。所。。”作标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用“被”表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卿欲何言?”()用“之”“是”“之为”“唯。。。是。。”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定语后置:

()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 如:“马之千里者”()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十数量词

如:“尝贻余核舟一”(4)状语后置:

()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如:“战于长勺”()用“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如:“覆之以掌“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3)省略宾语 如:“余闻而愈悲。”(4)省略介词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1、子瑜者,亮兄瑾也。

2、臣之所好者,道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而君幸于赵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行将为人所并。

8、牧以谗诛。

9、痛哉斯言。

10、不腆敝邑。

11、未休关西卒。

12、古之人不余我欺。

13、卿欲何言?

14、沛公安在?

15、石之铿然有声者。

16、人马溺死者甚众。

1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8、玉斗一双。

19、师不必贤于弟子。20、与备会于当阳长板。

21、具告以事。

22、王语暴以好乐。

23、欲以击柱。

24、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

25、度我置军中,公乃入。

26、莫我肯顾。

27、唯余马首是瞻。

28、何辞为?

29、当是为谷中溪水冲激而成。

30、刘备天下枭雄。(二)文言固定句式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它用在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一种通常是较为固定的意义。下面就文言常见的固定句式做些归纳说明。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许行不怕麻烦是为什么呀? 说明:例(1)属动补词组作主语,“何得车之多”就是“得车之多何”的倒装;例(2)属主谓词组作主语,“何许子不惮烦”是“许子之不惮烦何”的倒装。上面的两种译法为直译,反问的语气似乎弱了些,不如译为:(1)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车?(2)为什么许行不怕麻烦?

6.何所„„

“所”加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所字词组前面用疑问代词“何”组成“何所„„”的形式,应理解为“所„„者为何”的倒装和紧缩。也就是说,这个句型是充当主语的所字词组倒装在了谓语“何”后面。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问问女儿想的是什么,问问女儿思念的是什么?(2)齐王曰:天下何所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齐王说:“天下人归附的对象是谁?”(3)《尚书》二十九篇何所起?一百零二篇何所造?(同上)

——《尚书》二十九篇本产生的地方是哪里?一百零二篇本写作的人是谁? 7.无乃„„乎(与)

这是用反问形式,委婉地表示出说话人肯定看法的一种惯用句型。可译作“恐怕„„吧。”(1)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军队长途行军劳累得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8.得无(得亡、得毋、得微)„„乎

这种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有时也译为“能没有„„吗”。如:(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景物时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当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的吧” “怕不是„„吧”“莫非„„”如:

(1)日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吧?

(3)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堂下该不会有讨厌我的人吧? 9.将„„乎

这也是一种表测度的惯用型。用委婉的疑问形式来表示肯定形式。可译为“大概(恐怕)„„吧”。如: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你大概(恐怕)是可怜我而想叫我活下去吧?(2)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93年考题)

——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10.奈何

若何

如何

奈„„何

如„„何

若„„何 古汉语中的“奈”“若”“如”是动词,与之搭配的“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结合以后便形成一个用来询问办法或原因的固定词组。

从意义上讲,“奈何”“如何”“若何”是“怎么办”“怎样对付”的意思。从它在句中的位置看,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把这些词组放在句子末尾,就是用来询问办法的,一般充当谓语,可译为“怎么办”。如:(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拿走我的美玉,不给我城池,怎么办?(2)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那些骑兵说:“匈奴兵多而且越来越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 有时,在“奈何”“如何”“若何”这个词组的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奈„„何”“如„„何”“若„„何”的形式,如果它的位置在句末,仍然是询问办法的“把„„怎么样”“对(拿)„„怎么样(办)”。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尚且不能平掉魁父这个小土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史记·酷吏列传》)——陛下您纵然自己不珍重自己,(那么)对宗庙和太后怎么办呢?(3)虞姬、虞姬,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虞姬,把您怎么安顿呢?

(4)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钱粮已经充足,铠甲和兵器也有多余,(但是)我没有箭,怎么办? 第二,“奈何”“若何”“如之何”或“若之何”如果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它们就不是用来询问办法,而是询问原因了。这时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样”。如: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使他们害怕呢?(2)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子路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情(当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乡校)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毁掉它呢? 11.何其„„

一何„„

多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程度之深的副词。可译为“怎么这样”“怎么”“多么”等。(1)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然你有君主的命令,怎么这么快啊!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官吏喊叫的声音怎么这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怎么这样凄苦?(3)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直至将士们剪下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12.„„之谓 这是个惯用句型。“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是谓语动词。译为“说的就是„„啊”。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2)此夫子之谓乎? ——这就是说先生您吧? 13.之谓„„

和前一种句型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宾语是在谓语动词之后,助词“之”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译为“这就叫做„„”,如:

(1)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这就叫做失掉了他的本性。(2)大而化之之谓圣。

——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14.有所„„,无所„„ 这种句型中“有”“无”是谓语动词,“所动词”(所字词组)是宾语,其意义相当于“有„„的”“没有„„的”。如:

(1)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现在您(毛遂)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没有称颂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本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女儿也没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15.有以„„

无以„„

这个句型中“有”和“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以”和“无所以”的省略,故可译为“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没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也可简单译为“有办法”或“没办法”,而且这种泽法居我多。如: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半步半步地积累,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大江大海。

(2)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的。(3)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候列传》)——(韩信)说:“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酬谢您。16.„„孰与„„

用在表比校的疑问句中,比较人的高下优劣或事情的得失好坏。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或“与„„比较怎么样”。如: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项伯)与您比较,哪一个年龄大些?(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漂亮? 17.与其„„孰若„„

有比较选择、认定(肯定)的意思。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怎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掉他两人平分钱财,哪比得上我一人独吞呢?

18.有(今)„„于此(斯)

这是个用假设来打比方的惯用型。可译为“如果有”或“假设有”,而不是“有„„在这里”。如:

(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假如有个楚国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说齐国话。

(2)有美玉于斯,韫椟(yùn dú 藏在柜子里)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沽”通“酤”,贾:价钱。)

——假如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的价钱卖掉它呢? 表示打比方的假设句型,有时只用一个“今”字,如:(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人家的桃子和李子,„„(4)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子·梁惠王下》)——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的声

三、高考题例:见<<全程>>

10.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篇十

高考语文需要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点。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在高考语文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存在于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有整体不同或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

1、【高考语文】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

2、【高考语文】孰与: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或“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高考语文】无乃……欤(乎):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 ——《魏文侯书》

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高考语文】得无……乎(耶):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莫非”“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高考语文】何……为: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6、【高考语文】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7、【高考语文】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手段)——《师说》)

8、【高考语文】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9、【高考语文】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篇》

10、【高考语文】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阿房宫赋》

③此为何若人? ——什么样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全国高考试题)

11、【高考语文】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 《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 《游褒禅山记》

12、【高考语文】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例如: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3、【高考语文】谁……者 = ……者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

14、【高考语文】宁……耶(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

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

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

15、【高考语文】岂……哉(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

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

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16、【高考语文】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17、【高考语文】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18、【高考语文】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19、【高考语文】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20、【高考语文】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21、【高考语文】“何其”“一何”

11.把握文言句式,提高翻译得分 篇十一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句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6

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课标卷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占总分的一半还多。它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它赋分点多,几乎一字之译关乎一分,绝对不可马虎大意。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也”“……者也”“……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乃”“即”“则”“皆”“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是”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

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重点,每年都有多套试卷考查到。如2010年湖南卷第10题“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种句式特点。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教师存在的地方。

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参考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

二、被动句

被动句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被动句也是高考翻译题常考的句型之一。如2010年山东卷第13题“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中“常不见听信”就是一个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参考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参考译文:(墓中的)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

三、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

宾语前置句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如2010年浙江卷第21题“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何为”就是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例子。可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译文: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2.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参考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的句型。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这种句式虽然《考试说明》未作要求,但因为它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所以高考翻译题中经常出现。如2012年江苏卷第8题第(2)句中“贤于言事官远矣”,可译为“比那些言事的官员好多了”。不过,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并不是一定要提前的。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参考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严的盛怒来震慑他们,他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并不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会在内心诚服。

2.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参考译文:老虎犀牛从木笼中逃了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是谁的过错呢?

五、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一般以“……之……者”“……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在高考翻译题中极少考到,但并不是不考。如2011年江苏卷第8题第(1)句中“毁淫祠数百区”“数百区”是个特殊的定语后置,译时需提至中心词“淫祠”前。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参考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所见到的全是这样。

12.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篇十二

一、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性”成为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前提:课堂如果不能吸引学生, 那么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没有了下文!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摒弃学课文只为试卷上的题目服务的做法, 还原文本的乐趣, 通过有趣的课内学习来吸引他们回归课堂。那么如何从文言文中找到乐趣, 我觉得功课还在于教师。

教师在讲解每篇文言文以前自己应该先做足功课。

我个人觉得文言文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故事性比较强的, 在讲解这类文章以前我们应该把课文相关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做一个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解。因为学生天生对故事有一种好感。这样就会在讲解故事过程中培养他们想读这篇文章的冲动。比如说在讲《鸿门宴》之前, 事先我并没有让学生做一个预习, 一来是因为文章较长, 我觉得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二来是因为即使他们课前读了, 他们也不是心甘情愿地读的, 那么长的课文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倦感。所以上课时, 我在同学们都没有预习的情况下, 我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故事。你们有兴趣吗?”没想到他们居然都很开心的鼓起掌来。于是我就从刘邦、项羽的出身开始讲起, 讲到鸿门宴时, 我就跳过, 我再讲宴会后项羽为什么会乌江自刎, 刘邦怎么会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当我讲到此时, 我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都睁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我, 一个同学还大声的问道, “教师, 你能再跟我们讲讲项羽跟虞姬的故事吗?”我知道, 到此时我已经把同学们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 同学们已经走进我的课堂了。于是我就又简单地讲了项羽跟虞姬的故事, 同学们就更有兴趣了。这会儿, 我说你们想知道刘邦是怎样从鸿门宴上逃走的, 那你们就需要看下课文了, 他们居然很兴奋的拿起课本, 迅速地翻阅起来。虽然讲解鸿门宴的故事我花了课堂上的很多时间, 但是我觉得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的这种做法激发了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他们有了主动探究课文的欲望, 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教师在讲解故事过程中我觉得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该把故事讲解的生动形象些。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应该加进动作表演,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类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类文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他们很难在阅读中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那么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当中起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讲解这类文言文时, 我常用的方法就是给文章虚拟场景, 不脱离文章主题的情况下自己把它们编故事。比如说, 我在讲解《石钟山记》时, 我把苏轼夜泊绝壁之下, 考察石钟山命名的那段编成苏轼在夜里与一个船人来到石钟山下, 然后遇到怎样怕人的声响说得惟妙惟肖, 同学们居然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

所以, 用故事的方法作一个导入去开篇, 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知识性

古语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 更要学方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与其每篇文章每次都要去逐字逐句地讲解, 还不如在学文言文以前先重点讲解一下文言基础知识, 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说, 在讲解句式这一块时,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文言文的句式可能有哪几种, 怎样判断它们属于那一种。例如, 教学生在遇到下列几种情形时, 这个句子就有可能是判断句。

1. 用“……者, …….也”表示判断。这种结构最为典型。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2. 用“乃”、“皆”、“为”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则山下皆石穴罅。”

3. 用“是”作判断动词。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判断句如此讲解后, 以后学生遇到有上述几种情况时, 他们就会往判断句上面去靠。教师就不必再每篇课文都去逐一讲解了, 只要点到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 应该先把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等做一个归纳与总结。

三、文学性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语文学习多动口, 反复诵读,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最佳方法。古语有云: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这是经过数千年的教学实践验证过的。因此,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品味其优美的语言, 增强语感, 也才能真正领悟其崇高的艺术性美感。因此, 文言文教学还须对学生加强朗读指导, 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可采取配乐听读, 让学生在听读中得到美的享受。以《兰亭集序》为例, 在幽雅的古乐曲中, 声情并茂的朗读, 聆听此文, 更觉情与景会, 事与心谐。听着听着, 不知不觉中仿佛自己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水佳胜、名人云集的兰亭。为了强化这种感受, 可重复播放, 并让学生闭上眼睛, 默默地体会, 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 与作者“心灵沟通”。听读完成后, 可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感受。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讨论完成后, 同学可以自由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想法。谈完再读, 看看别人的观点是否是自己没想到的。这样学生就会在互相交流中逐步体会到蕴含于其中的思想。但是这一切的完成必须是学生主动的, 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动起来, 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学习语文, 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 走进语文, 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 与之交流, 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 相信文言文教学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文言文教学“回家”的路。

摘要: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 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 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 要学好现代文, 必须有坚实的文言基础。但是要学好文言文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所以也就给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设置了一道障碍。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文学性

参考文献

[1]谷公胜.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 (第二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06.

上一篇:集体三等功事迹材料下一篇:美术设计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计划